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兵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一、对兵团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金鹤,孙红雪[1](2021)在《新疆兵团高排放产业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MDI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文中研究表明推动高排放产业向低碳化转型是解决兵团能源需求增大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文章基于新疆兵团的碳排放数据,对2005-2018年兵团高排放产业碳排放进行识别及动态评价,将KAYA恒等式与LMDI模型相结合进行影响因素探究。结果显示:目前兵团高排放产业的碳排放量整体动态变化表现为"小幅波动,大幅增长",各行业变动趋势差异明显;在整体碳排放影响上,产业规模是促进高排放产业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而能耗强度是抑制碳排放增加的关键因素,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因素对碳排放增加的正影响逐渐增强;在行业碳排放影响上,各因素对单行业的碳排放影响具有差异化。据此,优化升级能源结构、推动能源"技术革命"、重视能源"体制革命"将是加速兵团高排放产业低碳转型的主要方向,提升产业规模"门槛"是未来兵团低碳发展的重要课题。

何星[2](2020)在《军垦文化变迁与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 ——从《军垦战歌》到《新军垦战歌》》文中指出从1949年部队凯歌进疆到1954年兵团成立至今,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广大军垦战士、兵团职工群众团结一心、艰苦奋斗、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取得了辉煌成就。本选题以1965年上映的电影纪录片《军垦战歌》和2014年拍摄的六集电视纪录片《新军垦战歌》为切入点及时间节点,通过对两部纪录片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文化特征的梳理分析,基于屯垦戍边视角对军垦文化变迁进行总体研究。绪论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对国内外与文化变迁相关的理论和实例研究进行了综述,梳理了本研究的创新点、选题研究的视角、方法、意义等内容。第一章兵团屯垦戍边与《军垦战歌》《新军垦战歌》。对军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军垦战歌》与《新军垦战歌》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文化特征作了概述,阐述了兵团屯垦戍边与边疆稳定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证明了“屯垦兴、西域宁;屯垦废、西域乱”的历史经验在新中国的继承发展,说明了军垦文化在兵团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价值。第二章军垦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以《军垦战歌》《新军垦战歌》为例,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对1949年部队凯歌进疆从战斗到生产“亦军亦农、亦军亦工、亦军亦牧”近70年来劳武结合的实践中军垦文化发展变迁的历史进程,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与分析,阐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军垦文化以物质生产生活快速发展、组织管理体系优化完善、精神文化生活与时俱进为主线的文化变迁历史进程。第三章军垦文化变迁的理论分析。结合两部纪录片以及军垦文化变迁的实例,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军垦文化变迁的内外因素、总体面貌、动力来源以及途径模式。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内部原因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外部原因为以各项政策为代表的国家意志的引导;总体面貌为从生产生活及组织形式以“军”为基调转变为新时代军垦文化以“亦军亦民”为特征;动力来源为兵团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途径模式为内部不同文化相互传播、借用带来的文化创新。第四章军垦文化变迁的当代价值。阐述了军垦文化变迁对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的意义,包括在夯实物质基础、建构时代风采、弘扬兵团精神方面的价值,以及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的使命与目标:进一步发挥兵团“三大功能”、促进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班博洋[3](2019)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住建部公布的第一、二批特色小镇的成果建设及取得的较好的发展成果,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也随着全国的这股热潮不断推向前进。当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正响应中央对兵团深化改革的重要指示,发展有兵团特色的小城镇建设之路,实现垦区经济发展的大规模提升。首先,本文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兵团走特色小镇发展的特殊背景,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兵团特色小城镇、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进行解读并从兵团的历史发展历程、区位分布的不完整性、体制的特殊性、人口及文化的多元性、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及其空间布局特征等角度总结了兵团的基本特征,这些共性与差异性特征的分析不仅明晰了研究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对于兵团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普适性意义;同时,针对于兵团特殊性分布特征,也可依据兵团小城镇规划体系结合各个团场的具体特色资源,具有设计各团场特色小城镇的现实意义。接着,笔者分析总结了特色小城镇构成要素及基本要求并结合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构成要素及特殊要求,构建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以产业及空间两大体系进行构建。产业规划分别从农业现代化及特色产业建设两方面构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层面:利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兵团农业现代化综合指标体系,并基于该体系对现状兵团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战略;对于特色产业设计,笔者构建了特色产业选择的AHP分析模型,同时对特色产业的发展战略方向以战略SWOT分析模型构建出了四种可能的战略发展路径。对于空间规划结合产业、生态、文化三大影响因素提出了响应的设计要点及设计策略。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的研究及构建是为指导具体兵团各师及团场建设特色小城镇发展的规划设计框架,针对兵团小城镇体系具有普适性意义。最后,承接上述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的研究,以第六师新湖农场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为例,以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为规划框架结合新湖农场自身特殊的资源及文化,分别从产业、空间、机制体制三个方面实证探索了兵团特色小城镇建设。工程实践将本论文理论研究运用实际项目的最终成果,实现了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图38幅,表27个,参考文献81篇。

王蕾[4](2017)在《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兵团城镇从诞生之初,就肩负着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发展到今时今日,兵团的双重使命更加凸显,即“屯城戍边”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也就是说,兵团城镇在屯城、戍边、维稳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实现工业化的发展进而引领区域经济的发展,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兵团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和仿照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而要从实际角度出发,以自身的特征为前提,探索一条独具特色的兵团城镇化发展道路。本文的研究旨在提出与兵团特殊的历史使命以及兵团城镇的特殊功能相适应的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兵团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特色工业化发展为契机,建立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建设方向与发展路线,分析符合兵团现实情况的选择依据,探索如何在兵团城镇化众多的发展模式及路径中做出合理适当的选择,同时,详细分析和论述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不利约束条件及发展动力机制、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推进兵团城镇化的发展,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构建适应兵团实际的特色城镇化发展模式与路径。本文主要对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与路径选择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由于兵团自身的特殊性,兵团城镇化发展也表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兼具国际和国内的双重使命,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的双重职能,农业发展和工业进步的双轮驱动,市场与计划的双重机制,资源丰富与生态脆弱的双重环境。兵团的城镇化历程大致经历了使命推动的初创阶段(1950-1966年)、政策抑制的停滞阶段(1967-1981年)、改革推进的复苏阶段(1982-2005年)和政策助力与内涵发展的飞进阶段(2006年至今)四个阶段,2010年以后,兵团城镇化进入内涵建设阶段,人口转移对兵团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有所弱化,社会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对兵团城镇化的促进作用显着增强,兵团经济发展成为兵团城镇化的最主要动力。(2)在特殊自然和社会条件下,缺乏群众参与的决策机制造成现有兵团城镇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不足,而进一步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基础设施的后续供给,阻碍了兵团城镇化进程。团场同时具有经济主体地位和行政主体地位,这种双重主体地位限制了城镇化资源规模,成为兵团城镇化发展的障碍因素。兵团体制中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选择性,兵团内部组织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封闭性。受兵团这种特殊体制的影响,进行城镇化发展研究要先解决市场与计划之间的利益冲突。(3)兵团城镇化的模式与路径是一种特殊的城镇化,不能照搬和仿照国内外其他地区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兵团特殊的职能性质是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特殊的维稳戍边历史使命仍然是兵团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石。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推动兵团发展的有机体系。我们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要发展兵团城镇化,就要从“兵团屯垦戍边”的使命出发,根本上解决特殊体制中团场职工的非农转移问题,同时加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同时还要注意城镇化发展中水资源及地缘条件等制约条件。(4)目前,兵团城镇的初步发展格局为“城市—中心城镇—一般城镇—中心连队社区”,本文对兵团城镇的职能进行重新定位,按照职能不同,将兵团城镇归类为一般职能城镇和特殊职能城镇,针对兵团不同职能的城镇,拟定了措施保障,构建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兵团特色城镇职能体系。可为完善兵团特色城镇职能建设,加快兵团特色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5)兵团模式有着特殊特征与深刻内涵,“师市合一”模式、“兵地共建”模式、“一团一镇”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都有经验和教训,拓展性地指出这三种模式在兵团新时期的内涵与发展,为进一步完善兵团城镇化管理模式提供参考。因此,对兵团城镇化的研究应该积极而审慎的处理,正确选择兵团特殊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为实现兵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6)从狭义的城镇化路径的含义出发,分析推动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所采用的具体的战略措施及方法,从空间布局、功能布局、规模布局、产业布局、人口布局等具体方面,提出实现及推进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和进程的具体措施和安排。本着差异化的战略,以兵团62团为实证进行规范分析,根据兵团62团的基本情况,分析62团的城镇一般职能与特殊职能,以兵团62团城镇化发展的实际情况为立足点,提出适合该团城镇化发展的模式及路径选择,希望为兵团其他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

乔姗姗[5](2017)在《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功能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新的发展战略构想,是中国和亚洲、欧洲、非洲共同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更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壮大的重要历史契机。兵团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我国与欧亚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和排头兵,是我国向西开放的战略枢纽和战略防线。兵团拥有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经济互补性,是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目标的重要平台。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兵团“稳定器、大熔炉、示范区”的重要论述充分肯定了兵团的战略地位,强调了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维稳戍边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对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经济功能定位提出新要求。为此,对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将兵团定位与国家战略利益、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利益进行协调,不仅有利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维护新丝绸之路畅通,还可以最大限度的壮大兵团综合实力,对明确和发挥兵团在经济带上的地位及作用,确定兵团的科学发展目标及发展规划,最大范围内进行资源调配和整合,实现兵团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在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交流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地缘经济理论、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和空间结构理论,利用2005-2014年的统计数据,首先分析了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基础条件,主要分为政治基础、经济基础、人文和地缘基础三部分。其次,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功能定位现状。从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战略层面和新疆层面分别展开。再次,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效果评价。依据指标体系设置原则建立兵团功能定位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兵团功能定位的模型,从总体效果评价和具体效果评价深入分析了兵团功能定位的评价效果,依据现状和评价结果找出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缺陷。第四,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依据。通过构建功能定位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改进的TOPSIS模型判定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优势功能;选择产业定位指标体系,通过BP神经网络判定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优势产业;构建基于断裂点和加权Voronoi图空间定位模型,判定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功能空间辐射范围。第五,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方案。依据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原则,确定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功能定位方案,包括兵团的总体功能定位方案和基于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的具体功能定位方案;最后,通过兵团功能定位与新疆、国家和沿线国家的战略利益的协同,最终实现兵团功能定位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利益的协同。第六,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实施的保障措施。主要从基础设施保障、制度保障和社会安全保障三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构建基于熵权法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效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兵团当前功能定位的效果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政治功能呈现一定的波动,社会功能较平稳,经济功能增长加快,并且兵团整体功能的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功能拉动。(2)通过基于灰色关联改进的TOPSIS法对兵团优势功能进行判定,发现辖区位于南疆的兵团政治功能略高于北疆的政治功能,边境地区的兵团政治功能略高于内陆地区的兵团,同时兵团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相互促进,政治功能评价较高的辖区,经济功能较强。(3)通过BP神经网络法分析了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产业定位,选择出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食品制造业等综合比较优势较高的产业,作为兵团的优势产业,可作为兵团的优势产业。(4)通过计算断裂点和加权Voronoi图得到的兵团的功能辐射范围,其功能辐射范围与兵团各师所在地州行政范围基本吻合;周边城镇分布密度较大的兵团的功能辐射范围较小,反之,周边城镇密度较小的区域,兵团功能辐射范围较大。

董丹丹[6](2016)在《投入产出视角下的兵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的工作重点。新疆建设生产兵团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研究其产业结构以及其转换升级的方式具有一定意义。投入产出分析作为国民经济系统分析的一种现代数量经济分析工具,在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及宏观经济管理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运用投入产出分析以及兵团第三次经济普查形成的丰富数据资源对兵团产业结构进行研究,其目的在于探讨当前兵团产业结构的合理性,为产业结构优化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论文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兵团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的背景及意义,对国内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论文的基本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论文第二部分对分别对产业结构优化理论和投入产出理论加以概念界定、理论总结,为后续研究寻找理论支撑。论文第三部分在对兵团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7年和2012年兵团投入产出表的资料数据,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分别测算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和中间需求率以及中间投入率,探讨兵团各产业间的关联关系,以期为新时期兵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兵团“十三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论文第四部分对产业部门波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兵团某一产业部门发展变化时会引起其他产业部门怎样的变化和影响,其通过投入产出表中某一系数的变化导致其他系数的变化来反映。借助投入产出表的数据资料,测算了2007年和2012年兵团产业部门的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论文第五部分对兵团产业结构升级及速率进行测度。结果发现:2005-2014年兵团GDP平均增长率明显下降,兵团产业结构还存在进一步优化升级的空间。自从进入了新世纪,兵团的产业结构变化速率开始减慢,反映了兵团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各产业可变动的范围逐渐变小。对兵团产业结构升级方向的测度发现,1978-2014年兵团第一产业发展滞后,其比重基本呈下降趋势,第二、三产业超前发展,而且第三产业发展超前程度远大于第二产业,他们的比重都呈上升趋势。论文第六部分结论和政策建议。对研究内容进行了总结概括,提出从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发展,着重发展敏感度较高产业,借助“一路一带”战略东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借助信息化创新管理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化解产能过剩矛盾等方面逐渐优化实现兵团的产业结构升级。本文从投入产出视角对兵团产业升级进行定量分析,获取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及数据,但也由于研究资料有限及本人研究能力和时间的限制,本文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及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处。

王帅[7](2015)在《兵团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十二五规划”指出“将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放在重要的位置,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重点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与升级”。而从根本上说,产业结构升级是社会资金在各部门间的流向问题,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需要资金的大力支持。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本的紧密配合是根本条件,否则大规模的技术手段难以更新,无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两者的有效配合中,资本市场以其特有的资本形成、集聚、配置等机制促成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产业结构升级才得以实现。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的融资主体—上市公司,如果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募集到数额庞大的资金并且合理的投入与使用,将会有利于促进新疆兵团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也会对西部地区的产业转型产生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当前,兵团三大产业之间的经济结构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产业结构的层级较低,如何利用资本市场来促进兵团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重点。所以,深入分析兵团上市公司、考察兵团产业结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两者间的关系,结合案例分析,然后再提出培育上市公司等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建议。这种分析也为利用资本市场的功能发展当地区域经济,为加快当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第一章:绪论,简要介绍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大的背景环境、意义;其次对内容进行文献梳理,最后列出研究框架。本文第二章:是全文研究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是支撑实证部分的理论基础。首先分别介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概念、募集资金的概念以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和融资理论;然后对其机制和功能作简要的介绍。本文第三、四、五章:首先介绍兵团产业结构现状和兵团上市公司现状。然后分析兵团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采用“先总体、后局部”的分析方法,分析总融资、股票融资、债券融资、内源融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再结合案例,分析八师石河子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与制造业的关系,佐证第五章兵团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是否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本文第六章:对策建议、结论、创新与不足。

李静[8](2014)在《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兵团城镇化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体功能区是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中提出的,主体功能区的提出不仅能够在十二五期间指导我国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还可以通过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来进一步完善城镇化布局及城镇化发展的形态。主体功能区划所强调的重点就在于差别化的分区、分类政策的制定,而且主体功能区划的实施能从多层次的角度来改善国土空间开发秩序的混乱局面,也能够分类别的去调整国土空间开发结果的不合理状态,给国土空间开发赋予一个全新的理念及开发的模式。除此之外,主体功能区概念的提出,还能够在某种意义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增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规范空间开发秩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在对主体功能区和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述评的基础上,认为兵团这个具有特殊“党政军企合一”体制的区域,其内部地理环境、生态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未来发展潜力势必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此时,如若将主体功能区理念用以指导其城镇化的路径,可以将对区域的认识从“差异区”升华到区域的“功能区”,这对于兵团城镇化的发展来说,能够在理论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是论文的基础,本部分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回顾,从城镇化面临的困境以及主体功能区理念为城镇化的进程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入手,重点阐述了本论文研究问题的提出。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的思路与框架。第二部分是第二章,是论文的理论部分。在梳理、探讨了主体功能区和城镇化相关理论与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主体功能区划下城镇化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经过不同学科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最终认为主体功能区下的城镇化是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在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耦合过程,其目的与结果是实现区域空间结构的均衡。第三部分是论文的实证部分,包含第三、四、五、六章。第三章对兵团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剖析,并指出兵团城镇化的现实困境。第四章对兵团进行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得到的结果是,兵团还未有达到优化开发区标准的区域,仅有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第五章、第六章从现实出发,“因地制宜”的提出不同主体功能区的切实可行的城镇化路径。第四部分为本文的第七章和第八章,是在四、五、六章的基础之上,对不同主体功能区下的城镇化路径进行选择,并构建兵团城镇化发展的各项政策制度体系,进一步提出了本文的一些结论性认识,并就论文研究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阐述与说明。

许捷[9](2014)在《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选择》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依靠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因此,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转变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为了明确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采用的方法和途径,就需要对兵团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文章基于此目的,在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主要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由经济、社会、自然三大系统组成的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测评了2000-2012年间兵团经济、社会、自然各系统的发展程度,经济-社会-自然三大系统协调度和经济发展方式总体转变程度,并且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2000-2012年间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所处的阶段进行判断并深入分析。得出以下重要结论:第一,2000-2012年,兵团经济、社会、自然这三大系统发展程度不断提高。其中自然系统提高最快,社会系统最慢。经济-社会-自然系统协调度水平一直在0.5左右徘徊,处于较低的协调水平。2000-2007年,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程度提高缓慢,2008-2012年,明显加快。第二,2000-2012年间,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2000-2006年,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处于为转变做准备阶段,2007-2012年,上升为初步转变阶段。第三,通过对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中三大系统各指标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临界值的比较发现,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率低下、创新对经济增长驱动动力不足。第四,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障碍来看,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障碍主要有:传统粗放型发展观念制约、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一般规律制约、经济体制制约。由此导致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所呈现对投资的依赖、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和对资源环境的依赖等特征。第五,从国内外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看,对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启示主要有:体制机制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支撑、结构优化升级是关键、发展循环经济是必由之路。因此,应该借鉴以上经验结合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进行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调整经济结构、依靠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发展循环经济。相应的保障措施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加大创新投入与人力资本建设。

张争妍[10](2014)在《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兵团作为一个肩负屯垦戍边使命的特殊组织,自建立以来立足边疆,为地区稳定、民族团结、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地缘、历史、文化等原因,同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其他省区相比,兵团产业结构依旧处于一种相对不合理的状态,制约了兵团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转型依然是兵团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十二五”期间是兵团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关键时期,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完成“两个率先”、“两个力争”的目标,都要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适应兵团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因此对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以产业结构转型的效应、环境条件和制约因素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探寻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研究。首先,在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概述兵团产业结构转型历程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分析兵团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其次,基于产业结构效应、要素配置效应和经济增长效应视角,分析了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效应;然后,根据兵团自身情况,分析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环境条件和制约因素;最后,从兵团的实际出发,结合上述分析结论,提出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选择。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兵团第一产业结构比重较大,内部结构不合理;第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产业素质低;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水平低;兵团产业结构发展过度依赖资源,资源利用效率低。(2)从产业结构效应视角看,兵团产业结构转型中产业结构效益差;从要素配置效应视角看,兵团产业结构转型中要素配置不合理;从经济增长效应视角看,兵团产业结构转型中的经济增长效应低。(3)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为兵团特殊的体制机制、资源保障能力不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二、对兵团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兵团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兵团高排放产业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MDI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文献评述
三、兵团高排放产业识别与碳排放测度
    (一)兵团高排放产业识别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三)兵团高排放产业碳排放测度结果分析
四、兵团高排放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LMDI模型构建
    (二)数据说明
    (三)实证与结果分析
        1. 兵团高排放产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整体分析。
        2. 兵团高排放产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的行业分析。
五、结论及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1. 着重优化升级高能耗资源,促成“更经济+更清洁+更安全”能源结构。
        2. 推动新时代能源安全新战略“技术革命”,突出能耗强度和总量“双控”。
        3. 重视新时代能源安全新战略“体制革命”,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坚持低碳发展。
        4. 提升高排放产业的规模扩建“门槛”,合理配置要素资源以实现产业低碳化流动。

(2)军垦文化变迁与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 ——从《军垦战歌》到《新军垦战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及综述
        (一)国内研究动态
        (二)国外研究动态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一章 兵团屯垦戍边与《军垦战歌》《新军垦战歌》
    一、军垦文化的渊源与发展
        (一)军垦文化的历史渊源
        (二)新中国的屯垦戍边事业
        (三)军垦文化概要
    二、《军垦战歌》《新军垦战歌》概述
        (一)历史背景
        (二)主要内容
        (三)文化特征
    三、屯垦戍边与边疆稳定发展
        (一)文化润边
        (二)文化戍边
        (三)文化强边
        (四)屯垦戍边在边疆稳定发展中的价值
第二章 军垦文化变迁的历史进程
    一、兵团物质生产生活快速发展
        (一)亦军亦农生产方式的变迁
        (二)亦军亦工生产方式的变迁
        (三)亦军亦牧生产方式的变迁
        (四)食衣住行消费生活方式的变迁
    二、兵团组织管理体系优化完善
        (一)兵团各级机关组织形式
        (二)团场经营管理体制
    三、兵团精神文化生活与时俱进
        (一)兵团职工群众观念文化吐故纳新
        (二)教育事业全面普及
        (三)文艺创作百花齐放
        (四)科技发展蒸蒸日上
第三章 军垦文化变迁的理论分析
    一、军垦文化变迁的历史脉络
        (一)军垦文化变迁的历史分期
        (二)不同时期军垦文化的主要特征
        (三)军垦文化变迁的总体面貌
    二、军垦文化变迁的历史原因
        (一)军垦文化内部推动因素
        (二)军垦文化外部环境因素
        (三)文化变迁的根本原因
    三、军垦文化变迁的动力与途径
        (一)军垦文化变迁的动力来源
        (二)军垦文化变迁的途径模式
第四章 军垦文化变迁的当代价值
    一、军垦文化变迁在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一)军垦文化变迁为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夯实物质基础
        (二)军垦文化变迁对新时代传承、创新和展现兵团文化建构时代风采
        (三)军垦文化变迁对新时代培育和弘扬兵团精神具有启迪意义
    二、军垦文化变迁与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的使命与目标
        (一)不忘初心,进一步发挥兵团“三大功能”
        (二)兵地融合,促进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
        (三)开拓进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序言
1 引言
2 绪论
    2.1 研究背景
        2.1.1 国家政策支持
        2.1.2 地方发展目标导向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研究
        2.2.2 特色小城镇理论研究
        2.2.3 城镇产业发展理论研究
        2.2.4 城镇空间发展理论研究
    2.3 研究意义、目的及方法
        2.3.1 研究意义
        2.3.2 研究目的
        2.3.3 研究方法
        2.3.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2.3.4.1 研究思路
        2.3.4.2 技术路线
    2.4 创新点
3 相关术语、概念及理论解析
    3.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其特性
        3.1.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3.1.2 兵团的特征性分析
        3.1.2.1 兵团的基本特征性分析
        3.1.2.2 兵团的空间特征分析
    3.2 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及特性
        3.2.1 特色小城镇概念
        3.2.2 特色小城镇发展历程
        3.2.3 特色小城镇特点
    3.3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概念及特性
        3.3.1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概念
        3.3.2 已建兵团特色小城镇分析
        3.3.3 兵团特色小城镇的特性
    3.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3.4.1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概念
        3.4.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相关理论基础
        3.4.2.1 田园城市理论
        3.4.2.2 产业集群理论
        3.4.2.3 特色小城镇产业培育和发展研究
    3.5 本章总结
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体系研究
    4.1 特色小城镇规划基本要求
        4.1.1 特色小城镇规划构成特征
        4.1.2 特色小城镇规划的基本要求
    4.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特殊要求
        4.2.1 兵团特色小城镇构成特征
        4.2.2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特殊要求
    4.3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技术路线
    4.4 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的重点内容
        4.4.1 兵团特色小城镇产业规划设计研究
        4.4.1.1 兵团现状产业结构合理性分析
        4.4.1.2 农业现代化发展
        4.4.1.3 特色产业规划设计
        4.4.2 兵团特色小城镇空间规划设计研究
        4.4.2.1 空间规划设计要点
        4.4.2.2 空间规划设计策略
    4.5 本章小结
5 实践分析论证—新湖农场特色小城镇规划设计
    5.1 规划背景
    5.2 规划定位与目标
        5.2.1 总体定位
        5.2.2 发展目标
    5.3 规划内容
        5.3.1 产业规划
        5.3.1.1 新湖农场产业发展现状
        5.3.1.2 新湖农场产业上位发展目标
        5.3.1.3 新湖农场农业现代化发展
        5.3.1.4 新湖特色产业规划
        5.3.2 空间规划
        5.3.2.1 生态渗透格局
        5.3.2.2 “点、线、面”空间要素设计
        5.3.2.3 节点文化传承——节点风貌设计
        5.3.3 体制机制创新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全球城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
        1.1.2 城镇化成为当代中国发展趋势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6.1 市场调查法与系统分析法
        1.6.2 比较研究与归纳、演绎分析相结合
        1.6.3 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
    1.7 解决的关键问题
        1.7.1 透彻分析兵团城镇化的现状及路径选择
        1.7.2 特殊体制下,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如何合理设计
        1.7.3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的支撑体系及推进策略
    1.8 研究创新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兵团城镇化
        2.1.3 城镇化发展模式
        2.1.4 城镇化路径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非均衡发展理论
        2.2.2 城镇区位理论
        2.2.3 城镇布局理论
        2.2.4 协调发展理论
    2.3 相关文献述评
        2.3.1 关于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的研究
        2.3.2 关于兵团城镇化的研究
        2.3.3 现有文献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兵团城镇发展现状分析
    3.1 兵团城镇化的特殊环境
        3.1.1 区位环境
        3.1.2 地理条件与水资源
        3.1.3 自然资源条件
        3.1.4 特殊体制与政策环境
        3.1.5 人文环境
    3.2 兵团城镇发展历程
        3.2.1 初创阶段——使命推动
        3.2.2 停滞阶段——政策抑制
        3.2.3 复苏阶段——改革推进
        3.2.4 飞进阶段——政策助力与内涵发展
    3.3 兵团城镇发展水平分析
        3.3.1 兵团城镇发展概况
        3.3.2 空间布局与规模体系
        3.3.3 经济水平与产业结构
        3.3.4 人口城镇化水平
        3.3.5 非农就业水平
        3.3.6 社会城镇化水平
    3.4 兵团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分析
        3.4.1 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数据的整理
        3.4.2 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分析模型的构建
        3.4.3 兵团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测定评价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兵团特殊体制对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影响分析
    4.1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弱化农工的城镇化选择权
        4.1.1 委托代理关系及代理问题
        4.1.2 双重委托代理关系限制城镇化中农工自发选择
    4.2 团场双重主体地位限制城镇化资源规模
        4.2.1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团场双重主体地位
        4.2.2 团场经济主体地位降低城镇建设资金规模
        4.2.3 团场行政主体地位残缺形成的城镇化障碍
    4.3 兵团集中体制影响下的师团城镇化行为
        4.3.1 兵团体制的科层化特征分析
        4.3.2 兵团“戍边”的任务导向,影响师团配置城镇建设资源
        4.3.3 兵团体制中的“金字塔”式等级结构,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选择性
        4.3.4 兵团内部组织间缺乏横向联系,造成师团城镇建设工作的封闭性
    4.4 兵团特色城镇化过程中团场权利边界分析
        4.4.1 企业边界理论
        4.4.2 兵团城镇化过程中师团权利边界的理论分析
    4.5 兵团特色城镇化过程中师团权力边界的逻辑分析
        4.5.1 城镇化初期的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
        4.5.2 城镇化中后期的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
        4.5.3 兵团城镇建设权利边界的进一步探讨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动力机制与约束条件分析
    5.1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启动机制——农业现代化
        5.1.1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
        5.1.2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受兵团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5.2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驱动机制——历史使命和时代使命
        5.2.1“屯垦使命”需要城镇提供必要服务
        5.2.2“戍边使命”需要城镇提供必要的保障功能
    5.3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持续动力——新型工业化
        5.3.1 兵团新型工业化
        5.3.2 兵团新型工业化对兵团城镇发展的影响
    5.4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约束力——水资源限制
        5.4.1 水资源对新疆及兵团社会发展的作用
        5.4.2 水资源对兵团城镇化的约束作用
    5.5 兵团特色城镇化的约束力——地缘限制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中城镇职能研究
    6.1 兵团城镇职能的内涵分析
        6.1.1 兵团城镇维稳职能的内涵分析
        6.1.2 兵团城镇戍边职能的内涵分析
        6.1.3 兵团城镇经济发展带动职能的内涵分析
    6.2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现状分析
        6.2.1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状态
        6.2.2 兵团城镇职能发展存在的问题
    6.3 兵团城镇一般职能的发展思路
    6.4 兵团特殊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6.4.1 兵团“维稳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6.4.2 兵团“戍边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6.4.3 兵团“经济发展带动型”职能城镇的发展思路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特色城镇化模式研究
    7.1 兵团模式的特殊内涵与特点
        7.1.1 兵团模式的特殊内涵
        7.1.2 兵团模式的特点
    7.2“师市合一”模式
        7.2.1“师市合一”模式的内涵
        7.2.2“师市合一”模式的特点
        7.2.3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具体发展
        7.2.4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内涵拓展
        7.2.5 新时期“师市合一”模式的保障体系
    7.3“兵地共建”模式
        7.3.1“兵地共建”模式的内涵
        7.3.2“兵地共建”模式的特点
        7.3.3 新时期“兵地共建”模式的具体发展
    7.4“一团一镇”模式(团镇合一模式)
        7.4.1“团镇合一”模式的内涵
        7.4.2“一团一镇,团镇合一”模式的特点
        7.4.3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具体表现
        7.4.4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内涵拓展
        7.4.5 新时期“一团一镇”模式的保障体系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路径的比较研究
    8.1 国外城镇化的路径
        8.1.1 美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8.1.2 英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8.1.3 德国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8.1.4 以色列城镇化发展路径及特点
    8.2 国内城镇化的路径
        8.2.1 苏南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8.2.2 珠三角模式的城镇化路径
        8.2.3 旅游资源开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8.2.4 资源开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8.2.5 生态移民型城镇化模式的发展路径
    8.3 国外经验对兵团城镇化的启示
        8.3.1 推进城镇化不能以牺牲“乡村”为代价
        8.3.2 构建多极多层次的城镇体系
        8.3.3 城镇化政策应体现系统性
        8.3.4 兵团要“适度”引导
    8.4 国内经验对兵团城镇化的启示
        8.4.1 走农业产业化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农产品特色型城镇建设
        8.4.2 走集群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资源型城镇建设
        8.4.3 走边贸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边贸型城镇建设
        8.4.4 走辐射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城镇带建设
        8.4.5 走旅游带动型城镇化路径,推动兵团飞地型旅游城镇建设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兵团特殊体制下的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
    9.1 兵团特色城镇化空间布局的路径选择
        9.1.1 兵团特色城镇化空间布局目标
        9.1.2 兵团特色城镇化战略空间布局路径选择
    9.2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选择
        9.2.1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目标
        9.2.2 兵团特色城镇化功能布局路径选择
    9.3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选择
        9.3.1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目标
        9.3.2 兵团特色城镇化规模布局路径选择
    9.4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选择
        9.4.1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目标
        9.4.2 兵团特色城镇化产业布局路径选择
    9.5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选择
        9.5.1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目标
        9.5.2 兵团特色城镇化人口布局路径选择
    9.6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兵团第四师62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选择
    10.1 兵团62团的基本情况
    10.2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建设模式探讨
        10.2.1 62 团的城镇化发展的特性分析
        10.2.2 62 团的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战略选择
    10.3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路径选择分析
        10.3.1 边境景观“旅游型”小城镇
        10.3.2 生态田园“宜居型”小城镇
        10.3.3 边境口岸“经济带动型”小城镇
        10.3.4 人口稳增“戍边型”小城镇
        10.3.5 民族融合“维稳型”小城镇
    10.4 兵团62团特色城镇化的发展保障
        10.4.1 转变观念,统一思想
        10.4.2 发挥生态优势,改善投资环境
        10.4.3 因地制宜,凸显特色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兵团特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11.1 创新兵团城镇管理体制
        11.1.1 探索行政与市场双轮驱动的城镇化机制
        11.1.2 对“师市合一”的城市发展模式进一步深化
        11.1.3 成立兵地城镇发展协调机构
    11.2 加快兵团农业人口转移
        11.2.1 推进人口城镇化进程,改革户籍制度
        11.2.2 推进团场土地流转改革
        11.2.3 加强兵团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
    11.3 加强兵团城镇对农区人口的聚集能力
        11.3.1 健全商品房建设体系,完善住房保障机制
        11.3.2 建立健全自主专业扶植体系
    11.4 提升兵团城镇发展动力
        11.4.1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1.4.2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发展兵团支柱产业
        11.4.3 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
        11.4.4 加快推进口岸贸易的发展
    11.5 加大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建设力度
    11.6 加强兵团城镇特殊职能建设
    11.7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12.1 研究结论
    12.2 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 简介
导师评阅表

(5)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功能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综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2 功能定位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地缘经济理论
        2.2.3 国际分工与贸易理论
        2.2.4 空间结构理论
    2.3 研究范围界定
        2.3.1 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范围界定
        2.3.2 兵团功能定位研究内容界定
第三章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基础条件
    3.1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政治基础
        3.1.1 政策基础
        3.1.2 组织基础
    3.2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经济基础
        3.2.1 资源互补性
        3.2.2 产业互补性
        3.2.3 贸易互补性
        3.2.4 技术互补性
    3.3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人文和地缘基础
        3.3.1 人文基础
        3.3.2 地缘基础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功能定位现状
    4.1 兵团在新疆层面的功能定位现状
    4.2 兵团在国家战略层面的功能定位现状
    4.3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功能定位现状
        4.3.1 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中心
        4.3.2 丝绸之路经济带物流中心
        4.3.3 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中心
第五章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效果评价
    5.1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5.1.1 指标评价体系设置原则
        5.1.2 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2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评价模型的构建
        5.2.1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5.2.2 评价指标的权重确定
        5.2.3 兵团功能定位的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5.3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效果评价
        5.3.1 总体效果评价
        5.3.2 具体效果评价
    5.4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缺陷
第六章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的依据
    6.1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优势功能的判定
        6.1.1 综合功能定位指标体系构建
        6.1.2 综合功能定位模型构建——基于灰色关联改进的TOPSIS法
        6.1.3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优势功能的判定
    6.2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产业定位的依据
        6.2.1 产业定位指标的选择
        6.2.2 产业定位模型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
        6.2.3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优势产业判定
    6.3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空间定位的依据
        6.3.1 空间定位模型构建——基于断裂点理论和加权Voronoi图
        6.3.2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空间辐射范围判定
        6.3.3 结论分析
第七章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功能定位方案
    7.1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进行功能定位的原则
        7.1.1 发展战略协同原则
        7.1.2 区域优势互补原则
        7.1.3 区际联动发展原则
        7.1.4 可持续发展原则
    7.2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功能定位方案
        7.2.1 兵团总体功能定位方案
        7.2.2 基于经济增长的兵团功能定位方案
        7.2.3 基于社会发展的兵团功能定位方案
        7.2.4 基于生态文明的兵团功能定位方案
    7.3 兵团功能定位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利益的协同
        7.3.1 兵团功能定位与新疆战略利益的协同
        7.3.2 兵团功能定位与国家战略利益的协同
        7.3.3 兵团功能定位与沿线国家战略利益的协同
第八章 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功能定位实施的保障措施
    8.1 兵团实施功能定位的基础设施保障
        8.1.1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
        8.1.2 构建商贸物流体系
        8.1.3 加强战略平台建设
    8.2 兵团实施功能定位的制度保障
        8.2.1 强化组织制度建设
        8.2.2 推动经济体制创新
        8.2.3 推进法治体系建设
        8.2.4 构建利益协调机制
    8.3 兵团实施功能定位的社会安全保障
        8.3.1 强化维稳戍边力量建设
        8.3.2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8.3.3 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6)投入产出视角下的兵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2.1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1.1 产业结构
        2.1.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2 投入产出理论
        2.2.1 投入产出分析法的产生与发展
        2.2.2 投入产出表
        2.2.3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
        2.2.4 投入产出两个基本模型
第三章 兵团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关联分析
    3.1 兵团三次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3.1.1 经济发展水平与增长速度
        3.1.2 兵团经济投入状况
        3.1.3 兵团经济效益状况
    3.2 兵团产业间的结构分析
        3.2.1 结构分析的原理
        3.2.2 产业间投入结构分析
        3.2.3 产业间立体结构分析
    3.3 小结
第四章 兵团产业间的波及效果分析
    4.1 兵团产业感应度分析
    4.2 兵团产业影响力分析
    4.3 赫希曼标准判别
    4.4 小结
第五章 兵团产业结构升级测度
    5.1 兵团产业结构升级进程与速率的测度
    5.2 兵团产业结构升级方向的测度
    5.3 兵团与全国、新疆的对比研究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制定和完善产业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均衡发展
        6.2.2 着重发展敏感度较高产业,提高专业化程度
        6.2.3 借助“一路一带”战略东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6.2.4 创新信息化管理方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6.2.5 打造交通物流中心,提升向西开放实力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兵团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上司公司募集资金方面的研究
        1.2.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面的研究
        1.2.3 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研究
        1.2.4 文献评述
    1.3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概念界定
        2.1.2 募集资金的概念界定
    2.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与融资理论
        2.2.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理论
        2.2.2 融资理论
    2.3 资本市场的功能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制
        2.3.1 资本市场的功能
        2.3.2 资本市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制
第三章 兵团产业结构现状和兵团上市公司现状
    3.1 兵团产业结构现状
        3.1.1 兵团简介
        3.1.2 兵团产业结构现状
    3.2 兵团上市公司总体现状
        3.2.1 兵团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3.2.2 兵团上市公司区域分布
        3.2.3 兵团上市公司行业分布
第四章 兵团上市公司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
    4.1 指标选取和研究方法
        4.1.1 指标选取
        4.1.2 样本来源及说明
    4.2 研究方法
        4.2.1 总量效应分析--VAR模型
        4.2.2 局部效应分析--灰色关联分析
    4.3 实证分析和结果
        4.3.1 总量效应分析
        4.3.2 灰色关联分析结果
    4.4 小结
第五章 案例--以兵团八师石河子为例
    5.1 总体介绍八师石河子及制造业的基本情况
        5.1.1 八师石河子经济状况概况
        5.1.2 八师制造业概况
        5.1.3 八师石河子制造业部门的兴衰更替
    5.2 石河子上市公司基本情况
    5.3 八师石河子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与制造业的关系
第六章 结论、对策建议及创新与不足
    6.1 主要结论
    6.2 对策建议
        6.2.1 培育上市公司后备资源,组建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企业上市
        6.2.2 确保所募集到的资金流向相关产业,制定企业投资引导纲要
        6.2.3 多层次、多角度的建立资本市场
        6.2.4 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构建兵团企业集团
    6.3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8)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兵团城镇化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3.1 城镇化的内涵
        1.3.2 关于城镇化路径研究
        1.3.3 关于兵团城镇化的研究
        1.3.4 关于主体功能区的研究
        1.3.5 主体功能区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
        1.3.6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城镇化
        2.1.2 城镇化路径
        2.1.3 兵团城镇化的内涵
        2.1.4 兵团城镇化的路径
        2.1.5 主体功能区的内涵
        2.1.6 主体功能区的类型及功能定位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地域分异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集聚-扩散理论
    2.3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城镇化理论探索
        2.3.1 从“差异区”到“功能区”
        2.3.2 空间结构转换
        2.3.3 主体功能区与城镇化的关系解析
第3章 兵团城镇化问题透视
    3.1 兵团城镇化特征分析
        3.1.1 兵团的特殊性分析
        3.1.2 兵团城镇化发展的历史特征
        3.1.3 兵团城镇化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3.2 兵团城镇化发展的条件
        3.2.1 自然地理条件
        3.2.2 资源概况
        3.2.3 兵团城镇化的社会经济条件
    3.3 兵团城镇化发展现状
        3.3.1 城市发展基础进一步稳固
        3.3.2 工业园区建设加快
        3.3.3 师部城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3.3.4 团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3.3.5 交通运输业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3.3.6 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3.3.7 城镇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3.4 兵团城镇化水平的综合评价
        3.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3.4.2 研究方法及数据处理
        3.4.3 综合评价
    3.5 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剖析
        3.5.1 经济增长动能不足
        3.5.2 城镇体系不完善,城镇辐射能力较弱
        3.5.3 兵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3.5.4 人力资源匮乏且结构失衡
第4章 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兵团城镇发展定位
    4.1 国家层面上兵团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
        4.1.1 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案
        4.1.2 对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评价
    4.2 自治区层面上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
        4.2.1 自治区层面新疆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案
        4.2.2 对自治区层面新疆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评价
    4.3 兵团层面上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评价
        4.3.1 兵团层面对兵团主体功能区的划分方案
        4.3.2 对兵团层面兵团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案的评价
    4.4 兵团主体功能区划分基础
        4.4.1 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空间失衡
        4.4.2 人口分布与资源分布空间失衡
        4.4.3 经济发展与区域开发空间失衡
    4.5 兵团主体功能区的具体划分
        4.5.1 指标体系的构建
        4.5.2 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与流程
        4.5.3 兵团师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过程
        4.5.4 兵团团域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过程
    4.6 基于主体功能区定位的兵团城镇化发展方向
        4.6.1 重点开发区
        4.6.2 限制开发区
第5章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路径的现实选择
    5.1 重点开发区城镇空间结构
    5.2 重点开发区经济环境分析
    5.3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动力机制
        5.3.1 内生动力
        5.3.2 外生动力
        5.3.3 政策制度
    5.4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路径选择的总体构想
        5.4.1 增强内生动力
        5.4.2 提高发展潜力
        5.4.3 推动人口转型
        5.4.4 实现增长有序
    5.5 重点开发区城镇化路径具体设计
        5.5.1 中心城市
        5.5.2 建制镇
        5.5.3 北疆天山北坡经济带重点开发区
        5.5.4 北疆外围重点开发区
        5.5.5 南疆重点开发区
        5.5.6 边境重点开发区
第6章 限制开发区城镇化路径的现实选择
    6.1 限制开发区城镇空间结构
    6.2 限制开发区经济环境分析
    6.3 限制开发区城镇化路径选择的动力机制
        6.3.1 内生动力机制
        6.3.2 外生力机制
        6.3.3 生产要素的流动与流出
    6.4 限制开发区城镇化路径选择的总体构想
        6.4.1 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6.4.2 提高城镇化民生指数
        6.4.3 推动“三农”同步转型
        6.4.4 促进工业结构优化
        6.4.5 提升团场关联强度
        6.4.6 提升生态产业素质聚力
        6.4.7 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6.4.8 提升城镇化生活水平
    6.5 限制开发区城镇化路径的具体设计
        6.5.1 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带动城镇化发展
        6.5.2 输入输出引导,促进人口有序流动
第7章 基于主体功能区兵团城镇化的政策及制度支持
    7.1 产业政策
        7.1.1 重点开发区
        7.1.2 限制开发区
    7.2 人口管理政策
        7.2.1 重点开发区人口管理政策
        7.2.2 限制开发区人口管理政策
    7.3 财政政策
        7.3.1 重点开发区财政政策
        7.3.2 限制开发区财政政策
    7.4 投资政策
        7.4.1 重点开发区投资政策
        7.4.2 限制开发区投资政策
    7.5 环境政策
        7.5.1 重点开发区环境政策
        7.5.2 限制开发区环境政策
    7.6 政府对兵团城镇化的制度支持
        7.6.1 加强组织领导
        7.6.2 加强规划管理
        7.6.3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
        7.6.4 完善城镇管理机制
        7.6.5 加强示范建设
        7.6.6 加强项目管理工作
        7.6.7 加强土地管理
        7.6.8 建立督查考核制度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9)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主要内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1.2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
        2.1.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2.1.4 路径选择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经济增长理论
        2.2.2 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3.1 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因素
        2.3.2 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社会因素
        2.3.3 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因素
        2.3.4 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因素
        2.3.5 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自然环境因素
第三章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基础
    3.1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状况
        3.1.1 兵团经济发展历程
        3.1.2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状况
        3.1.3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历程
    3.2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基础
        3.2.1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济基础
        3.2.2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区位基础
        3.2.3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资源基础
        3.2.4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政策基础
第四章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4.1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评指标体系设计
        4.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1.2 指标体系框架的设计
        4.1.3 指标体系的建立
        4.1.4 部分指标说明
        4.1.5 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4.2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测度
        4.2.1 测度模型的选择说明
        4.2.2 模糊综合测度模型的构建
        4.2.3 各系统发展度、协调度及总体转变度计算
    4.3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判断
        4.3.1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划分
        4.3.2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边界值的确定
        4.3.3 隶属度函数及判断矩阵计算
        4.3.4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阶段的模糊综合评价和分析
第五章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及现实障碍
    5.1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5.1.1 经济增长依靠投资拉动、出口拉动
        5.1.2 产业结构低下且不平衡
        5.1.3 人才流失且人力资源开发不足
        5.1.4 创新对经济增长驱动不足
    5.2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障碍
        5.2.1 传统粗放型发展观念制约
        5.2.2 资源环境因素制约
        5.2.3 人文社会因素制约
        5.2.4 经济体制制约
    5.3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的缺陷
第六章 国内外成功经验对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借鉴
    6.1 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
        6.1.1 美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
        6.1.2 日本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
        6.1.3 德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
    6.2 我国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
        6.2.1 广东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
        6.2.2 浙江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经验
    6.3 国内外成功经验对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的启示
第七章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与保障措施
    7.1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总体思路
        7.1.1 以追求经济发展质量为目标
        7.1.2 以实现要素创新驱动为动力
        7.1.3 以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为重点
    7.2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体路径选择
        7.2.1 路径之一: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7.2.2 路径之二:通过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7.2.3 路径之三:发展循环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7.3. 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的保障措施
        7.3.1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7.3.2 深化机制体制改革
        7.3.3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
        7.3.4 加大人力资本建设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10)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标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价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简要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
        2.1.2 产业结构
        2.1.3 产业结构转型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3 产业政策理论
第三章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历程及现状分析
    3.1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历程概述
    3.2 兵团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2.1 兵团三次产业总体结构状况分析
        3.2.2 兵团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3.3 兵团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3.3.1 第一产业结构比重较大,内部结构不合理
        3.3.2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产业素质低
        3.3.3 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小,水平低
        3.3.4 兵团产业结构发展过度依赖资源,资源利用效率低
    3.4 小结
第四章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效应的实证分析
    4.1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基于产业结构效应视角
        4.1.1 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
        4.1.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4.2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基于要素配置效应视角
        4.2.1 理论模型
        4.2.2 数据处理
        4.2.3 实证结果分析
    4.3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基于经济增长效应视角
        4.3.1 模型设定
        4.3.2 变量的选择和数据说明
        4.3.3 实证结果分析
    4.4 小结
第五章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环境条件及制约因素分析
    5.1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环境条件分析
        5.1.1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优势分析
        5.1.2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劣势分析
        5.1.3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5.2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
        5.2.1 兵团体制机制的制约
        5.2.2 资源保障能力的制约
        5.2.3 技术创新能力的制约
    5.3 小结
第六章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选择
    6.1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目标
    6.2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思路
    6.3 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的路径
        6.3.1 以农业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6.3.2 依托资源优势和政策机遇,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6.3.3 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四、对兵团工业结构优化升级问题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兵团高排放产业的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LMDI模型的面板数据检验[J]. 朱金鹤,孙红雪. 新疆农垦经济, 2021(07)
  • [2]军垦文化变迁与新时代兵团文化建设 ——从《军垦战歌》到《新军垦战歌》[D]. 何星.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特色小城镇规划研究 ——以新湖农场为例[D]. 班博洋.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4]新疆兵团特色城镇化模式与路径研究[D]. 王蕾. 石河子大学, 2017(05)
  • [5]兵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中的功能定位研究[D]. 乔姗姗. 石河子大学, 2017(01)
  • [6]投入产出视角下的兵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D]. 董丹丹.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7]兵团上市公司募集资金投向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研究[D]. 王帅. 石河子大学, 2015(01)
  • [8]基于主体功能区的兵团城镇化路径研究[D]. 李静. 石河子大学, 2014(12)
  • [9]兵团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选择[D]. 许捷.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10]兵团产业结构转型研究[D]. 张争妍. 石河子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兵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