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培养菌谱及耐药趋势

痰培养菌谱及耐药趋势

一、痰培养中的细菌谱及耐药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张同桐[1](2019)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尿路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了解SLE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探讨SLE合并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临床医生预防、诊断及治疗此类疾病提供借鉴及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确诊为SLE合并尿路感染患者80例作为感染组,同时从同期住院的SLE患者中抽取按入院时间、性别、年龄、病程相匹配并根据相关检查和治疗反应排除了感染的80例SLE同期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收集整理SLE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及二元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感染组SLEDAI评分、住院天数、CRP水平及ESR水平、尿蛋白阳性例数、尿沉渣白细胞数、尿沉渣细菌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病程<1年例数、住院时间>3周例数、Ig 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病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组和对照组在Ig G、Ig A、C3、C4、血白细胞计数、肌酐、尿素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和对照组在入院前大剂量使用泼尼松(剂量≥20mg/d,使用时间≥1个月)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在使用免疫抑制剂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RP、ESR、尿沉渣细菌计数、Ig M、住院天数、SLEDAI评分与SLE合并尿路感染有关系(P<0.05);将Logistic单因素分析中两组有显着差异的6个指标进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院天数、SLEDAI评分、尿沉渣细菌计数是SLE合并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感染组尿培养分离出80株病原菌中,其中66株是大肠埃希菌,占82.5%,最为常见。药敏结果发现80株病原菌中31株病原菌对左氧氟沙星耐药,耐药率为38.75%;80例尿感患者中11例患者表现为无症状菌尿,占尿路感染总数13.75%。本实验所选取80例患者中33例患者同时做了普通尿培养和L型尿培养,占41.25%;80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普通尿培养结果阴性,L型尿培养结果阳性,占36.25%。结论:SLE合并尿路感染病原菌多为大肠埃希菌,常规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有效,部分病原菌存在耐药情况。部分尿路感染患者无尿路刺激征,对尿液标本同时行普通培养和L型培养能提高尿路感染的检出率。对于住院时间较长、SLEDAI评分较高、尿沉渣细菌计数异常是SLE患者合并尿路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及时控制病情活动,有可能会减少SLE发生尿路感染;发现尿沉渣细菌计数增多应及时进行中段尿培养进一步明确诊断,以利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

刘夏龙[2](2016)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证候分布与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得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中医证候分布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收集于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综合病区及重症监护室住院的患者,符合痰、中段尿、血液任一标本细菌药敏培养结果提示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即可入组,共计200例。建立数据库,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一般情况、感染菌种、感染部位、细菌耐药程度、抗生素使用、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等内容,采用SPSS19.0数据包进行统计分析。成果:本研究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综合病区及重症监护室住院诊断为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共200例,男女比例各为43.5%与56.5%,男性患者87例,女性患者117例。平均年龄为79.85±10.78,以71-90岁患者居多,占73%;其次是51-70岁,占19%;30-50岁和大于90岁的分别占3%和5%。既往病史中顺位前五名的疾病分别是高血压(73.5%)、糖尿病(72%)、脑梗个人史(65.5%)、慢性心衰(27.5%)、支气管扩张(24%)。长期卧床的患者133例,占66.5%;患有低蛋白血症的有184例,占92%;有广谱抗生素使用史的患者96例,占48%;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3例,占1.5%;此次住院前30天内接受过免疫抑制疗法的有9例,占4.5%。侵入性医疗措施包括机械辅助通气、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留置尿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比例最高的为留置尿管,发生率为93.5%;机械辅助通气次之,发生率为92.5%。APACHE Ⅱ评分均值是21.18±5.67,最小值为9分,最大值为37分。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的比例中,以肺部感染最多见,200例患者中痰培养结果阳性的125例,占62.5%;其次为泌尿道感染,占30.5%;血行感染最少,占7%。革兰氏阴性菌较革兰氏阳性菌多,阴性菌177例,占88.5%;阳性菌23例,占11.5%。所有菌种中最多见的为鲍曼不动杆菌,占总例数的26%;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总例数的21.5%;奇异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则分别占总例数的15.5%、14%。引起肺部感染中以鲍曼不动杆菌(36.8%)及铜绿假单胞菌(25.6%)为主,泌尿道感染则以变形杆菌(34.43%)及大肠埃希菌(19.67%)为主,血培养中以葡萄球菌属(50%)为主。药敏结果中,泛耐药菌株35例,占17.5%。泛耐药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82.86%)居多,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4.28%)。抗生素使用以β-内酰胺类最多,占84.67%,该类抗生素中3代头孢菌素和碳青霉烯类的使用率最高;抗生素的联用率为14.72%,以两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为主。200例患者中,有37例未使用抗生素。证候表现按虚实偏重进行分组,按比例大小顺位依次为虚实夹杂偏虚证(30.5%)、单纯虚证(25.5%)、虚实夹杂偏实证(25%)、单纯实证(19%)。在9个具体证候要素中,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虚证(72%)>痰浊证(28.5%)>血瘀证(27.5%)>阴虚证(18.5%)>实热证(15.5%)>湿阻证(141%)>阳虚证(11%)>血虚证(10%)、水停证(10%)。虚证类中以“气虚证”为主导,实证类则多见“痰浊证:”与“血瘀证”。证候要素的组合以二证并见的患者居多,占76%;二证并见中以“气虚血瘀”和“气虚痰浊”的组合比例最多,分别为16.45%、15.79%;三证并见中以“气虚、阴虚、痰浊”(25.81%)及“气虚、阴虚、血瘀”(19.35%)多见。证候要素与年龄、性别的相关性分析:气虚证组的患者中,“30-50y”组与“71-90y”组之间、“51-70y”与“71-90y”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气虚证与年龄存在正相关,提示随着年龄增加,研究组中患者出现气虚证的可能性增大。实热证组的患者中,“30-50y”组与“71-90y”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气虚证组相反,实热证与年龄之间存在负栩关,即年龄较低的患者患实热证的机会增加。血虚证组男女患者间比较P<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中血虚证的比例(15.93%)比男性患者中血虚证的比例(2.30%)高。根据多重耐药菌耐药的程度不同,分为泛耐药菌组和非泛耐药菌组,分析证候要素与耐药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痰浊证患者中泛耐药菌组和非泛耐药菌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泛耐药菌组的患者中患痰浊证的比例(45.71%)比非泛耐药菌组的患者其比例(24.85%)要高。评估中医证候与APACHE Ⅱ评分相关性的过程中,先对所有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进行正态性检验,结果显示APACHE Ⅱ评分数值符合正态分布(P=0.319,P>0.05);进而对各组进行方差齐性检验,结果提示符合方差齐性检验(P=0.696,P>0.05);继续行单因素ANOVA分析,提示不同的分组其APACHE Ⅱ评分数值存在显着差异性(F=9.307,P=-0.000,P<0.01),故对各组进行平均数的多重比较(Scheffe),进一步了解组间差异,最终结果提示单纯虚证组与单纯实证组之间比较的P<.01(P=-0.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单纯实证组与虚实夹杂偏虚证组之间比较的P<0.01(P=0.000),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虚实夹杂偏虚证组与虚实夹杂偏实证组之间比较的P<0.05(P=-0.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年龄偏高,大部分患者存在长期卧床、低蛋白血症的情况。在基础疾病中顺位前五名的分别是高血压(73.5%)、糖尿病(72%)、脑梗个人史(65.5%)、慢性心衰(27.5%)、支气管扩张(24%)。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部位以肺部感染(62.5%)为主,其次是泌尿道感染(30.5%),血流感染最少(7%);菌种顺位前五名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6%)、铜绿假单胞菌(21.5%)、变形杆菌(16.5%)、大肠埃希菌(14%)、肺炎克雷伯菌(5.5%);痰培养中以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中段尿培养以变形杆菌和大肠埃希菌多见,血培养以葡萄球菌属多见。所有多重耐药菌株中泛耐药菌占17.5%,其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要的泛耐药菌。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以虚实夹杂最多,在虚与实方面则偏向于虚证,证候要素虚证类以气虚证、阴虚证多见,实证类则多见痰浊证、血瘀证;在证候要素的组合则以“气虚痰浊”和“气虚血瘀”的频次为多。证候要素与年龄的关系中,随着年龄增加,患者出现气虚证的可能性增大,出现实热证的可能性则降低;与性别的关系则表现为女性患者出现血虚证的可能性比男性患者高。泛耐药菌和非泛耐药菌在证候要素的区别,在于泛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患痰浊证的可能性较大。APACHE Ⅱ评分分值与证候分类有关系,表现为存在正虚时,患者的病情可能更严重,故应高度重视,注意早期扶正,增强机体御邪能力。

王君棪[3](2013)在《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监测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状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323例感染性疾病新生儿咽拭子、脐分泌物、痰液、血液、脓疱液、洗胃液等标本细菌培养及分离菌株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分离出184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为94株(51.1%),主要为大肠埃希氏菌37株(39.4%)、肺炎克雷伯杆菌27株(28.7%)及阴沟肠杆菌10株(10.6%)等;革兰氏阳性菌为90株(48.9%),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24株(26.7%)、表皮葡萄球菌18株(20.0%)及溶血葡萄球菌11株(12.2%)等。新生儿败血症前三位病原菌依次为: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为97.3%、阿米卡星100%、头孢哌酮舒巴坦77.8%、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8.8%,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敏感性低于40.0%、头孢哌酮、头孢呋辛低于25.0%,哌拉西林低于15.0%;革兰氏阳性菌对利奈唑胺敏感性为100%,对青霉素敏感性均低于15.0%,表皮葡萄球菌万古霉素敏感性为95.0%,对替考拉宁敏感性为93.8%。结论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病原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革兰阳性病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不同季节及地区检出病原菌不同。细菌对常用的一线、二线抗生素敏感性较低。合理、及时的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是有效治疗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关键。

卢家胜,李乔,赵卫星[4](2011)在《AECOPD痰培养及药敏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AECOPD患者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了解笔者所在医院目前主要耐药菌。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近期具有完整细菌学资料的COPD患者痰培养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682例患者痰培养中分离出病原菌252株,革兰氏阴性菌220株,占87.3%,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等,革兰氏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药敏分析:革兰氏阴性杆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阿莫西林耐药率最高,大部分革兰氏阴性菌对亚胺培南有较高敏感性。结论临床AECOPD呼吸道感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COPD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上升趋势,严格抗生素使用的管理,依据病原学检查机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同时还需要严格控制使用疗程。

杨秀芬,张征,王海滨[5](2005)在《机械通气患者气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文中研究说明

张丽娜,刘启为[6](2003)在《痰培养中的细菌谱及耐药趋势》文中认为

王丝雨[7](2021)在《NICU中五年血培养和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基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中血培养或痰培养阳性结果,分别探讨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变迁,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最佳方案、临床药物应用提供合理依据,加强对疾病的防控,改善预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NICU中血培养或痰培养阳性结果中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和新生儿肺炎的患儿的病原菌种类、药敏结果及临床资料。应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或校正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Early-onset sepsis,EOS)以革兰氏阴性菌(69/121,57.0%)为主,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 negative staphylococcus,CNS)(39/121,32.2%)、唐菖蒲伯克霍尔德菌(26/121,21.5%)、大肠埃希菌(15/121,12.4%)为主要致病菌;新生儿晚发型败血症(Late-onset sepsis,LOS)以革兰氏阳性菌(28/45,62.2%)为主,CNS(22/45,48.9%)、大肠埃希菌(6/45,13.3%)、肺炎克雷伯菌(6/45,13.3%)为主要致病菌。2015~2019年间,CNS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金黄色葡萄球菌在2017年后未再检出。2.新生儿败血症中,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克林霉素、大环内脂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碳青霉烯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3.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和新生儿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均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分别占85.4%和84.0%。CAP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92/152,51.7%)、克雷伯菌(28/152,15.7%)和鲍曼不动杆菌(11/152,6.2%);HAP主要致病菌依次为:克雷伯菌(33/94,35.1%)、大肠埃希菌(13/94,13.8%)和阴沟肠杆菌(13/94,11.7%)。2015~2019年间,大肠埃希菌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呈上升趋势。4.新生儿肺炎中,常见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类、克林霉素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未发现对厄他培南、替考拉宁、替加环素及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常见革兰氏阴性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对头孢三四代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碳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低。结论:1.2015~2019年间,新生儿败血症致病菌以CNS为主。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时,临床用药可选择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时,临床用药可选择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2.2015~2019年间,新生儿肺炎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其中大肠埃希菌是主要致病菌。病原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普遍耐药率高,临床用药可选择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3.新生儿败血症近五年主要致病菌检出率的变化,考虑与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抗生素和万古霉素的规范应用有关。4.新生儿肺炎近五年检出大肠埃希菌的变化,考虑与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物类抗生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应用有关;鲍曼不动杆菌的变化,考虑该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菌株出现耐药有关。

二、痰培养中的细菌谱及耐药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痰培养中的细菌谱及耐药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尿路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中英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附录B 美国风湿病学院1997年修订的SLE分类标准
    附录C 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附录D 尿路感染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诊断(节选)
    附录E 个人简历
    附录F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G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隐球菌脑膜炎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证候分布与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现代医学对耐药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一、耐药菌感染的现状分析
        二、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
        三、常见的几种多重耐药菌
        四、定植菌的概念
        五、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
        六、治疗新展望
    第二节 祖国医学对耐药菌感染的认识
        一、古人对于发热的认识与实践
        二、后人对中医治疗耐药菌感染的探讨
第二章 临床研究
    第一节 20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及相关性
        一、研究目的
        二、资料和方法
        三、研究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临床病例报道与临床经验分享
        一、1例EICU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病例分析
        二、导师临床经验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3)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英文缩略语
致谢
附表
综述
    参考文献

(4)AECOPD痰培养及药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情况
    2.2 药敏结果
3 讨论

(5)机械通气患者气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材料
    1.3 细菌鉴定系统
    1.4 方法
2 结 果
    2.1 发生VAP患者气囊滞留物细菌与下呼吸道菌株分布情况
    2.2 机械通气患者气囊滞留物和下呼吸道的细菌分布情况
3 讨 论

(7)NICU中五年血培养和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第3章 结果
    3.1 血培养结果部分
        3.1.1 病原菌分布情况
        3.1.2 2015~2019 年血培养病原菌年度变化
        3.1.3 血培养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
        3.1.4 常见病原菌抗生素治疗情况
        3.1.5 出生情况比较
        3.1.6 临床资料比较
    3.2 痰培养结果部分
        3.2.1 病原菌分布
        3.2.2 2015~2019 年痰培养病原菌年度变化
        3.2.3 痰培养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
        3.2.4 常见病原菌感染后抗生素治疗情况
        3.2.5 临床资料比较
第4章 讨论
    4.1 血培养结果分析
    4.2 痰培养结果分析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现况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四、痰培养中的细菌谱及耐药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尿路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D]. 张同桐. 蚌埠医学院, 2019(01)
  • [2]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中医证候分布与相关性研究[D]. 刘夏龙.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6(01)
  • [3]新生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D]. 王君棪. 兰州大学, 2013(11)
  • [4]AECOPD痰培养及药敏分析[J]. 卢家胜,李乔,赵卫星. 中外医学研究, 2011(29)
  • [5]机械通气患者气囊滞留物与下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J]. 杨秀芬,张征,王海滨. 临床荟萃, 2005(12)
  • [6]痰培养中的细菌谱及耐药趋势[J]. 张丽娜,刘启为.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3(01)
  • [7]NICU中五年血培养和痰培养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D]. 王丝雨. 大理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痰培养菌谱及耐药趋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