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疏肝和胃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论文文献综述)
王垚中[1](2021)在《疏肝和胃化瘀胃炎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炎性因子与胃肠激素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探讨疏肝和胃化瘀胃炎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炎性因子与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8月靖远县中医院收治的7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各38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奥美拉唑、多潘立酮、铝镁颠茄)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联合疏肝和胃化瘀胃炎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1个月的治疗。将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炎性因子、胃肠激素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联合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常规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胃动素(MLT)较治疗前相比均显着升高,联合组较常规组显着升高;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均显着降低,联合组显着低于常规组(均P<0.05);与常规组相比,联合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疏肝和胃化瘀胃炎汤治疗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抑制炎症进程,调节胃肠激素分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陈科,杨叶,陈华,骆勇,徐娇[2](2020)在《疏肝和胃降逆汤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疏肝和胃降逆汤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本院治疗的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疏肝和胃降逆汤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有效率为75.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内镜镜像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有效率为84.4%,两组内镜镜像疗效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着,能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和内镜镜像。
李萍[3](2020)在《慢性胃炎患者5年疾病演变随访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慢性胃炎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理存在“慢性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的演变过程,该过程也是胃癌发生的重要途径。由于此过程临床周期较长、受到影响因素较多,目前疾病转归及其影响因素间相关性研究较少,临床缺少对其疾病进展早期预防措施的研究。基于此现状,本研究纳入5年前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通过了解胃镜复查情况、观察现阶段病理状态,分析其病理状态与5年间影响因素的相关性,明确慢性胃炎5年疾病转归与各项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认识慢性胃炎病理演变过程,以及中西医结合防控慢性胃炎病理进展临床早期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研究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随访研究方法,对2014年01月01日-2015年12月31日期间确诊的1430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电话+微信”随访。重点观察其内镜复查结果,对有内镜复查的患者采集其一般临床资料、行为因素资料(吸烟史,饮酒史,作息习惯,运动习惯,常见饮食偏嗜及饮食规律)、疾病因素资料(慢性胃炎治疗情况,HP感染史,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史、过敏史,合并疾病史)、遗传因素资料(慢性胃炎家族史,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家族史)、社会心理因素资料(情绪状态,急躁焦虑,忧思抑郁)、中医诊断信息资料等各项临床信息。对比分析慢性胃炎不同病理转归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分布特征,并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影响慢性胃炎病理进展的相关因素。结果:1.经随访,前期入组的1430例患者中,有内镜复查的患者113例,平均复查周期是1039天。其中有内镜复查的人群中CAG患者比例(46.0%)明显多于无内镜复查人群(17.3%)。2.有内镜复查的113例中,随访前后症状变化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嗳气明显减轻,呃逆加重;中医证候变化整体呈现出脾胃湿热证患者减少,胃阴不足证患者增多。3.根据内镜及病理诊断结果,113例患者中病情“进展”27例(23.9%),“逆转”43例(38.1%),“无变化”43例(38.1%)。其中,慢性胃炎病理“进展”的患者具有如下特点:(1)一般临床资料方面,45-59岁的患者明显多于18-44岁和≥60岁的患者;(2)行为因素方面,较多患者存在作息不规律、无运动习惯、喜食辛辣、进食快、平素饮食不规律等习惯;(3)疾病因素方面,较多患者未对慢性胃炎进行系统治疗、既往存在HP感染史、既往有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史,较少患者合并其他疾病史;(4)在遗传因素、情绪因素方面与病理无进展的患者间未见统计学差异。4.进一步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作息习惯、HP既往感染史、其他消化道疾病史,以及中医证候要素“阴虚”为影响病理进展的相关性因素(P<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5年疾病转归存在“进展”、“逆转”、“无变化”三种形式,其中慢性胃炎疾病进展与年龄、作息习惯、HP既往感染史、其他消化道疾病史以及中医证候要素“阴虚”密切相关。加强对有高危因素的慢性胃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其复查意识,积极纠正其不良生活习惯对于控制疾病进展将有重要意义。
张小颖[4](2020)在《《金匮要略》眩晕证治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对《金匮要略》和后世医家有关眩晕论述文献进行梳理,归纳总结《金匮要略》中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及对后世医家辨治眩晕的影响作用,以继承和发扬张仲景对于眩晕的诊疗特色,为临床诊治眩晕提供理论指导。方法:运用文献学研究法对《金匮要略》(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版)及记载眩晕理论相关书籍、文献进行研究,并运用统计分析法对《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药物进行频次统计;运用理论研究法,归纳、总结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并对于眩晕研究具有自身特色医家的医论、医话进行分析和归纳,提炼各医家对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之继承及自身理论特色。结果:1.《金匮要略》眩晕病因复杂,可分虚、实,虚者为肾虚、肺虚、气血亏虚、阳虚、阴虚,实者多指痰饮、水气、湿热、风邪。病机为本虚标实,虚者为肾阳不足、肾精亏虚、肺气虚寒、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实者为风邪外袭、痰饮内停、水气上逆、湿热上犯。虚、实可单独为患,亦可虚实夹杂为患。2.《金匮要略》中眩晕治疗原则有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调和阴阳;标本兼治、补虚与祛邪并施;注重顾护脾胃。治疗方法有利水法(温阳利水、健脾利水、化气利水、渗湿利水、清热利水)、和法、温补法、平冲降逆法、和胃降逆法、汗法。3.运用统计分析法对《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药物分析得出,使用频次前五位药物依次为甘草、茯苓、桂枝、白术、生姜;对药物“功效”分析得出,使用频次前三位为补虚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对药物“四气”分析得出,以温性药最为常用,其后依次为平性、寒性、热性、凉性药物;对药物“五味”分析得出,甘味药应用最多,其后依次为辛味、苦味、淡味、酸味、咸味药。4.《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经方有苓桂术甘汤、小柴胡汤、五苓散、小半夏加茯苓汤、甘草干姜汤、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术附汤、苓桂五味甘草汤、茵陈蒿汤等15首,对后世医家治疗眩晕遣方用药具有指导意义。如严用和将小柴胡汤化裁成柴胡散,治疗肝气热盛所致目眩;张景岳将小半夏加茯苓汤化裁成茯苓半夏汤、六味茯苓汤、茯苓丸治疗痰饮眩晕;杨仁斋将术附汤化裁成芎术除眩汤,治疗寒湿所致头重眩晕等。5.后世医家论治眩晕虽各具特色,但多受《金匮要略》中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的影响:隋唐时期医家,多宗《金匮要略》从痰饮、湿热、外邪乘虚、风邪论治眩晕,提出“痰热风动致眩”观点;认为外伤可作为眩晕病因;治疗时增加了导引术、中药熏洗、针刺等方法。宋金元时期医家,继承《金匮要略》从虚、痰饮、湿热、风邪、外邪乘虚论治眩晕,提出“七情致眩”“瘀血致眩”“无痰不作眩”以及区分体质辨眩晕。明清时期医家,继承《金匮要略》从虚、痰饮、湿热、风邪、外邪乘虚论治眩晕,提出了“无虚不作眩”;规范了眩晕的证型分类;对眩晕给予了明确的定义,将眩晕与郁冒进行了明确鉴别。现代医家多继承《金匮要略》眩晕所论,重视“风”“痰”“虚”在眩晕发病中的重要作用,认为眩晕病因多样,病机复杂,临证多从风、火、痰、瘀、虚、郁角度进行理解与实践。结论:1.《金匮要略》眩晕病因复杂,可分虚、实,虚者为肾虚、肺虚、气血亏虚、阳虚、阴虚,实者多指痰饮、水气、湿热、风邪。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可单独为患,亦可虚实夹杂为患。2.《金匮要略》眩晕治疗原则为辨证论治;治病求本、调和阴阳;标本兼治补虚与祛邪并施;注重顾护脾胃。治疗方法有利水法、温补法、平冲降逆法、和胃降逆法、汗法、和法。3.《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药物,使用频次较高为甘草、茯苓、桂枝、白术、生姜;以补虚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较为常用;药性以温性药为首,药味以甘味应用最多;《金匮要略》中用于治疗眩晕的方剂为后世医家治疗眩晕奠定了方剂学基础。4.《金匮要略》中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论治眩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后世医家论治眩晕时,对《金匮要略》中仲景诊治眩晕学术思想多有继承,同时对《金匮要略》眩晕证治理论未论及之处给予补充,并扩大了《金匮要略》治疗眩晕方剂的治疗范围。
袁君丽[5](2020)在《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关联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当前国内外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该病的发病率日渐升高,患者的身体和精神心理都受到较大的影响,而胃食管反流病的致病因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本研究主要分析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不同证型下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中医证型和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的关联性,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本研究纳入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标准的患者110例,通过填写问卷调差表,包括基本资料、Gerd-Q量表、主次症状轻重分级表、SAS和SDS自评量表。填写完成后对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分为胆热犯胃证、肝胃郁热证、气郁痰阻证、瘀血阻络证、中虚气逆证。问卷结果采用SPSS2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分析。若计量资料为正态分布,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比较采用方差(ANOVA)分析,方差齐采用LSD-T检验,不齐采用非参数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表示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表示无统计学差异。结果:在本研究中收回问卷110例,有效问卷102例,对相关结果进行分析处理后得出如下结果:1在10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47例,年龄范围在26-74岁之间,平均发病年龄为44.5±9.5岁,随年龄层的增长发病率升高,在50-61岁的人群达到顶峰。工作强度产生影响的GERD患者占一半以上,有61例,占59.8%。统计GERD患者的文化程度发现,高中文化人数最多,占26.5%。2 GERD患者的Gerd-Q积分、SAS积分、SDS积分基于“性别”、“年龄层”、“文化程度”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3 GERD患者中焦虑状态有17例,占16.7%,抑郁状态最少,有4例。患者的Gerd-Q积分、SAS积分、SDS积分之间具有显着相关性(P<0.01)。4归纳102例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别是肝胃郁热证49例,占48.0%,中虚气逆证有22例,气郁痰阻证13例,胆热犯胃证12例,瘀血阻络证6例。5 Gerd-Q积分在不同证型的患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瘀血阻络证患者的Gerd-Q最高,症状更明显,其次为胆热犯胃证,气郁痰阻证患者最低。6 SAS积分在不同证型的患者中的评分无显着性差异(P>0.05),SDS在不同证型的患者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瘀血阻络证的SAS评分、SDS评分均为最高,SAS积分最低的是中虚气逆证,SDS积分最低是气逆郁痰阻证。7通过对GERD患者症候和不同证型间的分析比较得出,肝胃郁热证患者多出现“反酸”、“嗳气”、“腹胀”、“胸骨后灼痛”症状,舌象为“舌红”、苔黄”,脉象为“脉弦滑”;中虚气逆证包括“反酸”、“纳差”,舌脉象为“舌淡”、“舌白”;气郁痰阻证包括“咽部不适”、“反酸”、“嗳气”,舌象为“舌淡”、“舌白”;胆热犯胃证患者多为“反酸”、“口干口苦”。结论:中医证型的分布主要以肝胃郁热型多见,其次是中虚气逆证、气郁痰阻型、胆热犯胃证,瘀血阻络证最少。Gerd-Q积分在证型之间有差异,瘀血阻络证更突出。焦虑、抑郁状态更容易诱发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SDS积分在证型间有差异,瘀血阻络证、胆热犯胃证更容易出现抑郁。
娄娟娟[6](2020)在《利胆和胃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胆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以及安全性情况来明确利胆和胃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探索中医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新方法,丰富中医学理论。研究方法:选取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将两组病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加莫沙必利治疗,治疗组予以利胆和胃方加减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胃镜下胆汁反流情况等结果,统计结果,建立数据库,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及中医症状积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总疗效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3%,对照组总有效率达73%,治疗组远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分析,治疗组更具有优势(P<0.05);症状总积分对比,两组积分在治疗后均下降,都能改善患者的症状,相比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中医症状积分单项对比,治疗组在治疗后对各个单一症状均有治疗效果(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经过比较,在脘腹灼痛或胀痛、口干口苦、吐酸嘈杂、脘胁胀满及不欲饮食这些症状上有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在脘腹灼痛或胀痛、口干口苦、嗳气呃逆及情志不畅等症状方面更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脘胁胀满、吐酸嘈杂及不欲饮食等症状比较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相当。两组治疗后,实验组共20例进行胃镜复查,治疗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有20例复查胃镜,治疗总有效率为55%,统计分析发现,治疗组在胃镜改善方面,疗效更好(P<0.05)。结论:利胆和胃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胆胃郁热证型疗效明确,能显着改善患者的症状,并且对于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的改善效果良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本方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治疗价格低廉,安全性高,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李丹[7](2019)在《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40例为对照组,治疗方法为常规西医疗法,40例为观察组,以中医和胃降逆汤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嗳气、口干口苦等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和胃降逆汤加减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实施治疗可显着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房莉珍,池少明[8](2019)在《疏肝理气、利胆和胃中药方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疏肝理气、利胆和胃中药方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方法:以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为试验对象,收治的时间为2017年5月~2018年4月,根据硬币分组法将24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使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一组为观察组,采用疏肝理气、利胆和胃中药方剂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痛情况、恶心呕吐情况的评分,比较两组复发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胃痛情况、恶心呕吐情况的评分整体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肝理气、利胆和胃中药方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十分理想,临床上值得推广。
徐晴[9](2019)在《逍遥散合胃苓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逍遥散合胃苓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气滞湿阻证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并为今后在临床上运用逍遥散合胃苓汤治疗BRG气滞湿阻证伴焦虑抑郁状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BRG气滞湿阻证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予多潘立酮片、铝碳酸镁咀嚼片口服治疗,治疗组予逍遥散合胃苓汤中药免煎颗粒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标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胃镜下胆汁反流级别积分、胃镜下疗效评价标准、临床复发率的变化情况,以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经过8周的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治疗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临床各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治疗组在改善身体困重、大便不爽或粘滞、胃脘痞满或胀痛方面有显着疗效(P<0.01),在改善反酸、嗳气、口干口苦、情绪不畅、精神困倦、食少纳呆症状方面有疗效(P<0.05);对照组在改善反酸、嗳气、精神困倦、胃脘痞满或胀痛方面有显着疗效(P<0.01),在改善情绪不畅、身体困重、大便不爽或粘滞症状方面有疗效(P<0.05)。治疗组在反酸、口干口苦、情绪不畅、身体困重症状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嗳气、食少纳呆、精神困倦、大便不爽或粘滞、胃脘痞满或胀痛症状方面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3)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或P<0.01),但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胃镜下疗效评价比较无差异(P>0.05)。(4)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逍遥散合胃苓汤对治疗气滞湿阻证BRG伴焦虑抑郁状态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积分、中医证候疗效,降低SAS评分、SDS评分,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状态;(2)逍遥散合胃苓汤能降低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减轻胃黏膜的炎症,保护胃黏膜,且效果与多潘立酮片联合铝碳酸镁咀嚼片相当;(3)逍遥散合胃苓汤治疗BRG安全性较高,疗效比较稳定,但其治疗机制仍有待进行下一步研究。
袁文玲[10](2019)在《反流性食管炎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镜像分析及中医证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和意义: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及胆汁反流性胃炎(bile reflux gastritis,BRG)患者以往胃镜资料进行分析,分析胃镜特征与两病的关系,并探析两病发病时间与五运六气的关系;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RE及BRG患者资料,统计分析两者中医证型,探讨两病间中医证型与胃镜下分级、微观辨证的规律。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选择自2015年01月0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镜中心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诊断为RE或BRG的患者病例。横断面研究选择自2018年01月0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脾胃肝胆科就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2.资料收集:收集并统计RE、BRG患者性别、年龄、检查时间、分级、胆汁反流以及Hp感染情况、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等并发症发病情况。收集RE、BRG患者一般情况、中医四诊信息及胃镜结果等资料。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中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11软件及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回顾性研究:①共纳入RE患者3922例,占同期胃镜检查的14.12%,A级为2592例,B级为948例,C级为234例,D级为148例,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E患者平均年龄为53.59±14.34(13,91),男女比例为1.33:1(P<0.05),Hp阳性率20.76%。共纳入BRG患者2483例,占同期胃镜的8.93%,Ⅰ级为555例,Ⅱ级为1325例,Ⅲ级为603例,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RG患者平均年龄为47.94±16.23(15,89),男女比例为1:1.55(P<0.05),Hp阳性率 19.77%。②中重度RE患者与轻度RE患者相比较,其并发食管溃疡、食管裂孔疝、胃溃疡、胃癌、食管癌的发病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胆汁反流患者与Ⅰ度胆汁反流患者相比,其并发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复合溃疡的发病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RE、BRG患者在主运、主气高发时段为初运、初之气及二之气。RE患者高发时段客运以木运为主,客气以太阴湿土为主。BRG患者高发时段客运以木运为主,客气以厥阴风木为主。2.横断面研究:①RE患者60例,男女比例为1.8:1,轻度RE患者男女比例为1:1,中重度男女比例为1.2:1,BRG患者60例,男女比例为1:1.125。RE患者以饮食不节及情绪诱发占70%左右,BRG患者以情志不畅与饮食不规律诱发占60%左右。②RE患者中,脾胃气虚所占比例最高,达43%,其次是肝胃不和、气郁痰阻,胃阴不足所占比例最低;镜下A、B级以脾胃气虚、肝胃不和多见,C、D级以气滞血瘀、脾胃气虚证多见。BRG患者中,肝胃不和所占比例最高,达26%,其次是脾胃气虚、脾胃虚寒,胃络瘀血所占比例最低;BRG黏膜微观辨证以肝胃郁热型为主。研究结论及意义:1.RE严重程度与年龄增大、食管裂孔疝、食管溃疡、胃溃疡、胃癌和食管癌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胆汁反流严重程度与萎缩性胃炎、胃息肉、反流性食管炎、十二指肠溃疡和复合溃疡的发病率呈正相关性。外邪侵犯、久病入络,以致脾胃虚弱、气血不调,使受损的黏膜难以修复,导致黏膜糜烂,当黏膜糜烂超过肌层则发为溃疡,甚则癌变。胆汁反流与RE的发病率的关系暂时无法确定,对RE严重程度基本无影响,但却是RE的常见并发症。2.RE高发时段主要在初之气,BRG高发时段主要在二之气,两者病机与肝脾关系密切。依据此发病的时间特点,可在相应的发病时间前针对高发人群,运用中医理论,服以健脾和胃、疏肝利胆之方药以防止疾病发生及病情加重。3.RE中医证型分布多以脾胃气虚为主;BRG中医证型分布多以肝胃不和为主,BRG黏膜微观辨证以肝胃郁热为主。
二、疏肝和胃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疏肝和胃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论文提纲范文)
(1)疏肝和胃化瘀胃炎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炎性因子与胃肠激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疗效 |
2.2 炎性因子 |
2.3 胃肠激素 |
2.4不良反应 |
3 讨论 |
(2)疏肝和胃降逆汤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治疗方法 |
1.6 观察指标 |
1.7 疗效判定标准 |
1.8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原发性BRG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原发性BRG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3 两组原发性BRG患者治疗前后内镜镜像分级比较 |
2.4 两组原发性BRG患者内镜镜像疗效比较 |
3 讨论 |
(3)慢性胃炎患者5年疾病演变随访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慢性胃炎病理演变相关危险因素研究现状 |
1 慢性胃炎病理演变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
2 应用于慢性胃炎病理演变相关因素研究的统计方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随访在疾病监测中的应用现状 |
1 随访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 |
2 随访应用过程中的数据问题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基于CiteSpace的慢性胃炎不同病理阶段证候研究现状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1 随访对象 |
2 随访形式 |
3 随访技术路线 |
4 诊断标准 |
5 随访表的制定 |
6 观察内容 |
7 数据管理 |
8 质量控制 |
9 统计方法 |
研究结果 |
1 慢性胃炎患者随访人群的临床资料分析 |
2 慢性胃炎患者不同病理演变情况的亚组比较分析 |
3 基于Logistic回归的慢性胃炎病理进展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讨论 |
1 从病证结合视角认识慢性胃炎疾病演变 |
2 影响慢性胃炎病理演变的相关因素探讨 |
3 针对慢性胃炎病理进展特点的中西医结合早期预防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慢性胃炎诊断标准 |
附录2 本文采用的随访表 |
附录3 慢性胃炎患者随访前后症状分布表 |
附录4 影响慢性胃炎患者病理进展的单因素分析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金匮要略》眩晕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眩晕的概述 |
1 眩晕的概念 |
2 眩晕的范围 |
3 眩晕病名探究 |
第二部分 《金匮要略》对眩晕的研究 |
1 《金匮要略》辨治眩晕 |
1.1 虚证眩晕 |
1.1.1 肾阳不足证 |
1.1.2 肾精亏虚证 |
1.1.3 肺气虚寒证 |
1.2 实证眩晕 |
1.2.1 痰饮内停证 |
1.2.2 水气上逆证 |
1.2.3 湿热上犯证 |
1.3 虚实夹杂证眩晕 |
1.3.1 肝肾不足,风湿上犯证 |
1.3.2 阴虚阳厥,外感寒邪证 |
2 《金匮要略》治疗眩晕用药应用分析 |
3 《金匮要略》辨治眩晕小结 |
3.1 眩晕病因病机 |
3.1.1 因虚致眩 |
3.1.2 痰饮致眩 |
3.1.3 水气致眩 |
3.1.4 湿热致眩 |
3.1.5 风邪致眩 |
3.1.6 外邪乘虚致眩 |
3.2 眩晕治疗原则 |
3.2.1 辨证论治 |
3.2.2 治病求本,调和阴阳 |
3.2.3 标本兼治,补虚与祛邪并施 |
3.2.4 注重顾护脾胃 |
3.3 眩晕治疗方法 |
3.3.1 利水法 |
3.3.2 和法 |
3.3.3 温补法 |
3.3.4 平冲降逆法 |
3.3.5 和胃降逆法 |
3.3.6 汗法 |
第三部分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1 《金匮要略》对隋唐时期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1.1 医家举隅 |
1.1.1 巢元方 |
1.1.2 孙思邈 |
1.2 小结 |
2 《金匮要略》对宋金元时期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2.1 医家举隅 |
2.1.1 严用和 |
2.1.2 杨士瀛 |
2.1.3 张从正 |
2.1.4 朱丹溪 |
2.2 小结 |
3 《金匮要略》对明清时期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3.1 医家举隅 |
3.1.1 周之干 |
3.1.2 龚廷贤 |
3.1.3 张介宾 |
3.1.4 秦昌遇 |
3.1.5 汪文绮 |
3.1.6 李用粹 |
3.2 小结 |
4 《金匮要略》对现代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 |
4.1 眩晕的现代理论研究 |
4.1.1 眩晕应辨外感、内伤 |
4.1.2 眩晕病因以痰湿多见 |
4.1.3 眩晕多从虚辨证论治 |
4.1.4 眩晕病机复杂,难守一法 |
4.2 《金匮要略》中治疗眩晕方剂的临床应用 |
4.2.1 苓桂术甘汤 |
4.2.2 五苓散 |
4.2.3 甘草干姜汤 |
4.2.4 小柴胡汤 |
4.2.5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
4.2.6 茵陈蒿汤 |
4.3 《金匮要略》方治疗眩晕的临床运用 |
4.4 小结 |
5 《金匮要略》对后世医家论治眩晕的影响总结 |
总结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金匮要略》辨治眩晕研究概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关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病例 |
2 诊断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中医诊断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剔除标准 |
2.6 终止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基本资料调查 |
3.2 中医辨证分型 |
3.3 症状评分 |
3.4 精神心理状态评估 |
3.5 电子胃镜检查结果 |
4 统计方法 |
5 研究结果 |
5.1 基本资料分析 |
5.1.1 患者性别分布 |
5.1.2 患者年龄分段 |
5.1.3 患者年龄层分布 |
5.1.4 患者体重指数 |
5.1.5 患者工作强度 |
5.1.6 患者文化程度 |
5.1.7 患者发病原因 |
5.2 数据的正态性检验 |
5.3 GERD患者的Gerd-Q评分基于个人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
5.4 GERD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情况 |
5.4.1 GERD患者整体精神心理状态 |
5.4.2 SAS评分基于个人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
5.4.3 SDS评分基于个人信息的差异性分析 |
5.5 Gerd-Q、SDS、SAS的相关性 |
6 GERD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及其关联性 |
6.1 GERD患者的中医证型整体分布 |
6.2 GERD患者的中医证型与Gerd-Q的差异分析 |
6.3 GERD患者的中医证型、SAS、SDS的关联性 |
7 GERD患者症候的关联性分析 |
7.1 症状频数 |
7.2 舌象频数 |
7.3 苔象频数 |
7.4 脉象频数 |
7.5 胃镜检查结果 |
8 症状、舌象、苔象、脉象、焦虑和抑郁状态与证型之间的关联性 |
8.1 症状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联性规则 |
8.2 舌象、苔象与中医证型的关联性规则 |
8.3 症状、舌脉象、焦虑抑郁状态与胃镜结果之间的关联规则 |
8.4 症状、舌象、苔象、脉象与中医证型的关联性规则 |
9 结果分析 |
9.1 基本资料分析 |
9.2 GERD患者的精神心理状态 |
9.3 GERD患者的中医证型规律 |
9.4 GERD患者的中医证型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关联性 |
9.5 GERD患者的症候和中医证型的关联性 |
9.5.1 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型的关联性 |
9.5.2 舌象、苔象和中医证型的关联性 |
9.5.3 脉象和中医证型、胃镜结果的关联性 |
9.5.4 症候与胃镜结果之间的关联性 |
9.5.5 主要症候和中医证型的关联性 |
讨论 |
1 中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
1.1 历史源流 |
1.2 中医对胃食管反流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
1.3 中医中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 |
1.4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 |
2 中医临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剂归纳 |
2.1 半夏泻心汤 |
2.2 柴胡疏肝散 |
2.3 半夏厚朴汤 |
2.4 香砂六君子汤 |
3 西医学对胃食管反流病的认识 |
3.1 病理发病机制 |
3.2 GERD患者的精神心理症状研究 |
4 现代医学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方法 |
4.1 药物治疗 |
4.2 微创治疗 |
4.3 外科手术治疗 |
5 中西医结合诊治胃食管反流病 |
6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1: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调查 |
附表2:Gerd-Q量表 |
附表3:消化内镜检查表 |
附表4:SAS焦虑自评量表 |
附表5:SDS抑郁自评量表 |
致谢 |
(6)利胆和胃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胆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
1.1 对病名的认识 |
1.2 中医病因 |
1.3 中医病机 |
1.4 治疗 |
2. 现代医学对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认识 |
2.1 BRG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 BRG的诊断 |
2.3 BRG的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病例的选择标准 |
1.1 诊断标准 |
1.2 纳入标准 |
1.3 排除标准 |
1.4 剔除标准 |
1.5 脱落与终止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及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3. 疗效评定标准 |
3.1 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3.2 胃镜疗效评价标准 |
3.3 安全性评价 |
4. 统计学处理 |
5. 治疗结果 |
5.1 基本情况指标 |
5.2 疗效观察指标 |
5.3 安全性指标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利胆和胃方选方理论依据 |
2. 利胆和胃方方药分析 |
2.1 药物组成 |
2.2 方义分析 |
2.3 现代药理学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判定标准[2-3]: |
1.5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 |
3 讨论 |
(8)疏肝理气、利胆和胃中药方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治疗方法 |
1.3 判定标准与观察项目 |
1.3.1 判定标准 |
1.3.2 观察项目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 |
2.2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胃痛情况、恶心呕吐情况的评分 |
2.3 比较两组复发率 |
3 讨论 |
(9)逍遥散合胃苓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2 病例选择标准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 胆汁反流程度分级 |
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4 焦虑抑郁状态评定 |
2.5 纳入标准 |
2.6 排除标准 |
2.7 剔除标准和脱落标准 |
2.8 终止标准 |
3 研究方法 |
3.1 随机分组 |
3.2 收集患者临床资料 |
3.3 治疗方法 |
3.4 观察指标 |
4 数据采集及统计分析 |
5 研究结果 |
5.1 一般资料比较 |
5.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
5.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症状积分比较 |
5.4 两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5.5 两组治疗前后SAS和 SDS评分比较 |
5.6 两组治疗前后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积分比较 |
5.7 两组治疗后胃镜下疗效评价比较 |
5.8 两组临床复发率比较 |
5.9 安全性评价 |
第二部分 讨论 |
1 西医对BRG的认识 |
1.1 西医对BRG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1.2 西医对BRG诊断治疗的认识 |
2 中医对BRG的认识 |
2.1 中医对BRG病名的认识 |
2.2 中医对BRG病因病机的认识 |
2.3 导师治疗BRG经验的认识 |
3 胃肠运动功能障碍与焦虑抑郁状态相互影响的认识 |
4 BRG与焦虑抑郁状态关系的认识 |
5 焦虑抑郁状态与气滞湿阻证关系的认识 |
6 逍遥散合胃苓汤立法依据 |
7 结果分析 |
7.1 两组病例性别、年龄、病程的分析 |
7.2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比较结果分析 |
7.3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结果分析 |
7.4 两组患者SAS和 SDS评分比较结果分析 |
7.5 两组患者胃镜下胆汁反流程度积分比较结果分析 |
7.6 两组患者治疗后胃镜下疗效评价比较结果分析 |
7.7 两组患者临床复发率及安全性比较结果分析 |
8 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缩略词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10)反流性食管炎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镜像分析及中医证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反流性食管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
1.1 病名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进展 |
2. 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研究 |
2.2 病因病机 |
2.3 临床症状 |
2.4 诊断 |
2.5 治疗 |
3. 中医证型与胃镜分型的相关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1.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认识 |
1.1 病名沿革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进展 |
2.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西医研究进展 |
2.1 流行病学研究 |
2.2 病因病机 |
2.3 诊断 |
2.4 治疗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五运六气学说 |
1. 五运六气的基本概念及推演方式 |
2. 五运六气的气化特点及对人体影响 |
3. 五运六气理论的临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研究一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问题与不足 |
临床研究二 |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
2. 研究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5. 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疏肝和胃降逆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疏肝和胃化瘀胃炎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炎性因子与胃肠激素的影响[J]. 王垚中.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1(07)
- [2]疏肝和胃降逆汤配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J]. 陈科,杨叶,陈华,骆勇,徐娇. 河南中医, 2020(09)
- [3]慢性胃炎患者5年疾病演变随访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 李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金匮要略》眩晕证治研究[D]. 张小颖.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证型分布和精神心理因素的关联性研究[D]. 袁君丽.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6]利胆和胃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胆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娄娟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12)
- [7]和胃降逆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研究[J]. 李丹.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6)
- [8]疏肝理气、利胆和胃中药方剂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J]. 房莉珍,池少明. 内蒙古中医药, 2019(10)
- [9]逍遥散合胃苓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伴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研究[D]. 徐晴.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反流性食管炎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胃镜像分析及中医证型研究[D]. 袁文玲.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