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中震旦系碳酸盐岩破碎地层钻护孔新技术

滇中震旦系碳酸盐岩破碎地层钻护孔新技术

一、滇中震旦系碳酸盐岩破碎地层的钻探护孔新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培贤[1](2021)在《遥感技术在四川盐源煤炭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研究区位于四川盐源地区,地貌条件较为复杂,局部地区煤系地层被古近系、新近系及第四系地层覆盖,整体上植被较茂密,应用传统手段开展煤田地质调查难度较大。本文开展了在复杂条件下以遥感技术为核心的找煤新方法应用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区内含煤地层及控煤构造进行综合分析。本文以landsat7、SPOT、ALOS等卫星图像数据为主要信息源,结合区内基础地质资料,使用了波谱角度匹配、主成分分析和最小噪声分离变换等方法,开展了岩性分类识别研究,对碳酸盐岩矿物和粘土矿物进行了蚀变信息提取工作,开展了野外调查验证工作,建立了研究区地层解译标志。应用色彩变换、密度分割等方法对遥感图像进行了增强处理,突出了断层等构造信息,对构造信息进行了提取和验证工作,建立了构造解译标志。开展了1:10万遥感地质调查,完成了地层和构造的遥感地质解译工作。结合项目煤田地质填图成果、槽探及浅井、小窑调查、采样测试等工作,综合分析,圈定了8个含煤远景区。在此基础上,重点对煤系地层的遥感影像特征进行了分析,对煤系地层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总结;对研究区的主要控煤构造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以褶皱断裂组合和单斜断块组合为主,煤系在盐源推覆体内向斜核部及宽缓的北西翼受构造破坏较小,赋煤作用较好,运用构造控煤理论,结合沉积环境分析进行综合分析,划定了重点含煤区,为下一步煤炭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靶区。

郭欣盛[2](2021)在《昆明长水机场—小哨一线岩溶发育环境及发育规律研究》文中认为研究区位于滇池盆地与嵩明盆地之间的宽缓区域,同时处在一级大地构造单元扬子准地台的西南缘。从区域构造的角度分析,研究区受西侧普渡河断裂和东侧小江断裂西支的约束,区域构造背景复杂。在研究区内,褶皱构造、断层构造以及相应的次级构造群交错发育,为岩溶发育提供了基础条件。研究区内工程建设项目众多,类型各不相同,考虑到区内岩溶发育类型较多、分布广泛,对于工程建设地基的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岩溶发育环境、发育类型、发育强度以及发生机理的研究,为区内建设项目提供指导意见。本文前期综合采用现场地质调查、钻孔数据资料收集、区域地质构造审查,并结合卫星历史影像图对研究区以及外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质构造条件、水文地质条件进行了详细地探查分析,从而对研究区的岩溶发育类型进行分类描述;根据研究区岩溶地貌的空间分布情况,对岩溶空间发育强度进行评价;并提出了岩溶发育的新机制-腐岩型岩溶,同时分析了腐岩型岩溶的发育环境和发生机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案例论述了岩溶发育对于区内工程建设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发育类型提出了对应的防治措施;同时放眼整个研究区,结合当下生态治理的大趋势,提出生态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新方案。主要取得了以下结论和成果:(1)区内构造对于泥盆系地层岩溶发育所起的作用是控制性的,主要表现在多方向的断裂交错发育,褶皱构造并行其中,加剧了区内岩体的碎裂化程度,这也为大气降水的下渗补给、地下岩溶管道的孕育提供了先决条件。而以较纯的碳酸盐岩(灰岩、白云岩)和夹其它岩类的碳酸盐岩地层为岩溶发育提供了良好的岩性基础。(2)研究区地下水以岩溶裂隙水和孔隙水为主,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区内岩溶水分布较为均匀,集中化程度低,且受地形低洼控制而随机出露(排泄)的迹象明显,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就地补给,就地排泄”的方式。(3)研究区岩溶发育类型主要以地表显现的尺度较小、深度较浅、形态近似圆形、发育密集的洼地为主,其次是广泛分布于碳酸盐岩表面的溶痕、溶蚀裂隙等,区内并未发现以峰林、峰丛等典型岩溶正地形;而钻孔揭露的地下深部溶洞的尺度规模不大,钻孔“见洞率”不高,平均为21.7%,且多被红粘土充填,充填率高达80%及以上水平;从现场调查发现有被红粘土上覆的埋藏型石芽分布。(4)研究区地表分布的厚度均匀、连续性较好的红粘土存在垂向下渗的现象,地下岩溶空间多被上覆红粘土充填,同时根据钻孔揭露的情况表明,地下溶洞发育的极限深度在50 m左右;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的地下岩溶发育程度不高,地下岩溶空间十分有限。(5)研究区广泛分布的具有低渗性的红粘土在一定程度上截留了大气降水,破坏了研究区岩溶水的补给环境,但同时也为腐岩型岩溶的孕育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被红粘土覆盖、充填的相对密闭潮湿的环境中(土-岩接触位置、被充填的溶洞洞壁一侧),土中的水分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其状态也在气态水-冷凝水-气态水之间相互转化,并在土-岩之间运移扩散,随着土中水分状态的不断变化和运移,致使碳酸盐岩微晶发生楔裂和溶解,逐渐形成微缝,而微缝的不断增多、扩大,原本的母岩表面形成一层腐岩壳,直至脱落,最终导致红粘土充填的溶洞空间进一步得到扩展。

赵安坤[3](2019)在《雪峰山西侧构造复杂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定量优选方法》文中认为本文以雪峰山西侧复杂构造区为研究区域,以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搜集、露头剖面测制与采样、构造路线地质调查、钻井岩心观察与采样、构造与水文点调查等野外工作,以及岩矿鉴定、地化、物性测试等室内测试分析等室内研究,开展复杂构造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地质特征分析,揭示四川盆地及周缘雪峰山西侧构造复杂区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富集的关键主控因素;运用多种数学方法计算参数权重,建立多参数加权叠加公式进而定量预测优选页岩气有利区,探索建立一套适用于复杂构造区页岩气有利区优选的定量评价方法,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研究区受多期构造运动影响,以加里东期及燕山期构造运动影响为甚,使得区内构造背景复杂。研究区内构造形迹的展布以北东向为主、次为近南北向,另发育有少量北西向构造,反映不同构造期次形成的构造相互叠加、限制和改造。区内五峰组-龙马溪组沉积体系划分为前滨、近滨、远滨、浅水陆棚、深水陆棚五个沉积亚相,其中深水陆棚相富有机质泥岩发育广泛,岩性为黑色薄层碳质硅质泥岩夹毫米级斑脱岩,黄铁矿结核发育。其页岩具高有机碳和高演化程度;脆性矿物含量高,以生物成因硅为主,笔石化石丰富,富有机质段以发育WF2-LM4笔石带为主;物性较差,裂缝较发育,为页岩气勘探的主要层段。针对页岩储层特征对含气性影响进行分析,总结研究四川盆地及周缘雪峰山西侧的页岩气储层参数(沉积相、厚度、TOC、Ro、孔隙度、渗透率、脆性矿物含量、含气量)、保存参数(埋深、露头距离、断裂分布、构造形态等)和压力系数参数等平面分布特征、量化各关键参数平面分布。其中,沉积相受构造影响,宜宾-重庆一线为深水陆棚相,向古陆边缘过渡为浅水陆棚和滨岸相沉积;埋深盆内较大,超过4000m,雪峰山西侧受后期构造影响,埋深总体小于3500m;富有机质页岩厚度在深水陆棚相区总体超过30m,最厚超过60m;TOC分布与深水陆棚相及厚度分布总体一致,最大值超过6%,位于宜宾-重庆一线,雪峰山西侧呈现自南向北逐渐增加的趋势;Ro受历史埋深影响,盆内演化程度最高,盆外相对适中,研究区呈现自北向南逐渐降低的趋势,孔隙度与脆性矿物含量由东向西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根据页岩气储层的基本特征,结合四川盆地及周缘地质特点,以地质参数特征为指导,选取三种数学算法: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客观数理统计参数权重,未涉及地质含义)、神经网络(计算机模拟类人思考识别影响因子权重并赋值)及多层次模糊识别(基于地质人员主观经验认识对参数赋值计算权重)等数学方法对页岩气有利区进行定量优选。结合四川盆地页岩气有利区实际勘探图对比分析,对三种数学模型效果进行评价。其预测结果与实际勘探总体相符,显示三种算法均预测四川盆地盆内有利区为主,主要集中在川南及川东位置,指出川东高陡构造带等可能存在的新的页岩气有利区。对比实际勘探图,BP神经网络相对吻合程度更高,而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和多层次模糊识别方法存在一定适用范围。运用本次研究确定的页岩气有利区定量预测优选方法,对雪峰山西侧的构造复杂区页岩气有利区域进行了预测优选。结果表明,该方法量化计算的有利区位置与传统的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吻合性好,且其表现形式较现有方法更清晰、直观。同时,该方法计算获得的多个有利区之间可进行直观对比排序,单个有利区内可迅速判断最有利的程度分布。

申通[4](2019)在《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广泛分布,多形成深切峡谷地貌,往往被选为大型水电工程大坝坝位的理想场所。历史上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深远的环境效应。而对于这类滑坡的孕育过程,目前在国内外缺乏较为深入系统的总结与研究,难以满足中国西南地区高位大型滑坡危险性的客观评价。因此,对于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以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为研究对象,运用遥感解译、现场大比例尺调查、室内试验以及数值模拟等研究手段,对滑坡分布特征、发育特征、地质类型、启动条件、运动演化过程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南地区独特的地质环境条件、峨眉山玄武岩体的工程地质特性以及滑坡运动学的研究成果,对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取得了以下主要认识与进展:(1)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在西南地区高烈度高山峡谷区最为发育。滑坡在空间上主要沿大型河流的干流及其支流呈条带状密集成群分布,在研究区内主要形成4个分布区:金沙江上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数量占比为35%)、金沙江中下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占比为51%)、大渡河中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占比为9%)、大渡河下游及各级支流分布区(滑坡占比为5%)。多孕育于顺层中倾、中缓倾斜坡结构的坡体中。(2)西南地区峨眉山玄武岩由多个溢流旋回组成,如溪洛渡地区发育14个溢流层,具有巨厚层构造、岩体强度高、软硬相间的特点。强烈的构造改造致使峨眉山玄武岩多期褶皱叠加,切层节理及层间剪切错动发育;新构造期强烈内、外动力耦合,在玄武岩分布区形成地形反差极大的峡谷地貌,谷坡岩体强烈卸荷,河谷区凝灰岩水岩相互作用强烈,顺倾斜坡层间结合力大幅度降低。(3)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主要分为3种地质类型:隔挡式背斜翼部顺层滑坡、单斜中缓倾高位顺层滑坡和断层上盘顺层滑坡。隔挡式背斜翼部顺层滑坡发育于隔挡式褶皱的背斜侧翼。由于峨眉山玄武岩属于脆硬性岩,褶皱作用在埋深数千米深度的脆韧性环境中完成,在背斜与向斜过渡带因产状突变形成折断带,平面及剖面X长大节理发育,将玄武岩切割成板状结构体。该带岩体破碎,溪流、沟谷沿该带发育,玄武岩顺层谷坡坡脚临空,岩体因坡脚蠕变发生顺层滑移,削弱层间结合力,强震事件最终造成岩体拉裂失稳。单斜中缓倾高位顺层斜坡因层面倾角小于坡角,致使高位斜坡凝灰岩出露位置(潜在剪出口)与坡脚之间的高差达数百米,上部坡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凝灰岩向临空面顺层滑移,后缘拉裂,并受到卸荷风化、流水侵蚀等其他不利因素的耦合作用,最终在强震触发下发生大规模顺层高位滑坡。断层上盘顺层斜坡坡脚有断层通过,坡脚临空后断层带受压塑性挤出,牵动斜坡岩体顺层滑移,大幅度削弱层间结合力,当与两侧长大结构面耦合形成侧裂面时,形成巨型顺倾板状结构体;在强震等外力作用下断层附近的岩体能够发生拉破坏,以压致-滑移-拉裂模式而形成大型高位滑坡。(4)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形成机理:硬岩夹软岩的岩性组合,强烈的构造改造致岩体断层、节理及层间错动发育;活跃的新构造运动使变形、破裂的峨眉山玄武岩形成峡谷地貌,河谷应力场背景下岩体强烈卸荷及水-岩的反复作用,斜坡岩体顺层滑移、顺侧裂面剪切,层间联结力及斜坡岩体整体性遭到彻底破坏,分割的顺倾板状结构体在地震惯性力作用下突然失稳形成大型高位滑坡。因此,滑坡孕育经历了长期的“变形累积”和“触发失稳”两个阶段。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有折断-滑移-拉裂,滑移-拉裂,压致-滑移-拉裂三种类型,典型代表分别为马湖滑坡、矮子沟滑坡及脚盆坝滑坡。玄武岩滑坡能够发生远程滑动,需要满足4个要素:滑坡体处于高位,具有较高的势能;滑源区存在原生结构面及构造结构面分割的结构体,岩体的碎裂化程度较高;解体后的颗粒近乎等轴状(球度好),缺乏细颗粒物质;滑坡体启程剧动后,颗粒间摩擦耗能偏弱,能够长时间保持高速运动。(5)通过室内滑槽模型试验对高位滑坡碎屑流运动学特性进行研究:破碎程度较高的玄武岩碎屑颗粒具备较好的颗粒球度(研究区内颗粒球度值在0.6以上的碎屑颗粒占比约为60%),球度良好的颗粒在运动过程中易发生弹跳和滚动现象,这种运动方式下颗粒与滑面的有效摩擦系数更低,并且在运动过程中具有动量传递作用,使玄武岩碎屑颗粒表现出更强的运动性,进而能够滑动更远的距离,滑坡的治灾范围也会更大。(6)运用三维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3DEC对滑坡运动堵江全过程进行分析,可划分为四个连续的运动阶段:启程活动阶段,近程活动阶段,高速远程碎屑流阶段,堆积堵江阶段。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滑源区坡体高程的增加,斜坡水平及竖直向加速度均存在显着的放大效应,结构面附近地震加速度产生倍增效应(放大约6~7倍),地震加速度的显着放大是地震诱发高位滑坡的主要原因。

张欣[5](2019)在《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所形成的天然地理环境,为西南地区水资源的储蓄和开发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同时也使得这些地区地质构造复杂,活动断裂发育,现代地震活动极其频繁,因此,以断裂活动性为主的区域构造稳定性研究就显得至关重要。位于四川省宁南县与云南省巧家县交界的白鹤滩大型水电站是金沙江下游干流河段第二个梯级电站,小江断裂中北段(巧家-东川段)作为该水电站库区内最大的活动断裂构造,相对于整个小江活动断裂带来说,其研究程度较低,但该区的地质环境背景复杂,新构造运动与现代地震活动较为强烈,地质灾害十分发育。显然,系统深入的研究小江断裂中北段分布特征和活动性,揭示断裂活动触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并总结其致灾效应,对该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论文在详细参考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次实地的地质调查,利用相应的遥感解译、地球化学、显微构造学,年代学等技术手段,查明了小江断裂中北段的基本特征以及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通过大量地质资料(以实地调查所获取的第一性资料为主)、GPS实测地壳变形数据、室内分析测试结果以及地震资料的综合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和GIS空间信息分析处理,详细、系统地研究了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以及活动断裂的地质灾害致灾效应,最终取得了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1)受川滇菱形块体持续向东南方向侧向挤出的影响,小江断裂带通过不断的发展和演化,最终在巧家对岸的华弹镇附近与则木河断裂带贯通,使得原小江断裂带北端的巧家北至莲塘段被取代,而现今小江断裂带北段起点则在对岸华弹镇西侧与则木河断裂带的松新-华弹断裂顺接。(2)通过对巧家盆地详细的研究分析,对其形成演化有了清晰的认识:巧家盆地迄今为止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共经历了拉分断陷和不对称断陷两个阶段,前者是则木河断裂带南端与以巧家北-莲塘段为小江断裂带北端共同作用下形成左旋拉分断陷区,而后者则是在则木河断裂带与小江断裂带贯通顺接后,在西侧单向拉张应力作用下的产物。(3)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所取得的地壳变形新成果数据与实地地质地貌调查相结合,显示小江断裂中北段是第四纪以来活动显着的左旋走滑(兼具逆冲)断裂带,对地壳变形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研究区断裂带现今滑动速率的定量结果,这一结果也与地貌学观点得出的断裂带滑动速率大致吻合。(4)沿小江断裂中北段跨断层布设多条测氡剖面显示,剖面高氡脉冲异常值的大小与断裂带规模以及破碎程度呈正相关,以氡气脉冲峰背值比值(峰值/背景值)作为断裂带相对活动的判别标准表明,溜姑乡-老村子-大塘子一线的断裂相对活动性要高于其余地段。(5)温泉沟露头中断层泥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的统计结果表明,小江断裂北段最近一次强烈活动的时期主要集中在晚更新世,结合X-粉晶衍射测试结果以及岩石高速摩擦实验理论,对该露头及其附近区域出现的明显碳化现象进行研究分析,初步认为碳化现象是表征断裂带发生粘滑(地震)运动的标志。(6)以则木河-小江断裂带为界,研究区构造应力场具明显的分区性,西侧的川滇菱形块体最大主应力迹线由北向南自北西向至今南北向偏转,其应力状态类型主要是以走滑型为主;东侧的华南块体最大主应力方向则相对稳定,主要以北西西向、北西向为主,应力状态类型则主要为走滑型和逆走滑型。在有历史记录以来,该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与区内断裂构造格架关系密切,其强震大多集中在块体的边界活动断裂上,块体内部的断裂构造上多以中强震为主,且地震的活跃期与平静期交替出现,表现出研究区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均一性。(7)小江断裂中北段与该区地质灾害的孕育与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体现在:(1)断裂的粘滑运动(地震)释放巨大的能量,能够直接触发地质灾害;(2)断裂构造在长期的演化过程中,使该区地形地貌格局发生了剧烈的改变,河流深切,高山峡谷地貌发育,为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3)受断裂活动(粘滑、蠕滑)的影响,沿断裂带斜坡岩土体的变形、松动与破坏现象明显,稳定性较差,加之断裂带本身就是破碎和易风化的部位,更容易形成丰富的松散固体物源。在对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详细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6大致灾效应,即地震地质灾害后效应、强度效应、距离效应、方向效应、主动盘效应以及锁固段效应。

方维萱[6](2019)在《岩浆侵入构造系统Ⅰ:构造岩相学填图技术研发与找矿预测效果》文中提出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属地球科学复杂性理论和成矿系统理论的前沿研究。本文在总结构造岩相学填图理论和应用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岩浆侵入构造系统的构造岩相学研究内容和方法。在研究内容上从物质域-时间域-空间域,厘定构造岩相学格架、基本填图单位和独立填图单元,对岩浆侵入构造系统物质-时间-空间分布规律进行圈定。在研究层次上,遵循大地构造岩相学与成矿带构造、区域构造岩相学与矿集区构造、矿田构造岩相学与矿田构造、矿床构造岩相学与矿床构造、矿体构造岩相学与矿体构造等五个研究尺度,对岩浆侵入构造系统与成矿系统进行研究,探索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形成的动力学机制与金属超常富集规律。研究方法包括三维构造岩相学综合填图技术系列、构造岩相学专题研究方法和深部隐伏构造岩相学填图专题方法。以云南东川铁铜金矿集区、智利月亮山IOCG矿集区和海南丰收钨铯多金属矿床为例,论述了构造岩相学填图理论和新技术方法、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和找矿预测应用效果。在研究智利侏罗纪-白垩纪火山岩和侵入岩的构造岩相学特征基础上,认为白垩纪富磷灰石铁质超基性岩-铁质安山岩-铁质粗安岩等岩石组合,为IOCG成矿系统根部相和寻找IOCG矿集区的勘查标志。在月亮山IOCG矿床深部,新圈定了深部隐蔽岩浆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认为电气石岩浆热液角砾岩筒为岩浆热液角砾岩构造系统中心相,赤铁矿电气石化蚀变岩属岩浆叠加热液蚀变中心相,为IOCG成矿系统的热液叠加成矿中心相标志。将云南东川和邻区新太古界-元古宙火山喷发-岩浆侵入事件序列划分为7个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旋回,建立了三大类元古宙岩浆侵入构造系统和构造岩相学分带样式,包括中元古代因民期-落雪期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构造系统、格林威尔期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和晋宁期岩浆侵入构造系统等。通过大比例尺地面和矿山井巷工程的系列构造岩相学填图,揭示了东川铁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内成矿系统类型的多样性,东川铁铜金多金属矿集区内成矿模型为"9层立交地铁式",探索了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为东川铁铜金多金属矿集区深部(5000 m以浅)构造岩相学填图和找矿预测、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了依据。

易锦俊[7](2018)在《闽西南马坑铁矿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马坑铁矿是闽西南地区重要的铁多金属矿床,本文在开展矿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马坑铁矿的成因类型、成矿流体性质、成矿物质来源和找矿标志等科学问题,总结了矿床主要成矿要素,建立了“马坑式”铁矿的找矿模型。利用LA-ICP-MS方法测得各类铁矿石的磁铁矿均具有较低的V、Ti、Cu、Zn元素含量,在(Ca+Al+Mn)-(Ti+V)和(Ti+V)-Ni/(Cr+Mn)两个判别图解上,所有分析数据均投影于矽卡岩区,显示其为矽卡岩成因,马坑铁矿为一层控矽卡岩矿床。磁铁矿、石榴石、辉石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多为轻稀土富集、正铕异常,暗示这些矿物之间存在成因联系,它们是在高温、富铕、氧化环境下形成的;莒舟、大洋花岗岩具有强的负铕异常,与磁铁矿、石榴石、辉石的正铕异常形成互补,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莒舟、大洋花岗岩。铁矿石中磁铁矿单矿物的δ57Fe值变化于-0.108‰0.344‰之间,小于大洋花岗岩的δ57Fe值,表明Fe质主要来源于花岗岩;而新鲜辉绿岩相比蚀变辉绿岩富集Fe的重同位素,暗示蚀变辉绿岩部分铁质进入了成矿流体。硫化物矿物δ34S变化于-3.2‰0.8‰之间,总硫同位素组成δ34S∑S为-2.7‰,反映出岩浆硫的特征,但部分混入了围岩中的还原硫。对矿石铅来源的示踪结果显示,矿石铅主要来自于上地壳,并具有少量地幔铅加入的混合铅特征。总之,马坑铁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大洋、莒舟花岗岩,但辉绿岩和地层亦贡献了部分成矿物质。对ZK614、ZK617钻孔岩心进行蚀变矿物、元素浓度和磁化率扫描,结果显示:马坑铁矿具有典型的矽卡岩矿床蚀变矿物分带特征;As、Sn元素分布基本与磁铁矿化一致,它们的含量与Fe元素含量显示出一定的正相关性。矿物蚀变分带、硅钙面、辉绿岩以及As、Sn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等是马坑铁矿的重要找矿标志。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总结“马坑式”铁矿的主要成矿要素如下:成矿地质体以晚中生代花岗岩为主,侵位时代在130Ma左右,古生代及中生代发育的辉绿岩为次要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以区域推覆构造、滑脱构造及褶皱构造为主;成矿结构面以林地组石英砂岩与经畲组-栖霞组碳酸盐岩间以及文笔山组碎屑岩与经畲组-栖霞组碳酸盐岩间的硅钙面为主;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包括蚀变矿物规律性的带状分布、林地组广泛发育的硅化带以及磁铁矿化、辉钼矿化、铅锌矿化等。

王亚磊[8](2018)在《程海断裂带活动性及其对涛源金沙江大桥的稳定性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活动构造与工程建设的相关性研究,是当代地球科学最富魅力的前沿学科之一。拟建的涛源金沙江大桥地处程海大断带之上,断裂带对工程场地稳定性及安全运营与否有着直接影响。因此,程海断裂现今活动性研究对大桥工程建设及其安全性评价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程海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绘对其构造发育特征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并结合地球物理场、地震、构造应力场等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纳,对断裂活动性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对程海断裂永胜至宾川沿线进行了较为详细地调查,依据断裂特征及活动性差异将其分为北、中、南三段,并对断裂分段活动性相关特征进行总结。此外,论文还结合了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应力场模拟技术,对程海断裂带进行了构造应力场的相关数值模拟,直观地反映断裂的应力分布情况。并依托于涛源金沙江大桥的相关建设项目,实地勘察桥址区地质情况,运用极射赤平投影原理及岸坡稳定性分析软件进行研究探讨。最终通过区域构造稳定性分析、工程效应分析及桥址区适宜性评价进行研究,从而对程海断裂现今活动性与大桥建设的关系进行综合性评判与总结。研究成果表明,断裂北段整体表现为向东而突的弧形旋钮构造体系,并以伸展正断为主要活动特征,活动速率介于0.040.26mm/a间;中段为程海—期纳断裂,依据其控制的的盆地,将其分为程海盆地段、清水盆地段及期纳盆地段,其中程海盆地段断裂以正断作用为主,清水盆地段断裂具走滑—拉分活动性特征,期纳盆地段断裂具正断兼左旋走滑性质;南段断裂整体表现为典型的帚状构造体系,并以正断活动为主,部分断裂兼具左旋走滑特征,断裂活动速率介于0.10.95mm/a间。通过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结果显示断裂最大主应力呈西强东弱趋势,应力多集中于玄武岩区,最小主应力呈分段性特征,应变能主要集中于模拟区北部及部分玄武岩区。将桥址区投于模拟结果中可知,桥址区于断裂两侧一定范围内属应力集中区,大桥位于程海断裂内,属应力骤降区。此外,因桥址区处断裂之上,经区域构造稳定性、桥址区适宜性评价分析及岸坡稳定模拟结果可知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差、桥址区适宜性较差、大桥岸坡较为稳定,基本适宜建设。

谢吉尊[9](2017)在《则木河断裂带大箐断层活动性及致灾效应研究》文中提出则木河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川滇菱形地块东边界转折部位,为一大型左旋走滑继承性活动断裂。因其所处的特殊构造位置、强烈的地壳形变与断裂活动,具有地质条件复杂、地震活动强烈、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特点。为了给则木河断裂带沿线城镇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规划和断裂灾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次级断裂中活动性最强的大箐断层为例,通过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和科学分析,探讨了断裂的活动特征及其对地质环境演化控制效应,断裂带地质灾害效应和长期活动性以及断裂致灾效应,取得如下成果:(1)则木河断裂带对地质环境控制效应。(1)新构造运动与地震控制效应:则木河断裂带强烈继承左旋走滑运动成为区域性现代地壳活动带,往往控制区域构造活动和地震的形成分布,使其成为则木河地震活动带。(2)地形地貌控制效应:以断裂带为联系纽带,通过上升、陷落和反翘差异性运动,塑造了截然不同的隆起断块山、断陷河谷和拉分盆地三种断块活动单元。(3)古地理沉积环境控制效应:沉降带或沉降断块形成复杂多变、松散软弱的新沉积层,而隆起断块则遭受侵蚀、剥蚀形成松散风化带,此外断裂沿线形成宽1-2km的断层构造破碎带,为各种地质灾害作用提供物质来源和条件。(4)地表水系格局和地热运移控制效应:断裂枢纽掀斜和左旋走滑运动,形成四象地貌改变地表水系格局,通过断裂带形成深层地热场向地表运移、循环的通道,构成地下水富集强径流带。(5)地质作用演化控制效应:则木河断裂带通过影响区域地质环境的演化,诱发巨量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加剧地表过程,最终由地震构造作用驱动的隆起和断陷,以及地表灾害过程驱动的剥蚀和淤积,两者相互作用决定现有地貌演化。(2)大箐断层活断裂地质灾害控制效应。(1)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具有显着的断裂控制特征,断裂活动通过加剧地质环境恶化,为灾害发育提供物质结构基础和地貌条件,从而影响灾害边界特征、变形破坏过程和后期演化,成为控制地质灾害的主导因素。(2)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具有断裂灾害时空效应,即控制灾害的空间分布和长期活动性。空间8大效应:断裂距离效应(带状分布)、烈度效应(衰减型)、西盘效应、斜坡结构效应(软弱面)、水系效应(线状分布)、微地貌效应(高程、坡度、坡型)、构造应力场效应,地层倾向性(集中断裂破碎带)。时间8种特征,表现为地质灾害的长期活动性:崩滑灾害频发性、复活性、期次性和扩展性,泥石流灾害的活跃性、高频性、侵蚀淤积性和持续性。(3)大箐断层致灾效应。则木河断裂活动影响灾害成因机制,变形破坏模式和灾害链式效应。(1)致灾模式:依据地质条件,斜坡动力响应特征和失稳破坏形式的差异,分为岩崩、碎屑型、碎屑坡面流型3类崩塌,古地震型、震裂型、堆积层型3类滑坡,高位坡面型、沟谷暴雨型2类泥石流,共崩、滑、流3大种,8亚类,15小类。(2)断裂致灾机制:则木河断裂带构造活动对区域地质背景和灾害格局起决定和控制作用;断裂形成演化过程中提供物质结构和地形基础,在强震主导下地质环境持续恶化,地震触发累计变形效应显着,特别是在后期临近中弱地震频繁持续的扰动、极端降雨入渗的耦合作用,频繁强烈的人类工程活动作用,成为促使灾害频发的根本原因。(3)断裂灾害链式效应:断裂带具有良好的灾害链式效应,其类型分为单沟、主沟和复合型3种10类,激发因素为地震+降雨,演化过程为崩滑─泥石流─洪积扇(浊流),损毁特征为人财损失+工程毁坏+环境恶化。灾害链式演化模式概化为:地质环境孕育─冰川运动及邛海群沉积─地震破裂带古滑坡形成段─震后地质灾害频发─链式灾害演化衰退共5个阶段。断裂带灾害链式效应是一个时空扩展强、类型全、规模大、环境机理复杂的灾害群体系,必须形成一个长期、系统、全面、实时的综合防治系统。龙门山和则木河断裂带致灾效应有其相似性和差异性,前者会向后者逐渐过渡和转化,因而本文可为汶川地震灾害规划防治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赵勇[10](2015)在《滇东山原区水库岩溶渗漏系统工程地质研究》文中指出水库渗漏是岩溶地区最复杂的问题之一,至今仍是大家关注的热点,是直接影响水库能否成库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滇东山原区地形地貌条件独特,山地与盆地相间分布,地势整体平坦开阔,切割较浅,而四周河谷深切,地势陡降数百米;构造复杂,褶皱开阔平缓,陡倾角断裂交织发育;碳酸盐岩广布,岩溶发育。滇东山原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复杂,水库岩溶渗漏的水动力条件因山原周边深切河谷的存在而显着不同。此外,山原区于20世纪50-60年代建成的水库大多存在岩溶渗漏病害问题。显然地,对这样复杂背景下的水利工程岩溶渗漏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是十分有意义的。论文基于系统工程地质研究的观点,深化了高原分水岭地带及河谷斜坡地带岩溶发育的独特性以及控制因素,划分了滇东山原区的主要岩溶水文地质结构类型和含水系统类型,总结了研究区内岩溶水流动系统的类型和特点。在对区内20余个既有病害水库水文地质-工程水文地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山原区内水库渗漏的地质模式,并结合拟建黑滩河水库的工程特点,构建了山原区水库渗漏的评判方法和流程,进行了防渗论证,为黑滩河水利工程的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最终得到了以下的重要结论:(1)根据山原区内地质结构特征(岩溶层组和非岩溶层组的空间展布关系)、地质构造和岩溶水动力单元三者在空间上的组合情况,将区内的水文地质结构主要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①均匀状纯碳酸盐岩平缓褶皱型,②断裂构造控制型,③间互状褶皱构造型。山原区内的含水系统可分为单层含水系统和多层含水系统两类。(2)山原区的地下水交替循环主要包括两种模式:①盆地、谷地就近排泄型;②向深切河谷远端排泄型。其中,盆地、谷地就近排泄型可细分为汇水盆地型和汇水-径流盆地型;向深切河谷远端排泄型可细分为直接向区域侵蚀基准面排泄型和向深切割支流排泄型两类。在山原区边缘地带,地表径流往往转化为地下径流,以岩溶大泉或暗河形式在区域侵蚀基准面附近排泄。这种水资源系统源于大气降水,地表径流与地下水流之间从腹地到边缘的转换过程,是滇东山原区较为特别的“三水”转化形式。(3)研究区内的地下水流系统分属牛栏江、南盘江、北盘江三个二级岩溶地下水流系统。其中,牛栏江和北盘江的三级岩溶地下水流系统类型主要为岩溶大泉型和地下河型;南盘江则以支流型三级地下水流系统为主,其四级地下水系统则多为岩溶大泉型和地下河型。(4)牛栏江和北盘江的三级岩溶水流动系统类型(岩溶大泉型和地下河型),按照地下水流径流的串联关系过程,可以将系统自上游源到下游汇细分为三个四级地下水流系统,包括:①浅表层段岩溶水流系统,地下水排入局部侵蚀基准面,系统内地表有小流量的泉出露;②深部段岩溶水流系统,地下水不受局部侵蚀基准面控制,该段地表水系为悬谷,地表基无泉点出露;③伏流段岩溶水流系统,既汇入地表径流的水量又汇入深部段的地下水流,同时又得到本段内地下水的补给。(5)山原区的水库渗漏既有可溶岩地区的,也有非可溶岩地区的,并以可溶岩地区的水库渗漏危害更为显着。根据渗漏部位、渗漏介质、渗漏距离的差异,山原区的水库岩溶渗漏可划分为常规渗漏型和向远端-深切割侵蚀基准面渗漏型两大类。向远端-深切割侵蚀基准面渗漏型具有渗漏距离远,相对落差大的特点,是区内一类独特的渗漏模式。(6)针对山原区向远端-深切割侵蚀基准面渗漏类型的评判,提出岩溶含水系统的空间分布和蓄水前后岩溶水流动系统边界的改变是重要的评判因素,尤其是岩溶含水系统与远端-深切的区域排泄基准面的连通性是评判向远端-深切割侵蚀基准面渗漏类型的重要因素。黑滩河水库在正常蓄水后,原浅表层段岩溶水流系统和深部段岩溶水流系统之间的分水岭边界消失,形成了统一的地下水流动系统,库水向菱角塘暗河的渗漏发生,渗漏量大,程度严重。(7)岩溶水库的防渗处置应根据实际地质条件,选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防渗方案。黑滩河水库区采取的防渗帷幕方案,布置在渗漏的重点部位。通过数值模拟计算了不同深度时的渗漏量和防渗投入,并作经济性对比,提出了适宜的帷幕深度(占渗漏岩体厚度的60%),为黑滩河水利工程的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滇中震旦系碳酸盐岩破碎地层的钻探护孔新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滇中震旦系碳酸盐岩破碎地层的钻探护孔新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遥感技术在四川盐源煤炭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位置与交通
    2.2 区域地质概况
    2.3 研究区地质概况
3 遥感数据处理
    3.1 遥感数据的选择
    3.2 遥感数据预处理
    3.3 图像增强处理
4 岩性分类识别与蚀变信息提取
    4.1 岩性波谱库建设
    4.2 遥感岩性分类识别
    4.3 遥感蚀变信息提取
5 遥感地质解译
    5.1 遥感解译内容和方法
    5.2 解译标志的建立
    5.3 解译结果
    5.4 含煤远景区圈定
6 遥感综合分析及含煤重点区预测
    6.1 煤系地层解译
    6.2 控煤构造分析
    6.3 重点含煤区预测
7 结论
    7.1 主要成果
    7.2 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昆明长水机场—小哨一线岩溶发育环境及发育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不足
        1.2.1 国内岩溶发展历程
        1.2.2 国外岩溶发展历程
        1.2.3 岩溶发展研究的不足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然地理及工程概况
    2.1 研究区自然地理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象水文
    2.2 工程概况
第三章 岩溶发育的地质环境
    3.1 大地构造位置及背景
    3.2 区域构造环境
        3.2.1 普渡河断裂
        3.2.2 小江断裂
    3.3 区内构造与变形
        3.3.1 褶皱构造
        3.3.2 断裂构造
        3.3.3 构造变形与破坏
    3.4 地层岩性特征
        3.4.1 地层出露情况
        3.4.2 岩性分布特征
    3.5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3.5.1 岩土层含水特性分析
        3.5.2 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
    4.1 岩溶地貌类型
        4.1.1 岩溶洼地
        4.1.2 落水洞
        4.1.3 溶洞
        4.1.4 溶痕、溶蚀裂隙
        4.1.5 石芽
    4.2 岩溶发育强度评价
        4.2.1 地表岩溶评价
        4.2.2 地下(深部)岩溶评价
    4.3 腐岩型岩溶发育规律
        4.3.1 腐岩发育环境
        4.3.2 腐岩发生机理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溶区工程防治措施及应用
    5.1 岩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5.2 岩溶问题的工程防治
        5.2.1 地下溶洞的处理
        5.2.2 溶沟、溶痕、埋藏型石芽的处理
    5.3 地表残积层的开发利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及论文发表)

(3)雪峰山西侧构造复杂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定量优选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来源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与甜点预测研究现状
        1.3.2 数学定量分析方法应用进展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2 研究内容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
        2.1.1 四川盆地地层概述
        2.1.2 研究区地层分布
    2.2 区域构造
        2.2.1 四川盆地构造变形特征
        2.2.2 研究区构造特征
    2.3 沉积构造演化
第3章 页岩气储层特征
    3.1 储层岩性与生物特征
        3.1.1 储层岩性
        3.1.2 储层笔石带分布
    3.2 储层岩石学特征
        3.2.1 薄片特征
        3.2.2 矿物组分特征
    3.3 储层物性特征
        3.3.1 孔隙类型
        3.3.2 孔隙度特征
        3.3.3 渗透率特征
        3.3.4 比表面积特征
    3.4 储层地化特征
        3.4.1 元素特征
        3.4.2 有机地化特征
    3.5 储层含气性与露头距离的关系
    3.6 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本章小结
第4章 页岩气富集关键因素量化分析
    4.1 页岩分布特征
        4.1.1 富有机质页岩沉积相分布
        4.1.2 富有机质页岩厚度与埋深分布
    4.2 有机地化
        4.2.1 TOC分布
        4.2.2 Ro分布
    4.3 物性特征
    4.4 脆性矿物及裂缝
        4.4.1 脆性矿物含量平面分布
        4.4.2 裂缝发育特征分析
    4.5 保存条件
        4.5.1 断裂展布分析
        4.5.2 地层倾角分析
        4.5.3 不整合面分析
        4.5.4 岩溶作用分析
        4.5.5 保存条件综合分析
    4.6 含气量
    4.7 压力系数
    4.8 典型页岩气藏解剖
        4.8.1 彭水页岩气藏
        4.8.2 正安页岩气藏
    4.9 富集规律分析
    本章小结
第5章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研究
    5.1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与数学算法选取
        5.1.1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方法
        5.1.2 有利区优选中数学算法比较与选取
    5.2 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
        5.2.1 基本方法
        5.2.2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应用
        5.2.3 页岩气有利区量化优选
    5.3 多层次模糊识别方法分析
        5.3.1 基本原理
        5.3.2 多层次模糊识别模型
        5.3.3 页岩气有利区参数优选
    5.4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分析
        5.4.1 基本原理
        5.4.2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5.4.3 页岩气有利区参数优选
    本章小结
第6章 页岩气有利区预测方法应用
    6.1 页岩气有利区定量优选方法
        6.1.1 地质参数平面图数据化
        6.1.2 地质参数平面图数据标准化
        6.1.3 地质参数平面图量化叠加
        6.1.4 页岩气有利区优选评价
    6.2 多种数学方法有利区预测与勘探实践对比
    6.3 雪峰西侧页岩气有利区预测应用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4)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远程滑坡的概念及运动特征研究
        1.2.2 高速远程滑坡的研究手段
        1.2.3 滑坡动力学机理的研究
        1.2.4 峨眉山玄武岩滑坡实例研究
    1.3 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演化史
        2.1.1 大地构造背景
        2.1.2 区域构造及应力场演化史
        2.1.3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2.2 峨眉山玄武岩的时空分布及构造分区
    2.3 峨眉山玄武岩的物理力学特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发育规律
    3.1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分布
    3.2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发育特征
        3.2.1 发育于构造强变形区
        3.2.2 发育于强烈地貌切割区
        3.2.3 发育于干流以及一、二级支流的高陡岸坡
        3.2.4 发育于中倾、中缓倾顺向高陡岸坡
    3.3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类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隔挡式背斜翼部顺层滑坡的孕育机制-以马湖滑坡为例
    4.1 滑坡区的地质环境
        4.1.1 滑坡区地形地貌
        4.1.2 滑坡区气象水文
        4.1.3 滑坡区地质构造环境
        4.1.3.1 马湖滑坡区断层发育特征
        4.1.3.2 马湖滑坡区的褶皱发育特征
        4.1.4 滑坡区地层岩性
        4.1.4.1 下二叠统阳新灰岩(P_1y)
        4.1.4.2 上二叠统峨眉山玄武岩(P_2β)
    4.2 马湖滑坡群的发育特征
        4.2.1 滑坡整体的形态特征
        4.2.2 滑坡源区特征
        4.2.3 滑坡堆积区形态及结构特征
        4.2.3.1 滑坡Ⅰ期堆积体特征
        4.2.3.2 滑坡Ⅱ期堆积体特征
        4.2.3.3 滑坡Ⅲ期堆积体特征
        4.2.3.4 滑坡Ⅳ期堆积体特征
        4.2.3.5 滑坡Ⅴ期堆积体特征
    4.3 马湖滑坡形成的控制因素分析
    4.4 马湖滑坡孕育机制分析
        4.4.1 累积损伤阶段
        4.4.2 变形发展阶段
        4.4.3 失稳剧动阶段
    4.5 马湖滑坡的远程滑动机理分析
        4.5.1 滑坡源区岩体结构的碎裂化
        4.5.2 锁固段岩体的聚能效应
        4.5.3 滑体具有高位势能
        4.5.4 滑坡碎屑流在运动过程中的碰撞加速效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断层上盘顺层滑坡孕育机制-以脚盆坝滑坡为例
    5.1 滑坡区的地质环境
        5.1.1 滑坡区地形地貌
        5.1.2 滑坡区地质构造环境
        5.1.3 滑坡区地层岩性
        5.1.4 滑坡区水文气象
    5.2 滑坡分区及形态特征
        5.2.1 汇流区特征
        5.2.2 滑源区特征
        5.2.3 碎屑流流通区特征
        5.2.4 主堆积区特征
    5.3 滑坡发生的主控因素分析
    5.4 滑坡变形破坏机理分析
        5.4.1 峨眉山玄武岩体的变形累积过程
        5.4.2 峨眉山玄武岩体的触发失稳过程
    5.5 滑坡碎屑流远程滑动机理分析
        5.5.1 滑源区坡体的碎裂化程度对滑坡远程滑动的影响
        5.5.2 滑坡体的持速效应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单斜中缓倾高位顺层滑坡孕育机制-以矮子沟滑坡为例
    6.1 滑坡区的地质环境概况
        6.1.1 滑坡区地形地貌
        6.1.2 滑坡区地层岩性
        6.1.3 滑坡区地质构造及岸坡结构
    6.2 滑坡基本特征
        6.2.1 滑源区和高位高速下滑区特征
        6.2.2 撞击碎裂区特征
        6.2.3 高速碎屑流流通区特征
        6.2.3.1 主流通区特征
        6.2.3.2 铲刮区特征
        6.2.3.3 碰撞爬高区特征
        6.2.4 主堆积区、堰塞坝残体特征
    6.3 古堰塞湖沉积物特征
    6.4 矮子沟滑坡形成条件
        6.4.1 滑坡剪出口与坡脚之间存在巨大的高差
        6.4.2 有利于滑坡产生的坡体结构
        6.4.3 软弱夹层的影响
        6.4.4 强震作用是诱发岩体失稳滑动的关键因素
    6.5 滑坡运动过程数值模拟
        6.5.1 模型建立
        6.5.2 最大不平衡力
        6.5.3 加速度放大效应研究
        6.5.4 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全过程分析
        6.5.4.1 启程活动阶段
        6.5.4.2 近程滑动阶段
        6.5.4.3 高速远程碎屑流阶段
        6.5.4.4 堆积堵江阶段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危险性分析
    7.1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规模
    7.2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运动性
        7.2.1 峨眉山玄武岩碎屑颗粒运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7.2.2 物理模拟的相似分析以及试验材料的选择
        7.2.3 试验装置设计
        7.2.4 试验结果描述
        7.2.5 分析与讨论
    7.3 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的灾害链效应
    7.4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5)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断裂构造活动性研究现状
        1.2.2 活动断裂致灾效应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点
第2章 地质环境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地质构造格架
        2.1.2 区域深部地球物理特征
        2.1.3 区域新构造运动特征
    2.2 研究区地质条件
        2.2.1 地貌
        2.2.2 地层
        2.2.3 断裂构造特征
第3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基本特征
    3.1 小江断裂中北段几何学特征
    3.2 分段特征
        3.2.1 巧家县城-蒙姑乡段
        3.2.2 格勒村-达朵村段
        3.2.3 东川盆地西缘段
    3.3 小江断裂中北段断裂碳化带发育分布特征
    3.4 断陷盆地特征及形成演化
        3.4.1 巧家断陷盆地
        3.4.2 东川断陷盆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特征
    4.1 断裂带水系山脊扭错特征
        4.1.1 水系扭错特征
        4.1.2 山脊扭错特征
    4.2 断裂带滑动速率研究
        4.2.1 小江断裂中北段长期平均滑动速率
        4.2.2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滑动速率
    4.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球化学异常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3.1 测氡原理与方法
        4.3.2 测线布置
        4.3.3 测量结果与分析
        4.3.4 测氡地球化学异常分析评价
    4.4 断层带石英颗粒溶蚀形貌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4.1 样品采集及实验方法
        4.4.2 石英微形貌观测结果与讨论
    4.5 断裂带粘滑高温碳化异常特征及断裂活动性分析
        4.5.1 碳质来源
        4.5.2 成因机制
        4.5.3 构造意义
    4.6 小江断裂中北段现今构造应力场特征
    4.7 小江断裂中北段及邻区地震活动特征研究
        4.7.1 地震带划分
        4.7.2 强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3 弱震活动的空间分布
        4.7.4 区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序列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区应力-形变场模拟
    5.1 计算模型的建立与反演参数取值
    5.2 区域应力-形变场基本特征模拟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及其致灾机制
    6.1 概述
    6.2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6.2.1 滑坡分布规律
        6.2.2 泥石流分布规律
    6.3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6.3.1 滑坡发育特征
        6.3.2 泥石流发育特征
    6.4 1733年东川Ms7.8地震震害调查
    6.5 小江断裂中北段致灾效应研究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小江断裂中北段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1.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7.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7.2 基于AHP-CF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2.1 评价单元的确定
        7.2.2 评价原理和方法
        7.2.3 计算各指标确定性系数
        7.2.4 计算各因子权重
        7.2.5 计算各因子确定性权
        7.2.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7.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岩浆侵入构造系统Ⅰ:构造岩相学填图技术研发与找矿预测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岩浆侵入构造系统与研究方法论
    1.1 岩浆侵入构造系统释义与物质组成
    1.2 研究内容
        1.2.1 物质域方面
        1.2.2 空间域方面
        1.2.3 时间域方面
        1.2.4 研究层次和研究尺度上
        1.2.5 动力学机制上
    1.3 方法技术
        1.3.1 三维构造岩相学综合填图技术方法系列
        1.3.2 岩浆侵入构造系统与构造岩相学专题研究方法系列
        1.3.3 深部隐伏构造岩相学填图专题方法
2 陆缘裂谷盆地: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构造系统
    2.1 中元古代因民期复合火山穹隆构造
    2.2 因民期火山熔岩丘相+三级火山洼地相
3 中元古代铁铜金成矿系统根部相与构造岩相学
    3.1 铁铜成矿系统根部相与火山喷发?岩浆侵入构造系统的动力学机制
    3.2 因民期火山喷溢?叠加改造型Fe-Cu-Au-REE成矿系统 (IOCG型成矿系统)
    3.3 落雪期?黑山期火山热水沉积?叠加改造型铜成矿系统与构造岩相学特征
    3.4 青龙山期火山热水沉积?岩浆叠加改造型铜成矿系统
4 陆缘裂谷盆地: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
    4.1 滥泥坪?白锡腊矿段地表构造样式与深部找矿预测
    4.2 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
    4.3 次级构造样式及储矿规律
    4.4 格林威尔期幔源岩浆侵位机制与岩浆叠加侵入构造系统形成动力学机制
5 结论

(7)闽西南马坑铁矿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磁铁矿LA-ICP-MS元素分析研究现状
        1.2.2 铁同位素示踪研究现状
        1.2.3 岩心多参数信息提取研究现状
        1.2.4 马坑铁多金属矿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1.2.4.1 构造-岩浆活动背景
        1.2.4.2 矿床地质特征
        1.2.4.3 矿床成因研究
        1.2.4.4 存在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工作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与工作方法
        1.4.2.1 技术路线
        1.4.2.2 工作方法
        1.4.3 工作量统计
    1.5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1.5.1 主要成果
        1.5.2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层
        2.1.1 前泥盆纪基底
        2.1.2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盖层岩系
        2.1.3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地层
        2.1.4 晚侏罗世—白垩纪地层
        2.1.5 新生代地层
    2.2 区域构造
        2.2.1 区域构造演化
        2.2.2 断裂
        2.2.3 推覆构造
        2.2.4 滑脱构造
        2.2.5 褶皱
    2.3 区域岩浆岩
        2.3.1 火山岩
        2.3.2 侵入岩
    2.4 区域地球物理
        2.4.1 区域重力异常
        2.4.2 区域航磁异常
    2.5 区域地球化学
    2.6 区域矿产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区地质
        3.1.1 地层
        3.1.2 构造
        3.1.2.1 褶皱构造
        3.1.2.2 断裂构造
        3.1.3 侵入岩
        3.1.3.1 花岗岩
        3.1.3.2 辉绿岩
    3.2 矿床地质
        3.2.1 矿体特征
        3.2.1.1 主矿体
        3.2.1.2 小矿体
        3.2.1.3 钼矿体
        3.2.2 矿石特征
        3.2.2.1 矿石类型
        3.2.2.2 矿石构造
        3.2.2.3 矿石结构
        3.2.3 围岩蚀变及矿化阶段
        3.2.3.1 围岩蚀变
        3.2.3.2 矿化阶段
第4章 磁铁矿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床成因探讨
    4.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4.1.1 样品采集和显微观察
        4.1.2 分析方法
    4.2 测试结果
    4.3 矿床成因探讨
        4.3.1 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及其成因意义
        4.3.2 磁铁矿微量元素变化特征与成矿过程约束
        4.3.3 马坑铁矿的矿床成因探讨
    4.4 小结
    附表
第5章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成矿流体的指示
    5.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5.2 测试结果
        5.2.1 辉绿岩
        5.2.2 大理岩
        5.2.3 林地组砂岩
        5.2.4 磁铁矿矿石
        5.2.5 磁铁矿单矿物
    5.3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流体的指示
        5.3.1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5.3.2 成矿流体性质
        5.3.3 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作用阶段
    5.4 小结
    附表
第6章 铁、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6.1 样品采集及分析方法
        6.1.1 铁同位素分析
        6.1.2 硫、铅同位素分析
    6.2 测试结果
        6.2.1 铁同位素测试结果
        6.2.2 硫同位素测试结果
        6.2.3 铅同位素测试结果
    6.3 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6.3.1 铁同位素组成和铁质来源
        6.3.2 硫同位素组成和硫的来源
        6.3.3 铅同位素组成和铅的来源
    6.4 小结
第7章 岩心多参数信息提取及矿化蚀变特征与成矿要素研究
    7.1 钻孔岩心的选取及分析方法
        7.1.1 钻孔岩心的选取
        7.1.2 扫描测试方法
        7.1.2.1 蚀变矿物的高光谱扫描
        7.1.2.2 XRF元素浓度和点状磁化率测试
    7.2 测试结果
        7.2.1 蚀变矿物的高光谱扫描
        7.2.2 pXRF元素浓度测试
        7.2.3 高精度XRF元素浓度和点状磁化率测试
    7.3 矿化蚀变特征探讨
        7.3.1 矿化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7.3.2 蚀变矿物分带
    7.4 对成矿要素的指示
        7.4.1 辉绿岩对成矿的贡献
        7.4.2 硅钙面控矿特征
        7.4.3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7.5 小结
第8章 成矿机制与“三位一体”找矿模式
    8.1 成矿机制
        8.1.1 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过程
        8.1.2 流体沸腾作用与小矿体的形成
    8.2 成矿地质体
        8.2.1 大洋、莒舟花岗岩
        8.2.2 辉绿岩
    8.3 控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
        8.3.1 褶皱构造控矿作用
        8.3.2 断裂构造控矿作用
        8.3.2.1 断层
        8.3.2.2 推覆构造
        8.3.3 滑脱构造控矿作用
        8.3.4 结构面控矿作用
        8.3.4.1 硅钙面控矿
        8.3.4.2 裂隙充填控矿
    8.4 成矿作用的矿化蚀变标志
    8.5 成矿时空演化
    8.6 “马坑式”铁矿成矿规律和找矿模式
第9章 结语
    9.1 主要结论
    9.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程海断裂带活动性及其对涛源金沙江大桥的稳定性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活动断裂研究现状
    1.2.2 区域构造应力场研究现状
    1.2.3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2.4 区域地壳稳定性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2.2 大地构造环境
2.3 区域地层及岩浆岩
    2.3.1 区域地层
    2.3.2 岩浆岩
2.4 区域构造
    2.4.1 鹤庆—小金河断裂
    2.4.2 程海断裂
    2.4.3 金河一菁河断裂
    2.4.4 红河断裂
2.5 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
    2.5.1 区域航磁场特征
    2.5.2 区域重力场特征 第三章 程海断裂带造活动特征
3.1 构造地貌特征
3.2 程海—宾川断裂分段活动特征
    3.2.1 程海—宾川北段断裂
    3.2.2 中段程海—期纳断裂
    3.2.5 程海—宾川南段断裂
3.3 区域地震活动特征
3.4 区域构造应力场特征 第四章 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4.1 有限元方法简介
4.2 有限元的基本思想及发展历程
    4.2.1 基本思想
    4.2.2 发展历程
4.3 有限元分析求解步骤
4.4 程海断裂带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4.4.1 模型构建
    4.4.2 网格划分
    4.4.3 岩石力学参数
    4.4.4 边界条件及荷载
    4.4.5 模拟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桥址区地质及大桥岸坡稳定性分析
5.1 工程概况
5.2 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特征
    5.2.1 气象
    5.2.2 地形地貌
    5.2.3 桥址区地层岩性
    5.2.4 桥址区区域地质构造
    5.2.5 桥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5.2.6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体
    5.2.7 水腐蚀性评价
    5.2.8 地震动参数区划
5.3 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探讨
    5.3.1 水对岸坡稳定性影响探讨
    5.3.2 库岸再造对岸坡稳定性影响探讨
5.4 大桥岸坡稳定性分析
    5.4.1 基于极射赤平投影的大桥永胜岸岸坡稳定性分析
    5.4.2 边坡稳定性二维分析(潜在滑移面计算)
    5.4.3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岸坡稳定性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区域构造稳定性及大桥适宜性综合评价
6.1 桥址区区域构造稳定性定性分析
6.2 工程效应评价
    6.2.1 断裂工程效应分析
    6.2.2 大桥的适宜性地质综合评价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问题与建议
    7.2.1 存在问题
    7.2.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则木河断裂带大箐断层活动性及致灾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活动断层研究
        1.2.2 断裂地质灾害效应研究
        1.2.3 则木河断裂带研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环境地质条件
    2.1 交通位置
    2.2 气象水文
        2.2.1 气象
        2.2.2 水文
    2.3 地形地貌
        2.3.1 地形
        2.3.2 地貌
    2.4 地层岩性
    2.5 地质构造
    2.6 水文地质
    2.7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2.7.1 新构造运动
        2.7.2 地震及其它动力现象
第3章 大箐断层活动性和控制效应研究
    3.1 则木河断裂带活动特征
        3.1.1 断裂的发育特征
        3.1.2 断裂带构造活动
        3.1.3 大箐断层活动性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3.2 鹅掌河流域地貌演化特征
        3.2.1 鹅掌河流域构造隆起断陷和盖层变形
        3.2.2 地质灾害侵蚀和淤积效应
        3.2.3 构造隆起断陷与地灾侵蚀淤积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3.3 大箐梁子台地断层枢纽运动
        3.3.1 大箐梁子台地构造地貌发育特征
        3.3.2 大箐梁子台地形成演化和枢纽运动
        3.3.3 枢纽运动与地表过程对地貌演化的影响
    3.4 活动断裂地质背景控制效应
        3.4.1 活动断裂控制区域地质环境演化
        3.4.2 活动断裂加剧灾害发育影响地貌演化
        3.4.3 活动断裂地质作用模式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箐断层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及典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
    4.1 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4.1.1 地质灾害类型
        4.1.2 地质灾害分段特性
        4.1.3 典型地段灾害发育特征
    4.2 地质灾害空间分布规律及控制效应
        4.2.1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和发育程度分区
        4.2.2 断层距离效应
        4.2.3 地层岩性效应
        4.2.4 斜坡地貌效应
    4.3 地质灾害的长期活动性
        4.3.1 崩塌滑坡灾害复活性和频发性
        4.3.2 泥石流活跃性和高频活动性
    4.4 大箐断层典型滑坡形成机制分析
        4.4.1 鹅掌河4号滑坡
        4.4.2 阿日守和滑坡
        4.4.3 大漕河古滑坡
        4.4.4 洛火山滑坡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箐断层断裂致灾效应及防控对策研究
    5.1 断裂致灾模式分析
        5.1.1 崩塌
        5.1.2 滑坡
        5.1.3 泥石流
    5.2 断裂致灾机制分析
        5.2.1 断裂构造变形为地灾发育提供地形地貌和物质结构条件
        5.2.2 断裂地震活动为地质灾害启动提供动力作用
        5.2.3 临近弱震和降雨耦合作用加剧灾害的发生
        5.2.4 特殊地形和工程活动加速松散碎屑物转化为泥石流
    5.3 断裂灾害链式效应及断链对策研究
        5.3.1 断裂灾害链式效应类型
        5.3.2 地质灾害链式效应演化模式
        5.3.3 灾害链式效应特征及断链对策
    5.4 则木河与龙门山断裂带地质背景及致灾效应对比分析
        5.4.1 地质背景对比分析
        5.4.2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规律、形成机制与破坏模式
        5.4.3 堵江溃坝效应及灾害链效应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滇东山原区水库岩溶渗漏系统工程地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滇东高原夷平面岩溶研究
        1.2.2 分水岭地带岩溶工程建设
        1.2.3 岩溶地区水利水电工程主要工程水文地质问题
        1.2.4 岩溶地区水利水电工程防渗帷幕
        1.2.5 存在问题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论文技术路线
    1.4 论文主要创新成果
第2章 滇东山原区的地质背景条件
    2.1 滇东高原的形成与演化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5 新构造运动
第3章 滇东山原区岩溶发育特征及规律
    3.1 概述
    3.2 可溶岩层位及其展布特征
    3.3 岩溶发育形态组合
        3.3.1 地表岩溶形态组合形式
        3.3.2 地下岩溶发育特征
    3.4 岩溶发育的控制因素
        3.4.1 岩性
        3.4.2 地质构造
        3.4.3 地貌及新构造运动
    3.5 山原区岩溶发育规律
        3.5.1 岩溶发育的总体特征
        3.5.2 岩溶的空间发育规律
第4章 滇东山原区岩溶水系统
    4.1 地下水系统的概念
    4.2 岩溶含水系统
        4.2.1 岩溶水文地质结构
        4.2.2 岩溶含水系统的类型及分布
    4.3 岩溶水流动系统
        4.3.1 山原区地下水循环交替类型
        4.3.2 盆地、谷地就近排泄型
        4.3.3 向深切河谷远端排泄型
    4.4 研究区内岩溶水系统的级别和类型
        4.4.1 地下水系统级别的划分原则
        4.4.2 研究区的岩溶水系统分级
        4.4.3 三级岩溶水系统类型
    4.5 研究实例:黑滩河-八哥洞-老凹洞三级岩溶水系统分析
        4.5.1 岩溶水系统特征
        4.5.2 四级岩溶水系统特征
第5章 滇东山原区水库工程渗漏的主要地质模式
    5.1 滇东山原区水库工程的特点
    5.2 水库渗漏的地质模式分类
    5.3 非可溶岩地区水库渗漏的地质模式
        5.3.1 玄武岩地区水库渗漏
        5.3.2 第三系或第四系地区水库渗漏
        5.3.3 渗漏的地质模式及典型案例剖析
    5.4 可溶岩地区水库渗漏的地质模式
        5.4.1 既有渗漏实例
        5.4.2 渗漏模式划分
        5.4.3 常规渗漏型
        5.4.4 向远-深切侵蚀基准面渗漏型
        5.4.5 小结
第6章 滇东山原区岩溶渗漏的评判方法
    6.1 水库岩溶渗漏的传统评判方法
    6.2 滇东山原区岩溶渗漏的评判方法
        6.2.1 山原区水库岩溶渗漏评判流程
        6.2.2 岩溶渗漏评判的控制要素
    6.3 水库岩溶渗漏计算及允许渗漏量评判
        6.3.1 岩溶渗漏量计算方法
        6.3.2 允许渗漏量标准
    6.4 黑滩河水库岩溶渗漏评判
        6.4.1 沾益县黑滩河水库基本情况
        6.4.1 蓄水 1990m高程时左岸潜在渗漏评价
        6.4.2 蓄水 1990m高程时右岸潜在渗漏评价
        6.4.3 渗漏量评价
第7章 滇东山原区水库岩溶渗漏处置可行性分析-以黑滩河水库为例
    7.1 水库防渗适宜性评价
    7.2 岩溶水库区防渗处理方式探讨
        7.2.1 目前岩溶水库的主要防渗方式
        7.2.2 防渗帷幕设计中的一些要素
    7.3 黑滩河水库防渗帷幕方案的论证
        7.3.1 黑滩河水库防渗方案的选择
        7.3.2 防渗帷幕的位置
        7.3.3 防渗帷幕的深度
        7.3.4 各防渗深度下的水库渗漏量及渗流场分析
        7.3.5 各防渗深度下的水库经济性对比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四、滇中震旦系碳酸盐岩破碎地层的钻探护孔新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遥感技术在四川盐源煤炭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D]. 张培贤.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2]昆明长水机场—小哨一线岩溶发育环境及发育规律研究[D]. 郭欣盛.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3]雪峰山西侧构造复杂区五峰—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定量优选方法[D]. 赵安坤.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4)
  • [4]峨眉山玄武岩大型高位远程滑坡形成机制研究[D]. 申通. 成都理工大学, 2019
  • [5]小江断裂中北段活动性及其致灾效应研究[D]. 张欣.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岩浆侵入构造系统Ⅰ:构造岩相学填图技术研发与找矿预测效果[J]. 方维萱.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19(03)
  • [7]闽西南马坑铁矿成因机制与找矿模式研究[D]. 易锦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3)
  • [8]程海断裂带活动性及其对涛源金沙江大桥的稳定性影响研究[D]. 王亚磊.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
  • [9]则木河断裂带大箐断层活动性及致灾效应研究[D]. 谢吉尊. 成都理工大学, 2017(03)
  • [10]滇东山原区水库岩溶渗漏系统工程地质研究[D]. 赵勇. 成都理工大学, 2015(04)

标签:;  ;  ;  ;  ;  

滇中震旦系碳酸盐岩破碎地层钻护孔新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