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方案(论文文献综述)
赵静[1](2021)在《可见光组网的管控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已逐渐被视为解决射频(Radio Frequency,RF)频谱资源瓶颈的有效方案,但是由于其研究重点多集中于点对点通信,使用场景非常受限。可见光组网,作为可见光通信的具体应用技术,凭借可见光传输的诸多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巨大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目前可见光组网并没有一套完整且可靠的组网协议,很多管控技术的研究无法推进,使得其一直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本文针对上述难题,参与设计了一个双向可见光组网系统,并基于此系统完成了基于时隙的多路访问控制协议的仿真和实验验证;此外,本文还针对可见光组网的网络管理方面的需求,分别设计并实现了应用于可见光组网的拓扑发现机制和网络管理系统。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本文参与设计了一个上下行均使用可见光通信链路的双向可见光组网系统,选择了合适的网络拓扑结构,完成了组网系统的架构设计和MAC层功能模块设计,为可见光组网的管控技术研究提供了基础条件。(2)基于上述组网系统的设计,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隙的多路访问控制协议,用于解决组网的全双工通信问题和多用户接入问题;并且,详细说明了终端接入过程、数据传输过程、关键机制和系统参数等技术方案的设计;最后,通过仿真分析了关键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利用组网实验平台完成了该协议的可行性验证。(3)在双向可见光组网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双向可见光组网的拓扑发现机制,将及时感知组网的拓扑变化并获取拓扑信息作为研究重点,完成了拓扑发现机制的详细设计;并且,针对组网的应用需求,搭建了一个拥有一百个终端的组网系统仿真平台;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拓扑发现机制的有效性,并评估了该机制在两种应用场景下对组网系统性能的影响。(4)针对可见光组网的可视化管控需求,本文全面分析了组网系统的网络管理需求;并根据需求分析,完成了一个基于web的可见光组网网络管理系统的方案设计,包括整体架构设计、各功能模块设计和数据库表设计等;最后,通过等效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网络管理系统对被管设备的可视化集中管控的功能,为整个组网系统正常、可靠且高效地运行提供了保障。
刘伯涛[2](2021)在《基于WebGIS的森林资源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森林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不仅关系着地方经济发展,还关系着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等重大问题。森林资源监管系统建设是对森林资源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措施,更是推动我国林业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森林资源监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虽然己取得一定成果,但在森林资源监测手段创新和系统信息化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随着无人机技术、WebGIS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加强对森林资源有效监管,提高森林资源监管的信息化水平,已成为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整合WebGIS技术、视频直播点播技术、空间分析技术和空间数据库等技术,构建基于WebGIS的森林资源监管系统。以额尔古纳林业局下属6个林场为研究区,无人机巡检和护林员巡护作为森林资源监测两种重要手段,并结合地理基础数据、林业专题数据和监测数据,建立一个综合指挥管理中心。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根据林业管理部门的业务需求和行业标准规范,构建森林资源监管系统总体设计方案,对系统各模块功能和数据库进行详细设计。同时对系统构建中涉及的相关技术进行研究,确定系统开发框架为SSM(Spring+SpringMVC+Mybatis)、空间数据库为Postgresql。(2)在系统开发前,进行服务器环境搭建、研究区数据处理和服务发布。先搭建Tomcat服务器、ArcGIS Server和流媒体服务器,并对各服务器搭建进行测试验证,确保搭建成功;再对研究区的矢量、栅格数据进行预处理,统一地理坐标系为WGS84,投影坐标系为Web墨卡托;最后对系统用到的GIS服务进行发布,为后续系统开发工作做准备。(3)本文采用RTMP推流方式,配合Nginx流媒体服务器,实现了无人机巡检视频直播和回看功能,并对巡检视频与无人机位置信息进行同步关联,可对指定林区或人员无法靠近的火灾地区进行精确巡检;采用Layui和空间数据库技术,实现了 Web端护林员巡护监控和巡护事件上报管理功能,林业管理人员可在二维地图上在线查看护林员当前位置和巡护轨迹信息,可对护林员上报巡护事件进行查看与回复;采用ArcGIS Server+ArcGIS for JavaScript进行二次开发,在林区三维场景下,实现了缓冲区分析、最近设施分析、最短路径分析、多点通视分析、视域分析、隔离带分析、小班对比分析等智能分析功能。本系统的构建与实现,可提高森林资源监管效率和水平,为林业部门指挥管理工作提供决策支持,促进森林资源监管信息化发展。
李建桥[3](2021)在《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地震前兆观测时间序列数据量越来越大,现有的基于Web的可视化方案由于网络传输的数据量大,导致系统响应时间变长,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交互体验。基于采样和过滤的大数据可视化方案虽然可以大大缩小数据规模,缩短数据传输时间,但会丢失高频数据背后的信息。面对如此海量的地震观测数据,如何高效地存储并对满足用户需求的数据进行快速地可视化分析,已经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在研究目前主流的以My SQL为代表的关系型数据库、以Open TSDB为代表的分布式文件系统以及以HBase为代表的No SQL数据库等三种存储方案基础上,采用HBase数据库,提出了一种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存储方案,以解决海量地震前兆数据读写效率低下的问题。接着,针对现有的基于Web的可视化方案存在的一些不足,同时考虑到目前的地震前兆观测数据存储在关系型数据库中,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此外,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在大数据平台下,针对大数据的存储与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流行的趋势,因此接着又提出一种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本文的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存储方案。针对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存储海量地震前兆观测数据方面存在读写效率低下的问题,同时考虑到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特点、应用场景以及查询数据的实时性、快速性等方面的需求,将地震前兆观测数据保存在HBase数据库中。实验结果表明,基于HBase的存储方案具有较优异的可扩展性与并发性,在读取操作和写入操作方面也都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充分证明了本方案的有效性。(2)本文首次提出了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实时可视化解决方案。该方案大大缩短了各数据分片的传输时间,改善了用户交互体验,很好地满足了地震业务中长期大范围观测数据可视化的需要。针对目前包括Cloudberry在内的渐进式可视化方案中,平均聚合函数(AVG)的正确性往往得不到保证的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计数(COUNT)和求和(SUM)聚合函数可累加性的AVG转换规则技术解决方案,以保证AVG结果的正确性。实验结果表明,与非渐进式可视化方案相比,基于Cloudberry的渐进式可视化方案可以在不需要长时间等待的情况下立即看到结果。并且与P5渐进式可视化方案相比,Cloudberry每批次的响应时间更短,并且随着数据量的增加,Cloudberry总能将每批的响应时间保持在用户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Cloudberry渐进式可视化方案缩短了用户的响应时间,避免了长时间的等待,提高了用户的交互体验。(3)提出了一种大数据环境下的渐进式可视化方案,以满足大数据场景下的需求。由于Cloudberry目前不支持大数据环境下的HBase数据库,虽然可以通过Elasticsearch从HBase中读数据,但此方案明显涉及到了网络中大规模的数据迁移,耗时且浪费计算资源。因此,本文模仿Cloudberry提出了一种大数据环境下的渐进式可视化方案,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在“地震大数据可视化及机器学习平台”项目上。应用结果表明,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具有快速性、灵活性等特点,对海量地震前兆观测数据的可视化具有广泛而实用的价值。
尚佳友[4](2021)在《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网络空间的重要性及战略地位日益提升,然而网络空间安全形势日趋严峻。网络靶场作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基础设施,主要是基于虚拟化等技术对网络空间中的网络架构、用户行为等要素进行复现,并用于网络安全的风险评估、新技术评测与人才培训,满足日益增长的网络空间安全保障需求。用户行为仿真技术旨在复现网络用户行为和业务流量,是网络靶场的重要支撑技术。面向大规模、多样性、高并发的用户行为特征,如何实现高性能、可扩展的用户行为仿真是关键。相对于传统的全虚拟化技术,容器技术具有响应速度快、资源占用低等优势,为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方法。具体而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一种面向用户行为仿真的容器网络构建技术。针对当前容器云所能构建的仿真网络存在网络场景单一、网络性能低的问题,基于Kubernetes容器云,设计了一种仿真网络场景可灵活定义的高性能网络互联方案——N-NET,为复杂仿真网络场景下基于容器的用户行为仿真奠定了基础。N-NET突破了Kubernetes固有互联方案的单一性,设计了多样化、高交互的网络管理方案,实现了容器网络的细粒度灵活配置,为复杂仿真网络场景的构建提供了支撑。此外,N-NET通过优化通信网络的传输架构提升了网络传输性能,通过设计Kubernetes与Open Stack的融合体系,实现两者的服务一致性与通信互通性,为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与基于虚拟化的网络仿真提供无缝互联支撑。实验表明:N-NET可实现基于IP地址的细粒度复杂网络的构建以及容器节点与全虚拟化节点的无缝互通;在网络性能方面,相对于传统的Kubernetes互联方案,N-NET可显着提升网络吞吐量并降低传输延迟。2)提出一种基于容器技术的高性能用户行为仿真模型。面向用户行为仿真的多样性、大规模等特征,从仿真用户、仿真业务架构、仿真资源三个方面,构建一种高性能用户行为仿真模型。在仿真用户方面,通过仿真用户、仿真行为驱动的设计,构建了大规模、多样化且具有真实行为特征的仿真用户;在仿真业务架构方面,一方面,基于层次化仿真业务架构实现了对用户仿真流程的统一描述,另一方面,研究了面向高并发用户行为仿真的优化策略,以提升仿真性能;在仿真资源方面,研究了基于容器技术的分层用户仿真镜像构建方法。实验表明:所构建的仿真模型可有效实现大规模、多样化、差异化的用户行为仿真,可生成真实行为流量,且可有效缩减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任务所消耗的运行时间。3)基于1),2)的研究内容,结合Kubernetes与Open Stack,设计并实现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系统。该系统通过融合两种云平台,综合了基于Kubernetes的用户行为仿真优势以及基于Open Stack的网络仿真优势,实现跨云平台的仿真系统。基于该系统,提出了面向大规模仿真网络的拓扑映射优化方法,实现计算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了仿真网络拓扑构建的高效性与易用性。基于该系统,构建了典型的面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仿真场景,并进行了仿真系统的功能测试以及大规模天地一体化网络用户行为的仿真实验验证。
李碧松[5](2021)在《WDCFS分布式加密文件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对海量数据进行高效、安全的存储变得越来越重要。分布式安全存储技术结合分布式存储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具备了安全、海量存储等特点,已成为当前信息安全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在分布式存储技术中,对存储节点的选择是一个关键问题。选择的节点是否合理,会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存储容量的有效利用。在对现有节点选择算法进行研究后,本文提出了一个更加高效的算法——基于多属性决策的节点选择算法。该算法在不需要对存储服务器进行监控的前提下,就能较好地考虑存储容量和服务器实时负载情况。与现有的几种算法相比,该算法可使存储集群运行更加稳定,也能更加充分地利用存储容量,具有更好的均衡性和可扩展性。以提出的存储节点选择算法为基础,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 DAV协议的分布式加密文件存储系统WDCFS(Web DAV Distributed Cryptographic File System)。该系统由用户认证模块、审计管理模块、文件处理模块、分布式存储模块、密钥管理模块等组成。用户在客户端登录后,系统会自动在资源管理器中挂载网盘,给用户提供与操作本地文件一致的分布式密文文件操作接口。文件数据基于Web DAV协议传输到服务端,服务端对文件内容进行加密、分割等操作之后,使用本文提出的节点选择算法将数据存储到服务器集群中被选出的节点上。WDCFS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正确,运行高效,安全易用,并具有较好的可扩展性。
程长风[6](2021)在《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虚拟仿真平台的Web前端开发》文中提出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医学、教育、军事等各个领域。将虚拟现实技术引入钻机优化控制教学与研究领域,建立基于网络技术的交互平台,为降低人才培养成本、降低在真实钻井过程中钻机优化控制研究的风险性和时空的局限性提供新的途径。本文分析实际钻井工程流程、井场环境以及平台面向的用户,明确并细化了虚拟仿真平台需求,开发了钻井井场设备认知实验,完成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虚拟仿真平台的Web前端开发和测试。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虚拟仿真平台采用Web技术的B/S架构,实现前后端分离开发。本文通过网络技术、虚拟现实、三维模型交互和数据可视化等技术,完成平台前端页面设计、数据交互、数据可视化以及钻井井场模型加载和交互展示。结合实际需求,搭建平台前端架构,提出前端页面加载优化方案,并将优化方案应用到实际开发中,设计出虚拟仿真平台的功能包括平台资源信息展示、用户数据管理、虚拟实训实验、资料共享管理、平台实验访问数据统计可视化等。同时,利用3Ds max软件建立虚拟的三维钻井井场设备模型,通过封装了Web GL的Three.js三维引擎实现三维钻井井场设备模型在页面中加载和交互控制,完成虚拟可视化钻井井场设备认知实验的设计与实现,并将开发好的实验部署到平台虚拟实训实验模块中。完成平台前端各功能页面设计、数据交互方式以及各功能间业务逻辑关系设计。最终,完成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虚拟仿真平台的Web前端开发,并对平台前端进行测试,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测试。功能性测试主要是对虚拟仿真平台中各功能流程进行了正确性验证;非功能性测试对平台前端进行了兼容性测试,安全性测试和易用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虚拟仿真平台功能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平台前端在使用过程中具有页面友好、扩展性强、可快速响应满足预期的性能设计要求。
李瑜[7](2021)在《网络授时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万物互联时代的到来,准确、可靠、高可用的网络时间是所有网络应用场景顺利运行的基础。利用网络传递时间信息的授时方式不仅引起了业内的关注,在其它行业也激起波澜。网络授时在生产生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衍生了各种应用场景的网络授时系统。随着授时系统中网络设备和用时设备增多,授时系统变得复杂庞大,网络资源分配不均匀、平台设备维护困难、人工配置过程繁琐、突发故障难以排查等各种问题,严重阻碍了网络授时系统的大规模应用。为网络授时系统开发网络授时管理系统,将设备维护管理从网络授时系统中剥离出来,授时系统与管理系统各司其职,成为解决当前授时系统面临问题的一种思路。软件定义网络(SDN)主张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打破传统网络垂直集成的僵化局面。在这种思想下,网络交换机成为简单的转发设备,控制逻辑在逻辑集中的控制器中实现,简化了网络管理。为了有效管理网络授时系统,本文根据SDN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的思想,设计了具有集成控制平面的网络授时管理系统架构,并提出实施方案加以实现,具体研究内容和工作进展如下:(1)调研网络授时管理系统的背景意义和相关研究,包括网络管理、软件定义网络和时间敏感网络配置等技术。(2)网络授时管理系统方案设计。以网络授时系统为基础,分析网络授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设计功能模块。根据功能需求设计网络授时管理系统架构,本文提出了具有集成控制平面的网络授时管理系统架构,将控制功能集中到系统控制平面,控制平面以SDN控制器为基础,集成时间敏感网络(TSN)配置模型,向上北向接口与发挥门户作用的应用服务平面连接,向下南向接口与网络授时系统连接。最后根据网络授时管理系统架构,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开源软件,完成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的设计。(3)网络授时管理系统实现与监测性能分析。根据网络授时管理系统实施方案选择合适的开源软件搭建网络授时管理系统。其中,集成控制平面中的网络控制器使用OpenDaylight(ODL)控制器配置管理SDN域的网络设备,使用集中式网络配置(CNC)配置管理TSN域的网络设备。应用服务平面实现配置界面和监测界面。北向接口使用REST API,与web服务和ODL控制器有很好的兼容性,南向接口群融合了多种接口协议,适应不同场景的需求。实现网络授时管理系统后,验证其配置功能,对互联网时间服务监测性能和TSN同步监测性能作简要分析。
张蔚宸[8](2021)在《光网络业务预测算法研究》文中提出随着5G、边缘计算微服务应用等新技术的成熟和商业化落地,网络带宽与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影响人们生活方式的互联网产品也随之层出不穷,例如智能一体化家居、自动驾驶、智慧出行、电子商务、数字可视化平台等创新性产品都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的变化与进步。然而,互联网业务种类与用户规模的激增等因素都导致光网络面临着网络带宽资源分布不均、网络阻塞率上升以及应用服务质量下降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如何精准地对光网络中的业务量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并根据结果制定合理的资源分配策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本论文针对光网络中的业务预测算法展开研究,首先基于WEB技术搭建了光网络预测算法仿真平台,为预测算法的实现和展示提供技术基础和展示平台;随后,论文探究了包括线性和非线性的三类典型的预测模型针对平稳和非平稳数据集的预测性能和适用场景;最后,将业务预测模型应用在实际光网络中,利用预测模型与Dijkstra算法结合,对弹性光网络中的链路阻塞率进行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合理调整资源分配策略,从而达到了了降低阻塞率的目的。本文的创新点和主要工作如下:(1)创新性地使用前端前沿的机器学习技术Tensorflow.js实现预测算法的训练和预测,并对比各类算法在不同特征数据集的性能表现。论文使用WEB相关技术完成了所有算法的逻辑和预测仿真,并探究不同数据特征的数据集较为适合的预测算法模型。(2)论文将预测模型与Dijkstra算法相结合,使用其对弹性光网络的拥塞程度进行预测,然后依据预测结果将更多的低拥塞度的链路预先替代拥塞程度高于阈值的链路,以此来降低网络阻塞率,增加网络中的资源利用率。(3)基于WEB的光网络预测算法仿真平台开发。论文选用JavaScript相关技术栈完成光网络预测算法仿真平台的前后端开发。一方面验证了使用JavaScript进行全栈开发的技术可行性,另一方面也为预测算法仿真提供技术支持和展示平台。
张田宇[9](2021)在《基于组件化的数据大屏可视化构建平台的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数据可视化大屏构建平台是面向非专业数据分析工程师的、简单易用的一站式服务工具,通过自动化生成数据可视化大屏,在有限的窗口内针对复杂的多源数据进行可视化实时动态全景展示。但是由于数据可视化大屏这类数据可视化应用具有展示图表众多,数据来源及维度复杂、数据规模庞大等特性,目前大多数据可视化大屏构建平台仍存在着平台可扩展性差、页面渲染延迟、动态交互能力较弱等问题与挑战:1)缺乏完整统一的组件化标准架构体系来规范数据可视化应用的开发,使得平台内部组件复用性低,可移植性差,造成平台难以扩展;2)数据可视化图表频繁获取大规模图表数据进行渲染重绘易导致网络数据传输压力过大,造成数据资源下载时间过长,使得图表加载缓慢,从而导致页面渲染时间延迟;3)缺乏对数据图表之间复杂交互关系的统一管理,不能全方位解决信息的单向流动问题,对于大屏动态可交互性的提升存在一定局限。针对以上问题和挑战,本文重点围绕前端组件化技术、数据可视化图表渲染优化技术和多视图动态交互技术,完成了基于组件化的数据大屏可视化构建平台的研究与实现,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三项:1)提出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数据可视化大屏的前端组件化设计方法,提供统一的组件化开发准则,基于此构建多工具融合的、丰富的可视化图表组件库,支持多类型数据的分析展示,方便快速构建多维度可视化视图,提高组件的复用性及平台的可扩展性;2)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Web的数据可视化图表渲染优化方法,针对大规模图表数据进行传输优化,解决多来源复杂数据的实时展现,实现低延迟的实时数据分析,缩短页面渲染时长,提升大屏加载的流畅性;3)设计并实现了 一种面向多视图联动的动态交互事件管理方法,为可视化视图之间建立复杂的交互关系网,实现统一的交互事件管理,通过深入挖掘数据背后的关联信息网络,实现信息的全方位流动,增强数据可视化大屏的动态交互能力。最后,该平台应用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大数据的科技咨询技术与服务平台研发”中,以科技咨询为背景构建了信息产业可视化大屏展示案例,验证了本文平台及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赵月[10](2021)在《物联网设备识别与漏洞发现方案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5G网络的不断普及,促使许多物联网技术和业务场景得以实现。物联网设备因其异构性、脆弱性以及设计缺陷等特点,易受到网络攻击。大规模的物联网设备接入网络的同时,其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因此识别物联网设备并及时发现漏洞对掌握网络空间态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就目前的物联网识别技术存在识别粒度较大、需要先验知识等问题,也缺乏结合实际场景进一步探索其在漏洞发现领域应用的研究。基于以上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物联网设备识别与漏洞发现方案。具体包括:(1)提出了一种基于DNS流量的粗粒度物联网设备识别方法,并设计了识别框架。该方法不需要先验知识,首先通过解析DNS数据包中的文本信息,自动查询并生成设备标签;其次利用文本特征及Regular K-means算法,可以快速对物联网设备初步聚类,随后将不同类别下的文本送入分类器以达到粗粒度的识别;(2)提出了一种基于Web管理页面的细粒度物联网设备识别方法,并设计了识别框架。该方法首先通过制定的爬虫策略确定种子优先级,并利用弱密码方式进行模拟登录,从而获取当前网络下存活设备的登录页面;其次通过页面解析自动生成DOM树并利用关联规则提取设备的关键信息,以达到细粒度的识别;(3)结合本文提出的物联网识别方法和实际应用场景,本文将物联网设备识别技术应用于漏洞发现领域,开发了物联网设备识别与漏洞发现平台。该平台不仅利用爬虫技术收集整理了公开的漏洞信息,建立了物联网设备专有漏洞库,而且可以计算已识别设备的风险系数并进行漏洞上报,这为掌握设备漏洞情况提供了有效参考。
二、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方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方案(论文提纲范文)
(1)可见光组网的管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可见光组网 |
1.1.2 可见光组网的管控技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见光通信 |
1.2.2 可见光组网 |
1.2.3 组网的多路访问控制协议 |
1.2.4 组网的网络管理及拓扑发现 |
1.3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3.1 双向可见光组网及其多路访问控制协议 |
1.3.2 应用于双向可见光组网的拓扑发现机制 |
1.3.3 基于web的可见光组网网络管理系统 |
1.4 论文的结构层次安排 |
第二章 双向可见光组网及其多路访问控制协议 |
2.1 双向可见光组网的系统设计 |
2.1.1 拓扑结构选择 |
2.1.2 系统架构设计 |
2.1.3 MAC层功能模块设计 |
2.2 基于时隙的双向可见光组网多路访问控制协议设计 |
2.2.1 多路访问控制协议分析 |
2.2.2 基于时隙的多路访问控制协议的方案设计 |
2.2.3 关键参数设计 |
2.3 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 |
2.3.1 仿真分析 |
2.3.2 实验验证 |
2.3.3 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应用于双向可见光组网的拓扑发现机制 |
3.1 大规模双向可见光组网系统的拓扑设计 |
3.2 应用于组网系统的拓扑发现机制设计 |
3.3 仿真分析 |
3.3.1 OMNeT++仿真原理 |
3.3.2 仿真场景与参数配置 |
3.3.3 评估指标的定义与计算 |
3.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eb的可见光组网网络管理系统 |
4.1 网管技术原理分析 |
4.2 可见光组网网管系统的需求分析 |
4.3 基于web的网管系统的方案设计 |
4.3.1 整体架构设计 |
4.3.2 功能模块设计 |
4.3.3 数据库表设计 |
4.4 基于web的网管系统的功能实现 |
4.4.1 开发工具 |
4.4.2 功能实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展望 |
缩略词索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2)基于WebGIS的森林资源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内容 |
1.2.2 国内研究内容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结构 |
2 系统构建相关技术 |
2.1 WebGIS相关技术 |
2.1.1 WebGIS技术 |
2.1.2 ArcGIS Server |
2.1.3 ArcGIS API for JavaScript |
2.2 SMM框架开发技术 |
2.3 数据库技术 |
2.4 视频直播点播技术 |
2.5 空间分析技术 |
2.5.1 缓冲区分析 |
2.5.2 路径分析 |
2.5.3 可视性分析 |
2.6 相关插件技术 |
2.7 本章小结 |
3 系统方案设计 |
3.1 系统需求分析 |
3.1.1 用户需求分析 |
3.1.2 功能需求分析 |
3.1.3 性能需求分析 |
3.2 系统总体设计 |
3.2.1 设计原则 |
3.2.2 系统总体框架 |
3.3 系统功能设计 |
3.4 数据库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4 研究区及服务器搭建 |
4.1 研究区概况 |
4.2 服务器搭建 |
4.3 数据处理及发布 |
4.3.1 数据处理 |
4.3.2 服务发布 |
4.4 系统开发环境 |
4.5 本章小结 |
5 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
5.1 无人机巡检管理模块 |
5.1.1 巡检直播功能 |
5.1.2 巡检回看功能 |
5.2 护林员巡护管理模块 |
5.3 综合指挥管理模块 |
5.4 系统运行实例 |
5.4.1 无人机巡检管理 |
5.4.2 护林员巡护管理 |
5.4.3 综合指挥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技术 |
2.1 大数据存储 |
2.2 大数据可视化 |
2.3 Web端相关技术 |
2.4 服务端相关技术 |
2.5 Hadoop集群相关技术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的存储方案设计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特征 |
3.3 地震前兆时间序列数据存储方案 |
3.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 |
4.1 问题的提出 |
4.2 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设计 |
4.3 基于Cloudberry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系统 |
4.4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案设计 |
5.3 基于HBase的地震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系统 |
5.4 系统测试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研究现状 |
1.2.2 面临的问题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技术概述 |
2.1 引言 |
2.2 虚拟化技术概述 |
2.2.1 虚拟化技术简介 |
2.2.2 Docker技术概述 |
2.2.3 虚拟化技术小结 |
2.3 云平台技术概述 |
2.3.1 Kubernetes概述 |
2.3.2 Open Stack概述 |
2.3.3 云平台技术小结 |
2.4 用户行为仿真技术概述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用户行为仿真的容器网络构建技术 |
3.1 引言 |
3.2 逻辑架构设计 |
3.3 高交互的网络管理实现方案 |
3.3.1 多样化网络管理方法 |
3.3.2 基于异步消息传输的网络细粒度配置策略 |
3.4 高性能网络架构优化策略 |
3.5 面向Kubernetes和 Open Stack的融合体系设计 |
3.6 实验验证与分析 |
3.6.1 实验环境配置 |
3.6.2 网络管理功能验证 |
3.6.3 网络基础连通性验证 |
3.6.4 网络性能验证 |
3.6.5 Kubernetes与 Open Stack的融合体系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容器技术的高性能用户行为仿真模型 |
4.1 引言 |
4.2 高性能用户行为仿真模型设计 |
4.3 面向多种类行为的仿真用户构建 |
4.3.1 仿真用户设计 |
4.3.2 仿真行为驱动设计 |
4.4 层次化仿真业务架构构建 |
4.4.1 仿真业务架构设计 |
4.4.2 面向高并发用户行为仿真的优化策略 |
4.5 基于Docker的仿真资源构建 |
4.6 用户行为仿真实现流程 |
4.7 实验验证与分析 |
4.7.1 实验环境配置 |
4.7.2 大规模仿真用户创建测试 |
4.7.3 用户行为仿真的可行性验证 |
4.7.4 面向高并发用户行为仿真的优化策略有效性验证 |
4.8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系统与应用 |
5.1 引言 |
5.2 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系统 |
5.2.1 仿真系统硬件配置 |
5.2.2 基于融合云平台的仿真系统架构 |
5.3 面向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网络的拓扑映射优化方法 |
5.3.1 问题分析 |
5.3.2 基于多虚拟化融合的网络拓扑映射算法 |
5.4 用户行为仿真系统工作流程 |
5.5 面向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应用实验验证 |
5.5.1 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仿真场景构建 |
5.5.2 用户行为仿真系统功能验证 |
5.5.3 大规模用户行为仿真实验验证 |
5.6 拓扑映射优化方法有效性验证 |
5.6.1 网络拓扑及硬件配置 |
5.6.2 拓扑映射评估方法 |
5.6.3 拓扑映射性能验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5)WDCFS分布式加密文件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2.1 麒麟分布式加密文件存储系统 |
1.2.2 Sirius |
1.2.3 Ocean Store |
1.2.4 Bit Disk |
1.3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及研究 |
2.1 节点选择算法 |
2.1.1 轮询法 |
2.1.2 随机访问法 |
2.1.3 HASH取模法 |
2.1.4 一致性HASH算法 |
2.1.5 最小负载优先法 |
2.1.6 最快响应优先 |
2.1.7 根据存储容量选择 |
2.1.8 最少连接优先法 |
2.1.9 结合存储容量与负载情况 |
2.2 Web DAV协议 |
2.2.1 支持的方法 |
2.2.2 资源属性模型 |
2.2.3 请求和响应处理 |
2.2.4 安全性分析 |
2.3 国密SM4 分组密码 |
2.3.1 加解密算法 |
2.3.2 密钥扩展算法 |
2.3.3 ECB工作模式 |
第三章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节点选择算法 |
3.1 节点选择算法概述 |
3.2 基于多属性决策的节点选择算法原理 |
3.3 算法设计与实现 |
3.3.1 决策指标的预处理 |
3.3.2 基于多属性决策算法进行节点排序 |
3.3.3 节点选择与拓展 |
3.3.4 算法数据结构 |
3.4 算法测试 |
3.4.1 仿真实验及环境 |
3.4.2 结果分析 |
第四章 系统分析设计 |
4.1 需求分析 |
4.1.1 待解决问题 |
4.1.2 设计要求 |
4.2 系统总体设计 |
4.3 功能模块设计 |
4.3.1 用户认证模块 |
4.3.2 审计管理模块 |
4.3.3 文件处理模块 |
4.3.4 分布式存储模块 |
4.3.5 密钥管理模块 |
4.4 数据结构设计 |
4.4.1 用户表 |
4.4.2 参数配置表 |
4.4.3 服务器设备表 |
4.4.4 用户统计表 |
4.4.5 审计表 |
4.4.6 异常数据格式 |
第五章 系统实现与测试 |
5.1 开发环境与工具 |
5.2 模块实现 |
5.2.1 用户认证模块 |
5.2.2 审计管理模块 |
5.2.3 文件处理模块 |
5.2.4 分布式存储模块 |
5.2.5 密钥管理模块 |
5.3 系统测试 |
5.3.1 功能测试 |
5.3.2 性能测试 |
5.3.3 安全性测试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虚拟仿真平台的Web前端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选题的目的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虚拟仿真平台的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虚拟仿真平台Web前端总体设计 |
2.1 需求概述 |
2.2 需求分析 |
2.2.1 功能性需求分析 |
2.2.2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2.3 平台架构设计 |
2.4 功能模块设计 |
2.5 数据交互设计 |
2.5.1 数据接口请求 |
2.5.2 接口返回格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虚拟仿真平台Web前端开发实现 |
3.1 平台开发环境 |
3.2 前端页面加载优化方案设计 |
3.2.1 静态资源加载优化 |
3.2.2 数据渲染优化 |
3.3 平台功能的前端实现 |
3.3.1 平台主页面 |
3.3.2 平台资源信息展示 |
3.3.3 用户数据管理 |
3.3.4 虚拟实训实验 |
3.3.5 资源共享管理 |
3.3.6 平台数据统计可视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虚拟可视化钻井井场设备认知实验开发 |
4.1 虚拟实训实验开发 |
4.1.1 三维井场模型搭建 |
4.1.2 Unity 3D虚拟引擎软件进行实验开发 |
4.1.3 WebGL简述及工作原理 |
4.2 钻井井场设备认知实验开发 |
4.2.1 钻井井场设备 |
4.2.2 Three.js三维开发引擎 |
4.2.3 钻井井场设备认知实验在页面加载设计与实现 |
4.2.4 钻井井场设备认知实验在页面中交互控制设计与实现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虚拟仿真平台测试 |
5.1 测试环境 |
5.2 平台功能性测试 |
5.2.1 平台整体结构和页面测试 |
5.2.2 用户登录功能测试 |
5.2.3 虚拟实训实验功能测试 |
5.2.4 资源共享管理功能测试 |
5.3 平台非功能性测试 |
5.3.1 兼容性测试 |
5.3.2 安全性测试 |
5.3.3 易用性测试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7)网络授时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网络授时管理研究背景意义 |
1.2 论文主要工作 |
1.3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相关研究 |
2.1 网络管理 |
2.2 软件定义网络 |
2.2.1 软件定义网络概述 |
2.2.2 基于软件定义的网络管理 |
2.3 时间敏感网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授时管理系统方案设计 |
3.1 网络授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3.1.1 网络授时系统 |
3.1.2 网络授时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
3.2 网络授时管理系统架构 |
3.3 网络授时管理系统实施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授时管理系统实现与性能分析 |
4.1 网络授时系统搭建 |
4.2 控制平面集成 |
4.2.1 OpenDaylight控制器 |
4.2.2 CUC/CNC配置模式 |
4.3 应用服务平面构建 |
4.3.1 配置服务构建 |
4.3.2 监测服务构建 |
4.4 南北向接口实现 |
4.4.1 北向接口REST API |
4.4.2 南向接口群 |
4.5 配置功能验证 |
4.5.1 授时钟源配置 |
4.5.2 授时网络配置 |
4.5.3 用时模组配置 |
4.6 监测性能分析 |
4.6.1 授时系统监测 |
4.6.2 互联网时间服务监测 |
4.6.3 TSN同步监测 |
4.7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光网络业务预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各层光网络技术与特点 |
2.1 SDH网络技术与特点 |
2.1.1 SDH网络拓扑结构 |
2.1.2 SDH网络技术特点 |
2.2 OTN网络技术与特点 |
2.2.1 OTN网络拓扑结构 |
2.2.2 OTN网络技术特点 |
2.3 弹性光网络技术与特点 |
2.3.1 弹性光网络的提出 |
2.3.2 弹性光网络的优势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业务预测模型研究与分析 |
3.1 指数平滑预测模型研究 |
3.1.1 指数平滑预测模型概述 |
3.1.2 方法原理介绍 |
3.2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
3.2.1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概述 |
3.2.2 方法原理介绍 |
3.3 LSTM预测模型研究 |
3.3.1 LSTM预测模型概述 |
3.3.2 方法原理介绍 |
3.4 算法结果分析及性能比较 |
3.4.1 算法测试条件 |
3.4.2 结果分析与性能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业务预测的弹性光网络路由策略 |
4.1 EON相关参数说明及链路拥塞程度定义 |
4.1.1 EON中相关参数说明 |
4.1.2 EON中链路拥塞程度定义 |
4.2 仿真结果分析与性能比较 |
4.2.1 仿真测试条件 |
4.2.2 结果分析与性能比较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WEB光网络预测算法仿真平台开发 |
5.1 WEB开发的历史发展和技术演变 |
5.1.1 简单明快的早期时代 |
5.1.2 MVC的Web 1.0+时代 |
5.1.3 Ajax带来的前后端完全分离Web 2.0时代 |
5.1.4 前端主导的全栈时代 |
5.2 光网络预测算法仿真平台具体实现 |
5.2.1 光网络预测算法仿真平台前端开发 |
5.2.2 光网络预测算法仿真平台后端开发 |
5.2.3 系统整体逻辑与页面展示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组件化的数据大屏可视化构建平台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数据可视化平台研究现状 |
1.2.2 Web前端可视化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小结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论文创新点 |
1.4 硕士在读期间主要工作 |
1.5 论文组织架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 |
2.1 前端组件化研究 |
2.2 Web前端性能优化方案 |
2.2.1 页面元素优化 |
2.2.2 Web缓存优化 |
2.2.3 Http请求优化 |
2.3 Web实时通信技术研究 |
2.3.1 轮询技术 |
2.3.2 Comet技术 |
2.3.3 WebSocket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面向数据可视化大屏的前端组件化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
3.1 研究挑战 |
3.2 研究方案 |
3.2.1 组件化顶层设计 |
3.2.2 组件的细节描述 |
3.2.3 组件模版框架生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eb的数据可视化图表渲染优化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
4.1 研究挑战 |
4.2 研究方案 |
4.2.1 基于缓存的多图表渲染优化 |
4.2.2 面向大规模图表数据增量更新的CDIU算法 |
4.2.3 基于多视图分时更新的数据实时处理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多图表渲染优化实验 |
4.3.2 单图表数据传输优化实验 |
4.3.3 综合对比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面向多视图联动的动态交互事件管理方法的设计与实现 |
5.1 研究挑战 |
5.2 研究方案 |
5.2.1 可视化组件拆解 |
5.2.2 交互关系网建立 |
5.2.3 全局交互关系解析及事件动作触发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据可视化大屏构建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6.1 平台需求分析 |
6.1.1 平台业务需求 |
6.1.2 平台功能需求 |
6.2 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
6.3 核心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6.3.1 多场景大屏管理模块 |
6.3.2 公共可视化图表库 |
6.3.3 图形化可拖拽编辑模块 |
6.3.4 交互事件管理模块 |
6.3.5 功能模块组件化 |
6.4 平台开发及环境部署 |
6.5 数据可视化大屏构建与应用 |
6.5.1 数据可视化大屏构建流程 |
6.5.2 项目组创建 |
6.5.3 可视化大屏编辑制作 |
6.5.4 动态交互设计 |
6.5.5 可视化大屏展示效果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10)物联网设备识别与漏洞发现方案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工作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介绍 |
2.1 物联网设备识别 |
2.2 DNS域名系统 |
2.2.1 DNS解析过程 |
2.2.2 DNS报文格式 |
2.3 网络爬虫技术 |
2.3.1 基本原理和特点 |
2.3.2 爬虫分类 |
2.4 机器学习相关概念 |
2.4.1 文本特征表示方法 |
2.4.2 相似性度量 |
2.4.3 K-means聚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DNS流量的粗粒度IoT设备识别方法 |
3.1 概述 |
3.2 识别框架 |
3.3 核心算法原理 |
3.3.1 域名文本的生成 |
3.3.2 设备标签自动化生成 |
3.3.3 Regular K-means聚类 |
3.3.4 分类器分类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1 实验环境和数据集 |
3.4.2 实验步骤 |
3.4.3 评价指标 |
3.4.4 实验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Web页面的细粒度IoT设备识别方法 |
4.1 概述 |
4.2 识别框架 |
4.3 核心算法原理 |
4.3.1 模拟登录 |
4.3.2 页面解析 |
4.3.3 爬虫策略 |
4.3.4 关联规则 |
4.3.5 设备识别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1 实验环境和数据集 |
4.4.2 实验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物联网设备识别与漏洞发现平台 |
5.1 概述 |
5.2 需求分析 |
5.2.1 功能需求 |
5.2.2 非功能需求 |
5.2.3 用例模型 |
5.3 总体设计 |
5.3.1 平台基础架构 |
5.3.2 平台功能模块设计 |
5.3.3 数据库设计 |
5.4 系统实现 |
5.4.1 用户管理模块 |
5.4.2 数据采集模块 |
5.4.3 设备识别模块 |
5.4.4 漏洞发现模块 |
5.5 系统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方案(论文参考文献)
- [1]可见光组网的管控技术研究[D]. 赵静.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2]基于WebGIS的森林资源监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 刘伯涛.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3]地震前兆时间序列大数据渐进式可视化方法研究[D]. 李建桥. 防灾科技学院, 2021(01)
- [4]基于容器技术的用户行为仿真方法研究[D]. 尚佳友. 江南大学, 2021(01)
- [5]WDCFS分布式加密文件存储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碧松. 广西大学, 2021(12)
- [6]油气钻机远程交互优化控制虚拟仿真平台的Web前端开发[D]. 程长风.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7]网络授时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李瑜.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8]光网络业务预测算法研究[D]. 张蔚宸.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9]基于组件化的数据大屏可视化构建平台的研究与实现[D]. 张田宇.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10]物联网设备识别与漏洞发现方案的研究与实现[D]. 赵月.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