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约·自然的生活——以上海托普软件园区规划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静雅[1](2021)在《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文中指出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建筑大环境进入转型性发展阶段,陕西省作为历史文化发祥地,其所继承下来的建筑本土原生风格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面临建筑系统的重新构成。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国外建筑思潮不断冲击影响着陕西省本土建筑风格,建筑市场一度呈现“西方化”与“国际化”。但对于陕西省本土文脉的建筑思想还未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就盲目接受国外建筑理论,使得建筑实践脱离建筑理论,建筑实践的繁荣景象与建筑理论的极度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造成这种结果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陕西省现有的建筑理论系统性的总结、提炼和研究,导致建筑理论远远落后于建筑实践。本课题研究以论题的方式展开,采用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对能够体现陕西省当代建筑思想的基础资料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基础资料包括:陕西省建筑师在建筑领域进行的探索、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专业着作、陕西省高等院校建筑类硕博士论文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等。在本课题组,已有人进行建筑期刊及会议论文、陕西省建筑思想的建筑师和陕西省当代建筑作品的研究。本论文则透过陕西省高校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来看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统计分析的时间段均控制在1949年至今,其中因所收集到的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的发表是在1980年之后,所以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发表硕博士论文之后的时间。首先,本文以时间为纵轴,运用文献计量法统计分析了1984-1989年段、1990-1999年段、2000-2009年段和2010-2020年段四个历史时段的建筑学硕博士论文;其次,从统计分析的结果出发,梳理了不同时期的研究热点,并从数据特征、理论特征和关键词特征三个方面对硕博士论文进行分析。随后,提出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由原创思想与引进思想两部分组成,对这两部分分别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最终,笔者对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在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方向的发展进行了梳理探讨。
郭媛媛[2](2021)在《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区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城市坏境、提升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等方面担当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规划思想的不断丰富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社区公园作为居民可直接接触到的自然空间环境之一,其布局和建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西安市以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未专门提出针对社区公园布局及周边环境规划的措施,社区公园往往依附于城市公园绿地之中进行布局,缺乏对社会发展、社会公平等的考虑,也常常忽略使用人群的实际需求等因素在社区公园布局中的重要意义,故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仍存在一些不足和优化空间。与此同时,从经济-社会-文化-历史耦合角度出发揭示区位的多维空间规律和价值的“微区位”研究逐步兴起,并逐渐应用于探求城市各类生活场所的区位布局规律和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措施等方面。因此,研究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布局特征及优化策略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对微区位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解析,旨在对西安市中心城区范围内社区公园的分布及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进行分析和问题总结,并提出优化策略,以期为今后相关课题研究提供一定参考,并为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和建设提供一定的优化建议。主要研究框架和内容如下:首先,以西安市中心城区内的社区公园为研究对象,结合城市居住小区和城市道路的分布,对中心城区内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总结存在的问题。其次,采用扎根理论和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筛选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包括区位可达性、地点实体特征、区位可视性和地点周边环境共4个要素层因子及11个类型因子,并以模糊综合评价法搭建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模型。再次,依据所构建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和评价模型,采用现场调研和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以研究范围内的9座社区公园为研究样本进行微区位分析和评价。最后,基于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布局层面和微区位层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和基于微区位因子体系的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其中布局优化策略包括:(1)补充建设空白,构建布局体系;(2)丰富参考因素,优化服务供给;(3)改善交通可达,提升使用效率。微区位优化策略包括:(1)优化外围人行条件,增加可达性;(2)营造复合功能空间,强化实体特征;(3)提升开放空间活力,凸显可视性;(4)注重周边环境互动,提升协调性。
李强[3](2021)在《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一座世界着名的城市,并以其特殊的历史与文化环境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象。雕塑作为一种设置在城市中的艺术表达已有悠久的历史记载,早在建国之前便存在着诸多久负盛名的雕塑作品。然而,“城市雕塑”被定义为一种概念,依法纳入城市建设之中是二十世纪80年代。城市雕塑起初以美化城市、纪念革命、精神导向为理念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工程。上海作为我国城市雕塑的重要试点城市,自建国至今的七十余年中呈现出了跨越式的发展,总体呈现出有如从教化走向美化、从单一走向多元、从外化走向客观、从官方走向商业、从精英走向大众等现象。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上海的开放性、包容性、合作性、引领性、国际性等特点越来越成为这座城市的显着特点,其展现城市精神的城市雕塑也越来越需要经得起各种文化思想的检视。本论文研究基于城市雕塑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现象,在性质上可称之为文化雕塑,通过文化批判理论的视角对上海城市雕塑进行全面考察。随着文化工业在我国的风起云涌、突飞猛进,上海城市雕塑显现出了其文化现状堪忧,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具理性的效用、拜金主义的观念、功利主义的张扬结合到城市雕塑的建设之中,使得城市雕塑作品在思想内涵上空洞无物,在造型语言上千篇一律,在人文精神上支离破碎,甚至与这座城市形成了鲜明对抗,从而影响着城市精神的追求。为此,需要从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环境与文化构成方面重新探索这种文化雕塑存在的真实本性,通过对城市雕塑现状的批判和城市雕塑实践的分析,在制度性、艺术性、公共性之间阐发城市雕塑未来的向度,以促使城市的管理者、艺术的创作者和文化的享有者形成一种共识,建构起美好城市的意象。在文化批判中产生出创新的进步力量,在公众交流中寻求鲜活的创作题材,在跨界互动中生成共赢的合作方式,让上海的城市建设展现出求真务实的精神态度,城市文化体现出遏恶扬善的人性品格,城市雕塑表现出美丽动人的理想境界。
孟雪[4](2020)在《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少年儿童群体,其中近1.8亿儿童居住在城市中。关注儿童权益,创造适宜他们生活的城市环境,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也是我国人口结构转型关键时期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2016年,我国为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少子化现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鼓励新生人口的生育与抚养。生育政策的调整使得儿童福利相关基本需求获得不断释放,并对儿童居住生活的物质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当前我国城市儿童面临着健康水平下降、伤害事故频发、自然观缺失与心理问题等多重危机。如何调整资源配置与改善环境质量,营建儿童支持性环境,成为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以承载儿童日常生活的住区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对于住区空间环境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其优化思路与改善对策,以期为城市住区层面的儿童友好环境设计提供实践指导。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系统调查,从多个层面剖析儿童友好理念与住区空间环境之间的内在关联。在理论研究方面,通过解析相关理论基础,明确物质空间为切入点的儿童友好环境研究理论认知原型;通过回顾与总结国外儿童友好环境建设经验,明晰实践中的实施要点与物质空间所起的关键作用。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视角进一步限定,从环境行为视角出发探究住区空间与儿童行为的内在关联,并结合住区功能维度与儿童发展需求,提出优化目标。在系统调查方面,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观察、半结构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明确儿童与家长环境感知偏好、儿童活动时空特征以及现存空间环境关键问题,并综合调查结果,建立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集。建构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是提出优化思路的重要前置条件,有助于明确现存关键问题,并为后续改进提供可靠依据。研究基于前文理论研究与系统调查,遵循量表开发流程对儿童友好度评价量表进行开发,以我国4座大型城市为主要调研区域,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建立评价体系基本框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方法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并运用测量恒等性分析证实其对于跨年龄儿童群组的稳定性。在此基础上,依据路径系数计算指标权重,建立包含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究环境儿童友好度对于居住满意度的影响。量化分析环境儿童友好水平的影响效用,有助于明晰如何通过环境改善提升居住满意度,并为优化设计提供适时反馈。研究以生活满意度模型为原型,提出改进后的理论模型,明确环境儿童友好度在其中的作用方式。在此基础上,基于调研问卷样本数据,采用多重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对环境儿童友好度的影响路径与作用效果进行检验。围绕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的6项核心指标,结合影响检验结果,本文对优化设计要点进行系统凝练,提出符合城市住区共性需求、具有普适性的优化设计对策。具体来说,分别从游憩资源补充、步行环境改善、街区交通组织、服务设施完善、邻里氛围塑造与环境风险防控6个方面提出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对策。本文从儿童友好视角出发,重新审视城市住区空间环境系统构成,探究其科学评价方式与优化设计思路。研究成果可为住区空间环境量化分析与客观评估提供可靠支撑,为住区空间环境设计与既有环境更新提供实践指导,并为相关设计导则研发与规范制定提供参考,对于推进儿童友好住区与儿童友好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刘科[5](2021)在《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文中指出碳排放是指以CO2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大量碳排放加剧气候变化,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威胁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人类活动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是导致碳排放问题的主要诱因。目前全球主要通过碳排放量衡量各行业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建筑业是主要碳排放行业之一,建筑业的低碳发展是引领我国低碳道路的周期引擎。目前针对建筑低碳设计研究已有相关成果,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建筑的低碳化发展不够重视,低碳设计理念认识模糊,多通过相关技术的堆叠,注重相关低碳措施的应用,忽视了建筑低碳化的指标性效果。如何在建筑设计阶段基于相关碳排放量化指标真正实现公共建筑的低碳化是本研究的重要内容。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是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共建筑之一,具有巨大的低碳潜力。本文基于地域性特征,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展开具体的低碳设计研究。首先梳理建筑低碳设计相关理论基础,通过对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的研究,总结落实建筑低碳设计的要素指标。其次落实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开发相应的建筑低碳设计辅助工具。进而从设计策略和技术措施两方面具体展开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最后通过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的应用验证研究的可行性与低碳设计效果。本研究主要成果有:明确了建筑的低碳化特征与低碳设计理念,建筑的低碳设计应从全生命周期视角兼顾建筑各阶段,包含但不等同于节能设计;构建了以碳排放指标为效果导向的建筑低碳设计方法,初步建立了建筑低碳设计流程框架;建筑设计应着重考虑的低碳环节包括:建材的使用、能源的使用、植被的碳汇、建筑碳排放量的计算;完善了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分析方法,开发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工具(CEQE-PB HSCW);针对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提供了包含设计策略与技术措施的低碳设计指导;通过在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中采用可再生能源、被动式空间调节、主动式节约技术、绿植碳汇系统、绿色低碳建材和低碳施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措施17项,最终求得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情况,项目符合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45%的低碳目标,年碳排放量比2005年基准值降低了61%。在进一步优化设计中,得出低碳化使用建材带来的减排贡献率可达67%。针对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低碳设计优化,不仅需要通过运行阶段的节能与绿植固碳,同时要强调低碳化地使用建材。论文正文17.2万余字,图片202张,表格85幅。
孟嘉慧[6](2020)在《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区为例》文中提出当今全球发展格局的日益变化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导致各国之间的科技水平竞争逐步白热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园作为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以及生产研发的重要载体越来越受到重视。科技园区街道作为园区公共空间的关键一环,其环境建设将直接影响到从业人员工作状态以及园区创新环境。随着科技园区以及道路空间变迁发展,许多已建成科技园街道现状空间品质无法匹配更高的使用标准,差异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存在与创新活动适配性低,无法充分展现园区内涵等一系列问题,而现有的研究成果无法很好去解决这些问题,其原因可归结为两方面:一方面在对于现有科技园公共空间的研究中,街道通常被视作为各个空间的连接部分存在,很少有对于园区内街道空间进行的系统化指引研究,缺乏整体性的引导;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科技园范围内的街道很少被作为一种单独的街道类型进行特性研究与更新方法探索,缺乏针对性的引导。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能够基于科技园特性对街道设计搭建完善的框架并形成系统的指引,是对于园区街道空间进行有效管控与更新提质的工具,因此研究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的编制对于促进园区品质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于科技园街道特性进行了研究,梳理了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区别,明确了街道设计中现存问题及难点,为后续针对性指引奠定基础。利用文献梳理和案例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科技园街道设计相关的理论基础,并对于一流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案例从整体氛围、肌理尺度、交通系统、街道界面、周边关联、场所营造、智慧生态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分析,为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指引内容提供了参考借鉴。进一步对于科技园街道创新环境策略展开了重点研究,阐述了创新环境与街道设计导则的关系,从园区街道的创新氛围、空间划分、街道要素三个层次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总结了适合科技园区导则的编制框架,按照总则、分区、要素、案例四个部分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设计导则在街道价值导向、策略研究、划分依据、划分方式、展示面、空间配置、空间建设几个方面的差异。最后利用总结验证法将理论联系实际,以丰台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编制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文章主要研究成果是对于科技园街道这一特定街道类型为研究对象的设计导则的编制框架以及内容,希望藉此论文能为对科技园道路空间设计和更新以及大都市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编制提供参考和借鉴。
王悦[7](2020)在《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建筑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技术普及,使信息载体形式和获取方式发生巨大变化,文化传播途径的多样化以及图书馆的社会化都促使公共图书馆即将面临一次颠覆性的改革,功能多元、空间开放,体验升级、公共图书馆将由传统的纸质书本阅读场所逐渐发展成复合的市民信息枢纽与文化中心。同时广州市为落实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体系化的发展要求,着力解决公共图书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街镇图书馆的发展成为城市热点话题,随着居民读者的需求升级,街镇图书馆的设计原则也在提升,街镇图书馆仅依靠传统的人才招聘和管理方式导致最终服务质量无法改善。因此迫切需要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从资金、人力、技术等方面提供辅助,进而消除街镇图书馆的发展障碍。在国家政策和广州区域政策两个层面可以看到从1998年起陆续颁布了多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相关条例与政策,在颁布的相关条例和政策中国家对于“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扶持越发根本全面,内容越发详细具体,社会力量的发展环境越发充分,使得广州市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可以大力引入社会力量,在建设图书馆之城的探索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做法。基于上述三大研究背景,笔者选取具有典型代表性和研究必要性的广州市为例,以发展独具特色的12家市、区级图书馆与社会力量合作的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街镇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捕捉当前建设问题的共同点:足够的标识性、多元性和适应性,针对性地引入数据分析的视角和研究方法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通过不同维度的详细分析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设计策略。全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共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为第一部分,绪论篇章,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以及对研究现状进行简练系统的论述,并对核心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必要的介绍和说明。第二章和第三章为第二部分,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的先导性研究以及建筑适宜性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内容,为全文奠定理论基础。针对广州市公共文化体系进行现状梳理,总结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体系的特点以及街镇图书馆的基本建设情况。并对“街镇图书馆”和“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进行概念辨析。总结归纳了街镇图书馆的定义、空间特征、国内外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和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定义、特征及广州市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建设的建设方式。同时调研选取并研究总结了12个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街镇图书馆项目案例的实践经验,第三章分别研究了街镇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多方主体参与街镇图书馆建设的契合点以及制约因素。第四、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设计方法搭建以及建筑设计策略生成,通过与传统模式街镇图书馆的对比,提取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设计的优越性特点,从而总结其文化定位及多层级的设计方法。第五章,通过设计方法指导,展开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街镇图书馆建筑分层级的设计策略研究,首先是区位选址、场馆规模和建造类型的选择;其次是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的外部环境设计,包括场地场所感构建、交通整合以及建筑立面标识性设计;此外是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的内部环境设计,包括建筑的功能配置、面积配比、空间组织、空间弹性设计、环境设计以及人性化设计。最后是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街镇图书馆建筑的文化内涵表达。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论述,期望填补对街镇图书馆、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街镇图书馆研究的不足,凸显引入多方共建模式作为街镇图书馆建设方式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对今后街镇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一定的方法借鉴与参考。
宋爽[8](2020)在《基于智慧园林理念的当代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建构研究 ——以南京六合科创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当代信息化技术水平不断进步,智慧社会与城市成为人居环境建设的时代趋向。智慧园林理论与实践探索相应日趋深化,从根本上改变了景观设计及管护的传统模式,使得风景园林向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纵深发展,景观智能化系统研发成为当代风景园林行业发展焦点问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制造”正在被以创新能力和核心技术研发为代表的“中国智造”所取代。科技园区逐渐向创新型、智能化方向快速发展,智慧型园区景观成为当代科创园区景观建设的重要趋势。论文以信息系统科学相关理论为指导,总结归纳智慧园林智能化系统设计观念,结合智慧社会理念探究风景园林智能体系的信息支撑模式和相应技术平台,提出构建“客观环境-感测层-信息处理层-反应层-客观环境”的景观信息闭环,以此作为景观智能化系统构建的基础内核。文章通过梳理国内外现有相关理论及实践成果,探究当代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建设的基本特点、发展趋势以及设计策略,在此基础上构建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认为智能化绿化种植管养系统、智能化低影响开发系统、智能化空间与智能交互设施四个子系统是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构建的基本内容,进而对系统的运行机制和工作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认为其实现依赖于智能化技术手段在科创园区景观建设各阶段中的工程设计协同与有效应用,并从具体工程实施角度对其实现手段进行研究。最后结合南京六合科创园区景观设计进行工程研究与实践。研究采用相关系统科学理论、信息理论、文献计量、案例分析以及交叉学科研究等研究方法,利用东南大学数字景观实验室研发平台开展研究,研究成果对科创园区智慧景观发展及智能化景观系统研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谢琦[9](2020)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综合表现为以公共价值的生产为目的,在执政党的领导、政府部门的负责下,涵盖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第三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彼此合作的“一核多元”党政引领型跨部门协同。从结构层面上来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是指执政党、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第三部门等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结成的互动关系、合作关系,涉及权力配置、空间设定、组织安排、制度建设、环境形态等五个方面。从过程层面上来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涉及治理单元再造、民主协商开展、府际行政发包、外包服务探索、治理技术应用等方面。本文建立一个“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力求科学、合理地解释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核心要素与具体运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发展在结构、过程层面上呈现出多重趋势。一方面,从结构上来看,空间结构上呈现出从封闭式治理走向开放式治理的趋势;组织结构上呈现出从党社一体化走向“一核多元”的趋势;制度结构上呈现出从非正式制度走向正式制度为主、非正式制度为辅的趋势。另一方面,从过程上来看,呈现出从指令式治理走向协商治理的趋势;从政党全能型治理到党建引领型治理的趋势;从管理式治理到服务式治理的趋势。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呈现出政党整合、社会吸纳、空间再造、技术支撑等四重逻辑。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开展跨部门协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推动公共服务的再生产;有助于克服社区治理的碎片化;有助于应对棘手问题的复杂性;有助于提高部门能力的进阶性。根据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分为政府与经济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经济部门与第三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以及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第三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等四种类型。从结构和过程两个层面把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问题,综合发现:在结构层面上还存在权力配置的行政化;空间设定的管控性;组织体系的碎片化;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治理环境的不适应,等等。在过程层面上还存在治理重心下移过程中的责任转移;社区协商议事过程中的保障不足;府际行政发包过程中的基层失范;外包服务探索过程中的行政主导;治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流于形式,等等。为了将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结合起来,本文选取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上海的“基本管理单元”、杭州的“上城经验”等三个典型案例,它们都是较为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基层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创新实践,共同反映了十八大以来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以及推动跨部门协同的重要探索。这些经典案例在党建引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技术支撑等方面能够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跨部门协同运行提供一些共性的经验启示。基于对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反思和案例总结,推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需要结合结构与过程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从结构层面上来说,优化权力配置,推动城市社区赋权增能;推动空间治理,提高城市社区治理弹性;弥补组织缝隙,探索条块协同保障机制;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治理体系规范运作;保持治理调适,适应动态化的治理环境,是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从过程层面上来说,厘清纵向行政链条的责任分配;保障社区协商议事的规范开展;加强府际行政发包的过程规制;优化外包服务中的政企社合作;推动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融合,是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
宋哲琦[10](2020)在《《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文中研究指明《装饰》作为国内重要的艺术设计类核心期刊,从1958年创刊起,与中国设计共同成长,记录了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汇集了国内外着名专家学者。以《装饰》作为展现学术思想、指导学科实践的平台。本文以《装饰》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期刊分析、文献分析、表格梳理、人物访谈等的研究方法,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内容侧重点将杂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分析,论述《装饰》与中国设计文化发展之间的关联,并对20年来的杂志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更全面的阐述该杂志的发展历程与时代背景下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对《装饰》、对中国设计文化、教育的作用与影响进行总结。
二、简约·自然的生活——以上海托普软件园区规划建筑设计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约·自然的生活——以上海托普软件园区规划建筑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中国当代建筑理论研究 |
1.3.2 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发展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6 论文创新点 |
2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研究对象的确立与分析 |
2.1 相关概念的限定 |
2.1.1 当代 |
2.1.2 建筑学 |
2.1.3 建筑理论 |
2.1.4 陕西当代建筑理论 |
2.2 硕博士论文的收集 |
2.2.1 确定高校研究范围 |
2.2.2 论文收集的网上整理 |
2.2.3 论文收集的实地调查 |
2.3 硕博士论文的层次分析 |
2.3.1 四所高校论文的统计分析 |
2.3.2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 |
2.3.3 国外建筑思想的冲击 |
2.4 本章小结 |
3 陕西省建筑学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3.1 统计分析的基本范围和建筑理论框架 |
3.1.1 基本范围 |
3.1.2 建筑理论框架 |
3.1.3 纵向时间段划分 |
3.2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硕博士论文梳理 |
3.2.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2.4 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2.5 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2.6 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3 长安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3.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3.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3.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4 西安交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4.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4.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4.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5 西北工业大学建筑理论硕士论文梳理 |
3.5.1 硕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3.5.2 硕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3.5.3 硕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总结呈现与解析 |
4.1 陕西省四所高校建筑理论硕士论文分类汇总 |
4.1.1 硕博士论文数量统计分析 |
4.1.2 硕博士论文建筑理论统计分析 |
4.1.3 硕博士论文关键词统计分析 |
4.1.4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4.1.5 硕博士论文特征总结 |
4.2 陕西省四所高校硕士论文选题的共同点 |
4.2.1 建筑创作论 |
4.2.2 居住建筑 |
4.2.3 生态建筑学 |
4.2.4 建筑评价理论 |
4.3 陕西建筑思想流派倾向的硕博士论文分析 |
4.3.1 建筑方针 |
4.3.2 民族性的现代化演绎 |
4.3.3 地域性建筑的新作为 |
4.3.4 可持续发展(园林景观——城市环境意识)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外建筑思想的引进 |
5.1 引进建筑思想的硕博士论文统计 |
5.1.1 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1.2 高校导师代表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 |
5.2 国外建筑思潮的发展 |
5.2.1 经典现代主义建筑思潮 |
5.2.2 现代主义之后的建筑思潮 |
5.3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的热点问题 |
5.3.1 经典现代与先锋流派引进的统计分析 |
5.3.2 国外建筑师及其设计理念引进的统计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2)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背景 |
1.1.2 社会发展背景 |
1.1.3 城市发展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城市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
1.3.2 社区公园相关文献综述 |
1.3.3 区位和微区位的相关文献综述 |
1.4 研究区域与研究对象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对象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社区公园 |
1.5.2 微区位 |
1.6 研究内容 |
1.6.1 基于Arc GIS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研究 |
1.6.2 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因子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1.6.3 西安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特征及认知评价研究 |
1.6.4 基于微区位的西安城市社区公园的布局优化策略 |
1.7 研究框架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1.8 本章小结 |
2 国内外相关理论基础及实践案例研究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公平正义理论 |
2.1.2 微区位理论 |
2.1.3 扎根理论 |
2.1.4 有机更新理论 |
2.1.5 环境行为理论 |
2.2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实践案例分析 |
2.2.1 俄罗斯圣彼得堡Jaanila社区公园 |
2.2.2 广东省东莞市“小山小湖”社区公园 |
2.3 本章小结 |
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现状分布特征分析 |
3.1 新旧版本城市公园绿地分类标准对比 |
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现状概况 |
3.2.1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识别 |
3.2.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数量 |
3.3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及特征 |
3.3.1 研究方法 |
3.3.2 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的分布现状 |
3.3.3 社区公园的空间集聚特征 |
3.3.4 社区公园的空间分布密度特征 |
3.3.5 社区公园的最大服务覆盖范围 |
3.3.6 社区公园的交通可达性 |
3.4 存在问题剖析 |
3.4.1 部分区域内存在建设空白 |
3.4.2 二环外服务供给普遍较低 |
3.4.3 未形成完整的社区公园空间布局体系 |
3.4.4 外围社区公园交通可达性不高 |
3.5 本章小结 |
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及评价模型构建 |
4.1 微区位因子筛选及评价流程 |
4.2 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因子体系构建 |
4.2.1 基于扎根理论的微区位因子初选 |
4.2.2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体系阐述 |
4.2.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权重的计算 |
4.2.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因子指标体系的构成 |
4.3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因子解析 |
4.3.1 区位可达性 |
4.3.2 地点实体特征 |
4.3.3 区位可视性 |
4.3.4 地点周边特征 |
4.4 社区公园布局微区位的评价模型搭建 |
4.4.1 评价方法选择 |
4.4.2 评价方法概述 |
4.4.3 评价模型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5 社区公园微区位的样本分析与评价 |
5.1 样本社区公园的选取及公园概况 |
5.1.1 样本社区公园选取 |
5.1.2 样本社区公园概况及典型性概述 |
5.2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分析 |
5.2.1 区位可达性 |
5.2.2 地点实体特征 |
5.2.3 区位可视性 |
5.2.4 地点周边环境 |
5.3 样本社区公园的微区位评价 |
5.3.1 问卷调研及回收 |
5.3.2 区位可达性 |
5.3.3 地点实体特征 |
5.3.4 区位可视性 |
5.3.5 地点周边环境 |
5.3.6 综合评价分值 |
5.4 存在问题剖析 |
5.4.1 步行可达性较弱 |
5.4.2 内部功能欠丰富 |
5.4.3 开放性有待提升 |
5.4.4 与周边协调欠佳 |
5.5 本章小结 |
6 微区位视角下西安中心城区社区公园布局的优化策略 |
6.1 优化原则 |
6.1.1 区位引导与规避原则 |
6.1.2 供需差异与匹配原则 |
6.1.3 要素响应与配置原则 |
6.2 优化目标 |
6.3 优化策略 |
6.3.1 布局优化 |
6.3.2 微区位优化 |
6.3.3 微区位营造重点指标引导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附录 |
致谢 |
(3)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
1.1.1 城市雕塑 |
1.1.2 上海城市雕塑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研究问题 |
1.3 研究思路及其主要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其主要观点 |
第二章 从雕塑到城市雕塑的兴起 |
2.1 雕塑的起源及历史形态 |
2.2 雕塑在现代中国的发展 |
2.3 城市雕塑在当代中国的兴起 |
2.3.1 从实践活动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外延 |
2.3.2 从城市管理中建立城市雕塑的概念内涵 |
2.3.3 从雕塑创作中建立城市雕塑的基本特征 |
第三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历史类型 |
3.1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前期 |
3.1.1 上海的古代雕塑遗存 |
3.1.2 晚清时期的上海雕塑 |
3.1.3 民国时期的上海雕塑 |
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形成时期 |
3.2.1 上海美术教育院校的建设 |
3.2.2 上海美术社团与研究机构 |
3.2.3 上海雕塑创作与雕塑建设 |
3.3 上海城市雕塑的发展时期 |
3.3.1 上海城市雕塑的管理建制 |
3.3.2 上海城市雕塑的建设概况 |
3.3.3 上海城市雕塑的类型特征 |
第四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结构 |
4.1 城市雕塑与城市文化 |
4.2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要素 |
4.2.1 上海城市雕塑的制度性文化 |
4.2.2 上海城市雕塑的艺术性文化 |
4.2.3 上海城市雕塑的物态性文化 |
第五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批判 |
5.1 城市雕塑与文化批判 |
5.2 对创作方式标准化与伪个性的文化批判 |
5.2.1 上海城市雕塑“标准化”的表现及其批判 |
5.2.2 上海城市雕塑“伪个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 对创作题材仿造性与照搬化的文化批判 |
5.3.1 上海城市雕塑“国内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5.3.2 上海城市雕塑“国外山寨货”的表现及其批判 |
第六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实践分析 |
6.1 编制城市雕塑规划推动城市雕塑建设 |
6.2 搭建展示平台促进城市雕塑建设 |
6.2.1 上海城市雕塑艺术中心 |
6.2.2 上海“雕塑公园”建设 |
6.3 借助国际活动进行城市雕塑建设 |
6.3.1 2007 世界夏季特奥会主题雕塑园建设 |
6.3.2 中国2010 上海世界博览会园雕塑建设 |
第七章 上海城市雕塑的未来向度 |
7.1 文化批判意识的内化与审美霸权的解构 |
7.2 地缘性经验的建构与跨学科平台的认知 |
7.3 参与角色的互动合作与社会评价的制衡 |
7.3.1 城市雕塑的管理与委托 |
7.3.2 城市雕塑的创作与合作 |
7.3.3 城市雕塑的评审与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社会项目 |
致谢 |
(4)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城市高密度环境中儿童成长现状 |
1.1.2 国际社会对儿童权利与友好环境的关注 |
1.1.3 我国城市环境建设对儿童的忽视现象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框架 |
第2章 基本研究与基础解析 |
2.1 儿童友好环境的理论基础 |
2.1.1 儿童权利观念变革 |
2.1.2 可持续发展思想导向 |
2.1.3 人居环境理论与实践支撑 |
2.2 儿童友好环境的实践探索 |
2.2.1 儿童友好环境典型行动回顾 |
2.2.2 儿童友好环境实践经验总结 |
2.3 环境行为视角下的儿童特征深层解析 |
2.3.1 儿童行为与环境研究的理论支持 |
2.3.2 儿童行为活动的影响因素与特征分析 |
2.4 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目标 |
2.4.1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与发展 |
2.4.2 增进儿童环境探索与认知 |
2.4.3 提升儿童社会交往与参与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的调研与筛查 |
3.1 调研方案设计与实施 |
3.1.1 调研目的 |
3.1.2 调研内容与方法 |
3.1.3 调研过程 |
3.2 调研结果分析 |
3.2.1 儿童及其照护者的环境感知与偏好分析 |
3.2.2 儿童活动时空特征分析 |
3.2.3 儿童相关空间环境问题汇总 |
3.3 城市住区儿童相关空间环境要素确定 |
3.3.1 要素筛选 |
3.3.2 要素归纳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
4.1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1 研究思路与基本逻辑 |
4.1.2 评价体系建立流程 |
4.2 儿童友好度评价的量表初步设计 |
4.2.1 量表基础研究 |
4.2.2 量表项目设计 |
4.2.3 量表预测试与信度效度检验 |
4.3 儿童友好度评价的初始模型构建 |
4.3.1 正式调研与样本概况 |
4.3.2 评价体系的初始模型构建 |
4.4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构建 |
4.4.1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评价模型建立 |
4.4.2 模型的识别、拟合与修正 |
4.4.3 模型的测量恒等性检验 |
4.4.4 指标权重计算与评价体系建立 |
4.5 儿童友好度评价体系的应用研究 |
4.5.1 实例选取与评价结果分析 |
4.5.2 优化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住区空间环境儿童友好度影响的实证检验 |
5.1 儿童友好度影响研究的基本思路 |
5.1.1 理论模型选取 |
5.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5.2 儿童友好度影响研究的数据来源与分析框架 |
5.2.1 数据类型与来源 |
5.2.2 数据预处理与变量解释 |
5.2.3 多重中介模型基本设定 |
5.3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
5.3.1 基于个体差异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5.3.2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结果初步分析 |
5.3.3 儿童友好度影响的作用路径与效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优化设计对策 |
6.1 游憩资源补充增进儿童活动机会 |
6.1.1 游憩目的地增补构建系统性网络 |
6.1.2 游憩要素完善迎合儿童环境探索需求 |
6.1.3 辅助设施配置增进游憩舒适性与保障性 |
6.2 步行环境改善强化儿童出行体验 |
6.2.1 步行基础设施完善契合儿童行为模式 |
6.2.2 街道环境吸引力提升激发儿童出行兴趣 |
6.3 街区交通组织提升儿童出行几率 |
6.3.1 细密路网控制引导儿童主动出行 |
6.3.2 步行网络营建保障儿童出行连续 |
6.3.3 交通流速限制降低儿童出行风险 |
6.4 服务设施完善满足儿童生活需求 |
6.4.1 儿童服务设施社区支持体系构建 |
6.4.2 儿童服务设施供给优化与品质提升 |
6.5 邻里氛围塑造促进儿童社会交往 |
6.5.1 设施功能整合实现代际共享 |
6.5.2 邻里空间营造促发居民交往 |
6.5.3 邻里活动引入增进代际互动 |
6.6 环境风险防控增强儿童安全保障 |
6.6.1 犯罪安全控制提升感知水平 |
6.6.2 交通安全措施强化出行防护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调研住区实地观察结果 |
附录2 正式调研问卷 |
附录3 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适配度 |
附录4 测量恒等性检验模型适配度 |
附录5 中介分析结果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低碳概念的兴起 |
1.1.2 建筑低碳发展的反思 |
1.1.3 国家重点研发专项 |
1.2 研究背景 |
1.2.1 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危机 |
1.2.2 建筑业发展与碳排放 |
1.2.3 低碳发展相关政策及法规 |
1.2.4 低碳理念的发展 |
1.3 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
1.3.1 低碳建筑 |
1.3.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 |
1.3.3 夏热冬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1.4 研究现状 |
1.4.1 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研究 |
1.4.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相关研究 |
1.4.3 夏热冬冷地区建筑环境影响特征及低碳措施研究 |
1.4.4 现状总结 |
1.5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建筑低碳化与设计理论 |
2.1 建筑低碳化发展的特征研究 |
2.1.1 地域性特征 |
2.1.2 外部性特征 |
2.1.3 经济性特征 |
2.1.4 全生命周期视角 |
2.1.5 指标化效果导向 |
2.2 建筑低碳设计概论 |
2.2.1 建筑设计的特征 |
2.2.2 设计阶段落实建筑低碳化 |
2.2.3 建筑低碳设计研究方法 |
2.3 建筑相关低碳评价体系研究 |
2.3.1 相关评价体系概况 |
2.3.2 相关减碳指标比较研究 |
2.3.3 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关于减碳评价的建议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分析 |
3.1 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方法 |
3.1.1 建筑碳排放量化的方法类型 |
3.1.2 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 |
3.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研究 |
3.2.1 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现状 |
3.2.2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基准值的确定与选用 |
3.3 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建立 |
3.3.1 适用于设计阶段的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清单数据的确立 |
3.3.2 建筑碳排放量化与评测方法的具体落实 |
3.3.3 建立夏热冬冷地区公共建筑碳排放量化评测工具(CEQE-PB HSCW)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策略 |
4.1 提高场地空间利用效能 |
4.1.1 场地布局与空间体形优化 |
4.1.2 建筑空间隔热保温性能优化 |
4.2 降低建筑通风相关能耗 |
4.2.1 利用高大空间造型的通风策略 |
4.2.2 改善温度分层现象的通风策略 |
4.3 优化建筑采光遮阳策略 |
4.3.1 建筑自然采光优化 |
4.3.2 建筑遮阳设计优化 |
4.4 提高空间绿植碳汇作用 |
4.4.1 增加空间绿植量 |
4.4.2 提高绿植固碳效率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技术措施 |
5.1 可再生能源利用 |
5.1.1 太阳能系统 |
5.1.2 清洁风能 |
5.1.3 热泵技术 |
5.1.4 建筑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综合利用 |
5.2 结构选材优化 |
5.2.1 建筑材料的低碳使用原则 |
5.2.2 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中相关建材的低碳优化 |
5.3 管理与使用方式优化 |
5.3.1 设计考虑低碳施工方式 |
5.3.2 设计预留智能管理接口 |
5.3.3 设计提高行为节能意识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盐城城南新区教师培训中心项目实证研究 |
6.1 项目概况 |
6.2 项目实施 |
6.2.1 确定项目2005 年碳排放量基准值 |
6.2.2 建筑低碳设计流程应用 |
6.2.3 参照建筑的建立 |
6.2.4 项目相关低碳设计关键措施 |
6.2.5 项目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计算与分析 |
6.3 项目优化 |
6.3.1 主要低碳优化策略 |
6.3.2 项目全生命期碳排放优化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创新点 |
7.3 对现状的启示 |
7.4 研究中的困难与不足 |
7.5 后续研究与展望 |
附录 |
附表A:公共建筑非供暖能耗指标(办公建筑、旅馆建筑、商场建筑) |
附表B:主要能源碳排放因子 |
附表C:主要建材碳排放因子 |
附表D:部分常用施工机械台班能源用量 |
附表E:各类运输方式的碳排放因子 |
附表F: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
附表G:全国各省市峰值日照时数查询表(部分夏热冬冷地区省市数据) |
附表H:全国五类太阳能资源分布区信息情况表 |
附表I:项目主要低碳设计策略减排信息表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致谢 |
(6)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创新驱动时代下科技园街道建设的重要性 |
1.1.2 课题背景——具体实践项目引伸出本课题研究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概述及范围界定 |
1.3.1 大都市界定 |
1.3.2 科技园的概念界定 |
1.3.3 街道的概念界定 |
1.3.4 街道设计导则的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1 科技园区研究 |
1.4.2 街道空间以及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框架 |
第2章 科技园街道特性研究 |
2.1 科技园区及道路空间发展变迁 |
2.2 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的区别 |
2.2.1 空间形态的区别 |
2.2.2 空间需求的区别 |
2.2.3 空间营造的区别 |
2.3 科技园街道问题 |
2.3.1 差异化需求与同质化现状的矛盾 |
2.3.2 街道空间与创新活动适配性低 |
2.3.3 单一的街道形象无法展现园区内涵 |
2.3.4 园区发展背景下街道功能亟待完善 |
2.4 科技园街道管理难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指引基础研究 |
3.1 科技园街道设计理论基础 |
3.1.1 产业集群理论 |
3.1.2 环境心理学理论 |
3.1.3 场所理论 |
3.1.4 共生理论 |
3.1.5 理论总结 |
3.2 世界大都市一流科技园区案例分析 |
3.2.1 形成开放创新的整体氛围,用空间强化文化 |
3.2.2 利用宜人的空间尺度,打造理想的交往环境 |
3.2.3 通过安全高效的交通组织,平衡车行与步行关系 |
3.2.4 构建丰富积极的街道界面,激发园区活力 |
3.2.5 将街道与周边空间紧密关联,融入环境背景 |
3.2.6 进行功能复合且特质鲜明的场所营造 |
3.2.7 采用智慧生态的街道设计,提升园区品质 |
3.2.8 案例总结 |
3.3 科技园街道功能需求分析 |
3.3.1 科技园道路基本功能需求 |
3.3.2 具有展示性的科技园街道 |
3.3.3 满足人群使用需求的科技园街道 |
3.3.4 具有多样性的科技园街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创新策略研究 |
4.1 科技园创新环境与街道设计导则 |
4.2 创新氛围的策略 |
4.2.1 开放边界空间 |
4.2.2 创新之地营造 |
4.3 空间划分的策略 |
4.3.1 构建创新空间格局——层次多样 |
4.3.2 丰富创新空间种类——类型复合 |
4.3.3 合理分配创新空间资源——差异化供给 |
4.4 街道要素的策略 |
4.4.1 融入创新要素的街道设计 |
4.4.2 塑造创新展示面的街道 |
4.4.3 绿色可持续的街道设计 |
4.4.4 适应未来发展的街道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科技园街道设计导则编制构架研究 |
5.1 导则编制的意义 |
5.1.1 针对园区街道设计达成共识 |
5.1.2 搭建园区街道系统化的设计框架 |
5.1.3 以街道提升促进园区品质提升 |
5.2 导则编制的依据 |
5.2.1 理论依据 |
5.2.2 现实依据 |
5.4 导则编制的工作特点 |
5.4.1 系统化的特点 |
5.4.2 动态化的特点 |
5.5 导则编制的指引框架 |
5.5.1 总则——价值指引 |
5.5.2 分区——氛围指引 |
5.5.3 要素——具体落实 |
5.5.4 案例——阐明使用 |
5.6 科技园街道与一般街道设计导则的差异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京丰台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编制 |
6.1 丰台科技园现状概况 |
6.1.1 园区概况 |
6.1.2 街道基本情况 |
6.1.3 街道优劣势总结 |
6.2 园区导则编制原则 |
6.2.1 整体性 |
6.2.2 地域性 |
6.2.3 层次性 |
6.2.4 弹性限定 |
6.3 园区导则编制技术路线 |
6.4 园区导则总则指引 |
6.4.1 秩序高效原则 |
6.4.2 生态绿色原则 |
6.4.3 活力创新原则 |
6.4.4 智慧科技原则 |
6.5 园区导则分区指引 |
6.5.1 分区指引依据 |
6.5.2 分区指引内容 |
6.6 园区导则要素指引 |
6.6.1 对于交通要素指引 |
6.6.2 对于人行道要素指引 |
6.6.3 对于建筑前区要素指引 |
6.6.4 对于建筑立面要素指引 |
6.7 园区导则使用路径 |
6.7.1 分类自查,厘清问题 |
6.7.2 对标总则,树立目标 |
6.7.3 明确分区,统一氛围 |
6.7.4 要素指引,确定行动 |
6.7.5 落实管理,强化保障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民众多样的文化需求和文化供给不足的矛盾 |
1.1.2 引入社会力量是公共文化建设的有力补充 |
1.1.3 相关法规及政策体系的推进和支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畴与内容 |
1.3.1 概念的界定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创新点及研究必要性 |
1.6.1 角度创新 |
1.6.2 研究的必要性 |
第二章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先导性研究 |
2.1 广州市公共图书馆体系相关研究 |
2.1.1 总分馆公共图书馆体系 |
2.1.2 政府主导,多方共建 |
2.1.3 基本建设情况 |
2.2 街镇图书馆相关研究 |
2.2.1 街镇图书馆的概念界定 |
2.2.2 街镇图书馆发展沿革 |
2.2.3 街镇图书馆建筑特性 |
2.3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相关研究 |
2.3.1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相关概念界定 |
2.3.2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的建设方式 |
2.4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的建筑实践及经验总结 |
2.4.1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建筑实践 |
2.4.2 实践经验总结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设计要点研究 |
3.1 街镇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
3.1.1 时代发展影响要素 |
3.1.2 使用主体的行为特征及心理需求 |
3.1.3 使用功能需求类型分析 |
3.2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与街镇图书馆建设的契合点 |
3.2.1 社会力量参与前期建设 |
3.2.2 社会力量参与管理运营 |
3.2.3 社会力量参与服务供给 |
3.3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的制约因素 |
3.3.1 多主体参与因素 |
3.3.2 社会环境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建筑设计方法构建 |
4.1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较传统模式街镇图书馆的优越性 |
4.1.1 传统街镇图书馆现状问题的观察与分析 |
4.1.2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设计优越性 |
4.2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文化定位 |
4.2.1 基于商业逻辑的“图书馆+”模式 |
4.2.2 基于文化诉求的小型文化综合体 |
4.2.3 基于地域性特征的主题型图书馆 |
4.3 基于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设计方法 |
4.3.1 适宜的规划选址及准确场馆规模预估 |
4.3.2 标识化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
4.3.3 复合化建筑功能空间设计 |
4.3.4 专业化服务供给,形成特色主题空间营造 |
4.4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建筑设计策略 |
5.1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规划选址及建造类型选择 |
5.1.1 规划布局原则 |
5.1.2 区域位置选择 |
5.1.3 场馆规模确定 |
5.1.4 建造类型选择 |
5.2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建筑外部环境设计 |
5.2.1 外部场地设计 |
5.2.2 建筑立面形态设计 |
5.3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建筑内部环境设计 |
5.3.1 功能配置及配比 |
5.3.2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空间组织 |
5.3.3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空间设计 |
5.4 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街镇图书馆文化内涵表达 |
5.4.1 共建企业文化的表达 |
5.4.2 区域地域性的表达 |
5.4.3 专业主题性的表达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本文的局限性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广州市多方共建共模式街镇图书馆读者使用需求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基于智慧园林理念的当代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建构研究 ——以南京六合科创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六合经济开发区科创园一期EPC总承包项目规划设计景观方案 实践项目图纸 |
1 项目概述 |
1.1 项目概要 |
1.2 区位分析 |
1.3 交通及周边环境分析 |
1.4 基地现状分析 |
1.5 现状植物调查 |
1.6 建筑分析 |
2 设计理念 |
2.1 云智造解读 |
2.2 科技园空间模式研究 |
2.3 项目愿景 |
3 案例研究 |
3.1 苏南万科138度公园大道景观 |
3.2 北京北七家科技商业园区设计 |
3.3 Dallas市中心公园 |
4 方案设计 |
4.1 概念设计思路 |
4.2 总平面图 |
4.3 鸟瞰效果图 |
4.4 功能分区分析图 |
4.5 交通流线分析图 |
4.6 消防流线分析图 |
4.7景观结构分析图 |
4.8 种植分区分析图 |
4.9 照明分析图 |
5 节点设计 |
5.1 创智广场 |
5.2 汇智走廊 |
5.3 融智空间 |
6 专项设计 |
6.1 智慧专项 |
6.2 绿化设计专项 |
6.3 景观小品专项 |
6.4 标识系统专项 |
6.5 生态围栏专项 |
6.6 生态停车场专项 |
6.7 灯具选型 |
6.8 铺装选型 |
6.9 绿化设施设计专项 |
7 指标造价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智慧园林是当代风景园林发展的重要趋势 |
1.1.2 智慧型科创园区是当代科创园区建设的重要趋势 |
1.1.3 智能化系统是智慧园区景观构成的核心内容 |
1.1.4 当代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亟待研究 |
1.2 研究内容与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概念界定 |
1.3.2 国内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研究进展 |
1.3.3 国外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研究进展 |
1.3.4 小结 |
1.4 研究方法与特色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1.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框架 |
1.5.2 技术路线 |
1.6 拟解决的问题 |
第二章 景观智能化系统理论探析 |
2.1 智慧园林理念与发展 |
2.1.1 智慧社会理论辨析 |
2.1.2 智慧园林发展历程 |
2.1.3 智慧园林设计基本特征 |
2.2 景观智能化系统的信息支撑 |
2.2.1 系统科学理论对景观智能化系统的启示 |
2.2.2 信息论角度的景观智能化系统信息传输 |
2.2.3 景观智能化系统信息闭环理论模型 |
2.2.4 景观智能化系统信息体系构成 |
2.3 景观智能化系统技术平台 |
2.3.1 景观智能化系统物联网技术 |
2.3.2 景观大数据与云计算 |
2.3.3 景观信息处理的深度学习机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建构 |
3.1 智慧园林视角下的当代科创园区景观 |
3.1.1 科创园区发展趋势 |
3.1.2 科创园区景观设计基本特征 |
3.1.3 科创园区景观与智慧园林的适配度分析 |
3.2 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建构研究 |
3.2.1 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构成内容 |
3.2.2 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运行机制 |
3.2.3 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实现手段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工程实施 |
4.1 智能化绿化种植管养系统 |
4.1.1 智能化水肥管理系统 |
4.1.2 智能化绿化监测系统 |
4.2 智能化低影响开发系统 |
4.2.1 智能化雨洪监测与预警系统 |
4.2.2 智能化低影响开发设施精细化监测系统 |
4.2.3 智能化低影响开发系统与灌溉系统的联动关系 |
4.3 智能化景观空间场所 |
4.3.1 智能化空气监测调节系统 |
4.3.2 智能化景观小气候调节系统 |
4.3.3 智能化照明控制系统 |
4.3.4 智能化安保系统 |
4.4 智能交互式景观设施 |
4.4.1 信息发布类交互景观设施 |
4.4.2 娱乐体验类交互景观设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实证研究:南京六合科技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设计 |
5.1 整体设计 |
5.1.1 项目概述 |
5.1.2 景观方案设计 |
5.2 智慧园林思想核心 |
5.2.1 设计目标与理念 |
5.2.2 设计手段与策略 |
5.3 专项设计 |
5.3.1 智能化绿化种植管养系统设计 |
5.3.2 智能化低影响开发系统设计 |
5.3.3 智能化景观空间场所设计 |
5.3.4 智能交互式景观设施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与不足 |
6.3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研期间完成科研成果 |
(9)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视角 |
(二)城市社区治理的理念原则 |
(三)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证分析 |
(四)城市社区治理的权力问题 |
(五)跨部门协同与城市社区治理 |
(六)对既有研究的述评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分析法 |
(二)个案研究法 |
(三)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 |
四、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构建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城市 |
(二)社区与城市社区 |
(三)城市社区治理 |
(四)跨部门协同 |
二、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
(一)政党适应性理论 |
(二)跨部门协同理论 |
(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
(四)资源依赖理论 |
三、分析框架:一个结构和过程的分析框架 |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结构 |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过程 |
(三)结构与过程的关系 |
第二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发展 |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发展的结构层面 |
(一)空间结构:从封闭式治理走向开放式治理 |
(二)组织结构:从党社一体化走向“一核多元” |
(三)制度结构:从非正式制度走向正式制度为主、非正式制度为辅 |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发展的过程层面 |
(一)从指令式治理走向协商治理 |
(二)从政党全能型治理到党建引领型治理 |
(三)从管理式治理到服务式治理 |
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发展的“体用”机制 |
(一)常规机制为体:党政的科层化运作 |
(二)辅助机制为用:小组机制、外包机制、竞赛机制、项目机制、运动式治理机制 |
第三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的意义、逻辑及类型 |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意义 |
(一)有助于推动公共服务的再生产 |
(二)有助于克服社区治理的碎片化 |
(三)有助于应对棘手问题的复杂性 |
(四)有助于提高部门能力的进阶性 |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逻辑 |
(一)政党整合的逻辑: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
(二)社会吸纳的逻辑: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
(三)空间再造的逻辑:再造新的治理单元 |
(四)技术支撑的逻辑:运用各种治理技术作为辅助 |
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类型 |
第四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分析 |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分析:结构层面 |
(一)权力配置的行政化:行政主导下的治理错位 |
(二)空间设定的管控性:刚性空间下的弹性不足 |
(三)组织体系的碎片化:条块分割下的合力不足 |
(四)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治理情境下的规范不足 |
(五)治理环境的不适应:治理调适下的相对滞后 |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分析:过程层面 |
(一)治理重心下移过程中的责任转移 |
(二)社区协商议事过程中的保障不足 |
(三)府际行政发包过程中的基层失范 |
(四)外包服务探索过程中的行政主导 |
(五)治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流于形式 |
第五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案例分析 |
一、研究设计:案例选择与资料来源 |
(一)案例选择:北京、上海、杭州 |
(二)资料来源:实地调研与网络搜集 |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典型案例 |
(一)案例一: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
(二)案例二:上海的“基本单元管理” |
(三)案例三:杭州的“上城经验” |
三、案例总结: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经验启示 |
(一)党建引领 |
(二)政府负责 |
(三)社会协同 |
(四)技术支撑 |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 |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结构层面 |
(一)优化权力配置,推动城市社区赋权增能 |
(二)推动空间治理,提高城市社区治理弹性 |
(三)弥补组织缝隙,探索条块协同保障机制 |
(四)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治理体系规范运作 |
(五)保持治理调适,适应动态化的治理环境 |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过程层面 |
(一)厘清纵向行政链条的责任分配 |
(二)保障社区协商议事的规范开展 |
(三)加强府际行政发包的过程规制 |
(四)优化外包服务中的政企社合作 |
(五)推动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融合 |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再思考 |
一、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解释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 |
二、进一步讨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再思考 |
(一)认真对待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理论研究 |
(二)认真对待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10)《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1.2.1 期刊论文类 |
1.2.2 专着类 |
1.3 研究的方法、思路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思路 |
2 百花盛开的工艺美术发展(1958-1961) |
2.1 《装饰》创刊溯源 |
2.2 《装饰》杂志风格主要视觉特点 |
2.2.1 封面文字 |
2.2.2 封面视觉图案 |
2.2.3 内页版面设计 |
2.3 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 |
2.3.1 重新重视民间美术 |
2.3.2 指导工艺美术创作 |
2.4 为美化人民生活服务 |
2.4.1 面向大众生活创作 |
2.4.2 向西方世界开展学习 |
3 求索争鸣的设计萌芽(1980-1996) |
3.1 复刊时代背景 |
3.2 《装饰》视觉元素的变化 |
3.2.1 封面设计形式的探索 |
3.2.2 封面主体立意的变迁 |
3.2.3 内页版式的有序与变化 |
3.3 工艺美术的变革 |
3.3.1 “工艺美术“名词的局限 |
3.3.2 “装饰热”的兴起 |
3.4 现代化的新浪潮 |
3.4.1 科技与艺术的大讨论 |
3.4.2 现代设计的浪潮 |
3.5 《装饰》步伐的“守”与“进” |
4 对话世界文化自信的设计现代化(1997-2018) |
4.1 走入“全球化” |
4.2 《装饰》设计的多元化 |
4.2.1 和谐的整体性 |
4.2.2 现代感的民族美 |
4.2.3 敢于尝试的创意美 |
4.2.4 版式装饰的简洁美 |
4.3 开放视野立足传统 |
4.3.1 工艺美术的新发展 |
4.3.2 设计批评的引入 |
4.3.3 中国创造带来的思考 |
4.4 面向时代关注当下 |
4.4.1 设计的伦理学问题 |
4.4.2 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
4.4.3 从设计艺术到设计科学 |
4.5 《装饰》内容的“质”与“量” |
5 总结 |
5.1 从工艺美术到现代设计 |
5.2 从教育理论到学科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采访文字稿 |
附录二 《装饰》1958-2018杂志封面 |
附录三 《装饰》1958-2018文章整理 |
作者简介 |
四、简约·自然的生活——以上海托普软件园区规划建筑设计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硕博士论文统计分析的陕西省当代建筑理论研究成果梳理[D]. 张静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西安城市社区公园布局的微区位特征研究[D]. 郭媛媛.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3]上海城市雕塑的文化与实践研究[D]. 李强. 上海大学, 2021
- [4]儿童友好导向的城市住区空间环境评价与优化设计研究[D]. 孟雪.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5]夏热冬冷地区高大空间公共建筑低碳设计研究[D]. 刘科. 东南大学, 2021
- [6]大都市科技园区街道设计导则研究 ——以北京丰台科技园区为例[D]. 孟嘉慧.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7)
- [7]广州市多方共建共管模式下的街镇图书馆建筑研究[D]. 王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基于智慧园林理念的当代科创园区景观智能化系统建构研究 ——以南京六合科创园为例[D]. 宋爽. 东南大学, 2020
- [9]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D]. 谢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装饰》杂志设计文化发展研究(1958-2018)[D]. 宋哲琦. 浙江大学, 20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