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市:酝酿着变革(论文文献综述)
吴晓求[1](2018)在《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金融的变革与发展》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无论在规模、结构、业态,还是在功能、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准确、全面、客观地分析和了解中国金融的现状,总结中国金融4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经验及利弊得失,是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的深度改革和全面开放的重要前提。本文从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融资工具和融资机制、金融业态、金融功能和金融风险、金融开放以及金融监管模式等方面系统分析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金融的变革和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和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大国金融。
赵烨[2](2012)在《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几年前,面对严重的同质化竞争,我国银行业开始了向差异化发展的第一次转型,并且多数银行都选择了以零售业务为突破口。经过几年的推进,各银行零售业务不断增加,收入占比迅速提升。但由于我国银行零售业务仍沿袭了外延粗放的发展模式,利润贡献率不高成为阻碍其发展的突出问题。在目前资本充足率监管日益趋紧的形势下,各银行可行的应对政策只能是继续深化转型。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转型问题,使其走上质量与效益并重的集约化发展道路,对于我国整个银行业乃至金融体系都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采取宏观分析和微观剖析向结合的方法,从宏观角度研究了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条件和基础,并提出了完善金融制度的政策建议;从微观角度剖析了银行零售业的现状及问题,指出了提升零售业务盈利能力的对策。文章首先对银行零售业务进行界定,指出其客户主体包括个人、家庭和小企业;接着,回顾了银行零售业务在我国的发展阶段及各类业务的发展状况,并将这些业务按照发展潜力不同分成传统业务、新兴业务、种子业务三个类型。其次,通过分析三类业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指出传统零售业务占用过多资源,新兴零售业务重规模轻质量,种子零售业务盈利点未被挖掘是导致银行零售业务利润贡献度低的原因。第三,从市场需求等方面研究了转型的条件及其基础,指出信用卡、个人理财、小企业信贷和私人银行是银行零售业务未来最重要的利润区。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对策及完善金融制度的政策建议,指明银行传统零售业务应向资源节约化转型,新兴零售业务由量变向质变转型,种子零售业务向高定位转型并提出了具体对策;配套金融制度方面包括对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金融混业经营,以及完善征信管理和信用担保制度的建议。
彭珺[3](2011)在《医疗保健品企业的CIS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数字化、信息化的特征日益明显,人类越来越渴望方便、快捷的无障碍交流。作为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品牌建设也是信息共享的传播过程。另一方面,企业文化建设是20世纪80年代企业管理思想的产物,并被公认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有效模式。其中,CIS战略是企业文化的形象体现和外化,是企业文化中最活泼,最有影响力的部分,而企业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又为正确实施CIS奠定了基础。本文针对我国国有中小企业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和自身的种种不利条件,分析了国有企业——这一独具我国特色的企业如何通过建立并发展企业文化并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品牌形象。本文借鉴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产品设计的过程,从国有中小企业中最有代表性的企业——保健品企业入手,利用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与传播模式分析方法,对产品传播活动的传播模式、传播要素与传播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与改善加以了剖析,成功地进行了保健品企业的产品品牌设计实例。
李素洪[4](2010)在《案例分析:中国银行GX分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对商业银行通过发展中间业务以有效回避传统存贷业务同质化竞争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对于处在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的中国银行GX分行而言,发展中间业务是其优化业务组合形成持续发展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GX分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外部环境表明,中国尤其是广西区的经济发展和不同消费者对于各种中间业务产品的需求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而技术发展尤其是技术网络的不断更新为降低中间业务运行成本和提高反应速度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其竞争对手主要是经过不断改革的大型银行和相继进驻广西的各种股份制银行,这些银行对GX分行发展中间业务构成了较大的制约,而传统的运营模式将中间业务视为促进存贷业务发展的免费业务,这种行业内的行规也成为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要瓶颈。作为中国银行的分支机构,总部具有的品牌资源和强大的外部网络构成了GX分行发展中间业务可以依托的重要资源和能力基础,尤其在与外汇业务相关的中间业务开展方面,GX分行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现有的资源能力对发展中间业务的主要制约在于GX分行在中间业务的规模上相对较小,对运营成本产生着不良的影响。GX分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战略定位是内外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目标市场定位为高端客户——具有较高收入水平的个人客户和集团客户,重点业务是与外汇业务相关的中间业务,竞争优势来源的基础在于通过营造差异性的竞争优势来避免同质化的竞争,业务发展的途径是在本身利用优势资源发展和银行业务的基础上,与相关机构建立战略联盟伙伴关系实现在优势领域巩固本身市场份额的同时、向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相关市场进行渗透,逐渐扩大市场份额。为了有效实现中间业务的战略定位,GX分行需要结合战略发展方向与本身现有的资源能力,明确本身的战略缺口,尤其应该针对现有的经营价值理念、创新文化、信息网络平台、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针对中间业务发展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为实现战略定位提供坚实的保障。
胡中彬[5](2009)在《“判断要让市场自己去做”》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股发行里的询价,不就是顺着行政审核体系下来的吗?如果前面没有审核批准这个行政权力,后面的询价市场就会自然组织了。所以,关键的一点还是要实现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看起来很难,但是想做的话很快能做到,不想做的话说什么都没有用 全球金融危机正使
谷剑春[6](2008)在《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突飞猛进,为移动公司带来了不菲的业务收入,大量的服务提供商也受益匪浅,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在其中取得了成功。但是现阶段,由于3G时代来临,市场竞争加剧,同时信息产业部及运营商合力对行业的整顿,对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营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有必要制定适合于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营销策略以应对机遇与挑战。本文选择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为研究对象,在探讨国内外相关营销理论的基础上,以消费者需求为研究切入点,客观分析了移动增值业务营销现状与营销能力;结合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运用SWOT分析方法,得出了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外部机遇和威胁与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总结出在3G时代来临的环境下,虽然移动增值业务前景良好,但由于国外竞争对手涌入、政府管制加强等因素,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必须结合自身的服务平台、研发能力等优势对移动增值业务的产品利益进行详尽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对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差异化定位,界定以陕西为主的广大农村用户群体、年轻用户群体及高端商务人士的移动增值业务消费群为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目标市场,并重点制定了公司的营销策略。在产品策略上,主要从产品组合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及品牌策略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在价格策略上,提出了适合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的定价方式;在渠道策略上,本文就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如何设置渠道以及如何运作渠道进行了研究;在促销策略上,本文主要从网络广告策略、网站推广策略、体验营销以及捆绑营销四个方面进行研究。为保证以上营销策略的有效实施,本文提出了推广移动增值业务依托知识服务、加强对业务绩效的考核与激励、实施OEC式动态管理等几个方面的策略实施建议。
周小蓉[7](2006)在《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无线增值业务价值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线增值业务的飞速发展吸引了全球范围的高度关注。电信的传统产业链正在延伸和发展,一个新型产业价值链正在形成。如何规范无线增值业务市场,如何将无线增值业务的价值链整合并处于长期增值状态,成为摆在中国移动通信公司无线增值业务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以无线增值业务价值链为主线,对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本文中简称为中国移动)的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利用优劣势分析,价值链理论和分析方法重点对中国移动无线增值业务的价值链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中国移动如何对无线增值业务产业价值链进行整合和重构提出了建议,在此基础上,以无线音乐为例,提出了无线音乐价值链的重构建议。本文首先对世界主要国家的无线增值业务发展状况进行研究,总结分析国内外主要国家和运营商无线增值业务发展情况和主要特征,然后对中国移动无线增值业务及其价值链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有价值链的优劣势,提出了中国移动通信无线增值业务价值链的整合和重组建议,并提出新的产业价值链模式。本文是在大量数据资料基础上,并结合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及无线增值业务发展的实际情况,按照管理科学中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价值链管理等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后完成的。本文旨在为合理打造无线增值业务的价值链,促进无线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中“中国移动”均特指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王平[8](2003)在《股市:酝酿着变革》文中研究指明
臧日宏[9](2001)在《论农业银行的资本运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股市:酝酿着变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股市:酝酿着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金融的变革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张与结构变化:基于资产属性角度的分析 |
(一) MS口径 (资产属性角度) 内金融资产规模和结构变动 |
(二)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长 |
(三) 证券化金融资产 (S) 增长 |
(四) 判断与基本结论 |
二、金融资产规模的扩张与结构变化:基于融资机制角度的分析 |
(一) CS口径 (融资机制) 金融资产的规模扩张 (见图3) |
(二) CS口径金融资产的结构变化 |
三、居民部门金融资产结构变化:基于财富管理角度的分析 |
四、金融业态的变化:从单一到多元 |
五、金融风险结构变化:从资本不足风险到透明度风险 |
(一) 金融功能:从单一融资到融资与财富管理并重 |
(二) 金融体系中的两种基础类风险:机构风险与市场风险 |
(三) 中国金融风险的结构性变化 |
六、金融的开放与国际化:全方位试错式探索 |
(一) 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 |
(二) 国际资本流动 |
(三) 中国金融的国际影响力 |
七、金融监管模式:从“大一统”到“分业监管”再到“双柱”功能监管 |
(一) “大一统”金融监管模式:1983—1992年 |
(二) “分业监管”时代的来临:起始于中国证监会的成立 |
(三) “双柱”功能监管时代:基于风险结构变化的选择 |
八、中国金融的未来:现代金融体系和大国金融 |
(一) 现代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 |
(二) 中国大国金融的结构元素 |
(2)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银行零售业务的研究 |
1.2.2 关于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1.3.1 本文研究思路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1.3.3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概述 |
2.1 银行零售业务的定义 |
2.1.1 国外对银行零售业务的界定 |
2.1.2 我国银行零售业务的涵义 |
2.2 银行零售业务的特点 |
2.2.1 稳定性 |
2.2.2 多样性 |
2.2.3 盈利性 |
2.2.4 交叉性 |
2.3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所经历的发展阶段 |
2.3.1 初步发展阶段(90 年代中期—2005 年) |
2.3.2 快速发展阶段(2006 年至今) |
2.4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分类 |
2.4.1 传统零售业务 |
2.4.2 新兴零售业务 |
2.4.3 种子零售业务 |
第3章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
3.1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现状 |
3.1.1 传统零售业务增速放缓 |
3.1.2 新兴零售业务的发展呈现新特点 |
3.1.3 种子零售业务发展势头强劲 |
3.2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2.1 传统零售业务占用过多资源 |
3.2.2 新兴零售业务重规模轻质量 |
3.2.3 种子零售业务的盈利点还待挖掘 |
第4章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条件分析 |
4.1 对银行零售客户需求的分析 |
4.1.1 居民消费需求结构的变化 |
4.1.2 居民投资需求不断增加 |
4.1.3 高端服务需求快速增长 |
4.1.4 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旺盛 |
4.2 对国家政策导向的分析 |
4.2.1 国家鼓励消费的政策 |
4.2.2 全面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
4.3 对银行自身条件的分析 |
4.3.1 大型商业银行的优势业务—私人银行 |
4.3.2 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优势业务—信用卡及理财产品 |
4.3.3 城市商业银行的优势业务—小企业信贷 |
第5章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对策和制度建议 |
5.1 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的对策 |
5.1.1 传统零售业务向资源节约化转型 |
5.1.2 新兴零售业务的发展由量变向质变转型 |
5.1.3 种子零售业务向高定位转型 |
5.2 完善配套金融制度的建议 |
5.2.1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有利于银行业的稳定发展 |
5.2.2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
5.2.3 加快实现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提高银行盈利能力 |
5.2.4 强化征信管理和信用担保,完善信用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医疗保健品企业的CIS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课题背景 |
1.1 CIS 的定义及起源 |
1.2 企业识别系统(CIS)构成要素 |
1.3 CIS 系统的结构层次和特点 |
1.3.1 CIS 系统的结构层次 |
1.3.2 企业CIS 战略的特点 |
2. CIS 的功能与实施策略 |
2.1 CIS 的功能 |
2.1.1 企业形象与CIS |
2.1.2 企业文化与CIS 战略 |
2.2 CIS 的导入与实施策略 |
3. 国内外CIS 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
3.1 国内外CIS 的分类及发展特点 |
3.2 近期国内CIS 发展的趋势 |
4. 国有企业的CIS 发展战略 |
5. 国内保健化妆品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
5.1 国内保健品企业的发展现状 |
5.2 国内外保健品、化妆品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 |
5.3 化妆品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成功范例 |
6. 国内保健品、化妆品企业形象设计研究及应用实例 |
6.1 国内保健品、化妆品企业形象设计的传播学原理 |
6.2 国内保健品、化妆品企业形象设计的应用实例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案例分析:中国银行GX分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国银行GX 分行基本概况 |
1.3 中间业务的概念界定 |
1.4 论文基本框架与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治环境与法律环境 |
2.1.2 经济环境分析 |
2.1.3 技术环境分析 |
2.1.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2.2 广西区中间业务发展现状 |
2.2.1 业务规模 |
2.2.2 中间业务收入在银行业务组合中的地位 |
2.2.3 业务结构 |
2.2.4 区域发展不平衡 |
2.2.5 风险日益突出 |
2.3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竞争环境 |
2.3.1 主要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
2.3.2 替代产品的威胁 |
2.3.3 外来进入者的威胁 |
2.3.4 GX 分行主要竞争对手 |
2.3.5 行业内部的竞争与合作 |
2.4 GX 分行发展中间业务面临的机遇与威胁 |
2.4.1 机遇 |
2.4.2 威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GX分行的资源能力分析 |
3.1 GX 分行主要资源分析 |
3.1.1 实物资源 |
3.1.2 网络资源 |
3.1.3 组织资源 |
3.1.4 品牌资源 |
3.2 GX 分行发展中间业务的能力及核心竞争力 |
3.2.1 市场拓展能力 |
3.2.2 服务能力 |
3.2.3 核心竞争力 |
3.3 GX 分行发展中间业务的优劣势分析 |
3.3.1 优势 |
3.3.2 劣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X分行中间业务战略定位 |
4.1 SWOT 分析 |
4.2 战略目标 |
4.3 战略定位 |
4.3.1 目标市场定位 |
4.3.2 核心业务定位 |
4.3.3 竞争优势定位 |
4.3.4 发展方向定位 |
4.3.5 发展方式定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GX分行中间业务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5.1 明确中间业务发展的战略地位 |
5.2 加强信息技术和服务渠道基础建设 |
5.2.1 实施 IT 蓝图改造支持业务拓展 |
5.2.2 进一步提升服务渠道竞争力 |
5.3 以创新促发展 |
5.3.1 产品创新实现合理业务组合 |
5.3.2 管理创新理顺业务拓展流程与机制 |
5.4 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及绩效考核 |
5.4.1 坚持以人为本 |
5.4.2 完善机构和个人绩效考核 |
5.4.3 充分发挥激励导向作用 |
5.5 构建风险防范体系为业务发展保驾护航 |
5.5.1 加强操作风险管理 |
5.5.2 细化市场风险管理 |
5.5.3 强化信用风险管理 |
5.5.4 落实风险管理指标考核 |
5.5.5 加强对新产品的风险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研究框架 |
2 理论综述 |
2.1 营销环境理论 |
2.1.1 营销环境分析 |
2.1.2 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
2.1.3 市场调研与预测 |
2.2 STP理论 |
2.2.1 市场细分 |
2.2.2 目标市场选择理论 |
2.2.3 市场定位 |
2.3 营销组合理论 |
3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3.1 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现状 |
3.2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概况 |
3.3 公司营销组织及管理现状 |
3.4 公司营销现状 |
3.4.1 移动增值业务产品现状 |
3.4.2 移动增值业务定价现状 |
3.4.3 移动增值业务渠道现状 |
3.4.4 移动增值业务促销现状 |
3.5 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
3.6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存在主要营销问题 |
4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营销环境及SWOT分析 |
4.1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宏观环境分析 |
4.1.1 经济环境分析 |
4.1.2 技术环境分析 |
4.1.3 政策环境分析 |
4.2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微观环境分析 |
4.2.1 移动增值业务市场SP运作流程 |
4.2.2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4.2.3 产业合作模式分析 |
4.2.4 用户需求分析 |
4.3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SWOT分析 |
5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营销策略 |
5.1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STP分析 |
5.1.1 移动增值业务市场细分 |
5.1.2 移动增值业务目标市场选择 |
5.1.3 移动增值业务产品定位 |
5.2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产品策略 |
5.2.1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产品组合策略 |
5.2.2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新产品开发策略 |
5.2.3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品牌策略 |
5.3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价格策略 |
5.3.1 移动增值业务定价需考虑的因素 |
5.3.2 移动增值业务定价策略 |
5.4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渠道策略 |
5.4.1 转变渠道运作思路 |
5.4.2 实施行销式渠道运作方式 |
5.4.3 渠道关系由交易型关系向伙伴型关系转变 |
5.5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促销策略 |
5.5.1 网络广告策略 |
5.5.2 网站推广策略 |
5.5.3 移动增值业务体验营销策略 |
5.5.4 移动增值业务捆绑策略 |
6 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营销策略实施建议 |
6.1 明确营销策略实施要点 |
6.2 宣传移动增值业务依托知识服务 |
6.3 加强对业务绩效的考核与激励 |
6.4 推广OEC式动态管理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无线增值业务价值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无线增值业务发展现状 |
2.1 无线增值业务概念简介 |
2.2 主要国家电信及无线增值业务发展特征 |
2.3 中国增值电信业务总体发展现状 |
第三章 中国移动无线增值业务价值链分析 |
3.1 价值链的含义及构成 |
3.2 中国移动无线增值业务发展现状 |
3.3 中国移动无线增值业务价值链分析 |
第四章 无线增值业务价值链整合重构建议 |
4.1 中国移动无线增值业务市场需求分析 |
4.2 中国移动发展无线增值业务优劣势分析 |
4.3 中国移动整合无线增值业务价值链建议 |
第五章 移动增值业务门户的运营模式 |
5.1 移动增值业务门户的定位 |
5.2 移动增值业务门户的分类 |
5.3 门户的运营模式 |
5.4 音乐门户对价值链的配合 |
第六章 结束语 |
致谢 |
附录 |
参考资料 |
(8)股市:酝酿着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以金融改革为主的新一轮改革 |
股票市场可能成为金融改革的前沿阵地 |
1.到目前阶段, 中国经济改革的绝大多数问题都在股票市场得到了充分反映, 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主要矛盾都表露在股票市场的各个环节, 规范好股票市场, 创造使股票市场的 |
2.加入世贸将彻底改变中国股市发展的路径。 |
3.中国股市正在酝酿变革。 |
四、股市:酝酿着变革(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金融的变革与发展[J]. 吴晓求.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8(11)
- [2]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研究[D]. 赵烨. 河北大学, 2012(08)
- [3]医疗保健品企业的CIS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 彭珺.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2011(01)
- [4]案例分析:中国银行GX分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李素洪.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4)
- [5]“判断要让市场自己去做”[N]. 胡中彬. 经济观察报, 2009
- [6]QX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移动增值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谷剑春. 西安理工大学, 2008(01)
- [7]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无线增值业务价值链研究[D]. 周小蓉. 电子科技大学, 2006(12)
- [8]股市:酝酿着变革[J]. 王平. 开放导报, 2003(01)
- [9]论农业银行的资本运营[J]. 臧日宏. 农村金融研究, 2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