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论文文献综述)
付雨霞[1](2020)在《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人民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鲁迅文学奖自设立以来,就秉承着鲁迅先生的文学精神,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论文一共分为四章。以中国新世纪以来,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25部作品为研究对象,将这25部作品放置于“新世纪文学”的话语语境中来考察,运用文本细读法、知识社会学法、遵循文学发展规律与历史统一性、文献综合法来分析其体现的“人民性”精神向度,及其推动性力量,介入探索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建构之维。第一章:将鲁迅文学奖获奖的中篇小说作品放置于“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脉络中,分析其所体现的“新世纪文学”的精神特质。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家响应时代的精神号召,在题材的选择上,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来关怀底层弱势群体的生存问题;在艺术形式上,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品格,树立批判立场,将自己的同情悲悯之心融入于对底层生活的真实写照;在文学形象的塑造上,很大一部分获奖作家以对女性的形象塑造,来书写女性的生存悲剧,以唤起人们对于底层女性生存困境的关注,让新世纪这个新时代在社会变革的前进征途中,多多关注到女性,倾听来自她们内心深处的声音;除此之外,这25部中篇小说作品立足于新世纪跨文化视野,突出表现现代“人”的精神价值的内在追求,以新人文精神为“人”的人格发展投射更多的关怀温度。第二章:从人民性的内涵入手,分析“人民性”概念自产生以来的内涵演变,据新世纪文学人民性内涵,来阐释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中“人民性”的特征体现。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在新世纪文学的时空要求下,以“人民”为核心,以立足于现实的艺术表现形式,突出底层人民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苦难遭遇;坚守新世纪以人为本的写作理念,在人民的生存基点上反映人民的现实愿望;对新世纪底层人民存在的不良现象,以理性批判的态度,揭露底层陷落;在文学人民性与时俱进的华丽转身中,表现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第三章:站在文学发展规律与历史统一性视角上,分析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形成的推动性力量。任何的批评理论思潮的形成,都在各种力量的作用下,在后面做着支撑和努力,新世纪以来,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所体现的“人民性”写作倾向不是凭空形成的,它在文学价值取向的内在追求,在文学之外的社会结构的变动,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作家深入群众的自觉意识的力量推动下,铸就坚强的前进动力,让文学“人民性”具有奔腾的血液,成为作家文学写作的信仰。第四章:据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研究成果,介入探讨其建构之维。在新世纪的社会语境之中,人民性是文学历史承接上来的内在价值属性,而文学本身又具有社会属性,文学这种内在的尺度与外在的功能决定了它与人民之间的关系。但新世纪以来,文学人民性的缺失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建构新世纪文学人民性显得尤为重要。在新世纪的今天,文学人民性的重建应当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作家的写作要坚持“人民性”的创作立场、文学也应坚定以人民为文学“人民性”的鉴定者来建构新世纪文学人民性之维。这样我们才能在21世纪这个正在行进的新世纪时代里,展望文学“人民性”理论批评向度美好未来的同时,对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家的写作寄予更多的信任与更美的期待。
祝朝伟[2](2017)在《翻译硕士学位论文“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指出国内翻译硕士学位论文的形式经历了从翻译项目报告、翻译实验报告、翻译研究论文三种拓展为翻译实习报告、翻译实践报告、翻译实验报告和翻译研究论文四种的变化,但这种变化仍然没有将学生发表的翻译作品纳入学位论文的范畴。本文认为,将"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的模式纳入翻译硕士学位论文形式,符合国家相关文件精神和翻译硕士人才培养的能力导向,国内其他专业学位也有类似的做法。在此基础上,论文对"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模式的理据、概念与内涵、评价方式与指标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四川外国语大学在这一方面的探索与实践,以期为翻译硕士学位论文形式的改革提供参考。
阮氏金莺[3](2017)在《比较研究视野下莫言与谢维英作品中的乡土问题》文中研究指明莫言和谢维英都关注农民的美好品德,描写农民英勇地跟外来入侵作斗争,勇敢追求爱情和个人幸福,反抗礼教的束缚。两位作家也关注农民的固有恶习及在经济市场机制下和城乡冲突中的道德衰退。但在这方面,两位作家也有不同的地方。莫言集中指出农民痛苦的原因是战争、土地改革运动、文化大革命及一些落后陋俗,莫言小说中农民地命运总是离不开历史的重大变故。谢维英小说则认为农民的痛苦来自于仇恨和陋习。谢维英小说中农民的生活空间越南与中国文化有着悠久而密切的联系,从建设第一个封建朝代开始,越南就接受着中国文化的影响。但从20世纪以来,其情况发生了极大改变,越南文化不再像过去一样只受中国文化的影响,而且中越两国此时都受到西方、苏联文化的影响。虽然情况跟过去相比已有所不同,但两国的历史、政治、文化还有不少相同之处。因此,对两国包括文学在内的各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是颇有价值的研究方向。莫言和谢维英是中国和越南当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两位作家都关注历史变动中的农村生活和农民问题。越南和中国本来都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因此农村成为两国不少作家都关注的题材。全球化时代,比较研究让我们既能了解其他的国家,还能深入了解自己的国家。本论文所关注的是莫言和谢维英小说中的农村问题,旨在通过研究这一题材,指出两国当代文学界两位作家所创作作品的相同和差异,继而指出两国当代文学发展状况的异同。论文使用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莫言和谢维英小说中的农村问题。除了绪论、结语和附录部分,本论文的主体内容包括以下五章:第一章,对莫言与谢维英两位作家的介绍;第2章,莫言与谢维英作品中历史变迁中的乡土;第3章,莫言与谢维英作品中的农民形象;第4章,莫言与谢维英作品中的乡土女性形象;第5章,莫言与谢维英作品中的乡土叙事。具体的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莫言和谢维英的生平,文学事业和文学观念。本章的目的是帮读者把握两位作家的大概情况。介绍两位作家的生平时,论文只关注对写作发生影响的相关信息。介绍两位作家的文学事业,目的是要确定作家的地位、长处和对文学史的贡献。介绍两位作家的文学观念,目的是要弄清他们艺术思想的异同,同时指出他们的艺术思想在他们写作过程中发生了怎样的影响。莫言和谢维英都有过一段农村生活经历,所以他们都很了解农村生活。莫言和谢维英文学创作十分丰富,其成果包括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但是谢维英小说的规模没有莫言的那么大,数量上没有莫言多,国际影响度也没有莫言高。两位作家对自己的写作工作都有很深刻的意识,尤其关注作家的责任。本章除了上述部分,还特意介绍了莫言小说在越南出版、传播、接受的情况。加入这部分,是为了将题材选择的原因阐释得更加充分,并为这一比较研究奠定研究基础。第二章集中研究莫言和谢维英小说中历史变动中的乡土,即研究历史、社会、政治变动中的农村面貌,包括农村生活面貌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这个方面,两位作家都再现了两国历史变动情况及其对农村生活的影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越南和中国相继建立了农工兵新政府,两国都发动了土地改革运动,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在土地改革中,两国都犯下沉重的错误,这些错误给农民生活带来了不少痛苦。到了改革开放,建设市场经济机制时,两国农村都面临着金钱诱惑导致道德衰退的危机。除了上述的相同之处,两国也有不少差异,比如越南国内在新政府成立之前并没有发生残酷的内战;新政府成立之后没有经历过可怕的文化大革命。而中国也没有像越南那样,在新政府成立之后,经历过一段较长的抵抗外来入侵的时间。写作过程中,莫言好像没有忘记任何历史变动,而谢维英却只注意到土地改革运动对农村生活的影响。因此,莫言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更复杂,其人物经常被放在更大的社会环境里,而谢维英小说则主要关注农村家族的仇恨。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使得莫言小说的规模比谢维英小说的规模更大一些。第三章集中研究莫言和谢维英小说中的农民形象。两位作家都关注农民的贫穷、困难和黑暗的生活。农民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饱受痛苦。在物质生活上,他们经常面临着如何解决吃穿的问题。莫言和谢维英一致认为农民生活痛苦的主要原因是:农村领导的幼稚、愚昧和官僚化。在精神生活上,农民为了保持人品,经常要跟饥饿、寒冷作斗争。在这两个方面,谢维英描写的范围都没有莫言小说中大。同时,莫言注意农民作为英雄的一面,即能改造自己生活环境的方面;而谢维英的小说则更注意农民作为历史环境的受害者的一面。因此谢维英的农村写作不像莫言那样充满史诗色彩。这个差别源于两位作家所继承的传统文学。比如莫言对农民局限进行写作时有吃人肉的主题,而谢维英小说中则没有这样的主题,他更关注农民的仇恨和偏见。莫言关心农民和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而谢维英则主要关注在比较小的生存空间里的农民。第四章集中研究莫言和谢维英小说中的农村女性形象。之所以用一章来探讨农村女性形象,是因为两位作家对农村女人有相当多的特色书写。第三章探究了两位作家描写的农民形象,第四章则专门研究农村女性形象,目的是强调她们在农村生活中的特殊命运。莫言和谢维英都关注农村女人的外貌之美和品德之美;同时他们俩也很关注农村女人的生活悲剧。她们虽然十分美好,但生活却充满悲剧。另外,两位作家笔下的农村女性形象也有很多差异。在外貌上,莫言注意到农村女人的繁殖之美,而谢维英则注意到农村女人的天真和圣洁之美。在道德上,莫言经常赞赏农村女人对自由爱情的渴望,及追求爱情和个人幸福的勇气。谢维英小说中就没有这个特点。莫言和谢维英都有将农村女性形象象征化的倾向,但莫言小说中农村女性形象是民族的象征,谢维英小说中农村女性形象是美——善的象征。莫言更加注意农村女人作为历史变动和陋俗的受害者的一面,而谢维英则更加注意农村女人作为偏见和战争的受害者的一面。第五章集中研究莫言和谢维英的乡土叙事技巧。虽然两位作家的乡土叙事技巧丰富多样,但本章只关注他们在叙事者、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技巧,以及叙事语言的运用。莫言和谢维英小说中的叙事者众多,叙事视角多样且转变十分灵活;不仅使用了线性时间叙事结构,还有非线性时间叙事结构,传中有传的结构;塑造人物形象时使用了魔幻技巧;叙事语言具有口语性,枯燥,甚至用了较多的粗话。除了以上所说的相同之处,两位作家的叙事技巧也有不少差异。谢维英的叙事技巧革新集中表现在其城市题材小说上,而其农村题材小说主要属于他创作的前期阶段(即2000年之前),叙事技巧上没有太多的革新。与谢维英不同,莫言主要关注农村题材,他的每部小说都致力于发掘和运用新的叙事技巧。在叙事结构上,莫言还明显维持着其主导叙事脉络和次要叙事脉络,并注意到平行的结构,而谢维英则有意淡化故事框架。在叙事者和叙事视角方面,莫言小说除了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的叙事者,还有第三人称的叙事者和莫言叙事者。这是谢维英小说没有的方面。在叙事语言上,莫言小说里粗糙的语言和粗话更多,尤其是莫言注意使用感觉语言,而谢维英则喜欢使用戏仿语言。总之,莫言和谢维英的农村写作,在内容上和艺术上有很多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些异同源于两国的现实农民生活、既有文学传统,所受西方现代文学的影响和作家自己的创作风格。通过这个问题,我们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出两国当代文学的相同和差异。
贺树[4](2016)在《对外国经典译着的编辑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把高质量的译本奉献给读者,是从事外国经典译着编辑的终极目标。在编辑外国经典译着时一定要忠于原文,与译者交朋友,勤查各类工具书,重视读者意见,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关注各类翻译赛事以发现和培养优秀译者。
徐凤,林静[5](2015)在《论翻译硕士的翻译教学实践及管理模式》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主要探究了翻译硕士的培养模式:一是教学模式以翻译实践为主要教学手段,积极开展翻译课题、翻译社团、翻译培训、翻译比赛、翻译实习基地、对译语料库及海外实习项目等多种翻译实践模式;二是管理模式实行家长、学校、教师、学生、实习单位一体化统筹模式。课程设置与实践内容一体化教学模式,网络指导与实地考察一体化指导模式,校内与实习单位一体化激励机制,是翻译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措施。
蒋林,潘雨晴[6](2013)在《世纪回眸:中国女性翻译家管窥》文中提出自20世纪初至今,中国译坛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但学术界把关注的目光大多聚焦在男性翻译家身上,而对于女性翻译家的研究则十分有限鉴于此,本文从四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入手,对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女性翻译家进行整体性考察,并就其中主要代表人物翻译的作品、译作的影响力和意义等方面进行梳理与分析。
吕立松,穆雷[7](2013)在《国内翻译竞赛综述》文中提出本文首先对国内翻译竞赛做了归纳和梳理,然后结合翻译教学探讨了将翻译竞赛与日常翻译教学和课程建设结合的途径和方法。
曹海燕[8](2011)在《全球化对汉英文学翻译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全球化作为一种历史过程,影响着汉英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重心由外国译者转变为中国译者。全球化既给中国译者进行汉英文学翻译提供了机遇,同时又使汉英文学翻译面临挑战,由中国译者进行汉英文学翻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愈来愈得到彰显。全球化促成了汉英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为汉英文学翻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唐秀文[9](2010)在《基于精品课程网站辅助的课外翻译实践》文中指出通过精品课程网站为学生提供课外翻译的网络平台,易于布置适当的真实的课外翻译任务,拓宽课外翻译渠道,加强翻译指导,提高学生翻译能力。
二、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人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现状及其局限 |
(一)文学人民性问题研究 |
(二)对鲁迅文学奖及其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研究 |
1.对鲁迅文学奖奖项的研究 |
2.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研究 |
二、问题确立及其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与意义 |
一、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与“新世纪文学”精神 |
(一)“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与“90年代文学”的期待 |
(二)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中的“新世纪文学”精神特质 |
1.底层叙事 |
2.批判现实主义品格 |
3.社会变革下的女性声音 |
4.新人文精神 |
二、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体现 |
(一)文学“人民性”概念的渊源与嬗变 |
(二)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特征 |
1.立足现实:书写底层苦难 |
2.以人为本:表达人民愿望 |
3.理性批判:揭露底层陷落 |
4.与时俱进:绽放民族精神 |
三、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作品的人民性形成的推动性力量 |
(一)文学内在价值取向的要求 |
(二)文学之外的其他力量 |
1.社会结构的变动 |
2.地域、民族文化的影响 |
3.作家深入群众的自觉意识 |
四、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建构 |
(一)新世纪关于文学人民性的讨论 |
(二)新世纪文学人民性的建构之维 |
1.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原则 |
2.作家坚持“人民性”创作立场 |
3.坚定以人民为文学“人民性”的鉴定者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2)翻译硕士学位论文“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相关研究及MTI学位论文要求的发展变化 |
二、“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模式作为MTI学位论文形式的理据及构想 |
1.“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模式作为MTI学位论文形式的理据 |
2.“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模式作为MTI学位论文形式的构想:概念与内涵 |
三、四川外国语大学探索MTI学位论文新形式的改革与实践 |
1.“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模式作为MTI学位论文形式的改革思路 |
2.“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模式的评价方式与指标 |
3.“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模式改革的保障性措施 |
四、结语 |
(3)比较研究视野下莫言与谢维英作品中的乡土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对莫言与谢维英的介绍 |
第一节 对作家莫言的介绍 |
第二节 对谢维英的介绍 |
第二章 莫言与谢维英作品中的农村面貌 |
第一节 莫言文学作品中农村面貌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
第二节 谢维英作品中农村面貌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 |
第三节 莫言和谢维英作品中农村面貌与人物关系的异同 |
第三章 莫言与谢维英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 |
第一节 莫言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 |
第二节 谢维英文学作品中的农民形象 |
第三节 莫言与谢维英文学作品中农民形象的异同 |
第四章 莫言与谢维英文学作品中的农村女性形象 |
第一节 莫言文学作品中的农村女性形象 |
第二节 谢维英文学作品中农村女性命运 |
第三节 莫言与谢维英文学作品中农村女性形象的异同 |
第五章 莫言与谢维英的乡土叙事 |
第一节 莫言作家的乡土叙事 |
第二节 谢维英的乡土叙事 |
第三节 莫言和谢维英叙事技巧的异同 |
结语 |
附录1: 莫言小说越南语版封面 |
附录2: 谢维英小说封面 |
附录3: 谢维英作家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对外国经典译着的编辑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忠于原文 |
1.1 尊重作者的写作风格 |
1.2 比较不同的版本,选择最准确、最能表达原文的译文 |
2 与译者交朋友 |
2.1 多与译者沟通 |
2.2 尊重译者的翻译风格 |
3 各种工具书是最好的老师 |
4 收集读者意见,适时修订 |
5 注意自身能力的提高 |
5.1 练好扎实的基本功 |
5.2 注意平时的练笔 |
6 关注各类翻译赛事 |
(5)论翻译硕士的翻译教学实践及管理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一、翻译教学的实践模式 |
(一) 设立实践型、研究与实践型两类翻译课题 |
(二) 成立翻译社团、翻译协会等翻译组织 |
(三) 举办各种翻译比赛 |
(四) 鼓励学生参加翻译培训和翻译专业资格证书考试 |
(五) 吸纳学生参与导师的翻译实践 (或研究) 课题和项目 |
(六) 建立国内翻译教学实习基地 |
(七) 开发海外实习项目 |
(八) 建立研发应用中外对译语料库 |
二、翻译实践的管理模式 |
(一) 政府、学校、实习单位、教师、学生、家长一体化统筹模式[2] |
(二) 校内与校外一体化管理模式 |
(三) 课程设置与实践内容一体化教学模式 |
(四) 网络指导与实地考察一体化指导模式 |
(五) 学校与实习单位一体化激励模式 |
三、结束语 |
(7)国内翻译竞赛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翻译竞赛概况 |
三、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
(一) 加强比赛管理, 发挥激励机制作用 |
(二) 日常教学与学科竞赛结合 |
(三) 注重对竞赛的分析总结 |
四、小结 |
(8)全球化对汉英文学翻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全球化与汉英文学翻译实践重心的变化 |
1.1 全球化的界定 |
1.2 汉英文学翻译的译者主体重心由外国译者转变为中国译者 |
2. 全球化给中国译者进行汉英文学翻译提供了机遇 |
3. 全球化使汉英文学翻译面临挑战 |
4. 全球化促成了汉英文学翻译理论研究取得初步成果 |
4.1 专题论文 |
4.2 专题论着 |
4.3 专题会议 |
4.4 专题活动 |
5. 结束语 |
(9)基于精品课程网站辅助的课外翻译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生的课外翻译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二、构建翻译精品课程网站辅助与学生课外翻译实践的机制 |
(一) 建构主义与信息构建理论 |
(二) 翻译精品课程网站辅助英语专业课外翻译实践的实现 |
1. 课程讲义模块和多媒体课件模块 |
2. 经典名篇译文赏析模块、八级翻译资料模块和研究生入学考试翻译资料模块 |
3. 项目翻译活动模块 |
4. 师生互动模块 |
5. 相关链接模块 |
三、小结 |
四、新纪元全球华文青年文学奖──文学翻译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世纪鲁迅文学奖获奖中篇小说的人民性研究[D]. 付雨霞.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2]翻译硕士学位论文“翻译作品认证+总结报告”模式研究[J]. 祝朝伟.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04)
- [3]比较研究视野下莫言与谢维英作品中的乡土问题[D]. 阮氏金莺.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7)
- [4]对外国经典译着的编辑思考[J]. 贺树. 出版科学, 2016(02)
- [5]论翻译硕士的翻译教学实践及管理模式[J]. 徐凤,林静.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6]世纪回眸:中国女性翻译家管窥[J]. 蒋林,潘雨晴. 中国翻译, 2013(06)
- [7]国内翻译竞赛综述[J]. 吕立松,穆雷. 上海翻译, 2013(03)
- [8]全球化对汉英文学翻译的影响[J]. 曹海燕. 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02)
- [9]基于精品课程网站辅助的课外翻译实践[J]. 唐秀文. 梧州学院学报,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