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个代表”对“知行统一论”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捷[1](202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与主要理论成果》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一路相随,走过了百年历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主要代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也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理论创造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其发展历程是一个在坚持已有成果基础上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双向互动、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的翻译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向互动等互动关系。
王新建[2](2020)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学界在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内涵上观点高度一致,而在其莫衷一是的外延列示中,唯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被普遍尊崇,足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和学界在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上的坚守。新时代历史方位所展现的现实域场和发展意涵,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培养时代新人的时代使命。完成这一新时代使命,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其更为鲜亮的实践性指向和高度清晰的、具体的而又针对新时代意涵的可操作化运行机制,切实推进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的贯彻落实。“两化”,即“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是冯契为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而提出的“补充”口号。这里的“理论”主要是指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包括党规党法如政治规矩等;“方法”主要指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转化而来的各种方法和方法论;“德性”主要指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上较高的认知和觉悟程度,如较高的政治觉悟、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内在品质和品格等。“两化”的“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这一运行机制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意蕴,对于克服现实中诸如人们对理论联系实际之难的慨叹,只知“联系”之重要而对如何联系的懵懂,对知行统一的不自觉却步,为人与为学的两立,科学与人生的脱节,以致“两面人”等现象,继而使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和规范作用,均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显着的实效性。鉴此,论文主题主旨确定为:把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细化和具体化为“两化”原则,即把“两化”提升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学风理论、不断革命理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厚基因。冯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对绵延数千年的名实之辩、知行之辩的认识论思想解析,对理想人格说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两化”原则的提出提供民族文化启示,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对“两化”作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合法性、必然性和必要性的阐释,新时代“学哲学、用哲学”活动和其他教育实践活动所展现的把理论化为方法和德性的宏大实践叙事,分别给予“两化”原则以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两化”原则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八个统一”“六要”“思政课的实践性”等新要求,对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灌输论”理论、“生命线”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等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等,均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指导意涵。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史所昭示的实践辩证法对“两化”原则所内在要求的“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议程”进行理论鉴临能够说明:在“教化—内化—外化—性成”运行机制上的缺失、敷衍、断裂、梗阻和得过且过,将导致“理论”向“方法”“德性”转化的不可能,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两立”。在“两化”运行机制的认知和践行方面,在以“两化”原则为指导开拓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场域方面,广大思政学人应尽快建立起高度的专业自省、职业自觉和实践自为意识。
唐磊[3](2020)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公平,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价值追求,是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尺度,对公平的向往是人类追求幸福的需要,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尤其是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以来,实现社会公平一直是各国政府的不懈追求,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征程中,必须正视的重大命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就是要以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平发展为目标,从而激发整个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从而保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前进;就是要始终把全体人民的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追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离不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为理论指导。本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为研究主题,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相关概念,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总结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概括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路径,认清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西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以及其重要意义。全文除导论外共有六章,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相关概念,通过对公平、公平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概念进行辨析和界定,开启了本文的研究。第二部分是梳理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为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公平观为理论直接来源、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平观为文化土壤,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第三部分是总结、概括、分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主要内容和实践路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应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对解决如何实现社会公平的科学化、系统化思考的结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以“中国梦”为目标方向,为公平地实现全体中国人民梦想搭起了舞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行为准则,铸就公平的信念;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着力点,推动社会公平达到新的高度;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为战略部署,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共同进步;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本质要求,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落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在推动社会公平的实践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以发展眼光、全局视野、战略思维规划新时代的历史背景下实现社会公平的蓝图,以点带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全面落实,回应了人民群众对社会更加公平的期盼。第四部分是深刻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和意义。本文通过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与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社群主义公平观、民主社会主义公平观进行对比性研究,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形式公平与实质公平的统一,是全方位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公平观的中国方案。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意义,从理论角度看,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实现社会公平的样板;从实践角度看,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宁春燕[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作为理论武装群众的基本途径,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是高度重视理论宣讲工作,就这一工作做出过重要指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理论宣讲工作的重要思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紧紧把握这一重要思想以指导宣讲实践。虽然,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一直在政治生活中扮演着“传播使者”的角色,也拥有一定的地位,但是,随着中国进入新时代,党的各项工作也迈上了新的征程。因此,深入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演进过程,总结其特点与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就是为了让党的宣讲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更加强大的作用。本文通过资料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法和归纳总结法,分别从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科学内涵、思想来源、历史渊源等方面进行考察,进一步深入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演进过程,总结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演进特点,在肯定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重要地位的同时,分析总结其在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首先从相关概念出发,循序渐进,总结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特点,归纳其方式,分析其原则,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宣传思想、列宁的灌输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着眼,追溯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思想来源,从古代中国以教化为中心的宣讲活动、近代以宣讲为形式的教育活动以及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的宣讲活动入手,探索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历史渊源。其次,通过分阶段梳理,理清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演进过程,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演进特点。接着,从国内和国际两个维度探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新要求,更加凸显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重大意义。最后,通过分析总结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在演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宣讲制度、宣讲队伍、宣讲对象、宣讲内容以及宣讲方式等几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张雁东[5](2019)在《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知行统一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审视我国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教育成效不显着、不理想问题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就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知行割裂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有鉴于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问题成为本文研究的主要论题。本文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观置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体系中进行研究,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知与行相统一的基础理论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知行割裂问题的成因,建设性地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思路与策略。论文主体部分由四章组成:第一章,主要是全面系统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引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教育实践活动。因此,知行合一蕴含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纵观整个哲学史,关于知行关系的理论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将知与行混为一谈,混淆了知与行自身特质的规定性;另一种则是把知与行完全割裂开来,忽视了知与行的统一关系是认识与实践辩证发展的过程。本文在对比分析古今中外先贤哲人知行观的基础之上,着重分析了王阳明、班杜拉和马克思主义的知行观,总结出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即重“知”观、重“行”观、“知”“行”并重观,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为我们理解知行统一问题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第二章,深入剖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的问题。该部分分别从施教者、受教者的单一维度厘清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的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的角度来看,知行分离主要表现为施教活动与受教者思想觉悟脱节、与现实生活脱节、知识与信仰脱节等主要问题。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者的角度来看,知行分离主要体现为无知不行、知而不行、行而不知等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论文从环境影响等客观方面以及思想觉悟等主观方面探索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的主要原因。第三章着重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条件和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做到知行统一,一方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具备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主观方面的品质;另一方面也需要制度安排等客观方面的条件。论文将施教者与受教者的知行统一纳入同一分析框架,深入分析了从施教者的知到受教者的行全过程促进知行统一的条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规律及模式,提出了主动型统一、被动型统一以及主动被动交叉型统一三种模式。第四章分析总结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思路与对策,从构建施教者的知行统一、受教者的知行统一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建设等角度阐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思路。思想政治教育要做到知行统一,对于施教者而言,要逐步提高自身知识及理论素养,认清自身的历史使命,时刻以身作则,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受教者而言,则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以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根本,不断提高判断力,增强对于认知内容的认同感,促进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统一,培养坚定的意志和信念。与此同时,还需要加强环境建设,营造和谐的人际环境、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清朗的网络环境,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创造必要的环境条件。
王慧莹[6](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中指出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号召要“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时代的准确把握。继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时代的发展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一以贯之的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进行批判继承的科学态度;一脉相承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主线;一直坚持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导向。既凸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民族特色,又赋予传统文化以科学性与时代性。系统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历史脉络,科学认识改革开放以来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阶段性特点,全面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基本经验,这是全面提升党领导人民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能力的内在理路和基本逻辑。本文着眼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研究,通过对改革开放初期、新世纪新阶段、新时代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梳理与总结,包括对党在不同时期具体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时代条件与国际国内环境的分析、对不同时期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的梳理,以及对不同时期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原则、方法与实践理路等的总结,从而找到逻辑、发现规律,从历史逻辑对党在不同时期探索形成的传统文化观进行探讨,进而总结出党在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在此基础上明确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为了谁、依靠谁的本源问题。明晰党主要继承与发展了哪些优秀传统文化,为何要继承与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以及怎样更好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现实问题。主要从以下五章来展开论述。第一章阐述了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既是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逻辑前提,也是本文研究内容的逻辑起点。首先,通过归纳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征与功能,对优秀传统文化之于中华民族的价值意义做出合理判断;其次,从文本解读、历史考察、历史局限与当代价值等维度出发,对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成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深刻认知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本精神,在此基础上推理出优秀传统文化内在蕴含的价值取向,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独有的民族特色与世界价值,进而明确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第二章,考察与探讨了改革开放初期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1978年以来,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集中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实践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又创造性地运用传统文化中具有价值的内容来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形成了实事求是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观。邓小平不仅擅长引用古代经典,发挥具有民族特色且易于理解的语言形式,用以阐释新的理论和观点,更是注重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将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成果融入精神文明建设中,灵活运用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思想成果为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如实事求是思想对古代经世致用思想的汲取与超越、“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传统义利观的扬弃与发展、共同富裕思想对古代平均主义思想的批判与发展、“小康社会”思想对古代小康理想的继承与发展等。在这一过程中明确了对传统文化进行钻研、吸收、融化与发展的原则与方法。促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也同时使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更具中国特色。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党在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传统文化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更加积极,专门讨论了关于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若干问题,更加具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使命感。第三章,考察与探讨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一时期,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并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战略高度,科学揭示了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在联系,深刻阐述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形成了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观。如何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民族性与全球化的关系,是这一时期无法回避的时代课题,因此党将继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提出了“求真务实”思想丰富了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汲取传统民本思想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既立足国情,又与时俱进,在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结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文化需求,不断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第四章,考察与探讨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一时期,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党执政兴国的重要价值,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审视与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形成了党在新时代继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观。新时代背景下,党将优秀传统文化视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提出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弘扬措施,既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又将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思路落实到国家发展的各个方面。习近平善于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智慧为社会发展现实服务,提出用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在治国理政方面,注重汲取传统文化智慧为国家治理提供智慧宝库,如吸取天人合一思想多次在国际会议中为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思想桥梁。他还多次在国际国内重要场合发表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讲话,全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观。新时代,党在树立本民族文化自信的同时,更加注重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积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给世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的国际影响力,努力振兴中华文化。第五章,探讨与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历史经验既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共产党今后应予以借鉴参考的历史教科书。总结前一阶段的经验基础上,分析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传统文化当前的发展现状,明确目标,找准方向,提出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意义重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保证科学性;坚持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增强时代性;坚持文化自信,彰显民族性;坚持文明互鉴,加强开放性;坚持立足人民文化需求,体现人民性。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发挥优势,强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促进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能力的提升;丰富传统文化创新与转化的载体与形式;传承发展政策实施及教育宣传效果;促进党领导和创新传统文化能力的有效提升;夯实传统文化政策实施与教育宣传效果;增强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影响力。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有信心、有能力也有实力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新,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
王春草[7](2019)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融合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探究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关系,促进二者的融合,对于规范市场经济主体的交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研究现状做一总体评述,明确文章的研究背景是当下市场经济中存在的失信、拜金等现象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则亟待完善,研究目的是将中国传统知行观中的道德内涵注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中,并以此来完善交易主体的人格。使诚信、节俭等美德在交易活动中发挥实际作用,减少交易摩擦,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第二部分主要对二者的基本内容做一梳理,明晰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内涵、特征及地位;对中国传统知行观的主要内容、基本特征及表现形式做了详尽论述。第三部分主要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差异性与一致性进行比较探究。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二者的产生背景存在差异性;由于东西方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因此思考问题的角度与方法不同,所以二者的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性;由于二者在实际中解决问题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二者的研究目的存在差异性;由于二者研究的都是实践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因此二者的研究范畴具有一致性;二者在探讨实践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时,均认为思想要通过实践表现出来,所以二者的表现形式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都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的特征,所以二者的体系特征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共产主义与中国传统知行观所倡导的大同社会对人的终极关怀是一致的,都是要否定剥削,追求平等,所以二者的价值追求具有一致性。第四部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融合方式及其影响。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以其严密完整的系统性弥补了中国传统知行观缺乏系统性的缺陷,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亦丰富了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历史观内涵。中国传统知行观中的君子人格有助于完善市场经济主体的道德修养,中国传统知行观中的诚信,勇于承担责任等原则有利于凝聚企业向心力,培养员工责任心,提高企业竞争力。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融合对于筑牢文化根基,树立文化自信,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一致性。
徐晓滢[8](2019)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文化软实力之魂”、“寻求最大公约数”等词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做出重要论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明确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的战略要求。青年兴则国家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高度重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出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的要求。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是培育和践行的实效结果,认知度则是培育和践行的逻辑起点。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原理、跨学科相关理论资源作为理论基础,创新性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概念,明确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本质内涵,用四大认知深度、四大认知广度构建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内在机理,为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更具针对性的路径方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研究和实践培育提供指导和借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和为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新人奠定基础、提供助力。本研究遵循“学理依据——内在机理——提升策略”的逻辑理路,主要包括五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着眼学理依据。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和跨学科相关理论资源等方面探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提出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奠定整个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回归本质内容。通过理清认知度与认识、认同、内化,及其与价值、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基本内涵和内在规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本质特征归纳为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相互转化、理论认知与实践认知的相互转化、个体需要与社会要求的相互转化、实在性价值与规范性价值的相互转化等;从内在动力和支撑手段等两方面入手,构建起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三维架构模型。第三部分,进行纵向延伸。以认知深度为切入点,通过基于感知运动的经验认知深度、基于个体层面的自我认知深度、基于集体层面的社会认知深度和基于整体层面的国家认知深度的阐释和解析,展现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纵向脉络,力求全面而准确地把认知度的纵向深化与培育和践行的总体目标相融合,完成认知度的纵向坐标理论与实践的双向论证。第四部分,完成横向扩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为指导,以认知广度为切入点,沿着理论探索、实践深化、目标追寻和个性衍生的脉络,勾勒出基于理论发展层面的认知广度、基于社会发展层面的认知广度、基于国家发展层面的认知广度和基于人类发展层面的认知广度为点位的横向坐标。第五部分,提供实践参考。以提升认知度的建构能力为切入点,从提升实质、提升目标、提升策略等方面加以论述,提出自我体悟、共识深化和认知运用等有效策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形成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打下具有实践参考价值的理论基础。总之,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对于正处于价值形成和发展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结合时代特征,遵循大学生的成长发展规律,遵循教育规律,密切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中的前沿问题,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要求,不断深化本质内涵,注重机制完善,为切实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高飞[9](2017)在《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文中认为议题设置能力被称作软实力的“第二张面孔”。今天,国家之间的竞争已经从硬实力的争夺转向硬实力和软实力相结合、更加注重软实力尤其是话语权力及其集中体现的议题设置能力的争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的强弱,事关中国共产党能否在全媒体时代掌握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的主动权、主导权和话语权,事关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事关国家安全,更事关中国人民能否向全世界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营造发展的良好环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本文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提出、设置和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议程,从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集中讨论并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方向和进程的话题。“关注”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前提和出发点,能否形成“讨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成功与否的关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最终目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本质是一定阶级思想表达权、利益诉求权和价值引领权的“三权统一”,通过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够表达一定阶级的思想,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诉求,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冲突,从而维护和实现一定阶级的利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具有阶级性、能动性、创新性、动态性以及时代性的特征。实质上,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要解决的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言什么”、“怎么说”的问题。议题的本质是一种话语,思想政治教育议题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则是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表达、设置、传播和运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可以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热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力,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有效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借鉴和吸收了与该文相关的其它理论,作为该文的理论依据。大众传播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尤其是大众传播理论中的议题设置理论、框架理论和政治传播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政治动员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是实现政治动员的有效方法,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的政治动员理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动员理论以及西方一些学者的政治动员理论也成为本文的理论依据之一。思想掌握群众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不仅对此有相当丰富的论述,中国共产党更是将思想掌握群众理论与中国革命、改革的实际结合起来,使思想掌握群众理论成为教育、影响、凝聚和引导群众的重要理论,故思想掌握群众理论也是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重要的理论依据之一。另外,古今中外,通过一定的议题设置,阐述与传播自身或某一阶级、国家的思想和主张,实现与维护特定的利益,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古今中外议题设置实践的梳理,探索和总结议题设置的规律,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提供参考,这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实践依据。本文还对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过程和规律进行了深入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不同于一般的舆论议题设置,它不仅要吸引民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使民众对相关议题的态度和意见表达出来,更需要通过对议题的设置,改变人们主观认识世界,进而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这就形成了通过加强调查研究——科学凝练议题——主动设置议题——引领主导议题——落实解决议题——评估反馈议题的基本过程,这个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与西方舆论议题的显着区别,即它以调查研究为起点,而不是凭空捏造议题,以落实解决议题为归宿,而不是只作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盖的“空中楼阁”,这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以需求导向、主体互动、知行统一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基本规律,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时效性。推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是本文的“初心”,也是本文的归宿。本文认为,推进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要从五个方面着眼:一是要加强调查研究,二是要定期进行研判,三是要凝练重大主题,四是要主动设置议题,五是要引导实践方向。这五个方面形成了以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为起点,以引导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议题归宿的动态设置过程,在循环、往复中不断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能力的提升。
宋玉彬[10](2012)在《在“创先争优”中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文中研究指明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坚定、理想远大、德才兼备、素质全面的学生党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当前学生党建工作的重点,更是党组织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立足点。
二、“三个代表”对“知行统一论”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三个代表”对“知行统一论”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与主要理论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一 |
第一,重新确立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和知行统一观。 |
第二,重新认识和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问题。 |
第三,创造性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确道路。 |
二 |
三 |
四 |
第一,关于结合点问题。 |
第二,关于一脉贯通问题。 |
第三,关于双向互动关系问题。 |
(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文献评析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点 |
1.6 重点、难点 |
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原则的新思考 |
2.1 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使命 |
2.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点、基本遵循和落脚点 |
2.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提出 |
3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提出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理论 |
3.2 传统文化渊薮及对提出“两化”原则的启示 |
4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1 “化理论为方法”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2 “化理论为德性”的基本内涵和运行机制 |
4.3 “两化”的基本环节和运行机制公式解析 |
4.4 “两化”的辩证性、普适性和艰巨性辨正 |
5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和实践证成 |
5.1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学理证成 |
5.2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两化”原则的实践证成 |
6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 |
6.1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八个统一”要求 |
6.2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六要”要求 |
6.3 “两化”原则运用于贯彻“实践性”要求 |
7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重大问题的深化研究 |
7.1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深化研究 |
7.2 “两化”原则运用于“灌输论”理论的深化研究 |
7.3 “两化”原则运用于“生命线”理论的深化研究 |
7.4 “两化”原则运用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规律的深化研究 |
8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论文研究思路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概念释义 |
2.1 公平 |
2.1.1 公平的概念辨析 |
2.1.2 公平的重要作用 |
2.2 公平观 |
2.2.1 公平观的类型 |
2.2.2 公平观的特点 |
2.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 |
2.3.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内涵 |
2.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特征 |
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渊源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公平观 |
3.1.1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 |
3.1.2 列宁的公平观 |
3.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公平观 |
3.2.1 毛泽东思想中的公平观 |
3.2.2 邓小平理论中的公平观 |
3.2.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公平意蕴 |
3.2.4 科学发展观中的公平意蕴 |
3.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公平观 |
3.3.1 儒家的公平观 |
3.3.2 道家的公平观 |
3.3.3 墨家的公平观 |
3.3.4 法家的公平观 |
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条件 |
4.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形成背景 |
4.1.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
4.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形成的社会背景 |
4.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思想基础 |
4.2.1 汲取历史经验 |
4.2.2 立足客观事实 |
4.2.3 尊重科学规律 |
4.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逻辑理路 |
4.3.1 历史现实逻辑 |
4.3.2 价值演变逻辑 |
4.3.3 理论发展逻辑 |
4.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性质 |
4.4.1 人民性 |
4.4.2 民族性 |
4.4.3 实践性 |
4.4.4 开放性 |
5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主要内容 |
5.1 目标方向:中国梦 |
5.1.1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前提条件 |
5.1.2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必由之路 |
5.1.3 公平是中国梦实现的“指路牌” |
5.2 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5.2.1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底蕴 |
5.2.2 公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 |
5.3 着力点:“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
5.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公平的阶段目标 |
5.3.2 全面深化改革是社会公平的不竭动力 |
5.3.3 全面依法治国是社会公平的法治保障 |
5.3.4 全面从严治党是社会公平的政治保证 |
5.4 战略部署:“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
5.4.1 以经济建设奠基社会公平的物质基础 |
5.4.2 以政治建设铸造社会公平的根本基石 |
5.4.3 以文化建设构建社会公平的理想信念 |
5.4.4 以社会保障体系编织底线公平 |
5.4.5 以生态文明建设维护代内、代际公平 |
5.5 本质要求:共享发展理念 |
5.5.1 公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 |
5.5.2 公平是共享发展理念的价值遵循 |
5.5.3 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5.6 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 |
5.6.1 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 |
5.6.2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实践路径 |
6.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总体规划 |
6.1.1 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维护起点公平 |
6.1.2 以社会主义法治保障过程公平 |
6.1.3 以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促进结果公平 |
6.1.4 以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 |
6.2 以点带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具体落实 |
6.2.1 实施精准扶贫兜牢社会公平的底线 |
6.2.2 严明党规党纪锻造推动社会公平的主体力量 |
6.2.3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公平 |
6.2.4 深化法治改革提供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 |
6.2.5 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社会公平 |
6.2.6 以“中国方案”促进国际公平 |
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本质超越和意义 |
7.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西方公平观的本质超越 |
7.1.1 对新自由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
7.1.2 对社群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
7.1.3 对民主社会主义公平观的超越 |
7.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理论意义 |
7.2.1 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公平观 |
7.2.2 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深刻内涵 |
7.2.3 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社会公平的样板 |
7.3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的现实意义 |
7.3.1 有助于在全社会营造更加公平的社会氛围 |
7.3.2 有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 |
7.3.3 有助于促进中国梦的实现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索引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研究现状 |
(二)总体评析 |
四、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 |
五、研究思路、方法、可行性分析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行性分析 |
六、论文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研究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相关概述 |
一、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科学内涵 |
(一)宣讲活动的概念 |
(二)宣讲活动的特点 |
(三)宣讲活动的方式 |
(四)宣讲活动的原则 |
二、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思想来源 |
(一)经典马克思主义者的宣传思想 |
(二)列宁的灌输论 |
(三)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宣传思想 |
(四)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历史渊源 |
(一)古代中国以教化为中心的宣讲活动 |
(二)近代以宣讲为形式劝化民众的教育活动 |
(三)改革开放以前中国共产党的宣讲活动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演进 |
一、改革开放以来宣讲活动的演进过程 |
(一)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主题的宣讲活动(1978—1984) |
(二)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题的宣讲活动(1984—1992) |
(三)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题的宣讲活动(1992—2002) |
(四)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主题的宣讲活动(2002—2012) |
(五)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的宣讲活动(2012—2019) |
二、改革开放以来宣讲活动的演进特点 |
(一)由集体主义转向关注个人正当权益 |
(二)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
(三)回归党的初心和使命 |
(四)坚持原则突出创新 |
(五)凸显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新要求 |
一、从国内维度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新要求 |
(一)新时代党和国家对理论工作的重视 |
(二)新时代党的思想理论大众化的需要 |
(三)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和推动理论创新的需要 |
(四)新时代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 |
(五)新时代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需要 |
二、从国际维度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新要求 |
(一)党的宣讲活动是真实完整展现党和国家独特魅力的重要手段 |
(二)党的宣讲活动是宣传国家立场和主张的主要阵地 |
(三)党的宣讲活动是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的强大武器 |
(四)党的宣讲活动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有效途径 |
第四章 新时代进一步推动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的对策 |
一、加强宣讲制度 |
(一)加强对宣讲活动的全面领导 |
(二)建立更为完善的宣讲机制 |
(三)合理统筹宣讲活动的资源 |
二、充实宣讲队伍 |
(一)打造多元化的宣讲主体 |
(二)提升宣讲主体的综合素养 |
(三)激发宣讲队伍创新活力 |
三、提升宣讲对象的素质 |
(一)提升宣讲对象的思想觉悟 |
(二)提高宣讲对象的水平和能力 |
(三)加强宣讲对象的组织性 |
四、提升宣讲内容 |
(一)不断拓展宣讲内容 |
(二)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
五、创新宣讲方式 |
(一)注重宣讲形式的多样化 |
(二)打造富有特色的宣讲活动载体 |
(三)突出宣讲方式艺术化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意义和文献综述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三)相关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五、创新尝试及研究不足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知与行的相关理论 |
一、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观的相关概念 |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义 |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知 |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行 |
(四)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观的界定 |
二、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知行观的理论资源 |
(一)王阳明的知行观 |
(二)班杜拉的知行观 |
(三)马克思主义的知行观——实践论 |
三、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关系的三种基本类型 |
(一)重“知”观 |
(二)重“行”观 |
(三)“知”“行”并重观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知行分离问题解析 |
一、施教者的知行分离 |
(一)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思想觉悟分离 |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活实践脱节 |
(三)知识与信仰脱节 |
二、受教者的知行分离 |
(一)无知不行 |
(二)知而不行 |
(三)行而不知 |
三、施教者与受教者知行分离的原因分析 |
(一)施教者知行分离的原因分析 |
(二)受教者知行分离的原因 |
第三章 知行统一的条件与模式 |
一、施教者知行统一的条件与模式 |
(一)主观条件 |
(二)客观条件 |
(三)施教者知行统一的模式 |
二、受教者知行统一的条件及模式 |
(一)受教者知行统一的个体性条件 |
(二)受教者知行统一的环境性条件 |
(三)受教者知行统一的模式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思路与策略 |
一、施教者知行统一 |
(一)施教者自身知识及理论素养的提高 |
(二)认清使命、以身作则 |
(三)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知识与实际运行相结合 |
二、受教者知行统一: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
(一)以“四个自信”为本,增强受教者的判断力和认同感 |
(二)提高情感调控,促进理性思维与感性思维的有效统一 |
(三)加强自身意志训练,培养坚定的信念 |
三、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的环境建设 |
(一)以个体为基础打造和谐向上的人际环境 |
(二)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积极推动正面舆论环境建设 |
(三)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优化新媒体时代网络环境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意义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一)研究重点 |
(二)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概述 |
(一)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内涵 |
(二)传统文化的特征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 |
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成果 |
(一)民惟邦本的民本思想 |
(二)义利双修的理性思想 |
(三)实事求是的务实思想 |
(四)贵和中庸的和合思想 |
(五)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 |
(六)克慎明德的慎独思想 |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
(一)“刚健有为”的独立人格 |
(二)“忠孝并重”的尊礼重德 |
(三)“仁政德治”的政治理想 |
(四)“家国一体”的大局观念 |
四、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 |
(一)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滋养 |
(二)为提高文化软实力打造深厚文化根基 |
(三)为实现民族复兴赋予不竭的精神动力 |
(四)为共产党治国理政提供有益经验借鉴 |
(五)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优质基因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文化建设提出新要求 |
(一)改革开放给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挑战 |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
二、改革开放初期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
(一)实事求是思想对古代经世致用思想的汲取与发展 |
(二)“三个有利于”标准对传统义利观的扬弃与发展 |
(三)共同富裕思想对古代平均主义思想的批判与发展 |
(四)“小康社会”思想对古代小康理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改革开放初期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观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
(二)坚持钻研、吸收、融化、发展的原则继承传统文化 |
(三)建设批判继承历史传统又体现时代精神的精神文明 |
第三章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一、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一)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受到挑战 |
(二)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需传统文化的综合创新 |
二、新世纪新阶段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
(一)“求真务实”对实事求是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
(二)“以人为本”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发展 |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和合思想的汲取与发展 |
三、新世纪新阶段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观 |
(一)高度评价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和重要贡献 |
(二)阐明科学对待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原则与方法 |
(三)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助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撑 |
(一)增强文化软实力需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优势 |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优秀传统文化滋养 |
二、新时代党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
(一)“以人民为中心”对传统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发展 |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对和合思想的汲取与发展 |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对天人合一的汲取与发展 |
(四)全面从严治党对古代慎独思想的汲取与发展 |
三、新时代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观 |
(一)明确对待传统文化“四个讲清楚”的态度与原则 |
(二)提出对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方针 |
(三)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智慧融入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与实践路径 |
一、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科学性 |
(二)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增强时代性 |
(三)坚持文化自信,彰显民族性 |
(四)坚持文明互鉴,加强开放性 |
(五)坚持人民立场,体现人民性 |
二、中国共产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路径 |
(一)深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 |
(二)促进党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能力的提升 |
(三)丰富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转化的载体与形式 |
(四)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政策实施与教育宣传效果 |
(五)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影响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融合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评述 |
一、国外研究述评 |
二、国内研究综述及述评 |
三、研究评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和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创新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和中国传统知行观概述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
一、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
二、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
第二节 中国传统知行观 |
一、中国传统知行观的主要内容 |
二、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基本特征 |
三、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表现形式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关系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差异性 |
一、产生背景 |
二、思维方式 |
三、研究目的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一致性 |
一、研究范畴 |
二、研究方法 |
三、表现形式 |
四、价值追求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融合方式及影响 |
第一节 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科学性及系统性发展中国传统知行观 |
一、完善中国传统知行观的形式逻辑及系统 |
二、丰富传统知行观中的历史观内涵 |
第二节 将中国传统知行观含义中的道德内涵融入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
一、衍化出适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行为准则 |
二、丰富马克思主义实践目的性的含义,完善市场经济道德体系 |
第三节 促进中国传统知行观的现代化转化 |
一、中国传统知行观现代化转化的必要性 |
二、中国传统知行观现代化转化的可能性 |
三、中国传统知行观现代化转化的基本途径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的融合对国人思想的有益指引 |
一、筑牢文化根基,树立文化自信 |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8)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述评 |
三、研究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创新点 |
(一)研究重点、难点 |
(二)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学理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
(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
二、思想政治教育原理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原理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规律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方法 |
三、跨学科相关理论资源 |
(一)发展心理学: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
(二)教育心理学: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第二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理性规定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内在规定 |
(一)认知度的界定及其要素 |
(二)认知度与认识、认同和内化的关系 |
(三)认知度与价值、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四)认知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本质特征 |
(一)感性认知与理性认知的相互转化 |
(二)理论认知与实践认知的相互转化 |
(三)个体需要与社会要求的相互转化 |
(四)实在性价值与规范性价值的相互转化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三维架构 |
(一)自我认知度 |
(二)社会认知度 |
(三)国家认知度 |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认知深度 |
一、基于感知运动的经验认知深度 |
(一)对于24个字的整体感性经验获取 |
(二)对于24个字的整体感性经验表达 |
二、基于个体层面的自我认知深度 |
(一)爱国 |
(二)敬业 |
(三)诚信 |
(四)友善 |
三、基于集体层面的社会认知深度 |
(一)自由 |
(二)平等 |
(三)公正 |
(四)法治 |
四、基于整体层面的国家认知深度 |
(一)富强 |
(二)民主 |
(三)文明 |
(四)和谐 |
第四章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认知广度 |
一、基于理论发展层面的认知广度 |
(一)邓小平理论 |
(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三)科学发展观 |
(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二、基于社会发展层面的认知广度 |
(一)法治化 |
(二)制度化 |
(三)道德化 |
三、基于国家发展层面的认知广度 |
(一)中国精神 |
(二)中国梦 |
四、基于人类发展层面的认知广度 |
第五章 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的建构能力 |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建构能力的提升实质 |
(一)提出依据 |
(二)提升机理 |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建构能力的提升目标 |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建构能力的提升策略 |
(一)自我体悟:从“知识性”向“信念性”的转变 |
(二)共识深化:从“散在性”向“主导性”的转变 |
(三)认知运用:从“学习性”向“发展性”的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导论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现状的述评 |
一、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缘起 |
二、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现状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价值 |
第一节 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 |
一、突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热点 |
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换 |
三、彰显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力 |
第二节 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 |
一、主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发展 |
二、主导意识形态领域价值交锋 |
三、主导社会多元文化有机融合 |
第三节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力 |
一、引导社会思潮 |
二、批驳错误议题 |
三、凝聚社会共识 |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依据 |
第一节 理论依据 |
一、大众传播理论 |
二、政治动员理论 |
三、思想掌握群众理论 |
第二节 实践依据 |
一、中国古代议题设置实践 |
二、西方社会议题设置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议题设置实践 |
第四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本质意蕴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内涵 |
一、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议题 |
二、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本质 |
一、思想表达权 |
二、利益诉求权 |
三、价值引领权 |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特征 |
一、阶级性 |
二、能动性 |
三、动态性 |
四、创新性 |
五、时代性 |
第五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过程规律 |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过程 |
一、开展调查研究 |
二、科学凝练议题 |
三、主动设置议题 |
四、引领主导议题 |
五、落实解决议题 |
六、评估反馈议题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规律 |
一、需求导向规律 |
二、主体互动规律 |
三、知行统一规律 |
第六章 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的有效推进 |
第一节 加强调查研究 |
一、聚焦重大问题 |
二、关注热点问题 |
三、紧扣利益问题 |
第二节 定期进行研判 |
一、加强信息收集 |
二、完善研判机制 |
三、着重科学分析 |
第三节 凝练重大主题 |
一、分析社会需求 |
二、把握重大交锋 |
三、善于积极谋划 |
第四节 有效设置议题 |
一、议题设置恰当 |
二、议题话语生动 |
三、议题时机合适 |
第五节 引导实践方向 |
一、引导交往实践 |
二、引导改革实践 |
三、引导发展实践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三个代表”对“知行统一论”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历程与主要理论成果[J]. 李捷.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1(07)
- [2]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化”原则研究[D]. 王新建.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7)
- [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研究[D]. 唐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宣讲活动历史演进研究[D]. 宁春燕.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5]思想政治教育知行统一问题研究[D]. 张雁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D]. 王慧莹.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7]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与中国传统知行观融合探究[D]. 王春草. 宁夏大学, 2019(02)
- [8]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度研究[D]. 徐晓滢.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8)
- [9]思想政治教育议题设置研究[D]. 高飞. 武汉大学, 2017(06)
- [10]在“创先争优”中增强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J]. 宋玉彬. 北方经贸, 2012(02)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知行论文; 社会公平论文; 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政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