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排斥到融合——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乐园》(论文文献综述)
林晨星[1](2019)在《在“非家”幻觉中追寻家园建构 ——谈托妮·莫里森三部小说中的家》文中研究指明托妮·莫里森(1931—)在1993年凭借其第五部作品《宠儿》成为第一个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之后,文学评论界对她的“宠爱”一直有增无减。迄今为止,莫里森已有十一部小说问世。本论文以作家前中后期的三部代表作品《最蓝的眼睛》(1970)、《天堂》(1998)和《家》(2012)为研究对象,以“家”为切入点探析莫里森笔下的美国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生存境况,从其不同阶段创作笔调的积极变化解读莫里森的“家园”情怀及其对美国黑人能早日真正融入美国社会,建立美好家园的希冀。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介绍部分,包括莫里森的生平、主要作品,国内外有关作家本人及《最蓝的眼睛》、《天堂》和《家》这三部作品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理论框架,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二章分析《最蓝的眼睛》中失去功能性的家。莫里森展示了被边缘化的黑人小女孩佩克拉家园幻灭的图景。而她的悲剧是由其暴力缺爱的家庭,冷漠旁观的黑人社区,以及在白人文化霸权下滋生的黑人民族的自我憎恶共同导致的。第三章阐述《天堂》中鲁比的居民和修道院的女人对家园的追求以及对构建家园的尝试。鲁比和修道院分别由背负着创伤历史的“八层石头”和五个无家可归的妇女组建而成。尽管《天堂》的开始是残忍的杀戮,莫里森却留下了将美国建设成突破种族和性别歧视的真正的天堂的希望。第四章展现《家》中弗兰克和茜成功构建属于自己的家园的过程。经过漫长艰难的南下之路,两兄妹终于回归到黑人社区的怀抱,并在获得治愈后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充满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家正是莫里森想为整个黑人民族创建的理想家园。第五章为总结部分。家一直都是莫里森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而家也是一个具有延展性的概念,既可以指物理或地理上的多种家园形态,小到个体的身体和个体之家庭作为家,大到一个社区甚至整个国家作为家;也可以指精神上的家园,即具有为其居住对象提供安全感、归属感等情感特质的家。同时,家也是动态发展的,可以随着时间推移和人的活动创造而成。通过对莫里森三部作品之家的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她笔下人物的寻家之旅虽然充满艰辛,却也证明了家于美国黑人不再是触不可及的目标。对此,美国黑人应增强自身的家园意识,打造充满正能量的黑人社区,而美国社会也应为建立和谐统一的大家庭敞开怀抱,积极接受美国黑人融入其中。
杨佩珍[2](2018)在《家园建构与精神还乡 ——托妮·莫里森《天堂》与阎连科《受活》家园主题比较研究》文中认为家园作为人类生存寄居的场所有着其不可替代性,它不仅是人们身体居住之所,更是精神所向之处。托妮·莫里森和阎连科作为相异文化环境中的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基于自身的文化基因而呈现出相应的差异性,然而透过他们二者的作品我们能够发现,他们多书写处于主流文化圈之外的边缘人物,而这些人物的边缘性主要源于他们的身体在强势话语建构中的异质性和被动性。莫里森的《天堂》和阎连科的《受活》分别叙写黑人和残疾人追求理想生存空间的过程,本文主要从两部作品中的身体叙事和空间叙事入手来对异质文化下人们的家园追寻进行探析,由身体的存在状态到空间居所的选择,这其间无不渗透着社会历史、文化传统、思维理念等各因素的共同影响,就此意义而言,黑人与残疾人对家园的寻求不再仅限于小说建构下的文本语境,他们在社会变革、文化环境中的受困与挣扎隐射着普遍意义上的人类生命境况,他们流动、变异、不安的家园追寻路径映衬着人类共通的对精神原乡的探寻与思索。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对莫里森和阎连科的作品做简要介绍,通过阐述家园主题在中外文学作品中的流变来说明《天堂》和《受活》两部小说共通的主题架构;第二部分着重从身体叙事的视角来分别对两部小说中人物因身体的异质性而产生的对立进行类比分析,揭示身体在构建群体记忆和进行生活空间选择时的重要作用;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探究群体生存空间在社会意识碰撞中的动态生成过程;第四部分通过两位作家在文本中的叙事架构来呈现黑人天堂和受活式乌托邦建立背后权力话语的争斗,从不同群体对于家园的寻求迁延到人类共通的对精神原乡的守望与追求;第五部分从主体性的获得、意识形态的操控、文化调试三方面对两部小说中人物建立生存家园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此来探讨异质文化之下人物寻求精神归宿的共同指向。
张荣[3](2014)在《莫里森小说中的两性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美国当代最重要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写作根植于美国的非裔黑人民族,其创作从女性主义的独特经验出发,描绘种族歧视下美国黑人身体和心灵所遭受的双重伤害,塑造出形形色色的黑人形象,其笔下丰富多彩的黑人生活与人物生动揭示了现代社会美国黑人的艰难处境,引起人们对已成历史的奴隶制的思考和反省。1993年,莫里森因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小说和对美国黑人生活的生动的描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黑人文学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本文以莫里森作品中失衡的两性人物及其关系作为研究对象,从其小说文本所描写的特异两性关系入手,透视莫氏笔下黑人两性心灵世界的异化与变形,并探讨其创作中两性关系失衡之因以及作家笔下爱的多重内涵与深刻意义。全文主体部分为三章:第一章莫里森小说中失衡的两性关系,即将莫氏作品中失衡的两性关系归纳为三种形态:以男权为中心的两性关系、乱伦扭曲的两性关系、对立冲突的两性关系,以此观察莫氏笔下失衡的黑人两性世界。第二章莫里森作品中两性关系失衡原因之探究,分别从性别、种族、文化三个角度探讨莫氏作品中两性关系失衡的深刻原因,通过分析男性至上的传统两性观、种族歧视造成心灵扭曲以及冲突的文化观揭示莫氏创作中黑人两性关系失衡原因的多重性与复杂性。第三章重构和谐的两性关系,鉴于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和文化冲突导致黑人内部两性爱的缺失与关系失衡,本章结合莫氏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自身人生体验,阐述其创作中所倡导的爱的丰富内涵与救赎意义。莫氏在其创作中所提倡的爱不再局限于世俗意义上的男女之爱,它超越了性别、种族和文化藩篱,引导黑人两性走出失衡困境,是其对黑人两性如何在多元化的世界更好的生存下去的一次精神探索与展望。本论从莫氏笔下形态迥异的两性人物形象入手,通过细读文本,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文化批评等相关理论解读莫氏小说中失衡的两性关系这一现象,力求从性别、种族与文化的视角探讨非裔美国人两性关系失衡之因,并将莫氏构建和谐黑人两性关系的理念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文学传统中,发掘其以爱作为构建两性和谐之路背后独特的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从而揭示在种族歧视的背景下莫里森把握黑人两性心灵世界的独特方式及认识世界的审美取向。
应伟伟[4](2012)在《Black Women’s Body and Construction of Self in Morrison’s Novels》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是对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身体的系统的综合研究。通过对其九本主要小说的系统解读,指出莫里森对黑人女性自我的呈现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并分别从种族、空间、话语的维度对黑人女性身体作了深度刻画。由此,论文探讨了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女性的自我构建,旨在说明身体作为人的感性生存的重要途径,是人与世界的原初关联,对黑人女性的自我构建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托尼·莫里森(1931-)于20世纪60年代末初登文坛,并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一位黑人女性作家,其对美国黑人生活的观察敏锐,展现出一幅幅绚烂壮阔的黑人生存画卷。莫氏小说中人物众多、内涵丰富,时间、地理跨度大。从莫氏作品里的女性人物所体现出的身体特性来看,莫氏的创作可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1970-1980),作品包括《最蓝的眼睛》(1970)、《秀拉》(1974)、《所罗门之歌》(1977),在这一阶段中,初涉文坛的莫里森更多地从黑人女性的视角出发,关注其身体的静态种族特征。第二阶段(1980-1992),作品包括《柏油娃》(1981)、《宠儿》(1987)、《爵士乐》(1992),这一阶段中,虽然种族主义思想在《爱娃》中依然深厚,但作者的笔触已突破了对奴隶制的控诉,重在表达伤痕累累的身体和心灵在时空的穿梭中传达的深沉意义,突出了身体的空间性和女性主体构建的动态关系;在第三阶段(1998-2008)里,莫里森以对黑人群体和人类的整体关怀写出了《乐园》(1997)、《爱》(2003)、《慈悲》(2008)三部作品。不同于前两个阶段,这三部作品中没有严格意义的男、女主角,而是黑人女性及男性的群体画像,对他(她)们的身体的关注也不重在考察其种族特性,而是延续了第二阶段的身体的抽象空间意义的考察,并以其为媒介,将其发展成女性内部、两性之间、黑白世界穿越时空的身体的对话性意义,表达了其对黑人群体及人类社会整体的深刻关怀。然而,在对黑人女性的自我建构的传统评论中,无论是从种族主义、女性主义或是莫里森对黑人历史的记忆与重构、与英美白人经典作家的比较研究,以及黑人与白人和黑白两种文化的联系与共生出发,对黑人女性的后两个层级关注较多,突出研究黑人女性为与黑白男性平权而作出的抗争,以及回归黑人文化传统找回民族自我,却对其作为“人”的属性特点关注不足。不仅如此,国内对莫里森作品身体的研究述及少之又少,除了不多的对女性残缺身体与文化缺失方面的论文之外,余下的散见于几位学者的着作里。对作品中黑人女性身体的系统研究,其与黑人女性主体构建的关联更少。因此,对莫里森小说中女性人物的身体研究将会具有其相应的学术依据和价值。论文的第一章从“自我”的哲学溯源开始,指出传统哲学在存在者状态上研究存在,因而导致了对人的存在的遗忘,而海德格尔的“此在”,因其是“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基本建构,澄明了人在世界中存在的真实境域。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则给予了肉身存在以适当的存在论说明:身体被用来知觉世界,世界的意义是通过身体的在世存在而得以涌现;身体是表达现象的场所,是意义表达的现实性本身。对于黑人女性而言,身体即是她们拥有世界的一般方式,对于被感知的世界而言,身体是其理解力的一般工具。是身体使得黑人女性得以“感知”这个世界,“理解”这个世界,“作用”于这个世界。论文的第二章,黑人女性身体的种族维度,主要采用波伏娃的《第二性》、并借鉴福柯的相关女性身体的重要观点,论述从佩科拉的悲剧伊始,经过《秀拉》里秀拉的通过身体抗争蔑视男性,再经过《所罗门之歌》中帕立特的缺失肚脐的身体,救赎以奶娃为代表的堕落的男性世界,黑人女性的自我完成了从“自贬”到“自省”的过程。然而,从实体层面出发困囿于女性个体的静态自我的构建,是对“黑人女性”的物化。对自我的全面构建需回到女性身体所置身的生活世界中。在论文的第三章,即黑人女性身体的空间维度中,除了梅洛-庞蒂,论文拟借助列菲弗尔的《空间的生产》对黑人女性的生活世界进行研究,突出其身体的动态的空间性意义,从《柏油娃》中吉丹“越界”的身体到指《宠儿》中的“交纵”的身体,到《爵士乐》中“冲突”的身体,身体在其与世界的关系中处于一种能动性的地位,分别经历了“物质空间”、“精神空间”、“社会空间”的自我构建过程,动态地完成了“现象”自我的构建。在第四章中,即黑人女性身体的话语维度中,论文指出身体乃是思想的无声的表达,是言语意义的有益补充,并主要借鉴梅洛-庞蒂的“作为表达和言语的身体”理论,突出了黑人女性群体身体的对话和交往意义。在《天堂》中,身体从“排斥”到“融合”,在《爱》中,身体从“异化”到“和谐”,在《慈悲》中,身体从“自由”回溯到“再次奴役”,完成了“交互”自我的构建,在更高的角度对人类整体的命运投入深刻的悲悯和关注。不仅如此,论文分别在第二、三、四章中最后一节指出:在莫里森早、中、后期三个阶段的小说创作中,每个阶段都突出了若干黑人女性的死亡:第一阶段中帕立特的死亡;第二阶段中宠儿的最终真正死亡;第三阶段中康索拉塔的死亡。她们的死亡是莫里森的匠心独运,不仅蕴涵着莫里森对黑人女性建构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的浓重的悲剧意识,更有着深刻的生存论意义。论文的第五章指出:黑人女性主体的生成和发展不是一个单一的线性过程,而是呈现螺旋运动的向前永恒过程。关联着主体的自我认同。自我认同首先以身体为基点,身体不仅构成了主体存在的本体论前提,而且是主体直接的外部符号和表达形式;在与外界的交往过程中,主体总是以身体为其存在的最初表征。黑人女性的身体所体现出的能动作用乃至死亡,都体现出女权主义自始至终追求的目标,即向着人类的自由与解放迈进。论文的结论指出:在经历了“本体自我”、“现象自我”和“交互自我”的三个阶段的建构,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完成了以差异为基本内容,以身体的内在超越性为特点,以自由为目标的自我构建。妇女身心的最终解放只能是在与男性的交流、沟通的基础上建立开明、健康的两性关系,并略及了中国儒道哲学的借鉴意义,唯有如此,人类才能顺利地越过历史的这道门槛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蔡逸群,王倩[5](2008)在《从伊甸园神话到人间乐园》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了托妮.莫里森的着名小说《天堂》的主题,展示了黑人民族创建自己乐园的精神诉求。
尹晓琴[6](2008)在《寻找失落的自我 ——《宠儿》的主题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最重要的当代黑人女作家和评论家之一,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87年,她的巅峰之作《宠儿》问世。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一个名叫玛格丽特·加纳的女黑奴,携子女从肯塔基奴隶主庄园逃到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奴隶主追踪而至,为了使儿女不再落入奴隶主的魔掌,她毅然杀死了自己的孩子。莫里森的小说始终以探索和表现美国黑人的历史、命运和精神世界为主题。《宠儿》模糊了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幻的界限,再现了奴隶制对黑奴们精神上的摧残,对黑人文化和历史的践踏,揭示了罪恶的奴隶制的无穷贻害。小说生动描述了黑奴们所遭受的非人待遇以及滞留在心灵上的深重创伤,在逃离奴隶制多年后,广大黑人民众仍无法从心头祛除它的巨大阴影,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小说呼吁黑人民众从民族悲剧的灰烬之中崛起,勇敢地直面奴隶制残暴兽行所留下的累累伤痕,重建民族文化,重塑自我。本文除引论和结论外由三个章节组成。引论部分简要介绍了托妮·莫里森的生平及其作品,回顾了《宠儿》的研究情况。第一章从讨论“宠儿”碑文入手,分析了以西方教育与科学为支撑的白人意识形态是奴隶制度和殖民主义的源头,殖民者残酷剥削黑人奴隶,摧毁其本土的历史、文化,塞丝忘记了她的母语,奴隶们失去了名字,取而代之的是奴隶主赐予的代号,这一切昭示了黑人奴隶们文化的荒废,而其最危险的后果是奴隶们获得解放后,无法摆脱奴隶制度的梦靥,获得自我身份认定。第二章着重描述了奴隶制仍然影响侵蚀着黑人民众的心灵,阻碍他们重建自我。黑人民众被剥夺了自我,白人的意识形态趁机渗透进来,因此他们对贝比·萨格斯和塞丝心生嫉妒,认为她们把所有的福分与荣誉都占全了,于是没有人前来通知猎奴者的到来,从而间接导致了杀婴悲剧的发生。而保罗·D也因为不能原谅塞丝的行为离开了她。美国黑人在自我认同的道路上困难重重。第三章阐述了美国黑人重获自我的可能性。首先,残酷的生活状况促使塞丝开始思考奴隶制的本质,只有冲破种种障碍,才能重建自我。其次,身份扑朔迷离的宠儿帮助塞丝和保罗·D打开尘封的记忆,直面压抑许久的屈辱和痛苦。再者,塞丝和保罗·D最终能够彼此相互理解,为在家庭中重获自我创造了条件。最终,为了拯救母亲丹芙走进了黑人社区,大家摈弃了骄傲,帮助塞丝母女渡过难关。所有这一切预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最后为论文的结论部分,概述了全文,启发人们努力建立一个和谐、平等,属于所有人的伊甸园。
姚春美[7](2007)在《少数族的身份突围与文化探寻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世界》文中提出美国黑人是个边缘的种族,黑人女性则是边缘中的边缘。男性中心主义下的写作无法看到女性内心真实的世界,黑人女性文学的出现给黑人女性有了解构与重构自我的可能。性别、种族、文化进入了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视野,这使其作品蕴含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思想高度。托妮·莫里森对黑人女性身份的关注、对黑人女性觉醒的思考与探索,以及以黑人女性的书写来带动黑人文化选择的思考,这样的写作不仅给黑人女性带来自我的觉醒、也给黑人民族带去文化精神的启迪,她的写作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特别是人类进入多元文化、后殖民时代以来,托妮·莫里森不仅是“黑人文学的代言人”,而且也是“全人类的共同之声”。因此,从后殖民主义视角包括后殖民女性主义、后殖民文化等维度对托妮·莫里森小说进行解读具有重大的意义,它让人们对女性的身份认同和民族的文化认同有着深远的思考。本论文分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黑人女性写作浮出历史地表,梳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书写的历史,介绍托妮·莫里森的相关情况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一步提出本文研究的问题与意义,引出下文。正文包括三章相关的论述。第一章:对少数族——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进行突围性的叙述,观照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问题,分析烙上种族身份、性别身份、多重边缘身份的美国黑人女性在托妮·莫里森文本中的体现。美国黑人女性的身份既与性别文化建构密切相关,也与种族的虚构紧密相连,美国黑人女性在多重身份影响下成为社会最边缘的人群。第二章:探讨托妮·莫里森结合美国女权运动发展的思想以及黑人女性主义塑造的多种黑人女性形象,其笔下黑人女性崛起的类型有:憎恨中奋起、“孤独者”的自我探索、走向两性和谐、“天使爱美丽”。通过这些新型黑人女性的建构性叙述,我们看到托妮·莫里森重新书写黑人女性命运以求唤起黑人女性新生的努力。第三章:黑人女性的书写带动民族文化的思考。托妮·莫里森较其他黑人女性作家的其独特之处在于,其通过结合黑人女性的书写来思考黑人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在其小说中有着黑人群体的多种文化选择:叛离黑色——黑人传统文化的遁逸、文化守成——叛离中的坚守、文化融合——托妮·莫里森的文化探寻之旅。在论述的过程中,显现出托妮·莫里森的文化价值取向以及对民族文化的思考。结语:托妮·莫里森通过对黑人女性的关注与书写来思考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问题,以探寻黑人文化的命运和出路,托妮·莫里森的写作是全方位的——性别、种族、文化,其意义又是深远的。
魏萍[8](2006)在《寻找失落的自我 ——浅析拉尔夫·埃利森《看不见的人》的创作思想》文中提出二十世纪的许多黑人作家从一开始就着力表现黑人个性和自我本质的失落。在这些作家作品中,拉尔夫·埃利森的《看不见的人》被称为“划时代的小说,可以说是现代美国黑人生活的史诗”。埃利森认为,黑人最大的痛苦不再是遭到直接的迫害,而是得不到承认、无法证明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存在的价值。埃利森把视野从一个黑人青年身上扩展到整个社会,用黑人的逆境来有力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人的个性和自我本质的失落。作者借助《看不见的人》表达了自己呼唤理解与沟通的渴望,也表达了广大黑人希望得到承认和尊重的心声。埃利森希望黑人与白人相互理解、融为一体;在一个混乱无序的社会中,人们可以用自己的思想和意志来创造一种选择的可能—塑造一个真正的自我,再通过自我的塑造使自己走出混沌,成为自由的人。本文着重讨论了美国社会中黑人的个性和自我本质的迷失及其原因,并探讨了黑人个性和自我本质回归的出路:黑人和白人相互理解、融为一体才是黑人被承认的真正途径。
赵秀艳[9](2004)在《从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看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美国黑人文学是世界文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理查德·赖特、拉尔夫·埃里森和托尼·莫里森三位里程碑式的作家及其代表作:《土生子》、《看不见的人》和《所罗门之歌》。本文旨在通过对三部作品的主题和创作方法两方面的比较,探讨黑人文学的发展趋势。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了美国黑人文学发展的历史,从早期黑人文学,到哈莱姆文艺复兴,再到三位里程碑式的作家。第二、三、四部分,分别对三部作品的主题和创作方法进行分析,并做比较,最终得出结论——美国黑人文学发展顺应的潮流正如托尼·莫里森所说,“先是抗议的狂潮,随即是较为反省地寻找自我的本质,进而进一步探索文化,在技术上精益求精,最后是对世界持更加广博的看法。”
蒋欣欣[10](2003)在《托妮·莫里森笔下黑人女性主体性与民族性的建构》文中研究说明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评论界对莫里森的关注同她相继推出的作品相映生辉,运用各种批评理论、研究方法写成的专着、论文纷涌而出。据陈法春考证,目前,以英美为主的西方莫里森研究正向纵深发展,主要有六个焦点问题。而国内莫里森研究仅始于90年代初,尤其是在莫里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零星的评论文章才见诸于世。国内不乏运用各种批评理论对莫里森的小说文本进行解读者,但总体说来不如西方莫里森研究深入、系统,尤其是其作品和访谈中表现出来的黑人女性主义思想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关注莫里森创作中的黑人女性形象,深入探讨黑人女性主体性的丧失与建构、女性群体主体性的建构历程等问题,并结合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阐述莫里森一贯的创作主题,即探讨建构黑人女性主体性与唤醒黑人民族性的交互作用。本文构思新颖,填补了国内莫里森研究中尚无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后殖民批评等文学批评理论对其着作进行贯穿解读的空白。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国内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发展,而且本文所论述的黑人女性与黑人民族从边缘向中心递进的非殖民化进程,可为我国以及第三世界国家反殖民、反霸权斗争提供参考。
二、从排斥到融合——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乐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排斥到融合——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乐园》(论文提纲范文)
(1)在“非家”幻觉中追寻家园建构 ——谈托妮·莫里森三部小说中的家(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
Abstract |
摘要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oni Morrison and Her works |
1.2 Literature Review |
1.3 Theoretical Framework |
1.4 Significance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The Dysfunctional Home in The Bluest Eye |
2.1 The Love-absent Home of Pecola |
2.2 The Indifferent Community to the Breedloves |
2.3 A Home Ends in Disillusion |
Chapter Three The Pursuit of a New Home in Paradise |
3.1 Ruby as an All-black Community for the Diasporic Black |
3.2 The Convent as a Home for the Homeless Women |
3.3 A Real Paradise to be Built |
Chapter Fou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Home in Home |
4.1 Lotus as a Home with Harmony |
4.2 America as a Home with Brotherhood |
4.3 Construction of a New Home with Sense of Belonging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2)家园建构与精神还乡 ——托妮·莫里森《天堂》与阎连科《受活》家园主题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天堂》与《受活》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三)家园主题在中西方文学中的流变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身体异质导致家园失落 |
(一)《天堂》中纯黑与不纯的疏离 |
(二)《受活》里被凝视的残缺躯体 |
二、理想家园的主动建构 |
(一)鲁比镇:群体身份衍生隔离空间 |
(二)受活庄:对同一化空间的逃逸 |
三、反乌托邦写作中的精神守望 |
(一)鲁比镇:封闭与融合间的心灵抉择 |
(二)受活庄:现代境遇下重返乡土的可能 |
四、家园建构艰难的原因探析 |
(一)社会变迁中主体性的漂移不居 |
(二)意识形态的强大推力 |
(三)文化调试背后的精神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3)莫里森小说中的两性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 莫里森及其作品述评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 选题思路和研究价值 |
第一章 失衡的两性关系 |
第一节 以男权为中心的两性关系 |
第二节 畸形扭曲的两性关系 |
第三节 文化角色对立的两性关系 |
第二章 两性关系失衡原因之探究 |
第一节 性别之因:传统的两性观 |
第二节 种族之因:扭曲的伦理观 |
第三节 文化之因:冲突的文化观 |
第三章 重构和谐的两性关系 |
第一节 自我之爱 |
第二节 他人之爱 |
第三节 超越之爱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4)Black Women’s Body and Construction of Self in Morrison’s Novels(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ments |
Toni Morrison's Works |
Abstract |
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Self: a Theoretical Departure of Body Studies |
1.1 Philosophical trace of self and its linkage with body |
1.2 Perspectives of body theories: ontology, epistemology, axiology |
1.3 Dimensions of body studies in Morrison's novels: racial, spatial, discursive |
Chapter Two: The Racial Body in Bluest, Sula and Solomon |
2.1 Pecola: "lure of blue eyes" and the victimized self in white culture |
2.2 Sula: " unbridled sexuality" and the rebellious self against patriarchy |
2.3 Pilate : "missing navel" and the constructive self of the black women |
2.4 Transcending "gendered" body in individualized black women |
Chapter Three: The Spatial Body in Tar, Beloved and Jazz |
3.1 Jadine: "transgressed" body and self in "physical space" |
3.2 Beloved: "traversing" body and self in "spiritual space" |
3.3 Violet: "conflictory" body and self in "social space" |
3.4 Transcending "bound" body in the individuality of black women |
Chapter Four: The Discursive Body in Paradise, Love and Mercy |
4.1 Paradise: collective self in the bodies from exclusion to assimilation |
4.2 Love: collective self in the bodies from alienation to harmony |
4.3 Mercy: collective self in the bodies from freedom to "en-slavement" |
4.4 Transcedning "individual" body in the community of black women |
Chapter Five: The Construction of Self in Morrisonian Black Women |
5.1 Static construction of "ontic" self vs "finished" self |
5.2 Dynamic construction of "phenomenal" self vs "finite" self |
5.3 Spiral construction of "reciprocal" self vs. "infinite" self |
Conclusion |
Works Cited |
(6)寻找失落的自我 ——《宠儿》的主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
中文摘要 |
Introduction |
Chapter One Loss of Self-identity |
1.1 Dominant Culture over “Others” |
1.2 Loss of African Culture |
1.3 Loss of Self-identity |
1.3.1 Sethe |
1.3.2 Paul D |
Chapter Two Barriers to Holding Self-identity |
2.1 Alienation from the Community |
2.1.1 Sethe’s Infanticide |
2.1.2 Community’s Reaction |
2.2 Alienation from Paul D |
2.3 Failure of Community Solidarity |
Chapter Three Access to Self-identity |
3.1 Cognition of Slavery |
3.2 Facing the Past: Beloved’s Function |
3.2.1 Beloved’s Identity |
3.2.2 Beloved’s Help to Sethe |
3.2.3 Beloved’s Help to Paul D |
3.2.4 Beloved’s Help to Denver |
3.3 Understanding in Family |
3.4 Exclusion and Inclusion of Community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 |
Publications |
(7)少数族的身份突围与文化探寻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世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女性的历史书写——美国黑人女性文学 |
二、诗意的桂冠——黑色浪潮中的托妮·莫里森 |
三、研究现状及意义 |
第一章 黑色,女性——少数族的身份突围 |
第一节 “黑色的皮肤给了我黑色的世界” |
第二节 作为男性他者的非主体性存在 |
第三节 人在边缘——黑人女性的多重身份突围 |
第二章 觉醒与探索——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世界 |
第一节 憎恨中崛起 |
第二节 “孤独者”的自我探索 |
第三节 走向两性和谐 |
第四节 “天使爱美丽” |
第三章 女性视域中的文化价值取向 |
第一节 叛离黑色——黑人传统文化的遁逸 |
第二节 文化守成——叛离中的坚守 |
第三节 文化融合——托妮·莫里森的文化探寻之旅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寻找失落的自我 ——浅析拉尔夫·埃利森《看不见的人》的创作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个性和自我的失落 |
二、异化与排斥 |
三、认同与融合:寻找自我和探索自我的途径 |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中文) |
论文摘要(英文) |
后记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9)从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看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外文摘要 |
引言 |
第1章 绪论:美国黑人文学发展史 |
1.1 早期黑人文学 |
1.2 哈莱姆文艺复兴 |
1.3 三位里程碑式的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
1.4 本章小结:黑人文学发展的潮流 |
第2章 理查.德莱特和《土生子》 |
2.1 理查.德莱特 |
2.2 《土生子》的主题 |
2.3 《土生子》的创作方法 |
2.4 本章小结:理查德.莱特的贡献和局限 |
第3章 拉尔夫.埃里森和《看不见的人》 |
3.1 拉尔夫.埃里森 |
3.2 《看不见的人》的主题 |
3.3 《看不见的人》的创作方法 |
3.4 本章小结:拉尔夫.埃里森的贡献和局限 |
第4章 托妮.莫里森和《所罗门之歌》 |
4.1 托妮.莫里森 |
4.2 《所罗门之歌》的主题 |
4.3 《所罗门之歌》的创作方法 |
4.4 本章小结:托妮.莫里森的贡献和局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独创性声明 |
(10)托妮·莫里森笔下黑人女性主体性与民族性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黑人女性主体性的丧失与建构 |
第一节 主体性的丧失 |
第二节 主体性的觉醒:自发到自觉 |
第三节 主体性的深化:受动到能动 |
第四节 主体性的拓展:走出过去,步入未来 |
第二章 黑人女性群体主体性的确立 |
第一节 认同 |
第二节 反抗 |
第三节 超越 |
第三章 黑人民族性的丧失与重建 |
第一节 黑人民族文化记忆的丧失 |
第二节 黑人民族的复苏 |
第三节 黑人民族文化的重拾 |
第四节 黑人民族意识的重建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从排斥到融合——评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乐园》(论文参考文献)
- [1]在“非家”幻觉中追寻家园建构 ——谈托妮·莫里森三部小说中的家[D]. 林晨星. 苏州大学, 2019(04)
- [2]家园建构与精神还乡 ——托妮·莫里森《天堂》与阎连科《受活》家园主题比较研究[D]. 杨佩珍.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3]莫里森小说中的两性关系研究[D]. 张荣. 江南大学, 2014(03)
- [4]Black Women’s Body and Construction of Self in Morrison’s Novels[D]. 应伟伟. 复旦大学, 2012(03)
- [5]从伊甸园神话到人间乐园[J]. 蔡逸群,王倩. 科教文汇(下旬刊), 2008(12)
- [6]寻找失落的自我 ——《宠儿》的主题分析[D]. 尹晓琴. 山东师范大学, 2008(08)
- [7]少数族的身份突围与文化探寻 ——托妮·莫里森的小说世界[D]. 姚春美. 广西师范大学, 2007(05)
- [8]寻找失落的自我 ——浅析拉尔夫·埃利森《看不见的人》的创作思想[D]. 魏萍. 吉林大学, 2006(10)
- [9]从三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看美国黑人文学的发展[D]. 赵秀艳. 黑龙江大学, 2004(01)
- [10]托妮·莫里森笔下黑人女性主体性与民族性的建构[D]. 蒋欣欣. 湘潭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