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yperbranched Acrylated Aromatic Polyester Used as a Modifier in UV-Curable Epoxy Acrylate Resins(论文文献综述)
钱佳怡[1](2021)在《巯基点击聚合制备超支化聚合物及其改性光固化涂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UV光固化涂料因其高效、环保、节能、经济和适应性广的“5E”优点,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UV光固化涂料组成中占比最大的是低聚物,其中应用最广泛的低聚物是环氧丙烯酸酯(EA)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A)。EA具有固化速度快、硬度高和耐化学性能优异等优点,但EA分子链中刚性苯环密度大,体系中不饱和双键含量高,导致光固化涂层韧性差,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差;PUA具有柔韧性好、耐化学性好等优点,但PUA中光敏基团含量不足,导致光固化涂层硬度低。目前,超支化聚合物在光固化树脂改性研究方面具有巨大潜力。超支化聚合物的内部空腔可提升涂层的韧性,独特的三维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光固化体系内应力,减小体系的固化收缩率。且超支化聚合物具有大量活性端基,可以参与体系的交联固化,提高涂层的硬度。本论文基于巯基点击聚合反应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骨架可调控、端基可功能化改性的含硫超支化聚合物,研究含硫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采用含硫超支化聚合物对光固化树脂进行改性,对固化后的涂膜的性能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首先以三羟甲基丙烷三(3-巯基丙酸)酯(TMPMP)作为B3单体,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作为AC单体,利用巯基-甲基丙烯酸酯和巯基-环氧点击聚合反应,合成了端基为巯基的超支化聚硫醚(HBP-SH);再采用四氢呋喃丙烯酸酯(THFA)和甲基丙烯酸糠酯(FMA)对HBP-SH进行改性,一锅法合成了主链为聚硫醚,端基为巯基、四氢呋喃或呋喃基团的超支化聚硫醚。为了解决光固化环氧丙烯酸酯涂层脆性大和附着力差的问题,使用超支化聚合物对环氧丙烯酸酯进行改性是一种有效方法。将环氧丙烯酸酯(EA)、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和超支化聚硫醚混合均匀,经紫外光固化后制备出超支化聚硫醚改性环氧丙烯酸酯复合光固化涂层。系统地研究了超支化聚硫醚的端基改性种类、端基改性比例和添加量对复合光固化涂层硬度、附着力、力学性能和固化收缩率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超支化聚硫醚的端基改性单体为FMA,端基改性比例为100%,超支化聚硫醚的添加量为2 wt%时,即添加2 wt%的HBP-100%FMA时,涂层的综合性能最佳,其铅笔硬度为3H,附着力为1级,抗冲击为51 cm,拉伸强度为34.9 MPa,断裂伸长率为7.0%,固化收缩率为4.5%。(2)以三(3-巯基丙酸)酯化合物作为B3单体,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作为AA’单体(其中A代表IPDI中连在脂肪链上的伯NCO,A’代表连在脂肪环上的仲NCO),利用巯基-异氰酸酯点击聚合反应合成了一系列骨架和端基均可调控的超支化聚硫氨酯。研究结果表明:当B3和AA’的单体摩尔比为1:0.8~1.0时,超支化聚硫氨酯的端基为巯基;当B3和AA’的单体摩尔比为1:2.2~2.4时,超支化聚硫氨酯的端基为异氰酸酯基团,进一步采用单羟基化合物对端异氰酸酯超支化聚硫氨酯中间体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系列端基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或环氧基团的超支化聚硫氨酯。当端丙烯酸酯超支化聚硫氨酯与光引发剂1173配合固化时,表干时间为3 s,铅笔硬度为HB,附着力为1级,抗冲击为50 cm,凝胶含量为93.7%。(3)采用丙烯酸羟乙酯(HEA)和全氟烷基乙醇对上述端基为异氰酸酯的超支化聚硫氨酯中间体进行改性,合成了一系列可UV光固化的含氟超支化聚硫氨酯。为了提高聚氨酯丙烯酸酯的硬度并赋予光固化涂层疏水性能,将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活性稀释剂、光引发剂、溶剂和含氟超支化聚硫氨酯混合均匀,经紫外光固化后制备出含氟超支化聚硫氨酯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复合光固化涂层。系统地研究了含氟超支化聚硫氨酯的末端氟改性种类、末端氟改性比例和添加量对复合光固化涂层硬度、耐磨性和水接触角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含氟超支化聚硫氨酯的末端氟改性单体为2-全氟辛基乙醇,末端氟改性比率为50%,超支化聚硫氨酯的添加量为3 wt%时,即添加3 wt%的FHBP2时,复合光固化涂层的综合性能最佳,其铅笔硬度为4H,附着力为0级,耐摩擦次数为60次,水接触角为102.1°。
曹嘉欣[2](2020)在《SLA-3D打印光敏树脂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SLA(Stereo lithography appearance)是一种具有成型精度较高,制件结构轮廓清晰且表面光滑特点的快速成型技术。目前,SLA技术制备成型件主要面临树脂体系黏度大、打印件力学性能差、收缩率高、成本高等问题,因此,开发高性能、低黏度、低收缩、低成本的光敏树脂是SLA技术的关键问题。本文基于自由基光固化体系,以环氧丙烯酸酯(EA)和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为低聚物,通过研究低聚物质量比、光引发剂含量、稀释剂种类、稀释剂含量对3D打印光敏树脂材料性能的影响,制备一种黏度低、力学性能良好、收缩率低的SLA-3D打印光敏树脂。采用硅烷偶联剂A151对粒径50 nm和200nm Al2O3表面改性,并将改性后的纳米A12O3与3D打印光敏树脂机械共混,对其进行增强改性,研究改性纳米A1203不同粒径、不同添加量及不同粒径Al2O3复配对光敏树脂黏度、力学性能、收缩率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50nm Al2O3相比,200nmAl2O3改性光敏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固化后收缩作用更为优异,但热稳定性略差于50nmAl2O3。不同粒径A12O3复配改性光敏树脂优于单一组分改性,当以0.6:2.4(50 nm:200 nm)A12O3复配改性光敏树脂时,光敏树脂3D打印材料综合性能最优,拉伸强度52.36 MPa,断裂伸长率33.11%,冲击强度10.12 kJ/m2,硬度 85.5 HD。为降低3D打印光敏树脂的黏度和收缩率,以硅烷偶联剂A1.74和蒸馏水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利用水解法制备超支化聚硅氧烷(HBPSi),并将制备的HBPSi与光敏树脂机械共混,对自由基3D打印光敏树脂改性,研究不同HBPSi添加量对3D打印光敏树脂黏度、力学性能、收缩率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A174与蒸馏水摩尔比为1.2:1,反应时间为3 h时,制备的HBPSi黏度低于1000 mPa·s,HBPSi添加量为5%时,光敏树脂3D打印材料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29.62 MPa,断裂伸长率32.8%,冲击强度7.83 kJ/m2。HBPSi添加量为25%时,3D打印光敏树脂材料体积收缩率和线收缩率均为最小值,分别为5.38%和0.63%,光敏材料的T50%提高22℃。
柴武[3](2020)在《环保型超支化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环氧树脂具有热稳定性好、粘合性强、工艺简单和成本低廉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涂料、建筑和通讯等领域。但是传统的环氧树脂涂料可挥发性有机物(VOC)含量高,漆膜抗冲击性差、耐介质性能有待提高,这些缺点限制了环氧树脂在涂料领域的进一步应用。因此,通过对环氧树脂涂层进行改性,制备出环保型高性能的环氧防腐涂料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本论文通过聚萘型超支化聚合物改性环氧树脂涂层,研究了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和添加量对防腐涂层综合性能的影响。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将聚萘型超支化聚合物引入到环氧树脂防腐涂层领域,制备出一种具备低黏特性的高固体分环氧树脂防腐涂料。结果表明改性环氧涂层的抗冲击性能得到改善,并且当超支化聚合物EH816的添加量为7%时,涂层具有最佳的耐介质性能,其中耐酸(10%H2SO4)1200h,耐盐(3.5%NaCl)2760h,耐碱(5%NaOH)和耐去离子水3600h以上,耐盐雾(5%NaCl)2880h。EH816改性涂层相比于E51涂层交联密度提高了9.21%。2、使用流变仪研究了超支化聚合物EH816的添加量、活性环氧稀释剂的种类和用量、溶液固含量和温度对树脂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80%固含量的树脂溶液中,体系黏度随着EH816添加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添加量为7~9%时黏度最低。在树脂/稀释剂混合体系中,稀释剂PLR603具有更好的降粘效果。耐介质实验表明当PLR603添加量为10%时,涂层具有较好的防腐性能。树脂体系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当温度升高到60℃以后,黏度变化不大。3、通过相反转法将环氧树脂水性化,研究了乳化剂配比和乳化工艺对乳液粒径和稳定性的影响。乳化剂复配(5%NSF-1802B+1.5%SE-10N)使用时乳液粒径最小为300~400nm,且常温下可稳定储存半年以上。以制备100g乳液为例,最佳乳化工艺为滴水速率1ml/min、搅拌速度2000r/min、乳化温度60℃,乳液设计固含量为50%。4、以超支化改性环氧树脂EH8167为基体树脂,制备出了一种水性超支化改性环氧防腐涂料。研究了固化剂种类、色浆配方和颜基比对涂层的物理机械性能、耐介质耐盐雾性能以及阻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固化剂Aradur3986具有最好的耐腐蚀性能,色漆颜基比为0.5:1时涂层综合性能较好。相比于未改性涂层,改性涂层的防腐性能得到极大提升,耐介质时间分别为:耐酸(5%H2S04)300h,耐盐(3.5%NaCl)500h,耐碱(5%NaOH)和耐去离子水2000h,耐盐雾(5%NaCl)1200h。5、对水性环氧乳液、水性铁红色浆和水性环氧防腐涂料进行中试放大实验,成功制备了 1000kg乳液,300kg色浆和300kg色漆。
兴安[4](2020)在《超支化及四官能度酚/环氧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环氧树脂具有固化收缩率低、粘接强度高、耐化学药品性优良等诸多优点,广泛应用于涂料、复合材料、电子与电器材料、胶粘剂、牙科材料等领域。但环氧固化物的某些性能短板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例如,尽管环氧树脂具有比传统牙科树脂更低的固化收缩率和毒性,但它的力学强度偏低并且固化收缩率和细胞毒性仍有待进一步改善;作为电子封装材料,它的韧性仍显不足。虽然通过添加橡胶、工程塑料、纳米粒子和其它改性剂可以提高韧性,但会影响其它重要性能;作为耐高温复合材料的树脂基体,四官能度环氧树脂4,4’-二氨基二苯甲烷四缩水甘油胺(TGDDM)固化物在韧性和耐湿热性上有所欠缺,而通用的两官能度环氧树脂双酚A缩水甘油醚(DGEBA)固化物的Tg则不够高。另外,环氧树脂大多应用于传统材料领域,而功能性环氧树脂(尤其是荧光环氧)的种类很有限。为了实现环氧树脂的高性能化和功能化,并解决上述问题,设计、合成了新型超支化聚合物和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等多官能度分子,并以它们为主线开展了相关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通过A2+B3质子转移聚合,用一锅、两步法合成了一种末端基团为酚羟基、内部含有醇羟基的多羟基超支化聚醚(HBP-OH),并表征了其结构。HBP-OH的合成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然后将HBP-OH作为添加剂改性了脂环族环氧阳离子光固化体系。当添加量为5 wt%时,可以达到同时降低固化收缩率(由3.46%降至2.76%)、提高弯曲强度(提高14.8%)和降低细胞毒性的效果。此外,改性环氧还表现出了比牙科用甲基丙烯酸酯类树脂更低的固化收缩率(后者数值7.64%)、更高的维氏硬度(提高31.3%)和更低的细胞毒性。这种性能的提升与HBP-OH引起的交联密度增大和网络组成的变化有关。因此HBP-OH对脂环族环氧的改性十分有效,有助于拓宽环氧在牙科材料中的应用。2.设计、合成了中间间隔基不同的一系列双(氯代酞酰亚胺),并将其作为A2单体与B3单体(三酚基甲烷)发生芳香族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了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研究了A2单体的聚合活性以及单体浓度、反应时间、A2与B3比例和反应规模对HBPEI分子量的影响。用HBPEI改性了 DGEBA/1MI均聚固化体系,发现HBPEI可在不发生相分离、不降低(甚至提高)Tg的前提下同时提高韧性、强度和耐湿热老化性能。与未改性体系相比,用5 wt%HBPEI3改性的固化物,其冲击强度和拉伸强度分别提高了 28.8%和17.2%而且Tg未降低;用7 wt%HBPEI3改性的固化物,其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和Tg分别提高了 23.2%、14.6%和7℃。HBPEI3优异的改性效果源自交联密度的增大、自由体积的减小和刚柔相间的分子骨架,这也凸显了末端基团和骨架结构设计的重要性。3.经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含氟的缩水甘油醚型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用FCTE改性DGEBA/DDS耐高温固化体系,可在不损失拉伸强度和不发生相分离的前提下,提高Tg和冲击强度并且降低吸水率和介电常数。添加20 wt%FCTE的改性体系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Tg达238℃,Td5%为410.3℃,拉伸强度为82.5 MPa,冲击强度为30.5 KJ·m-2,在95℃热水中的饱和吸水率为3.64%,1 MHz下相对介电常数为4.21,与聚酰亚胺纤维间的层间剪切强度为63.1 MPa。除Tg外,其它性能均优于TGDDM/DDS体系,但Tg仍足够高,可满足很多耐高温应用。因此FCTE/DGEBA有望在某些领域替代TGDDM。FCTE/DGEBA的优良性能表明四官能度环氧可有效提高两官能度环氧固化物的Tg,说明合理设计中间间隔基是改善四官能度环氧性能的有效策略。4.通过把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的端基环氧化,得到了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EHBPI)。发现半脂肪族半芳香族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可以发射荧光,但全芳香族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则不能发射荧光。前者能发射荧光的原因在于脂肪族链段抑制电荷转移作用所致。研究了骨架结构、末端基团和拓扑结构等内部因素对荧光的影响,发现末端基团为环氧基、骨架结构柔性最大的EHBPI3具有最大荧光强度。研究了溶剂极性、聚集状态、温度和金属离子等环境因素对EHBPI3溶液荧光的影响,发现其发光行为符合ACQ机理,并且铁离子和铜离子能猝灭荧光,其中Fe3+的猝灭效果最显着。EHBPI3可作为荧光探针来检测Fe3+,检测极限为6.06×10-5 mol.L-1。EHBPI3溶液可发射蓝绿色荧光,量子产率为0.28;其固态本体则发射白光,量子产率为0.06。通过EHBPI3与PVA的共混制备了光致发白光膜材料,量子产率为0.05。EHBPI3固态本体的光致发白光性能为构建单组分白光聚合物提供了新思路,丰富了功能性环氧树脂种类。结果表明,末端基团和骨架结构不仅对超支化聚合物的荧光性能有重大影响,还为超支化聚合物的分子设计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张达[5](2020)在《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光纤涂料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光纤通信离不开光纤涂料的保障。优质的光纤涂料需具备粘度适中、折射率较高、固化速度较快、吸水率低、力学性能好、柔韧性好、玻璃化转变温度(Tg)低等特点。目前,将低Tg的聚氨酯丙烯酸酯(PUA)涂料应用于光纤涂料的系统性研究较少,不利于高性能光纤的研发。本课题合成了低Tg的PUA预聚物,优化了其合成工艺,并用其配制出了性能优异的光纤涂料。以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聚丙二醇(PPG)、丙烯酸羟乙酯(HEA)为原料,用本体聚合法先扩链后封端合成了PUA预聚物,优化了的合成工艺条件为:催化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DBTDL)质量分数为0.1%、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MEHQ)质量分数为0.05%,第一步反应温度为50℃,第二步反应温度为65℃。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法(1H-NMR)对预聚物结构进行表征,确定合成的预聚物结构与预期相符。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分析PUA的数均分子量为2856。对合成的PUA预聚体性能分析得到:随着PPG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PUA预聚体粘度逐渐增加,固化速度和折射率逐渐降低;其固化膜的Tg逐渐降低,柔韧性逐渐提高。对6种均聚物Tg较低的活性稀释剂、5种光引发剂和3种助引发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究。结果显示,活性稀释剂选用四乙氧化壬基苯酚丙烯酸酯[(EO)4NPA]与丙烯酸异癸酯(IDA)质量比2:3复配、光引发剂选用二苯甲酮(BP)与2-羟基-2-甲基-1-苯基-1-丙酮(1173)质量比1:1复配、助引发剂用4-二甲氨基苯甲酸乙酯(EDAB)时,得到的涂料综合性能优异,其固化膜Tg低于-50℃。由于氧气具有阻聚的效果不利于实际生产,因此对抗氧方法进行了研究。实验发现向涂料体系中加入硫醇可以有效抑制氧气的阻聚作用,硫醇官能度从1增加到3时,涂料固化时间明显缩短。3官能度的硫醇添加量过多会导致涂料不稳定易凝胶,其最佳添加量为预聚体与活性稀释剂总质量的0.5%。自制光纤涂料性能优异,Tg为-50℃,较市售涂料低10℃,满足光纤涂料的使用条件。
张彤[6](2020)在《光热触发有机硅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有机硅聚合物是一种以Si-O-Si主链为骨架的聚合物材料,由于其独特的Si-O键结构,它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如良好的耐热性、化学稳定性、耐候性以及优良的加工性能。紫外光固化因高效率和低能耗等优点被用于有机硅聚合物的制备,但是光固化受到固化深度低的限制。在光固化的基础上辅助热固化反应不仅能减少能耗,还可以深化固化程度,提高聚合物性能。本文基于含有甲基丙烯酰氧基和环氧基团的双活性超支化硅氧烷和线性硅氧烷构筑了不同的光热触发聚硅氧烷体系。通过紫外光引发自由基聚合和热引发的环氧开环聚合二种触发条件对硅氧烷体系进行固化,开展聚硅氧烷材料不同体系的构筑和性能研究。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系列可聚合型光引发剂,并以水解缩合法合成的含有甲基丙烯酰氧基和环氧基团的双活性超支化硅氧烷(HPBSi)为主体,利用系列可聚合型光引发剂和2-乙基-4-甲基咪唑构建了光热触发体系,探究了不同光引发剂对体系光聚合行为的影响。可聚合型光引发剂4-(4-马来酰亚胺基)苯硫基二苯甲酮(MTBP)在系列引发剂中具有最高的引发效率,最终双键转化率高达96.0%。同时,分别合成了只含有环氧基团和甲基丙烯酰氧基的超支化硅氧烷,与双活性超支化硅氧烷体系进行对比。研究端基官能团对硅烷水解缩合过程的影响,并对不同聚硅氧烷体系的耐热性能及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其中甲基丙烯酰氧基可以促进硅烷的缩合反应,使产物支化点多,分子量大;但光固化后的聚硅氧烷在后期升温处理下因体系过度交联内应力提升使得结构稳定性较差,而在体系中进一步引入环氧基团后,热固化阶段环氧开环使体系在高温下具有较好的结构稳定性。通过硅氢加成法合成了含有甲基丙烯酰氧基和环氧基团的线性硅氧烷单体(MAGETDS)及环氧官能化的硅氧烷单体(DGETDS)。以MAGETDS为主体构建光热固化的聚硅氧烷体系。线性硅氧烷单体赋予了聚硅氧烷体系柔性特征。而体系力学性能、热稳定性以及动态热机械性能受体系中线性DGETDS和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含量的影响。P-030体系的拉伸强度可达9.27MPa,T5为248.3℃。同时具有较高的模量和Tg,分别为496.6 MPa和70.5℃。而P-110体系的拉伸强度最小,为0.79 MPa,T5为205.8℃,其具有较低的模量和Tg,分别为10.2 MPa和1.8℃。P-130聚硅氧烷材料因TMPTA和DGETDS含量最多而发生相分离现象,Tg出现双峰,分别为41.6℃和1.4℃,代表着DGETDS和TMPTA的两相存在。结合了HPBSi和DGETDS,并向体系中加入了含有动态二硫键的芳香氨基化合物(AFD),基于光热固化反应制备了一种双重交联的聚硅氧烷弹性体。二硫键的存在赋予聚硅氧烷弹性体自修复性能。通过HPBSi和AFD的含量对聚硅氧烷弹性体的机械性能及自修复性能进行调节。当DGETDS和AFD的摩尔比为1:1.1,HPBSi含量为5%时,聚硅氧烷弹性体表现出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弹性恢复性能,其拉伸强度和拉伸应变分别为0.54 MPa和607%;经历10次的拉伸-释放循环后可在3 min内基本恢复其原始状态;此外,室温下自修复12 h可达83%的自修复效率。基于该光热固化的弹性体制备了可拉伸导体和应变传感器,EGa In/P11-5应变传感器在弯曲、不同运动频率及自修复后均表现了良好的传感性能。本文合成了具有甲基丙烯酰氧基和环氧基团的超支化硅氧烷和线性硅氧烷,并基于光热两阶段固化构建了不同的聚硅氧烷体系,不同的结构赋予聚硅氧烷体系不同的性能。上述研究内容为聚硅氧烷材料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明姝婕[7](2020)在《高固低黏可UV固化聚酯的制备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文中提出UV固化涂料具有高性能和环境友好的优点,满足涂料发展的“五E”要求。其中乙烯基低聚物是影响UV固化涂膜性能的主要因素。现有乙烯基树脂存在黏度高、乙烯基官能度低和成本高等缺点,难以满足高端UV固化技术要求。鉴此,本课题采用两种路线合成乙烯基树脂,并采用长碳链缩水甘油醚和聚醚多元醇分别对两种树脂进行改性,以降低树脂黏度。(1)通过酸酐与乙烯基缩水甘油醚开环聚合制备乙烯基脂肪族聚酯,采用不含乙烯基的环氧化合物参与聚合反应,调节树脂的黏度和乙烯基官能度;利用FTIR、1H NMR和GPC对乙烯基脂肪族聚酯的分子结构及分子量进行表征,研究酸酐和缩水甘油醚的种类和比例对聚酯黏度和涂膜硬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使用含苯基刚性基团的酸酐能明显增加漆膜硬度,长碳链叔碳酸缩水甘油酯(E10P)降黏效果最佳,采用酸酐、乙烯基缩水甘油醚及E10P摩尔比为4:1:3时,所制备的乙烯基聚酯黏度低至2755 mpa·s,其数均分子量为1425 g·mol-1,分子量分布指数为1.16,同时漆膜的硬度高达H,具有优异的耐水性和耐醇性。(2)以多元醇为核,先与酸酐反应生成半酯,再与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开环得到乙烯基星形聚酯。研究了酸酐和小分子多元醇的种类和配比对乙烯基星形聚酯的黏度和涂膜性能的影响,发现小分子多元醇羟基官能度越多,树脂黏度和涂膜硬度越大。同时发现反应体系中引入聚醚多元醇N210能降低树脂粘度至2025 m Pa·s,漆膜硬度达到2H时,具有较好的冲击韧性。采用FTIR和1H NMR光谱表征了聚酯分子结构,通过GPC测试树脂的分子量及分布,发现树脂的数均分子量在1149~1645 g·mol-1,与理论分子量接近,PDI指数在1.2以内。研究乙烯基星形聚酯与商业化聚酯丙烯酸酯复配比例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确定活性稀释剂的种类和添加量以及光引发剂最佳比例,获得涂膜铅笔硬度可达2H,且具有优异的附着力和柔韧性。
周蕾[8](2019)在《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改性及其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超支化聚合物因独特的分子结构而具有低黏度、高溶解性、高官能度等优异的特性,其已经在树脂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得到应用研究,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制备超支化聚合物功能材料并发展完善其应用的研究仍是人们关注的热点。不饱和聚酯树脂(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UPR)具有低廉的成本以及优良的加工工艺,自引进伊始已在国内快速发展并占有一定市场比例,但其韧性差、强度低等性能缺陷一直阻碍其进一步发展,因此改善UPR的力学性能,提高其综合性能是其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研究制备了一种低黏度的超支化不饱和聚酯(Hyperbranched Unsaturated Polyester,HBUP),并使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凝胶渗透色谱等仪器分别对其分子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分析,最终将其用于共混改性UPR,并探究了HBUP的种类及添加量对UPR力学性能和耐热性能的影响。首先,以季戊四醇为中心单体,双羟甲基丙酸为支化单体,合成了不同代数的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yperbranched Polyester,HBP),其支化度在0.40~0.60之间。使用月桂酸对其部分端部羟基基团进行接枝改性,从而制得室温下液态的低黏度HBP。其中主要探究了对第三代HBP的接枝反应,得出其最佳反应温度为155℃、催化剂用量为0.75 wt%、反应时间为3 h。其特性粘度为4.04 mL·g-1,较改性前的5.11 mL·g-1有所减小。其次,分别使用顺丁烯二酸酐(MAH)、丙烯酸(AA)对不同代数的低黏度HBP中剩余羟基继续封端改性,从而制得两类低黏度HBUP(MAH-HBUP和AA-HBUP),且其在室温下仍为液态。其中第三代的改性物MAH-HBUP、AA-HBUP的特性粘度分别为4.44 mL.g-1、3.72 mL.g-1,均小于改性前的5.11 mL·g-1,同时均具有更宽范围的溶解性。MAH具有较强反应活性,其对HBP的接枝反应较易发生;AA反应活性较低,其对低黏度的第三代HBP改性反应的较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4 h、催化剂用量0.80 wt%。最后,将上述两种不同代数的低黏度HBUP分别用于共混改性UPR,经探究发现,低黏度的MAH-HBUP和AA-HBUP在HBP为第三代时的改性效果最好。且当低黏度的第三代MAH-HBUP在UPR中的添加量为4 wt%时,改性后的UPR浇铸体的综合性能较优,拉伸强度为61.53 MPa,拉伸模量为2.30 GPa,弯曲强度为108.64 MPa,弯曲模量为2.89 GPa,断裂伸长率为3.8%,巴氏硬度为42 HBa;其中拉伸强度提高了20.4%,断裂伸长率增加了90.0%,其它力学性能变化不大。当低黏度的第三代AA-HBUP在UPR中的添加量为2wt%时,改性后的UPR浇铸体的综合性能达到最优,其拉伸强度达到60.00 MPa,拉伸模量为2.41 GPa,弯曲强度为108.24 MPa,弯曲模量为2.84 GPa,断裂伸长率为3.5%,巴氏硬度为40 HBa;其中拉伸强度提高了38.5%,断裂伸长率增大了84.2%,其它力学性能基本不变。同时由这两种低黏度HBUP改性过的UPR浇铸体的耐热性能也得到较好的提升。综上可知,本研究成功制备了低黏度的HBUP,并将其用于共混改性UPR,且在较小的改性量下,UPR的性能即有较好的提高。
缪卫峰[9](2019)在《4D打印用大豆油基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着3D打印技术的迅速发展,4D打印概念应运而生。与传统3D打印技术相比,4D打印较普通的3D打印技术增加了一个时间维度,并令打印的产品能够实现自组装,多功能性和自我修复,因此,4D打印的关键是使用能够智能变形的材料作为打印耗材。另一方面,基于光固化机理成型的3D打印技术具有打印精度高,耗时短的特点,但目前商用的光敏树脂大部分为石油基的高分子化合物,价格昂贵,且只能在紫外光区域固化,不利于规模推广。相比于紫外光固化,可见光固化具有低成本,安全性高,固化深度大等特点。因此,开发成本低廉,能够在可将光区域内快速固化成型的,且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4D打印耗材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用价值。大豆油是重要且廉价的可再生资源,本文以环氧大豆油为原料,引入不同的不饱和羧酸。通过简单的一步反应,获得一系列大豆油基液态树脂预聚合物,并引入合适的可见光引发体系及改性用羧酸酯,获得了能够在可见光区域快速固化,能够用于4D打印的高分子耗材。并利用数据光固化(DLP)3D打印机打印成型,获得了具有一定机械强度和形状记忆性能的4D打印产品。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以环氧大豆油为油源,丙烯酸为开环酯化试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三苯基膦为催化剂,一步法获得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与丙烯酸的混合预聚物,并首次引入樟脑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可见光引发体系,获得了能在可见光下快速打印成型的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丙烯酸(ESOA-AA)4D打印耗材。将所得耗材利用数据光固化(DLP)3D打印机打印成型,获得了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4D打印产品。该耗材打印产品为黄色透明固体,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具有热致感应性状记忆特性。通过改变丙烯酸的用量,我们获得了拉伸强度在1.2MPa9.8MPa,玻璃化转变温度在20℃75℃范围内变动的一系列树脂。(2)以环氧大豆油为油源,甲基丙烯酸为开环酯化试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三苯基膦为催化剂,一步法获得环氧大豆油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的混合预聚物,引入樟脑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可见光引发体系,获得了能在可见光下快速打印成型的环氧大豆油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ESOMA-MAA)4D打印耗材。将所得耗材利用数据光固化(DLP)3D打印机打印成型,获得了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4D打印产品。该耗材打印产品为黄色透明固体,具有热致感应性状记忆特性。通过改变甲基丙烯酸的用量,我们获得了拉伸强度在2.9MPa49.5MPa,玻璃化转变温度在96℃196℃之间变动的一系列树脂。(3)以环氧大豆油与少量甲基丙烯酸为原料,我们首先合成了低挥发性的环氧大豆油甲基丙烯酸酯与甲基丙烯酸的混合预聚物,并在得到的预聚物中加入一定量的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TEGDMA),引入樟脑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可见光引发体系,获得环氧大豆油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SOMA-MAA-TEGDMA)三元复合4D打印材料,将所得耗材利用数据光固化(DLP)3D打印机打印成型,获得了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4D打印产品。通过改变TEGDMA的加入量,我们获得了拉伸强度在2.9MPa7.4MPa,玻璃化转变温度在70℃86℃之间变动的一系列树脂。
赵荣敏,张加赢[10](2018)在《植物油基环保树脂的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概述了植物油基树脂制备方法与原理,讨论了植物油基环保树脂的优势及存在的缺陷。此外,还介绍了植物油基环保树脂在零溶剂或低溶剂树脂、高固体分树脂、水性树脂以及紫外光固化树脂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分析了植物油基环保型树脂的发展趋势。
二、Hyperbranched Acrylated Aromatic Polyester Used as a Modifier in UV-Curable Epoxy Acrylate Resins(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Hyperbranched Acrylated Aromatic Polyester Used as a Modifier in UV-Curable Epoxy Acrylate Resins(论文提纲范文)
(1)巯基点击聚合制备超支化聚合物及其改性光固化涂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2.1 单单体法(SMM) |
1.2.2 双单体法(DMM) |
1.2.3 非等活性单体对聚合法(CMM) |
1.2.4 巯基-点击化学合成超支化聚合物 |
1.3 超支化聚合物在涂料领域中的应用 |
1.3.1 UV光固化涂料 |
1.3.2 高固体分涂料 |
1.3.3 水性涂料 |
1.3.4 功能涂料 |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4.1 立题依据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超支化聚硫醚的合成及对环氧丙烯酸酯的改性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超支化聚硫醚的结构分析 |
2.3.2 黏度测试 |
2.3.3 热重分析(TGA) |
2.3.4 涂层基本性能测试 |
2.3.5 凝胶含量测试 |
2.3.6 吸水率 |
2.3.7 拉伸性能测试 |
2.3.8 固化收缩率测试 |
2.3.9 实时红外测试 |
2.3.10 光学性能测试 |
2.3.11 涂层表面形貌表征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超支化聚硫醚的结构表征 |
2.4.2 超支化聚硫醚的热重分析 |
2.4.3 超支化聚硫醚的黏度测试 |
2.4.4 超支化聚硫醚的端基改性比例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5 超支化聚硫醚的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6 超支化聚硫醚的端基改性种类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4.7 固化收缩率研究 |
2.4.8 光固化动力学研究 |
2.4.9 光学性能测试 |
2.4.10 微观形貌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巯基-异氰酸酯点击聚合反应合成超支化聚硫氨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步骤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超支化聚硫氨酯的结构分析 |
3.3.2 热重分析 |
3.3.3 DSC分析 |
3.3.4 涂膜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THMP单体的制备 |
3.4.2 超支化聚硫氨酯的聚合条件探究 |
3.4.3 超支化聚硫氨酯的结构表征 |
3.4.4 热重分析 |
3.4.5 DSC分析 |
3.4.6 超支化聚硫氨酯的骨架调控 |
3.4.7 涂膜性能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氟超支化聚硫氨酯的合成及对聚氨酯丙烯酸酯的改性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及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步骤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含氟超支化聚硫氨酯的结构分析 |
4.3.2 热重分析 |
4.3.3 DSC分析 |
4.3.4 涂层基本性能、凝胶含量、吸水率和拉伸性能测试 |
4.3.5 耐磨性测试 |
4.3.6 水接触角测试 |
4.3.7 透过率 |
4.3.8 实时红外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含氟超支化聚硫氨酯的结构表征 |
4.4.2 热重分析 |
4.4.3 DSC分析 |
4.4.4 含氟超支化聚硫氨酯的末端氟改性比例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4.5 含氟超支化聚硫氨酯的添加含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4.6 含氟超支化聚硫氨酯的末端氟改性种类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4.7 光固化动力学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SLA-3D打印光敏树脂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SLA技术的基本原理 |
1.2 光敏树脂 |
1.2.1 光敏树脂种类 |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3 光固化体系 |
1.2.4 光敏树脂研发趋势 |
1.3 纳米氧化铝的改性与研究进展 |
1.3.1 纳米氧化铝的基本性质 |
1.3.2 物理法改性纳米氧化铝 |
1.3.3 化学法改性纳米氧化铝 |
1.3.4 改性Al_2O_3在聚合物中应用 |
1.4 光敏树脂/纳米复合材料 |
1.5 超支化聚硅氧烷 |
1.5.1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 |
1.5.2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应用 |
1.6 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材料的结构表征方法 |
2.2.1 傅里叶红外光谱测试(FT-IR) |
2.2.2 X射线衍射(XRD)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2.4 热重分析 |
2.2.5 核磁共振波谱(NMR) |
2.3 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 |
2.3.1 黏度 |
2.3.2 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
2.3.3 冲击强度 |
2.3.4 硬度 |
2.3.5 收缩率 |
2.3.6 光固化时间 |
3 自由基光敏树脂的制备及3D打印材料性能的研究 |
3.1 自由基光敏树脂的制备 |
3.2 光敏树脂3D打印成型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原料的选择 |
3.3.2 低聚物比例对3D打印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3 低聚物含量对3D打印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4 光引发剂含量对3D打印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5 稀释剂种类对3D打印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6 稀释剂比例对3D打印光敏树脂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纳米氧化铝改性光敏树脂及3D打印材料性能的研究 |
4.1 氧化铝的改性 |
4.2 纳米氧化铝改性光敏树脂 |
4.3 纳米氧化铝改性光敏树脂3D打印成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改性纳米Al_2O_3的表征 |
4.4.2 改性纳米Al_2O_3对3D打印光敏树脂黏度的影响 |
4.4.3 纳米Al_2O_3改性3D打印光敏材料的扫描电镜表征 |
4.4.4 改性纳米Al_2O_3对3D打印光敏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4.4.5 改性纳米Al_2O_3对3D打印光敏材料收缩率的影响 |
4.4.6 改性纳米Al_2O_3对3D打印光敏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4.4.7 不同粒径改性纳米Al_2O_3复配对3D打印光敏材料性能的影响 |
4.5 光敏树脂SLA快速成型 |
4.6 本章小结 |
5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光敏树脂及3D打印材料性能的研究 |
5.1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 |
5.2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光敏树脂 |
5.3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光敏树脂3D打印成型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超支化聚硅氧烷的表征 |
5.4.2 超支化聚硅氧烷对3D打印光敏树脂黏度的影响 |
5.4.3 超支化聚硅氧烷对3D打印光敏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4 超支化聚硅氧烷改性3D打印光敏材料扫描电镜表征 |
5.4.5 超支化聚硅氧烷对3D打印光敏材料收缩率的影响 |
5.4.6 超支化聚硅氧烷对3D打印光敏材料热稳定性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环保型超支化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防腐涂料的研究进展 |
1.2.1 环氧树脂防腐涂料 |
1.2.2 石墨烯防腐涂料 |
1.2.3 聚氨酯防腐涂料 |
1.2.4 其他防腐涂料 |
1.3 环氧树脂概述 |
1.3.1 环氧树脂的水性化 |
1.3.1.1 机械法 |
1.3.1.2 相反转法 |
1.3.1.3 化学改性法 |
1.3.1.4 固化剂乳化法 |
1.3.2 环氧树脂涂层的改性 |
1.4 超支化聚合物概述 |
1.4.1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
1.4.1.1 ABn单体缩聚法 |
1.4.1.2 自缩合乙烯基聚合法 |
1.4.1.3 开环聚合法 |
1.4.1.4 质子转移聚合法 |
1.4.2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1.4.2.1 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
1.4.2.2 在环氧改性中的应用 |
1.4.2.3 在涂料中的应用 |
1.4.2.4 其他方面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2 本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高固体分环氧防腐涂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2.2.2 高固体分涂料制备 |
2.2.3 涂层的制备 |
2.2.4 测试与表征 |
2.2.4.1 涂层厚度测试 |
2.2.4.2 铅笔硬度测试 |
2.2.4.3 柔韧性测试 |
2.2.4.4 附着力测试 |
2.2.4.5 抗冲击测试 |
2.2.4.6 耐介质性能测试 |
2.2.4.7 耐盐雾性能测试 |
2.2.4.8 吸水率测试 |
2.2.4.9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2.4.10 交联密度测试 |
2.2.4.11 接触角测试 |
2.2.4.12 流变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环氧树脂溶液的流变性能表征 |
2.3.2 超支化聚合物的添加量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3.2.1 对涂层铅笔硬度的影响 |
2.3.2.2 对涂层柔韧性的影响 |
2.3.2.3 对涂层附着力的影响 |
2.3.2.4 对涂层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
2.3.2.5 对涂层吸水率的影响 |
2.3.2.6 对涂层接触角的影响 |
2.3.2.7 对涂层交联密度的影响 |
2.3.2.8 涂层耐介质性能测试 |
2.3.2.9 耐中性盐雾试验 |
2.3.2.10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3.3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2.3.3.1 对涂层铅笔硬度的影响 |
2.3.3.2 对涂层柔韧性的影响 |
2.3.3.3 对涂层附着力的影响 |
2.3.3.4 对涂层抗冲击性能的影响 |
2.3.3.5 耐介质性能测试 |
2.3.3.6 耐中性盐雾试验 |
2.3.3.7 电化学性能测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无溶剂环氧防腐涂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3.2.2 无溶剂涂料制备 |
3.2.3 涂层的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2.4.1 涂层厚度测试 |
3.2.4.2 铅笔硬度测试 |
3.2.4.3 柔韧性测试 |
3.2.4.4 附着力测试 |
3.2.4.5 抗冲击测试 |
3.2.4.6 耐介质性能测试 |
3.2.4.7 耐盐雾性能测试 |
3.2.4.8 流变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环氧树脂的流变性能研究 |
3.3.1.1 EH816添加量对树脂体系流变性的影响 |
3.3.1.2 活性环氧稀释剂对树脂/稀释剂混合体系流变性能的影响 |
3.3.2 涂层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3.3.3 耐介质及耐盐雾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性环氧防腐涂料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4.2.2 乳液及涂料制备工艺 |
4.2.2.1 水性环氧乳液制备 |
4.2.2.2 清漆的制备 |
4.2.2.3 色浆的制备 |
4.2.2.4 色漆的制备 |
4.2.3 涂层的制备 |
4.2.4 测试与表征 |
4.2.4.1 乳液粒径及分布 |
4.2.4.2 乳液静置稳定性 |
4.2.4.3 乳液黏度测试 |
4.2.4.4 乳液固含量 |
4.2.4.5 环氧值 |
4.2.4.6 涂层厚度测试 |
4.2.4.7 铅笔硬度测试 |
4.2.4.8 柔韧性测试 |
4.2.4.9 附着力测试 |
4.2.4.10 抗冲击测试 |
4.2.4.11 耐介质性能测试 |
4.2.4.12 耐盐雾性能测试 |
4.2.4.1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相反转点的确定 |
4.3.2 影响相反转乳化的因素 |
4.3.2.1 乳化剂的选择 |
4.3.2.2 乳化温度 |
4.3.2.3 分散速度 |
4.3.2.4 滴水速率 |
4.3.3 乳液固含量 |
4.3.4 超支化聚合物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3.5 固化剂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3.6 色浆配方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3.7 颜基比对涂层性能的影响 |
4.3.7.1 物理机械性能测试 |
4.3.7.2 耐介质性能测试 |
4.3.7.3 中性盐雾试验 |
4.3.7.4 电化学测试 |
4.3.8 中试放大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附件 |
(4)超支化及四官能度酚/环氧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氧树脂的简介 |
1.2 超支化聚合物的简介 |
1.3 超支化聚合物的历史 |
1.4 超支化聚合物的结构、性能与表征 |
1.5 超支化聚合物的合成 |
1.6 超支化聚合物的应用 |
1.6.1 超支化聚合物在改性环氧树脂方面的应用 |
1.6.2 超支化聚合物在生物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
1.6.3 超支化聚合物在光学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
1.7 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概述 |
1.7.1 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合成 |
1.7.2 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性能 |
1.7.3 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应用 |
1.8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多羟基超支化聚醚的合成及其对脂环族环氧树脂阳离子固化体系的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表征方法 |
2.2.3 多羟基超支化聚醚(HBP-OH)的合成 |
2.2.4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多羟基超支化聚醚(HBP-OH)的合成 |
2.3.2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活性研究 |
2.3.3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的固化收缩率研究 |
2.3.4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
2.3.5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物的细胞毒性研究 |
2.3.6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物的耐热性能研究 |
2.3.7 改性脂环族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吸水量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的合成及其对DGEBA环氧树脂均聚固化体系的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表征方法 |
3.2.3 双(氯代酞酰亚胺) (A_2单体)和三酚基甲烷(B_3单体)的合成 |
3.2.3.1 4,4'-双(4-氯代酞酰亚胺)二苯醚(A_2-1单体)的合成 |
3.2.3.2 双(4-氯代酞酰亚胺)二乙醚(A_2-2单体)的合成 |
3.2.3.3 双(4-氯代酞酰亚胺)二氧杂辛烷(A_2-3单体)的合成 |
3.2.3.4 2,6-双(4-氯代酞酰亚胺)苯(A_2-4单体)的合成 |
3.2.3.5 4,4'-双(4-氯代酞酰亚胺)二苯砜(A_2-5单体)的合成 |
3.2.3.6 4,4',4"-三羟基三苯基甲烷(三酚基甲烷,B3单体)的合成 |
3.2.4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的合成 |
3.2.4.1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1(HBPEI1)的合成 |
3.2.4.2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2(HBPEI2)的合成 |
3.2.4.3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3(HBPEI3)的合成 |
3.2.5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双(氯代酞酰亚胺) (A_2单体)的合成 |
3.3.2 三酚基甲烷(B_3单体)的合成 |
3.3.3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的合成 |
3.3.3.1 双(氯代酞酰亚胺) (A_2单体)的聚合活性研究 |
3.3.3.2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合成条件的探索 |
3.3.3.3 端酚羟基超支化聚醚酰亚胺(HBPEI)的表征 |
3.3.4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
3.3.5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断面形貌研究 |
3.3.6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体系的升温固化动力学研究 |
3.3.7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耐热性能研究 |
3.3.8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吸水率与耐湿热老化性能研究 |
3.3.9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介电性能研究 |
3.3.10 改性环氧树脂均聚固化物的自由体积研究 |
3.3.11 环氧均聚固化体系的改性机理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对DGEBA/DDS耐高温环氧固化体系的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 |
4.2.2 表征方法 |
4.2.3 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的合成 |
4.2.3.1 第一步产物4,4'-(六氟异丙叉)二苯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
4.2.3.2 第二步产物含氟四官能度酚的合成 |
4.2.3.3 第三步产物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的合成 |
4.2.4 环氧树脂固化物的制备 |
4.2.5 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的合成 |
4.3.2 含氟四官能度环氧树脂(FCTE)的分子模拟研究 |
4.3.3 FCTE/DGEBA环氧复配树脂的粘度研究 |
4.3.4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体系的DSC升温固化研究 |
4.3.5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耐热性能研究 |
4.3.6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力学性能研究 |
4.3.7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断面形貌研究 |
4.3.8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自由体积研究 |
4.3.9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吸水率研究 |
4.3.10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介电性能和层间剪切强度研究 |
4.3.11 FCTE改性DGEBA/DDS固化物的耐γ射线辐照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药品 |
5.2.2 表征方法 |
5.2.3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EHBPI)的合成 |
5.2.3.1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1(EHBPI1)的合成 |
5.2.3.2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2(EHBPI2)的合成 |
5.2.3.3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3(EHBPI3)的合成 |
5.2.4 半脂肪族半芳香族线形聚醚酰亚胺(LBPA)的合成 |
5.2.5 光致发白光膜材料的制备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超支化聚醚酰亚胺型环氧树脂(EHBPI)的合成 |
5.3.2 半脂肪族半芳香族线形聚醚酰亚胺(LBPA)的合成 |
5.3.3 超支化聚合物溶液的紫外吸收光谱研究 |
5.3.4 理论计算 |
5.3.5 骨架结构、末端基团和拓扑结构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6 溶剂极性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7 聚集状态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8 温度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9 金属离子对荧光性能的影响 |
5.3.10 固态本体与溶液状态下荧光性能的比较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6.1 全文总结 |
6.2 本论文主要创新之处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光纤涂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光纤涂料 |
1.2.1 光纤涂料简介 |
1.2.2 光纤涂料性能需求 |
1.3 UV固化涂料简介 |
1.3.1 预聚物 |
1.3.2 活性稀释剂 |
1.3.3 光引发剂 |
1.3.4 助剂 |
1.4 聚氨酯丙烯酸酯研究进展 |
1.4.1 新型聚氨酯丙烯酸酯 |
1.4.2 改性聚氨酯丙烯酸酯 |
1.4.3 PUA发展趋势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PUA的合成 |
2.2.2 配制涂料及固化 |
2.2.3 产物表征及性能测试方法 |
第三章 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原料的选择及工艺的探究 |
3.1.1 合成原料的选择 |
3.1.2 合成工艺的探究 |
3.1.3 合成工艺最优选 |
3.2 预聚物表征 |
3.2.1 红外谱图分析 |
3.2.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2.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3.3 预聚物及其固化膜性能 |
3.3.1 粘度 |
3.3.2 折射率 |
3.3.3 固化速度 |
3.3.4 玻璃化转变温度 |
3.3.5 柔韧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紫外光固化光纤涂料的研究 |
4.1 活性稀释剂对涂料性能的影响 |
4.1.1 粘度 |
4.1.2 折射率 |
4.1.3 固化速度 |
4.1.4 力学性能 |
4.1.5 吸水率 |
4.1.6 玻璃化转变温度 |
4.1.7 活性稀释剂的复配 |
4.1.8 活性稀释剂最优选 |
4.2 光引发剂对涂料固化速度的影响 |
4.2.1 光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 |
4.2.2 助引发剂的种类及用量 |
4.2.3 复合光引发体系 |
4.3 紫外光固化抗氧阻聚研究 |
4.3.1 物理抗氧阻聚 |
4.3.2 化学抗氧阻聚 |
4.4 光纤涂料配方及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6)光热触发有机硅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聚硅氧烷研究进展 |
1.2.1 聚硅氧烷概述 |
1.2.2 聚硅氧烷的制备 |
1.3 紫外光固化 |
1.3.1 光聚合技术概述 |
1.3.2 光引发剂 |
1.4 光固化聚硅氧烷研究进展 |
1.4.1 (甲基)丙烯酰氧基官能化硅氧烷 |
1.4.2 环氧官能化硅氧烷 |
1.4.3 硫醇-烯烃类硅氧烷 |
1.5 光热固化聚硅氧烷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
2.1.1 主要实验试剂原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2 样品制备及合成 |
2.2.1 可聚合型光引发剂的合成 |
2.2.2 双活性超支化硅氧烷的合成 |
2.2.3 基于可聚合光引发剂的超支化聚硅氧烷体系制备 |
2.2.4 不同活性超支化聚硅氧烷的制备 |
2.2.5 环氧/丙烯酰氧基双活性硅氧烷(MAGETDS)的合成 |
2.2.6 环氧官能化硅氧烷(DGETDS)的合成 |
2.2.7 基于线性硅氧烷的聚硅氧烷柔性体系制备 |
2.2.8 聚硅氧烷弹性体的制备 |
2.3 分析及表征方法 |
第3章 基于可聚合型光引发剂的超支化聚硅氧烷体系及其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基于可聚合型光引发剂的双活性超支化聚硅氧烷体系 |
3.2.1 双活性超支化硅氧烷的结构表征 |
3.2.2 可聚合型光引发剂的结构表征 |
3.2.3 双活性超支化硅氧烷的光固化行为 |
3.2.4 双活性超支化硅氧烷的热固化行为 |
3.2.5 双活性超支化聚硅氧烷体系的热稳定性 |
3.3 不同活性超支化聚硅氧烷的耐热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
3.3.1 硅烷水解过程分析 |
3.3.2 活性硅氧烷的结构分析 |
3.3.3 聚硅氧烷的热稳定性分析 |
3.3.4 聚硅氧烷的微观结构分析 |
3.3.5 热处理过程中聚硅氧烷的结构分析 |
3.3.6 聚硅氧烷的耐溶剂性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线性硅氧烷构筑聚硅氧烷柔性体系及其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线性硅氧烷单体的表征 |
4.2.1 MAGETDS的结构表征 |
4.2.2 MAGETDS的固化行为分析 |
4.2.3 DGETDS的结构表征 |
4.3 柔性聚硅氧烷体系的构筑及性能研究 |
4.3.1 基于线性硅氧烷体系的光热固化行为 |
4.3.2 柔性聚硅氧烷体系的热稳定性 |
4.3.3 柔性聚硅氧烷体系的拉伸性能 |
4.3.4 柔性聚硅氧烷体系的热机械性能 |
4.3.5 柔性聚硅氧烷体系的透明性 |
4.3.6 柔性聚硅氧烷体系的耐溶剂性 |
4.3.7 柔性聚硅氧烷体系的微观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支化/线性硅氧烷和动态二硫键构筑聚硅氧烷弹性体及其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聚硅氧烷弹性体的构筑 |
5.2.1 硅氧烷体系的光热固化行为 |
5.2.2 聚硅氧烷弹性体的拉伸性能 |
5.2.3 聚硅氧烷弹性体的热性能 |
5.2.4 聚硅氧烷弹性体的自修复性能 |
5.2.5 聚硅氧烷弹性体室温下的应力松弛 |
5.2.6 聚硅氧烷弹性体的弹性恢复性能 |
5.3 聚硅氧烷弹性体的应用 |
5.3.1 液体金属基导体及其性能 |
5.3.2 液体金属基应变传感器及其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高固低黏可UV固化聚酯的制备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紫外光固化涂料 |
1.2.1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组成 |
1.2.1.1 低聚物 |
1.2.1.2 光引发剂 |
1.2.1.3 活性单体 |
1.2.1.4 其他助剂 |
1.2.2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主要种类 |
1.2.2.1 UV固化溶剂型涂料 |
1.2.2.2 UV固化粉末涂料 |
1.2.2.3 UV固化水性涂料 |
1.2.3 紫外光固化涂料的应用 |
1.2.3.1 木器涂料 |
1.2.3.2 塑料涂料 |
1.2.3.3 纸张上光涂料 |
1.2.3.4 金属涂料 |
1.2.3.5 光纤涂料 |
1.2.3.6 其他 |
1.3 脂肪族聚酯 |
1.3.1 脂肪族聚酯的合成 |
1.3.1.1 缩合聚合 |
1.3.1.2 内酯交酯的开环聚合 |
1.3.1.3 环状酸酐和环氧化合物的开环聚合 |
1.3.2 脂肪族聚酯的应用 |
1.4 星形聚合物 |
1.4.1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 |
1.4.2 星形聚合物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1.5.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1.5.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1.5.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可UV固化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 |
2.2.3 酸酐和环氧化合物的共聚合反应 |
2.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2.2.4.1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酸值 |
2.2.4.2 相关计算 |
2.2.4.3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红外光谱 |
2.2.4.4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
2.2.4.5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凝胶渗透色谱 |
2.2.4.6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漆膜热稳定性 |
2.2.4.7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光固化动力学测定与分析 |
2.2.4.8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清漆制备及漆膜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含量对聚酯性能的影响 |
2.3.2 酸酐的种类对聚酯性能的影响 |
2.3.3 其他环氧单体的种类对聚酯性能的影响 |
2.3.4 开环聚合催化剂的选择 |
2.3.5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红外光谱 |
2.3.6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
2.3.7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凝胶渗透色谱 |
2.3.8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光固化行为分析 |
2.3.9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热稳定性 |
2.3.10 不饱和脂肪族聚酯的漆膜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UV固化星形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可UV固化星形聚酯的合成 |
3.2.4 结构表征与性能测试 |
3.2.4.1 可 固化星形聚酯的红外光谱 |
3.2.4.2 可 固化星形聚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
3.2.4.3 可 固化星形聚酯的凝胶渗透色谱 |
3.2.4.4 可 固化星形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3.2.4.5 可 固化星形聚酯的黏度及稀释曲线 |
3.2.4.6 可 固化星形聚酯的漆膜热稳定性 |
3.2.4.7 可 固化星形聚酯的清漆制备及漆膜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酸酐种类对树脂性能的影响 |
3.3.2 小分子多元醇种类对聚酯性能的影响 |
3.3.3 聚醚多元醇对星形聚酯共混改性 |
3.3.4 可UV固化星形聚酯的红外光谱 |
3.3.5 可UV固化星形聚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
3.3.6 可UV固化星形聚酯的凝胶渗透色谱 |
3.3.7 可UV固化星形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 |
3.3.8 可UV固化星形聚酯的稀释曲线 |
3.3.9 星形聚酯涂膜的热稳定性 |
3.3.10 星形乙烯基聚酯漆膜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固体分UV涂料的配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高固体分UV涂料的配制 |
4.2.4 漆膜性能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UV固化树脂的配比优选 |
4.3.2 不同活性单体对固化体系的影响 |
4.3.3 光引发剂的优选 |
4.3.4 最终配方设计与涂料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改性及其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超支化聚合物简介 |
1.1.1 超支化聚合物的概述及特性 |
1.1.2 合成超支化聚合物的方法 |
1.2 超支化聚酯简介 |
1.2.1 超支化聚酯的合成与分类 |
1.2.2 超支化聚酯的改性 |
1.2.3 超支化聚酯在线性聚合物中的应用 |
1.3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简介 |
1.3.1 UPR特性及其固化特性 |
1.3.2 UPR的研究进展 |
1.4 UPR的增韧改性研究情况 |
1.4.1 添加第二相材料 |
1.4.2 形成互穿网络结构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黏度超支化聚酯的制备 |
引言 |
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仪器设备 |
2.2 实验原理 |
2.3 低黏度超支化聚酯的制备 |
2.4 分析表征方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红外光谱分析 |
2.5.2 超支化聚酯的核磁碳谱谱图分析 |
2.5.3 超支化聚酯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 |
2.5.4 超支化聚酯接枝反应前后的核磁氢谱谱图 |
2.5.5 低黏度超支化聚酯制备反应的条件探究 |
2.5.6 超支化聚酯改性前后的特性粘度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黏度超支化聚酯不饱和改性的研究 |
引言 |
3.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1.1 实验原料 |
3.1.2 实验仪器设备 |
3.2 实验原理 |
3.3 超支化不饱和聚酯的制备 |
3.4 分析表征方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红外光谱分析 |
3.5.2 核磁谱图分析 |
3.5.3 改性前后超支化聚酯的特性粘度 |
3.5.4 改性前后超支化聚酯的溶解性 |
3.5.5 低黏度超支化聚酯不饱和改性条件的探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超支化不饱和聚酯对不饱和树脂改性的研究 |
引言 |
4.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仪器 |
4.2 超支化不饱和聚酯改性不饱和树脂的机理 |
4.3 改性的不饱和树脂浇铸体的制备 |
4.4 不饱和树脂性能表征的方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低黏度MAH-HBP对不饱和树脂性能改性的研究 |
4.5.1.1 固化体系的确定 |
4.5.1.2 力学性能分析 |
4.5.1.3 微观形貌分析 |
4.5.1.4 热性能分析 |
4.5.2 低黏度AA-HBP对不饱和树脂性能改性的研究 |
4.5.2.1 固化体系的确定 |
4.5.2.2 力学性能影响 |
4.5.2.3 微观形貌分析 |
4.5.2.4 热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4D打印用大豆油基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3D打印技术 |
1.1.1 3D打印技术的发展及现状简述 |
1.1.2 数据光固化(DLP)打印技术 |
1.1.3 用于3D打印的光固化树脂 |
1.2 4D打印技术 |
1.2.1 4D打印技术的简介 |
1.2.2 4D打印材料 |
1.2.3 4D打印技术的应用 |
1.2.4 4D打印技术的前景和挑战 |
1.3 基于大豆油的光固化树脂 |
1.3.1 大豆油和环氧大豆油 |
1.3.2 基于大豆油的光固化树脂 |
1.4 立题意义与研究方案 |
1.4.1 立题意义 |
1.4.2 研究方案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大豆油基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制备 |
2.1.1 主要的实验试剂和仪器 |
2.1.2 大豆油基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制备和4D打印流程 |
2.2 大豆油基可见光固化树脂的测试与表征 |
2.2.1 差光量扫描量热分析 |
2.2.2 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分析 |
2.2.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 |
2.2.4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测试 |
2.2.5 动态力学分析 |
2.2.6 热重分析 |
2.2.7 形状记忆性能测试 |
第三章 环氧大豆油丙烯酸酯-丙烯酸(ESOA-AA)4D打印耗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ESOA-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制备和4D打印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ESOA-AA可见光固化树脂引发体系的选择 |
3.3.2 ESOA-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可见吸收光谱 |
3.3.3 ESOA-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红外光谱 |
3.3.4 ESOA-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机械性能 |
3.3.5 ESOA-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动态力学性能 |
3.3.6 ESOA-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热稳定性 |
3.3.7 ESOA-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形状记忆性能 |
3.3.8 丙烯酸用量对ESOA-AA可见光固化树脂性能的影响 |
3.4 结论 |
第四章 环氧大豆油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ESOMA-MAA)4D打印耗材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ESOMA-MAA4D打印耗材的合成与4D打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ESOMA-MAA可见光固化树脂引发体系的选择 |
4.3.2 ESOMA-M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可见吸收光谱 |
4.3.3 ESOMA-M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红外光谱 |
4.3.4 ESOMA-M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机械性能 |
4.3.5 ESOMA-M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动态力学性能 |
4.3.6 ESOMA-M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热稳定性 |
4.3.7 ESOMA-MA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形状记忆性能 |
4.3.8 甲基丙烯酸用量对ESOMA-MAA可见光固化树脂性能的影响 |
4.4 结论 |
第五章 环氧大豆油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SOMA-MAA-TEGDMA)4D打印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ESOMA-MAA-TEGDMA4D打印耗材的合成与4D打印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ESOMA-MAA-TEGDM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红外光谱 |
5.3.2 ESOMA-MAA-TEGDM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机械性能 |
5.3.3 ESOMA-MAA-TEGDM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动态力学性能 |
5.3.4 ESOMA-MAA-TEGDM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热稳定性 |
5.3.5 ESOMA-MAA-TEGDMA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形状记忆性能 |
5.3.6 TEGDMA用量对ESOMA-MAA-TEGDMA可见光固化树脂性能的影响 |
5.4 结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10)植物油基环保树脂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油及其化学变化 |
2 植物油基环保树脂 |
2.1 零溶剂或低溶剂树脂 |
2.2 高固体分树脂 |
2.3 水性树脂 |
2.4 UV固化树脂 |
3 结语 |
四、Hyperbranched Acrylated Aromatic Polyester Used as a Modifier in UV-Curable Epoxy Acrylate Resins(论文参考文献)
- [1]巯基点击聚合制备超支化聚合物及其改性光固化涂料研究[D]. 钱佳怡. 江南大学, 2021(01)
- [2]SLA-3D打印光敏树脂的改性及其性能研究[D]. 曹嘉欣.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3]环保型超支化改性环氧树脂防腐涂料制备[D]. 柴武.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4]超支化及四官能度酚/环氧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兴安.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1)
- [5]紫外光固化聚氨酯丙烯酸酯光纤涂料的研究[D]. 张达. 湖南工业大学, 2020(02)
- [6]光热触发有机硅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张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7]高固低黏可UV固化聚酯的制备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D]. 明姝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超支化聚酯的制备、改性及其在不饱和聚酯树脂中的应用研究[D]. 周蕾. 厦门大学, 2019(07)
- [9]4D打印用大豆油基可见光固化树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缪卫峰.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1)
- [10]植物油基环保树脂的研究进展[J]. 赵荣敏,张加赢. 涂料工业, 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