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处理器采购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杉[1](2021)在《基于多斜积分的高精度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地球物理观测理论和技术的发展,高性能地震前兆观测仪器的需求日益增加。数据采集系统是前兆观测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直接影响前兆观测的数据质量。目前前兆数据采集器所采用的A/D转换模块多是Σ-Δ型A/D转换器,因而数据采集器的性能受限于A/D转换芯片的性能。高性能A/D转换芯片的供应容易受限,超过24位的A/D转换器在市面上十分稀缺,而且成本居高不下,严重限制了地震观测仪器的大规模使用与推广。因此,另辟蹊径研究适宜于地震前兆观测的高性能数据采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了基于多斜积分A/D转换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案。针对前兆观测低采样率、高分辨率的特点,在数据采集系统中引入积分A/D转换技术,为地震观测数据采集器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较新的技术探索方式。设计了高稳定度电压基准源与高分辨率时间间隔测量电路,提高了积分的稳定性和转换的分辨率。本文主要就多斜积分A/D转换技术及其在地震前兆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做出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提出基于多斜积分A/D转换技术的数据采集方案。在双斜积分A/D转换技术的基础上,对多斜积分技术展开研究,提高转换分辨率。给出多斜积分A/D转换的硬件与软件方案。高稳定电压基准研究。以LTZ1000电压基准芯片为核心设计电压基准源,以获得高稳定性的电压基准,为积分电路提供可靠的基准电压。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该基准源的时间稳定性达到1.9ppm/h。同时,该模块可以广泛应用于其余精密测量领域。精密时间间隔测量技术研究。为了提高积分时间间隔的测量分辨率,对时间数字转换技术进行研究,完成相关硬件、软件设计,并进行测试与分析。实验测试结果表明,平均测量100次时,对于1ms以下的时间间隔测量标准差小于450ps、对于100ms以下的时间间隔测量标准差小于53ps。地震数据降噪算法研究。将小波算法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结合,提出一种改进的地震数据降噪算法,降低数据噪声,提高测量质量,并给出了算法的软件实现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对于非平稳信号,改进算法降噪处理效果优于单一的小波降噪算法和经验模态分解降噪算法。对以上研究内容所涉及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进行研究与讨论,提出硬件、软件部分的具体方案。设计仿真实验、测试、数值实验对方案的效果进行验证。对各模块进行功能、参数测试,对相关算法进行数值实验。结果分析表明,电压基准源稳定性及时间间隔测量分辨率满足预期,设计方案满足测量需求,改进算法的降噪效果优于单一的小波算法、经验模态分解算法,具有一定理论意义与工程应用价值。
付荣豆[2](2021)在《收藏币包装盒拍照机器人系统开发》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钱币市场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收藏币。采用传统人工方式对收藏币进行分拣和识别,人工和设备成本较高,并且长时间不断重复容易造成身体和视觉上的疲劳,影响身心健康。本文开发了一套收藏币包装盒拍照机器人控制系统,可实现对收藏币包装盒夹取、升降、定位、翻转和图像采集等一系列全自动拍照工艺流程。构建了“PC+工业相机+嵌入式控制器”的控制系统总体架构。PC端作为上位机负责的人机交互、数据通讯和参数设置等功能;工业相机通过以太网与PC端连接,用于收藏币包装盒图像的采集;下位机嵌入式控制器负责完成6轴电机的运动控制、传感器信号的采集以及对机器人的全自动化控制等;上位机PC端和下位主控制器通过CAN总线数据传输,并定制了CAN总线的应用层协议。选用高性能STM32F4为主控制器芯片,完成了控制器硬件电路设计。硬件接口主要包括最小系统模块、供电模块、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步进电机控制模块、CAN总线数据通信和存储模块等。基于UCOS-Ⅲ操作系统的设计开发了嵌入式软件设计,完成了6轴步进电机运动控制、限位开关接口控制、CAN总线通讯功能和信号采集功能等。设计上位机人机交互软件,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并完成了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收藏包装盒拍照机器人结构设计合理、系统运行稳定、图像采集清晰、质量高,可以进行手动、自动模式操作选择,能够满足大批量收藏币包装盒图像采集使用需求。
桑朝春[3](2021)在《基于半桥电路的高压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及组网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压电陶瓷作为微位移领域的一款复合功能材料,在精确定位、精确测量、微生物工程、航空航天、军事研究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市场,因此本文针对压电陶瓷在震动平台测试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设计一款高电压大电流压电陶瓷驱动电源,通过对该驱动电源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满足设计需求。文中通过对压电陶瓷特性的研究与分析,了解到压电陶瓷的起源以及相关应用原理,并对其驱动原理进行分析,同时列出压电陶瓷的一些相关特性。通过研究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驱动方式,了解到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两大类驱动方式。通过对国内外相关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研究,了解到国内市场的压电陶瓷驱动电源性能指标相比国外市场的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存在差距。通过分析压电陶瓷的不同驱动方式,并针对此次课题的实际需求以及文中所选P-035.80P型压电陶瓷的各项性能参数,选择使用开关式驱动方式作为此次课题的设计方案,在文中给出了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整体设计结构,并对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的各部分电路进行分析。为满足设计需求,选择半桥电路作为主驱动电路。为满足实际中随机信号的测试、高电压大电流输出以及相关数据采集的要求,最终采用四路半桥电路并联的方案,并进行总体设计方案的分析及研究。此驱动电源在硬件电路上主要包含核心控制单元电路、数据采集电路、驱动电路、通信模块等四部分。核心控制电路主要利用微控制器进行数据的读取以及发送并对主驱动电路进行控制;数据采集电路主要对小信号发生器、输出电压电流等相关数据进行采集;驱动电路是本文设计的核心,主要将微控制器的驱动信号转换为实际功率驱动信号;通信模块主要是将压电陶瓷驱动电源连接至总线网络进行组网,将系统状态数据进行上传,通过PC端进行监控。本文设计驱动电源软件方案主要分为硬件电路下位机控制软件程序以及PC端上位机软件。下位机软件程序设计主要对微控制器的时钟配置以及相关硬件的通信协议进行分析研究。上位机软件设计主要分析应用的主要框架以及设计模式,并介绍相关功能。通过以上理论方案研究,进行相关实验验证,实验表明本文中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在电压输出线性度、稳定度以及电流输出稳定度、频率响应等指标均有良好的性能。满足在模拟5u F负载的情况下,输出电压0-900V,输出电流6A以上,频率响应范围5Hz-2000Hz的要求,同时在真实负载测试下,满足设计要求。
周胜国[4](2021)在《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AGV导航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人工智能机器人飞速发展,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能变电站中得到广发应用,特别是AGV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成熟。自动引导小车(Automated Guided Vehicle,AGV)对工厂车间智能无人化巡检、运输、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起着重要作用。在工厂车间中,AGV定位导航技术是安全高效工作的必要保障,因此本课题主要针对AGV的定位和导航技术展开研究。首先介绍了本课题AGV上位机和车体整体结构,然后主要对车体控制器、AGV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定位和导航技术、信息融合的方法策略等问题,最后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试验测试验证。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首先介绍AGV的研究背景。通过分析AGV在信息融合方面国内和国外当前研究的基本状况,提出现存的很多问题,针对现存的问题树立了研究目标,分析了研究意义,确定了主要研究内容;然后根据实际需求,为了容易部署,后期运维和升级方便,设计了AGV总体结构,介绍了它的工作原理;主要设计了车体结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介绍各个模块的功能,每个模块主要功能器件的选型;最后根据AGV系统的设计要求,着重对控制系统硬件电路图进行设计。2、在方便部署建设的基础上,选用栅格法建立环境地图模型。研究基于激光雷达的地图构建和定位方法,通过激光雷达SLAM方法,对激光雷达采集的环境信息特征进行提取,实现了AGV地图构建和绝对定位[1];然后改进了AMCL测距定位算法来提高定位精度,对惯性传感器采集的信息和里程计采集的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实现AGV的相对定位。在以上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两种定位方法的基础上,设计了定位信息融合策略。结果表明,通过数据融合后的定位方法可以更有效地解决AGV的定位受干扰的问题。3、采用了基于激光导航和惯性导航相结合的AGV导航方法实现AGV的导航。首先介绍了常见的全局导航方法,主要针对惯性导航技术进行了研究[2];然后对于直接采集的导航数据对AGV定位不准确,有漂移的问题,采用模糊PID算法对采集的导航数据处理,处理后的导航效果显着;针对激光雷达导航和惯性导航两种导航方法,根据信息融合信息层次,设计融合策略,建立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导航信息融合模型;最后设计了避障方法。根据定位、导航、避障中用到的传感器和AGV运行参数,在不同的运行工况下,制定了相应的控制策略。4、本课题选定了开发语言和数据库,通过编程设计AGV软件系统各功能模块。AGV软件和硬件系统设计安装完成后,将两者联通调试,试验测试系统的整体功能,验证了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控制策略和算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基于以上设计,通过搭建软硬件实验环境和在工厂车间中实际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AGV安装、运维、升级方便,在工况环境下能够正常运行,通过信息融合后,定位精度和导航精度都有所提升。本课题设计的AGV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林振华[5](2021)在《梅特勒-托利多仪表研发成本的控制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4.0以来,企业面临全球化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竞争。企业的压力与日俱增,面临巨大的挑战诸如如何缩短项目研发时间、如何降低公司的库存水平、如何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等。另外在信息化和数据化推动下,企业产品的迭代速度也变得更快。产品迭代是否成功取决于新产品带给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企业必须考虑产品的成本、开发周期、产品质量、投资风险等因素。成本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备能力。本文以梅特勒托利多仪表研发为背景,对仪表研发成本的控制管理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研究,目的在于合理控制仪表的研发成本,获取更好的经济利益。针对当前企业研发成本的控制管理现状,本文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收集并归纳问题,并分析可能的原因。然后结合企业的现状,重点关注仪表研发的需求阶段、设计阶段、试生产阶段及退市阶段,提出了一系列研发成本的控制管理措施。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措施应用到具体的仪表研发中。相比于以前,新的措施节省了开发时间三分之一,并减少研发投入百分之二十以上。本文提出的控制管理措施,避免了单一成本控制方法的局限性及水土不服的问题,而是将目标成本管理、价值工程、作业成本管理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思想进行融合,针对仪表研发的特点制定的有效措施。这一系列的措施可以为更多类似的企业进行研发成本的控制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有利于缩短研发时间,减少研发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也可以确保新产品研发成功。
潘涛[6](2021)在《智能蓄电池组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在电力系统中,蓄电池组通常用于在电力系统厂站端内部为各类电力设备提供备用电源,能够在正常供电中断后自动进行电源切换,确保厂站端的电力设备能够平稳可靠运行。所以蓄电池组的信息化管理是电力企业内部业务升级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套应用于所在供电公司的智能蓄电池组监测系统,该系统中包括了厂站端的总线通信网络以及配套硬件体系,以及上层管理软件的功能体系。在技术方案中主要采用Modbus通信协议及串口通信技术实现厂站端现场的数据交互,利用BMM监测装置对蓄电池组进行现场监测和操作,同时基于TCP/IP技术实现与上层管理软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在上层管理软件中基于C/S网络模式以及.NET平台开发技术、SQL Server数据库建立面向终端用户的软件功能体系。通过在公司的电力通信专网、内部业务网络和各个厂站端的总线通信环境下进行系统部署,能够实现对厂站端蓄电池组的远程状态监测与控制管理。系统上层管理软件中包含的功能主要分为电池状态监测、电池测试管理、历史数据查看和系统参数设置管理等方面,并采用Windows Server后台服务的形式进行功能应用和发布。在本文中针对蓄电池组的硬件体系结构设计、软件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等关键技术方案进行了考察研究,同时按照公司现有的信息化资源体系,在.NET平台下采用C#技术进行了功能开发,并利用嵌入式开发技术对厂站端控制节点中的数据交互过程进行开发实现。智能蓄电池组监测系统能够将公司的各个厂站端中的蓄电池组采用远程管理的方式进行监测和维护,提高蓄电池组的运维管理效率,促进厂站端内部二次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高公司的电网总体运营能力。
俞静[7](2020)在《基于近红外光谱传感器的糖尿病患者饮食监测系统》文中提出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而快速提高,尤其体现在饮食方面,但许多人的饮食习惯并不合理,这导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快速上升。在预防及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饮食治疗是关键因素。饮食治疗主要依赖于个人对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坚持,然而部分人群由于各种原因并不能长期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随着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发展,它被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食品检测领域中。综上,本文设计了一套基于近红外光谱传感器的糖尿病患者饮食监测系统。本文设计的糖尿病患者饮食监测系统由便携式数据采集终端、手机APP和云服务器模块组成。该系统使用微处理器STM32F103作为数据处理模块,采用数字多通道近红外光谱传感器组AS7265x作为食品近红外光谱数据的采集模块,另外利用蓝牙作为通信模块与手机APP进行通信,在云服务器上部署数据库以存储患者饮食数据。本文为该系统设计了两个应用实例,分别是食物种类识别和食物含糖量检测,通过这两个应用来实时指导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饮食。在食物种类识别应用中使用支持向量机算法对样本数据进行训练生成食物种类识别模型,在食物含糖量检测应用中,对比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和偏最小二乘算法所生成的食物含糖量检测模型,最终选择偏最小二乘算法作为食物含糖量检测算法。本系统工作流程为:患者使用便携式数据采集终端对食物的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到的数据将会实时显示在手机APP上,并在APP中使用相应的算法进行含糖量分析并显示分析结果,在云服务器上的数据库中存储患者的历史饮食记录和血糖值并在PC端WEB页面予以显示。本课题为糖尿病患者所设计的两个应用实例表明该饮食监测系统可以实时的指导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除此之外,患者还可以在web页面查看其存储的日常饮食记录和血糖值,方便患者对自身饮食和血糖的长期控制。
刘伟岩[8](2020)在《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文中指出2008年经济危机后,为摆脱经济下行的轨道,美国、日本、德国先后提出了“重振制造业”(2009年)、日本版“第四次工业革命”(2010年)、“工业4.0”(2012年)等战略计划,而我国也于2015年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行动纲领。这些战略规划的陆续出台拉开了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Io T)、人工智能(AI)等为标志的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帷幕。而作为第二经济大国,我国应如何借助于这一难得机遇来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则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回顾日本走过的“路”可知,其也曾作为“第二经济大国”面临过相似的难题,且从中日经济发展历程比较和所面临的“三期叠加”状态来看,我国现阶段也更为接近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而日本却在当时的情况下借助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国内产业的改造升级。基于此,本文以日本为研究对象并将研究阶段锁定在其取得成功的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这一时期,进而研究其所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以期为我国接下来要走的“路”提供极具价值的指引和借鉴。在对熊彼特创新理论以及新熊彼特学派提出的技术经济范式理论、产业技术范式理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和部门创新体系理论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借助于此从创新体系的视角构建了“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分析框架,即:从整体产业体系来看,其属于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过程,该过程是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且两者间的匹配性决定着产业升级的绩效;而深入到具体产业来看,其又是通过催生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来实现的,对于此分析的最佳维度则是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同样地,两者间的匹配性也决定着各产业升级的成效。回顾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可知,其呈现出三个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重化型”化,70~80年代的“轻薄短小”化,以及90年代后的“信息”化。其中,“轻薄短小”化阶段是日本发展最为成功的时期,也是本文的研究范畴所在。分析其发生的背景可知:虽然效仿欧美国家构建的重化型产业结构支撑了日本经济“独秀一枝”的高速发展,但在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后,这一产业结构所固有的局限性和问题日渐凸显,倒逼着日本垄断资本进行产业调整;而与此同时,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恰为其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但是这种机遇对于后进国来说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机会均等”的,该国能否抓住的关键在于其国内的技术经济发展水平,而日本战后近20年的高速增长恰为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且“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技术发展战略又在较短的时间内为其积累了殷实的技术基础。在这一背景下,借助于上文所构建的理论分析框架,后文从创新体系的视角解释了战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是如何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以及日本为何更为成功的。就整体产业体系而言,科技革命的发生必然会引致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进而推动产业升级,且这一过程是在由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以及创新主体联盟等构建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实现的。战后科技革命的发源地仍是美国,日本的参与借助的是范式转换过程中创造的“第二个机会窗口”,换言之,日本的成功得益于对源于美国的新技术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技术经济范式呈现出“应用开发型”特点。而分析日本各创新主体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创新行为可以发现,无论是政府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等支持创新的行为,还是企业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遵循“现场优先主义”原则、实施“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以及培训在职人员等创新行为,或是大学和科研机构针对产业技术进行研究、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以及培养理工科高科技人才等行为,亦或是“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型的创新主体联盟联合攻关尖端技术、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等行为都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微电子技术发展潜力的。而这种“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间的相匹配正是日本能够更为成功地借力于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根因所在。进一步地从具体产业来看,科技革命引致的技术经济范式转换表现为新兴技术转化为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和改造传统产业技术范式的过程,这也是科技革命“双重性质”的体现。而对这一层面的分析则要用到能够体现“产业间差异性”的部门创新体系。在选取半导体产业和计算机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代表,以及选取工业机器产业(以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为主)和汽车产业作为微电子技术改造传统机械产业的典型后,本文的研究发现:由于这些产业在技术体制、所处的产业链位置、所在的技术生命周期阶段等方面的不同,其产业技术范式是相异的,而日本之所以能够在这些产业上均实现自主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就在于日本各创新主体针对不同的产业技术范式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分别形成了与之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而进一步比较各部门创新体系可知,日本政府和企业等创新主体针对“催新”和“改旧”分别形成了一套惯行的做法,但在这两类产业升级间又存在显着的差异,即:日本政府在“催新”中的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中均表现出了贯穿始终的强干预性,尤其是在计算机产业上;而在“改旧”中则干预相对较少,主要是引导已具备集成创新能力的“逐利性”企业去发挥主体作用。作为一种“制度建设”,创新体系具有“临界性”特点且其优劣的评析标准是其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日本能够成功地借力于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推动国内产业升级的经验就在于其不仅构建了与当时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而且注重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加速推进了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并推动了新旧产业的协调发展。但是,这种致力于“应用开发”的“追赶型”创新体系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基础研究能力不足,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以及政府主导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等,这也是日本创新和成功不可持续以致于在20世纪90年代后重新与美国拉开差距的原因所在。现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蓬勃兴起在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追赶先进国家的“机会窗口”的同时,也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追跑”“齐跑”“领跑”并行发展的机遇,并为传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会。由于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我国现阶段所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因此,必须构建极其重视基础研究且具有灵活性的国家创新生态体系,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以及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等。
郭轶舟[9](2020)在《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互联网产业蓬勃兴起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新动能,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增长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互联网产业自身还存在着结构失衡、产业布局不完整、无序竞争现象严重等诸多问题,中美贸易战更突显出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引发国人担忧。因此如何维护我国的互联网产业安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但迄今为止,尚未有文献对互联网产业安全进行探讨。为此本文基于产业安全理论,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的概念,尝试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考察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产业安全状态,通过实证分析,探明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以期在理论上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内容,在实践上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与借鉴。按照发现问题-理论准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逻辑,在具体分析过程中聚焦于“中国互联网产业存在哪些产业安全问题”、“当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处于何种状况”和“主要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是什么”三个具体问题,通过深入分析与论证形成了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中国互联网产业目前在产业发展环境方面存在市场结构呈现寡头垄断趋势、市场绩效整体下降趋势、管理主体分散、资源供给不足、均衡产业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等安全问题;在产业竞争力方面存在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区域产业同构化和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等安全问题;在产业控制力方面存在企业发展所需资金依赖外国资本、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和利用外资政策偏差等安全问题;在网络安全方面存在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等安全问题。(2)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目前处于基本安全,并且在2007-2017年间其安全度呈小幅上升态势,主因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得到大幅改善所致,但由于受到网络安全环境日趋严重、外资对技术控制导致产业控制力下降、产业创新能力不足削弱竞争力三方面的安全威胁,因此我国互联网产业安全总体形势依然严峻。(3)影响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其中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均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4)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措施包括: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完善支持互联网产业发展的资本市场、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和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来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通过建立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来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通过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和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来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第一,建立互联网产业安全分析的理论框架,首次提出互联网安全也是产业安全重要内容的论述,认为国际垄断资本通过占据网络中心节点并利用互联网技术来主导全球各产业链延伸是引发互联网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对产业安全理论做出了有益尝试和拓展。第二,从互联网产业安全内涵实质、互联网产业特征和互联网产业要素环境的变化三个角度出发,提出互联网产业安全主要受到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产业特征、产业要素和国内企业竞争力五大因素影响,通过实证发现自主创新能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显着正向影响,产业竞争力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产业特征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要素环境对自主创新能力和互联网产业安全有正向影响,国内企业竞争力对互联网产业安全具有正向影响,这为政府、监管机构及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与参考。第三,建立以产业发展环境评价、产业竞争力评价、产业控制力评价和网络安全环境评价为主的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实证分析了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状态,得出我国互联网产业整体安全程度处于基本安全状态的结论,为以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李伯洋[10](2020)在《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设计》文中指出随着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新冠疫情的出现,国内外对数字化移动X射线系统(简称移动DR)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移动DR小巧灵活,操作便捷,可以全方位满足隔离病房、ICU、急诊室、呼吸科及疾控中心的特殊使用。患者不用移动地方即可获得诊断,避免了病毒的传播和交叉感染,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医疗服务机构的认可。因此,本文对作者所在企业原有移动DR进行了研究和升级,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采用超级电容技术替代蓄电池作为移动DR的X射线电源;设计了电源输入自适应模块,使其兼容110V和220V交流电输入;增加了电源节能控制,使其省电高效;对运动控制进行了优化,提升了移动DR运动性能。本文首先对企业原移动DR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和总结,对用户需求进行调研分析,确定了系统的主要目标,对系统设计难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系统总体设计。其次,完成了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硬件设计。具体内容包括对超级电容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计算,设计了超级电容组取代锂电池或铅酸电池作为移动DR的X射线电源;为了满足产品出口需要,设计了一种电源输入自适应模块,使移动DR能够在110V或220V交流电的网电环境下工作和充电,还能够在有网电输入与无网电输入之间切换,实现不间断供电;设计以Atemga1280作为MCU的电源管理板,实现了电源节能控制;设计磁位移传感器板取代压力传感器用于检测运动信号输入,降低用户运动控制难度,提升了移动DR的运动操纵性能。然后,完成了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具体内容包括设计电源节能控制的嵌入式软件,根据功能划分了移动DR的运动档和射线档,使系统更节能,提高电源利用率,延长整机待机时间和运动续航能力;设计运动控制系统的嵌入式软件,增加了运动控制方式和速度保持功能,使得移动DR的运动控制更灵活、更精确并节省运动能量消耗。最后,还完成了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的硬件调试和系统测试。内容包括硬件装配、设计的硬件调试和系统测试。硬件调试和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能够满足预期的设计要求。
二、微处理器采购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微处理器采购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多斜积分的高精度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采集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积分型A/D转换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3 精密时间间隔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 |
1.2.4 地震信号降噪技术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1.3.1 本文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的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总体方案及关键技术研究 |
2.1 数据采集总体方案 |
2.2 积分型A/D转换技术 |
2.2.1 A/D转换技术 |
2.2.2 积分型A/D转换技术 |
2.2.3 多斜积分技术 |
2.3 精密时间间隔测量技术 |
2.3.1 直接计数法 |
2.3.2 内插法 |
2.3.3 游标法 |
2.3.4 延迟线法 |
2.4 地震数据降噪算法 |
2.4.1 傅里叶变换降噪算法 |
2.4.2 短时傅里叶变换降噪算法 |
2.4.3 小波阈值算法 |
2.4.4 经验模态分解算法 |
2.4.5 改进算法研究 |
2.5 技术路线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准源及数据采集硬件方案研究 |
3.1 硬件整体方案 |
3.2 基准源模块 |
3.3 基准电压放大电路 |
3.4 滤波模块 |
3.5 积分模块 |
3.6 时间间隔测量模块 |
3.7 数字隔离电路 |
3.8 微处理器 |
3.9 电源模块 |
3.9.1 电源类型 |
3.9.2 供电电流分析 |
3.9.3 电源电路设计 |
3.10 存储模块 |
3.11 PCB设计 |
3.11.1 层叠设计 |
3.11.2 PCB布局 |
3.11.3 PCB布线 |
3.11.4 规则检查与生产 |
3.11.5 焊接与测试 |
3.12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据采集软件方案研究 |
4.1 嵌入式软件研究 |
4.1.1 嵌入式软件总体方案 |
4.1.2 积分控制程序 |
4.1.3 时间间隔测量程序 |
4.1.4 数据存储程序 |
4.2 数据降噪软件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
5.1 仿真实验分析 |
5.1.1 基准电压放大电路仿真 |
5.1.2 滤波电路仿真 |
5.1.3 积分电路仿真 |
5.2 电源测试 |
5.2.1 电源电压测试 |
5.2.2 纹波测试 |
5.3 电压基准源测试 |
5.4 时间间隔测量测试 |
5.4.1 SPI通信测试 |
5.4.2 测量范围 2 |
5.4.3 测量范围 1 |
5.4.4 提高测量精确度的平均算法 |
5.5 数据处理算法实验与结果分析 |
5.5.1 降噪效果对比实验 |
5.5.2 实际地震信号降噪实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分析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收藏币包装盒拍照机器人系统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收藏币包装盒拍照机器人总体设计 |
2.1 机器人本体设计 |
2.2 气动控制系统设计 |
2.3 控制系统架构设计 |
2.4 系统工作流程研究与设计 |
2.5 控制系统通信方式及协议制定 |
2.5.1 控制系统通讯方式选择 |
2.5.2 CAN总线协议制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控制系统硬件总体方案设计 |
3.2 控制器最小系统模块 |
3.2.1 芯片外围电路设计 |
3.2.2 调试接口和复位电路 |
3.3 控制器供电模块设计 |
3.3.1 24V转5V-0 电路设计 |
3.3.2 5V-0转5V电路设计 |
3.3.3 5V转3.3V电路设计 |
3.4 步进电机控制信号电路设计 |
3.5 DO接口电路设计 |
3.6 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 |
3.6.1 编码器接口电路设计 |
3.6.2 限位开关接口电路设计 |
3.7 存储模块电路设计 |
3.8 通讯模块电路设计 |
3.8.1 CAN通讯电路设计 |
3.8.2 RS-485 通讯电路设计 |
3.9 嵌入式控制器PCB设计 |
3.10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控制系统软件程序设计 |
4.1 控制器应用程序设计 |
4.2 UCOS-Ⅲ实时操作系统 |
4.2.1 UCOS-Ⅲ操作系统在ARM移植 |
4.2.2 UCOS-Ⅲ任务管理 |
4.2.3 UCOS-Ⅲ中断控制 |
4.3 电机运动控制程序设计 |
4.3.1 开环电机运动控制算法 |
4.3.2 闭环电机运动控制算法 |
4.4 传感器模块程序设计 |
4.5 CAN总线通讯程序设计 |
4.6 数据储存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与结果分析 |
5.1 实验平台搭建 |
5.2 控制器功能模块测试 |
5.2.1 CAN总线通讯测试 |
5.2.2 气动控制测试 |
5.2.3 步进电机JOG运动测试 |
5.2.4 步进电机运动性能测试 |
5.3 整机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论文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半桥电路的高压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及组网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压电陶瓷概述 |
1.3 国内外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研究现状 |
1.3.1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国内外产品分析 |
1.3.2 压电陶瓷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以及章节安排 |
1.4.1 课题研究内容 |
1.4.2 论文内容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系统原理 |
2.1 压电陶瓷应用、驱动原理及特性 |
2.1.1 压电陶瓷应用原理 |
2.1.2 压电陶瓷驱动原理 |
2.1.3 压电陶瓷特性 |
2.2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驱动技术 |
2.2.1 直流放大式驱动方式 |
2.2.2 开关式驱动方式 |
2.3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设计方案 |
2.3.1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系统构成 |
2.3.2 压电陶瓷选型 |
2.3.3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控制芯片 |
2.3.4 半桥电路拓扑 |
2.3.5 上位机设计 |
2.4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组网设计 |
2.4.1 通信协议 |
2.4.2 网络拓扑结构 |
2.5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设计规范 |
2.6 本章小结 |
3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硬件电路 |
3.1 驱动电源硬件电路整体结构 |
3.1.1 驱动电源电路结构 |
3.1.2 通信模块电路结构 |
3.2 主驱动电路分析 |
3.2.1 半桥电路工作原理分析 |
3.2.2 LC滤波电路分析设计 |
3.2.3 半桥MOS管选型及驱动电路设计 |
3.3 功耗分析 |
3.3.1 开关损耗 |
3.3.2 驱动损耗 |
3.3.3 导通损耗 |
3.4 DSP核心控制电路 |
3.4.1 主芯片电路设计 |
3.4.2 主芯片电源模块设计 |
3.5 电压电流反馈电路 |
3.6 CAN收发器电路 |
3.7 本章小结 |
4 硬件电路仿真及系统软件 |
4.1 半桥电路仿真分析 |
4.2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下位机软件 |
4.2.1 软件开发环境 |
4.2.2 系统软件流程 |
4.2.3 TMS320F28335 系统初始化 |
4.2.4 主驱动软件分析 |
4.2.5 CAN通信软件分析 |
4.3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上位机软件 |
4.3.1 上位机功能 |
4.3.2 上位机数据传输流程 |
4.3.3 上位机界面 |
4.4 本章小结 |
5 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实验验证 |
5.1 驱动电源实验平台 |
5.2 驱动电源性能测试 |
5.2.1 阶跃响应测试 |
5.2.2 输出电流稳定性测试 |
5.2.3 输出电压线性度测试 |
5.2.4 输出电压稳定性测试 |
5.2.5 频率响应测试 |
5.2.6 大电流输出测试 |
5.3 驱动电源真实负载测试 |
5.4 通信测试 |
5.5 指标完成度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AGV导航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AGV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信息融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第2章 AGV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2.1 AGV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2.1.1 AGV的需求分析和研究技术路线 |
2.1.2 AGV系统整体的结构设计 |
2.2 AGV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流程 |
2.2.1 AGV的工作原理 |
2.2.2 AGV的控制流程设计 |
2.3 AGV的车体结构设计 |
2.3.1 AGV车体结构设计 |
2.3.2 AGV动力系统设计 |
2.3.3 AGV控制模块设计 |
2.4 AGV各模块主要器件选型 |
2.4.1 微处理器和通信模块选型 |
2.4.2 电机及其驱动器选型 |
2.4.3 传感器和电源选型 |
2.5 AGV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2.5.1 控制系统电路结构设计 |
2.5.2 微处理器单元及其周围电路 |
2.5.3 电源管理单元电路 |
2.5.4 数据采集和滤波单元电路 |
2.5.5 接口单元及人机交互单元电路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多传感器AGV融合定位技术 |
3.1 引言 |
3.2 AGV栅格地图的建立 |
3.2.1 几种常见的AGV地图 |
3.2.2 栅格地图创建方法 |
3.3 基于激光雷达的地图构建和定位方法 |
3.3.1 激光雷达SLAM方法 |
3.3.2 特征提取技术研究 |
3.4 基于改进AMCL算法的测距定位数据融合技术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AGV全局导航信息融合技术 |
4.1 AGV全局导航方法 |
4.2 惯性导航技术 |
4.2.1 硬件介绍和算法简介 |
4.2.2 姿态解算算法研究 |
4.2.3 姿态实验分析 |
4.2.4 航迹推算定位算法研究 |
4.2.5 航迹实验验证分析 |
4.3 基于模糊PID的 AGV控制技术 |
4.3.1 AGV运动模型建立 |
4.3.2 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4.3.3 仿真与实验 |
4.4 AGV导航数据的信息融合方法 |
4.4.1 传感器信息融合层次分析 |
4.4.2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多传感器导航信息融合模型 |
4.4.3 实验仿真和分析 |
4.5 激光雷达和红外传感器相融合的避障策略 |
4.5.1 避障策略融合结构 |
4.5.2 障碍检测与碰撞类型 |
4.5.3 避障策略 |
4.5.4 动态避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AGV系统调试及测试分析 |
5.1 AGV小车和各项指标参数 |
5.2 AGV上位机软件系统的设计 |
5.2.1 功能需求分析 |
5.2.2 软件系统环境搭建 |
5.2.3 软件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
5.3 AGV系统测试与验证 |
5.3.1 测试环境搭建与建模 |
5.3.2 AGV实验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及展望 |
6.1 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梅特勒-托利多仪表研发成本的控制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成本控制方法概论 |
2.2 目标成本管理 |
2.2.1 目标成本管理特点 |
2.2.2 目标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
2.3 作业成本管理 |
2.4 价值工程 |
2.4.1 开展价值工程工作的原则 |
2.4.2 价值工程实施流程 |
2.5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仪表研发成本的控制管理现状 |
3.1 梅特勒-托利多业务介绍及组织管理模式 |
3.1.1 梅特勒-托利多业务介绍 |
3.1.2 梅特勒-托利多现有的研发生产组织架构模式 |
3.1.3 梅特勒-托利多现有的研发管理模式 |
3.2 梅特勒-托利多研发成本控制现状 |
3.3 梅特勒-托利多研发成本控制的问题 |
3.3.1 缺乏事前控制 |
3.3.2 研发设计主观性成分大 |
3.3.3 量产过程中工程更改频繁 |
3.3.4 产品退市物料浪费严重 |
3.4 成本控制问题原因分析 |
3.4.1 缺乏研发成本的控制管理思想 |
3.4.2 缺少跨部门跨团队协调机制 |
3.4.3 缺乏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思想 |
3.4.4 缺少有效的成本控制流程和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发成本的控制管理改善策略 |
4.1 设计需求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
4.1.1 利用目标成本法确定新仪表的标杆定位 |
4.1.2 新仪表的功能与价值匹配 |
4.2 设计开发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
4.2.1 利用价值工程进行方案或组件选择 |
4.2.2 运用作业成本法确定技术方案成本 |
4.2.3 建立团队内和跨团队协作机制 |
4.2.4 建立人机界面共享平台 |
4.3 试生产阶段成本控制策略 |
4.3.1 新物料采购成本控制 |
4.3.2 批量测试评估 |
4.4 退市阶段的成本控制策略 |
4.4.1 退市流程 |
4.4.2 运用ABC法则备件库存管理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仪表研发成本控制改善策略实施方案与保障 |
5.1 研发成本控制实施框架 |
5.2 新产品项目介绍 |
5.3 成本控制实施方案和保障 |
5.3.1 需求阶段成本控制实施方案和保障 |
5.3.2 设计阶段成本控制实施方案和保障 |
5.3.3 试生产阶段成本控制实施方案和保障 |
5.3.4 退市阶段成本控制实施方案和保障 |
5.4 效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梅特勒-托利多仪表研发成本控制问卷调查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智能蓄电池组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系统开发技术 |
2.1 串口通信开发技术 |
2.2 Modbus/TCP通信技术 |
2.3 .NET平台技术 |
2.3.1 .NET平台概述 |
2.3.2 C#开发技术 |
2.3.3 Windows服务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系统业务环境分析 |
3.1.1 硬件环境分析 |
3.1.2 功能定位分析 |
3.2 系统开发目标分析 |
3.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电池状态监测功能需求 |
3.3.2 电池测试管理功能需求 |
3.3.3 历史数据查看功能需求 |
3.3.4 系统参数设置功能需求 |
3.4 系统通信需求分析 |
3.5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功能设计 |
4.1 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
4.2 系统通信模型设计 |
4.2.1 系统总线通信设计 |
4.2.2 系统串口通信设计 |
4.3 系统网络结构设计 |
4.4 系统功能模型设计 |
4.5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5.1 电池状态监测功能设计 |
4.5.2 电池测试管理功能设计 |
4.5.3 历史数据查看功能设计 |
4.5.4 系统参数设置功能设计 |
4.6 系统数据库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功能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开发环境 |
5.2 上层软件功能实现 |
5.2.1 TCP/IP通信功能实现 |
5.2.2 数据库操作功能实现 |
5.2.3 Windows Server功能实现 |
5.3 控制节点功能实现 |
5.3.1 控制节点硬件结构 |
5.3.2 总线通信功能实现 |
5.3.3 串口通信功能实现 |
5.4 系统测试 |
5.4.1 测试部署 |
5.4.2 测试内容 |
5.4.3 测试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近红外光谱传感器的糖尿病患者饮食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内容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系统方案设计 |
2.1 设计饮食监测系统的依据与原理 |
2.2 系统设计方案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3.1 近红外光谱数据采集模块 |
3.1.1 近红外光谱传感器的选择 |
3.1.2 近红外光谱数据采集模块电路设计 |
3.2 数据处理模块 |
3.2.1 处理器的选择 |
3.2.2 数据处理模块电路设计 |
3.3 通信模块 |
3.3.1 通信模块的选择 |
3.3.2 通信模块电路设计 |
3.4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与制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便携式数据采集终端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1 微处理器与蓝牙模块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
4.1.2 微处理器与传感器之间通信的设计与实现 |
4.2 手机APP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1 APP功能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4.2.2 APP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与实现 |
4.3 云服务器的软件设计与实现 |
4.3.1 数据库表的设计 |
4.3.2 Web网页的设计与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近红外光谱数据的处理与分析 |
5.1 食品近红外光谱数据采集 |
5.2 食品糖度数据采集 |
5.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食物识别分析算法及软件实现 |
5.3.1 SVM介绍 |
5.3.2 多分类SVM |
5.3.3 多分类方法和算法参数选择 |
5.3.4 食物识别实验结果分析 |
5.4 基于线性回归的食物含糖量分析算法及软件实现 |
5.4.1 线性回归算法介绍 |
5.4.2 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介绍 |
5.4.3 食物含糖量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饮食监测系统的应用实例 |
6.1 便携式数据采集终端与手机APP应用实例 |
6.2 Web网页功能的应用实例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7.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致谢 |
(8)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答辩决议书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框架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 |
第2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一般分析 |
2.1 科技革命的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
2.1.1 科技革命的概念 |
2.1.2 战后科技革命研究范围的界定 |
2.2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及研究范围界定 |
2.2.1 科技革命推动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
2.2.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研究范围界定 |
2.3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理论基础 |
2.3.1 熊彼特创新理论 |
2.3.2 技术经济范式理论 |
2.3.3 产业技术范式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基于创新体系视角的分析框架 |
3.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机理 |
3.1.1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经济本质:技术经济范式转换 |
3.1.2 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的传导机制:“催新”与“改旧” |
3.2 创新体系相关理论 |
3.2.1 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3.2.2 部门创新体系理论 |
3.3 以创新体系为切入点的分析视角 |
3.3.1 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3.2 部门创新体系与产业技术范式匹配性分析视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与背景 |
4.1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历程 |
4.1.1 战前科技革命成果推动下日本产业的“重化型”化(20世纪50-60年代) |
4.1.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轻薄短小”化(20世纪70-80年代) |
4.1.3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下日本产业的“信息”化(20世纪90年代后) |
4.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背景 |
4.2.1 重化型产业结构的局限性日渐凸显 |
4.2.2 世界性科技革命的爆发为日本提供了机遇 |
4.2.3 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经济基础 |
4.2.4 日本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战略奠定了技术基础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基于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 |
5.1 技术经济范式转换的载体: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
5.2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5.2.1 传递最新科技情报并辅助企业引进技术 |
5.2.2 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产业结构发展方向 |
5.2.3 制定激励企业研发的经济政策和专利保护制度 |
5.2.4 采取措施加速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 |
5.2.5 改革教育体制并强化人才引进制度 |
5.3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5.3.1 注重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
5.3.2 遵循技术创新的“现场优先主义”原则 |
5.3.3 实行考虑市场因素的“商品研制、推销一贯制” |
5.3.4 将资金集中投向开发研究和创新链的中下游环节 |
5.3.5 重视对在职人员的科技教育和技术培训 |
5.4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5.4.1 从事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
5.4.2 重视通识教育和“强固山脚”教育 |
5.4.3 培养了大量的理工类高科技人才 |
5.5 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5.5.1 产学官联合攻关尖端技术 |
5.5.2 建立能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机构 |
5.5.3 联合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 |
5.6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技术经济范式的匹配性评析 |
5.6.1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6.2 “追赶型”国家创新体系与“应用开发型”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战后科技革命催生日本主要新兴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6.1 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与日本部门创新体系 |
6.2 微电子技术催生下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兴起和发展 |
6.2.1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2.2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2.3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科研机构的创新行为 |
6.2.4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2.5 微电子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3 计算机技术催生下日本计算机产业的兴起与发展 |
6.3.1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6.3.2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6.3.3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6.3.4 计算机技术产业化中的需求因素 |
6.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的匹配性评析 |
6.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半导体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2 部门创新体系与计算机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4.3 部门创新体系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形成相匹配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战后科技革命改造日本主要传统产业:基于部门创新体系的分析 |
7.1 科技革命改造传统产业的本质: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 |
7.2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工业机器自动化的发展 |
7.2.1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2.2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2.3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2.4 工业机器自动化中的需求因素 |
7.3 微电子技术改造下日本汽车电子化的发展 |
7.3.1 汽车电子化中政府支持创新的行为 |
7.3.2 汽车电子化中企业的创新行为 |
7.3.3 汽车电子化中的创新主体联盟 |
7.3.4 汽车电子化中的需求因素 |
7.4 日本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的匹配性评析 |
7.4.1 部门创新体系与工业机器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2 部门创新体系与汽车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4.3 部门创新体系与传统产业技术范式变革相匹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与教训 |
8.1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经验 |
8.1.1 构建了与微电子技术经济范式相匹配的国家创新体系 |
8.1.2 重视创新体系的层级性和差异性建设 |
8.1.3 加速推进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的形成 |
8.1.4 借力科技革命的“双重性质”推动新旧产业协调发展 |
8.2 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的教训 |
8.2.1 创新体系的基础研究能力不足 |
8.2.2 创新体系不利于颠覆性技术创新的产生 |
8.2.3 政府主导下的大型研发项目模式存在定向失误的弊端 |
8.3 本章小结 |
第9章 创新体系视角下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对我国的启示 |
9.1 新一轮科技革命给我国产业升级带来的机遇 |
9.1.1 为我国产业升级提供“机会窗口” |
9.1.2 为我国新兴产业“追跑”“齐跑”与“领跑”的并行发展提供机遇 |
9.1.3 为我国传统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机会 |
9.2 构建与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产业升级相匹配的创新体系 |
9.2.1 构建国家创新生态体系 |
9.2.2 重视部门创新体系的“产业间差异性” |
9.2.3 形成与新兴产业技术范式相匹配的部门创新体系 |
9.2.4 建设能够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范式演化升级的部门创新体系 |
9.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互联网产业已是发展现代经济体系重要生力军 |
1.1.2 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凸显 |
1.1.3 产业安全理论研究滞后于互联网产业发展实践 |
1.2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1.2.1 问题提出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产业保护论 |
2.1.2 产业控制论 |
2.1.3 产业国际竞争论 |
2.1.4 产业安全理论 |
2.2 产业安全的分类与评价体系 |
2.2.1 产业安全的分类 |
2.2.2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2.3 互联网产业相关研究综述 |
2.3.1 网络经济和网络产业 |
2.3.2 互联网产业 |
2.3.3 互联网安全和互联网产业安全 |
2.4 文献评述 |
2.5 本章小结 |
3 互联网产业安全理论 |
3.1 互联网产业相关概念 |
3.1.1 互联网产业概念界定 |
3.1.2 互联网产业经济特征 |
3.2 对产业安全的再思考 |
3.2.1 产业安全观的形成及演变 |
3.2.2 互联网安全观的形成 |
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界定 |
3.3.1 互联网产业安全概念提出 |
3.3.2 互联网产业安全特点 |
3.3.3 互联网产业安全类型 |
3.4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
3.4.1 互联网产业安全形成的系统论分析 |
3.4.2 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范式 |
3.5 本章小结 |
4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现状分析 |
4.1 产业发展环境现状 |
4.1.1 垄断性市场结构影响可持续发展 |
4.1.2 市场绩效总体呈下降趋势 |
4.1.3 管理主体分散 |
4.1.4 资源供给不足 |
4.1.5 非均衡布局加剧区域经济不平衡 |
4.2 产业竞争力现状 |
4.2.1 缺乏配套区域专业化水平低 |
4.2.2 区域产业同构化 |
4.2.3 市场换技术政策失效 |
4.3 产业控制力现状 |
4.3.1 企业融资依赖外国资本 |
4.3.2 关键技术依赖国外转移 |
4.3.3 利用外资政策偏差 |
4.4 网络安全现状 |
4.4.1 免费定价方式影响产品策略趋向恶意 |
4.4.2 模仿抄袭促生不公平竞争行为 |
4.5 本章小结 |
5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研究 |
5.1 产业安全影响因素一般性分析 |
5.1.1 基于外部和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
5.1.2 基于产业经济学框架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模型 |
5.2.1 对既有研究的再思考 |
5.2.2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5.2.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模型 |
5.3 互联网产业安全影响因素关联性分析 |
5.3.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3.2 模型设定与数据 |
5.3.3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评价 |
6.1 评价方法及步骤 |
6.1.1 评价方法 |
6.1.2 评价步骤 |
6.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6.2.1 指标设计思路 |
6.2.2 指标体系建立 |
6.3 数据、权重及结果分析 |
6.3.1 数据说明 |
6.3.2 指标权重设置及计算方法 |
6.3.3 计算结果 |
6.3.4 评价结果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7 互联网产业安全国际经验借鉴与启示 |
7.1 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国外经验 |
7.1.1 以技术竞争优势促进产业安全的美国经验 |
7.1.2 强化网络安全促进产业安全的英国经验 |
7.1.3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安全的德国经验 |
7.1.4 增强产业控制力促进产业安全的日本经验 |
7.2 对我国维护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启示 |
7.2.1 建立保护互联网产业安全法律法规体系 |
7.2.2 完善互联网监管机制强化网络安全 |
7.2.3 加强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数字鸿沟 |
7.3 本章小结 |
8 提升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
8.1 改善互联网产业发展环境 |
8.1.1 优化管理体制 |
8.1.2 完善支持互联网业发展的资本市场 |
8.1.3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
8.1.4 坚持数字化战略扩大基础建设 |
8.2 提升互联网产业竞争力 |
8.2.1 建立并完善互联网产业创新体系 |
8.2.2 提高互联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8.2.3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
8.3 强化网络安全防范能力 |
8.3.1 建立并完善网络安全应急体系 |
8.3.2 提高网络安全技术水平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技术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移动 DR 电源系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超级电容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3 移动 DR 控制系统发展与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工作安排 |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
2.1 企业原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概况 |
2.2 系统的需求分析 |
2.3 系统的主要目标 |
2.4 系统设计难点分析 |
2.5 系统总体设计 |
2.5.1 X射线电源模块总体设计 |
2.5.2 电源输入自适应模块总体设计 |
2.5.3 节能控制模块总体设计 |
2.5.4 运动控制优化模块总体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X射线电源硬件设计 |
3.1.1 超级电容的物理模型 |
3.1.2 超级电容的等效电路模型 |
3.1.3 超级电容最大峰值电流 |
3.1.4 超级电容能量与功率计算 |
3.1.5 超级电容充电电压设计 |
3.1.6 超级电容的组合方案 |
3.1.7 超级电容均压电路的设计 |
3.1.8 超级电容均压电路失效分析 |
3.1.9 超级电容板PCB设计 |
3.1.10 超级电容组设计 |
3.2 电源输入自适应硬件设计 |
3.2.1 电源输入自适应整流电路设计 |
3.2.2 电源输入自适应控制电路设计 |
3.2.3 不间断供电电路设计 |
3.3 节能控制硬件设计 |
3.3.1 电源管理板总体设计 |
3.3.2 最小系统设计 |
3.3.3 微处理器外围电路设计 |
3.3.4 电源管理板电源设计 |
3.3.5 信号检测电路设计 |
3.3.6 通讯电路设计 |
3.3.7 节能控制电路设计 |
3.3.8 电源管理板PCB设计 |
3.4 运动控制优化硬件设计 |
3.4.1 运动控制硬件总体设计 |
3.4.2 磁位移传感器板设计 |
3.4.3 磁位移传感器板PCB设计 |
3.4.4 磁位移传感器板的应用 |
3.4.5 磁位移传感器检测电路设计 |
3.4.6 直流电机供电控制电路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开发工具的选择及使用 |
4.1.1 开发过程及集成开发环境简介 |
4.1.2 USB AVR ISP 烧录 |
4.2 程序代码设计原则 |
4.3 软件总体架构设计 |
4.4 串口通讯程序设计 |
4.4.1 串口初始化模块设计 |
4.4.2 中断配置函数模块设计 |
4.4.3 串口发送和接收模块设计 |
4.5 节能控制程序设计 |
4.5.1 AD检测模块设计 |
4.5.2 电源时序检测模块 |
4.5.3 电源时序控制模块 |
4.6 数模转换程序设计 |
4.7 运动控制软件设计 |
4.7.1 整机运动控制设计 |
4.7.2 单轮转弯功能设计 |
4.7.3 运动速度保持功能设计 |
4.8 主程序设计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硬件调试及系统测试 |
5.1 硬件装配 |
5.1.1 超级电容组装配 |
5.1.2 PCB制板焊接 |
5.2 硬件调试 |
5.2.1 X射线电源调试 |
5.2.2 电源管理板调试 |
5.2.3 磁位移传感器板调试 |
5.3 系统测试 |
5.3.1 X 射线电源充电测试 |
5.3.2 X 射线电源射线测试 |
5.3.3 电源输入自适应测试 |
5.3.4 节能控制测试 |
5.3.5 运动控制优化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PCB原理图 |
1.1 超级电容板原理图 |
1.2 电源输入自适应模块原理图 |
1.3 电源管理板原理图 |
1.4 磁位移传感器板原理图 |
2 PCB图 |
2.1 超级电容板PCB图 |
2.2 电源输入自适应模块PCB图 |
2.3 电源管理板PCB图 |
2.4 磁位移传感器板PCB图 |
四、微处理器采购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多斜积分的高精度地震前兆数据采集关键技术研究[D]. 李晓杉.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2021(01)
- [2]收藏币包装盒拍照机器人系统开发[D]. 付荣豆. 北方工业大学, 2021(01)
- [3]基于半桥电路的高压压电陶瓷驱动电源及组网设计[D]. 桑朝春.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8)
- [4]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AGV导航系统研究[D]. 周胜国.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5]梅特勒-托利多仪表研发成本的控制管理研究[D]. 林振华. 兰州大学, 2021(12)
- [6]智能蓄电池组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D]. 潘涛.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7]基于近红外光谱传感器的糖尿病患者饮食监测系统[D]. 俞静.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3)
- [8]战后科技革命推动日本产业升级研究 ——基于创新体系的视角[D]. 刘伟岩. 吉林大学, 2020(03)
- [9]中国互联网产业安全问题研究[D]. 郭轶舟.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6)
- [10]移动DR电源及控制系统设计[D]. 李伯洋. 东南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