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陆18S(论文文献综述)
梁满中,王锋,殷小林,肖翡翠,张聪枝,高琴梅,刘伟浩,胡舒畅,陈良碧[1](2021)在《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文中提出雄性不育性是植物界存在的普遍现象,雄性不育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我国水稻杂种优势的利用经历了"三系法""两系法"和"第三代"杂交水稻的发展历程,该历程的实质就是水稻雄性不育系种子生产技术体系的发展。本文综述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两用核不育系和隐性核不育系在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的研究进展,展望了水稻雄性不育系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杂交水稻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张霖,刘艳,刘欢,向志攀,陈依君,陈慧玲,戴小军,毛丹丹,梁满中,陈良碧[2](2021)在《双高低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鉴定和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低温敏核不育系是一类具有低温不育、高温可育特点的杂交水稻育种资源,即利用自然高温繁殖不育系,利用自然较低温度进行杂交制种。目前这类不育系一直没有大面积应用,其主要原因是有关低温敏核不育系的鉴定标准、应用技术体系还不完善,调控花粉不育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本研究以安全制种和高产繁殖不育系为主要目标开展相关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探讨,首次提出"双高"低温敏核不育水稻的技术标准:花粉不育的临界温度高(≥28℃),高温(≥32℃水温或自然日均温32℃)条件下结实率高(≥60%);以及鉴定双高低温敏核不育系的方法:在不育系发育进入花粉母细胞时,在恒温28℃的循环水条件下处理幼穗15 d,镜检花粉不育度达99.9%的材料为花粉不育临界温度高的不育系;在不育系发育进入花粉母细胞时,在恒温32℃的循环水条件下处理幼穗15 d (或自然日均温32℃连续6 d),结实率60%以上为耐高温不育系。D3-1S为双高低温敏核不育系,根据双高低温敏核不育系的温度指标和我国水稻主栽区的自然温度变化规律,初步确定低温敏核不育系的安全杂交制种区域和繁殖区域。本研究旨在促进低温敏核不育水稻的研究与应用。
符辰建,胡小淳,符星学,秦鹏,王凯,黎琛子,吴挺飞,刘珊珊,杨远柱[3](2021)在《优质抗病高配合力中籼两用核不育系隆科638S的选育及应用》文中认为利用传统育种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有机结合,成功培育出了株型理想、不育转换起点温度低于23.5℃、育性稳定、异交性好、配合力强的两用核不育系隆科638S,于2014年通过湖南省品种审定。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隆科638S含有约56.0%的早籼稻遗传背景,以及约8.7%的粳稻遗传背景,为充分利用"早晚生态型间和籼粳亚种间"双重杂种优势奠定了遗传基础。依据分子设计和杂种优势群理论,按"双亲抗性基因互补"和"双亲品质基因一致性"配组原则,高效培育出一批绿色、优质、广适、高产的隆两优系列品种,迅速成为我国南方杂交水稻主栽品种,推动了长江流域杂交中籼品种的更新换代。
尹晴[4](2019)在《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文中认为为明确三个新选育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农艺性状、不育起点温度、异交特性和稻米品质配合力等性状,本研究以目前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两用核不育系C815S为对照,对新育成的不育系阳S、浩S和166S的特征特性进行分析,利用这三个不育系为母本,与五山丝苗、E33、粤农丝苗、华占等四个恢复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其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主要结果如下:(1)长沙5月初播种,阳S与对照C815S的播始历期相当,株型紧凑;浩S的播始历期长于对照,主茎叶片数较多、倒一节节间长度较短、每穗总粒数较多、着粒密度较大、穗较长、农艺性状优良;166S的播始历期与对照相当、株高较矮、叶片较宽、分蘖能力较强、每穗总粒数较多、穗长长于对照。(2)阳S花时集中,颖花开放高峰期集中在11:00-13:30,中午12:30达到开花高峰,该不育系包颈率较低、柱头活力较高;浩S的花时相对分散,开放高峰期在11:00-13:00,该不育系开颖历期较长、颖间距较大,柱头双边外露率和柱头总外露率均极高,柱头活力较强,包颈率略高于对照,异交特性十分优良;166S的开花高峰时段为9:00-11:00,开花高峰期较早,在9:30达到开花高峰,午前开花率较高,柱头活力较强,包颈率偏高,制种时需要采取合理措施解除包颈。(3)阳S不育起点温度低于22.5℃,166S不育起点温度介于22.5℃和23.5℃之间,两者育性较低;浩S不育起点温度略高于23.5℃,不育起点温度偏高,下一步将通过扩大种植群体和增压选择,降低该不育系的不育起点温度和制种风险。(4)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表明,糙米率、整精米率、粒长、长宽比、垩白度、垩白粒率、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8个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方差达到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这8个性状的遗传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影响;糙米率、精米率、粒长、长宽比、碱消值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主要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影响,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等性状主要受恢复系基因加性效应影响,整精米率和胶稠度等性状主要受非加性效应影响。不育系阳S、166S和恢复系五山丝苗、粤农丝苗相对容易配出稻米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良好的杂交组合。
谢留杰,段敏,曾国应,黄善军,潘晓飚,刘庆龙[5](2016)在《8个籼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及开花习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选取生产上广泛应用的8个水稻籼型两用核不育系为研究对象,分析在台州地区不同播种期的不育系育性转换特性,同时开展制种相关的开花特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湘陵628S、陆18S以及株1S不育起点温度较低,育性敏感安全期更长,在制种时段选择上有更大的空间;培矮64S、深08S、Y58S及1892S的柱头外露率高且开颖持续时间也相对较长,1892S、株1S、陆18S和湘陵750S开花时间相对集中,有利于异交结实。
圣忠华[6](2013)在《水稻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及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精细定位》文中认为株1S是当前我国广泛用于两系法杂交早稻组合配制的低不育起点温度高配合力的温敏核不育系。本研究以株1S为材料,对其花粉败育的细胞学、不育性状的经典遗传学、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进行了研究。水稻中1W温敏白条纹叶突变体来源于日本晴经EMS诱变。该突变体苗期低于28℃条件下表现白条纹叶,随着发育的进行以及温度的升高,其白条纹叶逐渐转变为与野生型日本晴几乎无差异的绿叶。本试验对中1W温敏白条纹叶的农艺性状、不同发育时期叶绿素含量、叶色不同部位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白条纹叶基因的遗传规律、精细定位等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花粉败育细胞学观察表明,株1S花粉败育起始于小孢子早期,一直持续至花粉成熟期,由于绒毡层细胞解体迟缓,不能提供其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而导致花粉败育。株1S花粉败育花药壁亚显微结构观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研究结果。2育性经典遗传学分析表明,株1S不育基因与安农S-1,福龙S的不育基因部分等位;与C815S,培矮64S的温敏核不育基因完全不等位。株1S温敏不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3不育基因精细定位结果表明,株1S不育基因位于第2染色体短臂上,定位于In-Del标记In101与In91之间的30.2Kb的区域内。该基因暂命名为tms9。4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在该30.2Kb的区域内存在7个候选基因(ORF),根据各候选基因在株1S可育和不育条件下的表达以及各候选基因测序,最终第6个候选基因(LOCOs02g12290)被认为最有可能是株1S不育目标基因,进一步的转基因功能互补验证实验正在进行。5中1W温敏白条纹叶除株高显着低于野生型外,其他农艺性状与野生型无显着差异。6中1W温敏白条纹叶田间条件下四叶期、分蘖期、孕穗期的叶绿素含量显着低于野生型,抽穗期及以后则与野生型差异不显着。7中1W温敏白条纹叶白色部分叶绿体数量明显少于野生型;叶绿体结构异常,具体表现为内囊体数目较少,基粒片层排列疏松不连续,嗜锇小体较多,淀粉体较少。叶片转绿后,叶绿体结构与野生型无显着差异。8遗传分析表明:中1W温敏白条纹叶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该基因定位在水稻第9染色体端粒附近SSR标记RM23742和RM23759之间约486.5Kb的区域内,该区域内含有5个BAC克隆子,该基因暂命名为wsl1。
张志刚,颜育民,王桂元,罗治斌,罗孝和[7](2013)在《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双8S的选育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双8S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株1S为母本,培矮64S为父本杂交,采用再生强化选择压力的育种方法育成的水稻中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于2007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该不育系具有株叶形态好、分蘖能力强、植株抗倒和抗病性强、开花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米质优良、配合力强、容易繁殖制种等优点。用双8S与0293配组选育的杂交稻新组合双两优1号表现高产、优质、抗倒伏,于200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敬烈[8](2012)在《云南保山市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繁殖相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C815S是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选育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育性受光照、温度双因子共同控制,在长日照、短日照条件下其不育起点温度分别为22℃、23℃,生理下限温度为17.5℃,可见其可育温度范围较局限,具有一定的繁殖难度。为综合探求C815S大面积生产繁殖应用的关键技术和有效方法,本研究利用云南省保山市优越的地理气候条件做了初步研究,希望为今后云南地区大面积繁殖两用核不育系提供相关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C815S在云南保山繁殖平均产量在500kg/667m2以上,初步选定云南保山市施甸县水长乡(海拔1560m)处为最佳繁殖地点。C815S在冷灌处理下和自然条件下繁殖结实率都在70%左右。2.云南保山的气候条件适合大部分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繁殖。在考察几个不同的不育系在保山的繁殖情况后发现这几个不育系的育性皆顺利转化,有不同程度的结实率。3.喷施“天达2116”可以有效增加水稻抗病性、提高农产品品质,对水稻产量增幅明显。C815S在云南保山最佳的繁殖群体为22万穗667m2左右。4.云南保山市施甸县水长试验田7月中旬到8月中旬此段时间平均气温为21.27℃,平均水温21.80℃,平均最低气温为17.93。C,平均最低水温为20.48℃,在此温度条件下繁殖两用核不育系C815S,既能保证其敏感期对于低于不育起点温度的育性要求,而又处理高于其生理下限温度的安全环境。5.结合云南保山市地理气候条件及本试验结果,可知在云南省保山市建立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基地是切实可行的,并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斯华敏,付亚萍,刘文真,孙宗修,胡国成[9](2012)在《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系谱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两系杂交水稻快速发展,截止2010年底,共有427个两系组合通过审定。两系杂交水稻已经奠定了在我国水稻生产中的重要地位,而光温敏核不育系是两系杂交水稻的基础。本文从实用性角度研究了1994年以来通过审定和获得新品种保护权的两系组合所涉及的130个光温敏核不育系,分析了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基本来源和其中126个不育系的系谱。以原始光温敏核不育系为起点演绎了不育系之间的衍生关系,介绍了大面积应用及获得新品种保护权的73个不育系的系谱,归纳了新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育成途径。讨论了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反应类型与其核不育基因来源的关系。提出利用光温敏核不育系开展分子生物学研究过程中,有必要通过系谱分析不育系之间的衍生关系,对不育系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强调了促进光温敏核不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对加快实用性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积极应对两系杂交稻制种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敬烈,李婷,唐文邦,王建龙[10](2011)在《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技术研究进展》文中认为随着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繁殖研究的不断发展,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技术与繁殖途径在不断改进和创新。总结了目前两用核不育系的主要繁殖技术,简要概述了各种繁殖途径的技术要点与研究进展,并对不同繁殖途径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讨论。
二、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陆18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陆18S(论文提纲范文)
(1)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利用 |
1.1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1.2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1.3 滇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1.4 BT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
1.5 D1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1.6 其他细胞质雄性不育类型 |
2 两用核不育系的利用 |
2.1 光敏核不育系 |
2.2 温敏核不育系 |
2.3 短光敏核不育系 |
2.4 低温敏不育系 |
2.5 湿敏核不育系 |
3 隐性核不育系的利用 |
4 展望 |
(2)双高低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鉴定和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花粉碘化钾染色 |
1.3 安全制种与高产繁殖安全率统计 |
1.4 育性敏感期低温处理 |
1.5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低温敏核不育株系花药形态的比较 |
2.2 不同低温敏核不育株系花粉育性的比较 |
2.3 高温条件下不同低温敏核不育株系结实率的比较 |
2.4 低温敏核不育系安全制种区域分析 |
2.5 海南省低温敏核不育系安全制种区与高产繁殖区分析 |
3 讨论 |
(3)优质抗病高配合力中籼两用核不育系隆科638S的选育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过程 |
2 主要特征特性 |
2.1 形态特征 |
2.2 生育期 |
2.3 育性表现 |
2.4 可繁性 |
2.5 异交特性 |
2.6 品质 |
2.7 抗性 |
2.8 配合力 |
3 配组应用 |
3.1 产量表现 |
3.2 抗性表现 |
3.3 品质表现 |
3.4 氮肥利用效率 |
3.5 生育期表现 |
3.6 农艺性状 |
4 推广应用 |
5 繁殖技术要点 |
6 制种技术要点 |
7 讨论 |
(4)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研究 |
1.2.1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的发现 |
1.2.2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利用 |
1.2.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选育的标准和方法 |
1.3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制种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1.3.1 选育低不育起点温度水稻两用核不育系 |
1.3.2 防止水稻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漂移 |
1.3.3 科学安排水稻两用核不育系制种基地和时段 |
1.3.4 水稻两用核不育系育种创新 |
1.4 稻米品质相关研究 |
1.4.1 稻米品质性状构成 |
1.4.2 稻米品质性状遗传研究 |
第2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农艺性状分析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播始历期 |
2.2.2 叶龄和分蘖 |
2.2.3 上三叶形态特征 |
2.2.4 地上部节间形态特征 |
2.2.5 穗部性状 |
2.3 讨论与小结 |
第3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 |
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日开花动态 |
3.2.2 开颖习性 |
3.2.3 柱头外露率与包颈率 |
3.2.4 柱头活力 |
3.3 讨论与小结 |
第4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不育起点温度鉴定 |
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与小结 |
第5章 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分析 |
5.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测定项目 |
5.1.4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 |
5.2.2 供试组合配合力方差 |
5.2.3 稻米品质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和特殊配合力效应方差 |
5.2.4 稻米品质性状特殊配合力(SCA)分析 |
5.3 讨论与小结 |
第6章 总结 |
6.1 农艺性状 |
6.2 异交特性 |
6.3 不育起点温度 |
6.4 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8个籼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及开花习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生育特性调查 |
1.2.2 育性考察及温湿度记录 |
1.2.3 不育系开花习性调查 |
1.2.4 柱头外露率考查 |
1.2.5 张颖角度测量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种期对两用核不育系生育期和育性的影响 |
2.2 两用核不育系柱头外露率表现 |
2.3 两用核不育系单日开花分布 |
2.4 不育系张颖角度及张颖持续时间 |
2.5 两用核不育系单穗逐日开花分布 |
3 讨论 |
(6)水稻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及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精细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应用研究 |
1.1 水稻光敏核不育系的发现 |
1.2 农垦58S不育基因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应用 |
1.3 安农S-1不育基因源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应用 |
1.4 多个不育基因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及应用 |
1.5 其它自然变异来源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的选育与应用 |
2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花粉败育细胞学研究进展 |
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遗传及不育分子机理研究 |
3.1 不同来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不育基因的经典遗传学研究 |
3.1.1 农垦58S及其衍生不育系的遗传研究 |
3.1.2 安农S-1及其衍生不育系不育基因的经典遗传学研究 |
3.1.3 其他来源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经典遗传学研究 |
3.2 不同来源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与克隆研究 |
3.2.1 农垦58S及其衍生不育系的不育基因定位与克隆 |
3.2.2 安农S-1及其衍生不育系的不育基因定位 |
3.2.3 其他来源的水稻光温敏核不育基因定位 |
3.3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 |
4 水稻叶色突变基因相关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水稻株1S温敏核不育系花粉败育细胞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1.3 试验方法 |
1.3.1 试验材料的预处理 |
1.3.2 水稻株1S温敏核不育系花药石蜡切片制作 |
1.3.3 水稻株1S花药超薄切片的制作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株1S花粉败育的细胞学观察 |
2.2 水稻株1S花粉败育的花药壁亚显微结构观察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株1S温敏核不育遗传研究 |
1 材料和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等位性验证 |
1.2.2 亲本及F_2群体育性鉴定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等位性验证 |
2.2 亲本及3个F_2群体育性鉴定 |
2.3 F_2群体育性分离规律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株1 S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F_2群体育性鉴定方法 |
1.2.2 DNA提取方法 |
1.2.3 PCR反应体系的配制 |
1.2.4 PCR扩增程序 |
1.2.5 电泳程序 |
1.2.6 银染过程 |
1.2.7 SSR标记亲本多态性筛选 |
1.2.8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初步定位方法 |
1.2.9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精细定位方法 |
1.2.10 基因的表达分析 |
1.2.11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候选基因的确定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的初步定位 |
2.2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 |
2.3 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tms9候选基因的确定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水稻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的精细定位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植物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水稻中1W农艺性状考察 |
1.2.2 水稻中1W不同发育时期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1.2.3 水稻中1W叶色不同部位叶绿体亚显微结构观察方法 |
1.2.4 基因组DNA提取和基因型分析 |
1.2.5 SSR标记亲本多态性筛选 |
1.2.6 水稻中1W白条纹叶突变基因的初步定位方法 |
1.2.7 水稻中1W白条纹叶突变基因的精细定位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中1W白条纹叶突变体的农艺性状考察 |
2.2 中1W不同发育时期叶绿素含量测定和分析 |
2.3 中1W叶色不同部位叶绿体亚显微结构观察 |
2.4 水稻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的遗传分析 |
2.5 水稻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及创新 |
1 水稻株1S温敏核不育机理研究 |
1.1 株1S花粉败育细胞学观察 |
1.2 株1S育性经典遗传分析 |
1.3 株S温敏核不育基因的精细定位 |
2 水稻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的精细定位 |
2.1 水稻中1W农艺性状分析 |
2.2 水稻中1W不同发育时期叶绿素含量 |
2.3 水稻中1W叶色不同部位叶绿体亚显微结构 |
2.4 水稻中1W叶色基因的遗传分析与精细定位 |
3 本研究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双8S的选育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选育方法及经过 |
1.1 材 料 |
1.2 方 法 |
1.3 选育经过 |
2 特征特性 |
2.1 农艺性状 |
2.2 生育特性 |
2.3 育性温光反应特点 |
2.4 育性转换温度 |
2.5 花器性状及开花习性 |
2.6 稻米品质 |
2.7 稻瘟病和白叶枯病抗性 |
2.8 繁殖制种特性 |
3 双8S的配组应用 |
4 讨 论 |
4.1 利用再生加大选择压力选育光温互作型核不育系的方法 |
4.2 光温敏不育系发育感光性与光温敏不育基因的关系 |
4.3 双8S高产制种应注意的问题 |
(8)云南保山市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繁殖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1.1 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特性 |
1.1.2 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研究进展 |
1.1.3 两用核不育系的核心种子生产 |
1.1.4 小结 |
1.2 本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云南保山市C815S繁殖特性研究 |
2.1 C815S在不同海拔高度下的繁殖情况 |
2.1.1 供试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生育期表现 |
2.2.2 株高穗长表现 |
2.2.3 穗部特性 |
2.2.4 结实性状 |
2.2.5 产量性状 |
2.2.6 小结与讨论 |
2.3 冷灌繁殖与自然低温繁殖 |
2.3.1 试验方法与材料 |
2.3.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2.3.3 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不同的不育系在云南保山市的繁殖情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4章 药剂处理、不同群体下对C815S繁殖的影响 |
4.1 “天达2116”处理对C815S繁殖特性的影响 |
4.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与分析 |
4.1.3 小结与讨论 |
4.2 不同群体下C815S的繁殖特性研究 |
4.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2.3 小结与讨论 |
第5章 保山市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田间小气候研究 |
5.1 自动温度记录仪记录田间气候 |
5.2 水长乡气象站理论气象资料 |
5.3 小结与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系谱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光温敏核不育系实际应用的基本情况 |
2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系谱分析 |
2.1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基本来源 |
2.2 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衍生关系 |
2.2.1 由农垦58S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 |
2.2.2 由安农S-1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 |
2.2.3 由株1S和贺S衍生的光温敏核不育系 |
2.3 主要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系谱 |
2.4 新光温敏核不育系的产生途径 |
2.4.1 创制新的不育资源 |
2.4.2 利用现有不育系转育 |
2.4.3 系统选育 |
2.4.4 辐射 |
2.4.5 生物技术 |
2.4.6 多种技术结合 |
3 对光温敏核不育系的衍生关系与不育系的遗传育种研究的一些思考 |
3.1 光温敏不育系的衍生关系与不育系育性转换的光温反应类型 |
3.2 光温敏不育系的衍生关系与光温敏不育相关基因研究 |
3.3 光温敏不育系的衍生关系与实用性光温敏不育系的选育 |
(10)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特性 |
2 两用核不育系繁殖研究进展 |
2.1 冷水串灌繁殖 |
2.1.1 确定合适的繁殖基地和季节 |
2.1.2 培育壮秧, 插足基本苗 |
2.1.3 掌握合适的始灌期、灌水深度和冷灌持续时间 |
2.1.4 适时喷施“九二○” |
2.1.5 做好隔离保纯工作, 适时收获 |
2.2 冬季繁殖 |
2.2.1 海南冬季繁殖 |
2.2.2 越冬繁殖 |
2.3 再生繁殖 |
2.3.1 繁殖的前茬后期管理 |
2.3.2 确定适宜的割茬高度 |
2.3.3 割蔸后管理 |
2.3.4 严格去杂 |
2.3.5 适当喷施“九二○” |
2.4 核不育系组培快繁 |
2.5 高海拔繁殖两用核不育系 |
3 两用核不育系的核心种子生产 |
4 小结 |
四、水稻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陆18S(论文参考文献)
- [1]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及其在杂种优势中的利用[J]. 梁满中,王锋,殷小林,肖翡翠,张聪枝,高琴梅,刘伟浩,胡舒畅,陈良碧. 生命科学研究, 2021(05)
- [2]双高低温敏核不育水稻的鉴定和应用研究[J]. 张霖,刘艳,刘欢,向志攀,陈依君,陈慧玲,戴小军,毛丹丹,梁满中,陈良碧. 生命科学研究, 2021(05)
- [3]优质抗病高配合力中籼两用核不育系隆科638S的选育及应用[J]. 符辰建,胡小淳,符星学,秦鹏,王凯,黎琛子,吴挺飞,刘珊珊,杨远柱. 中国稻米, 2021(03)
- [4]三个新选育两用核不育系特征特性研究[D]. 尹晴.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5]8个籼型两用核不育系育性及开花习性研究[J]. 谢留杰,段敏,曾国应,黄善军,潘晓飚,刘庆龙. 杂交水稻, 2016(06)
- [6]水稻株1S温敏核不育基因及中1W温敏白条纹叶基因精细定位[D]. 圣忠华. 湖南农业大学, 2013(07)
- [7]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双8S的选育与应用[J]. 张志刚,颜育民,王桂元,罗治斌,罗孝和. 杂交水稻, 2013(03)
- [8]云南保山市水稻两用核不育系C815S繁殖相关研究[D]. 敬烈. 湖南农业大学, 2012(12)
- [9]水稻光温敏雄性核不育系的系谱分析[J]. 斯华敏,付亚萍,刘文真,孙宗修,胡国成. 作物学报, 2012(03)
- [10]水稻两用核不育系繁殖技术研究进展[J]. 敬烈,李婷,唐文邦,王建龙. 作物研究,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