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台山亚高山草甸受到毁灭性破坏(论文文献综述)
杨茂兴[1](2020)在《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对人为干扰的生态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下草本植物在水土保持、景区植被恢复、退耕还林还草等工程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本论文以五台山景区林下草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数量生态学方法,分析了人为干扰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以及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人为干扰指标、地理因子、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的相关关系,同时,根据生态位的相关理论分析了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不同草本植物种的生态响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了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生态质量的数据矩阵,利用TWINSPAN分类方法,将五台山80个样方划分为优级区、良级区、中级区、差级区4个生态质量类型区,再以这4个类型区为基础,构建相应的林下草本群落特征矩阵,通过TWINSPAN分类,将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分为了8个群丛组。2、物种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由第1群组丛至第8群丛组有逐渐减小的趋势,即随着干扰程度的逐渐增大,林下草本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水平逐渐下降,群落结构和物种组成也因此遭到影响。第3组、第4组群丛在丰富度、均匀度、多样性值中均出现最大值,是由于这这两组群丛均属于良级区,良级区生态环境质量良好,并存在着适度的干扰,说明一定程度的干扰对物种多样性是有促进的作用。3、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人为干扰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物种多样性与旅游废弃物、土壤裸露面积、人为践踏面积、伴人种比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即随着人为干扰影响的增大,物种多样性呈现随之减少的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海拔以及坡形与物种多样性呈显着正相关,坡度与均匀度中的Hill指数呈显着正相关,说明随着海拔越高,坡形增凸,物种丰富度有随之增加的趋势;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的相关分析得知,物种丰富度与土壤PH值呈显着负相关,说明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物种丰富度有减少的趋势;物种均匀度与土壤pH值呈显着正相关,说明随着土壤pH值的增加,物种均匀度有增加的趋势。4、生态位的相关理论分析表明:在生态环境良好,人为干扰强度较弱的前4组群丛中,种间竞争激烈,优势种地榆、早熟禾、披针叶苔草、牡蒿占据了较宽的生态位且生态速率较高、进攻性强劲,说明其在激烈的种间竞争中具有较强的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竞争势力。在生态环境质量较差且人为干扰强度较强的后4组,早熟禾依旧表现出较宽的生态位,且生态响应速率也有增大的趋势,显示出了其适应环境和利用资源的强劲能力,而地榆、披针叶苔草、牡蒿虽然依旧占据较宽的生态位,但进攻性明显下降,并有逐渐由进攻性种向淘汰性种转变的趋势,这是由于小藜、狗尾草、野艾蒿、委陵菜、老鹳草等旱生杂类草开始出现,它们逐渐占据了较宽的生态位,其竞争势力也开始逐渐增强,逐渐成为进攻性种,说明这类杂草拥有较强的抗干扰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导致与像地榆、披针叶苔草、牡蒿这类优势种产生激烈的竞争,共同夺取群落资源。这表明了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态环境超载,从而破坏群落正常结构和种类组成,群丛生境逐渐旱生化,并有沿逆行演替方向发展的趋势。牛扁、小花草玉梅、车前、山野豌豆、直立黄芪、石竹、华北蓝盆花、繁缕仅仅出现在个别的群丛中且占据了较窄的生态位,生态响应速率也逐渐降低,说明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及利用资源的能力有限。其他种群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5、本文通过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方法探究了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对人为干扰的生态响应,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合理规划景区建设,建立健全景区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旅游区进行区域划分功能分区、提高游客的自然环境保护意识等建议。
张江峰[2](2020)在《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文中指出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是国家生态修复、生态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区域之一,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是我国“藏羌彝民族走廊”和茶马古道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主要的羌族聚居区和四川省第二大藏区。长期以来,藏、羌、回、汉等民族在这个地区内繁衍生息,交汇、交融,互通有无,创造并传承了丰富多样、灿烂多元的民族文化,因此,该地区是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富集地区。新型城镇化、特色小城镇战略背景下,在民族众多、自然条件复杂、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修复保护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各项事业多赢,是个新命题。因此,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生态、社会治理等各方面建设成就,对其他民族地区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借鉴意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各种现实条件,国家主体功能区赋予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任,决定了该地区照搬东部沿海大规模工业化驱动城镇化发展路径不现实,只能立足于当地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优势,培育发展特色产业,进而驱动城镇化发展。岷江上游民族地区自然旅游资源雄奇秀美,多姿多彩;民族文化个性差异,多样性明显,是该地区发展旅游产业的优势基础性资源。这种资源禀赋优势决定了该地区发展旅游业,并通过旅游业引领驱动城镇化进程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发展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特色小城镇战略实施,给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续的政策动能,为该地区推进城镇化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通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研究方法,对岷江上游民族地区特殊性、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及面临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依据资料可得性、类型代表性等标准选择了松潘县川主寺镇、汶川县水磨镇、理县古尔沟镇三个田野调查点,通过对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进行定性分析和量化研究,比较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发展异同及所面临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通过对制约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因素及其深层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发展路径建议,期望对民族地区城镇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绪论阐述了本论文所研究问题选题背景,选题理论和现实意义、研究目的、相关研究评述、主要使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创新点等问题。第一章梳理了各位专家学者对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同时,对本文相关指导理论做了梳理和述评。第二章梳理了我国旅游小城镇相关概念以及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研究了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水平提升之间互动关系。第三章主要梳理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小城镇发展及旅游城镇化历程,并具体分析了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民族文化、国家区划生态环境功能等方面具体特殊性,分析了该地区依靠旅游业驱动旅游小城镇发展在经济、社会、民族文化和生态环境方面特殊意义。第四章分别对三个田野调查点旅游小城镇进行了实证和比较研究,比较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各自发展特点、差异性和面临问题,发现异同之处,最后给出了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创新发展可操作性建议。第五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影响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产生的深层次根源,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选择路径提供理论支持。第六章主要分析了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和机遇,研究了该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推拉动力以及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的互补性,提出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对策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本论文主要结论和后续研究展望。本文主要结论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在于能够持续地与大城市群实现产品互补互通,实现二者相互动态优化。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与时俱进及不断完善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基础和产业保证;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的环境支撑;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是岷江上游民族地区丰富的资源,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持续创新发展的持续文化源动力,也是该地区旅游产品核心吸引力所在,是该地区旅游小城镇建设中彰显其地方特色的文化源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社会治理成效是该地区旅游业平稳发展的社会保障。
王国棉[3](2019)在《生态文明视域下五台山环境变迁与当代修复》文中指出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生态建设。五台山生态修复是黄河中下游所包括的京、津、冀、晋、蒙等省(直辖市、自治区)全域经济社会中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明代以来大规模林业开发对五台山森林植被的破坏直接导致了其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要扭转当前五台山面临的生态现状,不能仅仅停留在孤立的、局部的修修补补,而应以系统的、全面的、战略的视野来进行审视,突出五台山生态修复在晋北乃至于华北生态修复中的全局意义。在经济方面,五台山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对文化旅游业体量、项目的拓展意义重大,而且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意义巨大。所以,应该进一步就五台山生态修复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性地制定出相应的战略规划。
袁伟华,朱艳冰,陈宝云,郭东[4](2019)在《草木葱茏》文中研究表明[阅读提示]一个地方的植被就是这个地方所有植物群落的组合,气候和地貌的相互作用是决定一地植被的主要因素。河北地貌复杂,气候多样,各地水热条件差异明显,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植被。河北有哪些原生植被?在漫长历史长河中哪些植物又从天南海北来到这里落地生?
张坦[5](2019)在《生态休闲旅游背景下山区乡村风貌提升策略研究 ——以张家口小五台山区域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生态休闲旅游为背景,以张家口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为研究对象,运用城乡规划、旅游、生态等相关学科理论,总结国内外生态休闲旅游、乡村风貌相关研究动态及相关发展实践进行知识梳理,为论文相关研究打下基础。在进一步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小五台山区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与乡村风貌之间的关系,探索张家口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提升策略。论文主要分六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绪论主要包括课题研究背景、对象、内容、目的与意义,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及研究方法,对课题进行基础性研究;第二章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主要包括相关发展理论、相关概念解析、国内外生态休闲旅游乡村风貌案例研究,为下文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第三章张家口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现状与问题研究,主要研究小五台山区乡村概况、风貌现状、风貌问题,对研究区域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特色与不足;第四章张家口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与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关系分析,对小五台山区乡村生态休闲旅游SWOT与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分析,探索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提升与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内在联系,同时论证研究区域发展生态休闲旅游的可行性;第五章生态休闲旅游背景下张家口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提升策略,此部分包括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提升原则及策略,在核心内容策略探索中基于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从宏观维度、中观维度、微观维度,融合生态休闲旅游发展理念,依据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不同特征进行分类指导,提出地域性的乡村落风貌提升策略,构建小五台山区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网络体系;第六章结论与展望,主要总结论文得出的主要结论及其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在未来的发展方向。生态休闲旅游是融合生态性与休闲性的旅游方式,是新时代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基于张家口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特征,将“生态休闲旅游”与“乡村风貌”深入融合,希望小五台山区乡村能够绽放出光彩夺目可持续发展的繁荣之花,构建小五台山区乡村社会、经济、人口的繁荣发展的和谐音符。
宗盛伟[6](2014)在《长白山亚高山苔原带植被变化与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长白山苔原带经历了火山喷发,气候变暖以及台风干扰等多个自然过程,当前植被变化已表现出明显的坡向差异,东坡植被受火山干扰影响,仍然处于原生演替阶段;北坡岳桦正逐步向苔原带上移,侵蚀苔原带的分布范围;西坡受小叶章等草本植物上侵影响,植被呈现草甸化趋势;南坡植被相对比较稳定,但与其他三个坡向亦存在差异。本文沿苔原带自下而上的梯度分析林线变化、苔原带植被结构变化以及苔原带上缘变化;以岳桦和小叶章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坡向植物上侵的差异性;以草本植物上侵这一特殊领域为重点研究方向分析小叶章上侵苔原带的过程及其对苔原带产生的从景观尺度至群落尺度的影响;基于定植实验研究辅以多因素环境因子控制实验探讨小叶章上侵的驱动机制,从而分析各坡向植被差异的机理,并探讨长白山环境变化对植被的控制性作用。(1)长白山苔原带植被首先经历了火山干扰的影响,在四个坡向上有着不同的分布,近年来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经历了台风干扰。气候变化方面,近50年来长白山苔原带生长季气候条件向暖湿方向发展,增温趋势显着,降水强度不断增加;生长季积温呈现出显着增加的趋势;台风干扰后长白山西坡植被经过近30年的半自然演替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恢复,乔木恢复状况并不理想,然而地被草本植物群落长势非常好,小叶章等草本植物成为了优势物种;火山干扰导致林线后退,各坡向林线高度各不相同,且各坡向植被处于不同的演替阶段。(2)长白山苔原带下缘林线位置呈现出坡向差异性,当前北坡和西坡林线植被变化较之东坡和南坡表现活跃,利用高分辨率影像解译的结果显示,北坡林线中树木分布的最高海拔可达2140m,北坡岳桦呈现出较为显着的上侵苔原带的趋势。西坡林线中树木分布的最高海拔可达2060m,低于北坡岳桦树木分布的最高海拔位置。西坡岳桦林线位置相对比较稳定,但通过构建的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结果显示,西坡岳桦存在着向苔原带上侵的趋势。北坡和西坡林线树木分布的差异与地形有着密切的联系。苔原带上缘寒漠带在1983-2008年25年间面积略有减小,坡度陡峭的地区减小的幅度最大;寒漠带面积的减小从侧面反映出苔原带上缘微弱的植被扩张趋势,但火山灰以及浮石等裸岩的分布仍然是限制植被生长的重要因素,火山喷发的影响仍然没有消除。(3)苔原带中部植被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苔原带西坡。通过与历史调查数据的对比,发现小叶章已成功上侵苔原带西坡,并形成了以自身为主导的植物群落;影像分析的结果显示小叶章侵入苔原带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并通过种间竞争逐渐获得了群落的主导地位。2000年后,侵入的小叶章逐渐替代牛皮杜鹃,形成以自身为主导的优势植物群落。小叶章斑块在地形上倾向于分布在较为湿润的生境。在低海拔处的斑块数量虽小,但面积较大,经过多年的扩张已连接成片;高海拔斑块数量多,但面积往往较小。(4)植被调查的结果显示,小叶章上侵对苔原带景观水平以及群落水平的影响已十分显着。从景观尺度来看,小叶章斑块导致了苔原带景观的破碎化,并改变了苔原带植被格局;从群落尺度来看,小叶章上侵苔原带使得苔原带植物群落结构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伴随着小叶章的侵入,灌木数量明显减少,草本植物逐渐增多。相对应的,不同侵入强度群落植物的生活型也相应改变。此外,小叶章的侵入加速了土壤的养分循环,且小叶章群落下土壤的含水量要高于本地牛皮杜鹃群落,土壤持水能力也较之牛皮杜鹃群落下的土壤持水能力要高。土壤铁的变化进一步证明了小叶章群落下的土壤存在潴育化过程,从侧面反映了苔原带草甸化的趋势。(5)通过对小叶章种子空间分布的调查,辅以小叶章萌发及移栽实验可知,苔原带小叶章应来源于岳桦林带,种子随风飘落到苔原带时倾向于落入具有高的群落高度和低的群落盖度的植物群落;到达苔原带生境后,在裸地条件下着床,萌发生长后,迅速以无性繁殖为主要的繁殖手段进行扩散,增温及施氮实验的结果显示,小叶章的氮使用效率较之苔原带低矮灌木要高,其生长繁殖需要大量的养分;小叶章较强的繁殖能力、适应能力以及资源竞争能力使其能够取代牛皮杜鹃等苔原带低矮灌木,成为苔原带优势物种,最终形成大量的斑块。由林线分布的坡向差异及小叶章上侵苔原带的坡向差异可知,长白山苔原带植被分布的坡向差异源于各坡向的环境差异,而环境的差异主要来自于自然干扰。
程晓[7](2014)在《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武功山山地草甸115个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武功山山地草甸的维管束植物区系特征和分布类型,植物群落多样性,小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人为干扰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为武功山山地草甸的合理开发利用,植被的保护和恢复提供有力的科学参考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资源比较丰富,调查到的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共有44科,90属,108种。2.武功山山地草甸维管束植物区系成分比较复杂,44科维管束植物区系分布区类型中,在科级分布区类型里,属于世界分布的有12种,占27%,属于热带性质的科和温带性质的科均为13科,占30%;90种维管束植物区系,属级分布区类型中,世界分布的有18属,占20%;热带性质的有24属,占27%;温带性质的有49属,占54%。在研究区内未发现中国特有种。3.通过对不同海拔不同坡向的植物群落物种进行调查,芒是整个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其次是野古草作为亚优势种,伴生种如黄海棠、薄叶卷柏等植物。4.对调查到的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芒作为主要群落分布面积较大,其中有23种类型的小群落,在水平分布格局中,阳坡和阴坡分别分布有11个、12个小群落,每个小群落中的优势种和建群种都不尽相同,并且都是单独存在于周围大群落中。垂直分布格局中,海拔高度1900米只发现了一种小群落。随着海拔梯度的升高,α多样性指数的变化均呈“波浪形”变化。对β多样性5个指数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随着海拔升高,5个指数波动的幅度较大,说明相邻海拔带之间物种替代速率变化悬殊,导致群落间的β多样性变化。5.离主步道越远的样带,总盖度也越大,旅游干扰的程度也越小。此外草甸中植物种类组成结构也发生变化,在主步道旁原本是草甸中的优势种因抗干扰性较差变成了伴生种,如芒、野古草等植物,而原本伴生种变成了优势种,如白舌紫菀、穗状香薷、白背千里光等植物。6.武功山山地草甸的物种丰富度指数随旅游干扰程度的降低,呈递减趋势。4条样带中的均匀度指数随着旅游干扰程度的降低,呈减少趋势。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四条样带均表现为一致的变化。海拔越高的地方,其盖度越低,放牧干扰的程度也越大。
李吉利,赵焕生,杜娟[8](2013)在《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亚高山野生金莲花草甸现状及保护对策》文中研究说明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亚高山野生金莲花草甸在华北地区极具独特性和珍稀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科研价值。由于金莲花自身的生态价值的稀缺性和分布生境的脆弱性以及面临的采摘、放牧等威胁,使得金莲花的种群分布急剧下降。为了更好的保护这一珍贵自然遗产资源,对保护区金莲花的分布现状、生态价值及受到的威胁进行研究,并对金莲花草甸保护对策进行探讨和分析,主要措施有:加大对金莲花草甸生态价值及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对破坏严重的区域采取人工抚育的方法,推广金莲花人工栽培规范化技术及依法治理等。
毕晋锋[9](2013)在《生态哲学视阈下的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景观代表的是《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下称《公约》)第一款中的“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阐明了其以地域为基础实施遗产生态保护的本质特征。中国的文化景观保持了一种与西方将文化与自然视为对立观点的截然不同的人文姿态,是一种反映中国“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哲学观念的文化景观。五台山的世界遗产文化景观是中国最朴素的“天人合一”生态自然哲学思想中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集中体现。自然因素为五台山文化景观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各种条件,物质因素和包括传统自然哲学观、宗教生态观、生态审美观等非物质因素的生态人文因素是其生态文化景观形成的内在机制。五台山不仅是客观存在的文化产物,也是一种反映生态文化动态过程的栩栩如生的生态文化景观,更是自然地貌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的范例。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当今社会,五台山文化景观所体现出的和谐共生理念,作为一种理想的生态伦理智慧,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在五台山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哲学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五台山文化景观中的文殊文化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二者的完美结合奠定了五台山文化景观的生态底蕴;而印度佛教东传后的本土化也深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五台山文化景观中体现出的生态伦理观和生态自然观,深深的影响着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及其生态环保实践,反过来这样的生态环保实践又进一步成为实现五台山文化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我国各地文化景观遗产保护面临着来自保护理念方面的差距、行政管理方面的交叉重叠、开发建设方面的破坏、社会变迁方面的挑战、生存环境方面的威胁等诸多问题。在举国上下致力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和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当下,从生态哲学的新视角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结合我国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进行创造性实践,走出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景观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新路,是十分必要的。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运用系统的研究方法,首先按照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本体论、价值观和实践观等3个层面对五台山文化景观所体现出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环保实践等定性地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构建了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应用量化方法科学的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最后针对测评结果反映的问题,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基于上述思路,本论文将具体分4部分展开:论文第一部分(即导言),主要对五台山文化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学术史的回顾,厘清文中涉及的主要概念,阐明研究对象的性质、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提出合理的研究方法,为研究的深入开展奠定理论基础。论文第二部分,包括第1、2、3章,按照生态哲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本体论、价值观和实践观等3个层面对五台山文化景观所体现出的生态自然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环保实践等定性地进行了理论探讨。第1章“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自然观”,详细探讨佛教生态自然观从“依正不二”到“天人合一”的演变,阐释五台山文殊文化中所体现出的“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哲学思想,并通过五台山文化景观的历史演进对其所蕴含的生态自然观进行历史的呈现。佛教依正不二的思想对于人类与环境的认识极为深刻,是佛教生态自然观的主体,对于当前的环境保护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佛教依正不二论与道家、儒家等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天人合一”,有着某种共通点,都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过程中,以“依正不二”为主体的佛教生态自然观与中国古代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思想结合了起来,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生态自然思想,并对中国古代文化景观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形成过程中,这种生态自然哲学观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中的文殊文化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二者的完美结合奠定了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底蕴。第2章“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伦理观”,进一步系统的阐述五台山佛教生态伦理中的缘起论、尊重生命的慈悲观、和谐共生观等思想是“天人合一”的生态自然观的形成基础。自东晋以来,五台山地区的佛事日盛,频频出现高僧大德弘法利生,历代帝皇多来此崇佛建寺,不仅使五台山成为众多佛教徒向往的地方,也使其成为一处独具特色的生态文化景观。俗语有云,“自古名山僧占多”,五台山地区因佛教而扬名天下,佛教也因五台山而得到发展。五台山清净的自然环境,为佛教徒的修行提供了适宜的场所;多处奇异的自然景观,契合了佛教教义中的种种神化传说。不仅如此,在五台山佛教生态伦理思想的指导下,五台山的僧众和信众均十分重视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充分体现出佛教生态文化对五台山生态自然环境的重要影响。第3章“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环保实践”,从五台山佛教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文化教育功能等3方面具体论述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环保实践之间的互动。生态环保实践主要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等3方面的内容。五台山佛教生态文化通过前两章论述的生态自然观和生态伦理观对五台山地区的自然环境间接地产生了影响,其主要体现形式即五台山佛教众僧和信众的生态环保实践。论文的第三部分(即第4、5章)在第二部分的定性分析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构建了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应用量化方法科学的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测评。第4章“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根据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特性及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结合五台山佛教生态哲学观的相关要求,本章提出了以生态驱动发展因素和生态持续发展因素2大类型为基础,以生态资源、科技支撑设施、生态景观管理、生态环境、生态社会和生态文化为6大评价目标,共包含目标层、类型层、指标层以及因子层41项评价因子构成的指标体系的基本理论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权重与定性评价指标,确定了文化景观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从而为综合评价五台山文化景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第5章“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应用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对世界文化景观遗产五台山的生态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估。在梳理清楚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现实状况后,我们应用第4章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把脉问诊,按照之前提出的综合评价步骤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评估,得出了最终的定量性评价结论。量化评估结果表明,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的生态资源和生态文化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生态科技支撑和生态环境处于基本可持续发展状态,而生态景观管理和生态社会处于初步可持续发展状态。论文的第四部分(即第6章)是对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的研究。针对量化评价结论,结合科技与社会、生态哲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山西省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加快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要求,提出推进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定位和基本原则。根据提出的合理化目标和原则,结合笔者实地调研的成果,提出了7条优化建议,其中前5条分别对应的是第5章第一节所作的现状分析,后2条则是从宏观上提升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结束语部分对五台山佛教生态自然观与可持续发展、五台山佛教生态伦理观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问题作了总结性思考,全面概括和总结了五台山文化景观所内蕴的生态哲学观,多角度论述了世界生态文化景观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理论上的高度的合理性和在实践领域的广泛的适用性,以及优化策略的可行性和预期成效,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张青瑶[10](2012)在《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是全球变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是研究自然与人文过程的理想切入点。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计划的提出,使土地利用变化研究成为目前全球变化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其中对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晋北地区位于我国黄土高原东北部,属于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形地貌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本文主要工作包括复原清代晋北地区农业土地利用过程和变化,并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一主题,本文在充分讨论区域土地的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土地登记制度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区域土地利用过程、变化展开讨论,从农作物的种植与分布角度展现土地利用的具体状态,并从生计多样性的角度分析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最后,对区域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进行深入讨论。本文有步骤、有铺垫地对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过程、变化及驱动因素问题进行讨论,更是以土地利用为平台展开的人地关系探讨。土地的自然属性与土地利用关系密切。从自然环境的常态和自然灾害角度对区域自然环境进行宏观把握并分析区域特征,初步分析该环境对于区域土地利用尤其是农业生产的影响。清代晋北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较今寒冷,降水山地多于平地,年季分配不均,境内水环境、土壤、植被等区域差异表现明显。自然灾害讨论中主要对旱灾进行统计分析,认为旱灾发生频次整体平稳中稍有下降;旱灾发生等级稍呈上升趋势,并将重建旱灾序列与现有雨季序列比对,结果呈现一致性,较好说明清代晋北气候特征及变化。作为区域土地利用的重要背景,本文对区域土地关系加以关注。研究发现:清代晋北官田、民田格局逐渐形成后出现一些变化,主要表现为卫所屯田、赡军地、牧场地等官田民地化;不同区域内至清末出现土地买卖频繁的现象,但原因不同;认为清代(至少在清末)晋北存在永佃制,但分布具有区域性,并且存在不完全永佃和地域特色的永佃;认为土地分配与租佃形态存在区域差异,分成租制比较普遍,不能以单一的因素来解释租佃关系的形成;清政府对土地买卖、租佃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契税的征收,国家层面的管理需要和地方实情相结合,会受到地方整体环境的制约。晋北土地关系特征反映了晋北农业经济的落后,同时与区域生态环境密不可分,会对区域土地利用产生影响。土地登记制度及田赋税额确定内容的讨论,主要涉及明清山西土地清丈与土地登记制度的演变、税额确定以及田赋征收的区域自主性等问题。通过由明至清山西地区土地清丈、政府对于土地登记的管理以及地方社会的自主性等问题的讨论,对明清山西土地登记制度提出若干看法,包括对于明代万历山西清丈的认识,对于明清山西土地登记制度的认识,以及对于山西册载田赋数据的评价。其中比较核心的观点是认为明代山西折亩广泛存在,清代继续延续这种习惯,并逐渐形成折亩基础上的级差赋税。田赋数据变化可以反映土地利用变化趋势,目前只能对部分州县土地数字尝试修订。在此基础上,对清代晋北地区耕地利用的时空分布进行探讨,包括来自田赋数据的整体考察和来自部分县级数据修订的区域考察。整体讨论了县级册载田赋数据的数值与分布,数据显示清代晋北地区耕地利用的变化不大,土地垦殖在乾隆时期达到峰值,没有继续增长,稍有下降,整体波动不大。又在相关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部分州县耕地数据进行修订考察,结果显示修订后的明清数据与1953年数据较为符合,各县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同各时期田赋税亩相比,要高于田赋税亩的可靠性。其后文章对时间断面下的土地垦殖率和人均耕地进行分析,总体显示本次修订是较为可信的。认为这种修订结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土地利用特征,不具有全面性但具有一定区域代表性。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垦殖过程总体分为明末清初的土地抛荒期,清初至乾隆时期的土地复垦期以及乾隆以后土地垦殖的下降期。清代晋北农作物种植受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比较显着,作物种类较少,种植结构单一。黍、稷、粟、粱等传统作物普遍种植,麦类作物种植比例不高,很少种宿麦。莜麦、荞麦和胡麻是本区特色作物,种植广泛。稻类作物只在黄河、滹沱河、桑干河沿岸略有种植。随着马铃薯、玉米等美洲作物的传入,晋北的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改变,尤其体现在马铃薯的引种及发展方面。晚清罂粟在晋北地区的广泛种植是作物种植结构改变的另一个突出表现,罂粟种植屡禁不止,利益的驱动、人为因素等是作物种植结构发生改变的重要因素。文末对清代晋北作物种植制度进行总结。从民众生计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了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农业方面充分展现了土地利用区域差异的普遍存在,乡民能够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生产。清代晋北地区的林地主要分布在晋西北管涔山、芦芽山、五台山等山区,晋西北山区农林转化比较突出,山区乡民已经认识到滥砍滥伐、毁林开荒等带来的严重影响,采取了一些护林措施。牧业方面,晋北大朔地区、晋西北宁武、保德等地、五台山地区等都广泛分布草地资源,牧业发达,民众多以牧养为生,充分体现研究区域农牧交错的地域特征。清代晋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雁北、晋西北、五台山等地都广泛分布,与乡民生活息息相关。晋北土盐主要分布于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土盐的生产及销售与区域土地利用问题关系密切。采集业等其他营生方式的选择体现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适应调整,环境压力下的人口外流、出口谋生行为也是本区土地利用状况的一种反映。文章最后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个大类讨论了清代晋北土地利用的驱动因素问题。关于自然因素的讨论主要从自然常态因素和自然灾害两方面展开论述,人文因素主要从土地垦殖政策、卫所行政化、田赋制度、人口、战争、民族、宗教、风俗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述中注意把握两个问题,一是所考虑的因素是否具有驱动力,二是如何驱动,驱动力程度如何。研究认为种种人文因素都要落脚于自然因素之上,与之发生综合,作用于土地利用,充分显示晋北地区自然因素的制约作用,这属于第一层面,第二个需要关注的层面是制度政策方面的驱动,晋北地方土地利用对于这些政策的实施显现出其应有的敏感性,第三个层面来自于人口、战争等方面的影响,民族、宗教、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方面的驱动因素属于第四个层面。历史时期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这种复杂不仅来源于驱动因子的多样,还在于作用机制的复杂,往往并不是某种单一的驱动因子孤立地对土地利用发生作用。
二、五台山亚高山草甸受到毁灭性破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台山亚高山草甸受到毁灭性破坏(论文提纲范文)
(1)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对人为干扰的生态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人为干扰对植被影响的研究进展 |
1.2.2 针对林下草本植物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区概况 |
第2章 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类型的差异 |
2.1 研究方法 |
2.1.1 野外取样方法 |
2.1.2 指标体系构建 |
2.1.3 测算方法 |
2.2 结果分析 |
2.2.1 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生态质量特征 |
2.2.2 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 |
2.3 小结 |
第3章 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的差异 |
3.1 研究方法 |
3.1.1 野外取样方法 |
3.1.2 测算方法 |
3.1.3 相关分析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3.2.1 不同群丛类型的丰富度差异 |
3.2.2 不同群丛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差异 |
3.2.3 不同群丛类型的均匀度差异 |
3.2.4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人为干扰指标的相关分析 |
3.2.5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地理因子的相关分析 |
3.2.6 物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理化性状指标的相关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的生态响应识别 |
4.1 研究方法 |
4.1.1 野外取样方法 |
4.1.2 测算方法 |
4.2 结果分析 |
4.2.1 不同种群的生态位宽度 |
4.2.2 不同种群的生态特性 |
4.2.3 不同种群的生态响应速率 |
4.3 小结 |
第5章 总体结论与讨论 |
5.1 总体结论与建议 |
5.1.1 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不同草本群落的类型特征 |
5.1.2 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多样性特征 |
5.1.3 人为干扰下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生态响应特性 |
5.1.4 建议 |
5.2 本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主持和参与的课题 |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选题现实背景 |
(二)选题理论研究背景 |
(三)研究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旅游城镇化研究 |
(二)旅游小城镇研究 |
(三)旅游城镇(市)可持续发展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研究 |
四、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重点难点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
(五)研究思路和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旅游小城镇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一、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二、旅游小城镇概念和分类 |
第二节 相关理论述评 |
一、新型城镇化理论 |
二、产权理论 |
三、社区参与理论 |
四、差异化理论 |
五、体验经济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 |
第一节 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我国旅游小城镇发展阶段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
第二节 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城镇化相关性研究 |
一、我国民族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与旅游城镇化相关性机理分析 |
二、我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对旅游城镇建设的助推效应 |
三、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对旅游发展的提升效应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及必要性分析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条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域特点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制约因素成因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机遇和动力机制分析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特殊意义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必要性和机遇分析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
第四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历程、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区划沿革和小城镇发展历程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历程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当代城镇主要类型 |
三、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城镇化发展现状 |
四、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旅游产品层次低,同质化现象严重 |
二、旅游业人力资本开发利用不足,旅游专业经营人才匮乏 |
三、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大,民族文化未得到充分彰显 |
四、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社会应急处置能力不足、应急能力相对落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 |
第一节 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
二、评价指标因子选取 |
第二节 重建转型旅游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汶川县水磨镇为例 |
一、水磨镇概况 |
二、水磨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水磨镇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
四、水磨镇旅游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三节 交通枢纽和商贸服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松潘县川主寺镇为例 |
一、川主寺镇概况 |
二、川主寺镇旅游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三、川主寺镇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四、川主寺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四节 自然资源依托型度假旅游特色小城镇案例研究-以理县古尔沟镇为例 |
一、古尔沟镇概况 |
二、古尔沟镇旅游发展历程和现状 |
三、古尔沟镇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四、古尔沟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第五节 三种旅游小城镇发展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
一、三种类型旅游小城镇异同比较 |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三个旅游小城镇比较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思路与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产品 |
二、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与大城市群产品关系 |
第二节 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发展对策及建议 |
一、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总体发展思路概述 |
二、创新升级旅游产品,促进产业融合,夯实旅游小城镇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 |
三、保护修复优良生态环境,为旅游业持续发展提供生态保障 |
四、创建民族特色文化传承保护机制,实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双赢 |
五、构建共享式社会治理机制,为旅游小城镇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中各章节图表目录 |
附录2 :旅游小城镇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3 :访谈纪要 |
附录4 :田野访谈照片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3)生态文明视域下五台山环境变迁与当代修复(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外相关学术研究现状 |
二、五台山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
三、五台山践行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境遇 |
四、五台山生态环境修复的实践探索 |
五、推进五台山生态环境修复的补偿性建议 |
(4)草木葱茏(论文提纲范文)
[阅读提示] |
来自自然 |
“生态活化石”稀树草原 |
中国植被的过渡带 |
古树新苗:变化中的原生树种 |
利用自然 |
最好的板栗 |
靠山吃山的“2.0版本” |
回归自然 |
模拟自然 |
千年秀林 |
(5)生态休闲旅游背景下山区乡村风貌提升策略研究 ——以张家口小五台山区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生态休闲旅游 |
1.1.2 乡村振兴战略 |
1.1.3 乡村旅游行动方案 |
1.2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1.2.1 研究意义 |
1.2.2 创新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4.1 国内外生态休闲旅游研究动态 |
1.4.2 国内外乡村风貌研究动态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基本理论及相关概念 |
2.1 生态休闲旅游发展与开发理论基础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点-轴开发理论 |
2.1.3 网络开发理论 |
2.1.4 梯度开发理论 |
2.1.5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 |
2.2 生态休闲旅游解析 |
2.2.1 生态休闲旅游概念解析 |
2.2.2 生态休闲旅游主要特征 |
2.2.3 生态休闲旅游者行为动机分析 |
2.3 乡村风貌解析 |
2.3.1 乡村风貌相关概念 |
2.3.2 乡村风貌与乡村景观的关系 |
2.3.3 乡村风貌元素构成 |
2.3.4 乡村风貌提升相关理论 |
2.3.5 乡村风貌营造思想 |
2.3.6 乡村风貌影响因素 |
2.4 国内外生态休闲旅游乡村风貌案例研究 |
2.4.1 国内外生态休闲旅游型乡村风貌现状 |
2.4.2 国内外生态休闲旅游乡村风貌借鉴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张家口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现状与问题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地理区位 |
3.1.2 地质地貌 |
3.1.3 自然气候 |
3.1.4 生物资源 |
3.1.5 人文资源 |
3.1.6 研究区域乡村概况 |
3.2 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现状分析 |
3.2.1 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元素构成 |
3.2.2 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特征分析 |
3.2.3 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元素功能分析 |
3.3 生态休闲旅游背景下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现状问题 |
3.3.1 宏观维度风貌问题 |
3.3.2 中观维度风貌问题 |
3.3.3 微观维度风貌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张家口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与生态休闲旅游关系 |
4.1 小五台山区乡村开展生态休闲旅游SWOT分析 |
4.1.1 优势 |
4.1.2 劣势 |
4.1.3 机遇 |
4.1.4 挑战 |
4.2 小五台区域乡村生态休闲旅游资源 |
4.2.1 小五台区域生态休闲旅游资源分类 |
4.2.2 小五台区域生态休闲旅游发展潜力评价 |
4.3 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提升与发展生态休闲旅游关系 |
4.3.1 耦合关系 |
4.3.2 互益关系 |
4.3.3 互补关系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休闲旅游背景下张家口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提升策略 |
5.1 生态休闲旅游背景下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提升原则 |
5.1.1 生态优先原则 |
5.1.2 原真性保护原则 |
5.1.3 文化传承创新原则 |
5.1.4 参与性与体验性原则 |
5.1.5 “6R”原则 |
5.2 生态休闲旅游背景下小五台山区乡村风貌提升策略 |
5.2.1 宏观维度风貌提升策略 |
5.2.2 中观维度风貌提升策略 |
5.2.3 微观维度风貌提升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长白山亚高山苔原带植被变化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高山-亚高山植被变化研究进展 |
1.1.1 植物个体、群落及生态系统三种尺度的响应研究进展 |
1.1.2 高山-亚高山植被演替研究进展 |
1.1.3 模拟环境变化下的植被响应研究进展 |
1.2 国内外林线变化及植物上侵研究进展 |
1.2.1 国外林线变化及植物上侵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林线变化及植物上侵研究进展 |
1.3 研究背景、意义与内容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长白山亚高山苔原带及林线自然概况和研究数据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长白山亚高山苔原带概况 |
2.1.2 长白山林线概况 |
2.2 数据的获取及处理 |
2.2.1 遥感数据 |
2.2.2 气候数据 |
2.2.3 植被调查 |
2.2.4 野外实验 |
第三章 长白山苔原带气候变化与自然干扰分析 |
3.1 气候变化分析 |
3.1.1 温度变化分析 |
3.1.2 降水变化分析 |
3.1.3 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
3.1.4 积温变化分析 |
3.1.5 气候变化指数分析 |
3.2 台风干扰分析 |
3.2.1 风倒区基本情况及恢复现状 |
3.2.2 台风干扰对苔原带影响分析 |
3.3 火山干扰分析 |
3.3.1 植被分布的坡向差异 |
3.3.2 火山干扰与植被变化关系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长白山亚高山林线及苔原带上缘变化研究 |
4.1 林线位置分析 |
4.1.1 北坡林线分析 |
4.1.2 西坡林线分析 |
4.2 林线变化预测 |
4.2.1 林线模型的建立 |
4.2.2 林线位置预测 |
4.3 长白山林线上升对苔原带的影响 |
4.4 苔原带上缘变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小叶章上侵过程与影响研究 |
5.1 与历史植被调查数据的对比 |
5.2 小叶章斑块空间分布特征 |
5.3 小叶章上侵苔原带过程分析 |
5.3.1 小叶章与苔原带植物的光谱特征比较分析 |
5.3.2 Landsat TM 影像反演上侵过程 |
5.4 小叶章上侵对苔原带植物群落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
5.4.1 对苔原带群落结构的影响 |
5.4.2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5 小叶章上侵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
5.5.1 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5.5.2 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
5.6 小叶章上侵对苔原带的影响 |
5.7 小结 |
第六章 长白山苔原带小叶章定植与控制实验研究 |
6.1 苔原带小叶章有效种子分布调查 |
6.1.1 沿海拔梯度小叶章有效种子分布 |
6.1.2 沿坡度梯度小叶章有效种子分布 |
6.1.3 沿群落梯度小叶章有效种子分布 |
6.1.4 ESN 与环境因子关系 |
6.2 苔原带小叶章种子着床实验 |
6.3 小叶章斑块移植实验 |
6.4 增温和氮沉降处理下不同植物地上生物量比较 |
6.5 增温和氮沉降处理下不同植物氮使用效率比较 |
6.6 增温和氮沉降处理下植物群落变化 |
6.6.1 增温和氮沉降处理下不同植物高度比较 |
6.6.2 增温和氮沉降处理下不同植物植株密度比较 |
6.6.3 增温和氮沉降处理下群落 NDVI 比较 |
6.7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讨论 |
7.2 主要研究结论 |
7.2.1 研究的不足 |
7.2.2 未来工作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植物群落学研究进展 |
1.1.1 植物群落的概念 |
1.1.2 植物群落学研究进展 |
1.2 生物多样性的研究进展 |
1.3 植物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进展 |
1.4 干扰对植物群落影响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目的与意义 |
1.5.2 创新点 |
1.6 研究内容、方法和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方法 |
1.6.3 技术路线 |
1.7 课题来源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 |
2.3 气候条件 |
2.4 植物资源 |
3 武功山山地草甸维管植物区系特征及分布类型 |
3.1 科属组成 |
3.1.1 科内属的统计 |
3.1.2 科内种的统计 |
3.1.3 属内种的统计 |
3.2 武功山山地草甸维管植物区系分布类型 |
3.2.1 蕨类植物的区系分析 |
3.2.2 种子植物的区系分析 |
3.2.2.1 科分布区类型 |
3.2.2.2 属分布区类型 |
3.3 小结 |
4 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
4.1 不同海拔梯度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
4.2 不同海拔梯度阳坡和阴坡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
4.2.1 不同海拔梯度阳坡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
4.2.2 不同海拔梯度阴坡植物群落数量特征 |
4.3 小结 |
5 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 |
5.1 植物群落水平分布格局 |
5.2 植物群落垂直分布格局 |
5.2.1 海拔梯度与植物群落类型 |
5.2.2 海拔梯度与物种丰富度 |
5.2.3 海拔梯度与物种相对多度 |
5.2.4 海拔梯度与α多样性 |
5.2.5 海拔梯度与β多样性 |
5.3 小结 |
6 人为干扰对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影响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方法 |
6.2 旅游活动对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影响 |
6.2.1 主步道不同距离样带干扰程度分析 |
6.2.2 旅游活动对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6.3 放牧对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影响 |
6.3.1 放牧对不同海拔高度干扰程度分析 |
6.3.2 放牧对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
6.4 武功山山地草甸生态环境恢复策略 |
7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亚高山野生金莲花草甸现状及保护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概况 |
2 植物特征及分布现状 |
2.1 金莲花的植物学特征 |
2.2 金莲花的分布现状 |
3 生态价值 |
3.1 生态价值的稀缺性 |
3.2 分布生境的脆弱性 |
4 面临的主要威胁 |
4.1 采摘 |
4.2 放牧 |
5 保护对策的探讨与分析 |
5.1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
5.2 严格管理保护区 |
5.3 推广金莲花人工栽培规范化技术 |
5.4 依法治理 |
(9)生态哲学视阈下的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生态哲学研究 |
(二) 文化景观遗产研究 |
(三) 五台山文化景观研究 |
(四) 总体评价 |
三、研究的价值和方法 |
(一) 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的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章 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自然观 |
1.1 佛教生态自然观:从“依正不二”到“天人合一” |
1.1.1 “依正不二” |
1.1.2 “天人合一” |
1.2 文殊文化与“天人合一” |
1.3 五台山生态自然观的历史呈现 |
1.3.1 自然胜景 |
1.3.2 佛教圣地 |
1.3.3 文化景观 |
第2章 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伦理观 |
2.1 佛教生态伦理的缘起论 |
2.2 佛教生态伦理的慈悲观 |
2.3 佛教生态伦理的和谐共生观 |
2.3.1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 |
2.3.2 和谐共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2.3.3 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意义 |
第3章 五台山文化景观与佛教生态环保实践 |
3.1 五台山佛教生态生活方式 |
3.1.1 “戒杀、放生、素食”的生态生活方式 |
3.1.2 “节俭惜福”的生态生活方式 |
3.2 五台山佛教生态生产方式 |
3.2.1 农禅生产:对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适应 |
3.2.2 山林佛教的生态环境建设 |
3.3 五台山佛教生态文化功能 |
3.3.1 佛教文化创造功能与佛教生态思想 |
3.3.2 佛教生态文化教育功能 |
第4章 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 |
4.1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建构 |
4.1.1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
4.1.2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模型 |
4.2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 |
4.2.1 基本评价步骤 |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4.2.3 指标标准化采用的方法 |
4.2.4 综合评价方法及分级标准 |
第5章 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估 |
5.1 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
5.1.1 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分析 |
5.1.2 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分析 |
5.1.3 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分析 |
5.1.4 科技支撑设施可持续发展分析 |
5.1.5 生态社会可持续发展分析 |
5.2 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5.2.1 判断矩阵的建立 |
5.2.2 判断矩阵特征向量W及最大特征根λ_(max)的计算 |
5.2.3 层次的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5.2.4 专家打分评价 |
5.2.5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章 五台山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优化对策 |
6.1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目标定位 |
6.2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
6.2.1 生态资源可持续性原则 |
6.2.2 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原则 |
6.2.3 生态文化可持续性原则 |
6.2.4 生态社会可持续性原则 |
6.3 生态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优化对策 |
6.3.1 强化生态资源保护措施,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
6.3.2 深度挖掘生态文化内涵,全面提升生态文化影响力 |
6.3.3 加强生态环境整治,完善环境保护机制 |
6.3.4 强力推进生态项目建设,不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 |
6.3.5 全面推进生态社会建设,努力打造生态社区 |
6.3.6 积极优化生态景观管理机制,激发生态景观发展活力 |
6.3.7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规范管理服务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表目录 |
绪论 |
一、题解与主旨 |
二、相关学术成果回顾 |
三、相关学科理论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思路与篇章结构 |
五、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和主要贡献 |
六、本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区域自然环境 |
第一节 自然地域分异与生态环境 |
一、地形与地貌 |
二、气候 |
三、水环境 |
四、土壤与植被 |
第二节 自然灾害的频发与多样 |
一、各类主要自然灾害 |
二、旱灾时空特征分析 |
第三节 小结 |
第二章 区域土地关系 |
第一节 国家层面土地所有权变动 |
一、政区变动 |
二、官田民地化 |
第二节 土地私有下土地所有权变动 |
一、土地卖绝 |
二、土地典(押) |
第三节 土地租佃的区域差异 |
一、关于永佃制的讨论 |
二、租佃形态的区域差异 |
第四节 国家对于土地产权变动和土地归辖的管理 |
一、对土地产权变动的管理 |
二、关于土地归辖的管理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土地登记制度与田赋税额的确定 |
第一节 明至清土地登记制度 |
一、明代土地登记 |
二、清初至清中期土地登记 |
三、清末土地清丈与土地登记 |
第二节 田赋税额的确定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土地垦殖特征 |
第一节 田赋所见耕地数值与分布 |
一、耕地构成与类型 |
二、耕地数值与分布 |
第二节 县级土地数据重建与时空分异特征的个案研究 |
一、可行性分析 |
二、部分县级耕地覆盖变化序列重建 |
三、时间断面下的垦殖率和人均耕地 |
四、关于县级土地数据重建的思考 |
第三节 小结:清代晋北地区的土地垦殖 |
一、明末清初的土地抛荒 |
二、清初至乾隆时期的土地复垦 |
三、乾隆以后土地垦殖的下降 |
第五章 农地利用状况: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和分布 |
第一节 粮食作物的生产和分布 |
一、黍、稷、粟、粱等作物 |
二、麦类作物 |
三、荞麦和豆类作物 |
四、玉米和薯类作物 |
五、稻类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分布 |
一、油料作物 |
二、棉、麻类作物 |
三、其他经济作物 |
第三节 小结:清代晋北作物种植制度 |
第六章 土地利用方式的区域差异 |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区域差异 |
一、忻、代二州 |
二、雁北大同府地区 |
三、晋北高原朔平府地区 |
四、晋西北沿黄河区和西北山区 |
第二节 林业和牧业 |
一、森林分布与林业盛衰 |
二、草地分布与牧业 |
第三节 矿业分布与生产 |
一、煤矿分布与煤炭生产 |
二、铁、银、盐等其他矿产的分布与生产 |
第四节 其他营生方式的选择 |
一、其他因地制宜营生方式选择 |
二、出口谋生营生方式的选择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七章 土地利用驱动因素分析 |
第一节 自然常态制约 |
第二节 自然灾害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一、农业生产力下降 |
二、土地承载力下降 |
第三节 人文因素探讨 |
一、土地垦殖政策 |
二、卫所行政化 |
三、田赋制度 |
四、人口和战争 |
五、民族和宗教 |
六、民俗 |
第四节 小结:组合作用下的驱动机制 |
结论 |
一、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
二、政策、行为、环境——关于研究内容的思考 |
三、关于研究主题、研究过程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五台山亚高山草甸受到毁灭性破坏(论文参考文献)
- [1]五台山林下草本植物对人为干扰的生态响应研究[D]. 杨茂兴. 山西财经大学, 2020(12)
- [2]岷江上游民族地区旅游小城镇研究[D]. 张江峰.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3)
- [3]生态文明视域下五台山环境变迁与当代修复[J]. 王国棉. 经济问题, 2019(11)
- [4]草木葱茏[N]. 袁伟华,朱艳冰,陈宝云,郭东. 河北日报, 2019
- [5]生态休闲旅游背景下山区乡村风貌提升策略研究 ——以张家口小五台山区域为例[D]. 张坦.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19(08)
- [6]长白山亚高山苔原带植被变化与机理研究[D]. 宗盛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14(04)
- [7]武功山山地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及空间分布格局研究[D]. 程晓. 江西农业大学, 2014(02)
- [8]河北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亚高山野生金莲花草甸现状及保护对策[J]. 李吉利,赵焕生,杜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3(08)
- [9]生态哲学视阈下的五台山文化景观可持续发展研究[D]. 毕晋锋. 山西大学, 2013(12)
- [10]清代晋北地区土地利用及驱动因素研究[D]. 张青瑶. 陕西师范大学, 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