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松果梢斑螟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玉静[1](2021)在《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是我国重要园林绿化树种、药用植物糖胶树Alastonia schalaris(L.)的主要食叶害虫。该虫以幼虫卷叶为害,具有隐蔽性强、食量大、发生代数多和为害时间长等特点。近年来,该虫在我国南方地区的发生为害日趋严重,但仍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由于糖胶树的种植和管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所处环境不宜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利用信息素来诱控成虫是最理想的治理策略之一。鉴于此,本文对绿翅绢野螟繁殖行为节律、繁殖适度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进行系统研究,采用扫描(SEM)和透射电镜技术(TEM)、气相色谱技术(GC)、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气相色谱-触角电位技术(GC-EAD)和室内风洞试验等技术与设备,对绿翅绢野螟触角的超微结构、成虫性信息素和寄主植物挥发物成份进行研究,并测定了成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活性成份的行为反应,旨在明确绿翅绢野螟交配干扰机制及寄主植物对其行为反应的影响,为探索该虫的绿色防控新技术提供基础性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绿翅绢野螟在南宁地区一年发生6~7代;成虫需要补充营养后才进行交配和产卵,补充营养后成虫寿命显着延长(雌:19.63±0.54 d,P<0.000;雄:20.63±0.43d;P<0.000)。成虫羽化、求偶、交配和产卵行为均发生在暗期。雌雄成虫羽化高峰均发生在暗期前5 h,雌虫羽化高峰期较雄虫提前1 d;处女雌虫从2日龄起逐渐开始出现求偶行为,4日龄求偶率达到高峰并持续至6日龄,随后下降;5日龄以后,每天的求偶高峰提前至暗期前2~3 h,同时求偶能力降低。雌雄虫的交配前期分别为4.61 d和3.99 d,交配高峰在暗期第4~6 h,交配时长多为60~120 min。已交配的雌虫只在暗期产卵,平均产卵期为5.2±1.41 d,其66.4%的卵会在交配后2 d内产下,平均单雌产卵量为592.5±25.3粒。(2)绿翅绢野螟雄虫一生多数只交配1次,少数可交配2次,但多次交配会降低其繁殖适度;雌虫一生只交配1次,与已交配过的雄虫交配会影响子代的孵化率,但对雌虫产卵量和寿命无显着影响。在18~32℃范围内,温度对绿翅绢野螟的性比无显着影响,雌雄性比为1:1.05至1:0.78不等;在25℃条件下雌虫的交配率、产卵量、子代卵的孵化率以及生殖期望值最高,在18℃时,雌虫交配率和孵化率显着下降,相对生殖期望下降66%。该虫的繁殖适度受雌雄成虫交配日龄影响,但对雌雄影响的程度不同;雄虫延迟交配会导致其交配率显着降低,且影响强度大于雌虫延迟;雌雄成虫延迟交配会显着缩短雌虫的产卵期,雌雄间有交互作用;雌虫延迟交配会显着降低雌虫的产卵量;随着雌虫交配日龄的增加,子代卵的孵化率会显着降低。(3)相比于提供寄主,在没有提供寄主的情况下,绿翅绢野螟成虫的交配率下降20%、平均产卵量减少174.5粒/雌,产卵期均缩短1.21 d,且交配前期延长1.14 d,但对子代卵的孵化率无显着影响。通过对性信息素的研究发现,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虫性信息素释放节律具有调节的作用,在缺少寄主植物的情况下,6~8日龄的处女雌虫性腺中性信息素的含量要显着高于有寄主植物的条件的处女雌虫,表明如无寄主植物的刺激,处女雌虫会暂缓释放性信息素,也因此导致雌虫延迟交配。(4)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绿翅绢野螟成果触角上的感器种类及数量分布,结果表明,雌雄虫都具有8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乳突状感器和B(?)hm氏鬃毛,大多数感器分布在触角腹面,雌雄之间感器的形态和数量不同,雄虫的腔锥形感器的尺寸显着大于雌虫,雄虫毛形感器的数量显着多于雌虫,而雌虫的刺形感器I型和耳形感器的数量则显着多于雄虫。采用透射电镜观察了5种感器的横截面,其中毛形感器、刺形感器和耳形感器为有孔的嗅觉感器。通过对比7种草螟科昆虫触角感器类型发现,绿翅绢野螟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的触角感器类型最为相似,而与豆野螟Maruca testulalis的差别最大。(5)结合GC-MS和GC-EAD技术对绿翅绢野螟的性信息素成份进行研究后发现,在广西发生的绿翅绢野螟种群性信息素的活性物质成份单一,为一种具有两个双键的不饱和醛E10E12-16CHO,这表明该虫的性信息素成份在地域之间出现了分化。绿翅绢野螟性信息素的分泌具有明显的动态节律,雌虫在3日龄时性信息素的积累量达到最高值,随后开始下降,雌虫的求偶和交配高峰期均在4日龄,表明该虫性信息素释放与其繁殖行为间具有同步性。(6)在室内风洞实验中,绿翅绢野螟雌雄成虫均能够被糖胶树叶挥发物的提取物所吸引,雌虫被提取物所吸引的数量要多于雄虫。通过GC-MS和GC-EAD技术分析,明确了糖胶树叶挥发物中有8种成份对绿翅绢野螟成虫具有生物活性,分别是对二甲苯、环己酮、苯甲醛、苯乙酮、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不同浓度梯度挥发物的EAG以及单物质的风洞测定结果表明,成虫对壬醛、4-乙基苯甲醛、癸醛和4-乙基苯乙酮的响应相对其他物质要强。在植物挥发物多元混合配方的室内风洞实验中,雌虫被A1(8种糖胶树挥发物活性成份)、A2(苯甲醛、苯乙酮、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A3(环己酮、壬醛、癸醛和4-乙基苯甲醛)和A5(癸醛、4-乙基苯甲醛和4-乙基苯乙酮)4种配方吸引至诱芯附近15 cm处的数量要显着多于其他配方,而雄虫在该阶段对各配方表现无显着差异。“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配方与单纯的植物挥发物配方相比,对成虫的吸引效果更好,特别是对雄虫的吸引作用更显着,其中M2(8种植物挥发物+性信息素)对雄虫吸引至诱芯15 cm附近的数量最多,且显着多于单独性信息素配方和其他配方的诱芯。野外验证结果表明,仅含性信息素的M5配方能够诱到大量雄虫;而M2和三元组份(癸醛、4-乙基苯甲醛、4-乙基苯乙酮)加性信息素的配方M4则分别在宾阳和上思诱捕到了处女雌虫,虽然诱集效果不佳,但很值得作为一个新思路开展深入研究。综上研究结果,本研究明确了绿翅绢野螟的繁殖行为特征,以及交配次数、延迟交配和寄主对其繁殖行为以及繁殖适度的影响,表明通过迷向干扰交配可显着降低该虫的交配率和繁殖力,达到控制子代种群密度的目的;明确绿翅绢野螟广西种群的性信息素成份出现分化,在开展利用性信息素防控绿翅绢野螟时,需考虑地区间种群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发绿翅绢野螟安全、高效防治技术提供决策参考,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伦利群[2](2020)在《松果梢斑螟的防治措施》文中指出松果梢斑螟又名球果螟,是东北林区常见的林木害虫,主要危害落叶松、樟子松、红松、云杉等球果及嫩梢,导致球果畸形扭曲、干缩枯死,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和种子产量。简述了松果梢斑螟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宋玉双,李娟,周艳涛,张天栋[3](2020)在《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研究及防治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掌握梢斑螟属Dioryctria害虫研究和防治工作新进展,提升综合防治和管理水平,收集整理我国50余年梢斑螟属害虫研究成果和生产防治实践经验,全面介绍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种类鉴别、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治技术。研究表明:梢斑螟属害虫种类较多,我国已确认的种类有15种;分布广泛,多数种类可在数个省区发生,其中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可达24个省(区、市);寄主多样,除多数种类危害松属Pinus植物外,个别种类危害云杉属Picea、冷杉属Abies等植物;危害隐蔽,以幼虫钻蛀寄主植物的果、梢、枝,个别种类钻蛀枝干危害;损失严重,个别种类不仅造成较大的生态损失,还可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梢斑螟属害虫特别是几种多发频发种类,在局部地区已由一般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严重制约林业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今后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方向和防治管理建议。
马梦然[4](2020)在《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微红梢斑螟寄生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派姬小蜂(Pediobius yunnanensis Liao)是在秦皇岛地区发现的寄生于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蛹的一种寄生蜂,但 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等方面至今未见报道。为此,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温度对该蜂寄生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该蜂对微红梢斑螟寄生作用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云南派姬小蜂基本生物学特性云南派姬小蜂雌雄蜂形态相似,雄蜂略小于雌蜂,腹部几乎全部隐蔽于第1腹节下。云南派姬小蜂主要以幼虫虫态在寄主蛹内越冬。雌、雄成蜂的平均性比为1.89:1。云南派姬小蜂经卵、幼虫和蛹发育为成虫,在25℃条件下,一个世代的发育历期为30~37 d。成蜂羽化时间为4 d,日羽化时间主要集中在0:00~6:00和20:00~22:00这两个时间段,羽化率为95.81%,雌蜂羽化当天即可交配产卵,交配时间为8~20 s;云南派姬小蜂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均可产卵,并完成世代发育,但孤雌生殖后代均为雄蜂;补充不同营养均可不同程度延长成蜂寿命,尤其是补充15%的蜂蜜水后其寿命最长。云南派姬小蜂可以寄生的寄主有微红梢斑螟蛹、松果梢斑螟蛹、松梢小卷蛾蛹和玉米螟蛹,其寄生率分别为76.91%、70.00%、66.67%和15.38%,出蜂量分别为81头、105头、43头和32头。2)温度对云南派姬小蜂寄生率和生长发育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28,30,33和35℃)对云南派姬小蜂寄生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和35℃条件下,云南派姬小蜂的寄生率为0,在这两个温度下,该蜂不能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在20~33℃范围内,云南派姬小蜂能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并在寄主蛹内完成世代发育,其中,在30℃条件下,寄生率最高为81.82%。云南派姬小蜂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世代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其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5.83、12.78、15.48和15.05℃,有效积温分别为127.05、144.14、55.80和314.15日·度:云南派姬小蜂的理论发生世代数由北至南,由西向东逐渐增加,在我国微红梢斑螟危害区一年可发生2~9代。3)云南派姬小蜂对微红梢斑螟的寄生作用在云南派姬小蜂搜索微红梢斑螟蛹的过程,源自寄主植物和寄主昆虫的相关气味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含有微红梢斑螟的油松枝条气味,对云南派姬小蜂具有显着的引诱作用,而健康松枝无引诱活性。在较近距离时,微红梢斑螟的幼虫虫粪、茧和蛹的有机提取液对该寄生蜂有明显的吸引力。云南派姬小蜂发现并寄生微红梢斑螟蛹时,其寄生部位为蛹的头部、胸部和腹部,但以寄生寄主蛹的胸部为主,并且4日龄的蛹的寄生率最高,为76.19%,随着寄主日龄的不同,寄生蜂后代的数量、发育历期和后代个体大小也有所增减;在寄主蛹日龄相同的条件下,云南派姬小蜂的寄生数量随着寄主蛹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寄主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4头),寄生量不在增加,其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型圆盘方程,单头雌蜂在24 h内最多可寄生14头寄主蛹,寄生1头蛹所需要的时间为0.0713 h,瞬时攻击率为0.9365;当云南派姬小蜂自身密度为3头时,对微红梢斑螟蛹的寄生率最高,为80.00%。
牛豪杰[5](2019)在《红松林中梢斑螟种群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文中认为红松是我国珍贵的经济树种。梢斑螟属Dioryctria种类是危害红松果梢的重要害虫之一,具有使红松主梢分叉流脂或折断、球果腐烂等危害特点。因其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相似,不易分辨;生活隐蔽,很难防治。为了弄清梢斑螟在黑龙江省林口地区的种类组成、种群特征及生物生态学习性,本研究在牡丹江林口林业局利用灯光诱捕,结合人工采集,分析其成虫种群动态、幼虫空间分布;观察其成虫的生殖行为,以及越冬虫态和地点。研究结果如下。(1)红松人工纯林内梢斑螟成虫种群动态分析在牡丹江林口林业局的湖水、曙光和西北楞三个地点,诱捕到的种类均为赤松梢斑螟(D sylvestrella)、冷杉梢斑螟(D.abietella)和微红梢斑螟(D.rubella)。在湖水梢斑螟的种群数量最多,平均每天诱捕111.38头;西北楞其次,平均每天诱捕79.625头;曙光最少,平均每天诱捕69.63头。在整个诱捕期间,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成虫期为6月上旬~7月下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微红梢斑螟成虫期为6月上旬~8月下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和7月中旬。对3种梢斑螟都是在21:00~22:00诱捕到最多数量。3种梢斑螟的雌雄性比随着季节的推移波动较大,由开始的小于1,到接近于1,最终大于1,但总的性比接近1:1。(2)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以及抽样技术应用7个聚集指标以及Iwao的m*-m回归分析法对两种梢斑螟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和抽样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上的分布没有明显差异。球果被害率和每株虫口密度,冷杉梢斑螟在结实量较高的样地显着高于结实量较低的样地,赤松梢斑螟在结实量不同的样地则差异不显着。两种梢斑螟的7个聚集度指标均显示为聚集分布,且分布的基本成分为个体群,冷杉梢斑螟个体间相互排斥,赤松梢斑螟个体间相互吸引。聚集均数λ>2,表明聚集分布是由两种梢斑螟各自的聚集习性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通过Iwao的m*-m回归法的两个分布参数α和β值,计算出了在不同结实量下两种梢斑螟幼虫的理论抽样数据表及序贯抽样数据表,方便在生产调查防治中查阅使用。(3)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的生殖行为冷杉梢斑螟雌虫的羽化行为集中发生在08:00~10:00,雄虫羽化行为集中发生在08:00~12:00。赤松梢斑螟雌虫的羽化行为集中发生在02:00~08:00,雄虫羽化行为集中发生在04:00~8:00。两种梢斑螟雌蛾在1~5日龄均可进行求偶,冷杉梢斑螟在20:00~00:00为求偶高峰期,次高峰出现在00:40~08:00。赤松梢斑螟在20:00~00:00为求偶高峰期,次高峰出现在00:40-08:00。冷杉梢斑螟林缘求偶高峰期较室内提前1.5小时,赤松梢斑螟林缘求偶高峰期较室内提前1小时。老龄处女雌蛾较刚羽化雌蛾会提前进行求偶。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在雄性竞争对手信息存在条件下,雄蛾会延长交尾持续时间,但是产卵量没有显着变化。(4)冷杉梢斑螟越冬虫态与越冬场所冷杉梢斑螟以低龄幼虫、老熟幼虫和蛹越冬,其中主要以老熟幼虫形态越冬,占57.21%,越冬场所为球果、枯枝落叶层和土壤,以球果为主,占75.82%。其中以老熟幼虫形态在红松球果中越冬成活率最高,为46.5%。综上所述,通过对梢斑螟成虫的种群动态、越冬方式、幼虫的空间分布的研究,确定梢斑螟种团组成,掌握其成虫及幼虫发生特点,为梢斑螟的有效综合防治提供依据。通过对梢斑螟成虫的求偶、交配等生殖行为进行观察研究,确定其求偶、交配高峰期以及其他生殖行为特征,为性信息素的提取以及林间防治奠定基础。
王浩宁,李冬杰[6](2018)在《马尾松林培育常见害虫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尾松害虫按照食性不同可分为:食叶类害虫、钻蛀性害虫、刺吸式害虫、蛀干式害虫、食根性害虫。文章重点对马尾松幼林和成林培育过程中易受虫害种类、虫害发生机制及具体防治措施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明确了我国对马尾松的害虫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为辅,部分地区已将生物防治作为主要的工作重点的现状,提出了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协调使用其它技术措施,以降低虫口密度,缩小虫害范围,进而改善林分生长环境,增强森林自控能力,降低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做到有虫不成灾的综合防治的观点。
李兴鹏,陈越渠,于海英,周春燕,张伟娜,宋丽文[7](2017)在《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东北地区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面积的增加和采摘球果等人为干扰活动的加剧,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危害日趋严重,红松球果受害率可达40%左右,种子损失率达到25%以上,对森林生态环境和林业经济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作者对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的种类、区系、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等相关研究进行总结评述,以期为该类害虫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朱明明,宋丽文,李兴鹏,孙守慧[8](2015)在《红松球果害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红松Pinus koraiensis球果害虫危害日益严重,给林区的经济和生态造成严重威胁。作者对红松球果害虫的危害特点和生物学特性进行总结,阐述了球果害虫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和实践。提出对红松球果害虫的研究设想。
刘曼,任春光,杨茂发,姚松林,徐思远[9](2013)在《竹织叶野螟触角感器的超微形态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应用扫描电镜技术对竹织叶野螟雌雄蛾触角感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竹织叶野螟触角呈丝状,由柄节、梗节和分为7480个亚节的鞭节组成。触角上存在7种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其次是耳形感器和腔锥形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Ⅰ型、耳形感器Ⅰ型、栓锥形感器、鳞形感器和Bhm氏感器为雌雄蛾所共有,腔锥形感器Ⅱ型、耳形感器Ⅱ型仅分布于雄蛾触角上,且腔锥形感器Ⅱ型为螟蛾科首次发现。对竹织叶野螟触角各感器的形态、分布以及雌雄间触角感器形态和数量差异进行描述,此外就竹织叶野螟与其相近种昆虫触角感器间的差异进行讨论。
贺丽敏,闫乃庚,于丽辰[10](2012)在《中华甲虫蒲螨田间释放控制松梢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中华甲虫蒲螨(Pyemotes zhonghuajia Yu,Zhang and He)对危害油松的松梢螟(Dioryctria pryeri、Di-oryctria rubella)田间防治效果。采用单株透气袋固定在树主干分叉处的方法释放蒲螨,进行不同释放时间、释放量对松梢螟的控制效果试验,通过对释放后的平均防效进行差异显着性分析,确定蒲螨释放的适宜时期和经济释放量。结果表明在北戴河地区5月10-20日释放蒲螨,防效明显好于后期2次释放。在适宜蒲螨释放时期内,每次释放量为20万、40万、80万头蒲螨/株,平均防效差异不显着,因此20万头蒲螨/株释放量可作为经济释放量指标。5月10日释放20万头蒲螨/株,20d后调查,平均防效为91.40%。利用中华甲虫蒲螨对松梢螟进行生物防治效果明显。
二、松果梢斑螟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果梢斑螟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鳞翅目昆虫繁殖行为的研究 |
1.1.1 羽化行为 |
1.1.2 求偶行为 |
1.1.3 交配行为 |
1.1.4 产卵行为 |
1.2 鳞翅目昆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
1.2.1 交配次数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1.2.2 延迟交配对鳞翅目昆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1.3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及释放节律研究进展 |
1.4 植物挥发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4.1 植物挥发物对取食行为的影响 |
1.4.2 植物挥发物对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影响 |
1.4.3 植物挥发物对产卵行为的影响 |
1.5 绿翅绢野螟研究现状 |
1.5.1 绿翅绢野螟的寄主植物 |
1.5.2 绿翅绢野螟的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绿翅绢野螟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虫源 |
2.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2.1.3 方法 |
2.1.4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绿翅绢野螟年生活史 |
2.2.2 各虫态生活习性 |
2.2.3 幼虫的取食特性 |
2.2.4 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
2.3 讨论与小结 |
2.3.1 讨论 |
2.3.2 小结 |
第三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行为及节律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虫源 |
3.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3.1.3 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绿翅绢野螟成虫寿命 |
3.2.2 成虫的羽化行为及节律 |
3.2.3 雌虫对雄虫的求偶行为及节律 |
3.2.4 成虫的交配行为及节律 |
3.2.5 成虫的产卵行为及节律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第四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的繁殖适度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昆虫 |
4.1.2 主要设备仪器及材料 |
4.1.3 方法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交配次数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2 温度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3 成虫日龄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
4.2.4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繁殖适度的影响 |
4.3 讨论与小结 |
4.3.1 讨论 |
4.3.2 小结 |
第五章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及其分布研究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虫源 |
5.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5.1.3 方法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
5.2.2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感器的类型及其超微结构 |
5.2.3 绿翅绢野螟成虫触角基本结构 |
5.2.4 绿翅绢野螟与草螟科6种昆虫的触角感器类型的比较 |
5.3 讨论和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组分及释放节律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昆虫 |
6.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6.1.3 方法 |
6.1.4 数据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及鉴定 |
6.2.2 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动态节律 |
6.2.3 寄主植物对绿翅绢野螟雌成虫性信息素产生的影响 |
6.3 讨论和小结 |
6.3.1 讨论 |
6.3.2 小结 |
第七章 糖胶树叶挥发物组份及其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电生理及行为反应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供试昆虫 |
7.1.2 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
7.1.3 方法 |
7.1.4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绿翅绢野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7.2.2 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及鉴定 |
7.2.3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糖胶树叶挥发物活性成份的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
7.2.4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多元组分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
7.2.5 绿翅绢野螟成虫对植物挥发物与性信息素复配配方的风洞行为反应 |
7.2.6 不同引诱剂配方在野外对绿翅绢野螟成虫的诱集效果验证 |
7.3 讨论与小结 |
7.3.1 讨论 |
7.3.2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一.攻读博士期间学术论文 |
二.发明专利 |
三.科研项目 |
四.学术活动 |
五.留学经历 |
(2)松果梢斑螟的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形态特征 |
2 生活习性 |
3 防治对策 |
(3)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研究及防治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种类概述 |
2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生物学特性 |
3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危害特点和发生规律 |
4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防治进展 |
4.1 生物防治 |
4.2 营林措施 |
4.3 物理防治 |
4.4 化学防治 |
4.4.1 喷雾防治 |
4.4.2 烟雾防治 |
4.4.3 树干注药防治 |
4.5 信息素应用 |
5 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研究和管理工作展望 |
5.1 加强梢斑螟类害虫的基础研究 |
5.2 加快梢斑螟类害虫的应用技术研究 |
5.3 提高梢斑螟类害虫的综合管理水平 |
(4)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微红梢斑螟寄生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微红梢斑螟的研究现状 |
1.2.1 微红梢斑螟的形态特征 |
1.2.2 微红梢斑螟的生物学 |
1.2.3 微红梢斑螟的发生与危害 |
1.2.4 微红梢斑螟的防治 |
1.3 寄生蜂的研究现状 |
1.3.1 寄生蜂的应用现状 |
1.3.2 寄生蜂的寄生行为研究现状 |
1.3.3 寄生蜂对寄主调控的因素 |
1.3.4 寄生蜂的保护和利用 |
1.4 微红梢斑螟寄生蜂及其他天敌的研究现状 |
1.5 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展望 |
1.6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目标 |
1.6.2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采集地概况 |
2.1.2 试验虫源 |
2.1.3 供试植物 |
2.2 研究方法 |
2.2.1 云南派姬小蜂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2 温度对云南派姬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
2.2.3 云南派姬小蜂对微红梢斑螟的寄生作用研究 |
2.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
3.1.1 云南派姬小蜂各阶段的形态特征 |
3.1.2 云南派姬小蜂的生活史研究 |
3.1.3 云南派姬小蜂田间寄生率的研究 |
3.1.4 云南派姬小蜂的自然性比 |
3.1.5 生活习性 |
3.1.6 云南派姬小蜂的生殖方式研究 |
3.1.7 不同营养条件对云南派姬小蜂寿命的影响 |
3.1.8 云南派姬小蜂的寄主范围测定 |
3.2 温度对云南派姬小蜂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
3.2.1 温度对云南派姬小蜂寄生率及寿命的影响 |
3.2.2 云南派姬小蜂发育与温度的关系 |
3.2.3 云南派姬小蜂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计算 |
3.2.4 云南派姬小蜂各虫态发育历期的预测 |
3.2.5 云南派姬小蜂在微红梢斑螟危害地区的有效积温和理论发生世代数 |
3.3 云南派姬小蜂对微红梢斑螟的寄生作用研究 |
3.3.1 化学信息物质对云南派姬小蜂搜寻寄主微红梢斑螟蛹的行为影响 |
3.3.2 云南派姬小蜂对寄主不同部位的选择性 |
3.3.3 寄主龄期对云南派姬小蜂发育历期、寄生率等的影响 |
3.3.4 寄主密度对云南派姬小蜂寄生行为影响的研究 |
3.3.5 寄主蛹的密度对云南派姬小蜂寻找效应的影响 |
3.3.6 云南派姬小蜂自身密度对寄生情况影响的研究 |
4 讨论 |
4.1 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
4.2 温度对云南派姬小蜂生长发育的影响 |
4.3 云南派姬小蜂对微红梢斑螟的寄生作用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5)红松林中梢斑螟种群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红松果梢害虫研究进展 |
1.1.1 红松果梢害虫的发生与危害 |
1.1.2 红松果梢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
1.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害虫种群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
1.3 昆虫的生殖行为节律 |
1.4 研究内容与意义 |
2 红松人工纯林3种梢斑螟成虫种群动态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点 |
2.1.2 研究方法 |
2.1.3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红松果梢内梢斑螟种团的种类组成 |
2.2.2 梢斑螟羽化进度 |
2.2.3 不同地点梢斑螟的种群数量 |
2.2.4 梢斑螟在夜间不同时间段的种群数量 |
2.2.5 梢斑螟雌雄性比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两种梢斑螟幼虫空间分布型以及抽样技术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幼虫危害程度及特点调查 |
3.1.2 幼虫形态识别 |
3.1.3 空间分布型测定方法 |
3.1.4 聚集因素分析 |
3.1.5 最适抽样数的确定 |
3.1.6 序贯抽样数值表的确定 |
3.1.7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幼虫危害程度及树冠不同方位分布的调查 |
3.2.2 两种梢斑螟幼虫形态识别 |
3.2.3 梢斑螟的空间分布型的测定 |
3.2.4 聚集原因分析 |
3.2.5 理论抽样数的确定 |
3.2.6 序贯抽样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两种梢斑螟成虫生殖行为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虫源 |
4.1.2 羽化行为节律观察 |
4.1.3 求偶节律观察 |
4.1.4 不同性比对交配及产卵的影响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两种梢斑螟羽化昼夜节律 |
4.2.2 两种梢斑螟求偶节律研究 |
4.2.3 不同性比对交配及产卵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5 冷杉梢斑螟越冬虫态与越冬场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冷杉梢斑螟越冬场所及越冬虫态 |
5.2.2 冷杉梢斑螟越冬存活率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马尾松林培育常见害虫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叶类害虫的发生机制及防治 |
1.1 马尾松毛虫 |
1.2 松茸毒蛾 |
1.3 思茅松毛虫 |
1.4 松尺蛾 |
2 钻蛀性害虫的发生机制及防治 |
2.1 微红梢斑螟 |
2.2 松果梢斑螟 |
3 刺吸式害虫的发生机制及防治 |
3.1 松大蚜 |
3.2 松针蚧 |
4 蛀干式害虫的发生机制及防治 |
4.1 松墨天牛 |
4.2 纵坑切梢小蠹 |
5 食根性害虫的发生机制及防治方法 |
5.1 铜绿丽金龟 |
5.2 萧氏松茎象 |
6 展望 |
(7)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主要类群与区系 |
2 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发生现状与危害 |
3 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 |
3.1 螟蛾科 |
3.2 卷蛾科 |
4 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防治技术研究 |
4.1 化学防治 |
4.1.1 防治时期研究 |
4.1.2 防治药剂及施药方式研究 |
4.2 生物防治 |
4.3 营林及物理防治 |
5 展望 |
(8)红松球果害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红松球果害虫的危害特点 |
2红松球果害虫的生物学特性 |
3红松球果害虫防治技术研究及实践 |
4红松球果害虫防治研究展望 |
(9)竹织叶野螟触角感器的超微形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标本制备及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触角的一般形态 |
2.2 感器的种类、形态和分布 |
2.2.1 毛形感器 |
2.2.2 刺形感器 |
2.2.3 腔锥形感器 |
2.2.4 耳形感器 |
2.2.5 栓椎形感器 |
2.2.6 鳞形感器 |
2.2.7 Bhm氏鬃毛 |
2.3 雌雄蛾触角感器的差异 |
3 讨论 |
刘曼等:竹织叶野螟触角感器的超微形态特征Liu Man et al.:Ultrastructures of the antennal sensilla in Algedomia coclesalis |
(10)中华甲虫蒲螨田间释放控制松梢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试虫 |
1.2蒲螨释放时间与释放量 |
1.3释放方法 |
1.4调查时间与方法 |
1.5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四、松果梢斑螟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绿翅绢野螟的繁殖及其对寄主的行为反应研究[D]. 张玉静. 广西大学, 2021(01)
- [2]松果梢斑螟的防治措施[J]. 伦利群. 现代化农业, 2020(07)
- [3]我国梢斑螟属害虫研究及防治进展[J]. 宋玉双,李娟,周艳涛,张天栋. 中国森林病虫, 2020(06)
- [4]云南派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微红梢斑螟寄生作用的研究[D]. 马梦然.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5]红松林中梢斑螟种群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D]. 牛豪杰.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6]马尾松林培育常见害虫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 王浩宁,李冬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08)
- [7]红松球果及枝梢害虫研究进展[J]. 李兴鹏,陈越渠,于海英,周春燕,张伟娜,宋丽文. 中国森林病虫, 2017(05)
- [8]红松球果害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的研究进展[J]. 朱明明,宋丽文,李兴鹏,孙守慧. 中国森林病虫, 2015(05)
- [9]竹织叶野螟触角感器的超微形态特征[J]. 刘曼,任春光,杨茂发,姚松林,徐思远. 林业科学, 2013(09)
- [10]中华甲虫蒲螨田间释放控制松梢螟研究[J]. 贺丽敏,闫乃庚,于丽辰. 林业实用技术,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