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路基施工压实度影响因素

浅谈路基施工压实度影响因素

一、浅谈路基施工中压实度的影响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姜鹏[1](2021)在《路基弱碾区分层填筑动力补强作用机理与效果评价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路基修建过程中,路基需要很好的压实并达到相关标准压实度的要求,以保证道路的承载能力及强度,然而在弱碾区填筑时易存在压实效果不理想等问题。这些弱碾区压实不充分,施工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容易诱发一系列路基质量问题,且后期维护、补强施工难度较大费用较高,因此开展路基弱碾区分层填筑动力补强作用机理与效果评价技术研究具有较为重要的工程意义。在分析对比不同路基填筑工艺、振动压实理论、动力补强技术和压实质量检测方式的基础上:(1)通过使用PLAXIS软件模拟不同工况,计算路基分层填筑静态荷载作用下长期固结变形参数及超孔压变化以及多参数影响下动态荷载作用下路基的动力响应,通过显着性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探究路基分层填筑动力压实效果的主要控制影响因素。(2)通过开展路基弱碾区分层填筑动力响应试验及补强效果评价试验,探究了应变率硬化效应下的土体填料应力时程响应、应力分布规律与加速度响应峰值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机械-体相互作用强化机理,明确了液压夯夯实能量传递规律,同时分析了不同量级的夯实作用对相邻结构物的影响。(3)建立了夯击次数-加速度峰值经验模型,通过监测加速度峰值作为承载力衡量指标,量化了承载力指标,提高了夯实工作的效率;同时,在进行瑞雷波速与原位试验实测纵向压实度关系曲线标定时考虑含水率对瑞雷波速的影响进行回归拟合,建立土体内部纵向压实度经验模型,提高了基于瞬态面波的压实度检测方式精度,以期对高速公路建设与运输行业产生一定理论价值和工程意义。

李琳琳[2](2021)在《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路等公共交通设施的质量对经济的稳健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着很大影响。随着我国经济蓬勃发展,公路及路网的建设和完善也不断加快,之前建设的一部分公路已经不能满足更高的要求。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便捷出行,需要对公路进行改扩建施工。国内大部分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较为传统,质量控制体系和质量控制策略研究不够充分;而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复杂、工程量大,质量管理与控制难度大,所以要对公路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进行研究。本文以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为研究对象,针对改扩建公路工程建设特点,阐述了本工程质量管理研究背景及意义,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公路工程质量管理研究现状;根据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分析本工程质量管理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明确工程质量管理目标及原则,建立工程质量控制思路和流程,并提出工程各阶段质量控制要点,制定工程各阶段质量控制策略,从根本上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整体水平。施工过程中,应用数学统计方法对路基施工和混凝土施工进行质量控制,保证分项工程质量;施工完毕后,要做好竣工验收的工作。为保证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顺利实施,论文从思想、组织、制度、技术、资金等方面建立质量控制实施保障措施,保障了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论文对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将理论与实际工程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项目整体质量水平,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王彦琼[3](2021)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压实质量的优劣路基的稳定性有很大影响,传统的压实度检测以灌砂法为代表,该方法操作复杂流程较多,而且检测过后会破坏路基的结构。为了提高在路基施工中对压实质量的控制,针对传统压实质量检测方法的不足,以京雄高速公路SG1标为工程依托,结合路基压实质量快速无损检测设备,研究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和土壤模量刚度仪对路基施工的压实质量检测的方法和应用。利用便携式落锤弯沉仪PFWD和土壤模量刚度仪在道路施工中无损、快速检测压实度的特点,将能更好的指导路基施工,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对本领域的发展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对SG1标的路基填料进行室内试验分析,通过筛分、击实试验得出该填料的基本物理性质。该填料级配良好,粉砂土和经过改良后的水泥土的最大干密度为分别为1.82 g/cm3和1.821 g/cm3,最优含水量分别为13.3%和13.22%。(2)为评价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对两种新型检测仪器的设备特性进行了研究,说明了两种设备的检测原理、测试流程等,同时通过回归分析的方法得出两种回弹模量之间的对数关系。(3)利用压实度与路基弹性模量相关性建立了评价路基压实质量的相关标准,提高了对路基施工质量的控制。通过对路基填料进行压实质量检测,提出以路基的模量进行指导路基施工,通过对两种土进行了现场的数据采集,以验证该评价方法在施工中的可行性。(4)通过在路基施工中上进行现场布点和数据采集,并与Matlab软件相结合来对路基的压实均匀性进行分析的方法,对两种填料路段进行施工压实过程提出了用于评价压实质量的弹性模量标准值,研究该方法的可靠性和可行性。通过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压实度均匀性评价的方法可以及时、准确的纠正压实薄弱区域,利于节省人力、物力加快施工进度和加强施工管理,对指导路基施工有积极作用。

刘炜奇[4](2021)在《高含水率红砂岩泥化洞渣的路用改良土力学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红砂岩地层采用铣挖法掘进隧道,产出的洞渣含水量高、呈泥状且工程性质较差,一般只能作弃方处理,堆弃成本高昂,且易对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为了得到一种经济实用的红砂岩泥化洞渣循环再利用技术,本文选取赣州一市政工程隧道的红砂岩泥化洞渣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洞渣改良方案,将改良土用作路基填料,并对改良土的路用性能以及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对红砂岩泥化洞渣进行室内试验研究,得到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判断红砂岩洞渣仍具有崩解性,属于过湿土类,且力学性质不佳,为后续的改良方案设计提供参考。(2)通过减水试验对比不同减水剂效果,分析并设计了针对红砂岩泥化洞渣的改良方案。开展了击实试验、承载比试验、无侧限抗压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分析了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红砂岩泥化洞渣在掺入石灰、水泥后形成的改良土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和水稳定性,能够满足路用要求。(3)基于红砂岩泥化洞渣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结合Logistic模型函数与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方程提出了适合改良红砂岩泥化洞渣土的应力应变本构方程,数据拟合结果表明精度较高;同时分析了水泥掺量、养护龄期和压实度对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参数(峰值应力、峰值应变、能量吸收量和变形模量E50)的影响;并对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参数进行统计分析。(4)基于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的路用性能试验数据,利用ABAQUS建立三维路基实体模型,对改良土路基在车辆荷载下的动响应和循环加载累积沉降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改良处治能够减小红砂岩泥化洞渣路基的位移、加速度响应,并降低沉降位移量。

农坪裕[5](2021)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分析——以惠清高速公路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章以惠清高速公路项目为例,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该项目路基施工难点,对项目路基施工中存在的病害问题及原因进行总结,介绍了该高速公路项目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应用的优势,并提出冲击碾压技术的具体应用方案,归纳其技术应用要点,以提升惠清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整体质量,保障施工安全。

李克甲[6](2021)在《既有城际铁路路基帮宽增建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技术研究》文中提出新建中卫至兰州铁路接入中川城际铁路为增建新线工程,需对既有中川铁路路基进行帮宽填筑施工。而增建新线与中川城际铁路线路设计标准、路基填料选用、填筑压实控制标准等均有差异,因此,需考虑帮填施工过程、施加新线列车荷载作用对既有路基造成的扰动变形,并寻求合理的路基搭接结构形式提升既有-帮宽路基的变形稳定性。本文通过现场调查、施工理论分析和所选典型断面有限元数值模拟,揭示路基搭接结构形式、施工方式及填料物理力学性质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规律。基于减小既有-帮宽路基不均匀变形的目的,提出适用于工程实践的路基搭接结构形式,并对帮填工程施工提供相应的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帮宽路基分层填筑过程,揭示分层填筑施工对既有路基的变化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两侧帮填路基对既有路基的侧向挤压随着填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大,既有路基两侧路肩水平位移和附加沉降大于路基中心位置,路基帮填高度至3m以后应控制填筑速度,在填筑过程中对路基结合部位应注意找平补平。同时,应设置合理的路基搭接结构,优化帮宽填筑施工的施工方法及填料参数。(2)构建不同工况模型分析台阶开挖尺寸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特性的影响,分析表明:台阶高宽比为1:1.5时,台阶高度设定为0.6~1.0m,台阶宽度为0.9~1.5m之间为宜。合理的台阶尺寸有利于降低帮填施工对既有路基的变形影响,并减小帮填路基的变形量。台阶尺寸过大或过小均对既有-帮宽路基的变形协调性有负面影响,台阶尺寸设定也须考虑施工合理性,不宜过小。(3)考虑帮填施工过程、施加列车荷载作用两个阶段状态,揭示路基加筋设计形式对既有-帮宽路基位移变形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推荐加筋间距为0.6m,加筋长度7m至10m,筋材模量2GPa至4GPa。既有-帮宽路基变形、差异沉降以及地基水平位移均随着加筋层数、加筋长度、筋材模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加筋间距的减小而降低。但加筋层数、加筋间距、加筋长度、筋材模量对路基变形的改善并非呈现线性关系,存在较优合理区间。加筋位置方面,土工格栅作为路基加筋材料存在变形约束影响区域,不同加筋位置对既有-帮宽路基水平位移、沉降变形的影响各有侧重,可根据实际情况在相应区域增加加筋层数以减小位移变形量。(4)分析不同阶段帮填施工方式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侧对称帮填施工对既有路基的扰动变形影响小于一侧帮填完成再进行另一侧的作业方式。在帮填方式的选择上,既有路基水平位移变形比既有路基附加沉降更为敏感。施工条件受限不能两侧对称同时帮填施工时,应加强既有路基变形监测并采取隔离措施,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5)考虑帮宽路基强度和刚度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路基刚度、强度有效增强了路基整体的抵抗变形能力,并削减既有-帮宽路基的差异沉降,但并非是线性改变关系。路基帮填工程应选用内摩擦角较大的填料并适当提高路基填料压实度,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把控摊铺填料的含水率和压实系数,提升既有-帮宽路基的变形稳定性。

戴仕鹏[7](2021)在《山区高填方梁场稳定与变形控制技术及理论研究》文中认为预制梁场地具有临时性、占地面积大、沉降要求高的工程特征。公路工程由于地形条件的限制,为了保护耕地,降低建设成本,梁场选址沟谷及山地等不平整的地形上;梁场高填方工程采用的填筑材料大多为弃渣,填筑材料物理力学性质较差,而使用过程中对场地的变形要求较高,同时施工中仅能采用现有的机械设备。本文依托于宜昭高速公路某梁场高填方工程,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与现场监测一系列研究手段。通过对山区临时高填方中的分析与讨论,得到一系列的如下研究成果:(1)通过室内试验,弃渣填筑材料属于粗粒土的范畴,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发现泥质粉砂岩为软化岩,砂岩为非软化岩。(2)通过分析讨论集中力作用于龙门吊轨道梁的基底反力分布情况,认为集中力的分布范围为集中力两侧3m,并提出反力分布有集中分布和分散分布区域。(3)针对高扶壁式挡墙顶是否作用大荷载情况,提出一种挡墙扶壁顶加宽的型式,对现场实际施工过程进行监测,发现监测变形结果与结算结果一致性较好。针对桩基临近高填方的侧移分析与控制措施,提出临近既有桩基的高填方低于8.0m采用反压能够较好的控制临近桩基的侧向位移,但当高填方高度大于8.0m且具有较大使用荷载情况下,结合注浆加固桩周土体使用能够较好的控制桩顶侧移。(4)通过分析与调查,选定压实设备为单钢轮振动压路机,压实指标为压实度或者孔隙率,通过理论分析,拟选择的型号为徐工XS183J,并推导得出其影响深度。

冯亚松[8](2021)在《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文中认为工业污染场地的绿色可持续修复及安全再利用不仅是当前环境岩土工程学科的难点,也是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工作的迫切需求。当前固化稳定化技术中广泛使用的水泥具有能耗高、污染重等环境友好性差的弊端。因此研发可持续固化剂并开展固化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效果测评研究,对丰富环境岩土工程的研究内容,推进我国污染场地修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9YFC1806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1877248、41472258)、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3AA06A206)和江苏省环保科研课题(No.2016031)为依托,以工业重金属污染土的高效修复和工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为目标,结合我国工业污染场地污染特征和绿色可持续修复需求,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对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发了针对镍锌污染土的钢渣基可持续固化剂,查明了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钢渣基固化剂对污染土无侧限抗压强度、重金属浸出浓度、酸碱度、电导率和基本土性等环境土工特性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能够提高污染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p H值,降低污染土浸出毒性与电导率;钢渣基固化剂加入后,污染土的液限、比表面积、有机质含量、黏粒组分含量降低,阳离子交换量、比重、最大干密度及砂粒组分含量增加。(2)揭示了污染土强度提升和重金属稳定的控制机理。通过对污染土的孔隙结构、酸缓冲能力、重金属化学形态、X射线衍射及对固化剂净浆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查明了固化土的微观特性和反应产物。结果表明:水合硅酸钙对土颗粒的胶结作用及钙矾石、氢氧化钙石和重金属沉淀的填充作用,减少污染土孔隙体积,促进固化土强度提升;氢氧化镍、镍铁双层状氢氧化物、锌酸钙和碱式氯化锌等产物、水合硅酸钙的物理包裹及钙矾石的离子交换作用促进重金属化学稳定性增加;碱性反应产物显着提升污染土的酸缓冲能力;污染土酸缓冲能力和重金属化学稳定性的增加共同导致重金属浸出浓度降低。(3)研究了不同拌和含水率和压实状态下固化土的重金属浸出特性。通过毒性浸出和半动态浸出试验,查明了拌和含水率和固化土压实度(干密度)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和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拌和含水率(17%~26%)对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高达50%;重金属浸出浓度最低值对应的拌和含水率与击实试验获得的固化土最优含水率接近;固化土压实度(75%~100%)的增加促进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表观扩散系数降低。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影响源于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孔隙分布的差异。重金属化学形态和固化土粒径分布造成不同压实度条件下固化土浸出特性的变化。(4)研究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的演化规律。通过改进ASTM D4843试验,分析了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的质量损失、无侧限抗压强度和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响应过程,阐明了固化土的劣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循环次数的增加(24次内),固化土相对累积质量损失率和无侧限抗压强度变化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均为18次;重金属浸出浓度变化率呈现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转折点对应干湿循环次数为6次。固化土劣化的主要原因是固化土的孔隙分布和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5)测评了扩散和渗透作用下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通过柱状扩散试验和柔性壁渗透试验,研究了一维扩散和渗透作用下重金属的运移特征,对比了污染土固化前后重金属的有效扩散系数、分配系数和渗透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加,与土样接触溶液中重金属浓度增加;随着渗透时间的增加,渗透液中重金属浓度降低。固化剂改变污染土的重金属运移参数。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的镍和锌有效扩散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3.75%和3.60%;重金属镍和锌分配系数分别为污染土的169和175倍。固化剂掺量8%的固化土渗透系数较污染土降低约2个数量级。(6)评价了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作为道路路基填土的工程、环境和经济性能。通过现场试验,建立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再利用的技术工艺,论证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可行性,并与传统的水泥和生石灰进行了性能比较。结果表明:钢渣基固化剂固化土是一种性能优越的道路路基填土。固化土的回弹模量满足《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中快速路和主干路回弹模量设计值,重金属浸出浓度低于《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IV类地下水标准限值。钢渣基固化剂工程性能指标与水泥接近,优于生石灰;钢渣基固化剂环境和经济性能指标均优于水泥和生石灰。(7)研究了自然暴露场景下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长期稳定性和污染物运移特征。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固化土作为路基填土安全再利用的长期稳定性,预测了固化土中重金属向离场土的运移距离。结果表明:监测600天内,固化土重金属浸出浓度持续降低、回弹模量持续增加。固化土的重金属运移距离小于5 cm;服役50年后,污染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18.9 cm,而固化土中锌向离场土的扩散距离为3.2 cm。

贾通[9](2020)在《沥青路面智能压实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压实是沥青混合料密实成型和路用功能实现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沥青路面的强度、稳定性和抗疲劳性能。因此,沥青路面施工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压实质量控制。目前,沥青路面的压实质量管理仍以事后检验为主,难以及时了解压实状况并进行过程控制。因而,能够连续监测和实时反馈压实状态的智能压实逐渐引起关注。本文以沥青路面施工的碾压过程为对象,重点围绕“机-料”耦合系统建模分析、振动压实反馈信号处理、压实状态感知和智能压实质量评价等内容进行智能压实系统关键技术研究。首先,阐述了沥青混合料的压实机理,分析了压实过程中三种阻力的作用原理,提炼了共振状态下压实效果较好的规律;采用一维流变模型分析了沥青混合料在碾压施工过程中的流变力学行为,建立了振动压实“机-料”耦合系统非线性模型,并分别在线性、非线性和一般情况下进行了模型分析。研究表明,当振动参数确定时,沥青混合料对压实机具的抵抗力与振动轮的惯性力之间呈线性关系;通过量测振动轮反馈响应的变化信息,可进一步分析沥青混合料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而获取压实状态,为智能压实监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旋转压实试验,提取了碾压次数与压实度之间的对数关系;提出了一种新型室外振动压实试验方法,克服了施工现场中试验设计的困难;进行了室外和现场试验,采集了振动压实反馈信号。基于双处理器架构设计了车载检测单元,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协同定位方案,满足了碾压检测和定位的需求;开发了道路施工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了沥青路面施工参数的连续实时无损监测。然后,对振动压实反馈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基于汉明窗设计了有限冲击响应数字带通滤波器,有效地抑制了高频噪声成分,同时保证了原始信号的线性相位特性;采用多项式最小二乘法进行趋势项消除,利用五点三次平滑法进行平滑处理,去除了零点漂移和杂波毛刺,平滑了振动信号波形。针对振动反馈信号的非线性非平稳特性,采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方法对信号进行分解,通过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方法提取了有效IMF分量,并进行时频分析。研究表明,经验模态分解方法以本征模态函数为“基函数”重构信号,可提高信号质量,减小频谱泄露、栅栏效应等误差,具有自适应性强、信噪比好等优点。进而,根据Parseval能量守恒定理,提出基于能量分布的压实感知方法和新指标振动压实能量值(VCVe)。在振动信号处理结果的基础上,计算获取了压实计值(CMV)、连续压实值(CCV)、VCVe值。研究表明,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CMV、CCV和VCVe指标值均呈逐步增大趋势;VCVe与碾压次数的相关关系优于CMV和CCV,改善了谐波分析指标的稳定性和一致性;VCVe、CMV、CCV指标之间具有独立性,可单独或联合用于压实监测;与常规取芯检测方法相比,CMV、CCV和VCVe指标可以反映沥青混合料压实状态的变化过程,虽不宜直接用作质量验收标准,但可用于压实状态感知和压实质量过程控制。最后,融合多源压实监测数据,基于支持向量机(SVM)和隐马尔可夫模型(HMM)进行智能压实质量评价。选择了训练样本特征,进行了数据预处理,基于实时动态(RTK)GPS标定系统进行了样本数据标识;采用模糊C均值方法计算了样本数据的隶属度,抑制了噪声和孤立点的影响;设计了模糊支持向量机分类器,有效地进行了压实状态分类,准确率可达72.6%;利用RTK-GPS定位数据计算获取了隐含压实状态序列,采用SVM状态分类结果作为观察序列,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算法计算了HMM参数;获取了转移概率矩阵和观测概率矩阵,根据HMM解码算法计算了碾压施工过程的隐含状态序列,其准确率为78.3%;与FSVM压实状态分类相比,SVM-HMM的准确率有较大改善,实现了碾压全程的智能压实质量评价。本文基本实现了沥青路面压实的连续无损感知和智能质量评价等初级智能压实技术,对智能压实反馈控制系统尚未深入探索。未来,可结合人工智能、自适应馈控等理论研究高级智能压实技术,促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设的发展。

马培雄[10](2020)在《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浅探》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日益加快,人口呈现出明显的城市迁移方向。而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交通作为连接城市,以及发展经济的命脉,它的重要性也在进一步提高。在城市化进程下,其也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区域内部的联动。但无论是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还是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交通都是不可跳过的一个话题,尤其是交通的质量和安全。对此,本文主要结合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中的主要内容、技术要点以及完成策略,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具体的可行性方法。

二、浅谈路基施工中压实度的影响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路基施工中压实度的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路基弱碾区分层填筑动力补强作用机理与效果评价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基填筑工艺
        1.2.2 振动压实理论
        1.2.3 动力补强技术
        1.2.4 压实质量检测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路基弱碾区分层填筑数值仿真模拟计算
    2.1 概述
    2.2 路基分层填筑模型
        2.2.1 模型选取背景
        2.2.2 模型选取参数
    2.3 路基弱碾区模型仿真结果分析
        2.3.1 静力作用分析
        2.3.2 动力作用分析
    2.4 动力补强控制影响因素分析
        2.4.1 影响因素试验设计
        2.4.2 显着性分析
        2.4.3 敏感性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路基弱碾区分层填筑动力响应试验研究
    3.1 概述
    3.2 工程地质概况
        3.2.1 工程背景
        3.2.2 回填土参数
    3.3 动态响应试验
        3.3.1 试验方案
        3.3.2 施工流程
        3.3.3 试验仪器布设
    3.4 动态响应试验结果分析
        3.4.1 土体动应力分布规律
        3.4.2 土体动应力解析
        3.4.3 土体应力时程响应
        3.4.4 土体加速度响应
        3.4.5 墙体动态响应规律
        3.4.6 墙体速度响应
        3.4.7 墙体加速度响应
    3.5 本章小结
4 路基弱碾区分层填筑动力补强效果评价
    4.1 概述
    4.2 瞬态面波无损探测
        4.2.1 弹性波理论
        4.2.2 探测工作原理
        4.2.3 面波仪参数
    4.3 地基承载力检测
        4.3.1 夯实作业原理
        4.3.2 传感器安装
    4.4 质量评价试验方案
        4.4.1 瞬态面波检测
        4.4.2 静载试验检测
        4.4.3 土样取芯检测
    4.5 质量评价原位试验
        4.5.1 土工试验测试结果
        4.5.2 基于加速度峰值的承载力检测
        4.5.3 基于瞬态面波的压实度检测
    4.6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本文主要创新点
    5.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一、发表论文及其他知识产权成果
    二、获得荣誉称号及参与科研项目

(2)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工程概况
        2.1.1 建设方案
        2.1.2 技术标准
    2.2 工程质量控制的现状及问题
        2.2.1 建立质量管理组织
        2.2.2 建立质量控制制度
        2.2.3 工程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2.3 工程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2.3.1 人员因素
        2.3.2 材料因素
        2.3.3 机械设备因素
        2.3.4 技术因素
        2.3.5 环境因素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规划
    3.1 质量控制的原则和目标
        3.1.1 质量控制的原则
        3.1.2 质量控制的目标
    3.2 质量控制思路与控制流程
        3.2.1 质量控制思路
        3.2.2 质量控制流程
    3.3 质量控制要点
        3.3.1 准备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3.3.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3.3.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要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的质量控制策略
    4.1 准备阶段质量控制策略
        4.1.1 现场勘察与施工图设计质量控制策略
        4.1.2 工程质量预控计划
        4.1.3 临时工程设置方案
    4.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策略
        4.2.1 人员及材料与机械的控制策略
        4.2.2 工程施工要点的控制策略
        4.2.3 施工环境的质量控制策略
    4.3 竣工验收阶段质量控制策略
        4.3.1 验收阶段资料整理
        4.3.2 质量验收流程控制
        4.3.3 工程质量跟踪控制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的保障措施
    5.1 思想保障
        5.1.1 树立正确的质量管理价值观
        5.1.2 加强质量控制培训
    5.2 技术保障
        5.2.1 提高施工图设计质量
        5.2.2 规范施工材料使用及施工计量工作
        5.2.3 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和软件
    5.3 组织保障
        5.3.1 完善施工组织
        5.3.2 建立施工现场质量小组
        5.3.3 成立设计回访小组
    5.4 制度保障
        5.4.1 制定首件许可制度
        5.4.2 实施经济责任制度
        5.4.3 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度
        5.4.4 建立沟通协调与信息反馈制度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路基压实质量检测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依托工程概况
    1.5 主要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便携式落锤弯沉仪和土壤模量刚度仪分析
    2.1 概述
    2.2 填料的颗粒筛分试验
    2.3 土的界限含水量试验
    2.4 PFWD工作特性分析
        2.4.1 检测原理和设备参数
        2.4.2 测试流程和注意事项
    2.5 土壤模量刚度仪工作特性分析
        2.5.1 测试原理
        2.5.2 测试流程
    2.6 设备相关性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快速无损检测结果与压实度相关性研究
    3.1 概述
    3.2 粉砂土压实度与变形模量关系
        3.2.1 粉砂土击实试验研究
        3.2.2 粉砂土压实度与碾压遍数关系
        3.2.3 粉砂土模量与碾压遍数关系
        3.2.4 粉砂土模量与压实度关系
    3.3 水泥土压实度与变形模量关系
        3.3.1 水泥土击实特性试验
        3.3.2 水泥土压实度与碾压遍数关系
        3.3.3 水泥土模量与碾压遍数关系
        3.3.4 水泥土模量与压实度关系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路基施工质量压实均匀性评价
    4.1 路基施工质量压实均匀性评价研究现状
    4.2 路基施工质量压实均匀性评价方法理论基础
        4.2.1 比对试验段中测量值一致性分析
        4.2.2 Matlab软件介绍
        4.2.3 规范对路基压实质量评定
        4.2.4 均匀性评价方法及指标
    4.3 实例分析路基施工质量压实均匀性评价
        4.3.1 利用PFWD对水泥土路基压实均匀性评价
        4.3.2 利用土壤模量刚度仪对水泥土路基压实均匀性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高含水率红砂岩泥化洞渣的路用改良土力学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路用改良土研究现状
        1.2.2 洞渣再利用研究现状
        1.2.3 路用改良土力学特性研究现状
        1.2.4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创新点
    1.4 主要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高含水率红砂岩泥化洞渣的物理力学性质
    2.1 引言
    2.2 红砂岩泥化洞渣粒径级配
    2.3 红砂岩泥化洞渣的液塑限
    2.4 红砂岩泥化洞渣的击实特性
    2.5 红砂岩泥化洞渣的崩解特性
    2.6 红砂岩泥化洞渣的力学性质
        2.6.1 承载力特性
        2.6.2 抗压强度特性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含水率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试验与性能分析
    3.1 引言
    3.2 减水剂选取及改良方案设计
        3.2.1 减水方法选取
        3.2.2 减水剂选取
        3.2.3 减水试验
        3.2.4 改良方案的设计
    3.3 改良土的路用性能研究
        3.3.1 击实试验
        3.3.2 承载比(CBR)试验
        3.3.3 无侧限抗压试验
        3.3.4 水稳试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红砂岩泥化洞渣路用改良土的本构关系
    4.1 引言
    4.2 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4.2.1 峰值应力与峰值应变分析
        4.2.2 能量吸收分析
        4.2.3 变形模量E_(50)分析
    4.3 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参数统计分析
        4.3.1 峰值应力与峰值应变统计分析
        4.3.2 变形模量E_(50)与峰值应力应变统计分析
        4.3.3 能量吸收与峰值应力与峰值应变的关系
    4.4 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单向受压本构关系
        4.4.1 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单向受压过程描述
        4.4.2 红砂岩泥化洞渣的应力应变曲线几何特点
        4.4.3 红砂岩泥化洞渣单向受压应力应变数学模型
        4.4.4 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应力应变实测点与模型曲线比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路基的动力响应与变形特性
    5.1 引言
    5.2 ABAQUS计算方法简介
    5.3 车辆荷载的确定
        5.3.1 常用车辆荷载类型
        5.3.2 移动简谐荷载的实现
    5.4 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路基的计算模型
        5.4.1 建立模型实体
        5.4.2 模型参数的选取
    5.5 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路基动力响应分析
        5.5.1 不同路基填料下路基动力响应分析
        5.5.2 不同荷载大小下路基响应分析
        5.5.3 不同车速下的路基响应分析
    5.6 红砂岩泥化洞渣改良土路基变形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分析——以惠清高速公路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及工程量具体内容
2 路基施工难点
3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4 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优势
5 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的具体应用
6 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的应用要点
7 工程验收评价
8 结束语

(6)既有城际铁路路基帮宽增建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路基帮宽填筑对既有线路基影响研究
        1.3.2 新旧路基搭接结构形式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路基帮宽工程环境调查及设计方案分析
    2.1 工程背景概述
    2.2 工点地理环境及工程地质特征
        2.2.1 地理环境
        2.2.2 地层工程地质特征
        2.2.3 水文地质特征
    2.3 依托工程调查分析
        2.3.1 路基帮宽工程设计方案分析
        2.3.2 现场环境调查
    2.4 本章小结
3 既有-帮宽路基搭接结构形式研究
    3.1 变形控制处治技术分析
        3.1.1 变形控制措施
        3.1.2 搭接结构形式应用分析
    3.2 数值计算分析软件及模型确定
        3.2.1 ABAQUS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3.2.2 有限元分析模型构建
        3.2.3 参数拟定和计算流程
        3.2.4 计算简化和假定
    3.3 对称帮宽填筑路基结合部台阶开挖分析
        3.3.1 台阶开挖作用
        3.3.2 台阶尺寸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
    3.4 对称帮宽填筑加筋路基变形特性分析
        3.4.1 土工格栅作用机理
        3.4.2 加筋位置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
        3.4.3 加筋间距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
        3.4.4 加筋长度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
        3.4.5 筋材模量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4 帮宽填筑路基变形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4.1 既有-帮宽路基变形控制影响因素
    4.2 帮填方式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特性的影响
        4.2.1 不同帮填方式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特性对比分析
        4.2.2 不同帮填方式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影响差异性分析
    4.3 帮填填料性质对既有-帮宽路基变形的影响
        4.3.1 帮填填料刚度
        4.3.2 帮填填料强度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7)山区高填方梁场稳定与变形控制技术及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公路预制梁场地的基本选址概况
        1.2.1 预制梁选址的基本要求
        1.2.2 国内部分预制梁的选址概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隧道及边坡开挖弃渣工程特性及碾压施工工艺现状
        1.3.2 粗粒土高填方的工后沉降分析现状
        1.3.3 梁场设施的分析现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隧道及边坡开挖弃渣的工程特性
    2.1 依托工程的基本概况
        2.1.1 工程地质条件
        2.1.2 梁场工程概况
    2.2 填料的颗粒级配试验
    2.3 填料的力学性质评价
        2.3.1 单轴压缩设备
        2.3.2 泥质粉砂岩在水作用下的力学特性
        2.3.3 砂岩在水作用下的力学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非对称加载对临近桩基作用与控制措施
    3.1 有限元模拟分析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预制梁场支挡结构优化分析与设计
    4.1 龙门吊最不利工况计算
    4.2 轨道梁基底压力分布
    4.3 墙顶作用大荷载的扶壁式挡墙优化
    4.4 梁场挡墙的施工阶段模拟与现场监测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填方填筑评价指标与施工方法
    5.1 压实度评价指标
    5.2 最大干密度试验
        5.2.1 最大干密度测试方法
        5.2.2 击实功计算
        5.2.3 最大干密度
    5.3 弃渣填料的振动压实工艺
        5.3.1 振动压实作用
        5.3.2 压实机械的选择
        5.3.3 压实应力与影响深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8)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固化稳定化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我国污染场地现状及修复需求
        1.2.2 固化稳定化技术技术特征及应用现状
        1.2.3 固化剂应用现状
        1.2.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2.5 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现状
    1.3 钢渣在岩土工程和环境工程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钢渣的物理化学特性
        1.3.2 钢渣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3.3 钢渣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1.3.4 钢渣激发研究现状
    1.4 现有研究存在问题的进一步分析总结及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钢渣基固化剂处理镍锌污染土的机理研究
    2.1 概述
    2.2 可持续型固化剂研发
        2.2.1 研发思路
        2.2.2 激发剂筛选
        2.2.3 电石渣和磷石膏的化学属性
    2.3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1 试验材料
        2.3.2 试验方案
        2.3.3 试样制备
        2.3.4 测试方法
    2.4 固化剂组分优化试验结果
        2.4.1 转炉钢渣、电石渣和磷石膏固化土的强度和重金属稳定率
        2.4.2 固化剂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2.5 BCP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
        2.5.1 固化土的基本土性参数
        2.5.2 固化土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2.6 BCP固化土的强度特性
        2.6.1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2.6.2 固化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酸碱度/电导率的关系
    2.7 BCP固化土的浸出毒性
        2.7.1 硫酸硝酸法重金属浸出浓度
        2.7.2 固化土浸出液的酸碱度和电导率
        2.7.3 重金属浸出浓度与浸出液酸碱度和电导率的关系
        2.7.4 浸提液p H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2.7.5 液固比对重金属浸出浓度的影响
    2.8 BCP固化土的环境土工特性变化机理
        2.8.1 固化土的酸缓冲能力
        2.8.2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2.8.3 固化土的孔隙特征
        2.8.4 BCP固化剂与重金属镍和锌反应机理
        2.8.5 BCP掺量和龄期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机理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拌和含水率和压实度对固化稳定化效果影响研究
    3.1 概述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试验方案
        3.2.3 试样制备
        3.2.4 测试方法
    3.3 污染土拌和含水率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3.3.1 无侧限抗压强度
        3.3.2 重金属浸出浓度
        3.3.3 固化土酸碱度
        3.3.4 固化土含水率
        3.3.5 固化土干密度和比重
        3.3.6 固化土颗粒分布
        3.3.7 重金属化学形态
        3.3.8 固化土孔径分布
        3.3.9 固化土微观形态
        3.3.10 固化剂掺量和污染土拌和含水率进行优化
    3.4 压实度对固化土环境土工特性影响
        3.4.1 无侧限抗压强度
        3.4.2 重金属浸出浓度
        3.4.3 固化土酸碱度
        3.4.4 固化土界限含水率
        3.4.5 固化土粒径分布
        3.4.6 重金属的化学形态
        3.4.7 固化土粒径减小后金属浸出浓度
        3.4.8 固化土半动态浸出特性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干湿交替作用下固化土重金属浸出行为演化规律研究
    4.1 概述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方案
        4.2.3 试样制备
        4.2.4 测试方法
    4.3 传统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4.3.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4.3.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4.3.3 重金属浸出浓度和重金属全量空间分布
        4.3.4 试样破坏情况
        4.3.5 ASTM D4843 试验方法的局限性
    4.4 改进试验方法测试结果与讨论
        4.4.1 浸泡液p H值和重金属浓度
        4.4.2 试样质量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4.4.3 土样空间均质性
        4.4.4 试样破坏情况
        4.4.5 土样中重金属浸出浓度和全量
        4.4.6 土样pH值
        4.4.7 土样干密度和粒径分布
        4.4.8 重金属化学形态
        4.4.9 土样孔隙分布
    4.5 土样环境土工参数变化对应的干湿循环次数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固化土重金属扩散和渗流运移参数测评研究
    5.1 概述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方案
        5.2.3 试样制备
        5.2.4 试验方法
    5.3 扩散试验结果与讨论
        5.3.1 试验前后土样土性指标
        5.3.2 试验前后土样孔隙水中金属浓度
        5.3.3 上层溶液金属浓度
        5.3.4 有效扩散系数和分配系数计算
        5.3.5 有效扩散系数的讨论
    5.4 渗透试验结果与讨论
        5.4.1 渗透系数
        5.4.2 渗出液pH值
        5.4.3 渗出液镍和锌浓度
        5.4.4 渗出液钙浓度
        5.4.5 USEPA 1314和USEPA 1316 试验结果比较
        5.4.6 基于柔性壁渗透试验结果求算重金属运移参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重金属污染土固化稳定化现场试验研究
    6.1 概述
    6.2 试验场地
        6.2.1 污染场地概况
        6.2.2 污染土
        6.2.3 下卧土
        6.2.4 固化剂
    6.3 固化稳定化修复
        6.3.1 试验方案
        6.3.2 施工工艺
    6.4 固化稳定化效果评价
        6.4.1 取样点位
        6.4.2 测试方法
    6.5 试验结果与讨论
        6.5.1 气温及固化土温度
        6.5.2 干密度和含水率
        6.5.3 贯入阻力
        6.5.4 回弹模量
        6.5.5 无侧限抗压强度
        6.5.6 固化土浸出毒性、酸碱度和电导率
        6.5.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
        6.5.8 下卧层土重金属全量
        6.5.9 BCP与传统固化剂性能比较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固化污染土填筑路基的耐久性与重金属运移特征研究
    7.1 概述
    7.2 试验场地概况
        7.2.1 污染场地概况
        7.2.2 污染土
        7.2.3 离场土
        7.2.4 固化剂
    7.3 固化稳定化修复及监测
        7.3.1 试验方案
        7.3.2 固化稳定化施工工艺
        7.3.3 原位测试及取样点位
        7.3.4 测试方法
    7.4 试验结果与讨论
        7.4.1 试验期间气象条件
        7.4.2 干密度
        7.4.3 贯入阻力
        7.4.4 回弹模量
        7.4.5 重金属浸出浓度
        7.4.6 固化土p H值和EC值
        7.4.7 固化土中重金属化学形态分布
        7.4.8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运移特征
        7.4.9 固化土重金属向离场土体扩散运移距离预测
        7.4.10 多场作用下固化土土性参数空间变异性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9)沥青路面智能压实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智能压实发展和研究现状
        1.2.2 沥青路面智能压实关键技术
        1.2.3 振动压实机理和碾压模型研究动态
        1.2.4 压实参数检测和数据处理研究动态
        1.2.5 压实检测指标和质量评价研究动态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拟采取的技术路线及实施方案
第二章 沥青路面振动压实“机-料”耦合模型
    2.1 沥青混合料压实机理和压实特性
        2.1.1 沥青混合料压实机理
        2.1.2 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
    2.2 沥青混合料振动压实“机-料”耦合模型
        2.2.1 振动压实原理与“机-料”耦合模型结构
        2.2.2 沥青混合料碾压流变特性与“机-料”耦合模型
    2.3 沥青路面振动压实“机-料”耦合模型分析
        2.3.1 线性振动压实系统分析
        2.3.2 非线性振动压实系统分析
        2.3.3 一般情况下振动压实系统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沥青路面振动压实试验设计与监测
    3.1 室内压实模拟试验
        3.1.1 室内马歇尔击实试验
        3.1.2 室内旋转压实试验
    3.2 室外压实模拟试验
        3.2.1 小型振动压路机
        3.2.2 小型试验路设计
        3.2.3 沥青混合料设计
        3.2.4 振动压实试验过程
        3.2.5 振动压实试验结果
    3.3 现场振动压实试验
    3.4 远程监控系统实现
        3.4.1 车载单元设计
        3.4.2 施工参数监测
        3.4.3 测速定位系统
        3.4.4 监控管理系统
        3.4.5 客户端口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EMD的沥青路面振动压实反馈信号处理
    4.1 信号采集和预处理
        4.1.1 振动信号采集
        4.1.2 振动信号滤波
        4.1.3 振动信号预处理
        4.1.4 滤波和预处理实例
    4.2 振动信号分析方法
        4.2.1 傅里叶分析
        4.2.2 短时傅里叶分析
        4.2.3 小波变换分析
        4.2.4 HHT变换分析
        4.2.5 分析方法比较
    4.3 振动反馈信号处理分析
        4.3.1 EEMD分解
        4.3.2 瞬时频率分析
        4.3.3 时频频谱分布
        4.3.4 频谱参数提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能量分布的沥青路面压实状态感知方法
    5.1 压实质量检测指标
        5.1.1 传统检测指标
        5.1.2 智能压实指标
        5.1.3 压实指标比较
    5.2 室外试验压实状态感知
        5.2.1 压实背景试验分析
        5.2.2 静压振压影响比较
        5.2.3 压实遍数影响分析
        5.2.4 振动压实状态感知
        5.2.5 压实指标评价分析
    5.3 现场试验压实状态感知
        5.3.1 单点碾压结果分析
        5.3.2 整体碾压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SVM-HMM的沥青路面智能压实质量评价
    6.1 特征选择与预处理
        6.1.1 评价流程和特征选择
        6.1.2 UWB/GPS协同定位
        6.1.3 样本数据预处理
        6.1.4 样本数据标识
    6.2 基于SVM的智能压实状态分类
        6.2.1 支持向量机原理
        6.2.2 模糊支持向量机
        6.2.3 智能压实状态分类
    6.3 基于HMM的智能压实质量评价
        6.3.1 隐马尔可夫模型
        6.3.2 智能压实质量评价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工作与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进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10)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浅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的相关内容分析
    1.1 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的意义于重要性分析
    1.2 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一,公路路基填土含水率对路基压实施工的影响。
        第二,碾压施工技术对路基压实施工的影响。
        第三,集料的级配和质量对路基压实度的影响。
2 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的技术要点分析
    2.1 公路路基施工中施工标准与压实度检测技术
    2.2 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的含水量控制技术
    2.3 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的土质类型技术
    2.4 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的碾压厚度与压实的关系
3 优化与完善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的具体措施
    3.1 关注人才培养,提供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完善人员公路路基施工熟练度
    3.2 合理规划公路路基施工中填土水分含量,加强控制力度
    3.3 优化与完善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的其他技术要点
    3.4 完善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的前期准备工作
    3.5 做好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
4 结束语

四、浅谈路基施工中压实度的影响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路基弱碾区分层填筑动力补强作用机理与效果评价技术研究[D]. 姜鹏. 山东交通学院, 2021(02)
  • [2]DA公路永胜至东大满段改扩建工程质量控制研究[D]. 李琳琳.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2)
  • [3]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快速无损检测技术研究[D]. 王彦琼.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21
  • [4]高含水率红砂岩泥化洞渣的路用改良土力学特性研究[D]. 刘炜奇. 江西理工大学, 2021(01)
  • [5]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冲击碾压技术分析——以惠清高速公路项目为例[J]. 农坪裕. 工程技术研究, 2021(05)
  • [6]既有城际铁路路基帮宽增建高速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技术研究[D]. 李克甲.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7]山区高填方梁场稳定与变形控制技术及理论研究[D]. 戴仕鹏.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2)
  • [8]镍锌复合重金属污染黏土固化稳定化研究 ——可持续固化剂研发与性能测评[D]. 冯亚松. 东南大学, 2021(02)
  • [9]沥青路面智能压实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贾通. 东南大学, 2020
  • [10]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浅探[J]. 马培雄. 居舍, 2020(22)

标签:;  ;  ;  ;  ;  

浅谈路基施工压实度影响因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