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启动(论文文献综述)
许欢[1](2019)在《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03年以来,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与应用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基本形成了“高校主体、政府支持、社会参与”的在线课程建设体系,在促进优质资源汇集与共享,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当前,我国高校在线课程建设面临着“推动教育变革和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重大课题。同时也面临终身教育体系缺失、教育资源供给能力不足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由“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等瓶颈问题。建设理念在这一新兴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指向和推进行为的实践,意义至关重要。回顾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演化历程与践行现状,揭示建设理念演化的路径、规律与趋势,考察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指导现阶段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促进高校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探索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内化机制,以构建“互联网+”时代新的教育信息生态体系。本研究围绕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从两条线索展开论证。其一是在厘清建设理念的理论内涵基础之上,从理念演化外显的课程形态演进、政策演变脉络、应用实效关联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构成理念演化的逻辑证据框架;其二是揭示建设理念演化外显实践形态之下的内隐学理,即从“人、教育与技术”的关系视角探寻建设理念演化的基本路径及核心驱动力,进而分析判断“互联网+教育”生态体系下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新取向。本研究首先以历史维度,从时代需求、技术演变、建设成效等方面回溯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发展阶段,并探讨在线课程形态的演进。其次分析在线课程建设的理论内涵及其演变脉络,为理念演化研究奠定理论基础与逻辑前提。三是对理念推动下的在线课程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文本进行内容分析和比较分析,重点探讨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四是利用文献分析、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方法对在线课程的应用实效进行调查研究,并对建设理念与应用实效的关联影响进行解读。在理念演化逻辑分析的证据框架基础之上,系统梳理国内高校在线课程不同发展阶段的理念核心、理念差异及理念承继,描绘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基本路径,并反思理念缺陷及消解可能。继而从技术的教育价值观出发,提炼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核心驱动力。最后,基于技术的生态观提出本研究的目的性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应然取向以及理念指向下的教育政策和策略。研究发现,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既是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也是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外显形态。三者之间既有一脉相承的内在逻辑,也有在线课程发展的外延变化。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理念实现了从“重建轻用”到“建用一体”直至“建以致用”,从“自上而下”转向“自下而上”的演化路径。从建设之初关注课程资源聚集,以超链接技术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为支撑而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渠道网络化,逐渐演化为以社会化交互软件为载体和“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理论指向的在线课程普及共享,初步实现“资源思维”向“学习者思维”的转变。直到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线课程建设聚焦“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习支持、精准化学习管理和动态化学习生成。建设理念从关注资源聚集转向聚焦在线课程应用。同时,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仍面临困境: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模式和有效应用机制尚未形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仍不够深入,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亟待提升。从技术的教育价值观出发,本研究认识到在线课程建设理念逐渐从资源建设聚焦课程应用,其实质是教育主体对技术的本质及其与教育的关系认知发生迁移,是以“深度融合”替代“整合”理念。由仅仅关注如何把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来,演化为更多地关心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在线课程潜能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要基于技术对于教育本质的创新,而创新的实现最终归结于本土化、区域化、情景化的应用实践。“深度融合”是实现技术超越并促进技术本质与人的精神融合从而推动教育创新的关键。技术推动教育创新的着力点从人的认知产物,即知识的掌握逐渐转向人类自身。只有当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并内化为“教育内的技术”,技术的属性、结构、功能和规律等技术因素才能影响教育本质力量的发展,技术的教育价值才能得以创造实现,“信息技术与人、教育”才能形成自我进化的生态系统。这是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在线教育的本质回归。研究认为,“融合创新”是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的理念趋向。“互联网+”作为数字化教育生态体系重构的基础和创新要素,为构建“融合创新”的教育新生态体系提供给了理论给养和外部支撑,为我国在线课程建设提供了创新路径。基于技术的生态观,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应借势“互联网+”,从“资源共享”逐步转向“智慧共生”而实现“三重融合创新”:一是创新教学模式,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新兴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要素重新解构的基础,提升技术应用于创新教育的自适应服务能力,以实现“教育与技术共融、知识与创新共生”的教育信息生态体系;二是创新服务模式,要以“互联网+”为创新要素的载体,推动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课堂学习与在线学习、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融合创新,以实现“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公共服务”教育信息生态体系;三是创新管理模式,逐步建立“重教”和“重学”相融合的教与学激励、保障、支持体系,以实现“教师、学习者、学习资源三位一体”的教育信息生态体系。
阎燕[2](2012)在《高校精品教材建设的启示——南京农业大学基于精品课程建设核心任务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精品课程建设是保证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内容,教材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任务与重要基础。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从"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出发,分析了精品教材建设在精品课程建设乃至促进课程与教学方面的重要意义。
王发社[3](2011)在《独立学院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基于当前我国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和进展,提出独立学院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和途径,以期对我国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有所启示。
吴湘[4](2010)在《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校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它对高校的教育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近年来,国家狠抓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教学管理,对高校课程建设提出要求,以提高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经过“十五”和“十一五”的建设,我国高校的课程建设取得了显着的成果。论文采用文献检索的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家关于课程建设的文件和课程研究人员关于课程建设的文章,回顾了我国高校在不同阶段课程建设的总体情况。通过对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课程群建设现状的了解,概括了近年来在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等方面取得的建设成果。并从精品课程建设入手,分析课程建设目前在建设应用、资源共享、管理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课程建设取得前期成果的基础上,如何通过切实措施改善影响课程建设效果的要素,并将课程研究的重点转到对建设项目应用层面的研究,如精品课程共享后应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及精品课程应用效果调研将是今后课程研究的主要方向。
戴学琼[5](2010)在《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与实践》文中提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自启动以来,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课程资源的推广和共享应用效果却并不乐观。通过精品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应用,是推动精品课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本文选题来源于国家级课题“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研究”,对精品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首先,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献调研的形式,全面了解了我国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现状,分析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丰富和优化课程资源,促进课程资源的共享应用;其次,在开放教育理念及共建共享相关理论的指导下,构建了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理论框架,对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组织模式、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共建共享的机制保障、共建共享的效果评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最后,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工业设计史》为平台,探索了基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进校际之间、校企之间的资源共建和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建设的模式。本文构建的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理论框架及开展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实践,拓宽和丰富了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研究领域和视角,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可以为我国高校及教育机构开展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邱林[6](2009)在《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及应用状况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2003-2008年度评选出的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现状及教师和学生对网上资源的获取、应用情况,并从宏观和微观提出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和推广应用策略,旨在进一步改进网上资源建设和服务质量,促进网上资源共享与应用。方法1.采用文献调查法研究开放课程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国家精品课程及其网上资源建设的相关理论;2.采用内容分析法、网络调查法调研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现状,包括课程时空、学科专业分布、课程建设信息、教学内容呈现与分布、教学支撑环境等;3.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三所医学院校的教师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师生关于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获取、应用情况。结果1.通过对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现状的调查,结果如下:①课程授予数量从2003年15门增长到2008年48门;183门课程的80.3%集中于东、中部地区,63.4%集中于14所医学院校,53%集中于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和基础医学专业,同门课程重复率达59%。②90%的课程提供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教学手段与方法等课程建设信息以及教学大纲、教案、教学课件、授课录像、参考文献等教学资源。③43.1%的课程提供链接资源,15%的课程提供前沿动态、专题研究、知识扩展等资源。④70%的课程以文本呈现教学内容,图片、动画、音频、视频不足25%。⑤文本发布格式有网页、PDF、PPT、Word,视频有WMV、RM,可下载的资源不足35%。⑥65.6%的课程提供了各种学习评价工具和交流工具,29.4%的课程提供站内搜索等认知工具,15%的课程提供学习辅助工具。⑦18%的网站设置访问量统计、在线问卷调查。⑧88.7%的课程网站为独立开发。2.通过对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应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如下:①学生知晓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的途径有教师推荐或同学告知(51.1%)、学校宣传(26.2%)、网络搜索(21.3%);教师和学生通过校园网链接(65%和64.6%)、搜索引擎(52.2%和35.7%)、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35%和17.9%)访问精品课程网上资源。②教师访问是为教学(82.9%)、课程建设(54.7%)、了解前沿(51.9%)并用于备课(85.1%)、提高教学技能(64.6%)和为学生提供指导(52.6%);学生主要是为课程学习(77%)、扩展知识(51.8%);研究生也为了解前沿(42.6%);97%的师生都认为网上资源对教学和学习有帮助。③教师和学生主要访问教学资源(88.4%和94.2%),偏爱的媒体格式有文本(67.2%和65.7%)、视频(57.1%和60.3%)、动画(44.1%和34.5%)。④60.2%的教师和48.8%的学生对网上资源质量表示满意,33.7%的教师认为网上资源能及时反映课程前沿信息,46%的学生对网上资源的丰富性表示满意,师生对资源更新、辅导答疑、交流互动满意的不足35%,网络畅通不足15%。⑤影响教师和学生应用网上资源的因素有资源更新(67.6%和59.2%)、资源内容(45.3%和58%)、网络畅通(55%)、宣传推广(46.4%和35.8%)。⑥教师和学生访问遇到的主要困难有部分资源无法浏览(71.9%和75.1%)、访问速度慢(59%和56.5%)。⑦学生目前不知道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的原因主要为个人没有关注(79.7%),没有访问网上资源主要因找不到课程网站(62.2%)。⑧教师希望获得更多教学经验性资源,前沿信息、研究进展,学生希望获得更多扩展知识,医学案例、图片、视频等资源,希望教师参与网上辅导答疑,更多资源可下载、网络畅通、资源更新及时。结论1.①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增长较快,但分布不均且重复建设;②课程建设信息丰富,基本教学资源齐备;③前沿性、研究性和扩展性资源有所体现;④教学资源以文本呈现为主;⑤教学资源发布格式多样,可下载资源不够丰富;⑥自主学习环境、协作学习环境正在形成;⑦教学资源应用的反馈逐渐受到重视;⑧课程网站以独立开发为主。2.①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的知晓渠道和访问方式多样,以教师宣传,校园网链接访问为主;②网上资源的基本应用方式为教学参考和辅助教学;③网上资源有助于实际教学,拥有较高的关注度;④资源丰富性、教学情境创设不足;⑤自主学习为主,教学交互活动开展不多;⑥宣传推广不够,服务质量不高;⑦网上资源的高度共享尚未完全实现。根据本研究的发现,对进一步建设和应用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提出建议。
孟庆娜[7](2008)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变化,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潮流的优秀人才成为当务之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是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重要载体,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课程资源的分布,在我国是不平等的,东西部的差别也比较大,为了充分、有效的利用不平衡的教学资源,精品课程建设应运而生。从2003年到现在,精品课程建设只开展了6年,才刚刚起步,很多方面还不成熟。尤其是建系较晚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在精品课程建设上需要付出更为艰辛的努力和探索。本论文通过分析、比较和研究2003年~2007年15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并结合对山东师范大学郭根生教授的《摄影基础》省级精品课程的剖析,对教育技术学专业进行精品课程建设提出笔者的观点和看法,这是本论文的创新点。论文主要采用网上查询、文献查阅等方法进行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并结合实践对其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和总结,形成研究思路,建立研究提纲,开始论文的撰写。在写作过程中,运用比较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对问题进行剖析,得出结论,阐明观点。本论文主要是以笔者亲自参与制作的山东省精品课程《摄影基础》为基础,同时重点将其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进行比较,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对其将来的建设和完善提出笔者的观点和建议。论文第一章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概述。首先介绍了精品课程的定义与内涵,进而将精品课程分别与网络课程和开放式网页进行比较,指出二者的异同点和各自的优缺点。接着,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与基本思想,指出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与意义。论文第二章主要对2003年~2007年15门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并进行相应的归纳和总结。首先,对这15门精品课程在“五个一流”、“鼓励措施”和“实验室建设”上进行分析与比较。之后,又对其进行了资源共享与建设和页面设计的分析与比较。接着,将15门课程分为三类——公共基础精品课程、专业基础精品课程、专业技术精品课程,并分别对其进行特色分析,为日后精品课程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论文第三章理论联系实际,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对省级精品课程《摄影基础》进行分析与展望。文章首先介绍了《摄影基础》的简介和申报过程,之后将其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在“五个一流”和“资源建设”上进行总体的比较,接着又从一个点上进行分析,将该课程与《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进行更进一步的比较,指出其不足之处。最后,在上述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摄影基础》精品课程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结束语,总结了此次研究的主要内容,指出论文撰写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后续要做的工作,同时也展望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的方向。
肖银玲[8](2007)在《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打造工程图学类精品教材——同济大学等院校编《机械制图(》第五版)立体化教材介绍》文中指出200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启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通过严格的立项评审,共立项167个,其中包括“同济大学等院校编《机械制图》(第五版)立体化教材建设”等7个工程图学类立体化教材项目。同济大学等院校编《机械制图》的发行量,居国内同类教材首位,因此建设好这个项目意义重大;这里重点介绍这套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思路和内容特点。
王静爱,苏筠,贾慧聪[9](2007)在《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的教学理念与建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北京师范大学的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探讨在“流域系统”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建设。研究表明:课程建设的上游主要体现教师的储备过程,即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设计能力;中游主要体现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的过程,通过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反馈,提高教师传授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知识储备与分析能力;下游主要体现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使学生获得高于课本、高于教师传授的知识与能力。此外,提出了未来精品课程建设的规划和设想。
邹学英[10](2007)在《强化品牌意识 打造精品课程教材》文中认为强化品牌意识,打造精品是出版社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高教社)从2002年年底开始启动的“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在打造精品课程教材,形成富有特色的高等教育教材品牌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果。
二、“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启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启动(论文提纲范文)
(1)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1.1 在线课程全球范围内兴起 |
0.1.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应用困境 |
0.1.3 “互联网+”时代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面临挑战 |
0.2 相关概念界定 |
0.2.1 开放教育资源 |
0.2.2 在线课程 |
0.2.3 理念 |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3.1 国外研究综述 |
0.3.2 国内研究综述 |
0.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0.4 研究的目标、思路、内容及方法 |
0.4.1 研究目标 |
0.4.2 研究思路 |
0.4.3 研究内容 |
0.4.4 研究方法 |
第1章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历程及其形态演进 |
1.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国际背景 |
1.1.1 开放教育资源时代 |
1.1.2 MOOC时代 |
1.1.3 后MOOC时代 |
1.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三个阶段 |
1.2.1 精品课程建设阶段 |
1.2.2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阶段 |
1.2.3 在线开放课程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阶段 |
1.3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形态演进 |
1.3.1 从结构化到非结构化 |
1.3.2 从单一性到多元化 |
1.3.3 从静态传授到动态生成 |
第2章 建设理念的理论内涵及其演变脉络 |
2.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理论内涵 |
2.1.1 在线课程建设的理论基础 |
2.1.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论形成 |
2.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论演变脉络 |
2.2.1 从问题范式向理论范式转变 |
2.2.2 从媒体论向系统论转变 |
2.2.3 从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转变 |
第3章 建设理念推动下的政策演变及其内在逻辑 |
3.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相关政策梳理 |
3.1.1 探索确立:精品课程建设政策 |
3.1.2 整体推进:精品开放课程建设政策 |
3.1.3 全面深化: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政策 |
3.2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政策演变 |
3.2.1 建设目标:从有限开放到充分开放 |
3.2.2 建设内容:从示范引领到教学相融 |
3.2.3 服务面向:从教师中心到面向大众 |
3.2.4 建设模式:从政府主导到政府支持 |
3.2.5 运行管理:从评选驱动到应用驱动 |
3.3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政策演变的内在逻辑 |
3.3.1 以需求为驱动的政策形成机制 |
3.3.2 以资源最优化为取向的政策价值 |
3.3.3 以制度规范为保障的过程指向 |
第4章 建设理念指向下的应用实效及其关联影响 |
4.1 精品课程应用实效分析 |
4.1.1 基于国家精品课程应用数据分析 |
4.1.2 精品课程应用实效文献分析 |
4.2 精品开放课程应用实效分析 |
4.2.1 基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应用数据分析 |
4.2.2 精品开放课程应用实效文献分析 |
4.3 国内高校MOOC应用实效现状分析 |
4.3.1 学习者应用实效定量分析 |
4.3.2 学习者应用实效定性研究 |
4.3.3 教师应用实效定量分析 |
4.3.4 教师应用实效定性研究 |
4.4 应用实效与建设理念的关联影响 |
4.4.1 理念与实践的哲学关联 |
4.4.2 理念与实践的现实影响 |
第5章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路径 |
5.1 重建轻用:精品课程建设理念异化 |
5.1.1 精品课程建设理念的确立 |
5.1.2 建用脱节:精品课程建设理念偏差 |
5.1.3 精品课程建设理念偏差根源分析 |
5.2 建用一体: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路径 |
5.2.1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的形成 |
5.2.2 突出开放: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的变迁 |
5.2.3 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理念困境分析 |
5.3 建以致用:国内高校MOOC建设理念核心 |
5.3.1 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理念的共识 |
5.3.2 聚焦应用:在线课程可持续发展趋势 |
5.3.3 应用导向国内高校MOOC建设 |
5.4 自下而上:国内高校微课建设的理念转向 |
5.4.1 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微”视野 |
5.4.2 在线课程建设应用动因分析 |
5.4.3 自下而上:契合应用动机的建设理念 |
5.5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理念演化的趋向 |
5.5.1 从重建轻用到建以致用 |
5.5.2 从精品示范到开放共享 |
5.5.3 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 |
第6章 从整合到融合:建设理念演化的核心驱动力 |
6.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的核心价值 |
6.1.1 提高教育资源供给能力的途径 |
6.1.2 实现个性化学习的支架 |
6.1.3 应对教育安全问题的抓手 |
6.2 教育和技术的“整合”与“融合” |
6.2.1 教育与技术:主客体实践关系 |
6.2.2 教育与技术的整合 |
6.2.3 教育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
6.2.4 融合驱动教育与技术互构 |
6.3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的内在逻辑 |
6.3.1 技术变革教育的着力点回归人类自身 |
6.3.2 技术变革教育的内生动力源于触发应用实践 |
6.3.3 技术变革教育的着眼点在于技术的融合 |
第7章 从共享到共生: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新取向 |
7.1 国际在线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
7.1.1 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的国际比较 |
7.1.2 国际在线课程建设的经验借鉴 |
7.2 融合创新:技术应用于教育的趋势 |
7.2.1 融合创新: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趋向 |
7.2.2 融合创新促进教育革新 |
7.2.3 融合创新构建教育信息生态 |
7.3 “互联网+”时代在线课程建设面临的困境 |
7.3.1 教育文化影响教学模式变革 |
7.3.2 教育条件阻碍服务模式创新 |
7.3.3 教育管理限制应用效益提升 |
7.4 消解困境:建设理念从“资源共享”到“智慧共生” |
7.4.1 教育与技术融合,创新教学模式 |
7.4.2 学校内与学校外融合,创新服务模式 |
7.4.3 “重教”与“重学”融合,创新管理模式 |
结论与反思 |
研究结论 |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攻读期成果 |
(2)高校精品教材建设的启示——南京农业大学基于精品课程建设核心任务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精品课程的建设核心 |
2 教材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
3 现代教育技术:精品教材建设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技术保障 |
(3)独立学院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与进展 |
1.1 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 |
1.2 精品课程研究与探索的进展 |
2. 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 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现状 |
2.2 信息检索精品课程研究的主要进展 |
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1 文献信息检索精品课程数量少, 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数量更少 |
2.3.2 文献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研究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研究成果不多 |
2.3.3 普通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都有国家级精品课程, 独立学院尚未取得突破 |
3. 独立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的策略和途径 |
3.1 围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标准, 一步一步扎实实施文献信息检索教学 |
3.2 围绕精品课程建设, 扎实开展科学研究 |
3.3 充分利用文献信息检索课教学网站, 不断提高学生满意度 |
3.4 积极借鉴高校和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经验, 扎实推进独立学院精品课程建设进程 |
(4)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论文选题的背景 |
(二) 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
(三)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一 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 课程与大学课程 |
(二) 精品课程 |
(三) 网络课程 |
(四) 课程群 |
二、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沿革 |
(一) “九·五”规划时期(1996-2000) |
(二) “十·五”规划时期(2001-2005) |
(三) “十一·五”规划时期(2006-2010) |
三、近年来课程建设基本情况概述 |
(一) 精品课程建设开展基本情况 |
(二) 网络课程建设初步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与应用 |
(三) 初步构建“厚基础、宽口径”的大专业课程群 |
四、当前我国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精品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二) 网络课程开发重视资源设计,忽视功能应用 |
(三) 课程群界定不清影响建设效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附表 |
后记 |
(5)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来源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进程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进程 |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第2章 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及应用现状分析 |
2.1 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简介 |
2.2 现状调研 |
2.2.1 问卷调查 |
2.2.2 访谈统计 |
2.2.3 文献调研 |
2.3 调研结果分析 第3章 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观念和理论 |
3.1 开放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指导 |
3.1.1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 |
3.1.2 开放教育资源运动的经验及发展趋势 |
3.2 共建共享的理论 |
3.2.1 共建共享的和谐观 |
3.2.2 共生理论 |
3.2.3 系统论 第4章 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构建 |
4.1 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理论框架 |
4.2 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分析 |
4.2.1 组织协作式 |
4.2.2 地域协作式 |
4.2.3 产学研合作式 |
4.3 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研究 |
4.3.1 平台的建设目标 |
4.3.2 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模型 |
4.3.3 平台的管理模式 |
4.4 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机制保障 |
4.5 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效果评价 第5章 基于《工业设计史》课程的共建共享实践 |
5.1 共建共享的环境 |
5.2 共建共享的实践 |
5.2.1 校际之间的资源共建 |
5.2.2 校企之间的资源共建 |
5.2.3 学生参与课程资源建设 |
5.2.4 提高课程资源的共享辐射力度 |
5.3 实践的效果评价 |
5.3.1 评价方法 |
5.3.2 评价结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 精品课程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调查问卷 附录C 共建共享效果评价量表 |
(6)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及应用状况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研究方法 |
1.7 论文结构 |
1.8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二章 国家精品课程及其网上资源建设的理论依据 |
2.1 国家精品课程概述 |
2.1.1 国家精品课程的定义及特点 |
2.1.2 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与网络课程 |
2.1.3 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的意义 |
2.2 教育部颁发的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的相关文件 |
2.3 现代教学理论对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的指导 |
2.3.1 建构主义理论 |
2.3.2 认知灵活性理论 |
2.3.3 协作学习理论 |
2.3.4 混合学习理论 |
第三章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相关研究 |
3.2 调查对象与方法 |
3.3 调查结果 |
3.3.1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基本情况 |
3.3.2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内容分析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分布 |
3.4.2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教学资源 |
3.4.3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教学支撑环境 |
3.4.4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跟踪与反馈 |
3.4.5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发布平台 |
3.5 结论 |
第四章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4.1 相关研究 |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 |
4.3 调查对象与方法 |
4.4 调查结果 |
4.4.1 问卷基本信息分析 |
4.4.2 网上资源的获取情况 |
4.4.3 网上资源的应用情况 |
4.4.4 网上资源存在的问题 |
4.4.5 教师和学生的需求与期望 |
4.5 分析与讨论 |
4.5.1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知晓渠道与访问方式 |
4.5.2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应用目的、内容与方式 |
4.5.3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应用评价 |
4.5.4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应用影响因素 |
4.5.5 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共享 |
4.6 结论 |
第五章 对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建议 |
5.1 对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的建议 |
5.1.1 以学习者为中心,按照现代教学理论精心设计网上资源 |
5.1.2 统一网上资源开发的技术标准,开展合作开发 |
5.1.3 建用结合,以应用促进网上资源持续、动态建设 |
5.1.4 构建网上资源建设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和网站评估体系 |
5.2 对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应用的建议 |
5.2.1 建立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门户网站 |
5.2.2 重视宣传和推广应用工作 |
5.2.3 构建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6.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高等教育开放课程发展现状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7)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精品课程建设概述 |
1.1 精品课程的界定 |
1.1.1 精品课程定义与内涵 |
1.1.2 精品课程与网络课程 |
1.1.3 精品课程与开放式课程网页 |
1.2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概述 |
1.2.1 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内容与指导思想 |
1.2.2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 |
1.2.3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2003~2007 年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的分析 |
2.1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总体分析与比较 |
2.1.1 教师队伍分析与比较 |
2.1.2 教学内容分析与比较 |
2.1.3 教学方法分析与比较 |
2.1.4 教材建设分析与比较 |
2.1.5 教学管理分析与比较 |
2.2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分析与研究 |
2.2.1 资源建设与资源共享分析与比较 |
2.2.2 页面设计分析与比较 |
2.3 2003~2007 年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特色分析与研究 |
2.3.1 2003~2007 年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公共基础精品课程特色分析 |
2.3.2 2003~2007 年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基础精品课程特色分析 |
2.3.3 2003~2007 年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专业技术精品课程特色分析 |
第三章 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摄影基础》的建设与分析 |
3.1 省级精品课程《摄影基础》概述 |
3.1.1 《摄影基础》精品课程简介 |
3.1.2 《摄影基础》精品课程的申报过程 |
3.2 省级精品课程《摄影基础》的分析 |
3.2.1 《摄影基础》与国家精品课程要求“五个一流”的差距 |
3.2.2 《摄影基础》与国家精品课程在资源建设上的比较 |
3.2.3 《摄影基础》与国家级精品课程《多媒体画面艺术基础》的比较 |
3.3 《摄影基础》精品课程的展望 |
3.3.1 《摄影基础》精品课程的特色与创新 |
3.3.2 《摄影基础》精品课程的不足与展望 |
第四章 结束语 |
附录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论文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的教学理念与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一、课程教学理念 |
1.“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理念 |
2.“流域系统”理念 |
3.“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理念 |
二、“中国地理”课程的上游建设 |
1.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 |
2. 立体化的教材体系建设 |
3. 操作性强的教学大纲编制 |
三、“中国地理”课程的中游建设 |
1. 课程内容建设 |
2. 教学环节与方法改革 |
(1)“多源信息—多教学环节—师生双向反馈”教学方法 |
(2)“珍珠—项链式”教学方法 |
(3)“CAI”教学方法 |
(4)“合作—讨论式”教学方法 |
3. 优秀共享的教学资源建设 |
四、“中国地理”课程的下游建设 |
1. 多层面展开的学生实践 |
2. 全面提高的学生科研能力 |
五、“中国地理”课程的规划设想 |
(10)强化品牌意识 打造精品课程教材(论文提纲范文)
一、何谓精品课程教材 |
二、为何要打造精品课程教材 |
(一) 同质化竞争愈演愈烈 |
(二) 品牌价值日益凸显 |
(三) 提高教学质量的紧迫需要 |
三、如何打造精品课程教材 |
(一) 研发立项把握方向 |
(二) 专家评审严格把关 |
(三) 落实检查过程跟踪 |
(四) 中期检查不断完善 |
(五) 集成制作环环相扣 |
(六) 验收评审精益求精 |
四、打造精品课程教材的点滴体会 |
(一) 要有一支高水平的团队 |
(二) 要提升编辑的三大能力 |
(三) 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 |
(四) 整体设计功能互补 |
(五) 要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相衔接 |
(六) 要千锤百炼, 不断创新 |
四、“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启动(论文参考文献)
- [1]国内高校在线课程建设理念演化研究[D]. 许欢. 西南大学, 2019(01)
- [2]高校精品教材建设的启示——南京农业大学基于精品课程建设核心任务的分析[J]. 阎燕.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3]独立学院信息检索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J]. 王发社. 中国科技信息, 2011(23)
- [4]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建设研究[D]. 吴湘. 苏州大学, 2010(06)
- [5]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与实践[D]. 戴学琼. 湖南大学, 2010(08)
- [6]医学类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建设及应用状况调查研究[D]. 邱林. 中南大学, 2009(04)
- [7]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发展研究[D]. 孟庆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8]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打造工程图学类精品教材——同济大学等院校编《机械制图(》第五版)立体化教材介绍[J]. 肖银玲. 机械管理开发, 2007(04)
- [9]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的教学理念与建设[J]. 王静爱,苏筠,贾慧聪. 中国大学教学, 2007(06)
- [10]强化品牌意识 打造精品课程教材[J]. 邹学英. 中国编辑,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