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农业应对"入世"的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坤鹏[1](2021)在《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途径研究》文中指出奋斗幸福观有着深厚的理论底蕴和时代价值。奋斗幸福观,是人民增强幸福感和获得感的源泉动力,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实践根基,是实现中国特色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大学生是新时代的生力军,同时也是新时代的奋斗者。2019年9月29日,在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讲道:“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新时代必将是大有可为的时代。”加强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途径研究,既为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了内生源泉,同时也为大学生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提供精神动力。本文从奋斗幸福观的相关理论概述入手,研究了奋斗幸福观培育的内容,树立奋斗幸福的人生目标,明确奋斗幸福的人生意义,培育奋斗幸福的人生态度,提升践行奋斗幸福的能力;分析了奋斗幸福观培育的过程,自觉树立奋斗幸福认知,涵养奋斗幸福深厚情感,坚定稳固奋斗幸福意志,积极践行奋斗幸福行为;提出了奋斗幸福观培育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渐进与长效相统一,内化与外化相统一,显性与隐性相统一。同时通过调研,指出了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的途径,即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对奋斗幸福观的认知、加强高校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的针对性、搭建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实践平台和发挥社会合力营造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氛围,从而培养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
杨旭[2](2016)在《糖业支持政策对中国糖料生产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加工业发展拉动了中国旺盛的食糖需求,然而,中国食糖生产成本节节攀升,国内外市场食糖价差拉大,食糖进口逐年看涨,这也使得食糖贸易的边境措施(主要是关税配额制度)基本失效。肯定地说,食糖生产成本节节攀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制糖原料(甘蔗和甜菜)生产成本的持续增加,然而,需要承认的是,食糖进口贸易扩大对中国糖业部门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尤其是糖料生产农户种植糖料积极性。中国及糖料主产区都在探索完善或改进现有的糖业支持政策,以期稳定糖料供给。我们需要回答,现有的糖业支持政策能否对糖料生产农户有充分的激励作用?如果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中国糖业政策改革的方向又是什么?因而,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识别已有的糖业支持政策对糖料生产的影响,讨论糖业支持政策的改革方向。本文首先分析了不同类型糖业支持政策的经济效应,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其次,详细分析了中国糖业生产与中国糖业支持政策的渊源与流变;第三,建立实证模型,从全国和主要食糖产区两个层面,研究糖业支持政策对中国糖料生产数量(面积模型)与质量(单产模型)的影响;第四,模拟分析不同政策方案情形下糖料生产的可能变化;最后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论是,第一,现行的临时收储政策等价格支持政策及低标准的生产性补贴政策并没有起到应有的政策效果;第二,制定合理的价格支持政策能够激励糖农的生产行为;第三,加大对生产性投入的补贴能促进糖料生产;第四,挂钩直接补贴能够激励糖料农户的种植行为,对稳定糖料生产有重要意义;第五,机会成本会影响糖料生产的比较收益,糖业支持政策制定需考虑机会成本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建议是,第一,逐步完善价格支持政策:第二,加大对糖农的生产性补贴力度;第三,探索对糖农的多元化的挂钩直接补贴政策。
周文娟[3](2016)在《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它以一种不可逆的姿态呈现于世界舞台。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已不仅仅局限于大型的跨国公司,而是有很多中小企业开始积极选择“走出去”进行跨国经营,参与到全球市场资源优化配置和国际竞争合作的场所中。从2001年我国入市以来的十多年,西部地区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下,西部地区经济一直保持着平稳的增长速率,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得到大幅提升,不像以前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极不协调、存在巨大差距。2001-2015年,这十六年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近十倍,从2001年的18245亿元增加到2015年西部GDP为145062亿元,年均增长达两位数,比全国平均高出0.7个百分点,它初步遏制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了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1其中,西部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迅速发展,有的中小企业不再局限于国内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行国际化经营。同时,西部经济的开放程度也逐步放开,参与其中的中小企业占有很大比重,它们更为积极地寻求更为广阔的经济市场,因此,对其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针对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并以此展开研究,希望对西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推动和发展带来启示。本文先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视角下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大趋势,并对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发展史做了简要回顾。接着概述了我国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和趋势。进一步采用SWOT分析了西部中小企业国际化存在着国际化经验欠缺、资金短缺且存在融资障碍、缺少支持其国际化的土壤及政府管制等问题,同时也分析了西部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持有的优势和机遇。再通过对国外中小企业国际化特点的分析,选取欧美、日韩等国家作为代表,分别对美国伊诺食品公司和日本的YKK公司成功实现了跨国经营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对国外开展国际化的可取之处进行了适当的借鉴。最后,本文针对性给出了西部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建议。包括在区位选择上遵从先近后远的原则,在进入国际市场上用不同方式进入到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竞争战略上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从优化价值链和充分发挥产业集群效应两方面给出实质性建议,对于西部中小企业国际化具有切实可行的借鉴意义。
郭建军[4](2012)在《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促进经济增长的成功政策都应该是因地制宜的,具体探讨不同国家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的特点就成为有价值的研究所在。本论题以经济全球化理论为指导,以跨学科视角,运用史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和国际关系视角,探讨新加坡政府如何把外向型经济政策置于全球化与区域化中进行一体化设计,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论题选择外向型经济发展中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方面,即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产业发展战略和海外投资的区域化战略来进行论述。论题的主题是运用新加坡几十年的各种经济发展数据,通过论题设定的三个专题来分析新加坡外向型经济几十年的宏观发展历程,焦点是通过外向型经济宏观政策基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变化,探讨新加坡的对外经济关系。讨论时将侧重新加坡的区域化战略目标上,其中新加坡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系作为关注重点。论题的目的并不是要对新加坡经济发展做短期的预测,而是将新加坡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做长期的发展趋势研究为目的。独立后的新加坡领导人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新加坡在本地区和国际政治经济中所处的弱势地位,因此,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主张自由竞争、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实行经济自由化以促使各种经济力量均衡化,并在各种经济、政治力量的协调和竞争中形成国际性和地区性的经济中心。研究结果表明,从新加坡独立以来近50年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历程观察,新加坡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始终是围绕着全球化与区域化来实施的,在发展战略上基于全球化与区域化发展经济的思想是新加坡外向型经济政策一体化发展的基石。而在全球化与区域化的作用之间,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作用受东南亚地区时局影响一直在不断的变化中,并时强时弱。论题在论述过程中,在对外贸易战略方面,不是局限在具体的对外贸易政策上,而是重点放在了新加坡对外贸易的区域模式上,关注的焦点是新加坡国际经济关系,阐述新加坡由推动东盟国家经济一体化发展到追求双边自由贸易协定的战略变化;在论述新加坡产业政策发展时,重点关注了宏观上旨在改善商务环境的各种政策措施上,探讨产业政策如何调整以适应全球化与区域化目标;在海外投资方面,主要阐释了新加坡以建设工业园区方式来实施区域化目标,并以此带动本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鉴于创新思想和观念是全球化重要的方面,论文参考了许多新加坡精英的回忆录,运用了大量的新加坡精英的关于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和区域化思想方面的文献,并结合微观案例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和启示意义。
潘德勇[5](2011)在《论国际法的拘束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法是否有拘束力,以及拘束力来源于何处?这一传统的国际法基本理论问题曾经困扰了无数的国际法学者。在国际法产生初期,该问题在国内法学者与国际法学者之间就存有争议,由此形成了国际法否定论与法律论;而在国际法学者之间,也不乏分歧,从而产生自然法学派和实在法学派。国际法否定论因其保守性而最终被法律论取代;自然法学派在完成其开创性的使命之后,也逐渐逊位于实在法学派。然而,在各学派产生、发展和衰落的过程中,自助、制裁、正义、意志等因素轮番登台,不断赋予国际法拘束力以变动的新含义。在国际法视野下,拘束力问题的研究更多时候是在事物“应当如何”与“实际如何”之间摇摆。在理论上,自然法学派与实在法学派各自在彼此的道路上走的越深,就越是经不起来自对方的批评,最终不可避免地归于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二十世纪后半期,国际法的拘束力问题开始进入国际关系学者的视野。“国家如何行为”、“国家为什么遵守国际法”等问题被国际法学者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加以观察。行为主义理论在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领域的兴起,博弈论、管理论等研究方法的运用,使国际法拘束力的研究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在这股新思潮的影响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的交叉研究”开始盛行于国际法领域,正当性理论、管理学派、跨国法律程序理论等的出现,使国际法拘束力问题摆脱了被学者称为“防御式辩护”的困扰,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后本体”时期。与此同时,国际法内部的理论发展也日益成熟,位阶理论,相对规范性理论、批判国际法理论等在不断质疑传统国际法的确定性、正当性的同时,也在积极努力地构建新的国际法体系。国际法拘束力并非仅是“有或无”的判断,也绝非单纯“来源何处”的认识。在二十世纪后半期以来,在上述理论的影响下,国际法拘束力的研究已经广泛涉及国际法拘束力的来源、要件、程度、改善途径等新课题。这些课题旨在回答下列理论与现实问题:(1)国际法是否有效?其作用在国际社会中如何体现?(2)国际法的效力来源于何处?是隐藏在法律背后的正义,还是体现在条文中的意志,抑或是内在于事物中的本质?(3)在主权国家意志阴影之下的国际社会,如何确保国际法能体现国际正义和公平?国际社会的立法有科学性可言吗?(4)国际法规范是否存在类似于国内法的位阶制度,从而能确保不同法律之间的协调?(5)如果国际法的拘束力是可以改进的,有哪些可行的方式,这些方式能否适用于一切国际法领域?本文力求客观介绍不同理论对上述问题的回答,通过考察关于国际法拘束力的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学说、国际法拘束力的形式要件与实质要件、国际法拘束力的程度、国际法拘束力的完善途径等内容,以揭示国际法拘束力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特点,总结特定领域国际法拘束力的实现方式,提出我国在参与国际条约立法方面的建议。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关于本文的基本术语和研究范围的限定。重点介绍与国际法的拘束力有关的概念,既包括描述静态规范属性的概念,如拘束力、效力、合法性、有效性等,也包括与国际法动态运行相关的概念,如实施、适用、执行与遵守。国际法的拘束力问题既涉及到规范层面的合法性、有效性等“规范性”问题,也与在实施、适用和遵守环节国家的“行为”紧密相连。在国际法拘束力的研究范围上,由于国际法效力问题体系庞大,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会产生不同的论证框架。例如,如果从国际法的表现形式角度,则条约与习惯、单边行为、双边条约与多边条约可作为研究角度;如果从国际法的运行机制角度,执行机制与司法体制的效力又可成为分析进路。本文根据国内法关于法律效力的体系内容的规定,以条约为主要研究内容,尤其是多边条约,侧重于对国际法的效力来源、效力层次、效力要件等方面的研究。第二章是国际法拘束力的来源。主要介绍关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学在国际法拘束力方面的学说和理论。在国际法理论中,包括基本权利说、社会连带说、国际社会必需说等自然法学说以及共同同意说、约定必须信守说等实在法理论。在国际关系学说中,重点介绍权力政治理论、利益说、名誉论、身份论、政策定向学派等理论。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在国际法拘束力问题上,两派学者各自采取了不同的视角。国际法学者采取了静态的、外在的、客观的规范视角,而国际关系学者则采取了动态的、内在的、主观性的行为视角。两派学者的观点可以相互借鉴、融合。第三章探讨了国际法拘束力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指出,国际法拘束力的实质要件在于国际法的法律性和正当性。国际法的形式要件涉及国际法的民主性和科学性。国际法规范内容具有法律性与正当性是国际法具有拘束力的内在因素。法律性意味着权利和义务只能由国际法创设,其他任何国际规范都不足以实现这一效果。正当性是国际法克服规范形式僵化、欠缺公平正义的终极目标。国际法规范在创制形式上所具有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是国际法具有拘束力的外在特征。与国内社会的民主立法相同,国际法的民主性也与生俱来地附随着种种不利因素,因此,合理鉴别各种国际民主形式,扬长避短才是关键。与国内社会的科学立法不同,国际立法的科学性在很大程度上未受到学者的广泛重视。除了在个别领域运用经济理论对科学的立法方法进行分析外,这一领域基本属于空白。第四章是关于国际法拘束力界限与程度的论证。在国际法拘束力的层次问题上,国际法学界先后出现位阶理论和相对规范化理论。这两种理论都试图对不同国际法规范的拘束力程度进行回答。位阶理论以强行法为核心,构建国际法的等级体系。强行法的出现在限制国家主权至上、从而增强一般国际法的拘束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在强行法、对一切义务等内容和范围认定上的困难,位阶理论难以被国际法学界广泛接受。国际法相对规范化理论则广泛考察条约、习惯、强行法规范、国际组织决议、软法规范等,从中分析不同国际规范的拘束力问题。第五章为国际法拘束力的实现机制。通过分析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兴起的体制理论和遵守理论,指出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学者在拘束力问题上实现了学科研究的交叉。国际法学者对于拘束力的研究采取了“规范视角”。重视从规范的内容和创制方式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分上认识国际法的拘束力。国际关系学者则采取了“工具视角”,将国际法作为国家实现各种利益的工具。两种视角在国家为什么遵守国际法这一问题上各有侧重。在学科的相互融合中,国际法学者借鉴国际关系的机制理论、合理选择理论来认识规范的产生、作用及其影响;而国际关系学者则重视国际法规范对于国际关系的塑造。两派学者相互借鉴,彼此完善各自关于国际法拘束力的观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重点介绍了这些理论产生的基础:多边管制性条约中的信息收集和报告机制、技术援助机制、私人执行机制等,并指出其对国际法遵守的透明度、内部化、民主化有重大的促进作用。第六章为结论。从认识论角度对国际法拘束力的来源、要件、程度和机制的发展做出归纳,从并方法论角度对国际法拘束力的提高途径提出建议。指出国际法的拘束力不单单表现在结果上的国家同意,也不只表现在静态上的规范质量,而且表现在过程上的国内、国际法律程序,表现在动态的遵守机制。
周秋君[6](2011)在《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文中认为本文旨在用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发掘中国与欧洲联盟合作的动力,揭示观念、身份等社会性要素在中欧30年(主要时间跨度为1975-2005年)互动历史中的功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作者构思了一个建构主义的分析路径,并将其概念化为“国家互动的双向度路径”,以此重新解读中欧关系的深层属性。所谓“双向度”,实际指的是国家在互动过程中所涉及的两个向度上的互动事实,即行为体一方面与处于转型之中的国际体系发生互动关系,另一方面与对方行为体进行互动。作者主要使用两个概念来诠释上述两个向度的问题:在体系向度上,国家与国际体系进行互动的方式是“国家社会化”,即,中国或者欧盟各自以内化国际体系规范的方式来适应变动中的国际体系;而在单元互动向度上,国家互动的方式则体现为“身份互构”,即,中国或者欧盟分别通过持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国际身份并同时建构与对方的关系来适应这一组双边关系。本文的分析路径主要来源于两方面:理论方面,灵感主要来自于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社会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与英国学派的启发,它们为本路径的构思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实践方面,中欧30年互动的历史也为文本的研究议程提供了丰富的史料资源。本文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种社会学的视角对甲欧关系进行重新解读,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反映目前还较少为学者所涉足的国际关系的社会属性,二是揭示国际关系的动态性特征。从本文所做的中欧关系案例中基本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国家间互动的过程实际上是一种观念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论是互动双方所进行的“国家社会化”抑或是“身份互构”,都是动态的而非静止与先验的。唯有始终将这些概念置于不断变化着的国际背景之下,方能更加理性地讨论中欧集体身份形成的可能性,也才能更加客观地认识与理解中欧关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许晓鑫[7](2010)在《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是一个集合众多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它影响范围广,作用大。随着世界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旅游服务贸易在一国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是旅游大国,但并不是旅游强国,旅游服务贸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共分了五个部分来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绪论部分,介绍了选题的意义,对旅游服务贸易国内外分析研究做了综合阐述;其次介绍了旅游服务贸易的基本知识:我国及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的现状,旅游服务贸易的作用和特点;再次构建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用显示性指标来分析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影响我国旅游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最后给出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周瑞辉[8](2009)在《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危机预警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在2006年的次贷危机中,首当其冲遭受沉重打击的是银行业,银行业的脆弱性问题引起了专家学者和高层官员的高度关注。我国的银行业也受到较大的打击,再加上我国银行业的脆弱性具有一般与特殊的成因,因此我国银行的脆弱性问题也越来越被学者关注。伴随着加入WT0之后金融开放度的扩大,银行的脆弱性与危机预警研究,成为我国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把我国的五大国有控股银行作为一个体系,简称国行体系,进行脆弱性与危机预警研究,充分体现了我国国情与国行体系的特殊性。研究国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危机预警,有利于施行银行脆弱性的弱化对策,防止银行危机发生,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长远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首先对银行脆弱性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从银行脆弱性的非系统性成因和系统性成因的角度,对国外的银行脆弱性的成因分析文献进行回顾,从银行脆弱性的表现与弱化对策、成因实证、成因分析、银行危机预警分析等四个角度对国内的银行脆弱性与危机预警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接着,结合国内外银行体系的测度经验,选取指标与处理方法,把测度指标划分为银行可控财务指标、宏观经济动荡指标、金融自由化指标三大类,探寻三大类指标的内在关系,构建基于金融开放度动态化的国行体系脆弱性测度模型,测度出1985-2007年的国行体系脆弱性程度,将其与不考虑金融开放度指标的测度结果进行比较,表明金融开放度指标对我国国行体系脆弱性影响较弱,金融自由化过程中既带来了有些年份脆弱性的加重,也带来了有些年份脆弱性的弱化,但总体上弱化了我国国行体系的脆弱性,再根据测度结果,将所有年份划分为正常年份与关注年份两组,求取测度指标的期望差,粗略得出国行体系脆弱性的主要表现;然后,利用相关系数、LOGIT回归、岭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进行国行体系脆弱性的成因实证,发现测度指标之间存在较重的共线性,回归分析不理想,回归系数较多不显着,实证分析难以诠释国行体系的脆弱性,国行体系的脆弱性存在深层的非市场性的特殊成因;进而,基于我国国情和国行体系的特殊性,进行国行体系脆弱性的深层成因分析,结合成因实证分析的结论,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国行的国有产权制度、政策导向发展、体系内部分工、市场垄断地位,与国家的选择性金融自由化、发展良好的宏观经济,两者共同保证了国行体系的存贷市场稳定性,进而弱化了国行体系的脆弱性,带来了经济积极稳定发展:最后,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构建了我国国行体系的危机预警,并进行了仿真,表明:由于测度指标的发展动态性及所带来的脆弱性临界值的变化性,模型泛化较低,难以在不变训练样本和估计系数的条件下,在长期内对国行体系进行危机预警,而仅能在短期两年内对国行体系的危机进行预测,这样的仿真效果较好。这意味着国行体系的RBFNN危机预警模型,需不断更新和扩充数据,动态化脆弱性测度的临界值,动态化主成分分析与归一化处理,更新与扩充RBFNN的训练样本和权值,实现国行体系短期两年内的危机预警。
李强[9](2006)在《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法律对策探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出口国,因此,2005年全球纺织品配额的取消、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的实现对于中国的纺织品出口而言意义重大。然而,由于中国在入世文件中签署了限制性的条款,中国纺织品出口在2005年之后依然会受到包括纺织品特殊保障措施、特定产品的过渡性保障措施以及确定倾销、补贴时的非市场经济地位认定制度在内的特殊机制的限制;除此之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也愈加强烈。 本文运用比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以与中国纺织品出口相关的国际规则阐释为基础,对比我国有关制度的立法现状,指出了我国在纺织品出口的法律规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2005年发生的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全过程分析,为后配额时代我国应对纺织品出口贸易壁垒提供了一些合理化的法律对策。 经过分析,本文认为:1.合理地理解和适用法律规则是后配额时代我国应对纺织品贸易壁垒的关键;2.我国现阶段在解决纺织品争端问题上存在着法律规则认识和适用上的缺陷;3.我国可采用以下的法律对策来应对纺织品出口贸易壁垒:完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建立其他相关法律制度、引导各方主体合理利用法律和国际规则。
朴恩喆[10](2004)在《WTO框架下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与合作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从1992年中韩正式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关系很密切,但也时有争端发生。为此,研究两国如何保持良好的贸易往来,达到互惠互利,已成为许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在大量查阅分析国内外相关文献、走访有关机构和专家、到实地调研考察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以经济学、国际贸易、产业组织等理论为指导,组合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归纳、因果分析、竞争力指标评价等方法,围绕中韩两国的农业合作问题,从中韩经济交流现状、中韩农业的优势比较、中国加入WTO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影响、中韩农产品贸易合作方案等五个方面,对WTO框架下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与合作模式进行了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准确把握中韩两国的经济交流和农业现状是问题研究的基础,能够为下文的研究提供背景。本文通过考察,采用归纳比较分析方法,从中韩两国整体贸易、投资、农产品贸易等几个方面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剖析,并对中韩两国主要农产品的品种、规模、动向以及中韩两国农业在世界上所处的位置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韩国对中国的贸易总体上是顺差,但在农业贸易方面却为逆差;而中国对韩国的贸易总体上为赤字,但是具体到农产品贸易领域中国却显示为贸易盈余,而且中国农业的规模与比重都比较大,列在世界前位,而相比之下,韩国规模则非常小。 比较分析中韩两国农业的优势是决定中韩两国农业合作方案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从理论上探讨了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方法之后,采用竞争力指标评价方法,从事前和事后对中韩两国的农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和分析。事前评价与影响价格竞争力的因素有关,具体从价格竞争力、非价格竞争力、中韩两国农业条件等三个方面进行;事后评价是通过对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RCA)、市场占有率(Market Share, MS)、双方的农产品贸易结构及具体的农产品进出口品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韩国在一些农产品加工技术及高级农产品方面较有优势,中国在初级农产品与价格竞争力上有比较优势。主要原因是在农产品单位产量及农业机械化、品质与包装、加工等方面,韩国比中国有优势,而中国在土地成本与劳务费用等方面比韩国便宜,因此在价格上比韩国农产品更有竞争力。 本文还从整体上分析了中国加入WTO的必要性、在农业上的主要协议项目以及新设的政府机构,重点从对世界农产品贸易、中国农业及中韩农产品贸易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加入WTO产生的影响及中国的应对政策,并对中国加入WTO一年以来产业整体及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适应能力的提高,预期将受到冲击的一些部门实际上并没有受到冲击,反而发展地比较稳定,其中农产品受到的冲击也没有想像的大。从长期角度看,加入WTO对中国的正面效果远大于负面效果,而且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中韩两国农业交流合作方案是本文最为重要的研究内容。在以上几个部分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合作的基本方向、多种交流途径的建立与强化、加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农产品贸易争端的预防和解决、东亚地区农业合作的加强等几个方面详细探讨了中韩两国农业交流合作的方案。然后,本文对中韩两国各个要素的分析结果及合作模式、中韩农业方面国际产业合作的可能性、中国中西部的对外经济指标、主要国家农业和食品加工业的生产量、中韩贸易结合度指数的变动趋势、韩国的主要农林畜产品的进口现状与中国所占比重、中韩主要农产品的进出口现状等一系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深入的比较、归纳和总结,最后指出中韩两国应建立“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并提出了一个有利于两国增进友谊、防止贸易争端、健全贸易和增进交流的合作方案。 本文创造性的研究在于:运用经济学、贸易等理论,对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深入、系统的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归纳总结了两国之间存在的贸易问题,并探讨了解决的方法;首次对中韩经济交流及农产品贸易现状和农产品优势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中国加入WTO对中韩农产品贸易关系带来的影响,并针对中韩两国加强贸易关系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提出了多方面的新建议。
二、我国农业应对"入世"的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农业应对"入世"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目的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难点及创新之处 |
1.5.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的概述 |
2.1.1 奋斗幸福观 |
2.1.2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 |
2.1.3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 |
2.2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恩格斯的幸福观 |
2.2.2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奋斗和幸福的思想 |
2.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奋斗和幸福的思想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的内容过程和原则 |
3.1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内容 |
3.1.1 树立奋斗幸福的人生目标 |
3.1.2 明确奋斗幸福的人生意义 |
3.1.3 培育奋斗幸福的人生态度 |
3.1.4 提升践行奋斗幸福的能力 |
3.2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的过程 |
3.2.1 自觉树立奋斗幸福认知 |
3.2.2 涵养奋斗幸福深厚情感 |
3.2.3 坚定稳固奋斗幸福意志 |
3.2.4 积极践行奋斗幸福行为 |
3.3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原则 |
3.3.1 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
3.3.2 渐进与长效相统一 |
3.3.3 内化与外化相统一 |
3.3.4 显性与隐性相统一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的问题及成因 |
4.1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的调查 |
4.1.1 调查基本情况 |
4.1.2 调查结果分析 |
4.2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存在的问题 |
4.2.1 未能较好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 |
4.2.2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社会实践内容较少 |
4.2.3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内容和方式创新不够 |
4.2.4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合力不足 |
4.3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重视度不够 |
4.3.2 市场经济下多元文化价值观等消极影响的冲击 |
4.3.3 大学生自身对奋斗幸福观培育意识不强 |
4.3.4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缺乏联动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途径研究 |
5.1 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对奋斗幸福观的认知 |
5.1.1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中的指导地位 |
5.1.2 加强理论学习使奋斗幸福观内化于心 |
5.1.3 增加社会实践使奋斗幸福观外化于行 |
5.2 加强高校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的针对性 |
5.2.1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 |
5.2.2 通过校园文化丰富奋斗幸福观培育形式 |
5.2.3 推进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
5.2.4 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作用 |
5.3 搭建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实践平台 |
5.3.1 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 |
5.3.2 建设高校网络主题网站 |
5.3.3 传承革命精神践行奋斗幸福观 |
5.3.4 协同育人加强校企实践合作 |
5.4 发挥社会合力营造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氛围 |
5.4.1 发挥大众传媒增强宣传力度 |
5.4.2 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导作用 |
5.4.3 加强社会道德和法治文明建设 |
5.4.4 汇聚家庭高校社会等形成社会合力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途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糖业支持政策对中国糖料生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糖业支持政策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
2.1 糖业支持政策的界定 |
2.2 糖业支持政策的经济效应 |
2.3 糖业支持政策对糖料生产的作用机理 |
2.4 糖业支持政策的供给理论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糖料生产及糖业支持政策 |
3.1 中国糖料生产现状 |
3.2 中国糖业政策及其演变 |
3.3 现行糖业支持政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糖业支持政策对糖料生产的影响——总体分析 |
4.1 糖料生产的影响因素 |
4.2 模型设定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4 模型估计及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糖业支持政策对糖料生产的影响——个案研究 |
5.1 以广西作为个案的依据 |
5.2 广西糖业支持政策现状 |
5.3 实证模型设定及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糖业支持政策对糖料生产影响的模拟分析 |
6.1 模拟方法及思路 |
6.2 价格支持政策变化的模拟分析 |
6.3 机会成本变化的模拟分析 |
6.4 糖料生产补贴额变化的模拟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不足之处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与国际化理论基础 |
1.2.1 概念界定 |
1.2.2 国际化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1.4.1 结构安排 |
1.4.2 研究方法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现状与趋势 |
2.1 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 |
2.1.1 起步阶段(1979—1986) |
2.1.2 发展阶段(1987—2000) |
2.1.3 扩大阶段(2001 至今) |
2.2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现状 |
2.3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趋势 |
3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SWOT分析 |
3.1 优势分析 |
3.1.1 区位优势 |
3.1.2 特色产业优势 |
3.1.3 劳动力成本优势 |
3.1.4 宽松的政策优势 |
3.2 劣势分析 |
3.2.1 资金短缺且存在融资障碍 |
3.2.2 企业自身国际化经验缺乏 |
3.2.3 缺乏支持其国际化的土壤 |
3.2.4 资源管理复合性人才匮乏 |
3.3 机遇分析 |
3.4 威胁分析 |
4 国外中小企业国际化特点分析及经验借鉴 |
4.1 欧美中小企业国际化特点分析及经验借鉴 |
4.1.1 特点分析 |
4.1.2 经验借鉴 |
4.1.3 案例:伊诺食品公司的国际化战略 |
4.2 日韩中小企业国际化特点分析及经验借鉴 |
4.2.1 特点分析 |
4.2.2 经验借鉴 |
4.2.3 案例:吉田忠雄的跨国经营之道 |
5 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
5.1 区位选择方面的对策建议 |
5.1.1 以周边发展中国家为发展重心 |
5.1.2 对发达国家的投资为辅 |
5.2 进入方面的对策建议 |
5.3 竞争战略方面的对策建议 |
5.3.1 优化价值链 |
5.3.2 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意义 |
1.1.1 对发展中国家的意义 |
1.1.2 研究视野开阔的理论意义 |
1.1.3 对中国的启示 |
1.2 主要概念阐释 |
1.2.1 外向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
1.2.2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 |
1.2.3 全球化与区域化 |
1.2.4 新加坡 |
1.2.5 东南亚 |
1.3 学术史回顾 |
1.3.1 国外学者关于新加坡经济的研究概述 |
1.3.2 国内学者关于新加坡经济的研究概述 |
1.3.3 新加坡研究中的非经济类文献 |
1.4 逻辑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关于新加坡经济史的研究方法 |
1.4.2 关于以全球化或区域化视角的新加坡研究文献 |
1.4.3 新加坡外向型经济与全球化和区域化研究的思路 |
1.4.4 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
1.5 论题可能的创新点 |
1.5.1 研究的视角和思路 |
1.5.2 分析框架 |
1.5.3 内容的选择 |
第2章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参与全球化和区域化 |
2.1 殖民地经济遗产与独立对新加坡经济的影响 |
2.2 外向型经济发展历程:从1965年至今 |
2.3 外向型经济发展绩效 |
2.4 外向型经济发展动力:参与全球化和区域化 |
2.4.1 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战略 |
2.4.2 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化发展战略 |
第3章 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基石 |
3.1 对国际贸易的依赖与经济发展的脆弱性 |
3.2 对外贸易与国际市场 |
3.2.1 国际贸易商品 |
3.2.2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 |
3.3 新加坡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 |
3.4 对外贸易发展的区域模式 |
3.4.1 增长三角 |
3.4.2 东盟自由贸易区 |
3.4.3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3.4.4 个案:新加坡与美、日、中自由贸易协定 |
3.5 对外贸易政策的发展与区域化的努力 |
第4章 产业发展战略:面向全球化和区域化目标 |
4.1 产业理论和概念 |
4.2 产业结构演变 |
4.3 宏观产业政策变迁 |
4.4 人才战略与外资政策 |
4.4.1 人力资源管理与吸引外资政策统筹设计 |
4.4.2 独立以来的教育发展 |
4.4.3 工业化人才培养战略 |
4.4.4 国际化人才思想和战略与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
4.5 法定机构与政联企业 |
4.6 扶持本国私营企业 |
4.7 金融市场发展 |
第5章 海外投资的区域化战略 |
5.1 海外投资发展概况 |
5.2 海外投资的措施 |
5.3 "向区域进军"战略 |
5.4 中国战略:以苏州工业园为代表的中新战略合作为例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新加坡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全球化与区域化战略 |
6.2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模式 |
6.3 产业政策中的全球化与区域化理念 |
6.4 海外投资在区域化战略中的作用 |
6.5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6.5.1 关于新加坡宏观经济政策挑战的方面 |
6.5.2 新加坡如何处理全球化与区域化二者之间的关系 |
6.5.3 关于广义的产业政策方面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论国际法的拘束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一、论题的提出 |
二、论题的研究意义 |
三、国际法拘束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基本术语与研究范围 |
第一节 基本术语 |
一、约束力、效力、合法性、有效性 |
二、实施、适用、执行与遵守 |
第二节 研究范围与主线 |
一、国内法理学关于法律效力的研究 |
二、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国际法拘束力的来源:理论探讨 |
第一节 国际法理论与学说 |
一、强制执行论 |
二、自然法学派 |
三、实在法学派 |
四、小结 |
第二节 国际关系理论与学说 |
一、权力政治理论 |
二、利益说 |
三、名誉论 |
四、身份论 |
五、政策定向学派 |
六、跨国法律程序学派 |
七、小结 |
第三节 本章小结:国际法的拘束力依据 |
一、法律拘束力的内涵和外延 |
二、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同一问题,两个视角 |
第三章 国际法拘束力的要件——应然的国际法拘束力探讨 |
第一节 国际法拘束力的实质要件 |
一、国际法的法律性 |
二、国际法的正当性 |
第二节 国际法拘束力的形式要件 |
一、国际法的民主性 |
二、国际法的科学性 |
小结:国际法的规范内容及其创制程序与拘束力 |
第四章 国际法拘束力的界限与程度——国际法的位阶与相对规范化理论 |
第一节 国际法规范的位阶:静态的效力差别 |
一、法律位阶与国际法位阶 |
二、国际法是否存在位阶:实然的分析 |
三、位阶理论与国际法的拘束力:国家意志在国际立法中的限制 |
四、结论及启示 |
第二节 国际法的相对规范化:动态的效力变化 |
一、国际法相对规范性理论 |
二、"高级规范"与国际法的拘束力 |
三、"泛化规范"与国际法的拘束力 |
小结:规范相互影响下的国际法效力 |
第五章 国际法拘束力的实现机制——国际法遵守的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
第一节 国际法遵守的理论研究 |
一、产生背景:国际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对国际法的改变 |
二、主要学派 |
三、小结:遵守学派的方法论 |
第二节 国际法遵守的制度发展 |
一、国际法实施制度的进化:规范结构的变化 |
二、国际法实施制度的新发展:实施机制的系统化 |
三、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一节 国际法拘束力发展及其趋势 |
一、理性与意志的并重 |
二、形式与内容的兼顾 |
三、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平衡 |
四、法律与其他社会规范的互补 |
五、救济到管理的转变 |
第二节 完善国际法的拘束力的建议 |
一、透明化 |
二、机制化 |
三、民主化 |
四、规范化 |
五、国家的执行力 |
六、治理的有效性 |
第三节 中国的角色定位 |
一、守法者:遵守国际法 |
二、重法者:积极利用国际司法机构 |
三、适法者:适应国际法拘束力新变化 |
四、立法者:参与国际法制定 |
五、管理者:非制裁方式的法律化 |
六、改革者:谨慎的推动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1.2 相关研究状况 |
1.2.1 国别研究中的中欧关系 |
1.2.1.1 以中国为例 |
1.2.1.2 以欧盟为例 |
1.2.2 案例研究中的中欧关系 |
1.2.3 互动进程中的中欧关系 |
1.2.4 小结 |
1.3 研究对象说明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1.3.2 研究对象概况 |
1.3.2.1 中国概况 |
1.3.2.2 欧盟概况 |
1.4 基本框架及主要内容 |
第2章 理解中欧关系的主要理论视角 |
2.1 新现实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
2.1.1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
2.1.2 国际合作的限制因素 |
2.1.3 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
2.1.4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
2.2 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
2.2.1 权力与复合相互依赖 |
2.2.2 国际合作的限制因素 |
2.2.3 国际制度与合作路径 |
2.2.4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
2.3 国际关系的社会理论(一):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观 |
2.3.1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建构主义 |
2.3.1.1 崛起于"新-新"辩论的建构主义 |
2.3.1.2 常规建构主义及其代表人物 |
2.3.1.3 国际关系的理念主义路径 |
2.3.2 建构主义的国际合作路径 |
2.3.2.1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
2.3.2.2 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
2.3.3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
2.4 国际关系的社会理论(二):英国学派的国际合作观 |
2.4.1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英国学派 |
2.4.1.1 一个"非美国"学派的前途 |
2.4.1.2 作为社会形态的国际关系 |
2.4.1.3 区别于美国学派的属性 |
2.4.2 英国学派的国际合作路径 |
2.4.2.1 国际合作的可能性 |
2.4.2.2 国际社会里的合作动力 |
2.4.2.3 国际合作的实现路径 |
2.4.3 对中欧关系的适用性评估 |
第3章 另一种解读视角:社会化、身份建构与中欧关系 |
3.1 主流理论的启发与解释困境 |
3.2 一种社会学取向的分析路径 |
3.3 重要概念界定 |
3.3.1 国际体系:作为社会系统的结构 |
3.3.2 国际体系单元:作为社会人的国家 |
3.3.3 单元互动的双向度路径:社会化过程与身份互构 |
第4章 中欧合作的起步与磨合期:1975-1989 |
4.1 1975年前的交往简史 |
4.1.1 在两极国际格局下 |
4.1.2 启航中的缓慢进展 |
4.1.3 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
4.2 "第16号北约成员"? |
4.2.1 尼克松访华的铺垫意义 |
4.2.2 重塑"三个世界"理论 |
4.2.3 反苏统一战线下的合作 |
4.3 独立的外交政策 |
4.3.1 成为禁忌的"三个世界"理论 |
4.3.2 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4.3.3 改革开放与中欧合作 |
第5章 中欧合作的挫折与新动力:1989-1995 |
5.1 天安门事件及其后果 |
5.1.1 突如其来的打击 |
5.1.2 缓慢复苏与新动力 |
5.1.3 "阿喀琉斯之踵"? |
5.2 直面后冷战时代 |
5.2.1 找寻出路的中国 |
5.2.2 加快统一的欧洲 |
5.3 90年代中期的大跨越 |
5.3.1 直线上升的交流互动 |
5.3.2 第一份对华政策文件 |
第6章 中欧合作的提升与强化:1995-2005 |
6.1 与全球经济共生 |
6.1.1 中国的入世梦想 |
6.1.2 欧盟的"一点帮助" |
6.1.3 欧盟的中国崛起观 |
6.2 中欧的政治接触 |
6.2.1 欧盟对华政策文件 |
6.2.2 中国-欧盟政治对话 |
6.2.3 中国对欧政策文件 |
6.3 合作的战略性路径 |
6.3.1 中国:世界威胁还是好公民? |
6.3.2 欧洲经验与中国的和平发展 |
6.3.3 伊拉克战争与大国关系 |
第7章 社会化与中欧合作——从体系向度再释中欧关系 |
7.1 适应新的国际体系 |
7.1.1 国际体系变迁的显着特征 |
7.1.2 中国:经济崛起与国际社会的责任意识 |
7.1.3 欧盟:联合自强与国际社会的民事力量 |
7.2 习得国际社会规范 |
7.2.1 规范内化的三个进阶 |
7.2.2 中国:从体系外到体系内 |
7.2.3 欧盟:从内部化到国际化 |
7.3 一个案例:从亚欧会议的制度化特征看中欧关系 |
7.3.1 亚欧会议的制度特征 |
7.3.2 亚欧会议机制对区域合作的意义 |
7.3.3 亚欧会议机制对中欧关系的意义 |
7.3.4 小结 |
第8章 身份认同与中欧合作——从互动向度再释中欧关系 |
8.1 中欧身份关系假设 |
8.1.1 意识形态对手 |
8.1.2 利益相关者 |
8.1.3 竞争对手 |
8.1.4 学习榜样 |
8.1.5 战略伙伴 |
8.2 影响中欧合作身份的因素 |
8.2.1 客观性因素的影响 |
8.2.2 中欧集体身份评估 |
8.3 中欧合作的身份演变历程 |
8.3.1 中欧身份关系的演变 |
8.3.2 中欧身份认同的小结 |
第9章 结束语 |
9.1 观念与身份对于中欧关系的影响 |
9.2 客观认识中欧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9.3 未完成的使命与潜在的探究空间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2章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现状 |
2.1 旅游服务贸易概述 |
2.2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及特征 |
2.3 目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章 构建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 |
3.1 构建旅游业国际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 |
3.2 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
第4章 制约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因素 |
4.1 要素条件与旅游服务贸易 |
4.2 需求状况与旅游服务贸易 |
4.3 相关和支持产业与旅游服务贸易 |
4.4 企业机构、战略和竞争状态与旅游服务贸易 |
4.5 政府、机遇与旅游服务贸易 |
第5章 提高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
5.1 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 |
5.2 强化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8)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危机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拟达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 |
1.2.1 本文拟达的创新 |
1.2.2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银行脆弱性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2.1 国外关于银行脆弱性的非系统性成因研究 |
2.1.1 企业角度的金融脆弱性假说 |
2.1.2 银行角度的安全边界说 |
2.1.3 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说 |
2.1.4 银行脆弱性非系统性成因的其他理论进展 |
2.2 国外关于银行脆弱性的系统性成因研究 |
2.2.1 宏观经济动荡对银行业脆弱性的影响 |
2.2.2 过度的金融自由化引致的脆弱性 |
2.3 国内关于银行脆弱性的表现与弱化对策的研究 |
2.4 国内关于银行脆弱性的成因分析 |
2.5 国内关于银行脆弱性的成因实证分析 |
2.6 国内关于银行危机预警的分析方法 |
2.7 评述 |
第3章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测度与表现 |
3.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测度 |
3.1.1 银行体系脆弱性测度的指标选取与处理方法 |
3.1.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测度函数分析:1985~2007 |
3.1.3 f_T测度指标的选取和归类与指标的数据表 |
3.1.4 度量1985-2007年的资本开放度与三大类的权重 |
3.1.5 f_T的测度结果 |
3.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表现 |
第4章 国有控股银行体系脆弱性的成因实证分析 |
4.1 计量模型与解释变量的选取 |
4.2 数据处理过程 |
4.3 相关矩阵分析指标体系 |
4.3.1 相关矩阵分析进行三大类指标内部的相关系数 |
4.3.2 相关矩阵分析进行三大类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 |
4.4 类内回归估计与结果分析 |
4.4.1 Logit回归分析脆弱性与可控财务指标 |
4.4.2 Logit回归分析脆弱性与宏观经济动荡指标 |
4.4.3 Logit回归分析脆弱性与金融自由化指标 |
4.4.4 小结 |
4.5 国行体系脆弱性的成因实证与分析 |
4.5.1 实证回归分析国行体系脆弱性 |
4.5.1.1 岭回归分析国行体系的脆弱性 |
4.5.1.2 偏最小二乘法(PLS)回归分析国行体系脆弱性 |
4.5.2 国行体系脆弱性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5章 国有控股银行脆弱性的深层成因分析 |
5.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脆弱性的非系统性成因分析 |
5.1.1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脆弱性的非系统性的一般成因 |
5.1.1.1 不平衡的银行体系所带来的问题 |
5.1.1.2 不完善的信用体系 |
5.1.1.3 外资银行的进入 |
5.1.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脆弱性的非系统性的特殊成因 |
5.1.2.1 国家政策导向形成国有控股商业银行独大 |
5.1.2.2 国有产权制度缺陷所带来的后果 |
5.2 国有控股商业银行脆弱性的系统性成因分析 |
5.2.1 宏观经济动荡与银行业脆弱性 |
5.2.2 过度的金融自由化与银行业脆弱性 |
5.2.2.1 金融自由化 |
5.2.2.2 金融自由化的体现与银行业脆弱性 |
5.3 小结 |
第6章 基于RBFNN构建国有控股银行体系的危机预警 |
6.1 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模型 |
6.2 基于RBFNN的国有控股银行危机预警构建 |
6.2.1 原始数据的相关处理 |
6.2.2 RBFNN相关函数简介与执行源代码 |
6.2.3 预警模型的运行结果与仿真检测 |
6.3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1指标体系的原始数据及原始数据换算值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法律对策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章 纺织品贸易的一体化与中国纺织业 |
第一节 国际贸易自由化与纺织品贸易的一体化 |
第二节 纺织品贸易一体化的历程 |
第三节 纺织品贸易一体化对中国纺织业的影响 |
第二章 后配额时代的中国纺织品贸易壁垒及相关国际法律规则分析 |
第一节 综述 |
第二节 与特殊保障措施有关的法律规则 |
第三节 与反倾销有关的非市场经济认定制度 |
第四节 与技术性贸易壁垒有关的法律规则 |
第五节 WTO争端解决机制 |
第三章 我国纺织品出口法律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一节 与纺织品出口相关的对外贸易法律制度 |
第二节 其他相关的法律制度 |
第四章 中欧、中美纺织品争端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中欧、中美纺织品争端概况 |
第二节 对中欧、中美《备忘录》的利弊分析 |
第三节 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背后--对贸易争端原因的政治经济分析 |
第四节 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的法律规则分析 |
第五章 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的法律对策 |
第一节 完善纺织品出口贸易法律制度 |
第二节 其他相关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第三节 合理地利用法律和国际规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10)WTO框架下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与合作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中韩经济交流现状 |
2.1 中韩贸易现状及趋势 |
2.2 中韩投资现状及趋势 |
2.3 中国对韩国贸易赤字原因 |
第三章 中韩农业比较分析 |
3.1 国际竞争力概念与分析方法 |
3.2 中韩农林畜产品贸易情况 |
3.3 中韩农业在世界的位置 |
3.4 中韩农产品竞争力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加入WTO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4.1 中国加入WTO概要 |
4.2 中国农业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对中韩农产品贸易的影响 |
4.3 对中国加入WTO一年的评价 |
4.4 分析结果 |
第五章 中韩农业交流合作模式及建议 |
5.1 合作的基本方向 |
5.2 多种交流途径的建立与强化 |
5.3 加强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
5.4 农产品贸易争端的防止与解决 |
5.5 加强东亚地区的农业合作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我国农业应对"入世"的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奋斗幸福观培育途径研究[D]. 李坤鹏.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1(09)
- [2]糖业支持政策对中国糖料生产的影响[D]. 杨旭.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3]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国际化研究[D]. 周文娟. 贵州财经大学, 2016(04)
- [4]独立以来新加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全球化与区域化视角[D]. 郭建军. 云南大学, 2012(08)
- [5]论国际法的拘束力[D]. 潘德勇. 武汉大学, 2011(05)
- [6]中国与欧盟:一种集体身份动态系统的建构主义分析[D]. 周秋君.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7)
- [7]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D]. 许晓鑫. 吉林大学, 2010(09)
- [8]国有控股商业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危机预警研究[D]. 周瑞辉. 南昌大学, 2009(S1)
- [9]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法律对策探析[D]. 李强. 兰州大学, 2006(09)
- [10]WTO框架下中韩农产品贸易前景与合作模式研究[D]. 朴恩喆. 中国农业大学, 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