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与建筑工程系简介

土木与建筑工程系简介

一、土木建筑工程系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刘清越,宋昆[1](2020)在《天津近代建筑师执业登记制度的形成与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天津开埠。因租界建设的需要引入了西方城市建设的法规体系,同时也引入了现代建筑师执业制度,并被中国政府逐渐吸纳而应用于华界的建设中,完成了本土营造行业从工匠传统向现代建筑师执业制度的转型。本文以历史档案为依据,以发展脉络为线索,从职业称谓、登记资格、业务范围三个方面,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执业登记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厘清了天津近代建筑师执业资格认证的源流。

赖世贤[2](2020)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建筑作为中国近代新兴建筑类型及西方先进技术引进中国的最初载体之一,承载着当时中国较为先进的建筑理念,充当中国近代建筑追赶世界建筑潮流的不自觉历史工具。本文研究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含括规划选址、大跨技术、标准化、结构发展等内容,分类探讨木材、砖、水泥等材料技术,同时关注工业建筑设计师。研究以调研过程中大量实物例证结合图纸资料、近现代建筑期刊文献及厂史资料进行,比对同时期西方先进技术,重视技术来源与技术真实性问题。研究对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分期方案。第二章以工厂的选址与布局入手,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萌芽阶段工业建筑营建前期技术性问题,选址和布局贯穿工业建筑建设全过程,涉及宏观地区选择、中观地点选择、微观厂址选择及具体厂区布置等层面。第三章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起步阶段,由于生产方式和动力技术改变引起对于大空间厂房即大跨度技术的迫切需求,重点关注西式木屋架。西式木屋架技术在材料和施工技术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展现出对于力学等结构概念的理解,意味着中国建筑近代转型开始。第四章则关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加速增长阶段,工业建筑由于大量快速建设带来对于高质量、标准化建材需求等问题。以砖的工业化生产及工业建筑用砖变化,探讨工业化时代下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在引进西方建筑材料后的各方面技术发展。第五章则聚焦中国近代工业稳速增长阶段如何解决工业建筑营建所要求的安全舒适、结构持久等问题,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及与之紧密相关的水泥生产技术引入与发展。第六章将专业人才视为技术实施保障予以讨论,关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对工业建筑营建规范化、经验化起关键作用的设计师及代表作品、设计师群体组成等问题。研究发现在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各时期不同阶段,基于建设目标需求及技术水平不同,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中关键性技术问题亦不相同。对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而言,部分营建关键技术与当时世界先进技术相比并不逊色,但技术推广和实现受社会环境及观念意识影响甚大;技术要与当地资源、经济及社会体制相适应,社会需求会强有力改变技术的运用及传播;由于材料观念缺失,其在营建过程中重外观轻建造,重模仿轻创造;技术属于文明范畴,由初级走向高级是趋势,中西方建筑技术融合也是趋势。

赖德霖,王浩娱[3](2019)在《重庆大学建筑系的柏林工业大学基因试探——一项基于人物生平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有关重庆大学建筑系早期历史的研究多强调其所受的布扎影响。本文考查该系成立前后校系主要行政人员的教育背景,意在从一个新角度探寻他们的办学方略,这就是模仿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因为后者从实用、材料和时代特点出发的教育理念对于20世纪早期的中国非常合适。该校对中国现代建筑和建筑教育的影响不容忽视。

邓寿昌[4](2019)在《林区道路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及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用实验研究》文中提出林区道路与桥隧等配套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是山区重要的运输通道。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林区、林场的生产和生活需要,需要大量的天然砂石骨料建设适用于林区的建筑工程如林区道路、桥梁和房屋等。若就地取材进行林区开采则势必破坏当地的地质、地貌等景观,而如果能充分循环利用城、镇、乡、村拆迁后遗留的建筑固废物如废混凝土、旧钢筋等制成再生钢筋混凝土来构筑建筑物、结构物等,那将是变废为宝,保护林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之路。本文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再生混凝土研究现状、进展和存在不足之处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湖南省科技厅、建设厅、广东省教育厅、长沙市科技局、株洲市建设局和惠州市城乡建设规划局科技项目开展研究,对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构件作深入、细致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力图解决全再生混凝土+全再生钢筋制作成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存在的问题,为最大限度利用城乡旧有建筑拆迁时所造成的废混凝土和废旧钢筋的循环再生利用提供有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做了如下3项工作:(1)废混凝土经过破碎→筛分→级配→粗细骨料,测试附加用水量,提出全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新方法,建立了求解再生或全再生骨料的四元或六元一次方程组及计算再生或全再生混凝土掺n种混合料的广义配合比的方程组和全再生粗-细骨料附加用水量的实用计算公式,据此配制的再生或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品质和强度与天然骨料混凝土大体一致,甚至还高于普通混凝土。(2)制作了24根全再生钢筋混凝土及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其中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梁和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各12根,按照六种不同配比的材料组合形式分为六组,每组4根,2根为全再生钢筋梁-柱构件;2根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进行对比试验。添加料为聚羧酸减水剂、粉煤灰、粒化高炉矿粉,分别浇筑成型。(3)对24根全再生钢筋混凝土及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柱构件在不同加载情况下的应变、变形、裂缝、破坏特征都做了全方位的观察、测试、统计,取得了一批有价值有意义的试验数据资料。通过深入、细致的研究与分析,获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按照本文提出的配合比设计新方法所配制的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品质是相当好的,强度甚至超过天然骨料配制的普通混凝土;(2)现场拆迁的废旧钢筋经过矫正、调直、除锈处理后进行钢筋物理力学检测,符合要求的钢筋可以用于再生混凝土构件、结构或结构体系;(3)单掺粉煤灰、复掺粉煤灰+矿粉的全再生混凝土强度明显高于同样掺粉煤灰、复掺粉煤灰+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普通混凝土,而单掺粒化高炉矿渣粉的强度则小于同样掺粒化高炉矿渣粉的普通混凝土。(4)对弯曲和弯-剪的破坏形态,全再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相似,抗剪切箍筋应变规律沿高度先增后减,但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梁弯曲破坏的挠度、极限弯矩均大于普通梁弯-剪复合破坏的模式。除编号为RL-2梁,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梁的腹剪斜向主裂缝呈长扁核桃状,但裂缝较同一设计强度等级的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稍多、稍密,宽度和挠度较大,二者之间的弯-剪裂缝的发展趋势大致相同。(5)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柱偏心受压实验的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变、侧向位移、破坏状况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情况相似,但承载能力>普通钢筋混凝土柱。

汪妍泽[5](2019)在《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是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厘清其历史真源、思想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可以为当今中国建筑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提供重要参考。中国高等建筑教育承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思想,并与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相结合形成了系统、高效的建筑教育模式。但是随着社会变革及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冲击,源自古典美学的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和时代发展愈显脱节,逐渐显露出认知落后、步伐蹒跚的疲态,一度被认为是保守思想的代名词,学界也曾因此而“一边倒”地认为其阻碍了中国建筑教育的现代转型。为了摒除观念偏见、还原史实的客观性,本文采用层次化的方法剖析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的本质,揭示这一经典教育模式的积极意义。研究的首要层次是全面、客观地重审巴黎美术学院建筑教育及其延续,打破中西壁垒以大历史观的视野重识其教学内涵,以时空交织的纵横网络从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探讨“学院式建筑教育”这一命题;研究的更深层次在于梳理高等建筑教育发展脉络中的连贯线索,分析其中可以适应变革、历久弥新的内在因素,而中国建筑教育由移植到创新的发展历程也揭示了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学科现代转型中的生命力。就以上问题,绪论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出发点,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回顾提出研究的具体内容、创新点及框架。正文六个章节分两部分,就建筑教育制度与知识体系的建立、发展,分别论述自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西方建筑教育的历史渊源,以及以东南大学建筑教育为典型的中国建筑教育的演进。第一部分包含第一、二章。第一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组织方式梳理高等院校中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过程,从中透析教育制度步步变革的影响因素。第二章从西方建筑教育知识结构演变展示高等建筑教育在多种思想源头的影响下呈现出的开放性知识体系,以此预示中国建筑教育思想现代转型的可能性。第二部分包含第三至六章。第三章通过各时期典型教学计划对比分析中国高等建筑教育制度的建立、发展及变革阶段的动态因素;第四、五章分别从知识体系的两个方面:设计方法和设计思想,论述中国建筑教育从吸收西方建筑思想到自主建立“中国建筑”的意识觉醒;第六章通过回顾文革及改革开放后东南大学教学改革成果,提出学院式建筑教育在中国建筑教育现代转型中的积极意义。结语部分回应绪论中提出的问题,总结中国建筑教育的多重源头以及中西建筑教育的谱系关系,揭示当代从事建筑教育发展研究的价值,并对可能的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全文约25.7万字,图片263幅,表格55幅。

刘清越[6](2019)在《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文中认为在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受到政治、经济、技术、思想、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建筑设计行业的从业者开始了由传统工匠向近代建筑师的转变。本文以首都门户、北方经济贸易中心的近代天津为切入点,选取近代时期在天津开展职业实践的中外建筑师为研究主体,通过对历史档案等一手资料的发掘和整理,借助分类比较、信息数字化、实地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螺旋式职业化发展进程,总结了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职业化特征和发展规律,以及建筑师职业化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带来的冲击和产生的影响,为我国近代社会转型和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也为当代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参考。论文第2章分中西方两条主线,对中国古代传统工匠体系的传承发展和西方近代职业建筑师的演进历程分别进行了梳理,是对中西方建筑师不同的职业起源和形成的概述。第3章从建筑思想、建筑技术、建筑教育和建设管理模式这四个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影响最大,与其联系最为紧密的四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理清各自的发展阶段、转变内容和产生的社会影响,为下文进一步的分析、论述做好背景铺垫。第4章首先根据群体的来源和供职机构的不同,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进行分类。然后选取了其中八个最为典型的中外建筑设计开发机构,通过整理、归纳每个机构的运营模式、组织架构、业务类型、实践作品以及机构中所涉及的中外建筑师的生平经历,清晰地描绘出天津近代建筑师在职业实践中显现出的群体轮廓和个体形象。第5章对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中表现出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包括职业注册制度确立表现出的法制化特征,建筑师职责范围明确表现出的责任化特征,建筑师执业规范增强表现出的规范化特征,以及建筑师行业组织创立表现出的团体化特征。第6章总结了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发展规律,以及对天津近代建筑设计行业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对后续研究的展望。

高蕾[7](2018)在《我国地方高校早期建筑教育口述史研究 ——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1952-1966)》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的建筑教育孕育于中国社会急速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就考察中国早期建筑教育利弊得失的历史研究而言,不仅要了解教育本身的发展,还要熟悉现代中国的历史背景,也不能忽视教育制度与整个社会历史背景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地方高校的建筑教育是中国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地方高校的建筑教育有利于全面把握和剖析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的历程,反思中国早期建筑教育的成败得失,获得值得借鉴的经验等。本文采取“史论统一”的研究方法,搜集整理了部分地方高校校史、院史、活动纪念文章等文献资料,对上世纪五十到六十年代我国地方高校早期建筑教育的宗旨、历史沿革、教学体系(课程设置、教学风格、师资力量)等内容展开综合性研究,藉此梳理中国早期建筑教育的一些基本面貌。在此背景下,选择1958年成立的河北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作为个案,进行了口述史调研采访、历史文献搜集整理、档案查询等比较深入的研究工作,进一步形成对我国地方高校的早期建筑教育较为具体的认识。研究地方高校的建筑教育能为其早期发展成就、特点的总结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地方高校传承教学理念和教学特色,探索符合地方高校历史与现实的发展之路。并且此项研究的深入开展也可作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史、中国建筑教育史系列研究不无裨益的补充。

陈李馨[8](2018)在《高校留学生迎新会口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处在中国加快国际化进程的今天,为了响应“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号召,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在高校全面开展。师资团队国际化、生源国际化、科研平台国际化、课程国际化的需求不断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国际联合培养项目覆盖到本、硕、博各个层面。翻译成了教育国际化发展不可或缺的沟通桥梁,也为MTI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践和就业空间。作者有幸在此背景下承担部分交替传译及陪同口译工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笔者深刻意识到:口译有其不同场合下的目的性,以听众为主导的目的论很大程度上指导着口译过程中采取的口译策略,也决定了口译译文不同的形式和风格;而译者在这过程中绝非简单的隐身参与,而是通过发挥自身积极的主体性,推进口译过程的顺利进展。本篇口译实践报告作者以口译任务中的一次高校留学生迎新会口译实践为例,结合目的论和译者主体性理论,研究口译过程中口译策略的具体应用,指出现场口译的不足之处并进行优化处理。本篇论文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包含背景介绍、文献综述、研究意义,论文框架;第二部分通过译前、译中和译后回顾总结该口译任务的特点、评价及进步空间;第三部分通过具体的译文例子分析,从目的论三原则来评析口译中的具体策略和方法,并结合译者主体性,总结口译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具体体现。最后通过总结该实践案例及本论文写作,为口译专业学生及从业者、MTI教学点、以及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

武晶[9](2017)在《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采用传统文献学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对外国建筑史在中国教学与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建筑教育方面,将近代美术院校建筑教育模式纳入建筑教育研究之中,疏理总结了自癸卯学制建立至今的外国建筑史教育发展历程。分析阐述了外国建筑史课程在不同时期的教育特点:1902-1949年在巴黎美术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包豪斯等西方教育思想影响下的自主发展模式;1949-1976年统一的、以苏联莫斯科艺术学院为范本的教学模式;1976年至今多元共生、灵活多样的跨越式教育模式。且对近代不同时期、不同建筑系(科、组)的外国建筑史教学进行详析,总结比较了其各自的教学特色与相关异同。学术研究方面,对自美学开始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历程进行重点归纳总结:最初(1902-1926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以美学主要的研究方向,且深受中国新史学主义的影响。其后,以建筑为主要对象的外国建筑史学术研究逐渐成为主流。在1927-1949年期间,其研究明显受到西方建筑研究思想的影响;在1949-1976年期间,其研究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研究方法论;1976年之后,外国建筑史研究呈井喷式增长。在海量的研究成果中,最突出的成就是进行外国建筑史研究体系框架的建设。基于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成果,结合外国建筑史关键人物的口述访谈,本文提出外国建筑史研究中人文综合素质、建筑设计实践、哲学思想三级层面的研究内容及要求,并对目前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现状给出个人的思考。

张万丽[10](2017)在《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教育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代城市规划教育史是城市规划史研究的重要专项之一,以2011年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的成立为背景,研究和记录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教育——追寻中国城市规划教育的源与魂,也就非常有必要。本文选取中国高等院校中的城市规划教育活动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从时间上纵向梳理了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历史脉络。从城市规划教育自身发展的规模、内容、特点入手,将其演变历程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并对每一阶段进行概括和定性,以期勾勒出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教育起源的完整路径;其次,基于近代城市规划教育的独特性,选取核心要素——教师与教材为专题做进一步的考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对其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若干思考:①近代城市规划教育主要是在土木、建筑、市政三个学科中起源,并沿着工程技术、物质空间规划、城市公共管理三个不同重点的多元化脉络演进的;②近代城市规划教育经历了单一理论课程讲授、理论与设计课程分化、专业雏形构建的发展历程,其中伴随着高校中城市规划学术研究的起步与繁荣、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与互动,最终从照搬西方模式走向本土化发展;③近代城市规划课程知识体系呈现出鲜明的多学科集成特征,以工程学和设计学为主要支撑,伴随着社会学、经济学、法学、美学等多个学科的介入。全文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说明研究缘由及目标,确定研究对象及内容,明确研究方法及框架。第二章至第五章为正文部分:第二章至第四章将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教育分为孕育:规划知识的生发(1923年前)、开端:规划课程的设置(1923-1937)、发展与形成:从课程到方向、专业(1937-1952)三个发展阶段做总体论述,以呈现其演进的总体格局,作为后续研究的宏观框架和基本依据;第五章至第六章为专题研究,首先考察规划任课教师的历史作用,再对规划教材进行评析。第七章为结论,总结全文观点。

二、土木建筑工程系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木建筑工程系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天津近代建筑师执业登记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津近代建筑师执业登记制度的引入
二、天津近代建筑师执业登记制度的发展
    1. 民国时期的初步建立(1928—1937年)
    2. 日治时期的继承延续(1937—1945年)
    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1945—1949年)
三、天津市解放初期建筑师执业登记制度的过渡
四、结语
图表来源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概念界定
        1.2.1 研究对象界定
        1.2.2 时间概念界定
        1.2.3 空间范围说明
    1.3 文献综述及前期分析
        1.3.1 中国近代建筑的相关研究
        1.3.2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的相关研究
        1.3.3 中国近代建筑技术的相关研究
        1.3.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相关研究小结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难点
    1.6 论文研究整体框架
第2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厂选址规划与厂区布局的探索
    2.1 技术载体: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的典型性
    2.2 宏观布局:地区选择——初期规划缺位与后期调整乏力
    2.3 中观布局:地点选择——初期运输依赖与后期全面平衡
    2.4 微观布局:厂址选择——初期因地制宜与后期逐步合理
        2.4.1 江南制造局——两次选址失误
        2.4.2 金陵制造局——邻护城河建厂
        2.4.3 福州船政局——风水择地典型
        2.4.4 天津机器局
        2.4.5 广东机器局——近海到近铁路
        2.4.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结合祭祀文化
        2.4.7 吉林机器局——资源优于运输
        2.4.8 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多个方案比较
    2.5 厂区布局:总平面设计——“幼稚时代”的想象与探索
        2.5.1 江南制造局——功能重叠引起流线混乱
        2.5.2 金陵制造局——自由布局适应生产流程
        2.5.3 福州船政局——分区明确兼顾礼制秩序
        2.5.4 天津机器局
        2.5.5 广东机器局——传统合院影响厂区布局
        2.5.6 北洋水师大沽船坞——缺乏规划下一事一建设
        2.5.7 吉林机器局——完全独立自主设计
        2.5.8 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比邻建设带来资源共享
    2.6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军事工厂选址布局及建设特点
        2.6.1 结合传统风俗观念择地因地制宜利用旧有建筑
        2.6.2 有目的规划设计偏少与有控制的建设过程缺乏
        2.6.3 自由生产流线与传统等级秩序制约的平面布局
        2.6.4 功能复合下空间布局及建筑形式的本土化改良
    2.7 国内外工业发展早期工厂规划设计及理论的发展
        2.7.1 国外早期工厂建筑规划选址及设计
        2.7.2 国内近代工厂选址设计理论的发展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西式木屋架技术发展与中西互鉴
    3.1 中西木屋架技术之别及西式木屋架体系传入
        3.1.1 中西技术差异——基于力学原理的形式差异
        3.1.2 知识引介普及——《建筑新法》及书中所载木屋架类型
        3.1.3 名称反应认知——西式木屋架及各构件名称演变
        3.1.4 需求引发变革——工厂建筑西式木屋架应用概况
    3.2 近代工业萌芽起步期工业建筑木屋架技术应用
        3.2.1 洋务运动中的机器局兵工厂
        3.2.2 民族工业发展下的工业建筑
    3.3 构造技术发展与木材使用
        3.3.1 整体性补强与抗震技术构件增加
        3.3.2 木构架之间结合方式与位置选择
        3.3.3 木屋架与墙体及柱子间结合方式
        3.3.4 进口木料与国产木材的使用偏好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制砖工业化与工业建筑用砖技术
    4.1 建材生产方式的改变——近代制砖工业技术发展
        4.1.1 传统制砖技术延续
        4.1.2 制砖技术的机械化
        4.1.3 制砖工厂规划建设
    4.2 建材生产变革的深入——产品类型变化与质量标准推行
        4.2.1 产品及原料的多样化
        4.2.2 规格与质量的标准化
    4.3 建材生产变革的影响——制砖技术传播与砖瓦产业勃兴
        4.3.1 制砖技术传播
        4.3.2 制砖工业分布
    4.4 工业建筑用砖技术的改变
        4.4.1 “青”“红”之变——观念改变与技术改变之辩
        4.4.2 砌筑方式——规格统一带来的改变
        4.4.3 粘合材料——对应砌体改变的变化
        4.4.4 特殊构造——回应工业生产的处理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水泥引进与工业建筑混凝土应用
    5.1 从落后到超越——中国近代水泥工业发展
        5.1.1 大量建设保障——中国近代水泥产量提升
        5.1.2 窑体技术变革——国际水泥生产技术提升
        5.1.3 后发外生优势——中国近代水泥技术提升
        5.1.4 多样企业类型——中国近代着名水泥企业
        5.1.5 曲折前进及多样技术来源
    5.2 营建技术提升——近代混凝土工业建筑技术应用
        5.2.1 西方近代钢筋混凝土技术发展及其在工业建筑的应用
        5.2.2 “过渡型”的结构——钢骨混凝土结构的引入与应用
        5.2.3 中国近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工业建筑的技术应用
        5.2.4 近代工业快速发展期钢筋混凝土工业建筑营建技术特征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工业建筑设计专业化
    6.1 西方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
    6.2 从“工匠”到“建筑师”——身份认同与地位转变
        6.2.1 主业之外兼营副业——洋行发展与设计类洋行(机构)产生
        6.2.2 华洋混合来源复杂——中国近代建筑设计师产生
        6.2.3 工业建筑审批制度——《建筑工厂审核法》颁布
    6.3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机构与设计师
        6.3.1 经验建设与跨界参与——非建筑专业人员的设计
        6.3.2 以施工带入建筑设计——营造厂(施工方)的设计
        6.3.3 执业特点与专业设计——专业建筑设计师设计
    6.4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发展与专业化过程特征
        6.4.1 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设计特点
        6.4.2 近代工业发展放缓期建筑设计专业化加速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研究主要成果及结论
        7.1.1 中国近代城市工业发展分期方案
        7.1.2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中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探讨
        7.1.3 技术的适应性及技术选择
        7.1.4 营建技术观念及文化抗争
        7.1.5 技术真实性及其重要意义
    7.2 研究创新
        7.2.1 系统梳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建造技术史
        7.2.2 分类研究建筑材料及其生产流程和技术应用
        7.2.3 尝试对技术实现保障的制度和建筑师的研究
    7.3 未竟之处
        7.3.1 和海外的技术关联性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7.3.2 和遗产物证的相关性需要进一步延伸拓展
        7.3.3 研究营建技术发展尚未深入结构力学分析
参考文献
附录A:随文附表
附录B:随文附图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3)重庆大学建筑系的柏林工业大学基因试探——一项基于人物生平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胡庶华与柏林工业大学办学模式的影响
2 德国综合理工学院建筑教育体系与现代主义对柏林工大的影响
3 重庆大学第一位建筑学专业出身的教师为何是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黄家骅?
4 陈伯齐及其德日校友和黎抡杰
5 德日派教师离开后布扎对重大建筑教育的影响

(4)林区道路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及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
    2.1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附加用水量的计算
    2.2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3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4 广义配合比计算原理
    2.5 普通混凝土及再生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实验
    2.6 本章小结
3 实验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
    3.1 材料
    3.2 实验材料的配合比
    3.3 本章小结
4 全再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对比应用实验研究
    4.1 立方体试块实验设计
    4.2 梁构件的实验设计
    4.3 全再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构件弯曲对比应用实验研究
    4.4 全再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梁剪切对比应用实验研究
    4.5 本章小结
5 全再生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构件对比应用实验研究
    5.1 柱构件实验设计
    5.2 柱构件制作
    5.3 实验准备
    5.4 柱的应用实验研究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5)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现实: 问题提出
        0.1.1 建筑师的多重身份
        0.1.2 建筑教育的单一源头
    0.2 研究:内容及范畴
        0.2.1 研究对象
        0.2.2 论述要点
        0.2.3 案例选择
        0.2.4 时间限定
    0.3 前期: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外研究现状
        0.3.2 国内研究现状
    0.4 预期:目标及创新
        0.4.1 研究目标
        0.4.2 研究创新
        0.4.3 研究框架
第一章 大学样本:教育制度的移植与演化
    1.1 建筑教育制度的基本结构
        1.1.1 机构与职责
        1.1.2 课程与评价
    1.2 美国建筑教育的社会性
        1.2.1 美国建筑教育的兴起
        1.2.2 美国建筑师学会及建筑院校联盟
        1.2.3 布扎设计研究会
        1.2.4 民间画室
    1.3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3.1 课程基本架构
        1.3.2 课程构架扩展
        1.3.3 教学研究结合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源重溯:教学思想的修正与再现
    2.1 巴黎美术学院教育思想要点
        2.1.1 设计
        2.1.2 表现
    2.2 古典思想的起伏
        2.2.1 推陈出新:崇古与尚新之辩
        2.2.2 另立门户:对美院办学宗旨的挑战
        2.2.3 分道扬镳:对古典文化根基的批判
    2.3 现代思想的冲击
        2.3.1 古典美学余温
        2.3.2 现代主义萌芽
        2.3.3 现代主义盛期
    2.4 终结及后续
        2.4.1 终结背后
        2.4.2 思想回流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制度异化:工学院中的美院教育
    3.1 大学建筑教育的建立
        3.1.1 行业背景
        3.1.2 工学根基
        3.1.3 美术缘起
    3.2 制度初成:三十年传统
        3.2.1 工学预设
        3.2.2 美术居上
        3.2.3 建国前后
    3.3 制度建立:十七年改革之
        3.3.1 院系调整
        3.3.2 教学机构的重组
        3.3.3 课程系统的再造
    3.4 制度创新:十七年改革之二
        3.4.1 实践意识的上升
        3.4.2 自主修正与探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思维渐进:设计方法的纠偏与探索
    4.1 教学思想传播
        4.1.1 分解构图作为基础设计训练
        4.1.2 构图作为建筑设计训练
        4.1.3 初识与误读
    4.2 基础设计训练
        4.2.1 西方古典建筑分解构图
        4.2.2 中国传统建筑分解构图
        4.2.3 中西分解构图交替演化
    4.3 建筑设计训练
        4.3.1 设计命题的继承
        4.3.2 设计方法的变革
        4.3.3 设计理论的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文化踌躇:中国建筑的自觉与重建
    5.1 对传统形式的自觉
        5.1.1 对民族内容的定位
        5.1.2 对混合风格的辨析
    5.2 对现代建筑的认知
        5.2.1 “中国现代建筑
        5.2.2 技术为手段
        5.2.3 建造为目的
    5.3 对地域文化的重建
        5.3.1 地域建筑理念的建立
        5.3.2 地域建筑理念的发展
        5.3.3 建筑思潮的综合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理性介入:中国教育的退守与新生
    6.1 十年断续
        6.1.1 工农兵学员
        6.1.2 新三届
        6.1.3 研究生
    6.2 改革前奏
        6.2.1 外界输入
        6.2.2 自发改革
    6.3 理性思想
        6.3.1 国际交流
        6.3.2 理性教改
    6.4 本章小结
结语
    7.1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历史线索
    7.2 学院式建筑教育作为体系范式
    7.3 学院式建筑教育的学科价值
    7.4 研究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学术成果
致谢

(6)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
    1.5 概念界定
    1.6 既有研究综述
        1.6.1 天津近代建筑史研究
        1.6.2 我国近代建筑师、建筑设计机构研究
        1.6.3 我国近代建筑师执业状况研究
        1.6.4 既有研究不足
    1.7 研究方法
    1.8 创新点
    1.9 研究框架
第2章 中西建筑师的职业起源和形成
    2.1 中国清朝以降工匠体系的传承
        2.1.1 皇家工官制度
        2.1.2 民间匠籍制度
    2.2 西方近现代职业建筑师的发展
        2.2.1 建筑师职业角色的演进
        2.2.2 建筑师培养方式的转变
        2.2.3 行业组织和职业注册制度的建立——以英国为例
    2.3 小结
第3章 中国近代建筑师职业引入的社会背景
    3.1 观念转变——近代建筑思想的更新
        3.1.1 从消极避让到主动学习
        3.1.2 从机械模仿到辩证思考
        3.1.3 传统样式与现代风格的碰撞
    3.2 技术支撑——近代建筑技术的升级
        3.2.1 西方建筑技术的早期引入
        3.2.2 西方建筑技术的全面接受
        3.2.3 中西建筑技术的本土融合
    3.3 人才培养——近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创建
        3.3.1 西方教育制度的引入
        3.3.2 中国近代建筑教育制度的形成
        3.3.3 天津近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4 制度确立——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形成
        3.4.1 租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引入(1860-1902)
        3.4.2 华界对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探索(1902-1928)
        3.4.3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确立(1928-1937)
        3.4.4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模式的发展(1937-1949)
    3.5 小结
第4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和职业实践
    4.1 天津近代建筑师群体的构成
        4.1.1 近代建筑师群体来源
        4.1.2 近代建筑师群体供职机构
    4.2 外国开发建设机构与建筑师在津的早期开拓
        4.2.1 先农公司(工程部)
        4.2.2 义品公司(设计部)和沙德利工程司
    4.3 中外建筑师在津的职业实践
        4.3.1 “合伙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4.3.2 “独立经营型”建筑设计机构
    4.4 小结
第5章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的特征表现
    5.1 法制化——建筑师的职业制度
        5.1.1 民国时期的初步确立
        5.1.2 日伪时期的短暂停滞
        5.1.3 民国末期的快速发展
        5.1.4 解放初期的过渡转换
    5.2 责任化——建筑师的职责范围
        5.2.1 项目协调
        5.2.2 许可申请
        5.2.3 施工监督
        5.2.4 安全鉴定
    5.3 规范化——建筑师的执业规范
        5.3.1 收费标准
        5.3.2 工作流程
        5.3.3 工程文件
    5.4 团体化——建筑师的行业组织
        5.4.1 学术团体
        5.4.2 同业公会
    5.5 小结
第6章 结语
    6.1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的规律
        6.1.1 阶段性的发展
        6.1.2 多方面的转变
        6.1.3 进程中的不足
    6.2 天津近代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对天津建筑设计行业的影响
        6.2.1 促进了设计思想的多元发展
        6.2.2 推动了建筑技术的长足进步
        6.2.3 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储备人才
        6.2.4 提供了有借鉴性的管理制度
    6.3 研究未尽事宜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7)我国地方高校早期建筑教育口述史研究 ——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195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缘起及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研究时间范围
        1.2.2. “地方高校”概念界定
    1.3. 研究意义
    1.4. 文献综述
        1.4.1. 中国建筑教育史相关综述性文献
        1.4.2. 中国建筑教育相关个案研究文献
        1.4.3. 高校校史文献与纪念文章
        1.4.4. 总结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
    1.7. 论文结构与框架
第二章 我国早期地方高校建筑教育概况
    2.1. 我国早期建筑教育肇始
    2.2. 建国初期的社会历史背景
        2.2.1. “院系调整”
        2.2.2. “大跃进”与“教育革命运动”
    2.3. 我国地方高校建筑教育的兴起
    2.4. 我国早期建筑教育高校的分布
    2.5. 我国早期建筑教育各地方高校概况
        2.5.1. 内蒙古建筑学院
        2.5.2.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
        2.5.3.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2.5.4. 郑州工学院
        2.5.5. 江西工学院
        2.5.6. 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2.6. 港台地区同期建筑教育状况
        2.6.1. 香港地区建筑教育状况
        2.6.2. 台湾地区建筑教育状况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初创时期
    3.1. 河北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历史沿革
    3.2. 建筑学专业初创背景
        3.2.1. 国家政策:“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3.2.2. 教育背景:“教育大革命”的开展
    3.3. 办学条件
        3.3.1. 经费紧张
        3.3.2. 基础设施缺乏
    3.4. 教学体系
        3.4.1. 教学思想
        3.4.2. 教学体系
    3.5. 师资情况
        3.5.1. 主要领导
        3.5.2. 建立之初的教师组成情况
        3.5.3. 教师特点
    3.6. 学生情况
        3.6.1. 招生情况
        3.6.2. 分配制度
    3.7. 对外交流
        3.7.1. 调查测绘
        3.7.2. 专题讲座
        3.7.3. 教师进修
    3.8. 专业停招和恢复
    3.9. 河北工业大学早期建筑学教育特点
        3.9.1. 务实性
        3.9.2. 教育思想的多样性:现代建筑教育思想的萌芽
        3.9.3. 课程设置的多样性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早期地方高校建筑教育的困境与成就
    4.1. 专业教师以“老八校”毕业生为主,师资队伍年轻化
    4.2. 多方挖掘潜力,提高教学有效性
    4.3. 困境中探索,培养国家建设急需人才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建议
    5.1. 总结
    5.2. 建议
        5.2.1. “设计思想”和“教学模式”关系对教学体系方面的启示
        5.2.2. 对于课程体系安排方面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A:河北工业大学建筑系口述史研究采访实录
    (1)伊信老师、刘力田老师采访稿
    (2)陈立民老师、钱秀云老师采访稿
    (3)建筑601班刘秀莲采访稿
    (4)林秀俊老师、魏家锋老师采访稿
    (5)穆辉老师、王齐凯老师、建601班刘太平采访稿
    (6)杨倬老师、张善荣老师采访稿
    (7)王齐凯老师采访稿
附录B:学生作业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8)高校留学生迎新会口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Overview
        1.2.1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kopos Theory
        1.2.2 Research Status Home and Abroad of the Skopos Theory
        1.2.3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1.2.4 Research Status Home and Abroad of the Interpreter's Subjectivity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3.1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1.3.2 Practical Significance
    1.4 Thesis Structure
Chapter Two Task Review
    2.1 Task Background
    2.2 Preparations before Interpreting
        2.2.1 Background Information Preparation
        2.2.2 Analysis on Main Speaker and Audience
        2.2.3 Prepared Glossary for the Orientation
    2.3 Interpreting on the Scene
    2.4 Feedback from the Audience
Chapter Three Evaluation of the Interpreting Quality
    3.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Text
    3.2 The Analysis of Interpret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 Theory
    3.3 The Analysis of Interpret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4.1 Findings
    4.2 Limitations
    4.3 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
Acknowledgements
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9)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2 已有研究综述
        2.1 建筑教育研究方面
        2.2 参考教材方面
        2.3 相关人物研究
        2.4 学术理论研究
        2.5 当代外建史课程教学改革方面
        2.6 建筑口述史研究方面
    3 研究范围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范围
        3.1.1 外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含义
        3.1.2 外国建筑史教育与学术研究
        3.1.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中的中国建筑史
        3.2 研究方法
        3.2.1 传统文献学
        3.2.2 口述史
    4 论文框架
    5 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5.1 创新点
        5.2 未尽事宜
第1章 移植:西方建筑史教育与研究概述(1940S前)
    1.1 西方建筑史经典
        1.1.1 上古时期:维特鲁威《建筑十书》
        1.1.2 中古时期:瓦萨里《名人传》
        1.1.3 1745-1940s期间的建筑史学科研究
        1.1.3.1 弗格森《世界各国建筑史》
        1.1.3.2 《弗莱彻建筑史》
        1.1.3.3 柯布西耶《走向新建筑》
    1.2 西方建筑史教育概述
        1.2.1 十八世纪前:师徒口传身授
        1.2.2 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巴黎美术学院建筑史教育
        1.2.3 1919-1933 年:德国包豪斯学院的建筑史教育
        1.2.4 1910s-1940s年美国建筑史教育
        1.2.4.1 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1.2.4.2 俄勒冈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1.2.4.3 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建筑系
        1.2.5 苏联的建筑教育
        1.2.5.1 高等艺术与技术创作工作室
        1.2.5.2 莫斯科建筑学院
    小结
第2章 肇建:1902-192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2.1 癸卯学制中的建筑史教育
        2.1.1 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设置
        2.1.1.1 概述
        2.1.1.2 不同教育阶段的建筑史课程设置
        2.1.1.3 建筑史课程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定位,及其在学人员的培养目标
        2.1.1.4 建筑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2.1.2 土木工学中的建筑学教育
    2.2 壬子癸丑学制中建筑学科的建筑史教学
        2.2.1 概述
        壬子癸丑学制
        “建筑史”前导:美术史
        2.2.2 美术建筑: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图案科
        “美学及美术史”、“建筑学”、“图案法”
        2.2.3 工科建筑:苏州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西洋建筑史”
        建筑意匠学
        美术学及其它
    2.3 1902-1926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2.3.1 美学
        2.3.2 相关艺术研究中的建筑
        2.3.3 专门的建筑研究
        2.3.4 研究人员
        代表人物
    小结
第3章 起步:1927-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3.1 1927-1945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3.1.1 中央大学建筑系
        3.1.2 东北工学院建筑(工程)系
        3.1.3 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建筑系
        3.1.4 勷勤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1.5 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建筑系(图案系建筑装饰组)
        3.1.6 北京大学工学院建筑系
        3.1.7 天津工商学院建筑(工程)系
        沈理源
        3.1.8 之江大学建筑系
        3.1.9 重庆大学建筑系
        3.1.10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11 高等职业教育建筑科
        3.1.11.1 河北省立工业学院高级建筑科
        3.1.11.2 柳士英所编“高级建筑科”
        3.1.11.3 国立同济大学附设高级建筑科
        3.1.11.4 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科
    3.2 1946-1949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3.2.1 清华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梁思成
        3.2.2 唐山工学院建筑系
        3.2.3 湖南省立克强学院建筑系
        3.2.4 北洋大学建筑工程系
        3.2.5 其它
    3.3 自主教学模式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多种倾向
        3.3.1 自主模式下的外国建筑史教育
        3.3.2 工科建筑:外国建筑史教育的3 种倾向
        3.3.2.1 强调学生综合文化素质培养的宾大学院派倾向
        3.3.2.2 对现代建筑给以强烈关注的包豪斯教育倾向
        3.3.2.3 土木工学背景下重实用的倾向
        3.3.3 美术建筑:偏重艺术风格的巴黎美术学院派教学特征
        3.3.4 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3.4 1927-1949 年期间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3.4.1 “建筑史”研究
        3.4.2 案例分析式研究
        3.4.3 谱系学式研究
        3.4.4 建筑理论、原理及评论
        3.4.5 建筑教育
        3.4.6 “西体中用”的中国建筑史研究
    小结
第4章 转变:1949-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4.1 1949年-1952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研究
        4.1.1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逐步深入
        4.1.1.1 现代建筑设计实践盛行
        4.1.1.2 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教学改革
        4.1.2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下原有教学活动受到很大影响
        4.1.2.1 建国初期特殊的历史环境
        4.1.2.2 学生停课参与各类社会运动
        4.1.2.3 高校教师社会主义思想改造
        4.1.3 新中国教育转型初步影响外国建筑史教学
    4.2 1952-1957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4.2.1 院系合并
        4.2.2 学苏背景下建筑教育发生根本转折
        4.2.2.1 教育培养计划性
        4.2.2.2 培养对象倾向工农
        4.2.2.3 系党委领导下的专业教研室教学
        4.2.2.4 统一的学院派教学模式
        4.2.3 “学苏”背景下外国建筑史教育的新特点
        4.2.3.1 现代主义建筑教育特色消减殆尽
        4.2.3.2 建筑历史在教学体系中分量减少
        4.2.3.3 意识形态影响深入
        4.2.4 1952-1957 关于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4.2.4.1 建筑艺术与建筑形式的苏联译着
        4.2.4.2 对外国现代主义建筑的研究
        4.2.4.3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研究
    4.3 1957-1960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4.3.1 时代背景概述
        4.3.2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教学
        4.3.2.1 教师队伍发生变化
        4.3.2.2 意识形态影响至深
        4.3.2.3 外国建筑史学科薄弱
        4.3.3 1957-1960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住宅与建筑艺术座谈会
        4.3.3.1 建筑美学与建筑艺术
        4.3.3.2 苏联的近现代建筑
        4.3.3.3 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建筑
    4.4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4.4.1 1961-1965 外国建筑史的课程教育与研究
        4.4.1.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卢绳)
        4.4.1.2 世界建筑史大纲(卢绳)
        4.4.1.3 天津大学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及图集(沈玉麟)
        4.4.1.4 同济大学外国建筑史讲义
        4.4.1.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吴焕加教授提供)
        4.4.1.6 教材:《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着)
        4.4.2 1961 -1965 外国建筑史的学术研究
        4.4.2.1 关于建筑风格的讨论
        4.4.2.2 国外相关建筑及其思潮的绍介
        4.4.2.3 建筑技术及其它
    4.5 1966-1976 外国建筑史的教学与学术研究
        4.5.1 时代背景
        4.5.2 1966-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教育与研究
    小结
第5章 发展:1976 年—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5.1 1976年——外国建筑史教学
        5.1.1 建筑院系增多,教学领域拓展,教学系统化、规范化
        5.1.2 教材丰富
        5.1.2.1 专业统编教材
        5.1.2.2 各校参考教材
        5.1.3 教学内容拓展,形成稳定的教学研究群体
        5.1.4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阐述由权威式转为多样式
        5.1.5 信息多元时代课堂教学效果削弱、学生碎片化知识增多
        5.1.6 教师面临学术与经济压力
    5.2 外国建筑史研究的三级层面
        5.2.1 建筑学人文综合素质层面
        5.2.1.1 艺术性
        5.2.1.2 社会性
        5.2.1.3 普及性
        5.2.2 建筑设计实践层面
        5.2.2.1 设计实践的指导与应用价值
        5.2.2.2 建筑设计潮流及发展方向
        5.2.3 哲学思想层面
        5.2.3.1 引入分析国外建筑哲学思想及理论观念
        5.2.3.2 中国学者的哲学思考
    5.3 多角度展现外建史研究的境域
        5.3.1 《建筑师丛书》
        5.3.2 《建筑理论译丛》
        5.3.3 世界建筑史丛书(Electa)
        5.3.4 西方建筑理论经典文库
    5.4 世界眼光、中国立场的外国建筑史研究
        5.4.1 中国学者对世界建筑史的贡献
        5.4.1.1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
        5.4.1.2 王瑞珠.《世界建筑史》(16 卷)
        5.4.2 中外建筑史比较研究
        5.4.2.1 代表人物:童寯、王贵祥
        5.4.2.2 研究特点
        5.4.3 关于外国建筑史研究的思考
        5.4.3.1 加强外国建筑史的教学改革
        5.4.3.2 理性分析、独立思考、辨析引进
        5.4.3.3 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5.4.3.4 良好的外文能力与文字组织能力
        5.4.3.5 视野宽广
        5.4.3.6 为中国建筑史寻找其在世界建筑史殿堂中的地位与价值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讲义、大纲、图集
    A1 天津大学建筑理论大纲
    A2 天津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61)
    A3 天津大学(沈玉麟)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讲义
    A4 同济大学近代与现代外国建筑史讲义(1961-1962)
    A5 清华大学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19 世纪中叶以前)(1963)
    A6 清华大学西方近现代建筑史教学大纲(1963)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项目
    发表的期刊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1近代城市规划教育史系统性研究的空缺
        1.1.2 近代城市规划史研究内容的深化
        1.1.3 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发展的多元化趋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动态
    1.3 研究目标及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1.6 史料调研与分析
        1.6.1 史料调研
        1.6.2 史料分析
    1.7 历史分期及依据
第二章 城市规划教育的孕育:知识的生发(1923年前)
    2.1 近代转型之下西方城市规划知识的传入及影响
        2.1.1 早期社会转型与教育转型
        2.1.2 西方城市规划知识与技术的传入途径及意义
    2.2 工程学体系中城市规划知识的孕育
        2.2.1 从被动到主动:西式城市建设认知的形成(1895年前)
        2.2.2 城市建设实践与城市规划知识积累(1895-1923年)
        2.2.3 近代工程教育发展及城市规划知识孕育
    2.3 市政学体系中城市规划知识的孕育
        2.3.1 市政管理知识的传播(1895年前)
        2.3.2 城乡建制的导入(1895-1923年)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规划教育的开端:课程的设置(1923-1937)
    3.1 多学科城市规划课程的设置
        3.1.1 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
        3.1.2 首次城市规划课程的设置
    3.2 土木学科中的城市规划课程
        3.2.1 开设情况
        3.2.2 教学情况:体系、内容与方法
        3.2.3 作用与地位:市政工程学的重要理论知识
    3.3 建筑学科中的城市规划课程
        3.3.1 开设情况
        3.3.2 教学情况:内容与方法
        3.3.3 作用与地位:建筑学科的重要设计课程之一
        3.3.4 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的起步
    3.4 市政学科中的城市规划课程
        3.4.1 开设情况
        3.4.2 教学内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规划教育的发展与形成:从课程到方向与专业(1937-1952)
    4.1 规划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
        4.1.1 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扩大
        4.1.2 城市规划学术的发展
    4.2 城市规划课程的拓展
        4.2.1 建筑学中城市规划课程的规范化
        4.2.2 城市规划课程的分化:理论与设计
    4.3 城市规划方向的零星出现
        4.3.1 土木学毕业论文城市规划选题的出现
        4.3.2 建筑学中城市规划专业方向设立的构想
    4.4 城市规划专业的形成
        4.4.1 教育层次的拓展——学术研究与交流
        4.4.2 城市规划教育的本土化发展
        4.4.3 同济大学“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的构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近代城市规划任课教师的历史作用
    5.1 概况
        5.1.1 任课教师的统计
        5.1.2 任课教师的多身份复合
        5.1.3 任课教师的多学科教育背景
    5.2 任课教师的教育贡献
        5.2.1 刘福泰与建筑学中城市规划课程的规范化
        5.2.2 梁思成与清华大学“市镇体形计划”组
        5.2.3 金经昌与同济大学“都市计划与经营”专业
    5.3 任课教师的学术贡献
        5.3.1 战前的工程学研究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传播
        5.3.2 战后对城市重建及工程教育的讨论
    5.4 任课教师的建设贡献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近代城市规划教材的评析
    6.1 现存近代城市规划教材述要
        6.1.1 城市规划课程创设初期——讲义
        6.1.2 外文原版教材的引进与使用
        6.1.3 城市规划教材的本土化探索——自主编着
    6.2 美国原版教材《Principles of City Planning》
        6.2.1 作者及成书背景
        6.2.2 教材内容评述
        6.2.3 影响
    6.3 首部系统阐述城市规划的自编教材:《都市计划学》
        6.3.1 陈训烜其人及成书背景
        6.3.2 教材内容评述
        6.3.3 意义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近代城市规划教育的形成过程
    7.2 近代城市规划教育的影响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土木建筑工程系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天津近代建筑师执业登记制度的形成与发展[J]. 刘清越,宋昆. 建筑师, 2020(03)
  • [2]中国近代工业建筑营建过程关键性技术问题研究(1840-1949)[D]. 赖世贤. 天津大学, 2020
  • [3]重庆大学建筑系的柏林工业大学基因试探——一项基于人物生平的研究[J]. 赖德霖,王浩娱. 建筑学报, 2019(11)
  • [4]林区道路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新方法及全再生钢筋混凝土构件应用实验研究[D]. 邓寿昌.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
  • [5]学院式建筑教育的传承与变革 ——兼论东南大学建筑教育发展[D]. 汪妍泽. 东南大学, 2019(05)
  • [6]天津近代建筑师的职业化进程研究[D]. 刘清越. 天津大学, 2019(06)
  • [7]我国地方高校早期建筑教育口述史研究 ——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1952-1966)[D]. 高蕾. 河北工业大学, 2018(06)
  • [8]高校留学生迎新会口译实践报告[D]. 陈李馨. 福州大学, 2018(03)
  • [9]外国建筑史的中国研究 ——以中国建筑教育为例[D]. 武晶. 天津大学, 2017(10)
  • [10]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教育史研究[D]. 张万丽. 东南大学, 2017(12)

标签:;  ;  ;  ;  ;  

土木与建筑工程系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