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污土壤接种菌根联合修复试验研究

油污土壤接种菌根联合修复试验研究

一、菌剂-菌根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曹文[1](2021)在《油品企业关闭后土壤污染物分析调查及治理》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各地污染防治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地不断加大,一大批落后化工企业被整治关闭。自2016年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开展以来,许多印刷、电镀、粉末涂料、化工等企业纷纷被“叫停”整改,清水走廊沿线的一大批工业企业也在此次关停范围之中。由于早期工业企业污染防治措施差,生产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常常存在跑冒滴漏现象,一旦遇雨水冲刷流入外环境,会使污染物渗入地面,遗留“污染地块”。如果土壤通过自净作用不能及时处理污染物,那么不仅会危害植物的生长,还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因此必须通过土壤治理消除环境污染隐患。本研究选取海星油品厂(“263”关闭拆除企业对象)土壤修复案例,从油品厂场地调查、污染物分析、土壤修复治理方法的实际工程运用展开,通过对比目标污染物前后浓度、土壤农化性状的变化分析修复治理效果。海星油品厂位于通榆河供水河道卤汀河西侧1000米范围内,主要从事废矿物油处置利用的业务,主要原辅材料为废矿物油(废矿物油中主要成分及大致含量为:废矿物油93%、水5%、杂质0.8%),产出成品为燃料油。在本研究中,通过对旧厂址及周边进行土壤采样分析,锁定特征污染物——部分多环芳烃、石油烃,采取石油烃降解菌-水稻种植联合修复技术对污染场地土壤开展为期2年的生物联合修复,并对比处理前后的特征污染因子(多环芳烃、石油烃)和部分肥力因子的检测含量,得出以下结论:(1)经过两年治理,同一区域中,石油烃降解菌-水稻修复方法对表层0-50cm深度的土壤中污染物的降解效果较好,降解率最高达到75%,但下层土壤中石油烃的降解不太明显,降解率只有9.48%(水稻根系较浅,不能够穿透较深的土层,对深层微生物活动的促进作用较小)。这种方法对表层土壤的治理作用明显,对深层土壤的降解效率较差。(2)参照《江苏省耕地质量检测指标分级标准》,该地块土壤耕层厚度、有机质、速效钾、全氮、有效磷等在修复后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土壤pH值更趋于中性。其中,耕层厚度、有机质、速效钾在土壤分级标准中达到2级(较高)范围;全氮、有效磷在土壤分级标准中达到3级(中)范围;pH值在土壤分级标准中处于1级(高)范围。因此该土地农用性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与提升。(3)添加适量氮源、磷源、钾源到场地土壤中(氮肥、磷肥、钾肥),会创造利于水稻根系生长的土壤条件,改善土壤农用性质,促进水稻、微生物生长,提高土壤修复效率。

于鑫娅[2](2021)在《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处理炼油厂含油污泥试验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炼油厂含油污泥产量与日俱增,单一工艺难降解的问题,本课题以中国石化南京金陵分公司炼油厂浮渣油泥和生化污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处理炼油厂含油污泥试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用超声波法对2种含油污泥进行预处理;从2种含油污泥中分别筛选出1株石油降解菌,研究其生长特性、降解特性,并制成干粉菌剂,探索不同制备条件下菌剂活菌数及降解率的差异;采用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对2种含油污泥进行降解模拟试验,分析试验过程中含油污泥理化性质、土壤典型酶活性的变化以及不同电场强度下降解菌的生长、分布状况,并考察装置运行50 d后2种含油污泥降解效果。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超声波法工艺参数影响大小顺序为功率<时间<温度<频次,当超声功率60 W、时间10 min、温度60℃、频次3次时,对浮渣油泥和生化污泥中的石油类物质去除率分别为31.13%、17.46%;经超声波预处理后,含油污泥石油烃长链被破坏,颗粒间空隙增加、黏性变小、质地变松散;(2)从浮渣油泥中筛选出YJ菌(肠杆菌属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 subsp),最佳生长、降解条件均为pH 7.0、盐度3%、接菌量5%、装液量30 mL,在此条件下对浮渣油泥、生化污泥原油培养基的降解率分别70.79%、89.37%,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从生化污泥中筛选出FH菌(希瓦氏菌属腐败希瓦氏菌Shewanella putrefaciens strain),最佳生长、降解条件均为pH 7.0、盐度3%、接菌量8%、装液量30 mL,在此条件下对浮渣油泥、生化污泥原油培养基的降解率分别为65.73%、85.89%,降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模型;(3)YJ固定化菌剂最优制备条件:于100 mL固定化培养基中加入1.5 g粒径为30-80目经400℃热解8 h的高粱壳生物炭载体,接入5%YJ菌菌液,200 r·min-1、25℃固定24 h,经冷冻干燥后制备的固定化菌剂,菌体数量约为7.27×1010 cfu·g-1;FH固定化菌剂最优制备条件:于100 ml固定化培养基中加入3.0 g粒径为30-80目经200℃热解1 h的高粱壳生物炭载体,接入5%FH菌菌液,200 r·min-1、25℃固定18 h,经冷冻干燥后获得的固定化菌剂,菌体数量约为8.37×1010cfu·g-1;(4)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浮渣油泥和生化污泥除阴极区域油泥pH有较大提高外,其他位置油泥均存在酸化的现象;水分从阳极向阴极迁移,含水率呈从阴极到阳极不断下降趋势,含油率变化趋势与含水率相似;TOC含量、呼吸强度和2种酶活性均有所提升;不同电场强度对降解菌的生长促进作用不同,YJ菌、FH菌最适电场强度均为200 V·m-1;(5)在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模拟试验中,一方面超声预处理后的浮渣油泥会自然降解,降解率为2.51%,仅耦合电场后降解率提升至3.62%,仅投加YJ菌剂后降解率提升至23.93%,仅投加FH菌剂后降解率提升至21.68%,YJ菌剂耦合电场后降解率提升至28.17%,最终降解率为51.49%,含油量为187.80 mg·g-1,FH菌剂耦合电场后降解率提升至26.35%,最终降解率为50.26%,含油量为192.56 mg·g-1;另一方面超声波处理的生化污泥同样会自然降解,降解率为3.35%,仅耦合电场后降解率提升至5.61%,仅投加YJ菌剂后降解率提升至45.93%,仅投加FH菌剂后降解率提升至43.93%,YJ菌剂耦合电场后降解率提升至58.71%,最终降解率为65.92%,含油量为35.03 mg·g-1,FH菌耦合电场后降解率提升至58.66%,最终降解率为65.88%,含油量为35.07 mg·g-1。

张腾飞[3](2021)在《针对汽油和柴油污染的功能微生物组构建及降解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由于对石油的开采以及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石油资源在给予人类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生态系统中的自然环境(大气、土壤、地表和地下水)也构成了威胁。其中,石油相关加工产品汽油和柴油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尤其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生物修复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技术,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无二次污染等特点,引起各国专家的关注,但该技术局限于高效降解菌株的筛选及其多功能性和污染物的降解难度,目前还未能大规模快速地展开应用。本研究针对汽油和柴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汽油和柴油的主要组分,选择正十二烷、异辛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甲苯等五种模式化合物分别作为唯一碳源,结合酶效评价技术和传统筛选技术,进行了高效汽油和柴油降解菌株的筛选及菌株复配,从筛选效率、复配方式和菌群功能方面进行优化,为有效增强微生物修复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以济南炼油厂的汽油和柴油污染土壤、运输汽油和柴油的油罐车油泥、济南市某加油站周边的汽油和柴油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根据Alpha多样性分析、群落Heatmap图分析、物种差异分析,炼油厂和加油站污染土壤样品中多样性显着高于油罐车油泥样品。门水平下,炼油厂和加油站污染土壤的优势物种为Actinobacteriota,油罐车油泥的优势物种为Actinobacteriota和Proteobacteria;目水平下,油罐车油泥的优势物种Corynebacteriales和Pseudomonadales比较显着,加油站和炼油厂污染土壤的优势物种占比不明显,均为Vicinamibacterales。2.依据污染土壤中汽油和柴油的主要成分组成,选择正十二烷、异辛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甲苯等五种模式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经筛选培养、分离纯化,最终利用生物酶液活性测定的方法从污染土壤中获得九株降解菌株:KJ-1和KJ-2为正十二烷降解菌株,经鉴定,两株菌株分别是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sp.)和芽孢杆菌(Bacillus sp.),对3765mg·L-1正十二烷的降解率分别为91.99%和89.51%。降解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温度30℃、无机盐培养基初始pH7.5、接种量10%、正十二烷初始浓度3765mg·L-1、培养时间6d为KJ-1的最佳生长条件。3.筛选获得两株异辛烷降解菌株YXW-3、YXW-4,经鉴定,二者均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sp.),对500mg·L-1异辛烷的降解率分别为86.69%、85.53%。筛选获得环己烷降解菌株HJW-1,对500mg·L-1环己烷的降解率达78.54%,经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us sp.)。筛选获得甲基环己烷降解菌株三株,分别命名为JH-1、JH-4、JH-5,经鉴定,JH-1 和JH-4均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JH-5为肠球菌(Enterococcus sp.),对500mg·L-1甲基环己烷的降解率分别为63.25%、75.53%、76.53%。筛选获得甲苯降解菌株JB-1,经鉴定,为芽孢杆菌(Bacilus sp.),对433mg·L-1甲苯降解率达84.69%。4.筛选出的九株降解菌株进行复配,选取不同的菌株组合形式,采用生物酶液活性测定的方法,快速得到汽油和柴油的降解率,构建汽油和柴油的功能微生物菌系。经菌株组合形式的优化,汽油的微生物菌系为92-2,柴油的微生物菌系为CY-1,对748.70g·L-1汽油、827.90g·L-1柴油的降解率分别达98.34%、96.43%。5.对实验数据进行Haldane方程分析,得到汽油的功能菌系92-2、柴油的功能菌系CY-1的生长动力学模型。将汽油、柴油的实验数据拟合分析,构建菌系92-2、CY-1对汽油、柴油的降解动力学模型。汽油功能菌系生长动力学模型:μx=0.32Cs/[5.7+Cs+Cs2/198]柴油功能菌系生长动力学模型:μx=0.28Cs/[7.28+Cs+Cs2/261]汽油功能菌系降解动力学模型:μs=0.39μx+0.108柴油功能菌系降解动力学模型:μs=0.38μx+0.227

钟磊,卿晋武,陈红云,栗高源,陈冠益,孙于茹,李金磊,宋英今,颜蓓蓓[4](2021)在《微生物修复石油烃土壤污染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提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保护问题愈发受到人们重视。其中石油烃的土壤污染因其持续时间长、污染去除难度大而受到广泛关注。在各类修复技术中,原位微生物修复强化技术因其成本较低、环境影响小、无二次污染、可原位修复的特点成为了当前的技术热门。文中综述了生物投加法、生物刺激法、联合修复法等原位微生物修复技术,并介绍了一些典型工程案例,为原位微生物修复强化技术的选择及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并对未来原位微生物修复强化技术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张传涛[5](2021)在《超轻玉米秸秆固定化微生物材料的制备及降解正构烷烃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石油污染现状,以石油烃中最主要的代表物---正构烷烃为微生物降解研究的靶向目标物。首先,利用陇东某油田含油泥砂中分离筛选出的4株高效石油降解菌构建混合菌剂,通过对比不同菌剂组合对正构二十一烷烃的降解效果,筛选出最佳优势降解混合菌剂为B1+P1+A1+N1。研究结果表明,4株降解菌分别是苏云金芽孢杆菌(B1)、铜绿假单胞菌(P1)、鲁菲不动杆菌(A1)及白色类诺卡氏菌(N1),且这4株石油烃降解菌具有较强的协同作用,其中B1在降解正构烷烃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其次,基于生物质原料玉米秸秆(OCS),采用物理-化学法制备得到超轻玉米秸秆(ULCS),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高速摄像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仪(EDS)等手段表征,证明ULCS材料内部具有蜂窝状多孔结构,且具有超亲水/亲油性能。采用吸附浓缩法、以ULCS材料为载体,进行固定化微生物材料的制备,并研究该材料对不同底物浓度正构十六烷烃最大吸附量、降解性能及其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mmax(OCS)为0.8698g,mmax(ULCS)为1.95 g,OCS吸附量仅为自身5倍,而ULCS吸附量高达自身的24倍,底物浓度为5%时吸附量最大,其次是7%浓度。固定化微生物材料、OCS及游离菌剂对正构十六烷烃的降解率分别为96.7%、3.44%及82%,说明固定化微生物材料可以显着提高正构烷烃的降解效率,且明显优于OCS和游离菌剂的。证实ULCS材料相对于OCS更有利于载体对微生物的吸附与固定,有效地提高了固定化空间内微生物降解活性。最后,为了提高生物质材料的利用度,以Si O2颗粒、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表面活性剂进行固定化ULCS材料表面改性,利用接触角测量仪(CA)、EDS等手段进行表征,并研究该材料对正构十六烷烃的降解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改性后的ULCS材料具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能,第0.5 d时对正构十六烷烃的降解率为88.78%,第4 d时降解率高达99.12%,其降解性能明显优于OCS、游离菌剂以及改性前ULCS,表明改性后ULCS材料对油水混合物中正构十六烷烃具有高效选择性及优异的降解效率。综上所述,本论文制备得到一种改性ULCS固定化微生物材料,该材料对底物正构十六烷烃具有高效选择性及优异的降解效率,无论是对正构十六烷烃的吸附性能还是降解效率都明显高于OCS、游离菌剂以及未改性ULCS,说明生物质材料利用度得到充分、有效地提高。

魏艳晨[6](2021)在《红平红球菌KB1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研究》文中提出石油开采及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生物修复被认为是环境友好且成本较低的修复技术,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本文利用本地分离的高效石油降解菌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研究了模拟污染荒漠土壤与实际油田污染土壤和模拟污染农田土壤在自然降解、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及生物强化-生物刺激联合修复处理下的石油烃降解效果,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石油污染荒漠土壤生物修复过程中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4株石油降解菌的原油降解能力进行分析,发现红平红球菌KB1、摩加夫芽孢杆菌JC1(Bacillus mojavensis)、苏云金芽孢杆菌FD1、Microbacterium sp.FD4培养7天后对原油的降解率分别为57.55%、20.20%、31.26%和31.20%,但不同菌株组合后降解率没有明显增加。对石油污染土壤进行115天的生物修复。发现实际油田污染土壤自然降解、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和联合修复组的石油降解率分别为45.96%、47.81%、47.23%和49.94%。GC-MS分析了石油烃主要组分的变化,发现KB1生物强化组和联合修复组对残油组分的降解率为100.00%。各处理组对柴油组分的降解率高于40.00%,对汽油组分的降解率低于50.00%。姥鲛烷和植烷在自然降解组的降解效果最好。用涂布平板法对土壤可培养细菌数进行计数,发现实际油田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在不同修复组的变化差异不显着(P﹤0.05)。石油污染农田土壤修复结束时自然降解组、FD1生物强化、KB1生物强化、生物刺激、联合修复组土壤中TPHs的降解率分别为51.84%、54.51%、53.12%、39.93%和53.28%。自然降解组的汽油组分降解率为100.00%,植烷、柴油和残油组分在自然降解组和FD1生物强化组的降解率为100.00%,各组分在生物刺激组的降解效果最差。未污染农田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维持在3.89×105CFU·g-1~10.0×105CFU·g-1左右,自然降解组和生物刺激组均维持在2.0×106CFU·g-1,生物强化组及联合修复组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较自然降解组显着增加(P<0.05)。模拟污染荒漠土壤,修复结束时自然降解组、FD1生物强化组、KB1生物强化组、生物刺激组、联合修复组土壤中TPHs的降解率分别为20.20%、38.86%、36.02%、40.10%和43.89%。模拟污染荒漠土壤中汽油组分的降解率为100.00%,残油组分在生物强化组和联合修复组的降解率为100.00%,支链烷烃姥鲛烷和植烷的降解效果不如直链烷烃。未污染荒漠土壤可培养细菌数维持在3.75×104CFU·g-1~7.33×105CFU·g-1,污染荒漠土壤中生物强化、生物刺激和联合修复组的可培养细菌数显着高于自然降解组(P<0.05)。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污染荒漠土壤的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发现未污染荒漠土壤主要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髌骨菌门(Patesci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弯菌门(Chloroflexi)、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优势属为RB41、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溶杆菌属(Lysobacter)、迪茨氏菌属(Dietzia)。石油污染后,荒漠土壤微生物在门和属水平组成上差异不大,但丰度变化差异显着,放线菌门成为最优势菌门,髌骨菌门、芽单胞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显着下降。属水平上,类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丰度增加,赤杆菌属(Erythrobacter)、溶杆菌属、RB41、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芽单胞菌属丰度均下降,添加FD1生物强化组最优势菌属为芽孢杆菌,KB1生物强化组和联合修复组土壤中红球菌属的丰度显着增加。修复115天后,土壤中微生物的丰度和均匀度均降低。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FD1修复组主要优势属为赤杆菌属、迪茨氏菌属、类诺卡氏菌属、正黄球菌属(Croceicoccus)、溶杆菌属、食烷菌(Alcanivorax)、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添加红平红球菌KB1修复组主要优势属为赤杆菌属、迪茨菌属、类诺卡氏菌属、食烷菌、红球菌属(Rhodococcus)、正黄球菌属、溶杆菌属、链霉菌属。生物刺激组主要优势属为迪茨氏菌属、枝芽胞杆菌属(Virgibacillus)、链霉菌属、类诺卡氏菌属、红球菌属、假纤细芽孢杆菌(Pseudogracilibacillus)、赤杆菌属(Erythrobacter)。联合修复组主要优势属为迪茨氏菌属、枝芽胞杆菌属、假纤细芽孢杆菌、红球菌属、链霉菌属、溶杆菌属、类诺卡氏菌属。

焦健[7](2021)在《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由石油污染引发的土壤质量问题凸显,目前土壤石油污染的问题在我国各大油区普遍存在,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国内油气田必须对石油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而国内在这方面开展的研究相对较少,修复治理多是停留在简单的物理手段,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以及江苏油田地处土地资源紧张的东部地区,不了解区域内土壤含油状况的现状,为摸清江苏油田40年来勘探开发给土壤造成的影响以及土壤含油现状,本文选取江苏油田废弃的采油井场进行采样测试,研究土壤中石油烃含量、石油烃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与土壤pH值、重金属含量、有机碳含量等因素的联系;为落实行业土壤修复的主体责任,本文进一步开展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研究工作,基于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开展研究,选择本源土壤中能够降解石油的土着菌种,优化构建了更加高效的混合菌剂,并通过人工配制石油污染土壤盆栽试验研究当地农作物联合混合菌剂联合降解土壤石油烃的适宜环境温度、土壤全盐量、菌剂投加量以及营养物质比例等外部环境条件,最后通过现场实验研究结果如下:(1)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场地土壤石油烃含量有高有低,约有30%井场井口土壤石油烃含量高于3000mg/kg,石油污染较为严重的4 口井整个井场上的土壤中石油烃以C10-C40组分为主,分布不均匀,5m以内石油烃浓度较高,10m外浓度明显降低,石油烃污染造成土壤pH值及全盐量的升高,碳氮比和碳磷比显着升高,重金属不存在超标风险。(2)以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及自产原油中富集分离对土壤石油烃具有较好修复效果的土着微生物菌种,它们在26℃-28℃时整体都处于较高活性,pH值在7-8之间效果更好,进行混合菌群实验表面菌种之间有互相抑制和叠加等情形,优选后的混合菌群在培养基试验中效果良好,7d除油效率达到55.5%。(3)环境因子对微生物以及农作物生长有着重要影响。实验来看,0.3%土壤全盐量适宜混合菌剂与农作物联合的体系;碳:氮:磷在240:20:1与240:10:1条件下修复效果更好;在各自适生的季节温度下,大豆与150ml/kg混合菌剂、水稻及油菜与450ml/kg混合菌剂联合室内修复效果良好,42d石油烃降解率最高达到71.1%。(4)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原位现场修复实验中,经过翻耕的土壤石油烃降解率更高,微生物与农作物联合修复效果优于单独作用,42d降低土壤pH值6.47%,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高达到3.15×106cfu/g,实现降解石油烃52.42%以及对其中C10-C40组分的降解率达到78.95%;一季大豆种植完成时实现石油烃降解率61.49%,C10-C40组分降解率85.53%。

艾贤军[8](2020)在《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石油污染土壤的形势严峻,给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生物修复技术以其环境友好、低价高效等特性在各类修复技术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修复场地中常存在高盐碱环境,极大程度的限制了常规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本文首先分析、探究了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方法,然后从实际石油污染盐碱场地中提取了耐盐菌群,并进行接种、培养和高盐高油胁迫条件的驯化,研究了驯化过程中耐盐菌群的生理特性,探讨了优势耐盐菌株在水环境以及土壤环境中的石油烃降解特性,分析了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菌剂制备等关键问题,最后设计了一套智能化、模块化、撬装化的石油污染盐碱场地生物修复装备。土壤石油烃提取、分析实验表明:在土壤初始油浓度为10000mg/kg条件下,采用5种不同萃取手段,土壤石油烃萃取率依次为振荡过滤国标法(106.45%)>索氏提取国标法(90.73%)>滴滤萃取法(76.3%)>振荡离心萃取法(74.7%)>振荡过滤萃取法(68.3%),其原因在于萃取液与污染土壤的接触时间不同所致。5种萃取手段中,振荡过滤国标法具有最高萃取准确度,而振荡过滤萃取法所用时间最短,在有修正系数矫正比例的前提下,可以用于要求快速处理大量样品的情况。耐盐菌筛选、驯化实验表明:常年受石油污染的盐碱场地中存在能够耐受盐碱环境的高效石油烃降解土着菌,通过人为筛选驯化,可以继续提高其盐碱耐受性及降解能力。通过测定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的pH发现,pH值由7.6(初期)降低至5.9(末期),说明菌株在适应环境、降解石油烃的过程中会使培养液由中性转变为弱酸性,原因在于耐盐菌分解石油烃过程中产生碳酸类物质。培养液的电导率在55~115 ms/cm范围内波动,是因为适应不了环境的菌株裂解死亡后,内部电解质大量渗入培养液,导致培养液电导率发生变化。培养液油滴粒径及形态变化表明,耐盐菌群生长发育阶段会产生大量表面活性剂类代谢产物,使石油烃粒径减小的同时部分乳化。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水体实验表明:在前期筛选的耐盐菌群中共提取出6株耐盐菌,其中1号菌株(称为优势耐盐菌株)在极限盐度条件下降解高浓度石油烃的能力最佳,其最适生存环境条件分别为pH值为9、油浓度为5000 mg/L、温度为30℃,同时在pH值7~9、油浓度0.5%~5%、温度20~40℃范围内具有较高生存活性。该菌株在含盐量15%~36%、含油量0.5%~5%、pH值7~9、温度20~40℃、不同盐组分实验中降解效率最高的实验组分别为:含盐量20%(82.6%)、含油量10000 mg/L(79.47%)、pH为8(76.9%)、30℃(64.93%)、CaCl2(90.3%)。经检测该菌株能产生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淀粉水解酶和过氧化氢酶等物质,这类物质在促进石油烃乳化的同时能够促进菌株降解。耐盐菌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实验表明:在土壤含油量10000mg/kg条件下,1、5、6号及三株混合菌中,经25d降解1号菌株处理效果最好(65%),土壤中剩余含油量3856.5 mg/kg。土壤盐含量0~50%(质量比)实验组,25%含盐量降解率最高(91.1%),剩余油浓度887 mg/kg,与国标GB3660—2018规定的第一类建设用地石油烃类筛选值(826 mg/kg)较为接近,低于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 mg/kg)。该菌株在不同土质中对污染物的去除率依次为砂土(66.1%)>壤土(61.4%)>黏土(35.2%)。1000~150000 mg/kg土壤油浓度实验中,50000 mg/kg实验组降解率最高(69.9%),剩余油浓度15040mg/kg,未达标原因在于土壤本身油浓度过高。20~100%含水率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4.9%),剩余油浓度3509mg/kg;10~50℃环境温度实验中,40℃实验组去除率最高(66.58%),剩余油浓度3342mg/kg,均满足第二类建设用地筛选值(4500mg/kg)。通过GC-MS检测得知,经1号菌株降解后,多种石油烃类物质丰度显着降低,其中三(2-氯乙基)亚磷酸酯、均三甲苯等物质几乎彻底清除,而2,4-二叔丁基酚、N-丁基苯磺酰胺等物质仍有较多残留;其中2,3-二甲基萘含量不降反增,可能存在某种生化反应将大分子物质分解所致。经16s RNA基因鉴定得知,1号菌株属盐单胞菌属的titanicae菌,同时结合其可在36%盐度环境中有效降解石油烃类,因此推测其为重度嗜盐石油降解菌。此外,分析了高盐碱环境中耐盐菌修复实际场地所需的修复助剂、缓释药剂、载体材料等的性能要求与发展方向,初步设计了耐盐菌剂量产化方案。同时,从思路方案、工艺设计、结构设计、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设计了一套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该系统较好解决了有机污染场地生物修复实践中存在的装备化程度低、菌剂成本高等问题,同时适用于原位、异位两类修复工程。

杨燕[9](2020)在《油蒿及其根围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潜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主要通过实验室盆栽方法,选用油蒿(Artemisia ordosica)作为植物修复材料,丛枝菌根真菌(AM)为共生微生物。设定土壤石油烃污染为0、5000、10000、15000、20000mg/kg,5个浓度梯度,AM真菌接种量为0、50、100、150、200个/株,测定土壤理化性质、油蒿种子萌发、油蒿生物量,石油烃降解效果,并分析AM真菌共生侵染率及微形态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模式植物黑麦草为对照,研究发现油蒿种子发芽率随石油烃浓度增加先增后减,且差异性显着,在污染浓度为5000mg/kg时达到最大85.6%,叶绿素含量约是黑麦草的5倍,过氧化氢酶活性是黑麦草的48倍,所以油蒿种子更具耐油污潜力,更适合作为土壤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材料进一步研究。(2)未接种时,油蒿对土壤石油烃降解率最高达76.83%,对低于5000mg/kg的污染土壤修复效果较好,而当污染浓度高于10000mg/kg时降解效果逐渐减弱;生物量随石油烃浓度增加而减小,土壤有机质和脲酶均与株高极显着正相关,说明植物修复适用于较低浓度污染土壤,高浓度污染时单纯植物修复效果有限。(3)接种AM真菌后,油蒿生物量增加,枯死率显着下降,对石油烃降解率显着提高,接种量为100个/株时效果最好;在5000和10000mg/kg时石油烃降解率达89%以上,相比无接种时,油蒿适应石油烃污染浓度增大,说明接种AM真菌不仅可以提高石油烃的降解率,还使油蒿最佳耐油污能力增大到10000mg/kg。(4)油蒿根围AM真菌侵染率随石油烃浓度增加先减后增,土壤中分离并鉴定出AM真菌孢子共13种,其中球囊霉属10种,占76.9%,优势种为近明球囊霉和地球囊霉,频度为67.9%和83.6%,相对多度为12.6%和30.2%,故推荐油蒿-近明球囊霉(G.clarideum)和油蒿-地球囊霉(G.geosporum)组合作为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材料进一步研究。(5)接种后,在野外条件下油蒿对石油烃的最大降解率为67.6%,90天时达到最大,野外试验降解率整体都低于盆栽试验89.21%,这可能是因为野外条件下各方面情况比较复杂,干扰因素较难控制。

阴丹丹[10](2020)在《兼性产酸菌-嗜油微生物联合修复陈旧含油土壤的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陈旧含油土壤污染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大多陈旧含油土壤中组分复杂多变,且多为难降解组分,尤其是其污染组分与其他固体颗粒结合紧密,微生物细胞无法与之接触,如能较好脱附油类可提高修复效率。本论文拟通过筛选和应用兼性产酸菌达到提高修复效率,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论文受试样品为新疆陈旧含油土壤,通过测试明确受试土壤特性;筛选能促进嗜油菌修复污染土壤的优良兼性产酸菌,并进行条件优化,获得以下成果:(1)受试陈旧含油土壤微生物总数较少、活性小,但对酯类碳源利用水平较高;真菌和放线菌含量较低,可培养细菌数量占微生物总量的84%以上。(2)陈旧含油土壤pH在7.5~8.0之间,含水率、微生物数量不均匀,与石油烃含量呈负相关,盐越高,细菌数越少。油中烷烃约占60%,但多为支链异构烷烃和环烷烃,而较难降解的芳烃、胶质及沥青分别约占28%、11%、0.22%。(3)获得3株乳酸菌TN2菌、R3菌和TN2菌,TN2菌与嗜油菌油配合降解效率最好,30d土壤油降解率达24.6%。乳酸菌R3、乳酸菌TN2预处理对油脱附果好,油解吸量达0.6 mg/g。酵母菌油解吸量更大,可达1.2mg/g,提高近20倍。(4)乳酸菌、酵母菌分别与嗜油菌联合处理时,土壤烃降解率随乳酸菌、酵母菌占比增加而提高。嗜油菌:乳酸菌=1:1时,油降解效果最好,25d油降解率达16.4%,原油解吸量可达5.8mg/g。当嗜油菌:酵母菌投=3:2时,油降解效果最好,25d石油烃的降解率可达22.4%,原油解吸量可达5mg/g。(5)嗜油菌-兼性产酸菌联合修复时,土壤脱氢酶活性增强。pH、细菌总数稳定,阳离子交换量增加,孔隙度增加,最大持水量增加,土壤缓冲能力增强。

二、菌剂-菌根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菌剂-菌根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油品企业关闭后土壤污染物分析调查及治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油品企业遗留地块土壤现状
    1.2 油品企业遗留地块土壤研究背景
    1.3 油品企业土壤主要污染因子及危害
    1.4 油污染场地修复发展趋势
    1.5 国内外常见的几种废油污染土壤治理措施
        1.5.1 热解吸修复技术
        1.5.2 光催化降解修复技术
        1.5.3 土壤淋洗修复技术
        1.5.4 土壤修复剂技术
        1.5.5 植物降解法
        1.5.6 动物修复技术
        1.5.7 生物反应器处理
        1.5.8 微生物与植物联合修复技术
    1.6 石油烃降解菌-水稻种植联合修复技术
        1.6.1 技术介绍
        1.6.2 影响因素
    1.7 课题来源及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7.1 国家相关法律政策
        1.7.2 课题来源
        1.7.3 研究内容
        1.7.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2章 研究区与样品采集、测定
    2.1 研究区域
        2.1.1 场地分区
        2.1.2 地形地貌
        2.1.3 周边敏感物
        2.1.4 非正常排放情况
    2.2 样品采集与制备
        2.2.1 污染场地土壤采样布点技术
        2.2.2 污染场地土壤采样点信息
        2.2.3 污染场地土壤调查测定项目
    2.3 样品检测方法
第3章 石油烃降解菌-水稻种植联合土壤修复
    3.1 修复方法
    3.2 修复过程
        3.2.1 仪器设备与材料
        3.2.2 试验田土地翻耕
        3.2.3 菌剂喷灌
        3.2.4 施肥栽苗
        3.2.5 收割水稻
        3.2.6 土壤钻孔采样
第4章 多环芳烃治理效果分析
    4.1 测定分析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污染现状分析
        4.2.2 土壤背景值检测结果
        4.2.3 第一次修复治理效果
        4.2.4 第二次修复治理效果
        4.2.5 两次治理效果对比分析
        4.2.6 水稻籽粒中多环芳烃的测定
第5章 总石油烃类(C_(10)-C_(40))治理效果分析
    5.1 测定分析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污染现状分析
        5.2.2 土壤背景值检测结果
        5.2.3 第一次修复治理效果
        5.2.4 第二次修复治理效果
        5.2.5 两次治理效果对比分析
        5.2.6 水稻籽粒中总石油烃类(C_(10)-C_(40))的测定
第6章 土壤农化性状改善分析
    6.1 测定分析方法
    6.2 现状分析
    6.3 土壤理化性状改善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7.1 讨论
    7.2 结论
第8章 展望
参考文献

(2)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处理炼油厂含油污泥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含油污泥的来源
        1.1.2 含油污泥的危害
        1.1.3 含油污泥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1.1.4 含油污泥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2 超声波技术
        1.2.1 超声波作用机质
        1.2.2 超声波在含油污泥处理中应用
    1.3 含油污泥的生物降解
        1.3.1 石油降解菌
        1.3.2 生物降解含油污泥的原理
        1.3.3 生物降解影响因素
        1.3.4 混合菌群生物协同作用
        1.3.5 微生物固定化技术
    1.4 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
        1.4.1 微生物-电化学法修复机质
        1.4.2 直流电场破乳机质
        1.4.3 电场刺激微生物机质
        1.4.4 微生物-电化学法研究进展与现状
    1.5 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1.5.1 课题研究内容
        1.5.2 课题研究目的
    1.6 技术路线
2 超声波预处理炼油厂浮渣油泥试验研究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原料与仪器
        2.2.2 试验装置
    2.3 试验方法
        2.3.1 含油量测定方法
        2.3.2 方法及因素选定
        2.3.3 效果与评价方法
        2.3.4 表征方法
        2.3.5 能耗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正交试验结果与分析
        2.4.2 单因素结果分析
        2.4.3 超声前后油泥及油类物质的红外光谱解析
        2.4.4 扫描电镜与能谱分析
        2.4.5 能耗分析
        2.4.6 超声波预处理浮渣油泥中的石油类物质作用机制分析
    2.5 结论
3 高效石油降解菌理化特性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原料与仪器
        3.2.2 培养基
        3.2.3 试验方法
    3.3 结果与讨论
        3.3.1 菌种筛选
        3.3.2 菌株生长曲线及生长动力学
        3.3.3 菌株鉴定及生理生化特性
        3.3.4 16S rDNA序列分析
        3.3.5 最佳生长、降解条件研究
        3.3.6 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
        3.3.7 不同菌株对石油烃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3.4 结论
4 高效石油降解菌生物炭固定化菌剂制备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原料与仪器
        4.2.2 试验材料
        4.2.3 试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载体种类优化
        4.3.2 载体处理方式优化
        4.3.3 载体粒径优化
        4.3.4 载体克数优化
        4.3.5 固定化时间优化
        4.3.6 固定化转速优化
        4.3.7 热解时间优化
        4.3.8 热解温度优化
        4.3.9 菌剂扫描电镜
    4.4 结论
5 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对含油污泥的降解研究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原料与仪器
        5.2.2 试验材料及装置
        5.2.3 试验方法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电场对含油污泥理化性质的影响
        5.3.2 电场对含油污泥中典型酶活性的影响
        5.3.3 电场强度对石油降解菌生长、分布的影响
        5.3.4 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对含油污泥的降解效果
    5.4 结论
6 含油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
    6.1 前言
    6.2 试验方法
        6.2.1 样品收集
        6.2.2 样品处理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样品总DNA质检结果
        6.3.2 PCR扩增结果分析
        6.3.3 测序数据质量评估
        6.3.4 OUT/ASV分析
        6.3.5 样品的复杂度(Alpha diversity)分析
        6.3.6 基于细菌门级别分类丰度(门水平)
        6.3.7 基于细菌门级别分类丰度(属水平)
    6.4 结论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3)针对汽油和柴油污染的功能微生物组构建及降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汽油和柴油污染土壤的研究
        1.1.1 汽油和柴油污染土壤现状
        1.1.2 汽油和柴油污染土壤的来源
        1.1.3 汽油和柴油污染土壤的危害
    1.2 汽油和柴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1.2.1 污染土壤修复领域存在的问题
        1.2.2 生物修复技术应用现状
        1.2.2.1 微生物修复
        1.2.2.2 植物修复
        1.2.2.3 联合修复
        1.2.3 汽油和柴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影响因素
    1.3 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内容
    1.4 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1.4.1 技术路线
        1.4.2 创新点
第2章 样品的采集及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1 土壤样本的采集
    2.2 样品的高通量测序
        2.2.1 样品总DNA的提取
        2.2.1.1 实验仪器
        2.2.1.2 样品DNA的提取
        2.2.2 PCR扩增
        2.2.2.1 引物的设计
        2.2.2.2 PCR扩增
    2.3 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2.3.1 样本信息统计
        2.3.2 稀释曲线分析
        2.3.3 OTU分析
        2.3.4 Alpha多样性分析
        2.3.5 物种Venn图分析
        2.3.6 群落Heatmap图分析
        2.3.7 NMDS分析
        2.3.8 物种差异分析
        2.3.9 进化分析
    2.4 小结
第3章 正十二烷降解菌的筛选分离及鉴定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3.1.1 材料与仪器
        3.1.1.1 实验材料
        3.1.1.2 实验仪器
        3.1.2 降解菌株的筛选与分离
        3.1.2.1 降解菌株的富集培养与初筛
        3.1.2.2 降解菌株的复筛
        3.1.3 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3.1.4 正十二烷标准曲线的绘制
        3.1.5 正十二烷降解率的测定
        3.1.6 降解菌株的鉴定
        3.1.6.1 形态学观察
        3.1.6.2 16S rDNA的鉴定
        3.1.7 菌株降解特性的研究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降解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3.2.1.1 降解菌株的筛选分离
        3.2.1.2 降解菌株的鉴定
        3.2.2 降解菌株生长曲线的分析
        3.2.3 正十二烷降解率的分析
        3.2.4 菌株降解特性的研究
        3.2.4.1 培养时间对菌株降解正十二烷的影响
        3.2.4.2 初始浓度对菌株降解正十二烷的影响
        3.2.4.3 接种量对菌株降解正十二烷的影响
        3.2.4.4 温度对菌株降解正十二烷的影响
        3.2.4.5 初始pH对菌株降解正十二烷的影响
    3.3 小结
第4章 其他烃类降解菌的筛选分离及鉴定
    4.1 异辛烷降解菌的筛选分离与鉴定
        4.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1.1.1 材料与仪器
        4.1.1.2 降解菌株的筛选与分离
        4.1.1.3 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4.1.1.4 异辛烷标准曲线的绘制
        4.1.1.5 异辛烷降解率的测定
        4.1.1.6 降解菌株的鉴定
        4.1.2 结果与分析
        4.1.2.1 降解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4.1.2.2 降解菌株生长曲线的分析
        4.1.2.3 异辛烷降解率的分析
        4.1.3 小结
    4.2 环己烷降解菌株的筛选分离与鉴定
        4.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2.1.1 材料与仪器
        4.2.1.2 降解菌株的筛选与分离
        4.2.1.3 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4.2.1.4 环己烷标准曲线的绘制
        4.2.1.5 环己烷降解率的测定
        4.2.1.6 降解菌株的鉴定
        4.2.2 结果与分析
        4.2.2.1 降解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4.2.2.2 降解菌株生长曲线的分析
        4.2.2.3 环己烷降解率的分析
        4.2.3 小结
    4.3 甲基环己烷降解菌株的筛选分离与鉴定
        4.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3.1.1 材料与仪器
        4.3.1.2 降解菌株的筛选与分离
        4.3.1.3 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4.3.1.4 甲基环己烷标准曲线的绘制
        4.3.1.5 甲基环己烷降解率的测定
        4.3.1.6 降解菌株的鉴定
        4.3.2 结果与分析
        4.3.2.1 降解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4.3.2.2 降解菌株生长曲线的分析
        4.3.2.3 甲基环己烷降解率的分析
        4.3.3 小结
    4.4 甲苯降解菌株的筛选分离与鉴定
        4.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4.1.1 材料与仪器
        4.4.1.2 降解菌株的筛选与分离
        4.4.1.3 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4.4.1.4 甲苯标准曲线的绘制
        4.4.1.5 甲苯降解率的测定
        4.4.1.6 降解菌株的鉴定
        4.4.2 结果与分析
        4.4.2.1 降解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4.4.2.2 降解菌株生长曲线的分析
        4.4.2.3 甲苯降解率的分析
        4.4.3 小结
第5章 汽油和柴油功能微生物组的构建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5.1.1 材料与仪器
        5.1.1.1 实验材料
        5.1.1.2 实验仪器
        5.1.2 降解菌株的复配
        5.1.2.1 降解菌株的纯化培养
        5.1.2.2 降解菌株的复配
        5.1.3 汽油、柴油标准曲线的绘制
        5.1.4 汽油、柴油降解率的测定
    5.2 动力学研究
        5.2.1 正十二烷、甲苯的生长动力学
        5.2.2 正十二烷、甲苯菌株的降解动力学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降解菌株的分离与筛选
        5.3.2 汽油、柴油降解率的分析
        5.3.3 功能菌系和汽油、柴油降解动力学分析
        5.3.3.1 汽油、柴油降解动力学分析
        5.3.3.2 功能菌系生长动力学分析
        5.3.3.3 功能菌系92-2、CY-1 对汽油、柴油的降解动力学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附录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4)微生物修复石油烃土壤污染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微生物修复机理及影响条件
    1.1 石油烃的组成
    1.2 微生物降解与修复机理
2 影响微生物降解石油烃的因素
    2.1 环境因素
        2.1.1 温度
        2.1.2 含水率
        2.1.3 氧气
        2.1.4 p H值
        2.1.5 盐度
        2.1.6 土壤质地
        2.1.7 表面活性剂
    2.2 微生物的种类
    2.3 石油烃的浓度与种类
3 原位微生物修复强化技术研究进展
    3.1 生物投加法
        3.1.1 微生物菌剂的投加
        3.1.2 固定化微生物的投加
        3.1.3 植物-微生物的联合投加
    3.2 生物刺激法
        3.2.1 营养物质的投加
        3.2.2 电子受体的投加
        3.2.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投加
        3.2.4 共代谢生长基质的投加
        3.2.5 电动-微生物联合修复技术
    3.3 联合修复法
        3.3.1 物理-生物联合修复
        3.3.2 化学-生物联合修复
    3.4 原位微生物修复强化技术的对比
4 工程案例
5 总结与展望

(5)超轻玉米秸秆固定化微生物材料的制备及降解正构烷烃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石油烃降解菌种类
    1.3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技术
        1.3.1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1.3.2 固定化微生物载体材料的分类
        1.3.3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
        1.3.4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技术的应用前景
        1.3.5 固定化微生物修复技术提高石油污染物降解率的机理
    1.4 石油污染物的修复技术
        1.4.1 物理法
        1.4.2 化学法
        1.4.3 生物修复法
    1.5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背景
        1.5.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1.6 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1.6.1 技术路线
        1.6.2 创新点
第二章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及药品试剂
        2.1.2 实验方法
        2.1.3 实验设计
        2.1.4 降解率的测定
    2.2 结果与讨论
        2.2.1 菌株筛选结果
        2.2.2 常规鉴定与生理生化鉴定
        2.2.3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2.4 混合菌剂复配及降解效果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超轻玉米秸秆材料的制备及其表征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3.1.2 ULCS的制备
    3.2 材料的表征
        3.2.1 OCS和 ULCS的表面官能团分析及对比
        3.2.2 ULCS的超亲水/亲油性能分析
        3.2.3 ULCS的表面结构分析
        3.2.4 ULCS的元素组成及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ULCS的形貌表征
        3.3.2 ULCS材料的超亲水/亲油性能表征
        3.3.3 OCS和 ULCS的结构表征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超轻玉米秸秆固定化微生物材料制备及吸附降解性能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4.1.2 固定化微生物材料的制备
    4.2 实验设计及步骤
        4.2.1 降解率的测定
        4.2.2 正构烷烃的最大吸附量
    4.3 固定化微生物材料降解条件
        4.3.1 底物初始浓度
        4.3.2 温度
        4.3.3 pH值
    4.4 结果与分析
        4.4.1 固定化微生物吸附量
        4.4.2 正构十六烷烃吸附降解
        4.4.3 降解条件的优化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超轻玉米秸秆固定化微生物材料改性及降解性能研究
    5.1 实验材料与方法
        5.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5.1.2 ULCS固定菌剂后表面改性
        5.1.3 降解率的测定
    5.2 改性材料的表征
    5.3 结果与分析
        5.3.1 ULCS改性后的形貌表征
        5.3.2 ULCS改性后的疏水/亲油性能表征
        5.3.3 选择性吸附及降解效果
    5.4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专利及参与项目
附录
致谢

(6)红平红球菌KB1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油对土壤的污染及危害
        1.1.1 石油的性质
        1.1.2 石油污染土壤的特征及危害
        1.1.3 土壤石油污染研究现状
    1.2 石油污染土壤修复方法
        1.2.1 物理修复技术
        1.2.2 化学修复技术
        1.2.3 生物修复技术
    1.3 石油污染土壤微生物修复方法
        1.3.1 生物强化法
        1.3.2 生物刺激法
        1.3.3 生物强化 -生物刺激联合修复法
    1.4 影响微生物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主要因素
        1.4.1 石油的种类及组成
        1.4.2 石油降解微生物的种类
        1.4.3 环境因素的影响
    1.5 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分析
    1.6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1.6.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6.2 研究内容
第2章 几种主要降解菌对石油烃的降解效果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株来源
        2.1.2 实验仪器
        2.1.3 实验所用试剂及培养基
        2.1.4 石油降解率的测定
        2.1.5 实验设计
    2.2 结果与讨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实际油田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菌株来源
        3.1.2 供试土壤来源及预处理
        3.1.3 实验仪器
        3.1.4 实验试剂
    3.2 实验方法
        3.2.1 修复方案设计
        3.2.2 菌剂的制备和添加
        3.2.3 TPHs的提取与测定
        3.2.4 石油组分的测定
        3.2.5 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测定
        3.2.6 强化修复过程中土壤石油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3.2.7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讨论
        3.3.1 石油污染土壤的特性分析
        3.3.2 石油污染土壤中TPHs的降解效果分析
        3.3.3 石油污染土壤中TPHs的组分变化分析
        3.3.4 石油污染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的变化分析
        3.3.5 不同修复条件下降解速率常数的比较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模拟污染农田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菌株来源及原油样品
        4.1.2 供试土壤来源及预处理
        4.1.3 人工污染土壤样品的制备
        4.1.4 实验仪器
        4.1.5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修复方案设计
        4.2.2 菌剂的制备和添加
        4.2.3 TPHs的提取与测定
        4.2.4 石油组分的测定
        4.2.5 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测定
        4.2.6 强化修复过程中土壤石油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4.2.7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模拟污染农田土壤的特性分析
        4.3.2 模拟污染农田土壤中TPHs的降解效果分析
        4.3.3 模拟污染农田土壤中TPHs组分的变化分析
        4.3.4 模拟污染农田土壤中可培养细菌数的变化分析
        4.3.5 不同修复条件下降解速率常数的比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拟污染荒漠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菌株来源及原油样品
        5.1.2 供试土壤来源及预处理
        5.1.3 人工污染土壤样品的制备
        5.1.4 实验仪器
        5.1.5 实验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修复方案设计
        5.2.2 菌剂的制备和添加
        5.2.3 TPHs的提取与测定
        5.2.4 石油组分的测定
        5.2.5 土壤可培养细菌数量的测定
        5.2.6 强化修复过程中土壤石油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分析
        5.2.7 数据处理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模拟污染荒漠土的特性分析
        5.3.2 模拟污染荒漠土中TPHs的降解效果分析
        5.3.3 模拟污染荒漠土中TPHs组分的变化分析
        5.3.4 模拟污染荒漠土中可培养细菌数的变化分析
        5.3.5 不同修复条件下降解速率常数的比较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强化修复污染荒漠土中细菌多样性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本采集
        6.1.2 高通量测序
        6.1.3 数据信息分析
    6.2 高通量测序结果及分析
        6.2.1 测序数据处理与统计
        6.2.2 Alpha多样性分析
        6.2.3 物种分布热图分析
        6.2.4 细菌群落在各分类水平上的比较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石油污染土壤现状
        1.1.1 石油污染土壤简介
        1.1.2 石油主要污染场所及途径
        1.1.3 石油污染土壤危害
    1.2 国内外石油污染土壤常用修复技术现状
        1.2.1 物理修复技术
        1.2.2 化学修复技术
        1.2.3 生物修复技术
        1.2.4 多种技术的联合修复技术
    1.3 知识产权状况调研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4.1 课题来源
        1.4.2 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4.4 技术路线图
第2章 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现状调查
    2.1 江苏油田采油区简介
        2.1.1 江苏油田概况
        2.1.2 江苏油田自然环境特征
        2.1.3 江苏油田采油区当前的问题
    2.2 江苏油田采油区废弃井站筛选及检测分析
        2.2.1 井场筛选及井场土壤石油烃初测
        2.2.2 其他项目及测试方法
        2.2.3 测试结果分析
第3章 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优化
    3.1 主要实验仪器、材料及方法
        3.1.1 实验仪器及材料
        3.1.2 菌种筛选方法
    3.2 微生物石油烃降解效率筛选研究
        3.2.1 菌落对石油烃的降解效率初步研究
        3.2.2 菌落属性室内试验
        3.2.3 石油烃降解室内试验
        3.2.4 室内试验结果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环境因子条件优化研究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主要项目分析方法
    4.2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4.2.1 不同温度下农作物和菌剂浓度影响实验
        4.2.2 其他环境因子的组合调控实验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现场修复试验
    5.1 现场实验方案介绍
        5.1.1 实验分区及对应措施
        5.1.2 样品采集及项目测定
    5.2 现场实验修复结果
        5.2.1 现场实验土壤pH值变化
        5.2.2 现场实验土壤石油烃降解菌落数量变化
        5.2.3 现场实验土壤石油烃及其中C_(10)-C_(40)组分的变化
    5.3 现场试验后续观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石油烃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1.3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
    1.4 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1 低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2 重金属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3 重质原油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4.4 高温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
        1.4.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
    1.5 盐碱胁迫条件下石油烃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及其面临的挑战
        1.5.1 嗜盐碱微生物的适盐碱机制
        1.5.2 嗜盐碱微生物的石油烃降解机理
        1.5.3 嗜盐碱微生物对不同组分石油烃的降解特性
        1.5.4 盐碱胁迫条件下生物强化/生物刺激修复石油烃污染土壤
        1.5.5 石油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的挑战
    1.6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石油烃分析方法及土壤国标分析方法的改进研究
    2.1 国内外石油烃的分析方法与标准
        2.1.1 重量法
        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
        2.1.3 荧光分光光度法
        2.1.4 红外光度法
        2.1.5 气相色谱法
    2.2 土壤石油烃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1 国标红外分光光度法的局限性及萃取简易替代方案
        2.2.2 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手段的简易替代方案与实验条件
    2.3 土壤石油烃红外分析国标方法萃取简易替代方案的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土壤质量对CJ/T221-2005索氏提取法萃取效果的影响
        2.3.2 简易替代方案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萃取结果对比
        2.3.3 简易替代方案的萃取比例及与两种红外国标方法的符合率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高盐高油胁迫条件下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驯化及其生理特性
    3.1 实验材料与仪器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仪器
    3.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3.2.1 实验设计
        3.2.2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2.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3.3 结果分析与讨论
        3.3.1 盐碱地石油污染土壤的基础理化性质
        3.3.2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菌株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3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pH值变化规律分析
        3.3.4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氧化还原电位变化规律分析
        3.3.5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细胞通透性及菌液总固体含量变化规律分析
        3.3.6 典型阶段培养基形态及油滴粒径变化规律分析
        3.3.7 耐盐菌驯化培养液乳化特性变化规律分析
        3.3.8 典型阶段耐盐菌驯化培养液呼吸特性规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水体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4.1.1 实验材料
        4.1.2 实验仪器
    4.2 实验设计与分析方法
        4.2.1 优势耐盐菌株筛选实验设计
        4.2.2 优势耐盐菌株极限盐度适应性驯化实验设计
        4.2.3 优势耐盐菌株呼吸特性实验设计
        4.2.4 优势耐盐菌株生存环境优化实验设计
        4.2.5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实验设计
        4.2.6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的分析方法
        4.2.7 优势耐盐菌株生物酶的分析方法
        4.2.8 优势耐盐菌株表面活性剂测定
        4.2.9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实验设计
        4.2.10 优势耐盐菌株鉴定方法
    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3.1 耐盐菌在饱和盐浓度条件下的适应情况
        4.3.2 优势耐盐菌株的呼吸特性分析
        4.3.3 优势耐盐菌株最适生存环境的优化选择
        4.3.4 环境条件对于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4.3.5 优势耐盐菌株代谢产物—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析
        4.3.6 优势耐盐菌株降解产物GC-MS分析
        4.3.7 优势耐盐菌株的鉴定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壤环境下耐盐菌降解石油烃的应用效果与产物分析
    5.1 实验材料与仪器
        5.1.1 实验材料
        5.1.2 实验仪器
    5.2 实验设计与测定方法
        5.2.1 实验设计
        5.2.2 实验测定方法
    5.3 结果分析与讨论
        5.3.1 耐盐菌株种类差别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2 时间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分析
        5.3.3 含盐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4 含油量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5 土壤质地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6 含水率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3.7 温度对优势耐盐菌株降解能力的影响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长效耐盐石油降解菌剂推广应用的关键问题分析与初步方案
    6.1 生物修复助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1.1 表面活性剂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1.2 生物质类助剂作用分析与比选
    6.2 缓释修复药剂在耐盐菌生物修复实践中的作用分析与比选
    6.3 提高生物修复材料长效性和广谱性的载体材料分析与比选
    6.4 固定化耐盐菌剂制备技术分析
    6.5 耐盐菌剂量产化初步方案设计
        6.5.1 背景及概况
        6.5.2 市场预测
        6.5.3 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5.4 设备选型、材料及动力供应
        6.5.5 投资及运行成本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设计
    7.1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设计思想与工艺方案
        7.1.1 设计思想
        7.1.2 工艺方案
    7.2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规模确定
    7.3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工艺设计
        7.3.1 混合搅拌罐的工艺设计
        7.3.2 沉淀净水池的工艺设计
        7.3.3 富集浓缩池的工艺设计
        7.3.4 辅助设备的选型
    7.4 石油污染场地耐盐菌修复中试设备的结构设计
    7.5 投资估算与运行成本核算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授权专利
作者及导师简介

(9)油蒿及其根围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国内外研究背景
        1.1.1 丛枝菌根真菌简介
        1.1.2 丛枝菌根真菌与植物共生机理
        1.1.3 丛枝菌根真菌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研究现状
    1.2 油蒿简介
    1.3 研究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1.3.1 目的和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石油烃污染条件下油蒿种子发芽率研究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设计
        2.2.2 测定方法
    2.3 相关计算与数据处理
    2.4 结果与分析
        2.4.1 不同石油烃污染浓度对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
        2.4.2 不同石油烃污染浓度对植物叶片总叶绿素的影响
        2.4.3 不同石油烃污染浓度对植物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蒿降解土壤石油烃污染物的潜力研究
    3.1 试验材料
    3.2 试验方法
        3.2.1 试验设计
        3.2.2 测定方法
    3.3 相关计算与数据处理
    3.4 结果与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接种AM真菌对油蒿降解石油烃污染物的增效研究
    4.1 试验材料
    4.2 试验方法
        4.2.1 试验设计
        4.2.2 测定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AM真菌接种量对油蒿生长指标的影响
        4.3.2 油蒿及其根围AM真菌联合作用对石油烃污染物的降解
        4.3.3 不同AM真菌接种量下油蒿耐受力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石油污染土壤中油蒿根围AM真菌性状研究
    5.1 试验材料
        5.1.1 主要试剂
        5.1.2 主要设备
    5.2 试验测定方法
        5.2.1 AM真菌菌根侵染率的测定
        5.2.2 AM真菌孢子密度的测定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石油烃污染浓度对油蒿根围AM真菌侵染率的影响
        5.3.2 不同石油烃污染浓度对油蒿根围AM真菌孢子密度的影响
        5.3.3 土壤中AM真菌多样性及油蒿根围AM真菌孢子形态
        5.3.4 真菌侵染率与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野外条件下油蒿降解土壤石油烃试验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地概况
        6.1.2 试验设计
        6.1.3 试验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石油烃浓度下油蒿对石油烃的降解率
        6.2.2 野外修复试验与盆栽试验对比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10)兼性产酸菌-嗜油微生物联合修复陈旧含油土壤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石化企业陈旧含油土壤的污染现状
        1.1.1 石化企业陈旧含油土壤的来源
        1.1.2 陈旧含油土壤的污染现状
        1.1.3 陈旧含油土壤的危害
    1.2 陈旧含油土壤的生物修复
        1.2.1 嗜油微生物及其对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1.2.2 植物及其根际微生物对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1.2.3 嗜油微生物-植物联合对油污染物的降解作用
        1.2.4 石油烃降解菌对油类的降解机理研究现状
    1.3 兼性产酸菌在陈旧含油土壤修复过程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1.3.1 兼性产酸菌的生长特性
        1.3.2 兼性产酸菌的产酸特征
        1.3.3 兼性产酸菌对土壤中污染物的修复促进作用的可行性分析
    1.4 陈旧含油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研究现状
        1.4.1 陈旧含油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工程应用现状
        1.4.2 产酸菌在陈旧含油土壤修复中的可行性分析
        1.4.3 陈旧含油土壤生物修复技术存在问题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1.5.1 研究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6 课题来源
2 受试陈旧含油土壤理化及生物的特性研究
    2.1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设备与仪器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1.3 实验方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陈旧含油土壤中微生物的组成及数量分布
        2.2.2 陈旧含油土壤中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Biolog)
        2.2.3 陈旧含油土壤含油量及其理化性质对总菌数的影响
        2.2.4 陈旧含油土壤中污染物组分分析结果
    2.3 本章小结
3 兼性产酸菌预处理陈旧含油土对嗜油菌修复效果影响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方法
    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3.2.1 乳酸菌的筛分及其生长测定结果
        3.2.2 优良乳酸菌的筛选测定结果
        3.2.3 兼性产酸菌预处理陈旧含油土壤对降解烃类效果的影响
    3.3 本章小结
4 兼性产酸菌—嗜油菌同步修复陈旧含油土壤的特性研究
    4.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与方法
        4.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4.1.3 实验方法
    4.2 实验结果与讨论
        4.2.1 乳酸菌投加量对嗜油菌降解土壤中烃类效率的影响
        4.2.2 酵母菌投加量对嗜油菌降解土壤中烃类效率的影响
        4.2.3 兼性产酸菌—嗜油菌同步降解陈旧含油土壤中石油烃的效果
    4.3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菌剂-菌根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油品企业关闭后土壤污染物分析调查及治理[D]. 曹文. 扬州大学, 2021(08)
  • [2]超声-微生物-电化学耦合法处理炼油厂含油污泥试验研究[D]. 于鑫娅. 常州大学, 2021(01)
  • [3]针对汽油和柴油污染的功能微生物组构建及降解动力学研究[D]. 张腾飞.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4]微生物修复石油烃土壤污染技术研究进展[J]. 钟磊,卿晋武,陈红云,栗高源,陈冠益,孙于茹,李金磊,宋英今,颜蓓蓓. 生物工程学报, 2021(10)
  • [5]超轻玉米秸秆固定化微生物材料的制备及降解正构烷烃性能研究[D]. 张传涛. 西北民族大学, 2021(08)
  • [6]红平红球菌KB1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效果研究[D]. 魏艳晨.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7]江苏油田废弃井站土壤生物修复技术研究[D]. 焦健. 扬州大学, 2021(04)
  • [8]耐盐石油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在土壤修复中的应用[D]. 艾贤军.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2020(06)
  • [9]油蒿及其根围丛枝菌根真菌共生修复石油污染土壤潜力研究[D]. 杨燕. 延安大学, 2020(12)
  • [10]兼性产酸菌-嗜油微生物联合修复陈旧含油土壤的特性研究[D]. 阴丹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油污土壤接种菌根联合修复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