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近代建筑实测损伤状态的定量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鑫磊[1](2021)在《节点偏差对车辐式张拉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研究及安全性评价》文中研究说明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近些年来在体育场、机场航站楼、会展中心等需要大空间的建筑中应用广泛,空间结构以其造型丰富、受力合理的优势深得广大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的喜爱。张拉结构作为空间结构中的重要分支,近些年来也受到广大工程师们的青睐,但是因其钢构件安装的精度问题,难免会出现位置偏差,因此对于施工偏差的分析以及结构安全性、不同结构部分的敏感性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于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定量定性的评价一直是众多科研人员研究的内容,本文通过对车辐式张拉结构安全评价体系的构建及量化评价指标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分析结论,为相似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本文以某车辐式张拉结构为研究背景,利用ABAQUS软件构建了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其节点施工偏差对结构的受力影响,并研究了结构不同部位对节点偏差数量的敏感性。最后,以模糊数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层次分析法对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价,具体研究内容及工作如下:(1)建立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对结构进行节点施工偏差分析,首先利用一致节点偏差对完善模型进行修改,并利用弧长法在同条件下对模型进行计算。以第1、3、28及第33阶模态为一致缺陷施加的基础模态,每个模态下以0.1为梯度设置10组缺陷比例,通过对大量的一致缺陷模型进行计算,最终计算结果表明:缺陷比例因子为0.4时,杆件的应力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随着缺陷比例因子的增大,节点周围杆件的应力也跟着增大。(2)对完善模型进行了随机节点偏差的分析,主要运用MATLAB软件生成节点坐标伪随机数据,将其施加到完善模型中以模拟随机节点施工偏差,探究随机误差对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结构在-120mm到120mm偏差范围内,节点周围杆件应力变化速率增大。(3)探究立面网壳、撑杆、屋面网壳及拉索四个部分对出现偏差节点的数量的敏感性,研究结果显示,屋面网壳结构对节点偏差数量的反应最敏感,撑杆部分次之,再次是拉索部分,立面网壳相较于部分对偏差节点数量的反应最不敏感。(4)利用模糊层次法对整个结构的安全性作出评价,构建模糊关系矩阵,对目标判断矩阵的各因素权重进行确定,建立二级模糊评价矩阵体系,根据现场实际监测数据制定了5个对应模糊评价体系的评价指标,通过对比数据和评价指标给出各个因素的判断矩阵,再进行二级评价,最后计算贴近度以确定最终评价等级,经计算该结构评价等级为“优”级,完成对某车辐式张拉结构的安全性评价。
王洁[2](2020)在《温压耦合作用下深部岩石力学行为的智能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浅部地表资源逐渐耗尽,深部资源开采势在必行。对于深部地下工程而言,其高压与高温环境的共同作用将对深部岩体力学行为产生显着影响。为探究深部地下岩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力学行为演化规律,本研究以室内岩石三轴试验数据为依托,讨论温度和围压两个主要外部条件因素对岩体峰值强度、峰值应变以及弹性模量三个典型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采集大量不同温度、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岩石三轴压缩试验数据构建参数样本数据库,并进行温度和围压对岩体力学行为的规律分析,认为温度以及围压对岩体力学行为的影响呈现出高度的非线性特征,难以采用单一数学函数进行定量化表征。故采用BP(Back Propagation)神经网络算法构建考虑温压耦合作用的岩体力学性质智能预测模型,利用所构建力学参数样本库进行模型训练以获得精确预测模型,进而对处于高温高围压环境下的深部岩体力学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预测,获得不同温度以及围压条件下岩体力学行为演化规律特征,可为深部地下工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阐明岩体温度及围压随深度的变化规律,结合深部地下工程“三高一扰动”环境,探究深部岩体赋存温度和围压范围。定义参数“岩体结构”排除温度、围压以外的变量对试验结果的影响。计算得出:地表以下5000 m岩体所处环境温度可达1000℃,围压可达135MPa。(2)对试验数据进行了归类整理并对试验结果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分温度和围压单一因素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和围压对岩石力学行为的影响呈现出显着的非线性特征,难以通过单一数学函数进行表征,可利用交互作用原理,计算得到温压耦合交互系数,认为温度和围压之间存在不可忽视的耦合效应。(3)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运行机制选取合适的人工神经网络,构建特定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样本数据库进行训练并评价模型的可靠性,进而进行下一步研究。研究发现:利用样本数据库进行训练后的神经网络均方误差可达0.01,R值达0.8,可认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可较好地表征岩体力学性质的非线性行为特征,且可较好地反应温压耦合效应。(4)选取数值计算方案利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预测高温高围压条件下岩石的力学行为进行并分析。研究发现:峰值应变随温度变化的围压阈值为90 MPa,随温度升高,峰值强度呈下降趋势,峰值应变大体呈上升趋势,弹性模量则呈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而随围压增长,峰值强度、峰值应变均呈增长趋势,弹性模量随围压变化的温度阈值为700℃,弹性模量在温度小于阈值时呈下降趋势,当温度大于阈值时,弹性模量呈上升趋势。
梅雯[3](2019)在《园林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研究 ——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古典园林,如今虽依然显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但在经历了岁月的磨砺之后,各个方面已变得衰弱易损。不妥的利用以及自然力的侵害又常使园林遭到突发的危害。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习总书记提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利用当代科技,综合多方面措施,探讨园林监测预警体系的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在当今遗产保护研究的大环境下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以“园林遗产监测预警”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大量相关资料和现场调查,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的探讨,明确了“园林遗产监测预警”研究相关概念,挖掘目前遗产监测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研究对象范围,探索适宜的遗产监测的基本方法和技术体系,转向定量化研究,同时增强监测服务于遗产维护保养的意识来提升园林遗产监测预警的有效性。其次分析园林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的构成指标,即遗产本体及其影响因素。遗产本体包括建、构筑物、植物、山石、水体及陈设五大部分,影响因素包括客流量和环境因素。针对每类指标要素分别分析合理的监测方案,包括其具体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以及适应性监测技术。然后根据各类遗产本体监测指标制定其对应的评价标准,进一步构建遗产预警分级评价模型。最后,理论结合实践,以苏州古典园林包括留园、艺圃、沧浪亭、网师园等在内,基于模糊聚类综合评判(FCA)的方法,对各类遗产本体进行预警分级评价实践并得出了园林中部分遗产代表的预警等级结果,并且构建出由监测指标、监测方案(包括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监测技术等)、预警分级评价模型以及预警分级结论等共同构成的园林遗产监测预警体系。藉此为苏州古典园林遗产监测工作的合理展开提供意见,也为国内其他文化遗产地监测预警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刘佳欣[4](2019)在《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建筑的病害研究》文中认为砖构文物具有相当高的历史科研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是我国现存的有形文化遗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占据着极其重要文化地位,是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很多砖构文物经历了时代变迁和自然洗礼,以及区位和气候因素的作用下,致使砖构文物出现程度不一的病害现象。东南沿海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气候条件下,通过对我国东南沿海砖构文物建筑的进行走访调研,该地区砖构文物建筑病害也呈现出多样化形态。东南沿海是我国季风性气候典型地区,其环境湿度大并伴有频繁的大风天气,气候环境复杂对该地区内砖构文物建筑的存续造成极大挑战。论文以影响文物建筑的综合物理环境切入,构建由宏观综合物理环境到微观微气候环境与砖构文物建筑病害的关系体系。以系统科学的理论体系与详实高效的实地调研相结合,结合数据分析统计对砖构文物建筑病害信息、病害表征以及病害机理进行探索。通过大量田野调查发现,东南沿海砖构文物建筑病害主要表现为墙体斑痕变色、墙体裂缝以及墙体酥碱三类。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的整理统计,得到三种主要病害表现的基本形态和分布规律:墙体斑痕变色主要表现为墙体水渍滞留和微生物生长,主要分布在墙脚处墙体;墙体裂缝主要分为横向裂缝、竖向裂缝与斜向裂缝,主要分布在立面窗上下侧墙体;墙体酥碱主要分为轻度酥碱和重度酥碱,主要分布在墙脚处墙体。多种病害同时发生在一栋砖构文物建筑的情况居多。为进一步探究东南沿海砖构文物建筑的病害机理,针对该地区内病害表现明显的文物建筑进行微气候数据测试,利用Testo-435-1多功能测量仪与TRMSCI手持型气象仪,运用移动测试的方法采集文物建筑相对湿度、太阳辐射、风速,深入对比分析微气候特点即以相对湿度为主、太阳辐射、风速、温度为辅的气候环境,探究其对砖构文物建筑病害发生的作用。总而言之,本文以文物建筑病害相关的物理环境致病因素分析为基础,通过对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建筑实地走访调研,采集病害表现以及微气候下相关气象数据,分析东南沿海地区微气候环境对砖构文物的影响作用,为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病害的研究提供现实依据。发生机理。希望可以为文物建筑保护与修复相关工作提供基础支持,力求实现更为有效、合理的文物建筑保护策略。
殷实[5](2019)在《湿热地区近代城市街区形态的气候适应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街区是城市的基本组成单元,其自身形态不仅影响城市空间体验也与城市的微气候直接关联。当前主流的城市规划体系依然遵循理性功能主义原则,对气候与环境等核心问题的缺乏关注,无法应对当下城市气候中的挑战。相反,传统城市受地域气候及文化共同影响,而形成独特的街区形态,其历史营造经验所蕴含的气候适应机制是现代城市设计的重要范例。我国湿热气候地区中广泛分布的传统骑楼街区是近代城市改良运动下所产生的独特街区类型,其利用紧凑布局及遮阳等策略构建具有气候适应性的街区形态,为居民提供了舒适的城市公共空间。本研究从城市设计出发,结合城市气候学的实证研究方法,以系统性视角对传统骑楼街区的气候适应机制开展量化研究,对形态设计要素在微气候上的协同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为当下街区形态设计提供必要指引:研究从传统骑楼街区的形成历史、全球分布情况及对应的气候特征的调研入手,对其街区肌理特征、街道类型设计以及空间尺度取值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及调研。研究选取广州及厦门两地中具有代表性的传统骑楼街区,在夏季日间开展行人空间的微气候实测,并利用ENVI-met对实测街区区域的微气候进行模拟。借助生理等效温度(PET)为人体热舒适指标,来对比两地街区的热环境特征,并验证传统街区中气候适应设计策略的有效性。接着在城市设计逻辑的框架下,基于传统骑楼街区的空间类型与尺度调研成果,构建了跨尺度多要素的街区形态参数控制模型。利用可视化编程平台将参数控制模型生成、微气候模拟模型转化、数值模拟以及数据分析等工作流程进行整合,从而搭建街区气候设计与分析联动的研究工具,实现专业工具的数据交互。在实测数据与研究工具的基础上,分别从街区与街道两个设计尺度的上对街区形态控制模型进行设计变量的数值模拟研究,对街区布局,街道高宽比,朝向,骑楼空间高宽比(AHW)以及植被覆盖率(TCA)五个变量对室外行人热舒适的协同影响展开综合评价。在模拟结果评价中,分别采用了理想热感觉时长占比(DTP)以及累积PET负荷(cPETL)为热环境性能的评价方法。结果发现:不同街道类型中设计变量对其热环境的影响不同,TCA较高的林荫道具有最为稳定的热环境;巷道与林荫道在街块较小的街区中有更好的热环境,而骑楼空间适用于较长的东西向街道;街道高宽比变化在不同的街块布局中所产生对热环境影响趋势有差异;另外,骑楼空间高宽比大于2时或者街谷的TCA小于22%时,较难对行人形成有效的遮荫环境。为了平衡湿热地区城市的遮荫与散热的需求,本文采用以天空角系数(SVF)为代表的城市形态参数指标来评价街谷对于天空开阔度的评价,并将各个参数控制模型的SVF数值与其对应的降温性能(ΔcPETL)进行关联分析。根据结果可知:同一街道类型的热环境与该街谷中的SVF呈线性关联;行人道上的SVF相同时,建筑提供降温的效率高于植被;骑楼街道中宜控制其道路中点SVF为0.3-0.5且AHW为1-1.33之间;林荫道宜控制其街道中点的SVF大于0.2且TCA不小于33%。根据以上论述,本文最后对现代街区形态进行了反思与讨论,从批判的角度探讨现代城市规划体系中核心问题,提出利用城市设计导则管控街区形态的必要性,并结合历史营造经验、实践案例以及研究成果,针对湿热地区提出以热环境性能优化为导向的街区形态设计策略,为城市设计与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庞锐[6](2019)在《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分析及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文中认为我国西部地区水能资源丰富,一批200~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在此地区建设或拟建,但是本区域处于喜马拉雅山-地中海地震带,地质条件相对复杂且地震烈度较高,地震活动相对频繁,因此地震作用下的大坝安全性研究意义重大。目前尚未出现经受强震考验的200m以上的高坝为抗震设计和研究提供参考,因而深入研究地震特别强震作用下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具有突出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方法可以全面地、深入地分析地震作用下结构性能的变化,有效估计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危险性,逐渐在很多工程领域应用发展,但是对土石坝尤其高面板堆石坝的抗震安全评价,目前仍主要采用传统的确定性分析方法,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还刚刚起步,尤其针对高面板堆石坝还鲜有研究,主要需要注意三方面问题:结构在地震下真实的响应性态应该从有效的抗震分析模型和方法中表现出来,实际工作中应充分考虑不确定性因素和从概率角度进行地震响应分析,合理的性能指标和定量化的性能目标是抗震安全评价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随机动力学角度出发,在系统考虑地震动随机性、筑坝材料参数不确定性和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性等随机因素的基础上,联合先进的高土石坝静、动力数值模拟方法和概率分析方法,力图从随机动力和概率角度建立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方法。先后构建了基于水工抗震规范谱的随机地震动生成方法,建立了高维随机参数样本生成方法和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样本生成方法,结合精细化的非线性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和易损性分析方法等,从随机动力和概率角度揭示了高面板堆石坝地震响应特性,考虑坝体变形、防渗体安全和坝坡稳定三个方面,建议了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性能指标并提出了相应的具有概率保证的性能水准,最终建立了多地震强度-多性能目标-破坏概率性能关系,初步形成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框架,为高面板堆石坝抗震设计以及极限抗震能力分析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在总结土石坝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基础上,指出结合有效的概率分析方法建立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方法的必要性。评述了现有土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传统概率分析方法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详细阐述了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的理论基础和求解流程;建立了基于谱表达-随机函数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和基于GF-偏差优化选点技术的高维随机变量生成方法,通过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验证了其结合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法用于非线性复杂岩土工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为后续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地震响应分析与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奠定了基础。(第二章)(2)结合高面板堆石坝弹塑性分析,揭示了随机地震动作用下大坝动力响应和概率特性,建立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方法。首先,基于正交展开理论和谱表达-随机函数方法,引入强度-频率非平稳的随机地震动模型,生成了具有完备概率特征的同一集系地震动加速度样本时程;然后,结合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法和广义塑性模型,从随机动力和概率角度,揭示了坝体加速度、变形和面板应力响应特征和分布规律,表明地震动随机性对大坝响应有较大影响,为高面板堆石坝的地震响应和极限抗震能力分析提供参考;最后,基于坝体变形和防渗体安全两个方面,建议了合理的性能指标并划分了相应的性能水准,结合易损性分析初步建立了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方法。(第三章)(3)从随机动力和概率角度研究了材料参数随机性对高面板堆石坝动力响应和抗震安全性的影响。首先,通过参数敏感性分析,挑选出弹塑性模型参数主要随机变量进行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然后,基于GF-偏差选点优化方法生成弹塑性随机参数样本;最后,揭示了材料参数随机性与地震动随机性的异同点,并对比了随机参数不同分布类型的影响,指出确定性地震动激励下,考虑材料参数随机性的必要性,以及分布类型对大坝地震响应的影响规律。(第四章)(4)系统研究了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作用下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概率分布规律,完善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框架。首先,结合谱表达-随机函数和材料参数随机变量,同时生成随机地震动加速度时程和随机材料参数样本;然后,详细研究了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作用下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概率特性,并与地震动随机性、材料参数随机性引起的地震响应随机动力和概率结果对比,揭示了不同随机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建立了不同地震动强度作用下,考虑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性的多地震强度-多性能目标-超越概率的性能关系和易损性曲线,完善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框架。(第五章)(5)研究了三维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规律,重点探讨了基于超应力体积比结合超应力累积时间的面板破坏性能指标和性能水准,进一步完善了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框架。首先,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考虑地震动随机性,结合三维弹塑性分析和概率分析,从随机动力角度揭示了坝体加速度、变形和面板应力的变化和分布规律,响应分布规律和范围对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和极限抗震能力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然后,初步探究和建议了基于面板超应力体积比结合累积时间的面板抗震安全评价性能指标和性能水准;最后,结合三维弹塑性随机动力分析结果,构建了基于坝体变形和防渗体安全的抗震安全评价框架。(第六章)(6)针对坝坡稳定,结合考虑堆石料软化效应的有限元动力时程分析法,从随机动力和概率角度系统探究了多随机因素下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抗震安全评价框架。首先,通过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揭示了地震尤其强震作用下,堆石料软化效应对坝坡稳定会产生重大影响,并表明了单纯从最小安全系数角度考察坝坡稳定的不合理性;然后,基于安全系数、安全系数超限累积时间和累积滑移量三个性能指标,探究并对比了考虑地震动随机性、材料参数不确定性和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性的坝坡稳定动力响应规律,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结果表明,三类随机性对坝坡稳定都有一定程度影响,因此,需要充分考虑各类不确定性因素对坝坡稳定的影响并建立相应的性能评价标准;最后,建议了基于超限累积时间和累积滑移量的坝坡稳定安全评价性能水准,建立了考虑不同随机因素下多地震强度-多性能目标-超越概率性能关系和易损性曲线,进一步完善了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框架。(第七章)
杨启航[7](2019)在《隧道工程衬砌病害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工程建设的规模与数量在总体上出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据调查,大多数公路、铁路隧道皆存在衬砌结构类病害,这些病害将对交通质量产生很大危害,不但影响隧道行驶车辆和行人的安全,更会缩短隧道的使用年限。因此,对隧道病害采取全方位的健康诊断,推测发生病害的缘由,定量评价隧道结构的健康度,并及时提出有效合理的维护手段,延缓隧道病害进一步恶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数值计算与现代数学方法,开展了隧道工程衬砌病害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有:(1)基于隧道结构主要破损形态分析,确定了影响隧道健康状态的病害指标系列,进一步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隧道指标体系;引入我国公路隧道专项检查结果的四级判别方法作为隧道健康等级的划分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隧道等级分级方案:在全面比较国内外诊断指标判定标准的基础上,综合研究了渗漏水,衬砌裂缝,衬砌背后空洞,衬砌材质劣化,衬砌起层及剥落,衬砌变形、移动及沉降六种病害特征的判据。(2)基于包含接触算法和应力释放的地层-结构计算模型,研究隧道衬砌强度劣化、衬砌背后空洞和衬砌厚度减薄三种典型病害的作用机理与影响规律,通过对不同病害的安全系数、结构承受轴力、剪力和弯矩的对比分析,得到病害作用对结构安全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范围,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3)考虑到隧道病害的多样性、实时性与不确定性,以乘积标度为主观赋权方法,以基于熵与最大熵原理的熵权法作为客观赋权方法,提出一种改进的主客观综合权重分析方法——综合赋权法。将该方法应用到模糊综合评价中,通过隧道病害案例检验,其评价结果与单独利用乘积标度法及熵权法确定的评价结果对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当主观权重与客观权重诊断结果差距较大时,该方法可起到数值优化作用,使诊断结果更倾向于隧道真实情况。(4)结合裂缝图像处理技术,将分形理论引入隧道衬砌裂缝病害评价分析中,通过不同特征指标的裂缝病害分形分析,研究了裂缝分维数随裂缝长度、等效宽度以及裂缝条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裂缝病害具有统计自相似性。分别运用盒维数法和模糊数学方法计算裂缝病害的分维数和健康值,通过二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建立基于分形维数的四级裂缝病害评价方法,给出了不同病害等级对应的分维数范围。进一步将该分级方法应用到工程案例分析中,结果表明基于分维数和健康值的裂缝病害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基于分维数的隧道裂缝病害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工程适用性。图23表48参108。
许翔[8](2019)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悬索桥状态评估及动态预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保证大型悬索桥的运营和结构安全,对其结构的技术状态进行评估、对异常状况进行预警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现阶段,桥梁养管信息具有数据量大、类型多样的特点,但桥梁状态评估仍处于以人工检查数据为主的阶段,未能充分利用累积的大量养管数据;对桥梁预警而言,实际应用中仍以静态预警为主,时常出现误报、漏报,影响业主对预警系统的信心。在桥梁大数据背景下,充分利用既有桥梁养管信息,建立大跨悬索桥状态评估模型,并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深入挖掘,提出适用于序列指标的评估方法;考虑桥梁运营环境的多变性,在确定预警阈值的过程中考虑交通量的变化、结构累积损伤和环境温度变化的影响,实现桥梁动态异常预警。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多源信息的大跨悬索桥状态评估模型研究。以桥梁养管多源信息(人工检查数据、无损检测数据和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悬索桥结构特点和病害特征,以完全性、简捷性、独立性、客观性和可检性为原则,通过专家调查问卷、专家会议、资料调研和实地调查等手段,建立基于多源信息的大跨悬索桥状态评估模型。在全国范围内挑选45名专家学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群组AHP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的初始权重值。与规范规定的权重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计算得到的主塔和附属设施的权重值相比于规范权重似更加合理,可供相关规范修编参考。(2)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考虑到既有故障诊断模型在多故障诊断以及传感器故障和结构损伤耦合问题上的局限性,提出基于对称位置传感器监测数据相似性的故障诊断方法。分别从理论分析和实测数据验证两方面,对对称位置传感器监测数据的相似性进行论证。在对称位置传感器监测数据相似性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以欧氏距离为相似性指标,采用Dasarathy信息融合模型,实现对称位置传感器故障识别。通过对传感器两两诊断的方式解决系统多故障分析的问题。针对传感器故障和结构损伤的耦合问题,根据证据推理理论,提出目标区域综合相似度的概念,通过判断目标传感器与目标区域综合相似度的一致程度,判断监测数据异常的原因。在确定可疑传感器对之后,采用回归拟合分析,根据物理冗余信息进行传感器故障的隔离和重构。以某悬索桥多种类型传感器的监测数据(线形监测数据、应力监测数据等)对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3)基于数据挖掘的监测序列指标评估方法研究。鉴于恒载效应的稳定性特点,选取恒载效应作为序列指标评估的主体。考虑到封桥获取恒载效应的成本高、影响大,以长期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数值分析计算恒载效应水平的比例系数,提出一种在随机车流荷载作用下的恒载效应提取方法。以某悬索桥线形监测数据为例,对恒载效应提取方法的准确性进行论证。以提取的恒载效应为评估主体,考虑序列指标均匀性和非均匀性的特点,运用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对监测时序指标进行评估。以某悬索桥多年监测序列数据为例,对悬索桥加劲梁恒载线形指标进行评估。(4)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桥梁状态评估算法研究。针对评估过程中指标间的均衡性问题,提出2种可选算法。参照因素变权理论,提出时间变权的概念,并给出时间变权的定义。考虑常权综合和传统因素变权的局限性,提出时间-因素双变权模型。通过某悬索桥4个典型案例,对时间-因素双变权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引入局部变权理论,建立适合桥梁评估过程的局部变权模型。通过大量案例试算,确定局部变权模型中参数惩罚水平和变权幅度的大小。通过4个典型案例,对局部变权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对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以云理论为基础,提出正态云模型模拟桥梁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与经典的模糊隶属度模型相比,正态云模型不仅考虑了评估过程中的模糊性,还考虑了随机性的影响。(5)设计开发了适用于大型悬索桥评估的智能化评估系统。考虑到算法的复杂性,为了进一步提升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设计开发了大型悬索桥智能化评估系统。该系统采用MYSQL数据库,B/S网络模式,集桥梁信息管理、检查与检测、评估、预警与预测、统计报表以及查询与帮助于一体。以三座典型大型悬索桥为例,验证开发的评估软件平台的适用性。(6)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预警方法研究。在分析总结既有桥梁预警体系的基础上,考虑各级预警的物理意义,选择典型的2级预警体系,分别为黄色预警和红色预警。考虑到静态预警方法的局限性,提出桥梁动态异常预警的概念。采用Pareto极值理论,对设计基准期(100年)内95%保证率对应的黄色预警阈值基准线进行预测。考虑交通量增长以及结构累积损伤对预警指标的影响,定期使用最新的预警指标监测数据对阈值基准线进行更新。根据现场测试结果,对有限元模型进行修正,实现对红色预警阈值基准线的定期更新。在阈值基准线的基础上,考虑环境温度对预警指标的影响,采用信号处理方法对温度效应进行分离,实现阈值线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以某悬索桥加劲梁跨中挠度为预警指标,对动态预警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验证。
齐鹏飞[9](2019)在《基于AHP和FCE的在役石拱桥技术状况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石拱桥在受力和取材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我国数量众多,并且修建较早,很多成为旧桥甚至危桥,为了保证结构的可靠性使其能够继续更好地发挥道路通行的功能,应全面了解其工作性能从而进行科学的维护和加固。当前针对石拱桥的研究较少,根据现有关于圬工桥涵规范修订的调研资料,现役石拱桥病害发生比较普遍,这些病害不同程度影响着结构的可靠性。本文针对石拱桥技术状况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就石拱桥起源发展、管理现状及评估意义进行了阐述,在比较分析国内外桥梁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石拱桥技术状态进行评估;针对石拱桥结构、材料特性,根据调研资料,对常见病害从设计、施工和运营角度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据此确定评价体系的基本指标,参照现行规范确定对应评价集;利用层次分析法从石拱桥的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角度结合桥梁结构组成特点构建石拱桥技术状况评价递阶层次模型;采用专家群决策的方法结合聚类分析法确定了各层指标的初始权重,通过变权分析加强对“劣化”指标的重视,提高对应权重,以优化评估结果。利用模糊理论确定各指标的隶属函数,引入灰色关联度概念对序列型指标进行处理以反映其变化的不均衡性;最后将本文建立的模糊综合评价体系应用到一座实桥,根据现场检测数据通过多级模糊综合运算得出安全性、耐久性和适用性评价结果和全桥评价结果,与规范进行比较验证了其可行性,并给出石拱桥模糊评价软件设计的架构和流程图。
刘孟涵[10](2016)在《北京20世纪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诊断评价体系及保护策略研究》文中提出北京20世纪建筑遗产是文化遗产大家庭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员,但却由于缺少认知和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得这一时期的建筑处境十分尴尬。保护措施和人员关注都跟不上建筑被损耗的脚步,已经有一些建筑破损倒下了,另一些建筑也在经受着年代岁月的残食,所以保护20世纪近现代建筑的研究意义巨大且刻不容缓。因此,本文以北京20世纪近现代砖木结构和砖混结构建筑遗产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健康指数”的概念,建立关于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诊断的评价体系和保护策略。全文共分为五章,分别是: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对研究对象的分类说明、研究的方法和研究框架、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方法上的创新。第二章:近现代建筑遗产常见病害及检测技术。实地调研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作为后续研究的感性认知基础。认识了解了建筑病理学,并分别系统地对砖、木、混凝土三种常见近现代建筑材料进行病害类型及劣化成因分析,及相应的检测技术介绍。第三章:近现代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首先通过近义词辨析,阐述了预防性保护的含义。接着介绍整个预防性保护体系,由收集相关资料、对建筑精密监测、建筑的风险评估和价值评估这四大部分构成的。其中风险评估里又分为三大部分:灾害风险、人为破坏风险和结构损毁风险。并介绍了国外已有的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体系MDDS系统,作为评价体系学习和借鉴参考的标准。第四章: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指数评价体系。建立了近现代建筑健康诊断的指标评价体系,从建筑本体结构、建筑周边环境、灾害预防、建筑管理与使用和建筑价值评估这5个综合指标,和下面的24个要素指标共同分析建筑的健康状况。通过定性评分得到了建筑健康状况等级标准,和相应的应对方案策略。第五章: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诊断评价策略应用研究——以大栅栏劝业场为例。对北京大栅栏劝业场做建筑健康诊断,诊断后得到的健康状态和应对措施与真实工程的检测报告结果相比对,检验评价体系的科学有效性。结论:总结全文得到的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二、近代建筑实测损伤状态的定量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近代建筑实测损伤状态的定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节点偏差对车辐式张拉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研究及安全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施工误差及缺陷相关研究 |
1.2.2 结构缺陷敏感性研究 |
1.2.3 结构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 |
1.2.4 预应力张拉结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节点偏差对车辐式张拉结构的影响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2 工程现场钢结构实测节点偏差 |
2.3 节点偏差对车辐式张拉结构受力影响的有限元模拟 |
2.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2 非线性屈曲分析方法 |
2.3.3 结合Riks法的一致节点偏差有限元模拟 |
2.3.4 结合Riks法的随机节点偏差有限元模拟 |
2.4 结构不同部位对节点偏差数量敏感性分析 |
2.4.1 立面网壳结构部分对随机节点偏差数量敏感性分析 |
2.4.2 屋面网壳结构部分对随机节点偏差数量敏感性分析 |
2.4.3 支撑结构部分对随机节点偏差数量敏感性分析 |
2.4.4 拉索部分对随机节点偏差数量敏感性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3章 结构安全性评价理论及实例分析 |
3.1 模糊数学基本理论 |
3.1.1 模糊集合及经典集合 |
3.1.2 构造隶属函数 |
3.1.3 模糊安全性评价方法 |
3.2 层次分析法理论基础 |
3.2.1 递进层次结构评估系统的构建 |
3.2.2 判断矩阵 |
3.2.3 目标判断矩阵的权重计算 |
3.2.4 模糊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3.3 车辐式张拉结构安全性评价分析 |
3.3.1 确定结构中的构件权重向量 |
3.3.2 确定各构件的分项权重向量 |
3.3.3 二级模糊安全评价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B 攻读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2)温压耦合作用下深部岩石力学行为的智能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深部岩体力学行为研究现状 |
1.2.1 深部岩体赋存环境 |
1.2.2 温压耦合作用下岩体力学响应 |
1.2.3 考虑温压耦合作用的理论模型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主要创新工作 |
第2章 温压耦合作用下岩体力学参数样本 |
2.1 引言 |
2.2 岩体类型及温压变量范围的确定 |
2.2.1 岩体类型的选定 |
2.2.2 温度及围压的选定 |
2.3 试验数据的获取和整理 |
2.4 力学参数样本库的建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温度及围压对岩体基本力学性质的影响规律 |
3.1 引言 |
3.2 温度对岩体力学行为的影响 |
3.2.1 温度对岩体峰值强度的影响 |
3.2.2 温度对岩体峰值应变的影响 |
3.2.3 温度对岩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3.3 围压对岩体力学行为的影响 |
3.3.1 围压对岩体峰值强度的影响 |
3.3.2 围压对岩体峰值应变的影响 |
3.3.3 围压对岩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
3.4 温压耦合效应的定量化表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温压耦合作用的岩体力学性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
4.1 引言 |
4.2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构建 |
4.2.1 神经网络算法基本理论 |
4.2.2 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4.3 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 |
4.3.1 训练样本的选取 |
4.3.2 训练样本数据预处理 |
4.3.3 模型训练结果 |
4.4 神经网络模型验证 |
4.4.1 模型验证样本的选取 |
4.4.2 模型验证结果及可靠性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温高压条件下岩体力学行为预测 |
5.1 引言 |
5.2 数值计算方案 |
5.3 预测结果分析及讨论 |
5.3.1 高温对岩石力学行为影响 |
5.3.2 高压对岩石力学行为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岩体力学参数样本库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参与课题和取得的研究成果 |
(3)园林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研究 ——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 |
1.3.1 国外研究动态 |
1.3.1.1 国际遗产监测预警的理论研究 |
1.3.1.2 国际遗产监测预警的实践工作 |
1.3.2 国内研究动态 |
1.3.2.1 国内监测预警理论研究 |
1.3.2.2 国内监测预警实践工作 |
1.4 相关概念 |
1.4.1 世界遗产 |
1.4.2 世界文化遗产 |
1.4.3 古典园林 |
1.4.4 遗产监测 |
1.4.5 园林遗产监测预警 |
1.5 研究内容 |
1.5.1 园林遗产监测预警现状及存在问题 |
1.5.2 苏州古典园林遗产监测指标分析 |
1.5.3 苏州古典园林遗产保护监测方案 |
1.5.4 园林遗产监测预警的分级评价研究 |
1.5.5 案例在遗产监测预警模型中的应用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查阅研究 |
1.6.2 实地调查与采访 |
1.6.3 测量与数据收集 |
1.6.4 构建数学模型 |
1.6.5 多学科视野 |
1.7 技术路线 |
2 园林遗产监测预警现状及存在问题 |
2.1 园林监测预警工作 |
2.2 存在问题 |
2.2.1 园林遗产监测研究范围不全面 |
2.2.2 “重巡查,轻监测”,监测预警技术有待提升 |
2.2.3 园林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定量化研究缺乏 |
2.2.4 保护管理机构的研究能力不足,遗产维护保养意识有待提升 |
2.3 园林遗产监测预警发展要求 |
2.3.1 预警对象包括园林单体及其生存环境 |
2.3.2 探索适宜的园林遗产监测方法和技术 |
2.3.2.1 保护预警方法从传统手段转向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 |
2.3.2.2 完善园林遗产监测的监测方案 |
2.3.3 预警内容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 |
2.3.4 提高保护管理机构的研究能力,增强监测服务于遗产维护保养的意识 |
2.4 小结 |
3 苏州古典园林遗产监测指标分析 |
3.1 遗产本体的监测指标 |
3.1.1 山石的监测指标 |
3.1.1.1 植物影响 |
3.1.1.2 水流影响 |
3.1.1.3 人为影响 |
3.1.1.4 安全稳定情况 |
3.1.2 植物的监测指标 |
3.1.2.1 古树名木 |
3.1.2.2 一般植物 |
3.1.2.3 盆景 |
3.1.3 建、构筑物的监测指标 |
3.1.3.1 建筑外观 |
3.1.3.2 建筑结构 |
3.1.3.3 建筑装饰 |
3.1.4 水体的监测指标 |
3.1.4.1 水体形态变化 |
3.1.4.2 水质 |
3.1.5 陈设的监测指标 |
3.1.5.1 室内外陈设本体 |
3.1.5.2 陈设管理 |
3.2 遗产影响因素的监测指标 |
3.2.1 环境因素 |
3.2.1.1 温湿度 |
3.2.1.2 光 |
3.2.1.3 环境污染 |
3.2.1.4 周边环境 |
3.2.2 客流量 |
3.3 小结 |
4 苏州古典园林遗产监测方案 |
4.1 山石监测 |
4.1.1 日常监测 |
4.1.1.1 监测内容 |
4.1.1.2 监测人员 |
4.1.1.3 监测方法 |
4.1.2 专业监测 |
4.1.2.1 监测内容 |
4.1.2.2 监测依据和方法 |
4.2 植物监测 |
4.2.1 日常监测 |
4.2.1.1 监测内容 |
4.2.1.2 监测人员 |
4.2.1.3 监测方法及监测周期 |
4.2.2 专业监测 |
4.2.2.1 监测内容 |
4.2.2.2 监测方法及手段 |
4.3 建、构筑物监测 |
4.3.1 日常监测 |
4.3.1.1 监测内容 |
4.3.1.2 监测人员 |
4.3.1.3 监测方法 |
4.3.2 变形实测 |
4.3.2.1 监测内容 |
4.3.2.2 监测依据和方法 |
4.4 水体监测 |
4.4.1 日常监测 |
4.4.1.1 监测内容 |
4.4.1.2 监测人员 |
4.4.1.3 监测方法 |
4.4.2 专业监测 |
4.4.2.1 监测内容 |
4.4.2.2 监测方法及手段 |
4.5 陈设监测 |
4.5.1 监测内容 |
4.5.2 监测方法 |
4.6 遗产影响因素监测 |
4.6.1 环境因素监测 |
4.6.1.1 温湿度、光、气象监测 |
4.6.1.2 空气质量监测 |
4.6.1.3 土壤监测 |
4.6.1.4 噪声监测 |
4.6.1.5 周边环境监测 |
4.6.2 客流量监测 |
4.7 小结 |
5 园林遗产监测预警的分级评价研究 |
5.1 园林遗产预警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
5.1.1 园林遗产预警评价指标 |
5.1.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2 各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5.1.2 园林遗产预警评价标准 |
5.2 基于FCA的园林遗产监测预警分级评价模型 |
5.3 小结 |
6 案例实证 |
6.1 建、构筑物遗产监测预警分级评价 |
6.1.1 原始数据的获取 |
6.1.2 数据标准化 |
6.1.3 相似度矩阵计算 |
6.1.4 综合模糊相似矩阵R |
6.1.5 预警分级评价结果 |
6.2 山石遗产监测预警分级评价 |
6.2.1 原始数据的获取 |
6.2.2 数据标准化 |
6.2.3 相似度矩阵计算 |
6.2.4 综合模糊相似矩阵R |
6.2.5 预警分级评价结果 |
6.3 植物遗产监测预警分级评价 |
6.3.1 原始数据的获取 |
6.3.2 数据标准化 |
6.3.3 相似度矩阵计算 |
6.3.4 综合模糊相似矩阵R |
6.3.5 预警分级评价结果 |
6.4 水体遗产监测预警分级评价 |
6.4.1 原始数据的获取 |
6.4.2 数据标准化 |
6.4.3 相似度矩阵计算 |
6.4.4 综合模糊相似矩阵R |
6.4.5 预警分级评价结果 |
6.5 陈设遗产监测预警分级评价 |
6.5.1 原始数据的获取 |
6.5.2 数据标准化 |
6.5.3 相似度矩阵计算 |
6.5.4 综合模糊相似矩阵R |
6.5.5 预警分级评价结果 |
6.6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研究成果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表索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4)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建筑的病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综述 |
1.1.1 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相关概念解析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课题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东南沿海砖构文物建筑病害调研 |
2.1 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建筑的致病属性 |
2.1.1 东南沿海地区物理环境属性 |
2.1.2 砖构文物建筑的材料属性 |
2.1.3 砖构文物建筑的潮湿病害类别 |
2.2 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建筑的现状考查 |
2.2.1 砖构文物建筑的分布情况 |
2.2.2 调研城市与建筑样本的选取确定 |
2.2.3 调研城市砖构文物建筑的病害普查 |
2.3 砖构文物建筑微气候数据测试 |
2.3.1 微气候测试概况 |
2.3.2 微气候测试的数据采集 |
2.3.3 微气候测试的数据统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东南沿海砖构文物建筑病害表征 |
3.1 斑痕变色的病害形态 |
3.1.1 斑痕变色的基本形态 |
3.1.2 斑痕变色的位置分布 |
3.1.3 斑痕变色的病害规律 |
3.2 墙体裂缝的病害形态 |
3.2.1 墙体裂缝的基本形态 |
3.2.2 墙体裂缝的位置分布 |
3.2.3 墙体裂缝的病害规律 |
3.3 墙体酥碱的病害形态 |
3.3.1 墙体酥碱的基本形态 |
3.3.2 墙体酥碱的位置分布 |
3.3.3 墙体酥碱的病害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东南沿海砖构文物建筑病害机理 |
4.1 湿环境对砖构文物建筑病害的持续作用 |
4.1.1 水分来源多样 |
4.1.2 水分的循环作用 |
4.1.3 可溶性盐的入侵 |
4.2 风环境对砖构文物建筑病害的催化作用 |
4.2.1 文物建筑风环境微气候数据分析 |
4.2.2 不同建筑布局的文物建筑病害差异 |
4.2.3 风力侵蚀对文物建筑病害的催化机制 |
4.3 辐射环境对砖构文物建筑病害的辅助作用 |
4.3.1 文物建筑辐射环境微气候数据分析 |
4.3.2 不同建筑朝向的文物建筑病害差异 |
4.3.3 辐射光照对文物建筑病害的辅助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湿热地区近代城市街区形态的气候适应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规划及设计理论的反思 |
1.1.2 历史营造的气候适应经验 |
1.1.3 街区形态与城市微气候的关联 |
1.2 研究范围界定 |
1.2.1 湿热气候地区 |
1.2.2 传统骑楼街区 |
1.2.3 街区形态 |
1.2.4 气候适应机制 |
1.3 研究现状 |
1.3.1 城市气候环境的设计理论指导 |
1.3.2 城市气候学中的微气候实证研究 |
1.3.3 传统街区的气候适应机制研究 |
1.3.4 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
1.4 研究工作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传统骑楼街区的气候与形态 |
2.1 概述 |
2.2 背景 |
2.2.1 历史溯源 |
2.2.2 建筑类型 |
2.3 气候 |
2.4 形态 |
2.4.1 城市街区肌理 |
2.4.2 街道断面类型 |
2.4.3 空间尺度调研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传统骑楼街区微气候实测与模拟 |
3.1 概述 |
3.2 实测地点 |
3.2.1 实测地选择原则 |
3.2.2 厦门开元路区域 |
3.2.3 广州恩宁路区域 |
3.3 研究方法 |
3.3.1 微气候实测 |
3.3.2 人体热舒适评价指标 |
3.3.3 微气候模拟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气候实测结果分析 |
3.4.2 微气候模拟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跨尺度多要素的街区形态控制模型 |
4.1 概述 |
4.2 参数控制模型 |
4.2.1 模型设计逻辑 |
4.2.2 参数变量选取 |
4.2.3 街区尺度建模策略 |
4.2.4 街道尺度建模策略 |
4.2.5 街区气候设计与分析联动平台 |
4.3 模拟模型校验 |
4.3.1 建模与模拟 |
4.3.2 模拟结果与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街区尺度下形态设计要素的协同影响 |
5.1 引言 |
5.2 研究方法 |
5.2.1 街区设计要素参数模型 |
5.2.2 模拟与分析方法 |
5.3 微气候模拟结果 |
5.3.1 风速 |
5.3.2 空气温度 |
5.3.3 平均辐射温度 |
5.3.4 生理等效温度 |
5.3.5 讨论 |
5.4 要素协同机制综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街道尺度下形态设计要素的协同影响 |
6.1 引言 |
6.2 研究方法 |
6.2.1 街道设计要素参数模型 |
6.2.2 模拟与分析方法 |
6.3 微气候模拟结果 |
6.3.1 窄巷类型街道 |
6.3.2 骑楼类型街道 |
6.3.3 林荫道类型街谷 |
6.3.4 讨论 |
6.4 要素协同机制综合分析 |
6.4.1 街道高宽比与街道朝向 |
6.4.2 骑楼街道人行空间高宽比与朝向 |
6.4.3 植被覆盖率与朝向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形态参数指标与热环境的关联影响 |
7.1 概述 |
7.2 实验方法 |
7.3 SVF与城市设计要素的关联 |
7.3.1 街区布局 |
7.3.2 街道高宽比 |
7.3.3 街道类型与朝向 |
7.4 SVF与行人热环境关联 |
7.4.1 街区尺度 |
7.4.2 街道尺度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现代街区形态设计的反思与讨论 |
8.1 概述 |
8.2 当前城市规划体系的问题 |
8.2.1 现代与传统街区形态的差异 |
8.2.2 规划体系对街区形态管控的反思 |
8.3 借助城市设计手段的街区形态管控 |
8.4 街区形态气候适应性的实现 |
8.4.1 紧凑均质的用地策略 |
8.4.2 热环境优化导向的街谷设计 |
8.4.3 街区布局肌理类型的控制 |
8.4.4 合理遮荫的配置 |
8.5 本章小结 |
总结 |
主要研究结论 |
本文的创新点 |
研究不足与未来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厦门实测的相关数据 |
附录二 广州实测的相关数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6)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分析及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我国水电开发现状与发展趋势 |
1.1.2 面临的问题与研究的必要性 |
1.2 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设计 |
1.2.1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基本概念 |
1.2.2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提出与发展 |
1.3 基于性能的大坝抗震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1.3.1 混凝土坝 |
1.3.2 土石坝 |
1.4 面板堆石坝地震响应数值分析 |
1.4.1 面板堆石坝动力反应分析方法 |
1.4.2 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动力特性 |
1.5 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性能指标和目标 |
1.5.1 坝体变形 |
1.5.2 坝坡稳定 |
1.5.3 防渗体面板安全 |
1.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和内容 |
1.6.1 存在主要问题 |
1.6.2 本文主要思路和工作 |
2 土石坝地震响应概率分析方法 |
2.1 引言 |
2.2 土石坝地震响应中的不确定性 |
2.2.1 地震动随机性 |
2.2.2 堆石料参数不确定性 |
2.3 概率分析方法 |
2.3.1 破坏概率定义 |
2.3.2 一次二阶矩法 |
2.3.3 蒙特卡洛法 |
2.3.4 响应面法 |
2.4 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法 |
2.4.1 广义概率密度演化方程 |
2.4.2 概率空间离散代表点选取方法 |
2.4.3 概率密度演化方程数值求解方法 |
2.5 非平稳随机地震动模型 |
2.5.1 改进的Clough-Penzien功率谱模型 |
2.5.2 基于谱表达-随机函数的随机地震动生成 |
2.6 动力可靠度概率分析 |
2.7 算例验证和应用 |
2.7.1 基于解析解的验证 |
2.7.2 基于Duffing振子的验证 |
2.7.3 基于多层边坡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的验证 |
2.7.4 基于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的验证 |
2.8 地震易损性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3 考虑地震动随机性的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分析 |
3.1 引言 |
3.2 计算本构模型 |
3.2.1 堆石料广义塑性静、动力统一模型 |
3.2.2 广义塑性接触面模型 |
3.3 地震动输入方法 |
3.4 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概率分析 |
3.4.1 有限元模型和材料参数信息 |
3.4.2 坝体加速度 |
3.4.3 坝体变形 |
3.4.4 面板应力 |
3.5 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初步探究 |
3.5.1 坝体变形 |
3.5.2 面板防渗体安全 |
3.6 本章小结 |
4 考虑材料参数不确定性的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分析 |
4.1 引言 |
4.2 高面板堆石坝弹塑性材料参数随机变量确定 |
4.3 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概率分析 |
4.3.1 基本信息 |
4.3.2 坝体加速度 |
4.3.3 坝体变形 |
4.3.4 面板应力 |
4.3.5 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考虑地震动-材料参数耦合随机性的高面板坝随机动力分析 |
5.1 引言 |
5.2 基本信息 |
5.3 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概率分析 |
5.3.1 坝体加速度 |
5.3.2 坝体变形 |
5.3.3 面板应力 |
5.4 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三维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地震响应和性能安全评价 |
6.1 引言 |
6.2 高面板堆石坝基本信息 |
6.3 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和概率分析 |
6.3.1 坝体加速度 |
6.3.2 坝体变形 |
6.3.3 面板超应力体积比和超应力累积时间 |
6.4 基于性能的高面板堆石坝抗震安全评价 |
6.4.1 坝体变形 |
6.4.2 面板防渗体安全 |
6.5 本章小结 |
7 高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随机动力分析和性能安全评价 |
7.1 引言 |
7.2 考虑堆石料软化的动力有限元时程分析法 |
7.2.1 坝坡有限元动力稳定分析方法 |
7.2.2 堆石料软化 |
7.3 基于随机动力和概率分析的堆石料软化特性影响 |
7.3.1 计算基本信息 |
7.3.2 计算结果分析 |
7.3.3 小结 |
7.4 高面板堆石坝抗剪强度参数统计分析 |
7.5 考虑地震动随机性的坝坡稳定性能安全评价 |
7.5.1 基本信息 |
7.5.2 高面板堆石坝坝坡稳定随机动力分析 |
7.5.3 基于性能的坝坡稳定安全评价 |
7.6 考虑抗剪强度参数不确定性的坝坡稳定随机动力分析 |
7.6.1 基本信息 |
7.6.2 安全系数 |
7.6.3 安全系数超限累积时间 |
7.6.4 累积滑移量 |
7.7 考虑地震动-抗剪强度参数耦合随机性的坝坡稳定性能安全评价 |
7.7.1 基本信息 |
7.7.2 安全系数 |
7.7.3 安全系数超限累积时间 |
7.7.4 累积滑移量 |
7.7.5 安全系数超限累积时间与累积滑移量关系讨论 |
7.8 本章小结 |
8 结论和展望 |
8.1 结论 |
8.2 创新点 |
8.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隧道工程衬砌病害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近代我国隧道工程的发展历程 |
1.1.2 国内外隧道病害问题调查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隧道无损检测和安全监测技术 |
1.2.2 隧道健康状态诊断标准研究现状 |
1.2.3 我国隧道健康状态综合评价研究现状 |
1.2.4 我国隧道病害计算模型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主要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主要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2 隧道健康状态指标体系与判定标准研究 |
2.1 概述 |
2.2 诊断指标选取原则 |
2.3 诊断指标的选取与检、监测手段 |
2.3.1 衬砌裂缝及其检测手段 |
2.3.2 渗漏水及其检测手段 |
2.3.3 衬砌材质裂化及其检测手段 |
2.3.4 衬砌背后空洞及其检测手段 |
2.3.5 衬砌变形、位移、沉降及其监测手段 |
2.3.6 衬砌起层、剥落及其检测手段 |
2.4 隧道健康状态诊断指标综合体系的建立 |
2.5 隧道健康等级的划分 |
2.6 诊断指标及其子指标的判据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3 隧道衬砌病害作用机理研究 |
3.1 概述 |
3.2 荷载-结构法与地层-结构法介绍 |
3.3 衬砌结构安全性验算方法 |
3.4 隧道工程模型建立 |
3.5 隧道常见病害作用机理分析 |
3.5.1 衬砌材质劣化机理分析 |
3.5.2 背后空洞机理分析 |
3.5.3 衬砌厚度减薄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隧道健康状态诊断指标权重与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
4.1 概述 |
4.2 诊断指标权重研究 |
4.2.1 诊断指标权重的特点 |
4.2.2 指标权重方法介绍 |
4.3 综合赋权法 |
4.3.1 熵及最大熵原理 |
4.3.2 主观赋权法 |
4.3.3 客观赋权法 |
4.3.4 主观与客观综合赋权 |
4.4 隧道健康状态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4.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概述 |
4.4.2 一级模糊综合评价 |
4.4.3 二级模糊综合评价 |
4.4.4 模糊向量单值化 |
4.5 工程算例 |
4.5.1 主客观综合赋权 |
4.5.2 模糊综合评价 |
4.5.3 多种赋权方法评价结果比较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分形理论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评价方法研究 |
5.1 概述 |
5.2 分形原理及其在工程评价中的应用 |
5.3 衬砌裂缝分形前处理 |
5.3.1 裂缝图像采集与指标提取 |
5.3.2 分形方法研究 |
5.4 裂缝分维特征讨论 |
5.4.1 裂缝长度、宽度、深度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5.4.2 裂缝条数对分形维数的影响 |
5.5 基于分形理论的隧道衬砌裂缝病害评价方法 |
5.5.1 基于分形维数的裂缝病害评价等级划分 |
5.5.2 工程算例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8)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悬索桥状态评估及动态预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桥梁技术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
1.2.3 桥梁预警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基于多源信息的大跨悬索桥评估方法 |
2.1 评估指标体系 |
2.1.1 结构特点分析 |
2.1.2 典型病害分析 |
2.1.3 评估指标选取 |
2.1.4 指标体系建立 |
2.2 评估指标权重 |
2.2.1 调查问卷设计 |
2.2.2 标度的选择和判断矩阵一致性优化 |
2.2.3 专家权重确定 |
2.2.4 计算结果和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3.1 研究背景 |
3.1.1 传感器故障模型 |
3.1.2 既有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综述 |
3.1.3 信息融合的基本概念 |
3.1.4 结构响应相似性分析 |
3.2 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 |
3.2.1 传感器故障识别: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
3.2.2 相似性指标敏感性分析方法 |
3.2.3 决策级融合:证据推理 |
3.2.4 基于物理冗余信息的故障隔离和重构方法 |
3.3 案例分析 |
3.3.1 传感器故障识别 |
3.3.2 传感器故障隔离和重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数据挖掘的监测序列指标评估方法研究 |
4.1 恒载效应提取方法 |
4.1.1 研究现状 |
4.1.2 监测数据分析 |
4.1.3 基于影响线分析的比例系数取值研究 |
4.1.4 案例分析 |
4.2 监测序列指标评估方法 |
4.2.1 序列指标评估方法 |
4.2.2 案例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系统工程理论的桥梁状态评估算法研究 |
5.1 时间变权原理 |
5.1.1 因素变权原理 |
5.1.2 时间变权原理 |
5.1.3 计算示例 |
5.1.4 案例分析 |
5.2 局部变权原理 |
5.2.1 局部变权定义 |
5.2.2 局部变权模型 |
5.2.3 局部变权模型参数验证 |
5.2.4 案例分析 |
5.3 正态云模型 |
5.3.1 云理论的基本概念 |
5.3.2 正态云模型 |
5.3.3 桥梁评估中的正态云模型 |
5.3.4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跨悬索桥智能化评估系统开发 |
6.1 软件系统开发概述 |
6.2 各模块功能介绍 |
6.3 实桥试评估 |
6.3.1 桥例1 |
6.3.2 桥例2 |
6.3.3 桥例3 |
6.3.4 结果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动态预警方法研究 |
7.1 预警体系总体设计 |
7.1.1 预警等级划分 |
7.1.2 预警指标 |
7.1.3 预警阈值 |
7.1.4 预警流程 |
7.2 动态阈值取值方法研究 |
7.2.1 极值理论 |
7.2.2 广义Pareto分布的估计 |
7.2.3 预警动态阈值确定 |
7.3 案例分析 |
7.3.1 预警阈值确定 |
7.3.2 预警效果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基于AHP和FCE的在役石拱桥技术状况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石拱桥发展概况 |
1.1.1 引言 |
1.1.2 石拱桥的起源与发展 |
1.2 石拱桥状态评估意义 |
1.3 国内外桥梁状态评估研究状况 |
1.3.1 国外桥梁状态评估发展状况 |
1.3.2 国内桥梁状态评估发展状况 |
1.3.3 桥梁状态评估常用方法介绍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石拱桥特性及病害分析 |
2.1 石拱桥特性 |
2.1.1 石拱桥结构特性 |
2.1.2 石拱桥破坏形态 |
2.2 石砌体受力特点 |
2.2.1 石砌体传力方式 |
2.2.2 石砌体典型本构关系 |
2.2.3 石砌体破坏机理 |
2.2.4 石砌体受压破坏特点 |
2.3 石拱桥常见病害分析 |
2.3.1 主拱圈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 |
2.3.2 墩台、基础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 |
2.3.3 拱上建筑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AHP和FCE在桥梁评估中的应用 |
3.1 层次分析法 |
3.1.1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
3.1.2 层次结构模型的建立 |
3.1.3 构造判断矩阵 |
3.1.4 重要度计算 |
3.1.5 一致性检验 |
3.2 模糊综合评价 |
3.2.1 模糊集合 |
3.2.2 隶属函数 |
3.2.3 模糊综合评价 |
3.2.4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3.2.5 模糊模式识别 |
3.3 基于AHP的FCE法在桥梁状态评估中的应用 |
3.3.1 AHP和FCE法在桥梁评估中的应用分析 |
3.3.2 基于AHP法的桥梁评估模型 |
3.3.3 权重分析 |
3.3.4 指标单因素评价向量的确定 |
3.3.5 基于AHP的FCE法进行桥梁评估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AHP和FCE的在役石拱桥综合评估模型 |
4.1 概述 |
4.2 石拱桥状态综合评估模型建立 |
4.2.1 石拱桥技术状况评估因素集及评价集 |
4.2.2 石拱桥技术状况评估模型 |
4.3 安全性指标隶属函数 |
4.3.1 主拱圈指标 |
4.3.2 拱上建筑指标 |
4.3.3 墩台及基础指标 |
4.3.4 整体性能指标 |
4.4 耐久性指标隶属函数 |
4.4.1 主拱圈指标 |
4.4.2 墩台及基础指标 |
4.4.3 附属结构指标 |
4.5 适用性指标隶属函数 |
4.6 各指标初始权重的确定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应用 |
5.1 工程概况 |
5.2 现场检测结果 |
5.2.1 上部结构检测结果 |
5.2.2 下部结构检测结果 |
5.2.3 桥面系检测结果 |
5.3 单因素评价矩阵及变权分析 |
5.4 模糊综合评价 |
5.5 石拱桥状态评估系统软件设计初步探索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北京20世纪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诊断评价体系及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1.2.1 建筑遗产保护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
1.3.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成果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对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对象说明 |
1.4.3 研究目标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本课题的特色和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创新之处 |
1.6.2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1.7 本章小结 |
第2章 近现代建筑常见病害及检测技术 |
2.1 北京优秀近现代建筑的概况 |
2.1.1 宗教建筑 |
2.1.2 行政办公建筑 |
2.1.3 文化娱乐建筑 |
2.1.4 教育科研建筑 |
2.1.5 体育建筑 |
2.1.6 商业建筑 |
2.1.7 居住建筑 |
2.2 建筑病理学 |
2.2.1 建筑病理学定义 |
2.2.2 建筑斟察的目的 |
2.2.3 建筑主要病害总览 |
2.3 砖砌体建筑常见病害及检测技术 |
2.3.1 砖砌体建筑常见病害类型 |
2.3.2 砖砌体建筑的劣化成因 |
2.3.3 砖砌体外墙的检测技术 |
2.4 木材建筑常见病害及检测技术 |
2.4.1 木质的常见病害类型及原因分析 |
2.4.2 木材的检测技术 |
2.5 混凝土建筑常见病害及检测技术 |
2.5.1 混凝土的常见病害类型及劣化原因 |
2.5.2 混凝土的检测技术 |
2.6 建筑病害对健康指数的影响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近现代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 |
3.1 关于预防性保护 |
3.1.1 预防性保护既有的定义 |
3.1.2 风险防范、风险管理与防灾减灾 |
3.1.3 本文关于预防性保护的定义 |
3.2 预防性保护内容框架图 |
3.3 预防性保护的相关信息的收集 |
3.4 预防性保护的结构监测系统 |
3.4.1 关于监测系统的说明 |
3.4.2 结构检测的意义 |
3.4.3 结构检测工作的程序流程 |
3.4.4 结构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功能分析 |
3.4.5 不同建筑材料的检测内容 |
3.5 建筑遗产的风险评估 |
3.5.1 建筑遗产风险评估含义 |
3.5.2 结构安全评估体系 |
3.5.3 结构安全评估方法及划分等级 |
3.5.4 损伤理论 |
3.6 建筑遗产的灾害预防 |
3.6.1 灾害的分类 |
3.6.2 建筑遗产的灾害评估 |
3.6.3 防灾的专项规划 |
3.6.4 灾害的预防措施 |
3.7 建筑遗产的日常管理 |
3.7.1 日常维护的具体工作内容 |
3.7.2 建筑遗产的监测和日常维护系统 |
3.8 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估 |
3.8.1 建筑遗产价值的重要性 |
3.8.2 价值评价的方法 |
3.8.3 价值评价的内容 |
3.8.4 国外已有价值评价的方法 |
3.9 国外预防性保护评价方法 |
3.9.1 MDDS文物古迹损毁诊断系统 |
3.9.2 MDDS的使用原理 |
3.9.3 MDDS的数据库 |
3.9.4 MDDS的优点分析 |
3.9.5 MDDS系统的未来发展与对我国砖砌体建筑保护的启示 |
3.10 本章小结 |
第4章 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指数评价体系 |
4.1 建立指标体系 |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造的基本原则 |
4.1.2 建立指标体系 |
4.2 各个指标的意义 |
4.2.1 建筑本体结构 |
4.2.2 建筑周边环境 |
4.2.3 灾害预防 |
4.2.4 建筑管理与使用 |
4.2.5 建筑价值评估 |
4.3 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4.3.1 确定权重方法 |
4.3.2 建立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指数评价模型 |
4.3.3 指标权重体系 |
4.4 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评价结果分析 |
4.4.1 模糊综合评判 |
4.4.2 健康诊断结果评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诊断评价策略应用研究分析——以大栅栏劝业场为例 |
5.1 北京大栅栏劝业场修复工程概况 |
5.2 相关信息收录 |
5.2.1 历史文献 |
5.2.2 建筑遗产周围环境信息 |
5.2.3 建筑遗产管理维护 |
5.3 修复前现状监测 |
5.3.1 建筑外立面 |
5.3.2 建筑内部空间及地下室 |
5.3.3 建筑结构状况 |
5.4 建筑遗产风险评估 |
5.4.1 建筑结构自身的风险评估 |
5.4.2 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 |
5.4.3 人为破坏的风险评估 |
5.5 建筑遗产的价值评估 |
5.5.1 历史价值 |
5.5.2 科学价值 |
5.5.3 艺术价值 |
5.5.4 社会价值 |
5.5.5 文化价值 |
5.6 劝业场健康诊断评估 |
5.6.1 劝业场健康诊断评分 |
5.6.2 劝业场健康诊断结果及保护策略 |
5.7 实际工程的检测报告 |
5.7.1 劝业场主要损伤成因及现状安全隐患 |
5.7.2 劝业场的修复方式 |
5.8 评价方法的验证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北京20世纪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诊断评价体系指标集调查问卷 |
附录B 北京20世纪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诊断评价体系指标集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附录C 北京20世纪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诊断评价体系权重专家咨询表 |
附录D 北京20世纪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诊断评价体系权重专家咨询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近代建筑实测损伤状态的定量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节点偏差对车辐式张拉结构受力性能影响研究及安全性评价[D]. 赵鑫磊.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2]温压耦合作用下深部岩石力学行为的智能预测研究[D]. 王洁. 湘潭大学, 2020(02)
- [3]园林遗产监测预警体系研究 ——以苏州古典园林为例[D]. 梅雯.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2)
- [4]东南沿海地区砖构文物建筑的病害研究[D]. 刘佳欣.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湿热地区近代城市街区形态的气候适应机制研究[D]. 殷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6]高面板堆石坝随机动力响应分析及基于性能的抗震安全评价[D]. 庞锐. 大连理工大学, 2019
- [7]隧道工程衬砌病害机理与评价方法研究[D]. 杨启航. 安徽理工大学, 2019(01)
- [8]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悬索桥状态评估及动态预警方法研究[D]. 许翔. 东南大学, 2019(05)
- [9]基于AHP和FCE的在役石拱桥技术状况评估[D]. 齐鹏飞. 长安大学, 2019(01)
- [10]北京20世纪近现代建筑遗产健康诊断评价体系及保护策略研究[D]. 刘孟涵. 北京工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