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翻译中可译性的限度及再创作(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翻译的空间与对话——《翻译空间:迈向中西方的融通》述评》文中提出翻译学的发展得益于新元素的引入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国译学的发展也得益于同国际译学界的对话。孙艺风的最新英文专着Translational Spaces:Towards a Chinese-Western Convergence(《翻译空间:迈向中西方的融通》)由劳特里奇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该书借助空间概念,透视了中西方语境下的一系列翻译研究课题,从理论到实践、从全球到本土,为翻译领域的诸多现象提供了新的空间化诠释。该书的重要意义在于开辟了理解翻译机制与解决翻译问题的空间维度,丰富了现有的翻译理论,为翻译赋能提供了新的空间化思路,同时也表达了中国译学界以中西方融通为目标的跨文化与跨学科的对话诉求,具有重要的学术与实际价值。
武梦竹[2](2020)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形象比喻的汉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比喻作为语言中最具表现力的修辞方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文学作品中。而其中形象比喻以其生动、形象的特点得到了广大文学作者的青睐。形象比喻的产生和发展与民族文化背景紧密相联,是最能反映不同民族之间文化差异的语言现象之一。因此,对俄罗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比喻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两国文化差异,促进民族交流。翻译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文学翻译更是如此,它离不开译者的再创造,忠实只是再创造的基础。形象比喻作为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审美功能的有机结合体,是极富语言表现力的修辞方法,其种类繁多,文化差异明显,因此语言间的转换相当复杂,可译程度往往受译者水平的制约。一般来说,形象比喻的翻译要遵循忠实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审美性原则。俄罗斯19世纪作家都善用比喻,而这一时期经典作品《当代英雄》和《贵族之家》的两位伟大作家莱蒙托夫和屠格涅夫则尤为擅长运用形象比喻。本文主要选取这两部作品的两个汉译本为例,在文学翻译理论框架内,对形象比喻的翻译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分别总结出了异化和归化翻译策略下的翻译方法,从翻译角度探讨如何跨越不同文化之间的鸿沟去理解和再现原着的艺术形象。
鲁旭[3](2020)在《《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富含中国传统特色,是我国无可替代的瑰宝;《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着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名。因此,将二者相结合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不仅可以让我们加深对《红楼梦》本身的理解和感悟,更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医。而探究《红楼梦》中医元素的俄译,对掌握传统中医术语的俄语翻译方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帕纳秀克版本的《红楼梦》俄文全译本中出现的中医元素翻译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从翻译美学以及科米萨罗夫等值翻译角度研究《红楼梦》中医元素的俄译规律,探讨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和中医翻译的原则及策略,并尝试探究《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中医疾病证候、中医诊断治疗、中医药材药方、饮食养生文化等方面的翻译得失。本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论三大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现状,总结了《红楼梦》俄译历程,梳理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并指出研究过程中的难点以及本文的创新点。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为本文的理论基础,概述了翻译美学理论和科密萨罗夫等值翻译理论,探讨了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并就此提出中医翻译的原则和翻译策略。第二章总体梳理了俄语中对中医元素翻译的历史与现状,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早期、中期和现今,从宏观上介绍中医元素在俄罗斯的翻译发展状况。第三章以第二章划分的三个时期为基础,概括了中医元素俄译的三个阶段特点。第四章是本文重点,将《红楼梦》中出现的中医元素划分为六类:中医理论知识的俄译;中医疾病证候的俄译;中医诊断和治疗的俄译;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的俄译;中医饮食养生的俄译以及香疗法和西洋药的俄译,结合翻译美学理论和科密萨罗夫等值翻译理论进行分析,总结中医元素的翻译方法,并对其中出现的部分误译提出修改方案。最后一章为本文的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总结,并对未来做出展望。
孙吉娟[4](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指出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罗珍[5](2020)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翻译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等操不同语言的人们进行交流交往的桥梁,翻译的发展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人们更好地了解彼此,因而翻译的重要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就汉彝两个民族而言,二者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文化在不断融合,汉彝翻译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不断发展。任何两种语言之间都是可以翻译的,但不可能完全实现其有效转换。由于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语言结构、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维结构以及不同的地域环境等复杂性情况,语言的转换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限制因素,即可译性限度。而且其限度的大小主要在于译者,只要译者掌握文字能力并积累丰富经验,就可以寻找各种补偿办法进行表达,缩小其限度,不断向完全可译靠近,从而提高译文质量。目前在汉彝翻译界,虽然有不少优秀的翻译作品不断涌现,但译文质量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换句话说,翻译作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再者,由于奈达所说的对等并不是“完全等同”而是“基本相似”。所以,功能对等理论中的“基本相似”为可译性限度中存在的限制因素的研究提供了空间,但目前译界很少从这一新的视角去研究可译性限度。基于此,本文将对此做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本文首先以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并以汉语彝译为例,通过其语言与文化两个方面的差异探讨汉彝翻译的限度问题,并证实汉彝翻译中存在一定的限度问题。其次,在汉彝翻译领域,译文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译文质量的不断提高都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为了提高汉彝翻译质量,使汉彝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更上一层楼,笔者试图寻求补偿可译性限度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尽可能地向原文靠近,从而进一步促进汉彝文化的交流。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来对汉彝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进行分析研究。文章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研究本文的背景和意义,综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可译性的相关问题、汉彝翻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部分为正文的第一章,概述了功能对等理论和有关可译性限度的理论基础,为后文的写作做铺垫;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根据汉彝两种语言的特点,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探讨汉彝翻译的限度问题;第四部分针对汉彝翻译中存在的限度问题,试图提出补偿汉彝翻译限度的手段,从而使源语和目的语尽可能地相似,提高译文质量,使汉彝两个民族的文化交流更加顺畅和完善,并对汉彝翻译的理论和实践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第五部分是对文章的一个总结。
杨安文[6](2020)在《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大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走出去”已成为新时代的迫切要求。诗歌历来是文学的重镇。根植于中国博大精深之传统文化的中国当代诗歌,既折射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也反映了当代诗人富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面貌、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当代诗人不断进行着汉语语言自身的试验,不断尝试语言的自我解放和边界突破,展现出中国当代诗歌在语言、文学和文化等领域独特的风貌和价值。在中国文学“走出去”、中外文学交流、互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当代诗歌应该大力展现其独特魅力和价值。然而,长期以来,国内外学界多关注中国古典诗歌,而对中国当代诗歌未给予应有的重视,对中国当代诗歌尤其是“后朦胧”诗歌的海外译介更是关注不够。柏桦被普遍认为是“后朦胧”诗人杰出代表,是国内最优秀的抒情诗人之一,也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本研究以诗人柏桦为研究对象,以比较文学译介学研究方法,通过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的现状及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分析,管窥中国当代诗歌在海外译介与接受的总体现状,探究其在海外的传播途径及接受规律,从而提出了更为切实可行的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模式、方法与策略。同时,从翻译研究和比较文学变异学研究视角,采用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方法,以柏桦诗歌英译文本为研究对象,开展诗歌翻译对比研究和诗歌翻译变异研究,从语言学层面分析诗歌翻译的策略运用,探究国内外诗歌译者在文本解读和翻译策略选择上的差异,寻求既能保留中国当代诗歌本真和特色、又能为英语世界所接受的翻译策略,并从翻译阐释学的理论视角探析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文本解读与意义建构的重要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国内外以各种语言出版、发表的柏桦作品译介和相关研究资料进行穷尽式搜集、整理和爬梳。通过对柏桦生平、创作历程、各时期诗学观和诗歌特点以及国内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建构国内柏桦形象,并以此作为译介研究背景参照,重点以第一手外文材料为文献基础,全面、系统地梳理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及港台地区的译介、传播和接受状况。研究发现柏桦诗歌海外译介呈现出诸多特点。第一,柏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早被译介到国外并得到较多关注的当代诗人之一。究其原因,除了柏桦自身80年代末到90年代在国内诗坛的声名与影响因素之外,还与外语专业出身的柏桦所具有的强烈的对外译介和交流意识有关。第二,柏桦早期诗歌在荷兰、德国、法国等欧洲国家译介和发表较早,在英语国家则稍晚。这与当时旅居欧洲国家的知名诗人北岛和张枣的大力引荐密切相关,尤其是北岛及其主导的海外文学杂志《今天》及“今天”基金会,对推动包括柏桦在内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走向世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三,柏桦诗歌译介涉及的译者人数较多,但专注于柏桦诗歌翻译且与其配合默契的译者很少。柏桦目前在海外发表或出版的译诗反响平平,没有带来犹如原诗给国内读者带来的冲击和感受,这至少应当部分归结为翻译问题。笔者认为,许多译诗没能体现柏桦诗歌中独特的声音和气质,没有彰显出其独特的语言风格。第四,从翻译主体来看,柏桦诗歌翻译大部分是由外国汉学家译者或诗人译者独立完成,中外译者合作翻译很少。然而,外国译者独立翻译完成的译本或多或少反映出译者对原诗的理解存在障碍。就汉语诗歌翻译而言,以译入语为母语的外国译者原本就不多,要想寻得一位中文语言能力强、翻译技艺高超同时还能配合默契的理想译者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即使外国译者值得依靠,中国当代诗歌的对外译介也不能完全指望他们,国内译者必须承担其应有的责任。笔者并不赞同由国内译者单独翻译,但认为基于彼此信任、理解和良性沟通的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是理想的翻译模式。第五,柏桦诗歌对外译介在网络媒介的利用方面还远远不够。这也是绝大部分中国当代诗人对外译介存在的问题。在网络信息时代,中国当代诗歌要想更好地为海外读者所了解和接受,就必须努力克服外语障碍,利用好网络媒介与外国读者和诗人加强直接的互动交流。其次,本研究对柏桦及其诗歌在海外的接受状况进行了考察分析。研究发现,就翻译文本的选择来看,外国译者选择翻译的诗歌文本与柏桦推荐翻译的诗歌文本之间存在不小差异,这既反映了外国读者(译者)独立的审美判断,也反映出他们异国的、独特的审美趣味。因此,就对外译介的角度来说,译者(或编者)在做翻译选本的时候,不能完全站在自身的审美角度,还要适度考虑外国读者的审美需求和期待视野。此外,从海外学者对柏桦诗歌的研究现状来看,他们的研究普遍紧密结合中国的社会、政治和文化语境,关注诗歌所反映的历史和社会现实,总体呈现出意识形态解读的倾向,体现出外国读者典型的意识形态偏见和“他者”想象。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社会接受的过程中,遭遇意识形态偏见不可避免,我们需要以更加优秀的诗歌文本来予以消解。然而,外国读者对“古典”和“异国”的偏好却值得我们重视,这正是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所说的世界诗歌不能丢失的所谓“民族性”或“本土性”的体现,反映了外国读者的阅读期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在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的同时,也注重文本细读,强调诗歌研究必须深入诗歌文本,不能重“语境”轻文本,不能忽视诗歌本体(诗歌的语言、内容、形式、音韵等)的研究。再次,本研究以柏桦诗歌英译为例开展了多译本对比研究、翻译变异研究以及中外译者合作翻译研究,并从阐释学理论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建构的意义。研究发现,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差异明显,对原文的理解各有不同,对原诗的形式、内容、情感、节奏和意境的传递各有高下。中国译者对原诗文本的理解、音乐性的感知与转换表现出明显优势,外国译者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结构的有效转换上具有优势。但在笔者看来,真正实现了诗意的有效转换,传递了原诗丰富的艺术内涵和诗人独特而丰满的思想情感的译文则仅来自少数具有“创造性”特质的翻译,如霍布恩的译文。笔者从比较文学变异学理论视角分析了霍布恩译本在中西文学传统和思维方式上体现出的文化过滤以及文化误读、误译,强调要正确认识诗歌翻译中的“变异”现象。笔者认为,恰恰是译本的“变异”——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造就了译入语读者能够接受的译文,让原作在异国文学中获得新生。此外,笔者还从阐释学理论的视角探析了诗歌翻译对于诗歌意义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指出诗人、译者、评论者和读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诗歌翻译,留给译者创造性阐释和语言转换的充足空间。最后,本研究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的文学场域理论分析了柏桦诗歌近期在海外译介和接受状况不如早期的原因。笔者认为,柏桦停止写诗15年以及其复出后大量创作和发表诗歌对其海外象征资本的积累带来了不利影响。从中得到的启示是,诗人们要想在海外诗歌场域获得有利占位、得到较多认可,就必须有效积累象征资本。一方面,诗人的文学生产活动不能以追求经济利益为目的或迎合大众口味,应以“为艺术而艺术”的美学追求为目标,诗歌产品当以高质量为第一要素,少而精的作品发表或出版会更有利于象征资本的积累。另一方面,诗人们应积极、主动且持续地开展对外诗歌交流,包括参与中外诗人互译项目,参加各类国际诗歌节和诗歌探讨会,与海外汉学家、诗人以及诗歌译者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中国政府文化机构、出版机构以及高校院所则应该为当代诗人、诗歌译者和学者的海外交流和翻译实践创造更多有利条件,提供经费资助,推动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的良性发展。本研究首次对柏桦诗歌在国内的传播与研究以及在海外的译介、传播与接受进行了系统、全面、完整的梳理和分析。通过本研究,笔者希望将柏桦这位极具代表性也颇具独特个性的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艺术贡献,诗学探索与创新,及其作品丰富的诗学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较为立体、完整地呈现在中外读者面前。同时,透过柏桦海外译介研究这一个案,笔者力求管中窥豹,力图为中国当代诗歌对外译介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方法。本研究寄望于促进中国当代诗歌与世界的交流与对话,增进海外文学界、诗歌界、汉学界对中国当代诗歌发展的了解,提升当代诗歌在海外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推动新时代中国当代诗歌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借以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建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顾晓燕[7](2020)在《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对翻译学的贡献》文中研究指明翻译和哲学将目光投向彼此并不是历史的偶然,哲学与翻译从诞生之初就因语言而密不可分。翻译活动尤其是文学翻译存在着自身特有的问题系,即语言与不可还原于该语言的逻辑运作之间的关系,因此翻译作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中重要的部分,构成了语言学、文学和哲学三者内在关系的一种深度思考,对于书写和翻译、诗学建构中意义与形式的本体论上的追问。同时,翻译又将他者和思想的异质性纳入研究的范围,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文化的相互开启,来自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对翻译经由实践上升至理论构建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代法国哲学是继古希腊哲学和德国哲学之后的又一个辉煌的“哲学时刻”,它在接受欧洲大陆哲学以及英美哲学影响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众多法国哲学家在翻译实践的基础上也往往对翻译有着特殊的关注,他们思考的问题恰恰也是翻译研究的关注焦点。本论文旨在梳理当代法国哲学家在“主体”、“意义”、“文本”、“空间”“伦理”、“他者”、“好客”等与翻译相关的关键概念的流变,将哲学概念的发展和对翻译学的影响结合起来,建立哲学和翻译学的对话,突出前者对后者的切实影响和启示。以“概念”为纲,以期纲举目张,将哲学思潮中的核心概念和翻译学中的关键词紧密结合起来,构成两者之间的“对话”,避免哲学和翻译学各自的“独白”。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构成。正文部分共有四章,分别为“翻译的主体”、“翻译中的意义”、“翻译的历史和空间”和“翻译的伦理”。在绪论部分,首先强调了翻译学和哲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指出翻译学的构建需要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翻译研究自古以来就有哲学话语介入的传统,构建翻译哲学也是目前翻译学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代法国哲学构成了哲学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法国哲学家关注的主体、意义、语言、文本、自我和他者等问题都是与翻译研究息息相关的主题。绪论部分对国内外目前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以“概念”为主线索的思路,力图初步构建起法国哲学思想和翻译研究之间更为紧密的对话。第一章主要论述翻译的主体。以“主体”为关键词,在梳理当代法国哲学“主体性”概念的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将其与翻译主体的认识联系起来,回顾翻译研究中主体性质的历史流变,并进行理性反思。普遍性主体的式微迎来的是主体间性的黎明,但主体间性不是对主体性的绝对否定,而是对宏大叙事主体性的扬弃。本章侧重于讨论法国思想家对主体的设定和思考及其对翻译主体的定位的影响,其中包括利科思想中主体在阐释学中的地位、克里斯蒂娃的互文性理论中的主体特质以及从“看”到“听”的主体认识和思维模式的转变,由此带来翻译主体性研究中“迂回”、“分裂”和“利他”的三大趋势。第二章探讨翻译中涉及的“意义”问题。本章首先对比语言命名论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系统论对“意义”定义产生的影响,随后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变化作为线索,梳理了从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到巴特和拉康等众多哲学家和思想家理论中能指相对于所指逐步松动直至后来居上的历史流变过程,意义愈发呈现出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能指相对于所指的漂浮最终在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那里演化为一场“延异”的游戏,意义之间的价值关系无法在另一种语言中重建,播撒把文本带进文本性中,对文本的每一次阅读都是使新的意义成为可能。然而,当“延异”的意义在对翻译合法性发出致命性一击的同时,德里达又悖论性地提出“必须翻译”的强烈诉求,指出翻译的失败就是整个哲学的失败。与此同时,我们在法国现象学的发展中看到梅洛-庞蒂将身体纳入意义的研究之中,与德里达一样,他的身体间性理论也显示出翻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悖论性特点,并使一种身体的翻译学成为可能。第三章着重讨论翻译的历史和空间。这一章首先基于福柯的“知识型”和“断裂”理论,分析从西方文艺复兴到古典时期直至现代,翻译话语是如何在历史中被构建的,不同时代的翻译思想是如何与它所处的时代的思维方式紧密相连,又呈现出怎样“断裂”的特征。其次,本论文将追溯福柯的“权力空间”思想的形成脉络,分析空间-知识-权力的三元辩证的思想,主张在历史之外赋予翻译以空间的维度,并借用福柯的“异托邦”思想对翻译空间进行具体的描述。福柯对权力和话语的研究将历史性带进了结构主义,证明翻译从来不是思想自由的表现,从本质上它是话语增殖和权力运作的结果,翻译作为话语自诞生伊始就受到若干程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始终处在权力目光的凝视之下。空间维度对当代翻译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论文在其后主要分析萨义德的“东方学”、霍米˙巴巴的“第三空间”理论以及对布尔迪厄“场域”和“习性”等空间概念在翻译研究中的应用。第四章集中讨论“翻译的伦理”问题。这一章首先将在区分“伦理”和“道德”两个概念的基础上厘定“翻译伦理”的概念,并分析翻译作为一种理解本身凸显出来的“伦理”问题。其次论文将按翻译伦理思考中突出的三个关键词:“他者”、“好客”和“哀悼”逐一进行分析,主要涵盖了列维纳斯、利科和德里达三个哲学家的思想。论文将挖掘三个关键词的历史形成过程和在不同哲学家理论中的阐释,并将其与翻译思考紧密联系起来。在“他者”问题上,论文主要结合列维纳斯“绝对他者”的思想与贝尔曼的“存异”的翻译伦理进行联系,发掘其思想上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好客”和“哀悼”,论文将对比利科和德里达对于两个概念的不同看法,力图做出异同点之间的对比,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论文的结论部分通过对各个章节论述内容的总结,试图对翻译的主体性、翻译中的意义、翻译的历史和空间以及翻译的伦理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和特征,勾勒出在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影响下的翻译研究所呈现出的总体趋势,并尝试对翻译理论的前景进行展望。
李智[8](2019)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翻译理论产生以来,文学翻译研究就一直成为中西方学者倍感兴趣的话题。研究方法多种多样,研究视角层出不穷,从语义学、语用学到语篇分析,从文化学到社会学,不一而足。研究内容从文本分析到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探讨,从词、句、篇的微观研究到对译者伦理道德和责任考察等等。翻译美学是翻译学的一个分支和一门学科,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翻译美学不是翻译学和美学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翻译学的美学观,即美学是翻译学进行学科探索的方法论。过去三十年,翻译美学的跨越式发展与文学翻译的联姻有着极大的关系。换言之,翻译美学丰富了文学翻译的研究视角,验证了文学翻译的本质属性—审美性。文学翻译的多视角研究直接或间接地推动了翻译美学的发展。文学翻译审美选择主要指译者翻译过程中的审美选择行为,研究范围包括:文学翻译的本质、影响译者审美选择的影响要素、译者所信奉的审美原则、译者所制定的翻译策略、译者在语言选择上的审美倾向。本文运用描写性和规定性研究方法探讨文学翻译中的审美选择问题。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理论探讨、实例分析和研究结论。为此,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文学翻译与审美选择有何关系?翻译审美选择是否意味着对译语的优化?(2)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有哪些原则?这些原则必须要遵循的,还是可选的?(3)影响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的要素有哪些?译者的翻译观念对文本翻译有何影响,对译者策略的制定有何影响?译者在语言选择上是否存在某种倾向?为了回答以上这些问题,追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行为,本文选择英国经典小说《傲慢与偏见》的三个中译本,从词汇、句子、语篇和语体四个层面展开,以经典结构、戏剧性结构、对话体和书信体为实例分析三位译者的翻译动机、翻译环境、翻译策略、翻译观念、翻译原则以及语言选择。通过理论探究和实例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文学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审美选择活动。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涉及翻译活动的诸多要素:语言的构成、文化的影响、审美认知取向、接受方式、评价标准、价值体系,等等;作者、译者、接受者、源文本、译文本之间构成一个动态的文学翻译美学生态系统。文学翻译的价值在于审美和真理的统一。本研究阐释了中国传统译学中有关审美选择的命题,如“雅”的动态性研究与译者审美性选择(语言、结构、文体)关联性;首次将文学翻译的美学问题与选择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研究,为翻译美学体系的建构增添新内容;提出译文本的生成过程为译者的审美性选择过程,译者不仅再现原作审美品质,而且还创造译文的审美价值。文学翻译是译者审美选择的结果,是外部性与内部性结合的终端产品。(2)文学翻译审美本质的三对命题即“言与意”“形与神”及“异与同”的内部逻辑关系。每一对命题均以对方的存在为前提,各命题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言与意”和“形与神”在理论上体现为译学思想的审美取向,在实践上体现为文本构成要素和译者的审美追求。实现言意合一、形神兼备、保持“异国情调”则需要坚持“以信文本”“尚美求真”相结合的审美标准。(3)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受到外部和内部两重因素影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通常遵循三个宏观审美原则(形式与内容统一、整体与局部统一、文内语境与文外语境统一)和四个微观审美操作原则(得体、准确、经济和形象原则,也称4Y原则)。外部环境包括指译者所处时代的社会语境即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读者等因素,内部环境包括译者的翻译观念、审美倾向等因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然制定相应的翻译策略:总体策略和局部策略。(4)实例分析发现,所选译本译者持有明确的翻译观念。译者在词项选择和句型结构配置方面有共同的倾向:在准确传达原文信息和语言风格的前提下,对关键词汇和短语的表达尽量优化,以确保译文审美品质的最大化。为了尽量传达原文语义信息,在可能的情况下,译者对原文句型结构多采用切分与重新配置的策略。译者在译文中大量使用四字组合,力图将原作的审美要素再现于译作,对译文读者产生不同的“刺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译者在保留原文“洋味”的同时,在语言选择上有范化(规范化)倾向。
冯俊[9](2019)在《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英美《离骚》的翻译和研究已有长达百余年的历史。目前为止,国内外学界只对部分《离骚》译本、个别汉学家的《离骚》问题研究或者阶段性翻译史、研究史有所涉及,针对《离骚》在英美整体性的翻译史和研究史的研究仍属空白,因此很有必要进行系统研究和深入的学术探讨。本论文以《离骚》在英、美国家的英译史和研究史为对象,在文化研究视域下,探讨其历时发展脉络,以期对中西文化交流的策略、模式、特点、规律有所呈现,并尝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英美《离骚》翻译史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开始,至今主要有十二个译本(其中八个全译本,四个节译本)。本论文从文化研究视角梳理、分析、揭示十二个译本在形式、内容以及译者抒情化改写三个方面的纵向演变历程。其中对“形式不可译”的可译性探索和“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是一种宏观层面的中西文化的交流;译者的改写则交织了译者个体的心理和时代之需求,是微观层面下译者和译本的互动。英美《离骚》学术研究史的历史性分析也是在一个中西视域融合的过程中进行的。十九世纪英国汉学家对《离骚》的误读和建构,体现了中西融合初始阶段汉学家研究视野的局限性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杂情感;二十世纪的英美《离骚》研究则是在西方理论视角下的问题研究,既有在中国传统儒家诗教诠释路径解构后,《离骚》巫文化研究建构的蔚然大观,也有在荣格心理学、存在主义和平行比较文学研究路径下,对中西文化互识、互补的铺垫,还有西方学者在其学术传统“前见”影响下,对《离骚》在个人主义内涵和语言学领域的现代性建构;二十一世纪的一些当代英美汉学家,更多是在《离骚》研究路径和内容诠释上深化了中西融合之势态。具体而言,用西方文学批评诸多方法,分析《离骚》象征内涵的传统文化底色,并且延伸了极具现代性的读者心理学内涵和异化主题;在继承汉学研究的巫文化传统基础上,整合、论证和拓展了历代国内外学者的巫文化研究成果,融合中国传统的文史哲整体治学路径,结合并改造西方学术界的新方法和新理论来梳理历代《离骚》研究史。总之,英美《离骚》翻译史的三条脉络都呈现出对源语言文化即中国传统文化的逐步接近、吸收和深入了解的纵向发展特点。这也体现了在文化研究视角下,外部的综合国力对文化内部“软实力”的一种直接深远的作用力。同时,英美的《离骚》学术史,展示出中西文化互动中从误读、建构到深入融合的过程。
冶枭伟[10](2019)在《“功能对等”理论下汉维影视翻译研究 ——以《西游记大圣归来》维译版为例》文中指出随着跨文化交流日益深入,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而电影作为一种新型文化传播工具,为跨文化交流创造了更加宽广的平台。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蓬勃发展,具有文化标签的影视产品开始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其中对于特色文化不甚了解的少数民族群体而言,深刻了解影视作品传达的内涵尤为重要。同时为了使观众进一步接受和了解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做好翻译工作。《西游记大圣归来》作为一部具有明显传统文化特色的经典国产影视作品,是少数民族了解传统文化的窗口。本文以此为个案,受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启发,通过实例,分别从信息分析、信息传译和信息重组三大方面入手,对《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原版和维译版进行了对比研究,验证了该本的可译性、分析了“功能对等”理论下译本的处理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信息分析部分,主要就原语影视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进行了界定。在奈达对语言功能分类的基础上进行了凝练;信息传译部分,主要依托《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语言实例,结合语言功能的特点对各语例展开讨论。在本节中笔者分别从表达功能、认知功能、人际功能等六个方面,对文本中出现的语例进行划分和分析,得出从交际的视角出发,可以使译语接受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原作;信息重组部分,主要就各类功能并举的现象做出说明,此外肯定了译者对译文的关键作用。最后本文着眼于“功能对等”理念,就翻译中“可译性”以及“形式对应”与“功能对等”之间选择提出了看法。总之,“功能对等”理论在影视翻译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影视翻译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以观众反应为主体的“功能对等”理论更加具有优势。
二、翻译中可译性的限度及再创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翻译中可译性的限度及再创作(论文提纲范文)
(1)翻译的空间与对话——《翻译空间:迈向中西方的融通》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为概念框架的空间 |
二、作为隐喻的空间 |
三、作为对话场所的空间 |
四、结语 |
(2)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形象比喻的汉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
1.2.1 本课题研究的国外现状 |
1.2.2 本课题研究的国内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文学中的形象比喻 |
2.1 形象比喻的概念和功能 |
2.1.1 形象比喻的概念 |
2.1.2 形象比喻的功能 |
2.2 形象比喻的喻体种类 |
2.2.1 自然景物 |
2.2.2 动物名称 |
2.2.3 植物名称 |
2.2.4 人物特征 |
2.2.5 身体部位 |
2.2.6 人体器官 |
2.3 俄汉语形象比喻的文化差异 |
2.3.1 地域空间 |
2.3.2 历史典故 |
2.3.3 风俗习惯 |
2.3.4 宗教信仰 |
2.3.5 社会心理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形象比喻的翻译理论基础 |
3.1 文学翻译的标准 |
3.2 形象比喻的可译性限度 |
3.3 形象比喻的翻译原则 |
3.3.1 忠实性原则 |
3.3.2 创造性原则 |
3.3.3 审美性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形象比喻的翻译策略 |
4.1 归化策略下的翻译方法 |
4.1.1 转换法 |
4.1.2 意译法 |
4.1.3 增译法 |
4.2 异化策略下的翻译方法 |
4.2.1 移植法 |
4.2.2 注释法 |
4.2.3 补偿法 |
4.3 误译分析 |
4.3.1 对喻体形象理解有误 |
4.3.2 喻体形象表述不当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例证来源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Автореферат |
ABSTRACT |
绪论 |
1.1 本文的选题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红楼梦》俄译研究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6 本论文的研究难点 |
1.7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章 理论基础 |
1.1 翻译理论 |
1.1.1 翻译美学理论 |
1.1.2 文化空缺及补偿翻译 |
1.1.3 归化和异化 |
1.1.4 科米萨罗夫等值理论 |
1.2 影响中医翻译准确性的因素 |
1.3 本章小结 |
第2章 中医元素俄译的历史和现状 |
2.1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早期(18世纪末以前) |
2.2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中期(19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 |
2.3 中医药在俄罗斯之近期(21世纪初至今)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医元素翻译特点 |
3.1 第一阶段特点 |
3.2 第二阶段特点 |
3.3 第三阶段特点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红楼梦》中医元素的翻译探究 |
4.1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 |
4.1.1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概述 |
4.1.2 《红楼梦》中的中医理论知识的翻译 |
4.2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 |
4.2.1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概述 |
4.2.2 《红楼梦》中的中医疾病症候的翻译 |
4.3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
4.3.1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概述 |
4.3.2 《红楼梦》中的中医诊断和治疗的翻译 |
4.4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 |
4.4.1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概述 |
4.4.2 《红楼梦》中的中医药材、药物和药方的翻译 |
4.5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文化 |
4.5.1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概述 |
4.5.2 《红楼梦》中的饮食养生翻译 |
4.6 其他中医元素的翻译 |
4.6.1 《红楼梦》中的香疗法 |
4.6.2 《红楼梦》中的西洋药 |
4.7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博期间发表的成果目录 |
致谢 |
(4)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5)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功能对等理论及可译性限度相关理论 |
第一节 功能对等理论概述 |
一、“动态对等”向“功能对等”的转换 |
二、对等而非等同 |
三、力求再现原语信息 |
四、内容或语义优先于形式 |
五、不同层级上的对等 |
第二节 可译性限度相关理论概述 |
一、可译性理论基础 |
二、可译性限度理论基础 |
三、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 |
第一节 汉语彝译中语言方面的可译性限度 |
一、汉语彝译中语音的可译性限度 |
二、汉语彝译中词汇的可译性限度 |
三、汉语彝译中语法的可译性限度 |
四、汉语彝译中修辞格的可译性限度 |
五、汉语彝译中文体风格的可译性限度 |
第二节 汉语彝译中文化方面的可译性限度 |
一、汉语彝译中语言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
二、汉语彝译中地域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
三、汉语彝译中习俗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
四、汉语彝译中宗教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
五、汉语彝译中饮食文化的可译性限度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汉语彝译中可译性限度的补偿策略 |
第一节 语言方面的补偿策略 |
一、意译法 |
二、直译法 |
三、综合译法 |
四、音译法 |
五、语素对译法 |
六、解释性译法 |
七、替代法 |
第二节 文化方面的补偿策略 |
一、归化兼异化法 |
二、变通译法 |
三、显影译法 |
四、加注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1.5 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2章 柏桦诗歌创作及国内研究 |
2.1 柏桦生平 |
2.2 柏桦诗歌创作 |
2.2.1 诗歌创作概况 |
2.2.2 诗歌创作“表达”期 |
2.2.3 诗歌创作“往事”期 |
2.2.4 诗歌创作“逸乐”期 |
2.3 柏桦诗歌国内研究综述 |
2.3.1 柏桦早期作品研究 |
2.3.2 柏桦近期作品研究 |
2.4 柏桦作品在港台 |
2.4.1 香港 |
2.4.2 台湾 |
第3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 |
3.1 译介概况 |
3.1.1 在英语世界的译介 |
3.1.2 在非英语世界的译介 |
3.2 译介主体 |
3.2.1 译者背景 |
3.2.2 译者类型 |
3.2.3 翻译模式 |
3.3 文本选择 |
3.3.1 文本选择概况 |
3.3.2 文本选择的缘由探析 |
3.4 传播媒介 |
3.4.1 出版机构 |
3.4.2 网络媒介 |
3.5 社会文化语境 |
3.5.1 早期:1988-2007 |
3.5.2 近期:2008年至今 |
第4章 柏桦诗歌在海外的接受 |
4.1 在英语世界的接受 |
4.1.1 接受概况 |
4.1.2 以菲奥娜为中心 |
4.1.3 以戴迈河为中心 |
4.2 在非英语世界的接受 |
4.2.1 在法国的接受 |
4.2.2 在德国的接受 |
4.2.3 在其他国家的接受 |
4.3 中外不同视域下的柏桦研究 |
4.3.1 访谈对比分析 |
4.3.2 研究内容差异 |
4.4 不同语境下的柏桦评价 |
4.4.1 中国大陆评价 |
4.4.2 中国港台评价 |
4.4.3 海外评价 |
第5章 柏桦诗歌翻译研究 |
5.1 多译本对比分析:以英译本为例 |
5.1.1 文本概述 |
5.1.2 文本形式分析 |
5.1.3 译本对比分析 |
5.1.4 译者风格评析 |
5.2 柏桦诗歌翻译中的变异:以霍布恩英译为例 |
5.2.1 变异研究理论基础 |
5.2.2 译者背景及其翻译实践 |
5.2.3 霍布恩英译中的变异 |
5.3 中外译者合作翻译案例述评 |
5.3.1 《望气的人》译文对比 |
5.3.2 《一切黑》译文对比 |
第6章 柏桦诗歌海外译介的理论阐释与当代意义 |
6.1 从文学场域理论看柏桦诗歌译介与接受 |
6.1.1 早期与近期接受状况对比分析 |
6.1.2 文学场域理论与思维范式变革 |
6.2 从阐释学理论视角看诗歌翻译的当代意义 |
6.2.1 译者的角色与任务 |
6.2.2 现代阐释学的理论启示 |
6.2.3 诗歌翻译与诗歌意义建构 |
6.3 中国当代诗歌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 |
6.3.1 海外汉学家看中国当代诗歌:理性的启示 |
6.3.2 中国当代诗歌海外译介:策略与路径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柏桦着作及获奖简介 |
附录2 :柏桦受邀参加国际诗会活动情况 |
附录3 :柏桦早期与海外汉学家译者的通信情况 |
附录4 :德国汉学家白嘉琳对柏桦的访谈原稿 |
附录5 :笔者对部分汉学家译者的访谈稿 |
附录6 :柏桦译诗发表情况统计表 |
附录7 :尚未出版的柏桦诗歌英译篇目统计 |
附录8 :柏桦2016年在巴黎七大诗歌研讨会的演讲稿 |
附录9 :多译本对比研究诗歌中英文本材料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对翻译学的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摘要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回顾 |
第三节 理论基础、研究目标、思路和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一章 翻译的主体性 |
第一节 “黄昏”下的翻译主体性 |
第二节 迂回的翻译主体 |
第三节 分裂的翻译主体 |
第四节 利他的翻译主体——从“看”到“听” |
第二章 翻译中的意义 |
第一节 能指与所指的关系 |
第二节 被解构的意义 |
第三节 言语、身体与意义 |
第三章 翻译的历史和空间 |
第一节 一种翻译的考古学 |
第二节 翻译的空间性 |
第四章 翻译的伦理 |
第一节 理解的伦理 |
第二节 他者或另一个我(alter ego)? |
第三节 “好客”和“哀悼” |
结论 |
参考文献 |
(8)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学翻译的界定 |
2.2 审美选择的界定 |
2.3 文学翻译研究现状 |
2.4 20世纪中国译学界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1 “雅”的内涵:审美选择 |
2.4.2 “字神”“句神”:林语堂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3 保持“异国情调”:鲁迅“异化”审美选择观 |
2.4.4 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傅雷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5 整体效果:焦菊隐的翻译审美选择观 |
2.4.6 优化:许渊冲的审美选择观 |
2.5 小结 |
第3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影响要素论 |
3.1 外部要素 |
3.1.1 文化语境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1.2 读者对文本、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 |
3.2 内部因素 |
3.2.1 译者翻译观念的影响 |
3.2.2 译者的审美倾向 |
3.3 小结 |
第4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论 |
4.1 言与意 |
4.1.1 “言不尽意”与得“意”忘“言” |
4.1.2 现代译学中的言意并重观 |
4.2 形与神 |
4.2.1 茅盾的“形神观” |
4.2.2 陈西滢与曾虚白的“形神”论 |
4.2.3 江枫“以形致神”的译诗观 |
4.2.4 互联互动:“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
4.3 异与同 |
4.3.1 文化层面上的“异”与“同” |
4.3.2 翻译领域中的“异”与“同” |
4.4 小结 |
第5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论 |
5.1 传统翻译审美原则 |
5.1.1 忠实与通顺原则 |
5.1.2 以“自然”为取向的翻译原则 |
5.2 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5.2.1 内容与形式统一 |
5.2.2 整体与部分统一 |
5.2.3 文本内语境与文本外语境相统一 |
5.3 小结 |
第6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方法论 |
6.1 翻译策略述 |
6.1.1 翻译策略描述 |
6.1.2 翻译策略特征 |
6.1.3 翻译策略分类 |
6.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策略 |
6.2.1 词汇层的翻译策略 |
6.2.2 句法层的翻译策略 |
6.2.3 语篇层的翻译策略 |
6.2.4 语体层的翻译策略 |
6.3 小结 |
第7章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实例分析—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 |
7.1 译作审美选择环境 |
7.1.1 王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1.2 张、孙译本产生的外部和内部环境 |
7.2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本质 |
7.2.1 原作的艺术品质 |
7.2.2 译作的艺术品质 |
7.3 文学翻译审美选择原则 |
7.3.1 得体原则(Appropriacy) |
7.3.2 精确原则(Accuracy) |
7.3.3 经济原则(Economy) |
7.3.4 形象原则(Imagery) |
7.4 翻译审美选择方法—《傲慢与偏见》译例分析 |
7.4.1 精“译”求精,自然得体—词层的审美选择 |
7.4.2 以“变”求“信”,以“变”求美—句层的审美选择 |
7.4.3 整体观照,局部参照—语篇层的审美选择 |
7.4.4 用语得体,神形毕肖—语体层的审美选择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语 |
8.1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
8.2 本研究对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的启示 |
8.3 本研究对翻译教学的启示 |
8.4 本研究的不足以及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鸣谢 |
(9)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的关注 |
1.1.1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翻译的关注 |
1.1.2 国内外学界对英美《离骚》研究的关注 |
1.2 本论文的意义 |
1.3 本论文的方法理论和研究思路 |
1.3.1 基本思路 |
1.3.2 基本方法 |
第2章 《离骚》“形式不可译性”的可译性探索 |
2.1 韵律诗到无韵体之演变 |
2.1.1 浪漫主义韵律诗歌 |
2.1.2 无韵散文体 |
2.2 “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动态平衡 |
2.2.1 古英语半诗体 |
2.2.2 中西博弈之对偶句式 |
2.3 再现中国古诗形式之美 |
2.3.1 保留原诗歌语序 |
2.3.2 凝练工整留白之美 |
2.3.3 还原“兮”字句式 |
小结 |
第3章 《离骚》内容陌生化的消弭演变 |
3.1 本土化初探 |
3.1.1 内容的归化式翻译 |
3.1.2 内容的逐渐准确深入 |
3.2 可读性和准确性的动态平衡 |
3.2.1 内容的准确性 |
3.2.2 内容的可读性 |
3.3 “世界诗歌”理念的践行 |
3.3.1 文化意味厚重的遣词 |
3.3.2 政治意味浓厚的遣词 |
3.3.3 两性视角的遣词 |
3.4 陌生化的消弭 |
3.4.1 “信、达、雅” |
3.4.2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析路径 |
小结 |
第4章 《离骚》译者的抒情化改写 |
4.1 译者的自我抒发 |
4.1.1 庄延龄译本的人文关怀 |
4.1.2 理雅各译本的暮年情怀 |
4.1.3 白英译本的乐观情绪 |
4.2 译者的中国文化立场 |
4.2.1 约翰逊译本的“个性化”改写 |
4.2.2 柳无忌译本的儒家底色 |
4.2.3 霍克思新版译文的学术化改写 |
4.2.4 戴维·亨顿译本的道家意味 |
4.2.5 苏古柏译文巫文化视角改写 |
小结 |
第5章 早期汉学家的误读和建构 |
5.1 翟理斯:《离骚》的误读 |
5.1.1 错误的理解 |
5.1.2 历史性误读 |
5.1.3 创造性误读 |
5.2 艾约瑟:《离骚》的经典化建构 |
5.2.1 经典化过程 |
5.2.2 研究局限 |
5.3 理雅各:《离骚》研究的双重叙事 |
5.3.1 《离骚》研究中的显性叙事 |
5.3.2 《离骚》研究中的隐性叙事 |
小结 |
第6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破儒立巫 |
6.1 海陶纬的《离骚》研究 |
6.1.1 屈原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政治形象研究 |
6.1.2 《离骚》作品的内涵多元化研究 |
6.2 霍克思的《离骚》研究 |
6.2.1 《离骚》作者作品考据和分析 |
6.2.2 .骚体诗的音乐性和演变历程 |
6.2.3 《离骚》的巫文化内涵 |
6.3 陈炳良的《离骚》研究 |
6.3.1 《楚辞》巫文化研究史的梳理 |
6.3.2 屈原萨满形象之建构 |
6.3.3 《离骚》巫文化的解析 |
小结 |
第7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研究——中西互识 |
7.1 心理学视角下的约翰逊《离骚》研究 |
7.1.1 《离骚》的文学问题 |
7.1.2 《离骚》的哲学内涵 |
7.1.3 《离骚》的荣格式解读 |
7.1.4 荣格心理学诠释《离骚》之成因 |
7.2 中西比较视域下的陈世骧《离骚》研究 |
7.2.1 中西时间观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
7.2.2 中西作品比较下的《离骚》分析 |
7.2.3 “抒情传统”中的《离骚》诗性时间分析 |
小结 |
第8章 西方理论视角下的《离骚》诠释——现代性建构 |
8.1 施耐德的《离骚》研究 |
8.1.1 古典时代的屈子形象建构 |
8.1.2 后古典时代的屈子研究 |
8.1.3 共和时期和新中国时代的屈子研究 |
8.1.4 民俗文化中的屈子神话 |
8.1.5 《离骚》中的三大主题:时间、空间、疯狂 |
8.2 吴伟克的《离骚》研究 |
8.2.1 《楚辞》问题研究 |
8.2.2 《离骚》的重复与韵律 |
小结 |
第9章 中西融合视角下的《离骚》研究 |
9.1 吴伏生的《离骚》象征体系研究 |
9.1.1 香草体系 |
9.1.2 巫神体系 |
9.1.3 男女关系体系 |
9.1.4 求索体系 |
9.2 苏古柏的《离骚》研究 |
9.2.1 《离骚》学术研究史梳理 |
9.2.2 对王逸学术方法以及政治使命的批判 |
9.2.3 《离骚》诗篇的巫文化体系 |
9.2.4 《离骚》的哲学维度 |
9.3 马思清的《离骚》的研究 |
9.3.1 《离骚》文学性问题研究 |
9.3.2 《离骚》研究史的梳理 |
9.3.3 《离骚》的朱熹诠释分析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英美《离骚》英译简史 |
附录 B 英美《离骚》研究简史 |
附录 C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和课题申报成果清单 |
致谢 |
(10)“功能对等”理论下汉维影视翻译研究 ——以《西游记大圣归来》维译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功能对等”理论的研究 |
1.3.2 影视翻译的研究 |
1.4 概念界定 |
1.4.1 “功能对等”性质和定义 |
1.4.2 “功能对等”和配音翻译 |
2 “功能对等”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 |
2.1 信息分析 |
2.1.1 原语特点 |
2.1.2 原语功能 |
2.2 信息的传译 |
2.2.1 表达功能对等 |
2.2.2 认知功能对等 |
2.2.3 人际功能对等 |
2.2.4 信息功能对等 |
2.2.5 祈使功能对等 |
2.2.6 移情功能对等 |
2.3 信息的重新组织 |
2.3.1 语言功能的优先选择 |
2.3.2 译文的检验 |
3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维影视翻译原则 |
3.1 可译性问题的探讨 |
3.2 .“意义”和“形式”的选择 |
3.3 “功能对等”在翻译实践中的原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翻译中可译性的限度及再创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翻译的空间与对话——《翻译空间:迈向中西方的融通》述评[J]. 张倩. 中国翻译, 2021(06)
- [2]俄罗斯文学作品中形象比喻的汉译研究[D]. 武梦竹.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2)
- [3]《红楼梦》俄译本中医元素俄译研究[D]. 鲁旭. 武汉大学, 2020(03)
- [4]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5]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彝译的可译性限度研究[D]. 罗珍.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6]柏桦诗歌在海外的译介与接受研究[D]. 杨安文.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9)
- [7]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对翻译学的贡献[D]. 顾晓燕. 南京大学, 2020(12)
- [8]文学翻译审美选择研究 ——以《傲慢与偏见》汉译为例[D]. 李智. 西南大学, 2019(05)
- [9]英美《离骚》翻译和研究[D]. 冯俊. 湖南大学, 2019(01)
- [10]“功能对等”理论下汉维影视翻译研究 ——以《西游记大圣归来》维译版为例[D]. 冶枭伟.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