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红壤性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刘明月[1](2021)在《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稻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以有机肥等氮替代无机肥为处理,以等氮替代为原则,设置有机氮依次替代10%(Y1W9)、20%(Y2W8)、30%(Y3W7)、40%(Y4W6)、50%(Y5W5)无机氮处理,以100%施用无机氮(W100)为参照,研究土壤理化性质、稻麦产量、土壤酶活性以及从团聚体水平研究其水稳性、土壤碳氮分布特征、有机碳矿化等,探究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其酶学特性。结果表明:1.与单施无机肥氮相比,有机肥替代无机肥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缓解了土壤酸化程度。其中,40%有机氮替代无机氮处理提升肥力效果最佳。与单施无机肥相比,有机肥等氮替代提高了三年轮作总产量约0.8-2.7%,其中20%有机氮替代无机氮稻麦增产效果最为明显。2.化肥与有机肥配施处理下>0.25 mm团聚体的比例均高于单施无机肥处理。有机肥等氮替代无机肥处理提高了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各处理有机碳和全氮主要分布于0.25-2 mm和0.053-0.25 mm团聚体中,不同粒径团聚体C/N由高及低排序为<0.053 mm(11.7)>0.25-2 mm(11.4)>大于2 mm(11.3)>0.053-0.25 mm(11.1)。MWD 和 GMD、R0.25 有极显着的相关性(r=0.940**、r=0.903**)。3.25℃和35℃培养条件下,土壤和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表现为:培养前期C02产生速率迅速下降后期速率减缓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处理下土壤CO2产生速率基本趋于稳定。相同培养时间内,CO2日均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有机碳累积矿化量表现为开始CO2产生量较大,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释放速率逐渐趋于平缓且温度越高CO2的释放量越多,耕层土壤能矿化出来的CO2量越多。4.35℃培养条件下各施肥处理下有机碳累计矿化率明显高于25℃培养条件下的累计矿化率。两种培养温度下,各粒径团聚体在培养前期有机碳矿化速率迅速下降,后期逐渐趋于稳定。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累计矿化量逐渐增多,前期增幅较快,后期累计释放强度逐渐减缓。随着团聚体粒径的减小,有机碳累计矿化量也表现为下降的趋势,且温度越高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的累积矿化量也越高。35℃培养下土壤潜在可矿化碳(C0)明显大于25℃培养温度下的C0。5.随着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β-葡萄糖苷酶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土壤β-纤维二糖苷酶则表现出下降的趋势,且酶活性低于单施无机肥处理。相比单施无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提高了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单施无机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没有显着性差异。
段晨骁[2](2021)在《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关中地区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文中提出陕西省关中地区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冬小麦粮食生产区,该地区为提高作物产量,化肥施用严重过量,造成了土壤质量下降和生态环境严重污染,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但是在关中地区雨养条件下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合理比例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采取等氮的原则,利用新型有机肥与无机肥按照一定比例相混合,分别设置6个施肥处理:对照处理(CK,不施肥);全无机肥处理(M0);25%有机肥配施75%无机肥(M25);50%有机肥配施50%无机肥(M50);75%有机肥配施25%无机肥(M75)和全有机肥处理(M100)。将两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相结合,研究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土壤氮素矿化、土壤理化性质、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该地区提供一种最优的有机无机肥施用比例,为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提供理论指导。主要结论如下:(1)在室内好气培养试验中,各施肥处理显着增加土壤矿质氮含量和累积矿化氮量。在培养期间,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铵态氮含量先迅速增加再迅速减少,最后基本保持不变,土壤硝态氮和矿质氮含量随培养时间的增加呈现先迅速增大后逐渐稳定的趋势。培养结束后,不同施肥处理累积矿化氮量差异显着,大小表现为M0>M25>M50>M75>M100>CK。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的土壤累积矿化氮量和氮矿化率较CK处理增加了58.1-325.2%。将各处理土壤累积矿化氮量进行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良好。(2)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养分。有机无机配施处理能够改善土壤物理性质,降低0-40 cm土层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饱和含水量和饱和导水率。两年平均容重较CK处理降低3.3-7.8%,平均孔隙度较CK处理增加3.9-8.1%,并随着时间年限的增加,改良效果更为显着。与CK和M0处理相比,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能显着增加不同土层中>0.25 mm土壤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团聚体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提高团聚体稳定性。在两年内,各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较CK处理显着提高,高量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效果更好,并随着培养年限的增加逐渐增大。(3)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增加冬小麦生育期土壤剖面含水量和蓄水量,提高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生育前期(苗期和越冬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显着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增加土壤蓄水量。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显着增加冬小麦产量及有效穗数、千粒重等构成要素,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2018-2020年M75处理冬小麦产量最高,分别较CK处理提高了110.8-136.3%,较M0处理提高18.7-23.1%。综上所述,在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M75处理(75%有机肥配施25%无机肥)在陕西省关中地区有利于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水分、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是该地区最佳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本研究分析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陕西省关中地区土壤的改良效果,阐明了冬小麦产量提升机制,为该地区建立科学合理的施肥策略和田间管理措施提供理论指导。
毕庆芳[3](2020)在《施肥模式和耕作年限影响土壤磷有效性和碳氮磷耦合转化的微生物学机制》文中提出磷是植物中含量仅次于氮和钾的大量必需营养元素。据报道,全球约有40%的耕地土壤因缺磷而限制作物增产,施用磷肥已成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措施之一。但是,磷肥施入土壤后易被吸附固定,其当季利用率只有10%~25%,以无效态累积磷在土壤中高达85%,这不仅降低磷肥的施用效益,加快不可再生的磷矿资源耗竭,而且增加水体环境污染的风险。微生物是肥料养分进入土壤后循环转化过程中的关键驱动者,直接关系养分利用效率及其农学和环境效应。虽然关于不同农业措施对土壤养分转化及其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影响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但是关于长期不同施肥模式和耕作方式及其年限对土壤磷有效性和碳氮磷耦合转化的微生物学机制及其调控原理尚不完全清楚。为此,本论文以长期肥料定位试验和时间序列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化学测试、酶学、稳定性同位素和微生物生态学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期施用化肥、有机无机肥配施以及不同耕作方式和年限对土壤磷有效性和碳氮磷转化相关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 以连续27年施用不同化肥的田间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Hedley无机磷库的磷酸盐氧同位素(δ18OP)方法,结合磷酸酶活性和磷转化相关功能基因定量技术,研究了微生物对肥料磷在土壤不同磷素形态转化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磷肥尤其是氮磷钾肥平衡施用后H2O-Pi、Na HCO3-Pi和Na OH-Pi的δ18OP达到或趋近于平衡区域,表明肥料磷被微生物充分周转后被分配到生物可利用磷库中,而土壤不同形态磷的δ18OP变化可反映微生物对土壤磷素循环转化的程度。其中,有机磷化合物的胞外水解作用可促进同位素分馏,导致了Na HCO3-Pi和Na OH-Pi产生轻于平衡值的同位素特征值,大部分肥料磷在供试的碱性潮土中经不同形态磷的多级转化后沉淀为钙结合态磷。此外,长期施用磷肥后土壤磷酸酶活性和磷功能基因绝对丰度显着提高。相关性和偏方差分析(VPA)分析显示,δ18OP与磷酸酶活性和磷转化相关功能基因丰度呈显着相关,表明土壤不同形态磷的周转受到土壤磷酸酶和磷转化相关功能基因的调控。因此,长期施用磷肥特别是平衡施肥促进了由土壤微生物介导的土壤不同形态磷素间的转化,从而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2. 以连续4年的双季稻田间施肥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酶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磷矿化(pho D)和无机磷溶解(pqq C)相关的解磷菌群落结构对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施肥模式的响应。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在减磷条件下可维持与常规施肥处理相当的水稻产量,显着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土壤pho D基因的绝对丰度和pho D基因细菌群落中Bradyrhizobium和Methylobacterium的相对丰度。置换多因素方差分析(Adonis)分析表明,有机无机肥配施显着改变了pho D和pqq C基因的细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网络分析显示,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可驱动以优势微生物为中心的解磷菌群落网络结构朝复杂和稳定化方向演变,从而增强土壤解磷菌群落对外源干扰的恢复力。结构方程分析表明,土壤磷酸酶活性比磷转化功能基因更易受到解磷菌群落结构的调控。此外,除了碳源的供应外,pho D和pqq C基因的细菌群落主要受到土壤p H的驱动而影响土壤不同形态磷间的转化及其有效性。因此,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措施主要通过重塑土壤pho D和pqq C基因的细菌群落,促进土壤难效态有机和无机磷的活化,从而提高土壤磷素有效性和维持水稻高产。3. 以上述连续4年的双季稻田间肥料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采用结合土壤酶学、高通量荧光定量(HT-q 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的协同作用对土壤碳氮磷转化的影响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有机无机配施显着提高了以富营养微生物为主导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增强了土壤微生物在碳氮磷转化过程中的潜在功能和相关酶活性,但并未显着改变真菌群落。线性拟合和曼特尔检验分析表明,细菌群落多样性、富营养细菌丰度、碳氮磷转化相关功能基因丰度和酶活性间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随机森林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土壤多功能性(碳氮磷转化相关的酶活性)受土壤理化性质的直接影响,并在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变化的驱动下受微生物潜在功能的正向调控。其中,土壤养分可利用性(包括有机碳、铵态氮和有效磷)、土壤p H和微生物潜在功能是土壤多功能性的主要驱动因子。因此,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主要通过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和调节p H,而改善微生物栖息环境,驱动土壤微生物向以富营养细菌为主导的群落结构转变,进而增强土壤微生物潜在功能和土壤酶活性,从而促进土壤碳氮磷转化和提升农田土壤生态系统功能。4. 以相同潮间带湿地形成的稻作(2000年)和旱作(700年)时间序列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HT-q 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不同耕作年限下稻田和旱地土壤不同土层(0-100 cm)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碳氮磷转化相关功能的时空演替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潮间带湿地转变为水稻土和旱地土后显着改变了土壤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其中长期稻作过程显着增加了GCA004、env OPS12、Nitrospirales和Clostridiales等易促进养分转化的细菌类群相对丰度。置换多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同一耕作方式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微生物潜在功能受土层深度影响较大,而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则受耕作年限的影响更大。与旱地土壤相比,在2000年的耕作熟化过程中,稻田土壤微生物经历从“快速演替阶段”到“渐进演替阶段”,形成了以细菌为主导的均一性稳态化的群落。此外,冗余和VPA分析表明,稻田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和微生物群落演替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反馈的关系。随着稻作年限的增加,稻田土壤p H和C/N比及其与寡营养细菌的相互作用,显着提高了表层土壤中与碳氮磷转化相关的微生物潜力,从而促进有机碳和氮磷养分的周转并提高其有效性。5. 以上述2000年稻作的时间序列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酶学、稳定同位素示踪(18O-H2O和15N)和HT-q PCR技术,研究了稻田土壤不同土层(0-20cm、20-50 cm)中微生物碳氮磷代谢对耕种年限的响应及其有机碳积累潜力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长期稻作下表层土具有显着的有机碳(SOC)积累,SOC含量分别在植稻50年和2000年后增加至65%和125%。而深层土在耕种700年后发生显着的有机碳耗损现象。土壤酶活化学计量比分析表明,稻田土壤微生物在不同土层中均受到碳氮的共同限制,但其限制程度均随着稻作年限的延长而下降。稻田表层土和深层土的微生物碳利用效率(CUE)分别在植稻1000年和700年后达到最高值,而土壤微生物生长速率在1000年分别增长了5.2和3.3倍。广义线性拟合分析表明,微生物CUE与C/P、N/P、氮限制的缓解、微生物生物量、微生物潜在功能[包括有机碳降解、碳固定(acs A基因)和氮磷转化过程]和微生物群落均一化方向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结构方程模型显示,长期稻作过程主要通过调节土壤p H和提高资源可利用性如缓解氮限制,驱动土壤微生物群落向均一性和高潜在功能化转变,进而促进微生物的合成代谢,从而促进稻田表层土有机碳的积累。
郭乾坤[4](2020)在《红壤性水稻土有机培肥效应及其微生物学机制》文中指出江西红壤性水稻土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低,生物肥力尤为低下,而有机物料还田是培肥土壤,提高地力的有效手段。本文以江西双季稻长期定位试验为基础,采用土壤理化分析、荧光微孔板酶检测和第三代高通量测序等技术,研究了不同有机培肥方式对作物产量、酶活性、微生物量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1)不施肥;(2)单施化肥(每季施N 159kg/hm2、P2O5 75kg/hm2、K2O 142.5kg/hm2);(3)早稻施绿肥22500kg/hm2;(4)早稻二倍量施绿肥45000kg/hm2;(5)早稻施绿肥22500kg/hm2和晚稻施猪粪22500kg/hm2;(6)早稻施绿肥22500kg/hm2和晚稻秸秆还田4500kg/hm2。有机处理在施用上述有机物料的基础上,每季还补充一定量化肥(N 69kg/hm2、P2O5 30kg/hm2、K2O 67.5kg/hm2)。主要研究进展如下:(1)长期有机物料还田提高了水稻产量和土壤养分含量。早稻施绿肥晚稻施猪粪的产量最高,其次是早稻二倍量施绿肥,二者产量明显高于单施化肥,其他有机处理在养分投入量低于单施化肥的条件下,产量与单施化肥无显着差异;早稻施绿肥晚稻施猪粪有效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他有机肥处理在养分投入量低于或等于单施化肥处理条件下,土壤养分水平不下降;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显着正相关。(2)与单施化肥相比,长期有机物料还田提高了土壤微生物量及与土壤碳、氮、磷和硫循环相关的胞外酶活性,其中早稻施绿肥晚稻施猪粪效果最佳;微生物量碳氮和土壤酶活性与有机碳和全氮呈显着正相关,可作为微生物学指标表征土壤肥力的变化;相较于土壤pH,土壤有机碳含量在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土壤微生物学特性上发挥了更为关键的作用。(3)与单施化肥相比,早稻施绿肥晚稻施猪粪提高了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并显着改变了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其他有机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结构与单施化肥无显着差异;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绿弯菌门和酸杆菌门是红壤性水稻土的优势菌群;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有机碳和有效磷是影响红壤性水稻土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4)有机处理降低了土壤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尤其早稻施绿肥晚稻施猪粪的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为各处理最低;与其他处理相比,早稻施绿肥晚稻施猪粪处理明显改变了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组成;被孢霉属是参与土壤碳氮循环的关键物种,长期施用有机肥,尤其是早稻施绿肥晚稻施猪粪增加了土壤被孢霉属的相对丰度;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密切相关,有效磷、全氮和有机碳是影响红壤性水稻土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综上所述: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处理提高了水稻产量、养分含量、微生物量和各类酶活性。其中早稻施绿肥晚稻施猪粪在提高水稻产量、土壤微生物量和酶活性上效果最佳,并较其他有机处理显着改变了细菌和真菌的群落结构,增加了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但降低了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
王仁杰[5](2020)在《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 SOC)是土壤肥力的核心,也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有机碳库。农田土壤SOC含量的高低不仅影响土壤养分供应和作物生产力,还会影响农田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全球气候变化。提高土壤SOC,减少CO2的排放成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农田土壤SOC的变化取决于外源碳的添加与矿化,其中外源有机碳能否高效固持由土壤性质、团聚性、原土有机碳组分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黄土高原是我国旱地农业的中心。以一年一熟轮作为主要种植模式,小部分一年两熟灌溉农业体系。本研究利用黄土高原四个具有代表性的长期定位试验(陕西杨凌,甘肃天水,甘肃平凉和陕西合阳),通过对历史数据的总结和采集样品的分析,研究了不同种植体系长期施肥作物产量、有机碳还田量、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动态变化、土壤固碳效率及速率、固碳潜力;利用干湿筛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组成和其有机质的分布特征;采用粒径-密度分组方法对原土和团聚体保护有机质进行分组,研究施肥对不同碳库的影响;通过不同温度室内培养,研究不同施肥及秸秆添加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和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四个长期定位试验的施肥处理为:杨凌(灌溉试验: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钾配施NK、磷钾配施PK氮磷配施NP、氮磷钾肥配施NPK、化肥与秸秆还田SNPK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M1NPK和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M2NPK;旱地试验:CK、N、NK、PK、NP、NPK和MNPK);天水(CK、NP和MNPK);平凉(CK、NP和MNP);合阳(CK、低量化肥N1P1、高量化肥N2P2和有机肥配施高量化肥MN2P2)。主要结果如下:(1)无论是灌溉地还是旱地,长期偏施化肥处理(N、NK、PK)相比CK对作物籽粒产量均无显着影响,产量范围分别为3.3-4.7 Mg ha-1(小麦和玉米总产)和1.4-2.0 Mg ha-1;平衡施用化肥(NP、NPK)和有机无机配施(M1NPK、M2NPK和MNPK)的籽粒产量也未见显着差异,灌溉地和旱地产量分别为11.8-13.2 Mg ha-1和4.7-4.9 Mg ha-1,显着高于对应的偏施肥处理。与作物产量结果类似,偏施肥处理相比CK处理有机碳投入量没有显着差异,灌溉地和旱地偏施肥有机碳投入量分别为21.4-24.4 Mg ha-1和9.8-14.6 Mg ha-1;灌溉地和旱地平衡施用化肥处理有机碳还田量平均值分别为61.2和28.8 Mg ha-1;灌溉地有机无机配施有机碳投入量为109.6-162.1Mg ha-1,旱地MNPK处理有机碳投入量为69.7 Mg ha-1。25年长期施肥后,平衡施肥相比偏施肥和对照,可以提高SOC储量30%以上,有机无机配施相比对照提高SOC储量50-156%。灌溉地和旱地土壤每5年土壤固碳速率变化范围分别为0.37-1.89 Mg ha-1 y-1和-0.06-0.93 Mg ha-1 y-1;灌溉地和旱地平均固碳效率分别为19%(14-32%)和28%(14-32%)。灌溉地和旱地土壤POC含量相比试验开始时增加范围分别为4%-180%和112%-160%。当灌溉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9.97 g kg-1和8.77 g kg-1时,作物产量可分别达到最大产量的93%和92%。(2)黄土高原旱地土壤以大团聚体(?025 mm)为主,占70%以上,微团聚(0.053-0.25 mm)占13-17%,粉黏粒组分(<0.053 mm)只占10%左右。施肥可以增加大团聚体占比,降低微团聚体和粉黏粒占比,MNP/K相比CK处理平均增加大团聚体21%,降低微团聚体和粉黏粒21%和16%。施肥相比CK可以增加MWD值9.3%。土壤团聚体间SOC和TN含量没有差异,平均为10.6和1.08 g kg-1,但是显着高于粉黏粒组分(分别为7.36和0.75 g kg-1)。土壤SOC和TN主要储存在大团聚体中(79%和77%),其次为微团聚体(14%和15%),粉黏粒储量最低(7%和8%)。有机碳和全氮富集因子在团聚体中值接近1,显着高于粉黏粒组分。(3)黄土高原长期施肥显着增加土壤SOC和TN储量,相比CK,施肥处理SOC和TN年增量为87.5-483.1 kg ha-1 y-1和8.9-52.5 kg ha-1 y-1。矿质结合态碳(MOC)和矿质结合态氮(MON)分别占SOC和TN的45%-75%和64%-89%,相比CK,施肥处理该组分年增量为81.6-237.6 kg ha-1 y-1和3.6-31 kg ha-1 y-1。土壤颗粒有机碳(POC)和颗粒有机氮(PON)储量分别占SOC和TN储量的25%-55%和11%-36%,施肥处理相比CK该组分的年增量为84.9-306.7 kg ha-1 y-1和3.2-24.2 kg ha-1 y-1。轻组有机碳(Light-POC)和轻组氮(Light-PON)储量分别占SOC和TN储量的8-32%和6-24%。施肥增加其年增长率为27.2-198.9 kg ha-1 y-1和2.4-17.0 kg ha-1 y-1。土壤重组有机碳(Heavy-POC)和重组氮(Heavy-PON)储量分别占SOC和TN储量的13%-28%和4%-16%。施化肥不增加该组分储量,MNP/K相比CK,增加速率为1.6-107.5 kg ha-1y-1和3.4-9.2kg ha-1 y-1。施用化肥对各组分有机质在土壤中的分配没有显着影响,但MNP/K处理可以增加POC和PON占比3-19%。施肥对原土C/N比没有显着影响,但有降低POM组分C/N的趋势。(4)黄土高原旱地土壤团聚体有机质物理组分以微团聚体分离得到的团聚体内细颗粒有机质(53 f)含量最高,该组分C和N平均含量分别为3.54和0.21 g C kg-1aggregates,其次为由0.25-2 mm团聚体分离得到的团聚体内细颗粒有机质(250 f),该组分C和N平均含量分别为2.45和0.15 g C kg-1 aggregates,其余组分含量之间没有差异,平均C和N含量为1.60和0.07 g C kg-1 aggregates。团聚体分离的物理组分以矿质结合态有机碳(Mineral-associated OC)和氮(Mineral-associated ON)在土壤中含量最高,分别为4.01-9.81和0.39-1.07 g C kg-1 soil,占土壤SOC和TN的68%和71%。其次为总的细颗粒有机碳(Total fine intra-POC)和氮(Total fine intra-PON),含量分别为1.03-3.08和0.12-0.43 g C kg-1 soil,占土壤SOC和TN的18%和19%。不受团聚体保护的游离态颗粒有机碳(Free light POC)和氮(Free light PON)含量最低,仅占土壤SOC和TN的5%和3%。Mineral-associated OM不随有机碳含量增加而增加,其余组分仍有一定的增加潜力。施化肥对Mineral-associated OM占比没有显着影响,但MMNP/K分别降低Mineral-associated OC/SOC和Mineral-associated ON/TN 11%和12%。团聚体内总的粗颗粒有机质C/N显着高于其余组分。(5)CK,NP和MNP/K处理土壤在不同温度(15℃,25℃和35℃)下有机碳累积释放量分别为54-246 mg CO2-C kg-1,81-507 mg CO2-C kg-1和122-641 mg CO2-C kg-1,分别占SOC的0.65-2.99%,0.81-5.11%和0.86-4.50%;添加秸秆后土壤有机碳累积释放量分别为476-1691 mg CO2-C kg-1,547-2031 mg CO2-C kg-1和787-2678 mg CO2-C kg-1,分别占SOC的4.9-17.44%,4.8-17.82%和5.05-17.09%。利用双库指数模型模拟得出,未添加秸秆的土壤,不同温度和施肥处理活性碳库(Ca)为6-38 mg CO2-C kg-1,惰性碳库(Cs)为61-1853 mg CO2-C kg-1;添加秸秆处理Ca和Cs大小分别为30-60 mg CO2-C kg-1和536-8718 mg CO2-C kg-1。低温(15/25℃)条件下未添加秸秆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Q10)较高温(25/35℃)高28%,添加秸秆土壤Q10高温时更高。未添加秸秆时,MNP/K相比CK增加Q10(15/25℃)7%,Q10(25/35℃)以NP处理最高,CK处理最低;添加秸秆时,Q10低温和高温时分别是NP和MNP/K最高。添加秸秆可以降低Q10(15/25℃),平均下降42%。未添加秸秆时,各施肥处理在不同温度下Cs Q10比Ca高31-399%;添加秸秆时,高7-418%。综上所述,黄土高原地区长期施肥可以显着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有机碳储量,促进土壤大团聚体形成,增加团聚体稳定性。其中有机无机配施可以增加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占比,进而提高土壤有机质质量。施肥虽然能提高农田土壤有机质固存,但作物产量随有机碳含量增加存在阈值,并且施肥存在增加土壤CO2排放及有机碳矿化的温度敏感性的风险。因此,该地区农田土壤在施肥选择时既应保证稳产高产,还应当兼顾考虑作物产量阈值和环境效益。
刘钰莹[6](2020)在《氮肥增效剂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利用效率的影响》文中认为氮肥在稻田易于损失,其当季利用率低。脲酶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脲酶活性以达到延缓尿素水解为铵态氮的目的,硝化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氨的氧化,有效减少氮素淋失和反硝化损失,因此,施用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是一种有效的氮肥管理措施,是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中国南方两种典型水稻土(红壤发育的酸性水稻土和潮土发育的中性水稻土)为对象,通过水稻全生育期盆栽试验,从土壤氮素转化、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氨氧化微生物变化三个角度筛选出两种氮肥增效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和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的最适用量,进一步研究DMPP/NBPT与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探讨氮肥增效剂与生物炭配施影响氮素转化的微生物学机制,为DMPP和NBPT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支撑,为优化稻田生态系统氮素养分管理,减少氮素损失提供科学依据。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提高水稻氮素吸收利用角度上看,单施DMPP/NBPT或配施生物炭都能提高水稻土中的氮肥利用率,但在不同水稻土中的表现效果不同。单施DMPP/NBPT时,DMPP适合于酸性水稻土,而NBPT更适合中性水稻土。酸性水稻土中,以2%的DMPP和0.5%的NBPT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15.3%和14.1%;中性水稻土中,以0.5%的DMPP和0.1%的NBPT的氮肥利用率最高,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11.8%和18.2%。配施生物炭促进了水稻的生长,提升了DMPP和NBPT对氮肥利用率的提高效果,但在不同水稻土中作用效果不同。NBPT配施生物炭后,仅酸性水稻土中的氮肥利用率有显着提高,而DMPP配施生物炭后,仅在中性水稻土中有显着的提升效果。不同温度制备的生物炭作用效果也有差异,酸性水稻土中,配施300BC和500BC后,DMPP的作用效果分别提高了5.9%和1.6%,NBPT的作用效果分别提高了10.2%和8.2%;中性水稻土中,配施300BC对DMPP的作用效果更好,氮肥利用率提高了12.0%,而配施500BC对NBPT作用效果更好,氮肥利用率高5.7%。总体而言,在酸性水稻土中,NBPT+300BC处理对氮肥利用率的提升效果最好,而中性水稻土中以DMPP+300BC处理的效果最好。2.单施DMPP/NBPT或配施生物炭对土壤硝化和反硝化活性的抑制效果均表现为酸性水稻土>中性水稻土。单施DMPP/NBPT时,酸性水稻土中,以2%的DMPP和0.5%的NBPT硝化抑制率最高,而中性水稻土中,以0.5%的DMPP和0.1%的NBPT硝化抑制率最高;就反硝化活性抑制效果而言,NBPT效果优于DMPP,处理21天内,与CK相比,酸性水稻土施用0.5%的NBPT,土壤反硝化活性降低了62%(P<0.05),显着高于施用2%的DMPP(降低11%);中性水稻土处理7天内,施用0.1%的NBPT的反硝化活性降低了26.2%,而施用0.5%的DMPP后降低了16.7%。配施生物炭延长了DMPP/NBPT的硝化抑制时长,但对二者的硝化抑制效果影响不同。生物炭配施提高了DMPP/NBPT的硝化抑制效果,对NBPT在酸性水稻土中效果要高于中性水稻土,而对DMPP在中性水稻土的效果要高于酸性水稻土中。对不同生物炭而言,效果也有差异,在酸性水稻土中,配施300BC对提高NBPT的硝化抑制率的效果更显着(提高10.6-71.9%),而在中性水稻土中,配施300BC对提高DMPP的硝化抑制率的效果更显着(提高16.1-75.4%)。对于反硝化活性来说,配施生物炭都能增强DMPP/NBPT对反硝化的抑制作用,且显着延长酸性水稻土中的作用时长;不同生物炭对反硝化活性的抑制效果在不同土壤中也有差异,在酸性水稻土中,配施500BC的效果较好,DMPP和NBPT的反硝化活性抑制效果分别提高2.73倍和2.11倍;在中性水稻土中,DMPP配施500BC效果较好,NBPT则配施300BC的效果较好,DMPP和NBPT的反硝化活性抑制效果分别提高80%和46%。3.单施DMPP/NBPT或配施生物炭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表现为DMPP>NBPT,且对氨氧化细菌(AOB)的影响大于氨氧化古菌(AOA)。单施DMPP显着抑制水稻土中AOB和厌氧氨氧化菌(AAOB)的丰度而对AOA无影响,而单施NBPT对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影响不显着,但中性水稻土施用0.1%的NBPT能显着抑制厌氧氨氧化微生物丰度。与单施DMPP相比,配施生物炭后,对AOB丰度的作用在不同水稻土表现不同,酸性水稻土中的AOB丰度有所提高,而中性水稻土AOB丰度被抑制了,且均以500BC生物炭作用效果更显着;与单施NBPT相比,配施不同生物炭均能显着抑制(4.4-22.4%)水稻生育中期酸性水稻土中AOB的丰度,但对中性水稻土中AOB的丰度没有显着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丰度与土壤铵态氮浓度的相关性较显着,配施生物炭对中性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与铵态氮之间的关系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崔新卫[7](2019)在《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稻田土壤肥力、细菌群落特征及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了揭示施肥与土壤肥力、化学性质、细菌群落特征及水稻产量品质与养分吸收积累的内在关系,为中南红壤区优质高效栽培及基于可持续生产的稻田快速培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本论文依托设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衡阳红壤实验站始于1982年的有机肥和化肥不同组合施用长期定位试验,共设7个处理:(1)单施有机肥(M)、(2)氮磷钾配施有机肥(NPKM)、(3)氮磷钾(NPK)、(4)氮钾配施有机肥(NKM)、(5)氮磷配施有机肥(NPM)、(6)磷钾配施有机肥(PKM)、(7)不施肥(NF),研究了连续35年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养分、化学性质、细菌群落特征及水稻产量品质与植株地上部氮磷钾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施肥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以有NPKM处理各项指标均最高,分别达到24.65 g/kg,1.31 g/kg,2.26 g/kg,213.01 mg/kg,1.25 g/kg,43.63 mg/kg和178.6 mg/kg,且该处理SOC/TN(10.92)显着高于其它所有处理。等氮磷钾投入下,M处理的土壤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NPK处理。(2)与试验前(p H=5.97)相比,NF和NPK处理土壤p H分别降低了0.06、0.27,而增施有机肥可不同程度提高土壤p H,以M、PKM两处理相对较优,分别比试验前提高了0.11、0.10,表明长期施化肥氮磷钾加速了土壤酸化,而有机肥单施或与磷钾肥配施缓解土壤酸化效果最优。此外,M处理土壤纤维素酶活性最高,为0.27 mg Gluose/g干土/72 h,NPKM处理次之,二者无显着差异,但均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同时,后者脲酶、蔗糖酶活性均最高,分别为0.27 mg NH3-N/g干土/24 h、21.09 mg Glucose/g干土/24 h,其酸性磷酸酶活性仅次于NPM处理,达到4.49 mg Phenol/g干土/24 h,交换性钾、钠离子及盐基离子总量均最高,分别达到0.34、0.35、5.23 cmol/kg,阳离子交换量仅次于PKM处理,达到14.07 cmol/kg。表明NPKM处理对于协同提升四种土壤酶活性效果最优,其交换性钾、钠离子及盐基离子总量最高,阳离子交换量亦相对较高,土壤供肥能力更强。(3)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土壤中优势菌门无明显影响,各施肥处理前四大优势细菌门依次为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Chloroflexi和Nitrospirae,累计占土壤细菌的70%以上。然而,不同施肥处理形成了不同的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E-Mg2+、SOC和AN为调控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形成的关键环境驱动因子。与NF处理相比,M与NPKM处理均显着提高了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Shannon指数分别达到9.79、9.83,而NPK处理导致根际土壤细菌多样性和丰富度均降低,Shannon指数和Chao1分别降低了0.07,183.83,其中chao1显着低于其它各处理。同时,NPKM处理显着提高了Actinobacteria丰度。(4)长期不同施肥处理显着影响籽粒产量、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以NPKM处理产量最高(7.72 t/hm2),显着高于其它各处理,且该处理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均最高,分别达到293.33×104/hm2、188.88 No./panicle。相比于NPK处理,M处理籽粒产量和谷草比分别提高了6.25%和14.78%,而稻草产量降低了6.78%,促进了光合同化产物由稻草向籽粒转运,形成籽粒产量。NPKM处理促进了地上部氮磷钾吸收积累,分别达到135.20、39.59、183.11 kg/hm2,其中,氮肥对地上部钾素吸收积累的促进作用优于磷肥(增加了10.04 kg/hm2),磷肥对地上部氮素吸收积累的促进作用优于钾肥(增加了14.42 kg/hm2),氮钾配施可促进地上部对磷的吸收积累(29.44 kg/hm2),而缺施氮肥情况下,增施磷肥亦限制地上部对磷的吸收积累(27.74 kg/hm2)。(5)施肥不同程度提高了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增幅分别介于7.73%12.35%、2.05%10.19%、2.48%6.83%、1.14%3.04%、0.61%7.93%之间;同时降低了稻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降幅分别介于1.82%6.81%、4.41%10.29%之间。以NPKM处理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最高而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最低,分别达到70.50%、61.76%、86 mm、13.55%、8.85%、30.80%、3.05,米质相对最优。(6)有机肥与氮磷钾平衡配施大幅提高了土壤养分与有机碳、溶解性有机碳含量及阳离子交换能力,显着增加了多种土壤酶活性,有效缓解土壤酸化,并显着提高了根际土壤Actinobacteria丰度,协同改善了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激活产量潜力,形成最高产量;同时大幅提高了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并大幅降低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协调改善稻米外观、加工、食味和营养品质;是中南丘陵区红壤稻田优质高效培肥和可持续生产的合理施肥方式。
蔡媛媛[8](2019)在《基于氮输入水平—土壤氮含量—作物产量三重关系的有机无机配施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合理施肥是保证作物高产并避免面源污染等弊端的重要措施。本研究以我国35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为研究区域,利用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结果,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施氮量及施肥模式对作物产量及氮利用率的影响,以及不同施氮量与化肥比例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为实现化肥减量,提出合理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方案,提供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地区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整体呈现抛物线趋势,部分地区呈现作物产量随施氮量增多而上升趋势;不同地区作物产量最高值普遍出现在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部分地区作物产量最高值出现在纯化肥处理中。2.不同地区氮肥利用率总体呈现随作物施氮量增加而下降趋势。部分地区纯有机肥处理下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不同地区氮肥利用率最高值普遍出现在纯化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中,部分地区氮肥利用率最高值出现在纯有机肥处理中。3.不同地区不同处理之间作物产量差异显着。普遍表现为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与纯化肥处理间作物产量无显着差异,但都高于纯有机肥处理、不施肥处理。纯化肥处理,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与纯有机肥处理间作物产量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不施肥处理。部分地区不施肥处理、纯化肥处理和纯有机肥处理三者之间作物产量无显着差异,但显着低于有机无机肥配施。4.不同地区不同处理之间作物氮肥利用率差异显着。普遍表现为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与纯有机肥处理作物氮利用率无显着差异,但显着高于纯化肥处理。纯化肥处理与纯有机肥处理作物氮利用率无显着差异,但显着低于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另外部分地区不同处理之间作物氮肥利用率均无显着差异。5.不同地区在化肥施氮量比例一定时,作物产量基本上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在作物氮肥施用量超过一定用量后,作物产量开始急剧下降。综合分析施氮量与化肥替代比例两因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可知,利用有机肥对化肥替代能力可观,基本上不会显着降低作物产量,甚至高于纯化肥处理,但为避免显着减产,在考虑提高有机肥替代率时,需要满足总施氮量的需求。
黄容[9](2019)在《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氮转化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有机物料替代部分化肥及其替代后对耕地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是目前农业科学工作者的研究重点。菜地生态系统具有复种指数高、灌水频繁、施肥量大(尤其是氮肥的高投入)等特点,全年的施氮量600-1300 kg·hm-2,是粮食农作物的3-4倍,加速了土壤氮素循环的各个过程的发生;不仅会增加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也会导致菜地生态系统中氮素盈余,造成土壤硝态氮的累积,同时也会伴随土壤酸化、土壤结构退化、土壤养分失衡、微生物(特别是涉氮功能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失调等情况发生。外源有机物料的投入是减少化肥施用量,改善土壤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有机物料还田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土壤氮形态及其微生物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此外,由于我国菜地温室气体排放的田间观测资料的缺乏以及已有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导致我国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估算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在菜园土壤中开展农业有机物料替代部分化肥的研究,不仅可以改善因施用化肥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控制化肥投入以缓解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能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响应国家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化肥零增长”的行动目标,为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技术保障。本研究以紫色菜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连续监测了2016-2018年间(莴笋(Ⅰ)-卷心菜-辣椒-莴笋(Ⅱ)-小白菜轮作)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下(CK:对照;F:常规施肥;玉米秸秆分别配施100%,70%,60%和50%常规施肥量,标记为FS,0.7FS,0.6FS和0.5FS)菜园土壤N2O、CO2和CH4温室气体排放的时序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对比了来自不同农业系统的有机物料包括玉米秸秆(SF)、菌渣(MF)、生物炭(BF)和牛粪(CF)等养分(氮、磷、钾)还田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同时运用室内分析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有机替代下土壤不同氮素形态、养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和蔬菜养分含量、品质,并计算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率;从团聚体的角度,分析了有机替代处理的团聚体稳定性及不同粒级团聚体中矿质氮的分布特征;基于DNA克隆测序、q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从微生物学角度,进一步探讨土壤硝化、反硝化功能微生物(AOA、AOB、nirK、nirS、nosZ)群落结构与丰度特征对化肥减量配施有机物料的响应,揭示有机替代对土壤氮转化的微生物学作用机制;以期通过有机物料替代部分化肥,为紫色菜园土壤养分管理及土壤耕地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对促进我国农业节本增效、节能减排的现实需求有重要意义。论文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1)施肥灌水促进了菜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在常规化肥的基础上减量30%配施秸秆,在未显着影响蔬菜产量的条件下,可以降低菜园土壤CO2和CH4排放,缓解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但对N2O减排效果不显着。试验观测期内(2016年11月至2018年2月),紫色菜园土壤N2O、CO2和CH4温室气体排放高峰主要集中在4-8月,且在施肥灌水后均会出现排放峰,与水热因子密切相关。与常规施肥(F)处理相比,秸秆与化肥配施(FS、0.7FS、0.6FS、0.5FS)处理提高了N2O排放量,累积排放量以及N2O排放系数,其中FS处理的效果最为明显,试验期内N2O平均排放通量高达65.45 kg·hm-2。0.7FS处理降低了土壤CO2和CH4排放,缓解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GWP),而FS处理的GWP较F处理显着提高了34.1%。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对各季蔬菜产量的影响不显着,通过计算温室气体排放强度(GHGI)发现,F和0.7FS处理的GHGI最低,明显低于其他处理,而FS处理的最高,较最低的F和0.7FS处理均显着增加了0.117 kg·kg-1。(2)有机物料等养分(氮、磷、钾)还田条件下,生物炭、秸秆配施化肥处理相较于其他处理能减少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菌渣配施化肥对CH4减排效果较为明显,而牛粪配施化肥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试验期内,来源于不同农业系统的有机物料等养分投入的条件下,生物炭配施化肥(BF)处理较常规施肥(F)处理降低了N2O排放,但平均排放通量差异不显着,牛粪配施化肥(CF)处理则显着增加了N2O排放,试验期内平均排放通量为48.99kg·hm-2。对土壤CO2而言,有机物料配施化肥处理促进了CO2排放(76488-89787 kg·hm-2),但BF处理推迟了CO2排放峰。在等养分投入下,秸秆(SF,-0.45 kg·hm-2)、菌渣(MF,-0.91 kg·hm-2)配施化肥处理促进了CH4吸收,减少CH4排放,CF处理则显着增加了CH4平均排放通量。各有机物料处理较对照CK和F处理均提高了GWP,其中CF较F处理显着提高了34.4%,但有机物料等养分还田处理均可以在未影响蔬菜产量的前提下较对照CK降低了GHGI。(3)有机物料与化肥减量配施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降低了N2O排放和硝态氮淋溶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率。试验期内,施肥灌水增加了菜园土壤矿质态氮(NH4+、NO3-和NO2-)含量,而NO3-的峰值较NH4+略有推迟。同时土壤NH4+和NO3-存在“此消彼长”关系,一般温度较高,含水量较少的条件下,土壤中矿质态氮以NO3-为主。F处理的土壤NH4+、NO3-和NO2-含量并不低甚至高于其他物料处理,增加了N2O排放和硝态氮淋溶的风险。土壤DON和MBN也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且土壤温度对其影响较大,BF处理能有效增加土壤DON含量,秸秆配施60%-100%化肥较其他物料处理能有效提高土壤MBN含量。与秸秆还田相比,BF、MF和CF处理提高了SOC含量。在不显着影响蔬菜的产量条件下,有机物料配施化肥处理的蔬菜硝酸盐含量并未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且较F处理能提高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率,但部分处理降低了农学利用率,这与有机物料的不同物质组成、C/N比、分解速率等因素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4)牛粪与化肥配施处理较其他处理能提高菜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施肥处理提高了粉粘粒和较大团聚体的铵态氮贡献率,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处理较其他物料处理提高了较大团聚体的硝态氮贡献率。对比不同处理下菜园土壤团聚体粒径分布及其稳定性发现,与对照CK相比,各施肥处理有效增加了0.25-2 mm粒径团聚体质量百分比,减少了<0.053 mm粒径组分质量百分比;其中CF处理较其他处理可以有效提高>2 mm粒径团聚体质量百分比,减少<0.053 mm粒径团聚体质量百分比,同时提高了团聚体的稳定性。各施肥处理的NH4+和NO3-主要分布在<0.053 mm粒径中,其中F处理有利于>2 mm粒径中NH4+(23.86mg·kg-1)和NO3-(24.73 mg·kg-1)富集。对不同团聚体粒级NH4+贡献率而言,各施肥处理提高了<0.053和0.25-2 mm粒径团聚体的NH4+贡献率,尤其是<0.053 mm的贡献率(超过了75%),其中MF处理的<0.053 mm粒径的NH4+贡献率最大,为93.81%。对不同团聚体粒级NO3-贡献率而言,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较其他物料处理有利提高0.25-2 mm粒径团聚体的NO3-贡献率,而除牛粪外的其他物料处理主要提高了<0.053 mm粒径的NO3-贡献率。(5)有机物与化肥减量配施处理降低了菜园土壤AOA amoA基因拷贝数,提高了AOB amoA基因拷贝数;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处理的AOA和AOB群落结构明显不同于其他物料处理。菜园土壤氨氧化微生物(AOA、AOB)丰度及群落结构对不同施肥方式的响应存在差异。该试验条件下,土壤AOB amoA基因拷贝数远高于AOA,但二者对不同环境因子的耐受性和生态位存在显着差异。F处理的AOA amoA基因拷贝数最多(5.09×104 copies·g-1),而AOB amoA基因拷贝数最少(1.36×105 copies·g-1)。在秸秆还田的基础上,化肥减量30%-40%有效提高了紫色菜园土壤AOA和AOB amoA基因多样性,但FS处理相对于其他处理降低了AOA和AOB amoA基因的多样性。施肥处理能显着改变AOB的群落结构,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处理的AOA和AOB群落结构明显不同于其他物料处理。除土壤氮素外,土壤磷素和钾素,尤其是速效养分成为影响该试验条件下紫色土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此外SOC和pH对AOB群落结构分布起到重要作用,土壤NH4+和C/N对AOA群落结构分布起到重要作用。(6)有机物料的添加提高了菜园土壤nirS和nirK基因多样性;无外源碳、氮添加的条件下,土壤C/N比对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最大,土壤pH、SOC、土壤氮素、水分含量是影响nirS-、nirK-和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对反硝化微生物(nirS-、nirK-和nosZ-型)而言,0.6FS处理较F处理均提高nirK-和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的基因拷贝数,分别增加了24.6%和12.9%。0.6FS和BF处理对nirS和nirK基因多样性提升效果较为显着;施肥处理对nosZ基因多样性的影响较大,其中仅SF处理较对照CK降低了nosZ基因多样性。对nirS基因进行高通量测序发现,Alphaproteobacteria较Betaproteobacteria对施肥响应较大,Bradyrhizobium是F处理乃至整个nirS-型微生物群落组成的优势菌属,在反硝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与Alphaproteobacteria和Betaproteobacteria具有同源性,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与Alphaprote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Gammaproteobacteria具有同源性。土壤TN对BF处理的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最大,土壤DON对MF和SF处理的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变化的影响最大;土壤NH4+对F处理的nirK-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变化影响最大;土壤pH对BF处理的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较大;总体上,nirS-、nirK-和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分布受土壤pH、SOC、土壤氮素、水分含量的影响较大,同时土壤磷素和钾素也能影响其群落分布。综述所述,菜园土壤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一定的季节变化规律,排放高峰主要集中在4-8月且在施肥灌水后均出现了排放峰,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常规化肥减量30%配施秸秆处理降低了菜园土壤CO2和CH4排放量,减少了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但对N2O减排效果不显着;等养分投入的条件下,生物炭、秸秆配施化肥处理较其他物料处理能减少温室气体的增温潜势。在未影响蔬菜产量下,有机物料与化肥减量配施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氮、磷、钾肥的农学利用率。来自不同农业系统的有机物料对菜园土壤涉氮功能微生物(AOA、AOB、nirK、nirS、nosZ)群落结构与丰度的影响各异,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处理的AOA和AOB群落结构明显不同于其他物料处理;速效养分成为抑制该试验条件下紫色土AOA和AOB群落结构发展的原因;土壤pH、SOC、土壤氮素、水分含量能显着影响nirS-、nirK-和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结构。
马蓓[10](2017)在《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亚热带稻田土壤肥力与产量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施肥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但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上过度依赖化肥,忽视有机肥投入的现象十分严重,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依赖性越来越大,致使土壤板结,肥力下降。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典型红壤性水稻土为对象,采用田间定位试验,试验设置了对照(CK,不施肥)、推荐化肥(RF)、减量化肥(DF,提供RF 3/4的N)、秸秆+低量化肥(RS+LF,分别提供DF 1/2的N)、固体有机肥+低量化肥(M+LF,分别提供DF 1/2的N)、固体有机肥-II+1/2低量化肥(M+1/2LF提供DF 3/4的N)六个不同的氮素处理。根据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对稻谷产量、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土壤活性有机碳、土壤有机氮组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等进行测定分析,分析减氮条件下,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施用对双季稻田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的施肥处理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早晚稻产量。从早稻产量来看,单施化肥RF和DF处理产量较CK增长了66%、64%,三种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较CK仅增长了25%左右。而从晚稻产量来看,RS+LF、M+LF、M+1/2LF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产量不仅较CK增长了47%、30%、25%,而且比RF处理增长了36%、20%、15%,比DF处理增长了24%、8%、5%,而单施化肥RF和DF仅比CK处理增长了8%、19%。从全年产量来看,单施化肥RF与DF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但RS+LF、M+LF、M+1/2LF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下产量均比单施化肥RF和DF高且存在显着性差异。从全年氮素利用效率(NUE)来看,基本和全年产量趋势一致。单施化肥与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早晚稻产量的影响也有所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晚稻产量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而单施化肥对早稻产量的提升效果更好。亚热带地区的化肥施用量可以在一定比例上进行减少,且在减量化肥的基础上,可以用有机肥来部分替代化肥,这样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水稻产量,而且也可以进一步减少化肥氮的施用。(2)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含量有明显差异,RS+LF、M+LF、M+1/2LF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处理下土壤有机碳(SOC)的含量较高,较CK增长了27%、18%、12%。RF、DF单施化肥的处理虽然低于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处理,但较CK也增长了9%、8%。且除单施化肥RF和DF之间无显着性差异之外,其他处理相互之间差异显着,均达到显着与极显着的水平。从颗粒有机碳(POC)含量来看,RF、DF单施化肥的处理颗粒有机碳含量最低,而且低于CK处理,而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处理POC含量较高,较单施化肥的处理增长了30%左右,较CK增长了20%左右。从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来看,RS+LF、M+1/2LF有机无机肥配比措施下MBC含量较CK增加显着,增长了96%、76%,RF、DF单施化肥的处理也比CK处理增长了69%、40%。可见,单施化肥处理下,土壤SOC、MBC的含量较CK有所增长,但是造成了土壤POC的损失,而有机无机肥配比措施下,土壤SOC、MBC、POC都有所增长,且增长速度都比单施化肥快。所以,有机无机肥配比措施处理下,更有利于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积累。(3)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全氮及其组分无明显变化,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处理下全氮(TN)的含量较高,较CK仅增长了6%左右。单施化肥的处理较CK增长了3%左右。除处理CK和DF、M+1/2LF之间有显着差异之外,其他处理相互之间无显着差异。从铵态氮含量来看,单施化肥RF和DF的处理铵态氮含量最高,较CK增长了58%、23%,而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处理较CK铵态氮的含量仅增长了25%左右。从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来看,各处理较CK都增长较快,RS+LF、M+1/2LF有机无机肥配比措施下MBN含量较CK增加显着,增长了74%、115%,单施化肥的处理也比CK处理增长了50%左右。不论单施化肥处理还是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处理,土壤中氮含量及其组分的含量都较CK有所增长,尤其是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处理下MBN的含量,较CK增长较快。而单施化肥处理中,铵态氮的含量增长较快。综合分析可知,不论是单施化肥RF和DF处理还是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处理,都可以显着增产,但有机无机肥配施的处理下增产显着并稳定在较高的产量水平上,不但可以显着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所以,亚热带地区的化肥施用量可以相应的进行减少,且在减少化肥施用量的基础上,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更能促进土壤肥力与产量的提升,是红壤稻田的最佳施肥模式。
二、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红壤性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红壤性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稻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有机无机肥料配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
1.1.1 对土壤物理性状和养分的影响 |
1.1.2 对土壤酶的影响 |
1.2 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机制 |
1.3 土壤团聚体中碳氮的分布 |
1.4 土壤有机碳矿化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点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及测定 |
2.3.1 土壤样品采集 |
2.3.2 土壤样品的测定 |
2.4 数据处理 |
第3章 有机肥不同量等氮替代对稻麦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
3.2.2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土壤容重的影响 |
3.2.3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pH和EC的影响 |
3.2.4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2.5 稻麦产量与土壤肥力相关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有机肥不同量等氮替代对土壤团聚体组成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稳定性 |
4.2.2 土壤团聚体碳氮分布 |
4.2.3 各粒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贡献率 |
4.3 讨论 |
4.3.1 不同量等氮替代土壤团聚体组成及稳定性变化特征 |
4.3.2 不同量等氮替代土壤团聚体和全土碳氮分布变化特征 |
4.3.3 不同量等氮替代各粒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贡献率 |
4.3.4 团聚体-有机碳形成机制 |
4.4 小结 |
第5章 有机肥不同量等氮替代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矿化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量动态 |
5.2.2 土壤有机碳累计矿化率 |
5.2.3 土壤有机碳矿化拟合特征 |
5.2.4 团聚体有机碳矿化速率和累计矿化量 |
5.2.5 团聚体有机碳累计矿化率 |
5.2.6 团聚体碳矿化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贡献 |
5.2.7 团聚体有机碳矿化拟合特征 |
5.3 讨论 |
5.3.1 不同量等氮替代土壤有机碳矿化过程和累计矿化量变化 |
5.3.2 不同量等氮替代有机碳矿化特征 |
5.4 小结 |
第6章 有机肥不同量等氮替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碳转化酶的影响 |
6.2.2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氮转化酶的影响 |
6.2.3 不同量等氮替代对磷转化酶的影响 |
6.2.4 不同量等氮替代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 |
6.4 讨论 |
6.4.1 不同量等氮替代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
6.4.2 不同量等氮替代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理化性质特征 |
6.5 小结 |
第7章 全文展望与总结 |
7.1 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关中地区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我国有机无机肥的发展现状 |
1.2.2 土壤氮素矿化的研究现状 |
1.2.3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
1.2.4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
1.2.5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1.2.6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有机肥原料和制作过程 |
2.2.2 室内试验 |
2.2.3 田间试验 |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 |
2.3.2 土壤物理性质 |
2.3.3 土壤有机质和全氮 |
2.3.4 土壤水分 |
2.3.5 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
2.3.6 水分利用效率 |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4.1 指标计算 |
2.4.2 统计分析 |
第三章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氮素矿化特征的影响 |
3.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铵态氮的影响 |
3.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
3.3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矿质氮的影响 |
3.4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累积矿化氮量和矿化速率的影响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讨论 |
3.5.2 小结 |
第四章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容重和孔隙度的影响 |
4.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饱和导水率和饱和含水量的影响 |
4.3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团聚体及稳定性的影响 |
4.4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 |
4.5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全氮的影响 |
4.6 讨论与小结 |
4.6.1 讨论 |
4.6.2 小结 |
第五章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水分、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
5.1.1 土壤水分剖面变化 |
5.1.2 土壤蓄水量季节变化 |
5.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施肥模式和耕作年限影响土壤磷有效性和碳氮磷耦合转化的微生物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缩略词表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碳素转化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
1.1.1 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 |
1.1.2 土壤有机碳固存及其微生物调控机制 |
1.2 土壤氮素转化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
1.3 土壤磷素转化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
1.3.1 土壤有机磷矿化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
1.3.2 土壤无机磷的活化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
1.4 土壤碳氮磷耦合转化的微生物学机制 |
1.5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的影响 |
1.6 土地利用方式和年限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其功能的影响 |
1.7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
第2章 长期施用不同化肥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及其微生物学机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土壤样品采集 |
2.2.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2.2.3 磷的连续分级形态提取和测定 |
2.2.4 不同形态磷酸盐和土壤孔隙水的氧同位素比值测定 |
2.2.5 磷酸盐氧同位素的平衡比值和质量平衡的计算 |
2.2.6 土壤DNA提取 |
2.2.7 土壤磷循环相关功能基因的定量 |
2.2.8 数据分析 |
2.3 结果分析 |
2.3.1 长期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不同形态磷分布的影响 |
2.3.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酶活性和磷循环功能基因丰度的影响 |
2.3.3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不同无机磷形态的磷酸盐氧同位素比值的影响 |
2.3.4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不同形态磷库中磷酸盐氧同位素比值与磷库含量、微生物活性间的相关性 |
2.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有机磷和无机磷解磷菌群落的影响及其驱动因子 |
3.1 引言 |
3.2 材料和方法 |
3.2.1 试验设计和土壤采样 |
3.2.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3.2.3 土壤磷素分级测定 |
3.2.4 土壤DNA提取、phoD和pqqC基因的定量分析 |
3.2.5 phoD和pqqC基因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和数据库比对 |
3.2.6 微生物群落网络模型构建 |
3.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3 结果分析 |
3.3.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土理化性质和不同形态磷分布的影响 |
3.3.2 有机无机肥对土壤解磷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的影响 |
3.3.3 有机无机肥对土壤解磷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3.3.4 有机无机配施下土壤解磷细菌群落中的关键微生物解析 |
3.3.5 有机无机肥配施下土壤解磷微生物群落的驱动因子 |
3.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碳氮磷素耦合转化相关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试验设计和土壤采样 |
4.2.2 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扩增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 |
4.2.3 高通量定量PCR(HT-qPCR) |
4.2.4 土壤多功能性的测定 |
4.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3 结果分析 |
4.3.1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多种酶活性的影响 |
4.3.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微生物潜在功能的影响 |
4.3.3 土壤多功能性与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潜在功能的关系 |
4.3.4 土壤多功能驱动因素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
4.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土壤碳氮磷转化相关的微生物群落对不同耕作方式和年限的响应及其驱动机制 |
5.1 引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研究区域概况和样品采集 |
5.2.2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和DNA的提取 |
5.2.3 细菌16S rRNA基因和真菌ITS扩增和Illumina高通量测序 |
5.2.4 高通量定量PCR(HT-qPCR) |
5.2.5 数据统计与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土壤碳氮磷含量和pH对耕作方式和年限的响应 |
5.3.2 土壤微生物群落和潜在功能对耕作方式和年限的响应 |
5.3.3 不同耕作年限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和潜在功能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相互关系 |
5.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6章 稻田土壤微生物碳氮磷代谢对耕作年限的响应及其驱动机制 |
6.1 引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试验设计和土壤采样 |
6.2.2 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 |
6.2.3 胞外酶活性测定及其矢量分析 |
6.2.4 土壤DNA提取和高通量定量PCR(HT-q PCR) |
6.2.5 微生物碳代谢潜力和碳利用效率的测定 |
6.2.6 微生物氮代谢潜力和氮利用效率的测定 |
6.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6.3 结果分析 |
6.3.1 稻田土壤理化性质对耕作年限的响应 |
6.3.2 稻田土壤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对耕作年限的响应 |
6.3.3 稻田土壤微生物碳氮磷代谢对耕作年限的响应 |
6.3.4 稻田土壤微生物碳氮代谢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6.3.5 不同耕作年限下稻田土壤有机碳积累的驱动因子 |
6.4 讨论 |
本章小结 |
第7章 全文总结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主要学术成果和所获荣誉 |
(4)红壤性水稻土有机培肥效应及其微生物学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施肥对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影响 |
1.2.1 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2.2 长期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1.2.3 长期施肥对土壤pH的影响 |
1.3 施肥对微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1.3.1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 |
1.3.2 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1.3.3 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4 研究契机和科学问题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期施肥下作物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 |
2.1 试验设计 |
2.1.1 试验地概况 |
2.1.2 试验设计 |
2.1.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长期施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2.2 长期施肥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
2.2.3 长期施肥对土壤pH的影响 |
2.2.4 土壤理化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2.3 讨论 |
2.3.1 长期施肥对土壤养分和pH的影响 |
2.3.2 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2.4 小结 |
第三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量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和样品处理 |
3.1.2 土壤微生物量的测定 |
3.1.3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3.1.4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熵的影响 |
3.2.2 长期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2.3 PLS-PM分析 |
3.3 讨论 |
3.3.1 长期施肥下土壤微生物学特性变化及其土壤肥力的生物指示功能 |
3.3.2 有机碳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的关键因子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设计和样品处理 |
4.1.2 土壤DNA提取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分析 |
4.2.2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 |
4.2.3 细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 |
4.2.4 细菌群落与土壤理化特性和酶活性间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3.1 长期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4.3.2 长期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长期施肥下土壤真菌多样性 |
5.2.2 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物种组成 |
5.2.3 真菌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 |
5.2.4 真菌物种组成与土壤理化因子和酶活性间的相关性分析 |
5.3 讨论 |
5.3.1 长期施肥对真菌Alpha多样性的影响 |
5.3.2 长期施肥对真菌群落组成及结构的影响 |
5.3.3 被孢霉属是参与土壤碳氮循环的关键菌种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施肥影响作物产量 |
1.2.2 施肥影响土壤有机质 |
1.2.3 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质含量 |
1.2.4 原土及团聚体碳组分 |
1.2.5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碳矿化 |
1.2.6 长期试验的作用 |
1.3 存在的问题 |
1.3.1 该地区固碳特征尚不明确 |
1.3.2 该地区土壤及团聚体碳组分研究不足 |
1.3.3 该地区土壤有机碳矿化及温度敏感性缺乏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1 研究内容 |
2.1.1 长期施肥对黄土土壤固碳特征的影响 |
2.1.2 长期施肥对黄土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分布和碳氮含量的影响 |
2.1.3 长期施肥对黄土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
2.1.4 长期施肥对团聚体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
2.1.5 长期施肥土壤有机碳矿化及温度敏感性 |
2.2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雨养及灌溉条件下长期施肥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地概况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3.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5 数据计算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长期施肥作物籽粒产量和生物量的变化 |
3.3.2 长期施肥土壤碳投入量的差异 |
3.3.3 长期施肥土壤碳储量的动态变化 |
3.3.4 长期施肥土壤固碳速率及固碳效率动态变化 |
3.3.5 长期施肥土壤总体及不同处理固碳效率 |
3.3.6 长期施肥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动态变化 |
3.3.7 长期施肥土壤有机碳组分占原土有机碳的百分比 |
3.3.8 长期施肥土壤有机碳与有机碳组分之间的关系 |
3.3.9 长期施肥土壤有机碳平衡 |
3.3.10 长期不同施肥作物产量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关系 |
3.4 讨论 |
3.4.1 长期施肥作物产量与有机碳投入量 |
3.4.2 长期施肥土壤固碳效率 |
3.4.3 土壤固碳速率 |
3.4.4 长期施肥土壤有机碳组分动态 |
3.4.5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固碳潜力 |
3.5 结论 |
第四章 长期施肥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粉黏粒组分及其碳氮分布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地概况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样品采集与处理 |
4.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2.5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长期施肥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分布及其稳定性 |
4.3.2 长期施肥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有机碳含量 |
4.3.3 长期施肥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全氮含量 |
4.3.4 长期施肥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有机碳分配比例 |
4.3.5 长期施肥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中全氮分配比例 |
4.3.6 长期施肥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的有机碳富集因子 |
4.3.7 长期施肥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碳氮比 |
4.4 讨论 |
4.4.1 长期施肥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分布及其稳定性 |
4.4.2 长期施肥土壤团聚体及粉黏粒组分碳、氮分布 |
4.5 结论 |
第五章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农田系统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地概况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样品处理 |
5.2.4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原土有机质储量 |
5.3.2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各组分有机质储量 |
5.4 讨论 |
5.4.1 长期施肥对有机质固存的影响 |
5.4.2 长期施肥对矿质结合态有机质(MOM)的影响 |
5.4.3 长期施肥对颗粒有机质(POM)的影响 |
5.4.4 长期施肥对轻组(Light-POM)和重组颗粒有机质(Heavy-POM)的影响 |
5.4.5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质质量的影响 |
5.5 结论 |
第六章 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农田系统土壤团聚体有机质库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地概况 |
6.2.2 试验设计 |
6.2.3 样品处理 |
6.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6.2.5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长期施肥土壤团聚体中颗粒有机质组分 |
6.3.2 长期施肥土壤两种有机质库 |
6.3.3 长期施肥原土有机碳含量与团聚体各组分有机碳含量之间关系 |
6.3.4 长期施肥土壤团聚体组分有机质碳氮比 |
6.3.5 长期施肥土壤团聚体分组各组分有机质百分比 |
6.4 讨论 |
6.4.1 长期施肥团聚体不同组分有机质含量 |
6.5 结论 |
第七章 长期不同施肥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有机碳库的矿化及温度敏感性 |
7.1 引言 |
7.2 材料与方法 |
7.2.1 试验设计 |
7.2.2 项目测定及方法 |
7.2.3 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 |
7.3 结果与分析 |
7.3.1 长期施肥土壤有机碳累积释放量和活化能 |
7.3.2 长期施肥土壤有机碳库矿化特征 |
7.3.3 长期施肥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动态 |
7.3.4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响应比(LnRR)之间关系 |
7.3.5 施肥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Q10) |
7.3.6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碳活化能 |
7.3.7 长期施肥土壤Q10与各组分Q10之间关系 |
7.3.8 长期施肥土壤Q10与土壤性质之间关系 |
7.4 讨论 |
7.4.1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 |
7.4.2 长期不同施肥土壤有机碳矿化温度敏感性 |
7.5 结论 |
第八章 主要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氮肥增效剂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利用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
1.2.2 氮肥增效剂对土壤氮素转化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
1.2.3 生物炭对土壤氮素转化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用量DMPP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设计 |
2.2.3 测定方法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生物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2.3.2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
2.3.3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2.3.4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2.3.5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土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2.3.6 氨氧化微生物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2.4 讨论 |
2.4.1 不同用量DMPP对水稻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2.4.2 不同用量DMPP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
2.4.3 不同用量DMPP对不同水稻土氨氧化及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用量NBPT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测定方法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生物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3.3.2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
3.3.3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土微生物量碳的影响 |
3.3.4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3.3.5 NBPT对水稻土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3.3.6 氨氧化微生物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4.1 不同用量NBPT对水稻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4.2 不同用量NBPT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
3.4.3 不同用量NBPT对不同水稻土氨氧化及厌氧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四章 DMPP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计 |
4.2.3 测定方法 |
4.2.4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DMPP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和氮吸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4.3.2 DMPP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
4.3.3 DMPP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4.3.4 氨氧化微生物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4.4.1 DMPP配施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4.4.2 DMPP配施生物炭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
4.4.3 DMPP配施生物炭对不同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NBPT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设计 |
5.2.3 测定方法 |
5.2.4 数据分析 |
5.3 结果分析 |
5.3.1 NBPT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2 NBPT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
5.3.3 NBPT配施不同生物炭对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5.3.4 氨氧化微生物与土壤中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
5.4 讨论 |
5.4.1 NBPT配施生物炭对水稻生物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5.4.2 NBPT配施生物炭对不同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 |
5.4.3 NBPT配施生物炭对不同水稻土氨氧化微生物的影响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本论文创新点 |
6.3 存在不足及未来工作展望 |
6.3.1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6.3.2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稻田土壤肥力、细菌群落特征及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本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1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
1.2.2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1.2.3 长期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
1.2.4 长期施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点概况 |
2.2 供试土壤与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 |
2.3.1 土壤样品采集 |
2.3.2 植株样品采集 |
2.4 指标测定 |
2.4.1 土壤养分与基本理化性质测定 |
2.4.2 土壤酶活力测定 |
2.4.3 土壤细菌高通量测序 |
2.4.4 水稻植株及籽粒氮磷钾含量测定 |
2.4.5 稻米品质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5.1 基本统计分析 |
2.5.2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与处理 |
2.5.3 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三章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肥力与化学性质的影响 |
3.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影响 |
3.1.1 全氮和碱解氮变化 |
3.1.2 全磷与有效磷变化 |
3.1.3 全钾和速效钾变化 |
3.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化学性质影响 |
3.2.1 土壤pH |
3.2.2 土壤有机碳 |
3.2.3 土壤碳氮比 |
3.2.4 土壤酶活性 |
3.2.5 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 |
3.3 土壤养分与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
3.4 本章讨论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的影响 |
4.1 测序数据概况 |
4.1.1 下机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
4.1.2 有效数据的OTUs注释 |
4.1.3 长期定位不同施肥处理的OTUs比较 |
4.2 土壤细菌的丰富度与多样性分析 |
4.2.1 测序样品获取的物种信息 |
4.2.2 样品OTUs稀释曲线 |
4.2.3 土壤细菌α多样性 |
4.3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
4.3.1 细菌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
4.3.2 细菌群落结构PCoA分析 |
4.4 长期不同施肥对土壤细菌群落构成的影响 |
4.4.1 门水平的土壤细菌群落构成 |
4.4.2 门水平的细菌丰度分析 |
4.4.3 LEfSe分析 |
4.5 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特征 |
4.5.1 CCA分析 |
4.5.2 Mantel test分析 |
4.6 本章讨论 |
4.7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晚稻产量构成与养分吸收积累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
5.1 长期不同施肥对晚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5.1.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
5.1.2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
5.1.3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与土壤酶活的相关性分析 |
5.1.4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与土壤阳离子交换能力相关性分析 |
5.1.5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与门水平细菌丰度的相关性分析 |
5.2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的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积累与分布特征 |
5.2.1 水稻地上部生物产量及其分配特征 |
5.2.2 水稻地上部各器官养分含量 |
5.2.3 地上部氮素吸收积累与分布特征 |
5.2.4 地上部磷素吸收积累与分布特征 |
5.2.5 地上部钾素吸收积累与分布特征 |
5.3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5.3.1 精米率与整精米率 |
5.3.2 垩白粒率与垩白度 |
5.3.3 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 |
5.3.4 蛋白质含量 |
5.4 本章讨论 |
5.5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全文缩写及其中、英文对照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基于氮输入水平—土壤氮含量—作物产量三重关系的有机无机配施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氮肥研究现状 |
1.2.1 氮肥施用现状 |
1.2.2 氮肥施用与环境的关系 |
1.3 有机肥代替部分化肥意义 |
1.3.1 国内外有机肥料施用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
1.3.2 有机无机肥合理配施的重要性及研究进展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不同施氮量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区域概况 |
2.1.2 长期试验监测结果 |
2.1.3 数据处理方法及研究内容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东北地区不同施氮量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2.2.2 华北地区不同施氮量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2.2.3 西北地区不同施氮量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2.2.4 西南地区不同施氮量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2.2.5 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施氮量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施氮模式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长期试验监测结果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东北地区不同施氮模式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3.2.2 华北地区不同施氮模式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3.2.3 西北地区不同施氮模式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3.2.4 西南地区不同施氮模式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3.2.5 长江中下游地区不同施氮模式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3.3 讨论 |
3.3.1 单施化肥、有机肥对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3.3.2 有机无机配施对作物产量与氮利用率的影响 |
第四章 作物产量与作物当季氮施入量及化肥比例关系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东北地区不同施氮量与化肥比例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2.2 华北地区不同施氮量与化肥比例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2.3 西北地区不同施氮量与化肥比例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2.4 西南地区不同施氮量与化肥比例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2.5 长江中下地区不同施氮量与化肥比例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氮转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土壤中氮转化过程及影响因素 |
1.1.1 土壤氮转化过程 |
1.1.2 土壤氮转化关键过程的影响因子 |
1.2 土壤氮转化过程的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氮转化的关键微生物过程 |
1.2.2 土壤氮转化的非生物过程 |
1.2.3 土壤氮转化过程的调控措施 |
1.3 有机物料的研究现状 |
1.3.1 有机物料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3.2 有机物料对土壤养分及团聚体的影响 |
1.3.3 有机物料对土壤氮素转化及其相关微生物的影响 |
1.4 菜园土壤氮转化研究进展 |
1.5 小结 |
第2章 绪论 |
2.1 选题意义 |
2.2 研究目标 |
2.3 研究内容 |
2.3.1 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2.3.2 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氮素形态及蔬菜养分利用率的影响 |
2.3.3 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矿质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
2.3.4 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硝化及反硝化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
2.4 技术路线 |
2.5 研究方案 |
2.5.1 研究区概况及供试材料 |
2.5.2 试验设计 |
2.5.3 气体采集及测定 |
2.5.4 土样、植株样采集及测定 |
2.5.5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3章 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对菜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分析 |
3.2.1 菜园土壤N_2O排放特征 |
3.2.2 菜园土壤CO_2排放特征 |
3.2.3 菜园土壤CH_4排放特征 |
3.2.4 菜园土壤N_2O排放系数、温室气体增温潜势及强度 |
3.3 讨论 |
3.3.1 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对N_2O的影响 |
3.3.2 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对CO_2的影响 |
3.3.3 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对CH_4的影响 |
3.3.4 秸秆与化肥减量配施对N_2O排放系数及温室气体增温潜势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不同有机物料等氮量施用对菜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分析 |
4.2.1 菜园土壤N_2O排放特征 |
4.2.2 菜园土壤CO_2排放特征 |
4.2.3 菜园土壤CH_4排放特征 |
4.2.4 菜园土壤N_2O排放系数、温室气体增温潜势及强度 |
4.3 讨论 |
4.3.1 不同有机物料等氮量施用对N_2O的影响 |
4.3.2 不同有机物料等氮量施用对CO_2的影响 |
4.3.3 不同有机物料等氮量施用对CH_4的影响 |
4.3.4 不同有机物料等氮量施用对N_2O排放系数及温室气体增温潜势的影响 |
4.4 小结 |
第5章 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氮形态及蔬菜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结果分析 |
5.2.1 菜园土壤NH_4~+、NO_3~-、NO_2~-的动态变化特征 |
5.2.2 菜园土壤MBN、DON的动态变化特征 |
5.2.3 菜园土壤有机碳及养分含量变化特征 |
5.2.4 蔬菜氮贮存形态 |
5.2.5 蔬菜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 |
5.2.6 蔬菜产量和肥料农学利用率 |
5.3 讨论 |
5.3.1 有机替代对土壤不同氮素形态的影响 |
5.3.2 有机替代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3.3 有机替代对蔬菜氮贮存形态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5.4 小结 |
第6章 有机替代下菜园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氮的分布特征 |
6.1 引言 |
6.2 结果分析 |
6.2.1 菜园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 |
6.2.2 菜园土壤团聚体中NH_4~+、NO_3~-的含量 |
6.2.3 菜园土壤团聚体氮贮量及贡献率 |
6.3 讨论 |
6.3.1 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团聚体的影响 |
6.3.2 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团聚体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影响 |
6.4 小结 |
第7章 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硝化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
7.1 引言 |
7.2 结果分析 |
7.2.1 AOA和AOB amoA基因拷贝数 |
7.2.2 土壤氨氧化微生物功能基因多样性分析 |
7.2.3 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热度图分析 |
7.2.4 AOA和AOB系统发育树 |
7.3 AOA和AOB amoA基因氨氧化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 RDA分析 |
7.4 讨论 |
7.4.1 有机替代对土壤氨氧化古菌(AOA)的影响 |
7.4.2 有机替代对土壤氨氧化细菌(AOB)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8章 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反硝化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
8.1 引言 |
8.2 结果分析 |
8.2.1 nirS, nirK和nosZ基因拷贝数 |
8.2.2 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多样性分析 |
8.2.3 nirS, nirK和nosZ基因系统发育树 |
8.2.4 nirS, nirK和nosZ-型反硝化微生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分析 |
8.2.5 nirS-型反硝化微生物高通量测序 |
8.3 讨论 |
8.3.1 有机替代对土壤nirS-型反硝化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
8.3.2 有机替代对土壤nirK-型反硝化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
8.3.3 有机替代对土壤nosZ-型反硝化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
8.4 小结 |
第9章 结论 |
9.1 主要结论 |
9.2 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 |
(10)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亚热带稻田土壤肥力与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2 研究内容 |
1.1.3 技术路线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生产力的影响 |
1.2.2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变化 |
1.2.3 不同施肥处理土壤氮组分的变化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3 样品采集与前处理 |
2.4 测定方法 |
2.5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第三章 氮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氮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早稻产量的影响 |
3.2.2 氮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晚稻产量的影响 |
3.2.3 氮素农学利用效率 |
3.3 讨论 |
3.4 小结 第四章 氮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氮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2.2 氮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颗粒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4.2.3 氮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活性有机碳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小结 第五章 氮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稻田土壤氮组分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氮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 |
5.2.2 氮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
5.2.3 氮肥减量与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的影响 |
5.3 讨论 |
5.4 小结 第六章 全文结论及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
四、有机-无机肥料配施对红壤性水稻土氮素转化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肥等氮替代化肥对稻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D]. 刘明月. 扬州大学, 2021(09)
- [2]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关中地区土壤肥力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D]. 段晨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施肥模式和耕作年限影响土壤磷有效性和碳氮磷耦合转化的微生物学机制[D]. 毕庆芳. 浙江大学, 2020
- [4]红壤性水稻土有机培肥效应及其微生物学机制[D]. 郭乾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5]长期施肥对黄土高原旱地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D]. 王仁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6]氮肥增效剂与生物炭配施对水稻土氮素转化及利用效率的影响[D]. 刘钰莹. 浙江大学, 2020(02)
- [7]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红壤稻田土壤肥力、细菌群落特征及水稻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研究[D]. 崔新卫. 湖南农业大学, 2019
- [8]基于氮输入水平—土壤氮含量—作物产量三重关系的有机无机配施优化研究[D]. 蔡媛媛. 天津农学院, 2019(08)
- [9]有机替代对菜园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氮转化的影响[D]. 黄容. 西南大学, 2019(01)
- [10]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对亚热带稻田土壤肥力与产量的影响[D]. 马蓓.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