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膏级轻质碳酸钙的市场与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政,黄浩霞,施堂红,严晓丽,郑志有[1](2021)在《轻质碳酸钙生产过程中重金属Pb、Cd、Hg、As含量变化研究》文中提出以浙江华盛钙业有限公司、浙江亚鑫碳酸钙有限公司2个公司生产的轻质碳酸钙为研究对象,采用ICP-MS法对生产线上不同阶段的样品进行分析,检测Pb、Cd、Hg、As的含量。结果表明,样品中4种重金属含量与石灰石和无烟煤中相应的重金属含量密切相关,生产过程中4种的重金属含量变化不显着,碳酸钙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原料质量。采用ICP-MS方法检测时,4种重金属加标回收率在96.2%~103.7%,精密度好,因此,该方法可用于碳酸钙样品中Pb、Cd、Hg、As含量的分析检测。
赵调彬[2](2021)在《基于反相微乳体系的碳酸钙结晶及形貌控制》文中研究说明碳酸钙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碳酸钙粒子的形貌、粒径和晶型等是其重要的性能指标。本文采用反相微乳体系制备微纳米碳酸钙,通过气-液多相反应调控碳酸钙的形貌、结晶和尺寸。研究了反相微乳液的组成、配比和反应条件对碳酸钙粒子晶型和形貌的影响。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碳酸钙的性质、应用、分类、形貌以及制备方法。第二章采用反相微乳法,以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OP-10)为表面活性剂,不同链长的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氯化钙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为水相,环己烷为油相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碳酸钙。研究了几种不同链长的醇助表面活性剂时对生成碳酸钙形貌的影响。发现当助表面活性剂为碳链较短的醇(如乙醇,正丙醇等)时,制备所得的碳酸钙均为球形,而当助表面活性剂为碳链较长的醇(如正辛醇等)时,制备得到了铁饼状碳酸钙,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第三章采用反相微乳法,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正丁醇分别作为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以环己烷为油相,氯化钙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为水相,制备得到了菊花状微纳米碳酸钙。研究了搅拌速率和微乳液组成对碳酸钙晶型和形貌的影响,探索了菊花状微纳米碳酸钙的形成机理。第四章以聚氧乙烯辛基苯酚醚-10(OP-10)为表面活性剂,正庚醇为助表面活性剂,氯化钙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为水相,环己烷为油相配制反相微乳液,通过气-液多相反应制备得到了珊瑚状微纳米碳酸钙。由于珊瑚状碳酸钙的表面具有类似于荷叶表面的特殊微米-纳米复合结构,将其制成涂层,并与只含微米结构的立方形碳酸钙进行比较,测量它们的接触角,发现其值分别为76.6°和51.9°。对其表面进一步改性之后,其接触角分别为136.0°和127.1°。表明含有微米-纳米复合结构的碳酸钙具有很好的疏水性,并进一步探究了珊瑚状微纳米碳酸钙的形成机理。综上,本文使用反相微乳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碳酸钙,并研究了其形成机理。制得的铁饼状碳酸钙有望应用于润滑油和造纸业中;菊花状和珊瑚状微纳米碳酸钙有望应用于制备超疏水材料。这些研究为制备具有特殊形貌新型超细碳酸钙提供参考,也为碳酸钙的深入开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刘宝树,郝志刚,马永山,刘润静,胡永琪[3](2020)在《中国碳酸钙行业60年发展历程回顾及趋势分析》文中提出对中国碳酸钙工业近60 a的发展历程进行简要回顾,中国碳酸钙工业经历了探索前进、蓬勃发展、提档升级3个阶段,取得巨大成就。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碳酸钙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并稳步迈向碳酸钙生产强国。从产业总体情况、产品和技术装备3个角度分别分析了中国碳酸钙行业的发展趋势,指出今后碳酸钙行业应走创新驱动、集约化、生态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着力开发精细化、功能型、专用性碳酸钙产品;生产装备方面力争实现大型化、连续化和智能化。
罗东山[4](2020)在《石棉县大理石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大理石资源储量大,但开发利用方式单一,尾矿堆积量多,资源化利用程度低。本课题以四川省石棉县大理石尾矿为研究对象,经水洗分选破碎等预处理,对获得的样品进行矿物学属性分析,根据原料的组分特点,分别用于制备文石晶须,提纯脱硅和制备人造石,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整个工艺研究可产生较大的环境效益,且经济价值较高,为解决大理石尾矿堆存和促进资源利用提供实验参考和利用思路。挑选后的尾矿样品,经筛分获得粒径为0.93mm的白色颗粒样品W,白度为66.8%,物相主要为方解石,杂质含量为0.65%以上。对其矿物学基本属性进行分析,并研究煅烧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获得生石灰的活性度影响,发现当温度为1000℃时,煅烧25min时样品达到分解完全;在温度为1100℃时,保温10min即可达到分解稳定,所得生石灰活性分别为386和415。当煅烧温度为1000℃,保温时间为30min以内时,随着保温时间的增加,煅烧所得生石灰活性增大,在30min时达到最大,为420。当煅烧温度为1100℃,保温时间在20min以内时,煅烧所得生石灰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保温时间为8min时,所得生石灰活性达到最大,为428。以煅烧所得生石灰为原料,采用碳化法制备文石晶须,在反应温度为80℃,MgCl2溶液浓度为0.5mol/L,CO2通气速度为50mL/min,石灰乳液浓度为0.18mol/L时,所得样品晶须长度为30μm左右,直径为13μm,其中文石晶体含量为93%。同时以反应所得滤液进行循环利用,分别取滤液混合浊液和上层澄清液进行试验,在滤液循环使用至第4次时为最佳循环使用次数。浊液循环从第1次至第4次,所得样品中文石晶体含量分别为94%、96%、95%、91%,均在90%以上。所得文石晶须长度为2030μm,粗部直径为13μm。清液循环从第1次至第4次,所得样品中文石晶体含量分别为92%、85%、96%、95%,晶须长度为2035μm,粗部直径为12μm。添加适量PAM(聚丙烯酰胺)有利于促进文石晶须长度的增加,当PAM添加量为0.05g/L时,所得文石晶须长度为6070μm,粗部直径为35μm,晶须长径比为1419,样品白度为88%,文石占比可达91%。实验过程发现,碳化反应中采用间断通气的方式有利于促进晶须生长。分别研究间断通气的起点和时长,并且重复间断通气反应以验证其对晶须生长的作用及机理,发现在稳定通气40min之后暂停通气10min,后继续稳定通气,所得样品中文石晶须长度可达8090μm,粗部直径为79μm,晶须长径比为10,文石相占比为88%。重复验证3次,间断通气反应所得样品文石晶须长度均在50μm以上,表明间断通气方式确实有利于晶须的生长。分析原因,与间断通气时细小文石晶体(核)内能高溶解长到大的晶体上,进而减少了晶体成核数目有关,这有利于在后续反应中新的离子在原有晶核的基础上继续生长,宏观表现为晶体尺寸的增大,在晶体长度和直径上相较于稳定通气样品有所增大。粒径为0.9mm以下白色细颗粒样品M,白度为76.7%,盐酸不溶物含量为0.28%,该不溶物主要成分为SiO2,物相为石英,伴有少许赤铁矿、白云母和叶腊石。为降低其中盐酸不溶物含量达到牙膏、药用等高品级碳酸钙原料标准中对盐酸不溶物含量≤0.2%的要求,采用碱焙烧水浸法促使样品中的二氧化硅与碱发生反应形成可溶性硅酸盐而被浸出。研究了反应温度、碱用量和反应时间对脱硅效果的影响。发现在反应温度为700℃时,样品中盐酸不溶物含量可降低至满足要求。碱用量为20%时,所得样品中盐酸不溶物含量在0.15%以下。反应时间达到30min及以上,样品中碱熔反应基本完全,盐酸不溶物含量变化不大。对洗选剩余的大理石尾矿泥渣用作制备人造石,发现在样品与氢氧化铝混合且氢氧化铝占比较大的情况下,所得样品产生较多气泡,抗压强度较低,为13MPa。同时减少树脂用量,会导致样品混合不均,凝结性差,影响固化效果。将尾矿泥样品中的粉末和颗粒按不同配比混合,同时添加适量的树脂,随着原料中颗粒配比的增大,所得样品的抗压强度逐渐增大。当泥渣和颗粒的配比为5:5时,所得样品的抗压强度增至78MPa。分析是由于泥渣和颗粒同属于大理石尾矿,相容性较好,且颗粒在人造石中起到的骨架作用,导致样品的抗压强度显着提升。
赵金城[5](2019)在《碳酸钙在润滑材料中的应用及中试装置的工艺设计》文中指出本文来自于项目《高效节能润滑与密封材料众创空间中试及生产装置研发》。为了将碳酸钙应用于润滑材料中,生产出环境友好、绿色、长效、无污染的润滑材料产品,本文对碳酸钙在基础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做了分析以及对碳酸钙行业润滑材料中试装置进行工艺设计。本文研究内容有:采用MR-S10G型杠杆四球摩擦试验机对超细重质碳酸钙与纳米碳酸钙在润滑油基础油中的抗磨减摩性能进行实验,运用光学显微镜观察钢球表面的磨斑形貌。对磨斑直径、最大无卡咬负荷以及摩擦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碳酸钙可以作为润滑材料添加剂,并且具有良好的抗磨减摩性能。为了将碳酸钙应用于润滑材料中,建设一条碳酸钙行业润滑材料中试生产线,并对中试装置进行工艺设计。根据工艺设计对管道、管路进行选型计算,对调和釜加装搅拌装置,然后对调和釜进行应力分析。最后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资金总投入78.8万元,年利润可达652万元,且回收期短。项目的实施可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综合效益。
蒋兴志[6](2019)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磷石膏制备硫酸联产轻质碳酸钙的研究》文中指出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副产物,每生产1 t磷酸(以ω(P2O5)100%计)就会副产4.5~5.5 t左右的磷石膏废渣。由于磷石膏排放量大、利用率低及较难综合利用等特点,因而大部分以堆存方式处理,到目前为止,我国磷石膏累计堆存量已超过3亿t,这不仅占用大量土地,造成环境污染,制约磷化工企业的发展,还会造成资源极大的浪费。磷石膏在我国产生的历史较长,多年来,通过广大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技术的开发有了巨大的进展,但是现有的生产技术还存在工艺复杂、利用成本偏高、产生严重的二次污染等弊端,不利于推广使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是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将双极膜界面层中的水解离成H+和OH-,并且H+和OH-分别通过双极膜中的阳膜和阴膜与透过选择性交换膜的盐溶液离子结合生成对应的酸和碱,该技术不需要引入新的化学组分,就具备有清洁制备酸、碱的功能,并且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目前,如何提高磷石膏有效利用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鉴于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具有技术性先进、操作简单、环保、能耗低、投资成本低等优势,故提出以磷石膏为原料,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选择适宜添加剂,采用复分解反应直接制备轻质碳酸钙产品,并且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分解磷石膏分解液(复分解反应液Na2SO4)制备硫酸的新工艺,为有效利用磷石膏资源,实现硫元素在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利用及充分利用磷石膏中的钙资源打下夯实的基础。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进行:1)确定复分解反应中磷石膏中Ca2+转化率的最佳工艺条件;2)筛选并确定适宜的添加剂,制备轻质碳酸钙产品;3)利用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磷石膏分解液(Na2SO4溶液)制备硫酸。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通过对复分解反应过程的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磷石膏与碳酸氢钠摩尔比、磷石膏与氢氧化钠摩尔比、磷石膏质量浓度,讨论了复分解反应过程中磷石膏中Ca2+转化率影响因素,并确立了最佳优化条件反应时间为120 min、反应温度为40℃、磷石膏与碳酸氢钠摩尔比为1:1.3、磷石膏与氢氧化钠摩尔比为1:1.2、磷石膏质量浓度为50 g/L,在该最佳条件下Ca2+转化率为98.13%。2)在磷石膏中Ca2+转化率最优化条件下,以所制备的轻质碳酸钙样品颗粒的平均粒径为筛选指标,筛选并确定十二烷基磺酸钠、柠檬酸三钠、柠檬酸、蔗糖等四种添加剂为晶型控制剂,结果表明加入以上添加剂均能减小所制备轻质碳酸钙样品的粒径,并且对形貌也均有一定影响,产品粒径分布均呈正态分布,属于六方晶系、方解石晶型碳酸钙,颗粒团聚比较严重;当分别加入1.5%柠檬酸三钠、1.5%十二烷基磺酸钠时,所制备的轻质碳酸钙粒度均最细,平均粒径分别为10.45μm、12.86μm,并且制备的碳酸钙颗粒都分布相对均匀。3)分别对操作电压、进料浓度、电渗析时间、添加剂对双极膜电渗析过程性能指标进行了研究,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磷石膏分解液制备硫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操作电压为20 V,进料浓度为75 g/L,1.5%柠檬酸三钠,电渗析时间为220 min,在此条件下,可以制备得到硫酸浓度为0.41 mol/L,磷石膏中SO42-回收率为97.87%,电流效率为71.42%,能耗为0.3003 kw·h·mol-1。4)通过对整个实验工艺进行经济可行性评估,表明本文研究方法具有经济可行性,这不仅能实现磷石膏中硫元素在湿法磷酸生产过程中的循环利用,而且还能充分利用磷石膏中的钙资源。该方法为有效利用磷石膏综合利用找到一条新途径,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节能减排发展战略目标。
周文芳[7](2017)在《建德市李家镇碳酸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酸钙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柱产业,一方面满足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对工业品的需求,另一一方面碳酸钙产业却又是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十二五"规划以来,随着中国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国家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新环保法》的实施,碳酸钙产业的发展也逐渐进入了新常态。建德市李家镇作为钱塘江上游杭州下属县市的特色小镇,作为其特色产业的碳酸钙产业已经遇到了不少瓶颈,迫切需要从块状经济向现代特色产业转变。本文产业集群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思路对建德市李家镇碳酸钙产业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调查数据,分析建德市李家镇碳酸钙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李家镇碳酸钙产业在有一定的发展优势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企业发展战略不清晰,竞争激烈,资金不足,同质化严重,产业链不完善等,从发展的角度来说环保和技术是阻碍其发展的两大因素,政府是其发展最主要的推手,最后提出碳酸钙产业战略发展的对策措施。在对策建议方面,本文提出李家镇应严格遵照监管和科学规划原则,明确战略目标定位,树立环保意识、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在战略规划方面要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扩大特色集群规模、完善产品体系、改变战略方向、优化企业结构,塑造知名品牌、加强创新等。本文在理论研究中,突出政府、制度、生态等因素。但是由于碳酸钙产业是建德市的块状经济之一,建德市除了李家镇之外还有许多碳酸钙企业,本文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其他乡镇企业发展。有待进一步研究。
田雨,黄强,于群生[8](2007)在《浅析牙膏级磨擦剂——PCC》文中认为简要叙述了磨擦剂碳酸钙的分类,牙膏级磨擦剂——PCC与GCC的性能比较以及PCC的制作工艺及其在牙膏中的应用。
赵东清[9](2007)在《石灰石制备轻质及纳米碳酸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轻质碳酸钙的需求不断增长,而我国轻钙产品品质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研究低成本高品质的轻质碳酸钙制备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本文以灵乡铁矿石灰石为原料,经煅烧制备出高活性的生石灰,然后采用石灰乳液饱和碳化法制备普通轻质碳酸钙和纳米碳酸钙,并对制备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操作因素以及晶形控制剂的种类及加入量对碳酸钙产品结构和形貌的影响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对添加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选择粒径为4~8mm的石灰石煅烧,950℃下煅烧4小时或1000℃下煅烧2小时可得到高活性生石灰。将制得的生石灰消化,调和精制成10%wt的Ca(OH)2乳液,在室温条件下以1000rpm的搅拌速度搅拌,通入流量为2L/h·g Ca(OH)2的二氧化碳进行碳化,制得平均粒径小于2μm,最大粒径小于20μm,白度93.8%的方解石型碳酸钙。在纳米碳酸钙制备过程中,温度是碳酸钙结晶过程的重要影响因素,要得到纳米级碳酸钙颗粒,应控制碳化初始温度在25℃以下。控制其它反应条件不变,CO2的流量从0.36增加到0.8L/h·gCa(OH)2,碳酸钙颗粒尺寸逐渐减小,CO2流量继续增大,产品颗粒尺寸趋于稳定,均可得到40nm左右的均匀立方纳米碳酸钙,但反应时间仍继续减小。当搅拌速度为300rpm时,产品颗粒呈短棒状,粒径达到100nm以上;搅拌速度升高到600rpm以上,颗粒尺寸减小到44nm左右;同时,碳酸化反应时间随搅拌速度增加逐渐减小。添加2%的柠檬酸钠时,制备出最大长径比为9的链状方解石型碳酸钙,但其结晶度相对于立方状纳米碳酸钙有所降低。在制得长径比为9的碳酸钙的反应体系中,连续补加同质量的Ca(OH)2乳液,同时控制CO2的通入速度继续碳化,得到类似雪花状和链状两种形态同时存在的碳酸钙产品。EDTA二钠作为Ca2+的螯合剂比柠檬酸钠有更好的取向性吸附于碳酸钙微晶表面,添加量为2%wtCa(OH)2时,制备出粒径为28nm,长径比为38的方解石型链状纳米碳酸钙。
胡庆福,胡晓波,宋丽英,胡晓湘[10](2006)在《中国轻质碳酸钙粉体生产现状与研发新进展及其发展建议》文中研究指明概述了中国碳酸钙主要生产方法,PCC生产现状,近6年来进出口情况、产品标准;根据中国碳酸钙发展情况, 分别从生产规模、产品质量、新设备、新技术等方面分析了PCC研发新进展;进而提出必须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清洁生产走环境友好之路,走大型化、联合生产之路,加强产品应用开发.拓宽产品应用领域,使碳酸钙产品向超细化、活性化、晶型单一化、复合型、原位聚合型等专用产品、功能化产品发展,尽快使中国走向世界碳酸钙生产强国。
二、牙膏级轻质碳酸钙的市场与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牙膏级轻质碳酸钙的市场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轻质碳酸钙生产过程中重金属Pb、Cd、Hg、As含量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试剂 |
1.2 试验设备 |
1.3 试验方法 |
1.3.1 样品的制备 |
1.3.2 重金属标准溶液的制备 |
1.3.3 仪器工作条件 |
2 结果与讨论 |
2.1 标准曲线 |
2.2 精密度 |
2.3 加标回收率 |
2.4 碳酸钙生产过程中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 |
3 结论 |
(2)基于反相微乳体系的碳酸钙结晶及形貌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碳酸钙简述 |
1.2 碳酸钙的分类 |
1.2.1 生产方式分类 |
1.2.2 微观排列分类 |
1.2.3 碳酸钙粒径大小分类 |
1.2.4 表面处理方法分类 |
1.3 碳酸钙的常见形貌 |
1.4 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
1.4.1 碳化法 |
1.4.2 复分解法 |
1.4.3 凝胶法 |
1.4.4 微乳法 |
1.5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铁饼状碳酸钙的制备及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2.3 铁饼状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微观形貌及形成机理 |
2.3.2 晶型 |
2.4 结论 |
第三章 菊花状碳酸钙的制备及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设备 |
3.2.3 合成不同形貌的碳酸钙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形貌 |
3.3.2 晶型 |
3.3.3 菊花状微纳米碳酸钙的形成机理 |
3.3.4 微水池和纳米碳酸钙的尺寸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珊瑚状碳酸钙的制备及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设备 |
4.2.3 碳酸钙的制备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形貌 |
4.3.2 晶型 |
4.3.3 珊瑚状碳酸钙的疏水性能 |
4.3.4 S/CoS值对反相胶束和纳米碳酸钙形成机理的影响 |
4.3.5 珊瑚状微纳米复合结构的形成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中国碳酸钙行业60年发展历程回顾及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碳酸钙产业发展历程回顾 |
1.1 改革开放前探索前进 |
1.2 改革开放后蓬勃发展 |
1.3 新时代提档升级 |
2 中国碳酸钙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
2.1 产业总体发展趋势 |
2.1.1 产业发展驱动力将发生转变 |
2.1.2 产业布局将产生较大调整 |
2.1.3 产业集聚度将进一步提高 |
2.1.4 产业准入门槛将更加严格 |
2.1.5 绿色发展成为行业发展主方向 |
2.2 产品发展趋势 |
2.2.1 轻质碳酸钙 |
2.2.2 纳米碳酸钙 |
2.2.3 重质碳酸钙 |
2.3 生产装备发展趋势 |
3 结束语 |
(4)石棉县大理石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理石尾矿资源化利用 |
1.2.2 碳酸钙晶须的制备 |
1.2.3 脱硅技术 |
1.2.4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1.6 主要工作量 |
2 大理石尾矿属性与煅烧研究 |
2.1 大理石尾矿预处理 |
2.2 大理石尾矿的矿物学属性 |
2.2.1 化学成分特征 |
2.2.2 物相组成 |
2.2.3 热学性质分析 |
2.2.4 颗粒学特征 |
2.3 大理石的煅烧分解 |
2.3.1 实验 |
2.3.2 温度对大理石煅烧的影响 |
2.3.3 生石灰活性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碳化法制备文石晶须 |
3.1 反应温度对文石晶须的影响 |
3.1.1 实验 |
3.1.2 反应温度对碳化产物物相和含量的影响 |
3.1.3 反应温度对碳化产物形貌的影响 |
3.2 MgCl_2 溶液浓度对文石晶须的影响 |
3.2.1 实验 |
3.2.2 MgCl_2 溶液浓度对碳化产物物相和含量的影响 |
3.2.3 MgCl_2 溶液浓度对碳化产物形貌的影响 |
3.3 CO_2 通气速度对文石晶须的影响 |
3.3.1 实验 |
3.3.2 CO_2 通气速度对碳化产物物相和含量的影响 |
3.3.3 CO_2 通气速度对碳化产物形貌的影响 |
3.4 石灰乳液浓度对文石晶须的影响 |
3.4.1 实验 |
3.4.2 石灰乳液浓度对碳化产物物相和含量的影响 |
3.4.3 石灰乳液浓度对碳化产物形貌的影响 |
3.5 间断通气方式对文石晶须的影响 |
3.5.1 间断通气起点 |
3.5.2 间断通气时长 |
3.5.3 间断通气对文石晶须的影响验证 |
3.5.4 间断通气对文石晶须生长的影响机理 |
3.6 滤液循环制备文石晶须 |
3.6.1 浊液循环对碳化产物物相和含量的影响 |
3.6.2 浊液循环对碳化产物形貌的影响 |
3.6.3 清液循环对碳化产物物相和含量的影响 |
3.6.4 清液循环对碳化产物形貌的影响 |
3.7 聚丙烯酰胺添加量对文石晶须的影响 |
3.7.1 实验 |
3.7.2 聚丙烯酰胺添加量对碳化产物形貌的影响 |
3.7.3 聚丙烯酰胺添加量对碳化产物物相和含量的影响 |
3.8 本章小结 |
4 大理石尾矿脱硅制备高品级碳酸钙 |
4.1 实验 |
4.1.1 盐酸不溶物的测定 |
4.1.2 脱硅实验方案与步骤 |
4.2 样品中盐酸不溶物含量 |
4.3 反应温度对盐酸不溶物含量的影响 |
4.4 氢氧化钠添加量对盐酸不溶物含量的影响 |
4.5 反应时间对酸不溶物含量的影响 |
4.6 盐酸不溶物的属性 |
4.7 本章小结 |
5 大理石尾矿泥制备人造石 |
5.1 实验 |
5.1.1 实验原料 |
5.1.2 实验步骤 |
5.1.3 样品表征 |
5.2 泥渣与氢氧化铝不同配比 |
5.3 泥渣与颗粒不同配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5)碳酸钙在润滑材料中的应用及中试装置的工艺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1 碳酸钙介绍 |
1.2.2 碳酸钙的制备 |
1.2.3 轻质碳酸钙 |
1.2.4 重质碳酸钙 |
1.2.5 润滑油介绍 |
1.3 碳酸钙在润滑油中的探究 |
1.4 碳酸钙与润滑油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1 碳酸钙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2 润滑油品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3 本课题研究意义 |
1.5 课题简介 |
1.5.1 课题来源 |
1.5.2 课题组介绍 |
1.6 课题研究内容 |
1.6.1 主要内容 |
1.6.2 主要技术路线 |
1.7 创新点 |
第二章 碳酸钙在基础油中的性能分析 |
2.1 实验器材与实验原理 |
2.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
2.1.2 实验原理 |
2.2 实验方法 |
2.2.1 基础油理化性能 |
2.2.2 油样的制备 |
2.2.3 抗磨减摩性能测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NPCC与UGCC形态与粒径观察 |
2.3.2 NPCC与UGCC抗磨性能对比 |
2.3.3 NPCC与UGCC减摩性能对比 |
2.3.4 最大无卡咬负荷实验对比 |
2.3.5 实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碳酸钙行业润滑材料中试车间建设 |
3.1 建设条件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环境 |
3.1.3 工程地质条件 |
3.1.4 地震 |
3.2 厂址选择 |
3.3 总平面布置 |
3.3.1 总平面布局原则 |
3.3.2 设计参照规范与标准 |
3.3.3 生产车间平面布局 |
3.4 车间设施 |
3.4.1 门 |
3.4.2 地面 |
3.4.3 采光与照明 |
3.4.4 消防 |
3.5 车间管道布置 |
3.5.1 管道布置原则 |
3.5.2 管路平面布置图 |
3.6 厂区设施 |
3.6.1 排雨水方式 |
3.6.2 厂区道路场地结构及防渗 |
3.6.3 全厂运输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润滑材料中试装置工艺流程设计 |
4.1 生产工艺流程简述与依据 |
4.1.1 油品贮存 |
4.1.2 调和 |
4.1.3 成品静置 |
4.1.4 包装 |
4.2 工艺流程确定与论证 |
4.2.1 先进性与可靠性 |
4.2.2 工艺流程的确定 |
4.2.3 操作过程说明 |
4.2.4 调和 |
4.2.5 成品油 |
4.3 相关设备选型计算 |
4.3.1 设计要求 |
4.3.2 储罐选用 |
4.4 调和釜改进设计 |
4.4.1 搅拌设备选型原则 |
4.4.2 搅拌器与搅拌轴选型 |
4.4.3 传动装置选型 |
4.4.4 搅拌挡板的选取 |
4.5 加热器的选取 |
4.5.1 加热量计算 |
4.5.2 加热器选型 |
4.5.3 加装保温层 |
4.6 调和釜的应力分析 |
4.6.1 有限元分析简介 |
4.6.2 SolidWorks介绍 |
4.6.3 调和釜的有限元分析 |
4.6.4 搅拌器的有限元分析 |
4.7 输油管道选型与设计 |
4.7.1 选用原则与规范 |
4.7.2 管材选用 |
4.7.3 管径确定 |
4.7.4 管路校核 |
4.8 泵的选型 |
4.8.1 泵的种类选择 |
4.8.2 泵的选型计算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经济技术分析 |
5.1 经济性分析 |
5.2 车间设备投资 |
5.3 工程总投资 |
5.4 年成本计算 |
5.4.1 年产量估算 |
5.4.2 年产值估算 |
5.4.3 年成本估算 |
5.5 年利润估算 |
5.5.1 企业毛利润 |
5.5.2 企业纯利润 |
5.6 资金回收期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6)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磷石膏制备硫酸联产轻质碳酸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磷石膏概述 |
1.2.1 磷石膏的来源及现状 |
1.2.2 磷石膏杂质及影响 |
1.2.3 磷石膏预处理 |
1.2.4 磷石膏的应用 |
1.3 磷石膏制备轻质碳酸钙 |
1.3.1 轻质碳酸钙简介 |
1.3.2 磷石膏制备轻质碳酸钙的方法 |
1.3.3 轻质碳酸钙的应用 |
1.4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 |
1.4.1 电渗析发展史 |
1.4.2 电渗析基本原理 |
1.4.3 离子交换膜及其选择透过性的理论解释 |
1.4.4 双极膜结构及工作原理 |
1.4.5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概述 |
1.4.6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的应用 |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及工艺路线 |
1.5.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工艺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原材料与试剂 |
2.1.1 实验原材料 |
2.1.2 实验主要试剂 |
2.2 实验装置与仪器 |
2.2.1 实验装置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磷石膏的预处理 |
2.3.2确定磷石膏中钙离子转化率实验 |
2.3.3 复分解法由磷石膏制备轻质碳酸钙 |
2.3.4 复分解反应磷石膏分解液通过双极膜电渗析法制备硫酸 |
2.4 产品轻质碳酸钙的表征 |
2.4.1 激光粒度分析 |
2.4.2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 |
2.5 各性能指标的分析与计算 |
2.5.1 磷石膏中钙离子转化率的测定方法 |
2.5.2 硫酸浓度分析 |
2.5.3 磷石膏中SO_4~(2-)的回收率分析 |
2.5.4 电流效率分析 |
2.5.5 能耗分析 |
2.5.6 平均电流密度 |
第三章 磷石膏复分解法制备轻质碳酸钙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磷石膏与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特性与影响因素研究 |
3.2.1 反应时间对磷石膏中Ca~(2+)转化率的影响 |
3.2.2 反应温度对磷石膏中Ca~(2+)转化率的影响 |
3.2.3 磷石膏与碳酸氢钠摩尔比对磷石膏中Ca~(2+)转化率的影响 |
3.2.4 磷石膏与氢氧化钠摩尔比对磷石膏中Ca~(2+)转化率的影响 |
3.2.5 磷石膏质量浓度对磷石膏中Ca~(2+)转化率的影响 |
3.3 轻质碳酸钙的粒径和形貌调控研究 |
3.3.1 添加剂的筛选 |
3.3.2 添加剂种类对轻质碳酸钙的粒径和形貌影响 |
3.3.3 添加剂用量对轻质碳酸钙的粒径和形貌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制备硫酸过程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制备硫酸的影响因素 |
4.2.1 操作电压对电渗析过程的性能指标的影响 |
4.2.2 进料浓度对电渗析过程性能指标的影响 |
4.2.3 电渗析时间对电渗析过程性能指标的影响 |
4.2.4 添加剂对电渗析过程性能指标的影响 |
4.3 经济可行性评估 |
4.3.1 评估方法 |
4.3.2 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建德市李家镇碳酸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波特钻石模型 |
2.1.2 PEST分析 |
2.1.3 产业集群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波特模型研究 |
2.2.2 国内外产业集群理论研究 |
2.2.3 乡镇产业集群研究 |
2.2.4 碳酸钙产业发展研究 |
3 建德市李家镇碳酸钙产业发展的钻石模型分析 |
3.1 建德碳酸钙产业发展历程及优劣势分析 |
3.1.1 建德碳酸钙产业发展历程 |
3.1.2 建德碳酸钙产业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
3.2 李家镇碳酸钙产业钻石模型分析 |
3.2.1 李家镇碳酸钙产业生产要素 |
3.2.2 市场需求 |
3.2.3 相关支持性产业的竞争力不太强 |
3.2.4 企业的战略和结构存在一定问题、行业竞争激烈 |
3.2.5 发展机遇较大 |
3.2.6 政府对产业的调控 |
4 李家镇碳酸钙产业发展的行业环境 |
4.1 PEST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府政策 |
4.1.2 经济发展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技术创新 |
4.2 行业环境分析 |
4.2.1 潜在的行业进入者 |
4.2.2 替代品的威胁 |
4.2.3 卖方的侃价能力 |
4.2.4 买方侃价能力 |
4.2.5 行业内竞争 |
5 李家镇碳酸钙战略发展的对策建议 |
5.1 战略目标定位 |
5.1.1 突出产业优势提高碳酸钙产业竞争力 |
5.1.2 构建资源节约型的生产体系 |
5.2 发展战略 |
5.2.1 布局战略 |
5.2.2 人才战略 |
5.2.3 高端品牌战略 |
5.2.4 产业集聚 |
5.2.5 加强创新能力 |
5.3 支撑体系 |
5.3.1 加快制定产业发展长远规划 |
5.3.2 重视招商引资加强地区品牌宣传 |
5.3.3 加强行政监管确保市场有序运营 |
5.3.4 严控项目落实加强产业规划 |
5.3.5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生产条件 |
5.3.6 切实加大资金投入与扶持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石灰石制备轻质及纳米碳酸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碳酸钙的研究和发展概述 |
1.2 碳酸钙的分类和性质 |
1.2.1 碳酸钙的分类 |
1.2.2 碳酸钙的理化性质 |
1.2.3 碳酸钙的形状 |
1.3 普通轻质碳酸钙 |
1.3.1 普通轻质碳酸钙的制备 |
1.3.2 普通轻质碳酸钙的应用 |
1.4 纳米碳酸钙 |
1.4.1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 |
1.4.2 纳米碳酸钙结晶过程研究 |
1.4.3 纳米碳酸钙与轻质碳酸钙的区别 |
1.4.4 纳米碳酸钙的应用 |
1.5 表面改性 |
1.6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趋势 |
1.6.1 我国碳酸钙产品存在的问题 |
1.6.2 研究趋势 |
1.7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1.8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与表征 |
2.1 实验原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样品的表征 |
第三章 灵乡铁矿石灰石的性质 |
3.1 石灰石的化学成分 |
3.2 矿相组织和晶粒度 |
第四章 石灰石锻烧试验研究 |
4.1 石灰石热分解反应机理 |
4.1.1 石灰石热分解原理 |
4.1.2 实际煅烧温度的选择 |
4.2 石灰石粒度的选择 |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普通轻质碳酸钙制备 |
5.1 实验方法 |
5.2 实验过程 |
5.3 样品的表征 |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纳米碳酸钙备 |
6.1 实验 |
6.1.1 实验方法 |
6.1.2 实验过程 |
6.1.3 样品的表征 |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1 Ca(OH)_2乳液浓度的影响 |
6.2.2 反应初始温度对碳酸钙产品形貌的影响 |
6.2.3 CO_2流量对碳酸钙产品粒度和碳酸化反应时间的影响 |
6.2.4 搅拌速度对碳酸钙产品粒度和碳酸化反应时间的影响 |
6.2.5 柠檬酸钠作为晶形控制剂制备链状纳米碳酸钙 |
6.2.6 EDTA二钠作为晶形控制剂制备链状纳米碳酸钙 |
6.3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北京化工大学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四、牙膏级轻质碳酸钙的市场与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轻质碳酸钙生产过程中重金属Pb、Cd、Hg、As含量变化研究[J]. 刘晓政,黄浩霞,施堂红,严晓丽,郑志有. 食品工程, 2021(04)
- [2]基于反相微乳体系的碳酸钙结晶及形貌控制[D]. 赵调彬.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3]中国碳酸钙行业60年发展历程回顾及趋势分析[J]. 刘宝树,郝志刚,马永山,刘润静,胡永琪. 无机盐工业, 2020(10)
- [4]石棉县大理石尾矿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研究[D]. 罗东山.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5]碳酸钙在润滑材料中的应用及中试装置的工艺设计[D]. 赵金城. 广西大学, 2019(12)
- [6]双极膜电渗析技术处理磷石膏制备硫酸联产轻质碳酸钙的研究[D]. 蒋兴志. 贵州大学, 2019(09)
- [7]建德市李家镇碳酸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周文芳. 浙江工业大学, 2017(04)
- [8]浅析牙膏级磨擦剂——PCC[J]. 田雨,黄强,于群生. 牙膏工业, 2007(04)
- [9]石灰石制备轻质及纳米碳酸钙的研究[D]. 赵东清. 北京化工大学, 2007(05)
- [10]中国轻质碳酸钙粉体生产现状与研发新进展及其发展建议[A]. 胡庆福,胡晓波,宋丽英,胡晓湘. 2006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大会暨第九届全国非金属矿加工应用技术交流会论文专辑, 2006(总第5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