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英语广告的批评性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朱玉[1](2021)在《经济类英语文本中隐喻的汉译 ——《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的英汉翻译实践撰写而成,主要对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重点归纳经济文本中概念隐喻的翻译方法与技巧。该文本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带领读者回顾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从十九世纪的无情竞争到二十世纪初工业资本主义的成熟,再到今天金融业的衰落。该文本引用大量评论性话语,其中包含丰富的具有文学色彩的概念隐喻,并且该文本作者也习惯使用较为隐晦的隐喻,来表达自己对美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某些历史现象的态度。这些都增加了本次翻译实践的难度。根据文本类型理论,该文本属于信息兼表达型文本。因此,在翻译该文本时,既要传达源语文本承载的信息,又要体现其蕴涵的情感。为实现这一目标,在充分理解源语文本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并辅以转换、引申、增译等翻译技巧。本翻译实践报告将翻译过程中遇到的概念隐喻分为本体隐喻、方位隐喻和结构隐喻,对这三类隐喻的翻译难点、解决过程与方案进行汇报,加深了笔者对概念隐喻及其翻译方法的理解。本报告有望为从事经济文本翻译的译者提供一定参考。
梁冠华[2](2021)在《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文中研究表明在国家话语体系内,探索行为体如何用语言来建构国家身份的相关热度正日渐升温。此外,国家身份的建构问题也是国际关系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在人文学科研究日益呈现出注重交叉与应用研究的大趋势下,国内外学界特别是国内学者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表现出以理论联系实际来解读社会现象及参与社会管理的巨大热情。尤其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情势,对国家身份建构的相关研究不仅仅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话语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对其研究亦愈发呈现出增长之势。目前,从整体来看,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内容广泛、成果丰硕,主要涵盖了在已有理论框架内对身份进行整体述评以及对其建构过程的分析。具体可细分为功能类、策略类和关系类。所用理论视角主要在批评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框架内展开,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时,现有研究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研究思路受限,惯用一种理论阐释问题而较少涉及跨学科性的交叉研究;也有研究方式尚待破执,传统的定性研究无法完全满足科研需要,适当运用各种语料库处理方法对信息进行统计和处理,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度。针对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论文选取国家话语范畴内的国家领导人话语,具体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外交演讲话语为研究对象,一则尝试结合语料库研究方式解析语篇所构建的中国多重国家身份;二则通过学科交叉研究拓展思维域度,以肯尼斯·伯克(Kenneth Burke)的新修辞学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并辅以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构筑了国家身份建构及其话语修辞策略的语篇分析范式。国家话语的国家身份相关研究视角广阔,论文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宏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的是伯克戏剧主义修辞的动机理论和国际政治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在研究方法上采用了语料库研究、定性研究以及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混合研究方式,从整体上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研究发现,习近平主席的外交演讲语篇具体构建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负责任大国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大国四种国家身份。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根本动机一方面在于维护中国自身的发展利益、安全和主权利益以及文化利益等,另一方面亦兼具世界情怀,着力兼顾全球以及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此外,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直接动机是使国际社会各方在达成价值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理念的基础上,以行动共同体为驱动力,切实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付诸于行动。在微观分析模块,具体依托戏剧主义修辞的同一理论和抽象理论,详细回答中国国家身份“怎么样”的问题。换言之,在结构安排上,论文顺次从内容同一、形式同一和辞格同一这三个层面探究国家身份建构的内部话语机制,即修辞策略。研究发现,中国国家身份建构的内容同一策略分别包含了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无意识同一三种实现路径。相应地,与内容同一相辅相成的形式同一策略则从规约形式、重复形式和递进形式三个方面展开。此外,在辞格同一策略内,我们发现了语篇建构国家身份的三大主体隐喻辞格,即建筑隐喻、拟人隐喻和旅程隐喻。在国际关系领域,国家身份的建构从来不是自说自话的“一言堂”,而是内在结构与外在结构共同建构的结果。其中,内在结构可视为身份的“自我”构建,相应地,外在结构即为身份的“他者”构建。因此,论文虽以西方修辞学为基石探究中国国家领导人由内在自建国家身份的话语策略机制,但并未忽略外在的他建效果。根据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9》,调查结果所显示的中国国家形象同论文所探讨的中国国家身份“是什么”的结论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这充分说明中国国家身份的自建效果已经得到了他者的广泛认同,同时,也为该研究提供了合法性的现实理据。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在理论上,将西方修辞学与国际政治理论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建立一种具有跨学科性质的新颖分析模式,有利于丰富政治话语研究的学术资源;(2)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混合研究范式,突破了以往以一种模式进行研究的单一方法,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话语研究过于主观的诘难,为政治话语的阐释增加具体的实证支撑,增强研究的信度和效度;(3)在研究视角上,将研究的焦点从传统侧重对受众的单向劝说转为开展与受众的双向认同。在语篇的分析中,我们着重讨论的是演讲者在与受众的互动中是如何合理调度相关的修辞资源来实现国家身份的有效建构;(4)在研究价值上,面对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设的新局面,我们突破性地选用中国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总书记习近平的外交演讲,使本项课题研究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与现实意义。这既有助于增强内部的民族凝聚力,又有助于增益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推进国际话语新秩序的建构。
何杰[3](2020)在《话语幻象视域下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家实力得到了迅速增强,但相比于硬实力的快速提升,自身的软实力水平仍然不高。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标志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竞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成为谋求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阿富汗是“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之一,其他国家提出的不同版本的“丝绸之路”计划对阿富汗也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和诱惑力。“一带一路”的互惠互通不能只依靠援助经济发展、投资建设基础设施,还需要获得阿富汗对“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政策的认可和共鸣。因此,了解阿富汗及其民众对中国的认知就显得很有必要。对于阿富汗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对中国的主观性“客观”认知主要依赖新闻媒体。也就是说,阿富汗新闻媒体的涉华报道可以引导和强化阿富汗民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客观”认知。那么,分析和研究阿富汗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对中国国家形象的传播和构建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通过以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黎明新闻网、帕支瓦克新闻网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的601篇普什图语涉华报道为语料,结合建构主义、话语幻象、国际传播学的理论,综合运用内容分析、语料库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语言-符号行为、社会影响、语境进行跨学科的分析,以期客观准确地了解阿富汗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知现状以及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从而为中国制定改善在阿富汗的国家形象的策略提供相应的依据。通过研究发现,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在涉华报道中对言语主体、言语内容进行了刻意选择,报道的话语权掌握在阿富汗本土媒体和西方媒体手中,内容突出“中阿关系”、“中国国情”两个议题。同时,涉华报道通过大量使用“反恐是战争”、“和平是旅程”、“国家是人”、“阿富汗是舞台”等隐喻,引导受众接受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对中国身份和角色的框定,即反恐支持者、和平的维护者、参与解决阿富汗问题的主要配角等。整体来看,由于受到中国强势崛起所引发的政治与经济力量格局变化、“西强东弱”的全球传播格局、21世纪以来中阿在各领域的友好务实的互利合作、中国“深度介入、经济止损”的阿富汗政策、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自身利益诉求与阿富汗国家利益互动博弈以及阿富汗社会对社会主义的刻板印象、“国强必霸”历史逻辑、宗教信仰体系差异、西方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建构了一个“坚定支持阿富汗和平与发展、迅速崛起的负责任的和平外交大国”形象,涉华报道中“妖魔化中国”、“中国威胁论”的言论以否定的态度把中国刻画为一个日趋强大、不断强硬、拥有全球野心、存在可能威胁,同时缺乏民主、人权问题和社会问题严重的社会主义国家。
陈勇[4](2020)在《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抑或是在当今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世界局势和相关国家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都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各国了解中国政策方针和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翻译成外语的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对政治的敏感性等因素会影响外国人士对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理解,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对华态度。中国领导人着作对外翻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对这些翻译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评价其得失、效果,有助于改进当今和今后政治文献外译的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部领导人着作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探索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轨迹,发现这种翻译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为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鉴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能深刻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且与翻译规范(研究)在学术理念、研究视野、研究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本研究借用其学术理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以便有效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深入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造图里(Toury)等学者关于翻译规范的分类从而将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分为操作规范和社会规范,并借鉴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对标题、比喻、词语和注释四个方面的英译方法进行充分描写,发现其规律性,以此为基础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第二,从机构、外交、伦理和意识形态四个方面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分析社会因素对政治文献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第三,分析上述翻译规范所形成的总体秩序,主要包括:规范的层次结构,即每部译作及其所处时代中并存的主流规范、过时规范和先锋规范;规范的约束力,即当规范发生冲突时哪些规范约束力强哪些弱,以及从总体上来讲原语规范和目的语规范哪个约束力更强;“正确”观念,即当时的“正确”翻译的标准;此外,还分析层次结构、约束力和“正确”观念在三部着作英译中的变迁过程。通过微观的文本分析、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以及中观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所有规范中,国家利益伦理的约束力强于其它任何翻译规范。第二,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约束力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总有少数例外情况。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原语规范在领导人着作英译中有逐渐减弱之势,但均强于目的语规范。第四,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层次结构是动态的,“正确”观念也随之变化,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理论创新:提出了翻译规范秩序这一概念和翻译规范研究的话语分析框架;第二,观点创新:国家利益伦理具有最强约束力;第三,视角创新:挖掘出了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点,提出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视角。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检验并充实翻译规范理论,将其研究范围从文学翻译扩大到政治翻译;应用价值在于,为今后的领导人着作翻译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共中央编译局等中央文献翻译单位提供参考。
李恩耀,丁建新[5](2020)在《国内外批评话语研究40年——一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批评话语研究是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一种话语研究范式,到现在已有40余年的发展历史。以1979-2018年40年间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和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的批评话语研究文献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结合CiteSpace可视化软件绘制国内外批评话语研究的科学知识图谱,通过对比国内外该领域的发文量、高产作者、研究机构、高被引文献来梳理国内外批评话语研究40年来的发展脉络。研究发现批评话语研究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持续关注,出现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整体呈现强劲的发展态势。国内外批评话语研究均拥有活跃的领军学者与主要研究机构,并不断取得新进展,均产出了具有代表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引领着该领域的研究发展方向。
尹佳[6](2019)在《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研究 ——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发展给予了密切关注。在国际交流日渐深化、国际传播渠道日益丰富的背景下,中国的对外传播既是世界了解中国的关键信息来源,同时也是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内容,对国际话语权的争取至关重要。对外传播以语言为纽带,以传播效果为宗旨,在话语实践的过程中完成文化与价值观的阐释及国家形象的建构,其形式以外宣翻译为主。因此,外宣翻译实践的成效关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对外宣翻译的研究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外宣翻译,其中心词为翻译,但“外宣”一词既指出了中译外的方向,也明确了翻译的目的。从本质上来说,外宣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其研究具有跨学科性及动态性,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及发展是其传播目的是否实现的关键。我国外宣翻译虽然历经了迄今为止60余年的发展,但其研究体系还不够完善,局限于译本语言文字层面的情况还较为普遍。值得注意的是,有学者不断尝试将翻译本体论的研究与边缘交叉学科进行融合,不仅关注翻译的语言层面,还注意到语言之外的因素,证明除了语言本身,制约翻译活动的文化与社会因素逐渐引起学界注意。在翻译研究从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再到社会学转向的过程中,其社会属性需要成熟的理论框架作为支撑,以研究其生产、传播、接受与各种社会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翻译研究主要采用的各种研究视角中,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框架能够与外宣翻译研究产生紧密关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意识形态研究方面的关联;2)在话语与社会辩证关系研究方面的关联;3)在权力关系研究方面的关联。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特征与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批评话语分析考察语言结构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进而揭示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外宣翻译要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话语实践与社会实践,将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视角引入外宣翻译研究可以更清晰地分析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本研究重点分析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代表的中国政治话语的对外翻译,所选语料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版及英译过程的相关材料。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既蕴含大量意识形态内容,又以实现译入语语境中的传播效果为要求,既讲求对原文的高度忠实,又要对读者的接受与反应给予关注,单纯的语言文字层面的探索无法满足以上多维度的需求,传统的归化或异化策略无法适应话语与社会实践之间辩证的、动态的关系,因此本研究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超学科视角来对语料进行分析。从具体研究方法上,本研究在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三维框架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三维分析框架(翻译-传播-社会实践综合框架),从译本、翻译的传播实践以及翻译的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分析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在这一框架中,第一维度为译本:涉及传播的信息内容,主要分析译本对原文本元语言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第二维度为翻译的传播实践,包括翻译的生产、翻译的传播与翻译的接受;第三维度为翻译的社会实践,包括翻译与权力关系,翻译与社会身份,以及翻译与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之间的关联。本研究在国际传播语境中审视外宣翻译,探索外宣翻译话语实践的传播属性。研究发现:1)以批评话语分析的超学科视角来审视外宣翻译,能够有效突破语言文字分析的局限性,凸显外宣翻译的社会实践性;2)外宣翻译本质上是一个国际传播实践过程,对赞助人、译者、传媒以及读者的多维度思考是一种主体间性意识,这反映出信息传播的交流、沟通与互动意义,对我国构建融通中外的对外话语体系具有重要意义;3)话语传播的效果与传播者使用的话语策略密不可分,本研究从读者接受与读者反应的角度进行探索,丰富了外宣翻译的话语传播策略。
徐美玲[7](2018)在《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媒体语篇是信息社会语言的基本存在形式,是标准语规范的源泉,是影响大众意识的最强有力手段,更在今日俄语“运行图”上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国内外媒体语篇研究趋势为动态的、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研究逐渐取代静态的、微观的语言本体研究,但从动态化视角研究媒体语篇的交际机制及言语交际策略极其少见。这赋予了本课题有关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研究以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价值。本文以俄语媒体语篇为研究对象。秉承动态化研究理念,即化静为动的研究思想,将俄语媒体语篇视为动态的过程及其结果,借助言语行为理论和言语活动论,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演绎与归纳相结合、语料分析等方法深入研究俄语媒体语篇。一方面,全面概述俄语媒体语篇,包括定义、属性、功能、分类及研究方法,这有助于俄语媒体语篇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另一方面,对俄语媒体语篇交际机制进行动态化研究,分析并描写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交际要素,揭示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交际过程、动态化言语行为过程和动态化言语活动过程,这是全文的一个重点;再有一方面,从意向行为和取效层面对俄语媒体语篇言语交际策略进行动态化分析,基于文献研读和语料分析提取并论证4个宏观言语交际策略和11个微观言语交际策略,着重探讨告知、说服、言语攻击、言语维护宏观言语交际策略的动态化实施过程,分析借助信源、援引见证者言、显像、论证、宣传鼓动、侮辱与嘲讽、指责、揭发、辩解、转嫁和反击微观策略的实施方法,这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创新之处。上述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将深化俄语媒体语篇研究,进一步拓展俄语媒体语篇研究视野,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与借鉴。本文在研究视角、语料和观点上有一定创新。首先,本文从动态化视角,以“人”为核心要素,将媒体语篇视为发话人与受话人之间的动态的交际过程及结果,对其交际机制和言语交际策略开展研究;其次,将取效行为作为切入点分析俄语媒体语篇言语交际策略,提取4个宏观言语交际策略和11个微观言语交际策略;再次,本文细致考察了大量俄语媒体语篇,通过语料分析来验证文中所提的观点并得出相应结论,这些语料均选自近几年的俄罗斯主流媒体和俄语国家语料库之新闻子库。
宋旸[8](2018)在《批评素养理论视角下的多模态阅读课程设计:从理论模型到课堂实践》文中研究指明基于成效为本教学法中教学内容—教学法—评估方法三位一体的设计思路,以批评性概念为核心,综合批评话语分析、文类教学法和Giddens结构化理论中反思意识层级的批评读写评估框架,构建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批评素养的多模态阅读课程设计理论模型。通过对微电影教学模块的教学实践和学生小组课堂口头英语报告的案例分析,进一步讨论该课程设计理论模型的可行性和应用价值,反思课程设计的局限和改进的方向。
刘辰[9](2018)在《中美媒体有关南海争端报道的体裁互文性对比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近三十年来,在各种语言学理论的启发下,语篇体裁研究领域得以扩展,学者们开始关注体裁背后的修辞和语用功能的研究。体裁互文性(genericintertextuality)日渐成为体裁研究和互文性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为我们观察体裁变化、探究体裁的社会性、揭示体裁与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效视角。近十几年来,体裁互文性引起了文学体裁分析领域和批评话语分析领域的关注,但是以往研究多驻足于对体裁互文性现象的界定和描述,尚未获得系统的理论层面的理解和阐释,围绕语篇作者运用体裁互文性的动因以及体裁互文性的生成机制的讨论也不多见。体裁互文性并非简单的体裁现象,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发展变化的结果,也对新体裁的产生有着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体裁互文性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符号互动系统,表现为语篇中各种类型的体裁、风格和话语在不同社会结构、意识形态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互文生成过程。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理论、vanDijk的认知语境理论与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为本研究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多领域、多视角融合的体裁互文性批评分析框架,既包括静态的体裁互文体系(systemof generic intertextuality),也包括体裁互文性的动态生成过程(process of generic intertextuality)。本研究旨在对体裁互文性进行系统的描述和解释的基础之上,挖掘体裁互文现象的意义、价值及其与社会建构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选取中美危机话语的典型话题—中国南海岛礁主权争议,从《人民日报》与《纽约时报》中收集了 2015年5月至2016年12月的新闻语篇。阅读筛选之后,本研究获得有效汉语新闻报道157篇,总字数为258455字,每篇平均字数为1646。《纽约时报》共计150篇,英语总字数为237047字,每篇平均字数是1580,差异不足以产生由于词数和长度上的差距而引起的误差。本研究从体裁互文性体系与体裁互文性的运行过程两个方面展开分析讨论,力求解决以下三方面的问题:1.中美有关南海争端的新闻报道中体裁互文性的结构和类型表现出何种异同?2.中美有关南海争端的新闻报道中体裁互文性体现的身份关系呈现出何种异同?3.中美有关南海争端的新闻报道中体裁互文过程的表现和效果又有何不同?体现了怎样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为了解决上述三个问题,本研究综合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使用Phython jieba对中文语料进行分词处理,使用语料库检索软件Antconc3.5.0以及显着性检测工具Log-likelyhood对中美主流媒体新闻话语中体裁、话语和风格混和交融的现象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探讨体裁互文性在这两份报纸中的使用异同及其原因,我们获得了一些较有意义的发现,具体如下:(1)通过分析体裁互文性的表现和分布,我们发现《人民日报》试图通过辩论性和叙述性体裁树立中国政府的正面形象,言辞犀利,表明中国在南海主权问题上的严正立场。记者倾向于使用辩论性体裁和叙述性体裁、辩论性体裁和描述性体裁、辩论性体裁和指示性体裁互文的方式,有效传达中国对南海问题上一贯的态度和立场。《纽约时报》记者倾向于运用解释性、叙述性和描述性的体裁形式对南海主权争端背后隐藏的利益与权力因素进行深刻地探讨,《纽约时报》中多次出现了解释性体裁和叙述性体裁、解释性体裁和描述性体裁、解释性体裁和辩论性体裁的杂合手段,体裁互文性的形式和表现呈现了复杂化、多样化的现象,这与中美两国不同的历史发展背景和新闻传播的方式有很大的关联。(2)对体裁互文过程中隐蔽的身份信息的讨论主要从人际意义和主体位置两方面展开,人际意义由评价理论提供解释,对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的阐释则从新闻体裁结构和语式两方面展开。通过对新闻态度资源进行定性分析,本研究发现中美新闻报道均未大量出现情感资源,鉴赏资源出现频率较高。《人民日报》记者倾向表达支持、信任的人际意义;《纽约时报》记者倾向表达怀疑、否定的人际意义,意图夸大中菲、中美之间的矛盾。另一面,文本中人际化的异质性使作者的权威身份发生不断的变化,成为接近读者、与读者平等的非权力者。经研究发现,《纽约时报》中话语身份较《人民日报》而言更为复杂、多变,出现了新闻叙述者身份、事件参与者身份、权威性评价者身份、与听众展开会话的对话者以及南海生态维护者等。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转变的过程体现了描述、叙述、解释、辩论和指示性体裁之间不同程度的杂合。(3)对体裁互文过程的分析需要考察新闻语篇交往过程中体裁互文意义的转换特征与转换效果。研究发现,《人民日报》记者为了突显其观点的合理性,新闻引导意图比较明显,跨主题、跨领域的互文占比较少,更多的是与自身当下、过去的事实横纵勾连。《人民日报》记者偏向于使用政治和历史主题互文的方式介绍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以及现状。《纽约时报》报刊在版面编排上体现多层面的互文性,偏向于使用政治、生态、文化、外交等主题互文的手段分析和阐释南海问题,针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多与《人民日报》中的主题形成互文,试图造成针锋相对的传播效果。从社会—认知角度分析体裁互文性,目的在于对体裁间的互动和博弈作出解释,可以揭示中国媒体如何选取体裁谋划语篇从而建构中国主权问题的核心概念,另一方面,能够洞察美国媒体为了支配和控制新闻受众的认知,如何解构中国媒体建构的核心概念,并对其进行重构的过程。本研究对围绕南海争议主题的汉英报纸新闻语篇中的体裁互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性建立体裁互文性批评分析模型,借以完善体裁互文性的理论研究体系,充实体裁互文性的实践研究。本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均得到一定的启示:首先,本研究将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传播学理论与巴赫金的语言学思想应用于汉英报纸新闻中体裁互文性的比较分析,对体裁互文性的动态运行机制和语用效果展开探究,既揭示了媒介话语传播过程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又体现了语言学与其他人文学科间的融合趋势。其次,本研究选取了真实的新闻语料,研究者将语料库技术、汉语分词技术和显着性统计的检测软件运用到汉英报纸有关南海争端报道的体裁互文性比较研究,进一步拓展了批评语言学和语料库技术结合的研究领域。最后,本研究可以为普通读者和新闻从业者提供理解汉英报纸新闻话语的体裁结构及话语策略的多维视角,对于加强我国对外传播话语策略及其运用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许静[10](2017)在《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批评性话语分析路径》文中研究表明模糊限制语广泛存在于各种语言之中,其使用是一种重要的语用策略,语言学家们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根据现有的文献调查,国内对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进行全面的和系统性的研究相对较少,跨语言的对比研究则更少。外交新闻发言人话语是国家立场政策的传播载体,是新闻传媒重要的消息来源。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发言人的话语讲究客观、委婉、灵活和模糊。在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恰当地使用模糊限制语,不仅会显得有礼有节,而且往往能在问答间获得话语权的主动性,收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因此,对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其相似点和不同点,并揭示模糊限制语所反映出的意识形态差异,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研究基于Fairclough (1989)提出的三维批评性话语分析框架,借鉴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并结合对比语言学、新闻传播学和外交学等理论,建立了从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三个维度对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微观和宏观解释相结合的整体分析框架。在这样的分析框架下,本研究力求解决两个主要问题:(1)在微观层面上,中国和美国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有什么相似点和不同点?(2)在宏观层面上,中国和美国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在意识形态上存在哪些不同?为了回答以上的研究问题,本研究自建了两个主语料库: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语料库和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语料库;并根据各个章节的研究需要,从两个主语料库中抽取出全部中美外交新闻发言人的话语和全部记者的话语,建成四个子语料库。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语料统计的基础上,采用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路径,对中国和美国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系统的对比分析,探讨不同类型的模糊限制语在两种语言中的使用特点,并揭示模糊限制语背后反映的意识形态差异,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发现,具体如下:第一,微观层面上的发现:(1)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对比分析。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语料中直接缓和语的使用频率远远大于其在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语料中的频率;而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语料中间接缓和语的使用频率远大于其在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语料中的频率。中国新闻发言人使用的直接缓和语中的三类主语按照频率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中方”类、我们和我;而美国新闻发言人使用的直接缓和语中三类主语按照频率从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I, we和“the United States”类。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使用最多的主观见解型直接缓和语是:“我们希望”、“中方支持”和“我想”类;美国国务院新闻发言人使用最多的主观见解型直接缓和语是:“Ithink”和“We believe”。中国新闻发言人语料库里高值情态动词出现的频率最高,而美国新闻发言人语料库里低值情态动词出现频率最高。本研究对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在四个子语料库中的统计发现:①中国发言人比美国发言人使用了更多的有消息来源型间接缓和语;在有消息来源型和无消息来源型间接缓和语的使用频率上,中国发布会记者比美国发布会记者高,中国发布会记者比中国发言人高,美国发布会记者比美国发言人高。②有消息来源型间接缓和语在四个子语料库中的的高频词统计表明,中美发言人尤其是记者,在外交新闻发布会问答中,都尽量选择不带有感情色彩的间接缓和语,以保持态度的客观和中立。③在四个子语料库中,中国发布会记者语料库使用无消息来源型间接缓和语的频率最高,其中“据报道”最常用。(2)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对比分析。中国外交部新闻发布会语料库中程度变动型和范围变动型的使用频率都低于它们在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语料库中的使用频率。统计发现,中美新闻发布会话语都倾向于使用表示程度深的程度变动语加强语气。美国新闻发言人使用限制命题型程度变动语的频率高于中国发言人,模糊限制词的语言表达手段也更多样化。中美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数值型数量范围变动语经常用在以下情况中:发言人和记者为了使话语精练,突出重点,让整个语句具有直观性;发言人对问题所涉及的相关数量并没有确切的了解时,为弥补不足而采用有一定变动空间的模糊数量表达,令语言更加严谨,不易出现纰漏;另一些情况,是记者所提的问题关系到发言人不便透露的具体数量信息,这时给出一个模糊的数量范围,既扞卫了国家的利益,也不会言不符实。非数值型数量范围变动语常常被外交发言人用来做夸张或强调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非数值型数量范围变动语中还有一类词,像汉语中的“一些、部分、个别、有些、某些”和英语中的“some”等,面对敏感问题的时候,这些词能够起到有意回避确指内容的作用,特别是针对某些尖锐的话题,出于外交活动礼貌性的需要,使用这类模糊限制语可以把话说得含蓄一些。中国外交新闻发言人习惯于使用在时间上无限延伸毫不间断的频率范围变动语:“不断、一贯、一直”等,强调中方对于某一问题的态度或做法从来没有改变。美国发言人和中国发言人在频率变动型模糊限制语高频词的使用上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最明显的就是使用“再次”/“again”的频率很高。这个词虽然很简单,但是却包含了一个语用预设,就是之前一定也表示过相同的态度。中国外交新闻发言人语料库中列举范围变动语虽然只使用了一个词“等”,但是使用频率却高于美国语料库中所有28个列举范围变动语的频率总和。第二,宏观层面上的发现: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批评性分析。本研究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路径出发,揭示模糊限制语这一特殊语言现象背后隐藏的中美意识形态差异,解释造成中美两国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策略和意识形态方面差异的社会文化原因。根据van Dijk (1993)对意识形态的解释,基于定量研究的成果和对语料的研读分析,本研究认为,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的模糊限制语折射文化价值观、反映外交理念、体现国家立场,并通过个案的批评性分析加以说明。本研究在理论、方法和实践上的主要启示:理论启示:(1)本研究将批评话语分析理论、新闻传播学理论和外交学理论运用到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中去,体现了语言学与其他人文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2)本研究对模糊限制语进行理论上的界定和分类,增加了 10个小类的划分,细化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并且适用于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方法论启示:本研究自建了两个主语料库和四个子语料库,语料全部来自于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的真实话语,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方法,根据研究目的,对各小类模糊限制语在主语料库或四个子语料库中的频率和高频词进行了定量统计,以此为基础,进行定性分析,是批评性话语分析和语料库语言学相结合的有益尝试。实践启示:(1)本研究为我国外交新闻发言人恰当和灵活地使用模糊限制语提供语言学和语用学上的参照;并为我国新闻发言人提供美国外交新闻发言人在模糊限制语使用方面的技巧和策略。(2)帮助大众学会批评性地解读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的方法。
二、英语广告的批评性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广告的批评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类英语文本中隐喻的汉译 ——《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
1.1 任务背景介绍 |
1.2 文本特征分析 |
1.2.1 文本外因素分析 |
1.2.2 文本内因素分析 |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译前准备 |
2.1.1 翻译文本的确定 |
2.1.2 相关技术和资源支持 |
2.1.3 翻译计划的制定 |
2.1.4 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准备 |
2.2 翻译实践过程 |
2.3 译后事项 |
第3章 案例分析 |
3.1 本体隐喻 |
3.1.1 实体和物质隐喻 |
3.1.2 拟人隐喻 |
3.2 方位隐喻 |
3.2.1 上/下方位隐喻 |
3.2.2 前/后方位隐喻 |
3.3 结构隐喻 |
3.3.1 动植物隐喻 |
3.3.2 战争隐喻 |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问题总结 |
4.2 对今后工作的启发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原文与译文 |
附录2 术语表 |
致谢 |
(2)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选题源起 |
1.2 理论框架 |
1.3 研究问题和方法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创新之处 |
1.6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政治话语研究综述 |
2.1.1 政治话语的界定 |
2.1.2 政治话语研究述评 |
2.2 国家话语研究综述 |
2.2.1 国家话语相关概念 |
2.2.2 国家话语研究述评 |
2.3 身份研究综述 |
2.3.1 身份认知初探 |
2.3.2 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4 国家身份研究综述 |
2.4.1 国家及国家身份认知初探 |
2.4.2 国家身份的话语研究综述 |
2.5 小结 |
第三章 戏剧主义修辞 |
3.1 引言 |
3.2 肯尼斯·伯克修辞思想研究概述 |
3.2.1 肯尼斯·伯克新修辞学理论:传承与创新 |
3.2.2 肯尼斯·伯克修辞学理论研究成果 |
3.2.3 肯尼斯·伯克修辞理论对国家话语研究的意义 |
3.3 修辞动机 |
3.3.1 动机与行为 |
3.3.2 动机与否定 |
3.3.3 戏剧五位一体 |
3.4 辞屏 |
3.4.1 “辞屏”的概念 |
3.4.2 “辞屏”的特点 |
3.5 同一 |
3.5.1 同一与分离 |
3.5.2 同一与实质 |
3.5.3 同一的方式 |
3.6 国家话语、国家身份与修辞认同三元合一的研究合法性探析 |
3.7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多重国家身份的建构 |
4.1 引言 |
4.2 中国声音 |
4.3 中国身份 |
4.3.1 新兴大国 |
4.3.2 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
4.3.3 负责任大国 |
4.3.4 东方文明大国 |
4.4 国家身份建构动机 |
4.4.1 根本动机:利益共同体 |
4.4.2 直接动机:行动共同体 |
4.5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内容同一策略 |
5.1 引言 |
5.2 同情同一 |
5.2.1 以构建“家族质”实现身份认同 |
5.2.2 以构建“几何质”系紧合作纽带 |
5.2.3 以构建“方向质”付诸共同实践 |
5.3 对立同一 |
5.3.1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困境 |
5.3.2 地缘政治危机频现 |
5.3.3 传统安全威胁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
5.4 无意识同一 |
5.4.1 第一人称复数“我们” |
5.4.2 表达美好人格的词语 |
5.5 小结 |
第六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形式同—策略 |
6.1 引言 |
6.2 规约形式同一:文体结构 |
6.2.1 绪言:称呼与问候语 |
6.2.2 关于国际社会共同利益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3 基于共同利益的行动倡议叙述 |
6.2.4 关于中国形势、中国道路的叙述、分类和证明 |
6.2.5 中国方案、中国举措叙述 |
6.2.6 结尾:致谢与祝福语 |
6.3 重复形式同一:叙事 |
6.3.1 叙事对主题的导引 |
6.3.2 叙事构筑情感认同 |
6.4 递进形式同一:修辞推论 |
6.4.1 完整修辞推论 |
6.4.2 省略大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3 省略小前提的修辞推论 |
6.4.4 省略结论的修辞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国家身份建构的修辞策略之辞格策略 |
7.1 引言 |
7.2 建筑类隐喻 |
7.2.1 建筑隐喻描述 |
7.2.2 建筑隐喻说明 |
7.3 拟人类隐喻 |
7.3.1 拟人隐喻描述 |
7.3.2 拟人隐喻说明 |
7.4 旅程类隐喻 |
7.4.1 旅程隐喻描述 |
7.4.2 旅程隐喻说明 |
7.5 其他隐喻 |
7.5.1 疾病类隐喻 |
7.5.2 文化类隐喻 |
7.6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及研究发现 |
8.1.1 主要观点:话语、互动、同一三位一体 |
8.1.2 研究发现:回答中国国家身份建构“三问” |
8.2 本研究的主要贡献、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话语幻象视域下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
1.2.2 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
1.2.3 媒体建构的中国国家形象的研究现状 |
1.3 论文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创新之处 |
1.3.1 论文的研究意义 |
1.3.2 论文的研究目标、任务和难点 |
1.3.3 论文的研究方法 |
1.3.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1.4 语料来源和例句体例 |
1.4.1 语料的选取和处理 |
1.4.2 例句体例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国家形象的内涵和属性 |
2.1.1 国家形象的三重内涵 |
2.1.2 国家形象的基本属性 |
2.2 建构主义的国家形象观 |
2.2.1 社会建构主义与国家身份 |
2.2.2 后建构主义与国家身份 |
2.2.3 国家形象的建构机制 |
2.3 话语幻象理论 |
2.3.1 话语幻象 |
2.3.2 话语幻象的分析路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语料库的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语言-符号行为分析 |
3.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言语主体分析 |
3.1.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稿件来源分析 |
3.1.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信源分析 |
3.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言语内容分析 |
3.2.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议题分析 |
3.2.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及物性分析 |
3.3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涉华报道的言语形式分析 |
3.3.1 战争隐喻 |
3.3.2 旅程隐喻 |
3.3.3 拟人隐喻 |
3.3.4 表演隐喻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社会影响分析 |
4.1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的中阿互动中的中国国家形象 |
4.1.1 阿富汗的好邻居 |
4.1.2 阿富汗的好朋友 |
4.1.3 阿富汗的重要伙伴 |
4.1.4 难以完全信赖的中国 |
4.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的中国国际形象 |
4.2.1 负责任的和平外交大国形象 |
4.2.2 新兴崛起的强权国家 |
4.3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的中国国内形象 |
4.3.1 政治形象 |
4.3.2 经济形象 |
4.3.3 社会形象 |
4.3.4 文化形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建构中国国家形象的语境分析 |
5.1 国际力量格局的影响 |
5.1.1 国际政治格局保持多极化发展势头 |
5.1.2 东西方经济力量共同推进世界经济增长和发展 |
5.1.3 全球传播格局依然呈现“西强东弱”的态势 |
5.2 中国与阿富汗交往互动的影响 |
5.2.1 中阿政治互信不断深化 |
5.2.2 中阿经贸合作日益密切 |
5.2.3 中阿加大军事安全合作 |
5.2.4 中阿人文交流日趋活跃 |
5.3 国家利益的影响 |
5.3.1 阿富汗国家利益的界定 |
5.3.2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的“国家性” |
5.3.3 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的“市场性” |
5.4 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 |
5.4.1 历史传统意象的固化和延展 |
5.4.2 文化传统和价值理念的折射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一)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内容分析编码表 |
附录 (二)黎明新闻网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列表 |
附录 (三)帕支瓦克新闻网普什图语涉华报道列表 |
作者简历 |
(4)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突破 |
1.6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领导人着作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1 《毛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2 《邓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
2.1.3 《习谈》英译和出版过程 |
2.2 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 |
2.2.1 《毛选》英译研究 |
2.2.2 《邓选》英译研究 |
2.2.3 《习谈》英译研究 |
2.3 话语视角下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对比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
3.1 批评话语分析 |
3.2 翻译规范 |
3.2.1 翻译规范研究的源起 |
3.2.2 翻译规范的分类和涵盖范围 |
3.3 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契合之处 |
3.3.1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
3.3.2 从语言到社会的研究视野 |
3.3.3 权力关系 |
3.3.4 意识形态 |
3.3.5 历史性 |
3.3.6 中介性 |
3.3.7 阐释性 |
3.3.8 小结:“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的理据 |
3.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3.4.1 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
3.4.2 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3.4.3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
第四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 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1.1 标题语义信息的翻译方法 |
4.1.2 标题语法形式的处理策略 |
4.1.3 总结: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 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2.1 比喻简述 |
4.2.2 本研究中比喻的界定标准和翻译方法 |
4.2.3 比喻翻译方法统计和分析 |
4.2.4 总结: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 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3.1 共同词译法分类 |
4.3.2 分析 |
4.3.3 总结: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 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4.1 《毛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2 《邓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3 《习谈》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
4.4.4 三部着作注释英译方法对比与分析 |
4.4.5 总结: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 |
5.1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机构规范 |
5.1.1 外文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2 中共中央编译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
5.1.3 外文局和中共中央编译局机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
5.2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外交规范 |
5.2.1 毛泽东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毛选》英译的影响 |
5.2.2 邓小平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邓选》英译的影响 |
5.2.3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政策及其对《习谈》英译的影响 |
5.3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伦理规范 |
5.3.1 作为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爱国伦理 |
5.3.2 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分析思路 |
5.3.3 三部译作的翻译伦理分析 |
5.4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意识形态规范 |
5.4.1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2 权力关系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4.3 翻译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翻译规范秩序的话语分析 |
6.1 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及其变迁 |
6.1.1 《毛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2 《邓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1.3 《习谈》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
6.2 翻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1 三部着作标题英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
6.2.2 “正确”观念及其变迁的社会动因分析 |
6.3 翻译规范的约束力 |
6.3.1 翻译规范约束力的非绝对性 |
6.3.2 原语规范的减弱之势与相对于目的语规范的强势地位 |
6.3.3 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家利益伦理 |
6.4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两个“变”和两个“不变” |
第七章 结论 |
7.1 总结 |
7.2 结论 |
7.3 创新 |
7.4 启示 |
7.5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国内外批评话语研究40年——一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研究设计 |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
1国内外批评话语研究总体趋势与阶段特征 |
2国内外批评话语研究高产作者 |
3国内外批评话语研究高产机构 |
4国内外批评话语研究高被引文献 |
四、结语 |
(6)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研究 ——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及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重点难点及预期突破 |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外宣翻译研究现状 |
2.1.1 对外宣传与对外传播的区别 |
2.1.2 外宣翻译的概念及其内涵 |
2.1.3 外宣翻译研究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2.2 批评话语分析视角下的外宣翻译 |
2.2.1 批评话语分析的研究内容与代表性理论 |
2.2.2 外宣翻译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关联 |
2.2.3 采用批评话语分析视角的翻译研究成果 |
2.3 政府工作报告及其翻译研究 |
2.3.1 政府工作报告的定义 |
2.3.2 政府工作报告的文本结构及语言特点 |
2.3.3 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及相关研究 |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及观察语料 |
3.1 外宣翻译与对外话语体系建构 |
3.2 外宣翻译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 |
3.3 翻译-传播-社会实践综合框架下的外宣翻译过程 |
3.4 观察语料——2017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英版及英译过程的相关材料 |
3.5 小结 第四章 译本对原文本元语言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
4.1 概念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
4.2 人际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
4.3 语篇功能表达形式的再现 |
4.4 小结 第五章 外宣翻译的传播实践 |
5.1 翻译的生产 |
5.1.1 译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
5.1.2 外宣翻译的主体间性 |
5.1.3 译者对外宣翻译互文性的实践 |
5.2 翻译的传播 |
5.2.1 外宣翻译的传播机制 |
5.2.2 译者的把关人作用 |
5.3 翻译的接受 |
5.3.1 外宣翻译的读者研究 |
5.3.2 外宣翻译的读者关照 |
5.3.3 外宣翻译的读者反应 |
5.4 小结 第六章 外宣翻译的社会实践 |
6.1 外宣翻译与权力关系之关联 |
6.2 外宣翻译与社会身份之关联 |
6.3 外宣翻译与文化价值及意识形态之关联 |
6.4 小结 第七章 讨论 |
7.1 译本与翻译传播实践之关联 |
7.2 翻译传播实践与翻译社会实践之关联 |
7.3 译本与翻译社会实践之关联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回顾与总结 |
8.2 本研究的发现及创新之处 |
8.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博士在学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
(7)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研究依据 |
一、俄语媒体语篇研究的现实性 |
二、动态化研究的界定 |
三、动态化研究的重要性与适切性 |
第二节 国内外媒体语篇相关研究历史与现状 |
一、俄罗斯语言学界的媒体语篇相关研究概况 |
二、国内语言学界的媒体语篇相关研究概况 |
第三节 本课题的研究任务与方法 |
一、本课题的研究任务 |
二、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第四节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语料来源 |
一、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二、本课题的语料来源 |
第五节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
第一章 俄语媒体语篇概论 |
第一节 媒体与大众交际 |
一、交际的概念与分类 |
二、媒体的概念与特点 |
三、媒体与大众交际的关系 |
第二节 俄语媒体语篇相关术语及其概念 |
一、媒体语篇与语篇 |
二、语篇与话语 |
三、媒体语篇与媒体话语 |
第三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属性与功能 |
一、俄语媒体语篇的属性 |
二、俄语媒体语篇的功能 |
第四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类型 |
第五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语媒体语篇动态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与言语活动论 |
第二节 言语行为理论与俄语媒体语篇动态化研究 |
一、言语行为理论发展脉络 |
二、施为句与描写句 |
三、言语行为三分说 |
四、取效行为重解 |
五、取效行为与意向行为关系阐释 |
六、言语行为理论对俄语媒体语篇动态化研究的启示 |
第三节 言语活动论与俄语媒体语篇动态化研究 |
一、言语活动论的理论溯源及发展脉络 |
二、言语活动论的内涵诠释和研究观 |
三、言语活动论对俄语媒体语篇动态化研究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语媒体语篇交际机制的动态化研究 |
第一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交际要素 |
一、交际主体 |
二、动机与需要 |
三、交际意图 |
四、交际语境 |
五、交际形式 |
第二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交际过程 |
一、经典大众交际模式 |
二、俄语媒体语篇交际过程动态化分析 |
第三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言语行为过程 |
一、俄语媒体语篇的言说行为 |
二、俄语媒体语篇的意向行为 |
三、俄语媒体语篇的取效行为 |
第四节 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言语活动过程 |
一、俄语媒体语篇生成的动态化心理过程 |
二、俄语媒体语篇理解的动态化心理过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语媒体语篇言语交际策略的动态化分析 |
第一节 言语交际策略概说 |
第二节 俄语媒体语篇告知策略的动态化分析 |
一、借助信源策略 |
二、援引见证者言策略 |
三、显像策略 |
第三节 俄语媒体语篇说服策略的动态化分析 |
一、论证策略 |
二、宣传鼓动策略 |
第四节 俄语媒体语篇言语攻击策略的动态化分析 |
一、侮辱与嘲讽策略 |
二、指责策略 |
三、揭发策略 |
第五节 俄语媒体语篇言语维护策略的动态化分析 |
一、辩解策略 |
二、转嫁策略 |
三、反击策略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批评素养理论视角下的多模态阅读课程设计:从理论模型到课堂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批评素养视角下的课程设计理论模型 |
1.1 课程设计模型概述 |
1.2 批评话语分析模型 |
1.3 文类教学法三步骤 |
1.4 批评素养评估框架 |
2 课堂教学与学生作业案例分析 |
2.1 课堂教学设计案例 |
2.2 学生课堂报告案例分析 |
2.2.1 批评性元语言分析能力评估 |
2.2.2 批评性创造能力与日常生活反思实践能力评估 |
2.2.3 针对反思的读写策略运用能力评估 |
3 教学效果与教学设计理论模型再思考 |
(9)中美媒体有关南海争端报道的体裁互文性对比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体裁研究 |
2.1.1 体裁概念的界定 |
2.1.2 关于体裁的分类 |
2.1.3 体裁研究的流派及其主要方法 |
2.2 互文性研究 |
2.2.1 互文性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2.2.2 互文性的相关分类标准 |
2.3 体裁互文性研究 |
2.3.1 体裁互文性概念的界定 |
2.3.2 体裁互文性的相关应用研究 |
2.3.3 体裁互文性研究方法综述 |
2.4 汉英新闻报纸对比研究 |
2.5 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批评话语分析 |
3.1.1 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思想 |
3.1.2 van Dijk的社会认知理论 |
3.1.3 重新语境化和改适转换理论 |
3.2 巴赫金的社会杂语理论 |
3.2.1 巴赫金的话语观 |
3.2.2 社会杂语和言语体裁理论 |
3.3 传播学的相关理论 |
3.3.1 议程设置理论 |
3.3.2 理论的适用性 |
3.4 体裁互文性分析框架 |
3.5 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工具 |
4.3.1 分词软件 |
4.3.2 检索软件 |
4.3.3 显着性检测工具 |
4.4 语料库的创建 |
4.4.1 语料的收集 |
4.4.2 语料识别和标注 |
4.5 小结 第五章 体裁互文性的结构和类型的对比分析 |
5.1 体裁结构潜势分析 |
5.1.1 语步特征和分布 |
5.1.2 体裁结构潜势 |
5.1.3 体裁结构互文 |
5.2 按类型分析新闻报纸中体裁互文性 |
5.2.1 新闻体裁的分类标准 |
5.2.2 《人民日报》新闻中的体裁互文性 |
5.2.3 《纽约时报》新闻中的体裁互文性 |
5.3 结果和讨论 |
5.4 小结 第六章 体裁互文性体现的身份关系的对比分析 |
6.1 人际风格和社会身份 |
6.1.1 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 |
6.1.2 统计结果与讨论 |
6.1.3 分析结论 |
6.2 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 |
6.2.1 主体和阅读位置的表现形式 |
6.2.2 《人民日报》中的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 |
6.2.3 《纽约时报》中的主体位置和阅读位置 |
6.2.4 产生差异的原因 |
6.3 小结 第七章 体裁互文过程的对比分析 |
7.1 主题对比分析 |
7.1.1 两份报纸中南海争端报道的频率与分布对比 |
7.1.2 两份报纸中主题倾向的对比分析 |
7.1.3 主题互文性的表现形式 |
7.1.4 主题互文性在不同体裁中的表现形式 |
7.2 两份报纸中体裁互文过程的对比分析 |
7.2.1 认知语境模型的内涵和作用 |
7.2.2 两份报纸中认知语境模型的对比分析 |
7.2.3 重新语境化的过程分析 |
7.3 体裁互文性的批评性分析 |
7.3.1 传递意识形态 |
7.3.2 话语霸权和话语殖民 |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结论 |
8.1.1 体裁互文体系的对比分析结果 |
8.1.2 体裁互文过程的对比分析结果 |
8.2 本研究启示 |
8.2.1 理论启示 |
8.2.2 方法论启示 |
8.2.3 实践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 |
8.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
附录1: 《人民日报》语料分词流程 |
附录2: 《人民日报》新闻语料 |
附录3: 《纽约时报》新闻语料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 |
(10)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批评性话语分析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模糊限制语的定义 |
2.1.2 模糊限制语的分类 |
2.2 模糊限制语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语义学的研究视角 |
2.2.2 语用学的研究视角 |
2.2.3 其他研究视角 |
2.2.4 启示和局限 |
2.3 本研究的提出和创新点 |
2.4 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批评性话语分析 |
3.1.1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起源和理论基础 |
3.1.2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原则和方法 |
3.1.3 语言、意识形态和权力 |
3.1.4 政治话语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
3.1.5 基于语料库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
3.2 理论框架 |
3.2.1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
3.2.2 本研究对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和分类 |
3.3 小结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4.1 研究问题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工具 |
4.3.1 分词软件 |
4.3.2 标注软件 |
4.3.3 检索软件 |
4.3.4 显着性检测工具 |
4.4 语料库的创建 |
4.4.1 语料的收集 |
4.4.2 语料的识别和标注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 |
5.1 统计结果 |
5.1.1 中美缓和型模糊限制语整体数据统计 |
5.1.2 中美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频率和高频词统计 |
5.1.3 中美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频率和高频词统计 |
5.2 中美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对比分析 |
5.2.1 中美主观见解型直接缓和语中主语类型对比分析 |
5.2.2 中美主观见解型直接缓和语对比分析 |
5.2.3 中美情态意愿型直接缓和语对比分析 |
5.3 中美间接缓和型模糊限制语对比分析 |
5.3.1 中美两类间接缓和语在四个子语料库中的对比分析 |
5.3.2 中美有消息来源型间接缓和语对比分析 |
5.3.3 中美无消息来源型间接缓和语对比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对比研究 |
6.1 统计结果 |
6.1.1 中美变动型模糊限制语整体数据统计 |
6.1.2 中美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频率和高频词统计 |
6.1.3 中美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频率和高频词统计 |
6.2 中美程度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对比分析 |
6.2.1 中美降低模糊程度型程度变动语对比分析 |
6.2.2 中美限制命题型程度变动语对比分析 |
6.3 中美范围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对比分析 |
6.3.1 中美数量范围变动型范围变动语对比分析 |
6.3.2 中美频率范围变动型范围变动语对比分析 |
6.3.3 中美列举范围变动型范围变动语对比分析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批评性分析 |
7.1 模糊限制语折射文化价值观 |
7.2 模糊限制语反映外交理念 |
7.3 模糊限制语体现国家立场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
8.1.1 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分析 |
8.1.2 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批评性分析 |
8.2 本研究的启示 |
8.2.1 理论启示 |
8.2.2 方法论启示 |
8.2.3 实践启示 |
8.3 本研究的不足 |
8.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英语广告的批评性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类英语文本中隐喻的汉译 ——《衰败的经济》(第3、5、7章)翻译实践报告[D]. 朱玉.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02)
- [2]国家话语对国家身份的建构及其修辞策略[D]. 梁冠华.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话语幻象视域下阿富汗主流网络媒体普什图语涉华报道的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研究[D]. 何杰.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20(01)
- [4]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D]. 陈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12)
- [5]国内外批评话语研究40年——一项基于文献计量学的研究[J]. 李恩耀,丁建新.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0(03)
- [6]外宣翻译过程中的话语生产、传播与接受研究 ——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为例[D]. 尹佳.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19(02)
- [7]俄语媒体语篇的动态化研究[D]. 徐美玲. 黑龙江大学, 2018(07)
- [8]批评素养理论视角下的多模态阅读课程设计:从理论模型到课堂实践[J]. 宋旸. 外国语文, 2018(03)
- [9]中美媒体有关南海争端报道的体裁互文性对比研究 ——以《人民日报》和《纽约时报》为例[D]. 刘辰. 南京师范大学, 2018(12)
- [10]中美外交新闻发布会话语中模糊限制语的对比研究—批评性话语分析路径[D]. 许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