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人性的呼唤——《青梦》评析

自由与人性的呼唤——《青梦》评析

一、自由人性的呼唤——《青梦》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邱宇[1](2021)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是我国舞剧的重要改编现象之一。它孕育于苏联舞剧的改编经验之中,伴随着“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这一契机得以催化、生发。早年由于文艺思想刚刚解禁,我国的舞剧编导沿着鲁迅先生对民族根性的批判道路,纷纷聚焦于现代文学以触碰伤痕、反思历史。直至跨世纪之前,这一现象方才有所转变。为了迎接新世纪,书写新篇章,展现我国的新面貌,我国的舞剧编导对当代文学也投入了极大的关注。一方面,他们在对现当代文学的多元关注中深度呼应“双百方针”与开放思潮,另一方面则努力挖掘作品中“当代性”与“现实性”的内涵,助力现实题材的舞剧创作,并实现编导自身的本我诉求。迄今为止,以现当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舞剧,已然成为我国舞剧繁荣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从文学到舞剧的转换路径方面,除了直接转换之外,编导们往往会以改编自文学作品的话剧或电影为重要的视觉参照。在对文学作品的阐释方面,忠实于原着、个性化阐释以及时代新释是编导们的多元选择。而就具体的实操而言,首先编导们需要明确的是,一切改编策略都是为着以舞蹈的形式和手段,来塑造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因此,从文学人物到舞剧人物、文学情节到舞剧情节以及文学结构到舞剧结构的转换,始终需要以舞剧艺术规律为重要遵循,进而对文学人物进行塑造和刻画,方能实现原着精神的呈现与传递。

李昱洁[2](2020)在《杨凡电影作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综艺》杂志报道,2019年第二季度,杨凡导演将携新作动画长片《继园台七号》与大家见面,这一消息也让观众重新关注到阔别银幕已久的杨凡导演。杨凡导演从影40余年,从1984年处女作《少女日记》开始,共执导影片13部,在主题选择上以通过讲述复杂的爱情关系来表达女性情感、女性生活状况见长,这在同时代的香港导演中是独树一帜的。在美学表现上,杨凡导演的作品极具个人风格,一方面基于80年代香港社会的宏观大背景下,讲述真实都市中发生的传奇故事,在表达人物情感的同时化身为一名观察者,并对人的异化进行反思和批判;另一方面,杨凡导演的电影中倾慕于添加具有传统中华文化韵味的符号,尤其钟爱昆曲,比如电影《游园惊梦》、《凤冠情事》以及一部昆曲纪录片《律》。《游园惊梦》取材自明代汤显祖的爱情故事《牡丹亭》,电影与原着两者异曲同工之处就在于对爱情的歌颂,对美的追求,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期待。杨凡导演在以商业电影着称的香港,创作了一系列带有明显个人风格的文艺爱情片经典之作。特别是其电影作品中鲜明的女性意识及其生命感触,使我们作为研究者有必要对杨凡电影作品的性别话语、情爱叙事和审美特征进行较为深入的思考,去探询杨凡电影作品中的精神内核,进而去理解香港爱情文艺片的社会文化内涵。

杨瑶[3](2019)在《论聂华苓小说中的“边缘人”叙事》文中研究指明聂华苓不仅是台湾现代派作家的代表,还是海外华文文学的代表。成长于战火纷飞年代里的聂华苓切身体验到作为“边缘人”的痛苦和挣扎,在聂华苓各个阶段的创作中,她创作的主题在不断变化,创作手法也在不断创新,但立足于边缘视角,关注她眼中的“边缘人”却始终如一。本论文以聂华苓笔下的“边缘人”作为切入点,以文本细读为主,结合聂华的人生经历,对聂华苓小说中“边缘人”的形象类型、精神内涵、艺术手法和价值意义进行深入探讨。第一章对聂华苓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类型进行系统的分类梳理。本章分别分析了聂华苓笔下的三类“边缘人”形象,分别为异域文化冲突中的“边缘人”,社会转型中的“边缘人”和政治纷争中的“边缘人”。第二章探讨聂华苓笔下“边缘人”的精神内涵。聂华苓笔下的“边缘人”在两种不同文化、价值观之间徘徊不定,面临着身份缺失的精神焦虑。他们不被群体所接纳,却被群体规则所束缚,处于不自由、身份缺失、社会价值缺失的状态,但在这种状态下,聂华苓笔下的“边缘人”迸发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反抗精神,他们展现出对自由的向往,对个体身份的探寻,对自身“边缘”地位的反抗,具有积极意义。第三章分析聂华苓小说中“边缘人”形象塑造的艺术策略。在小说中,聂华苓借助物质生活空间和社会生活空间的刻画揭露“边缘人”的边缘处境,通过梦境刻画和细节描写呈现“边缘人”的精神世界,采用今昔并行的叙事结构和插叙手法强调“边缘人”命运的变迁。第四章探讨聂华苓所塑造的“边缘人”的现实意义。聂华苓立足于“边缘人”视角,再现了“边缘人”尴尬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肯定了“边缘人”的自由精神,呼唤社会对“边缘人”的关怀和接纳,具有人文意义。同时,聂华苓借助于对“边缘人”的书写再现了祖国历史,折射出她对中西文化的思考,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

朱玲玉[4](2017)在《张严平人物通讯的叙事学研究》文中指出张严平是新华社领衔记者、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她从业30多年来,以人物通讯的体裁形式,报道了一批典型人物,在社会上树立一个个精神标杆,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她的人物通讯作品,是典型的“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本文运用叙事学理论框架和文本研究方法对张严平的人物通讯进行深度分析,发掘其人物通讯写作的成功与独特之处。张严平的人物通讯运用多种叙事视角真实地刻画出可亲、可感的人物形象,同时又抓住深刻灵活、扣人心弦的细节与场景进行分析;叙事结构上采用了多重结构、板块组合结构、透视结构以及纵横交错结构,使得新闻事实在点、线、面、阵上灵活组合,从而使得文章达到立体、多元,充满动感,从多面的人物关系中反映人物性格和内心状态,刻画人物内心,深入挖掘人物的思想;为了还原人物在大环境背景下所秉承的人格特征,张严平总是深入人物所处的环境和生活状态中,亲身体验人物在事件行为中的身心状态和情感细节,用体验到的经验来反映人物的经验,谋求叙事的“共情”效果,激发出作者、读者和人物之间的精神共鸣。纵观张严平的人物通讯,把饱满曲折的情节结构化、个性鲜明的人物人格化及充分彰显人性深处的真善美,通过巧妙的悬念叙事、视觉叙事以及首尾呼应式叙事提高叙事效果,传达人物的内在精神。

毛智慧[5](2014)在《无名的勇者 ——论陈学昭创作的精神矛盾与内在冲突》文中认为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陈学昭是一个经常被忽略而又独特的存在。作为跨越现代、当代两个时期的女性知识分子作家,陈学昭及她的作品大多被湮没,影响力非常薄弱。但与寂寞的文坛地位相对的是陈学昭终其一生的不停写作,两者形成巨大反差。与同时代其他作家相比,陈学昭的独特性在于始终坚持基于自身经验的“个人化写作”,也正是这份坚持决定了陈学昭在个人话语与主流话语的冲突中“低飞”的宿命。本文以陈学昭的“个人化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其一生写作的追溯,分析其写作中蕴藏的精神矛盾与内在冲突。全文的结构由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其中正文分为三章。绪论: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对作家的创作进行分期界定。第一章:结合陈学昭早期生平经历分析其进入延安之前的创作。首先,分析陈学昭精神资源的形成,指出“五四”精神、法国文化以及个人生命体验构成了陈学昭独特的精神世界。其次,比较分析陈学昭与冰心等人共同进入《新文学大系》和三十年代女作家论的经历,认为在新文学初创期,陈学昭虽以“新女性”作为时代的先声登上文坛,但是获得肯定的同时也面临着写作的困境,文本中成为历史主体的诉求被遮蔽。最后,分析三十年代文坛转向革命文学创作的主流后,陈学昭仍创作以《南风的梦》为代表的“女性知识分子”系列小说,显示出与主潮不合时宜和对革命政治的保持距离。这种个人化的写作一直延续到1938年以体制外的自由知识分子身份创作的《延安访问记》。第二章:对陈学昭进入体制后的创作进行分析。首先,以《工作着是美丽的》为个案研究,与杨沫的《青春之歌》进行比较,分析陈学昭的“个人化”文本形成过程的“前史”、“后史”与《青春之歌》存在的差异。其次,分析两个文本在主题、文学接受两方面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最后,对陈学昭精神困境的原因分析。揭示知识分子改造带来的“身份”转型和政治话语规约下女性主体性诉求的遮蔽是陈学昭精神矛盾与内在冲突的重要原因。第三章: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创作分析。首先,对五六十年代创作的《土地》、《春茶》与建国前土改小说经典《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邪不压正》比较,指出对主流话语的一种刻意模仿,难以回避这一题材无法绕开的暴力、落后分子等问题,艺术创作力的逐渐丧失使陈学昭难以写出让人喜爱的作品,难以引起读者和评论界的关注。其次,新时期后,对《工作着是美丽的》、《土地》、《春茶》多次修改,版本问题显示了陈学昭写作另一种努力的可能性;书写《天涯归客》、《浮沉杂忆》个人回忆录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与她的小说创作形成一种文本上的互文。对小说的修改和回忆录的书写,都是试图努力实现对个人话语的回归。结语:陈学昭写作的意义与局限。90年代以来的“个人化写作”与五四以来陈学昭等人“个人化写作”流脉呈现的是一种断裂的关系,但是,在今天这一时代,文学创作有了充分的写作空间,这使“个人化写作”具有了一种发展的可能性。

杨铃铃[6](2013)在《论张雅文的纪实文学创作 ——兼谈新时期以来的女性纪实文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张雅文是新时期以来具有独特创作个性的女性纪实文学作家。上世纪70年代,张雅文从创作《玩命俄罗斯》起,相继创作了《蓝盾行动》、《走过伤心地》、《生命的呐喊》等一系列纪实文学作品,从一个只受过五年半正规教育的学童,成长为新时期重要的纪实文学作家。张雅文在这段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艰辛,走过了一段又一段非凡之路。而正是这种“非凡”,使得其纪实文学作品体现出别样的魅力。本文从宏观角度,从三个层面对张雅文的纪实文学创作进行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观照。在此基础上,联系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女性纪实文学作家,在概括了解新时期女性纪实文学创作概况的同时,突出表现张雅文创作的独特之处。首先,张雅文做到了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采访实践的统一,体现出一个纪实文学作家的主体庄严性,即以切身感受与体验以及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创作。同时,她注重对题材的深入挖掘和开拓,既关注现实,又倾向于书写奇人奇事。其次,张雅文在人物选择方面也颇具特色,她从自身经历出发,既关注底层小人物,又追寻精神上的崇高,其主人公大都显示出无坚不摧、绝不屈服的刚强个性;她既关注人物的独特个性,以人物的不凡经历凸显其精神风貌,又善于在矛盾冲突中深化人物。最后,她还不断探索文本表现形式,发挥跨文体创作的优势。在保持叙事真实性的同时,又借鉴虚构文学的叙事策略,采用“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精心安排文章结构、巧妙刻画人物心理,将歌颂与暴露有机结合,使其文本更具可读性。

石晓博[7](2012)在《在阳光下品梦——王宜振儿童诗集《夏天里的苹果梦》评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会员,中国西部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快乐文学》主编王宜振先生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队伍中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几十年来,在儿童文学的沃

姚韫[8](2011)在《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文中研究表明该文以何其芳的文学思想作为研究对象,力图以整体性的眼光审视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将何其芳文学创作中体现的文学思想与文学批评文本中生成的文学思想等量齐观,共同作为构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理论基石。将视阈深入到何其芳文学思想形成的社会现实语境中,分析其艺术性追求与政治性诉求的矛盾性,诗人气质与主流批评家身份角色认同的冲突性,以及“旧我”与“新我”、“小我”与“大我”之间的纠葛,同时,深入剖析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与建国后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转变、对毛泽东的“领袖崇拜”心理以及何其芳自身的性格禀赋,多维度地阐释何其芳文学思想的矛盾性及其形成动因。该文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明确论文的选题意义,梳理何其芳研究的概貌,阐明本论文的研究价值、方法和创新点。该文把何其芳置于当时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并将其与某些“权力批评家”相比照,凸现何其芳的意义和研究价值,正视其文学理论的建设性和矛盾性是何其芳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该文选题的出发点和归宿。通过对何其芳研究的整体风貌加以“概观周览”,发现其中仍有值得进一步探讨和开掘的空间。该文着眼于整体性的观念、系统性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批评与创作、个体与时代、历时性与共时性、个性与共性、继承与超越、贡献与局限、成因与表现等要素的辨析,开掘何其芳文学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典型意义。第二章从历时性的角度梳理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发展理路。何其芳文学思想的演进路向是曲折多变的,大体经历了形成、转型、反思、检讨四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刚踏入文坛的何其芳崇尚“美、思索、为了爱的牺牲”,初步形成了他对文学的体认和感悟;延安时期是他思想的转型期,他开始用毛泽东文艺思想来改造自己的小资产阶级文艺观;建国十七年则是他系统阐释毛泽东文艺思想与批评非主流思想的反思期;文革时期他的文学思想则表现为“愚忠”式的检讨。总体观之,何其芳的文学思想鲜明地烙刻着时代印记。第三章力图建构出何其芳相对完整的文学思想架构,并将他的文学思想体系作为一个运动、流转的整体来看待,以考察其随时代流变而做出的相应调整,包括对文学本质论、文学体式论、文学方法论、文学鉴赏论等论阈观点的变化。第四章对体现何其芳文学思想的经典文本进行细致地梳理与阐析,深入发掘其文学思想中的闪光点,主要选取《关于现代格律诗》、《论阿Q》、《论〈红楼梦〉》和《关于现实主义》这几个经典文本作为个案研究,运用“历史还原法”将其放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加以分析,探讨其具体内涵,阐发其在当代文学理论建设中的价值和独特贡献。第五章是该文的重点,主要分析何其芳文学思想的矛盾性。首先,阐析何其芳文学思想的矛盾性的具体表现:在新诗理论的倡导上,何其芳总是在强调诗歌内容的前提下进行形式探索,在承认民歌体可以作为新诗的体裁之一的前提下倡导现代格律诗;在探讨文学典型问题时,他坚持在对阶级社会中文艺现象进行阶级分析的前提下,提出自己的典型“共名说”;在对待文学遗产的态度上,他始终在毛泽东的《讲话》框架内加以阐释。其次,探讨何其芳文学思想的矛盾性形成的复杂动因。一是,何其芳作为带有忧郁气质的现代派诗人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阐释者双重角色认同之间的冲突所造成的;二是,何其芳被动参与文学论争时的矛盾心态与主动接受主流意识形态询唤的思想冲突所决定的。三是,与知识分子文化身份的转变、对毛泽东的“领袖崇拜”心理以及自身的性格禀赋有关。最后,为了更明晰地凸现何其芳其人其文的典型性,将其与周扬加以比较。虽然在“十七年”期间他们同为文艺界的领导,同为权力话语的阐释者,但是,何其芳的文学批评尽量在文学范围内探讨文艺问题,在相对宽松的语境下,提出了如“共名说”那样有建树的学术观点,而周扬则紧跟政策,将文艺看作政治的风向标、晴雨表,并通过对毛泽东文艺思想以及党的方针、政策的阐释来树立自己在文艺界的权威,对“异端”大加挞伐。当然,该文并未因此抹杀周扬在新时期反思人道主义等问题上所作出的理论贡献,倍感遗憾的是何其芳没有迎来新时期文学艺术的“春天”就溘然长逝。基于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该文从社会学、发生学、心理学、哲学、文化学等多维视角切入,采用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进行研究,综合运用文本细读法、比较法、辩证逻辑法等具体方法,对何其芳的文学思想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与探讨。该文力求客观、全面地把握何其芳文学思想的贡献与局限,力求言之有据、言之成理,以富于启发性的论述,丰富何其芳研究的理论空间。

吕若淮[9](2010)在《台湾文社及其《台湾文艺丛志》研究》文中提出台湾文社是1918年台湾传统知识分子“恐斯文之将丧”之时,为“作砥柱于中流”而创设的以“鼓吹文明、研究文章诗词、互通学者声气”为宗旨,具有现代社团组织结构特点的文学团体。它是在特殊的历史年代,当诗歌蓬勃发展却日益缺乏内涵之时,传统知识分子希望通过“文”的形式来完成诗歌不能完成的历史使命的呼吁下诞生的。它靠着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聚集全台精英知识分子,成功地将台中的知识分子群体范围拓展至全台,成为台湾文艺届的领头雁。它充分利用先进的印刷技术手段,创办机关刊物《台湾文艺丛志》,开辟了稳定的文学场域,既是全台知识分子文章交流的场所,亦为刊登大小诗社佳作的园地,修补并纠正了文坛诗文一度不平衡的状态,为后人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文学史料。台湾文社以《台湾文艺丛志》为中心,汲取“五四”文思,传承中华文化,译介西方文明,反思东方传统,始终坚持一种相对自由开通的文化立场,追求东西文明的融会贯通,以此对抗强势的日文压制和殖民现代性的入侵。台湾文社与时俱进,旧中有新,保守中有进步,是一个自觉的文学启蒙团体,它的成立和发展标志着台湾文学史上第一个知识分子共同体的诞生。

高帆[10](2007)在《唐宋梦词探析》文中提出中国梦文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唐宋梦词是梦文学这棵树上的一株奇葩,它走出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在梦的题材,艺术表达方式上都有所拓展。本文主体部分由5章组成;第1章阐述了研究动机和目的,同时对中国古典诗词中梦意象的研究工作进行了综述。第2章简介了梦词产生的基础并对梦词进行了概念上的界定。第3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梦词的主流和梦词的拓展角度分析了唐宋梦词的内容——情爱之梦和政治人生之梦,在其间,插入了对梦词艺术表现手法的分析。第4章从美学的角度来赏析梦词,着重从意境美、人性美和悲剧美三方面阐述。第5章重点介绍了唐宋梦词的代表词人;李煜、晏几道、苏轼、辛弃疾。之所以选择这四位词人,是因为他们在梦词的发展历程上有着开拓性的价值和意义。梦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将文人的心灵和情感投射出来,唐宋梦词更是将梦的运用发挥到了极至,为中国梦文学的发展和成熟做出了贡献。通过本文的探析,我们可以窥探出唐宋词人精神状态的发展演变,进而希望对梦文学的研究更推进一层,取得更大的超越。

二、自由人性的呼唤——《青梦》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由人性的呼唤——《青梦》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范围及理论方法
第一章 文学与舞剧的改编关系
    第一节 文学与舞剧特征之异同
        一、基本媒介:文字与肢体
        二、叙事特征:历时性与共时性
        三、文本接受:间接性与直接性
    第二节 文学与舞剧的联通性
        一、改编的前提:前理解与“空白”
        二、改编的内核:戏剧性与适舞性
        三、改编的意义:阐释与接受
    第三节 中国文学与舞剧改编的历史关系
        一、文学改编是苏联舞剧的创作传统
        二、苏联舞剧经验下中国文学的舞剧改编
        三、中国现当代文学作为舞剧改编的重要选材
第二章 基于审美性原则的舞剧改编实践
    第一节 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关注时段与内容
        一、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聚焦现代文学——对民族根性的批判
        二、九十年代末以降聚焦当代文学
    第二节 从现、当代文学到舞剧的改编路径
        一、从文学到舞剧的直接改编
        二、“戏剧文学-话剧-舞剧”模式的间接改编——话剧《雷雨》改编的个案分析
        三、“文学-电影-舞剧”模式的间接改编——张艺谋电影改编的个案分析
    第三节 对现、当代文学的多维阐释与时代诉求
        一、忠实于原着的实验性探索:助力芭蕾“三化”的实践与追求
        二、聚焦原着的个性化解读:在反思历史中追随现实主义舞蹈的创作道路
        三、基于原着的时代新释:呼应现实题材舞剧创作潮流
第三章 基于舞剧艺术规律的改编策略
    第一节 文学人物的提炼与塑造
        一、核心人物的提取与适舞性调整
        二、文学形象典型性格的舞剧同构
        三、文学形象及性格的扬弃与整合
        四、文学形象的符号化与象征化设计
    第二节 文学情节的提取与重构
        一、主要矛盾和主要事件的勾勒
        二、侧重情节的悲剧性铺陈
        三、文学情节的想象性延展
    第三节 文学结构的借鉴与重组
        一、传统戏剧文学结构的借鉴
        二、以人物内心活动为依据的结构重组
第四章 中国现当代文学改编舞剧的内涵及价值
    第一节 基于文学的内涵与价值
        一、实现文学作品的跨媒介传播
        二、促进中国文学的跨文化交际
        三、丰富文学的“经典化”内涵
    第二节 基于舞剧的内涵与价值
        一、提升舞剧的表意格调
        二、敞开舞剧表意方式的创新与创造
        三、拓宽“现实题材”舞剧创作道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表
作者简介
致谢

(2)杨凡电影作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杨凡电影作品中的性别话语
    第一节 情爱类型的呈现
        一、少年时期的青涩纯爱
        二、风尘男女奇情之恋
        三、暧昧悠长的同性情谊
    第二节 性别视角的构建
        一、酷儿叙述者
        二、女性意识的表述及批判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杨凡电影作品中的情爱叙事
    第一节 欲望化叙事形态
        一、本我欲望驱动的叙事
        二、自我欲望驱动的叙事
        三、超我欲望驱动的叙事
    第二节 多元的叙事手法
        一、线性叙事结构
        二、情爱关系的非常态设置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杨凡电影作品中的审美风格
    第一节 独特的文化元素
        一、昆曲文化的深度融入
        二、香港文化的经典表达
    第二节 唯美的视听语言
        一、昆曲文化符号与视觉语言的结合
        二、电影音乐的视听联觉效应
    本章小结
结语
    一、对人的异化的批判和反思
    二、对跨性别者的包容与同情
    三、对情爱中真善美的伦理追求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杨凡电影作品一览表

(3)论聂华苓小说中的“边缘人”叙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聂华苓小说中的“边缘人”形象类型
    1.1 异域文化冲突中的“边缘人”
    1.2 社会转型中的“边缘人”
    1.3 政治纷争中的“边缘人”
2 聂华苓小说中“边缘人”的精神内涵
    2.1 对个体身份的探寻
    2.2 对“边缘”地位的反抗
    2.3 对自由之路的追寻
3 聂华苓小说中“边缘人”的叙事策略
    3.1 展现“边缘人”生存境遇的空间塑造
    3.2 突出“边缘人”内心世界的心理描写
    3.3 强调“边缘人”的命运变迁的叙事结构
4 聂华苓书写“边缘人”的价值意义
    4.1 人文意义:关注边缘
    4.2 历史意义:书写历史
    4.3 文化理想:和平共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张严平人物通讯的叙事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源起及研究的目的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典型报道研究
        0.2.2 典型报道的叙事学研究
        0.2.3 张严平人物通讯研究
    0.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0.4 张严平及其作品概述
第1章 张严平人物通讯的叙事视角
    1.1 全知视角
    1.2 限知视角
        1.2.1 直接引语式
        1.2.2 第一人称式
        1.2.3 第二人称式
    1.3 纯客观视角
    1.4 叙事聚焦
第2章 张严平人物通讯的叙事结构
    2.1 多棱结构与圆形人物塑造
    2.2 透视结构与精神脉络体系
    2.3 板块组合式结构与第三方叙事
    2.4 纵横交错结构与时空点回溯
第3章 张严平人物通讯的叙事情境
    3.1 作为亲身体验者的叙事性
    3.2 深入日常生活的叙事
    3.3 人物行动与人格塑造的叙事共谋
    3.4 社会情境与文本伦理范式
第4章 张严平人物通讯的叙事技巧
    4.1 悬念性叙事
        4.1.1 倒叙式悬念
        4.1.2 提问式悬念
        4.1.3 铺垫式悬念
    4.2 视觉化叙事
        4.2.1 细节化叙事
        4.2.2 场景化叙事
    4.3 首尾呼应式叙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张严平人物通讯统计(2001-2011年)
附录B: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无名的勇者 ——论陈学昭创作的精神矛盾与内在冲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前延安”时期——先声与隐退
    一、五四时代之女
    二、新文学中的彰显与遮蔽
    三、心灵行吟与自由歌者
第二章 延安时期——挣扎与坚守
    一、集体话语中的个人突围
    二、主题的弥合与错位
    三、沉重的启蒙与规范的激情
第三章 “后延安”时期——迷失与回归
    一、艰涩的话语协调
    二、版本:修改与调整
    三、潜在写作的“个人化”回归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论张雅文的纪实文学创作 ——兼谈新时期以来的女性纪实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张雅文与新时期女性纪实文学
    第一节 “女性文学”与“女性纪实文学”
    第二节 张雅文纪实文学创作概述
第二章 主体庄严与题材开拓
    第一节 切身体验与正义良知
    第二节 现实选题与传奇题材
第三章 崇高与平凡的人物典型
    第一节 典型人物的选择
    第二节 典型人物的刻画
第四章 丰富多样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歌颂与暴露的有机融合
    第二节 以小见大的挖掘与创新
    第三节 纪实与虚构的相互依存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1.2 何其芳研究综述
    1.3 研究价值、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2章 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发展理路
    2.1 形成:三个基点(1930—1938)
        2.1.1 何其芳早期思想的三个基本点:"美、思索、为了爱的牺牲"
        2.1.2 何其芳早期文学思想的形成原因
    2.2 转型:从诗人到毛泽东思想的"阐释者"(1938-1949)
        2.2.1 告别个人主义成为"知识分子改造的好典型"
        2.2.2 《讲话》精神的阐释者
    2.3 反思:"《讲话》注我"和"我注《讲话》"(1949-1965)
        2.3.1 由创作转向文学理论研究
        2.3.2 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对毛泽东思想的阐发
        2.3.3 "双百"方针提出后所带来的反思契机
        2.3.4 游移于文艺的审美性与阶级性之间
    2.4 检讨:否定与忏悔(1966-1977)
        2.4.1 "文革"期间的自我否定
        2.4.2 短暂的"自我忏悔"
第3章 何其芳文学思想的整体架构
    3.1 文学本质论
        3.1.1 文学的功能:从审美论到政治功利论
        3.1.2 文艺的服务对象:从为"个人"到为"工农兵"服务
    3.2 文学体式论
        3.2.1 对诗歌概念的界定
        3.2.2 对现代散文文体建设的贡献
        3.2.3 对小说与戏剧的见解
    3.3 文学方法论
        3.3.1 对现实主义概念的理论辨析
        3.3.2 现实主义的创作源泉与形式
        3.3.3 现实主义的评价标准
    3.4 文学鉴赏论
        3.4.1 对"合格读者"的审美要求
        3.4.2 对读者的重新界定:"工农兵"
第4章 何其芳具有建设·性的经典文本解读
    4.1 《关于现代格律诗》
        4.1.1 对诗歌形式的探讨
        4.1.2 理论意义的阐释
    4.2 《论阿Q》和《论〈红楼梦〉》
        4.2.1 对典型"共名说"的学理阐释
        4.2.2 独特的创新价值
    4.3 《关于现实主义》
        4.3.1 问题的提出:"唯政治倾向"与"非政治倾向"的讨论
        4.3.2 试图以《讲话》来整合胡风的文艺观点
第5章 何其芳文学思想的矛盾性分析
    5.1 预设前提下的新诗理论倡导
        5.1.1 肯定诗歌内容前提下的形式探索
        5.1.2 大跃进民歌风潮中的谨慎前行
        5.1.3 创作实践的受阻与艺术个性的消隐
    5.2 阶级分析法笼罩下的"共名说"
        5.2.1 阶级论的威慑力
        5.2.2 阶级分析前提下的变通策略
    5.3 《讲话》框架内对文学遗产的继承与批判
        5.3.1 反对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
        5.3.2 "关于中国文学的主流"的辨析
        5.3.3 "关于评价过去的作家和作品的标准"
    5.4 何其芳文学思想矛盾性的形成
        5.4.1 角色认同的困惑与焦虑:徘徊于政治与艺术之间
        5.4.2 文学思潮的浸淫与对主流意识形态询唤的回应
        5.4.3 知识分子的文化人格与"领袖崇拜心理"
    5.5 何其芳思想的重要参照:周扬
        5.5.1 在文学论争中不同的表现与作用
        5.5.2 对于相关文学理论问题的矛盾态度
        5.5.3 关于人道主义等问题的反思及突破性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9)台湾文社及其《台湾文艺丛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中文文摘
Abstract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第二节 已有研究成果综述
        一、以台湾文社和《台湾文艺丛志》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的论文
        二、其他相关着述
        三、栎社研究成果综述
    第三节 研究范围和目的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论述结构
第一章 台湾文社的创立
    第一节 汉文化存亡断续的时代
        一、西风东渐对汉学的冲击
        二、日本对台湾的殖民政策及对汉学和汉语的打压
        三、日本殖民当局对士绅文人的拉拢及诗社兴盛、文社稀缺的现象
    第二节 台湾文社正式成立
    第三节 台湾文社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模式
        一、组织结构
        二、财务结算
    第四节 台湾文社的活动状况
        一、召开理事会议
        二、征文征诗
        三、支部活动和社团往来
        四、接待大陆文人团体
        五、其他社会活动
    第五节 台湾文社人物榜
        一、人物综合统计
        二、人物综合分析
第二章 《台湾文艺丛志》的刊发
    第一节 《台湾文艺丛志》的创刊和运作
        一、创刊
        二、出刊异常情况
        三、改版及版面沿革
        四、栏目设置:兼容并蓄、雅俗共赏
    第二节 台湾文社解散和《台湾文艺丛志》停刊原因探析
        一、文社经费不足
        二、"治警事件"的冲击
        三、新旧文学论争日益激烈
第三章 汲取与传承
    第一节 汲取"五四"文思
        一、论说类
        二、小说类
        三、游戏文章和随笔类
    第二节 两岸文人交流
    第三节 传承中华文化
    第四节 精英文化与通俗文学
        一、知识精英文化
        二、现代通俗文学
        三、通俗文学创作影响
        四、折中与调和
第四章 译介与反思
    第一节 引介异质文明
        一、关于西方国家的历史演变、政治改革和经济变革
        二、关于西方哲学
        三、关于西方科学
    第二节 翻译语言、风格评析
        一、源语言为英语
        二、源语言为日语或其他语种
    第三节 译作议题解析
    第四节 译者主体性的隐藏与凸现
第五章 作家个案研究
    第一节 林子瑾(1878-1954)
        一、生平简略
        二、同栎社和台湾文社的渊源
        三、创办樗社和组织中嘉南联和吟会
        四、诗文成就
        五、理想与抱负
        六、被栎社退社风波
    第二节 蔡氏昆仲《丛志》显名
        一、蔡子昭(1888-1936)
        二、蔡梓舟(1895-?)
第六章 文社·刊物·知识分子共同体
    第一节 台湾传统知识分子结社
    第二节 转型时代的传统知识分子
    第三节 台湾文社:知识分子共同体的形成
        一、价值共识
        二、团体领袖:栎社诗人群体
        三、身份归属和交往网络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台湾文社大事(历年活动)一览表(1918-1925)
    附录二 台湾文社人物传略
    附录三 《台湾文艺丛志》目录明细表(按栏目分)(1919-1924)
    附录四 台湾文社征文一览表
    附录五 台湾文社征诗证词一览表
    附录六 其他诗社活动情况表
    附录七 台湾文社和崇文社同期征文列表(1918-1925)
参考文献
致谢

(10)唐宋梦词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动机和目的
    1.2 古典诗词中梦意象研究综述
第2章 梦词产生的基础及概念界定
    2.1 梦词概念的界定
    2.2 梦文学的渊源及梦词流程
    2.3 唐宋词人何以如此爱梦
第3章 梦魂惯得无拘检——唐宋梦词里的世界
    3.1 梦词的主流——情爱之梦
        3.1.1 酒宴歌舞醉中梦
        3.1.2 相思梦
        3.1.3 伤逝梦
    3.2 梦词的拓展——政治、人生之梦
        3.2.1 收复中原的爱国梦
        3.2.2 人生喟叹之梦
        3.2.3 归隐的梦
第4章 梦里翩然蝴蝶——审美领域里的唐宋梦词
    4.1 朦胧幽约的意境美
    4.2 独具魅力的人性美
    4.3 无可追寻的悲剧美
第5章 梦里不知身是客——梦词的代表词人
    5.1 路遥归梦难成——李煜
    5.2 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
    5.3 世事一场大梦——苏轼
    5.4 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
第6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自由人性的呼唤——《青梦》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舞剧改编研究[D]. 邱宇.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杨凡电影作品研究[D]. 李昱洁.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3]论聂华苓小说中的“边缘人”叙事[D]. 杨瑶. 四川师范大学, 2019(02)
  • [4]张严平人物通讯的叙事学研究[D]. 朱玲玉. 湘潭大学, 2017(02)
  • [5]无名的勇者 ——论陈学昭创作的精神矛盾与内在冲突[D]. 毛智慧. 沈阳师范大学, 2014(09)
  • [6]论张雅文的纪实文学创作 ——兼谈新时期以来的女性纪实文学[D]. 杨铃铃. 湖南大学, 2013(04)
  • [7]在阳光下品梦——王宜振儿童诗集《夏天里的苹果梦》评析[J]. 石晓博. 唐都学刊, 2012(02)
  • [8]论何其芳文学思想的建设性和矛盾性[D]. 姚韫. 辽宁大学, 2011(02)
  • [9]台湾文社及其《台湾文艺丛志》研究[D]. 吕若淮. 福建师范大学, 2010(01)
  • [10]唐宋梦词探析[D]. 高帆. 南昌大学, 2007(06)

标签:;  ;  ;  ;  ;  

自由与人性的呼唤——《青梦》评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