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展望2002年通信技术热点(论文文献综述)
周远翔,陈健宁,张灵,张云霄,滕陈源,黄欣[1](2021)在《“双碳”与“新基建”背景下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机遇》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新基建"概念的提出与完善,以5G通信、特高压、城际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七大领域为核心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向基本确定。文中通过阐述"新基建"的现状与趋势,结合中国"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的推行,考虑中国资源、人口分布不均的国情与特高压输电技术的优缺点,对"新基建"下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机遇进行探讨。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能源与经济总量位列世界前茅,但人均GDP与人均能源消耗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且二氧化碳排放量全球第一,面临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压力。一方面,以5G通信、人工智能为新经济增长点的"新基建"将为中国带来可观的能源建设需求,大容量、远距离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在中国"西电东送"能源战略中将发挥关键性作用,为"新基建"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灵活的清洁能源消纳调配。另一方面,"新基建"中以5G通信、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将促进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新基建"背景下,特高压输电技术面临新的能源与环保需求,将有力带动电力行业、国家经济的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张科成[2](2021)在《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的资源分配理论和方法》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提升热点地区容量,同时缓解去程链路压力,业界将异构网络与云无线接入网络优势相结合,提出了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H-CRAN,Heterogeneous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然而,随着各类通信节点的增加和业务需求的提升,H-CRAN中各种资源变得日趋紧张,如何进行高效的资源分配对于充分发挥H-CRAN的性能潜力至关重要。为此,本文基于凸优化理论对H-CRAN的资源分配方法进行了研究,分别对网络的频谱效率、能量效率及传输时延性能进行了优化。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总结如下:1.面向频谱效率优化的无线安全资源分配方法H-CRAN的接入点数量多,存在着严重的干扰。为了减轻干扰,传统网络中接入点之间常采取异频组网的方法,这造成了频谱资源的浪费,降低了频谱效率。若采用同频组网,网络中窃听节点将更容易获取用户的信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H-CRAN的安全频谱效率进行建模,根据矩阵优化中的Perron-Frobenius理论分析了干扰之间的联系,找到了减轻干扰的途径,并提出了一种基于同频组网的子载波和发射功率联合分配的无线安全资源分配方法,提高了H-CRAN的安全频谱效率。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异频组网方法相比,所提方法能够使H-CRAN中用户的安全频谱效率提高约13%。2.面向能量效率优化的增强型软频率复用资源分配方法H-CRAN的接入点种类丰富,不同接入点之间的发射功率差别大,给能量效率的优化带来了困难。本文围绕提升H-CRAN能量效率的目标展开研究,首先提出一种增强型的软频率复用方法,根据实际服务质量需求来为用户分配不同的子载波。然后将能量效率优化问题进行数学建模,并利用对偶理论等工具将非凸的原问题转化为凸优化问题,进而提出一种高效的迭代求解算法。所提算法经过较少的迭代次数即可收敛,与传统的软频率复用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使网络的能量效率提高约 25%。3.面向传输时延优化的联合资源分配方法H-CRAN中既有能够实现业务的本地处理和信息的本地分发的局部模式,也有能够实现对网络的集中式控制的全局模式。传统网络只关注单一接入模式下的资源分配问题,这样会造成传输时延性能的损失。为了优化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的传输时延,本文对接入模式和发射功率联合分配问题进行了研究。根据范数优化理论将离散的接入模式变量转化为连续变量,给出了选择接入模式和分配发射功率的可执行方法。结果表明,与云无线接入网络中单一接入模式相比,所提的方法能够减少传输时延约30%。
李珍珍[3](2020)在《公众线上诉求模式与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对公共生活的渗透和数字政府建设的快速推进,我国各地方政府为公众开通了多种在线平台,公众可以登录这些平台对政府提出投诉、建议、咨询和求助。2016年以来,“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成为国家对各级机关和领导干部的新要求,在这项“上网令”之后,各地方政府部门迅速建立和完善在线诉求平台的工作机制,平台答复率明显提高,引发了当前公众线上诉求繁荣的现象。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网民留言规模在2015年不足15万件,而在2020年仅上半年度就超过30万件;青岛市政府信箱来信规模在2015年约为4万件,而在2019年超过9万件。公众线上诉求是政民互动的突出表现形式,可用来理解当代国家—社会关系。已有文献对公众诉求的研究基本停留在描述性阶段,本项研究旨在探究当前公众线上诉求模式及其解释因素。公众线上诉求包含多个维度,本文重点研究该现象的四个维度,分别是发生规模、渠道使用、公开留言以及对政府回应的评价。发生规模指地区公众线上诉求总量;渠道使用指公众进入诉求平台所用的渠道;公开留言指公众在平台上选择将自身诉求内容对其他网民可见;回应评价指公众对政府答复其诉求的满意度评价。这些维度涉及到政治信任、国家信息收集、个体信息披露以及政治支持,是解读当代国家—社会关系的重要角度。为了解释这四个维度,本项研究从政治、技术和议题三个方面探究理论线索。政治因素指政府和官员的意愿、动机和工作能力;技术因素指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议题因素指公众诉求的具体客观内容。三种因素作用于四个维度,构成公众线上诉求的政治逻辑、技术逻辑和议题逻辑。为检验公众线上诉求的四个维度与三种逻辑,本项研究收集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和青岛市政府信箱的线上诉求痕迹大数据,并结合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中国城市统计年鉴》、百度检索指数、政府热线评估等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和结构主题建模,研究发现如下。(1)地级市的公众线上诉求规模受到政治、技术和议题因素三重影响:在政治因素上,公众对地方政府的回应性感知越高,地级市线上诉求规模越大;在技术因素上,互联网扩散和规模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但是互联网扩散和回应性感知之间存在正向交互效应;在议题因素上,地方环境污染程度越高,环境保护议题越突出,因此线上诉求发生规模越大。(2)渠道使用受到技术因素的影响:手机硬件和软件的广泛应用使得公众逐渐转向使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渠道,对移动互联网渠道的使用甚至超过了对PC互联网渠道的使用;此外,由于农村居民更有可能是仅以手机为上网设备的网民群体,对移动互联网渠道的依赖性更高。(3)公开留言受到议题因素的影响:议题类型、议题领域、议题抱怨对象的公共性越强,留言就越有可能被公开。在议题类型上,建议和投诉比咨询和求助的公共性更强,因此这些议题类型的留言更有可能被公开;在议题领域上,交通运输、公共事业、城市管理等领域比人事管理、计划生育、劳动保证等领域的公共性更强,因此这些议题领域的留言更有可能被公开;在议题抱怨对象上,政府机构比单个政府官员的受众范围更广,因此抱怨对象为政府机构的留言更有可能被公开。(4)回应评价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政府回应速度越快,公众越有可能满意;政府回应模式出现行动时,公众更有可能满意。公众线上诉求具备制度内参与和互联网络参与的双重特征,国家设置线上诉求平台的出发点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政治稳定,这种参与形式在理论脉络上衔接着四个核心内容:公众输入制度建设、网络国家能力、国家信息收集以及回应型政治。本项研究的意义是拓展了这四个核心讨论。第一,有助于把握我国在互联网时代政治稳定的深层次制度逻辑。国家常常通过成立制度以促进稳定,我国线上诉求平台就是面向广泛公众的意见输入制度。第二,有助于理解我国在互联网时代国家治理与信息技术演进的关系。以互联网络为代表的信息通信技术,最初被视为“解放技术”,但是互联网也能被国家利用用来发动“有序的”政治参与以促进政治稳定,因此互联网络也可能是“巩固技术”。国家日益有能力控制、使用互联网络,发展出强大的网络国家能力,基于互联网络的有序参与就是国家实施网络国家能力的日常政治过程。第三,有助于了解我国国家信息收集的条件和过程。国家治理需要收集大量真实、可靠的信息,公众源源不断地向政府输送的反馈是国家最重要的治理信息来源,常被用于政策制定、监督下级政府、评估社情民意。第四,有助于深刻把握我国国家治理中的抗争性政治到回应性政治的历史转型。抗争性政治表明,公众需求若无法通过制度内途径得到满足,势必以抗争的形式爆发,化解抗争性政治困境的方法是向回应型政治转型。本项研究结合了政府回应性来考察公众线上诉求,顺应了从抗争性政治到回应型政治的转型趋势,为回应型政府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本研究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创新性探索:一是提出了一个包含政治、技术和议题的整合性理论框架,将公众诉求放置到“国家—社会”关系视角下研究,填补了该主题研究分散、缺乏分析框架的不足;二是在实践层面上,助力国家信息治理能力建设、为打造回应性政府提供建设性意见;三是创新性地结合多源数据进行分析,全面把握我国当前公众线上诉求的特点、趋势与影响因素,为今后政治学与公共管理领域的量化研究方法提供了借鉴。
熊晓琴[4](2020)在《专利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及产品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装备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等器件,并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X(车、路、人、云端等)的智能信息交流和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等功能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可以给我们带来更安全、更节能、更环保、更便捷的出行方式和综合解决方案,是国际公认的未来汽车发展方向和研究焦点。随着技术、法规以及相关配套逐步成熟和完善,智能网联汽车将进入产品导入和市场化阶段。和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传统汽车强国相比,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信息交互技术相对成熟、基础支撑技术具有局部优势,但是仍然存在核心技术短缺、技术结构和方向不清晰、技术应用效益不明确等问题,需要进行技术分析及其应用评价。本文以智能网联汽车为研究对象,基于全球专利大数据、产业数据、商业应用数据等数据资源,围绕智能网联关键核心技术发展与应用问题,探讨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基础前沿、热点主题和演进路径,并结合重点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分析评价不同产品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力求探索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发展特征和产品应用情况,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针对专利视域下的智能网联汽车,基于专利大数据绘制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专利地图,并以此为基础,运用新一代信息可视化手段,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科学知识图谱,研究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前沿与热点、关键技术演进路径及演化规律。重点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全球专利数据,聚焦车辆技术、信息交互技术等领域,运用聚类分析、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绘制智能网联汽车专利态势、竞争态势及关键技术专利地图,从时间和空间等不同维度分析技术分布特征,得到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竞争态势、企业创新实力及关键技术发展等方面的结论;基于绘制的关键技术专利地图,综合采用共现分析、引文分析、共被引分析等方法,运用Cite Space等知识图谱工具,识别不同时期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主题及成熟潜力专利技术,探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领域前沿与热点变化,并通过与专利网络主体间的联系展示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的演进路径与演化规律。面向关键技术分析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专利布局,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技术经济评价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包络法,对通用、比亚迪等8家企业具有代表性的车型进行技术性、经济性研究。从专利角度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环境感知技术、决策控制技术、V2X通信技术、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等关键技术构成,明确不同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关键技术的专利布局重点;构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评价体系,选择不同企业的代表车型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发掘评价结果内涵,结合专利技术提出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发展的有益建议;通过智能网联汽车的经济角度阐述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经济评价模型,构建智能网联汽车经济评价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不同企业的代表车型进行评价,从企业评价结果和专利技术揭示决定其经济性能的主要因素。基于关键技术重点专利推演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的技术发展路线,结合技术发展路线探讨不同智能级别车辆在能源、资源消耗以及环境方面产生的具体影响,通过对丰田和广汽关键技术领域历年重点专利的分析,明确其技术发展路线,并划分车辆的不同技术等级。面向企业关键技术及其专利进行目标选取和边界划定,以广汽丰田i A5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从原材料获取、制造装配、运行使用到报废回收四个阶段的资源耗竭和环境影响的数学评价模型,确定各阶段涉及材料、工艺、能耗清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Ga Bi模型,计算得到矿产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排放结果清单,采用CML2001评价方法对计算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价;结合丰田和广汽的各技术等级重点专利和技术发展路线,评估预测不同智能级别车辆采用智能设备及关键技术等应用方面的不同,对L1-L5不同级别智能网联汽车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资源消耗、能源耗竭、环境影响进行对比分析,以得出车辆技术智能化、网联化程度对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的变化趋势。本文研究成果包括从专利视域所揭示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特征和演进规律,以及结合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分析量化计算的产品技术经济性和节能减排绩效评价结果,提供了以专利分析辅助产业关键技术发展布局及应用的研究路径与方法,为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规划、政策制定和相关企业的技术创新、新产品研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谭玉超[5](2020)在《核心高管技术背景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 ——以X公司为例》文中提出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是经济竞争的核心。创新投资是企业实现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所在。随着高阶梯队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技术背景高管在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倍受学者关注。目前,学者们对于核心高管技术背景和企业创新投资的研究已经较为丰富,但从核心高管技术背景影响企业创新投资决策的制定和执行,进而影响企业绩效这一路径进行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且多集中在实证层面。核心高管技术背景对创新投资的影响路径还留有探索空间。本文首先梳理了相关理论和大量参考文献,为本文撰写提供了理论依据。其次,借鉴高阶梯队的“特征-行为-后果”的模型,剖析技术背景高管的特质,明确技术背景高管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机理,为本文案例撰写提供方向。再次,以通信设备制造业典型企业——X公司为例,通过查阅X公司核心高管的公开发言或决策行为,分析技术背景核心高管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路径。最后,对X公司的历年创新投资活动的效果采取横纵向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从研发绩效、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等多个角度对X公司的创新投资效果进行评价。找出其中不足之处,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进一步提升案例企业行业地位,同时为该行业核心高管的聘任与选拔提供可行性建议。
曹红慧[6](2020)在《A民营铁塔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9年10月份,中国移动、联通正式对外宣布5G商业化,5G技术的商业化使得人民生活更加便捷化,同时这也为整个通讯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尤其是5G基站的全面建设铺开拉动了其供应端铁塔的建设,为基站承建方——铁塔公司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会。但由于外部和内部的综合原因,目前很多民营铁塔公司都是踩着4G的尾声进来,并且在4G基础价格低、投入高的特性使得各民营铁塔公司望而却步,到目前为止,众多民营铁塔公司的投资性维持观望态度以及主动谋求吞并等消极发展态度越来越明显。基于此,本次研究以A民营铁塔公司为例,通过系统性的研究旨在为众多处在发展瓶颈期的民营铁塔公司提出更为科学的发展建议。本文在发展战略理论和运营战略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应用PEST模型对民营铁塔行业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的宏观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对民营铁塔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行业壁垒以及A民营铁塔公司的业务、资源以及竞争对手三方面现状作了系统性阐释。通过对A民营铁塔公司的SWOT分析发现,A公司应将WO战略和SO战略相结合,偏向于国务院直属部门信息部于“十三五”期间定下的通信发展纲要制定发展战略。基于前文分析的基础上,笔者针对A公司提出了竞合战略、多元化战略和差异化战略三大方面的发展对策,同时为了公司发展战略能够真正落实,笔者还从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深化人力资源保障、加强技术创新水平、加强人力资源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六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
朱娅洁[7](2020)在《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的政府规制研究》文中提出中国互联网产业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互联网+”的模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许多互联网新业务随之兴起。带宽用户对骨干网互联互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社会信息化发展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近年来,政府对互联网产业愈发重视,给予多项政策扶持,促进我国互联网产业发展。因此,想要创造一个公平、和谐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就要合理有效地解决互联网骨干网互联互通问题,尤其是网间结算问题。降低网络资费,有效规制网间结算价格,已成为政府规制部门的首要任务。本文致力于探究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问题,在动态环境中研究网间结算规制的效率。试图为政府规制部门制定合理的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政策,促进骨干网市场有效竞争提供理论依据。首先,本文构建博弈模型,从价格和非价格策略性行为两方面分析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时主导骨干网策略性行为的影响效应,并对不同的网间结算规制情形进行分析,比较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福利变化。计算结果表明主导骨干网具有提高结算价格,增加中小骨干网隐形成本的动机,结算价格依据成本规制时的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其次,在博弈模型中引入网络投资分析,探讨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与网络投资的影响效应,分析不同的网间结算规制方法下的社会福利效应,通过计算得出结算价格按照成本规制时,网络投资和社会福利达到最大。最后,结合我国目前骨干网市场存在的网络投资积极性不高、网间结算不公平等问题,借鉴了美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的经验。为促进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的公平性,改变我国骨干网网间互联模式单一以及网间结算方式不合理的局面,为政府制定规制政策提供理论参考提出了四点建议:第一,促使网间结算价格依据成本规制;第二,增建本地NAP点,促进网间结算方式多元化;第三,开放转接互联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第四,加强反垄断立法,建立质量监管平台。希望能对政府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我国互联网骨干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陈小凌[8](2020)在《华为公司商业模式演变研究 ——基于商业模式画布模型》文中提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为公司”)作为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营通信企业,经过短短30余年的发展,已在全球通信设备制造业中取得领先地位。对华为公司发展至今商业模式的演变过程进行研究,探究其成功原因显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选取华为公司作为案例分析企业,以商业模式为研究对象,聚焦华为公司30余年发展历程,将其分为初创阶段、布局阶段和领先阶段3个阶段,采用Osterwalder商业模式画布模型为研究工具,对华为公司各阶段商业模式要素具体内容及阶段性演变展开研究。一方面使用杜邦分析法分析对比华为公司和中兴公司,明确华为公司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另一方面采用商业模式要素模型从价值主张、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合作、客户细分、客户关系、渠道通路、成本结构、收入来源9个商业模式要素,绘制出华为公司3阶段各自的商业模式画布模型并总结出每个阶段商业模式导向,从而总结出华为公司商业模式的演变结论。研究发现:(1)华为公司每个阶段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具体内容均在不断丰富和扩展,当一定数量(≥4)商业模式构成要素具体内容发生变化后,会促进企业进入新阶段形成新的商业模式;(2)华为公司各阶段核心要素会发生演变,不同核心要素对企业商业模式起到支撑作用。初创阶段,华为公司核心要素为价值主张,促进企业产品创新;布局阶段,华为公司核心要素是重要合作与渠道通路,协助企业进行市场布局;领先阶段,核心要素演变成核心资源与关键业务,推动企业产业升级;(3)企业核心要素决定着该阶段商业模式的导向类型,随着华为公司核心要素逐步演变,其商业模式导向演变路径表现为:产品→市场→产业,最终形成难以被复制和模仿的核心竞争力。
吴文超[9](2020)在《携号转网背景下X市移动运营商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9年发生的变革对于移动运营商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一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规范套餐设置,使降费实实在在、消费者明明白白的工作目标。10月31日,在2019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上,工信部与三大移动运营商共同宣布5G正式商用,通讯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年1 1月1 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印发了《携号转网服务管理规定》,标志着我国携号转网服务正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仅2个月之隔,2020年中国移动1、2月份运营数据显示,移动业务用户数打破连续多年大幅增长记录,突然连续两个月出现负增长,这在公司经营史尚属首次。面对美好的市场前景、急转直下的市场和新的政策环境,移动运营商如何迅速调整营销策略,满足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巩固市场地位,就成了目前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本文以X市移动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实施携号转网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次利用大数据分析法得出携号转网热指分析携号转网背景下移动用户的真实需求,结合营销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有:移动业务套餐设计过于复杂,宽带质量不佳,产品同质化严重;新老用户权利失衡,定价策略落后,增值业务发展滞后;线上营销渠道功能重复,线下营销渠道服务质量不一;营销方式简单,5G用户占比低。随后使用PEST和SWOT分析法对X市移动公司当前的营销环境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国外运营商的营销经验和4P营销理论对X市移动公司营销策略提出了如下优化建议:一是产品策略要简化移动业务套餐资费设计,提升固网宽带产品口碑,推广多业务融合产品,通过家庭成员间的链接提升用户黏性,针对低端用户可与虚拟运营商合作推出新产品;二是价格策略不参与新用户低价恶性竞争,重视老用户和融合业务用户权益,努力向用户传递在网时间越长优惠越大的理念,发展增值业务,丰富会员内涵,培养老用户的新消费习惯,提升经营效益;三是渠道策略应重新整合营销渠道,既要重视通过微信公众号扩大公司品牌传播和影响力,又不能忽视10086网上营业厅的持续品牌塑造价值和新用户的快速转化能力,线下自有营业厅要逐步升级为5G体验营业厅。四是促销策略要树立通过营销促进服务提升和业务增长的思维,营销活动设计上要以丰富用户体验为核心,注重用户参与感、贴近群众生活、更加有温度,可以依托会员体系和公众微信号开展更多针对会员的营销活动,为无5G手机用户提供购机补贴等,引导4G用户向5G用户迁移。在携号转网政策出台的背景下,本文针对X市移动公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结合4P理论针对性地提出了营销策略优化建议,希望可以帮助X市移动公司解决实际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崔家勇[10](2020)在《手机里的亲情:分居家庭的手机沟通与亲情维系》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我国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外出务工、求学所导致的异地分居已成为当代社会极具代表性的家庭生活方式。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为远距离的亲情沟通提供了媒介化的渠道,这引起了国内外传播学者对家庭传播议题的关注。该研究在家庭传播的视野下,通过收集、分析有关家庭沟通的生活叙事与准民族志材料,探索了手机是如何进入分居家庭,并发挥亲情维系的作用的。引言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起、文献回顾、问题意识、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选题缘起指出了分居家庭问题诞生的历史背景,并简要回顾了手机在中国的大规模普及以及国内外家庭传播研究进展。文献回顾部分比较了沟通、亲情、分居家庭等关键术语的定义,阐释了术语间的内在关联及理论假设。问题意识部分提出了三个解释性的研究问题:分居家庭中手机的的普及过程与使用场景,媒介化的亲情沟通规范,以及媒介化的亲情沟通发挥的社会支持功能。第一章介绍了该研究的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对象、抽样单元、研究步骤及研究伦理。该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分居家庭,是指尚未分家但异地分居的家庭组织。在差异化原则与代表性原则的指引下,该研究邀请了13个的受访家庭参与了该研究。受访家庭成员分享了其远距离沟通的生活故事与准民族志等定性材料,这些材料用于案例分析及三角论证。第二章到第四章围绕文献回顾中对媒介化亲情的不同解释,分别回应了三个研究问题。第二章回溯了分居家庭使用手机的历史,归纳了当前使用各类手机应用进行远距离沟通的理由,进而解释了手机亲情网络建立的硬件与软件基础。第三章通过分析沟通对象的选择、沟通网络的中心化“坞状结构”以及“家庭时间”的动态演变,解释了远距离手机沟通实践中传统的家庭伦理规范如何得以延续,新的数字惯习又是怎样产生的。第四章在社会网络功能的视角下,讨论了手机沟通如何实现远距离的经济支持、礼物馈赠及行动支持,使传统亲属关系的社会支持功能得到了媒介化的延续。基于上述案例分析,第五章首先总结了在分居家庭日常沟通中,手机的使用对远距离亲情维系方式产生的影响:亲情网络的媒介化、沟通规范的媒介化及亲属功能的媒介化。之后,文章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我国家庭传播研究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二、展望2002年通信技术热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展望2002年通信技术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1)“双碳”与“新基建”背景下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机遇(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新基建 |
1.1 新基建的发展现状 |
1.2 新基建的能源建设需求 |
1.3 新基建七大领域的相互关系 |
2 特高压输电技术 |
2.1 远距离大容量输电的必要性 |
2.2 特高压输电的优点 |
3 新基建下的特高压输电技术发展机遇 |
3.1 新基建需要特高压 |
3.1.1 发挥特高压在电网中的主干骨架作用 |
3.1.2 开展气体绝缘管道输电的探究与应用 |
3.2 新基建助力特高压 |
3.2.1 特高压设备生产全过程数字化管理 |
3.2.2 高可靠性智能传感技术应用 |
3.2.3 数据中心建设 |
3.2.4 智慧运维管理 |
3.2.5 基础科学研究 |
3.3 新基建下的能源互联网 |
4 总结 |
(2)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的资源分配理论和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 |
1.2.1 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的提出和演进 |
1.2.2 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的研究现状 |
1.2.3 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主要技术挑战 |
1.3 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的资源分配 |
1.3.1 无线资源分配优化方法概述 |
1.3.2 面向频谱效率的无线资源分配现状 |
1.3.3 面向能量效率的无线资源分配现状 |
1.3.4 面向传输时延的无线资源分配现状 |
1.3.5 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的模式选择 |
1.3.6 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的边缘缓存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面向频谱效率优化的无线安全资源分配方法 |
2.1 引言 |
2.2 系统模型 |
2.3 基于最大化频谱效率的资源分配方法 |
2.3.1 子载波分配 |
2.3.2 功率分配方案 |
2.4 仿真结果和讨论 |
2.4.1 收敛性仿真 |
2.4.2 频谱效率性能仿真 |
2.5 总结 |
第三章 面向能量效率优化的增强型软频率复用资源分配方法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3 以最大化能量效率为目标的资源分配方法 |
3.3.1 优化目标转化 |
3.3.2 迭代算法 |
3.3.3 拉格朗日对偶分解法 |
3.4 仿真结果和讨论 |
3.4.1 性能对比 |
3.4.2 所提算法收敛性分析 |
3.4.3 能量效率性能分析 |
3.5 总结 |
第四章 面向传输时延优化的联合资源分配方法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3 以最小化时延为目标的资源分配方法 |
4.4 仿真结果和讨论 |
4.4.1 算法收敛性分析 |
4.4.2 算法时延性能分析 |
4.5 总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论文工作总结 |
5.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缩略词列表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
(3)公众线上诉求模式与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研究背景、问题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网络时代的公众与政府互动 |
1.1.2 理论背景: 网络空间的公众诉求研究不足 |
1.2 研究问题: 公众线上诉求的影响因素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数据和技术 |
1.5 研究创新 |
1.6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公众诉求、线上诉求以及相关概念 |
2.2 公众诉求的发展:从线下到线上 |
2.2.1 信访制度与群众信访 |
2.2.2 电子政务建设与线上诉求 |
2.2.3 网络群众路线及其践行 |
2.3 公众诉求的特征、功能与后果 |
2.3.1 公众诉求的特征 |
2.3.2 公众诉求的政治功能 |
2.3.3 公众诉求的政治后果 |
2.4 制度、技术与参与空间 |
2.4.1 参与空间划分 |
2.4.2 制度内参与 |
2.4.3 互联网络内参与 |
2.4.4 制度内线上空间 |
2.5 公众线上诉求研究的方法论 |
2.5.1 问卷调查数据与传统定量分析 |
2.5.2 线上诉求大数据与传统定量分析 |
2.5.3 线上诉求大数据与文本分析 |
2.6 文献评价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框架 |
3.1 公众线上诉求: 维度及具体问题 |
3.1.1 发生规模 |
3.1.2 渠道使用 |
3.1.3 公开留言 |
3.1.4 对政府回应的评价 |
3.2 公众线上诉求的模式与影响因素: 整合的分析框架 |
3.2.1 政治的逻辑: 政府回应性 |
3.2.2 技术的逻辑: 互联网扩散 |
3.2.3 议题的逻辑: 环境问题和公共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设计 |
4.1 数据 |
4.1.1 线上诉求的痕迹数据介绍 |
4.1.2 领导留言板数据 |
4.1.3 青岛市政府信箱数据 |
4.1.4 其他数据 |
4.2 变量与模型设定 |
4.2.1 发生规模: 变量与模型设定 |
4.2.2 渠道使用: 结构主题模型 |
4.2.3 公开留言: 变量与模型设定 |
4.2.4 评价回应: 变量与模型设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发现与主要结果 |
5.1 公众线上诉求的模型结果 |
5.1.1 模型1: 诉求规模的地域差异与影响因素 |
5.1.2 模型2: 诉求渠道的使用模式与影响因素 |
5.1.3 模型3: 公开留言的策略选择与影响因素 |
5.1.4 模型4: 对政府回应的评价与影响因素 |
5.2 实证结果的三种解释逻辑 |
5.2.1 政治的逻辑 |
5.2.2 技术的逻辑 |
5.2.3 议题的逻辑 |
5.2.4 三种逻辑之间的关系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发现与反思 |
6.2 对政府治理的启示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附录1 领导留言板部分爬虫程序 |
附录2 青岛市政府信箱部分爬虫程序 |
附录3 山东省网民投诉类留言的主题关键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专利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及产品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智能网联汽车专利地图 |
1.2.2 智能网联汽车知识图谱 |
1.2.3 智能网联汽车生命周期评价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专利地图绘制 |
2.1 专利地图绘制方法 |
2.2 专利态势地图绘制 |
2.2.1 专利趋势 |
2.2.2 技术成熟度 |
2.2.3 专利地域 |
2.2.4 技术结构 |
2.3 竞争态势地图绘制 |
2.3.1 主要国家专利分布差异 |
2.3.2 主要创新主体布局差异 |
2.3.3 外企在中国的专利布局 |
2.4 关键技术专利地图分析 |
2.4.1 环境感知技术专利地图 |
2.4.2 决策控制技术专利地图 |
2.4.3 V2X通信技术专利地图 |
2.4.4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专利地图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专利知识图谱的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 |
3.1 专利知识图谱基础理论 |
3.1.1 知识图谱原理与方法 |
3.1.2 专利数据处理原则与工具 |
3.2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基础与前沿分析 |
3.2.1 技术领域分析 |
3.2.2 技术基础分析 |
3.2.3 技术前沿分析 |
3.3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热点分析 |
3.3.1 关键技术热点的知识图谱 |
3.3.2 环境感知与决策控制技术热点分析 |
3.3.3 V2X与云平台大数据技术热点分析 |
3.4 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演化路径分析 |
3.4.1 研究方法与参数设置 |
3.4.2 关键词与技术主题演化状态分析 |
3.4.3 技术主题动态演化路径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面向企业关键技术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技术经济评价 |
4.1 智能网联汽车企业关键技术专利分析 |
4.1.1 环境感知技术 |
4.1.2 决策控制技术 |
4.1.3 V2X通信技术 |
4.1.4 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 |
4.2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技术评价 |
4.2.1 评价维度 |
4.2.2 评价模型 |
4.2.3 评价结果 |
4.3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经济评价 |
4.3.1 评价原则 |
4.3.2 车型及指标的选取 |
4.3.3 评价模型 |
4.3.4 评价结果及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技术路线分析及产品节能减排评价 |
5.1 基于重点专利的企业技术路线分析 |
5.1.1 关键技术重点专利分析 |
5.1.2 企业技术发展路线分析 |
5.1.3 基于重点专利技术的等级划分 |
5.2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节能减排评价目标与边界 |
5.2.1 评价对象选取 |
5.2.2 面向关键技术的评价目标选取 |
5.2.3 面向关键技术的评价边界划定 |
5.3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节能减排评价模型构建 |
5.3.1 原材料获取阶段 |
5.3.2 零部件制造装配阶段 |
5.3.3 运行使用阶段 |
5.3.4 报废回收阶段 |
5.4 智能网联汽车产品节能减排评价结果分析 |
5.4.1 不同智能级别车辆分类与特征化结果 |
5.4.2 不同智能级别车辆归一化和量化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主要研究结论 |
2、主要创新点 |
3、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目录 |
(5)核心高管技术背景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 ——以X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1.2.1 高管背景特征的研究现状 |
1.2.2 创新投资的研究现状 |
1.2.3 高管技术背景特征与创新投资的研究现状 |
1.2.4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核心高管技术背景对创新投资影响的理论基础与机理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核心高管”概念界定 |
2.1.2 “技术背景”概念界定 |
2.1.3 “创新投资”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高阶梯队理论 |
2.2.2 技术创新理论 |
2.2.3 烙印理论 |
2.3 核心高管技术背景对创新投资的作用机理分析 |
2.3.1 核心高管技术背景特质探析 |
2.3.2 核心高管技术背景特质对企业创新投资的作用机理 |
第三章 核心高管技术背景对X公司创新投资影响的路径分析 |
3.1 案例背景介绍 |
3.1.1 X公司发展历程 |
3.1.2 X公司核心高管技术背景介绍 |
3.2 对创新投入影响的路径分析 |
3.2.1 研发投入 |
3.2.2 研发人员 |
3.3 对创新战略影响的路径分析 |
3.3.1 自主创新(2000年-2014年) |
3.3.2 技术并购(2014年-至今) |
3.3.3 “产学研”合作式创新 |
第四章 核心高管技术背景对X公司创新投资影响的效果分析 |
4.1 对创新投入影响的效果分析 |
4.1.1 专利数量多 |
4.1.2 新产品开发速度快 |
4.2 对创新战略影响的效果分析 |
4.2.1 延伸产业链 |
4.2.2 市场占有率高 |
4.2.3 财务绩效良好 |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5.3 案例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A民营铁塔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多元化战略 |
2.1.2 竞争化战略 |
2.1.3 竞合战略 |
2.2 分析工具 |
2.2.1 PEST分析 |
2.2.2 SWOT分析 |
2.3 文献综述 |
2.3.1 国外文献综述 |
2.3.2 国内文献综述 |
3 A民营铁塔公司经营环境分析 |
3.1 民营铁塔行业与企业概况 |
3.1.1 民营铁塔行业简介 |
3.1.2 A民营铁塔公司简介 |
3.2 民营铁塔PEST分析 |
3.2.1 政治方面 |
3.2.2 经济方面 |
3.2.3 社会方面 |
3.2.4 技术方面 |
3.3 行业环境分析 |
3.3.1 通信行业状况 |
3.3.2 通信行业五力模型分析 |
3.4 A民营铁塔公司发展现状分析 |
3.4.1 经营概况 |
3.4.2 业务分析 |
3.4.3 资源分析 |
3.4.4 竞争对手分析 |
4 A民营铁塔公司SWOT分析 |
4.1 机遇分析 |
4.1.1 国家政策重视 |
4.1.2 行业需求旺盛 |
4.1.3 通信技术升级 |
4.2 威胁分析 |
4.2.1 行业竞争加剧 |
4.2.2 国家政策壁垒 |
4.3 优势分析 |
4.3.1 成本优势 |
4.3.2 技术优势 |
4.3.3 管理优势 |
4.3.4 市场优势 |
4.4 劣势分析 |
4.4.1 企业规模较小 |
4.4.2 科研水平不高 |
4.4.3 企业资金短缺 |
4.4.4 高端人才匮乏 |
5 A民营铁塔公司业务发展战略选择 |
5.1 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1.1 选择依据 |
5.1.2 发展愿景 |
5.1.3 战略目标 |
5.2 公司发展战略制定 |
5.2.1 多元化战略 |
5.2.2 差异化战略 |
5.2.3 竞合战略 |
6 A民营铁塔公司业务发展战略保障措施 |
6.1 强化企业财务管理 |
6.2 深化人力资源保障 |
6.3 加强技术创新水平 |
6.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7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的政府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基本概念界定 |
一、互联网骨干网 |
二、网间结算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是否需要政府规制问题的研究 |
二、策略性行为与网间结算规制问题的研究 |
三、网络投资与网间结算规制问题的研究 |
四、现有文献评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的相关概述 |
一、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的发展历程 |
二、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模式 |
第二节 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的发展现状 |
一、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政策 |
二、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现行的网间结算价格 |
第三节 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现存的主要问题 |
一、现行网间结算办法制约了骨干网网络投资的积极性 |
二、主导骨干网具有实施策略性行为的动机 |
三、中小骨干网发展环境艰难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策略性行为的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骨干网市场的寡头垄断结构 |
一、网络资源 |
二、经营规模 |
三、用户数量 |
第二节 基于价格策略性行为的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 |
一、模型假定 |
二、博弈模型分析 |
三、网间结算规制分析 |
第三节 基于非价格策略性行为的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 |
一、非价格策略性行为的表现形式 |
二、博弈模型分析 |
三、网间结算规制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促进网络投资的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分析 |
第一节 我国互联网骨干网市场网络投资的现状 |
一、互联网新技术发展缓慢 |
二、固定宽带网速有待提高 |
三、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 |
第二节 促进网络投资的网间结算规制分析 |
一、模型假定 |
二、博弈模型的均衡解 |
三、两种情形下的均衡结果的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美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经验借鉴 |
第一节 美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现状 |
一、美国互联网骨干网市场结构 |
二、美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互联方式 |
第二节 美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经验 |
一、NAP点互不结算,互联互通成本较低 |
二、对等直联,互不结算方式得到广泛应用 |
三、多层级互联结构,有效促进竞争 |
第三节 美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规制经验的借鉴 |
一、开放转接互联,促进市场竞争 |
二、增建本地NAP点,降低结算费用 |
三、提高网间结算方式选择的代替性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政府规制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促使网间结算价格依据成本规制 |
第二节 增建本地NAP点,促进网间结算方式多元化 |
一、增建本地NAP点 |
二、促进网间结算方式多元化 |
第三节 开放转接互联方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
一、开放转接互联方式 |
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
第四节 加强反垄断立法,建立质量监管平台 |
一、加强反垄断立法 |
二、建立质量监管平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不足 |
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8)华为公司商业模式演变研究 ——基于商业模式画布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思路 |
1.3 可能的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2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2.1 商业模式相关概念 |
2.2 商业模式画布模型理论 |
2.3 华为公司商业模式相关研究 |
2.4 文献评述 |
3 华为公司发展综述 |
3.1 通信设备制造业概况 |
3.2 华为公司概况 |
3.3 华为公司发展现状 |
4 华为公司商业模式演变分析 |
4.1 商业模式演变背景 |
4.2 初创阶段及其商业模式分析 |
4.3 布局阶段及其商业模式分析 |
4.4 领先阶段及其商业模式分析 |
4.5 华为公司商业模式演变总结 |
5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携号转网背景下X市移动运营商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用户携号转网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2 用户携号转网对市场竞争影响的研究 |
1.2.3 移动运营商营销策略研究 |
1.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图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携号转网概述 |
2.1.1 携号转网的基本概念 |
2.1.2 我国携号转网的改革历程 |
2.1.3 携号转网政策解读 |
2.1.4 移动运营商携号转网服务实施细则解读 |
2.2 营销策略概述 |
2.2.1 营销的核心概念 |
2.2.2 会员经济 |
2.2.3 PEST分析 |
2.2.4 SWOT分析 |
2.2.5 4P营销理论 |
2.3 携号转网热指 |
第3章 携号转网背景下X市移动公司营销现状和问题 |
3.1 X市移动公司基本情况 |
3.1.1 X市移动公司概况 |
3.1.2 X市移动公司移动业务套餐情况 |
3.2 携号转网背景下用户转网热度分析 |
3.2.1 携号转网热度指数 |
3.2.2 携号转网热度时间分布 |
3.2.3 携号转网意愿情况分布 |
3.2.4 携号转网热城指数 |
3.2.5 携号转网热点关注 |
3.3 携号转网对X市移动公司营销影响分析 |
3.4 携号转网背景下X市移动公司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
3.4.1 产品问题 |
3.4.2 价格问题 |
3.4.3 渠道问题 |
3.4.4 促销问题 |
第4章 X市移动公司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基于PEST理论的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基于SWOT理论的分析 |
4.2.1 优势分析 |
4.2.2 劣势分析 |
4.2.3 机会分析 |
4.2.4 威胁分析 |
第5章 X市移动公司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5.1 国内外携号转网营销经验借鉴 |
5.1.1 国外携号转网营销经验 |
5.1.2 中国香港地区携号转网营销经验 |
5.1.3 分析小结 |
5.2 营销策略优化建议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渠道策略 |
5.2.4 促销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手机里的亲情:分居家庭的手机沟通与亲情维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起 |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人口流动与家庭转型 |
(二)手机在中国家庭的普及 |
(三)传播学视域下家庭研究的兴起 |
二、文献回顾 |
(一)沟通 |
(二)家庭与亲情 |
(三)媒介化亲情 |
三、问题意识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之处 |
(一)研究意义 |
(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研究设计 |
一、作为研究对象的分居家庭 |
(一)抽样单位 |
(二)样本选取 |
二、作为方法的生活叙事与准民族志 |
(一)生活叙事 |
(二)准民族志 |
三、研究有效性及研究伦理 |
(一)定性研究的有效性 |
(二)研究伦理 |
第二章 使用手机连接:家庭沟通网络的建立 |
一、连接的物质基础 |
(一)固网时代的终结 |
(二)手机终端在家庭中的普及 |
二、手机在家庭沟通场景中的使用 |
(一)电话 |
(二)点对点消息 |
(三)家庭群 |
(四)社交网络 |
第三章 数字惯习:分居家庭的手机沟通规范 |
一、亲情沟通网络 |
(一)沟通对象的选择 |
(二)手机沟通的中心化结构 |
二、家庭时间 |
(一)沟通频率与时长 |
(二)沟通质量 |
第四章 遥远的支持:亲情网络功能的媒介化延续 |
一、经济与物质支持 |
(一)礼物馈赠 |
(二)家庭账单 |
二、行动支持 |
(一)日常事务 |
(二)家庭决策 |
第五章 结论与反思:家庭与亲情的媒介化 |
一、研究结论 |
(一)亲情网络的媒介化 |
(二)沟通规范的媒介化 |
(三)亲属功能的媒介化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受访家庭系谱图 |
附录 B 访谈提纲 |
附录 C 部分受访者访谈记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展望2002年通信技术热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双碳”与“新基建”背景下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机遇[J]. 周远翔,陈健宁,张灵,张云霄,滕陈源,黄欣. 高电压技术, 2021(07)
- [2]异构云无线接入网络的资源分配理论和方法[D]. 张科成.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3]公众线上诉求模式与影响因素 ——基于多源数据的研究[D]. 李珍珍. 山东大学, 2020(06)
- [4]专利视域下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分析及产品评价研究[D]. 熊晓琴. 湖南大学, 2020(02)
- [5]核心高管技术背景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 ——以X公司为例[D]. 谭玉超. 江西理工大学, 2020(01)
- [6]A民营铁塔公司业务发展战略研究[D]. 曹红慧.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我国互联网骨干网网间结算的政府规制研究[D]. 朱娅洁.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5)
- [8]华为公司商业模式演变研究 ——基于商业模式画布模型[D]. 陈小凌. 暨南大学, 2020(04)
- [9]携号转网背景下X市移动运营商营销策略研究[D]. 吴文超. 南昌大学, 2020(01)
- [10]手机里的亲情:分居家庭的手机沟通与亲情维系[D]. 崔家勇. 河南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