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和王安忆上海小说中的怀旧母题

张爱玲和王安忆上海小说中的怀旧母题

一、张爱玲王安忆上海小说中的怀旧母题(论文文献综述)

朱妤双,戚涛[1](2021)在《难以为继——张爱玲小说中怀旧书写的退变》文中研究指明学界对张爱玲的怀旧问题不置可否,对其怀旧意义、身份和原因问题的解释也语焉不详。结合当代怀旧理论和认知图式视角重新审视其创作生涯,即便怀旧不是她最重要的主题,也是无法忽视的重要存在。其怀旧易被忽视,与其发育不全、又经历了一个由朦胧理想、到破碎鸡肋,再到碎片化的退变过程有关。环境和处境不利是其怀旧逐步退变的外因,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她内在人格之间的彼此相克。由于前者,她不断遭遇各种断裂,建无可建;由于后者,她大部分时间的防御需求大于补偿需求,导致怀旧策略难以为继。因为发育不全,她的怀旧所建构出来的另类价值,或无法满足她的贵族审美品位,或无法通过现实的检验,所以提供不了一种可接受的理想身份。

王欣汀[2](2019)在《论王安忆叙事中的“上海”空间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或许再也没有哪位作家像王安忆一样与上海这座城市如此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上海这座城市的发展变化、风俗人情在王安忆的作品中都得到了展现。而通过不同作品的叠加,王安忆也逐渐构建起了独属于自己的叙事空间——上海。本文以王安忆叙事中的“上海”空间建构为研究内容,以叙事空间“上海”为切入点,运用空间叙事、叙事学等相关理论,主要采用描写与解释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王安忆创作中的叙事空间“上海”进行全面考察和分析。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上海这一叙事空间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更为清晰和完整的展现王安忆的建构过程。本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选题意义与价值、研究现状进行阐述,对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进行详细交代。第二章首先分析了王安忆的创作与上海这一空间的密切联系。同时,结合上海的城市发展历程、城市文化风俗,对王安忆的上海描写进行分析。以王安忆80年代的重要作品《长恨歌》为起点,从怀旧语境中对上海这一叙事空间的生发过程进行分析和论证。第三章主要探讨王安忆九十年代的作品,分别从城市、乡村、文化三个空间维度,来对上海这一叙事空间进行分析。王安忆对于上海的建构不是一维的或是平面的,而是立体化的。通过在不同空间中,对于上海的塑造和映射,能够进一步探究王安忆赋予上海这座城市的更为深沉的思索和更为宏大的象征意义。第四章以新世纪王安忆创作的长篇小说《匿名》为起点,通过比较分析、文化批评等理论方法,进一步探究王安忆建构上海这一叙事空间的意义。将王安忆的创作放置在更为阔大的环境中,不只在文学上,也在社会影响、文化发展等方面,对于王安忆的创作进行分析。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梳理,总结全文。

周元鹤[3](2018)在《王安忆90年代小说的上海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文学史上,上海是一座闪耀着光芒的魅力之城,它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成为众多作家争相书写的对象。作家们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审视、感悟上海,创作出一系列优秀的文学作品。20世纪90年代,王安忆开始了她的上海故事创作之旅,凭借自己的努力为城市文学的繁荣贡献了力量。本文着眼于王安忆90年代创作的上海题材的小说,具体分析《我爱比尔》《长恨歌》《妹头》《逃之夭夭》等作品中所描绘的上海日常景象、市民精神风貌,通过一幅幅可亲可感的生活画面立体地呈现出王安忆构筑的上海世界。她的上海故事以世俗生活和上海女性为写作对象,创作中有意摆脱宏大历史叙述,注重描写个体生活史,以独特视角展现了上海的城市精神。此外,王安忆的上海书写体现出她独特的审美追求,如怀旧氛围的营造、细节描写的精致以及全知视角的运用。王安忆的上海书写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价值,首先,作为海派在当代的后人,王安忆的上海书写在内容上有对海派写作传统的传承;其次,王安忆发展了都市女性文学,在作品中对女性精神进行了新的探索;最后,王安忆的上海书写并没有停留在世俗生活表面,而是在创作中注入了个人对社会问题和人生价值的思考,体现出现代化的人文关怀。虽然王安忆的小说创作意义重大,但在细节描写、形象设置等方面也存在着缺陷,这些是不能够忽视的。

李馨[4](2017)在《台湾文化视野下的王安忆写作》文中研究指明王安忆的写作不仅在内地具有影响力,在台湾地区也受到广泛认可。王安忆的作品较早进入台湾读者视野,并出现大量研究成果。台湾文学作为我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陆文学既有共通之处,但1949年之后与大陆不同的发展走向使之具有其独特的品质。探讨台湾研究者对王安忆及其作品的研究角度、方法和得失,其意义在于:研究者的视野和关注点,是出于其自身的立场和兴趣,这值得关注;在台湾的文化视野下,为什么是王安忆成为了他们的关注点,同样值得研究。论文期待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看到更多的学术研究方向和角度,同时希望能够借助台湾视野,为内地的王安忆研究做一定补充。台湾文化视野之下,对王安忆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主题。第一,台湾文化视野下的王安忆城市写作。台湾论者在"上海怀旧",城市的"物质性"、以及审美性的农村,以及"我——城"关系方面,都有细致而微的探究。这与台湾自身的较高的都市化程度,以及良好的都市文学发展传统有很大关系;同时,也与王安忆本人的都市书写特点同台湾的语境有较多契合之处有关。第二,台湾文化视野下的王安忆"身份政治"写作。受独特的地缘和文化背景影响,台湾论者非常关注上海的"殖民地"身份。这种"殖民"的敏感,使得论者分析王安忆关于香港的书写时,提出小说中"盲视"和"他者"立场的问题。问题则在于,这个角度的讨论,会出现"反误"和过度阐释,有过度政治化之弊。第三,台湾文化视野下的女性写作。八十年代以来,台湾的女性主义和女性文学快速发展,王安忆的女性写作在台湾语境被理解提供了极佳的语义场。论者以"三恋"和《长恨歌》等,探讨王安忆细密繁复的书写,女性经验和女性意识。上述三方面的研究,集中在一个典型评价中——"海派文学大家",并主要涉及王安忆与张爱玲的关系。该评价的产生与张、王二人写作风格有关,也与文学评论的定位有关。王安忆与台湾"张派作家"如朱天文、朱天心等一起,共同继承了张爱玲等人的中国现代文学传统,并且在写作上有互相借鉴的可能。这种共同的传统和可交流性,是两岸文化交流剪不断的根系,也是两岸交流的重要基础。

王丹[5](2016)在《1930—1945年都市小说中的建筑书写》文中提出建筑,是建筑物及其附属物的总称。在1930—1945年的都市小说中,建筑是频繁出现的文本意象,这些建筑意象促成了都市小说中的建筑书写。15年是个不短的时间范畴,但由于建筑书写群体性与个体性的融合,15年的建筑书写又并不是很大的文学范畴。本文主要将建筑书写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建筑书写,主要集中在论文的第二章;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建筑具有公共性、流动性、西式化、堆积化等特点,其建筑书写主要传达现代性及其领域下的消费文化、颓废主义。建筑成为新感觉派作家展现都市上海的契机,化解了都市上海与文本上海间真实与创作的界限,虚虚实实难以分清。建筑书写将文学、文化两个领域融合于一体,使得新感觉派小说中的建筑书写带有双重涵义。第二类是左翼色彩小说中的建筑书写,主要集中在论文的第三章;这部分很明显地将西式建筑与亭子间划下了界限,西式建筑书写具有群体性的表现功能,作家借助西式建筑展现的经济性、复杂性,西式建筑的霸权象征,人物生存的颓废状态等,展开批判,西式建筑成为左翼批判的论据和论证,西式建筑也升华了作家的无产阶级思想。亭子间是建筑书写的个体性表现,作家以亭子间为窗口,还原亭子间背后贫与凡的生活状态,知识分子自身抑与扬的精神求索,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在亭子间味味俱全,亭子间成为一代知识分子精神历程的见证者。西式建筑是观览别人的风景,带有嫉妒和批判的心理。亭子间是自己真实的写照,具有相知相惜的真实感。总体上,左翼色彩的建筑书写将文学与政治融合,且强调建筑的政治意义。第三类是张爱玲、苏青小说中的建筑书写,主要集中在第四章。这一类的建筑主要是公馆、公寓的书写,公馆书写传达出遗老遗少的僵尸气息和末日空间,公馆被公馆中的人物染上鸦片味、灰色调,就像一张张黑白片。公寓是女性逃离旧家庭,寻找新生的居住地,因此具有早期女性主义的象征,也暗含女性理想的期盼。公寓,接纳了“叛逆”的女性,也见证了独立女性生存的艰辛与不易。这三类建筑融合在一起,弥补了15年的时间错觉,缩短了文学的范畴。涉及建筑的小说很多,但有意地进行建筑书写的小说却不是很多,本论文在第一章对都市小说与建筑书写的详细情况进行了叙述,最后一个章节着重于对本时期作家建筑书写的原因探索,是对本时期作家建筑书写的深层追问,进而突出本时期都市小说建筑书写的刻意性。

贾伟[6](2016)在《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从移民族群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现象和相关文学叙事做了梳理,着重分析了江南文化、乡土文化、市民文化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和影响。论文从移民族群的文化认同角度,提出了“上海客”、“都市乡愁”等概念,对移民作家、文学社团以及文学作品中的移民生活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分析,认为20世纪上半页的上海移民不仅处在从乡土向都市的空间转换过程中,也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移民群体乃是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包括作家知识分子在内的移民族群一方面保留了诸多原有地域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又不断融入到上海这座大都市中,通过社会身份的重新建构和对城市的文化认同,逐渐成为新的都市市民。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和乡土一样可以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所在,在对城市生活和文学想象的不断深化中,一批批外来移民从“上海客”成为“上海人”,完成了他们的现代性身份的转换,也形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特殊的家园记忆。

皮进[7](2015)在《王安忆小说创作与外国文学》文中研究说明王安忆是中国当代文坛最具活力、风格最多变的作家之一,从对自我精神世界的探索到对广阔社会人生的关注,再到人类普遍经验情感的表达,她以其风格的嬗变不断刷新着人们的眼球。同时,她又是一位与外国文学有着深厚渊源的作家,早在20世纪90年代,她在复旦大学讲授“小说研究”课程时就对包括《复活》、《巴黎圣母院》、《呼啸山庄》等在内的西方经典小说做过详细的解读。之后,又曾多次以不同的形式谈到外国文学与文化对她的滋养。事实上,她的整个文学创作,尤其是几次“转型”的代表作都浸淫着外国文学思潮、外国作家作品的影响。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学界关于王安忆的研究成果虽比较丰富,但针对其接受外国文学影响这一论题的探究却相对较少,且系统性研究成果更为鲜见。本论文旨在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考察王安忆与外国文学的关系,分析王安忆小说创作对外国文学的吸收与创化,并进一步厘清其接受外国文学的特点。文章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四章。绪论在粗略勾勒王安忆创作对外国文学接受情况的基础上,评述了国内外有关本论题的研究现状,阐释了本论题研究的意义与方法。挖掘外国文学这样一种特殊养料对王安忆创作的潜在影响,不仅能为王安忆研究提供新的立场、开辟新的视阈,也能为当代作家接受外国文学的影响研究提供范本。第一章着重分析王安忆接受外国文学的“契机”。任何影响与接受都需要一定的条件,王安忆对外国文学的汲取也不例外,这其中既离不开开放多元的时代语境,也与作家自身的主动亲和密不可分。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对外交流的增多,使得西方各种文学思潮涌入中国,开放的文化空间为她广泛接触外国文学提供了机会。同时,作家出生在一个文艺氛围浓厚的家庭,有机会阅读大量的西方经典文学作品,加之长期生活在上海所建构起来的个体文化心理结构,让她从内心深处能主动去亲和外国文学。这是王安忆接受外国文学的“契机”,也正因为这样的双重机缘,她对外国文学进行了广泛的借鉴和吸收。第二章重点阐述王安忆小说与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关系。与新时期其他作家一样,王安忆受到了来自西方现实主义作家作品的影响。在对自我人生经历的回望与个体生命体悟的书写中,她始终将“真实性”作为其小说创作的主要原则,虽然中西方的现实主义作家都将真实作为文学反映生活的标准,但与中国写实传统所强调的“实录”,以及“五四”以来社会功利性目的基础上对生活的客观反映不同,王安忆更倾向于以一种西方现实主义所倡导的认识论意义上的客观真实来讲述故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逻辑性真实的创作主张。在王安忆的阅读视野中,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一直是她侧重接受与借鉴的资源,其作品中的人道主义书写表现出对俄国文学强烈责任感和理想情怀的承接。此外,热衷于典型环境描写的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对王安忆的创作也有所影响,她书写的上海和巴尔扎克笔下的巴黎呈现出极大的相似性,通过对这两个典型论意义上城市勾描范本的分析,我们发现无论是对城市外部景观的描写,还是对其内在精神内核的提炼,王安忆都表现出对巴尔扎克的借鉴。第三章着重评述西方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对王安忆小说创作的影响。王安忆重视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强调作品对个体精神世界的展现,她的“心灵世界”说理论对自我心灵图景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吸纳了西方浪漫主义“自我表现”论的观点。立足于现实生活,王安忆始终努力地寻求着生活中的浪漫诗意,践行着对西方浪漫主义自由精神和传奇色彩的追寻。她通过对两性关系的重新建立以及女人在城市中地位的设计安排,表现出对自由精神的追逐。同时,通过对作品传奇性题材的选择以及英雄性人物形象的塑造建构着文本的传奇性。此外,她还特别欣赏雨果以美丑对照原则来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的方式,受到这一方法的启悟,王安忆对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情节结构的安排做了对位的处理,使其小说文本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第四章主要阐释王安忆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关联。从印象主义到存在主义再到魔幻现实主义,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一直都是中国作家们学习模仿的对象,当这些全新的观念和技法传入中国后,王安忆自然受到了它们的影响。在“三恋”等性爱小说的创作中,她广泛地借用了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的方法,对“性本能”做了大胆的展露,用现代语言表现性爱的美感。为了真实展现资本主义社会给人们带来的各种心理和情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还擅长使用象征、荒诞等表现手法,王安忆在其作品中对这些方法也进行了大量的文本尝试。同时,她还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展开合理的借鉴,无论是其作品对历史的消解与背离,对深度模式的隐退与削平,还是对“元小说”创作的模仿都展现出后现代主义的情怀。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马尔克斯的创作及思想一直影响着新时期以来的文学创作,而王安忆作品对孤独主题的表达和魔幻色彩的呈现也明显受到了马尔克斯的启悟。结语阐述王安忆接受外国文学的特点。王安忆凭借着敏锐的感受力和良好的掌控力,在借鉴外来文艺思潮的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征:其一,她对外国文学的接受面较为广博,呈现多元杂取的特点。王安忆并不专注某种文学思潮和作家,而是对西欧的浪漫主义、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以及拉美的魔幻现实主义等都有广泛的借鉴。其二,王安忆将对外国文学的吸收,融入到了其小说理论和文本实践的互动过程,从文本实践到小说理论再到文本实践,外国文学的影响始终隐藏于其中。此外,王安忆还善于将对外国文学的接受与本土文化及自身风格相结合,在东西方文化的参照系中,其小说呈现出更为多元丰富的面貌。从小说的创作观念、取材立意再到文本的情节设置、叙事方法,王安忆的作品始终渗透着外国文学的浸染,西方文化为其创作视野打开了相对自由的拓展空间,并使她从各种文学思潮中不断汲取养分以丰富自己的艺术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王安忆的创作就是一个立足于本土文化语境,接受外国文学影响后并成功融合到自己作品中的典型范例。

刘衍瑞[8](2015)在《记忆与欲望的耦合—新时期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民国想象是当下社会兴起的一波新的文化现象,其在文学领域,尤其是在较为独特的上海叙事中,这样的文化现象出现得比社会其他领域更早。伴随着八九十年代的社会转型,一些上海本土作家就开始着力在文学中发掘所谓的“上海特性”,而这些创作所对应的历史语境主体正是解放前的民国时期,它依靠寻找与自己个体经验和记忆有关的“老上海”印记,试图在新时期的历史文化语境中,重建“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身份认同。但是,文学所反映的并不是历史的真正镜像,而是一种具有叙事性质的历史虚构,所以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显然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史实反映,而更应该被视为一种叙事建构,它与历史相联系的是它的叙事策略。在面对这种带着现实参与意图的文学叙事的时候,考察它所建构的叙事伦理及其建构动机也就是研究的意义所在。同时,新时期的民国想象作为百年上海叙事最后的群落现象,也是极具文学史意义的。新时期上海叙事中不同的“上海想象”,即对民国时期“老上海”的怀旧想象与对八九十年代之后当下的“上海想象”,在记忆与欲望的不同层面,实际上构成了上海文化身份认同寻求的一体两面,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作为历史叙事和文化地理景观,正是凭借“想象”的意识形态功能,使得民国想象具备了一种文化诗学性质,在更高层次上参与了上海的文化身份建构;新时期上海叙事以都市现代性为体认,使得都市文学在八九十年代重新崛起,构成了历史同期寻根文学的另一重面向,它以重走上世纪海派都市发现之路的方式,完成了对“上海”的文化身份建构,成为百年上海叙事最后的群落现象。

毕磊菁[9](2014)在《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当代作家中,王安忆是一位始终充满着活力的作家。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文学创作到今天,她一直在努力地耕耘着,并且成果颇丰。20世纪90年代,王安忆开始在复旦大学讲授《小说学》课程,她在援引和赞同纳博科夫的“好的小说都是好神话”的观点后,得出自己对小说的认识: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而它的价值则在于开拓精神空间,建设精神宫殿。王安忆本人30多年来的创作,也就是她苦心构建起来的“心灵世界”。研究这个“心灵世界”,就必须关注外国文学对她多年来文学创作的深层影响。她的整个文学创作,尤其是几次“转型”的代表作品都浸淫着外国作家作品、外国文艺思潮的深刻影响。将王安忆的作品和对她产生过影响的相关外国作家作品联系起来,从取材立意、叙事方法、情节设置、语言风格等方面进行对照分析,有助于我们厘清她在创作上受外国文学、尤其是西方文学影响的渐进过程。和许多从上世纪80年代早期开始文学创作的作家一样,初登文坛的王安忆在创作中主要受到的是西方现实主义作家作品影响。俄苏文学中的人道主义和现实主义是王安忆在文学创作之初就侧重接受与借鉴的资源。她早期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语言风格都有着大量模仿和借鉴俄苏作品的痕迹。英国女作家简·奥斯汀是王安忆欣赏和学习的另一榜样。她从奥斯汀身上汲取到了从身边事件出发,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二者在男女爱情的价值观取向上有着惊人的相似性。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的典型环境描写则对王安忆产生了很大的触动,她的作品中对于外部环境的描写,尤其是对城市的勾勒,就有着巴尔扎克的影响的痕迹。8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文坛掀起一股介绍、翻译和模仿西方现代主义文艺理论和作品的热潮中,王安忆的创作也相应地体现出了对西方现代主义进行接受与融合的特点。她创作的寻根文学代表作《小鲍庄》在故事内容上有机地借鉴和模仿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百年孤独》。“三恋”系列作品的横空出世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有着一定的关联。西方现代主义“向内转”的倾向对她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促使她更关注人物的内心世界。《叔叔的故事》则是王安忆又一“转型”力作。她的作品在叙事风格和叙事方式上的转变,都有着西方小说“元叙事”的影子。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王安忆对女性心灵史的描写在她创造的“心灵世界”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她对女性独特而丰富的个体存在有着自己的理解。她承认女性受到男权中心主义的压迫,其作品中也相应塑造了很多女性的悲剧形象;但又不认同激进女性主义理论中的“同性之爱”,以及“以身体进行写作”等观点,而是采取一种温和妥协的方式进行创作。《长恨歌》、《富萍》等系列作品的成功体现了她善于在历史进程中刻画各类女性的人物形象,塑造个性不同、命运不同的女性人物的特点,这是一种融合了“女性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的写作。与她笔下出现的女性世界相适应,她的语言风格也有了再次转变,呈现为一种更加女性化、更加看似漫无目的的“女人腔”写法。这和伊瑞格瑞的理论有所契合。我们由此可以更加明晰地看到她对女性主义理论的接受。王安忆在小说创作的多年实践中,逐渐摸索和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创作理论。美籍俄裔作家纳博科夫的《文学讲稿》对她的理论文集《心灵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纳博科夫关于经典小说家们创造出了一个个颇具神性的世界的言论,更是直接刺激了她的小说创作观的成型。王安忆学习与借鉴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经验的总结性作品《华丽家族》,更说明了她已经对如何创造“心灵世界”有了自己的主张,她从作品主题、人物类型、叙事手法等诸多方面总结并提炼出了一套自己的理论体系。这一切都离不开外国文学和外国文艺理论对她的一贯滋养。任何一位作家都无法摆脱周围环境的浸染,无法拒绝外来的影响。王安忆多年来的文学创作折射出了中国当代文学与接收外国文学的某种契合度。外来文学资源作为文学传统和文学环境的一部分,为她提供了更开阔的创作视野和创作思维,时代为她提供了大量可资书写的内容,文学本身的发展又为她提供了多种艺术表达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就是中国当代作家接受外国文学影响并进行创造性转换的一个成功范例。基于这样的作家作品研究,才能获得一种厚实的基础,最终使我们能比较清晰地认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打破原先的简单国别文学研究的局限,从而在更为广阔的视域中认识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

洪艳[10](2013)在《女性视域下上海精神的演绎 ——论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书写》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以上海为主要表现对象的当代文学中,王安忆是值得关注的独特存在。与一片再现当下上海的奢华、欲望、躁动的文本不同,作为一位女性作家,王安忆以其独特的女性视域打量上海,以卓尔不群的女性话语书写上海世界,塑造了不同的女性群像。王安忆通过她的小说完成了对上海城市精神的书写,让读者从内里认识这个有别于中国其它城市的上海。本论文以王安忆的上海题材小说为研究重点,力图通过探究上海题材小说中发生的空间背景、历史发展的印记,以女性为代表的人物形象、造成王安忆上海书写独特特征的相关原因探讨以及上海书写的变迁与创作意义诸方面,来进一步深度解读王安忆书写的上海世界。此外,本论文也关注了她的上海题材小说是以什么样的角度来切入上海生活,如何再现上海的城市精神。本论文通过三个部分来论述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书写。第一部分是通过回顾王安忆的成长经历,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独特的看上海世界的眼界,女性视野下的历史观,探究王安忆的上海书写有别于其他作家的缘由。第二部分主要写王安忆的城市书写与女性世界。在城市书写方面,主要选择上海弄堂特征、上海服饰发展的历史变迁作为表现对象。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女性,上海为她们提供了生长的沃土,王安忆笔下的男性形象是薄弱的,女性形象则复杂多变,具有代表性,成为上海城市精神的代言人。王安忆主要书写了三类上海女性:世俗生活中的守望者、宿命轮回中的反叛者、漂泊生活中的追求者。通过描写女性在日常世俗生活中生存体验和生存选择,表现她们身上的独特精神特质,以此来折射出她们身上所内含的上海城市精神。第三部分是系统分析了王安忆小说中上海书写的呈现方式和意义。王安忆将不同阶段、各具特点的“王氏”上海世界呈现在我们面前,本部分试图文学本身的意义与价值对王安忆的上海题材小说的价值和意义上进行解读。关注她的小说是通过什么角度切入上海的日常生活,如何深入表现上海的城市精神,并通过何种方式来诠释她理解的上海精神。

二、张爱玲王安忆上海小说中的怀旧母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爱玲王安忆上海小说中的怀旧母题(论文提纲范文)

(1)难以为继——张爱玲小说中怀旧书写的退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当代理论对怀旧的认知
二、张爱玲小说怀旧书写的确认
    (一)理想的怀旧:传奇的“圆满”收场
    (二)退变的怀旧:传奇的千疮百孔
    (三)碎片的怀旧:传奇的烟消云散
三、张爱玲怀旧书写的特征、价值及身份建构
    (一)高开低走的发展态势
    (二)断裂的身份建构
四、难以为继的原因
    (一)相生相克的内在人格倾向
    (二)冲突性的内在文化价值认同
    (三)外在变化的社会和不安的政治环境
    (四)无法克服的个人生存困境和创作瓶颈
五、结语

(2)论王安忆叙事中的“上海”空间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一) 王安忆空间意象的研究
        (二) 王安忆相关作品的空间叙事研究
        (三) 王安忆创作中时空关系的比照
    三、研究框架及方法
第二章 空间在时间中凝固:王安忆叙事空间“上海”的重诉
    一、历史积淀下,上海怀旧文学的流变
        (一) 上海“新旧”之分中的天然话题
        (二) 上海本土文化语境的生成与发展
        (三) 王安忆对历史时间的重诉与重塑
    二、沧桑巨变里,“大上海”的落幕
        (一) 被过度消费的上海怀旧
        (二) 王安忆的“反”怀旧尝试
    三、现代化语境中,“新天地”的诞生
        (一) 上海的“新天地”
        (二) 王安忆的“新天地”构想
    小结
第三章 空间是时间的表征:王安忆叙事空间“上海”的延展
    一、历史与个人时间在空间中的互文
        (一) 城市生活空间的日常性表现
        (二) 城市生活空间的稳定性特征
    二、流逝与追忆中乡土空间的延展
        (一) 城乡对照间精神空间的互补
        (二) 城乡空间对立中乡土精神何去何从
    三、多维时空并置中的上海风貌
        (一) 层层套叠的文化空间
        (二) 文化空间中的上海气象
    小结
第四章 空间中的对抗与融合:王安忆叙事空间“上海”的内核
    一、城与人的共生
        (一) 开放包容的城市空间
        (二) 多样化的自我认知途径
    二、城与人的对峙
        (一) 消费语境下的自我迷失
        (二) 都市空间中的个体孤独感
    三、于空白处的个体重建
        (一) 重构自我认知方式
        (二) 重写都市空间与个体的关系
    小结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着作类
    期刊论文类
    学位论文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王安忆创作年表
致谢

(3)王安忆90年代小说的上海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思路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王安忆90年代小说上海书写的文本展现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物质都市
        一、老上海的典型景观
        二、弄堂里的市民生活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女性主体
        一、城市生活中的精神代言
        二、琐屑生活中的务实女性
        三、艰难岁月里的坚韧女性
第二章 王安忆90年代小说上海书写的文化特质
    第一节 世俗文化的展现
        一、日常性视角
        二、平民化立场
    第二节 市民文化的流露
        一、物质营造的欲望世界
        二、炽热如火的情感欲望
第三章 王安忆90年代小说上海书写的审美追求
    第一节 浓郁感伤的怀旧氛围
    第二节 细腻精致的细节描写
    第三节 客观理性的全知视角
第四章 王安忆90年代小说上海书写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王安忆90年代小说上海书写与海派文学的传承
        一、凸显上海的都市性
        二、着力描写都市男女
    第二节 王安忆90年代小说上海书写的创新与发展
        一、对都市女性文学的拓新
        二、文学的回归和人文的关怀
    第三节 王安忆90年代小说上海书写的创作局限
        一、阴柔气息过重
        二、细节描写繁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台湾文化视野下的王安忆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城市、物质与"我—城"关系
    第一节 老上海的怀旧叙事
    第二节 对物质的书写
    第三节 对村/镇的书写
    第四节 "我"与"城"的关照
    第五节 台湾都市文学的发展
第二章 "殖民"视角、"他者"眼光与"意识形态"书写
    第一节 "殖民"视角
    第二节 "他者"眼光
    第三节 "意识形态"的书写
    第四节 正误和反误之间
第三章 女性经验、女性意识与女性书写方式
    第一节 台湾女性文学发展历程
    第二节 王安忆早期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第三节 《长恨歌》的女性书写
结语: 城市、女性与身份政治—"海派文学大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1930—1945年都市小说中的建筑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
第一章 都市小说与建筑书写
    第一节 都市与都市小说
    第二节 本时期的建筑书写
    第三节 建筑书写对都市小说的影响
第二章 乌托邦城市:新感觉派小说中“公共”建筑的现代性书写
    第一节 摩登:现代主义的表达
    第二节 消费文化:以百货大楼为首的象征表达
    第三节 颓+荡:建筑书写下的病态色调
    小结
第三章 政治话语下的批判:左翼建筑书写下的写实解剖
    第一节 以茅盾、蒋光慈为代表的西式建筑书写下畸形都市批判
    第二节 亭子间书写的精神找寻:政治话语下贫、凡、抑、扬
    小结
第四章 离家与筑家:张爱玲、苏青“私人”建筑的两重书写
    第一节 公馆:灰色空间与末日象征(离家)
    第二节 公寓:自己的园地——女性试图寻找自我的凭证(筑家)
    小结
第五章 都市小说中建筑书写的成因分析
    第一节 新感觉派的现代性模仿
    第二节 左翼的无产阶级革命呐喊
    第三节 张爱玲、苏青等“饮食男女”作家的生存反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题记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成果
    1.3 结构安排
第2章 近代上海移民与城市发展
    2.1 上海移民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2.1.1 近现代上海移民发展的主要阶段
        2.1.2 上海移民的主要特点
    2.2 上海移民与上海城市文化
    2.3 作为移民的作家知识分子
        2.3.1 关于作家作品的地域性问题
        2.3.2 移民作家的“再社会化”问题
第3章 江南移民与海派文学
    3.1 江南文化对海派文学的影响
    3.2 上海通俗小说中的娼妓文化
        3.2.1 晚清上海都市中的娼妓文化
        3.2.2 晚清狭邪小说中的娼妓形象
        3.2.3 娼妓在上海社会地位的变化
    3.3 旅沪苏州文人与鸳鸯蝴蝶派
        3.3.1 旅沪苏州文人的职业选择
        3.3.2 鸳鸯蝴蝶派中的苏州文人
        3.3.3 鸳鸯蝴蝶派的文学评价问题
第4章 从乡土小说到市民小说
    4.1 苏北移民与现代文学中人力车夫形象
        4.1.1 社会生活史中的苏北人
        4.1.2 上海文学中的人力车夫形象
        4.1.3 从被侮辱者到革命者
    4.2 怀乡与魔都:从移民视角看京派与海派之争
        4.2.1 京海之争中的移民问题
        4.2.2 京派中的移民作家
        4.2.3 从移民角度看“京海论争”的实质
    4.3 从上海市民小说看“都市乡愁”的形成
        4.3.1 侨寓背景下的乡土文学
        4.3.2 上海市民小说中市民身份的形成与确认
第5章 都市书写的困境:移民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
    5.1 师陀:蛰居在故乡与城市之间
        5.1.1 抗战之前
        5.1.2 上海体验
        5.1.3 团体归属问题
    5.2 予且:徘徊在附逆与平民之间
        5.2.1 予且的政治立场
        5.2.2 予且的文学立场
        5.2.3 予且笔下的上海市民
    5.3 于伶:斗士与诗人的结合体
        5.3.1 于伶对戏剧运动的组织
        5.3.2 于伶对“孤岛”上海的书写
        5.3.3 三种道路的不同选择
第6章 :从“上海客”到“上海人”——小结上海现代文学中的移民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王安忆小说创作与外国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王安忆接受外国文学的“契机”
    第一节 多元开放的时代语境
    第二节 作家个人的主动亲和
第二章 王安忆小说与西方现实主义
    第一节 客观真实性与王安忆的小说创作原则
    第二节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与王安忆式的人道书写
    第三节 王安忆与巴尔扎克:典型论意义的城市勾描
第三章 王安忆小说与西方浪漫主义
    第一节 自我表现论与王安忆的“心灵世界”说
    第二节 自由精神与传奇色彩的追寻
    第三节 王安忆与雨果:对位与对比
第四章 王安忆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
    第一节 现代派技法的文本尝试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合理借鉴
    第三节 王安忆与马尔克斯:孤独主题与魔幻色彩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王安忆小说创作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后记

(8)记忆与欲望的耦合—新时期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民国想象背后骚动的社会欲望
    第一节 后革命时代归来的张爱玲
    第二节 作为怀旧表征的颓废与情色
    第三节 王家花园里的世界主义
第二章 民国想象与嬗变的城市记忆
    第一节 众声喧哗中的城市记忆
    第二节 中产阶级的黄金时代
    第三节 重走海派的都市发现之路
第三章 民国想象的历史叙事诗学
    第一节 历史叙事的双重诗学性质
    第二节 作为想象的文化地理景观
第四章 民国想象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都市文学的再度崛起
    第二节 寻根文学的另一重面向
    第三节 上海叙事最后的群落现象
结语
作品影像期刊年表
参考文献
    一 论着类
    二 论文期刊类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附件

(9)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言
    一.国内王安忆研究
    二.海外王安忆研究
第一章 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 俄苏文学对王安忆早期小说的深层影响
    第二节 简·奥斯汀的乡村世界与雯雯系列的联系
    第三节 《人间喜剧》和王安忆描写的城市
第二章 中国化的现代主义印记
    第一节 魔幻现实主义、寻根文学与《小鲍庄》
    第二节 “力比多”对王安忆性恋题材的影响
    第三节 元小说叙事形式的初露端倪
第三章 王安忆式的女性主义写作
    第一节 激进西方女性主义的改写
    第二节 纳入女性视野的“新历史主义“观照
    第三节 伊瑞格瑞“女人腔”与王安忆小说的契合
第四章 全球语境中的王安忆
    第一节 在东西方文化的参照中
    第二节 理论与实践中“心灵世界”的丰富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女性视域下上海精神的演绎 ——论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王安忆上海书写溯源
    第一节 尴尬的“同志”身份
    第二节 热眼看世界的布尔乔亚情结
    第三节 女性视域下的独特历史观
第二章 上海的城市书写与女性世界
    第一节 上海的城市书写
        一、 弄堂——上海城市历史的空间载体
        二、 服饰——上海时代发展的印记
    第二节 女性,上海精神的代言人
        一、 世俗生活中的守望者
        二、 宿命轮回中的反叛者
        三、 漂泊生活中的追求者
第三章 上海书写的意义
    第一节 疏离政治的日常世俗叙事
    第二节 与时间对峙,营造都市挽歌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张爱玲王安忆上海小说中的怀旧母题(论文参考文献)

  • [1]难以为继——张爱玲小说中怀旧书写的退变[J]. 朱妤双,戚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2]论王安忆叙事中的“上海”空间建构[D]. 王欣汀.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7)
  • [3]王安忆90年代小说的上海书写研究[D]. 周元鹤. 青海师范大学, 2018(02)
  • [4]台湾文化视野下的王安忆写作[D]. 李馨. 天津师范大学, 2017(08)
  • [5]1930—1945年都市小说中的建筑书写[D]. 王丹. 江苏师范大学, 2016(01)
  • [6]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D]. 贾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7]王安忆小说创作与外国文学[D]. 皮进. 湖南师范大学, 2015(05)
  • [8]记忆与欲望的耦合—新时期上海叙事中的民国想象[D]. 刘衍瑞. 海南师范大学, 2015(07)
  • [9]讲述心灵世界的故事 ——王安忆小说创作中的外国文学影响[D]. 毕磊菁.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1)
  • [10]女性视域下上海精神的演绎 ——论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书写[D]. 洪艳. 海南师范大学, 2013(01)

标签:;  ;  ;  ;  ;  

张爱玲和王安忆上海小说中的怀旧母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