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影响评价EIA中公众参与定量评价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谷甜甜[1](2019)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水”病盛行,面对亟待解决的城市水危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作为内涝重发区,老旧小区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主要组成部分,其海绵化改造涉及面更广、难度更大。为此,国家开始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并将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然而,现阶段居民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项目中的“无意参与”、“无力参与”、“无路参与”、“无序参与”等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老旧小区治理水平,甚至引发了较多投诉事件。尽管国内外学者均在老旧小区改造、海绵城市建设、居民参与和参与式治理上有较多研究成果,但鲜见参与式治理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对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定量分析较少,缺乏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评价方法,少有对居民参与治理机理的分析,未见该领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的研究,且缺少引导居民参与治理的对策。因此,本研究将参与式治理引入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过程中,按照“剖析内涵-划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评价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分析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仿真居民参与治理动态过程”的思路,对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按照以下步骤展开:(1)全面剖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走访等方法,深入探讨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和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在此基础上界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分析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主体、客体和过程等基本要素,梳理居民参与治理在国内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的应用,从赋权、参与、协作、网络和效度等五个方面总结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清晰的研究框架,推动参与式治理理论在该领域的应用。(2)系统划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基于扎根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识别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中居民常采取的参与治理行为并利用PROMETHEE II方法对这些行为的参与水平进行排序。而后,基于教育心理学领域参与框架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概念框架,建立基于层次聚类分析-K均值聚类分析法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对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控制型参与治理模式、告知型参与治理模式、非参与型参与治理模式、态度消极型参与治理模式、配合型参与治理模式、意愿微弱型参与治理模式和完全型参与治理模式等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客观分析居民参与治理情况,丰富参与框架的相关研究。(3)定量评价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整理参与水平评价的指标,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初步指标体系,再根据相关专家访谈结果对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筛选,确定最终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而后,构建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以长三角地区五个试点海绵城市为例,计算五个城市综合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对比,量化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此部分研究有助于判断居民参与治理绩效,创新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估方法。(4)深入探究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利用文献分析法对心理学领域常见的行为理论进行梳理,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的研究框架,利用SEM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部分假设。在此基础上,基于社会实践理论等理论构建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理论框架,利用无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探索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显着影响因素。此部分研究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形成机理,丰富计划行为理论、社会实践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理论的应用研究。(5)动态仿真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过程。根据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首先探究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确定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之间存在17条演化路径。其次,选择离散选择模型构建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测算模型,利用前述调研数据构建基于SD的七类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而后,通过AnyLogic仿真软件设计基于MAB-SD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利用调研数据设置模型的初始输入变量,分析该情景下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并进行单因素、两因素和多因素敏感性分析。最后,结合敏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的对策。此部分研究有助于揭示居民参与治理的演化规律,推动计算实验技术在居民参与领域的应用,并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提升提供方向。
冯彩文[2](2019)在《环境决策中公众参与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众对环境决策的参与已从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转变。在环境决策中应充分考虑公众的需求,提高环境决策的质量。因此从公众的角度出发,构建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衡量环境决策中公众参与实施效果就显得十分必要。本研究首先通过查阅文献识别并筛选出影响公众参与实施效果的18项评价指标。基于这18项指标设计调查问卷并面向社会公众发放,最终回收348份有效问卷。通过对18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将之分为“参与基础”、“参与机制”、“参与环节”、“参与成本”四类,进而建立了环境决策中公众参与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了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以姚江路(淮河道~汾河南道)道路工程为实证案例,运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及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其公众参与实施效果进行综合定量分析与评价,从而进一步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谭倡[3](2019)在《重庆市环评中公众有效参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自工业化以来,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急剧加强,造成一系列环境问题。环境影响评价是从源头削减和控制环境破坏的制度,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环节。而近年来频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又发映出一个矛盾:环境影响评价虽通过,但公众的环境意愿却没有得到正确的、充分的表达。因而,研究和改善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有效参与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本论文通过抽取重庆市近5年跨数十个行业和20多个区县的100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20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中公众参与环节在执行与否、公示情况、参与对象数量、参与形式、参与对象位置分布、参与对象年龄层次、参与对象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信息,得出重庆市环评中公众参与基本情况及特征。同时,借鉴国内外对“公众有效参与”和“公众参与有效性”等相关的研究,构建重庆市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有效参与影响因素指标体系,从参与制度设计建设、公众环境能力、公众参与方法三个层面,采取环境科学与公共管理科学相结合的角度,分析制约重庆市公众有效参与的主要因素。结合上述现状调研与原因分析,提出促进环境影响评价及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的思路及对策。在参与制度设计层面,提出完善环境管理政策、强化公众环境参与权利、畅通信息沟通渠道、实施政府鼓励制度以及落实公众参与常态化机制;在公众环境能力层面,提出充分发挥环保部门、非环保部门以及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作用,普及环境相关科普知识,增强民众的环境意识,提升其环境风险认知能力;在公众参与方法层面,提出通过丰富公众参与形式、合理选择公众参与对象、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和改善调查结果评价体系等。
张坤浩[4](2019)在《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方法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新阶段,污染型邻避设施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项目,而污染型邻避设施由于其负外部性和收益成本不对称性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而,建立和完善邻避问题治理机制不但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必要措施,更是推进法制建设,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保障。当前,在治理邻避问题过程中引入公众参与被认为是有效路径之一。同时在国内外的城市规划、环境评价等领域早已开展公众参与。不少学者也开始探索和研究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参与问题,以期为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参与机制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进而有效解决污染型邻避设施带来的问题。但国内有关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研究多为宏观层面上的制度分析、影响因素分析等,对于实际中可操作性指导的研究较少。因而本文从微观角度出发,聚焦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方法及对策问题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如下:首先,本文界定了污染型邻避设施、公众代表和评选体系的概念,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和总结,同时诠释了相关理论,从而为整个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然后,在分析研讨部分发达国家公众代表评选制度和国内典型公众代表评选案例的基础上,总结了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的必要性和现实困境,进而构建了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体系框架。其次,按照“文献研究法→指标体系初步构建→专家调查法→指标体系确立”的研究思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了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指标体系。再次,运用“云模型+灰关联度法”,构建了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模型,通过云模型的单规则不确定性推理对评选对象的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运用灰色关联度法对评选对象进行综合评价。最后,分别从优化公众代表评选体系核心要素、健全公众代表评选信息公开及监督体系、建立公众代表意识及能力培养体系和完善公众代表评选法律制度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的对策建议。本文构建了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指标体系和评选模型,在实践中为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提供新方法,在理论上为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机制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刘晓曦[5](2016)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环境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环境法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同时,也是我国现有环境管理体系基本组成环节。环境影响评价体系是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和对策,通过系统的分析、预测以及评估将要建设和正在实施的项目可能会给要建设的目标地点的环境可能带来的危害和不稳定影响因素,再通过已经系统的分析结果将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降至到最低,起到缓解和保护的作用。公众参与到建设和实施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既可以充分对公众的环境保护权益得到尊重,又可以通过公众参与对项目的建设和实施提供合理科学的建议和意见。通过公众参与从客观角度上增加公众与项目实施单位之间相互理解,又能通过参与的过程缓解两者之间矛盾,更对社会的和谐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是利用对现有关于我国公众参与有效性在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根本问题出发,结合我国当前公众参与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所处现状,首先通过德尔菲法()对影响公众参与有效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筛选,从而建立我国公众参与有效性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中的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将被划分为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和项指标;其次通过构建完成的指标体系进行公众参与到环境评价的部分进行系统分析与评分,利用加权法()进行综合指数评价分析;最后将评价结果进行分级,从而客观的表现出公众参与有效性在环境评价系统中的详细分级情况。这些分析获得的数据可以为提供给我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或者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用于考查公众参与的有效性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支持。因此,在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时,建立指标体系对公众参与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不仅可以从客观角度上分析影响因素,更可以进一步改善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洪倩,严福章[6](2015)在《增强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文中认为通过分析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较低的原因,从立法、细化公众参与技术环节、改善信息交流与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增强输变电公众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和途径。
倪海晨[7](2014)在《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现状调查及评价分析》文中提出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项g方、环评单位及环保主管部门与群众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就目前上海市公众参与实施的情况来看,公众参与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问题,公众参与结果的有效性以及群众参勹的主动性都有待提高。本论文的出发点在于了解R前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实施现状及公众参与的意识和主动性,并分析0前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藉此提出相关的建议和改善措施。鉴于目前针对上海帘公众参与实施情况的相关调査和研究比较缺乏的情况,笔者设计了《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现状调齐问卷》,于2013年对上海市17个区的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査,并利用SPSS分析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有待提高,主要表现在环境价值观不够成熟、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高以及采取相关环保措施的意愿不强:环评公众参与的幵展还局于小范围实施的阶段,公众对此普遍比较陌生,公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同时,笔者结合上海市近年实施的两个建设项R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勹的实际情况,分析了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项目信息公开时间较晚,信息公幵不完整:公众参与对象的数量不够,缺乏全面性和代表性;公众参与方式比较单一;公众参与调查问卷的内容存在缺陷,缺乏针对性;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过丁?简单,有待完善;相关部门对公众调查结果的重视程度不够,回应公众意见的力度不够。针对公众参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完善公众参与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其法律地位;鼓励公众参与的前期介入和仝过程参与:完善建设项U的环评信息公幵制度;完善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完善公众意见的统计分析方法;提高公众调斉结果的透明度和相关部门对公众意见的重视程度。公众的环境总识是影响公众参与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此本文针对目前公众环境意识不高的现状也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和拮施,主要包含以下儿点: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和环境知识的普及力度;加快环保法制体系的建设,增强环境立法的公众参与力度;推动发展社会环保团体,呼吁和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环保丄作中去:强化环境教育,改变传统的环境教育方式.使环保教育更加有趣和便炖。通过以上方式,希望能对改进和完善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丁作有所帮助,提高公众参与的质量和有效性;以期能使政府更加关注和重视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公众参与工作,也希望能够借此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群众能够参与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
程思莹[8](2014)在《中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为国家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发挥着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作用。公众参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不但体现了环境公平正义,还有助于提高政府环境决策的正确性和可接受性。美国是首个以立法形式建立并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国家,自1969年美国通过《国家环境政策法》确立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后,迅速在各国得到推行,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被写进各国的法律,从而建立起了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体系。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自从2002年《环境影响评价法》中首次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的公众参与作为一项重要的内容进行规定,到2014年4月对《环境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专门设置了“环境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一章,明确了公民获取信息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对公众参与的程序进行了规定。然而同美国相比我国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通过介绍美国与中国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公众参与的主体、公众参与的方式以及环境信息公开三个方面的概况并进行对比分析后,提出了我国在主体上存在的范围不明确、不重视环保NGO发展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公众参与方式中听证会制度的完善以及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主要内容的健全等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金春姬,韩龙芝,李永富,程为波[9](2011)在《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公众参与是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在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作用不可替代。文章通过分析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相关问题,提出了通过提高公众海洋意识、制定公众参与库、发挥环境非政府组织(NGOs)、建立量化评价体系和完善立法等措施,以期解决问题,提高海洋环评中的公众参与有效性,保障公众参与决策的权利。
张萍[10](2011)在《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工业的高速发展,环境污染事件不断发生,影响程度不断加大。虽然环境风险评价已经逐步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中得到应用,但鉴于风险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评价体系的缺陷,评价的有效性尚缺乏研究,已经成为推动环境风险评价工作进展的瓶颈之一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分析前人关于风险评价的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参考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研究内容,结合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和有效性的内涵,提出了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概念、内涵和制约性因素,结果发现法规政策、技术方法、风险管理和公众参与是影响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的主要因素。以上述四个因素为准则,构建了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的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3个层次,共17项指标。在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结果发现环境风险管理是影响程度最大的因素。选取五个环境风险相对较大的化工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为案例,采用构建的指标体系对其有效性进行了评估,平均得分为0.665,有效性程度为一般。经过分析,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公众参与、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的落实。最后从健全法规体系、预测模式与防护距离、公众参与、应急响应4个方面提出提高风险评价有效性的对策建议,以某化工为主的区域为案例,提出了基于PBT、二次污染物(臭氧)控制等理念完善优控清单和标准建议,比较了常用模型的计算结果。
二、环境影响评价EIA中公众参与定量评价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影响评价EIA中公众参与定量评价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水”病盛行 |
1.1.2 国家大力推行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 |
1.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过程中的问题 |
1.1.4 居民参与作为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新途径 |
1.1.5 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代表性较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意义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内涵剖析 |
2.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内涵 |
2.1.1 老旧小区的概念 |
2.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概念 |
2.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规划 |
2.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常见技术 |
2.2 居民参与治理的内涵 |
2.2.1 居民参与的概念 |
2.2.2 参与式治理的概念 |
2.2.3 居民参与治理的概念 |
2.2.4 居民参与治理的方式 |
2.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内涵 |
2.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概念 |
2.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基本要素 |
2.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实践 |
2.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 |
3.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 |
3.1.1 行为参与相关研究 |
3.1.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框架 |
3.1.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资料搜集 |
3.1.4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识别结果 |
3.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 |
3.2.1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方法 |
3.2.2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相关度量数据收集 |
3.2.3 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结果 |
3.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模型构建 |
3.3.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研究框架 |
3.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指标梳理 |
3.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设计 |
3.3.4 基于聚类分析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分类计算模型 |
3.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实证分析 |
3.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收集 |
3.4.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问卷分析 |
3.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数据分析 |
3.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类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定量评价 |
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涵 |
4.1.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评价 |
4.1.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作用 |
4.1.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内容 |
4.1.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过程 |
4.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选取 |
4.2.2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优化 |
4.2.3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最终评价指标体系 |
4.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构建 |
4.3.1 评价常用方法的比较 |
4.3.2 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模型的提出 |
4.3.3 基于ANP-PROMETHEE II的评价模型 |
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实证分析 |
4.4.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水平数据收集 |
4.4.2 基于ANP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4.4.3 基于PROMETHEE II的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排序 |
4.4.4 长三角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综合评价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形成机理 |
5.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分析模型构建 |
5.1.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研究理论框架 |
5.1.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研究假设 |
5.1.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问卷设计 |
5.1.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验证方法 |
5.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实证分析 |
5.2.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相关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
5.2.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
5.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的验证 |
5.2.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内在逻辑检验结果分析 |
5.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5.3.1 参与模式影响因素梳理 |
5.3.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内容及结果分析 |
5.3.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5.3.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
5.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5.4.1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调研数据收集及样本特征 |
5.4.2 调研数据信度、效度和相关分析 |
5.4.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假设验证 |
5.4.4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回归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 |
6.1 基于MAB-SD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研究思路 |
6.1.1 基于MAB-SD的计算实验 |
6.1.2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要素分析 |
6.1.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思路 |
6.2 基于MAB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演化系统 |
6.2.1 居民参与治理网络假设 |
6.2.2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策略分析 |
6.2.3 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决策路径模型 |
6.3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 |
6.3.1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系统分析 |
6.3.2 基于SD的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倾向模型构建 |
6.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实证分析 |
6.4.1 居民参与治理动态仿真平台 |
6.4.2 动态仿真相关输入变量调查与设置 |
6.4.3 居民参与治理仿真结果与分析 |
6.4.4 居民参与治理敏感性因素分析 |
6.5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的提升对策 |
6.5.1 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社区场域 |
6.5.2 营造参与氛围,培育居民惯习 |
6.5.3 健全参与制度,增加社会资本 |
6.5.4 树立居民信心,强化心理资本 |
6.5.5 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社区认同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行为度量调查问卷 |
附录2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度量专家访谈大纲 |
附录3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调研问卷 |
附录4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体系专家访谈大纲 |
附录5 居民参与治理水平评价指标的关系及重要性调研问卷 |
附录6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预调研问卷 |
附录7 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居民参与治理模式影响因素最终调研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学术成果清单 |
(2)环境决策中公众参与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
1.1.2 公众环境保护意识提高 |
1.1.3 环境决策中公众参与实施效果的评价机制尚不完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环境决策公众参与现状 |
1.3.2 环境决策公众参与实施效果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公共决策理论 |
2.2 公众参与类型划分理论 |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章 公众参与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识别与构建 |
3.1 公众参与实施效果评价指标的识别与筛选 |
3.1.1 公众参与实施效果评价指标的识别——基于文献研究法 |
3.1.2 评价指标的筛选 |
3.1.3 问卷的设计与发放 |
3.2 调查表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1 样本的选择 |
3.2.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 调查数据分析 |
3.3.1 调查表的检验 |
3.3.2 信度分析 |
3.3.3 效度分析 |
3.4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1 指标设计原则 |
3.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章 公众参与实施效果评价的实例与分析 |
4.1 项目概况 |
4.2 主要环境影响 |
4.3 环评中提出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 |
4.4 公众参与实施效果情况及评价指标分析 |
4.4.1 调查对象和方式 |
4.4.2 公众参与情况统计 |
4.5 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开展综合评估活动 |
4.5.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5.2 对于指标权重的运算 |
4.5.3 模糊综合评估 |
4.5.4 评价结果研讨 |
第5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公众参与环评指标甄别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姚江路(淮河道~汾河南道)道路工程项目公众参与实施效果指标评价 |
附录三 姚江路(淮河道~汾河南道)道路工程项目公众参与调查表 |
致谢 |
(3)重庆市环评中公众有效参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环境问题与环评中的公众参与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1 公众有效参与存在问题 |
1.2.2 公众有效参与的研究进展 |
1.2.3 公众有效参与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方法、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5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1.5.1 公众参与制度 |
1.5.2 公众参与程序 |
1.5.3 公众参与和公众有效参与概念 |
1.5.4 公众有效参与分析框架 |
2 重庆市环评中公众参与基本情况及问题分析 |
2.1 抽取环评报告的基本情况 |
2.2 公众参与的实施情况及问题 |
2.2.1 公众参与是否执行 |
2.2.2 公众参与公示情况 |
2.2.3 公众参与人数 |
2.2.4 公众参与形式 |
2.3 公众参与对象的特征及问题 |
2.3.1 参与对象位置分布 |
2.3.2 参与对象年龄层次 |
2.3.3 参与对象受教育程度 |
2.4 公众参与的其他情况和问题 |
2.5 本章小结 |
3 制约重庆市环评中公众有效参与的因素分析 |
3.1 参与制度设计层面制约因素 |
3.1.1 公众参与的实施 |
3.1.2 公众参与的公示与反馈 |
3.1.3 公众参与的时机 |
3.2 公众环境能力层面制约因素 |
3.2.1 公众环境风险认知能力 |
3.2.2 公众参与配合情况 |
3.3 公众参与方法层面制约因素 |
3.3.1 公众参与方式的局限 |
3.3.2 公众参与对象的选择 |
3.3.3 问卷设计与统计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4 促进公众有效参与的思路及对策 |
4.1 参与制度设计层面 |
4.1.1 完善环境管理政策 |
4.1.2 强化公众环境参与权利 |
4.1.3 畅通信息沟通渠道 |
4.1.4 实施政府鼓励制度 |
4.1.5 落实公众参与常态化机制 |
4.2 公众环境能力层面 |
4.2.1 发挥环保部门的作用 |
4.2.2 发挥非环保部门的作用 |
4.2.3 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
4.3 公众参与方法层面 |
4.3.1 丰富公众参与形式 |
4.3.2 合理选择参与对象 |
4.3.3 科学设计调查问卷 |
4.3.4 改善调查结果评价体系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和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20份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的公众参与详情 |
B.100 份环评报告书中的公众参与情况 |
C.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4)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方法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1.3.1 污染型邻避设施 |
1.3.2 公众代表 |
1.3.3 评选体系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文献综述及相关理论 |
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1 国内外邻避冲突成因及治理研究 |
2.1.2 国内外邻避设施公众参与研究 |
2.1.3 国内外公众代表评选研究 |
2.1.4 文献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众参与阶梯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2.3 公共选择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体系框架 |
3.1 国内外公众代表评选研究 |
3.1.1 典型发达国家公众代表评选制度分析 |
3.1.2 基于国内典型的公众代表评选案例分析 |
3.2 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的必要性及现实困境 |
3.2.1 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的必要性 |
3.2.2 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的现实困境 |
3.3 构建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体系框架 |
3.3.1 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体系的核心要素分析 |
3.3.2 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体系的辅助性要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标准的确立 |
4.1 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标准识别原则 |
4.2 基于文献研究法的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标准识别 |
4.3 基于冰山模型的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标准识别 |
4.3.1 冰山模型的内涵 |
4.3.2 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标准进一步识别 |
4.4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标准筛选 |
4.4.1 样本描述 |
4.4.2 数据检验 |
4.5 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标准的确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云模型+灰关联度法”的公众代表评选模型 |
5.1 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方法的确定 |
5.2 云模型理论 |
5.2.1 基本定义 |
5.2.2 云模型数字特征 |
5.2.3 云发生器 |
5.3 灰色关联评价原理 |
5.4 构建基于“云模型+灰关联度法”的公众代表评选模型 |
5.4.1 明确评选标准评价指标体系 |
5.4.2 构建指标评语集云模型 |
5.4.3 构建分值评语集云模型 |
5.4.4 量化定性指标 |
5.4.5 确定指标权重 |
5.4.6 评选对象灰色关联评价 |
5.5 案例分析 |
5.5.1 案例分析基础数据 |
5.5.2 定性评价的量化处理 |
5.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完善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的对策建议 |
6.1 优化公众代表评选体系核心要素 |
6.1.1 确立公众代表评选主体 |
6.1.2 建立公众代表评选标准指标体系 |
6.1.3 采用“三步走”公众代表评选方式 |
6.1.4 重构公众代表评选程序 |
6.2 健全公众代表评选信息公开及监督体系 |
6.3 建立公众代表意识及能力培养体系 |
6.4 完善公众代表评选法律制度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5)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定义 |
1.1.2 公众参与的基本定义 |
1.1.3 公众参与的主要作用及意义 |
1.1.4 公众参与中对象组成 |
1.1.5 公众参与中形式组成 |
1.2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情况的现状调查 |
2.1 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现状调查 |
2.1.1 公众参与的公示形式调查 |
2.1.2 公众参与的参与形式调查 |
2.1.3 参与人数调查 |
2.1.4 参与反馈率调查 |
2.2 我国环境评价影响中公众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公示信息及调查方式相对单一 |
2.2.2 公示信息程序不完善 |
2.2.3 公众参与调查的范围狭窄 |
2.2.4 公众参与的选择对象问题 |
2.2.5 问卷调查设计不具备合理化和科学化 |
第三章 构建公众参与过程中有效性指标体系 |
3.1 构建有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3.1.1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3.1.2 评价体系中指标选择 |
3.1.3 评价体系中指标筛选 |
3.2 公众参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构建公众参与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 |
3.2.2 公众参与有效性评价体系的确定 |
3.2.3 公众参与有效性评价体系评价方式 |
第四章 公众参与有效性性评价应用实例分析 |
4.1 《一汽轿车股份有限公司新奔腾X80技术改造项目》公众参与有效性评价 |
4.1.1 项目概况 |
4.1.2 该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 |
4.1.3 环评中提出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 |
4.1.4 环评中公众参与的评价结论 |
4.1.5 公众参与实施情况及有效性评价 |
4.2 《吉林省稀镁科技有限公司5万吨/年镁合金深加工建设项目》公众参与有效性评价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该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 |
4.2.3 环评中提出的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4.2.4 公众参与的意见与合理化建设 |
4.2.5 公众参与环评中公众参与的评价结论 |
4.2.6 公众参与有效性评价的实施情况 |
4.3 案例分析结论对比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不断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
5.1.2 提高公众参与对象代表性 |
5.1.3 选择科学合理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调查方法 |
5.1.4 评价体系中应采取多样化公众参与形式 |
5.1.5 创新科学化合理化设计公众调查问卷表形式 |
5.1.6 科学的对公众调查问卷进行系统分析 |
5.1.7 信息反馈及信息交流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增强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1.1法律保障不足 |
1.2操作办法过简 |
1.3公众相关知识匮乏 |
1.4公众参与实施主体单一 |
1.5调查内容欠合理 |
1.6公众参与结果的表达方法有待提高 |
2增强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对策 |
2.1强化法律地位 |
2.2细化相关导则 |
2.3加强环境科普,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
2.4明确实施主体责任,鼓励第三方共同参与 |
2.5完善公众参与的调查内容设计 |
2.6公众参与结果定量化 |
3结语 |
(7)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现状调查及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 |
1.2 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选题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1.3.1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 |
1.3.2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 |
2.2 公众参与的相关概念 |
2.2.1 公众参与的定义 |
2.2.2 公众参与的意义 |
2.2.3 公众参与的方式 |
2.2.4 公众参与中存在的问题 |
2.3 公众参与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外公众参与的研究现状 |
2.3.2 国内公众参与的研究现状 |
第三章 研究方法设计 |
3.1 公众参与调查问卷设计 |
3.2 公众参与调查问卷的实施 |
3.3 公众参与调查问卷的预处理和检验 |
3.3.1 调查问卷的预处理 |
3.3.2 调查问卷的结构分析 |
3.4 问卷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 |
3.4.1 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 |
3.4.2 公众的环境保护行为水平 |
3.4.3 公众对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公众参与的认知水平 |
3.5 小结 |
第四章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实例分析 |
4.1 案例一祝桥新镇 E5 地块普通商品房项目(2011 年) |
4.1.1 项目概况 |
4.1.2 项目公众参与方法及内容设计 |
4.1.3 公众参与结果统计分析 |
4.1.4 案例结果分析 |
4.2 案例二上海鑫华电缆钢带有限公司迁建项目(2013 年) |
4.2.1 项目概况 |
4.2.2 项目公众参与方法及内容设计 |
4.2.3 公众参与结果统计分析 |
4.2.4 案例结果分析 |
4.3 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环节存在的问题探讨 |
4.3.1 项目信息公开时间较晚信息公开不充分 |
4.3.2 公众参与对象数量不够缺乏全面性和代表性 |
4.3.3 公众参与方式比较单一 |
4.3.4 公众参与问卷调查内容存在缺陷 |
4.3.5 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过于简单 |
4.3.6 对公众调查结果的重视程度不够公开力度不够 |
第五章 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及公众环保意识的对策分析 |
5.1 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方法探讨 |
5.1.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强化法律地位 |
5.1.2 鼓励公众参与的前期介入和全过程参与 |
5.1.3 完善项目信息公开制度 |
5.1.4 完善公众参与的方式和内容 |
5.1.5 完善公众意见的统计分析方法 |
5.1.6 提高公众调查结果的透明度和重视程度 |
5.2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的方法 |
5.2.1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和环境知识的普及 |
5.2.2 加快环境法制建设,鼓励和推动公众参与环境立法 |
5.2.3 发展社会环保团体,呼吁和鼓励全社会共同参与 |
5.2.4 强化环境教育,改变传统的环境教育方式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中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概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公众 |
2.1.2 公众参与 |
2.1.3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2.2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理论 |
2.2.1 经济学:外部性理论 |
2.2.2 法学:环境权理论 |
2.3 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主体比较 |
3.1 美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 |
3.1.1 受直接影响的人群 |
3.1.2 提供意见和看法的机关和机构 |
3.1.3 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 |
3.2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体 |
3.2.1 直接受影响的公众 |
3.2.2 间接受环境影响的公众 |
3.2.3 其他对项目感兴趣的公众 |
3.3 中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主体的比较评析 |
3.3.1 中美两国公众参与主体的异同 |
3.3.2 我国在公众参与主体方面的不足 |
3.4 完善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主体 |
3.4.1 提高公众参与主体的参与意识 |
3.4.2 明确公众参与主体的范围 |
3.4.3 重视和发展环保NGO的作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方式比较 |
4.1 美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方式 |
4.1.1 传统方式 |
4.1.2 新兴方式:多方合作解决问题范例 |
4.2 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方式 |
4.2.1 调查公众意见和咨询专家意见 |
4.2.2 座谈会和论证会 |
4.2.3 听证会 |
4.3 中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方式的比较评析 |
4.3.1 中美两国公众参与方式的异同 |
4.3.2 我国在公众参与方式的主要不足 |
4.4 健全我国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制度 |
4.4.1 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听证会代表制度 |
4.4.2 细化听证会主持人制度 |
4.4.3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听证形式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美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比较 |
5.1 美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5.1.1 美国环境信息公开主体 |
5.1.2 美国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 |
5.1.3 美国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 |
5.1.4 美国环境信息公开的保障 |
5.2 我国的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5.2.1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主体 |
5.2.2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方式 |
5.2.3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 |
5.2.4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保障 |
5.3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制度比较评析 |
5.3.1 中美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的异同 |
5.3.2 我国在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方面的不足 |
5.4 健全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
5.4.1 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内容 |
5.4.2 确保环境信息公开的充分性和真实性 |
5.4.3 建立有效的环境信息公开监督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公众参与的发展历程 |
2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相关问题分析 |
2.1 海洋环境及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特性 |
2.2 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 |
2.2.1 公众参与对象的有效性亟待提高 |
(1) 公众海洋意识尤其是海洋生态意识不高, 主动参与意识薄弱。 |
(2) 公众对涉海工程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 |
(3) 对不同人群的参与比例缺乏论证。 |
2.2.2 公众参与过程缺乏交流, 参与方法局限性大 |
2.2.3 公众参与时机有待改善 |
2.2.4 对调查结果缺乏科学分析 |
3 对策 |
3.1 提高公众海洋意识 |
3.2 制订公众参与库 |
3.3 充分发挥民间环境组织在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中的作用 |
3.4 建立公众参与定量评价体系 |
3.5 立法的完善 |
4 结论 |
(10)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环境影响评价 |
2.1.1 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 |
2.1.2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 |
2.2 环境风险评价 |
2.2.1 基本概念 |
2.2.2 环境风险评价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2.2.3 环境风险评价的类型 |
2.2.4 环境风险评价的内容及工作程序 |
2.2.5 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 |
2.2.6 环境风险评价标准 |
2.2.7 环境风险评价的发展趋势 |
2.2.8 境风险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
2.3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
2.3.1 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 |
2.3.2 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 |
2.4 小结 |
3 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的研究及影响因素 |
3.1 有效性的含义和特征 |
3.2 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 |
3.2.1 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的内涵 |
3.2.2 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的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4 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的指标体系 |
4.1.1 构建方法 |
4.1.2 构建原则 |
4.1.3 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评价指标选取原因分析 |
4.2.1 指标构建的考虑因素 |
4.2.2 各指标层的指标分值选取的考虑因素 |
4.3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
4.3.1 构造成对比矩阵的原则 |
4.3.2 判断矩阵的构建途径 |
4.3.3 对比矩阵的构建结果 |
4.3.4 计算权向量并作一致性检验 |
4.3.5 评价结果 |
4.4 小结 |
5 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指标体系的应用 |
5.1 风险评价有效性案例 |
5.1.1 XX化工公司技术改造项目 |
5.1.2 XX化工公司液体储运项目(新建项目) |
5.1.3 XX集团45万吨乙烯建设项目(扩建项目) |
5.1.4 XX集团年产30万吨聚氯乙烯及配套项目 |
5.1.5 XX石化公司120万吨/年PTA项目 |
5.2 结果分析 |
5.3 小结 |
6 提高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的建议 |
6.1 建立健全风险评价法律法规和风险管理体系 |
6.1.1 加强法规建设 |
6.1.2 建立我国优控化学品清单 |
6.1.3 完善环境风险诱发物VOCs的控制标准 |
6.2 提高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方法的有效性 |
6.2.1 选择合适的预测模式 |
6.2.2 确定安全防护距离 |
6.3 提高风险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 |
6.3.1 环境风险评价中公众参与有效性情况 |
6.3.2 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措施 |
6.4 加强风险防范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
6.4.1 建立应急响应系统 |
6.4.2 采用先进的控制措施阻止事故蔓延 |
6.5 小结 |
7 结论和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环境影响评价EIA中公众参与定量评价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老旧小区海绵化改造的居民参与治理研究 ——基于长三角试点海绵城市的分析[D]. 谷甜甜. 东南大学, 2019(11)
- [2]环境决策中公众参与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 冯彩文. 天津大学, 2019(01)
- [3]重庆市环评中公众有效参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 谭倡. 重庆大学, 2019(01)
- [4]污染型邻避设施规划中公众代表评选方法及对策研究[D]. 张坤浩.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5]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有效性研究[D]. 刘晓曦. 吉林大学, 2016(09)
- [6]增强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有效性研究[J]. 洪倩,严福章. 电力科技与环保, 2015(05)
- [7]上海市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现状调查及评价分析[D]. 倪海晨.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8]中美公众参与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D]. 程思莹.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4(03)
- [9]海洋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金春姬,韩龙芝,李永富,程为波.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11)
- [10]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有效性的研究[D]. 张萍. 华东理工大学, 2011(05)
标签:公众参与论文; 环境评价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论文; 海绵城市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