一、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李雷[1](2021)在《细胞因子与肝衰竭的关系及人工肝治疗对其变化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不同模式人工肝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探讨细胞因子在肝衰竭中的作用及不同模式下人工肝治疗的意义,为肝衰竭的病情评估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证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住院的104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血常规、肝功能、凝血功能和细胞因子水平的资料,分别依据肝衰竭不同阶段、人工肝治疗模式、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分析不同阶段肝衰竭患者临床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特征,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和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以及细胞因子水平对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1、对于早、中、晚期肝衰竭患者,三组间的WBC、RBC、PLT、TBIL、DBIL、ALT、PT、PTA、INR、IL-5、IL-6水平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细胞因子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表明IL-6、IL-17均与TBIL、DBIL呈正相关(r=0.37、0.36、0.33、0.36,均P<0.01);且IL-17与ALT、AST呈负相关(r=-0.46、-0.33,均P<0.01)。3、胆红素吸附(BA)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组、血浆置换(PE)+BA组、PE+DPMAS组肝衰竭患者ALB、TBIL、DBIL、ALT、AST、γ-GT、AL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其中BA组、DPMAS组ALB下降程度高于PE+BA组,DPMAS组TBIL、DBIL下降程度低于PE+BA组,BA组ALT下降程度低于PE+BA组、PE+DPMAS组,BA组AST下降程度低于PE+BA组。4、除外BA组,DPMAS、PE+BA、PE+DPMAS组肝衰竭患者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均较前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其中DPMAS组以IL-2下降为主,PE+BA以IL-1β、IL-2、TNF-α、IFN-γ、IFN-α下降为主,PE+DPMAS以IL-2、IL-5、IL-6、TNF-α下降为主,且PE+DPMAS组中IL-5下降程度高于BA组(均P<0.05)。5、IL-6与肝衰竭患者的预后生存有关(P<0.01)。结论:1、不同阶段肝衰竭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恶化,在晚期肝衰竭患者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促炎细胞因子IL-6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IL-6水平越高,病情越重。2、BA、DPMAS、PE+BA、PE+DPMAS四组人工肝模式均能有效改善肝衰竭患者恶化的肝功能,其中PE+BA组治疗后肝功能的改善更为显着。3、DPMAS、PE+BA、PE+DPMAS三组均能有效降低肝衰竭患者的促炎细胞因子水平。4、细胞因子IL-6水平与患者的预后相关,应尽早选用最优化人工肝模式进行治疗。
许开亮[2](2021)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肝衰竭(Liver failure,LF)是指由药物、病毒以及酒精等因素引起的大量肝细胞坏死,肝功能失代偿或严重障碍,出现肝性脑病、黄疸、腹水以及凝血障碍等表现的临床症状。肝衰竭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死亡率极高。目前,内科治疗因缺乏特效药,其治疗效果不尽如意。肝移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但由于供体受限、价格昂贵以及肝移植后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限制了在临床治疗中的使用。在这背景下,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ALSS)受到广泛关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ual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人工肝治疗技术,在临床治疗肝衰竭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样也存在一定的优缺点,本研究在现有技术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普通费森尤斯血滤机器(MUlti Filtrate)上,进行管路改装,单机完成DPMAS治疗;管路改装后实现单机实现DPMAS治疗具有操作简单、体外循环血量少、经济性佳等优点,但其疗效的仍在探究中。因此,本研究拟通过PE和改进的DPMAS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进行对比,观察对肝衰竭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指导。研究目的:比较血浆置换和改进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寻求最佳的人工肝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接受人工肝治疗的95例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的内科治疗,根据患者进行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PE治疗组(n=47)和DPMAS治疗组(n=48)。(1)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肝衰竭情况、病因以及并发症等);(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治疗后第3d、5d、14d、21d、28d时肝功能指标的变化趋势;(3)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血浆中炎症因子的变化;(4)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血常规和离子水平的变化;(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肾功能变化情况;(6)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7)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基线资料:对两组患者进行基本资料调查,研究结果显示,PE组平均年龄为49.4±7.5岁,男性28例,女性19例;DPMAS组平均年龄为49.1±7.3岁,男性30例,女性18例。肝衰竭分类主要有急性肝衰竭,亚急性肝衰竭,慢加亚急性肝衰竭以及慢性肝衰竭,肝衰竭病因主要有病毒性,药物,酒精和未知,合并症主要有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征和肝性脑病。两组患者基线调查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肝功能指标变化:两组患者治疗前TBIL、AST、ALT值无显着性差异,治疗后均显着下降,且DPMAS组TBIL、AST、ALT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组ALB值较治疗前显着升高,而DPMAS组ALB值较治疗前显着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患者1个月内肝功能指标显示,PE组和DPMAS组在治疗后TBIL、AST、ALT水平在3d和5d时出现部分反弹升高现象,而从第7d、14d、21d、28d TBIL均呈现下降趋势,PE组相比于DPMAS组,下降趋势相对较缓,DPMAS组和PE组在治疗后3d、5d、14d、21d、28d与治疗前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患者第3d、5d、7d、14d、28d的ALB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PE组ALB值较治疗前呈现增多趋势,而DPMAS组ALB较治疗前呈现缓慢下降趋势。3、凝血功能变化:DPMAS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E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T和INR指标明显降低,FIB值显着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9;两组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率的比较显示,PE组患者治疗后PT值下降率显着高于DPM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TA、INR、FIB、APTT变化率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炎症因子水平: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值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炎症因子下降率显示,DPMAS组治疗后TNF-α、IL-6和CRP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血常规和离子水平:PE组NEU%治疗后即刻较治疗前显着性升高,而RBC、HGB显着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MAS组治疗前、治疗后血常规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PE组患者治疗后Na+和Cl-较治疗前显着性升高,而Ca+较治疗前显着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PMAS组患者治疗后Na+、Cl-、Ca+等离子水平较治疗前无显着性差异(P>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常规和离子水平显示,PE组和DPMAS组治疗后RBC、NEU%、HGB、Na+、Cl-、Ca+下降率有显着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肾功能改变:PE组和DPMAS组患者治疗后肾功能指标BUN和Cr较治疗前显着降低,比较两组肾功能BUN和Cr下降率显示,DPMAS组BUN和Cr指标下降率显着高于P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经PE和DPMAS治疗后,患者主要发生口唇麻木、瘙痒以及皮疹等不良反应,PE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23.40%)显着高于DPMAS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17%)。PE组和DPMAS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1.06%和5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E和DPMAS均能够有效降低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肝功能指标(AST、ALT)以及胆红素水平,改善患者症状,是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但DPMAS治疗效果更加明显,优于PE术。2、DPMAS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凝血功能指标无明显影响异,而PE治疗能显着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因此,应针对患者的病情选取人工肝治疗方式,对于重度凝血障碍的患者可选用PE治疗,缓解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碍,DPMAS可用于血浆紧缺且凝血功能相对轻症的患者。3、DPMAS组降低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优于PE组,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4、DPMAS不受血浆资源紧缺的限制,有效率较高且不良反应较低,是治疗肝衰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林扬[3](2020)在《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PMAS)+部分血浆置换(PE)与单纯血浆置换两种人工肝治疗方案对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3年1月-2019年6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住院部诊断为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53例。按实际选择的治疗方案区分人群,选择DPMAS+部分血浆置换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为治疗组,选择单纯血浆置换组人工肝治疗方案的为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23例。记录两组患者基本信息、中医证型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等。所有ACLF患者的临床数据均采用Excel及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相关血清生化学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对两种模式人工肝治疗后患者4周、12周累积生存率进行分析,并对ACLF患者部分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统计分析不同人工肝治疗次数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同时比较不同中医证型在ACLF不同分期、临床预后及MELD评分中的分布情况,探索不同中医证型与ACLF临床预后关系。结果:(1)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肝衰竭分期和病因及治疗前肝功能、血常规、电解质等均未见明显差异。(2)两组患者治疗后TBIL、DBIL、ALB、PT、PLT、ALT、AST、C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治疗后TBIL、DBIL、ALB、WBC、PT、C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TBIL,ALB较对照组下降明显。(3)两组治疗4周后皮肤黄染、乏力、纳差、腹胀、腹水、尿少、瘀斑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比例较治疗前显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累计至12周随访时,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4周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96%及96.67%;12周随访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6.67%及69.5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11例死亡组患者治疗后的TBIL、INR、Cr、MELD均明显高于42例生存组患者(P<0.05);而ALB及AFP低于生存组(P<0.05)。但两组的性别(男)、PLT、ALT、AST、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53例患者入院时评估的MELD得分为分组标准,统计并分析发现,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在死亡率方面:MELD评分30-39组(100%)高于20-29组(13%)高于10-19组(0%)。(7)接受1次、2次、3次及3次以上人工肝治疗的ACLF患者生存率分别为75%(6/8)、85.7%(18/21)、80%(8/10)及71.4%(10/14)。不同的人工肝治疗次数对临床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不同中医证型在ACLF临床预后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湿热蕴结证生存率高于肝肾阴虚证及脾肾阳虚证;脾肾阳虚证死亡率高于其他两证型。ACLF分期与不同中医证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中医证型间MELD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DPMAS+部分血浆置换以及单纯血浆置换两种模式的人工肝均对ACLF患者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前者在清除胆红素能力方面效果优于后者,但两者对ACLF患者短期生存率影响并无明显差别。(2)TBIL、ALB、INR、Cr、MELD、AFP可能与ACLF患者的预后相关。(3)与其他中医证型相比,ACLF患者中辨为湿热蕴结证的生存率更高,而辨为脾肾阳虚证的则死亡率更高,提示中医证型或许与ACLF患者的预后存在着一定关系。
吕超[4](2020)在《从炎症因子干预角度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乙型肝炎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临床疗效;并从炎症因子调控角度探讨其疗效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HBV-ACLF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化瘀方,观察周期为8周。通过观察HBV-ACLF患者8周的死亡率、ALT、AST、TBi L、ALB、PTA指标、IL-6及IL-10水平、中医证候积分、MELD评分,以评估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9.29%,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P<0.05);(2)治疗结束后,两组存活患者ALT、AST、TBi L水平较前显着下降,ALB及PTA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结束后,两组存活患者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结束后,两组存活患者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6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显着(P<0.05);两组存活患者IL-10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上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10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显着(P<0.05)。结论:温阳化瘀方联合西医综合治疗可显着改善HBV-ACLF患者肝功能、凝血功能;抑制促炎因子IL-6释放,促进抗炎因子IL-10释放;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患者存活率。揭示以温阳化瘀为代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莫镜邻[5](2020)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患者的临床疗效,并筛选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为ACLF的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1.临床研究部分:将48例ACLF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解毒化瘀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终点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肝功能(TBIL、ALB、AST、ALB)、凝血功能(PTA)、死亡率、MELD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评估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的临床疗效。2.危险因素的筛选部分:将纳入的48例ACLF患者,按8周后预后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抗病毒史、TBIL、AST、Cr、MELD评分、肝性脑病、感染,筛选并分析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对ACLF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临床研究部分:(1)在有效率和死亡率上: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0.8%)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37.5%)(P<0.05);治疗组累计死亡率(20.9%)低于对照组累计死亡率(54.2%)(P<0.05);研究生:莫镜邻(2)在肝功能水平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TBIL、ALT、AST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ALB水平较前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TBIL、ALT、AST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后第4周的ALB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第8周的ALB水平升高不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凝血功能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TA水平较前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PTA水平明显升高(P<0.05);(4)在MELD评分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MELD评分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MELD评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5)在中医证候积分上:与第0周相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中医证候积分水平较前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同期相比较,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第8周的中医症候积分水平明显降低(P<0.05)。2.危险因素的筛选部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ACLF患者预后与上述因素有关。再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MELD评分为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分析,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64、0.556、0.853、0.893、0.949、0.644,得出结论:MELD评分、TBIL、AST预测价值较高,年龄、病程、感染预测价值较低。结论:1.在西医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凝血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2.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危险因素包括年龄、病程、TBIL、AST、MELD评分、感染;MELD评分为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柴玲姗[6](2020)在《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肝衰竭(liverfailure)是指在多种因素单独或者共同作用下,导致肝脏结构、功能严重损伤,继之出现合成、代谢、解毒等严重的功能障碍,临床常表现为出血、感染、黄疸、肝性脑病、腹水等。肝衰竭发生的具体机制仍不清楚,“免疫损伤-缺血缺氧-内毒素血症”被认为在肝衰竭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传统意义上,肝脏被认为是一个参与代谢、营养、解毒的场所,目前研究发现,肝脏也是一个复杂的免疫器官,其发挥免疫功能的细胞有: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s)、肝星状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肝脏2型天然淋巴样细胞、粘膜相关恒定T细胞等。同时,肝脏具有特殊的供血系统,肝动脉提供约25%的入肝血流量,门静脉提供约75%入肝血流量,而门静脉收集的来自胃肠道的血液经过肝窦与肝脏免疫细胞接触,使肝脏会不断受到一系列具有炎症潜能的饮食和共生细菌及其产物的攻击。正常情况下,这些来自内脏的抗原分子产生的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衰老坏死细胞产生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age-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DAMPs),被肝脏细胞及kupffer细胞等产生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结合,在肝脏中被去除、降解,此过程即为免疫耐受;同时,肝脏也会对致病性病原体、恶性细胞等进行免疫监视。在健康的肝脏中,虽然需要进行不断变化的代谢和组织重建活动及需要经常接触微生物及其产物和食物源性抗原等,但机体通过严格调控,产生受控制的持续的炎症反应。当各种致病因素及诱因作用于肝脏时,导致肝脏结构及功能严重损害,进而导致肝脏实质及非实质细胞的减少,使肝脏对各种抗原等的清除能力下降,在肝衰竭在早期阶段,各种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相互作用,使肝脏免疫细胞及血液循环中的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被过度激活,产生过度免疫反应,进而导致大量急性期蛋白、细胞因子、补体等在短时间内大量释放,导致促炎、抗炎失衡,进而导致肝脏局部及全身的免疫紊乱。如果不能及时清除这些危险的刺激并解除炎症,就会导致慢性感染、自身免疫或肿瘤生长等。这不可避免地与慢性病理性炎症和组织稳态紊乱有关,肝脏逐渐产生纤维化、肝硬化,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目前,肝衰竭的治疗,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肝移植,但是由于国内肝源缺乏、移植后的并发症、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费用高昂等而受限制,人工肝治疗联合内科综合治疗仍是肝衰竭治疗的常用方法。其中,近几年出现的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double plasma molecules adsorption system,DPMAS),因具有BS330胆红素吸附柱及HA330-II中性树脂结构,被认为可以在有效清除胆红素等内毒素的同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本文拟观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单独及联合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及其对肝衰竭患者短期生存率的改善作用。目的对比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单独及联合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其对短期生存状态的影响,及影响短期生存状态的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6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收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肝衰竭患者,共179例。所有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支持治疗,其中,78例行血浆置换治疗(A组),56例行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B组),45例行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C组),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血常规、电解质、肝功能、凝血功能、炎症因子、影像学检查、短期(2周、4周、8周)生存状态,并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临床症状 3组患者在人工肝治疗结束后的临床症状(乏力、腹胀、纳差、恶心等)均得到改善,好转率分别为:82.0%、83.9%、80.0%,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3,P=0.877)。2.实验室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24h内的实验室结果较基础值相比:A组治疗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降低,白蛋白(ALB)、血小板(PLT)、钠离子(Na+)水平及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值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组治疗后,血清ALT、AST、TBIL、DB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水平降低,ALB、PLT、Na+水平升高,PT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TA值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8);C 组治疗后,血清 ALT、AST、TBIL、DBIL、TNF-α 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水平降低,PLT、Na+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ALB、PT、PTA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9、0.059、0.842)。3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的差值比较:3组ALT、AST、IL-6、IL-8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TBIL、DBIL、ALB、PLT、Na+、PT、PTA、TNF-α差值比较,差值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P<0.05的指标,进行两两比较,TBIL差值: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DBIL差值:B组>C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LB差值: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LT差值:B组、C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a+差值:C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PT差值: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PTA差值:A组>B组、C组(P均<0.001),B组>C组(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rF-α差值:C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临床疗效 3组总体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91,P=0.260)。4.生存率比较 3组患者2周、4周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8周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B组生存率>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0.015),A组与C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8)。5.预后因素分析 影响肝衰竭患者8周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血清TBIL、PTA 及 IL-6 的水平。结论1.影响肝衰竭患者8周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有:血清TBIL、PTA及IL-6的水平。2.血浆置换及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治疗降低血清IL-6、IL-8水平的效果优于后者单独应用。3.血浆置换及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治疗8周生存率分别高于单独治疗;而单独应用时的8周生存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李守娟,王丽,胡朝霞,王磊,吴蓓,段萌,朱丽,李筠[7](2016)在《人工肝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重型乙肝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评价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中药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采用本院开展的不同模式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联合血浆灌流、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双重血浆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分子吸附再循环)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46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30例对照组仅给予基础疗法加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血氨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46例患者中临床治愈9例,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86.96%,优于对照组,随访半年存活率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是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有效手段,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病死率。
欧阳瑞春[8](2016)在《血浆置换联合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疗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肝衰竭(liver failure, LF)是指由病毒、药物等诸多因素引起的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进展性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腹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肝衰竭病情危重,进展迅速,临床死亡率极高。目前,内科治疗缺乏特效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国际上公认为肝移植是挽救肝衰竭患者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手术费用昂贵、供体匮乏以及术后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因素导致其在临床治疗中受限。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工肝支持系统(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ALSS)作为肝脏替代系统应运而生。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 PE)和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 MARS)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人工肝治疗技术,经过不断的发展,在肝衰竭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临床治疗中发现,无论是血浆置换还是MARS治疗都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因为单一的人工肝治疗方法都存在其缺点与不足。关于单独应用血浆置换或MARS治疗肝衰竭的报道较多,罕有关于两者联合应用的报道,以及罕有关于两者治疗特点和安全性的对照研究报道。本课题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单独应用血浆置换、单独应用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和两者联合应用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定人工肝临床应用的最佳使用方法;通过对比血浆置换和MAR S治疗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明确其各自的治疗特点;并探讨了影响肝衰竭预后的相关因素,为肝衰竭患者人工肝治疗的个体化选择提供依据,为临床医生更合理地选择和利用人工肝技术提供帮助,从而提高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山东大学济南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确诊并经人工肝治疗的300例肝衰竭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接受人工肝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血浆置换组(170例)、MARS组(56例)、联合组(血浆置换联合MARS治疗,74例)。通过分析3组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前临床症状及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比较血浆置换联合MARS治疗与单独应用血浆置换或MARS治疗肝衰竭的临床疗效;通过比较血浆置换和MARS治疗后血常规、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析总结血浆置换和MARS治疗的作用特点和安全性。本研究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不符合χ2检验条件者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比较。应用单因素相关分析方法,分析探讨影响人工肝治疗肝衰竭预后的相关因素,将有差异的指标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对肝衰竭预后起重要作用的独立影响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不同人工肝临床疗效比较300例肝衰竭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黄疸等临床症状和肝功生化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为54.0%。其中,血浆置换组为49.4%,MARS组为48.2%,联合组为68.9%。联合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血浆置换组和MAR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同类型肝衰竭临床疗效的比较本研究根据肝衰竭患者的临床类型不同分为3组,即急性肝衰竭(28例)、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220例)和慢性肝衰竭(52例)。经人工肝和内科综合治疗后3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39.3%、57.7%和46.2%。各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χ2=4.960,P>0.05),提示人工肝治疗不同类型肝衰竭的临床疗效相似。分层研究比较血浆置换、MARS和联合组治疗不同类型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发现联合组治疗急性肝衰竭、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以及慢性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与单用血浆置换组和MARS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3.不同分期肝衰竭临床疗效的比较220例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早期肝衰竭79例、中期肝衰竭96例和晚期肝衰竭45例。经人工肝和内科综合治疗后,其有效率分别为83.5%、50%和28.9%,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说明,对于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来说,人工肝治疗不同分期肝衰竭的临床疗效不同,早期肝衰竭治疗效果最好,中期次之,晚期最差。进一步分层研究比较血浆置换、MARS和联合组治疗不同分期肝衰竭的临床疗效,发现对亚急性/慢加急性肝衰竭中期患者,联合应用的有效率(89.5%)明显高于单用血浆置换(73.9%)或MARS (33.3%), (P<0.05)。而对于早期和晚期肝衰竭患者,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与单用血浆置换和MARS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血浆置换和MARS治疗肝衰竭的作用及不良反应比较血浆置换治疗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总胆红素的下降率显着大于MARS治疗(P值均<0.01),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的上升率显着大于MARS治疗(P<0.01),而血氨、肌酐、尿素氮的下降率小于MARS治疗(P值均<0.01)。血浆置换或MARS治疗后总胆固醇水平均有轻微的升高,其水平的变化两者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血浆置换或MARS人工肝治疗后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MARS治疗后红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率大于血浆置换治疗(P值均<0.01),而外周血白细胞水平的变化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RS人工肝治疗后血清钠、血清钾和血清氯的复常率均明显高于血浆置换治疗(P值均<0.01)。对不同人工肝治疗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血浆置换治疗皮疹、畏寒寒战、肢体麻木的发生率明显高于MARS治疗(P值均<0.01),而局部出血情况如鼻腔出血、牙龈出血、插管处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MARS治疗(P值均<0.01)。5.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肝衰竭患者的住院天数、总胆红素、白蛋白、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甲胎蛋白、肝肾综合征是肝衰竭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血浆置换或MARS治疗肝衰竭患者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两者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独应用。2.肝衰竭不同的临床分期,人工肝治疗效果不同,早期效果最好,提示肝衰竭患者接受人工肝治疗越早越好。3.血浆置换和MARS治疗肝衰竭各有其特点,血浆置换适用于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且无明显肝性脑病的患者,MARS更适合伴有肾功能不全、电解质紊乱、肝性脑病的患者。4.肝衰竭患者的住院天数、总胆红素、白蛋白、总胆固醇、凝血酶原活动度、甲胎蛋白、肝肾综合征是肝衰竭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张洋[9](2014)在《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重型戊型肝炎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拟对急性重型戊型肝炎患者人工肝治疗后总胆红素指标及各临床指标进行研究,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PE)和熊去氧胆酸联合治疗急性重型戊型肝炎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急性重型戊型肝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择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常规检测血生化、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心电图和腹部B超等。每次人工肝治疗前(当日晨空腹)后(次日晨空腹)抽血检测生化全套、凝血酶原时间等指标,分析术后总胆红素的清除率及凝血酶原时间改变。同时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结果 A组及B组患者每次经过PE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乏力及恶心、腹胀症状减轻,食欲增加。PE治疗前后A组及B组多数患者胆红素明显下降,白蛋白有所增加,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胆碱酯酶数值上升,经t检验治疗前后有高度显着的差异性(P<0.01)。PE治疗2周后A、B治疗组和对照组C组之间比较,A组、B组、C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分别为23%、29%,8%,B组高于A组,明显高于C组,经统计学χ2检验有显着差异性(P<0.001)。结论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后多数临床症状均经迅速缓解,术后检测血清胆红素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胆碱脂酶活力增加,提示肝脏功能改善明显。另外总有效率B组高于A组,提示加用熊去氧胆酸口服具有更好的保护肝细胞,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
张庆,张青,胡国信[10](2012)在《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的碘-131治疗进展》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重症肝损害乃至肝衰竭(旧称重型肝炎)发病率逐渐增高,甲亢同时合并重症肝损害病情则更加凶险。重症肝损害目前没有统一的定义,本文主要指:(1)明显乏力,并有厌食、呕吐和腹胀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二、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1)细胞因子与肝衰竭的关系及人工肝治疗对其变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肝衰竭概述 |
1.2 细胞因子在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1.3 人工肝治疗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实验分组 |
2.2 研究方法 |
2.2.1 观察指标 |
2.2.2 治疗方法 |
2.3 临床疗效评估标准 |
2.4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临床资料 |
3.2 细胞因子与肝衰竭的关系 |
3.2.1 不同临床阶段肝衰竭患者临床指标分析 |
3.2.2 不同临床阶段肝衰竭患者细胞因子特征分析 |
3.2.3 细胞因子与各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
3.3 不同模式下人工肝治疗对临床指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
3.3.1 不同模式下人工肝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 |
3.3.2 不同模式下人工肝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 |
3.3.3 比较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差异 |
3.3.4 比较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差异 |
3.4 细胞因子与预后的关系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研究进展及其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2)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内容 |
四、检测方法 |
五、疗效判断 |
六、技术路线 |
七、统计学分析 |
研究结果 |
一、两组患者基线特征 |
二、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TBIL值变化 |
三、两组患者肝生化指标比较 |
四、两组患者1 个月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
五、两组患者血清凝血指标的比较 |
六、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刻炎症因子的变化 |
七、两组患者血常规和离子水平变化 |
八、两组患者肾功能水平的比较 |
九、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对比 |
十、两组患者治疗后有效率比较 |
讨论 |
一、PE组和DPMAS组治疗肝衰竭患者肝功能变化 |
二、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凝血功能的改变 |
三、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炎症因子的改变 |
四、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血常规的改变 |
五、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离子水平的改变 |
六、两组患者人工肝治疗后肾功能的改变 |
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和有效率的比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体外人工肝治疗急性和急慢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临床资料和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剔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 |
2.2 人工肝主要耗材 |
2.3 治疗方法 |
2.4 观察指标 |
2.5 临床疗效评估 |
2.6 不良反应 |
2.7 随访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二章 研究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
2 两种方式人工肝治疗情况 |
2.1 53例患者人工肝总体第一次治疗前后比较 |
2.2 两组不同人工肝模式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
2.3 两组人工肝第一次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组间比较 |
2.4 两组人工肝治疗前、4 周后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 |
2.5 两组人工肝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
2.6 两组不同模式人工肝对比 4 周、12 周生存率差异 |
2.7 53例患者临床部分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
2.8 不同人工肝次数对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
3 中医证型与ACLF患者预后的关系 |
3.1 不同中医证型的ACLF患者预后比较 |
3.2 ACLF分期与中医证型 |
3.3 各中医证型MELD评分的分布情况 |
4 不良反应 |
第三章 讨论与分析 |
1 当代医学对ACLF的认识 |
1.1 ACLF概述 |
1.2 临床流行病学 |
1.3 ACLF的发病机制 |
1.4 ACLF的预后评估 |
1.5 ACLF的诊断 |
1.6 ACLF的西医治疗 |
2 中医对ACLF的认识 |
2.1 中医病因病机 |
2.2 中医辨证分型 |
3 数据分析 |
3.1 两种模式人工肝血清学水平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比较 |
3.2 两种不同模式人工肝对 ACLF 患者短期生存率的影响 |
3.3 53例患者治疗后部分预后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 |
3.4 不同人工肝次数对ACLF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 |
3.5 中医证型对ACLF患者预后影响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中西医诊治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4)从炎症因子干预角度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HBV-ACLF当代医学认识 |
1.1 ACLF的发病机制 |
1.2 ACLF的治疗 |
2 ACLF中医药研究概述 |
2.1 中医病名 |
2.2 病因病机 |
2.3 辨证分型 |
2.4 治法治则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3 观察指标 |
3.0 一般情况 |
3.1 病死率 |
3.2 实验室指标 |
3.3 中医证候观察指标 |
3.4 IL-6、IL-10水平 |
3.5 MELD评分 |
3.6 不良反应 |
4 疗效评价 |
4.1 主要疗效评价指标 |
4.2 次要疗效评价指标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两组患者基线一般资料的比较 |
6.2 两组患者治疗8周内死亡率的比较 |
6.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的比较 |
6.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 |
6.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IL-6、IL-10水平的比较 |
6.6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ELD评分的比较 |
6.7 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的比较 |
7 不良反应 |
8 讨论 |
8.1 温阳化瘀方的立法组方依据 |
8.2 温阳化瘀方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8.3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
8.4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
8.5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PTA的影响 |
8.6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8.7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IL-6、IL-10 水平的影响 |
8.8 温阳化瘀方对HBV-ACLF患者MELD评分的影响 |
9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5)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ACLF的中医研究 |
1.1 病因病机 |
1.2 辨证分型 |
1.3 治法方药 |
1.3.1 中药治疗 |
1.3.2 中医外治 |
2 ACLF的西医研究 |
2.1 病因 |
2.2 发病机制 |
2.3 西医治疗 |
2.3.1 一般支持治疗 |
2.3.2 抗病毒治疗 |
2.3.3 抗炎保肝治疗 |
2.3.4 免疫调节治疗 |
2.3.5 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 |
2.3.6 人工肝治疗 |
2.3.7 肝移植与肝细胞移植 |
第二部分 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对象 |
1.3 病例标准 |
1.3.1 西医诊断标准 |
1.3.2 中医诊断标准 |
1.3.3 纳入标准 |
1.3.4 排除标准 |
1.3.5 中止和脱落标准 |
2 研究方案 |
2.1 样本随机化分配 |
2.2 对照研究 |
2.3 治疗方案 |
2.3.1 对照组 |
2.3.2 治疗组 |
3 观察指标 |
3.1 死亡率 |
3.2 血液生化指标 |
3.3 MELD评分 |
3.4 中医证候观察指标 |
3.5 不良反应记录 |
4 疗效评价 |
4.1 西医疗效评价 |
4.2 中医疗效评价 |
5 统计学方法 |
6 结果 |
6.1 两组ACLF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6.2 两组ACLF患者死亡率比较 |
6.3 两组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6.4 两组ACLF患者肝功能(TBIl、ALB、ALT、AST)比较 |
6.5 两组ACLF患者凝血功能(PTA)比较 |
6.6 两组ACLF患者MELD评分比较 |
7 安全性评价 |
8 讨论 |
8.1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
8.2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TBIL的影响 |
8.3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ALB的影响 |
8.4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ALT、AST的影响 |
8.5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PTA的影响 |
8.6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8.7 解毒化瘀颗粒对ACLF患者MELD评分的影响 |
9 解毒化瘀颗粒的方药分析 |
10 解毒化瘀颗粒的现代疗效机制研究 |
11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慢加急性肝衰竭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病例标准 |
1.3 治疗方案 |
1.4 观察指标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对收集的定性资料进行赋值 |
2.2 影响ACLF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 |
2.3 影响ACLF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
2.4 危险因素对ACLF预后的预测价值 |
3 讨论 |
3.1 影响ACLF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
3.2 MELD评分在解毒化瘀颗粒治疗ACLF预后中的预测价值分析 |
3.3 筛选预后风险因素在ACLF治疗中的价值分析 |
4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6)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人工肝治疗肝衰竭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7)人工肝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重型乙肝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病例选择 |
1.2.1 诊断标准 |
1.2.3 纳入标准 |
1.2.4 排除标准 |
1.3 治疗方法 |
1.3.1 一般治疗 |
1.3.2 人工肝治疗 |
1.3.3 中医治疗 |
1.4 观察指标 |
1.5 疗效判断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化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血浆氨变化 |
2.4 疗效分析 |
3 讨论 |
(8)血浆置换联合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表 |
(9)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重型戊型肝炎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观察及检测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症状、体征变化: |
2.2 PE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的变化: |
2.3 治疗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比较: |
2.4 并发症: |
3 讨论 |
(10)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的碘-131治疗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甲亢与肝脏的关系 |
2 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治疗现状 |
2.1 内科综合治疗 |
2.2 人工肝支持 |
2.3 抗甲亢治疗 |
3 进展 |
4 展望 |
四、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细胞因子与肝衰竭的关系及人工肝治疗对其变化的影响[D]. 李雷. 南昌大学, 2021(01)
- [2]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高胆红素患者疗效研究[D]. 许开亮.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3]DPMAS+部分PE对慢加急肝衰竭短期生存率影响及中医证型与患者预后关系[D]. 林扬.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4]从炎症因子干预角度观察温阳化瘀方治疗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D]. 吕超.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解毒化瘀颗粒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危险因素的筛选[D]. 莫镜邻.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血浆置换与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治疗肝衰竭的疗效观察[D]. 柴玲姗. 郑州大学, 2020(02)
- [7]人工肝联合凉血解毒化瘀方治疗重型乙肝疗效观察[J]. 李守娟,王丽,胡朝霞,王磊,吴蓓,段萌,朱丽,李筠.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06)
- [8]血浆置换联合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治疗肝衰竭疗效分析[D]. 欧阳瑞春. 山东大学, 2016(02)
- [9]人工肝支持系统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急性重型戊型肝炎的临床分析[J]. 张洋. 中国医药指南, 2014(28)
- [10]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的碘-131治疗进展[J]. 张庆,张青,胡国信. 江西医药,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