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历史研究热点扫视——田子玉教授专访

五四运动历史研究热点扫视——田子玉教授专访

一、五四运动史研究热点扫描——田子渝教授访谈录(论文文献综述)

李耀鹏[1](2018)在《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四”作为20世纪中国历史转型的重要时间节点和思想轴心已然成为了我们无法磨灭的精神印记,许多人的内心中都缔结着一份挥之不去的“五四情结”,“五四精神”和“五四传统”同样无可争议地对20世纪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跃迁产生着深刻的制导作用。伴随着时间的累积,“五四”已经逐渐地被凝固成一个伟大的“时间神话”和“思想图腾”,甚至有的论者指出,“整个20世纪都是五四的时代”。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总是自觉地透过对“五四”的重新阐释来为自身的思想言说寻找一个强有力的精神支点,因此,“五四”的阐释史也就形成了“五四”不断被历史化和寓言化的过程。本文主要以80年代历史语境中的“五四话语”作为研究对象,以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和文化现象作为论述中心,意在通过阐明80年代回归“五四”的历史和思想诱因,以及80年代以何种内在方式回归了“五四”等思想和文化命题,进而相对清晰完整地呈现出80年代对“五四”进行重新阐释的历史状况。本文需要具体阐释的问题是:80年代重回“五四”的历史语境和缘由——80年代征用和重构“五四”的历史方式——80年代究竟建构了怎样的“五四”——揭示出其深层的时代及历史意义。之所以择取80年代的“五四话语”作为论文的研究中心,其主要缘由在于80年代这一同时兼具着历史终结和开启意义的时间范畴中,无论是对50—70年代历史的反思亦或是在“全球化”的视野中考量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变革,80年代都鲜明地表征出“又一个五四时代”的特征。也就是说,80年代成功地借助了“五四”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的“现代性起源”的神话地位为自身重新进入到“现代化”的历史秩序中找到了合法性依据。当然,强调和突显80年代历史意识的建构和文化变革对“五四传统”的继承,并不意味着将二者之间建立均质和透明的同构关系,及其作出表面化的覆盖式理解而忽略和遮蔽了差异性的存在。因此,本文作者以“征用和重构”作为叙述核心意在表明80年代与“五四”在思想和精神谱系上存在着历史“共振”,但又承认80年代历史语境中的“五四”与原初意义上的“五四”之间存在的历史距离和错位关系。论文绪论部分对研究对象进行科学界说以及对80年代以来的“五四”研究现状进行历史性和宏观性的描述,从而阐释和确立了80年代“五四话语”研究的缘由和方法。论文第一章主要立足于从文学思潮的角度谈及80年代回归“五四”的思想动因和历史缘由。应该说,历史“祛魅”的时代契机促使人们产生整合“五四”与80年代之间内在历史联系的冲动和激情。一方面,“五四”的魂兮归来成为80年代反思历史和推动思想解放运动的精神动力源,正是“五四”的精神感召使人们暂时淡忘了历史的创伤而重新进入到“现代化”的历史秩序中;另一方面,80年代又在“五四”的价值参照下有效地建构了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意识。论文第二章以80年代的文化论争作为思想聚焦点,通过对“五四”时期就纷争迭起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两个历史“元问题”的重新审视来看80年代的文化论者对“五四”持有的思想和文化立场。在80年代“文化热”的激烈论争中,“五四”时期形成的关于“传统”和“西化”的历史意识均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质疑和解构,而这种新的价值判断无疑包蕴和彰显着新的“五四观”。论文第三章至第六章则主要以启蒙、人道主义、国民性和科学主义四个“五四”时期的重要思想文化命题作为切入点,以此透视出80年代如何借由“五四”的力量完成了自身的历史建构和思想嬗变过程。其一,80年代在整体意义上是一个“启蒙时代”,80年代的“新启蒙”话语成为推动思想解放运动和历史变革的重要精神资源,“新启蒙”知识分子重新接续了“五四”的启蒙传统,但是却并未在80年代完成思想启蒙的历史使命。本文作者以一种整体性的历史视野考证了“新启蒙”在80年代的发展图式,既强调了“潜在写作”中的启蒙思想对“新启蒙”形成的历史铺垫作用,同时又充分地意识到80年代的“新启蒙”话语在90年代的分化和瓦解。其二,对“人”的发现和书写构成了80年代文学最恒定的思想主旨,对于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深情呼唤使80年代自觉地回归了“五四”时期的“人的文学”传统。本文从80年代的文化和文学两个层面谈及80年代人道主义话语实践的历史过程,在思想和审美的共融中解析人道主义话语构成的独特景观。在文化方面,通过对“异化”论、“主体性”以及美学中关于“人”的自由想象等问题的剖析读解80年代的文化论者对于“人”的历史姿态;在文学方面,通过对张贤亮和巴金等创作中“人性”修辞的建构审视80年代文学对“五四精神”的修复和重建。其三,历史的反思和“人”的再发现使80年代的文学叙事再次重提了“五四”时期国民劣根性的批判主题,“人”的现代化与国民灵魂的改造成为了80年代文化论者无法规避的现实难题。通过对韩少功、高晓声以及柏杨的文学创作中国民性主题的历史分析,既看到80年代对“五四”国民性批判传统的历史继承,又呈现出80年代文学叙事中国民性的独特面相。其四,80年代的历史转型和思想启蒙的现实需求使“五四”时期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成为人们新的价值追求,科学不仅为80年代的现代化提供了思想基础,同时也对80年代的知识范式产生了深远影响。论文结语指出,“五四”在不断被征用和重构的历史进程中,其意义也在不断地衍生和增殖,“五四”并未真正地远离我们,当下时代仍旧需要“五四精神”。最后,需要指出和明确的是,面对80年代的“五四话语”这样厚重而极具历史感的研究对象,本文作者虽然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进入历史,但却无意于对其做出任何主观性的臆断和诗意化的阐述,而是试图打破那种在预设的秩序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场域中去解释历史的研究方法。尊重历史是文学和历史研究的基本前提,让历史自己呈现出自身的效果是论文作者渴求达到的目的。

张国伟[2](2017)在《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1899-1945)》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历来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既有的研究多倾向于从内容翻译、文本变迁、重要观点解读和图书版本等方面展开研究。但它的传播,不只是思想内容层面的传布,更有媒介的物质力量的流动。清末以来的印刷技术,经历了从雕版印刷到以铅活字印刷为主的重大变化。以铅字印刷为基础的出版活动日益受到人们的信赖,并逐渐成为新型的产业,主动参与到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来。20世纪初叶,在马克思主义不断壮大的过程中,这些物质化的图书报刊的大量生产和传播,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另一种形态。本研究将借助传播学和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将研究视角放回到历史语境中,分析彼时新式传媒如何塑造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群体,怎样刊载呈现马克思主义,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如何出版发行马克思主义着作,以及社会规则对马克思主义着作出版的影响,以此考察作为文化现象和产业形式的出版与马克思主义着作及其思想在中国传播之间的关联和互动。本论文在大量阅读、梳理1899年至1945年有关马克思主义着作书刊出版史料的基础上,重新呈现了以若干经典着作为代表的中译本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不断被引入、传播的历史过程,考察了传媒与早期思想传播者的关系,出版形态对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影响,各种出版机构的出版发行活动,社会环境对马克思主义着作的态度,以及马克思主义着作的传播影响等内容。通过对此类图书在当时中国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出版、发行、流通和阅读等一系列环节的重新呈现和分析,把对思想传播的研究转化为对图书着作的传播研究,从而探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如何形成改造社会的重要思想力量。本研究重点查阅了《中国近现代出版史料》、《民国时期总书目》、《生活全国总书目》以及近几年出现的《民国时期出版书目汇编》、《红藏》等资料,发现了不少以往未被注意的马克思主义着作中译本,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图书目录数据库。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档案,收集和统计了中译本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不同版本的定价和发行量等信息,考察了彼时出版机构为此类图书制定的出版策略,对比分析了多种马克思主义着作的营销活动。研究还同时发现,中国共产党和党的积极分子组织的出版机构在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出版活动中,已经主动运用出版产业的运作规律;上海的中小型出版机构在1930年代出版了彼时大部分的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和通俗类图书通过这些工作,本研究呈现了马克思主义着作及其内容在中国传播的不一样的图景。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并非只是单纯的图书出版流通活动,而是涉及到多种因素,是一个复杂曲折的历史过程。清末民初,印刷技术的改进,形成了新的出版形态,为新思想的出现提供了基础准备;出版的变迁,既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的形成,也影响着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出版;随着社会形势的发展,各种出版机构均开始重视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出版发行,文化追求、政治理想、商业利益等因素都发挥着作用,而上海中小型出版机构在此间表现非常活跃,出版销行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着作;马克思主义着作的出版传播,不仅与出版行业有密切关系,还受到法律、政府规定等社会因素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具有的革命性思想性,经由早期图书报刊的传播和展示,在社会上形成了初步的认同。这一认同又经出版业和传媒机构的表征,在社会上逐渐产生了更深层的认同,刺激了新一轮的着作出版和传播。这些发现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也为传播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

李爱军[3](2014)在《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912-1927)》文中研究指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非是一种单纯的出于理论兴趣的偶然事件,而是为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实践所包含的非单独性存在的“跨文化传播”的复杂过程。在这一复杂过程之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同地区的散播使其逐渐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和结果,并演绎了一幕幕惊心动魄和场面恢弘的历史画面,致使其从众多社会思潮中的一种思潮逐渐占据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支配地位。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传播相对照,深入挖掘和探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历史规律及其历史经验是一个非常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因为这主要关涉到当代中国国家意识形态的起源问题。本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早期传播研究为选题,其目的就是通过微观的地方区域传播史来进行生动的个案研究,试图抛弃那种“大而化之”的宏观叙述,以便于更加强充实地认识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本论文在传播学的视阈下注重结合历史文献学、区域史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早期传播进行整体性研究,试图还原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早期传播的历史画面,以便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具体来说,两湖地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通过三种主要“传播渠道”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思想武器”,并引起了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接受而信仰马克思主义,转变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他们作为传播主体在两湖地区这个特定的“传播环境”中,综合运用有效且切合实际的多种“传播媒介”,向“传播对象”即两湖地区各个社会阶层有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从而取得了显着的“传播效果”。就其传播效果来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促使两湖地区早期党组织的创建与扩展及其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二是促使两湖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的初步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北京等地传播相比较,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早期传播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传播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武汉国民革政府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度曾取得合法性的地位,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广泛而深入的传播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二是涌现了一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坚人物,形成了两湖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三是通过书信人际交流等多种媒介传播马克思主义;四是产生了多部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着作;五是两湖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过程中相互合作支持。另外,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早期传播也有其不可多得的历史经验,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切实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和民生疾苦的传播取向;二是存在大批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传播中坚;三是宣传、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媒介多样化。但不可避免的是也有其历史局限,其主要表现在: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过程中理论准备不足,而且存在着理论传播“碎片化”的症候;二是马克思主义虽然在两湖地区有了一定程度的传播,但是马克思主义与当地社会实际的结合存在很大不足;三是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得以传播所依赖的媒介尽管存在多样化,但是存在传播广度和深度有限的问题;四是四是两湖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尽管皈依了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当地社会的问题,但在当时他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它。尽管有这些历史局限的存在,仍然无法否定两湖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两湖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所作出得重要贡献。

雨寒[4](2010)在《2009年中共创建史论着目录》文中指出

冯超[5](2009)在《彭明与五四运动史研究述论(1946-1999)》文中研究指明彭明(1924—2008)是当代中国着名史学家,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是国内公认的五四运动史研究专家。彭明半个多世纪的治学生涯中,开拓出以五四运动史为中心,涉及中华民国史、中国现代政治思想史等史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作出了杰出的学术贡献,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学术风格,学术影响力广泛深远。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围绕彭明学术生涯的历史进程,把握彭明个人学术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学术变迁的关系,详细分析、论述彭明五四运动史研究的学术背景、过程、特色与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彭明的学术思想与方法。

刘丽,胡槿,杜华[6](2005)在《2004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研究指明

李永春[7](2003)在《《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文中提出《少年中国》是五四时期规模最大、影响最广、分化最为剧烈的青年社团——少年中国学会(也简称“少中”)的机关刊物,自1919年7月创刊到1924年5月停刊,先后延续了近六个年头。而这一时期正是近代中国文化空前繁荣的时期,西方各种社会思想林林总总蜂拥而入,与中国社会变革相顺应,交错迭起,争持消涨,迅起迅落,少年中国学会会员或留学欧美研究西方社会思潮,或在国内研究、实施(验)各种主义,一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力。《少年中国》月刊成为他们研究学理、传播主义的机关。因此以少年中国学会为中心,以《少年中国》月刊为底本来观照五四时期社会思潮,进而探析五四时期传媒(报刊)与社会思潮的关系以及在新文化运动中的地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 本文的第一章对近七八十年来《少年中国》的研究概况进行艰难的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研究的方法与思路。第二章对《少年中国》月刊的缘起、宗旨、编辑发行、稿源、作者群与读者群、栏目设置及其变化,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中运用了比较史学、计量分析、实证研究、考证等史学研究方法,力争深入剖析月刊的基本状况,为下一步对五四时期社会思潮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由此折射少年中国学会与《少年中国》月刊的互动关系,以及《少年中国》与《少年世界》的相互关系。 本文的重点在考察少年中国学会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的关系。鉴于少年中国学会在社会运动、文化运动等方面的努力趋向及其影响,《少年中国》月刊不仅是国家主义思潮、妇女解放思潮、社会主义思潮、非基督教思潮及工读互助主义思潮等的真实写照,而且也对以上各思潮的兴起或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限于时间、精力及篇幅,本文选择最能代表学会特点的工读互助主义、国家主义及非基督教思潮作较重点的剖析。 第三章之所以择取国家主义教育作考察,一是因为学会活动与事业注重于实业与教育,因而会员特别注重教育救国,或表同情于或极力鼓吹教育上的国家主义;二是作为由学会孳生出来的国家主义派,在“少中”内部尤其在《少年中国》月刊重点讨论的是国家主义的教育,而不是作为政治意识形态的国家主义;三是学会内部从筹备发起到1923年底都有一种反对狭义的国家主义的倾向,但在国家主义教育方面,包括共产党人在内的会员多持同情态度。本章首先爬梳了近代以来国家主义教育在中国的传介情况,以及五四后国家主义思潮化的状况,重点阐析了国家主义的两个来源,以及国家主义教育在少年中国学会内部的变迁。 第四章少年中国学会与非基督教思潮的滥荡,重点疏解了少年中国学会从发起宗教问题讨论到反基督教到反教会教育的转变过程,从而肯定了“少中”在二十年代反宗教运动中“发起者”地位与充当的过渡角色,此外对“少中”运用的反宗教理论工具尤其是科学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社会主义分别进行剖析,以明各种理论在“少中”反宗教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对“少中”反宗教思想进行个案分析,以明会员反宗教态度变化及各自特点。 第五章在简单梳理工读互助主义和工读互助运动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围绕王光祈及学会倡议发起组织北京工读互助团,来考察工读互助主义由主义讨论到实践的转变及其意义。最后从工读互助团失败后学会内外的反思,来分析工读互助团实验对学会活动趋向乃至学会分化的影响。 第六章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追寻了“少年中国”理想的由来及对“少中”的影响,而后解读少年中国学会创造“少年中国”理想的内容、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少年中国”共同理想之下会员理想的歧异及由此而导致的内部争论,故择取宗旨之争、主义之争及政治活动之争三个角度分别考察其对学会分化的影响程度,最后是选取有代表性的会员与“少年中国”理想的离合来看各自在“少中”时期思想的复杂转型,以及对“少中”分化的影响。 结语部分以少年中国学会为中心,简要剖析了新文化运动阵营中知识分子群体构成与分化问题,以及如何评价的问题。

刘丽,胡槿,杜华[8](2001)在《2000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认为

刘丽,周新民,胡槿,杜华[9](2000)在《1999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文中指出

二、五四运动史研究热点扫描——田子渝教授访谈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四运动史研究热点扫描——田子渝教授访谈录(论文提纲范文)

(1)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想象“五四”的方法
    一、研究对象的界说
    二、选题的确立与研究方法的阐释
    三、文献研究综述
第一章 浮出历史地表的“五四话语”
    第一节 历史“祛魅”与“五四”的魂兮归来
    第二节 80年代的历史和文化意识与“五四传统”
第二章 80年代文化论争视域中的“五四”
    第一节 “五四”“全盘反传统”主义的论辩
        一、“五四”反传统思想的历史探源
        二、“文化寻根”与《河殇》:“回归传统”与“反传统”的对峙姿态..
        三、80年代对“全盘反传统”主义的质疑和解构
    第二节 别求新声:重构“西方”及其“西化”意识的重审
第三章 “启蒙”到“新启蒙”的历史变革
    第一节 80年代思想启蒙的先声:“潜在写作”中的启蒙之光
        一、鲁迅精神风骨与“七月诗派”的启蒙立场
        二、用生命献祭“五四”:黄翔的“野兽”诗学
    第二节 “新启蒙”话语的知识考古
    第三节 王元化与《新启蒙》
    第四节 “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与“五四”的历史重释
第四章 80年代的人道主义话语实践
    第一节 人道主义复归的历史诱因
    第二节 人归何处:“想象人的苍凉之美”
        一、两种“异化”观的争论
        二、“主体性”与“人”的再发现
        三、在“美的自由王国”中想象“人”
    第三节 “五四”“人的文学”传统的复活与生长
        一、历史反思中的“人性”修辞
        二、“反抗的诗魂”:“朦胧诗”与“一代人”的精神觉醒
        三、“越轨的笔致”:身体介入历史的叙事
        四、《随想录》:忏悔者的心灵独语与“五四精神”的修复
第五章 “人”的现代化与国民灵魂的改造
    第一节 80年代的国民性话语焦虑
    第二节 “阿Q主义”的幽灵:80年代文学的国民性话语面相
        一、《爸爸爸》:文化劣根与国民性隐喻
        二、“陈奂生系列”:高晓声的国民性想象
        三、如何“现代”,怎样“丑陋”:柏杨的文化省思与国民性批判
第六章 “五四”科学精神的历史铸塑
    第一节 思想启蒙与科学信仰的建构
    第二节 科学精神的失落:80年代的唯科学主义倾向
    第三节 金观涛与《走向未来》丛书的科学立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80年代以来“五四”研究书目辑要
    二、《新启蒙》杂志文章列表(第1—6期)
    三、《走向未来》丛书书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2)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1899-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相关界定
        一、研究缘起
        二、相关界定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一、相关研究回顾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创新思考
        一、研究框架
        二、创新思考
第一章 清末民初的出版传媒形态与社会思潮
    第一节 清末民初的出版变革
        一、印刷技术的革新
        二、人员、组织与制度:新出版形态的形成
    第二节 新式印刷技术影响下的思想变革
        一、印刷变革下的纲常解纽
        二、传媒舞台上的新思想论争
第二章 出版变迁下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早期传播
    第一节 传播者的聚合
        一、留学生刊物汇聚早期传播者
        二、同人刊物催生传播共同体
    第二节 书报为媒:马克思主义观点的早期传播
        一、"只言片语"的引介
        二、日益涌现的章节式传播
    第三节 商业出版涉足马克思主义着作
第三章 上海出版业中的马克思主义着作
    第一节 上海出版业的基础准备
    第二节 思想旗帜下的马克思主义图书出版
        一、红色出版社推出的马克思主义着作
        二、新生命书局的马克思主义着作
    第三节 文化市场上的马克思主义图书
        一、文化与商业平衡:大出版社的追求
        二、经典与通俗混合:中小出版机构的出版策略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表征、认同与生产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禁与反禁
    第一节 政府管制出版传媒业
    第二节 查禁马克思主义书报
    第三节 "敌人的查禁帮了我们大忙"
        一、出版界的抗争
        二、日益高涨的马克思主义热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着作的销行
    第一节 大城市为枢纽的图书流通
        一、门店销售
        二、行销异地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的图书流通
        一、中央苏区的小册子发行
        二、延安时期的图书流通
第六章 星火燎原:马克思主义着作出版传播的影响
    第一节 "庶民的胜利":阅读和思想的突围
    第二节 出版传媒与他者:马克思主义群体的出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上海中小型出版社的马克思主义相关图书
后记
作者博士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成果

(3)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912-1927)(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现代性因素
    一、新的经济因素在两湖地区的扩散与生长
    二、新兴社会组织在两湖地区的涌现及其政治参与
    三、近代新闻报刊在两湖地区的兴起与发展
    四、近代教育在两湖地区的初步发展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传入两湖地区的传播渠道
    一、通过两湖地区留学生群体传入
    二、通过两湖地区及其两湖地区之外的报刊杂志传入
    三、通过共产国际代表传入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基本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启蒙传播
    二、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广泛传播
    三、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深入传播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主要媒介
    一、通过创办或利用进步报刊杂志及其出版书籍等媒介进行传播
    二、通过创建进步社团、书店及其学校等媒介进行传播
    三、通过开展马克思诞辰等各种纪念活动媒介进行传播
    四、通过发动自治运动、工农学运动等媒介进行传播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主要内容
    一、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
    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学说
    三、介绍苏俄社会革命和苏联建设情况
    四、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和无产阶级建党思想
    五、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妇女观
    六、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情况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效果、特点、经验及其局限
    一、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传播效果
    二、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若干特点
    三、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传播的历史经验及其历史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1912-1927年两湖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着作目录
附录二 湖北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名单一览表
附录三 湖南地区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名单一览表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5)彭明与五四运动史研究述论(1946-199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 学术史回顾
    三 撰述旨趣与方法
    四 文献资料来源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彭明学术研究的时代性与师承渊源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社会与学术研究语境
    第二节 五四研究与中国社会的关联──“史观派”的五四解读
    第三节 彭明学术研究的师承渊源
    小结
第二章 彭明五四研究起步、发展、成熟和创新的学术征程
    第一节 起步:初步构建五四认识框架(1946─1966)
    第二节 发展:以五四人物思想为中心的五四研究体系的形成(1977─1984)
    第三节 成熟:在与海外学术交流中的继续研究(1985─1994)
    第四节 创新:五四解读模式的转变(1995─1999)
    小结
第三章 《五四运动史》的学术特色与成就──与周策纵《五四运动史》的比较
    第一节 周策纵生平与五四研究
    第二节 两种理论:彭明的“革命史观”与周策纵的“冲击─回应”论
    第三节 资料取向:实证史学的两种表现
    第四节 五四认识:文本解读的几个层面
    小结
第四章 彭明治学方法与学术思想的总结
    第一节 史学认识与科学治史
    第二节 学术理念与社会关怀
    小结
结语
附录 彭明学术生涯系年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少年中国》研究的回顾
    一、 《少年中国》研究概况
    二、 《少年中国》研究综述
    三、 拓展《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少年中国》概述
    一、 《少年中国》的缘起及其变化
    二、 《少年中国》的宗旨
    三、 《少年中国》的编辑及其变化
    四、 《少年中国》的出版发行
    五、 《少年中国》的稿源
    六、 《少年中国》的作者群
    七、 《少年中国》的读者群
    八、 《少年中国》的栏目及其变化
    九、 少年中国学会丛书的编译与出版(略)
第三章 少年中国学会与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一、 西方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早期传播
    二、 少年中国学会对国家主义教育态度的转变
    三、 《少年中国》对国家主义教育的宣传与批评
    四、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来源
    五、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六、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个案分析(略)
第四章 少年中国学会与非基督教思潮的滥殇
    一、 少年中国学会关于教徒入会的讨论
    二、 少年中国学会关于宗教问题的研究与讨论
    三、 少年中国学会反宗教的基本主张
    四、 少年中国学会反宗教的理论工具
    五、 少年中国学会反宗教思想的个案分析
第五章 少年中国学会与工读互助主义的实验(略)
    一、 工读互助主义研究概况
    二、 少年中国学会发起的“小组织”讨论
    三、 王光祈与工读互助团的试验
    四、 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与工读互助团之关系
    五、 对工读互助团失败的反思与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
第六章 “少年中国”理想的幻灭与少年中国学会的分化
    一、 近代以来的“少年中国”理想
    二、 少年中国学会创造“少年中国”的理想
    三、 宗旨主义之争与学会分裂的危机
    四、 活动问题之争持与少年中国运动的终结
    五、 从少年中国学会看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思想的复杂转型(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五四运动史研究热点扫描——田子渝教授访谈录(论文参考文献)

  • [1]八十年代“五四话语”的征用与重构[D]. 李耀鹏. 吉林大学, 2018(01)
  • [2]马克思主义着作在中国的出版与传播(1899-1945)[D]. 张国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3]马克思主义在两湖地区的早期传播研究(1912-1927)[D]. 李爱军. 武汉大学, 2014(07)
  • [4]2009年中共创建史论着目录[J]. 雨寒. 上海革命史资料与研究, 2010(00)
  • [5]彭明与五四运动史研究述论(1946-1999)[D]. 冯超. 福建师范大学, 2009(S1)
  • [6]2004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5(05)
  • [7]《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D]. 李永春. 湖南师范大学, 2003(01)
  • [8]2000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1(05)
  • [9]1999年中国近代史论着目录[J]. 刘丽,周新民,胡槿,杜华. 近代史研究, 2000(05)

标签:;  ;  ;  ;  ;  

五四运动历史研究热点扫视——田子玉教授专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