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乡之行——婺源(论文文献综述)
余文荣[1](2020)在《基于文旅融合视角的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从文化层面上来看,我国文化产业在政府的主导发展下呈现高速、倍数增长的现象,增长速度远超我国GDP的增长速度;从旅游产业来看,旅游产品同质化迫切要求旅游产业进行改革和调整,加强文旅融合,让产业得到创新式融合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区域独有资源,用于旅游开发具备了对旅游者先天的吸引性,在开发中应以保护为原则,避免过度开发,重视文化价值。因此,通过文旅融合指导适度开发非遗的手段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江西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检索,尝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过程中引入文旅融合发展的理念进行探讨。并实地走访婺源地区,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发展状况,结合婺源非遗旅游开发实际情况,提出文旅融合背景下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策略。本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和理论基础,主要介绍了论文写作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思路和方法。在理论基础部分,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判断婺源非遗旅游开发的价值和可行性,并参考产业融合理论、系统耦合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第二部分主要探讨了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研究发现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种类多样,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同时,采用SWOT分析法对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进行分析,提出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适合的开发模式。第三部分主要对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和游客感知进行诊断,通过SPSS数据分析发现,游客对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性感知较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方式、展演活动等方面感知较差,获得文化感受和体验效果不佳。依据感知程度结果分析,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表现形式和传播还有待提升,在旅游开发价值中应坚持“保护是基础、创新是前提、策略是保障、发展是目的”的观点,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宣传,提升文化吸引力,创新非遗展示方式,加强文化传播效果,开发创新非遗旅游产品,为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带来新的活力。
程蕾[2](2020)在《《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文化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国博广包容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生根立本的灵魂,中国正是以这种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和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数不胜数的外国友人前来一睹风采。婺源,素有中国最美乡村的美誉,然而关于该地的英译文本却十分缺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当地文化的对外传播。婺源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又兼具历史文化底蕴。因此,对婺源旅游及其文化的翻译不论是对中国的文化宣传,还是地方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篇翻译实践报告以《经典山水美哉上饶》婺源旅游节选英译本为例,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旨在探索旅游文本的翻译策略和技巧,将婺源的文化特色更好地传递给目的语读者,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婺源。在本次翻译实践中,源语文本词汇丰富多样,文化特色突出,涉及了当地的历史、民俗、传说、特产等。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观看相关纪录片等途径,获取与源语文本相关的信息,用于辅助笔者的翻译实践。此外,在翻译难点的处理上,笔者依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了不同的应对,传递源语文化信息,所以针对词汇的翻译,笔者主要采取了直译、音译、加注等手段;句子层面的翻译,则运用了语内翻译、调整语序、增加主语等方法;篇章层面的翻译,主要从词汇衔接和语义连贯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的历练,笔者认识到对文化旅游类文本的英译,忠实原文是基本要求,传递文化内涵更是重中之重。最后笔者希望此次翻译实践能够帮助外国友人对婺源地方特色的了解,让他们体验到来此旅游不只是一次玩乐之行,更是一场文化之旅。同时,希望能够为致力于旅游翻译文本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借鉴。
刘梦洁[3](2020)在《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省浮梁县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旅游是游客对于精神愉悦和深度体验的追求,文化逐渐成为旅游活动中的核心要素并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引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与文化融合程度越高,旅游产品就越精炼,对游客吸引力就越高,旅游产业发展就越快。文化旅游有助于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将文化内涵融入旅游产品,能够提升旅游竞争力,加强游客对当地的了解,文旅融合发展是发展的大趋势,文化的渗透性、创新性和无限性将放大旅游产业本身的价值,而文旅融合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对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而以茶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旅游近些年也逐渐兴盛起来,各个知名茶叶生产基地的政府纷纷出台一些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发展茶文化旅游,进一步促进当地的旅游经济发展。浮梁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产业产地,其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传说丰富,有着闻名中外的茶叶,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茶文化旅游是浮梁县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首先,本文作者在深入实地调研并搜集第一手资料后,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对国内外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随后通过梳理当前浮梁县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其茶文化旅游历史、产品等,运用SWOT分析浮梁县现有茶文化旅游的机遇、挑战和优劣势。提出浮梁县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的研究表明:浮梁县茶文化旅游面临经济增长带来旅游发展、政策支持文化旅游融合、好茶中国潜藏消费需求的发展机遇,和周边地区的竞争。其他乡村旅游替代品的威胁、茶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不够、环境保护的发展挑战。浮梁县茶文化旅游的优势是丰富的自然资源、深厚的茶文化资源、良好的区位条件、有力的政府支持,浮梁县茶文化旅游的劣势是茶文化资源挖掘不充分、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不完善、茶文化旅游产品单一、茶文化旅游知名度不高、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本文研究结论提出浮梁县茶文化发展战略,首先,浮梁县应确立将浮梁县发展成为中国名茶之乡的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目标,明确可持续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和利益共享原则的茶文化旅游发展原则,第二,提出战略建议,分别是完善浮梁县茶文化旅游的产业结构、优化浮梁县茶文化旅游的空间布局、提升浮梁县茶文化旅游产品并提出保障措施。本文希望浮梁县通过文旅融合的形式,突破当前茶文化旅游发展瓶颈,探索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推动浮梁县文旅产业有序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陈丽珍,程丹,王鹰,何晓求[4](2020)在《婺源茶旅融合助力全域旅游》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婺源因生态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中国最美乡村",亦是千年茶乡,中国绿茶金三角核心产区的独特地理优势使其成为产茶胜地,婺源绿茶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中外驰名。近年来,婺源实施"发展全域旅游、建设最美乡村"战略,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开启县域经济"换道超越"的生态经济强县新模式,由以特色旅游为主转变为以特色旅游、绿色茶业并举的县域经济发展新形态,打造从"弯道超车"到"换道跨越"的"婺源样本"。
余悦[5](2019)在《江西茶俗的民生显象和特质(下)》文中认为三、江西民间茶道的特殊韵致茶道是以饮茶、烹茶为核心,在一定的环境气氛中,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生活艺术活动。虽然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茶道并传播海外,并在宋、明均有传承和发展,但在随后的岁月中却似乎难于觅见踪迹。其实,民间的肥田沃土既是一切文化的源头和根脉所在,也是一切大量失传的上层文化的蕴藏所在。从民间茶俗中,
余悦[6](2019)在《江西茶俗的民生显象和特质(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是茶的原产地,是最早发现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而丘陵遍布、土壤肥沃、气候温润、光照适宜的江西,向来是全国产茶的重要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茶俗,并对全国饮茶风习的形成与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当代许多崭新的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剧烈冲撞的时期,由于云贵高原的茶俗光怪陆离,由于浙闽一带的茶习享誉中外,由于研究者更多地把热情倾注到皇宫和士大夫的饮茶情趣,由于江西民间固有的植根乡土的立命
邓纯纯[7](2019)在《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旅游大众化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出游需求日益旺盛,那么,在旅游供给上是否也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A级景区是我国旅游业最核心的旅游资源,厘清客源地不同出游距离范围内的A级景区供给情况,不仅能为客源地居民选择目的地景区提供参考,而且对于目的地判别自身是否占据市场竞争优势,从旅游景区供给方面进行旅游业布局具有重要指导价值。本研究借用经济学中的“可获得性”概念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了定义,同时构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在采用基尼系数、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等方法结合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对我国A级景区的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西安、长春、昆明、成都八个城市为案例地,对不同案例城市不同出游空间中的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等级可获得性、成本可获得性、空间可获得性和整体可获得性进行了测算和对比。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我国A级景区建设已经从数量扩张阶段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其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不均衡。①我国A级景区数量以2~4A景区为主体部分,5A和1A级景区数量较少,且A级景区等级结构呈现出东部地区省份普遍优于西部地区省份的特征。②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与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现一致性,87%的A级景区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且在长三角、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地区形成三大核心密集分布区。(2)将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为客源地居民在一定出游距离范围内可以游览体验的旅游景区的数量、等级结构、与客源地的距离和空间集聚情况。同时提出从旅游景区数量、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旅游景区距离成本、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四个维度进行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量评价的方法。(3)不同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不同。八个案例城市在近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北京、上海、西安、广州、成都、武汉、长春和昆明;在中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北京、上海、长春、成都、西安、昆明,广州;在中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武汉、西安、北京、上海、成都、昆明、长春和广州;在远程出游空间中,A级景区可获得性从好到差依次为成都、广州、昆明、西安、长春、武汉、北京和上海。整体来看,八个案例城市中北京、武汉、上海和西安A级景区可获得性较好,长春、成都次之,昆明和广州的A级景区可获得性欠佳。(4)客源城市的区位和我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不均衡是影响中国不同客源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大小的重要因素。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提出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并对其进行定义。(2)提出了客源地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张美玲[8](2019)在《县级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职能定位与实践研究 ——以广东和平县为例》文中认为和平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粤赣边境,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旖旎,天然的自然环境因素使得和平县拥有丰富的、独特的乡村旅游资源优势。近几年来,和平县乡村旅游凭借着天然优势发展迅速,为县域经济增长增添了亮点。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高速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但因此也暴露出许多乡村旅游实践上的问题: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市场监管缺位等等。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初始阶段,基于新公共管理的内在要求,政府必须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中,以履行政府的经济职能。本文选取和平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作为研究对象,在新公共管理理论支撑上,运用调查研究、实证分析、文献研究、实地考察、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和平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进而分析和平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履行现状暴露出的问题及形成的原因。设计和平县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职能定位,探讨和平县建立政府引导乡村旅游业态发展的可行性,针对性提出和平县政府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应采取的具体措施:一是加强政府引导,做好公共服务;二是以顾客为中心,变管理为服务;三是整合各方力量,变划桨为掌舵;四是明确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能。
陈开翔[9](2018)在《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品从单一形式走向多元化、多样化、人性化,旅游产品在提升品质与内涵时,必不可少的元素是文化,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是经过几千年历史形成的瑰宝,我国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哲学思想内涵。茶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相结合发展茶文化旅游是必然的趋势,发展茶文化旅游不仅能助推茶产业的发展,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与弘扬,还能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品质,拓展旅游体验。党的十九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习总书记提出了: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的精准扶贫口号。江西是产茶大省,贫困人口较多,借助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和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江西茶文化旅游,能有效促进江西茶产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同时也能协调江西城镇经济与乡村经济共同发展,从而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带动江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创建茶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茶文化旅游资源指标等级赋分标准,对江西主要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打分。运用SWOT分析法研究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最后根据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提出适合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战略对策。本文建立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和茶文化旅游资源等级赋分标准,适用于大部分茶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与赋分,具有一定的量化标准;另外本文针对江西发展茶文化旅游提出的战略构想具有很大实践意义,并为江西省乃至全国各地的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卢新松,陈丽珍,程丹[10](2017)在《婺源县茶旅融合发展刍议》文中提出婺源是千年茶乡,茶业和旅游业是该县的两大支柱产业,茶旅融合对于加快婺源县域经济发展来说,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从婺源茶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关系着手,分析茶旅融合发展的宏观战略、社会经济以及人文精神的意义,提出婺源茶旅融合发展的一体化、差异化和人本化的观点,以推进婺源县茶旅融合向纵深迈进。
二、茶乡之行——婺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乡之行——婺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旅融合视角的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文旅融合相关理论 |
2.1.1 产业融合理论 |
2.1.2 系统耦合理论 |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4 文旅融合发展理论探讨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概念 |
2.2.1 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演变 |
2.2.2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 |
2.2.3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
2.3 文旅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作用 |
2.3.1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2.3.2 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社会效益 |
2.3.3 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人文的发展 |
2.3.4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创新 |
3 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概况 |
3.1 婺源县概况 |
3.2 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 |
3.2.1 资源丰富,价值明显突出 |
3.2.2 地方性强,经济效益发展 |
3.2.3 规模宏大,客源市场增长 |
3.3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SWOT分析 |
3.3.1 优势与劣势分析(SW) |
3.3.2 机会与威胁分析(OT) |
3.4 婺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
3.4.1 旅游生态文化景区模式 |
3.4.2 节日庆祝旅游活动模式 |
3.4.3 非遗旅游产品发展模式 |
3.4.4 实践科学研究发展模式 |
3.4.5 博物馆静态展示模式 |
4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和感知分析 |
4.1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析 |
4.1.1 评价意义及原则 |
4.1.2“三三五”定性评价体系 |
4.1.3 定量评价体系 |
4.2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感知分析 |
4.2.1 研究设计 |
4.2.2 数据分析 |
4.2.3 数据研究总结 |
5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 |
5.1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原则 |
5.1.1 保护性开发原则 |
5.1.2 融合性开发原则 |
5.1.3 本真性开发原则 |
5.1.4 独特性开发原则 |
5.1.5 整体性保护原则 |
5.2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的对策 |
5.2.1 加强非遗旅游文化宣传,提升文化吸引力 |
5.2.2 创新展示方式,提高传播效果 |
5.2.3 完善解说系统,促进非遗传播 |
5.2.4 深挖非遗内涵,提高文化质量 |
5.2.5 开发旅游产品,提高产品质量 |
5.2.6 完善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情况表 |
附录B 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评估指标表 |
附录C 婺源游客非物质文化遗产感知状况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
(2)《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翻译项目简介 |
1.1 翻译任务背景介绍 |
1.2 翻译任务研究现状 |
1.3 翻译任务研究意义 |
第2章 翻译任务流程 |
2.1 译前准备 |
2.1.1 源语文本分析 |
2.1.2 平行文本查阅 |
2.1.3 术语表制定 |
2.1.4 文化翻译原则确定 |
2.2 译中难点记录 |
2.2.1 婺源地方色彩翻译难点 |
2.2.2 文化意象的取与舍 |
2.3 译后阶段审校 |
第3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词汇层面 |
3.1.1 婺源地方特色名词 |
3.1.2 文化负载词 |
3.1.3 四字格词语 |
3.2 句子层面 |
3.2.1 文言风格句式 |
3.2.2 汉语无主句 |
3.2.3 诗句与典故 |
3.3 篇章层面 |
3.3.1 词汇衔接 |
3.3.2 语义连贯 |
第4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翻译实践经验与体会 |
4.2 实践中的问题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Ⅰ 译文对照 |
附录 Ⅱ 术语表 |
致谢 |
(3)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省浮梁县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本文创新点 |
2 浮梁县茶文化旅游的历史和概况 |
2.1 浮梁县概况 |
2.2 浮梁县茶文化旅游的历史 |
2.3 浮梁县茶文化旅游发展概况 |
3 浮梁县茶文化旅游的优势 |
3.1 丰富的自然资源 |
3.2 深厚的茶文化资源 |
3.3 良好的区位条件 |
3.4 有力的政府支持 |
4 浮梁县茶文化旅游的劣势 |
4.1 茶文化资源挖掘不充分 |
4.2 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不完善 |
4.3 茶文化旅游产品单一 |
4.4 茶文化旅游知名度不高 |
4.5 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
5 浮梁县茶文化旅游的机遇 |
5.1 经济增长带来旅游发展 |
5.2 政策支持文化旅游融合 |
5.3 好茶中国潜藏消费需求 |
6 浮梁县茶文化旅游的挑战 |
6.1 来自周边地区的竞争 |
6.2 其他乡村旅游替代品的威胁 |
6.3 茶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不够 |
6.4 环境保护面临挑战 |
7 浮梁县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战略探索 |
7.1 战略目标 |
7.2 战略原则 |
7.2.1 可持续原则 |
7.2.2 因地制宜原则 |
7.2.3 利益共享原则 |
7.3 战略措施 |
7.3.1 完善产业结构 |
7.3.2 优化空间布局 |
7.3.3 提升文化内涵 |
7.3.4 建立文旅品牌 |
7.3.5 完善旅游服务 |
7.4 战略保障 |
7.4.1 人才保障 |
7.4.2 资金保障 |
7.4.3 政策保障 |
8 研究结论和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婺源茶旅融合助力全域旅游(论文提纲范文)
1 婺源茶旅融合发展优势 |
2 婺源茶旅融合发展主要做法和经验 |
2.1 做好“加法”,打造全域旅游茶看点 |
2.2 做活“乘法”,注入全域旅游茶文化 |
2.3 做强“变法”,丰富茶旅融合新产品 |
3 小结 |
(5)江西茶俗的民生显象和特质(下)(论文提纲范文)
三、江西民间茶道的特殊韵致 |
1.丰富多彩的武宁茶饮 |
2.乡风浓郁的修水茶礼 |
3.琳琅满目的婺源茶趣 |
4.悠闲自适的新干茶习 |
5.功用多样的赣南擂茶 |
四、江西茶俗与文艺的不解之缘 |
1.美妙感人的茶故事 |
2.悦耳动听的采茶歌 |
3.生动活泼的采茶舞 |
4.幽默风趣的采茶戏 |
(6)江西茶俗的民生显象和特质(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江西茶事与饮茶习俗的兴起 |
1. 茶叶之乡:江西茶俗产生的基石 |
2. 采茶之规:江西的茶叶生产习俗 |
3. 茶商之兴:江西的茶叶经营习俗 |
4. 茶具之制:江西茶俗物化的再现 |
5. 茶亭之盛:江西茶俗精神的表征 |
二、江西茶俗勃兴的多样文化选择 |
1. 别有风采的日常饮茶 |
2. 真诚纯朴的客来敬茶 |
3. 约定成俗的岁时饮茶 |
4. 含义深远的婚恋用茶 |
5. 寄托思绪的祭祀供茶 |
6. 独具魅力的茶馆文化 |
7. 林林总总的茶事茶规 |
(7)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景区研究进展 |
1.2.2 可获得性研究进展 |
1.3 研究设计 |
1.3.1 案例城市 |
1.3.2 数据来源 |
1.3.3 研究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中国A级景区建设现状 |
2.1 中国A级景区数量特征 |
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2.1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类型 |
2.2.2 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水平 |
2.3 中国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 |
2.3.1 A级景区整体分布特征 |
2.3.2 A级景区空间分布类型 |
第3章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概念界定 |
3.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定义 |
3.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 |
3.2.1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影响因素分析 |
3.2.2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3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 |
3.3.1 旅游景区数量评价方法 |
3.3.2 旅游景区等级结构水平评价方法 |
3.3.3 旅游景区距离成本评价方法 |
3.3.4 旅游景区空间集聚水平评价方法 |
3.3.5 旅游景区可获得性综合评价方法 |
第4章 案例城市A级景区可获得性测算及对比 |
4.1 A级景区数量可获得性测算 |
4.2 A级景区等级可获得性测算 |
4.3 A级景区成本可获得性测算 |
4.4 A级景区空间可获得性测算 |
4.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4.5.1 近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2 中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3 中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4 远程出游空间可获得性对比 |
4.5.5 A级景区可获得性综合对比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 |
5.1.1 研究结论 |
5.1.2 创新之处 |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8)县级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职能定位与实践研究 ——以广东和平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和政府职能研究综述 |
1.4.1 国外乡村旅游研究 |
1.4.2 国内乡村旅游研究 |
1.4.3 政府经济职能和地方产业政策研究综述 |
2 相关理论及概念基础 |
2.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2 乡村旅游概念 |
2.3 政府行为的含义 |
2.4 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行为 |
3 和平县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政府职能履行现状分析 |
3.1 和平县乡村旅游现状 |
3.1.1 和平县县情 |
3.1.2 和平县乡村旅游资源 |
3.2 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的职能 |
3.2.1 发挥政府职能,优化公共服务 |
3.2.2 制订发展章程,完善旅游制度 |
3.2.3 加强服务供给,提高监管能力 |
3.3 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3.3.1 政府公共服务与游客需求不符 |
3.3.2 政府乡村旅游工作效率不高 |
3.3.3 传统行政观念与服务型政府建设冲突 |
3.4 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3.4.1 政府服务意识不强 |
3.4.2 行政体制效率低下 |
3.4.3 政府现代管理能力欠缺,投资能力不足 |
3.4.4 政府职能未向服务型政府、企业型政府转变 |
4 和平县政府引导乡村旅游业态发展的职能设计 |
4.1 政府职能目标调整 |
4.1.1 政府由“划桨者”转变为“掌舵者” |
4.1.2 创建有事业心和有预见力政府 |
4.1.3 奉行顾客至上的全新价值理念 |
4.2 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阶段的着力点 |
4.2.1 引导乡村旅游初始阶段的发展 |
4.2.2 规范乡村旅游成长阶段的制度 |
4.2.3 协调乡村旅游成熟阶段的矛盾 |
4.2.4 提供乡村旅游创新阶段的保障 |
4.3 国内乡村旅游成功案例借鉴及启示 |
4.3.1 江西省婺源县政府引导乡村旅游发展的案例分析 |
4.3.2 浙江省德清县政府引导乡村旅游发展的案例分析 |
4.3.3 陕西省礼泉县政府引导乡村旅游发展的案例分析 |
4.3.4 先进经验做法对和平县的启示 |
5 从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和平县政府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措施 |
5.1 加强政府引导,做好公共服务 |
5.2 以顾客为中心,变管理为服务 |
5.3 整合各方力量,变划桨为掌舵 |
5.4 明确政府职责,提高工作效能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待下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江西茶文化旅游资源赋存概况 |
2.1 特色鲜明的江西茶文化 |
2.1.1 江西茶文化历史久远 |
2.1.2 江西茶文化内涵丰富 |
2.2 价值突出的江西茶品牌 |
2.2.1 庐山云雾茶 |
2.2.2 浮梁茶 |
2.2.3 婺源绿茶 |
2.2.4 狗牯脑茶 |
2.2.5 宁红功夫茶 |
2.2.6 双井绿茶 |
2.2.7 上犹绿茶 |
2.2.8 资溪白茶 |
2.2.9 井冈翠绿 |
2.2.10 通天岩茶 |
3 江西茶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
3.1 选取研究方法 |
3.2 建立茶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体系 |
3.2.1 选取评价指标和权重赋分 |
3.2.2 评价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3.2.3 评价指标打分标准 |
3.3 对江西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打分 |
4 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SWOT分析 |
4.1 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的优势 |
4.1.1 茶文化旅游受到广泛关注与支持 |
4.1.2 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
4.1.3 茶叶品牌价值高 |
4.2 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劣势 |
4.2.1 缺乏龙头品牌 |
4.2.2 缺乏整体规划 |
4.2.3 缺乏专业化茶文化旅游公司 |
4.3 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机遇 |
4.3.1 市场前景良好 |
4.3.2 顺应时代的发展 |
4.3.3 一带一路,万里茶道 |
4.4 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威胁 |
5 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构想 |
5.1 指导思想 |
5.2 战略原则 |
5.2.1 政府引导原则 |
5.2.2 市场主导原则 |
5.2.3 因地制宜原则 |
5.2.4 三大效益原则 |
5.3 战略目标 |
5.4 战略布局 |
5.4.1 一轴 |
5.4.2 两极 |
5.4.3 三圈 |
5.5 战略模式 |
5.5.1 “景区+”模式 |
5.5.2 “文化+”模式 |
5.5.3 “社区+”模式 |
5.6 战略对策 |
5.6.1 整合资源,统筹规划 |
5.6.2 打造旅游品牌,树立品牌形象 |
5.6.3 培养专业化人才,创建专业化公司 |
6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婺源县茶旅融合发展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婺源茶业与旅游业的发展关系 |
(一) 历史渊源 |
(二) 茶旅资源 |
(三) 精神同源 |
二、婺源茶旅融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
(一) 宏观战略意义 |
(二) 社会经济意义 |
(三) 人文精神意义 |
三、婺源茶旅融合发展的建议 |
(一) 一体化 |
(二) 差异化 |
(三) 人本化 |
四、茶乡之行——婺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旅融合视角的婺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开发对策研究[D]. 余文荣.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2]《中国最美乡村婺源》翻译实践报告[D]. 程蕾.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基于SWOT分析的江西省浮梁县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 刘梦洁.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4]婺源茶旅融合助力全域旅游[J]. 陈丽珍,程丹,王鹰,何晓求. 蚕桑茶叶通讯, 2020(02)
- [5]江西茶俗的民生显象和特质(下)[J]. 余悦. 收藏与投资, 2019(07)
- [6]江西茶俗的民生显象和特质(上)[J]. 余悦. 收藏与投资, 2019(06)
- [7]旅游景区可获得性评价方法研究 ——以八个典型城市为例[D]. 邓纯纯.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8]县级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职能定位与实践研究 ——以广东和平县为例[D]. 张美玲.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9]江西茶文化旅游发展战略研究[D]. 陈开翔. 武汉轻工大学, 2018(01)
- [10]婺源县茶旅融合发展刍议[J]. 卢新松,陈丽珍,程丹. 农业考古,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