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学结合高工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博[1](2020)在《战后日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是长期依赖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所积累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经济增长持续乏力。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我国必然的选择。技术创新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核心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届五中全特别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逐步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提出了创新立国的战略方针,技术创新在我国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近年来,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是相对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来说在各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意识到了技术创新是促进经济增长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力,在“科技立国”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日本采取了一系列的技术创新模式: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以引进技术为导向,并加以消化、吸收,进行模仿创新。企业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政府进行有效干预,民间力量主导研究开发,产学官三者进行合作创新。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结束了模仿创新时代,开始重视基础研究,实行“科学技术立国”政策,并调整了产学官研究开发体制,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变。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正是由于技术创新的机遇、环境、支撑体系和创新主体这几个要素的存在和相互作用才形成了其独特的技术创新模式。在这种技术创新模式的支撑下,日本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经济快速发展,在短短的二三十年内就实现了对欧美发达国家经济的赶超。但是需要指出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表现出了对应用技术的过度重视,而忽略了基础研究。因此,在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日本的产品主要是依靠生产的规模优势和严格的质量把控在国际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而不是靠新产品的开发。新产品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科学发展的最新水平,在这一点上,二战后的日本是落后于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的,事实上,这也造成了后来日本技术创新发展的后劲不足。随着科技竞争格局以及经济全球化格局的改变,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已经不能依靠过去的技术创新模式来拉动经济增长,这造成了日本经济长期的发展停滞。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技术创新的发展,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与过去相比得到了大幅提升。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上升,综合国力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科技水平与美国、日本等科技强国相比在各方面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技术创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充分重视技术创新组织方式的合理运用、充分重视技术创新模式的合理选用、充分重视体制创新、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把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些都是日本技术创新过程中积累的成功经验。我国应该借鉴日本技术创新的经验教训,在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时要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继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园区四位一体的技术创新体系;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组织方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周俐萍[2](2020)在《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大力弘扬大国“工匠精神”,努力实现“中国制造2025”和“中国制造2035”的宏伟蓝图的今天,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倍受全社会关注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最近国家在新颁布的职教政策中,将产教融合作为一种战略提上日程。产教融合是培养职业人才的必备教育手段,是我国劳动者素质提升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但也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黄炎培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上的开拓者,他所从事的职业教育理论研究和成功的实践活动,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很好地推动了我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他提出的校企合作的思想是今日“产教融合”思想的源头,尽管当时没有“产教融合”这种表述,但是他的教育实践活动完全是在践行“产教融合”思想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然而他的“产教融合”这种超前思想只是散见于他的着作、文章和日记以及他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中,没有系统化,后人至今也没有将其挖掘整理出来。面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困境,迫切需要找到一套解决的办法。本研究正是致力于考证和梳理黄炎培先生的产教融合思想,让百年前的瑰宝重见于人世,以期为解决当前的职业教育难题提供借鉴参考,这是本研究的主要意义所在。运用文献研究法,在大量阅读黄炎培先生的论着文章、档案资料、民国期刊、汇编史料,以及当代理论界相关学术着作、研究文章的基础上,追寻他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和下设学校工厂等职业教育实践活动,扒梳抉剔,寻幽探微,提炼其产教融合思想内涵,考证其形成背景及路径。并运用问卷和访谈法调查了 50所职业学校的产教融合现状,结合个案分析,力求较全面准确地寻找到我国当前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存在问题和产生原因,首次运用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为当前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的问题把脉,并借鉴黄炎培先生的“学以致用”、“做学合一”、“手脑并用”、“专家指导”、“大职业教育主义”、“专科一贯制”“职业陶冶”等百年前成功实践的产教融合思想,结合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一套产教融合的完整思路,力图使黄炎培的产教融合思想重焕生机,为当今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启示。
李浩,黎弘毅[3](2019)在《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是国之大计,尤其是和平建设时期,发展教育尤其重要。因历史原因、地理原因,贵州教育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贵州省委省政府认识到发展教育的极端重要性,立足现实、抢抓机遇、后发赶超、尽全力改革发展教育。历经40载,贵州教育发展变化巨大、成绩斐然。由于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复杂的庞大体系,并且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发展所经历时间长,所经历的事情也多、所涉及的内容繁杂。要梳理好、研究透40年贵州的教育改革这一伟大历史,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仅此抛砖引玉而已。本文试图从改革开放以来的贵州教育政策、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民族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思考。第一部分主要围绕"贵州教育政策",阐述改革开放以前、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的基本情况、分析贵州教育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贵州教育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存在的历史教训等。第二部分就"贵州基础教育"进行展开。主要讲述了不同时期的贵州基础教育发展概况,分析了改革开放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不足、历史影响及启示。第三部分以"贵州高等教育发展"为主线,介绍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归纳其成就、特点和历史作用。第四部分抓住"贵州民族教育"这一特色,梳理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民族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探讨贵州民族教育的发展规律、总结其经验、指出其不足。第五部分把握"贵州职业教育"这一关键词,搜集整理了改革开放前后的贵州职业教育的主要历史事实,分析了贵州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措施、成效及问题,探讨其发展历史规律。第六部分紧扣"贵州特殊教育"这一主旨,归纳分析了改革开放前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概括贵州特殊教育发展的成就,了解贵州特殊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其给后人的启迪。
薛洪波[4](2019)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试图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技能型人才影响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得到广泛的研究和证实。职业教育作为与区域经济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类型,可以促进产业升级转型、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就业率等。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是满足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兴产业发展对创新性和实践性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宏观层面是教育与产业的合作;中观层面是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微观层面是教学活动与生产活动的合作。本研究主要从中观层面出发,研究中等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个案法,选取湛江市为个案调查对象,对所中职学校的教职工和企业人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对中职教职工进行问卷调查。搜集的文献包括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文本,湛江市的城镇化率及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通过研究资料的综合分析,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主体、内容和形式三方面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其办学主体包括学校、企业、学生、政府和行业协会。学校是确定型利益主体,企业、学生、行业协会和政府是预期型利益主体。其次,学校与企业对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内容存在需求差异。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稳定性较差,教职工对办学内容存在选择差异。最后,办学形式、合作深度与合作专业三者互为相关。校企合作要以构建以专业设置为中心,以办学形式和合作深度为两端,以国家政策和法规为保障的办学形式。综上所述,办学主体、办学内容和办学形式共同构成了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中观层面的分析框架,其中办学主体是根源,办学内容是基础,办学形式是关键。当前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存在办学主体定位不清晰、办学内容存在需求差异和办学形式不清晰等问题,共同造成了校企合作办学的浅度合作。为深化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根据不同主体的功能、效用及位置,提出了“五位一化”的对策模型。
李娜[5](2009)在《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沈阳工程学院工科专业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以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总结沈阳工程学院工科专业多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的经验,提炼出构成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进而尝试构建了高职高专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具体阐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并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第二部分为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概述,包括对相关概念的界定,对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特点的总结,以及对于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案例研究法的必要性的阐述。第三部分是沈阳工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经验以及启示。基本经验包括: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力岗位型”专业与课程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独具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等五个方面的内容,并得出高职高专成功办学的四点启示,即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前提,“能力岗位型”专业与课程体系是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是有效途径,独具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完善的评估制度是重要保障。第四部分为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炼出了构成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分别为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专业与课程体系开发、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与实施以及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建设等,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构建。第五部分为结论,总结此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该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本研究突破了在同类课题研究中通常单独使用思辩法或经验总结法的传统,将两种研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实地观察和了解沈阳工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的各个环节,在理论上提升并总结提炼出构成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要素,并尝试对高职高专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构建。
蔡炎斌[6](2005)在《高职高专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我国高职高专教育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高专院校数量迅速增加,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在看到高职高专教育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诸如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社会认识、结构布局等问题,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有众多的提法,有许多模糊的认识。这些问题从一定意义上影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鉴如此,有必要对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作深入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试图从五个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阐述。 第一部分:分析问题提出的背景,说明目前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部分: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分析入手,指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应有的特征及具体构成要件。 第三部分:从对国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几种主要模式分析入手,从而引发对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即国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有哪些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对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当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吕俊杰,朱新才,江鸣,杜长坤,郑崧[7](2001)在《产学合作努力培养高素质高工专人才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近几年来我校开展产学合作教育 ,提高高工专人才培养质量的做法、经验和效果 ,指出实施产学研合作 ,是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成功途径 ,是办出专科特色的必由之路。
王玉洁,张子安,唐道武[8](2000)在《产学结合高工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论述了面向21世纪高工专教育的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重要性: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与现代化建设需要产学结合高工专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作者进行教学改革的实践论证了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是实现产学结合人才模式的关键;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是推行产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保证。
辛洪学,毕国军[9](1999)在《国外高工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
张克俊,黄凤[10](1999)在《高工专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文中研究说明高等工程专科教育培养高等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基础理论,较强的技术基础理论与实用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相关工程技术、技术经济及管理知识。本文为此目的,从教学、管理和办学三个体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二、产学结合高工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学结合高工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战后日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比较分析法 |
1.3.3. 实证研究法 |
1.4. 主要内容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1.5.1. 主要的创新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演化概述与回顾 |
2.1. 技术创新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技术创新概念的界定 |
2.1.2. 技术创新的分类 |
2.1.3. 技术创新过程模型的演变 |
2.2. 技术创新理论的演化 |
2.2.1. 熊彼特学派的技术创新理论 |
2.2.2. 熊彼特后技术创新学派相关理论的演进 |
2.2.3. 制度创新学派的技术创新理论 |
2.3. 基于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
2.3.1. 假定不存在技术进步的稳定经济增长理论 |
2.3.2. 作为外生因素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
2.3.3. 技术进步作为内生因素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
第3章 日本技术创新的发展演进与政策框架 |
3.1. 日本技术创新的发展阶段 |
3.1.1. 引进技术为主的发展阶段(二战后至20世纪50年代) |
3.1.2. 改良技术发展阶段(20 世纪60 年代) |
3.1.3. 引进技术与自主开发技术相结合的发展阶段(20 世纪70-90 年代中期) |
3.1.4. 自主技术主导的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后期至今) |
3.2. 日本技术创新的发展模式分析 |
3.2.1. 技术创新模式 |
3.2.2. 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 |
3.2.3. 日本技术创新模式的要素系统分析 |
3.3. 日本技术创新政策的基本框架 |
3.3.1. 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重点支持产业技术创新和企业技术研发 |
3.3.2. 以国家为主导促进大型技术革新和革命性技术创新 |
3.3.3. 以自主创新为导向建立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更为先进的工业创新体系 |
第4章 技术创新与日本经济的赶超发展 |
4.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竞争动态分析 |
4.1.1. 技术领先国和技术追赶国的动态竞争分析 |
4.1.2. 技术创新与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周期 |
4.1.3. 技术创新引致宏观经济长波的四个阶段 |
4.1.4. 技术创新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 |
4.2. 日本技术创新的经济赶超路径 |
4.2.1. 技术引进与倾斜生产方式相结合确保经济恢复的技术需求 |
4.2.2. 技术引进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确保战后日本经济高速的技术升级需要 |
4.2.3. 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结构转型相结合确保稳定增长的技术与产业升级需要 |
第5章 技术创新与日本经济的停滞发展 |
5.1. 日本“泡沫经济”到“失去的十年” |
5.1.1. 经济发展约束条件的改变 |
5.1.2. 泡沫经济的崩溃与“失去的十年” |
5.2. 日本经济的停滞与日本技术创新的局限性 |
5.2.1. 日本技术创新的局限性 |
5.2.2. 技术创新的劣化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
第6章 日本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 |
6.1. 技术创新与日本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
6.1.1. 日本技术创新能力的测度 |
6.1.2. 日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散点图 |
6.1.3. 日本技术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
6.2. 日本技术创新的经济增长效应 |
6.2.1. 索罗余值法 |
6.2.2. 日本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 |
第7章 日本技术创新及其经济增长效应对中国的启示 |
7.1. 日本技术创新的经验 |
7.1.1. 充分重视技术创新组织方式的合理运用 |
7.1.2. 充分重视技术创新模式的合理选用 |
7.1.3. 充分重视体制创新 |
7.1.4. 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和引导作用 |
7.1.5. 企业是日本技术创新的主体 |
7.2. 中国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7.2.1. 中国科技发展及技术创新回顾 |
7.2.2. 中国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 日本技术创新对中国的启示 |
7.3.1. 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 |
7.3.2. 继续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 |
7.3.3. 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官产学园区四位一体的技术创新 |
7.3.4. 选择合理的技术创新模式和组织方式 |
7.3.5.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促进人才培养 |
7.3.6.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与服务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2)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选题缘由 |
1、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
2、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
3、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
4、个人职业情结与研究兴趣 |
(二) 研究价值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四) 概念界定 |
1. 职业学校 |
2. 产教融合 |
(五) 文献综述 |
1、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 |
2、产教融合的研究 |
二、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产生背景 |
(一) 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产生背景 |
1、教育背景 |
2、理论背景 |
3、实践经历 |
(二) 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形成路径 |
三、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的基本内涵 |
(一) “学以致用”: 产教融合思想出发点 |
(二) “做学合一”: 产教融合的教学原则 |
(三) “校企一体”: 产教融合的实施路径 |
1、学校建工场 |
2、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 |
3、国外职考察的经验总结 |
(四) 普职融通:产教融合的拓展延伸 |
1、专科贯通 |
2、普职融通 |
(五) 实践课程:产教融合的具体落实 |
1、专业设置应符合社会实际 |
2、新学制下的课程标准制订流程 |
四、当前我国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现状及问题 |
(一)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环境 |
1、从政府的角度看 |
2、从社会背景来看 |
(二)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实施现状 |
1、职业学校对产教融合的认识不到位,负责部门设置较随意 |
2、职业学校对产教融合的观念上普遍认为重要但差异较大 |
3、职业学校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式多样 |
4、产教融合管理部门承担的职能重实训与就业而不重教研 |
5、校企合作中产教融合的具体项目以校外活动为主 |
6、产教融合的合作效果情况参差不齐 |
(三) 职业学校产教融合问题分析 |
1、政府部门对产教融合缺乏主动协调与优惠政策扶持 |
2、企业主体参与职教的动力不够 |
3、行业指导专业的能力不足 |
4、学校自身意识淡簿、内功不强 |
5、产教融合模式相对单一,形式多于实质 |
五、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对当今职教改革的启示 |
(一) 深刻领会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做好顶层设计与制度安排 |
(二) 强化产教融合的社会责任意识,合作建立“校中厂、厂中校” |
(三)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 |
(四) 积极探索职业学校的改革模式,引入专家委员会指导专业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二: 《职教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院校版)》 |
附录三: 《职教院校与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调查问卷(院校版)汇总报告》 |
附录四: 某省职业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
附录五: 某学校教师下企业实践报告 |
附录六 X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总结会新闻稿 |
(3)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改革开放后贵州教育政策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49-1978年) |
(二)改革开放以后的教育政策发展概况(1978-) |
(三)贵州教育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就 |
(四)贵州教育政策的特点 |
(五)贵州教育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 |
二、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基础教育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的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
(二)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概况 |
(三)改革开放以后贵州基础教育的成就及不足 |
(四)贵州基础教育发展的启迪 |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研究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高等教育发展概况(1977-2017) |
(三)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特点 |
(四)贵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作用 |
四、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 |
(一)改革开放前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民族高等教育概况 |
(三)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原因 |
(四)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
(五)贵州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建议 |
五、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职业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状况 |
(三)贵州职业教育发展特点 |
(四)贵州职业教育的历史作用 |
六、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一)改革开放以前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二)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殊教育发展概况 |
(三)改革开放后贵州特教育殊基本经验及存在问题 |
(四)贵州特殊教育发展对贵州的影响 |
附录 |
(4)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职业教育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的重要支撑 |
二、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势在必行 |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三、文献述评 |
第三节 研究问题、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四节 概念界定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 |
第五节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内容 |
二、技术路线图 |
第六节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点 |
一、研究的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资料收集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地点及工具 |
二、研究假设及其构建依据 |
三、研究变量的说明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节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
一、访谈的设计 |
二、访谈的实施 |
第三节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 |
二、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三、调查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
四、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
第四节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一、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探索阶段 |
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起步阶段 |
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发展阶段 |
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深化阶段 |
第三章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主体分析 |
第一节 办学主体的确定 |
一、教职人员对办学主体的认知 |
二、企业人员对办学主体的认知 |
第二节 办学主体的类型 |
一、利益相关主体的权力性分析 |
二、利益相关主体的合法性分析 |
三、利益相关主体的紧迫性分析 |
四、利益相关主体的所属类型 |
第三节 办学主体的困境 |
一、学校合作意识薄弱 |
二、企业的利益被忽视 |
三、学生的重要性缺失 |
四、行业协会参与性不强 |
五、政府职能难转换 |
第四章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内容分析 |
第一节 办学内容的需求分析 |
一、学校对校企合作办学内容的需求 |
二、企业对校企合作办学内容的需求 |
第二节 办学内容对办学态度的预测 |
第三节 教职工对办学内容的影响分析 |
一、教职工与办学内容的选择存在相关 |
二、教职工对办学内容的选择存在差异 |
第四节 办学内容的困境 |
一、校企存在需求差异 |
二、合作办学的阈值较低 |
三、办学内容存在选择差异 |
第五章 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形式分析 |
第一节 合作办学形式的现状分析 |
一、学校采取的合作形式 |
二、企业采取的合作办学形式 |
第二节 专业设置与办学形式存在相关 |
第三节 办学形式与合作深度存在相关 |
第四节 专业设置影响合作深度 |
一、专业吻合度和实习相关度与合作深度存在相关 |
二、专业吻合度和实习相关度对合作深度影响显着 |
第五节 办学形式的困境 |
一、专业设置有待优化 |
二、合作深度有待深化 |
三、相关政策法规有待建立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双主体合作办学暂未形成 |
二、校企对办学内容存在需求差异 |
三、办学形式、合作深度及合作专业互为相关 |
第二节 对策与建议 |
一、深化校企合作办学 |
二、政府角色转变与法规构建 |
三、行业协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 |
四、企业拓宽边界实行重混战略 |
五、学校数字化、市场化双管齐下 |
六、提升学生主体意识 |
第三节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5)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沈阳工程学院工科专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简要评价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第2章 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职高专 |
2.1.2 工科 |
2.1.3 模式 |
2.1.4 人才培养模式 |
2.2 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 |
2.2.1 以培养工程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目标 |
2.2.2 以应用为主旨的课程体系 |
2.2.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 |
2.2.4 "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
2.2.5 与企业的紧密合作 |
2.3 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案例研究的必要性 |
第3章 沈阳工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经验与启示 |
3.1 沈阳工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
3.2 沈阳工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经验 |
3.2.1 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
3.2.2 "能力岗位型"专业与课程体系 |
3.2.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 |
3.2.4 独具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
3.2.5 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
3.3 沈阳工程学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经验的启示 |
3.3.1 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高专成功办学的前提 |
3.3.2 "能力岗位型"专业与课程体系是高职高专成功办学的基础 |
3.3.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践环节是高职高专成功办学的有效途径 |
3.3.4 独具特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完善的评估制度是高职高专成功办学的重要保障 |
第4章 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
4.1 人才培养目标设定 |
4.1.1 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依据 |
4.1.2 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原则 |
4.1.3 人才培养目标设定的过程 |
4.2 专业与课程体系开发 |
4.2.1 专业与课程体系开发的原则 |
4.2.2 专业与课程体系开发的过程 |
4.3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
4.3.1 系统化教学的涵义 |
4.3.2 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系统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
4.4 人才培养的保障体系建设 |
4.4.1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
4.4.2 实践基地建设 |
4.4.3 人才培养的评估体系建设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高职高专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本文的主要思路和基本观点 |
1.3 本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
2.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 |
2.1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
2.2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征 |
2.3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
3.国外几种主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 |
3.1 国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几种主要模式 |
3.2 国外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
4.目前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 我国几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
4.2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5.我国高职高专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
5.1 高职高专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理论基础 |
5.2 高职高专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基本原则 |
5.3 高职高专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构的要素分析 |
5.4 高职高专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
5.5 构建技术应用型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配套措施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7)产学合作努力培养高素质高工专人才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 产学合作是提高高工专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一种有效办学模式 |
2 产学合作,提高办学水平与育人质量的运行机制 |
2.1 加强领导,是搞好产学合作教育的保证 |
2.2 校企互惠互利,共谋发展是产学合作应遵循的原则 |
2.3 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产学合作工作的正常开展 |
3 产学合作是促进高工专专业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提高的必由之路 |
4 产学合作是提高高工专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
4.1 产学合作,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改革 |
4.2 产学合作,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
(9)国外高工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发展高工专教育是促进现代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
二、创建人才培养模式特色是高工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任务 |
1. 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是首要任务 |
2. 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是改革重点 |
3. 强调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实施产学研相结合和产学合作教育是重要途径 |
三、加强综合素质教育是世界高工专教育迎接新世纪的主要举措 |
四、产学结合高工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后日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D]. 王博. 吉林大学, 2020(08)
- [2]黄炎培产教融合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周俐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贵州教育改革开放40年研究[J]. 李浩,黎弘毅.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 [4]经济欠发达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以湛江市为例[D]. 薛洪波.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19(02)
- [5]高职高专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以沈阳工程学院工科专业为例[D]. 李娜. 东北大学, 2009(06)
- [6]高职高专教育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 蔡炎斌. 湖南师范大学, 2005(07)
- [7]产学合作努力培养高素质高工专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吕俊杰,朱新才,江鸣,杜长坤,郑崧.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1(06)
- [8]产学结合高工专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王玉洁,张子安,唐道武. 华北矿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S1)
- [9]国外高工专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J]. 辛洪学,毕国军. 中国高教研究, 1999(06)
- [10]高工专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 张克俊,黄凤. 平原大学学报, 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