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太重集团生产经营创佳绩(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海,刘珊,张继红[1](2021)在《时代交响曲——黑龙江5G应用成果巡礼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2021年暮春到严冬,我们始终将目光聚焦在5G行业应用。在8个多月里,怀着对5G应用的创新者、实践者的敬佩之情,冒着新冠疫情风险,西走大庆龙南医院、富拉尔基一重集团,北上伊春建龙西钢,又去了阿钢集团,最后东进鸡西东山矿,努力给读者奉上最鲜活、最生动的5G故事。在即将跨入2022年之际,我们梳理了一下思绪,近年来5G行业应用风生水起,从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到市县有关部门,从工业企业到社会组织,从应用开发到5G价值链成员,共同奏响着5G交响曲。在全省5G行业应用巡礼的终结篇,剖析一下这首交响曲的各分谱,领略一下这里独特的韵律。
吴雅璇[2](2020)在《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政策的扶持和金融机构发展现实的需求,促使我国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业务进入发展的春天,各大商业银行抓住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小微信贷业务。但在发展的同时很多银行的信贷管理还停留在过去把贷款发放出去完成任务的阶段,使得信贷过程中诸多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中信银行YZ分行是YZ市招商引资并实行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其成立以来一直重视集团金融业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全力打造综合性贷款服务平台,在推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YZ市当地经济发展。现今在开展小微信贷业务时,中信银行YZ分行重视信贷的贷前、贷中管理,而对贷后管理重视不够,因此产生的小微贷款逾期和呆账金额不断上升,已经严重影响了分行的运营发展和效益。论文以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改进为研究课题,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以信息不对称理论、全面风险管理理论、银行内部控制理论等为研究理论基础,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首先阐述了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问题主要有个人信贷管理流程不规范、贷后检查不到位、贷后管理风险预警机制未建立、贷后管理考核及激励机制乏力等四个方面;原因主要有贷后管理制度不健全、贷后管理岗位和职责不明确、贷后管理信息化水平滞后、贷后管理队伍建设滞后等四个方面;其次,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改进的对策建议。从完善贷后管理制度、设计贷后管理方案、贷后管理的流程再造(健全贷后管理的岗位和职责、强化对贷后管理的检查、优化贷后管理风险预警机制、加大对贷后还款的催收力度、健全贷后管理的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等三个大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从组织体系保障、队伍建设保障、信息技术保障、企业文化保障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改进的保障举措,以使得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改进取得预期的效果。
董甜甜[3](2019)在《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国家和民族文化与精神层面的集中表达,是建立文化自信、展现国家形象的重要文化符号。互联网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则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环境。利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对中华元素进行数字化艺术传播,是新时代之下的顺势而为,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中华元素作为研究主体的基本概念是立足于传统,建立在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必要的文化筛选基础之上的。从传统的根基、现代的传承和必要的文化抉择的基础内涵,到横向的物质层面和非物质层面,以及纵向的“优秀性”和“非异质”性的中华元素的基本范围,即完成了中华元素的概念的初步界定。此外,中华元素还应具有的“可提炼的符号性、民族精神的正面性和文化意蕴的整体性”的特质,这使中华元素的概念得到了更加清晰的界定。此概念界定不仅有利于对中华传统文化这一庞杂而抽象的概念进行有原则的筛选,利于提炼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更是利于其在互联网时代下的快速传播,避免出现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歪曲的负面性。同时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对中华元素的传播困境进行分析,并从中华理念的再生、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互联网赋予传统文化的新生,也显示了互联网带来的更大机会。更高阶段的互联网时代,不仅实现了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从中心化发散型传播模式到“去中心化”网状节点传播模式的传播关系的变化,传受关系也从被动单向向互动双向的模式转变,受众权力也得到了极大解放。这些传播关系的变革成为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重要传播基础。此外,互联网时代也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传播创造了更大的优势条件: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带来更广泛的传承力量;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带来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数据为核心的技术支持带来更全面和准确的科技支撑;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带来的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同时,中华元素也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通过高程度数字化语境进行的传播环境再塑、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弥合、数字化的国际传播语言的有效表达,以及高品质数字化艺术作品对民族文化内涵的精彩表达,实现了现代重塑。且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在“文化自信”、文化产业、文化身份、海外传播四个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传统文化“热度”的增加和互联网对传统娱乐行业的助推,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艺术传播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不论是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文综类电视节目的崛起等,都是很好的证明。但也必须承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属于初级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精髓与现代生活中的情感共鸣还没有找到准确的平衡点,传统与现代审美结合下的属于中华美学的视觉语言更是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客观来看,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还存在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数字化艺术作品的转译质量较低、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不平衡、数字化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以及互联网适应程度较低五个方面的问题。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不论是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介对人们生活的深入渗透,还是短视频、直播、移动客户端(APP)等新的传播形态的普及,这都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而不论是现实实践还是学术研究,都还没有对此给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因此,在互联网新形势下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路径的研究则成为关键。研究先从传播者的“工匠之心”、接受者的“分众模式”以及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论述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其次,从现代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的文脉传承以及碎片化语境的快速获取等四个方面充分论述了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的策略;最后,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跨越文化鸿沟、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度一体化传播以及关注参与感的体验式互联网思维等五方面来全面构建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以此来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进行行之有效的路径探索。不管怎么说,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会拥有更高的国际传播水平、人工智能的亮点、更成熟的产业等美好的前景,但中西方信息传递的不对等、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的把关难等难点也还将长期存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仍然是任重道远。研究的主要创新点:首先,对中华元素概念界定进行了一定的发展,认为必要的文化筛选是中华元素能够适应现代创新转化和在跨文化传播中构建国家形象的关键。其次,首次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转译进行系统的研究,从凝练的符号语言表达;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等五个方面详细论述了数字化艺术转译的原则和策略,这是数字化艺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再次,首次提出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来实现海外传播中的文化鸿沟的弥合。又次,提出以纵向型的“内驱型受众”和“培育型受众”对受众分类,结合横向型的本土和海外受众分类进行精准化传播,并要利用互联网的网状节点优势,构建自发成长型的传播结构。最后,首次立足于互联网更高的发展阶段,对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理论研究进行系统论述。这既是对此处研究严重不足的一次补充,也是在努力解决在面临互联网快速发展下的机遇和挑战——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该如何抓住机遇,并借助数字化艺术进行高效、高质地传播,同时能够拥有健康、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高汝森[4](2017)在《北重集团: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推动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表明改革是国有企业破除体制机制弊端、管理沉疴的一剂良药,但改革是对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调整,必须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可、理解、支持,必须始终把员工放在第一位。2016年,有着62年辉煌历史的北重集团,发展走到了十字路口,由于种种原因,公司经营陷入非常困难的局面,衡量发展的各项指标都非常不好,在兵器工业集团工业企业中排名均靠后,如何生存下去?这是北重集团必须要用实际行动回答的难
郝幸田[5](2015)在《最美节能人风采(之二)》文中认为节能环保,这让我很自豪——福建中节能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许舟的人生选择他曾从事过许多职业,追梦之路充满波折。他以极大的热情投身节能环保事业,一直致力于为石材产业的"废料"石粉找到一条资源重生之路。他曾荣获"福建省2000—2005年度墙材革新先进工作者"称号,享受省级劳模待遇。他曾被授予"中国节能先进工作
姚俊贤[6](2014)在《NE重工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几年经济形势的走弱以及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加大,国内建筑机械行业的发展进入低谷。行业内的大型企业如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州重工等也是举步维艰,库存积压特别严重。相关产业内的中小型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如何减小目前行业低迷带来的影响,如何摆脱经营困境,使企业持续发展,是每家企业亟需仔细研究探讨的问题。NE重工是一家民营中小型企业。是三一重工、徐工集团、德国PM等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经过多年的发展,在建筑机械行业内有一定的知名度。在NE重工想进一步做大做强的时候,由于行业的萎靡以及自身发展的瓶颈,在经营上需要有所突破。得益于国家十二五计划,煤炭机械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而NE重工也开始涉足煤炭机械。所以本文以NE重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的发展战略进行研究。首先对战略管理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战略管理研究的基本方法,从而为全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随后,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EVA分析方法、定位理论和波特五力竞争模型,对其发展的宏观环境以及行业的竞争态势进行了分析,基于上述的分析研究,对NE重工产品的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多元化战略的方案。本文的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好的了解民营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些基本模式,同时为机械行业生产制造企业进行战略管理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刘圣兰[7](2013)在《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特色。此缘于国家政府决策主体对现实教育问题认识与对解决方案选择的主观反映,以及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各主体之间利益结构关系的客观反映。宏观上看,建国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特征具体表现为:建国初(1949-1965)“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平均主义、政治至上”,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后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20世纪90年代末至今“均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我国教育领域内发生了一系列变革,譬如市场力量与机制的介入、公共教育权力的转移以及学校自主权的提升等。伴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深化,教育一系列的问题也不断凸显。市场背景下教育改革领域中的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利益机制愈加复杂。因此,新时期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一个日益迫切、急需解决的重大理论课题和社会现实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历程——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中,我们既取得了一些丰硕之历史成果与有益经验,也经历了不少严重的挫折和教训。江西共大就是其中的鲜明一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简称江西共大)对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始于1958年,终止于1980年。在22年的探索实践中,江西共大因其在管理体制、办学形式、人才培养、招生分配等方面创造出众多特色鲜明、引领潮流的经验,一度被树立为“探索样板”;后来也曾在急速变化的时代被讥讽为“探索耻辱”。无论如何,江西共大在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反思江西共大办学模式,总结其价值取向和时代特色,以便继续深化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与“如何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探索。本研究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采取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问题为核心,以个案分析的方法对江西共大办学模式“怎样来的”、“怎样办的”、“办得怎么样”作了历史考察和分析,旨在透过这种考察和分析,揭示江西共大成为“探索典型”与“探索耻辱”的历史流变过程,总结江西共大在办学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并密切联系江西共大所处的“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特定历史环境进行辩证反思,进而立足于新时期教育问题,发掘江西共大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得失成败。关于江西共大办学模式“怎样来的”,本文重点对江西共大办学模式“何以指导”与“何以所需”分别进行了考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这是江西共大办学的思想基础。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理论指导实践是江西共大突出的特征,其办学的理论渊源、办学的思想启迪、办学的精神准备和形式准备均具有该特征。进一步考察江西共大创办的社会背景可以发现,正是在客观分析老解放区教育的特点与局限、苏联教育模式的特点与局限、旧教育的特点与局限的基础上,在国际教育改革的宏观背景、国内教育困境的中观背景、江西独特省情的微观背景映照下,江西共大的创办有其现实的必然性。关于江西共大办学模式“怎样办的”,本文首先梳理了江西共大办学的历史沿革,以其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为节点,将其22年的办学历程分为“教育大跃进”背景下的江西共大、调整巩固时期的江西共大、毛泽东的春节谈话与江西共大的兴旺发展、“文化大革命”中的江西共大、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与江西共大的改革五个阶段,从现象层面描述其各个阶段办学的具体内容。而本文的重点在于从本质深度展开分析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如何处理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教育与政治的关系。深入考察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可以发现,对三大关系的探索贯穿其办学过程的始终,这种探索以毛泽东教育思想为直接指导,又深受传统教劳观、政教观的影响。江西共大办学的特色集中体现在对教育与生产劳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政治这三大关系的探索中。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问题上,江西共大坚持,学校应该一面教学、一面生产劳动,教学与生产劳动应该相结合;这种结合不能是“机械的结合”,应该是“辩证的结合”:“生产中有学习的部分,学习中也有生产的部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根本目标。为此,江西共大探索试验了一套适合半工(农)半读学校的办学体制,通过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制,确立“双结合”的生产体制,完善工读结合的教学体制,使办学过程中存在的教育与生产劳动之间的矛盾得到调和。在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关系问题上,江西共大的探索既有自己独特的认识理路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个性。它提出,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的发展,是学生能力的发展,更是实现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生产与学习的结合。在办学实践中,江西共大通过采取改善知识结构和提高技能水平的实际措施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教育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江西共大坚持,教育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坚持政治挂帅。在办学实践过程中,重视加强党的领导是江西共大政教实践的核心;红专结合是江西共大政教实践的本质要求;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是江西共大政教实践的根本保证;密切联系政治形势是江西共大政教实践的基本方向;极力争取上级和领导的支持是江西共大政治实践的重要途径。关于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办得怎么样”,本文以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法为基调,对其人才培养模式、体制模式、结构模式和发展模式,从历史背景、时代条件、大众需求、社会效应、教育规律等多重视角评价其优势与不足。客观公正地深入考察可以发现,江西共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做了艰辛探索,除了在教育三大关系问题上有重要的理论贡献之外,其办学模式中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办学目标、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办学形式、总分结合的管理体制、工读结合的教学体制等,也是教育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然而,江西共大毕竟是特殊年代的一场特殊教育实验,其办学模式必然是一个打上了历史和时代烙印的“矛盾体”:它的办学宗旨强调政治与业务相结合但定位不清,办学方式实行半工半读但未能坚持,办学经费宣称自给自足但从没实现。它追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却又坚持政治挂帅;它希望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却忽视了当时的生产力实际;它在重技能的同时,却又付出了轻理论的代价。立足于当前实际,在进一步深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征程中,本文提出,江西共大办学模式对我们有四个方面的现实启迪:根本理念上,突破二元对立:方式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目标上,全面综合;路径上,注重内涵。
侯俊[8](2013)在《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中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党员教育管理是党的建设中一项经常性和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两个先锋队”性质能否得到保持,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能否得到体现,关系到党的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关系到党员队伍素质能否得到整体提升,关系到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能否得到有效发挥,关系到企业科学发展能否得到有力保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深刻变化使党员教育管理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尤其是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中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认真分析和研究非公企业领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探寻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发展有机的契合点,对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中党员教育管理进行创新,是各级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特别是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党务工作者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理论界、党的建设研究者需要研究和解答的重要实践和理论课题。本文首先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概况进行论述,界定了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党员教育、党员教育管理等基本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提出研究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创新点。第2章结合我国非公企业的发展概况分析了非公企业的经济关系和政治状况,从初步探索期、稳步推进期、全面发展期三个阶段探讨了我国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演变历程,总结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历史经验。第3章客观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剖析当前非公企业党员教育难点(教育全覆盖难、教育主动性接受难、教育活动开展难、教育成果转化难),非公企业党员管理难点(党员身份确认难、规章制度执行难、党员归口管理难、党组织管理效果实现难)。影响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实效的因素主要有思想认识不足、党组织职责性不明确、内容针对性不够、途径方法创新性不多、环境条件缺乏等五个方面;影响非公企业党员管理实效的因素主要有党员流动频繁、党组织不健全、管理模式不统一、管理方法滞后、党员组织意识淡薄等五个方面。第4章阐述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客观性。深入剖析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如工作性质的复杂性和工作任务的多样性。提出非公企业党员党性要求与非公企业片面趋利性存在不适应性,即存在追求理想与追求利益、奉献精神与等价交换、组织纪律性与思想多样化、工作秩序与经济秩序、继承传统与机制创新、宽松人治与严厉法治的六对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存在统一性。第5章确立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先进性、纯洁性、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四目标。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内容包括党员的理想信念、党的基础知识、形势任务、党纪国法、廉洁自律、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建立党组织、把党员编入党支部或党小组、按照党内规章制度对党员进行教育审查和鉴定、经常性地组织党员参加党的各项活动,通过定期检查、考核和监督,激发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不仅要注重党要管党与从严治党、理论武装与解决实际问题、党员教育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分类指导与突出工作重点、继承传统与大胆创新等方面的结合,还要把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四性”(经常性、针对性、多样性、有效性)与管理“四要”(要规范、要灵活、要有层次、要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增强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实效。在此基础上,从考核评价目的和意义、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考核评价方法三方面着手,做好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评价工作。第6章创新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重点在于构建一个定位科学、结构合理、关系协调、良性循环的组织体系。即:从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领导责任意识、职责确定、基层基础夯实、协调格局建立等方面创新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领导机制;从党员教育制度建设、内容创新、形式改进、活动平台构建、党员教育与企业文化培育等方面创新非公企业党员教育机制;从加强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建设、方法改进、手段创新、动态模式建立等方面创新非公企业党员管理机制;从目标设置、激励约束、效果评估、监督保障等方面入手,构建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实效保障机制;从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为切入点,做好党员谈心走访、联系服务群众、帮扶解困等工作,创新非公企业党员服务群众机制。论文最后进行了全文总结和研究展望。面对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复杂多变的形势,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需紧密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不断进行实践探索创新和理论提升。创新是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活力之源,对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进行创新研究,重在开辟一条崭新通道,达到不直接依靠行政硬性约束顺利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目的。通过引导非公企业党员深入领会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准确把握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特点,按照“企业需要、业主理解、党员欢迎、职工拥护”原则,紧紧围绕非公企业改革和生产经营,在党员教育管理内容、方式方法、机制上开拓创新,把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有机融合,使新形势下非公企业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呈现良好的工作态势,推动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李百艳[9](2012)在《发展中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J中学建校以来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文中指出校本培训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已成为各国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手段;而在我国,校本培训更有引导(控制)教师和增进教师专业能力之双重任务的特征,或者说在很大程度上教师管理是通过培训来落实的。笔者作为J中学的副校长,分管教学、科研、教师培训工作,从1999年建校之初在该校任教,迄今已走过12年历程,亲历了该校校本培训的全过程,亲自参与或组织了此项工作。在工作中,笔者深切地感受到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上海的二期课改亦历时已久,但仍然是“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扎扎实实的应试教育”,升学考试的业绩依旧是学校管理的首要目标。理论上的校本培训在特殊的国情、校情现实面前,在不同的管理观之下,却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倾向上,在一段时间,它可以是刚性管理的手段,像对待工厂员工那样,对教师进行强化训练、考核监控、量化排名,带有明显的“绩效管理”之重考分结果的导向;当然,一些时候也会有以人为本的色彩,关注教师的工作情景、满足其个体发展的需要,可概括为倾向于“专业发展导向”的培训。通过研究,笔者认为校本培训模式不能简单地以好坏优劣来区分,辩证地看,每一种模式都有其优缺点及适用条件,选择哪一种模式取决于当时学校发展水平所处的阶段、组织的状态、教师的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应根据各种条件及其趋势相应地变革校本培训的模式,以平衡组织目标与教师发展的需要,促进两者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可以尝试构建一种“基于对话管理”的模式,以实现“绩效与人的幸福感相统一”的愿景,让教师和学校共同成长。本研究采取行动研究与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调用了诸多历史档案材料,访问了诸多当事人,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了剖析,并为解决当下校本培训中的实际问题,改进工作,开展了问卷调查与专家咨询,引用了有关文献。诸多论述、材料相互验证,是为了增进研究的信度、效度。本研究之所以描述一个个案学校、一个完整的办学历程(时间跨度),是希望这些真实的探索过程能给予学校管理者些许启示,为改进教师培训工作做出贡献。
刘畅[10](2009)在《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以矿产资源接替理论为指导,全面分析研究了东北三省重要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对东北三省省情、矿情和矿产资源在东北三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入分析,提出了解决矿产资源接替问题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要条件的重要结论。对东北三省煤、石油、铁、铜、铅、锌、钼、菱镁矿、硼矿等9种主要矿产2020年的需求量和供给量进行了定量计算,进而对9种矿产的区域内供应能力对消费需求的保证程度进行了定量预测。首次以东北亚地区俄罗斯、蒙古、朝鲜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研究上述三国重要矿产资源潜力、矿产资源优势对东北三省的重要意义,论证了东北三省输入东北亚地区矿产品的可行性,为东北三省解决主要矿产资源接替问题提供了可靠依据。提出了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的基本思路、战略目标、战略原则、战略重点和主要对策建议,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太重集团生产经营创佳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太重集团生产经营创佳绩(论文提纲范文)
(1)时代交响曲——黑龙江5G应用成果巡礼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国家战略 |
厚积而薄发 |
为5G鼓与呼 |
合力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 |
(2)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小微信贷概述 |
2.1.1 小微信贷的概念 |
2.1.2 小微信贷发展现状 |
2.1.3 小微信贷特点 |
2.2 小微信贷贷后管理概述 |
2.2.1 贷后管理的定义 |
2.2.2 贷后管理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
2.2.3 贷后管理的内容 |
2.2.4 贷后管理的程序 |
2.3 研究理论基础 |
2.3.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2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
2.3.3 银行内部控制理论 |
3 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现状及调查分析 |
3.1 中信银行YZ分行及其小微信贷发展现状 |
3.1.1 中信银行YZ分行简介 |
3.1.2 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发展现状 |
3.2 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组织体系 |
3.3 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现状问卷调查 |
3.3.1 调查问卷设计 |
3.3.2 调查问卷发放 |
3.3.3 调查问卷对象 |
3.3.4 信度、效度检测 |
3.3.5 调查结论与分析 |
3.4 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访谈 |
3.4.1 访谈方案设计 |
3.4.2 具体访谈过程 |
3.4.3 访谈结论与分析 |
4 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存在的问题 |
4.1.1 个人信贷管理流程不规范 |
4.1.2 贷后检查不到位 |
4.1.3 贷后管理风险预警机制未建立 |
4.1.4 贷后管理考核及激励机制乏力 |
4.2 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4.2.1 贷后管理制度不健全 |
4.2.2 贷后管理岗位和职责不明确 |
4.2.3 贷后管理信息化水平滞后 |
4.2.4 贷后管理队伍建设滞后 |
5 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改进的对策建议 |
5.1 完善贷后管理制度 |
5.2 设计贷后管理方案 |
5.2.1 方案设计的总体框架 |
5.2.2 方案设计的主要内容 |
5.3 贷后管理的流程再造 |
5.3.1 健全贷后管理的岗位和职责 |
5.3.2 强化对贷后管理的检查 |
5.3.3 优化贷后管理风险预警机制 |
5.3.4 加大对贷后还款的催收力度 |
5.3.5 健全贷后管理的绩效考评与激励机制 |
6 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改进的保障举措 |
6.1 组织体系保障 |
6.2 队伍建设保障 |
6.3 信息技术保障 |
6.4 企业文化保障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现状的客户调查问卷 |
(3)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价值 |
二、研究现状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研究现存问题 |
三、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主要创新点 |
(二)研究存在的不足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的中华元素 |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基本界定和传播困境 |
一、中华元素的概念界定 |
二、中华元素的范围界定 |
三、中华元素的特点界定 |
四、中华元素的当代传播困境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简述 |
一、传统互联网为基础 |
二、移动互联网为主流 |
三、“互联网+”的经济新形态 |
第三节 中华元素在互联网时代的数字化艺术再生 |
一、传统文化理念的再生 |
二、传统符号元素的再生 |
三、传统美学趣味的再生 |
四、传统民族精神的再生 |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在数字化艺术传播中的重塑与意义 |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下传播关系的变革 |
一、连接:从“赛博空间”到全时空连接的数字化语境 |
二、网状:从中心发散型到“去中心”化的网状节点传播模式 |
三、互动:从单向被动到双向互动的新型传受关系 |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机遇 |
一、青年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最核心最广泛的传承力量 |
二、社交为导向的社群传播——多层次多维度的强传播力 |
三、数据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更全面更准确的科技支撑 |
四、移动媒介下的场景革命——更丰富更广阔的传播空间 |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艺术传播对中华元素传承的现代重塑 |
一、环境再塑:高程度数字生存语境构建当代传播环境 |
二、文化弥合:多样化数字艺术形式跨越海外传播鸿沟 |
三、有效表达:国际性数字传播语言彰显中华元素魅力 |
四、重焕光彩:高品质数字艺术作品传承民族文化内涵 |
第四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意义 |
一、“文化自信”的战略要求 |
二、文化产业的市场驱动 |
三、“文化身份”的内在诉求 |
四、海外传播的现实需要 |
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状 |
第一节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传受关系 |
一、艺术创造的多样传播者 |
二、艺术接受的广泛受众者 |
三、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关系 |
第二节 新媒介环境下中华元素数字艺术传播的主要形态 |
一、蓬勃发展的数字游戏 |
二、稳步推进的电影艺术 |
三、新兴崛起的电视综艺 |
四、其他类型的传播形态 |
第三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存在的问题 |
一、目标受众缺乏传播培育和分层 |
二、作品数字化艺术转译质量较低 |
三、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不平衡 |
四、数字艺术传播形态发展不均衡 |
五、互联网的适应性和主动性不足 |
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创新路径 |
第一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主体策略 |
一、传播者的“工匠之心”:传统文化与现代美学的和鸣 |
二、接受者的“分众模式”:横向之本土和海外受众与纵向之内驱和培育型受众细分 |
三、把关者的高标准控制: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规范化建设 |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艺术传播内容的数字化转译 |
一、现代:凝练的符号形态语言表达 |
二、吸引:沉浸式体验中的文脉传承 |
三、便捷:碎片化语境下的快速获取 |
四、故事:多样化叙事讲述中国故事 |
五、交互:新技术支持下的情景互动 |
第三节 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新生态建设 |
一、以“可沟通”的传播语言与“他者”对话 |
二、建设媒介高度融合下的立体化传播矩阵 |
三、深度运用重视参与感体验的互联网思维 |
四、综合多层次多维度的数字艺术传播形态 |
五、构建政府引导下全民参与的微传播热潮 |
第五章 中华元素数字化艺术传播的未来发展 |
第一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的趋势 |
一、中华元素的国际化传播水平更深入和广泛 |
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融合应用成为新亮点 |
三、中华元素传承下的商业和产业化程度更高 |
第二节 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现存难点 |
一、跨文化传播中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不对等 |
二、警惕互联网新媒介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消解 |
三、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的现实把关难度大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致谢 |
(4)北重集团: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推动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在舆论上要“热身”, 加强思想引领廓清认知 |
在思路上要“厘清”, 聚焦补齐短板加快发展 |
在改革上要“对症”, 坚持遵循规律对标先进 |
在政策上要“兜底”, 做到利益调整稳妥进行 |
在文化上要“滋养”, 确保企业生态风清气正 |
(6)NE重工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研究的方法 |
第2章 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综述 |
2.1 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概念 |
2.1.1 企业多元化战略理论 |
2.1.2 国外研究现状 |
2.1.3 国内研究现状 |
2.2 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分类 |
2.3 企业多元化战略实施步骤 |
2.4 企业多元化发展所需条件和进入方式 |
2.4.1 多元化发展所需条件 |
2.4.2 进入方式 |
2.5 理论工具介绍 |
2.5.1 SWOT分析 |
2.5.2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 |
2.5.3 EVA分析 |
2.5.4 定位理论 |
第3章 NE重工战略发展环境与优劣势分析 |
3.1 NE重工简介 |
3.2 NE集团组织结构 |
3.3 NE重工历年财务数据 |
3.4 煤机缸市场分析 |
3.5 波特五力竞争模型 |
3.5.1 国内煤机缸行业内竞争分析 |
3.5.2 买方议价能力 |
3.5.3 卖方议价能力 |
3.5.4 替代品分析 |
3.5.5 潜在进入者分析 |
3.6 SWOT分析 |
3.7 定位分析 |
3.8 原有主营产品和多元化主营产品对比分析 |
第4章 NE重工多元化发展战略可行性分析 |
4.1 问卷调研 |
4.1.1 调研的目的 |
4.1.2 调查的内容 |
4.2 NE重工调研数据分析 |
4.2.1 企业员工的基本状况 |
4.2.2 被调查者的基本状况 |
4.2.3 企业战略的价值调查 |
4.2.4 制约企业战略发展的因素 |
4.2.5 关于企业多元化发展战略应用方面的问题思考 |
4.3 EVA分析 |
4.4 NE重工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前提条件 |
4.4.1 NE重工多元化发展的动机 |
4.4.2 NE重工多元化发展的时机 |
4.4.3 NE重工多元化发展的目标 |
第5章 NE重工多元化发展战略选择 |
5.1 NE重工产品多元化 |
5.1.1 巩固和加强主营业务 |
5.1.2 提高煤炭机械产品的技术含量 |
5.2 NE重工服务的差异化 |
5.3 NE重工在定价方面的多元化 |
5.4 NE重工品牌战略多元化 |
5.4.1 品牌的概念与特点 |
5.4.2 单一品牌战略 |
5.4.3 多品牌战略 |
5.5 NE重工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 |
5.6 NE重工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未来研究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卷内备考表 |
(7)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社会评价 |
六、论文的创新点、难点与不足 |
第一章 源头活水:江西共大办学的基础 |
第一节 理论渊源:马列主义教育思想 |
一、马列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
二、马列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三、马列主义关于教育与政治关系的观点 |
第二节 他山之石: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和莫斯科中山大学 |
一、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的办学特色 |
二、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办学特色 |
第三节 办学准备:革命根据地教育实践经验 |
一、革命根据地办学的动因 |
二、革命根据地办学的特色 |
三、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和陕北公学的办学特色 |
第二章 场域再现:江西共大创办的社会背景 |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一、根据地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二、苏联教育模式的特点与局限 |
三、旧教育的特点与局限 |
第二节 江西共大创办的社会背景 |
一、宏观环境:国际教育改革浪潮的影响 |
二、中观环境:国内环境的推动 |
三、微观环境:江西独特省情的催生 |
第三章 进程扫描:江西共大办学的历史轨迹 |
第一节 “教育大跃进”背景下的江西共大 |
一、创新思想政治教育 |
二、开展劳动建校 |
三、探索教学改革 |
四、组建师资队伍 |
第二节 调整巩固提高时期的江西共大 |
一、制定调整巩固政策 |
二、加强生产基地建设 |
三、完善办学秩序 |
四、整顿办学规模 |
第三节 推行“两种教育制度”形势下的江西共大 |
一、江西共大兴旺发展的原因 |
二、江西共大兴旺发展的表现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江西共大 |
第五节 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初期的江西共大 |
一、改革招生分配制度 |
二、提高教学质量 |
三、调整管理体制 |
第四章 探索基础: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 |
第一节 诠释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的传统观点 |
一、我国传统的教劳关系观 |
二、西方传统的教劳关系观 |
第二节 毛泽东的教育与生产劳动关系思想 |
一、毛泽东的教劳结合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毛泽东的教劳结合思想的局限性 |
第三节 江西共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逻辑演进 |
一、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认识视域 |
二、江西共大教劳结合的实践逻辑 |
第五章 探索目标: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传统思路 |
第二节 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
一、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
二、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鲜明特色 |
三、毛泽东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局限性 |
第三节 江西共大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路径分析 |
一、江西共大的认识理路 |
二、江西共大的实践个性 |
第六章 探索本质: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
第一节 传统政教观的历史内涵 |
一、教育从属于政治 |
二、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 |
第二节 毛泽东的政教观 |
一、毛泽东的政教观的主要内容 |
二、毛泽东的政教观的局限性 |
第三节 江西共大办学中的政教关系 |
一、江西共大的认识范式 |
二、江西共大的多维举措 |
第七章 一分为二: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辩证分析 |
第一节 独具特色的江西共大办学模式 |
一、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表现 |
二、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影响 |
第二节 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历史经验 |
一、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理论分析 |
二、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实践总结 |
第三节 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更新借鉴 |
一、江西共大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 |
二、江西共大体制模式的好坏 |
三、江西共大结构模式的借鉴 |
四、江西共大发展模式的更新 |
结语:江西共大办学模式的现实启示 |
附录一:江西共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去向统计表 |
附录二: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中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概况述评 |
1.2.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在党建工作中的地位研究 |
1.2.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问题研究 |
1.2.3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
1.2.4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研究 |
1.2.5 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的问题 |
1.3 基本概念的界定 |
1.3.1 非公企业 |
1.3.2 党的建设 |
1.3.3 党员教育管理 |
1.4 研究的基本观点、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的基本观点 |
1.4.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2章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历史考察 |
2.1 我国非公企业发展及现状 |
2.1.1 非公企业发展概况 |
2.1.2 非公企业的经济关系 |
2.1.3 非公企业的政治状况 |
2.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发展历程 |
2.2.1 初步探索期(1978年—1992年) |
2.2.2 稳步推进期(1992年—2002年) |
2.2.3 全面发展期(2002年—现在) |
2.3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 |
2.3.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受到普遍重视 |
2.3.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机制逐步完善 |
2.3.3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建设有序展开 |
2.3.4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方式方法不断改进 |
第3章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面临的形势 |
3.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机遇与挑战 |
3.1.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机遇 |
3.1.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挑战 |
3.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困境 |
3.2.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难点 |
3.2.2 非公企业党员管理难点 |
3.3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影响因素 |
3.3.1 影响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实效因素 |
3.3.2 影响非公企业党员管理实效因素 |
第4章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规律探索 |
4.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要性 |
4.1.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
4.1.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紧迫性 |
4.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客观性 |
4.2.1 党员教育管理的客观环境 |
4.2.2 非公企业员工的政治要求 |
4.2.3 非公企业党员的政治参与 |
4.3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特殊性 |
4.3.1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性质的差异性 |
4.3.2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任务的多样性 |
4.3.3 党性要求与片面趋利的矛盾性 |
4.3.4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要求的统一性 |
第5章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体系建构 |
5.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目标 |
5.1.1 先进性目标 |
5.1.2 纯洁性目标 |
5.1.3 以人为本目标 |
5.1.4 为人民服务目标 |
5.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内容 |
5.2.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内容 |
5.2.2 非公企业党员管理内容 |
5.3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方法 |
5.3.1 党要管党与从严治党相结合 |
5.3.2 论武装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
5.3.3 党员教育管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 |
5.3.4 分类指导与突出工作重点相结合 |
5.3.5 继承传统与大胆创新相结合 |
5.3.6 教育方法与管理方法相结合 |
5.4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评价 |
5.4.1 党员教育管理考核评价的目的和意义 |
5.4.2 党员教育管理考核评价标准与指标 |
5.4.3 党员教育管理考核评价方法 |
第6章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的机制创新 |
6.1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领导机制 |
6.1.1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领导责任意识 |
6.1.2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领导职责确定 |
6.1.3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基层基础夯实 |
6.1.4 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协调格局建立 |
6.2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机制 |
6.2.1 党员教育制度建设 |
6.2.2 党员教育内容创新 |
6.2.3 党员教育形式改进 |
6.2.4 党员活动平台建构 |
6.2.5 先进企业文化培育 |
6.3 非公企业党员管理机制 |
6.3.1 党员日常管理制度建设 |
6.3.2 党员管理方法改进 |
6.3.3 党员管理手段创新 |
6.3.4 党员动态管理模式建立 |
6.4 非公企业党员教育管理实效保障机制 |
6.4.1 党员教育管理目标设置 |
6.4.2 党员教育管理激励约束 |
6.4.3 党员教育管理效果评估 |
6.4.4 党员教育管理监督保障 |
6.5 非公企业党员服务群众机制 |
6.5.1 党员谈心走访 |
6.5.2 党员联系服务群众 |
6.5.3 党员帮扶解困 |
第7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
(9)发展中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J中学建校以来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
(一) 教师培训是学校教师管理的重要内容 |
(二) 笔者亲身经历的职业体验 |
(三) 解决当下校本培训问题的现实需要 |
二、研究的范围、目标与内容 |
(一) 研究的范围 |
(二) 研究的目标 |
(三) 研究的内容 |
(四) 概念的界定 |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一) 本研究的大致研究框架 |
(二) 具体研究方法 |
四、理论综述 |
(一) 管理理论对校本培训模式的影响 |
(二) 学校组织氛围理论对校本培训模式的影响 |
(三)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校本培训模式的影响 |
第二章 学校初创期“绩效管理导向”培训的实践 |
一、J中学的建校定位及其师资、生源背景 |
(一) “学校争一流,中考创佳绩”的建校定位 |
(二) 作为一所新建学校师资队伍的构成 |
(三) 浦东新区开发开放背景下的实际生源 |
(四) 上海市“二期课改实验基地”的挑战 |
二、“绩效管理导向”校本培训的探索 |
(一) 培训主题:体现“创建一流学校”的绩效目标 |
(二) 培训形式与内容:为实现绩效目标而进行的岗位练兵 |
(三) 培训管理:行政意志的集中体现 |
三、“绩效管理导向”校本培训的成绩与问题 |
(一) 打造了“规范、合格、敬业”的教师团队 |
(二) 实现了中考成绩名列前茅的绩效目标 |
(三) 形成了“控制型”倾向的组织氛围 |
(四) 滋生了一定程度的教师职业倦怠 |
第三章 学校发展期“专业发展导向”培训的成败 |
一、向“专业发展导向”改革的办学背景 |
(一) 市区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推动 |
(二) 浦东新区教育内涵项目的引领 |
(三) 校长的更换与管理风格的改变 |
(四) 社会对“一流学校”的期待 |
二、“专业发展导向”校本培训的实践与价值 |
(一) 架设理论与实践交流的通道 |
(二) 建构多种教学实践与研究的平台 |
(三) 培育了品牌教研组和知名教师 |
(四) 促进了学生健康、主动地发展 |
(五) 形成了“研究式”的工作方式 |
三、“专业发展导向”中的组织目标与控制的问题 |
(一) 教师个体需求与学校组织目标的间离 |
(二) 教师专业发展程度出现两极分化 |
(三) “实惠、功利”的都市人心态在教师中蔓延 |
第四章 当下改进J中学校本培训的探索与构想 |
一、关于“绩效”与“专业发展”两种管理导向的辩证思考 |
(一) “绩效管理”与“专业发展”两种导向培训的适用条件 |
(二) 对“绩效管理导向”校本培训的再认识 |
二、组织目标——教师绩效要求与幸福感的统一 |
三、改进策略——构建“基于对话管理”的校本培训模式 |
(一) “对话管理”与“基于对话管理”的校本培训模式的内涵 |
(二) “基于对话管理”的校本培训的实施策略 |
附录 |
附录1:对历任校长、副校长、教研组长、“元老级”教师、校外专家的访谈提纲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上海市J中学教学质量监控方案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2.1 国外矿产资源接替理论研究历史回顾 |
1.2.2 国内矿产资源接替理论研究综述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东北三省重要矿产资源现状分析 |
2.1 矿产资源对东北三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2.1.1 产业结构对矿产资源的依赖 |
2.1.2 经济振兴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
2.1.3 接续供给对经济振兴的必要 |
2.2 重要矿产资源现状 |
2.2.1 能源矿产 |
2.2.2 金属矿产 |
2.2.3 非金属矿产 |
2.3 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
2.3.1 能源矿产 |
2.3.2 金属矿产 |
2.4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2.4.1 状态的粗放性问题 |
2.4.2 优矿劣用问题 |
2.4.3 产品链与产品结构问题 |
2.4.4 矿山生态环境问题 |
第3章 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对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预测 |
3.1 预测的前提和方法 |
3.1.1 2004 至2006 年东北三省经济发展回顾 |
3.1.2 “十一五”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形势 |
3.1.3 矿产品需求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
3.2 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 |
3.2.1 能源矿产 |
3.2.2 黑色金属 |
3.2.3 有色金属 |
3.2.4 非金属矿产 |
3.3 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需求预测 |
3.3.1 预测的理论与方法 |
3.3.2 不同矿产品分析预测方法 |
3.3.3 矿产品需求预测结果 |
3.3.4 东北三省矿产品供应能力和保证程度分析 |
第4章 东北亚地区矿产资源输出潜力分析 |
4.1 东北亚地区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分析 |
4.1.1 能源矿产 |
4.1.2 金属矿产 |
4.1.3 非金属矿产 |
4.2 俄罗斯矿产品的生产、输出现状及前景 |
4.2.1 矿产品生产 |
4.2.2 矿产品消费 |
4.2.3 矿产品贸易 |
4.2.4 矿产品输出前景与展望 |
4.3 蒙古矿产品的生产、输出现状及前景 |
4.3.1 矿产品生产 |
4.3.2 矿产品贸易 |
4.3.3 矿产品输出前景与展望 |
4.4 朝鲜矿产品的生产、输出现状及前景 |
4.4.1 矿产品生产 |
4.4.2 矿产品贸易 |
4.4.3 矿产品输出前景与展望 |
第5章 东北三省输入东北亚地区矿产资源可行性分析 |
5.1 东北亚经济体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供给能力分析 |
5.1.1 俄罗斯 |
5.1.2 蒙古 |
5.1.3 朝鲜 |
5.1.4 东北亚地区对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的供给能力预测 |
5.2 东北三省与东北亚地区地缘经济合作环境 |
5.2.1 地缘政治环境 |
5.2.2 地缘经济环境 |
5.2.3 地缘文化环境 |
5.2.4 区域经贸合作进展 |
5.2.5 地缘经济合作现状 |
5.3 东北三省输入东北亚地区矿产品的客观优势 |
5.3.1 地理位置体现的天然优势 |
5.3.2 资源与工业的基础优势 |
5.3.3 对外开放的通道优势 |
5.3.4 经济合作的互补优势 |
5.3.5 历史形成的关系优势 |
5.3.6 对输出国经济的拉动优势 |
第6章 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 |
6.1 基本思路 |
6.1.1 拓展渠道与保障安全并举 |
6.1.2 加大开发与分享资源并重 |
6.1.3 矿山资源与替代资源齐抓 |
6.1.4 增加投入与集约开发共管 |
6.2 战略目标 |
6.3 战略原则 |
6.3.1 经济性原则 |
6.3.2 高效性原则 |
6.3.3 开放性原则 |
6.3.4 可持续性原则 |
6.4 战略重点 |
6.4.1 开源 |
6.4.2 节流 |
6.4.3 替代 |
6.5 主要对策建议 |
6.5.1 供应策略 |
6.5.2 布局策略 |
6.5.3 多样策略 |
6.5.4 替代策略 |
6.5.5 扶持策略 |
6.5.6 转型策略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四、太重集团生产经营创佳绩(论文参考文献)
- [1]时代交响曲——黑龙江5G应用成果巡礼综述[J]. 孙明海,刘珊,张继红. 通信管理与技术, 2021
- [2]中信银行YZ分行小微信贷贷后管理改进研究[D]. 吴雅璇. 南京理工大学, 2020
- [3]互联网时代中华元素的数字化艺术传播研究[D]. 董甜甜. 东南大学, 2019(05)
- [4]北重集团:以深化改革为动力 推动质量效益型可持续发展[J]. 高汝森. 现代国企研究, 2017(19)
- [5]最美节能人风采(之二)[J]. 郝幸田. 企业文明, 2015(03)
- [6]NE重工多元化发展战略研究[D]. 姚俊贤. 华东理工大学, 2014(05)
- [7]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艰辛探索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研究[D]. 刘圣兰. 华东师范大学, 2013(11)
- [8]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中党员教育管理创新研究[D]. 侯俊. 武汉理工大学, 2013(12)
- [9]发展中的教师校本培训模式 ——J中学建校以来校本培训模式的探索[D]. 李百艳.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2)
- [10]东北三省主要矿产资源接替战略研究[D]. 刘畅. 吉林大学,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