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奶牛生产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黄显雷[1](2021)在《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文中研究指明过去的二十年,我国奶牛养殖业实现快速增长,与此同时,奶牛养殖所带来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种养结合奶牛场(IPBS)通过青贮玉米种植与奶牛养殖,实现养殖场内粪便、秸秆和青贮玉米的循环利用,减少种植化肥使用,减少部分饲料购买,降低养殖饲料成本,是一种可持续生产模式。然而,长期以来,尚未全面系统的认知IPBS的环境、经济及生产效率,尤其是IPBS的环境绩效、经济性能、生产效率如何?又如何改善?需要配套怎么样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奶牛场主对IPBS的经营管理,也使得相关扶持政策的制定缺乏有力依据。本文以山东省、黑龙江省奶牛场的调查数据为基础,对非种养结合奶牛场(non-IPBS)和IPBS奶牛养殖的环境绩效、经济性能、生产效率等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首先,基于生命周期评价(LCA)、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OLS)等,对non-IPBS和IPBS的环境绩效进行评估,揭示IPBS的环境减排潜力,探究影响IPBS环境绩效的决定因素。接着,基于成本收益分析(CBA)、倾向得分匹配(PSM)等,考察non-IPBS和IPBS的经济性能,实证分析non-IPBS与IPBS在牛奶产量、品质等指标上是否存在显着性差异。再次,基于非射线性模型(SBM)、截尾回归模型(Tobit)等,测度non-IPBS和IPBS的生产效率,分析影响奶牛养殖生产效率的制约因素。最后,基于逻辑回归模型(Logit)、解释结构模型(ISM),探究奶牛场选择IPBS的驱动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并根据全文研究结果,从政府和市场两个角度,构建IPBS可持续性运行的激励机制。相关研究结论如下:1)IPBS在减少养殖环境损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减少幅度取决于IPBS的青贮玉米自给率。在non-IPBS中,每产1吨标准牛奶(FPCM)的全球变暖潜力(GWP)、酸化潜力(AP)、富营养化潜力(EP)、不可再生能源消耗(NREU)、水消耗(WU)和土地占用(LU)分别为1351.1千克CO2-eq,18.2千克SO2-eq,8.8千克PO43--eq,4600.5兆焦耳,414.9立方米和1533.3平方米,而IPBS相应减少14.3%、10.4%、18.2%、9.9%、7.9%和13.1%,如果IPBS青贮玉米自给率从当前56.6%提升到100%,则相应减少26.9%、17.0%、28.4%、17.2%、14.9%和18.9%。在保证每个奶牛场的青贮玉米自给率达到100%的条件下,全国最多有81%的奶牛场可以采用IPBS,则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比当前减少18.7%。2)IPBS在提升养殖场净收益上具有较大潜力,同时,该净收益的提升率取决于耕地流转费用和青贮玉米价格。non-IPBS生产1t FPCM的净收益为1415元,而IPBS的实际净收益提升率为15%,这些收益的增加主要因为自产青贮玉米成本较低,同时此过程减少青贮玉米的运输费用。non-IPBS与IPBS生产1t FPCM的净收益的平衡点为:耕地流转费用为17262RMB/ha,或者青贮玉米价格为261RMB/t。同时,IPBS能显着降低牛奶体细胞数、菌落总数。3)IPBS在提升养殖生产效率上具有显着效果。在未考虑环境因素时,non-IPBS与IPBS奶牛养殖的生产效率分别为0.75和0.79,将环境因素纳入后,相应的生产效率分别下降16%和10%。饲料成本投入过高和养殖规模结构不合理是造成养殖生产效率损失的内生因素,而奶牛场主文化水平不高、奶牛产奶量低、泌乳牛占比低等因素是造成奶牛养殖生产效率损失的外在因素。4)奶牛场主选择种养结合的决定是利益因素和外在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牛场与农田距离、降低饲料成本认知、降低粪污治理成本认知等3个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表层直接因素;奶牛场主教育水平、奶牛场收入这2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中层间接因素;奶牛场总牛数、土地流转价格、青贮玉米价格、当地粪污治理监管力度这4个因素是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底层根源因素。基于此,制定基于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来保障IPBS长效运行。包括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建立绿色生产服务体系、探索绿色产品市场体系、搭建绿色发展技术支持平台、制定合理的亲环境养殖补贴政策、制定完善的养殖规程和标准等。
孙彤彤[2](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暴占杰[3](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减贫事业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党中央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历史性地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而这其中,中国共产党对西藏贫困问题的治理实践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原因在于,西藏地处青藏高原,集我国边疆地区、边缘地区以及少数民族落后地区于一体,加之和平解放前长期遭受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的蹂躏,导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长期落后于全国其他地区。就贫困状况而言,西藏贫困人口多且分布广泛,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而且还存在严重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2011年,西藏被确定为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作为国家战略安全屏障,西藏存在境内分裂势力和境外敌对势力相勾结,威胁国家统一与安全的稳定问题。鉴于此,党中央、国务院将西藏工作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高度来把舵定向,谋篇布局。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体现了西藏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重要战略地位,解决西藏的贫困问题能够为推进西藏持续稳定和长足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综合上述因素,西藏在党和国家扶贫工作大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关系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如期实现。西藏的扶贫工作既在国家总的扶贫战略框架内开展,又有党中央、国务院超常规的特殊扶持政策的推动。长期以来,学术界偏重于在经济学和社会学视角下对西藏反贫困实践进行实证研究,而以中国共产党为研究对象,纵向宏观考察我们党在西藏扶贫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较为薄弱。2019年,西藏历史性地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2020年,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期实现;2021年,又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不管是从学术视角来看,还是从时间节点来讲,研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对西藏乃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长足发展意义深远。有鉴于此,本文在学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基于西藏深度贫困这一现实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探讨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实践为主线,立足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学科研究法等方法。依托包括党和国家以及西藏地方历史文献、着作、期刊、报纸等各类文献资料,并参考相关会议纪要、政策文件、统计年鉴、地方志等材料,历史地、系统地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逻辑,进而总结经验,为今后更好地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和推动西藏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启示,提出了建议。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分为六章对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展开研究。第一章是绪论。回顾了关于西藏贫困问题与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明确研究主题。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能从中把握学术界研究进展,找准研究角度,借鉴前人研究经验,趋避其研究不足之处。这样既可以做到查漏补缺,又可以避免重复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和述评,确立了从中国共产党治理西藏贫困问题实践角度着手研究。第二章是关于西藏贫困问题的相关概述。对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念、贫困状况,以及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进行了阐释。从西藏区情出发,结合当地经济、地理、社会、宗教、民族等特点探讨西藏面临的贫困问题。纵向梳理西藏不同阶段的贫困特征,同时横向对比西藏贫困问题与全国其他区域的差异。这既可以有效衔接下文中国共产党西藏贫困治理所做的有针对性工作,也凸显了西藏扶贫工作的复杂性与紧迫性,同时还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何采取超常规特殊优惠政策和措施开展西藏的扶贫工作。第三章是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理论上系统阐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困思想,借鉴中国传统反贫困思想和国外有益的反贫困理论,能够为研究中国共产党开展西藏贫困治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撑。从实践层面看,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西藏扶持、支援和建设为此后的扶贫工作奠定了实践基础。第四章是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该部分主要梳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至党的十八大召开前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扶贫工作的具体实践。以中央和西藏地方扶贫政策和取得的成效为标准,将西藏扶贫工作细化为三个阶段,包括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扶贫攻坚阶段、扶贫开发深化阶段,分别论述中央政府以及西藏地方党委、政府都出台了哪些政策,如何具体开展工作,有什么特点,取得了哪些成效。第五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这一章节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思想,具体阐述中央关于西藏的脱贫攻坚政策与西藏精准脱贫具体实践。本章与上一章节是文章的核心部分,这两章将中国共产党关于西藏扶贫工作的演进脉络,历史经验清晰地呈现出来,为总结经验和启示提供研究基础。具体来说,这一章主要探究中国共产党为推进新时代西藏发展和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的战略规划,构建的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以及施策路径,并总结了脱贫攻坚阶段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第六章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本章在梳理和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反贫困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解决西藏贫困问题的经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工作的强大合力,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的与时俱进,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在汲取经验的基础上还应该展望未来,明确今后推动西藏的扶贫工作和发展应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在脱贫攻坚基础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总之,中国共产党领导西藏人民通过扶贫工作历史性地消除西藏绝对贫困问题,对西藏的发展和稳定意义重大,创造了中国减贫治理的“西藏样本”,是中国共产党解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的光辉典范。探究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实践路径,总结经验和启示,以期对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有所裨益。
袁艳云[4](2021)在《京津冀一体化奶业发展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成为国家重大战略的背景下,疏解非首都功能、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带动河北省经济建设以使京津冀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成为京津冀共同推进的目标。2015年至今,京津成功地向河北疏解了一批奶牛,但奶源自给率不足、加工产能过剩等问题也有所显现,另外,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对河北奶业经济的带动作用不甚明显,这些都是京津冀奶业一体化发展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基于这样的背景,为了使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不再仅仅停留在以疏解北京奶牛为目标的初步阶段,而是更进一步地整合资源,促进京津冀整体奶业的转型升级,本文从调整三地奶业布局的角度展开研究。本文按照“描述现状—探究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提出建议”的四步走研究思路开展了研究。首先从奶业链生产、加工、消费、政策各环节分析了京津冀奶业发展现状,对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工作开展的基础、遇到的问题,有了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运用GIS技术和重心迁移模型研究了京津冀奶业格局时空变化情况,重点关注了“种养加匹配度”问题;紧接着,运用集聚度指标、全域和局域空间相关性分析探究了京津冀奶业布局的空间集聚特征;通过以上两章的研究发现了当前布局中制约京津冀奶业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随后聚焦于这些问题、构建了针对性的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筛选出对京津冀奶业格局演化有显着影响的因素;以这些影响因素为抓手,结合各区县的功能定位,设计出了京津冀奶业一体化发展布局优化方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奶业生产规模和养殖资源方面河北确实较京津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但2015年来,河北也受环保政策的严格约束,奶牛存栏量有大幅下降,且土地资源呈紧缩状态,因此,在河北发展奶业也是面临约束的,在环境资源承载力内做好规划、谋好布局、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对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十分重要;其次,京津冀奶业饲料种植与生鲜乳生产布局匹配度低,有明显的“种养分离”现象,养殖与加工近年来也出现了轻微的不匹配现象;再次,京津冀奶业生产的高水平,主要是由唐张石保的奶业强县支撑起来的,此外的大片区县虽然也养奶牛,但奶业生产水平低,且各区县之间奶业呈独自发展的形态,与周围区县生产要素流通少,技术交流不紧密,奶业生产空间联结程度低,这是不利于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的;加工环节也具有很高的空间集聚度,但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奶业加工在京津冀呈扩散态势,本文认为这有利于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进一步地,实证分析得出,土地资源、水资源、玉米产量、青饲料播种面积、环境承载力、人均GDP、人均消费支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劳动力资源数对生鲜乳生产布局有显着影响。用上述9个影响因素加入“生鲜乳产量”指标,构成京津冀各区县奶业发展适宜性评价的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将京津冀204个区县分别划入奶业发展示范区、奶业重点拓展区、奶业限制性发展区与非奶业布局区,制定了奶业布局初步优化方案,进而结合各区县的功能定位对初步优化方案进行了适当调整,做出最终优化方案,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王聪[5](2020)在《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奶牛养殖业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和劳动力的大量投入,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在养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奶牛养殖业碳排放的不断增加将加重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农业自然灾害增加等问题,威胁农民经济收入与人们生活水平。导致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奶牛养殖业高投入、高产出、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从粗放式增长方式转变为生产效率提高、环境友好型的集约式发展模式,可实现提高奶牛养殖业生产效率与降低环境污染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五年期间我国碳排放强度要下降18%。因此,要想使奶牛养殖业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在促进奶牛养殖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其环境生产效率,而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环境生产效率的指标。对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源泉、时空差异与增长因素进行研究,是实现我国奶牛养殖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和谐共进的基础。本研究可为全国低碳奶牛养殖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对实现全国奶牛养殖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双重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经济增长理论、低碳经济理论、生产前沿理论等理论为基础,运用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在估算全国2001-2017年奶牛养殖业碳排放量基础上,分析了全国及各省份奶牛养殖业碳排放总量、碳排放结构和碳排放强度的状况;其次,在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基础上采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GML指数)对全国2007-2017年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将其分解为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从时间及区域角度与未考虑碳排放因素的奶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对比分析;再次,利用面板GLS模型探究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提高全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有效措施。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7年全国奶牛养殖产业碳排放总量变化呈现“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快速下降-缓慢下降”的“倒U型”特征;奶牛养殖业碳排放省级差异明显且呈现显着集聚性特征;2007-2017年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性增长,其增长源泉主要来自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呈恶化趋势;是否考虑碳排放因素的奶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的大小关系在不同省份及地区间有所不同,中、东、西部地区奶牛养殖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依次递减趋势;养殖规模、产业结构、养殖技术水平、城镇化进程、环境规制等五个因素对全国及三大地区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具有不同影响。据此提出相应对策建议,包括完善奶牛养殖产业技术体系、优化奶牛养殖产业布局、加快奶牛养殖产业科技创新、加强奶牛养殖产业环境规制等方面。
武玉环[6](2020)在《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蛋鸡养殖历史悠久,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散户养殖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村闲散资金及劳动力,极大提高了鸡蛋产量,有效满足了国内鸡蛋需求。随着蛋鸡养殖成本不断攀升、突发性疫情疫病时有发生、环保规制日趋严格等问题的出现,散户养殖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已不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仍然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为此,如何优化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使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效能,是蛋鸡适度规模养殖的首要目标和必经之路。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蛋鸡养殖规模在2000只以上的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国八省实地调研数据,为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投入及适度规模构建较为系统完整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经济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详细分析蛋鸡养殖过程中生产要素变化及其对规模的影响,并从利润最大化、要素生产率、成本效率、要素禀赋等多个层面测算不同规模及不同区域农户养殖的适度规模,揭示蛋鸡产业发展路径,厘清要素禀赋变迁对蛋鸡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影响,为蛋鸡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聚集、效率提升、区域合理布局以及农户增收等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证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结论如下:第一,要素结构、要素替代及其与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之间的关系。利用调研所得第一手农户数据,根据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及成本函数估计结果,构造最优生产模型,利润最大化模型测算农户蛋鸡养殖的适度规模。研究结果表明:(1)在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约为实际养殖规模的4倍,农户蛋鸡养殖规模还存在较大扩展空间;(2)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将成为农户蛋鸡适度规模养殖的实现路径。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上涨推动农户使用机械实现对劳动力的替代,规模化蛋鸡养殖户对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蛋鸡产业规模养殖与机械化协调并进的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机械化养殖将成为我国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的发展方向;(3)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程度对不同规模分布下的农户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存在差异。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可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对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上农户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对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下农户的促进作用,从侧面反映出机械化养殖是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必经之路,1万只以上存栏量的规模化蛋鸡养殖户是未来蛋鸡产业发展的主体。第二,要素生产率、前沿成本、效率损失及其与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关系。同样使用调研所得第一手农户数据,将农户按不同规模区间及不同区域进行划分,对农户蛋鸡养殖的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及成本利润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农户前沿成本及成本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从要素生产率角度看,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将朝着1万只以上发展;蛋鸡产业区域布局相对稳定,东部地区仍然是蛋鸡养殖的优势区域,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由于机械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农户蛋鸡养殖在劳动生产率及成本利润率存在优势,西部地区成本效率损失较小,产业发展将呈现以东部地区为主,但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2)从前沿成本角度看,农户蛋鸡养殖的成本效率与养殖规模呈现倒U型分布,即随着养殖规模扩大,成本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当养殖规模超过17405只时,成本效率开始下降,养殖规模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成本效率的提升,蛋鸡适度规模养殖是产业成本效率提升的关键。第三,要素禀赋对蛋鸡产业及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影响。该部分结合蛋鸡产业发展面临的要素禀赋变迁历程,实证分析农户要素禀赋对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蛋鸡养殖呈现明显的诱致性偏向,产业增长路径朝着“资金密集型”发展。机械作为典型的“劳动节约型”生产要素,农户蛋鸡养殖的机械投入逐年增加,蛋鸡产业发展正在突破“过密化”困境,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变化,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产业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规模养殖发展,产业增长动力也从传统的依靠劳动动力转变为依靠资金、技术等要素上来,产业资本深化程度不断提高;(2)资金禀赋是影响农户蛋鸡养殖规模最重要的因素,农户蛋鸡养殖规模扩大的关键在于突破资金约束,实现蛋鸡养殖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蛋鸡适度规模养殖。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提出了要素投入视角下实现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政策建议:提高蛋鸡养殖机械化水平;完善发展农业信贷政策,为农户规模化养殖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和发展蛋鸡产业要素市场供应机制,稳定要素价格,降低养殖成本;规范简化养殖用地审批程序,合理布局蛋鸡养殖区域;培育新型生产经营服务组织;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蛋鸡产业适度规模发展。
段贻萌[7](2019)在《中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及区域差异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奶业迅速发展壮大,奶业作为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农业现代化标志性产业、食品安全代表性产业,也是强壮民族、健康中国的一个核心产业,更是推动一、二、三产业之间协调发展的一种战略性产业。而奶业生产的前提与基础是奶牛养殖,奶牛养殖作为奶牛产业链的首要环节,是保障优质奶源的关键,决定着乳制品的质量与安全,甚至关系到整个奶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国内奶牛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养殖成本高、养殖方式落后等,因此当务之急主要在于全面促进国内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从而提高我国奶牛养殖水平,推动我国奶业快速平稳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以分析国内奶牛规模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为目标,以奶牛养殖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为参考依据,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完成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其分解并进行分析,再根据测算结果对四种不同规模的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和主要养殖省份的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以下结论:①2006-2016年我国散养和中规模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小规模和大规模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则有所降低。②中国更多的是基于技术效率提升来拉动小规模、散养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而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则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拉动增长。③不同区域省份的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各地区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以及养殖习惯等的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发展程度也不同,所以需要将各地的现实优势发挥出来,根据不同的养殖情况实施不同的方法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魏艳骄[8](2018)在《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业发展影响研究 ——基于供给主体视角》文中研究说明乳业是世界公认的节粮、经济、高效型的产业,是协调一国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战略产业,是农业现代化的标志性产业。乳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业产业结构、保障食品安全、提升居民生活营养健康水平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乳业产业链长,以生鲜乳为原料,生产的终端产品为乳制品。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分别为供给生鲜乳与加工乳制品的主体,是乳业的核心环节。自加入WTO以来,中国乳制品关税大幅降低,中国积极推进自贸区建设,乳制品市场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乳制品进口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进口的乳制品以干乳制品为主,奶粉和乳清进口量占乳制品进口总量的70%以上,近几年,液奶、酸奶、奶酪、黄油、炼乳等乳制品进口量也表现出快速上涨的趋势。《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显示,从长期看,中国乳制品进口量总体仍将持续增加,预计到2024年,乳制品进口折合成原料奶数量将达到1603万吨,比2016年增长59.25%。随着乳制品进口增加的势头愈加强劲,中国作为乳制品净进口国的趋势不可逆转,在此形势下,诸多学者与相关舆论担忧制品进口增加对乳制品加工环节与供给生鲜乳的奶牛养殖环节产生不利影响。具体而言,一方面,认为乳制品进口的增加对国内乳制品市场产生冲击,使众多乳制品加工企业(以下简称乳企)出现生存危机,导致乳企业绩亏损;另一方面,认为乳制品进口增加使奶牛养殖业发展受到重创,减少奶农获利空间,动摇农民从事奶牛养殖业的信心,相关舆论根据2014年底至2015年上半年全国多地发生的“倒奶杀牛”事件,推断认为乳制品进口的增加冲击了国内奶牛养殖业的发展。然而,事实真得如此吗?上述推断更多地基于乳企出现亏损及“倒奶杀牛”等社会现象,可能忽略了以下事实。近年来,中国乳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乳业发展水平显着提升,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发展水平都有较大的改善:1)乳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95.4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361.1亿元,增加11倍。2)乳制品加工水平不断提升,乳制品产量快速增加。2000-2015年,乳制品加工业销售收入从193亿元增加到3328.5亿元,增长近16.2倍,资产总额由186亿元增加到2565亿元,扩大12.8倍。2016年,全球乳制品制造业20强中,中国伊利和蒙牛分别位列第8位和第10名。3)从总体看奶牛养殖业整体态势也呈现出向上的趋势,奶牛存栏、原奶产量及奶牛单产水平都有显着提升。2001-2015年,奶牛存栏数量从566.2万头增加至1507.2万头,牛奶产量从1025.5万吨增至3754.7万吨,分别增加1.7倍和2.7倍;奶牛单产水平从2786千克/头/年提高到6000千克/头/年,提升了 1.2倍;2016年,奶牛种畜全部实现了荷斯坦奶牛良种覆盖,平均单产达到6.4吨。4)奶牛养殖规模程度逐步提高,结构性特征显着,2016年,100头以上的较大规模养殖场比例达到53%,尽管确实存在有些散养户“倒奶杀牛”的现象,但也有规模牧场呈现盈利较高的经营状况。实际上,从农业部的统计数据看,一些规模较大的养殖户(场)发展形势良好,产能水平较高,养殖效益较好;5)生鲜乳在质量上也有显着改善,2016年实现荷斯坦良种奶牛全部覆盖,生鲜乳质量指标高于国家标准,并且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以上事实和分析表明,仅从乳制品进口数量的大幅增加及在某些时点上国内出现乳企业绩亏损和发生的“倒奶杀牛”等社会现象着眼,推断认为乳制品进口对中国乳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可能并不全面,需要从更多角度建立科学的分析框架,实证测度和分析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及其对中国奶牛养殖主体和乳制品加工企业经营绩效的实际影响。通常而言,产品价格、营业额、利润额、利润率等指标可以直观反映经营主体的经营状况,从长远来看,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与价格加成水平是影响经营主体持续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生产效率水平与经济主体在市场中所占份额是体现每一经济主体市场地位的主要标志。产业组织理论指出,价格加成率是表征产业或企业经营绩效与盈利状况的重要指标。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提高生产率水平是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新贸易理论最早从宏观层面阐述了贸易自由化对行业绩效产生的影响,一方面,进口贸易通过竞争效应促使行业价格加成降低;另一方面,进口贸易通过竞争效应与“进口中学”效应对生产率增长产生正向影响。新-新贸易理论开启了从微观企业层面深入研究贸易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其一,中间品及投入品进口通过增加中间品种类带来的“水平效应”以及较高的进口中间品质量带来的“垂直效应”与企业生产率水平存在正向相关关系;其二,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使面临进口竞争的国内厂商市场份额减少,进而使成本加成下降,但另外一些学者分别基于印度与中国的研究表明,企业中间品进口对企业价格加成产生显着提升效应。此外,异质性理论的相关研究进一步得出,进口贸易通过竞争效应对经济主体的影响取决于不同经济主体的生产效率水平:生产效率水平低的经济主体市场份额被挤压,被迫退出市场,对其产生负向影响;对于效率水平高且在竞争中维持生产的主体,进口竞争的持续增加会激励其改善效率水平,降低综合成本,从而推动产业在更高水平上良性发展。根据USDA公布的历年中国乳业发展报告可知,中国进口的乳制品中,全脂奶粉、乳清等产品作为国内乳企加工婴幼儿配方乳粉、复原乳等产品的原料;另一部分乳制品,如液奶、酸奶、奶酪、黄油等乳制品则作为国内产成品的替代品进入乳制品消费市场。奶粉、乳清等乳制品进口的增加通过为国内乳企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料,可能会促进国内乳企绩效的提升。液奶、酸奶、奶酪、黄油、奶油等乳制品进口对国产乳制品具有一定替代作用,加剧国内乳制品市场竞争程度,可能通过竞争效应激励国内乳企改进生产率,但也迫使价格加成减小。进口乳制品最终折合为原料奶,必然对国内原奶具有一定的替代作用,从而加剧国内原奶供给市场的竞争,引致国内乳企对国产原奶需求减少的同时,提升国产原奶品质和安全的要求。在国内奶牛养殖主体规模结构特征愈加显着,多种奶牛养殖模式并存,且不同规模养殖主体效率水平存在显着差异的形势下,竞争程度的提升可能迫使生产标准化程度和卫生安全水平相对落后的奶牛散养户无处售奶,加速其退出养殖;持续的竞争可能激励标准化水平较高的较大规模养殖主体改进效率,推动奶牛养殖模式向规模化标准化主体转变,提高原奶生产水平,带动奶牛养殖业步入良性运行轨道。那么,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增加究竟对国内乳制品加工企业经营绩效产生何种影响?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与价格加成率分别产生何种影响?不同种类乳制品产生的影响是否相同?对国内奶牛养殖主体产生何种影响?对不同规模奶牛养殖主体养殖效率影响有何差异?对不同奶牛养殖模式转变有何影响?本研究基于新贸易理论、新-新贸易理论,结合内生增长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构建实证模型从企业层面检验乳制品进口增加对国内乳企的全要素生产率、企业价格加成率的影响,并检验乳制品进口增加对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率水平与不同奶牛养殖模式转变产生的影响,以期为明晰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和乳业发展总体格局,促进中国乳业在国际化竞争大潮中提升综合竞争力、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提供有价值的、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具体而言,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包括以下几方面:研究内容一: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与国内乳业发展形势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从乳制品进口数量及趋势、乳制品进口产品结构、进口来源地结构等方面分析乳制品进口贸易总体形势,从奶牛养殖量化特征、不同规模奶牛养殖特征、乳制品加工企业业绩指标、乳制品产品结构、区域布局等方面对奶牛养殖业和乳制品加工业生产格局进行分析,从总体阐述开展乳制品进口贸易对中国乳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相关背景。研究内容二: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业影响的分析框架从“担忧乳制品进口增加导致乳企绩效亏损”与由“倒奶杀牛”推断乳制品进口增加冲击奶牛养殖业的观点入手,分析乳制品进口对乳业的核心供给主体——乳企与奶牛养殖主体的影响机制:1)全要素生产率与价格加成率是表征企业经营绩效的两个重要指标。理论上,乳制品进口增加通过竞争效应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也使得面临进口竞争的乳企价格加成水平降低。但进口的不同种类乳制品产品用途存在差异,进口奶粉和乳清主要作为乳企原料,通过为乳企提供质优价廉的原料,有利于带动乳企全要素生产率与价格加成率的提升;进口液奶、酸奶、奶油、奶酪等作为国产乳制品的替代品,加剧乳制品市场竞争,会激励企业提高生产率水平,但可能导致价格加成率降低;2)进口乳制品折合成原奶意味着对国产原奶的替代,导致国内乳企对国内原奶需求减少,品质要求提升,原奶市场竞争加剧。中国不同奶牛养殖主体规模结构特征显着,多种养殖模式并存,进口竞争的扩大可能迫使生产标准化程度和卫生安全水平相对落后的奶牛散养户无处售奶,市场份额被挤压,出现亏损,加速其退出养殖;竞争的持续可能激励标准化水平较高的较大规模养殖主体改进效率,提高原奶生产效率水平,推动养殖模式向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主体转变,带动养殖效率水平的提高。研究内容三: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企经营绩效影响:基于全要素生产率视角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企业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与海关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提取的乳企数据,采用O-P法与L-P法分别测度乳企全要素生产率,在此基础上,构建实证模型估计乳制品进口及进口的不同种类乳制品对国内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乳制品进口增加对国内乳企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2)其中,主要作为进口原料的进口奶粉和乳清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具有显着促进作用,与之相比,进口奶酪、黄油、液奶、酸奶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不显着。研究内容四: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企经营绩效影响:基于价格加成率视角价格加成率是指产品价格与产品边际成本的比值,其变动刻画了企业盈利状况与经营绩效。借鉴De Loeckerand Warzynski(2012)的研究方法,估计乳企价格加成率,在此基础上,构建模型分析国内乳企的乳制品进口行为及不同种类的进口乳制品对乳企价格加成率分别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总体而言,乳制品进口增加有利于乳企提升价格加成率,促进乳企绩效改善;2)从进口乳制品的不同种类看,进口奶粉对提高乳企价格加成率具有积极的正向影响;3)进口乳清对乳企价格加成率的正向影响不显着,主要由于进口乳清大部分用于饲料企业加工生产饲料;4)进口液奶、酸奶、奶酪、黄油等进口规模很小,对乳企价格加成率并未产生显着影响。研究内容五:乳制品进口贸易对不同规模养殖主体影响:基于养殖效率视角在采用SFA模型测度中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主体养殖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模型实证检验乳制品进口增加对散养户、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养殖主体养殖效率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乳制品进口增加从总体上有利于带动奶牛养殖效率水平向更高水平上发展,对不同规模养殖主体效率水平产生差异化影响;2)具体来讲,乳制品进口贸易对散养户养殖效率水平产生了负向冲击;3)对小规模、中规模和大规模奶牛养殖主体效率水平都产生了显着正向影响,其中,对小规模养殖主体的正向影响程度最大,中规模养殖主体其次,大规模养殖主体最小。研究内容六:乳制品进口贸易对不同类型养殖主体影响:基于养殖模式视角运用以奶牛存栏为主要界定标准的不同养殖模式主体在养殖主体总量中占比刻画不同类型养殖模式的转变,构建模型检验乳制品进口增加对不同奶牛养殖模式转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乳制品进口增加总体上有利于推动奶牛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模式转变的进程;2)具体而言,乳制品进口增加迫使存栏100头以下的养殖模式主体份额减少,特别是加速存栏在1-20头的散养户退出奶牛养殖;3)推进养殖模式向1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主体转移,对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扩张的正向作用尤为显着。根据上述主要研究内容得出研究结论,提出政策启示。
张国昕[9](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王文娟[10](2015)在《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生鲜乳生产主要依靠粗放式生产,虽然产量快速增长,但是这种生产方式带来了一些矛盾和问题。生鲜乳生产平均水平低下、乳品安全事件频发、进口冲击加大、奶农经济效益下滑,部分奶农陷入生存困境,“倒奶杀牛”的现象时有发生。随着《中新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国际贸易程度将进一步深化,中国生鲜乳生产低质量、低收益、高成本、高奶价、高进口、高风险的现状会使中国奶牛产业面临更加艰难的境地,不利于国内生鲜乳的稳定供给和奶牛产业安全。因此,奶牛产业迫切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向集约的转变,依靠各种投入要素使用效率和生鲜乳生产经济效率的不断提高来实现生鲜乳产量的增加,提升市场竞争力,促进奶牛产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综合运用实地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计量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首先对世界生鲜乳生产概况、中国生鲜乳生产概况和中国乳制品加工、消费和贸易及对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次,从生鲜乳生产的成本、利润等方面分析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单要素生产率;再次,根据中国生鲜乳生产的成本收益数据,分析利润、成本和产量的风险及影响因素;最后,对中国生鲜乳生产经济效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先从宏观层面上对生鲜乳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研究,然后从微观层面上,根据中国生鲜乳主产省农户的调研数据对农户生鲜乳生产经济效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本文对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的研究,在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运用等方面均有所创新,为提高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率、合理配置生产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户收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本文得出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世界生鲜乳产量和产区分布均出现较大变化,中国将成为全球生鲜乳增长的主要动力,中国奶牛产业的发展正在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2)中国生鲜乳生产的总成本和总产值均呈现增长趋势,物质费用和人工成本的大幅上涨进一步压缩了奶农的利润空间,经济效益下滑。(3)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利润、成本和产量风险有所不同,总体来看,农户所面临的利润风险大于成本和产量风险。(4)从宏观层面看,采用基于规模报酬可变假设的多阶段DEA模型(BCC模型)得出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尚未达到有效生产前沿,其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于纯技术效率的进步。采用基于BCC模型的DEA-Malmquist指数法研究表明,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以年均1.6%的速度上升,技术进步是其主要推动力。不同饲养方式和不同省份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特点不尽相同。(5)从微观层面看,中国农户生鲜乳生产存在显着的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损失,总体水平不高,不同饲养规模和省份之间存在显着差异。基于以上研究,本文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1)加快奶牛品种改良,优化品种结构;(2)加大奶牛养殖实用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力度;(3)积极探索奶牛饲养的适度规模化经营;(4)实行“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5)合理优化生鲜乳生产布局和产业规模;(6)国家进一步加大对奶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二、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奶牛生产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奶牛生产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奶牛养殖快速增长给环境带来挑战 |
1.1.2 我国消费者对国内牛奶品质提出更高要求 |
1.1.3 推进种养结合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和奶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突破口 |
1.1.4 种养结合模式得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 |
1.1.5 奶牛场种养结合模式众多但尚未得到全面认知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关于奶牛养殖环境影响的研究 |
1.3.2 关于奶牛养殖经济效益的研究 |
1.3.3 关于奶牛养殖生产效率的研究 |
1.3.4 关于奶牛场选择种养结合模式的研究 |
1.3.5 关于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模式扶持政策的研究 |
1.3.7 文献评述 |
1.4 研究目标 |
1.4.1 总体目标 |
1.4.2 具体目标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种养结合模式 |
2.1.2 种养结合奶牛场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交易费用理论 |
2.2.3 系统协同理论 |
2.2.4 物质循环理论 |
2.2.5 行为经济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奶牛养殖状况、主要模式及调研地区状况 |
3.1 我国奶牛养殖现状及问题 |
3.1.1 奶牛养殖现状 |
3.1.2 奶牛养殖面临挑战 |
3.2 奶牛养殖的典型模式 |
3.2.1 奶牛养殖的种养结合模式 |
3.2.2 奶牛养殖的非种养结合模式 |
3.2.3 两模式的异同 |
3.3 调研地区奶牛养殖状况 |
3.3.1 调研地区与样本量确定 |
3.3.2 调研地区奶牛养殖情况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环境绩效评估 |
4.1 分析框架 |
4.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4.2.2 生命周期环境评价的分析框架 |
4.2.3 线性回归模型与变量选择 |
4.3 奶牛养殖系统的环境绩效 |
4.3.1 饲料环节 |
4.3.2 饲养环节 |
4.3.3 粪污处理环节 |
4.3.4 运输环节 |
4.3.5 小结 |
4.4 奶牛养殖节能减排潜力分析 |
4.4.1 青贮玉米自给率变化对环境绩效的影响 |
4.4.2 基于IPBS的中国奶牛养殖的温室气体减排潜力 |
4.5 IPBS环境绩效的决定因素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经济效益评估 |
5.1 分析框架 |
5.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5.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5.2.2 基于LCA的环境成本计算模型 |
5.2.3 PSM模型 |
5.3 non-IPBS与 IPBS的效益分析 |
5.3.1 经济效益 |
5.3.2 环境成本 |
5.3.3 综合效益 |
5.4 关键因素变动对IPBS经济效益的影响 |
5.4.1 土地流转费用变化 |
5.4.2 青贮玉米价格变化 |
5.5 奶牛场采纳IPBS的效应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种养结合奶牛场生产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分析框架 |
6.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6.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6.2.2 SBM模型与指标中选取 |
6.2.3 Tobit模型与变量选择 |
6.3 奶牛场生产效率测度 |
6.3.1 non-IPBS与 IPBS生产效率 |
6.3.2 non-IPBS与 IPBS生产效率提升 |
6.4 奶牛场运行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的行为选择及激励机制构建 |
7.1 分析框架 |
7.2 样本特征与研究方法 |
7.2.1 数据来源与样本特征 |
7.2.2 Logit模型与变量选择 |
7.2.3 ISM模型 |
7.3 奶牛场采纳IPBS的驱动因素 |
7.4 采纳IPBS行为因素的ISM分析 |
7.5 驱动奶牛场选择IPBS的激励机制构建 |
7.5.1 IPBS激励机制的基本框架 |
7.5.2 基于市场手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7.5.3 基于政府手段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1.1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建立环境友好、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生产模式上有明显优势 |
8.1.2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提升养殖净收益上具有较大潜力 |
8.1.3 种养结合奶牛场在提升养殖生产效率上具有明显效果 |
8.1.4 奶牛场选择种养结合是内在利益因素和外在条件共同驱动的结果 |
8.2 政策启示 |
8.2.1 因地制宜推广种养结合模式,提高奶牛养殖的整体效率 |
8.2.2 提高种养结合的技术水平,提升奶牛养殖的技术盈利性 |
8.2.3 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奶牛场采纳种养结合的稳固性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
1.2.7 研究述评 |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文章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2.1 相关概念 |
2.1.1 产业的内涵 |
2.1.2 农业的内涵 |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
2.2 理论基础 |
2.2.1 比较优势理论 |
2.2.2 要素禀赋理论 |
2.2.3 竞争优势理论 |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
8.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重点 |
1.4.2 研究难点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研究不足 |
第2章 西藏贫困问题相关概述 |
2.1 贫困理论基本释义 |
2.1.1 贫困的定义 |
2.1.2 贫困的标准 |
2.1.3 贫困的分类 |
2.1.4 扶贫的内涵 |
2.2 西藏贫困问题的基本状况 |
2.2.1 贫困人口较多且分布广 |
2.2.2 贫困程度深且类型复杂 |
2.2.3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严重 |
2.3 西藏贫困问题产生的根源 |
2.3.1 严酷的自然生存环境 |
2.3.2 低下的经济发展水平 |
2.3.3 落后的基础服务设施 |
2.3.4 突出的健康风险问题 |
2.3.5 严重的精神文化贫困 |
2.4 开展西藏扶贫工作的必要性 |
2.4.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
2.4.2 筑牢党在西藏执政根基的需要 |
2.4.3 实现西藏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
3.1 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恩格斯及列宁关于反贫困理论 |
3.1.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扶贫工作的论述 |
3.1.3 中国传统文化关于反贫困的思想 |
3.1.4 西方学者关于反贫困的理论探索 |
3.2 实践基础 |
3.2.1 1949-1958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3.2.2 1959-1977 年党在西藏的扶贫实践 |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 |
4.1 体制改革带动扶贫阶段(1978-1993) |
4.1.1 出台西藏农牧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
4.1.2 改革制约农牧区发展的经济体制 |
4.1.3 初步开启西藏扶贫开发的新模式 |
4.1.4 体制改革阶段西藏扶贫成效总结 |
4.2 扶贫攻坚阶段(1994-2000) |
4.2.1 西藏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
4.2.2 新的特殊优惠政策的出台与落实 |
4.2.3 扶贫攻坚阶段西藏脱贫工作成效 |
4.3 扶贫深化阶段(2001-2011) |
4.3.1 探索适宜西藏扶贫开发的新路子 |
4.3.2 明确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目标 |
4.3.3 夯实西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 |
4.3.4 扶贫开发政策落地与基本成效总结 |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西藏精准扶贫实践 |
5.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西藏发展的战略抉择 |
5.1.1 规划新时代富民兴藏路线 |
5.1.2 加快推进西藏高质量发展 |
5.2 构建西藏精准扶贫的实施机制 |
5.2.1 西藏精准扶贫的瞄准机制 |
5.2.2 西藏精准扶贫的政策机制 |
5.2.3 西藏精准扶贫的责任机制 |
5.2.4 西藏精准扶贫的投入机制 |
5.2.5 西藏精准扶贫的退出机制 |
5.2.6 西藏精准扶贫的监督考核机制 |
5.3 明确西藏精准扶贫的施策路径 |
5.3.1 特色产业开发:撬动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杠杆 |
5.3.2 易地扶贫搬迁:打破恶劣生存环境的束缚 |
5.3.3 生态保护扶贫:破解“富饶的贫困”陷阱 |
5.3.4 大力发展教育:阻断西藏贫困的代际传递 |
5.3.5 社会保障兜底:兜住西藏脱贫攻坚的底线 |
5.4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工作成效 |
5.4.1 第六次座谈会推动西藏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
5.4.2 “三不愁三有三保障”脱贫目标基本实现 |
5.4.3 西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的创新与发展 |
第6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经验及启示 |
6.1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的历史经验 |
6.1.1 始终坚持党对西藏减贫事业的全面领导 |
6.1.2 凝聚形成推动西藏扶贫开发的强大合力 |
6.1.3 注重推动扶贫标准与减贫方略持续革新 |
6.1.4 强化构建西藏工作座谈会扶贫工作机制 |
6.2 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实践对西藏未来减贫与发展的启示 |
6.2.1 建立解决西藏相对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 |
6.2.2 更加注重激发西藏各族群众的内生动力 |
6.2.3 在脱贫攻坚基础之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
6.2.4 优化援藏机制助推西藏实现高质量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后记 |
(4)京津冀一体化奶业发展布局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京津冀一体化产业转移现状的研究 |
1.2.2 具体产业的区域协同发展研究 |
1.2.3 奶业空间布局的研究 |
1.2.4 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与布局研究 |
1.2.5 研究述评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框架 |
1.5 数据说明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产业链与奶业产业链 |
2.1.2 农业布局与奶业布局 |
2.2 理论基础 |
2.2.1 增长极理论 |
2.2.2 梯度转移理论 |
2.2.3 点-轴渐进式扩散理论 |
2.2.4 农业布局的区位理论 |
2.2.5 农业比较优势理论 |
2.3 理论框架与研究假设 |
2.3.1 京津冀奶业协同发展:一个种养结合与比较优势框架下的理论模型 |
2.3.2 研究假设 |
第3章 京津冀奶业发展现状 |
3.1 京津冀奶业的生产状况 |
3.2 京津冀奶业的加工状况 |
3.3 京津冀奶业的消费状况 |
3.4 京津冀奶业政策梳理与比较 |
3.4.1 北京市奶业政策梳理 |
3.4.2 天津市奶业政策梳理 |
3.4.3 河北省奶业政策梳理 |
3.4.4 三地政策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京津冀奶业格局时空变化分析 |
4.1 京津冀奶业产业链空间布局及其时空演变分析 |
4.1.1 饲料原料生产空间分布及时空演变分析 |
4.1.2 生鲜乳生产布局及时空演变分析 |
4.1.3 乳制品加工业布局及时空演变分析 |
4.2 京津冀奶业产业链重心迁移分析 |
4.2.1 饲料原料生产重心迁移分析 |
4.2.2 生鲜乳生产重心迁移分析 |
4.2.3 乳制品加工业重心迁移分析 |
4.3 京津冀奶业链各环节布局匹配度分析 |
4.3.1 种养加空间重叠性分析 |
4.3.2 方向变动一致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京津冀奶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1 奶业集聚测度方法 |
5.1.1 空间集聚程度测度指标 |
5.1.2 空间相关性分析法 |
5.2 京津冀生鲜乳生产的空间集聚特征 |
5.2.1 生鲜乳生产的整体空间集聚程度分析 |
5.2.2 全域尺度下生鲜乳生产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2.3 局域尺度下生鲜乳生产的集聚效应分析 |
5.3 京津冀乳制品加工业的空间集聚特征 |
5.3.1 乳制品加工业的产业地理集中率 |
5.3.2 乳制品加工业的空间基尼系数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京津冀奶业空间格局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1 研究方法——空间计量模型 |
6.1.1 空间误差模型(SEM模型) |
6.1.2 空间滞后模型(SLM模型) |
6.1.3 空间杜宾模型(SDM模型) |
6.2 变量选取与解释 |
6.3 数据来源与指标计算 |
6.3.1 数据来源 |
6.3.2 畜禽环境承载力测算 |
6.4 模型选择与估计结果分析 |
6.4.1 数据处理与各变量描述统计 |
6.4.2 模型选择 |
6.4.3 估计结果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奶业布局优化方案设计 |
7.1 京津冀各区县奶业发展适宜性评价 |
7.1.1 奶业发展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7.1.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7.1.3 各区县奶业发展适宜性综合得分 |
7.2 初步优化方案 |
7.3 优化方案合理性的论证 |
7.3.1 环境资源禀赋与生鲜乳生产布局的耦合协调度分析 |
7.3.2 耦合协调类型与优化方案分区的匹配结果分析 |
7.4 优化方案的进一步调整——基于各区县功能定位 |
7.4.1 京津区域 |
7.4.2 河北省 |
7.5 最终优化方案 |
第8章 京津冀奶业布局优化的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建立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 |
8.2.2 打造一批重点奶业区域 |
8.2.3 积极推行种养结合的发展模式 |
8.2.4 配套相应的土地支撑政策 |
8.2.5 调整优化饲料原料种植结构 |
8.2.6 强化科技支撑 |
8.2.7 满足京津奶业应急保障需求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介 |
(5)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2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奶牛养殖业 |
2.1.2 碳排放 |
2.1.3 全要素生产率 |
2.1.4 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经济增长理论 |
2.2.2 低碳经济理论 |
2.2.3 生产前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我国奶牛养殖业碳排放现状分析 |
3.1 数据来源 |
3.2 奶牛养殖业碳排放量估算 |
3.2.1 奶牛胃肠发酵环节 |
3.2.2 奶牛粪便管理系统 |
3.2.3 奶牛饲养耗能环节 |
3.2.4 奶牛养殖业碳排放总量 |
3.3 奶牛养殖业碳排放量结果分析 |
3.3.1 奶牛养殖业碳排放量时序特征分析 |
3.3.2 奶牛养殖业碳排放各环节比例特征分析 |
3.3.3 奶牛养殖业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区域差异分析 |
3.3.4 奶牛养殖业碳排放空间演变特征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分析 |
4.1 模型选择 |
4.1.1 全局生产可能性集合 |
4.1.2 方向性距离函数 |
4.1.3 GML生产率指数 |
4.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4.2.1 变量选取 |
4.2.2 数据统计性描述 |
4.3 测算结果分析 |
4.3.1 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时序分析 |
4.3.2 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区域差异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分析 |
5.1 变量选取 |
5.2 模型构建 |
5.2.1 模型检验 |
5.2.2 模型选择与构建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实证结果 |
5.3.2 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5.3.3 我国各区域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因素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提高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对策建议 |
6.1 完善奶牛养殖产业技术体系 |
6.1.1 转变奶牛养殖业发展方式 |
6.1.2 加大低碳奶牛养殖技术推广力度 |
6.2 优化奶牛养殖产业布局调整 |
6.2.1 加强奶牛养殖产业结构布局 |
6.2.2 适度调整奶牛养殖产业规模 |
6.3 加快奶牛养殖产业科技创新 |
6.3.1 促进科技创新研究 |
6.3.2 加大低碳奶牛养殖技术创新资金投入 |
6.4 加强奶牛养殖产业环境规制 |
6.4.1 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制度 |
6.4.2 制定长期碳减排规划 |
6.4.3 完善碳减排监管机制 |
6.4.4 健全碳减排激励机制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6)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 |
1.2.2 农户要素投入与生产规模的研究 |
1.2.3 我国蛋鸡养殖要素投入与适度规模养殖的研究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2.1.2 农业生产要素 |
2.1.3 蛋鸡规模养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最优化农户理论 |
2.2.3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 |
2.3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投入与适度规模的分析框架 |
2.4 总结 |
第三章 我国蛋鸡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
3.1 蛋鸡规模化养殖的共性与特性 |
3.1.1 畜禽规模化养殖的一般特征 |
3.1.2 蛋鸡规模化养殖的特性 |
3.1.3 农户蛋鸡养殖的经济学属性 |
3.2 我国蛋鸡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 |
3.2.1 蛋鸡养殖规模的变化 |
3.2.2 蛋鸡养殖区域布局 |
3.2.3 规模化蛋鸡养殖现状 |
3.2.4 蛋鸡养殖要素投入结构变动趋势 |
3.3 我国农户蛋鸡规模化养殖特征 |
3.3.1 调研户区域分布 |
3.3.2 调研户养殖规模分布 |
3.3.3 调研户养殖基本情况 |
3.3.4 调研户投入及产出基本情况 |
3.4 简要结论 |
第四章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结构与适度规模分析 |
4.1 分析框架 |
4.2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产出弹性 |
4.2.1 理论模型 |
4.2.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2.3 基于要素产出弹性的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 |
4.3 农户蛋鸡养殖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 |
4.4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结构调整 |
4.5 简要结论 |
第五章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替代对规模的影响分析 |
5.1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替代对养殖规模影响的理论分析 |
5.2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替代弹性 |
5.2.1 农户蛋鸡养殖的直接替代弹性 |
5.2.2 要素价格与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替代弹性 |
5.3 要素替代弹性对农户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 |
5.4 简要结论 |
第六章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生产率、成本效率与适度规模 |
6.1 生产效率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作用机理 |
6.2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生产率与适度规模 |
6.3 农户蛋鸡养殖成本效率与适度规模 |
6.4 简要结论 |
第七章 要素禀赋变迁与蛋鸡养殖适度规模发展 |
7.1 分析框架 |
7.2 蛋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7.2.1 非农就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
7.2.2 饲料产业发展 |
7.2.3 机械化养殖 |
7.2.4 蛋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7.3 农户要素禀赋对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 |
7.3.1 劳动力禀赋 |
7.3.2 资金禀赋 |
7.3.3 社会资源禀赋 |
7.3.4 实证分析 |
7.4 简要结论 |
第八章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调整意愿与行为分析 |
8.1 分析框架 |
8.2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决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2.1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决策及影响因素 |
8.2.2 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风险认知 |
8.3 农户养殖规模调整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8.3.1 模型构建 |
8.3.2 变量选取 |
8.3.3 结果分析 |
8.4 简要结论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中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及区域差异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可能创新点 |
1.5.2 存在不足 |
2. 相关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理论 |
2.1.1 规模化养殖 |
2.1.2 经济增长理论 |
2.1.3 全要素生产率 |
2.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 |
2.2.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 |
2.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3. 中国奶牛养殖演进过程与现状分析 |
3.1 奶牛养殖的演进过程 |
3.1.1 奶牛存栏数变动 |
3.1.2 奶牛养殖业占牧业的比重变动 |
3.1.3 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变动 |
3.2 奶牛规模养殖现状 |
3.2.1 奶业总体发展现状 |
3.2.2 奶牛养殖现状 |
4. 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测算与分析 |
4.1 数据包络分析法 |
4.1.1 DEA模型介绍 |
4.1.2 Malmquist指数 |
4.2 数据与变量 |
4.2.1 数据说明 |
4.2.2 变量选取 |
4.3 测算结果与分析 |
4.3.1 散养奶牛养殖TFP |
4.3.1.1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纵向比较分析 |
4.3.1.2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横向比较分析 |
4.3.2 小规模奶牛养殖TFP |
4.3.2.1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纵向比较分析 |
4.3.2.2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横向比较分析 |
4.3.3 中规模奶牛养殖TFP |
4.3.3.1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纵向比较分析 |
4.3.3.2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横向比较分析 |
4.3.4 大规模奶牛养殖TFP |
4.3.4.1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纵向比较分析 |
4.3.4.2 基于Malmquist指数的横向比较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TFP)比较分析 |
5.1 规模差异比较分析 |
5.2 区域差异比较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8)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业发展影响研究 ——基于供给主体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数据来源 |
1.4 论文结构与技术路线 |
1.4.1 结构安排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1.5.1 可能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乳及制品相关概念 |
2.1.2 乳业 |
2.1.3 市场绩效 |
2.1.4 进口渗透率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内生增长理论 |
2.2.3 新贸易理论 |
2.2.4 新-新贸易理论 |
2.3 文献回顾 |
2.3.1 关于进口贸易对进口国生产率影响的研究 |
2.3.2 关于进口贸易对进口国价格加成影响的研究 |
2.3.3 关于中国乳业产业发展的研究 |
2.3.4 关于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及其影响的研究 |
2.3.5 文献评述 |
3 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与国内乳业发展总体形势分析 |
3.1 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形势分析 |
3.1.1 乳制品进口数量快速增长 |
3.1.2 进口乳制品种类结构趋向多元化 |
3.1.3 进口乳制品来源地市场集中 |
3.2 中国奶牛养殖业发展形势分析 |
3.3 中国乳制品加工业发展形势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乳业影响分析框架 |
4.1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乳企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1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
4.1.2 乳制品进口对国内乳企价格加成率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类型奶牛养殖主体的影响机制分析 |
4.2.1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奶牛养殖模式转变的影响: 基于竞争效应 |
4.2.2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率的影响: 基于异质性理论 |
4.3 本章小结 |
5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绩效的影响: 全要素生产率视角的分析 |
5.1 乳制品进口与乳企全要素生产率 |
5.2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5.2.1 全要素生产率测度方法 |
5.2.2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模型构建 |
5.2.3 数据说明 |
5.3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实证结果分析 |
5.3.1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5.3.2 不同种类进口乳制品对乳企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5.4 内生性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6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绩效的影响:价格加成率视角的分析 |
6.1 乳制品进口与乳企价格加成率 |
6.2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价格加成率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6.2.1 企业价格加成率估计方法 |
6.2.2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价格加成影响的实证模型 |
6.2.3 数据说明 |
6.3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价格加成率的影响: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乳制品进口对乳企价格加成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6.3.2 不同种类进口乳制品对乳企价格加成率影响的实证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规模养殖主体的影响: 养殖效率视角的分析 |
7.1 乳制品进口与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率 |
7.1.1 乳制品进口与奶牛养殖效率 |
7.1.2 中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效率水平分析 |
7.2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规模主体奶牛养殖效率影响的模型构建 |
7.2.1 模型构建 |
7.2.2 数据说明 |
7.3 实证结果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养殖主体的影响: 养殖模式视角的分析 |
8.1 乳制品进口与不同类型奶牛养殖模式 |
8.2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类型养殖模式转变的影响: 研究方法与数据说明 |
8.2.1 模型构建 |
8.2.2 数据说明 |
8.3 乳制品进口对不同类型养殖模式转变的影响: 实证结果分析 |
8.4 本章小结 |
9 主要结论与政策启示 |
9.1 主要结论 |
9.1.1 乳制品进口总体上有利于促进乳企改善经营绩效水平 |
9.1.2 乳制品进口有利于推动奶牛养殖业效率向更高水平发展 |
9.1.3 乳制品进口有利于推进奶牛养殖主体向规模化、标准化模式转变 |
9.2 政策启示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
1.3 项目研究意义 |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
2.1 研究区域选择 |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
2.4 典型案例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
3.6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
5.5 本章小结 |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
(10)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奶牛产业研究 |
1.2.2 生鲜乳生产经济效益研究 |
1.2.3 生鲜乳风险管理研究 |
1.2.4 生鲜乳生产效率研究 |
1.2.5 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2 理论基础 |
2.2.1 风险管理理论 |
2.2.2 现代经济效率理论 |
2.2.3 农户行为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生鲜乳生产发展的总体概况 |
3.1 世界生鲜乳生产概况 |
3.1.1 世界奶牛存栏与生鲜乳产量 |
3.1.2 世界主要国家生鲜乳生产概况 |
3.2 中国生鲜乳生产概况 |
3.2.1 中国奶牛产业的地位 |
3.2.2 中国生鲜乳生产总量 |
3.2.3 中国生鲜乳生产区域分布 |
3.2.4 中国生鲜乳生产规模化发展情况 |
3.2.5 生鲜乳生产的价格波动特征 |
3.3 乳制品加工、消费和贸易对生鲜乳生产的影响 |
3.3.1 中国乳制品加工概况及对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影响 |
3.3.2 中国乳制品消费概况及对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影响 |
3.3.3 中国乳制品贸易概况及对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 |
4.1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总成本与总产值 |
4.1.1 中国生鲜乳生产总成本变化 |
4.1.2 中国生鲜乳生产总产值变化 |
4.1.3 中国生鲜乳生产净利润变化 |
4.1.4 中国生鲜乳生产成本利润率变化 |
4.2 中国生鲜乳生产总成本构成及变化趋势 |
4.2.1 不同饲养规模生鲜乳生产总成本构成 |
4.2.2 优势产区生鲜乳生产总成本构成 |
4.3 中国生鲜乳生产总产值构成及变化趋势 |
4.3.1 不同饲养规模生鲜乳生产总产值变化 |
4.3.2 优势产区生鲜乳生产总产值变化 |
4.4 中国生鲜乳生产单要素生产率变动分析 |
4.4.1 中国生鲜乳生产劳动生产率分析 |
4.4.2 中国生鲜乳生产资本生产率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利润、成本和产量风险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生鲜乳生产的风险分析方法与模型 |
5.1.1 风险溢价理论模型 |
5.1.2 实证模型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5.3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 |
5.3.1 利润函数(成本函数和生产函数)回归结果与分析 |
5.3.2 利润、成本和产量风险影响因素回归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综合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6.1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
6.1.1 技术效率测算模型与方法 |
6.1.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1.3 中国生鲜乳生产综合技术效率测算结果及分析 |
6.2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
6.2.1 DEA-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
6.2.2 变量选取与数据说明 |
6.2.3 中国生鲜乳生产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结果及其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农户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率分析 |
7.1 中国农户生鲜乳生产的技术效率分析 |
7.1.1 研究方法和模型 |
7.1.2 数据来源与变量确定 |
7.1.3 估计结果分析与讨论 |
7.1.4 技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7.2 中国农户生鲜乳生产的配置效率分析 |
7.2.1 研究方法与模型 |
7.2.2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
7.2.3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7.2.4 配置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创新点 |
8.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奶牛生产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种养结合的奶牛养殖综合效益评价及长效运行机制构建[D]. 黄显雷.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2]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西藏扶贫工作研究[D]. 暴占杰. 吉林大学, 2021(01)
- [4]京津冀一体化奶业发展布局优化研究[D]. 袁艳云. 北京农学院, 2021(08)
- [5]我国奶牛养殖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聪.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5)
- [6]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D]. 武玉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7]中国不同规模奶牛养殖全要素生产率及区域差异性比较研究[D]. 段贻萌.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8]中国乳制品进口贸易对国内乳业发展影响研究 ——基于供给主体视角[D]. 魏艳骄.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9]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10]中国生鲜乳生产的经济效益和效率研究[D]. 王文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