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博若莱被绿色团体指责

法国博若莱被绿色团体指责

一、法国博若莱遭绿色组织指责(论文文献综述)

马亚倩[1](2020)在《回归凝视 ——苏珊娜·瓦拉东的人物画探究》文中提出20世纪初的巴黎是一个竞争激烈、充满挑战的城市,在此之前,艺术界都是以男权为主的传统社会观,而女性艺术家被放置于正统艺术史记载的边缘。苏珊娜·瓦拉东绘画的诞生打破了这种传统模式,她是一位奇特的女性画家,其跻身于由男性构成的20世纪初法国美术活动的先行者之中,从卑微的身份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闯入法国美术之境,女性艺术家的身份和独特的艺术作品使得她在人群中分外突兀。她以回归凝视为初衷,重视社会对于女性艺术家身份的认同感,唤起女性对自我本体的关注,弘扬了女性绘画的力量和魅力,形成了独立的艺术思想。她以女性绘画专业视角出发和男性画家笔下的裸体艺术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以女性的立场向世人呼喊女性生命的意义和社会价值。本学位论文为个案研究,从绘画本体出发,研究并归纳其绘画题材,对其最具绘画特点且数量最多的裸体人物画进行重点研究,分析其作品的外轮廓线、色彩和构图的绘画语言特点,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阐明瓦拉东在“裸体人物画”方面取得的成就。苏珊娜·瓦拉东的人物画打破传统视觉艺术,其人物画以真实的情感和实际的自身体验为主,她的绘画语言个性鲜明,技法特点与后印象派有很多相同之处,她的绘画风格启发和影响了很多后世艺术家。在肯定其价值和历史意义的同时,也对其产生“男性”气质绘画背后的原因进行分析。将苏珊娜·瓦拉东现象放置于20世纪初法国美术的整体环境中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在于其人物画创作中“坦诚”、“刚强”绘画特点的启示与表现,从而做到对瓦拉东绘画艺术的整体解读与定位。

李灵芸[2](2016)在《从《切割》翻译实践看文学文本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一篇翻译实践报告。研究对象来自英国作家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的中篇小说《切割》(Cuts)。《切割》作为一部具有喜剧色彩的小说,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该小说就是一部滑稽剧。作品充满怀疑主义、讽刺手法和喜剧因素,在看似滑稽的背后包含着作者对社会的态度和一些问题的反思。原作全文共32587词,由笔者独立翻译完成,笔者针对小说《切割》的翻译策略在本次的翻译实践报告中做了具体的案例分析。笔者在翻译实践报告中首先介绍了本次翻译任务,包括翻译任务背景、翻译任务主要内容、译前准备及分析,翻译过程中遵循的翻译策略以及译稿的修改。然后笔者介绍了归化与异化策略在译《切割》中的作用,包括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概述、具体案例分析和归化异化翻译策略及《切割》中的文学性再现。最后,笔者对本次翻译实践做了总结,总结中涉及了翻译的难点及体会、对归化异化翻译策略的认识、对英国文化及其喜剧语言特色的认识和对文学翻译的认识。笔者希望这些认识对以后文学文本的翻译有所帮助。

文才喆[3](2015)在《浅谈文学翻译中译者对原作风格的再现 ——以《巴蒂斯塔》译文分析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2年9月,笔者开始承担法国当代小说家、音乐评论家文森特·博雷尔(Vincent Borel)《巴蒂斯塔》一书的中文版合译任务。笔者负责全书前两卷的翻译,译文共计十万余字。这部历史人物小说的主人公是法国歌剧的创始者、路易十四国王的宫廷乐正让·巴蒂斯塔·吕利,全书讲述了巴蒂斯塔丰富传奇的一生。由于音乐评论家的身份,作者在书中大量使用音乐术语描写小说中的音乐演奏场景。此外,从句法、修辞等方面来说,此小说相比一般的历史人物小说来说也独具一格,作者充分发挥音乐评论家丰富的想象力,对声音和音乐演奏场景的描写极具画面感,尤其是通过大量使用比喻、拟人、通感等修辞手法令作者仿佛身处其境一般,形成了绚丽的文风。从叙事手法的角度来说,作者采取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让读者身临其境,随主人公一起历经人生的跌宕起伏、体验其恢弘传奇的一生。所以在整部小说的翻译过程中,最让笔者感到困难的是原作风格再现的问题。本文以《巴蒂斯塔》(Baptiste)汉译为例,对文学翻译中原作风格的再现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其中包括风格的定义及其主要表现形式、风格翻译的重要性和风格的可译性以及风格再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等。本论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构成。引言部分就风格问题以及风格再现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研究动态、相关问题进行简要概述。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了风格的定义、主要表现形式以及风格的可译性及风格翻译的重要性等问题;第二章主要从词汇、句法、修辞以及叙事手法等四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原作历史人物小说《巴蒂斯塔》的语言风格和特色;第三章在第二章风格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巴蒂斯塔》翻译实例,从词汇、句法、修辞和叙事手法四个方面详细地论述原作风格再现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正文部分的分析和论述,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风格是作家、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特色,风格体现在作品语言的内容和形式的各要素中,语言是风格的基础和灵魂;再现原作风格是译者对翻译的最高追求,十分有必要;风格是可译的,风格再现是可能的,但原语和译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常常会对风格再现造成障碍;再现原作风格必须从原作的语言入手,从具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来说,需要译者从原作的措辞特色、句法特征、修辞手法以及叙事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在译语中找到最为贴切、妥当的表达方式尽最大努力再现原作的风格,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必须时刻考虑风格再现的问题,不断提高认识和表现风格的水平。

邢燕红[4](2012)在《《朗文英语语言与文化词典》中文化词语释义探讨 ——兼论汉语学习词典中文化词语的释义》文中认为文化词语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词语的释义也是学习词典释义的重点。目前,我国对学习词典中文化词语释义的研究还不充分。本文以《朗文英语语言与文化词典》(以下简称《朗文》)和《商务馆学汉语词典》(以下简称《商务馆》)中文化词语的释义作为研究材料,从《朗文》的释义理念、《朗文》的释义参数与释义模式、《朗文》的释义方式、《商务馆》在文化词语释义方面存在的不足等四个方面探讨文化词语的释义问题。借鉴《朗文》中文化词语释义的成功经验为汉语学习词典中文化词语释义提出若干建议。本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包括研究综述、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指导思想、理论基础、研究材料和方法等问题。第二章,《朗文》中文化词语的释义理念。本章主要从释义形式、释义语言、释义内容、释义原则四个角度展开论述。分别讨论了《朗文》在这四个方面体现出的文化词语的释义理念。第三章,《朗文》中文化词语的释义参数和释义模式。本章将《朗文》中的文化词语划分为21个义类,依次讨论并总结出了每个义类文化词语的释义参数和释义模式。第四章,《朗文》中文化词语的释义方式。《朗文》中文化词语的释义与百科全书相结合、并且多种释义方式结合使用。第五章,汉语学习词典中文化词语释义存在的问题。结合例证,本章指出了《商务馆》中文化词语释义在收词立目、释义参数、释义模式、释义方式、文化背景知识、中观结构设计、搭配信息等方面存在的不足。第六章,汉语学习词典中文化词语释义若干建议。本章主要是基于以上研究,从释义理念、释义理论、释义内容三个方面对汉语学习词典文化词语释义提出若干建议。

王欣[5](2012)在《英汉借词范畴化认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借词的研究始终是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20世纪以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借词的研究,许多方面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在语言接触的理论框架下,对于英汉借词的研究已经颇为成熟和深入,中西方学者均有较多论述;对于借词接触产生阶段和吸收同化阶段的研究关注度较高,从文化、社会和语言学角度均有力作出现;对于英语中借词的研究多为历时的研究,集中于借词借入的时间和因素、音位等语音要素;对于汉语借词则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考察借词的借用和翻译方式者居多;从语言文字的不同和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对英汉借词进行对比的研究近些年来也越来越多,论述也较为深入。这些都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借鉴。但是,这些研究中仍有一些薄弱环节,关于这一课题还有许多具有争议和值得探讨的问题。对于英汉语外来词的研究基本上都只局限于对其结构、来源和意义进行描述,大多数是以文化语言学分析和社会语言学分析为主。单纯地罗列出借用词汇的途径、列举借词的米源,而不去揭示产生借词和借词意义变化的实质原因,并不符合现代语言学的解释原则。英汉语借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如下儿方面:1)对借词语义及其演变机制的研究明显不足。对于借词进入目标语后语义的形成及语义的发展,关注度明显不够。2)多共时静态研究,动态研究关注不够。借词作为“异质成分”,在取得目标语词汇的资格后,需要在音、义、形等各方面进行重新“匹配”、改造同化,这一过程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需要对借词进行动态观测和考量;3)对比研究不足,尤其是认知框架下的英汉借词的对比研究,尽管已有学者开始着手研究,但都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且大多数是针对英语或汉语的单语性研究。借词在英汉两个目标语中各个阶段的认知模式所产生的借词变化对比研究未见。本研究以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以20世纪后半期英语和汉语中出现且具有相当生命力的借词为研究对象,采用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定性研究为主的跨学科综合实证研究方法,立足英汉语言事实,选取真实语料,研究借词和人的认知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英汉借词词义现象做出比较合理和全面解释,阐释了借词意义形成的内在机制并对比英汉借词词义在产生、同化和融合的动态过程中,认知机制、民族认知心理和认知模式对词义制约作用的共性与差异,深化对语言规律和人的思维规律的认识。本研究主要取得以下发现:第一,本研究的理论发现体现于:1)借词是人类多次认知加工的产物,在不同的认知语境下,人们根据认知体验,结合认知模式与百科知识,对借词语义进行多次认知加工。同时,借词意义具有认知凸显性和理据性,其意义构建凸显了文化与认知理据。新的借词范畴最初总是产生于个体的认知活动,之后便是民族和社会成员整体对外来概念进行范畴化的过程,这需要一个社会的整体成员利用共性认识所形成特定的概念系统,作为人们已有的经验,以语言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大脑中。认知活动,通常以其所在社会规约性的经验认识作为坐标和参照,利用已有的认知经验,与新获得的信息相互作用,形成新概念和概念结构。在此过程中,人们的认知选择如感知选择、心理频率的选择、心理图式的选择以及对外来词汇中义项的选择,起到关键性作用。2)借词是一个范畴连续体,词义的变化实际上是词义范畴的嬗变,包括原型范畴的嬗变、特设范畴的建构以及新旧范畴之间的互动。词义范畴嬗变的机制是非范畴化。借词构筑过程是相互关联的认知过程,有着共同的认知机制,都体现了人的隐喻、转喻和类推思维。这些认知机制是潜意识的普遍的认知活动,是在常规化或凝固化的概念结构上进行的多轮的认知操作。借词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符合“语言经济原理”。借词的范畴嬗变就是启动认知行为,激活人们头脑中的百科知识和社会文化模式,借助上下文填充相关信息,并决定着最终的语义通道。第二,英汉语借词的范畴化与非范畴化过程具有显着的认知共性。研究结果符合认知语言学提出的“人的心智不是分离的、自治的,而是与人的身体的其他机能一样,对所有的人都是大致相同的,都会促成和限定潜在的经验。抽象概念和想象世界归根到底是根植于现实世界的身体经验,所以人的心智的产品,即使是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中,在某种程度上都是相称的、相通的”理论。第三、在具有显着认知共性的同时,英语和汉语借词范畴的动态变迁过程中也分别具有鲜明的文化个性。英语语言和文化对汉语语言和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要远远大于汉语语言和文化对英语语言和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英汉民族对于外来借词的范畴化过程也体现了不同的惯性化思维与凸显优化思维,两个民族不同的地理位置,社会历史及民族认知心理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第四、借词范畴化的普遍认知机制和认识论启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对英汉借词的普遍认知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首次提出,借词是复杂的语言现象,并非由单一的心理机制所能够解释,在范畴化的不同阶段由不同的认知机制起主导作用。借词的认知机制作用揭示了联想与激活的相似性的体验本质(embodied nature),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感知与概念、经验与知识的关系,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启示。本研究在吸收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以下儿点创新:(1)首次对20世纪后半期以来的英语和汉语借词语料进行大规模的、系统的整理和分析,并自建语料库;(2)首次在认知语言学的框架下对英汉借词进行对比研究,对于探求借词认知模式的共性与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3)同时对借词现象进行综合多维度对比阐释和探索。本研究从英汉语借词的角度对人类认知方式的共性和个性做出了进一步的探索,以及不同文化对语言和认知的具体影响,对丰富和发展英汉语词汇学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与此同时,研究对于翻译、词汇教学和词典编纂也将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汪丽红[6](2012)在《十三世纪西欧女性神秘主义研究》文中指出历史上的神秘主义向来被认为是文化、宗教、哲学内在嬗变的一种力量,承接上一个时代发展的成果,又促进推动下一个时代的到来,是造成社会动荡的根源之一,因此每当历史发生转折,神秘主义和神秘现象便十分活跃。13世纪西欧突然涌现出一批女性神秘主义者,她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隶属不同的修道团体,或者是独立隐修者,家庭出身各不相同,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但是她们都声称自己是基督的新娘,在奇幻的神视中与之秘密相会,展开一场又一场神秘的爱恋,并在其中领悟了上帝的道。她们或亲笔使用拉丁语或方言撰写表达对上帝真挚虔诚的爱,或被同时代其他修道者记录下神视和奇迹,随着历史的沉淀,这些文献成为今天西欧文学史和基督教思想中的珍品。为什么13世纪突然涌现一群女性神秘主义者?而在后一个世纪类似的女性往往被当作女巫烧死,比如1310年法国的博瑞特就被裁定为异端,有寂静主义倾向,在巴黎沙滩广场处以火刑。13世纪女性神秘主义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是怎样构建成功的?她们如何参与13世纪社会宗教运动,为什么认为她们,一群知识程度参差不齐,其中有些甚至还目不识丁的妇女是扭转基督教神秘主义发展流向的重要因素?本文正是基于以上两个主要问题进行的尝试性探讨。基督教创教期间,女性便参与其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女性神秘主义也由此萌生。随着教会从罗马皇帝迫害下的家庭教会走向国教,可以建立公共教堂,男性主导的教会开始了一个排斥妇女的过程,女性神秘主义就此从人们的视线中销声匿迹。11世纪后半叶,欧洲封建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繁荣时期,各地河口、隘道,或者以修道院、教堂为中心兴起了一批中世纪城镇,特别是在低地国家(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北部部分地区)、法国南部地中海沿岸、莱因德国、意大利等地区,以呢绒、布匹为中心的手工业发达,境内分布着大大小小市集、商贸往来频繁,成为滋养女性神秘主义的基地。城镇经济一方面给女性神秘主义者创造了物质条件,但另外一方面中世纪西欧城镇发展而来的盈利经济至此已经显示出其固有的弊端,冲击和颠覆了传统农业经济的价值观,妇女作为城镇经济结构中最薄弱的一环极易被生活抛弃,陷入窘境,加入当时兴盛的各种新兴宗教团体成为女性现实可行的选择。12-13世纪妇女所面临的宗教选择很多,除了传统严格的本笃修会、克吕尼修会外,还有新兴的西多修会、奥古斯丁教士会、罗伯特和吉贝尔分别在法国和英国建立的双修院、注重默思和灵修的加尔都西修会、圣方济各和圣多明我托钵修会,以及博格因会所、里昂穷人派、谦卑派等,还可以选择成为教堂里的女隐修者,这些新兴的修会、教派或者修道方式与中世纪城镇生活密切相关,在修道理念和修道方式上均与传统本笃会和克吕尼修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打上了城镇生活的烙印。在13世纪时代转折的当口,改革派需要女性神秘主义者表现出的极度虔敬、去除理论负累“赤身”追随基督的纯粹、屡屡召唤和彰显神力的神视为世人树立榜样,挽救日益“堕落”的道德人心,女性神秘主义者则在这场社会宗教运动中找到了身为“最卑微者”的价值,赢得了市民的经济捐献和改革派的思想支持。出于相互需要,双方进行了密切合作,这才成就了13世纪女性神秘主义的一时繁荣。尽管大部分13世纪女性神秘主义者没有受过严格的学校训练,但是通过“看”和“听”,特别是在忏悔过程中与神父之间的交流,她们在神秘主义理论上仍然颇有建树,被认为是痛苦和内在精神的典范。她们对于身体、感知、灵魂、痛苦、哭泣有着性别视角的独到理解,其以身体为中心的灵修方式使她们的神秘主义呈现出浓烈的情感主义特征,突破人作为造物的有限性,在爱的“狂喜”境界中实现了与圣三一的无限融合。13世纪女性神秘主义者开创的个人直面上帝,与上帝进行无差别融合,推动了历史朝着路德宗教改革的方向前进。因此本文认为13世纪女性神秘主义者上承基督教源远流长的神秘传统,孕育于12-13世纪封建社会盛极而衰的转折之机,她们以身体为中心的女性灵修是神秘主义至此发生重大转折的主导因素,她们以独特的思想、行为积极主动参与了这个时代宗教生活的变奏,而不是“黯淡”的中世纪历史里默默无声的背景。通过对这群妇女的考察可以为中世纪的妇女、宗教研究提供新视角,并恢复中世纪社会生活生机勃勃的本来面貌。

陆衡[7](2007)在《40年代讽刺文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40年代讽刺文学指的是1937年7月7日至1949年7月23日这一历史时期的讽刺文学。它包括在此期间发生的关于讽刺文学的论争、思潮和所有讽刺文学派别的作家的讽刺性文学创作。尖锐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统治者内部的利益纷争,成熟的现代文学生产体制,为讽刺文学的生长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40年代讽刺文学根植于中国古代讽刺文学土壤,发扬现代文学第一二个十年的讽刺精神,接受外来讽刺文学的题材和表现方法,取得了无愧于时代的出色成就。它经历了勃兴阶段、发展阶段和繁盛三个阶段。40年代讽刺文学的生成是媒体、创作主体、统治者(在朝或在野)等各种社会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讽刺文学场的建构正是建立在以上各种力量对讽刺文学的拒绝、干预或“借力”的较量之上的。与文学场的建构相呼应,40年代讽刺文学合法性的理论谋求主要表现为小说领域的“暴露与讽刺”、杂文领域“曲折隐晦”讽刺笔法、戏剧领域的现实与夸张等问题的论争。场域的建构与理论的论争为讽刺文学的生存提供了某种合法性,促进了这一文体的繁荣发展。时评性及其超越是40年代讽刺文学创作主体、经营组织者共同努力的方向。通过对时评性主题、人物与事件的提炼与深化,创作主体使作品超越了现实社会人生的羁绊,走进了文学审美的殿堂。为排除时评对象已经施加或可能施加的政治险情,40年代讽刺文学创作主体、经营组织者联手打造了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讽刺文学空间。隐晦曲折手法和寓言、故事新编体裁的使用是创作主体的自我保护策略,寻求强硬的政治经济后台、注意刊物编排中的软硬搭配、及时让创作者改名换姓甚至撤稿、换稿是文学经营组织者保驾护航的主要手段。社会环境所具备的内在的喜剧力量和创作主体的幽默个性与喜剧意识是40年代讽刺文学拥有喜剧性的两大前提条件。出于人们宣泄情绪的需要,创作主体塑造了“内在的空虚和无意义”的喜剧性人物、设计了滑稽尴尬的喜剧性情境(场面)、运用了“一碰就响”的喜剧性语言。40年代讽刺文学在为动荡复杂的文坛带来了阵阵笑声的同时,也暴露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如作品喜剧情感的单一;闹剧比重偏大;对人体缺陷的嘲笑过于刻薄;性事调侃有时把握失度,不善于从论辩中体现出幽默与机智等。40年代讽刺文学的现代性追求,在思想内容上主要表现为文学作品对人性与国民性的批判,对现代启蒙神话与爱情神话的解构;在形式上主要表现为在体裁之间的相互渗透、古为今用以及语言上方言、口语、欧化语的糅合使用。文体的特殊性决定了40年代讽刺文学现代性追求的“另类”,即以通俗日常来表示长久、永远,以解构来进行建构。40年代把讽刺文学合法性的依据建立在政治的需要上,把讽刺文学的使用局限于敌对的、势不两立的环境之中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了建国后讽刺文学的蓬勃发展。

丁燕[8](2003)在《法国博若莱遭绿色组织指责》文中研究指明 世界着名的法国博若莱新酒是由夏末秋初采摘的佳美葡萄酿制而成,深受消费者的青睐,但是近来其酿造商遭到了来自法国绿色组织的指责,称博若莱地区排放的废水比其酿造的葡萄酒还要多,他

二、法国博若莱遭绿色组织指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国博若莱遭绿色组织指责(论文提纲范文)

(1)回归凝视 ——苏珊娜·瓦拉东的人物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2 苏珊娜·瓦拉东人物画风格的形成
    2.1 女性画家创作空间和观念的转变
    2.2 绘画大师的启发与指导
        2.2.1 夏凡纳的启蒙与引荐
        2.2.2 雷诺阿的喜爱与赞赏
        2.2.3 劳特雷特的鼓励与支持
        2.2.4 德加的教导与帮助
    2.3 瓦拉东的个人生活沉淀
3 苏珊娜·瓦拉东人物画内容的探究
    3.1 “坦诚”着衣人物画
        3.1.1 自我的认知
        3.1.2 亲情的依恋
        3.1.3 爱情的憧憬
        3.1.4 朋友的真诚
    3.2 “刚强”裸体人物画
        3.2.1 单人裸体形式
        3.2.2 双人裸体形式
        3.2.3 群像裸体形式
4 苏珊娜·瓦拉东人物画个性鲜明的绘画语言
    4.1 稚拙粗黑的外轮廓线
    4.2 强烈厚重的装饰性色彩
    4.3 多元形式的构图
5 苏珊娜·瓦拉东人物画艺术理念的启示
    5.1 传统视觉艺术上的突破
    5.2 女性艺术家的自我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苏珊娜·瓦拉东艺术年谱
附图一 苏珊娜·瓦拉东的实际生活照片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从《切割》翻译实践看文学文本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翻译任务介绍
    1.1 翻译任务背景
    1.2 翻译任务主要内容
    1.3 译前准备和分析
        1.3.1 译前准备
        1.3.2 原作的文体特征和语言风格
        1.3.3 译作语言定位
    1.4 翻译过程中遵循的策略
    1.5 译稿的修改
2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在译《切割》中的作用
    2.1 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概述
    2.2《切割》译本的具体案例分析
        2.2.1 归化翻译策略在译《切割》中的作用
        2.2.2 异化翻译策略在译《切割》中的作用
    2.3 归化异化翻译策略与《切割》的文学性再现
3 翻译实践总结
    3.1 翻译的难点及体会
    3.2 对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的认识
    3.3 对英国文化及喜剧语言特色的认识
    3.4 对文学翻译的认识
参考文献
附录 翻译任务的原文本及译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译作目录

(3)浅谈文学翻译中译者对原作风格的再现 ——以《巴蒂斯塔》译文分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RéSUMé
引言
第一章 何为风格?
    1.1 风格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
    1.2 风格再现的重要性
    1.3 风格的可译性
第二章 《巴蒂斯塔》风格分析
    2.1 原作措辞特色分析
    2.2 原作句法分析
    2.3 原作修辞分析
    2.4 原作叙事风格分析
第三章 原作风格再现的翻译策略
    3.1 词汇层面
    3.2 句法层面
    3.3 修辞层面
        3.3.1 比喻
        3.3.2 通感
        3.3.3 排比、拟人
        3.3.4 夸张
    3.4 叙事层面
        3.4.1 人物形象刻画
        3.4.2 情景描写的再现
        3.4.3 故事情节的再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文节选(第18页~87页,见复印件)、译文节选

(4)《朗文英语语言与文化词典》中文化词语释义探讨 ——兼论汉语学习词典中文化词语的释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研究综述
        1.1.1 文化词语及其分类
        1.1.2 文化词语释义的研究现状
        1.1.3 文化词语释义实践状况
        1.1.4 《朗文》和《商务馆》文化词语释义的研究状况
    1.2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指导思想、理论基础及材料和方法
        1.3.1 指导思想
        1.3.2 理论基础
        1.3.3 研究材料
        1.3.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朗文》中文化词语的释义理念
    2.1 释义形式
    2.2 释义语言
    2.3 释义内容
        2.3.1 提供详细的语法信息
        2.3.2 提供语用信息
        2.3.3 提供常用搭配
        2.3.4 例证
        2.3.5 各种用法专栏
        2.3.6 插图
    2.4 释义原则
        2.4.1 同场同模式释义原则
        2.4.2 整体原则
第三章 《朗文》中文化词语的释义参数和释义模式
    3.1 人物
    3.2 人物形象
    3.3 作品
    3.4 城市
    3.5 旅游景点
    3.6 建筑
    3.7 地名
    3.8 场所
    3.9 组织团体机构部门
    3.10 节日
    3.11 饮食烹饪
    3.12 服饰
    3.13 宗教迷信神话
    3.14 活动、游戏
    3.15 动物
    3.16 民族
    3.17 别称绰号、职业身份、称谓
    3.18 政治、历史
    3.19 艺术、体育
    3.20 新闻出版、电视广播节目
    3.21 医药卫生、教育
第四章 《朗文》中文化词语的释义方式
    4.1 释义的三种不同理解
    4.2 词典释义方式的划分
    4.3 《朗文英语语言与文化词典》中文化词语的释义方式
        4.3.1 文化词语的释义与百科全书相结合
        4.3.2 多种释义方式结合使用
第五章 汉语学习词典中文化词语释义存在的问题
    5.1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的主要特点
        5.1.1 释义语言
        5.1.2 释义内容
    5.2 《商务馆学汉语词典》文化词语释义方面的不足
        5.2.1 收词立目
        5.2.2 释义参数
        5.2.3 释义模式
        5.2.4 释义方式
        5.2.5 文化背景知识不足
        5.2.6 中观结构设计
        5.2.7 缺乏必要的搭配信息
第六章 汉语学习词典中文化词语释义若干建议
    6.1 释义理念
        6.1.1 用户视角
        6.1.2 创新精神
    6.2 释义理论
        6.2.1 吸收语言学、语言习得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
        6.2.2 吸收文化语言学理论
    6.3 释义内容
        6.3.1 释义参数
        6.3.2 释义模式
        6.3.3 释义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5)英汉借词范畴化认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关于英汉借词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语料范围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英汉借词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国内外英语借词的研究现状
        2.2.1 国外学者对英语中借词的研究
        2.2.2 国内学者对英语中借词的研究
    2.3 国内外汉语借词的研究现状
        2.3.1 国外学者对汉语中借词的研究
        2.3.2 国内学者对汉语中借词的研究
    2.4 英汉借词对比研究现状
        2.4.1 国外借词对比研究
        2.4.2 国内借词对比研究
    2.5 借词的认知语言学研究现状
    2.6 小结
第三章 英汉借词研究的理论框架
    3.1 引言
    3.2 认知语言学
        3.2.1 原型理论
        3.2.2 概念化和范畴化理论
        3.2.3 非范畴化理论
        3.2.4 概念隐喻理论
        3.2.5 概念转喻理论
        3.2.6 类推理论
    3.3 小结
第四章 认知视域下的英汉借词
    4.1 引言
    4.2 英汉语借词现状
        4.2.1 英语借词的现状
        4.2.2 汉语借词的现状
    4.3 英汉借词语义:多次认知加工的产物
        4.3.1 认知一次加工
        4.3.2 认知二次加工
        4.3.3 认知深度加
    4.4 英汉借词语义的认知凸显性
    4.5 英汉借词语义的理据性
    4.6 对比阐释
第五章 英汉借词范畴化认知阐释
    5.1 引言
    5.2 英汉借词的范畴化
    5.3 英汉语借词范畴化方式
        5.3.1 英语借词的范畴化方式
        5.3.2 汉语借词的范畴化方式
    5.4 借词范畴中的特设范畴
    5.5 英汉借词范畴化的制约机制
        5.5.1 英汉借词范畴的文化语境依赖
        5.5.2 英汉借词范畴化的认知模式依赖
        5.5.3 语言自身制约
    5.6 英汉借词范畴化的认知选择
        5.6.1 感知选择
        5.6.2 心理频率的选择
        5.6.3 心理图式的选择
        5.6.4 义项的选择
    5.7 对比阐释
第六章 英汉借词非范畴化认知阐释
    6.1 引言
    6.2 借词语义的非范畴化
    6.3 借词词义范畴变化的认知机制
        6.3.1 隐喻与英汉借词范畴
        6.3.2 转喻与英汉借词范畴
        6.3.3 类推与英汉借词范畴
    6.4 对比阐释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2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
    7.3 本研究的启示
        7.3.1 对于英语借词翻译的启示
        7.3.2 对于词汇教学的启示
        7.3.3 对于词典编纂的启示
    7.4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十三世纪西欧女性神秘主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一个特殊的历史现象
    二、神秘主义的概念和女性神秘主义者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写作思路和本文结构
第一章 女性神秘主义的历史传统
    一、两希文化碰撞下的神秘浪潮
    二、基督教神秘主义的兴起
    三、隐修神秘主义的发展
    四、女性神秘主义的产生
第二章 女性神秘主义与12-13世纪的环境
    一、城镇经济发展中的妇女
    二、宗教生活的变化
    三、信仰领域的分化
    四、男性争论下的权力空间
    五、女性的救赎之道
    六、女性神秘主义者的知识环境
第三章 女性神秘主义与以身体为中心的女性灵修
    一、超越常规的苦行
    二、身体的想象与建构
    三、哭泣与表演
    四、眼泪与痛悔
    五、神秘的幻觉
    六、幸福的婚配
    七、以身体为中心的女性神秘主义
第四章 女性神秘主义者与她的外在世界
    一、女性神秘主义者与合作者
    二、女性神秘主义者的社会联系
    三、女性神秘主义者与异端
结论:13世纪女性神秘主义者的影响
附录:13世纪主要女性神秘主义者简介
    奇迹克里斯蒂娜(Christina of St.Trond,or Christina Mirabilis,1150-1124)
    瓦尼的玛丽(Mary of Oignies,1176—1213)
    拿撒勒的比阿特丽斯(Beatrijs of Nazareth,1202—1268)
    马格德堡的玛提尔德(Mechthild of Magdeburg,1207—1282)
    布拉班特的海德维希(Hadwijch of Brabant,13世纪中叶)
    杜瑟兰(Douceline,1215/1216-1274)
    费恩扎的乌米尔塔(Umilta of Faenza,1226—1310)
    奥格的玛格丽特(Margaret of Oingt,124—1310)
    科尔托纳的玛格丽塔(Marghereita of Cortona,1247—1297)
    福利尼奥的安吉拉(Angela of Foligno,1248—1309)
    大格特鲁德(St.Gertrude the Great,1256—1302)
    奥维多的瓦纳(Vanna of Orvieto,1264—1306)
    波纳塔(Na Prous Boneta,1290-1325)
    玛格丽特·博瑞特(Marguerite Porete,?—1310)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40年代讽刺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一章 40年代讽刺文学生态
    第一节 讽刺文学与战争共生:生长环境
    第二节 借鉴于外,继承于内:生长资源
    第三节 从一木独秀到万木成林:生长概况
第二章 40年代讽刺文学合法性的谋求
    第一节 相同的方式与不同的动机:合法性谋求的场域建构
    第二节 针锋相对与节外生枝:合法性谋求的理论论争
第三章 40年代讽刺文学时评性的超越
    第一节 批判精神的放飞:时评性的审美超越
    第二节 安全系统的启动:时评性的政治迫害超越
第四章 40年代讽刺文学喜剧性的生成
    第一节 难能可贵的天赋:创作主体的幽默个性和喜剧意识
    第二节 “使所写人物低于他的语境”:喜剧性人物的塑造
    第三节 使人物处在尴尬可笑的局面中:喜剧性情境(场面)的设计
    第四节 一碰就响:喜剧性语言的表达
第五章 40年代讽刺文学现代性的追求
    第一节 人与兽的艰难告别:主旨上的现代性追求
    第二节 瓶与酒的天才配置:形式上的现代性追求
余论
    一 讽刺文学在当代的曲折发展
    二 当代影响、制约讽刺文学创作蓬勃发展的因素
附录
    一、40年代讽刺文学大事略
    二、40年代讽刺文学主要作品编目
    三、40年代讽刺文学理论论争文献
参考文献
后记

四、法国博若莱遭绿色组织指责(论文参考文献)

  • [1]回归凝视 ——苏珊娜·瓦拉东的人物画探究[D]. 马亚倩.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从《切割》翻译实践看文学文本翻译中的归化与异化[D]. 李灵芸. 青岛科技大学, 2016(08)
  • [3]浅谈文学翻译中译者对原作风格的再现 ——以《巴蒂斯塔》译文分析为例[D]. 文才喆. 南京大学, 2015(07)
  • [4]《朗文英语语言与文化词典》中文化词语释义探讨 ——兼论汉语学习词典中文化词语的释义[D]. 邢燕红. 鲁东大学, 2012(09)
  • [5]英汉借词范畴化认知研究[D]. 王欣. 华中师范大学, 2012(12)
  • [6]十三世纪西欧女性神秘主义研究[D]. 汪丽红. 复旦大学, 2012(03)
  • [7]40年代讽刺文学研究[D]. 陆衡.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8]法国博若莱遭绿色组织指责[J]. 丁燕.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3(06)

标签:;  ;  ;  ;  ;  

法国博若莱被绿色团体指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