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沈阳农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王鑫[1](2021)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尤其党的十八大以后,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并上升为五位一体的战略布局。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保护生态文明的观念;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营造保护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促进大学生成为具有生态素养的生态人;营造保护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建设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尽管,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已经形成比较完备的教育体系,浓厚的生态文明的校园环境,也存在许多不足和有待改进的地方。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学生生态文明观念淡薄、大学生生态文明习惯欠缺、保护生态文明的行动滞后等存在问题,以及高校,社会在进行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存在重视程度相对不够。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既有主观原因,也客观原因,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深刻分析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主观原因大学生对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认识不足;大学生学习生态知识的主动性不强;自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缺乏。客观原因表现在高校和社会方面。在高校方面表现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不合理,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硬件和软件设施相对不足。在社会层面表现为,保护生态文明的主体不明确、相应的机构不健全、理论研究不足,难以适应实践的要求。解决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需要发挥大学生自身主体的作用、高校主导的用、社会监督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针对性和效果,提升大学生生态文明素养。
郑小凤[2](2021)在《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欠发达地区,影响了整个区域的教育,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发展高等教育,当以人才为本。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理应重视体育人才。以往对于高校体育人才的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体育教师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如今转换一下视角,研究国家和学校能为西部高校体育教师提供什么样的环境,提供什么样的条件,激励体育教师潜心教学、科学研究,激发教师主动性和敬业精神,真正实现“以教师为本”。而制度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高度相关,制度是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方向标”,引导教师价值和行为选择。正是基于此,从制度视角研究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以体育学科发展的角度,考虑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和工作性质,制定有利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职称晋升制度、绩效考核制度、薪酬分配制度、激励制度、培训制度等,以期为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更新和改进提供借鉴。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比较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1)梳理建国后国家及各省颁布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根据制度对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结合建国后我国政治环境变化、经济社会发展、教育战略调整等,将制度的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了解每一个阶段的主要制度,掌握当下的政策热点,预测未来的制度走向,为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提供政策依据。(2)通过问卷调查对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获得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呈现的主要特点以及与职业发展有关的潜在联系。具体运用因子分析、方差分析以及结构方程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3)通过访谈法获得西部地区13所高校的学校制度以及专家观点,具体详细了解每所学校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制度,制度实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研究结论如下:(1)新中国成立以后,学校重视体育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以运动项目为主,大学体育教师的培养注重“运动专项化”。制度高度统一化,初步建立了对所有教师一视同仁的培训进修、任职制度、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薪酬制度等。文革结束以后,各体育院系、师范院校采取各种手段,培养体育人才;考核制度进入量化考核阶段;职称晋升制度得到恢复;薪酬制度进行了多次改革;推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20世纪90年代,高校体育教师进修培训网络体系基本建成;薪酬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进入分类探索时期;职称评审权下放,制度改革进入新的时期。(2)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描述性统计结果。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发现,人口特征变量性别、年龄、学历、年收入、执教时间,以及学校特征变量学校地理位置、省份、招生体育专业研究生、分类考核、分类职称评定在职业发展某个或某些维度存在显着性差异。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某些变量和维度对教学发展、科研发展、职称职务提升、薪资增长产生正向直接影响。探索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学校制度对职业发展的解释力度达到0.346,并探索建立调节效应模型。(3)通过微观研究发现部分高校存在评职称难的问题,各高校职称晋升制度有差别,评定方式也各有特色。通过对13所高校的对比分析发现,职称评审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定评定职称必备条件和任选条件;另一类是量化打分。在职称评定中,多数高校已经进行分类评定,有的高校将学历作为限制条件,影响体育教师评职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是否将比赛成绩纳入其中,而各高校的规定各不相同,没有突出体育教师的特殊性。绩效考核突出量化标准,每所学校的年度考核制度不太一样,但都是侧重教学、科研的考核,教学占的比重更大。学校进修与培训制度明确,考核制度不太全面,教学、竞赛训练方面的奖励不足,薪酬制度满意度较低。根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高校制度是促进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刘嫒[3](2021)在《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组合构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的研究相对较少。但实际上非“双一流”高校是我国高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提高这类高校学科建设水平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提高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关键在于找到影响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已有大量文献的深入分析,发现影响学科建设水平的因素主要包含在学科资源、学科组织文化、学科生态系统以及学科发展环境这四个方面之中。这四大类影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目前学者们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是采用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这两种研究方法。但实际上这两种方法都忽略了很多现象的发生是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即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因素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具体情况不同,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存在多种学科建设路径和建设模式。因此探索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不同条件组合构型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以34个非“双一流”高校学科为案例样本,探究学科经费水平、高层次人才水平、学科传奇人物、学科声誉水平、学科群组织水平和地域发展水平这六个条件构成的不同组合构型与学科建设水平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此研究专注于影响学科建设水平的多种因素如何匹配以实现非“双一流”高校学科能够达到学科建设水平高这一结果。根据定性比较分析结果显示:没有任何一个影响因素是学科建设水平高的必要条件,但高层次人才水平高、学科经费水平高、有学科传奇人物和学科群组织水平高这四个影响因素接近成为必要条件的标准,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高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地域发展水平高和学科声誉水平高与不同的影响因素相互组合能够不同程度的提升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另外,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共有五种发展模式,分别为:传奇人物引领型、特色发展型、传统优势型、人才驱动型和区域带动型。基于定性比较分析的结果对非“双一流”高校学科提出一些建议,即合理构建高层次人才的育引与管理体制;加强学科群管理意识,积极构建高校学科群;合理配置经费资源,拓宽经费来源渠道;挖掘传奇人物故事,加深学科组织文化以及发挥地域优势,注重学科声誉。
赵笑寒[4](2021)在《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英式橄榄球运动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传入我国的,作为夏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是2009年,此后加快了该项目的发展。自1990年12月15日国内第一支橄榄球队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为中国农业大学)诞生至今,已有29所高校相继开展此项运动,橄榄球运动已成为我国一项新兴体育项目。本文旨在调查了解目前国内高校英式橄榄球队伍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校英式橄榄球的发展对策,为今后进一步繁荣我国英式橄榄球体育运动,为高校橄榄球运动健康发展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文以2019年“中国大学生英式七人制橄榄球锦标赛”的参赛队伍的教练员和运动员为调查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问卷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校英式橄榄球队伍的发展历程、教练员和运动员情况、设施建设和训练情况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合理分析,寻求专家建议,得出以下结论:1、英式橄榄球在我国宣传力度和普及程度有待提高,学校是发展和普及新兴运动项目的一个重要发展场所,是后备人才的培养基地,可根据各高校的办学特色和方法大力发展和宣传英式橄榄球运动。2、运动员虽然每周训练频率和每次训练时间安排合理,但是参加比赛次数少,缺乏比赛经验,参加比赛规模固定且规模较小,没有大赛经验,不能通过比赛的形式反馈训练效果,训练水平得不到快速提升。3、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资金投入得到一定的增长,但是还是经费缺乏,高校英式橄榄球队伍资金补助较为单一。4、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训练器材和装备,训练器械配备不够齐全,影响队伍的对抗能力的练习,制约着球队的发展。5、运动员进行专业的系统训练时间较短,训练时间有限,有的运动员刚刚达到最佳竞技状态就面临毕业的状况,很难较长时间维持高校英式橄榄球队伍高水平的发展。6、教练员带队时间都平均较短,相应的执教时间也不长,虽然他们有丰富的运动经验,技战术方法较为灵活新颖,能调动球队队员训练的积极性和热情,但是一名合格的教练员仅仅这样是不够的,他们不仅需要有丰富和前端的训练理念和方法,也要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带队和执教经验的欠缺也会影响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
查玉喜[5](2021)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特别是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更加多元,科研创新水平不断提高,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加强。特别是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地方本科高校通过扩大招生人数、扩大办学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扩张。这种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在当时的历史阶段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第一大国,并向高等教育强国不断迈进。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占据了全国本科高校的半壁江山,数量接近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60%,承担着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时代重任,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深入发展,囿于政策支撑不足、顶层设计缺乏等因素影响,地方高校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发展倾向:重复建设,教育投入重点不突出,求大求全的发展模式,导致许多地方高校未能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造成了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低质量、低产出、低效率的局面,面临着诸多待解的发展难题、发展困惑、发展瓶颈,地方本科院校这种传统的外延式发展模式亟待改变。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开启了全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序幕。“双一流”建设成为新时代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地方高校实现换道超车的重大机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是构建教育体系现代化的关键发力点,地方高校如何在“双一流”建设中抢占先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焦点、重点、关键点和着力点又是什么?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地方高校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绪论、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时代境遇、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方法整合、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并按照“宏观分析与微观案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以我国地方本科高校(简称地方高校)为研究对象,选取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地方高校为典型案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研究方法,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逻辑起点进行分析。对地方高校的外延和内涵进行界定,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并从人才观的转型、国家战略的革新、办学思路的革新、办学定位的完善等四个方面梳理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依据,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方向和重要途径。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现实境遇进行梳理。并以山东省地方高校为例,与发达省份或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我国地方高校从外延式发展阶段进阶到内涵式发展阶段,从规模扩张为主进阶到提高质量为主的治理理念。社会大众也对地方高校的发展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给予更多的期望,期望地方高校在科学研发、人才培养、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现代大学功能方面有创新性的长足发展。但是,在转型过程中,许多地方高校受历史惯性思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治理理念未能跟上时代发展对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转型期待的步伐,在现实中遭遇了诸多困境与困惑,主要体现在:政策或制度扶持力度不强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放权力度不够,传统管理体制机制的制约、治理理念的滞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高水平师资团队匮乏,学校的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相对薄弱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地方高校的内涵发展。通过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后,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及时地、逐步地破解这些制约地方高校发展的顽瘴痼疾。并且随着地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逐步扩大,地方高校也亟需从办学目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与发展以及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等四个主要方面,与发达省份的地方高校或者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高校进行横向比较,总结高水平发展的共性规律,反思自身的差距,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重新审视自身的办学优势、办学条件,重新进行地方高校办学定位,以准确定位为前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寻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出路和有效对策,力图凸显学校在规模与布局、人才培养、发展愿景等方面的办学特色和核心竞争力。因此本部分主要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理清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进程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以期明确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下一步路径与对策。从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目标的定位、内容的重构、方法的整合、各种发展条件的支持以及评价的改进等方面探寻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应然状态和可能路径。地方高校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为当地经济发展培养优秀的人才。因此,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发展的新诉求,地方高校需要重新勘定学校内涵式发展的人才观和服务地方的新要求,并以此重新企划学校发展的宏远目标,结合本校文化积淀和学科特点,形成符合本校工作实际的个性化特色发展理念,促使地方高校获得长足发展和特色发展。基于重新勘定的发展目标,笔者试图从学校发展图景和新型课程体系的构建,先进教学模式的实践摸索,对于师生创新创业的启发与引导,建设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对于学习文化感召力吸引力的重塑等几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进行重构的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把科研水平的提高与教学质量的提升相融合,把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与社会发展对于教育的诉求相对接,通过推动与引导并重、探索新路径与模仿成功典范相结合的方法,促进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更多的外部条件支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与学校发展实践的有效衔接,加强硬件设施与软件的高度配合,实现政府管理学校向政府服务、扶持学校的积极转变,促进地方高校的发展与当地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实现地方高校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的共同提高,逐步提升地方高校以及所在地的生源吸引力,逐渐推进地方高校的国际声誉和国际文化交流参与度。除却获得外部的条件支持,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也迫切需要依据国家本科院校评估标准来制定科学可行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和监测评价体系,同时对标世界一流大学评价范式,对比区域典型高校,以此来改进、推动地方高校的改革进程,获得长足发展。限于思考不够深刻等原因,关于地方高校的国际化办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办学条件保障等问题,本论文暂不涉及,留待以后学习研究。
陈伟[6](2021)在《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一流”建设作为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项国家战略,是近一段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是提升国家高等教育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是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必然选择。为更好对接国家层面的“双一流”建设方案,辽宁省政府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出台《辽宁省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方案》,提出分类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将一流学科建设作为重要抓手,通过提升一流学科建设水平,提高辽宁省高等教育竞争力与区域整体实力,为实现辽宁省成为高等教育强省提供坚实保障。本研究基于服务辽宁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发展理念,运用文献分析、统计分析、比较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对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建设一批对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起支撑、引领作用的一流学科,大幅提升辽宁省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首先,本研究阐释了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历程与发展基础,对一流学科数量、层次结构、第四轮学科评估以及学科建设成果等,代表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总体现状的指标进行分析。其次,在分析现状基础上,提出当前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最后,以此提出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一是科学定位学科方向,服务经济发展需求。学科方向的定位要聚焦于辽宁产业发展需求,将一流学科建设方向凝练到服务辽宁全面振兴、促进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上;二是营造学科发展环境,提升学科影响力。一流学科建设实力的增强不仅要在硬件设施上加大投入,而且也要在软实力文化上加大投入力度;三是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一流学科队伍。组建一流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关键,在通过多渠道引入人才后,要重视人才后期培养,提升科研人才的创新能力;四是多元筹措经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高校资金的来源不能仅仅依靠政府支持,而是要积极吸引企业、社会资本的多方支持,不断拓宽学科建设经费筹资渠道,确保学科建设有充足的经费支撑。
黄双[7](2021)在《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新型职业农民是随着经济发展更新迭代所衍生出的具有时代风貌,能够体现当下巨大变革在农村社会有型变化的令人无法忽视的群体,其内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是支撑经济发展托举我国突破地域限制领跑国际的“奠基石”,是打赢脱贫攻坚站的“强劲针剂”是实现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而在现实当中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精准培育”,需要全面系统的培育作为支撑。本研究通过对我国现行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进行分析,找到目前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存在欠缺的地方,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为完善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四重路径的分析框架的理论建议。全文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引言部分,该部分对高职院校作为起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主力军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的目的进行说明,明确了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对现行的相关政策以及学界研究进行了文献汇总,并对具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进行了详细阐释。第二章: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核心概念、理论基础、标准建构及其论证。这部分主要以人力资本理论、终身教育理论,以及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建构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理论框架。即提出并论述“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的行政驱动路径;以市场为导向,‘自下而上’的多元支持路径;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由内及外’的教育与培训路径;以自身素质为根本,‘由外及内’的职业技能获得路径”的四重路径的分析框架,并论证建构出的分析框架的可行性。第三章: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本章通过应然状态下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对我国目前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各个方面进行分类考察,梳理出目前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具体现状,并对照建构出的理论框架对实际中的培育内容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在政府、市场、高职院校及自身素质四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第四章:对我国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提出改进的对策。本章从“以政府为启动者;以供需为动力源;以高职院校为培育主体;以个体素质为内生驱动”四个角度出发,根据前文总结出的不足,提出完善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相关建议和措施。
杨东博[8](2020)在《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认为为贯彻落实《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0)》、《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试点县(区)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政策顶层设计,积极响应“全国青少年足球工作电话视频会议”等会议精神,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全民健身、全民健康以及全面小康,夯实中国足球运动乃至“三大球”运动的基本技能与战术组合,进而实现国家、社会、家庭、个人“四为”协同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以及“中国梦”。作为校园足球国家战略的具体落实举措,自2015年我国启动校园足球教师培训工作。2019年,教育部发布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专题报告和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报告,明确指示校园足球工作下一阶段的核心是“打造校园足球的升级版,使得普及更实、体系更全、保障更真、融合更足”。这从客观层面上要求进一步大幅提升当前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的培训成效。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是撬动培训综合改革和激发培训活力的重要杠杆,及时、客观、科学、有效的评价能够客观认识到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成果及问题,牵引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改革的正轨前行,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推动中国校园足球师资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各级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对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力度逐年增大,培训成效日渐显现,但总体来看,仍然缺乏对培训成效的系统评价。基于此背景,本研究以“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教育评价等方法构建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指标体系,考量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进而针对提升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建议:(1)发展校园足球是推进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的重要举措,“立德树人”是提升校园足球专项教师核心素养的关键理念,完善培训体系建设是提升校园足球专项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培训成效评价是优化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的先决参照是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背景,主要包括审视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之现状、考量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之成效,优化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之策略三方面研究问题。(2)回顾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发展历程,发现经过多年的足球教师培训实践,我国已形成了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战略规划方针,在培训目标的不断明确、培训内容的不断完善、师资配备的不断强化等方面均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培训成效已初步显现。无论是受训教师人数规模的扩大、地域分布范围的拓展,还是受训教师在基层岗位上的实际贡献,都体现了专项教师培训对于促进校园足球事业所起到的正向的积极推动作用。(3)以系统论、一体化教学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继续教育理论和成人学习理论为理论参照,遵循科学性、可测性以及导向性的原则确立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培训整体满意度(权重0.265)、培训收获提升度(0.243)、培训结果实用度(0.252)以及培训成果认可度(0.240)4个一级指标,培训课程内容(权重0.261)、培训过程实施(权重0.248)、培训过程保障(权重0.245)、培训过程管理(权重0.246)、足球专业知识(权重0.526)、足球专业能力(权重0.474)、课堂足球教学(权重0.528)、课外足球运动(权重0.472)、相关具体成果(权重0.517)、相关人员认可度(权重0.483)10个二级指标和培训目标设置(权重0.334)、培训主要形式(权重0.342)、培训考核管理(权重0.332)、培训教学组织(权重0.189)、足球特色学校(权重0.318)等32个三级指标组成。(4)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的影响因素模型,探究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收获提升度、培训结果实用度、培训整体满意度和培训成果认可度的具体数据表现。通过回归模型对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当前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培训的管理制度、课程内容的衔接、运行环节的落实、监督机制的应用以及评价质量的效果等五个方面。基于此,提出如下建议:(1)域外经验借鉴。借鉴英国学校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的政策支持、社会组织以及经费保障,借鉴日本学校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师资力量、培养理念以及联动机制,借鉴韩国学校足球专项教师的认证制度、培训教材以及培训制度,优化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提升培训成效。(2)以实现系统化、一体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以及最优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为目标,通过构建系统化的培训管理制度、开发层级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打造专业化的专业教师队伍以及建立一体化的监督保障机制四个维度提升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的内容。(3)推进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政策领域与专业领域的长效协商机制;开发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增强课程之间的逻辑性,优化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内容;加强能力建设和优化体系运行,提升培训体系队伍的理论素质、实践能力、技术水平与管理思维等核心能力;构建一体化监督机制,运用监督机制蕴含的程序化、科学化、标准化等先进理念,优化培训成效的体现;强化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效果评价,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将评价纳入到培训环节的改进机制中,通过评价反馈的行动落实来持续改进培训实践。
马文璐[9](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研究 ——以辽宁高校为例》文中指出“国防要隘中天堑,寰宇称雄是此关”。国防是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是关系到国家民族存亡的大事。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如经济全球化进程出现波折、国际战略格局深度调整等问题,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必将对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2020年1月,教育部召开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事训练工作专题调研座谈会时强调:要深入学习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学习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握教育事业规律性,深化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深刻认识新时代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刻认识学校国防教育和学生军训工作是坚持走强军之路的必然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认真谋划工作,切实将其上升到国家人才培养战略全局的高度来抓紧抓好。当前,高校作为大学生国防教育的主阵地,要把习近平强军思想、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习近平关于国防教育的论述作为“魂”和“纲”,贯穿于高校国防教育的各个方面。本文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其次,界定了国防教育的相关概念,并以理论基础为依据,明确了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再次,结合辽宁省国防教育取得的成效,对辽宁省6所高校的大学生及18所高校的军事理论课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探究辽宁省高校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后,针对相关问题和待解决的困难,探讨研究并提出了从加强思想引领、完善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和军训、加强新型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模式和丰富教育载体、健全机制和完善保障制度五个方面提出加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对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其中就包含着国防教育也进入了新时代。这对高校国防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大学生国防教育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上均取得了显着成效,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大学生国防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高校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为指导,切实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郭书剑[10](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二、沈阳农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沈阳农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概述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概念 |
(一)生态 |
(二)生态文明教育 |
(三)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 |
(一)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三)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 |
第三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一)生态文明价值观教育 |
(二)生态文明伦理观教育 |
(三)生态文明法治观教育 |
(四)生态文明消费观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 |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相对不全面 |
三、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不够优化 |
四、生态文明教育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
五、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薄弱 |
六、大学生生态文明知识储备欠缺、行为不积极 |
第二节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高等学校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一)教学管理部门忽视课程设置 |
(二)对生态文明教师重视程度不够 |
(三)高等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复合型师资相对薄弱 |
(四)生态文明教师忽视教学方法的创新 |
二、大学生自身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大学生保护生态环境意识不佳 |
(二)大学生重视专业学习,轻视生态文明知识学习的现象 |
(三)自觉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不够积极 |
三、社会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主体缺乏协调性 |
(二)社会缺少生态文明教育的管理机构 |
(三)社会对生态文明教育理论研究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的解决路径 |
第一节 高校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体系 |
一、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设置 |
二、丰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 |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
四、创新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 |
第二节 提高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
一、完善大学生生态文明的知识结构 |
二、大学生自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
三、自觉养成保护生态的习惯 |
第三节 优化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学校环境 |
一、营造优良的课堂教学环境 |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校风、学风建设 |
三、打造优良的生态文明教育的校园文化 |
第四节 努力营造大学生生态文明的社会环境 |
一、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的主体 |
二、健全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制度体系 |
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研究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宏观制度相继出台 |
1.1.2 西部大开发重新受到重视 |
1.1.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不可或缺 |
1.1.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需要成长 |
1.1.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新旧问题叠加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1.7 论文的局限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外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1.1 高校教师职业发展阶段划分 |
2.1.2 有关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2 国内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 |
2.2.1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2.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研究 |
2.3 职业发展及其相关变量测量的研究综述 |
2.4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调查法 |
3.2.3 比较研究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基本理论与研究假设 |
3.3.1 基本概念 |
3.3.2 基本理论 |
3.3.3 研究假设 |
3.4 相关量表的修订与测量 |
3.4.1 量表修订 |
3.4.2 变量测量 |
3.4.3 量表评价 |
4 建国后基于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宏观制度梳理 |
4.1 初创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1977 年) |
4.1.1 初创阶段 |
4.1.2 曲折发展阶段 |
4.2 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
4.2.1 进修培训制度 |
4.2.2 考核制度 |
4.2.3 职称晋升制度 |
4.2.4 薪酬制度 |
4.2.5 聘任制度 |
4.3 探索改革阶段(1992—2019) |
4.3.1 宏观制度分析 |
4.3.2 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3.3 有关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 结果分析 |
4.4.1 前两个阶段制度呈现的特点 |
4.4.2 有关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4.4.3 影响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制度 |
5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现状与模型构建 |
5.1 数据质量评价 |
5.1.1 正式问卷量表的信度分析 |
5.1.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5.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 人口特征的差异性分析 |
5.4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相关分析 |
5.5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模型构建 |
5.6 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假设验证 |
5.7 调节效应模型构建 |
5.8 分析讨论 |
5.8.1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 |
5.8.2 西部地区高校制度执行情况分析 |
5.8.3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分析 |
5.8.4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分析 |
5.8.5 人口特征变量对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评价 |
5.8.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和学校制度的关系验证 |
5.8.7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6 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微观探析 |
6.1 职称晋升制度比较 |
6.1.1 职称情况 |
6.1.2 学术成果 |
6.1.3 职称晋升人数比较 |
6.1.4 职称晋升方式比较 |
6.2 绩效考核制度比较 |
6.3 培训与进修制度比较 |
6.4 奖励制度比较 |
6.5 薪酬制度比较 |
6.6 结果分析 |
6.6.1 职称晋升制度各不相同 |
6.6.2 职称晋升受限 |
6.6.3 绩效考核方式多样化 |
6.6.4 体育教师工作量量化不足 |
6.6.5 高校支持进修与培训 |
6.6.6 明确的奖励制度 |
6.6.7 奖励“一刀切” |
6.6.8 薪酬偏低 |
7 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
7.1 国家政策引领是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根本路径 |
7.1.1 国家给与西部地区政策支持 |
7.1.2 国家制度突出“以教师为本” |
7.1.3 国家进行有效的监督 |
7.2 学校制度是西部地区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有效保障 |
7.2.1 激励高校制度创新 |
7.2.2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7.2.3 制定合理的晋升制度 |
7.2.4 合理运用激励制度 |
7.2.5 完善薪酬制度 |
7.2.6 突出体育学科的学科差异 |
7.2.7 注重制度公平 |
7.3 提高自身认识是促进西部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内部动力 |
7.3.1 正视体育教学与科研的问题 |
7.3.2 积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正确的发展意识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初始量表 |
附录2:调查问卷 |
附录3:正式量表 |
附录4:访谈提纲 |
附录5:项目分析 |
附录6:H大学职称评审分值表 |
附录7:博士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3)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组合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学科建设研究综述 |
1.3.2 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研究综述 |
1.3.3 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学科 |
2.1.2 学科建设 |
2.1.3 非“双一流”高校 |
2.1.4 构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生态位理论 |
2.2.2 配置理论 |
3 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识别 |
3.1 结果变量的确定和解释 |
3.2 条件变量的确定和解释 |
3.2.1 学科经费水平 |
3.2.2 高层次人才水平 |
3.2.3 学科传奇人物 |
3.2.4 学科声誉水平 |
3.2.5 学科群组织水平 |
3.2.6 地域发展水平 |
3.3 研究模型 |
3.3.1 研究模型的构建 |
3.3.2 研究模型的解读 |
4 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组合构型分析 |
4.1 分析策略 |
4.1.1 定性比较分析 |
4.1.2 基本原理 |
4.2 案例选择与数据收集 |
4.2.1 案例的确定过程 |
4.2.2 数据收集过程 |
4.3 数据分析 |
4.3.1 真值表的构建和检验 |
4.3.2 单变量必要性分析 |
4.3.3 条件组合分析 |
4.4 高水平学科建设的发展模式 |
4.4.1 传奇人物引领型 |
4.4.2 特色发展型 |
4.4.3 传统优势型 |
4.4.4 人才驱动型 |
4.4.5 区域带动型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合理构建高层次人才的育引与管理体制 |
5.2.2 加强学科群管理意识,积极构建高校学科群 |
5.2.3 合理配置经费资源,拓宽经费来源渠道 |
5.2.4 挖掘传奇人物故事,加深学科组织文化 |
5.2.5 发挥地域优势,注重学科声誉 |
5.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访谈提纲 |
附录 2 复合方案和简约方案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选题依据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1 研究的目的 |
2.2 研究的意义 |
2.2.1 理论意义 |
2.2.2 实践意义 |
3 文献综述 |
3.1 英式橄榄球概念的界定 |
3.2 橄榄球运动的起源和分类 |
3.3 国外高校橄榄球运动发展 |
3.4 国内高校橄榄球运动发展 |
4 研究对象和方法 |
4.1 研究对象 |
4.2 研究方法 |
4.2.1 文献资料法 |
4.2.2 问卷调查法 |
4.2.3 访谈法 |
4.2.4 数理统计法 |
4.2.5 逻辑分析法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进程 |
5.1.1 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的产生 |
5.1.2 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的开展(1990-1993) |
5.1.3 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1994 年至今) |
5.2 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的发展状况 |
5.2.1 场地器材设施情况 |
5.2.2 经费来源情况 |
5.2.3 教练员情况 |
5.2.4 运动员情况 |
5.3 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的比赛特点(以七人制为例) |
5.3.1 短时间、快节奏 |
5.3.2 个人技战术能力要求高 |
5.3.3 比赛人数少 |
5.3.4 普及性强 |
5.3.5 观赏性高 |
5.3.6 规则简单、容易学习 |
5.3.7 运动方法多样化 |
5.4 影响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发展的主要因素 |
5.4.1 宣传力度 |
5.4.2 资金投入 |
5.4.3 文化观念的差异 |
5.4.4 师资队伍薄弱 |
5.4.5 高校领导的重视程度 |
5.4.6 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竞赛管理机制 |
5.5 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发展对策 |
5.5.1 加强英式橄榄球运动在校园内的推广和宣传力度 |
5.5.2 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 |
5.5.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5.5.4 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 |
5.5.5 建立符合我国高校的英式橄榄球赛制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专家访谈名单及内容 |
附录二 调查问卷(教练员) 关于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现状及对策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调查问卷(运动员) 关于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现状及对策研究的调查问卷 |
附录四 专家效度评价表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5)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二、选题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与特色 |
第一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逻辑起点 |
一、地方高校身份认知 |
(一)概念的厘清 |
(二)特色定位的澄明 |
二、回应国家发展战略 |
(一)地方高校是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基础 |
(二)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
(三)地方高校是地域文化传播的引导者 |
(四)地方高校是地方行政管理的智慧库 |
三、凸显时代教育特色 |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
(二)将办学质量作为生命线 |
(三)以学校整体跃升为坐标 |
第二章 地方高校发展的时代境遇 |
一、地方高校发展的困顿 |
(一)外部困难 |
(二)内部困扰 |
二、外部评价带来改革的外烁力 |
(一)第四轮学科评估影响分析 |
(二)ESI综合排名影响分析 |
(三)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的影响分析 |
(四)政府对高校的考核评价 |
三、自我期待激发变革的内发力 |
(一)特色发展驱动 |
(二)内在要素更新 |
(三)“双一流”建设带来的机遇 |
第三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认知重勘 |
一、概念理解立场 |
(一)内涵式发展的概念 |
(二)内涵式发展的演进 |
二、办学定位分析 |
(一)办学定位内涵 |
(二)办学目标定位 |
(三)办学目标对比 |
三、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
(一)人才培养定位 |
(二)教学实施与健全人格 |
(三)知识传承与科技创新 |
(四)教书育人与以文化人 |
四、学科发展校正 |
(一)学科布局问题 |
(二)学科建设规划 |
(三)学科集群优势 |
(四)学科建设保障机制 |
(五)学科发展定位 |
五、科研与服务社会 |
(一)科学研究定位 |
(二)服务能力衡量 |
第四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容重构 |
一、构建学科建设新体系 |
(一)学科建设与学校定位结合 |
(二)学科建设与立德树人结合 |
(三)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结合 |
二、建设新型课程体系 |
(一)突破传统课程体系 |
(二)构建开放式课程体系 |
三、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
(一)培养方案改革探索 |
(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 |
(三)丰富教学方式方法 |
(四)加强评价的开放性 |
第五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途径整合 |
一、科研与教学融合 |
(一)重树科研与教学的均衡 |
(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
(三)健全教师发展评估体系 |
二、加强学校与社会对接 |
(一)体现区域性 |
(二)提高时效性 |
(三)提升政策性 |
(四)促进协作化 |
(五)强化服务性 |
三、探索与互鉴结合 |
(一)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研究 |
(二)山东理工大学校地融合发展模式的启示 |
第六章 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的条件支持 |
一、促进政策与实践衔接 |
(一)学校层面重在宏观规划与机制建设 |
(二)学院与基层学术组织层面提质增效 |
(三)政府层面注重政策引领与评估考核 |
二、加强硬实力与软实力的契合 |
(一)教师队伍扩充及结构优化 |
(二)突出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
(三)教学及条件建设不断加强 |
三、改善学校与地方互动 |
(一)构建与产业紧密对接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
(二)建设以产出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体系 |
(三)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政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 |
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
致谢 |
附:在学期间已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主要学术论文 |
(6)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一)建设一流学科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要求 |
(二)建设一流学科是辽宁振兴发展的重要支撑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关于学科建设的研究 |
(二)关于一流学科建设的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理论分析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学科 |
(二)一流学科 |
(三)一流学科建设 |
二、一流学科建设的主要制约因素 |
(一)政策因素 |
(二)人才因素 |
(三)资金因素 |
(四)文化因素 |
三、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原则 |
(一)服务社会发展需要原则 |
(二)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原则 |
(三)前瞻性原则 |
第三章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现状分析 |
一、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历程 |
二、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发展基础 |
三、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
(一)一流学科数量 |
(二)一流学科层次结构 |
(三)第四轮学科评估 |
(四)学科建设成果 |
四、辽宁省一流学科服务全省重大发展需求 |
五、辽宁省与部分省域一流学科建设比较分析 |
第四章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面临的困境 |
一、顶尖学科相对缺乏 |
二、理工类与人文社科类学科比例失衡 |
三、学科文化建设欠缺 |
四、人才引进困难及人才流失问题 |
五、高校财政经费差异较大 |
第五章 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的对策建议 |
一、科学定位学科方向,服务经济发展需求 |
(一)凝练学科方向,加强顶层设计 |
(二)提升一流学科建设社会服务力 |
二、营造学科发展环境,提升学科影响力 |
(一)营造良好学术氛围 |
(二)重视学科声誉培育 |
三、坚持引进与培养并重,打造一流学科队伍 |
(一)引进高层次学科人才 |
(二)重视高层次人才培养 |
四、多元筹措经费,拓宽资金投入渠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提出 |
(一)“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在于“精准到人” |
(二)高职院校应主动承担起“精准到人”的责任 |
(三)实施“精准到人”的培育框架需系统构建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内容 |
(一)关于“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理论研究 |
(二)关于“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研究 |
(三)关于“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研究 |
四、文献综述 |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国内现状研究 |
1.培育的问题研究 |
2.培育的对策研究 |
(二)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研究 |
(三)研究述评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一)收集资料的方法 |
(二)分析资料的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思路图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核心概念及分析框架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一)新型职业农民 |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 |
二、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及其启示 |
(二)终身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
(三)黄炎培的职业教育理论及其启示 |
三、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分析框架 |
(一)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的行政驱动路径 |
(二)以市场为导向,“自下而上”的多元支持路径 |
(三)以高职院校为主体,“由内及外”的教育与培训路径 |
(四)以自身素质为根本,“由外及内”的职业技能获得路径 |
四、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分析框架论证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现状与问题研究 |
一、政府为主导的现状与问题 |
(一)政府为主导的现状 |
(二)政府为主导存在的问题 |
二、供需为导向的问题和现状 |
(一)供需为导向的现状 |
(二)供需为导向存在的的问题 |
三、以高职院校为培育主体的现状与问题 |
(一)高职院校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现状 |
(二)高职院校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 |
四、农民自身素质的现状与问题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对策建议 |
一、统筹规划、精准主导:以“建章立制”为核心 |
二、搭建平台、精心服务:以“整合资源”为支撑 |
三、保障支持、精确保障:以“查缺补漏”为重点 |
四、校企合作、精研参与:以“产学研协同”为基点 |
五、培育内容、精准遴选:以“量质并举”为原则 |
六、培育手段、精心设计:以“多元并举”为方式 |
七、培育师资、精巧施教:以“寓教于学”为初心 |
结束语 |
附录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校园足球 |
1.3.2 校园足球专项教师 |
1.3.3 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与难点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难点 |
2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现状 |
2.1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指导方向 |
2.1.1 培训的指导思想 |
2.1.2 培训的政策支撑 |
2.1.3 培训的价值定位 |
2.1.4 培训的管理制度 |
2.2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具体内容 |
2.2.1 培训目标的设置及其达成 |
2.2.2 培训内容的设置及其完善 |
2.2.3 培训师资的配备及其强化 |
2.3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的成效现状 |
2.3.1 培训体量不断扩大 |
2.3.2 培训质量不断提升 |
2.3.3 培训影响初步显现 |
3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 评价设计的理论参照 |
3.1.1 系统论 |
3.1.2 一体化教学论 |
3.1.3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3.1.4 继续教育理论 |
3.1.5 成人学习理论 |
3.2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实际出发点 |
3.2.2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依据 |
3.2.3 评价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 |
3.3 评价指标的构建 |
3.3.1 培训成效评价体系指标的构建方法 |
3.3.2 培训成效评价指标的构建过程 |
3.3.3 培训成效评价体系的最终确立 |
3.4 评价指标的解释 |
3.4.1 一级指标的解释 |
3.4.2 二级指标解释 |
3.4.3 三级指标的内涵 |
4 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的实施与结果分析 |
4.1 评价实施范围与对象 |
4.1.1 实施范围 |
4.1.2 实施对象 |
4.2 问卷数据采集与说明 |
4.2.1 问卷设计 |
4.2.2 效度与信度检验 |
4.2.3 问卷数据分析 |
4.3 评价对象的效果反馈 |
4.3.1 一线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的效果反馈 |
4.3.2 培训实施方的评价反馈情况 |
4.3.3 参训教师的评价反馈情况 |
4.4 模糊综合评价的实施 |
4.4.1 评价的原理说明 |
4.4.2 实证评价的过程 |
4.5 评价成效的影响因素模型构建 |
4.5.1 研究假设 |
4.5.2 回归模型构建 |
4.6 评价中发现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4.6.1 管理制度上覆盖不全面 |
4.6.2 课程内容上衔接不流畅 |
4.6.3 运行环节上落实不充分 |
4.6.4 监督机制上应用不严格 |
4.6.5 评价质量上效果不明显 |
5 提升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的优化对策 |
5.1 优化对策设计的依据 |
5.1.1 理论依据 |
5.1.2 现实依据 |
5.1.3 域外借鉴 |
5.2 优化对策设计的目标 |
5.2.1 实现系统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 |
5.2.2 实现一体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 |
5.2.3 实现最优化的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体系 |
5.3 优化对策设计的内容 |
5.3.1 构建系统化的培训管理制度 |
5.3.2 开发层级化的课程内容体系 |
5.3.3 打造专业化的专业师资队伍 |
5.3.4 建立一体化的监督保障机制 |
5.3.5 形成导向性的培训评价标准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附件 |
(9)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研究 ——以辽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大学生国防教育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国防的基本内涵 |
2.1.2 高校国防教育概念界定 |
2.1.3 高校国防教育的基本内容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理论 |
2.2.2 中国共产党人的国防教育理论 |
2.2.3 习近平强军思想 |
2.2.4 总体国家安全观思想 |
2.3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意义 |
2.3.1 有利于实现我国国防现代化 |
2.3.2 有利于我国新型军事人才培养 |
2.3.3 有利于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
第三章 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现状分析 |
3.1 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
3.1.1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政策依据 |
3.1.2 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实践探索 |
3.2 辽宁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取得的成效 |
3.2.1 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得到加强 |
3.2.2 大学生国防综合素质有明显提升 |
3.2.3 具有辽宁特色的国防教育活动初见成效 |
3.3 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部分高校领导对国防教育重视不够 |
3.3.2 军事理论课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
3.3.3 军事技能训练亟需加强 |
3.3.4 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滞后 |
3.3.5 个别国防教育活动流于形式 |
3.4 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3.4.1 部分大学生国防意识淡漠 |
3.4.2 军事训练场地与设施缺乏 |
3.4.3 国防教育经费不足 |
第四章 加强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国防教育的对策 |
4.1 加强思想引领,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 |
4.1.1 凝心铸魂,通过学习习近平强军思想提高大学生国防意识 |
4.1.2 固本培元,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大学生国防观念 |
4.1.3 润物无声,通过营造浓厚国防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国防意识 |
4.2 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军事理论课程建设及军事技能训练 |
4.2.1 规范军事理论课程教材编写和审查 |
4.2.2 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入课程体系 |
4.2.3 优化军训内容,增强军训实效性与时代性 |
4.2.4 加强高校对课程和训练的统一管理与领导 |
4.3 明确责任主体,加强新型教师队伍建设 |
4.3.1 重视专业化教师的引进和培养 |
4.3.2 解决理论课教师的职称评聘问题 |
4.3.3 加强理论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
4.4 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丰富教育实践载体 |
4.4.1 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新技术,创新教学模式 |
4.4.2 结合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 |
4.4.3 加强高校与部队、企业、社区之间的共建 |
4.5 健全国防教育机制,完善国防教育保障制度 |
4.5.1 进一步加强法规建设,强化制度支撑 |
4.5.2 落实国防教育工作考评与监督机制 |
4.5.3 加大国防教育经费投入,完善设施建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10)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四、沈阳农业大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和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研究[D]. 王鑫.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21(08)
- [2]制度视角下我国西部地区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研究[D]. 郑小凤.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非“双一流”高校学科建设水平影响因素的组合构型研究[D]. 刘嫒.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4]我国高校英式橄榄球运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 赵笑寒.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 [5]地方高校内涵式发展研究[D]. 查玉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02)
- [6]辽宁省高等学校一流学科建设研究[D]. 陈伟. 沈阳师范大学, 2021(02)
- [7]高职院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路径研究[D]. 黄双.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8]我国校园足球专项教师培训成效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D]. 杨东博.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新时代大学生国防教育研究 ——以辽宁高校为例[D]. 马文璐. 沈阳农业大学, 2020(10)
- [10]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