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女儿的成长让我欣慰(论文文献综述)
高璐[1](2021)在《拉康主体理论视域下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解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埃莱娜?费兰特是当今意大利最受欢迎的女作家之一,也是最神秘的作家,至今未公开露面,其真实身份成谜。费兰特创作的小说大多将那不勒斯的女性作为故事主人公,围绕女性友谊、母女关系等主题展开,揭示女性的生存困境。“那不勒斯四部曲”是费兰特于2011年至2015年发表的四部小说,分别为《我的天才女友》《新名字的故事》《离开的,留下的》以及《失踪的孩子》。“那不勒斯四部曲”由主人公莱农的回忆展开,讲述了莱农在父权暴力和阶级暴力的背景下不断寻找自我、建构主体的故事。主体理论是法国着名精神分析家拉康的重要理论,拉康将主体置于想象界、象征界、实在界三个维度之中,展现了主体建构的过程。本文将运用拉康的主体理论对“那不勒斯四部曲”进行解读,呈现主人公莱农建构主体的过程,探寻费兰特对女性主体性的思考,拓展“那不勒斯四部曲”的研究空间。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费兰特及其创作的基本情况,梳理费兰特及其作品的国内外研究现状,阐明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并对拉康主体理论进行概述。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从具有误认性和自欺性的想象界出发,呈现主人公莱农在母亲、莉拉及那不勒斯等诸多镜像的作用下追寻自我的历程。第二章主要分析处于象征界中的莱农建构主体的过程。第一阶段的莱农认同阶级这个“大他者”的权威,通过教育和他者的帮助获得了主体性;第二阶段的莱农在踏入婚姻后发现“大他者”对自己的阉割,开始反抗“大他者”的权威,通过从写作和从婚姻里出走的方式争夺主体性;第三阶段的莱农在成为母亲后通过象征性“弃子”的行为保持了作为女性的主体性。第三章主要从具有创伤性内核的实在界出发,探究莱农的主体性真相和写作的意义。莉拉的消失让莱农看到自己主体的异化和分裂,于是她通过写作的方式为自己制造“幻象”,在替代性满足中实现创伤治疗和自我重建。最后通过分析莱农和费兰特之间的联系,探究费兰特关于女性主体性的思考。结语部分对前面的分析进行简要概述并得出结论:底层女性在建构主体的过程不可避免地要遭受父权暴力和阶级暴力,写作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实现创伤治疗,在替代性满足中达成与自我的和解。
阿拉提·阿斯木[2](2020)在《他人的篝火》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我们那地方1我们那个地方,除了鸡奶以外,什么东西都有。在那里长大的人,老老少少,嘴巴上都有功夫。主要是肚子里面有糊糊,有时间留下的玫瑰。也有他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悟到的蓝天的灿烂和岁月的褶皱。他们灵光的基础是手脚麻利,喜欢把热肚子里的蛔虫编织成彩虹彩带,感谢锅里碗外的经验。在家家户户的许多金筐里,也有斑斓缭绕的花卉,愉悦地鼓励不同语族的朋友
沙茜[3](2020)在《论叶兆言的民国历史小说》文中认为叶兆言的民国历史小说以南京为叙述的中心,将民国时期的社会万象和风俗百态呈现在他的书中,给读者描绘了一个古老又现代的南京城。由于战争的爆发,地理位置的特殊等诸多因素让南京享有独特的“殊荣”,这份“殊荣”给南京人带来了繁华与璀璨,苍凉与沉重。每一座城市都有他的文化韵味,上海有张爱玲为他的都市快节奏和背后的没落沧桑做代言;北京有老舍为他的天子皇权和背后的人情冷暖做代言;湘西有沈从文为他的湘楚神秘和背后的健康自然做代言,而南京的代言人无疑是叶兆言。本文以叶兆言的民国历史小说作为论述的主要依据,以此探讨叶兆言笔下的民国历史,民国文化和民国人物,在此基础上分析叶氏民国历史小说的艺术特色,通过对以上的分析去阐释叶氏民国小说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文章分为三章:第一章,通过叶兆言民国小说的历史景观、文化景观和南京风俗来观照叶兆言是如何呈现“旧影秦淮”的。首先通过对叶兆言笔下南京政治和南京经济的介绍来观照作者是怎样搭建自己笔下的“南京城”的;其次选取民国时期有代表性的地标景观、饮食文化和建筑文化包括南京的特色风俗来呈现南京的风俗全貌。第二章,探讨叶兆言民国历史小说中的人物群像。主要讲述其人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叶兆言笔下人物众多,涵盖甚广,其中,对女性的书写具有丰富性;对男性的书写具有别样性。作者在讲述所有人物形象故事的背后渗透着对南京人性格的观照。第三章,探讨叶兆言民国历史小说的艺术特色。首先,叶兆言小说中的市井传奇和才子佳人故事,使其作品具有“俗”的一面,同时,又融入了一些现代哲思,体现为“雅”的内涵,整体看,具有雅俗兼具的特色。其次,婚恋特色,主要体现在对才子佳人婚恋模式的“颠覆”、对现代婚恋观的“移植”。最后,叶氏民国小说具有浓厚的悲剧性,主要表现为爱情悲剧和死亡悲剧,爱情悲剧中折射出“人性”之弱;死亡悲剧中体现出“生存”之思。
闫雯雯[4](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最新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九年级)》;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感情》、《男人的胸怀》》文中研究指明
舍超逸[5](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智慧文库》;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趣味心理测试》;《灿烂的清晨》》文中研究指明
阳雯月[6](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红星照耀中国》;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芭蕾舞之恋》;《红墙摄影师侯波》;《珍贵的亲缘》;《两篇小说》;《生活》》文中提出
崔凯瑞[7](2020)在《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最新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七年级)》;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等待》《每天进步一点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秦北[8](2020)在《归心》文中提出叶明义飞机从纽约起飞的时候,叶明义还在想,也许北美的原住民真是从亚洲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地面的物体在舷窗里变小,化作线条和网格,还有不规则的色块。陆地的模样越来越像显微镜下他钻研了一辈子的半导体芯片。陆地与半导体本来也是同质的。岩石、沙砾里富含的硅元素,提纯,生长成单晶硅棒,再
洪浩才[9](2019)在《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有哪些类型,发生过程是怎样的?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本研究使用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通过参与式观察、半结构深度访谈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研究后期还使用录像分析法对建构的理论进行验证与丰富。研究介绍如下:研究目的是探索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发生类型、过程及背后的原因,研究对象是四位母亲与两位幼儿园教师,研究方法是质性研究的个案研究法,具体资料收集是通过参与式观察、半结构深度访谈、录像分析等方法进行。抽样使用非概率抽样中的目的性抽样,其中使用典型抽样抽取母亲A,使用最大差异抽样抽取BCD三位0-3岁儿童母亲,根据效标抽样及外部抽样抽取EF两位教师。具体的研究过程是先对母亲A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参与式观察、非结构深度访谈,使用扎根理论层层编码最终归纳出核心概念故事线并构建模型,接着通过非结构深度访谈另外三位母亲对研究发现进行丰富与验证,最后通过分析两位教师的录像,进一步丰富与验证。研究发现:1、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有崇拜、促进、传播三大类型58种行为,其行为的发生过程分别有崇拜-促进-传播、崇拜-传播、崇拜-促进、崇拜等四种模式,理想的激励性评价行为以崇拜者及崇拜行为为起点或第一步,以促进者为促进行为关键点或第二步,以传播者及传播行为为终点或第三步。可以通过三层金字塔模型来说明,由下至上分别是奠基层、发生层、传播层,每层由一个角色(依次为崇拜者、促进者、传播者)统领相应行为。2、对于0-3岁儿童来说,他们接受到的来自母亲的激励性评价行为、来自其他重要他人的影响行为一起,构成了一个广义的激励性评价-激励性评价的连续体,其中,重要他人(如母亲)的直接教授、重要他人(如母亲或哥哥)的示范构成了前激励性评价行为-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准备阶段,来自母亲的激励性评价行为作为狭义的激励性评价行为,因狭义的激励性评价行为引发的0-3岁儿童的其他重要他人(如父亲、同伴)等对其实施的二次激励性评价行为、多重激励性评价行为构成了后激励性评价行为。这个连续体就如钻石,其中,钻石的冠部是前激励性评价,钻石的亭部是倒立的金字塔-狭义激励性评价,钻石遇光之后折射出的光芒是后激励性评价。以母亲为主的幼儿的重要他人对幼儿的每一次广义激励性评价就如一小颗钻石,在幼儿0-3岁的成长路上,布满了一颗颗钻石,它们照耀着幼儿的成长之路,在幼儿成年之后又成为可以不断挖掘的珍宝。3、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发生原因是“期待改进版新人”的长成。改进版新人在以母亲激励性评价为中心的广义激励性评价、新人自己的努力(认知与行为)、环境(包括偶然事件)三方共同作用下最终长成。本研究丰富激励性评价理论,对类似情况的0-3岁儿童母亲引导幼儿的健康成长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
孙博,曾晓文[10](2019)在《中国芯传奇》文中研究表明第一章情缘花开1袁焜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罗伯特·墨菲教授的办公室。秘书告诉他,罗伯特在斯坦福大学的纪念教堂里。他走进了教堂,看到罗伯特正坐在那儿沉思冥想,便悄悄坐到了他后排的位置上。过了一会儿,罗伯特转过头来,袁焜立即做了自我介绍。罗伯特50多岁年
二、女儿的成长让我欣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女儿的成长让我欣慰(论文提纲范文)
(1)拉康主体理论视域下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埃莱娜·费兰特及其作品简介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
四、拉康及其主体理论概述 |
第一章 想象界里的莱农 |
第一节 逃离破碎的自我 |
第二节 追寻理想自我 |
第三节 摆脱想象界的误认 |
第二章 象征界里的莱农 |
第一节 “攀爬”的莱农:获得主体性 |
第二节 “出走”的莱农:争夺主体性 |
第三节 “弃子”的莱农:保持主体性 |
第三章 实在界对女性主体性的意义 |
第一节 窥见主体的真相 |
第二节 创伤治疗与重建自我 |
第三节 费兰特对女性主体性的思考与阐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他人的篝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我们那个地方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第二章陌生的路和自己的影子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第三章成长的学费 |
1 |
2 |
3 |
4 |
第四章时间是天下的朋友 |
1 |
2 |
3 |
4 |
5 |
6 |
7 |
(3)论叶兆言的民国历史小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本论文选题依据及研究设想 |
二、研究现状 |
(一)专着与期刊论文研究概况 |
(二)学术论文的研究概况 |
三、本文的研究特色和意义 |
第一章 叶氏民国小说的“旧影秦淮” |
第一节 叶氏民国小说的历史景观 |
第二节 叶氏民国小说的文化景观 |
第三节 叶氏民国小说的南京风俗 |
第二章 叶氏民国小说的人物群像 |
第一节 女性形象的丰富性 |
第二节 男性形象的别样性 |
第三节 叶氏民国小说的南京人 |
第三章 叶氏民国小说的艺术特色 |
第一节 叶氏民国小说的雅俗特色 |
第二节 叶氏民国小说的婚恋特色 |
第三节 叶氏民国小说的悲剧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最新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九年级)》;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感情》、《男人的胸怀》(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最新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九年级)》介绍 |
(二)维译汉 |
1、《感情》介绍 |
2、《男人的胸怀》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最新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九年级)》译文 |
(二)维译汉 |
1.《感情》译文 |
2.《男人的胸怀》译文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最新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九年级)》原文 |
(二)维译汉 |
1.《感情》原文 |
2.《男人的胸怀》原文 |
结语 |
(5)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智慧文库》;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趣味心理测试》;《灿烂的清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智慧文库》介绍 |
(二)维译汉 |
1.《趣味心理测试》介绍 |
2.《灿烂的清晨》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智慧文库》译文 |
(二)维译汉 |
1.《趣味心理测试》译文 |
2.《灿烂的清晨》译文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智慧文库》原文 |
(二)维译汉 |
1.《趣味心理测试》原文 |
2.《灿烂的清晨》原文 |
结语 |
致谢 |
(6)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红星照耀中国》;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芭蕾舞之恋》;《红墙摄影师侯波》;《珍贵的亲缘》;《两篇小说》;《生活》(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1.《红星照耀中国》介绍 |
(二)维译汉 |
1.《芭蕾舞之恋》介绍 |
2.《红墙摄影师侯波》介绍 |
3.《珍贵的亲缘》(微电影剧本)介绍 |
4.《两篇小说》介绍 |
5.《生活》介绍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红星照耀中国》译文 |
(二)维译汉 |
1.《芭蕾舞之恋》译文 |
2.《红墙摄影师侯波》译文 |
3.《珍贵的亲缘》(微电影剧本)译文 |
4.《两篇小说》译文 |
5.《生活》译文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红星照耀中国》原文 |
(二)维译汉 |
1.《芭蕾舞之恋》原文 |
2.《红墙摄影师——侯波》原文 |
3.《珍贵的亲缘》(微电影剧本)原文 |
4.《两篇小说》原文 |
5.《生活》原文 |
结语 |
致谢 |
(7)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最新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七年级)》;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等待》《每天进步一点点》(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语料介绍 |
(一)汉译维 |
(二)维译汉 |
二、译文 |
(一)汉译维 |
1.《表姐“战痘”》译文 |
2.《握紧弟弟的手》译文 |
3.《我的姐姐》译文 |
4.《奶奶的爱》译文 |
5.《怀念爷爷》译文 |
6.《夕阳如此美丽》译文 |
7.《我的外婆》译文 |
8.《宗老师的绝招》译文 |
9.《我最爱的班主任》译文 |
10.《父亲是座山》译文 |
11.《父爱无声》译文 |
12.《野蛮爸爸》译文 |
13.《老爸的鼾声》译文 |
14.《父爱中所诞生的》译文 |
15.《解读父亲》译文 |
16.《感悟父爱》译文 |
17.《妈妈的手》译文 |
18.《妈妈》译文 |
19.《妈妈的脸》译文 |
20.《掺在米粥里的爱》译文 |
21.《不会变的是爱》译文 |
22.《妈妈,我想您》译文 |
23.《母爱伴我成长》译文 |
(二)维译汉 |
1.《等待》译文 |
2.《每天进步一点点》译文 |
三、原文 |
(一)汉译维 |
1.《表姐“战痘”》原文 |
2.《握紧弟弟的手》原文 |
3.《我的姐姐》原文 |
4.《奶奶的爱》原文 |
5.《怀念爷爷》原文 |
6.《夕阳如此美丽》原文 |
7.《我的外婆》原文 |
8.《宗老师的绝招》原文 |
9.《我最爱的班主任》原文 |
10.《父亲是座山》原文 |
11.《父爱无声》原文 |
12.《野蛮爸爸》原文 |
13.《老爸的鼾声》原文 |
14.《父爱中所诞生的》原文 |
15.《解读父亲》原文 |
16.《感悟父爱》原文 |
17.《妈妈的手》原文 |
18.《妈妈》原文 |
19.《妈妈的脸》原文 |
20.《掺在米粥里的爱》原文 |
21.《不会变的是爱》原文 |
22.《妈妈,我想您》原文 |
23.《母爱伴我成长》原文 |
(二)维译汉 |
1.《等待》原文 |
2.《每天进步一点点》原文 |
结语 |
(9)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家庭及母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 |
(二)0-3岁阶段对人的一生的重要性 |
(三)个人原因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评价与幼儿教师日常评价 |
(二)激励 |
(三)激励性评价 |
(四)本研究对激励性评价的定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评价发生过程或机制相关研究 |
(二)激励过程的相关研究 |
(三)激励性评价激励效果或影响的相关研究 |
(四)激励性评价类型的相关研究 |
(五)激励性评价研究方法的综述 |
(六)当前激励性评价研究存在的问题综述 |
四、研究问题与目的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目的 |
五、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一)个案研究法 |
(二)参与式观察法 |
(三)半结构深度访谈法 |
(四)录像分析法 |
四、抽样 |
五、研究过程 |
(一)资料收集 |
(二)核心概念提取及理论建构 |
六、效度、推论、工具与伦理问题 |
(一)效度问题 |
(二)推论问题 |
(三)研究工具 |
(四)研究伦理问题 |
第三章 激励者母亲的一天-激励性评价行为发生的自然情景 |
第四章 激励性评价行为的起点-崇拜行为 |
一、崇拜的定义 |
二、崇拜行为的类型 |
(一)基石层行为 |
(二)交流层行为 |
(三)行动层行为 |
三、讨论 |
(一)崇拜行为的积极影响 |
(二)非崇拜行为的消极影响 |
(三)基石层行为的重要性 |
第五章 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关键点-促进行为 |
一、促进的定义 |
二、促进行为的类型 |
(一)幼儿上位行为 |
(二)幼儿下位行为 |
三、讨论 |
(一)母亲的促进行为的必要性 |
(二)第二顺序发生的促进行为 |
第六章 激励性评价行为的终点-传播行为 |
一、传播的定义 |
二、传播行为的类型 |
(一)记录行为-对物的维度 |
(二)宣扬行为-对人的维度 |
三、讨论 |
(一)传播与表扬的区别 |
(二)记录的作用 |
(三)传播效果 |
(四)传播效果影响因素 |
(五)传播过程中的副产品 |
第七章 激励性评价行为发生过程 |
一、发生过程四种模式或路径 |
(一)“崇拜-促进-传播”模式 |
(二)“崇拜-促进”模式 |
(三)“崇拜-传播”模式 |
(四)“崇拜”模式 |
二、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准备阶段-前激励性评价 |
(一)榜样幼儿与学习幼儿 |
(二)前激励性评价定义 |
(三)前激励性评价行为发生模式 |
三、激励性评价行为的后续作用-后激励性评价 |
四、激励性评价行为的连续体-广义激励性评价 |
第八章 讨论与建议 |
一、母亲期待下的改进版新人的成长 |
(一)不同阶层母亲的话语的不同影响 |
(二)不同父母性格影响下母亲对幼儿的不同促进 |
(三)改进版新人的发展模型 |
二、激励性评价行为类型与过程的金字塔结构模型 |
三、激励性评价连续体的钻石理论 |
(一)圣诞帽模型 |
(二)钻石理论 |
四、建议 |
(一)给予母亲的支持 |
(二)母亲的角色重构 |
(三)其他建议 |
五、研究贡献 |
六、研究不足 |
附录1 :激励性事件一二三级编码汇总 |
附录2 :半结构式访谈提纲问题 |
附录3 :研究者平常的一天 |
附录4 :观察记录初期模式 |
附录5 :自编实地观察记录表 |
附录6 :手机便笺现场速记实例 |
附录7 :图文记录实例 |
附录8 :0-6 岁学前儿童家庭观察记录表 |
附录9 :(幼儿园教师)激励性评价事件分析框架表 |
附录10 :母亲A住所布局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女儿的成长让我欣慰(论文参考文献)
- [1]拉康主体理论视域下的“那不勒斯四部曲”解读[D]. 高璐. 北方民族大学, 2021(09)
- [2]他人的篝火[J]. 阿拉提·阿斯木. 民族文学, 2020(07)
- [3]论叶兆言的民国历史小说[D]. 沙茜.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最新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九年级)》;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感情》、《男人的胸怀》[D]. 闫雯雯. 新疆大学, 2020(07)
- [5]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智慧文库》;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趣味心理测试》;《灿烂的清晨》[D]. 舍超逸. 新疆大学, 2020(07)
- [6]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红星照耀中国》;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芭蕾舞之恋》;《红墙摄影师侯波》;《珍贵的亲缘》;《两篇小说》;《生活》[D]. 阳雯月. 新疆大学, 2020(07)
- [7]翻译作品题目(汉译维):《最新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七年级)》;翻译作品题目(维译汉):《等待》《每天进步一点点》[D]. 崔凯瑞. 新疆大学, 2020(07)
- [8]归心[J]. 秦北. 当代, 2020(02)
- [9]0-3岁儿童母亲激励性评价行为个案研究[D]. 洪浩才. 广州大学, 2019(01)
- [10]中国芯传奇[J]. 孙博,曾晓文. 百花洲,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