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牧草真菌性病害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舒娟[1](2021)在《芒果炭疽病菌生物学和侵染特性研究》文中指出
吕卉[2](2020)在《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甘草是甘肃省乃至我国重要的道地中药材之一,具有重要的药用、饲用及其食用价值。随着大面积连续多年的栽培,病害已经成为甘草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之一。为明确甘肃省甘草主栽产区病害的发生、发展、危害病原与治理策略,本研究以甘肃省的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的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为研究对象,于2014-2019年连续多年,开展了系列的温室、室内及田间试验,在确定病害种类及其病原菌的基础上,重点对主要病害的危害、发生规律、防治措施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通过对甘肃省17个县25个乡镇的栽培甘草的病害调查,共发现15种病害,其中真菌病害14种,寄生性菟丝子病害1种。发现世界新病害1种: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enodidymella glycyrrhizae sp.nov.);世界新记录寄主病害2种:小光壳叶斑病(Leptosphaerulina australis)和田野菟丝子病害(Cuscuta campestris);我国新记录寄主病害5种: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极细链格孢黑斑病(A.tenuissima)、菌核病(Sclerotium sp.)和葡柄霉叶斑病(Stemphylium sp.)。确定了主要病害:锈病(Uromyces glycyrrhizae)、细交链格孢黑斑病(A.alternata)、根腐病(Fusarium solani、F.oxysporum)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X.glycyrrhizae)。2、通过连续3年的调查,进一步明确了锈病、细交链格孢黑斑病、根腐病和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锈病在河西瓜州县始发于5月初,高峰期为6月和9月,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69.1和49.83;而在陇中榆中县锈病的发生较晚,始发期一般在6月初,8~9月出现一次发病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10.73。细交链格孢黑斑病在河西瓜州县和陇中榆中县均从6月中旬开始发病,8~9月达到高峰期,两地最大病情指数分别为14.59和26.12。根腐病在瓜州县和榆中县两地均有发生,其中8~9月为瓜州县根腐的高发期,最大病情指数为22.46,而榆中县根腐病发生轻微。外亚隔孢壳叶斑病仅在榆中县发生,该病于每年5月发生,于7月时达到病害高峰,最大病情指数为36.56。3、通过对田间取样与室内测试分析,明确了锈病、叶斑病和根腐病等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随着三种病害严重度的增加,其株高、根长、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均呈下降趋势,最高损失达45.3%、70.3%、75.7%和66.6%;与粗蛋白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最高可减少43.7%;而与粗纤维、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均呈显着正相关(P<0.05),最高分别可增加44.0%,44.3%,50.2%;与根部甘草酸的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根腐病根部甘草苷含量呈显着负相关(P<0.05)。不同病害的发生,对18种氨基酸的含量影响存在差异。4、通过室内杀菌剂筛选和田间评定,初步明确了主要病害的化学防治措施。室内杀菌剂筛选结果表明,30%苯甲·丙环唑EC对3种甘草叶斑类病原菌A.alternata,X.glycyrrhizae和L.australis的生长抑制作用最好,抑菌率达72%以上,其毒力EC50<0.2 mg/L。50%多菌灵对2种甘草根腐类病原F.oxysporium和F.solani的生长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均能达80%以上。在大田防治试验发现,25%粉锈宁WP2000~2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和43%戊唑醇SC3000倍液对甘草锈病防治率达81%以上;30%苯甲·丙环唑EC2000倍液、25%吡唑醚菌酯EC1500倍液、25%嘧菌酯SC1000倍液对黑斑病防治率达80%以上。
李欣[3](2020)在《三七主要病害病原菌的快速检测及叶部病害病原菌的鉴定》文中研究表明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是我国一种珍贵的中草药,长期以来被用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治疗瘀伤。大量研究表明三七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溶栓、降低血压、抗炎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且临床应用疗效显着。但三七较长的生长周期和独特的生长环境容易诱发病害发生。三七根腐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全年均可发生,常年的发病率保持在5%~20%,严重时可达到70%。由三七根腐病引发的多种连作障碍更是使得三七种植成本增加,土壤利用率降低,对三七产业化发展相当不利。三七黑斑病是三七种植园中普遍发生的一类叶部病害,是继三七根腐病之后的一类为害较为严重的三七病害,常年的发病率保持在10%左右,严重的时候可占总发病植株60%以上。这类真菌病害的病原真菌以菌丝或厚垣孢子在三七种子、种苗、病根、落叶、残枝和土壤上越冬,并以它们作为传播媒介进行扩散。因此,任何快速、准确的检测病原真菌的方法对防止三七根腐病和三七黑斑病的发生以及流行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及得到的主要结果如下:1.为了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检测三七根腐病的分子检测体系,本研究针对引发三七根腐病的几种镰刀属真菌开发了一套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通过基因筛选得到了四种镰刀属真菌的基因位点,它们分别是:茄腐镰刀菌的氨基己二酸还原酶Lys2基因、尖孢镰刀菌的脂肪酸ω-羟化酶CYP505基因、轮枝镰刀菌的博来霉素水解酶Bleo基因和禾谷镰刀菌的Aba A基因。基于这些特异的基因位点设计了它们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构建了它们的定量检测标准曲线,最终建立了三七根腐病中镰刀属致病真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采集到的三七病害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根腐病植株中镰刀属真菌含量显着高于健康植株。表明镰刀属真菌是引起三七根腐病的一类重要致病菌。同时也证明本研究建立的快速分子检测技术灵敏度高,快速,可以为田间三七根腐病、带菌土壤以及种子种苗的快速分子检测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2.为了使诊断技术更加简便易行,本研究以茄腐镰刀菌氨基己二酸还原酶Lys2基因为靶点,设计了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引物。运用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方法对7个三七病株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与实时荧光定量PCR相比,荧光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速度快,还可以实现扩增与检测同步进行。3.为了快速检测三七黑斑病,本实验建立了检测三七黑斑病病原菌人参链格孢(Alternaria panax)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基因筛选得到了特异扩增人参链格孢的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PD基因。并制备了该基因的重组质粒标准品,构建了定量检测的标准曲线,最终建立了人参链格孢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采样检测结果表明三七黑斑病植株中的人参链格孢含量显着高于健康植株且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模板浓度可低至0.19 pg/μL。4.链格孢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重要的作物病害。本实验采集了三七主产区的一种三七叶部病害的样本,从中分离到了一株病原菌,对它进行了致病性分析、形态学鉴定、多位点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分离到的病原菌为交链格孢(A.alternata)。另外,本研究建立了交链格孢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体系,采样检测的结果表明这种三七叶部病害植株中的交链格孢的含量显着高于健康植株。综上所述,本研究建立的快速分子检测体系反应快,灵敏度高,能明确三七病株及三七种植土壤中病原真菌数量的动态变化。可以为三七土壤处理、根腐病、黑斑病的早期诊断和动态监测以及后续进一步认识病原真菌的致病机制,并有针对性地研究高效、环保的防治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本研究为深入认识三七叶部病害的病原菌及其分子检测奠定了基础。
彭海莹[4](2020)在《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分别是由寄生疫霉烟草致病变种(Phytophthora parasitica var.nicotianae)和基生根串株霉(Thielaviopsis basicola)引起的,是危害烟草最主要的土传病害,近年来二者常复合发病,大大加重了烟草的病害程度,导致经济损失严重。本文主要用两株优良的生防菌株产紫青霉Q2和棘孢木霉MX分别与植物诱抗剂——氨基寡糖素(A)进行复配,通过盆栽试验测定其对烟草的促生效果,以及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防病效果,研究结果如下:1、平板对峙试验结果显示,产紫青霉Q2和棘孢木霉MX对烟草黑胫病菌和根黑腐病菌均有较强的拮抗效果,其中Q2对烟草黑胫病菌和根黑腐病菌的抑制率为62.86%和59.32%,MX对黑胫病菌和根黑腐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80.48%和73.46%。另外,Q2的发酵滤液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对黑胫病菌和根黑腐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率分别为61.72%和69.14%,对根黑腐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89.99%,对黑胫病菌孢子囊产生的抑制率为85.74%,对游动孢子萌发的抑制率为65.12%。2、试验证明氨基寡糖素不会影响两种生防菌生长,可以混合使用。盆栽促生试验说明,棘孢木霉MX与产紫青霉Q2均有较好的促生作用,其中单独使用木霉MX的促生效果明显优于青霉Q2,在第40 d时表现最为明显,他们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后能更好地发挥促进烟草植株生长的效果,其中MX+A的促生效果最好,在40天时MX+A的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分别比CK提高了48.62%、13.87%、33.01%、22.17%,也显着增加了烟草植株的鲜重、干重、根冠比,分别比CK高出32.26%、52.13%、21.15%。3、盆栽防病试验说明产紫青霉Q2和棘孢木霉MX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都有较好的防病效果,能有效降低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单独使用木霉MX对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51%、64.69%,单独使用青霉Q2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5.34%、65.75%。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后防病效果更佳,其中Q2+A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9.08%和74.88%,MX+A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防病效果分别为69.34%和74.40%。4、在田间采用生防菌结合威百亩熏蒸的方法对烟草三种土传病害进行防治,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病原菌分布不均匀,造成发病率和防病效果有一定偏差,但总体来看,施加生防菌后对烟草黑胫病、青枯病和根黑腐病的防治均有一定效果,并且其长势好于空白对照,其中产紫青霉Q2的对烟草黑胫病、青枯病和根黑腐病防治效果分别为70.32%、34.19%、46.84%,棘孢木霉MX对烟草黑胫病、青枯病和根黑腐病的防效分别为64.30%、32.72%、39.03%。5、在分别接种烟草黑胫病菌和根黑腐病菌后,产紫青霉Q2和棘孢木霉MX与氨基寡糖素组合使用后均能有效诱导烟草植株内PAL、SOD、POD活性的升高,增强烟草的抗病性,并且能提高根系活力和促进烟草植株叶绿素的合成。另外,烟草在病原菌胁迫下,使用Q2和MX与氨基寡糖素处理能有效降低其丙二醛含量从而减少烟草植株受病害胁迫的损害程度,并且能提高烟叶中脯氨酸的含量从而提高烟草植株的抗逆性,尤其以组合处理Q2+A处理最为显着,其次为MX+A。总体来说,产紫青霉Q2和棘孢木霉MX对病原菌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于田间烟草病害的防治也有较好的效果,与氨基寡糖素进行复配后既能促进烟草植株的生长,也有效防治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增强植株抗病性,这为研究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生物防治技术提供了新的方法。
齐杨菊,陈振江,李振霞,刘辉,王莉花,李春杰[5](2020)在《荞麦病害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荞麦(Fagopyrum spp.)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重要杂粮,也是具有开发潜力的优质饲草资源,病害的发生使荞麦的品质与产量下降,是影响荞麦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目前引起荞麦真菌病害有14种,病原物有16个属,另有其他病害8种,包括细菌、病毒和线虫病。本文通过对国内外荞麦病害研究的文献归纳总结,国内外对其轮纹病、霜霉病和根腐病、立枯病等叶部、根部病害的危害程度、发生规律和防治等方面得到不同程度的研究,但对其他叶部病害和种带真菌研究较少,今后应更多关注影响荞麦生长的主要病害种类,进行病原菌多样性,加强病害发生规律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徐杉[6](2019)在《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炭疽病是一类造成经济损失,普遍存在,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它是限制紫花苜蓿生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有关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研究较少,尚不明确其病原种类、病原致病性强弱、分布地区、危害现状和品质损失等信息,为查明该病的上述信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新疆),西南地区(云南、四川)和北方地区(内蒙、黑龙江)栽培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至2018年,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和温室试验,对各地区的紫花苜蓿炭疽病进行了病害调查、病原分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等工作,获得如下结果。1.我国西北、西南和北方共7省16个调查地区中,确定6省8个地区发生紫花苜蓿炭疽病,由5种炭疽属病原(Colletotrichum spp.)引起。其中,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和新疆昌吉;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和内蒙沙尔沁;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四川新都;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云南小哨、甘肃民乐和内蒙沙尔沁;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这些病原中,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首次报道,为世界新记录,苜蓿为该种的新寄主,而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记录。2.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学特征以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学,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有3种类型的分生孢子,位于4个复合种群中,即北美炭疽菌和毁灭炭疽菌为直孢子属于毁灭炭疽复合种(destructivum complex);平头炭疽菌和菜豆炭疽菌为弯孢子分别属于平头炭疽复合种(truncatum complex)和白蜡树炭疽复合种(spaethianum complex);三叶草炭疽菌为圆柱孢子属于黄瓜炭疽复合种(orbiculare complex)。另外,对我国已报道的吉林苜蓿炭疽属病原的相关序列重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吉林苜蓿炭疽病病原种JL01为北美炭疽菌,而不是亚麻炭疽菌。因此,我国目前尚无苜蓿亚麻炭疽菌的报道。同时,对5种炭疽菌种代表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式进行测定,明确了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25—30°C)和最适pH范围(5—7),发现了三叶草炭疽菌和平头炭疽菌存在细胞产孢和刚毛产孢两种产孢方式,而其它3种炭疽菌以细胞产孢为主。3.通过田间调查,发现苜蓿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茎杆,也会危害叶片,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危害根颈。各地区不同炭疽属病原引起的炭疽病症状特征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紫花苜蓿炭疽病发生地区中,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内蒙赤峰3个地区炭疽病发生严重,导致枝条干枯,危害程度高,发病率在39.5%61.7%之间,病情指数在32.7%45.4%之间。内蒙沙尔沁,四川新都,甘肃民乐,云南小哨4个地区炭疽病发生较轻,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下。对上述炭疽病发生严重地区,感染炭疽病枝条和健康枝条的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健康枝条干重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大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且干重损失量达17.05%22.35%,粗蛋白损失量达18.2%30.03%。健康枝条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显着小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而粗脂肪含量健康枝条与感染炭疽病枝条间无显着差异(P>0.05)。总体上,感染炭疽病枝条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低于健康枝条(P<0.05),且总氨基酸损失量达24.85%30.26%,必需氨基酸损失量达21.37%30.86%。另外,炭疽病害发生与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干重、粗蛋白、粗灰分、木质素、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炭疽病害发生呈负相关,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与炭疽病害发生呈正相关。4.通过致病性测定,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接种苜蓿种子、生长4天幼苗、生长4周植株后,均可造成病害并引致炭疽症状,并且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所以这些病原可能是田间苜蓿播种到发芽死亡的病因。综合来看,测试所用的6个炭疽菌株对紫花苜蓿致病力依次为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JQLYZ21)>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CFLYZ34)>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XDLYZ45)>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SEQ2LYZ14)>菜豆炭疽菌C.incanum(CFL2YZ41)>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MLLYZ28)。5.通过调查、病原物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四川西昌发生的苜蓿茎斑病(Nothophoma sp.)是一种新病害,于我国首次报道。甘肃发生的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赤峰发生的苜蓿根腐病(Cylindrocladium sp.)为我国两种苜蓿病害新记录,且苜蓿黄萎病是我国的一种对外检疫病害。
孙浩洋[7](2019)在《燕麦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及生物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燕麦白粉病是燕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内蒙古、河北、甘肃等燕麦主产区均有发生,影响燕麦品质和产量。因此,本研究调查了甘肃省燕麦主产区主栽品种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的白粉病发生情况并对其病原进行了初步鉴定,评价了燕麦种质资源的田间抗病性,并研究了不同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以期为燕麦抗白粉病资源利用及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初步研究获得如下主要结果:(1)燕麦白粉病在甘肃省各产区普遍发生,但发病程度有显着差异。除合作市和碌曲县未发现白粉病外,其余调查县(市)均有发生,其中天祝县种植的甜燕麦病情指数最高可达50.10,永登县白燕7号次之,病情指数为43.29;山丹县种植的牧乐思和加燕2号病情指数均较低,分别为0.28和0.34。(2)同一燕麦品种在不同调查区发病程度差异较大。甜燕麦在天祝县病情指数差异很大(3.4050.10);白燕7号在永登县病情指数高达43.29,在通渭县仅为1.22,在山丹县和民乐县未发病。不同燕麦品种在同一种植区的发病程度也有差异,民乐县种植的白燕7号未发病,而加拿大北燕麦和牧乐思的病情指数分别为0.22和1.85。(3)对调查过程中采集的20份燕麦白粉病病原菌提取全基因组DNA,扩增其ITS r DNA、28S r DNA的部分序列进行分子鉴定,结合形态学特征初步共鉴定出2种不同的白粉菌专化型,二者均属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DC.)Speer.,其中采自天祝县的白粉菌与禾本科布氏白粉菌黑麦专化型B.graminis(DC.)f.sp.secalis亲缘关系相近,其余均为禾本科布氏白粉菌燕麦专化型B.graminis(DC.)f.sp.avenae。(4)利用相对抗病指数分别对种植在甘肃省半干旱区(甘肃农业大学兰州牧草试验站)和二阴区(通渭县华家岭镇)的28份燕麦资源在田间自然感病条件下进行了白粉病成株期抗性评价。结果表明,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白粉病抗性有显着影响。参试材料在牧草站的病害平均严重度高于华家岭试点。28份材料中4628、伽利略、青永久307在牧草站表现高抗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感;709、青永久316、青永久49在牧草站高感白粉病,在华家岭表现高抗。所有参试材料中以4628的相对抗病指数变化最大。4641和99AS207在2个试验点的相对抗病指数变化不大且均表现为高抗;4607、Rigdon、DA92-3F4、青永久252、青永久9和青永久98等6份材料在2个试验点均表现为稳定中抗燕麦白粉病,其余材料表现不稳定。(5)在通渭县华家岭镇研究了3种类型7个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效,但与化学药剂相比速效性稍差。第1次施药后7 d的防效(70.91%85.01%)普遍不及化学药剂(84.52%86.09%),但持效性较好,第2次施药后20 d,大黄素甲醚的防效(85.12%)与两个化学药剂(80.60%和84.12%)相当;香芹酚、苦参碱、枯草芽孢杆菌、蛇床子素的防效介于三唑酮和腈菌唑之间。杀菌剂通过控制白粉病提高了燕麦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促进了光合作用,提高了千粒重和种子产量,其中0.5%大黄素甲醚的增产率达16.77%。在参试的7种生防药剂中,结合防效、持效性及增产性,植物源杀菌剂0.5%大黄素甲醚对燕麦田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佳。
邢会琴[8](2018)在《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种子上普遍存在着丰富的真菌群落,有些真菌引起种子霉变或产生毒素而影响种子质量,造成发芽率逐年下降,许多育种资源也因同样问题永远丢失。尤其是一些致病真菌,不仅引起病害的发生与流行,甚至造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给玉米种子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本研究以储存0.512年的玉米种子(郑58)样品为试材,采用稀释平皿法和PDA平板法对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的真菌进行分离,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分析rDNA-ITS序列,结合形态学观察进行菌种鉴定,分析种子真菌区系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种子活力的关系。同时,对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致病机理及其种间和种内遗传多样性的ISSR进行了分析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序列分析,对储存0.512年的11份玉米种样真菌区系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研究。从玉米种子表面和内部组织共分离获得196个菌株,属于10属16种真菌,其中1种属于接合菌,其余15种全部为子囊菌。15种子囊菌中,有7种真菌只从种子内部组织分离得到,2种仅从种子表面获得,其余6种从种子内部和表面均分离到。Aspergillus niger是玉米种子上的优势菌,从所有储存年份的种样上都分离得到,其相对丰富度为36%100%。其次是Fusariumspp.和Penicilliumspp.,相对丰富度分别为9%40%和9%20%。其他种类的真菌均零星出现,分离样品均少于3个储存年份。研究结果表明,真菌对种子的总感染率随储存年限增加而下降,但种子贮存时间与真菌物种丰富性和相对丰富度之间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不同玉米种样真菌群落的构成也存在明显差异。本研究还检测到4个主要产毒真菌属Aspergillus、Fusarium、Penicillium和Alternaria,其存在的相关信息有助于将来毒素的管理和防控。相关性分析表明,67%的玉米种子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显着负相关,11%的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呈正相关,具有促进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作用。2.为了明确不同储存年限和分离部位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种间及种内的遗传差异,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储存0.512年玉米种子内部和表面的45株Fusarium spp.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15条ISSR引物对45个供试菌株扩增后,共获得293条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276条,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4.2%。不同引物能扩增出数目不等的多态性条带,扩增片段多分布在4003000bp之间。聚类分析表明,45个菌株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50.93之间,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70时,供试的45株镰孢菌被划分成2个ISSR类群,其中,类群I中包括了rDNA-ITS序列分析F1中所有的17个菌株(全部是F.verticillioides),类群Ⅱ中含有F2中所有的4个菌株(均为F.proliferatum),各个分离部位和储存年限的菌株分布其中。说明ISSR类群的划分与菌种分类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菌株在种子上的储存年限和分离部位不相关。同一类群中,从相同部位或相近储存年限分离的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而不同分离部位或储存年限悬殊的菌株间遗传距离较远。菌株间的遗传相似性与其分离部位和种子的储存年限存在明显相关性。3.通过对种子接种来自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进行室内和田间致病性测定,分别以种子出苗、幼苗生长、镰孢菌苗枯病、镰孢菌穗腐病和穗部经济性状共20多项指标,评价了镰孢菌的致病性差异,主要结果如下:(1)室内沙培法种子出苗率显着高于田间出苗率,室内和田间一致表现为随种子储存7年以上的镰孢菌接种种子后,其出苗率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明显高于0.55年菌株的处理,具有随储存年限增加的趋势;室内沙培法表明,种子的平均出苗时间较短,只有3.74.0d,各处理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明显,而田间出苗时间则长达12.615.6d,其中0.55年的菌株明显推迟种子出苗13d。室内培养7d后,幼苗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除个别菌株外,812年的菌株处理后,苗高和苗鲜重明显高于0.55年的菌株,二者均随储存年限而增加;主根长、根鲜重和根冠比具有随储存年限而减小的趋势,0.55年的菌株明显增加了主根长和根鲜重,具有促进根系生长的作用。不同菌株处理间及其与对照的苗粗和须根数则无明显差异。(2)不同镰孢菌菌株引起的室内幼苗发病情况、田间苗枯病和穗腐病发病率均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三者保持着高度的一致性。室内沙培法所测结果表明,培养7d后幼苗的发病程度与种子的受害程度是相对应的,二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具有随储存年限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即0.55年菌株处理后的幼苗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明显高于812年菌株的处理;镰孢菌引起的田间苗枯病和穗腐率(病情指数)也得到相似的结果。(3)穗部经济性状分析表明,不同处理间的7项指标均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穗粒数和产量均与储存年限存在一定相关性,主要表现为0.55年菌株处理的6项指标明显低于8年及以上菌株的处理。而千粒重与储存年限无明显相关性。(4)从镰孢菌种类和分离部位来看,相同分离部位和相近储存年份的2种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和F.proliferatum之间,种子出苗率、平均出苗时间、幼苗生长的各项指标、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及田间苗枯病发病率、穗腐率和穗部经济性状均存在一定差异,但二者无明显相关性。对于相同年份(或相近年份)的同一种类的镰孢菌,不同分离部位(内部或表面)的菌株之间,所测种子的活力指标、发病情况和穗部经济性状等多项指标表现为多数表面菌株的致病性强于内部菌株。4.通过种子内藏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孢子悬浮液接种玉米种子,采用沙培法培养7d后,测定幼苗主要的生理生化指标,揭示不同储存年限种带优势镰孢菌F.verticillioides的致病机理。结果与对照相比,种子接种过镰孢菌的幼苗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加,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叶绿素和还原性糖含量减少。F.verticillioides菌株随着种子储存时间的延长,幼苗的SOD活性随之升高,叶绿素、丙二醛、脯氨酸和蛋白质含量随之增加;随着带菌种子储存年限的增加,POD活性、细胞膜相对透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随之降低,而还原性糖含量则没有随与储存年限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吴华[9](2018)在《中国区橡胶树白粉菌分类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橡胶树白粉病是橡胶树一种重要的叶部病害,它是世界各地植胶区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橡胶树白粉病的病原菌初次被定名为Oidium heveae,近来一些研究认为应该将其重新分类至Erysiphe、Golovinomyces或Podosphaera。目前还没有中国区橡胶树白粉菌的确切分类及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为此,我们开展了对中国橡胶树主要种植区橡胶树白粉菌较为系统的调查与研究,我们更进一步分析了橡胶树白粉病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以期为更好理解白粉菌生物进化以及建立白粉病生态防控新策略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鉴定的方式以及筛选DNA条形码2种方法进行了分类研究,并采用单倍型鉴定、DNA条形码多基因序列分析、RFLP-PCR和ISSR-PCR分子标记体系对橡胶树白粉菌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同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地区感染白粉菌的橡胶树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调查。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2013-2017年,在中国主要植胶区海南、云南和广东不同生态区划(地区)的18个采样点定时采集了 57份橡胶树白粉菌样品,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显微形态观察、致病性鉴定、分子鉴定和单倍型鉴定。供试菌株采自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寄主品种、不同寄主物候期,它们在分生孢子大小上存在差异,但它们的基因型是相似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显示所有供试菌株与Erys quercicola处于同一进化分支;ITS与28S多序列比对分析显示了不同菌株间碱基的缺失与突变;单倍型分析表明,中国区橡胶树白粉菌与其他几个国家或地区的橡胶树白粉菌之间亲缘关系很近,并且有非常丰富的单倍型多样性。结果表明,供试的中国区橡胶树白粉病病原菌均属于Erysiphe quercicola。2.以橡胶树白粉菌和其他寄主植物上的白粉菌为材料,设计并筛选DNA条形码备选基因引物,初步评价出7个DNA条形码备选片段ITS、28S、18S、Rpb4、TUB、2、GAPDH及CUT。对7个DNA条形码备选片段从扩增成功率和测序成功率、序列变异特征、种内种间遗传距离以及NJ树重建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的评价。结果表明,ITS、28S、Rpb4和CUT序列对白粉菌属部分种具有较强的物种鉴别力,适宜作为白粉菌属(橡胶树白粉菌)快速分类鉴定的DNA条形码,并利用多基因序列对橡胶树白粉菌的起源进行了分析,推测它起源于约4800万年前。3.构建了 RFLP分子标记体系,对海南和云南不同地区筛选出的18个橡胶树白粉菌纯化菌株进行IGS和28S序列扩增,应用限制性内切酶Aus I、Msp I、Hinp1 I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电泳后产生多样性丰富的带型图谱,成为菌株特有的DNA指纹。数据分析显示各菌株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化幅度为0.54-0.88,以遗传相似系数0.67为阈值,将供试菌株分为4个类群:HN-401、HN-402聚为第Ⅰ类;HN-403、HN-504、HN-204、HO-73、YN-201、YN-206、YN-202、YN-203 聚为第 Ⅱ类;HN-404、HN-405、HN-408、HN-501、YN-205、HN-506、HN-507 聚为第 Ⅲ类;HN-502单独为第Ⅳ类。初步确定不同地区的橡胶树白粉菌的遗传多样性与寄主品种、寄主物候期及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的直接关系。4.构建了 ISSR分子标记体系,对海南和云南不同地区4个橡胶树白粉菌种群的15个纯化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21条ISSR引物中成功筛选出8条扩增条带清晰、稳定且多态性好的引物,15个菌株共扩增出145个位点,平均每条引物扩增位点18.1个,多态性比率达到100%。4个种群的Nei’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1629-0.1944,Shannon指数为0.2447-0.3402,种群之间产生了较大的遗传变异(Gst=0.3194,Nm=1.0655)。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海南和云南橡胶树白粉菌种群内遗传分化程度高,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分别为15%和85%。种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7739-0.9381,以0.90作为最低遗传相似系数,将4个种群分为3大类:HN-2和YN-1为一类,YN-2为一类,HN-1为一类。橡胶树白粉菌遗传多样性较高,种群间亲缘关系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不直接相关。5.采集海南儋州(DZ)、白沙(BS)、万宁(WN)和五指山(WZS)地区橡胶树白粉病3级发病叶片及健康叶片(0级)作为对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地区橡胶树白粉病叶际细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门级水平,4个地区优势门均为:Cyanobacteria(蓝细菌门)、Proteobacteria(变形菌门)、Actinobacteria(放线菌门)。在属级水平,BS优势属为 Cyanobacteria、Mitochondria和Rhodococcus(红球菌属),DZ 优势属为 Cyanobacteria、Mitochondria和Curtobacteriu m(短小杆菌属),WN 优势属为 Cyanobacteria、Pseudomonas(假单胞菌属)和Pantoea(泛菌属);WZS优势属为 Cyanobacteria、Pantoea和Acidobacteria(酸杆菌门),其中Cyanobacteria是4个地区共有的优势属。同个地区3级发病叶片与健康叶片的属级群落组成变化不大,只是相对丰度有差异;而不同地区之间的属级群落组成与相对丰度却有显着差异。白粉菌对叶际细菌群落结构影响不大,但对各群落的相对丰度有影响。6.采集海南儋州(DZ)、白沙(BS)、万宁(WN)和五指山(WZS)地区橡胶树白粉病3级发病叶片及健康叶片(0级)作为对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不同地区橡胶树白粉病叶际真菌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在门级水平,4个地区优势门均为:Ascomycota(子囊菌门)、Fungiunclassified(未知菌)和 Basidiomycota(担子菌门)。在属级水平,4个地区的优势属均包括Erysiphe(白粉菌属)、Cladosporium(枝孢霉属)和Fungiunclassified。在属级水平上,不同地区的真菌群落组成与相对丰度差异显着;而同一地区3级发病叶片与健康叶片属级群落组成相似,但相对丰度有差异。白粉菌对叶际真菌群落结构影响不大,但对各群落相对丰度有影响。
王慧[10](2017)在《苜蓿黄斑病的初步研究及杀菌剂对苜蓿种带真菌的处理效果测定》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苜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害问题日渐成为影响苜蓿产量与品质的重要因素。苜蓿黄斑病是新疆伊犁地区苜蓿上发现的新病害,本课题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该病害的病原,同时开展了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及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种子携带真菌常影响种子出苗和传播种传病害,作者针对苜蓿种子携带的抑制种子出苗的几种真菌开展了抑菌药剂筛选及种子处理效果测定。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病菌形态学描述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苜蓿黄斑病的病原鉴定为苜蓿枝梗边裂壳Sporonema phacidioides Desmaz.(无性阶段),苜蓿小光壳Leptotrochila medicaginis(Fckl.)H.Schiiepp(有性阶段)。生物学特性测定显示:苜蓿枝梗边裂壳Sporonema phacidioides Desmaz.在连续光照时生长最快;菌丝在温度为5℃25℃均能生长,30℃以上不能生长;在pH 311时均可生长,当pH为67时生长较快;致死温度为55℃;较适的培养基为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而最适碳、氮源为淀粉与草酸铵。2.利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苜蓿黄斑病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12种杀菌剂对病原菌都显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然而各药剂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其中,10%苯醚菌酯和10%苯醚甲环唑抑制效果最佳。3.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枝孢霉(Cladosporium sp.)、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这4种种子携带致病菌抑菌效果,结果显示10%苯醚甲环唑与80%多菌灵对苜蓿种子携带的4种致病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4.将10%苯醚甲环唑与80%多菌灵这两种杀菌剂配成8:2、6:4、5:5、4:6与2:8,测定不同复配比例对4种致病菌的联合毒力作用。分析显示:苯醚甲环唑和多菌灵比例为2:8时,对致病菌的总体抑制效果最佳,EC50值各为5.59 mg/L、2.718 mg/L、1.856 mg/L、42.429 mg/L。5.采用拌种法测定了7种广谱型杀菌剂(75%百菌清,15%三唑酮,50%福美双,80%代森锰锌,80%多菌灵,70%恶霉灵,10%苯醚甲环唑)对接种枝孢霉(Cladosporium sp.)、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的苜蓿种子抑菌处理效果。结果表明:80%多菌灵、75%百菌清和50%福美双对接菌苜蓿种子均有显着抑菌作用,且不影响种子萌发。因此,可推荐这三种药剂用于大田生产苜蓿种子处理。
二、云南省牧草真菌性病害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牧草真菌性病害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2)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甘草的概述 |
2.1.1 甘草的命名和分类 |
2.1.2 甘草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
2.1.3 甘草的生态学特性 |
2.1.4 甘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
2.1.5 甘草的用途 |
2.1.6 甘草的栽培 |
2.2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
2.2.1 甘草真菌病害的研究历史 |
2.2.2 甘草真菌病害及其病原种类 |
2.2.3 其它潜在微生物 |
2.2.4 甘草病害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
2.2.5 甘草属病害防治 |
第三章 甘草病害调查和病原鉴定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点 |
3.2.2 病害调查和采样 |
3.2.3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2.4 病原菌的鉴定 |
3.2.5 致病性测定 |
3.2.6 其它病害 |
3.3 结果 |
3.3.1 甘草病害种类 |
3.3.2 甘草主要病害和病原 |
3.3.3 其它菌株对甘草影响 |
3.4 讨论 |
第四章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规律 |
4.1 前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病害及定点调查点的选择 |
4.2.2 气象数据收集 |
4.2.3 病害调查 |
4.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3 结果 |
4.3.1 甘草锈病的发生规律 |
4.3.2 甘草黑斑病的发生规律 |
4.3.3 甘草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
4.3.4 甘草外亚隔孢壳叶斑病的发生规律 |
4.3.5 甘草主要病害发生和环境因素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第五章 主要病害对甘草产量、品质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样地及采集病株 |
5.2.2 株高和生物量的测定 |
5.2.3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
5.2.4 无机元素的测定 |
5.2.5 甘草酸和甘草苷的测定 |
5.2.6 氨基酸的测定 |
5.2.7 数据分析 |
5.3 结果 |
5.3.1 病害对甘草株高、根长及生物量的影响 |
5.3.2 病害对甘草常规营养成分的影响 |
5.3.3 病害对甘草无机元素含量的影响 |
5.3.4 病害对甘草酸和甘草苷的影响 |
5.3.5 不同病害甘草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率 |
5.3.6 病害对甘草氨基酸的影响 |
5.4 讨论 |
第六章 杀菌剂防治甘草病害的初步研究 |
6.1 前言 |
6.2 材料和方法 |
6.2.1 室内杀菌剂筛选 |
6.2.1.1 供试菌株 |
6.2.1.2 供试杀菌剂 |
6.2.1.3 杀菌剂及培养基的配制 |
6.2.1.4 测量方法 |
6.2.2 田间杀菌剂药效试验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室内杀菌剂筛选 |
6.3.2 田间杀菌剂筛选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创新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资助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3)三七主要病害病原菌的快速检测及叶部病害病原菌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三七病害的概况 |
1.1.1 三七根腐病 |
1.1.2 三七黑斑病 |
1.1.3 三七锈腐病 |
1.1.4 三七圆斑病 |
1.1.5 三七炭疽病 |
1.1.6 三七疫霉病 |
1.1.7 三七白粉病 |
1.2 三七主要病害病原菌概况 |
1.2.1 镰刀菌 |
1.2.2 链格孢菌 |
1.3 植物病害的检测技术 |
1.3.1 形态学检测 |
1.3.2 血清学检测 |
1.3.3 PCR检测 |
1.3.4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三七病原真菌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前言 |
2.2 材料 |
2.2.1 真菌和植物材料 |
2.2.2 主要试剂 |
2.3 方法 |
2.3.1 菌株培养 |
2.3.2 真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2.3.3 基因位点筛选 |
2.3.4 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的设计及验证 |
2.3.5 实时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6 三七病样的检测 |
2.3.7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体系的建立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Real-time PCR检测茄腐镰刀菌 |
2.4.2 Real-time PCR检测尖孢镰刀菌 |
2.4.3 Real-time PCR检测轮枝镰刀菌 |
2.4.4 Real-time PCR检测禾谷镰刀菌 |
2.4.5 Real-time PCR检测人参链格孢 |
2.5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一种三七叶部病害的病原菌的鉴定及检测 |
3.1 前言 |
3.2 方法 |
3.2.1 病原菌的分离纯化 |
3.2.2 病原菌致病性接种实验 |
3.2.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
3.2.4 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
3.2.5 病原菌快速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病原菌的致病性验证 |
3.3.2 病原菌的形态特征 |
3.3.3 病原菌的分子鉴定结果 |
3.3.5 交链格孢的Real-time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Ι 基因筛选引物表 |
附录Ⅱ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Ⅲ 申请专利 |
(4)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烟草黑胫病概况 |
1.1.1 烟草黑胫病的发生及危害 |
1.1.2 烟草黑胫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传播 |
1.1.3 烟草黑胫病的症状 |
1.1.4 烟草黑胫病的防治现状 |
1.2 烟草根黑腐病概况 |
1.2.1 烟草根黑腐病的发生及危害 |
1.2.2 烟草根黑腐病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传播 |
1.2.3 烟草根黑腐病的症状 |
1.2.4 烟草根黑腐病的防治现状 |
1.3 青霉和木霉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1.3.1 青霉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1.3.2 木霉生物防治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诱抗剂氨基寡糖素的研究进展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供试培养基 |
2.1.3 供试试剂 |
2.1.4 供试仪器 |
2.2 方法 |
2.2.1 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
2.2.1.1 烟草黑胫病的分离与鉴定 |
2.2.1.2 烟草根黑腐病的分离与鉴定 |
2.2.2 生防菌对病原菌的抑制作用 |
2.2.2.1 生防菌与病原菌的对峙培养 |
2.2.2.2 生防菌发酵滤液对两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2.2.2.3 生防菌发酵滤液对根黑腐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2.4 生防菌发酵滤液对黑胫病菌孢子囊产生及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 |
2.2.3 氨基寡糖素与两种生防菌的相容性试验 |
2.2.4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对盆栽烟草幼苗的防病促生试验 |
2.2.4.1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对盆栽烟草幼苗的促生试验 |
2.2.4.2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对盆栽烟草黑胫病的防病试验 |
2.2.4.3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对盆栽烟草根黑腐病的防病试验 |
2.2.5 田间烟草病害的防治试验 |
2.2.6 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对两种烟草病害防御酶的影响 |
2.2.6.1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测定 |
2.2.6.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测定 |
2.2.6.3 过氧化物酶(POD)的测定 |
2.2.7 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对两种烟草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 |
2.2.7.1 叶绿素的测定 |
2.2.7.2 根系活力的测定 |
2.2.7.3 丙二醛的测定 |
2.2.7.4 脯氨酸的测定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生防菌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3.1.1 生防菌对两种病原菌的拮抗效果 |
3.1.2 生防菌发酵滤液对两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
3.1.3 生防菌发酵滤液对烟草根黑腐病菌孢子萌发的影响 |
3.1.4 生防菌发酵滤液对黑胫病菌孢子囊产生及游动孢子萌发的影响 |
3.2 氨基寡糖素与两种生防菌的相容性试验 |
3.3 两种生防菌分别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对盆栽烟草幼苗的防病促生试验 |
3.3.1 两种生防菌分别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对盆栽烟草幼苗的促生试验 |
3.3.2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对盆栽烟草黑胫病的防病效果 |
3.3.3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对盆栽烟草根黑腐病的防病效果 |
3.4 三种烟草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
3.5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防御酶的影响 |
3.5.1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影响 |
3.5.2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 |
3.5.3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 |
3.6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的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 |
3.6.1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的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6.2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的根系活力的影响 |
3.6.3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的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3.6.4 生防菌及其与氨基寡糖素组合处理对发病烟草中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 讨论 |
4.1 生防真菌产紫青霉Q2 和棘孢木霉MX对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
4.2 两种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复配的盆栽促生防病效果 |
4.3 生防菌结合威百亩熏蒸对三种烟草病害的田间防治效果 |
4.4 生防菌与氨基寡糖素复配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影响的生理分析 |
5 结论 |
6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炭疽菌属研究进展 |
2.1.1 炭疽菌属的概述 |
2.1.2 炭疽菌属的命名历史 |
2.1.3 炭疽菌属的分类 |
2.1.4 炭疽菌属与寄主关系 |
2.1.5 炭疽菌属的生活型与侵染 |
2.1.6 炭疽菌属的应用 |
2.1.7 炭疽菌属的小结 |
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研究进展 |
2.2.1 紫花苜蓿 |
2.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 |
2.2.3 不同病原引起的症状 |
2.2.4 发生和危害 |
2.2.5 发生规律 |
2.2.6 防治 |
第三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害调查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调查地点信息 |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
3.3 结果 |
3.3.1 病害种类概况 |
3.3.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分布地区 |
3.3.3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田间症状 |
3.3.4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发生 |
3.4 讨论 |
第四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组织病症和病原物分离 |
4.2.2 病原物鉴定 |
4.2.3 病原物产孢方式研究 |
4.2.4 原病物生物学特性 |
4.2.5 其它病害病原的分离鉴定 |
4.3 结果 |
4.3.1 组织病症及病原物分离 |
4.3.2 炭疽属病原物鉴定 |
4.3.3 炭疽属病原产孢及产孢方式 |
4.3.4 炭疽属病原生物学特性 |
4.3.5 其它病害及病原 |
4.4 讨论 |
第五章 紫花苜蓿炭疽菌的致病性测定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种子和土壤处理 |
5.2.2 供试菌株 |
5.2.3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 |
5.2.4 种子致病性测定 |
5.2.5 幼苗致病性测定 |
5.2.6 植株致病性测定 |
5.2.7 再分离 |
5.2.8 数据统计 |
5.2.9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5.3 结果 |
5.3.1 种子致病性测定 |
5.3.2 幼苗致病性测定 |
5.3.3 植株致病性测定 |
5.3.4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
5.4 讨论 |
第六章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6.1 前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干重测定 |
6.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
6.2.3 数据分析 |
6.3 结果 |
6.3.1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
6.3.2 炭疽病发生与品质的相关性 |
6.4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性讨论 |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7.2 创新点 |
7.3 后续工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资助项目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
致谢 |
(7)燕麦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及生物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燕麦种质资源及生产现状 |
1.2.1 中国燕麦种质资源现状 |
1.2.2 中国燕麦生产概况 |
1.3 燕麦白粉病及其发生规律 |
1.3.1 发生及危害 |
1.3.2 发病症状 |
1.3.3 白粉病病原菌 |
1.3.4 发生规律 |
1.4 燕麦资源白粉病抗性鉴定 |
1.5 白粉病的防治 |
1.5.1 农业防治 |
1.5.2 化学防治 |
1.5.3 生物防治 |
1.5.4 选育抗病品种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甘肃省燕麦主产区白粉病调查及病原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害调查地点 |
2.1.2 病害田间调查方法 |
2.1.3 病害分级标准及其计算方法 |
2.1.4 病原菌样本采集 |
2.1.5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2.1.6 病原菌分子鉴定 |
2.1.7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甘肃省燕麦主产区白粉病调查 |
2.2.2 不同产区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
2.2.3 基因组DNA提取和扩增 |
2.2.4 病原菌分子鉴定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燕麦种质成株期白粉病抗性评价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鉴定圃 |
3.1.3 抗性评价方法 |
3.1.4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二阴区燕麦白粉病抗性评价 |
3.2.2 半干旱区燕麦白粉病抗性评价 |
3.2.3 种植区环境对燕麦白粉病抗性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生防药剂对燕麦白粉病的田间防效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供试药剂 |
4.1.3 试验地概况 |
4.1.4 试验设计 |
4.1.5 调查及测定内容 |
4.1.6 数据处理及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安全性调查 |
4.2.2 不同杀菌剂对燕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 |
4.2.3 不同杀菌剂对燕麦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2.4 不同杀菌剂对燕麦千粒重及种子产量的影响 |
4.2.5 杀菌剂防治效果与产量、SPAD值的相关性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8)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种带真菌研究进展 |
1.1.1 主要作物种带真菌多样性研究概况 |
1.1.2 主要作物种带真菌种类 |
1.1.3 种带真菌检测方法 |
1.1.4 种带真菌对种子活力的影响 |
1.1.5 种带真菌对种子和幼苗理化特性的影响 |
1.1.6 作物种子产毒真菌及其毒素种类 |
1.1.7 种带真菌防控技术研究现状 |
1.2 植物真菌分类学进展 |
1.2.1 真菌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 |
1.2.2 真菌分类系统简介 |
1.2.3 真菌分类鉴定方法 |
1.3 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真菌遗传多样性及分类学中的应用 |
1.3.1 RFLP技术 |
1.3.2 RAPD技术 |
1.3.3 AFLP技术 |
1.3.4 SCAR技术 |
1.3.5 SSR技术 |
1.3.6 ISSR技术 |
1.3.7 其他方法 |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4.1 目的意义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真菌区系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种子表面真菌分离 |
2.1.3 种子内部真菌分离 |
2.1.4 真菌形态观察 |
2.1.5 DNA提取、扩增和测序 |
2.1.6 rDNA-ITS序列分析 |
2.1.7 玉米种带真菌区系分析 |
2.1.8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活力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种带真菌形态学鉴定 |
2.2.2 基于rDNA-ITS序列的种系推断及真菌种类识别 |
2.2.3 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
2.2.4 储存时间对种子内部镰孢菌活性的影响 |
2.2.5 内部真菌带菌率与种子活力指标的关系 |
2.3 讨论 |
2.3.1 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
2.3.2 玉米种子优势菌群的年际变化 |
2.3.3 研究结果的实践意义 |
第三章 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菌丝培养及DNA提取 |
3.1.3 rDNA-ITS扩增与序列分析 |
3.1.4 ISSR引物筛选与扩增 |
3.1.5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rDNA-ITS序列分析 |
3.2.2 ISSR引物筛选与PCR扩增结果 |
3.2.3 聚类结果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玉米种带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测定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镰孢菌室内致病性测定 |
4.1.3 镰孢菌田间致病性测定 |
4.1.4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镰孢菌对玉米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4.2.2 受感染的种子和幼苗发病情况 |
4.2.3 镰孢菌对田间出苗的影响 |
4.2.4 镰孢菌引起的苗枯病发病率 |
4.2.5 镰孢菌穗腐病发病情况 |
4.2.6 镰孢菌对玉米经济性状的影响 |
4.3 讨论 |
4.3.1 不同储存年限种带镰孢菌的致病性评价指标 |
4.3.2 镰孢菌随种子的储存时间与其致病性的关系 |
4.3.3 镰孢菌在种子上的分离部位与其致病力的相关性 |
4.3.4 种带镰孢菌种间致病性差异 |
第五章 优势镰孢菌对幼苗致病机制解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玉米幼苗的培养 |
5.1.3 叶绿素含量测定 |
5.1.4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 |
5.1.5 脯氨酸含量测定 |
5.1.6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测定 |
5.1.7 可溶性糖含量测定 |
5.1.8 还原性糖含量测定 |
5.1.9 电导率测定 |
5.1.10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5.1.11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5.1.12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5.2.2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MDA的影响 |
5.2.3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5.2.4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叶片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影响 |
5.2.5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5.2.6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糖含量的影响 |
5.2.7 种子内部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POD和SOD活性的影响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1.1 不同储存年限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多样性 |
6.1.2 带菌率与种子活力的相关性 |
6.1.3 不同储存年限优势镰孢菌的遗传多样性ISSR分析 |
6.1.4 不同储存年限优势镰孢菌的致病性 |
6.1.5 种子内藏F.verticillioides对幼苗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9)中国区橡胶树白粉菌分类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橡胶树白粉病的发生与为害 |
1.1.1 橡胶树白粉病的为害 |
1.1.2 橡胶树白粉菌的侵染特点及其发病症状 |
1.1.3 橡胶树白粉菌的生物学特性 |
1.1.4 橡胶树白粉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
1.1.5 橡胶树白粉病的防治 |
1.2 橡胶树白粉菌分类学研究现状 |
1.2.1 白粉菌传统属级分类概述 |
1.2.2 白粉菌新属级分类系统 |
1.2.3 橡胶树白粉菌的属级分类概述 |
1.2.4 国内外白粉菌无性型研究现状 |
1.2.5 核酸序列分析在植物病原真菌中的应用 |
1.2.6 核糖体DNA的结构及特点 |
1.2.7 rDNA序列分析在白粉菌中的应用 |
1.3 病原真菌DNA条形码的研究 |
1.3.1 病原真菌DNA条形码研究的意义 |
1.3.2 条形码技术与传统分类鉴定方法的比较 |
1.3.3 DNA条形码的基本流程 |
1.3.4 DNA条形码的标准序列要求 |
1.3.5 DNA条形码技术在病原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
1.3.6 DNA条形码技术的前景与展望 |
1.4 基于分子标记技术的白粉菌遗传多样性概述 |
1.4.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 |
1.4.2 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
1.4.3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
1.4.4 简单序列重复(SSR) |
1.4.5 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 |
1.5 叶际微生物的研究进展 |
1.5.1 叶际微生物的生存环境 |
1.5.2 叶际微生物的群落组成 |
1.5.3 叶际微生物的生态功能 |
1.5.4 叶际微生物与外界的互作 |
1.6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供试繁殖寄主 |
2.1.3 实验仪器和设备 |
2.1.4 化学试剂和药品 |
2.1.5 供试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橡胶树白粉菌发病症状及显微形态观察 |
2.2.2 橡胶树白粉菌的致病性鉴定 |
2.2.3 橡胶树白粉菌的分离纯化和扩繁 |
2.2.4 白粉菌基因组DNA的提取 |
2.2.5 DNA纯度检测 |
2.2.6 ITS-rDNA及28S-rDNA的PCR扩增 |
2.2.7 PCR扩增产物的纯化 |
2.2.8 PCR纯化产物的克隆转化 |
2.2.9 菌液PCR检测和测序 |
2.2.10 序列同源性分析及系统发育分析 |
2.2.11 单倍型鉴定 |
2.2.12 聚类分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2.2.13 白粉菌属DNA条形码备选基因的引物设计与筛选 |
2.2.14 DNA条形码备选基因的克隆与测序 |
2.2.15 DNA条形码备选基因评价与序列分析 |
2.2.16 橡胶树白粉菌IGS与28S的PCR扩增 |
2.2.17 IGS与28S扩增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
2.2.18 IGS-RFLP与28S-RFLP酶切产物检测 |
2.2.19 IGS-RFLP与28S-RFLP数据分析 |
2.2.20 橡胶树白粉菌ISSR引物筛选 |
2.2.21 橡胶树白粉菌ISSR反应体系的优化 |
2.2.22 橡胶树白粉菌ISSR各引物退火温度的优化 |
2.2.23 橡胶树白粉菌ISSR-PCR反应程序 |
2.2.24 橡胶树白粉菌ISSR数据分析 |
2.2.25 橡胶树白粉病叶际微生物DNA提取 |
2.2.26 叶际微生物16S与ITS的扩增与测序 |
2.2.27 序列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1 橡胶树白粉菌的发病症状及显微形态观察 |
3.1.1 橡胶树白粉菌发病症状 |
3.1.2 橡胶树白粉菌显微形态观察 |
3.1.3 橡胶树白粉菌分生孢子大小统计 |
3.2 橡胶树白粉菌的致病性鉴定 |
3.3 橡胶树白粉菌rDNA序列分析 |
3.3.1 橡胶树白粉菌ITS-rDNA序列分析 |
3.3.2 橡胶树白粉菌28S-rDNA序列分析 |
3.4 橡胶树白粉菌分子鉴定 |
3.5 橡胶树白粉菌rDNA序列的同源性与遗传距离 |
3.6 橡胶树白粉菌rDNA系统发育分析 |
3.7 rDNA片段的单倍型分析 |
3.8 橡胶树白粉菌聚类分析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3.9 备选DNA条形码片段的筛选与评价 |
3.10 备选DNA片段的GC含量分析 |
3.11 备选DNA片段的条形码分析 |
3.12 备选DNA片段的变异特征 |
3.13 备选条形码片段的鉴定分析 |
3.14 备选片段的同源性与遗传距离 |
3.15 备选条形码片段的系统发育分析 |
3.16 橡胶树白粉菌多基因系统进化与起源分析 |
3.17 RFLP与ISSR分析橡胶树白粉菌DNA的选取 |
3.18 橡胶树白粉菌IGS与28S的PCR扩增 |
3.19 IGS与28S扩增产物的限制性酶切 |
3.20 IGS-RFLP与28S-RFLP聚类分析 |
3.21 群体基因型划分与外界环境的相关性 |
3.22 橡胶树白粉菌ISSR引物的筛选 |
3.23 橡胶树白粉菌ISSR扩增及多态性分析 |
3.24 橡胶树白粉菌菌株ISSR聚类分析 |
3.25 橡胶树白粉菌菌株主成分分析 |
3.26 橡胶树白粉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
3.27 橡胶树白粉菌种群的遗传分化 |
3.28 橡胶树白粉菌种群的聚类分析 |
3.29 橡胶树白粉病叶际细菌群落基本组成和结构 |
3.30 橡胶树白粉病叶际细菌的多样性指数分析 |
3.31 不同地区样品的PCA分析与NMDS分析 |
3.32 不同地区样品叶际细菌类群LEfSe分析 |
3.33 OTUs聚类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3.34 橡胶树白粉病叶际真菌群落基本组成和结构 |
3.35 橡胶树白粉病叶际真菌群的多样性指数分析 |
3.36 不同地区样品叶际真菌类群LEfSe分析 |
3.37 不同地区样品叶际真菌样本层次聚类树 |
3.38 OTUs聚类与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 |
4.1 橡胶树白粉菌的分类鉴定 |
4.2 白粉菌属DNA条形码筛选与评价 |
4.3 橡胶树白粉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4.4 橡胶树白粉病叶际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
5 结论 |
5.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5.2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苜蓿黄斑病的初步研究及杀菌剂对苜蓿种带真菌的处理效果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常用缩略语中英文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苜蓿作为栽培牧草的重要性和优势 |
1.2 苜蓿病害研究进展 |
1.3 真菌鉴定方法 |
1.4 杀菌剂室内药效测定方法 |
1.5 种子处理对防治种子病害的重要性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新疆苜蓿黄斑病初步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结论与讨论 |
第3章 不同杀菌剂对苜蓿种带致病真菌的抑制效果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4章 7种杀菌剂对苜蓿种子带菌的处理效果及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5章 结论 |
5.1 苜蓿黄斑病初步研究 |
5.2 不同杀菌剂对苜蓿种子携带致病菌的抑制效果 |
5.3 7种杀菌剂对苜蓿种子带菌的处理效果及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云南省牧草真菌性病害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芒果炭疽病菌生物学和侵染特性研究[D]. 舒娟. 长江大学, 2021
- [2]甘肃省甘草病害及其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D]. 吕卉. 兰州大学, 2020
- [3]三七主要病害病原菌的快速检测及叶部病害病原菌的鉴定[D]. 李欣. 昆明理工大学, 2020
- [4]烟草黑胫病和根黑腐病的生物防治技术研究[D]. 彭海莹. 山东农业大学, 2020(10)
- [5]荞麦病害研究进展[J]. 齐杨菊,陈振江,李振霞,刘辉,王莉花,李春杰. 草业科学, 2020(01)
- [6]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D]. 徐杉. 兰州大学, 2019
- [7]燕麦种质白粉病抗性评价及生物防治研究[D]. 孙浩洋. 甘肃农业大学, 2019(02)
- [8]玉米种子真菌区系和种带优势镰孢菌遗传多样性及其致病机理研究[D]. 邢会琴. 甘肃农业大学, 2018(08)
- [9]中国区橡胶树白粉菌分类进化与遗传多样性研究[D]. 吴华. 海南大学, 2018
- [10]苜蓿黄斑病的初步研究及杀菌剂对苜蓿种带真菌的处理效果测定[D]. 王慧. 新疆农业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