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柳生物再生网障在乌兰布和沙区的推广应用与栽培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刘博,刘冠志,张瑞麟,兰庆,刘果厚[1](2021)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黄柳插穗指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浑善达克沙地平缓沙地和风蚀坑的黄柳再生沙障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黄柳再生沙障建植技术体系中插穗个体指标的适宜值。研究结果表明:平缓沙地和风蚀坑的插穗长度应不小于50 cm和65 cm,当年株高可达87.89 cm和78.38 cm;平缓沙地插穗栽植密度为10株·m-1生长状况较好,当年株高可达87.89 cm,风蚀坑为10~13株·m-1生长状况较好,当年株高可达76.78 cm;春季扦插的黄柳生长状况优于秋季,前者枝条长、基径、叶长、叶宽及地上生物量均大于后者;冬贮条优于现采条。黄柳插穗长度和栽植密度与立地类型显着相关,而插穗的采集时间与扦插时间主要决定因素为植物自身的生物学特性,与立地类型无显着相关。本研究为黄柳再生沙障建植技术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并为浑善达克沙地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刘伟[2](2020)在《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沙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正蓝旗超过三分之二的土地面积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生态系统脆弱敏感,土地沙化现象十分严重,影响区域生态安全,又制约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急需对正蓝旗地区沙化土地进行生态修复规划与治理。本文以正蓝旗内浑善达克沙地为研究区,通过遥感影像资料解译,以植被覆盖度为首要指标,对研究区沙化土地进行分级,结合正蓝旗土地沙化类型分级标准对现状进行评价,明确土地沙化等级及分布位置,并结合区域沙化程度,进行详细分区。基于大量文献资料阅读、实地考察,提出针对性的生态修复措施。本研究拟为区域沙化土地的治理提供依据与思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正蓝旗的沙化土地总面积为7390.76 km2,占全旗总面积的72.59%,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其中极重度沙化土地面积较小,为357.62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4.83%,重度沙化土地的面积为1663.64 km2,占比为22.51%,中度沙化土地面积最大,为2492.04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33.72%,轻度和微度沙化土地的面积分别为1695.79 km2和1181.91 km2,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22.94%和16.00%。(2)正蓝旗沙化土地规划分为重度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中度沙化土地修复利用区和轻度沙化土地保护利用区三个分区。在每个分区内,结合区域沙化程度,按照进行生态修复工作所需实施的措施进一步划分为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工程区、沙化土地轻度利用工程区、沙化土地平衡利用工程区、公益林保护区等四个措施分区。(3)正蓝旗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工程区采用重点治理技术措施,在全年禁牧的基础上,主要对流动沙丘采取“沙障+植被恢复”综合治理模式,对风蚀坑不同部位建立“沙障+人工播种”恢复植被;沙化土地轻度利用工程区采用轻度利用技术措施,针对滩地过牧性草场采取“围栏封禁+4-5月禁牧”,沙地过牧性草场依据草场退化程度分别采取“全封+半封”等措施,风蚀化草场采取“全年禁牧+沙障+人工播种”以恢复植被;沙化土地平衡利用工程区采用平衡利用技术措施,针对区域零星分布的沙化程度较重的土地采用生态毯治理,并强化放牧管理,合理利用;公益林区采用以严格保护为主,科学抚育为辅的综合措施,并以林间打草方式进行适度利用。
丁新辉[3](2020)在《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从生态治理技术评价依据、评价原则、评价思路和评价过程4个方面分析了评价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初步形成了生态技术的评价理论。首次提出应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技术维度三个维度评价生态技术。综合比较多种评价方法,根据研究区相关资料和基础数据获取情况,选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TOPSIS法与熵权法和粗糙集法,对我国生态治理技术使用效果进行了分区域分问题评价,梳理了我国北方土石山区、京津风沙源区、南方石漠化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生态治理技术,对不同区域常见的生态治理技术进行综合评价,为未来生态治理工程选择生态治理技术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北方土石山区板栗林土壤侵蚀治理技术包括水平沟、水平阶、木枋、地埂、苔藓覆盖、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由于板栗生产方式和栗农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该区普遍使用的水保措施有水平沟、地埂、木枋。经实际调查,木枋措施的减流拦沙效果并不理想。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防治措施下板栗林土壤侵蚀特征因子受降雨因素的影响不同,在水平沟和地埂的作用下,板栗林下水土流失受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影响较大,而无措施情况下则主要受降雨量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小流域尺度上,主要采用生草覆盖和农林间作等以恢复板栗林生产力;而在坡面尺度上,采用水平沟和地埂等工程措施,配合生草覆盖和苔藓覆盖等生物措施,从而实现小流域间和坡面内水土保持措施的协同作用。(2)建国70多年来,我国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防治风沙危害的措施,主要有植物治沙、机械沙障固沙、封沙育草、机械沙障与栽植灌木相结合等。目前在评价沙障固沙技术实施效果时采用的指标不够科学和全面,本研究基于文献频次法和层次分析法共筛选出14项二级指标和25项三级指标指标,构建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以技术效益为主导,兼顾功能性和应用性综合评价,从而对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进行全面评价。采用分层模糊积分模型对6种沙障固沙技术进行综合评价和排序,最终筛选出麦草沙障、秸秆沙障、粘土沙障、砾石沙障、塑料沙障和沙袋沙障6种经济性、技术性能和环境效益较优的技术模式,为沙障固沙工程建设提供参考。(3)针对南方岩溶区石漠化问题,主要的治理措施有封育、经济林、优良牧草、石改梯、植物篱埂、整地、饲料青贮、引流截水和能源开发。本研究选择对植物防护工程、坡改梯工程和封育3种治理模式进行评价,采用TOPSIS法与熵权法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评分标准。采用熵权法确定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评价指标的权重。TOPSIS法评价结果为植物防护工程模式最佳,坡改梯工程模式次之,封育模式最末,其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结合鱼鳞坑、水平阶等工程措施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为岩溶区石漠化问题的治理提供有效的防护。(4)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按治理范围可分为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和区域综合治理技术,按治理对象可分为坡面治理技术、沟道工程技术、矿山修复技术和水库绿化技术。本研究以6种生态治理技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 2级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分别从技术成熟度、技术应用难度、技术效益和技术推广潜力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的因子,共有12个2级指标;然后对梯田、坝地、造林、种草、经济林、封育6种生态治理技术进行实证分析,根据各指标间的不可分辨关系实现属性约简,获得由4个1级指标、7个2级指标组成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由属性重要性计算各二级指标的权重,再由层次分析法得出各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加权求和得到6种生态治理技术的综合评价结果,即经济林(11.67)>坝地(11.17)>梯田(11.0)>种草(9.67)>造林(9.17)>封育(8.67)。
鄂佳庆,刘果厚,刘冠志,马少薇,兰庆,郭娇[4](2018)在《黄柳插穗指标与成活率及生根状况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以浑善达克沙地乡土植物黄柳为试验材料,通过扦插试验方法,研究插穗长度(5 cm、10 cm、15 cm、20cm)、龄级(15年)、径级(0.40.9 cm、1.01.5 cm、1.62.1 cm)及采穗植株性别与其成活率及生根状况的关系,以得出黄柳扦插造林适宜的插穗指标。结果表明:20 cm插穗长度的成活率最大,达85.95%,插穗长度与根系的生长具有极其显着的相关关系(P<0.01)。4年插穗的成活率显着高于其他龄级(P<0.05),达78.33%;插穗龄级与根长和根数具有极显着相关关系(P<0.01),与根径具有显着相关关系(P<0.05)。径级为1.01.5 cm插穗的成活率显着高于其他径级(P<0.05),为71.67%;插穗径级与根系的生长具有极显着相关关系(P<0.01)。采于雌株插穗的成活率及其根长显着高于雄株(P<0.05),根数显着小于后者(P<0.05),根径与采集植株性别无显着差异(P>0.05)。为提高黄柳在沙地造林中的成活率,建议选择采集于雌性植株,龄级为4年,径级为1.01.5 cm的插穗作为扦插造林材料。本研究为黄柳扦插造林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吴强[5](2018)在《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巨菌草生长特性和防风固沙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z.x.Lin)的推广种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在沙区种植巨菌草不仅可以提供优质的牧草,还能够防风固沙,对于当地经济、社会、生态均有很大的效益,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本研究是以乌兰布和沙漠刘拐沙头风蚀观测场内四种不同配置的巨菌草样地为研究对象,以裸沙丘对照,对菌草在沙漠地区的生长特性开展研究,同时对不同配置的巨菌草风沙流输移特征及根系分布反映的潜在防风固沙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如下:(1)巨菌草成熟时高度为145.72-182.82cm,平均基径为2.37-2.98cm,当年倒伏后平均高度为54.67-80.05cm。巨菌草产量为6.69-13.27t/hm2,巨菌草根冠比为0.27-0.76,地上部分总生物量坡底的最高,地下部分总生物量则随着坡位的增高而增高。根系单位体积生物量的分布随深度增加呈现递减规律,主要分布于0-20cm范围深度内,根系单位体积生物量随深度分布在0.16-0.50 g/cm3。单位体积生物量水平梯度上均随着水平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水平距离在30cm以内的根系含量占总体含量的69.62%-75.65%,根系单位体积水平分布生物量0.44-0.23 mg/cm3。(2)相同条件下,根系体积(RV)、根长密度(RLD)、根系数目密度(RND)对应坡底、坡中、坡中的根系最多。坡中、坡顶、坡底的标准根系密度为2.62、3.32、3.05,因此不同坡位根系潜在固沙能力的排序是:坡中>坡底>坡顶。(3)风蚀一年植株、二年植株、一年留茬、二年留茬样地的粗糙度分别是16.98cm、12.89cm、5.39cm和1.49cm,风蚀一年植株、二年植株、一年留茬和二年留茬对风速的平均风速降低比率依次为65.91%、55.03%、41.83%、29.02%。四种配置的巨菌草样地对于地面流沙均能起到较好的控制作用,四种巨菌草样地的防风效果依次是风蚀一年植株>风蚀二年植株>风蚀一年留茬>风蚀二年留茬。(4)近地表100cm,裸沙丘的输沙率呈对数递减规律,并且85%以上的含量集中在30cm以下。留茬样地累积集沙百分含量随高度的变化趋势与裸沙丘类似,同样都是呈对数递减规律,并且80%的累计含沙量均集中在0-30cm。近地表0-4cm风蚀二年植株的防护效果最优,4-30cm风蚀一年植株的防护效果最优。近地表0-30cm内四种巨菌草样地的固沙效果排序是风蚀一年植株>风蚀二年植株>风蚀一年留茬>风蚀二年留茬,各类巨菌草样地的平均固沙效果均在84%以上。(5)刈割后的两年内,巨菌草样地均能保持较好的防风固沙效果。刈割后第三年草茬样地已基本失去防护效果,植株样地的防护时间仍有待研究。
鄂佳庆[6](2018)在《黄柳扦插繁育插穗指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柳(Salix gordejevii)为沙地重要的先锋固沙植物,是沙地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主要造林树种,具有一定的生态与经济价值。本文以浑善达克沙地黄柳为试验材料,通过扦插试验方法,研究插穗长度(5cm、10cm、15cm、20cm)、龄级(15a)、径级(0.40.9cm、1.01.5cm、1.62.1cm)及采穗植株性别与其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关系,以得出黄柳扦插繁育适宜的插穗指标,为黄柳扦插繁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1)插穗长度与插穗根系、新枝的生长均具有极显着相关关系(P<0.01);20cm插穗成活率及生长状况均好于其它水平,成活率达85.95%。(2)插穗龄级与新枝数量和新枝基径生长无显着相关关系(P>0.05),与其它指标均具有显着相关关系(P<0.05);4a插穗的成活率及生长状况均好于其它水平,成活率达78.33%。(3)插穗径级与插穗根系、新枝的生长均具有极显着相关关系(P<0.01);径级为1.01.5cm插穗的成活率及生长状况均好于其它水平,成活率达71.67%。(4)采穗植株性别与生根直径、新枝数量、叶面积及生物量的生长均无相关关系(P>0.05),与其它指标均具有显着相关关系(P<0.05);采于雌株插穗的成活率高于雄性,达61.11%;生根长度、生根直径、新枝数量、叶片数量及地下生物量等指标高于雄性,其它指标均低于雄性。(5)对插穗长度、龄级、径级及采穗植株性别研究表明,插穗地下生物量的增加小于地上生物量,叶生物量的增加大于枝生物量;新枝长度与生根长度、生根数量之间的相关性均为极显着相关(P<0.01),可以利用新枝长度来估测根系长度和数量的生长情况。为提高黄柳扦插繁育的成活率,可以选择扦插基质为沙壤土、通风、灌溉比较方便的苗圃地,扦插密度为10cm×10cm;建议插穗选用采集于雌性植株,长度为20cm,龄级为4a,径级为1.01.5cm的枝条作为扦插材料。
王健[7](2017)在《浑善达克沙地3种治理模式植被恢复效益分析》文中指出浑善达克沙地的治理对当地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植被恢复是防止其沙地扩张和缓解沙尘暴危害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对浑善达克沙地治理模式资料收集和植被恢复效益调查,总结出适合浑善达克沙地不同立地类型的3种植被恢复模式:飞播模式、围封模式和设置生物沙障模式,对各模式下群落植被恢复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沙地面积较为集中,植被盖度约为10%的平缓沙地或退化草场适合进行飞播造林。在飞播9a时群落物种数、平均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总体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8种、200.39cm、81.33%、85.31株/m2和1051g/m2;多年生植物比例在9a时也达到最大值,为57.4%;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大,群落结构复杂,群落稳定性增大。植被盖度在10%~15%的退化沙化草地适合进行围封模式。与对照区相比,群落的物种数、群落平均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在围封12a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39种、125.33cm、72.7%、196.92株/m2和315.24g/m2;多年生植物比例最大值也出现于围封12a,为60.4%;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增大,优势度指数降低。植被盖度在10%以下的流动沙丘及风沙严重、植被稀少地带适合设置生物沙障。在设置沙障6a时,物种数、群落盖度和密度达到最大,分别为22种、53.3%和45株/m2;在10a时群落高度和地上生物量达到最大,分别为173.37cm和581g/m2;多年生植物比例在6a时达最大,为45.5%;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增加,优势现象较为明显。不同立地类型采取不同恢复措施会取得良好的植被效益。沙区情况复杂,单独运用某一种模式不能很全面的治理,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多种模式搭配使用,可以快速达到较好的植被恢复效果。同时后期的管护对维持植被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刘冠志,刘果厚,刘哲荣,希吉日,姜莹,张瑞麟,刘利红[8](2015)在《浑善达克沙地黄柳再生沙障插穗指标》文中研究表明采用野外实地扦插试验方法对浑善达克沙地2种立地类型(平缓沙地和风蚀坑)上黄柳(Salix gordejevii)再生沙障插穗个体的长度、栽植密度、采集时间和扦插时间与其成活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平缓沙地插穗长度为50 cm较为适宜,成活率可达84.41%,风蚀坑插穗长度为65 cm较为适宜,成活率达84.83%。2种立地类型下,栽植密度为10根·m-1时的成活效果较好,成活率分别为83.75%和75.25%。平缓沙地和风蚀坑扦插的冬贮条均较现采条的成活率高,成活率分别为91.25%和84.58%,即插穗在秋季采集较好。春季扦插较秋季扦插更有利于成活,平缓沙地上春季扦插的冬贮条与现采条的成活率为91.25%和83.75%,分别较秋季扦插的现采条的成活率高22.42%和14.92%。
原伟杰[9](2014)在《聚乳酸纤维沙袋沙障降解老化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乳酸,又称聚丙交酯,因原材料易获取,可完全降解,无害性等特点,在减少环境污染、节省石油资源及减轻地球温室效应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因而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理想绿色高分子材料之一。聚乳酸已被引入到我国的荒漠化防治领域并且取得了理想的防沙固沙效果,目前主要的利用途径是铺设聚乳酸沙障。本研究通过在乌兰布和沙漠及毛乌素沙地铺设不同规格的聚乳酸沙障,测定沙障不同铺设时间及铺设位置下的物理、化学性能、热性能及表面形貌变化,解析了聚乳酸沙障的降解老化过程,揭示了影响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的主要因素。通过对比其他常见高分子纤维材料沙障在沙区应用的老化情况,评价了聚乳酸沙障的耐久性。针对聚乳酸沙障在沙区应用过程中出现的漏沙现象,提出了解决办法并进行了验证。主要结论如下:(1)聚乳酸沙障织物的顶破强力损失率、失重率和单纱断裂强度损失率均随着铺设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至5a时,三者的平均值分别为44.1%,22.21%,70.53%,变化速度并不一致。(2)单根聚乳酸沙障障体上下左右4个不同部位的沙障降解老化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障体迎风面、障体顶部、障体背风面、障体贴地面,且四者之间的差异性随时间增加逐渐减小。说明风沙活动对聚乳酸沙障的降解老化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其次是光照和水分影响,且随时间增加,这些环境因素之间的影响力差异逐渐减小。(3)乌兰布和沙漠沙障障体暴露面的降解程度高于贴地面部分,且二者差异较大。而毛乌素沙地沙障障体暴露面与贴地面的降解程度之间差异较小,表明不同研究区域下风沙活动、光照及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作用强度不一。生长季0.5-1a(5月-10月)的聚乳酸沙障降解程度较非生长季0.5-2a(11月-翌年4月)的稍大,表明不同取样时间下风沙活动、光照及土壤水分的差异对于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性能有重要的影响。(4)FT-IR分析显示聚乳酸沙障在前5a的整个降解老化过程中并无新旧官能团的产生及消失,表明其在沙区的应用性能较为稳定。到铺设5a时聚乳酸沙障的—CH发生明显振动,表明长时间的光照是影响聚乳酸沙障的主要因素之一;聚乳酸沙障相对分子量随时间增加逐步降低,分子量分布宽度逐渐变大,变化幅度分别为33.96%、6.63%,说明聚乳酸大分子逐渐降解为小分子。通过建立一级动力学模型方程预测聚乳酸沙障的使用寿命半衰期约为8.5a。(5)随着铺设时间的延长,聚乳酸沙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先上升后下降,同时,熔点下降,熔融焓增大,结晶度增大,表明聚乳酸沙障随铺设时间的延长降解老化程度不断加深,但仍处于无定型区降解阶段。(6)随铺设时间的延长,聚乳酸沙障障体的纱线结构由较为完整到开始出现凌乱和部分破坏,而纤维表面则由团簇状碎片、条状及片状剥皮逐渐发展至凹槽块状纤维脱落、开裂。初步判断聚乳酸沙障的降解老化尚处于初期至中期阶段,远未达到最终使用寿命。试验地同期铺设2a后,聚乳酸沙障的顶破强力损失率仅为25.06%,7种常规化纤材料沙障中顶破强力损失率最小的是47.68%,最大的已经达到100%。表明聚乳酸沙障具有比其他常规化纤材料沙障优越的耐降解老化性能,适宜在沙区推广使用。(7)不同铺设规格的聚乳酸沙障在降解老化过程中无明显差异。由于沙丘不同部位的风沙活动、光照、土壤水分含量等环境因素分布的差异而导致相应部位的聚乳酸纤维沙障降解程度不同,降解老化程度呈如下规律:沙丘顶部>迎风坡坡中>迎风坡坡底>背风坡坡底>背风坡坡中;迎风坡不同坡位的沙障整体降解老化程度比背风坡的偏大。不同沙埋深度的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程度随土壤含水率的变化表现为先增大后降低,且随沙埋时间的增加,不同埋深处的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程度差异越来越大。表明土壤水分是影响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的一个重要因素。(8)100℃沸水加热处理1.5min能显着增大聚乳酸沙障织物密度,减小织物孔径大小,使纵向长度为5cm的沙障织物的线圈数达到93个,明显改善漏沙情况,减少漏沙量为78.5%,对其本身的化学性能、热性能及表面形貌没有任何影响。但沙障织物纵向长度显着减小,单丝细度稍有下降,而横向宽度及重量变化不大。
韩永光[10](2012)在《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乌兰布和沙漠东北部是内蒙古规模最大的沙漠绿洲,其垦殖历史可以追溯到汉代,现在绿洲面积仍在大幅度增长。关于乌兰布和沙漠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绿洲建设、沙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这些研究对乌兰布和沙漠绿洲的发展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但是近几十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有必要把绿洲沙产业的思想、科学理论和实践系统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作者在乌兰布和沙漠地区工作20多年,对该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资源环境问题有深刻的了解,结合攻读博士期间学习的科学理论,本着联系实际对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进行阐述,运用发展绿洲沙产业的理论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地区的资源环境问题,研究总结切实可行的开发技术,提出合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并提出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论文分7章:前言;乌兰布和沙漠(基本情况介绍);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结论与讨论。沙漠绿洲沙产业的概念是:利用沙漠绿洲自然及生物资源,采用高新技术,高效转化太阳能,延伸产业链,对接市场,实现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的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知识密集型产业。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须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效益最大、高科技支持、光能利用最大化、资源开发的双项目标、资源开发适度利用、产业间多项互补等原则。乌兰布和沙漠的主要风险是自然灾害,优势条件是水、土地和光能。基于模糊评价法的定量评价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面临自然环境风险、市场环境风险和企业内部风险这三个层次的风险。该地区沙产业发展风险评级等级为良,也就是说在该地区发展沙产业风险较低。与自然环境风险和市场环境风险相比,由于企业内部风险的评价等级为差,因此该地区发展沙产业是要特别重视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重点应该放在技术和管理上。用回归模型分析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结构,结果表明轻工业、养殖业和旅游业都对当地的经济有正向影响。其中对地方经济贡献最大的是轻工业(相关系数0.632),其次是养殖业(相关系数0.383),贡献最小的是旅游业(相关系数0.176)。利用Eviews软件建立非季节的Holt模型来预测乌兰布和沙漠绿洲不同沙产业今后经济增长趋势,2011—2015年种植业、养殖业、经济林、中草药和旅游业的产值(收入)都呈增加的趋势,种植业和养殖业增加趋势明显高于其他3种产业类型。乌兰布和沙漠发展沙产业的基本模式包括:城市和农村的地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沙产业建设、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一体化模式;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沙产业发展模式;林草种植结合的发展模式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主要以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加工为主的绿色食品产业;以肉苁蓉、甘草、苦豆子等为主的中药材加工业;以果——粮模式、果一菜模式和果——草模式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以奶牛和肉羊养殖为重点的畜牧养殖业;顺应时代潮流发展,自然人文兼具,科技生态并重,历史文化交融的复合型多功能的生态旅游业,发展光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六大产业。
二、黄柳生物再生网障在乌兰布和沙区的推广应用与栽培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柳生物再生网障在乌兰布和沙区的推广应用与栽培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黄柳插穗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试验方法 |
2.1.1 插穗长度试验 |
2.1.2 栽植密度试验 |
2.1.3 采集时间试验 |
2.1.4 扦插时间试验 |
2.2 试验调查与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2)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生态修复相关理念 |
1.2.2 土地沙化的成因 |
1.2.3 土地沙化的影响 |
1.2.4 沙化土地治理修复技术和措施 |
1.2.5 浑善达克沙地治理 |
1.3 现阶段研究不足 |
1.4 研究目的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自然条件 |
2.2.1 气候 |
2.2.2 地形地貌 |
2.2.3 植被 |
2.2.4 土壤 |
2.2.5 水文 |
2.3 社会经济 |
2.4 土地沙化原因分析 |
2.4.1 土地沙化的自然因素 |
2.4.2 土地沙化的人为因素 |
2.5 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
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3 技术路线 |
4 正蓝旗土地沙化现状评价及分区 |
4.1 沙地类型划分标准 |
4.2 沙地植被覆盖度计算 |
4.3 沙化土地类型及其分布 |
4.4 沙化土地分区 |
4.4.1 重度沙化土地重点治理区 |
4.4.2 中度沙化土地修复利用区 |
4.4.3 轻度沙化土地保护利用区 |
5 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措施规划 |
5.1 规划原则 |
5.2 规划依据 |
5.3 规划限制性要求 |
5.4 沙化土地生态修复技术措施 |
5.4.1 重点治理技术措施 |
5.4.2 轻度利用技术措施 |
5.4.3 平衡利用技术措施 |
5.4.4 生态公益林健康经营措施 |
5.5 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效益 |
5.5.1 生态效益 |
5.5.2 经济效益 |
5.5.3 社会效益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3)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进展 |
1.2.1 农业技术综合评价 |
1.2.2 工程技术综合评价 |
1.2.3 生物技术综合评价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生态技术评价理论分析 |
2.1 生态技术评价依据 |
2.1.1 评价目的 |
2.1.2 被评价对象 |
2.1.3 评价者 |
2.1.4 评价指标及指标体系 |
2.1.5 权重系数 |
2.1.6 综合评价模型 |
2.1.7 评价结果 |
2.2 生态技术评价原则 |
2.3 生态技术评价思路 |
2.3.1 事前评价 |
2.3.2 事中评价 |
2.3.3 事后评价 |
2.4 生态技术评价过程 |
2.4.1 确定研究范围 |
2.4.2 评价指标的筛选和归一化 |
2.4.3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
2.4.4 构建最终指标体系 |
第3章 北方土石山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3.1 燕山山区板栗林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3.1.1 研究方法 |
3.1.2 数据分析 |
3.1.3 结果与分析 |
3.2 燕山山区坡地果园水土流失生态治理技术 |
3.2.1 研究区概况 |
3.2.2 板栗林土壤侵蚀防治生态技术 |
3.3 不同生态技术下土壤侵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的典型相关分析 |
3.3.1 小区布设 |
3.3.2 数据来源和处理方法 |
3.3.3 典型相关分析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4.1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研究进展 |
4.1.1 治沙沙障比选 |
4.1.2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趋势 |
4.2 京津风沙源区生态技术评价体系构建 |
4.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4.2.2 京津风沙源区沙障固沙技术评价体系 |
4.3 基于分层模糊积分法的沙障固沙技术综合评价 |
4.3.1 评价对象 |
4.3.2 指标值及隶属度的计算 |
4.3.3 综合评价值计算 |
4.4 小结 |
第5章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5.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研究进展 |
5.1.1 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工程 |
5.1.2 石漠化生态工程治理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
5.2 基于TOPSIS法的南方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
5.2.1 研究区概况 |
5.2.2 研究方法 |
5.2.3 指标体系建立 |
5.3 西畴县岩溶区石漠化生态治理模式综合评价 |
5.4 小结 |
第6章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与筛选 |
6.1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研究进展 |
6.2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指标体系 |
6.2.1 研究区概况 |
6.2.2 研究方法 |
6.2.3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6.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工程关键技术评价 |
6.3.1 数据来源 |
6.3.2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黄土高原生态治理技术评价 |
6.4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黄柳插穗指标与成活率及生根状况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设计 |
2.2 插床准备与管理 |
2.3 调查指标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长度与黄柳插穗成活率及生根状况的关系 |
3.1.1 长度与黄柳插穗成活率的关系 |
3.1.2 长度与黄柳插穗生根状况的关系 |
3.2 龄级与黄柳插穗成活率及生根状况的关系 |
3.2.1 龄级与黄柳插穗成活率的关系 |
3.2.2 龄级与黄柳插穗生根状况的关系 |
3.3 径级与黄柳插穗成活率及生根状况的关系 |
3.3.1 径级与黄柳插穗成活率的关系 |
3.3.2 黄柳插穗生根状况与径级的关系 |
3.4 采穗植株性别与黄柳插穗成活率及生根状况的关系 |
3.4.1 采穗植株性别与黄柳插穗成活率的关系 |
3.4.2 采穗植株性别与黄柳插穗生根状况的关系 |
4 讨论与结论 |
(5)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巨菌草生长特性和防风固沙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菌草的概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防风固沙方面的研究 |
1.2.2 乌兰布和沙漠方面的研究 |
1.2.3 生物量和根系方面的研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气候条件 |
2.2.1 研究区基本气候 |
2.2.2 风速风向特征 |
2.3 地质地貌 |
2.4 土壤特征 |
2.5 植被特征 |
2.6 经济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研究方法 |
3.2.1 样地布设 |
3.2.2 巨菌草样地的人工配置 |
3.2.3 巨菌草生物指标的测定 |
3.2.4 巨菌草根系分布的测定 |
3.2.5 近地表风速、风沙流的测定 |
3.2.6 风沙流结构及粗糙度的测定 |
3.3 技术路线图 |
3.4 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巨菌草生物特征指标 |
4.1.1 巨菌草总生物量 |
4.1.2 巨菌草地下生物量的空间分布 |
4.1.3 巨菌草植株不同生长时期高度的变化 |
4.1.4 巨菌草样地疏透度的变化 |
4.1.5 小结 |
4.2 巨菌草的根系空间分布 |
4.2.1 巨菌草的根系体积密度(RV)的分布。 |
4.2.2 巨菌草的根长密度(RLD)的分布 |
4.2.3 巨菌草的根数密度(RND)的分布 |
4.2.4 标准根系密度(RD)的分布 |
4.2.5 小结 |
4.3 防风效果分析 |
4.3.1 巨菌草样地的风速廓线特征 |
4.3.2 巨菌草样地的防风效应 |
4.3.3 小结 |
4.4 固沙效果分析 |
4.4.1 100cm内各样地的风沙流结构 |
4.4.2 近地表30cm各样地的风沙流结构 |
4.4.3 不同配置巨菌草样地的固沙效果 |
4.4.4 小结 |
5 讨论 |
5.1 巨菌草的生长特性 |
5.2 巨菌草的根系分布及潜在防风固沙效果 |
5.3 不同配置巨菌草对风速的扰动作用 |
5.4 不同配置巨菌草对近地表风沙流的控制作用 |
5.5 刈割对巨菌草近地表风沙流的影响 |
6 结论 |
7 展望和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6)黄柳扦插繁育插穗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2 黄柳研究概况 |
1.2.1 生物学特性 |
1.2.2 研究进展 |
1.3 扦插繁殖研究进展 |
1.3.1 影响扦插繁殖内在因素 |
1.3.2 影响扦插繁殖外在因素 |
2 试验区概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试验材料与设计 |
3.2.1 试验材料采集及处理 |
3.2.2 试验设计 |
3.2.3 插床准备与管理 |
3.2.4 数据调查 |
3.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4 技术路线图 |
4 结果与分析 |
4.1 黄柳插穗长度与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关系 |
4.1.1 插穗长度与成活率的关系 |
4.1.2 插穗长度与生根状况的关系 |
4.1.3 插穗长度与新枝生长状况的关系 |
4.1.4 插穗长度与生物量的关系 |
4.1.5 插穗根系和枝条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
4.2 黄柳插穗龄级与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关系 |
4.2.1 插穗龄级与成活率的关系 |
4.2.2 插穗龄级与生根状况的关系 |
4.2.3 插穗龄级与新枝生长状况的关系 |
4.2.4 插穗龄级与生物量的关系 |
4.2.5 插穗根系和枝条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
4.3 黄柳插穗径级与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关系 |
4.3.1 插穗径级与成活率的关系 |
4.3.2 插穗径级与生根状况的关系 |
4.3.3 插穗径级与新枝生长状况的关系 |
4.3.4 插穗径级与生物量的关系 |
4.3.5 插穗根系和枝条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
4.4 黄柳插穗采集植株性别与成活率及生长状况的关系 |
4.4.1 采穗植株性别与成活率的关系 |
4.4.2 采穗植株性别与生根状况的关系 |
4.4.3 采穗植株性别与新枝生长的关系 |
4.4.4 采穗植株性别与生物量的关系 |
4.4.5 插穗根系和枝条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浑善达克沙地3种治理模式植被恢复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沙漠化防治进展 |
1.3 浑善达克沙地防治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形地貌 |
2.3 气候 |
2.4 水文 |
2.5 土壤状况 |
2.6 植被状况 |
2.7 社会经济概况 |
2.8 民族文化 |
2.9 生态环境状况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样地设置 |
3.3 研究方法 |
3.3.1 资料收集 |
3.3.2 野外调查 |
3.4 数据处理 |
4 浑善达克沙地3种典型治理模式及植被恢复效益分析 |
4.1 飞播模式 |
4.1.1 技术方法及措施 |
4.1.2 植被恢复效益分析 |
4.2 围封模式 |
4.2.1 技术方法及措施 |
4.2.2 植被恢复效益分析 |
4.3 生物沙障 |
4.3.1 技术方法及措施 |
4.3.2 植被恢复效益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飞播模式植被恢复效益 |
5.1.2 围封模式植被恢复效益 |
5.1.3 生物沙障模式植被恢复效益 |
5.1.4 三种模式植被恢复效益比较分析 |
5.2 结论 |
6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8)浑善达克沙地黄柳再生沙障插穗指标(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自然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9)聚乳酸纤维沙袋沙障降解老化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荒漠化发展现状 |
1.2.2 荒漠化防治措施研究 |
1.2.3 聚乳酸材料及其降解老化性能研究进展 |
1.2.4 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性能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乌兰布和沙漠吉兰泰试验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水文条件 |
2.1.5 土壤状况 |
2.1.6 植被状况 |
2.2 毛乌素沙地乌兰木伦试验区概况 |
2.2.1 地理位置 |
2.2.2 地质地貌 |
2.2.3 气候特征 |
2.2.4 水文条件 |
2.2.5 土壤状况 |
2.2.6 植被状况 |
第三章 聚乳酸沙障在沙区环境下的降解老化过程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法 |
3.2.3 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过程中力学性能的变化 |
3.3.2 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过程中失重率变化 |
3.3.3 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过程中化学性能的变化 |
3.3.4 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过程中热性能的变化 |
3.3.5 不同铺设时间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过程中表面微观形态变化 |
3.3.6 常规化纤材料沙障的降解老化性能研究 |
3.4 小结 |
第四章 铺设位置对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性能影响研究 |
4.1 引言 |
4.2 研究区 |
4.3 试验材料及方法 |
4.3.1 试验材料 |
4.3.2 试验设计及方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不同铺设规格聚乳酸沙障的降解老化性能研究 |
4.4.2 沙丘不同坡位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性能研究 |
4.4.3 丘间低地沙土掩埋对聚乳酸沙障降解老化性能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五章 聚乳酸沙障改进应用及其效果评价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5.2.1 试验材料 |
5.2.2 试验方法 |
5.2.3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几何指标的影响 |
5.3.2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织物密度的影响 |
5.3.3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织物孔径大小的影响 |
5.3.4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单丝细度的影响 |
5.3.5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化学性能的影响 |
5.3.6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热性能的影响 |
5.3.7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力学性能的影响 |
5.3.8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表面形态的影响 |
5.3.9 煮沸处理对聚乳酸沙障减少漏沙的作用效果 |
5.3.10 聚乳酸沙障在现地使用时的最佳煮沸时间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10)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对绿洲和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对绿洲的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对沙产业的研究现状 |
1.2.3 国外对沙产业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乌兰布和沙漠的基本情况 |
2.1 乌兰布和沙漠现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土壤 |
2.1.5 植被 |
2.1.6 水文水资源状况 |
2.1.7 社会经济条件 |
2.2 乌兰布和沙漠的危害及治理 |
2.2.1 乌兰布和沙漠危害 |
2.2.2 乌兰布和沙漠治理 |
2.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历史 |
2.3.1 古绿洲历史与乌兰布和沙漠成因 |
2.3.2 旧绿洲发展过程 |
2.3.3 新绿洲的现代发展过程 |
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 |
3.1 沙漠绿洲沙产业概念 |
3.2 沙漠绿洲可持续发展战略 |
3.3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3.4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 |
3.4.1 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构建原则 |
3.4.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建设 |
3.4.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
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发展条件分析 |
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发展沙产业的资源优势 |
4.1.1 自然地理特征及区位优势 |
4.1.2 光热资源优势 |
4.1.3 水资源优势 |
4.1.4 土地资源优势 |
4.1.5 植被资源优势 |
4.1.6 农业基础优势 |
4.2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
4.2.1 风沙灾害 |
4.2.2 土地沙化、土壤盐渍化 |
4.2.3 灌溉设施滞后,运行不合理 |
4.2.4 自然灾害频繁 |
4.2.5 人口压力过大 |
4.2.6 农业结构不合理 |
4.2.7 科技相对落后 |
4.2.8 产业结构不合理 |
4.3 沙产业发展态势 |
4.3.1 沙漠绿洲沙产业开发的自然及社会条件具备 |
4.3.2 沙区开发的技术条件成熟 |
4.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 |
4.4.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风险分析 |
4.4.2 绿洲沙产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4.3 基于模糊评价法的绿洲沙产业风险定量评价模型 |
4.4.4 乌兰布和沙区沙产业发展风险程度定量评价结果分析 |
5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预测 |
5.1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 |
5.1.1 城乡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 |
5.1.2 沙产业与生态经济建设一体化发展模式 |
5.1.3 高效节水设施农业发展模式 |
5.1.4 以生态治理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
5.1.5 林草种植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
5.1.6 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 |
5.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的发展 |
5.2.1 绿洲沙产业适合发展类型 |
5.2.2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现状 |
5.3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5.4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与经济增长预测模型 |
6 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和政策保障 |
6.1 合理利用水资源,实施节水农业技术 |
6.1.1 水资源对农业发展的承载潜力 |
6.1.2 节水农业的具体措施 |
6.2 增加林草植被,完善防护林体系 |
6.2.1 绿洲外围封沙育林育草恢复天然植被 |
6.2.2 营造绿洲边缘防风固沙林 |
6.2.3 完善绿洲内部农田林网建设 |
6.2.4 严禁乱砍滥伐,合理利用沙区野生植物资源 |
6.3 合理开发光热土地资源 |
6.3.1 光热资源生产潜力分析 |
6.3.2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
6.3.3 提高农产品转化效益 |
6.4 科学合理的规划产业布局 |
6.5 发展循环经济,扶持龙头企业,完善产业体系 |
6.6 制定优惠的政策 |
6.6.1 制定优惠政策,对政府的推动和引导机制进行完善 |
6.6.2 制定沙产业发展政策及配套相关政策 |
6.6.3 形成沙产业发展的科学评估与决策机制 |
6.7 资金与法律政策支持 |
6.7.1 法律支持 |
6.7.2 资金支持 |
7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黄柳生物再生网障在乌兰布和沙区的推广应用与栽培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黄柳插穗指标研究[J]. 刘博,刘冠志,张瑞麟,兰庆,刘果厚.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21(04)
- [2]浑善达克沙地正蓝旗沙化土地生态修复规划[D]. 刘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3]典型国家生态工程关键技术评价理论、方法与实证研究[D]. 丁新辉.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2020
- [4]黄柳插穗指标与成活率及生根状况关系[J]. 鄂佳庆,刘果厚,刘冠志,马少薇,兰庆,郭娇.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18(02)
- [5]黄河乌兰布和沙漠段巨菌草生长特性和防风固沙效果研究[D]. 吴强.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6]黄柳扦插繁育插穗指标研究[D]. 鄂佳庆.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2)
- [7]浑善达克沙地3种治理模式植被恢复效益分析[D]. 王健.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7(01)
- [8]浑善达克沙地黄柳再生沙障插穗指标[J]. 刘冠志,刘果厚,刘哲荣,希吉日,姜莹,张瑞麟,刘利红.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5(05)
- [9]聚乳酸纤维沙袋沙障降解老化性能研究[D]. 原伟杰.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4(10)
- [10]乌兰布和沙漠绿洲沙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韩永光.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