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理论的开拓性贡献(论文文献综述)
赵怡君[1](2021)在《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历史贡献研究》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从其历史的发展进程可以看出先后经历了从简单普及到先进的知识分子们有意识地进行大范围的传播,进而到知识理论宣传与中国的国情、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的几个发展阶段。众多的马克思主义者在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中不断地进行着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从而扩大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以其科学的理论为指导并有效地解决革命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从而提高了马克思主义的实用性,不断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研究并深刻总结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历史贡献能够对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提供一系列颇具指导性的宣传新路径。瞿秋白在马克思主义早期的传播史上发挥着不可小觑的推动作用,他首次系统地将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相结合,提倡人民群众从整体上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的思想理论建设提供了充足的思想原料;瞿秋白还深入研究并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结合当时中国的具体国情,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人所走的革命道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也为之进行着不懈的奋斗,进而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事业的发展;瞿秋白还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并改变着中国早期的一大批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与信仰,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影响力,发展并壮大了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队伍。本篇论文分为五大章节。第一部分绪论介绍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介绍瞿秋白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第三部分阐述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活动,包括赴俄采访学习、创办革命刊物、翻译马克思主义着作等。第四部分论述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历史贡献,包括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等。第五部分介绍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历史经验和启示,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遵循。
孙珊[2](2021)在《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上海,作为工人阶级的发祥地和中国共产党组织的诞生地具有重要的代表性意义。选取上海区域作为个案,在翔实的史料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理论基础、历史背景、实践进程以及传播的主体、载体、途径、内容等,归纳总结了上海地区早期传播的特征与启示,阐述了上海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进程中的地位影响及其在中国革命面貌改观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以上对于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启示。上海地区具备得天独厚的经济政治环境、思想文化生态、工人阶级基础等条件,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创造了中国其他地区未能提供的区域优势,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播种、开花、结果成为近代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芸集在上海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引介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剩余价值、阶级斗争以及苏俄革命建设、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列宁主义等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广泛而深入的传播立下汗马功劳。尤其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识分子积极投身马克思主义传播活动,从纷然杂陈的主义中选择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改造和救国救民的思想武器,开启了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上海工人运动和中国革命的探索之路,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地位演进产生了深刻影响。简言之,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实践,推动了诸多“开疆拓土”般事件率先在上海发生,如首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首部中国共产党宣言的起草、首个社会主义青年团和新型工会组织的诞生、“外国语学社”“上海大学”等培养革命干部学校的涌起、担任中共一大等重要会议的召开地以及13年的中共中央驻地等,取得了卓越的传播效果和辉煌的历史成就。故而,上海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伟大历程的起点,是当仁不让的中国“红色之城”和中国共产党“初心之地”。基于传播学理论,结合历史文献学、区域史学、传播学等研究方法,对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进行整体性研究,分析归纳了传播进程中呈现的显着特征,具体表现为传播主体的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传入渠道的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传播内容的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传播途径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传播过程的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等,彰显了上海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引领开拓性品质。诚然,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和探索经验缺乏,马克思主义在上海地区的早期传播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历史局限。譬如在传播内容上,上海早期传播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还较为肤浅,理论准备有所欠缺;在传播载体途径上,多重传播方式的综合作用虽使得马克思主义得以广泛传播,但通过报刊、着作、演讲集会、平民夜校等途径学习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毕竟是少部分工农群众,有机会参加夜校的工人数量极少,且工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传播深度和广度上尚有欠缺;在传播话语上,虽早期传播者注重理论的通俗化、口语化传播,但还存在力度不够、尚未满足民众需求等状况。然而瑕不掩瑜,历史局限的存在固然不能遮挡或否定上海地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发挥的突出作用以及取得的辉煌成就。上海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的地区之一,为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回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历程,更为明晰其作出的开创性历史贡献:极大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促进马克思主义成为五四运动以来中国现代思想史上影响最巨大、成果最为丰硕的思想文化,为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精神支柱和现代文化体系的初步建立奠定基础;培育了一大批马克思主义者,促进上海工农学运动的发展,推动了党团组织的建立,指导引领了中国其他地区的传播活动及其党团组织建立,彰显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重逻辑的辩证统一。在总结影响、特征、效果和局限的基础上,从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等方面提炼并阐述了早期传播所带来的现实启示。概言之,从初心之地上海探寻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和逻辑必然,为巩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历史依据与学理支撑,是继承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路径探索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丁红岩[3](2021)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征程的开创阶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恒久发展的源头所在,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元素和基本经验。在异常艰辛的革命斗争中,早期共产党人积极传播、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尝试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并初步形成了一系列思想成果,写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研究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探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逻辑、发展历程,深刻理解其理论成果,可以帮助我们重现这一阶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立体图景,深化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创性意义的认知,澄清一些人对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的误差和偏颇。与此同时,对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的探寻和总结,能为我们推进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智力支持和思路启示。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特定的条件和基础上生成的。20世纪初,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统治下,中国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全面觉醒,急于“救亡图存”的中国人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这一强大的理论武器;与此同时,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与弊端充分暴露,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重心东移,中国早期共产党人在两制并存的复杂局势下经过反复的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党之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人关注和学习了马克思、恩格斯等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化”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经验,并结合中国实际萌生了“相结合”的思想意识;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理渊源、社会理想、价值目标、实践理性等多方面的融通契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终能够顺利推进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经历了准中国化、正式开启、艰辛推进三个阶段。五四运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开启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进步社团不断涌现,马克思主义者队伍日益强大,工人阶级逐渐觉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组织主体、思想主体、阶级基础逐渐完备。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和使命,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国共合作后,在不断总结国民大革命正反两方面经验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认识逐步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艰难中曲折发展。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相对丰硕的理论成果。虽然此时中国共产党刚刚创建,但是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中国共产党人努力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对关乎革命前途和命运的社会性质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动力、对象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妇女解放问题等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理论成果。尽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有些问题的认识相对青涩,理论阐述尚待提升,但是这一时期的理论思考构筑了新民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雏形,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准备了丰厚的思想养料。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它开启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征程,奠定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基石,铺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基础,推进了中国革命领袖主体的生成。总体看来建党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解决了“举什么旗”和“建什么党”的问题。新时代我们要不断汲取建党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经验和智慧,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理论自信、强化问题意识、树立世界眼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结合,在创新发展中实现筑梦伟业。
周龙燕[4](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瞿秋白哲学思想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前,由于资料搜集的困难和政治形势因素的影响,学界关于瞿秋白哲学思想研究的成果十分有限。真正对瞿秋白哲学思想进行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40年来,瞿秋白哲学思想的研究走过了从简单梳理、简要评述到研究广度不断拓宽,研究深度不断深化的历程。从当前研究现状来看,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学术界继续深入探讨。
付甜甜[5](2020)在《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20年代初至延安文艺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从理论模仿、照搬到结合中国实际最终实现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外源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每个参与其中的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更离不开各种文艺组织、刊物等的推动。座谈会前,以组织形态为划分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社团时期(1921年至1930年,主要以文学社团为平台的传播时期)、“左联”时期(1930年至1936年,主要以“左联”为依托传播与发展的时期)、延安文艺前期(1937年至1942年,依托多种类型组织的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组织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包含优点也有局限性。不同阶段的组织形态之间也有内在的关联,下一阶段的组织方式既有对上一阶段的继承也有发展,它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问题。但无论是发展还是问题,又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在这种组织形态的更替与演进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成为组织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团时期,共产党人主要以个体身份有限地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基本上没有介入这一过程;“左联”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其主导下的群众性文学组织——“左联”参与到这一进程,但受到客观条件的极大限制,尤其是在“左联”后期,党组织与“左联”一度失去联系;延安文艺前期,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领导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但此前党与文艺组织间松散的联结关系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的局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历史条件限制,介入与领导不够;二是因缺乏经验及党内的错误思想,造成了一些失误。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主要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文学社团作为本时期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集团性的论战方式、激进的论战策略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文坛的关注,为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论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文学社团集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于一体,社团内的理论家与当下文坛、文本紧密联系,理论与文学实践互动,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从开始就带有一种实践性品格;论战过程中各社团为了寻找有利于自身的理论武器做了大量的译介工作,为此后他们实现联合、成立“左联”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局限性也客观存在:身处在社团中的理论家难以改变的、基于社团利益的先在立场,使得他们在提倡某种理论时,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甚至误解、扭曲,导致理论的偏狭、偏激;文学社团作为一种群体组织,其群体行为在思维以及决策上的特点,助长了“左”的倾向,压抑了左翼文学内部多元化观点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留有封建宗法组织的痕迹,为了标榜自己的观点而导致门户之见,忙于无谓论争与内耗,未认真进行学理辨析,不利于学术问题的探讨。从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本时期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初步的、稚嫩的且有很大片面性。“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以群众性文艺组织“左联”为具体依托。“左联”与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相比既有一些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共性在于:在社团生存方式上,他们都采取激进的、对外论战的生存策略;在人事关系上,普通盟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以刊物作为联结的纽带。不同之处在于:从立场上看,“左联”成立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立场的一致,而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基本都是同人社团,更多是以文学观点、趣味的一致作为集合的因素;从组织结构来看,“左联”比普通文学社团结构更为严密,且多了一个机构——党团。“左联”的优势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它将文坛上的左翼文艺团体以及个人都收入麾下,结束了左翼文坛论争不断的混乱局面,保存并壮大了左翼文艺力量。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初步的中国化。“左联”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左联”内部有两个领导核心一一党团与鲁迅,这两个核心之间因“左联”后期“联络人”的不确定性以及非面对面的交往模式而导致沟通不畅,不利于“左联”文艺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次,“左联”是一个以社团间联合为主导的新型文学组织,这使得“左联”的组织基础薄弱,内部思想分歧并不时论争,造成了内部的分裂与隔阂;最后,“左联”是“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成员,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左的、机械主义的倾向也对“左联”有着直接的影响。延安文艺前期,国内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这里获得了相对自由多元的发展空间。因此座谈会之前,各种类型的文艺组织蓬勃发展。粗略地划分,这些文艺组织包含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由结社的知识分子型文学社团、一类是以文艺演出为主的文艺团体。前者主要继承了国统区的左翼文艺传统,后者则承继苏区文艺而来。这些蓬勃发展的文艺组织部分地克服了“左联”后期所出现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本时期组织形态上的最大特点是党的高层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指导。但是座谈会之前的文艺组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数量大、种类多、层次丰富,但是没有一个核心的领导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就造成文艺组织各自为政,莫衷一是。各文艺组织虽然明确文艺活动的大方向,但是对具体文艺问题的理解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第二,《讲话》前文艺活动总体上是在一种比较自由的氛围内开展,这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战时敌我斗争的情况下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一些文艺团体内部过于散漫、缺乏纪律性与集体意识、个人主义严重等。这就影响了文艺活动的深入,甚至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都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讲话》形成的重要背景。结语部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总结《讲话》前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特点及这种特点对理论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次,梳理了三种组织形态下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子命题的推进。这实际上是对论文主题进行另一个视角的解读;最后,总结了《讲话》形成的背景以及《讲话》作为文艺理论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孙宜坤[6](2020)在《大革命时期瞿秋白的理论贡献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瞿秋白不仅是共产党优秀的领导人、革命家,更是卓越的理论开创者。他用短暂的一生在大革命时期做出的璀璨贡献不仅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更是成就了党的伟大革命事业。他奉献一生创造出的理论,为党在幼年时期的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他的理论贡献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他发挥自身的潜能,在充分掌握唯物辩证法和把握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得出的。在新视野和新思想得到开拓和激发后,他以大无畏的心态前往苏俄,探寻解救社会的真理,在苏俄经过刻苦的学习生活,比较成熟地掌握了马列主义相关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封建社会和宗法制度进行批判式的反思,加上经过革命运动的洗礼,又在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中不断汲取经验和教训,最终开创出了具备中国特色的理论成就。本文对瞿秋白理论贡献的论述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瞿秋白理论贡献形成的历史条件,主要包括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近代社会的动乱,促使他对社会进行理性的思考;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爆发改变了瞿秋白学习的对象,引起了他对社会主义的关注。赴俄考察学习提高了他的理论水平,并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完成了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第二部分主要是关于瞿秋白在大革命时期理论贡献的主要内容,在熟练掌握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以及唯物辩证方法的基础上,瞿秋白创造出许多令人侧目的理论成就,在分析帝国主义侵略的深层原因中明晰了中国国情和革命的性质、前途,又在与国民党右派的斗争中论证了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五卅运动和北京屠杀等一系列事件,让他体会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无产阶级拥有自己的武装和建立统一战线对革命前途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主要是关于瞿秋白理论贡献的意义,主要从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两方面来论述。瞿秋白在大革命时期的理论贡献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先河,成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理论源泉。研究瞿秋白的理论贡献对于继续推进当今改革建设的工作,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文轩[7](2020)在《论瞿秋白的文化观及其现实启示》文中研究表明中共十八大以来,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设具有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文化建设自古以来都坚持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原则。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各个方面的建设和发展。在诸多领域中,文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这是由于文化是民族之魂,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印记。回顾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文化建设道路的探讨,瞿秋白做出了很多贡献。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在其短暂的革命生涯中,他的思想理论给当时的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经验。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内较早地较为系统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思想家之一。在从事革命实践活动之余,他还为中国革命的出路提出宝贵的理论并进行大量宣传,以及文学创作和评论,留下五百余万字的着作,这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遗产。瞿秋白的思想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本文从文化的视角来研究瞿秋白。第一章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关于瞿秋白文化思想研究的现状,第二章介绍瞿秋白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研究他的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指出瞿秋白文化思想之所以能够产生的社会大环境,介绍瞿秋白青年时期思想由矛盾的二元人生观逐渐转向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转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艰难转变历程。进一步文章介绍了瞿秋白前往苏联担任记者时的所见所闻。简要概述瞿秋白回到中国后的革命生涯。第三章首先对“文化观”一词在本文所指的内涵做一简要阐述,紧接着介绍瞿秋白文化观的主要内容,主要包含瞿秋白对“文化”一词的解释、瞿秋白对东西方文化的解读、瞿秋白面向人民大众的教育思想、瞿秋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以及瞿秋白的意识形态建设理论五个部分。随后,文章分析了瞿秋白文化观所具有的创新性、革命性,实践性,大众化的特点,并尝试分析瞿秋白文化观的三个局限性,包括瞿秋白对“文化”一词的片面解读过分强调意识形态和阶级对立。第四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瞿秋白文化观的历史价值,分析了瞿秋白苏联执行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以及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贡献。第二部分论述了瞿秋白文化观的有益成分如何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做出应有的贡献,主要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借鉴瞿秋白的文化观中的优秀成果,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论述结合,推动中国文化创新,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弘扬红色革命文化。
蒋星星[8](2020)在《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研究》文中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相结合并构建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离不开一大批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努力。在这一群体之中,瞿秋白不仅是较早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之一,而且是比较系统地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家。在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之前,瞿秋白的思想也经历了一番复杂而曲折的求索过程。从苏联回国后,他以苏俄马克思主义为主要思想资源,全面系统地向国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一方面,瞿秋白从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个方面对辩证唯物主义进行了创造性阐释,开创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中国话语。另一方面,他又从劳动与生产理论、社会结构论、社会意识论、历史工具论四个方面对唯物史观进行了系统阐释。可以说,瞿秋白第一次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整体性传播。在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瞿秋白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思想武器,与当时的东方文化派、胡适实用主义、戴季陶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坚决斗争,扞卫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与此同时,瞿秋白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分析与研究中国国情、中国革命性质、农民问题、武装斗争等一系列中国革命的实践问题,开启了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初步探索。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探索,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当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同时对后来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也有着重大影响。瞿秋白“为改造社会而求真理”,以自己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道路作了初步的哲学表达。正因如此,对于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瞿秋白也有着重要的方法论启示作用,即坚持一切从“中国问题”的实际出发;保持“规范”与“描述”的有机统一;实现世界的“同”与中国的“异”的双向融合。
陶玉婷[9](2019)在《蔡和森与瞿秋白党史研究之比较》文中研究说明中共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简称,是中国共产党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诞生以来发展的全过程。党史研究就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史实内容,对其进行探索、分析的研究。蔡和森与瞿秋白都是思想性比较强的早期中共领导人,对党史研究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蔡和森与瞿秋白对中共党史的研究进行对比,分析其原因、意义和现实启示。文章的第一部分对蔡和森与瞿秋白的生平经历作了简单介绍,阐述他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地位,说明他们对中国共产党发展进程的关注程度、在党史研究上的主要成就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发展和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文章的第二部分则从三个方面阐述蔡和森与瞿秋白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原因:一是地域文化的影响:蔡和森深受湖湘文化的影响并有幸留学法国,受到先进的无产阶级方面的教育;瞿秋白也不缺吴文化的熏陶,之后,他更是作为记者探访俄国与众不同的新制度,为救国寻出路。二是探索中国共产党革命道路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发展的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需要总结自身的经验,吸取教训,从而为前进的方向点一盏明灯。三是蔡和森与瞿秋白个人修养的提升:二者都具备较高的理论敏锐性和深厚的历史责任感,有能力也有意愿为祖国的独立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文章的第三部分分析、总结蔡和森与瞿秋白党史研究的相同之处。他们的研究具有相同的基本立场和方法: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坚持党史研究的实事求是、坚持为革命实践服务;具有相似的党史研究观点:强调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论联合战线的重要性、批判党内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文章的第四部分就是对比二者的不同点,分析出蔡和森与瞿秋白在研究视角上有所侧重:蔡和森注重多维度研究早期中共党史、瞿秋白注意把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相联系;二者也在研究内容上有所偏重:蔡和森重点关注党内思想整顿、瞿秋白注重研究党的武装斗争。文章的第五部分是在蔡和森与瞿秋白的党史研究中探索二者的贡献:他们为中共党史研究的初步奠定献出一份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指导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也给予当今的党史研究者以启示:研究党史需要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方法、在现实的需要中平衡政治与学术的关系。
刘小红[10](2017)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指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之后,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界融合中西两种视界,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立场、观点、方法融入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研究领域,构建马克思主义新文化的艰难历程。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李大钊、陈独秀、郭沫若、毛泽东、李达、瞿秋白、艾思奇、吕振羽、翦伯赞、鲁迅、周扬、胡风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建构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体系。本文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源起,发展历程,基本经验和历史作用,从学术史角度深化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新思路。论文研究发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奠定了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其发展历程呈现出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是1919年——1930年,在中外文化思想碰撞,现代学术思想萌生,多元文化思潮并立的历史境遇中,马克思主义的兴起及其引发的学术界和政治界的震动。第二阶段是1930年——1935年,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全面开启。第一次发生大革命失败后,以李达为代表的一些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开始认识到中国革命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故而开始专注于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在郭沫若开创性地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历史研究之后,受到启发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在各学科领域展开了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研究,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等研究成果。这一阶段的研究尽管在后来看来存在诸多缺陷,然而其在马克思主义学术史上的奠基意义却是不容小觑的。第三阶段是1935年——1938年,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学术发展深度融合。这一阶段总体来说是一个反思阶段,充分认识到第一阶段的诸多问题并予以克服。这一阶段的最大收获是在哲学领域毛泽东撰写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两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标志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进入深度发展阶段。第四阶段是1938年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成熟阶段。1938年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论断之后,学术界掀起了“学术中国化运动”,深入探寻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含义、可能性及如何实现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进入自觉发展的成熟阶段。此时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的各领域都基本实现了体系化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结构成型。论文从总体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对中国现代学术发展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产生的重大历史作用。研究总结了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并提出其现实启示,即要坚持民族化和现实化,消解权威、不断创新的独特治学思路,形成高素质的理论队伍,在党的领导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多样化发展态势。这些基本经验对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命题内在地包含了中西文化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关系,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学术与政治关系等一直困扰学术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是妥善处理甚至超越这些学术难题的成功典范。因此,这一命题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并值得学术界进一步深入探索。
二、论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理论的开拓性贡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理论的开拓性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1)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历史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缘起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2 瞿秋白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背景 |
2.1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俄国因素 |
2.1.1 十月革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 |
2.1.2 共产国际提供政治及经济方面的支持 |
2.2 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中的国内因素 |
2.2.1 五四运动彰显出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 |
2.2.2 各种思潮的论战推动马克思主义早期的传播 |
2.2.3 先进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
3 瞿秋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活动 |
3.1 建党前期的活动 |
3.1.1 参加“五四”运动 |
3.1.2 加入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
3.2 建党期间的活动 |
3.2.1 赴俄采访学习 |
3.2.2 担任东方大学翻译与助教 |
3.2.3 加入俄共(布)党组织 |
3.3 建党后期的活动 |
3.3.1 创办革命刊物 |
3.3.2 翻译马克思主义着作 |
3.3.3 建立上海大学 |
4 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历史贡献 |
4.1 推进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 |
4.1.1 系统阐释唯物辩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 |
4.1.2 系统阐释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
4.1.3 系统阐释唯物史观的社会结构论 |
4.2 科学分析了当时中国的基本国情 |
4.2.1 指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
4.2.2 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构成 |
4.3 正确认识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
4.3.1 明确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
4.3.2 重视农民问题和领导农民革命 |
4.3.3 注重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
4.4 影响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与选择 |
4.4.1 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
4.4.2 丰富了李达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体系内容 |
4.4.3 为艾思奇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新的角度 |
5 瞿秋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经验及启示 |
5.1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5.1.1 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着作 |
5.1.2 准确把握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新思想 |
5.2 以人民为中心传播马克思主义 |
5.2.1 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群众头脑 |
5.2.2 坚持走群众路线 |
5.3 推动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与时俱进 |
5.3.1 创新传统大众传媒的使用方式 |
5.3.2 利用新兴媒体丰富传播方式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与价值 |
二、国内外主要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现有成果述评及努力方向 |
三、关键概念的界定 |
(一)马克思主义 |
(二)早期传播 |
四、研究框架与内容 |
(一)基本分析框架 |
(二)具体篇章结构 |
五、研究思路、方法与可行性分析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行性分析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理论溯源和历史背景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学理阐释 |
一、“物质承担者”满足马克思主义国际化品质要求 |
二、“报刊优势”提供马克思主义政治传播的可靠平台 |
三、“主客兼具”创造了列宁灌输理论的实现条件 |
四、传统文化的契合特征及变革性内涵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政治经济环境 |
一、政治斗争传统与政党活动中心的生成 |
二、近代工业崛起与思想舆论重镇的塑造 |
三、租界“缝隙”与新思想传播空间的开拓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思想文化生态 |
一、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潮流的掀起 |
二、“移民”城市与思想自由生态的形成 |
三、新型知识分子与传播群英的荟集 |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阶级基础 |
一、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及独特优势 |
二、工人阶级悲惨境遇与变革社会诉求 |
三、工人阶级意识增长及其政治斗争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民众心理 |
一、反帝反封建的双重诉求 |
二、“以俄为师”的心理趋向 |
三、“趋新求变”的改造心态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轨迹与实践进程 |
第一节 作为异质文化“新学说”的引入介绍(1899-1916)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登场” |
二、辛亥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上海的介绍 |
三、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引介的内容及特征 |
第二节 作为解决问题“新思潮”的广泛传播(1917—1921.06) |
一、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传播道路的开启 |
二、五四运动与上海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心地位的形成 |
三、社团兴起、主义崛起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流行 |
四、思想界“论战”与马克思主义在上海话语权势的建立 |
第三节 作为变革社会“新主义”的深入传播(1921.07—1927.07) |
一、中国共产党创立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 |
二、国共合作局面与马克思主义的扩展 |
三、国民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推进 |
四、哲学论争与马克思主义的扞卫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体力量 |
第一节 资产阶级群体 |
一、资产阶级改良派 |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 |
三、资产阶级传播群体的共性因素 |
第二节 新生代思想群体 |
一、无政府主义者群体 |
二、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群体 |
第三节 国际人士 |
一、传教士群体 |
二、共产国际组织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载体途径 |
第一节 报刊杂志与马克思主义“群集性”传播 |
一、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及共产党人的宣传 |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及国民党人的宣传 |
三、商业性、研究系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介绍 |
四、报刊杂志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载体的表征 |
第二节 经典着作与马克思主义“系统化”传播 |
一、商业出版机构与马克思主义传播 |
二、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出版马克思主义着作 |
三、社会政治动员中的宣传册和传单 |
第三节 学校工会与马克思主义“组织化”传播 |
一、创办学校与马克思主义者培养 |
二、新式工会与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扎根 |
第四节 纪念活动与马克思主义“仪式化”传播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纪念活动 |
二、国际共运重要事件、节庆日纪念活动 |
三、近代中国重要人物、事件和节日纪念活动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
一、唯物史观概念的解读 |
二、唯物史观基本内容和作用的阐发 |
三、唯物史观视域下的中国实际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论 |
一、剩余价值概念及内容的普及 |
二、剩余价值学说视域下的中国问题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理论 |
一、对阶级斗争学说的理解 |
二、阐发阶级斗争历史作用 |
三、批驳非阶级斗争观点 |
四、宣扬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
第四节 苏俄革命建设、列宁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一、俄国十月革命的关注 |
二、宣传苏俄建设及其成就 |
三、列宁主义的大力宣介 |
四、介绍革命理念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第五节 中国革命路线方针及政策 |
一、国共合作的呼吁和倡议 |
二、工农学运动的宣传与执行 |
三、国民革命的倡导与鼓动 |
四、妇女解放的宣传与实践 |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总体评价及现实启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特征 |
一、传播主体开创性与多元性并进 |
二、传入渠道多面性与差异性并发 |
三、传播内容实用性与选择性并举 |
四、传播途径多样性与互动性并存 |
五、传播过程演进性与辐射性并向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效果及局限 |
一、马克思主义影响力提升与话语体系初步建立 |
二、马克思主义者培育与工农学运动发展 |
三、党团组织的创立及其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引领 |
四、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历史局限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在上海早期传播的现实启示 |
一、恪守主义信仰,彰显理论魅力 |
二、坚持多维建构,创新话语体系 |
三、满足社会需要,强化实践支撑 |
四、坚持主客互动,精英大众并行 |
五、培植文化土壤,创设传播语境 |
六、强化媒介功用,协同传播方式 |
结语:历史、理论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3)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目标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对国内外研究成果的评价 |
三、相关概念的理论界定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 |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时限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之处 |
注释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背景与基础 |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内环境 |
(一)中华民族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 |
(二)中国社会处于现代化转型的十字路口 |
(三)中国人民主体性民族意识全面觉醒 |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国际环境 |
(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格局重构 |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重心东移 |
(三)国际思潮博弈中马克思主义异军突起 |
三、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
(一)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理论阐述 |
(二)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创新论断 |
(三)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相结合”的思想前瞻 |
四、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脉相承 |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理想契合 |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目标相似 |
(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践理性相通 |
注释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轨迹 |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1919-1921) |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积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基础 |
(二)进步社团的创建培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组织主体 |
(三)马克思主义者队伍的形成孕育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主体 |
(四)工人阶级的成长奠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阶级基础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式开启(1921-1924) |
(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 |
(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明确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主题 |
(三)中国工农运动的勃兴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发展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艰难推进(1924-1927) |
(一)建立民主联合战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初步探索的必然选择 |
(二)推进国民革命运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方式 |
(三)共产国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双重影响 |
注释 |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一、社会性质问题理论 |
(一)“半殖民地”学说的中国化 |
(二)“半封建”学说的中国化 |
(三)“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联壁创新 |
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理论 |
(一)中国革命性质问题 |
(二)中国革命阶段和革命前途问题 |
(三)中国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
(四)中国革命的动力构成问题 |
三、党的建设理论 |
(一)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装 |
(二)中国共产党必须建设强固精密的坚强组织 |
(三)中国共产党必须锻造铁的纪律 |
(四)中国共产党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
四、武装斗争理论 |
(一)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方式 |
(二)武装斗争必须建立正规的革命军队 |
(三)武装斗争必须坚持人民战争 |
(四)武装斗争必须加强军队自身的建设 |
五、妇女解放理论 |
(一)“四条绳索”是中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 |
(二)工农劳动妇女是中国妇女解放的先锋和主力 |
(三)建立妇女联合战线是妇女解放的基本途径 |
(四)参加国民大革命是中国妇女解放的现实任务 |
注释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及现实启示 |
一、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地位 |
(一)开启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征程 |
(二)奠定了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基石 |
(三)铺陈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法论基础 |
(四)推进了中国革命领袖主体的生成 |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在加强党的建设中推进同心筑梦新征程 |
(二)坚持理论自信,在多思潮互动中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 |
(三)强化问题意识,在破解社会重点难点课题中推动实践发展 |
(四)秉持世界眼光,在加强国际合作中汲取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
(五)坚持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
注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改革开放以来瞿秋白哲学思想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历史的回顾 |
二、研究的现状 |
1.起步阶段(20世纪80年代) |
2.逐步深入阶段(20世纪90年代) |
(1)瞿秋白系统观及社会学思想研究。 |
(2)瞿秋白伦理学思想研究。 |
(3)瞿秋白美学思想研究。 |
3.进一步发展阶段(21世纪) |
(1)关于“瞿秋白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 |
(2)关于瞿秋白的“历史的工具”论研究。 |
(3)关于瞿秋白“社会有机体”理论研究。 |
(4)关于瞿秋白伦理思想、道德思想研究。 |
(5)关于瞿秋白的科学认识观、技术观研究。 |
(6)关于瞿秋白哲学思想的比较研究: |
①瞿秋白与李达哲学思想的比较。 |
②瞿秋白与毛泽东哲学思想比较。 |
(5)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论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二 基本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
三 研究现状分析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晚近以来的社会及文化运动 |
二 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 |
三 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变 |
四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领域的有限参与 |
第二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以文学社团为依托 |
二 20世纪20年代文学社团的组织形态特点 |
第三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创造社与太阳社创办的刊物 |
二 “革命文学”论争期间论战各方的理论观点及贡献 |
三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推进 |
第四节 文学社团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先在立场造成理论的偏狭 |
二 群体组织压抑多元观点的发展 |
三 宗法特点导致门户之见 |
第二章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
二 文学生产方式深入变革 |
三 南京政府对“左联”的文化压迫与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围剿 |
第二节 “左联”的组织形态与特点 |
一 “左联”的组织结构 |
二 “左联”的组织特点 |
第三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
一 “左联”时期的刊物 |
二 “左联”时期的译介 |
三 原创性 |
第四节 “左联”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
一 “左联”内部两个领导核心沟通不畅 |
二 “左联”组织基础薄弱 |
三 “拉普”对“左联”的消极影响 |
第三章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
第一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
一 陕甘宁边区成立与边区知识分子政策 |
二 延安文艺的源头:苏区文艺与左翼文艺 |
第二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
一 党的高层领导开始比较多地介入文艺活动 |
二 形式多样的文艺组织 |
三 风格多样的文艺刊物 |
四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的优点及局限 |
第三节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与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影响 |
一 领导讲话与文艺理论 |
二 文艺组织与文艺理论 |
三 文艺组织、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 |
四 文艺组织与理论译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大革命时期瞿秋白的理论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革命时期瞿秋白理论贡献的历史条件 |
第一节 瞿秋白理论贡献的客观条件 |
一、俄国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二、革命的实践活动要求革命的理论指导 |
第二节 瞿秋白理论贡献的主观条件 |
一、在俄国进行马列主义的系统学习 |
二、在领导中国革命实践的活动中积累了经验 |
第二章 大革命时期瞿秋白理论贡献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深入阐释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性质 |
一、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 |
二、论证中国革命的性质和革命分两步走 |
第二节 最早论证无产阶级掌握领导权的重要性 |
一、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极端重要性 |
二、无产阶级领导权不是天然的,是需要争取的 |
第三节 高度重视农民对中国革命的重要作用 |
一、对农民在中国革命中地位作用的认识 |
二、开展农民运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
第四节 全面认识武装斗争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 |
一、建立革命的武装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
二、人民军队是进行武装斗争的组织形式 |
第五节 系统论述统一战线的重要性 |
一、建立统一战线是革命胜利的先决条件 |
二、建立统一战线的方法途径 |
第三章 大革命时期瞿秋白理论贡献的价值 |
第一节 瞿秋白理论贡献的历史价值 |
第二节 瞿秋白理论贡献的时代价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论瞿秋白的文化观及其现实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创新点 |
2 瞿秋白文化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瞿秋白生平概述 |
2.1 瞿秋白文化观产生的时代背景 |
2.1.1 近代中国社会的危机 |
2.1.2 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思想界对中国文化未来走向的探索 |
2.2 瞿秋白文化观产生的个人渊源 |
2.2.1 家族的文化熏陶 |
2.2.2 常州地域文化的感染 |
2.2.3 瞿秋白的早年经历 |
2.3 瞿秋白文化观产生的历程 |
2.3.1 五四运动之前的困惑与迷茫 |
2.3.2 五四运动前后多种思想交锋 |
2.3.3 “赤都之行”与马克思主义的洗礼 |
2.3.4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
2.3.5 回到中国后的革命生涯 |
3 瞿秋白文化观的主要内涵、特点和局限性 |
3.1 瞿秋白文化观的主要内涵 |
3.1.1 瞿秋白对“文化”一词内涵的诠释 |
3.1.2 在科学认识东西方文化的基础上指出未来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
3.1.3 坚持发展面向广大民众、面向未来的教育观 |
3.1.4 服务于工农兵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
3.1.5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 |
3.2 瞿秋白文化观的特征 |
3.2.1 坚持无产阶级革命立场 |
3.2.2 科学探讨20世纪中国发展道路 |
3.2.3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 |
3.2.4 强调面向大众的文化建设 |
3.2.5 坚持文化的创新发展 |
3.2.6 包罗万象的思想 |
3.3 瞿秋白文化观的局限性 |
3.3.1 对“文化”一词的片面解读 |
3.3.2 过分强调意识形态的对立 |
3.3.3 过分强调文艺的阶级性 |
4 瞿秋白文化观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启示 |
4.1 瞿秋白文化观的历史价值 |
4.1.1 向中国社会传播马克思主义苏俄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 |
4.1.2 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贡献 |
4.2 瞿秋白文化观的现实启示 |
4.2.1 丰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4.2.2 推动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创新 |
4.2.3 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 |
4.2.4 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 |
4.2.5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大众化 |
4.2.6 弘扬红色文化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写作缘起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一、瞿秋白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心路历程 |
(一)“二元的人生观”:避世观与厌世观 |
1.“名士化”倾向的避世观 |
2.“菩萨行”倾向的厌世观 |
(二)“自定出流”:从无政府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 |
1.受托尔斯泰式的无政府主义的影响 |
2.与马克思主义的最初接触 |
(三)“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确立共产主义信仰 |
1.满腔热忱地歌颂十月革命 |
2.向共产主义世界观转变 |
二、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创造性阐释 |
(一)译介和传播 |
(二)关于辩证唯物主义的阐释 |
1.唯物论 |
2.互辩法及其三大规律 |
3.唯物论的认识论 |
(三)关于唯物史观的阐释 |
1.论劳动与生产 |
2.以生产关系为核心的社会结构论 |
3.建立在阶级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论 |
4.“时势造英雄”的历史工具论 |
三、瞿秋白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
(一)批驳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扞卫马克思主义阵地 |
1.批判东方文化派,反对复古倒退 |
2.参与科玄论战,揭示自由与必然的辩证关系 |
3.批判胡适实用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
4.批判戴季陶主义,坚持唯物史观对国民革命的指导作用 |
(二)研究中国革命之争论问题,探索中国革命道路 |
1.中国革命的理论前提:对中国国情与中国革命性质的科学认识 |
2.中国革命的社会内容:进行彻底的土地革命 |
3.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武装斗争 |
四、瞿秋白探索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时代价值 |
(一)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贡献 |
1.率先在中国进行辩证唯物论的传播 |
2.最早在中国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研究 |
3.在中国全面系统地宣传唯物史观 |
4.深化了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 |
(二)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贡献 |
1.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影响 |
2.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影响 |
(三)对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构建的方法论启示 |
1.坚持一切从“中国问题”的实际出发 |
2.保持“规范”与“描述”的有机统一 |
3.实现世界的“同”与中国的“异”的双向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9)蔡和森与瞿秋白党史研究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一、蔡和森与瞿秋白的党史研究概述 |
(一)蔡和森的党史研究概述 |
(二)瞿秋白的党史研究概述 |
二、蔡和森与瞿秋白研究党史的原因 |
(一)地域文化的影响 |
(二)探索革命理论的现实需要 |
(三)蔡和森与瞿秋白的个人条件 |
三、蔡和森与瞿秋白党史研究的一致性 |
(一)相同的基本立场和方法 |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 |
2.坚立足革命的实践需要 |
3.坚持实事求是的方法 |
(二)党史研究的共同观点 |
1.强调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
2.论联合战线的重要性 |
3.批判党内非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四、蔡和森与瞿秋白党史研究的差异性 |
(一)党史研究视角各有偏重 |
1.蔡和森多层面研究早期中共党史 |
2.瞿秋白注意联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二)党史研究内容各有侧重 |
1.蔡和森注重研究党内思想建设 |
2.瞿秋白注重研究党的武装斗争 |
五、蔡和森与瞿秋白党史研究的影响与启示 |
(一)影响 |
1.初步奠定中共党史研究的基础 |
2.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3.指导中国共产党的发展 |
(二)启示 |
1.研究党史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态度方法 |
2.研究党史需处理好学术与政治的关系 |
3.研究党史需为现实需要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作者硕士阶段科研情况一览表 |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概况及创新之处 |
三、研究价值及思路 |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方法 |
第一章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兴起的历史文化背景 |
第一节 20世纪初中国现代学术发展走向及其理论困境 |
一、中学和西学关系问题是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中心问题 |
二、国学为本、推陈出新学术思想派别之成就与困顿 |
三、资产阶级学术思想之自我限制与现实冲突 |
第二节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的历史必然 |
一、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符合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 |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深度契合 |
三、新文化运动是马克思主义思潮兴起的现代文化精神基础 |
四、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思潮涌动 |
第三节 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中国学术 |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哲学界引起重大反响 |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开始传播 |
三、唯物史观影响下的史界革命 |
四、马克思主义对其他各学科的影响 |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初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全面开启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生成的内在逻辑和外在条件 |
一、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队伍初步形成 |
二、学术思想界反思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化”思潮兴起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全面开启 |
一、史学界开启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史的学术路径 |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和实践化的初步探索 |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走向革命化、现实化和大众化 |
四、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领域开启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探索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全面开启阶段的基本特点 |
一、形成了学术化、专业化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传播形式 |
二、有强烈的现实意识和政治针对性 |
三、研究初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公式主义和机械主义倾向 |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纵深发展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深入发展的历史契机 |
一、民族矛盾激化引发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重估中国传统文化 |
二、中共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形成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创造母体 |
三、共产国际策略转变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自主发展 |
第二节 3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反思与开拓 |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视域扩展 |
二、中国哲学精神探寻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建构 |
三、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界关于民族正义与阶级正义论争及其思想价值 |
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其他学科领域深入探索 |
第三节 30年代中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基本特点 |
一、在反思中走向科学发展 |
二、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政治意识趋于理性 |
三、形成马克思主义学术民族化的自觉意识 |
第四章 20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日趋成熟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交互作用 |
一、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学理基础 |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推动了学术中国化广泛展开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初步成熟 |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学科体系日臻完善,形成马克思主义史学学派 |
二、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范式展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研究 |
三、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走向民族化和多样化 |
四、其他学科领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走向成熟 |
第三节 初步成熟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呈现出的基本特点 |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体系初步成型 |
二、初步形成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结构 |
三、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与中共领袖积极互动,双向共赢 |
第五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历史作用 |
第一节 形成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术传统 |
一、坚守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研究方向 |
二、养成以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学术思维习惯 |
三、创立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学术话语体系 |
第二节 促成“三大格局”文化生态,深刻影响中国现代学术发展方向 |
一、马克思主义兴起促成“三大格局”文化生态 |
二、马克思主义在学术论战中逐步确立话语权威 |
三、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博弈中开始引领其他文化流派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 |
一、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增强了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
二、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培育了高素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 |
三、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
第六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
第一节 坚持科学的治学思路是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独特立场 |
一、注重与中国民族文化融合是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重要逻辑 |
二、创新思维是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
三、关注现实是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发展的根本特点 |
第二节 高素质的理论队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的核心因素 |
一、包容吸纳、互学互鉴的学术涵养 |
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 |
三、弘扬人民主体性的学术觉悟 |
四、代际传承、生生不息的学术精神 |
第三节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多样化发展 |
一、坚持党对学术文化思想领域的领导权 |
二、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多样化发展 |
三、避免学术过分依赖政治或脱离政治的错误倾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论瞿秋白对中国革命理论的开拓性贡献(论文参考文献)
- [1]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历史贡献研究[D]. 赵怡君.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马克思主义在上海的早期传播研究(1899-1927)[D]. 孙珊. 华东师范大学, 2021
- [3]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丁红岩.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改革开放以来瞿秋白哲学思想研究述评[J]. 周龙燕.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1)
- [5]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D]. 付甜甜. 山东大学, 2020(01)
- [6]大革命时期瞿秋白的理论贡献研究[D]. 孙宜坤.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论瞿秋白的文化观及其现实启示[D]. 李文轩. 陕西科技大学, 2020(02)
- [8]瞿秋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研究[D]. 蒋星星.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9]蔡和森与瞿秋白党史研究之比较[D]. 陶玉婷.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学术中国化研究[D]. 刘小红.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5)
标签:瞿秋白论文; 蔡和森论文;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论文; 上海活动论文; 中国现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