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长牛日粮中增饲补充料对生产性能及理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李美发[1](2020)在《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中、后期育肥性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包括三个阶段共24个月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选取了40头夏南牛分为A、B、C、D、E五个处理组。各阶段试验设计如下:育肥前期:6-12月龄,6个月,A-E组分别饲喂净能为:4.61、4.91、5.22、5.52、5.82MJ/Kg的育肥前期日粮;育肥中期:12-18月龄,6个月,饲喂相同的育肥中期日粮;育肥后期:18-30月龄,12个月,饲喂相同的育肥后期日粮。研究旨在探讨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血液生化、肉品质、瘤胃发酵及菌群结构等指标的影响,为夏南牛饲养模式的选择及饲料配制提供技术依据。试验分五个部分: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前、中、后期日增重以及采食量的影响。每个试验阶段开始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于晨饲前空腹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育肥中、后期结束前三天,随机选取15头,每组3头牛,记录每天采食量并求取平均值。结果表明:(1)育肥前期;前期日增重,C、D、E组相比于A组分别提高了24%、25%、42%,E组相比于B组提高了27%,且差异显着(P<0.05);(2)育肥中期,A、D、E三组日增重显着高于B组(P<0.05);干物质采食量,B组显着低于A、C、E三组(P<0.05);(3)育肥后期,A、E组日增重显着高于B组(P<0.05);干物质采食量,各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养分消化率的影响。中、后期饲养结束前三天,随机选取15头夏南牛,每组3头牛,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育肥中期;养分消化率:B、C、D三组的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ADF消化率相较于A组而言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着(P>0.05);能量利用率:A组的采食总能高于其余四组,但无显着差异,各组粪能排泄量、消化能差异不显着(P>0.05);总能消化率A、E组低于B、C、D三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2)育肥后期;养分消化率:五组的营养物质消化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能量利用率:五组的消化能没有差别、总能消化率无差异(P>0.05)。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血液指标的影响。育肥中期和后期试验结束后,分别采集血液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育肥中期;血液免疫指标:A、D两组的Ig G含量均显着低于E组(P<0.05),Ig M与Ig A随着能量水平的升高,其含量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血液激素指标:B组的IGF-1含量显着低于C、D组,E组的IGF-1含量显着低于D组(P<0.05);各组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含量无差异,A组胰岛素含量高于其余四组,但差异不显着(P>0.05);血液抗氧化指标:各组的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A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显着低于B、C、D三组(P<0.05);血液生化指标: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着低于D组,B、C组显着低于D、E两组(P<0.05);总蛋白含量随着育肥前期能量水平的提高,呈现上升的趋势,但各组无显着差异(P>0.05)。(2)育肥后期;血液免疫指标:各组的Ig G、Ig M、Ig A含量无显着差异(P>0.05);血液激素指标:C组IGF-1含量显着高于D、E组,B组IGF-1含量显着高于E组(P<0.05);血液抗氧化指标:A组总抗氧化能力显着低于C、E两组,B、D两组显着低于C组(P<0.05);各组的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各组各生化指标无显着差异(P>0.05)。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后期瘤胃发酵以及菌群结构的影响。后期饲养试验结束后,进行屠宰试验:将所有牛禁食后屠宰,屠宰后采集瘤胃液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瘤胃菌群结构。结果表明:(1)A、E组瘤胃液乙酸含量显着高于B组(P<0.05);A、D、E三组的异戊酸含量显着高于B组,C组异戊酸含量显着低于E组(P<0.05)。(2)A组共有1883个OTUs,其中特有的有264个,E组共有1813个OTUs,其中特有的为194个,两组交叉的有1619个。A、E两组间的Chao与Ace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育肥后期的A、E两组间瘤胃菌群丰富度没有差异,而Simpson与Shannon指数也没有差异,说明两组的菌群多样性没有明显差异。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为两组瘤胃液优势菌群,且这两种菌门占比之和超过90%。在属水平上,两组丰度前10的菌群没有差异。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后期肉质的影响。后期育肥结束,屠宰后取背最长肌,测定相关肉质指标。结果表明:A组剪切力值显着大于B、C、E组,D组p H值显着低于A、B、C、E组,A、C、D三组p H显着低于B组(P<0.05);E组的黄色度显着高于其他四组(P<0.05)各组的其余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综上所述:(1)A、E两组夏南牛中后期日增重、营养物质消化率、瘤胃发酵功能及微生物菌群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夏南牛生产中采用直线育肥或吊架子育肥等方式均可。(2)前期高能量水平对中后期夏南牛免疫指标和肉质有改善作用。
李婷婷[2](2020)在《凹凸棒石—生物质废弃物功能化营养舔砖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受传统饲养观念的制约,以低质粗饲料为主,不补饲或者补饲不够。舔砖作为畜禽补饲的一种重要手段,它的开发与利用能够提高畜禽的生长和生产性能,为畜禽补饲提供了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本文在对比国内外牛羊饲养标准(美国NRC、中国农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基础上,以腐植酸钠、生物质(废弃物)和食盐等为原料,添加凹凸棒石黏土和微量元素,采用压制成型法制得了功能化营养舔砖,测定了功能化营养舔砖的理化性质,并进行了中试和生产工艺初步设计。具体内容如下:1.配方设计。在综述国内外牛羊舔砖生产和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参阅国内外牛羊饲养标准制定了牛羊舔砖矿物质添加指标,设计了两种功能化营养舔砖配方。配方I:玉米粉22.0-32.0%,麦麸9.0-13.0%,菜籽粕8.0-12.0%,尿素8.0-12.0%,凹凸棒石黏土9.5-24.0%,食盐8.0-14.0%,水泥8.0-12.0%,氧化钙3.0-4.0%,磷酸钙2.0-5.0%,味觉改进剂0.05-0.1%,矿物元素补充剂6.5-12.0%(均为质量百分数,下同);配方Ⅱ:食用菌菌渣20.0-25.0%,花椒籽渣10.0-15.0%,玉米粉10.0-15.0%,菜籽粕10-15.0%,麦麸20.0-25.0%,凹凸棒石黏土2.0-5.0%,腐植酸钠3.0-5.0%,食盐5.5-10.0%。2.制备及性能测试。对舔砖原料进行粉碎和筛分,按照制定的舔砖配方进行物料混合,采用压制成型法,利用自制模具制备舔砖,最后对舔砖进行烘干。对舔砖的制备工艺进行了探讨,配方Ⅰ:水分添加量为0.3 L/kg,干燥温度为80℃,干燥时间为84 h。配方Ⅱ:水分添加量为0.1 L/kg,干燥温度为140℃,干燥时间为6 h。对制得舔砖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配方Ⅰ:含水率9.86%,密度1.178g/cm3,抗破碎强度4.06 MPa。配方Ⅱ:含水率1.23%,密度1.166 g/cm3,抗破碎强度4.25 MPa。3.中试生产及工艺设计。在实验室舔砖配方基础上,在液压机上按单块重量放大10倍进行了连续化中试生产,考察了液压压强、熟化时间和配料比等因素对舔砖成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液压压强为8.0-9.0 MPa,物料熟化时间为90min,糖蜜添加量为2.0%,凹凸棒石黏土添加量为10.0%,食盐添加量为65.0%(根据企业实际要求调整)。在上述制备条件的基础上初步设计了功能化营养舔砖生产工艺,进行了物料衡算、设备选型并制定了企业生产标准。
朱昊鹏[3](2017)在《不同精料喂量条件下锦江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代谢产热量的变化规律》文中研究说明锦江牛是我国原产瘤牛品种,长期适应于湘西到赣北气候与农耕条件,具有耐粗饲、耐高温高湿、耐力持久等特点。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的精料喂量条件下锦江牛的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和血液生化指标及代谢产热量和增重的变化规律。为锦江牛科学饲养管理和生产实践提供一些理论基础。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2头350 kg左右的健康锦江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头,每头分别饲喂1.0、2.0、3.0和4.0 kg精料的日粮,粗饲料自由采食,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正式期60 d。正式试验结束后对锦江牛的平均日增重、粗料干物质采食量、总干物质采食量、料重比、体尺指标和背膘厚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4.0 kg组总干物质采食量增加且显着高于试验1.0 kg组(P<0.05),其平均日增重、体高增量和背膘增量则显着高于试验1.0、2.0kg组(P<0.05)。4.0kg组的粗料干物质采食量最低,各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料重比则4.0 kg组显着低于试验1.0 kg组(P<0.05)。在1-4 kg精料喂量范围内,提高锦江牛精料喂量能显着提高其总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日增重、体高增量和背膘增量,显着降低料重比。第二部分: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瘤胃发酵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分组及设计同前。正式试验结束后对锦江牛的瘤胃发酵指标和血液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试验3.0、4.0 kg组的瘤胃液pH、乙酸浓度、乙丙比较低,显着低于试验1.0、2.0 kg组(P<0.05),NH3-N浓度试验4.0 kg组显着低于试验1.0和2.0 kg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浓度则显着高于试验1.0、2.0 kg组(P<0.05);试验4.0 kg组的血糖浓度显着高于试验1.0 kg组(P<0.05),而血液尿素氮浓度相比则显着降低(P<0.05)。在1-4 kg精料喂量范围内,提高精料喂量能显着降低锦江牛瘤胃液pH、NH3-N、乙酸、及血液尿素氮浓度,显着提高瘤胃液丙酸、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血液中血糖浓度。第三部分: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代谢产热量与增重关系的研究,试验选择12头350 kg左右的健康锦江牛随机分为4组,每组3头,各实验组每头牛每天分别饲喂1.0、2.0、3.0和4.0 kg精料,粗饲料自由采食,饲养试验预试期10 d,正式期20 d。通过开启式呼吸测热头箱和现场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锦江牛的代谢体重、总能摄入量、平均日增重和代谢产热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锦江牛平均日增重4个试验组之间差异显着(P<0.05),产热量则试验4.0kg组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3组;最终得到锦江牛单位代谢体重总能摄入量与日增重关系式为GE(kJ/kg0.775.d)=423.91△ W+980.79(r=0.79,P<0.01),其中维持总能需要 GEm=980.79kJ/kg0.75·d,每kg增重总能需要为423.91 kJ/kg0.75·d;代谢产热量与日增重的关系式为HP(kJ/kg0.75·d)=90.758W+417.53(r=0.77,P<0.01),其中维持净能需要NEm=417.53 kJ/kg0.75·d,每 kg 增重净能需要 180.46 kJ/kg0.75·d。
院东[4](2015)在《添喂陈皮、酸甜剂、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本试验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饲料添加剂饲喂处于泌乳前、中期的荷斯坦奶牛:试验一是在奶牛日粮中添加陈皮和酸甜剂(柠檬酸、甜蜜素),试验二引用丙谷胺作为饲料添加剂按不同添加j剂量在奶牛日粮中定量饲喂。旨在研究三种饲料添加剂分别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从奶牛血清生化水平探讨不同类型饲料添加剂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作用机制。试验一: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45头健康无病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按体况、采食量、胎次、泌乳天数、产奶量差异不显着的原则,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n=15),即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组分别在日粮基础上添加陈皮(230 g/d)和酸甜剂组合(柠檬酸20g/d、甜蜜素10g/d),预试期21 d,正试期90 d。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内,试验1组与对照组相比干物质采食量提高了3.80%(P<0.05)、产奶量提高了2.15%(P<0.05),试验1组比试验2组干物质采食量提高2.45%(P<0.05),乳脂率平均降低了2.59%(P<0.05)、乳蛋白率平均提高3.44%(P<0.05);而试验2组在试验130 d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显着提高2.51%(P<0.05);试验6190 d试验2组比对照组产奶量显着提高3.34%(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中TP、ALB含量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组ALT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血清中AST含量显着低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试验1组TC含量较对照组降低了33.11%,较试验2组降低了29.89%,差异表现极显着(P<0.01);两个试验组血清中NPY、GABA水平均显着升高(P<0.05),试验中后期,陈皮添加组均高于酸甜剂添加组;试验1组血清中5-HT水平均显着低与对照组和试验2组(P<0.05),两试验组血清中CCK和β-E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在整个试验期内,试验1组和试验2组血清中CA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试验1组比对照组高3.63%,比试验2组中高1.23%,但差异并不显着(P>0.05);试验1组血清中MDA含量比对照组和试验2组分别降低了5.10%、25.46%,差异极显着(P<0.01);试验1组血清中SOD比对照组提高35.08%,试验2组比对照组提高33.76%,差异极显着(P<0.01);试验1组血清中GSH-PX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和试验2组,差异极显着(P<0.01),试验2组血清中GSH-PX含量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日粮基础上添加陈皮和酸甜剂均能够显着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提高牛奶乳蛋白率和乳蛋白产量,降低牛奶体细胞数,进而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但陈皮的添加显然比酸甜剂的效果更好。日粮基础上添加陈皮和酸甜剂均能够显着提高奶牛血清中TP、ALB含量,且添加陈皮的试验组能够显着提高血清中ALT活性,极显着降低血清TC含量;两试验组均能显着提高奶牛血清中神经肽Y和γ-氨基丁酸的含量,显着降低血清中5-HT水平;陈皮的添加可以减少奶牛体内自由基的产生,增强抗氧化能力。试验二:试验动物选择与分组同第一部分。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组分别在基础日粮按精料基础添加1000、1500 mg/kg丙谷胺。预试期14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在整个试验期内干物质采食量平均提高了3.67%(P<0.05)、产奶量平均提高了4.32%(P<0.05)、乳脂率平均提高了0.35个百分点(P<0.05)、乳脂产量平均提高12.53%(P<0.05);试验Ⅰ在试验130 d内干物质采食量显着提高2.36%(P<0.05),在其它时期试验Ⅰ组与对照组相比的各项指标并未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Ⅱ组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着升高17.01%(P<0.05);试验Ⅰ组血清中CCK含量在试验第30 d显着降低(P<0.05),试验Ⅱ组血清中CCK含量在试验第30、60、90 d均显着降低(P<0.05),试验Ⅱ组血清中GABA含量在试验第60、90 d均显着提高(P<0.05),在整个试验期各组间血清中INS、NPY、5-HT和β-EP含量均未出现显着变化(P>0.05)。综上所述,日粮精料基础上添加1500 mg/kg丙谷胺能够显着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使奶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脂产量均显着提高,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1500 mg/kg丙谷胺添加量可以显着提高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显着降低奶牛血清中CCK含量,同时显着提高奶牛血清中GABA含量,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赵薇[5](2014)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性能和粪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粪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以期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羊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将90只1周岁陕北白绒山羊随机分成10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其中第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它9个处理组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试验组,分别饲喂不同的试验日粮,试验日粮采用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不同方剂(方剂Ⅰ、方剂Ⅱ和方剂Ⅲ)和不同添加剂量(0.40%、0.80%和1.20%)的3×3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进行为期40d的饲养试验(其中预试期10d),于饲养试验第20天,每个重复随机选取一只羊,放入代谢笼中饲养,饲喂方法与饲养试验相同,采用全收粪、尿法进行连续7天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为4d),同时按照Johnson等(1994)建立的SF6示踪技术测定甲烷排放量。饲养试验结束后第一天清晨每个重复随机选择一只羊颈静脉采血。结果表明:(1)10个处理组间干物质采食量、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经济效益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9个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Ⅱ-2组的各项指标均最高。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提高干物质采食量、生产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功能上存在明显的方剂效应和剂量效应,方剂Ⅱ处理组各指标均略高于方剂Ⅲ处理组(P>0.05),都显着高于方剂Ⅰ处理组(P<0.05);随着添加剂量的升高,各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其中0.80%组各指标均最高,为最佳添加剂量。(2)10个处理组间单位增重粪、尿及甲烷排放量存在显着差异(P<0.05),9个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Ⅱ-2组各项指标均最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降低单位增重粪尿及甲烷排放量功能上存在方剂效应和剂量效应(P<0.05),方剂Ⅱ处理组单位增重粪尿及甲烷排放量略低于方剂Ⅲ处理组,差异不显着(P>0.05),但都显着低于方剂Ⅰ处理组;随着添加剂量的升高,各指标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3)10个处理组间血清生化指标差异不显着(P>0.05),9个试验组总蛋白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尿素氮、血糖、甘油三酯较对照组均有降低趋势。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尿素氮的作用效果存在显着的剂量效应(P<0.05),其他各指标方剂效应和剂量效应均不显着(P>0.05)。
孙东峰[6](2013)在《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放牧肉牛四季补饲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旨在研究四季不同补饲水平对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放牧肉牛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根据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四个部分完成。四部分分别选用健康的、膘情中等、体重分别为270kg、325kg、340kg和320kg左右的西门塔尔杂交肉牛。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春、夏、秋三季分别选用6头放牧肉牛,采用盐酸不溶灰分(4N-AIA)法测定放牧肉牛的牧草采食量和牧草的表观消化率,每期预饲期10天,试验期3天。春、秋、冬三季进行不同精料补饲水平的试验,分别选用50头放牧肉牛,每期试验分5组(A组、B组、C组、D组和E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头牛;春季5组试验牛按牛重的0.0%、0.4%、0.6%、0.8%和1.0%每头每天分别饲喂0.0kg、1.1kg、1.6kg、2.2kg和2.7kg,秋季按牛重的0.0%、0.2%、0.4%、0.6%和0.8%每头每天分别饲喂0.0kg、0.7kg、1.4kg、2.1kg和2.8kg,冬季按牛重的0.6%、0.8%、1.0%、1.2%和1.4%每头每天分别饲喂1.9kg、2.5kg、3.3kg、3.8kg和4.5kg;夏季选用40头放牧肉牛进行不同矿物质补饲水平的试验,试验分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头牛;每期预试期10d,试验期60d;分别测定初、末体重,计算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第一部分,春季,试验1,试验牛可采食新鲜牧草20.56±4.63kg,干物质含量为3.78±0.85kg,对牧草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45.52±4.03%。试验2,(1)5组试验牛末体重呈升高趋势,C、D、E组和A组间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2)补饲精料补充料能够明显提高肉牛的日增重和增加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3)育肥收入、日均收入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且补饲精料组与未补饲组间差异性显着(P<0.05),以D组最高,育肥收入766.92元、日均收入为12.78元。第二部分,夏季,试验3,试验牛可采食新鲜牧草27.88±3.12kg,含干物质8.23±1.24kg,对牧草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43.03±2.36%。试验4,(1)增加的总重量和日增重量对照组和试验组有显着性差异(P<0.05),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较对照组的日增重提高了14.72%、39.88%、42.02%;(2)育肥收入和日均收入均是先增加后降低,以试验2组最高;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的日均收入分别较对照组提高了10.03%、30.40%、30.33%。第三部分,秋季,试验5,试验牛可采食新鲜牧草20.45±3.78kg,含干物质7.90±1.34kg,对牧草干物质的表观消化率为41.52±3.85%。试验6,(1)5组试验牛末体重A组和B组与C、D和E组有显着差异(P<0.05),增加重和日增重A组和B组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均和C、D、E组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2)育肥收入和日均收入均是呈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的趋势,以D组最高,分别为625.07元、10.42元;D组育肥收入比A组提高了103.43元,提高19.83%,比B组提高134.47元,提高27.41%。第四部分,冬季,试验7,(1)肉牛增重B组显着高于A组,C、D、E组显着高于A组和B组(P<0.05);(2)饲料转化率以C组最高,为35.63%,显着高于其他各组(P<0.05),并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规律;(3)经济效益C组最高,C组比A组显着提高546.49元,提高176.42%,比B组显着提高380.87元,提高80.12%。综合以上各项指标表明: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放牧肉牛不同季节不同水平补饲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相比较,春、秋、冬三个季节分别按肉牛体重的0.8%、0.6%和1.0%补饲精料补充料能够得到最大的收益;夏季每天每头补饲矿物质添加剂150g能够满足肉牛的生长需要,提高肉牛的生长性能。
周振勇[7](2008)在《新疆草原肉牛商品化生产技术模式的研究》文中指出本试验研究同营养水平条件下,不同品种、不同阶段、不同饲养方式的肉牛生长发育的变化,以及生长发育对胴体产肉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一:将试验牛按品种分为3组,研究相同体重下不同品种牛在代乳料饲喂过程中的生长发育。结果表明:在早期断奶阶段,安杂、荷斯坦、新褐杂三个品种在日增重上差异不显着(P>0.05),单位增重培育成本安杂为8.25元/kg,荷斯坦为9.62元/kg,新褐杂为9.27元/kg,并且在此期间安杂牛在体斜长与体直长的绝对增加量上高于新褐杂与荷斯坦,差异显着(P<0.05)。试验二:在试验一的基础上挑选同月龄常规饲养方式断奶的犊牛为对照组,研究不同品种犊牛放牧补饲条件下的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放牧补饲阶段,安杂、荷斯坦、新褐杂三个品种在日增重上差异不显着(P>0.05),但均极显着的高于对照组土种牛。与同月龄对照组土种牛相比,在3~6月龄的各体尺指标上,不同品种间差异很大,有的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的水平(P<0.05;P<0.01),在体斜长增量上新褐杂发育最快与安杂和土种差异显着(P<0.05)。在试验结束时安杂牛在腰角宽上显着大于新褐杂牛(P<0.05),在腰角宽上安杂增长最快与荷斯坦、新褐杂组差异显着(P<0.05),与土种牛组相比差异极显着(P<0.01)。放牧补饲阶段各品种净收益为,新褐杂285.7元、荷斯坦280.7元、安杂243.2元,土种牛仅4.6元。试验三:对早期断奶组三个品种犊牛进行不同育肥时间的舍饲,研究同营养水平下不同阶段各品种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舍饲的7~10月龄阶段,各品种牛体尺增量除体直长组间差异显着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着。日增重与收益上新褐杂>安杂>荷斯坦,但差异不显着。体高上品种特点明显,分别是荷斯坦>新褐杂>安杂。在10~12月龄阶段的日增重与收益上安杂>新褐杂>荷斯坦,体尺增量在胸围、腰角宽,体直长上品种间差异显着(P<0.05),在12~15月龄阶段日增重与收益上新褐杂>荷斯坦>安杂,在15~18月龄的日增重与收益上安杂>新褐杂>荷斯坦,体尺上除体直长增量品种间差异显着外(P<0.05),其余指标变化品种间差异不显着。试验四:研究不同阶段、各品种的屠宰与产肉性能及品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月龄间屠宰率、净肉率等指标差异极显着(P<0.01);肉骨比上10月龄与18月龄差异显着(P<0.05),12月龄与10、18月龄差异不显着(P>0.05)。综合各月龄数据从品种的角度来说,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等指标上分别是安杂>新褐杂>荷斯坦。分割肉比例上,新褐杂高档肉比例最高、荷斯坦优质肉比例最高、安杂牛普通肉比例最高,但品种间均无显着性差异。试验五:研究不同月龄肉品质的差异。试验六:研究不同月龄肉品质指标的品种间及各部位的差异。结果表明:10与18月龄的失水率、系水率、蒸煮损失差异不显着(P>0.05),但剪切力与糖酵解潜力差异显着(P<0.05)。12月龄的失水率、系水率、蒸煮损失与10、18月龄差异显着(P<0.05)。糖酵解潜力10月龄显着高于18月龄(P<0.05),但与12月龄差异不显着。剪切力10与12月龄差异不大,但均小于18月龄且差异显着(P<0.05),胶原蛋白、全可溶蛋白、肌浆蛋白、肌间脂肪等指标在各月龄间差异显着(P<0.05)。灰分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10月龄、12月龄、18月龄牛肉品质分析表明,肉品质众多测量指标在品种、部位上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肉品质在品种、部位、营养水平、月龄间存在一定的互作效益。
张乃锋[8](2008)在《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对早期断奶犊牛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奶业的发展,利用植物蛋白部分代替乳蛋白集约化饲养犊牛已经获得初步成功,但植物蛋白对犊牛免疫机能的影响效果及如何提高植物蛋白的氨基酸平衡和利用效果仍然有待研究,因此,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研究蛋白质营养对犊牛免疫机能的影响,通过改善限制性氨基酸平衡以提高犊牛对植物蛋白的利用效果。研究结果摘要如下:1蛋白质水平对断奶犊牛免疫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初生荷斯坦公犊15头,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8%、22%和26%的代乳品,研究蛋白质水平对断奶犊牛免疫及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蛋白质水平为22%时,犊牛血清IgG含量最高(P>0.05),血清AKP达到峰值,体重和脾脏指数最大;蛋白质水平高于22%时,犊牛炎性细胞因子(IL-1)显着升高(P<0.05),犊牛小肠肥大细胞数量显着增加(P<0.05);犊牛血清GH(P>0.05)、IGF-1(P<0.05)、TAOC(P<0.05)等指标有随蛋白质水平的提高而升高的趋势,但过高的蛋白质水平降低了犊牛NO水平;22%的蛋白质水平有利于促进犊牛蛋白质合成代谢与生长发育,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蛋白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犊牛生长和机体免疫机能。2蛋白质组成对断奶过渡期犊牛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初生荷斯坦公犊12头,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饲喂植物蛋白占总蛋白20%、50%和80%的代乳品,研究蛋白质组成对断奶过渡期(6~11日龄)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蛋白占总蛋白的50%时,断奶过渡期犊牛血清总蛋白、GH、IgG最高(P>0.05),尿素氮最低(P>0.05),血清TAOC、NO、AKP等指标水平最高(P<0.05);植物蛋白超过总蛋白的50%时,犊牛腹泻率和腹泻频率显着升高(P<0.05),犊牛腹泻情况在断奶过渡期前3天比较严重。3蛋白质组成对断奶后犊牛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择初生荷斯坦公犊12头,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饲喂植物蛋白占总蛋白20%、50%和80%的代乳品,研究蛋白质组成对断奶后(2~8周龄)犊牛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植物蛋白占总蛋白的50%时,断奶后犊牛血清IgG、IL-1和TNF-α水平最高(P>0.05),AKP水平最高;2~4周龄,犊牛IgG、IL-1和TNF-α水平呈下降趋势,4~8周龄则呈上升趋势;植物蛋白含量的提高,降低了小肠粘膜粘膜SIgA水平和肥大细胞数量(P<0.05),提高了杯状细胞数量,降低了犊牛血清皮质醇水平,而对溶菌酶、GH和IGF-1没有显着影响;植物蛋白含量为80%时,提高了犊牛腹泻率(P<0.05)和腹泻频率(P>0.05);犊牛在4周龄以后对50%及以下的植物蛋白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4主要限制性氨基酸对犊牛免疫及生产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选择20头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四组,分别饲喂四种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配制的不同氨基酸比例模式的代乳品,研究赖氨酸、蛋氨酸和苏氨酸缺乏对犊牛生产性能和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限制性氨基酸缺乏降低了犊牛采食量、体重、日增重,降低了犊牛氮的采食、氮沉积、氮表观消化率和表观生物学价值等,其影响程度以赖氨酸最大,其次是蛋氨酸、苏氨酸;对于犊牛非特异性免疫反应,赖氨酸缺乏时其反应提高,蛋氨酸缺乏时在犊牛28日龄时降低而56日龄时升高,苏氨酸缺乏则影响较小;赖氨酸和蛋氨酸缺乏,使得28日龄犊牛免疫系统由Th2向Th1偏移,犊牛细胞免疫水平提高,体液免疫水平降低,而56日龄犊牛免疫系统则发生了相反的变化,由Th1向Th2偏移,犊牛体液免疫水平提高,与犊牛血清IgG浓度的变化一致,显着提高56日龄犊牛血清IgG水平;苏氨酸缺乏对28日龄和56日龄犊牛免疫系统则均是由Th1向Th2偏移,犊牛体液免疫水平提高;苏氨酸缺乏组犊牛胸腺、脾脏、肝脏指数均有降低趋势;赖氨酸和蛋氨酸缺乏犊牛的腹泻率、腹泻频率、粪便指数均明显提高。5免疫应激对犊牛限制性氨基酸需求模式的影响本试验选择40头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为正常组、应激组,每组内设正对照组和三个扣除氨基酸的试验组,采用氨基酸部分扣除法比较LPS诱导的免疫应激对断奶犊牛的Lys、Met和Thr三种主要限制性氨基酸平衡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应激时犊牛体温、血清IL-1和TNF-α、血清NO均显着升高,血清补体蛋白C3显着降低,犊牛免疫系统激活,系统免疫水平提高,犊牛免疫系统由Th2向Th1偏移,犊牛细胞免疫水平高于体液免疫水平;免疫应激降低了犊牛小肠粘膜SIgA水平和IEL、GC、MC数量;降低了犊牛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免疫应激显着降低了犊牛日增重和料重比;降低了犊牛采食氮、沉积氮、氮的表观消化率、氮的表观生物学价值等指标,但未达到显着水平;显着提高了28日龄犊牛血清尿素氮含量;对犊牛腹泻率、腹泻频率等指标影响不显着。免疫应激影响了犊牛限制性氨基酸的需求比例和限制性顺序。正常条件下25~27日龄犊牛三种氨基酸的平衡比例为Lys:100、Met:29、Thr:58,53~55日龄犊牛正常组三种氨基酸的平衡比例为Lys:100、Met:30、Thr:62;而应激条件下25~27日龄犊牛三种主要限制性氨基酸的平衡比例为Lys:100、Met:27、Thr:61,53~55日龄犊牛三种限制性氨基酸的平衡比例为Lys:100、Met:27、Thr:60。并且三种氨基酸的限制性顺序发生了变化,正常时为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应激时为赖氨酸、苏氨酸、蛋氨酸。
王梦芝[9](2008)在《山羊瘤胃原虫与细菌吞噬关系和微生物AA变化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瘤胃微生物蛋白质是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AA)的重要组分。微生物的任何变化,如微生物的区系、AA-N比例、AA组成等的变化都将影响十二指肠AA的供给。在过去的研究和生产中一直认为瘤胃微生物AA是恒定的。然而1992年Clark等综合比较众多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提出了瘤胃微生物AA是可变化的观点,此后至今,由于其对宿主不可或缺的重要性而使得微生物AA变化与否的论题一直为本领域研究与争论的焦点。为此,本课题结合in vitro与in vivo法,并引入荧光标记细菌技术以及SSCP、克隆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系统地探讨微生物蛋白质AA的变化规律及其机制,试验共分九个部分进行。试验1荧光标记瘤胃细菌方法的建立和原虫吞噬细菌速率的研究以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徐淮山羊提供的瘤胃液制备荧光标记瘤胃细菌,用于瘤胃原虫的摄食实验,研究山羊瘤胃原虫吞噬细菌的速率。试验设置清洗原虫祛除瘤胃自由细菌的荧光全标组(WFLB)及未清洗原虫保留瘤胃自由细菌的荧光标记组(FLB)。结果表明: WFLB组、FLB组吞噬速率分别为:398.40 cells/(cell h)、230.40 cells/(cell h),换算为细菌N为:2.15 pg N/(cell h)、1.24 pg N/(cell h);每天每头山羊瘤胃内蛋白微循环中细菌N循环量WFLB组、FLB组分别估计为:103.20 mg N/(d头)、59.50 mg N/(d头),或者细菌蛋白循环量分别为0.645 g/(d头)和0.372 g/(d头);结果同时表明,荧光标记技术可以应用于瘤胃原虫对细菌吞噬速率的研究。试验2日粮精粗比对山羊瘤胃内微生物蛋白质微循环影响的研究本试验以4只装有瘤胃瘘管的山羊,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山羊瘤胃微生态中原虫和细菌区系以及微生物蛋白微循环的影响规律。试验设置精(玉米-豆粕):粗(稻草)分别为10:90、30:70、50:50、70:30的四种比例日粮(A、B、C、D),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动物试验,并结合荧光标记瘤胃细菌技术测定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显着影响微生物细胞的密度。原虫的密度以C组最高;细菌和原虫的密度以都A组最低。日粮精粗比也显着影响原虫吞噬的速率,A、B、C、D四组吞噬速率分别为:429.50 cells/(cell h)、366.74 cells/(cell h)、389.48 cells/(cell h)、402.20 cells/(cell h),换算为对细菌N的吞噬速率分别为:2.319 pg N/(cell h)、1.98 pg N/(cell h)、2.103 pg N/(cell h)、2.172 pg N/(cell h)。每天每头山羊由于原虫的吞噬造成的细菌N的循环量分别估算为:136.49 mg N/(d头);369.02 mg N/(d头);485.99 mg N/(d头);440.56 mg N/(d头),或者菌体蛋白循环量为0.853 g Pr/(d头)、2.306 g Pr/(d头)、3.370 g Pr/(d头)和2.754 g Pr/(d头),以C组菌体蛋白循环量最大,细菌周转率最高(3.07 %)。试验3精粗比对瘤胃发酵、原虫种群结构及吞噬速率的影响在试验2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在不同精粗比例配合日粮条件下山羊瘤胃发酵、原虫种群结构以及吞噬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日粮精粗比对瘤胃发酵有影响。以30:70组微生物活力较强、NDF降解率较高、瘤胃pH值也相对波动较小;精粗比对瘤胃原虫结构也有影响。50:50、70:30日粮组内毛虫和等毛虫的比例显着高于10:90、30:70组;而双毛虫和头毛虫则相反。内毛虫与双毛虫和头毛虫的吞噬速率分别为361.90、606.30和607.50 cells/(cell h),内毛虫的吞噬速率显着低于双毛虫和头毛虫(P =0.000),表明不同种属原虫吞噬细菌速率间有显着差异,但随日粮精粗比变化的规律基本一致。回归分析表明吞噬速率与日粮结构间呈三次方的曲线关系(Y=-724.53X+563.15X2-124.666X3+646.833,R2=0.97864)。另外,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吞噬速率与微生物细胞密度有线性关系(R2=0.839)。方程为:Y=445.514-3.078X1+1.864X2(Y为吞噬速率;X1为细菌密度;X2为原虫密度)。试验4碳水化合物结构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群体结构的影响以3只瘘管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用体外法研究底物碳水化合物结构对瘤胃发酵及微生物群体特征的影响。底物可溶性淀粉/纤维素比例为:100:0、70:30、50:50、30:70、0:100。结果表明:30:70组微生物产量和纤维降解率最高,发酵状态最佳;微生物蛋白产量与淀粉/纤维有三次方的曲线关系,细菌蛋白:Y=0.2410+0.0855X-0.0371X2+0.0029X(3R= 0.7397);原虫蛋白:Y=0.2276+0.0853X-0.0380X2+0.0030X3(R=0.7370)。各组分别在8、16、24、24和24 h出现最大微生物产量(P<0.01)。另外,微生物AA-N比例在各组间也有显着差异(P<0.05)。微生物区系原虫与细菌的比例总体上随淀粉水平下降呈先上升后降低,以50:50组最高;而且PCR-SSCP图谱反映了区系内部类群因底物的改变而改变。原虫分类计数结果表明随淀粉水平的下降,内毛虫与等毛虫的比例下降,而双毛属与头毛亚科原虫的比例增加,与SSCP的结果一致地表明其内部类群的改变。对提取DNA的质、量的检测表明:微生物分离平均获得率为53.29 %;细菌DNA的提取率(45.40 %)显着低于原虫(56.10 %)(P<0.05);微生物分离后DNA提取率为26.13 %;所提取的基因组DNA大小在20 kb以上,适合于后续研究的分子操作。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认为底物的变化引起了微生物发酵和其群系特征的变化,结果还证实PCR-SSCP适合于瘤胃微生物混合群体多样性研究,同时也验证了ITS1区段是研究瘤胃原虫的良好素材,从而基本确立了本课题瘤胃微生物群体研究的方法体系。试验5不同分子形式氮源对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和类群多样性的影响本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不同分子形式氮源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条件下对瘤胃发酵、微生物蛋白合成和类群多样性的影响。以3只瘘管山羊为瘤胃液供体,底物设计为:氯化铵、寡肽混合物(<3, 000 Da)、小肽混合物(<500 Da)、游离氨基酸混合物。结果表明:pH在6.40-6.90之间变化,游离氨基酸组pH均值最低为6.61,氯化铵组的最高为6.79;氨氮浓度变化范围为11.60-29.45 mg/100 ml,均值以寡肽组最低为15.70 mg/100ml,游离氨基酸组最高为19.15 mg/100 ml;氯化铵组的细菌与原虫蛋白产量皆最低(0.1522、0.1179 mg/ml)(P<0.01),而两肽组的微生物蛋白产量则相对较高;另外原虫与细菌比值以氯化铵组最低为77.49 %,小肽组最高为104.50 %(P<0.01)。同时AA-N比例在各组间也有显着差异,以游离氨基酸组最低(P<0.05)。SSCP指纹图谱表明微生物类群内部种属也发生了变化,并以氯化铵组微生物的多样度最低。以上研究结果揭示了氮源的分子形式显着影响瘤胃发酵、微生物蛋白合成和微生物的类群结构。试验6特定AA缺省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生长限制性的研究本试验采用底物移除法研究特定氨基酸在人工瘤胃体外培养条件下对瘤胃微生物生长及其发酵特征的影响。以3只瘘管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底物为:全量必需氨基酸组(A),组氨酸(B)、赖氨酸(C)、蛋氨酸(D)和支链氨基酸(E)的缺省组。结果表明:培养液pH值在5.90-6.80之间变化,均值以E组最高为6.54;培养液氨氮浓度变动范围为10.99-30.51 mg/100ml,均值以A组最高为17.85 mg/100 ml;底物对微生物生长的限制程度不同。以支链氨基酸缺省对微生物蛋白合成的限制最大,其细菌与原虫及其微生物蛋白的产量皆最低(0.1389、0.1772和0.3161 mg/ml)(P<0.01),相对于A组微生物蛋白下降了44.52 %。底物对细菌和原虫影响不同。原虫与细菌比值以C组最低(89.12 %),E组最高(127.60 %)(P<0.01)。同时底物还引起了微生物AA-N比例的变化(P<0.01),以A组最低(16.89),E组最高(18.76)。另外遗传指纹分析提示微生物区系内部类群也因底物而发生了变化。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可认为特定氨基酸对微生物生长及微生物发酵都有一定的影响。试验7蛋白质补充料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蛋白质补充料为底物进行体外培养,主要探讨蛋白质补充料对瘤胃微生物发酵和区系特征的影响。试验采用3只瘘管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底物为:A(羽毛粉)、B(玉米蛋白粉)、C(豆粕)和D(鱼粉)。结果表明:pH值在5.80-6.80之间变化,均值以C组最低为6.19,A组最高为6.61;氨氮浓度变动范围为3.68-12.01 mg/100ml,均值以A组最低为5.49 mg/100ml,C组最高为9.95 mg/100ml;微生物蛋白产量在各组间差异显着或极显着(P<0.05、P<0.01),以D组最高(0.6513 mg/ml),A组最低(0.5289 mg/ml),C组细菌蛋白量(0.3309 mg/ml)为四组之最高。底物对微生物区系有选择作用。原虫与细菌比值以A组最高(107.00 %),C组最低(84.30 %)。SSCP图谱分析表明微生物区系内的类群结构也因底物发生了改变。另外底物还引起了微生物AA-N比例的变化,以D组最高(17.75),C组最低(16.48)(P<0.01)。综合以上试验结果认为不同蛋白质补充料体外培养条件下其瘤胃微生物发酵和微生物区系特征有明显不同。试验8、9混合日粮蛋白质对徐淮山羊瘤胃微生物结构及AA组成的影响试验8以4只瘘管山羊作为试验动物,采用4×4拉丁方设计进行试验。研究由羽毛粉(A)、玉米蛋白粉(B)、豆粕(C)和鱼粉(D)等不同蛋白质饲料配合的混合日粮对瘤胃发酵、微生物群体结构、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及其AA组成模式的影响规律。在第一期正试期开始时分别从四只羊瘤胃中采集瘤胃液,用于相应日粮作为培养底物的预先体外培养试验,以确保复杂与昂贵的体内试验的有效性和必要性。结果表明,由不同蛋白补充料所配制混合饲料底物对瘤胃发酵、微生物类群结构及AA-N影响与单纯的蛋白补充料相比,在底物样本间差异程度上虽然有所降低,但影响规律影响基本一致,并且微生物类群结构及AA-N仍有明显或显着变化,表明进一步开展体内试验是必要和有意义的。试验9继而开展的104天的4×4拉丁方体内试验结果表明:瘤胃液pH值在5.60-6.80之间变化,均值以A和C组较高,B和D组较低(P<0.05),A和C、B和D的pH均值虽相近,但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模式相差较大;氨氮浓度变动范围为6.77-21.67 mg/100ml,均值以A组最低为11.08 mg/100ml,C组最高为15.04 mg/100ml,各组随时间动态变化模式也有所不同;日粮蛋白显着影响MCP产量,以C、D组微生物蛋白较高,A、B组较低(P<0.05);虽然C、D组微生物蛋白相当,但C组细菌蛋白产量却显着高于D组(P<0.05)。原虫与细菌区系比例在组间差异显着,豆粕组(81.27 %)显着低于其他三组(P<0.05)。进一步克隆测序分析表明细菌中的类R.flavefaciens、R.bromii、Roseburia faecalis等8群系在组间差异显着;原虫中除Diplodinium外其他4类群都有显着差异。微生物的AA-N比例在各组间也有显着差异,并以C组最低,D组最高,并且与细菌(原虫)蛋白质呈负(正)相关关系。研究同时发现部分种类AA含量在微生物区系间和同一区系内不同组间差异显着。原虫蛋白的Val比例高于细菌,而细菌蛋白的Lys则高于原虫。细菌蛋白的Arg;原虫蛋白的Met、Leu和His在各组间差异显着。差异性AA的变化与微生物类群的变化有一定的关联。综上可见混合日粮蛋白质对瘤胃发酵、微生物类群结构和微生物AA组成都有一定的影响。
张问坚,汪有益,谢国强,何余涌,程树芳,刘珍优[10](2007)在《添加不同比例补充料对三元杂交肉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将18头平均体重为129±7.4kg的三元杂交公牛(本地黄牛×西门塔尔×夏洛来)分成(稻草+米糠)组、(稻草+米糠+棉粕)组、(氨化稻草+米糠)组、(氨化稻草+米糠+棉粕)组、玉米青贮料组、(玉米青贮料+米糠)组共6个组用于研究比较干稻草、氨化稻草和玉米青贮料的饲喂价值。结果表明:(氨化稻草+米糠+棉粕)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最高(1.01kg/d)且每千克增重成本最低(3.53元)。冬季农户用"氨化稻草+米糠(5g/kg体重/d)+棉粕(1.5g/kg体重/d)"这种方法来饲喂肉牛可获得较理想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二、生长牛日粮中增饲补充料对生产性能及理化指标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长牛日粮中增饲补充料对生产性能及理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中、后期育肥性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Abbreviations)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肉牛产业现状 |
1.1 国内外牛肉需求 |
1.2 我国肉牛养殖现状 |
1.3 肉牛产业发展 |
2 肉牛饲养及夏南牛 |
2.1 肉牛饲养 |
2.2 夏南牛简介 |
3 能量代谢与需要量 |
3.1 能量及其代谢过程 |
3.2 能量对肉牛的生物学意义 |
3.3 影响肉牛能量需要量的因素 |
3.4 能量代谢研究方法 |
3.5 肉牛能量需要量研究现状 |
4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5 研究内容 |
6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研究 |
第一节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日增重及采食量的影响 |
1.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2.1 日增重测定 |
1.2.2 采食量测定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日增重的影响 |
2.2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采食量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日增重的影响 |
3.2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采食量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二节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 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2.2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能量消化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养分消化率的影响 |
3.2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能量消化率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三节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血液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
2.2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血液激素的影响 |
2.3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2.4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 |
3.2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血液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
3.3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血液激素指标的影响 |
3.4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育肥中、后期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结论 |
第四节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瘤胃发酵以及瘤胃菌群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2.1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2.2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瘤胃菌群的影响 |
3 讨论 |
3.1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3.2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瘤胃菌群结构的影响 |
4 结论 |
第五节 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肉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及饲养管理 |
1.2 测定指标及方法 |
1.3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章 全文总结 |
1 论文总结 |
2 创新点 |
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凹凸棒石—生物质废弃物功能化营养舔砖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舔砖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凹凸棒石黏土 |
1.4 生物质 |
1.4.1 腐植酸钠 |
1.4.2 食用菌菌渣 |
1.4.3 花椒籽 |
1.5 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1.5.1 论文选题思路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凹凸棒石-小麦麸-菜籽粕功能化营养舔砖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仪器 |
2.2.2 功能化营养舔砖配方的设计依据 |
2.2.3 功能化营养舔砖的制备 |
2.2.4 功能化营养舔砖的性能评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凹凸棒石粘土成分分析 |
2.3.2 凹凸棒石-小麦麸-菜籽粕功能化营养舔砖配方 |
2.3.3 凹凸棒石-小麦麸-菜籽粕功能化营养舔砖的制备 |
2.3.4 凹凸棒石-小麦麸-菜籽粕功能化营养舔砖的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凹凸棒石-菌渣-花椒籽功能化营养舔砖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仪器 |
3.2.2 食用菌菌渣营养成分分析方法 |
3.2.3 凹凸棒石-菌渣-花椒籽功能化营养舔砖配方的设计依据 |
3.2.4 凹凸棒石-菌渣-花椒籽功能化营养舔砖的制备 |
3.2.5 凹凸棒石-菌渣-花椒籽功能化营养舔砖的性能评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食用菌菌渣营养成分分析 |
3.3.2 凹凸棒石-菌渣-花椒籽功能化营养舔砖配方 |
3.3.3 凹凸棒石-菌渣-花椒籽功能化营养舔砖的制备 |
3.3.4 凹凸棒石-菌渣-花椒籽功能化营养舔砖的性能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功能化营养舔砖的中试放大及工艺设计 |
4.1 前言 |
4.2 中试 |
4.2.1 中试实验 |
4.2.2 舔砖配方调整 |
4.2.3 影响功能化营养舔砖成型的因素 |
4.3 工艺设计 |
4.3.1 工艺流程 |
4.3.2 物料平衡计算 |
4.3.3 主要设备选型 |
4.3.4 车间设计 |
4.3.5 企业生产标准制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不同精料喂量条件下锦江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代谢产热量的变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中英文对照 |
前言 |
文献综述 |
1 锦江牛基本概况 |
1.1 形成历史及分布 |
1.2 品种特性、特征 |
1.3 发展概况 |
2 精料喂量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研究进展 |
2.1 精料喂量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 精料喂量对瘤胃发酵的影响 |
2.3 精料喂量对反刍动物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反刍动物能量代谢研究 |
3.1 反刍动物能量代谢特点 |
3.2 饲料能量在体内的利用与转化过程 |
3.3 影响能量需要量的因素 |
3.4 能量需要量的研究方法 |
3.5 呼吸测热装置类型及原理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一章 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分组与设计 |
1.3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体尺指标及背膘厚的影响 |
2.3 经济效益分析 |
3 讨论 |
3.1 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体尺和背膘厚的影响 |
3.3 不同精料喂量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二章 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瘤胃液理化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仪器与设备 |
1.3 试验分组与设计(同第一章) |
1.4 样品采集与处理 |
1.5 指标测定与方法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瘤胃液pH和NH_3-N浓度的影响 |
2.2 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瘤胃液VFA浓度的影响 |
2.3 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
3.2 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精料喂量条件下锦江牛代谢产热量及增重关系变化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分组与设计 |
1.3 试验日粮与饲养管理 |
1.4 样品采集与处理(同第一章) |
1.5 指标测定与方法 |
1.6 产热量测定期间气象指标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精料喂量对锦江牛能量摄入及代谢产热量的影响 |
2.2 单位代谢体重总能摄入与日增重 |
2.3 日增重与产热量的回归分析 |
2.4 生长期锦江牛净能需要量 |
3 讨论 |
3.1 不同能量水平对锦江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3.2 不同品种牛能量维持需要的比较 |
3.3 不同品种牛生产净能与总能转化效率的比较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4)添喂陈皮、酸甜剂、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词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调味剂类饲料添加剂定义 |
1.2 调味剂类饲料添加剂的种类 |
1.3 调味剂类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机理及功能 |
1.3.1 改善饲料适口性,增强动物食欲 |
1.3.2 掩盖饲料中异味 |
1.3.3 提高营养的消化吸收率,提高生产性能 |
1.4 牛用调味剂类饲料添加剂 |
1.4.1 酸化剂的分类 |
1.4.2 甜味剂概述 |
1.5 陈皮作为中草药添加剂的应用进展 |
1.5.1 陈皮的活性成分 |
1.5.2 陈皮作为中药添加剂的作用机制 |
1.5.3 陈皮在奶牛生产上的应用 |
1.6 丙谷胺的生理作用概述 |
1.6.1 丙谷胺的利胆机制 |
1.6.2 丙谷胺的临床应用 |
1.6.3 丙谷胺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展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试验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一陈皮、酸甜剂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1.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2.1.2 试验设计与动物选择 |
2.1.3 试验日粮 |
2.2 不同添加剂量的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2.2.2 试验设计与动物选择 |
2.2.3 试验日粮 |
2.3 饲养管理 |
2.4 样品采集与指标测定 |
2.4.1 奶牛日粮营养水平和采食量的测定 |
2.4.2 奶牛产奶量、乳成分的测定 |
2.4.3 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
2.4.4 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试验一:陈皮、酸甜剂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1.1 陈皮、酸甜剂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的影响 |
3.1.2 陈皮、酸甜剂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3.1.3 陈皮、酸甜剂对牛奶乳成份的影响 |
3.1.4 陈皮、酸甜剂对牛奶体细胞数的影响 |
3.1.5 陈皮、酸甜剂对荷斯坦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 试验二:不同添加剂量的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1 不同添加剂量的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添加剂量的丙谷胺对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3.2.3 不同添加剂量的丙谷胺对牛奶乳成份的影响 |
3.2.4 不同添加剂量的丙谷胺对牛奶体细胞数的影响 |
3.2.5 不同添加剂量的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4.1 试验一: 陈皮、酸甜剂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1 陈皮、酸甜剂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的影响 |
4.1.2 陈皮、酸甜剂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4.1.3 陈皮、酸甜剂对牛奶乳成份的影响 |
4.1.4 陈皮、酸甜剂对牛奶体细胞数的影响 |
4.1.5 陈皮、酸甜剂对荷斯坦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6 小结 |
4.2 试验二:不同添加剂量的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1 不同添加剂量的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的影响 |
4.2.2 不同添加剂量的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产奶量的影响 |
4.2.3 不同添加剂量的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乳成分和乳中体细胞数的影响 |
4.2.4 不同添加剂量的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存在问题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性能和粪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特点 |
1.2.1 天然性 |
1.2.2 无抗药性 |
1.2.3 多功能性 |
1.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作用 |
1.3.1 提高生产性能 |
1.3.2 提高养分消化率 |
1.3.3 调控生殖机能 |
1.3.4 增强免疫功能 |
1.3.5 改善畜产品品质 |
1.3.6 降低甲烷排放量 |
1.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反刍动物养殖中的应用 |
1.4.1 提高畜产品产量 |
1.4.2 提高繁殖性能 |
1.4.3 提高抗应激能力 |
1.5 存在的问题 |
1.5.1 添加量大,成本高 |
1.5.2 组方不严谨,针对性不强 |
1.5.3 质量标准不健全 |
1.6 未来的发展方向 |
1.6.1 生产规模化,添加微量化 |
1.6.2 组方类型化,选择合理化 |
1.6.3 质量标准化,技术高新化 |
1.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性能和粪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 |
2.1.2 试验动物选择与试验设计 |
2.1.3 试验羊饲养管理 |
2.1.4 消化代谢试验及甲烷排放量的测定 |
2.1.5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1.6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7 试验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采食量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
2.2.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主要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2.2.3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粪尿及甲烷排放量的影响 |
2.2.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2.2.5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 讨论 |
2.3.1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
2.3.2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陕北白绒山羊生态效益的影响 |
2.3.3 关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产品开发过程的组方思路与原料选择 |
2.3.4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日粮中适宜添加水平的确定 |
2.4 结论 |
第三章 总结 |
3.1 主要研究结果 |
3.2 结论 |
3.3 本试验的创新点 |
3.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放牧肉牛四季补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湿地概况 |
1.1.2 放牧对草原的影响 |
1.1.3 牧草对放牧的影响 |
1.2 国内外肉牛概况 |
1.2.1 国外肉牛业生产概况 |
1.2.2 我国肉牛业的发展 |
1.3 放牧肉牛的生产特点 |
1.4 放牧家畜牧草采食量测定的研究 |
1.5 补饲 |
1.5.1 冬春季补饲 |
1.5.2 夏季补饲 |
1.5.3 秋季补饲 |
1.6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试验方案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春季放牧肉牛补饲的研究 |
2.1.1 放牧肉牛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的测定 |
2.1.2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放牧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2.2 夏季放牧肉牛补饲的研究 |
2.2.1 放牧肉牛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的测定 |
2.2.2 不同矿物质添加水平对放牧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2.3 秋季放牧肉牛补饲的研究 |
2.3.1 放牧肉牛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的测定 |
2.3.2 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放牧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2.4 冬季不同精料补饲水平对放牧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2.4.1 试验材料 |
2.4.2 试验动物 |
2.4.3 试验设计与日粮 |
2.4.4 饲养管理 |
2.4.5 测定项目 |
2.4.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春季放牧肉牛补饲的研究 |
3.1.1 放牧肉牛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的分析 |
3.1.2 春季补饲对放牧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3.1.3 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
3.2 夏季肉牛补饲的研究 |
3.2.1 放牧肉牛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的分析 |
3.2.2 夏季矿物质添加剂对放牧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3.2.3 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
3.3 秋季放牧肉牛补饲的研究 |
3.3.1 放牧肉牛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的分析 |
3.3.2 秋季补饲对放牧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3.3.3 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
3.4 冬季放牧肉牛补饲的研究 |
3.4.1 冬季补饲对放牧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3.4.2 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
4 讨论 |
4.1 春季放牧肉牛补饲的研究 |
4.1.1 放牧肉牛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的分析 |
4.1.2 春季补饲对放牧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
4.1.3 春季补饲的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
4.2 夏季放牧肉牛补饲的研究 |
4.2.1 夏季放牧肉牛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的分析 |
4.2.2 夏季矿物质添加剂对放牧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4.2.3 夏季补饲的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
4.3 秋季放牧肉牛补饲的研究 |
4.3.1 秋季放牧肉牛采食量和牧草消化率的分析 |
4.3.2 秋季补饲对放牧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4.3.3 秋季补饲的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
4.4 冬季放牧肉牛补饲的研究 |
4.4.1 冬季补饲对放牧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4.4.2 冬季补饲的育肥效果和经济效益分析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新疆草原肉牛商品化生产技术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国内外畜产品生产状况 |
1.2 国内外肉牛业生产品种 |
1.3 国内外肉牛业生产模式 |
1.4 舍饲畜牧业与草地畜牧业的区别与各自优势 |
1.5 天然牧草营养变化规律与草食家畜生产 |
1.6 影响草食家畜采食量的主要因素 |
1.7 放牧草地生态系统研究 |
1.8 肉牛生长规律的研究 |
1.9 营养模式与营养养水平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晌 |
1.10 影响肉品质的主要因素 |
1.11 肉品质研究现状 |
1.12 国内外牛肉分级系统 |
1.13 国内外分级标准的介绍 |
1.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 |
1.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目的 |
第二章 早期断奶技术对不同品种肉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放牧补饲对3~6 月龄不同品种公犊牛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育肥时间及精料水平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优质牛肉屠宰分割试验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月龄牛肉品质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结果与分析 |
6.3 讨论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不同生长阶段品种间与部位间肉品质的差异研究 |
7.1 材料与方法 |
7.2 结果与分析 |
7.3 讨论 |
7.4 小结 |
第八章 试验总体讨论 |
8.1 早期断奶技术对动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8.2 营养水平与动物的生长发育及经济效益的关系 |
8.3 从产肉性能分析品种培育 |
8.4 从肉品质差异探讨肉牛的营养调控 |
8.5 草原放牧模式下商品化生产技术的探讨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对早期断奶犊牛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犊牛的免疫系统 |
1.2 蛋白质对犊牛免疫的影响 |
1.3 限制性氨基酸及其对免疫的影响 |
1.4 免疫应激对动物机体代谢的影响 |
1.5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蛋白水平对断奶犊牛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动物与饲养 |
2.1.2 试验日粮 |
2.1.3 试验设计 |
2.1.4 样品采集 |
2.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1.6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蛋白质水平对犊牛脾脏指数的影响 |
2.2.2 蛋白质水平对犊牛血清IgG 的影响 |
2.2.3 蛋白质水平对犊牛血清细胞因子IL-1 和TNF-α的影响 |
2.2.4 蛋白质水平对犊牛肠粘膜免疫指标的影响 |
2.2.5 蛋白质水平对犊牛免疫相关激素的影响 |
2.2.6 蛋白质水平对犊牛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
2.2.7 蛋白质水平对犊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蛋白质组成对断奶过渡期犊牛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动物与饲养 |
3.1.2 试验日粮 |
3.1.3 试验设计 |
3.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1.5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蛋白质组成对断奶过渡期犊牛血清总蛋白、尿素氮的影响 |
3.2.2 蛋白质组成对断奶过渡期犊牛血清IgG 的影响 |
3.2.3 蛋白质组成对断奶过渡期犊牛免疫相关激素的影响 |
3.2.4 蛋白质组成对断奶过渡期犊牛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
3.2.5 蛋白质组成对断奶过渡期犊牛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3.2.6 蛋白质组成对断奶过渡期犊牛腹泻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蛋白质组成对断奶犊牛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动物与饲养 |
4.1.2 试验日粮 |
4.1.3 试验设计 |
4.1.4 样品采集 |
4.1.5 测定指标 |
4.1.6 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蛋白质组成对犊牛血清IgG 的影响 |
4.2.2 蛋白质组成对犊牛血清细胞因子IL-1、TNF-α的影响 |
4.2.3 蛋白质组成对犊牛肠道黏膜免疫指标的影响 |
4.2.4 蛋白质组成对犊牛免疫相关激素的影响 |
4.2.5 蛋白质组成对犊牛免疫相关酶的影响 |
4.2.6 蛋白质组成对犊牛血清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4.2.7 蛋白质组成对犊牛腹泻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限制性氨基酸对犊牛免疫机能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动物与饲养 |
5.1.2 试验日粮 |
5.1.3 试验设计 |
5.1.4 样品采集 |
5.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5.1.6 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限制性氨基酸对犊牛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 |
5.2.2 限制性氨基酸对犊牛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5.2.3 限制性氨基酸对犊牛血清补体蛋白C3 和IgG 的影响 |
5.2.4 限制性氨基酸对犊牛Th1/Th2 细胞因子的影响 |
5.2.5 限制性氨基酸对犊牛肠道粘膜免疫的影响 |
5.2.6 限制性氨基酸对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
5.2.7 限制性氨基酸对犊牛氮平衡的影响 |
5.2.8 限制性氨基酸对犊牛健康状况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免疫应激对犊牛免疫激活及氨基酸需求比例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动物与饲养 |
6.1.2 试验日粮 |
6.1.3 试验设计 |
6.1.4 样品收集处理 |
6.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6.1.6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免疫应激对犊牛体温的影响 |
6.2.2 免疫应激对犊牛免疫机能的影响 |
6.2.3 免疫应激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6.2.4 免疫应激对犊牛氮代谢的影响 |
6.2.5 免疫应激对犊牛主要限制性氨基酸需求比例的影响 |
6.2.6 免疫应激对犊牛腹泻的影响 |
6.3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山羊瘤胃原虫与细菌吞噬关系和微生物AA变化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瘤胃原虫的特点及其吞噬细菌微循环研究方法的研究进展 |
1 瘤胃原虫的生态位与形态特征 |
1.1 瘤胃原虫的生态位 |
1.2 瘤胃原虫的形态特征 |
1.3 瘤胃常见原虫形态各论 |
2 瘤胃原虫的营养代谢特点 |
2.1 原虫与瘤胃氮代谢 |
2.2 原虫与瘤胃甲烷气 |
2.3 原虫与瘤胃碳代谢 |
2.4 原虫与瘤胃内环境 |
3 日粮结构对原虫的影响 |
4 瘤胃原虫吞噬细菌速率的检测方法 |
4.1 荧光标记技术在瘤胃微生态中的应用 |
4.2 简易的荧光标记技术 |
第二章 瘤胃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研究进展 |
1 瘤胃微生物分子水平研究的切入点 |
1.1 基于16(18)S rRNA/DNA序列的研究 |
1.2 基于rDNA 序列间隔区的研究 |
1.3 其他基因 |
2 瘤胃微生态研究的主要分子生物学技术 |
2.1 结合PCR 的克隆文库、序列分析技术 |
2.2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 |
2.3 遗传指纹技术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技术 |
3 分子技术在瘤胃微生态的应用领域与前景 |
3.1 主要应用领域 |
3.2 应用前景 |
4 方法组合策略 |
第三章 瘤胃微生物对含氮物质的降解与利用 |
1 瘤胃内含氮类物质的降解 |
1.1 饲料蛋白的性质与降解 |
1.2 肽的性质与降解 |
1.3 瘤胃细菌对含氮物质的降解 |
1.4 瘤胃原虫对含氮物质的降解 |
1.5 瘤胃内氮源物质代谢的主要途径 |
2 瘤胃微生物对含氮类物质的利用 |
2.1 微生物对氨的利用 |
2.2 微生物对氨基酸的利用 |
2.3 微生物对肽的利用 |
2.4 底物利用的新看法 |
第四章 反刍动物理想氨基酸需要与小肠氨基酸供给模式 |
1 反刍动物氨基酸需求 |
1.1 必需氨基酸(EAA) |
1.2 限制性氨基酸(LAA) |
1.3 反刍动物小肠理想氨基酸(IAA)需要模式 |
2 反刍动物小肠氨基酸的供给 |
2.1 瘤胃微生物的 AA 组成模式 |
2.2 饲料供给小肠的 AA 组成模式 |
3 供给小肠的 AA 组成模式与理想模式的差补 |
第五章 特定蛋白质补充料结构性能及降解动力学的特异性 |
1 蛋白质的瘤胃降解动力学 |
2 蛋白质饲料的氮组分及其瘤胃降解性能 |
2.1 蛋白质饲料的氮组分 |
2.2 蛋白质饲料的瘤胃降解性能 |
3 四种不同蛋白质饲料的性能特点 |
3.1 羽毛粉 |
3.2 玉米蛋白粉 |
3.3 豆粕 |
3.4 鱼粉 |
第六章 瘤胃混合微生物的发酵、类群多样性及可研究度 |
1 反刍动物瘤胃及其混合发酵 |
1.1 反刍动物瘤胃 |
1.2 混合发酵的必然性 |
2 瘤胃微生物的多样性 |
2.1 瘤胃细菌 |
2.2 瘤胃原虫 |
2.3 瘤胃真菌 |
2.4 瘤胃古菌 |
3 瘤胃微生物的可研究度 |
3.1 微生物分离获取率 |
3.2 微生物 DNA 提取率 |
3.3 微生物的可培养性 |
4 结语 |
第七章 瘤胃微生物蛋白 AA-N比例和 AA组成的科学争论 |
1 瘤胃微生物体成分概况 |
2 关于瘤胃微生物 AA 的争论焦点 |
2.1 瘤胃微生物 AA-N 比例 |
2.2 瘤胃微生物 AA 组成 |
3 不同类群微生物 AA 组成的研究 |
4 本课题的导出 |
4.1 理论假说的提出 |
4.2 实验论证的技术路线 |
4.3 研究目的意义与研究目标 |
第二篇 试验研究 |
第一章 荧光标记瘤胃细菌方法的建立和原虫吞噬速率的研究(试验1)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无菌瘤胃液制备 |
1.3 荧光标记细菌的制备 |
1.4 吞噬试验 |
1.5 换算系数 |
1.6 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吞噬量与吞噬速率 |
2.2 回归分析与吞噬 N 量换算 |
3 讨论 |
3.1 瘤胃原虫对细菌的吞噬速率 |
3.2 瘤胃原虫吞噬细菌速率研究方法的浅析 |
4 试验小结 |
第二章 日粮精粗比对山羊瘤胃内微生物蛋白微循环的影响(试验2)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日粮 |
1.2 试验设计 |
1.3 瘤胃微生物的计数 |
1.4 吞噬实验 |
1.5 换算系数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吞噬试验时间与吞噬速率分析 |
2.2 精粗比对瘤胃微生态的影响 |
2.3 精粗比对瘤胃内 MCP 微循环的影响 |
3 讨论 |
3.1 精粗比对瘤胃原虫与细菌产量的影响 |
3.2 精粗比对瘤胃原虫吞噬速率的影响 |
3.3 精粗比对瘤胃微循环的影响 |
4 试验小结 |
第三章 精粗比对瘤胃发酵、原虫种群结构及吞噬速率的影响(试验3)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日粮、设计与取样 |
1.2 测定指标 |
1.3 加权吞噬速率计算公式 |
1.4 换算系数与统计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瘤胃综合发酵动态 |
2.2 精粗比对主要类属原虫的影响 |
2.3 吞噬速率影响因素的解析 |
3 讨论 |
3.1 瘤胃发酵的综合分析 |
3.2 原虫种群结构与 NDF 降解率 |
3.3 吞噬速率影响因素的探讨 |
3.4 原虫吞噬速率的类属明晰 |
3.5 原虫吞噬细菌与微生物 AA 组成 |
4 试验小结 |
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结构对瘤胃发酵和微生物群体特征的影响(试验4)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 |
1.2 试验原料与设计 |
1.3 体外发酵装置 |
1.4 培养液的配制 |
1.5 培养和取样 |
1.6 测定指标与分析项目 |
1.7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气量与培养液 NH_3-N 浓度 |
2.2 微生物产量与纤维素降解率 |
2.3 微生物区系比例与AA-N 比例 |
2.4 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分析 |
2.5 回归关系分析 |
2.6 微生物分离获得率与 DNA 的提取率 |
2.7 DNA 的质量检验 |
2.8 微生物 SSCP 指纹图谱分析 |
2.9 原虫分类计数 |
3 讨论 |
3.1 产气量与NH_3-N浓度 |
3.2 微生物产量与纤维素降解率 |
3.3 碳水化合物结构对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3.4 微生物多样性与 PCR-SSCP |
3.5 底物对微生物 AA-N 比例的影响 |
3.6 体外培养时间的探讨 |
4 试验小结 |
第五章 不同分子形式氮源对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和类群多样性的影响(试验5)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原料与设计 |
1.2 试验动物、体外培养、测定指标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培养液pH |
2.2 培养液 NH_3-N 浓度 |
2.3 微生物产量 |
2.4 微生物区系比例与AA-N 比例 |
2.5 微生物 SSCP 指纹图谱分析 |
3 讨论 |
3.1 pH 值 |
3.2 NH_3-N 浓度 |
3.3 微生物产量 |
3.4 微生物区系与区系内类群结构的变化 |
4 试验小结 |
第六章 特定 AA缺省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生长限制性的研究(试验6)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原料与设计 |
1.2 试验动物、体外培养、测定指标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培养液pH |
2.2 培养液NH_3-N浓度 |
2.3 微生物产量 |
2.4 微生物区系比例与AA-N 比例 |
2.5 微生物 SSCP 指纹图谱分析 |
3 讨论 |
3.1 pH 值 |
3.2 NH_3-N 浓度 |
3.3 氨基酸对微生物蛋白合成的限制性 |
3.4 微生物区系与区系内类群结构的变化 |
4 试验小结 |
第七章 蛋白质补充料对体外培养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的影响(试验7)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原料与设计 |
1.2 试验动物、体外培养、测定指标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培养液pH 与 NH_3-N 浓度 |
2.2 微生物产量与饲料蛋白降解率 |
2.3 微生物区系比例与AA-N 比例 |
2.4 微生物 SSCP 指纹图谱分析 |
3 讨论 |
3.1 pH 值与蛋白降解率 |
3.2 培养液NH_3-N浓度 |
3.3 微生物产量 |
3.4 微生物区系与区系内部类群的变化 |
4 试验小结 |
第八章 混合日粮蛋白质对瘤胃微生物结构及AA组成的影响(试验8、9)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试验8 体外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底物 |
1.2 体外培养、测定指标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培养液pH与NH_3-N浓度 |
2.2 微生物产量与饲料蛋白降解率 |
2.3 微生物区系比例与AA-N 比例 |
2.4 微生物 SSCP 指纹图谱分析 |
3 试验小结 |
试验9 体内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
1.2 取样与处理 |
1.3 测定指标、分析项目与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培养液pH 与NH_3-N 浓度 |
2.2 微生物产量及微生物区系比例 |
2.3 细菌种群结构分析 |
2.4 原虫种群结构分析 |
2.5 微生物 AA-N 比例 |
2.6 微生物与饲料AA 组成比较 |
2.7 日粮对微生物AA 组成影响 |
2.8 微生物种群结构对 AA 比例的影响 |
2.9 微生物及饲料AA 测定值变异系数的比较 |
2.10 体内、外微生物蛋白量比较 |
3 讨论 |
3.1 瘤胃发酵状态 |
3.2 微生物蛋白的合成 |
3.3 微生物 AA-N 比例 |
3.4 山羊瘤胃细菌的组成分析 |
3.5 日粮对细菌群体的影响 |
3.6 山羊瘤胃纤毛虫的组成分析 |
3.7 日粮对纤毛虫群体的影响 |
3.8 山羊瘤胃原虫与细菌的互作 |
3.9 不同群系的 AA 组成与微生物区系分离界定 |
3.10 日粮蛋白质对微生物 AA 组成的影响 |
3.11 微生物类群对微生物 AA 组成的影响 |
4 试验小结 |
第三篇 全文总论与展望 |
一 瘤胃微生物 AA 组成的总论 |
1 瘤胃微生物蛋白微循环与AA 组成 |
2 荧光标记瘤胃细菌技术在 MCP 微循环研究中的应用 |
3 N 源对微生物 AA 的影响及其机制 |
3.1 N 源对微生物 AA-N 比例的影响机制 |
3.2 N 源对 AA 组成的影响机制 |
4 日粮影响微生物种群结构的机制 |
5 瘤胃微生物AA 组成及变化机制的结论 |
二 全文结论 |
三 研究创新 |
四 未来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图版 |
附录Ⅱ 克隆株序列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或被录用的学术论文 |
四、生长牛日粮中增饲补充料对生产性能及理化指标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育肥前期能量水平对夏南牛中、后期育肥性能及相关指标的影响[D]. 李美发. 江西农业大学, 2020(07)
- [2]凹凸棒石—生物质废弃物功能化营养舔砖的开发[D]. 李婷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3]不同精料喂量条件下锦江牛生产性能、瘤胃发酵及代谢产热量的变化规律[D]. 朱昊鹏.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4]添喂陈皮、酸甜剂、丙谷胺对荷斯坦奶牛采食量、产奶量、乳成分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 院东.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2)
- [5]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陕北白绒山羊生产性能和粪尿及甲烷排放的影响[D]. 赵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4(02)
- [6]三江平原小叶章草甸放牧肉牛四季补饲的研究[D]. 孙东峰. 东北农业大学, 2013(S1)
- [7]新疆草原肉牛商品化生产技术模式的研究[D]. 周振勇. 新疆农业大学, 2008(11)
- [8]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对早期断奶犊牛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D]. 张乃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9]山羊瘤胃原虫与细菌吞噬关系和微生物AA变化机制的研究[D]. 王梦芝. 扬州大学, 2008(01)
- [10]添加不同比例补充料对三元杂交肉牛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J]. 张问坚,汪有益,谢国强,何余涌,程树芳,刘珍优.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