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莱坞明星身价是这样铸成的(论文文献综述)
张鑫[1](2017)在《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文中认为人类化妆的历史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妆饰在原始人心目中有着很高的地位,一般来说,原始社会的妆饰主要具有两种基本功能:第一个功能是为了生存,第二个功能就是为了繁衍,也就是“性吸引”说。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妆饰的第一个功能不复存在,相反,第二个功能却越发紧要,且妆扮的主体也由男性变为了女性。容貌对女性至关重要,可惜古代化妆品种类有限,大体不出粉、黛、脂、香四品,更为重要的是古代化妆品制造方法简单,产量有限,只可算得上是一种简单的工艺品,并且长期使用恐对身体有害,近代化妆品业即以上海为中心,应新需求而生。近代化妆品业的出现,与上海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和近代女性对“美”的新要求大有关联。开埠后的上海,工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文化显着进步,中西沟通明显加强,特别是女性职业空间和社会交往空间的扩展,使得她们对新式化妆品的需求日盛。而近代化学知识的开发和推广,大机器作业的出现,使得化妆品由工艺品转变为商品成为可能,这就在客观上满足了女性的新需求。而近代摄影和媒体的发展,又促进“美容文化”的不断传播,越来越多的女性乐于使用新型化妆品,为化妆品的销售创造了市场。本论文主要探讨的是1903—1949年上海化妆品工业的发展历程,明晰不同时期的发展特色和运营方式,探究20世纪商业发展与消费文化之间的关系。回顾上海化妆品业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一条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演化路径。对中国来说,近代化妆品是一种舶来品,初期流通于各通商口岸,20世纪初,中国开始尝试建厂自造,1903年广生行上海发行所的建立,标志着近代民族化妆品工业正式在上海落户。自1903至1949年,上海的化妆品工业发展迅速,不断有新化妆品工厂的建立,化妆品种类持续推陈出新,女性对于“美丽”的追求也一直被强化。被称为“美丽经济”的化妆品行业,是近代新型工业经济形态,受市场的影响很大。围绕着这个行业的发展来说,企业创办者和生产制造商在创办化妆品品牌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企业宜传者和传播人士在选择和扩展市场的过程中担任了重要角色,而女性对整个行业的认同,则意味着这个行业达到了相对成熟的阶段。正是在各方的协同下,近代的化妆品工业拥有了自己的产业运营路径。其行业发展的关键特色,就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女性的美容观,将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相结合。比起一般的商品,化妆品行业的消费品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产品一方面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另一方面则代表着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消费层次上通过化妆品的养护,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化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也包含着审美价值与文化意义,消费者使用化妆品,看中的是商品的附加值,注重消费者对身体和生活质量的关注,强调其预期收益。因此,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化妆品厂商特别注重广告宣传。不仅在广告版面上尽量多占,刊登时间上也尽可能的持续,特别是重要节日,更是各商家争夺版面的“大战役”,广告在宣传上务求以诱惑式的言说方式,强化其美容效果,创造出令世人无可抗拒的“美容文化”。他们不仅注重广告文案的编写,将宣传内容与时代、时尚相结合,搭配的图片也都是精挑细选,就连“近代美女”形象也多是使用宣传的化妆品后,建构出的“美女”,是化妆品企业为化妆品的销售所做的努力,他们将化妆品的消费紧紧地与“美容文化”结合在一起。“美容文化”作为一种符号象征性的文化模式和生活方式,人们通过消费显示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地位等差别,以及表达风格、品味、流行等象征意义的满足,在消费文化的引导下,人们对物品的符号性追求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对物品本身的功能性需求,化妆品成为显示个人消费水平和审美情趣的一个侧面。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在其影响下,也注重与时尚和都市建立起联系,雇佣美丽的女销售员、精致的产品包装、明星海报宣传,化妆品行业被塑造为维持女性美丽与魅力的工具之一。同时消费者的个体性特征,将化妆品行业的发展分向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追求高端奢华,另外一条则通向了日用所需。高端奢华的路径,如生产脂粉、香水、口红等商品,它们是都市女性追求摩登的消耗品,追求的是时尚性和个性化,日用所需品则更多的是销往上海周边的乡镇,像生产的肥皂、牙粉等,更多的为家庭生活所需用,要求的是实用和节俭。在1903至1949年,这近半个世纪里,上海有过安定,有过繁华,也有过动荡和凋敝,然而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化妆品行业在时代的框架内,以市场为导向,在“美丽经济”与“美容文化”的相互形塑过程中,这个行业确实呈现出了近代化的趋势,新的贸易生产方式和贸易空间产生,化妆品工业由简单的工艺品转变为一门工业,化妆品厂商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和销售。女性亦可以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化妆品,按照心中所想进行妆扮。
翟传鹏[2](2013)在《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文中研究指明进入到21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媒介化时代。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介在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在改变着人们的文化生活环境。新媒介在给文学写作带来便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挑战。“文学终结”的声音此起彼伏。媒介对社会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文学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评价文学现状?文学未来走向哪里?这些学界普遍焦虑的问题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绪论,提出本文试图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详细梳理,并阐明文本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意义。第一章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本章对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等概念做出限定。全球化、消费主义、大众文化分别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历史语境、时代语境和文化语境。新媒介的爆炸式增长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内在动因。在媒介化时代,意义生产、文化传播遵循商品、媒介逻辑。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多元化,某种程度上为文学的再生产创造了契机。这一章评析了马克思、本雅明和伊格尔顿的艺术生产思想,认为用“文学生产”的理论能动态地分析文学写作、传播、接受、批评等全过程。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是“他律性”的,不同于之前“文学创造”的“自律性”。第二章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本章对文学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变化进行了论证。文学的审美属性消退,让位于商品属性。文学审美物化、泛化,逐渐以消费为导向,表现为日常生活审美。当下文学、尤其是网络文学显示出平面化特征,表现为深度感丧失,文学性减弱。但文学性没有消亡,随着图像浸入文学文本,文学性进入影像,意义迅速增殖,文学性泛化。文学的存在形态发生了改变,本雅明意义上的“光晕”消逝,“震惊”效果强化,原创性文学发生巨大危机。“机械”复制模式变得更加复杂,文学的虚拟化存在形态多样。图像改造了传统的文学文本,使文学增加了冗余,降低了熵值。第三章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本章对作家地位、角色定位和创作心态进行了分析。新媒介的出现使作家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纸媒的分化使传统作家失去了平台。作家在当下丧失了主流话语权,处于边缘化的境地,作家创作心态发生了较大变化。作家群体呈现出较大分化,“前媒介作家”和“媒介化作家”区别显着,网络写手群体崛起。作家的时空观发生明显变化,新媒介使距离趋零,带来了深度情感的消失;绵延的时间形态呈现为空间状态,空间转向在先锋文学中有所体现。受消费市场的影响,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自觉向媒介逻辑靠拢,追求一种快感写作,“凝神冥想”为“心神涣散”所取代。网络作家被重新部落化,这种共时状态的部落化使作家产生了类似于布鲁姆的历时性“影响的焦虑”。“明星作家”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但其自身定位极不清晰。在与媒介的关系中,作家大多倾向于与媒介合流,这造成了作家自主意识的缺如,创作的媚俗化倾向被凸显。作家在公共领域失声,这呼唤着公共知识分子的出现。第四章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本章表述了文学传播现象,探讨了读者的接受心态。在信息爆炸的媒介化时代,文学消费多样化,接受群体分层化,纯文学阅读迅速没落,大众追求快感,阅读层次不高。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以影像为导向的倾向明显。小说改编成影视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抹平作家个体意识的“注水”过程。点击量成为网络文学生产的推动力与评价标准,造成了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写手和读者在创作中双向互动,使网络文学最后成为一种同质化的文学形态。低门槛的网络文学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写作中来,但作品质量普遍偏低。第五章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本章探讨文学生产机制问题,以及文学批评所发生的变异和所面临的挑战。在媒介化时代,传统文学生产机制趋于崩溃,青春文学、大众读物、网络文学、民营出版异军突起。跟风写作成潮,类型化作品迭出不穷。文学批评的边界变得愈加模糊,批评极度扩张,批评场斗争激烈,这呼唤着新的文学批评标准的出现。结语,总结全文,呼应文章初始提出的问题。技术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新技术的出现促使媒介场发生巨变,这些变化也使文学生产发生重大危机。文学的外在形态和内在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但文学不会终结。文学是关乎意义、关乎感情、关乎语言、关乎美的,只要人的感情不消散、追求意义的愿望不消退、审美能力不消失、语言能力不消亡,文学就不会终结。
王云[3](2011)在《社会性别视域中的近代中国女子体育(1843-1937)》文中指出在中国近代,一场剧烈的东西方文明冲突导致了文化断裂,现代女子体育止是在这种社会急剧变革的大背景下发端的。因而中国现代女子体育并非是正常的文化交流结果,而是常常表现为民族危机压迫下的突发性历史事件。女性的性别与身体在这一场体育文化事件中无可避免地被涂抹上鲜明的时代色彩,并被打上社会思潮的深深烙印。最初的教会女子学校的体育理所当然地招致了国人普遍的抵触和抗拒,然而,被遮蔽的民间自发的女子西式体育娱乐还是破土而出了,这些西式体育项目的逐渐流行,源于近代女子面对“精彩”的外部世界时的好奇与兴奋,并由此产生了尝试的冲动。值得注意的是,最早从事西式体育的女性,既非闺阁女子,亦非受过教育的知识女性,而是处于社会下层的妓女和女佣,正是她们悄无声息地跨进历史的时间之流,中国近代女子体育方得以发轫。这样一个历史性的开端并没有想象的那般轰轰烈烈。正如唐振常先生所言:西方现代性的物质层面比它的“精神”层面更易被中国人接纳。李欧梵先生也认为:现代性的最先多表现于物质层面,数量的慢慢积累才导致了质的改变。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平静水面下的暗涌正酝酿着潮汐。清末民初,绝大多数现代体育项目都已经在中国出现并基本定型了,这就意味着它们并没有按照时间先后或激烈程度的高低渐次与中国女性相遇,而有可能是一股脑儿地被引进到到中国。事实上也是如此,仅就上海租界公共区域西人所开展的运动项目而言,就有舞蹈、赛马、赛脚踏车、划船、拔河、体操、蹴鞠、马戏、田径、网球、垒球、高尔夫、游泳等等,总之,凡西人有的,租界无所不有。当然,每一种西式体育项目与中国女性遭遇时都有不同的命运,既不是按照倡导者所构想的方式(比如裸体运动),也不完全按照由和缓到激烈的通常方式(比如自行车);而且有的被接受并发扬光人(比如篮球),有的则被淘汰(比如足球),还有相当一部分不冷不热(比如垒球和棒球)或忽冷忽热(比如溜冰和高尔夫,溜冰虽然是传统项目,但以化妆舞会和舞蹈的现代面目呈现)地存在着。这都与女性与西式体育的遭遇方式有关,这是强者的文化殖民和弱者的自救与自卫,前者应该包括教会女学的体育和民间自发的零星的体育活动,后者则包括中国女学堂的体操课。这三条线一直贯穿于近代女子体育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彼此间相互影响又相互交叉,但又有各自的轨迹与特点。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囿于某些偏见以及相关资料的缺失,民间自发的女子体育活动不仅被主流叙事所排斥,也一直难以进入现代研究者的视野。教会女学的体育(包括青年会办的女学堂和妇女短期的体育培训班)初起时是与标榜文明与先进的西式教育一同引进的,教会女学堂早期并没有正式的体育课,“至于按真正的体育着眼,最初教会学校所采用的简单游戏,不过只为了养心怡体,他们还没有把体育当做正式的课程,”为了迎合中国家长的需要,教会学校更重视音乐课,以期留住和扩大生源。教会学校正式的体育课的开设,和中国的维新思潮有着密切关系,而其后竞技运动的引入更是直接受到五四以后中国妇女解放思潮的影响。甚至在女性的束胸问题上,它们也要赶在国人之前采取措施,波十顿的西佛先生(Mr. R. A. Seaver)很称赞教会学校在中国提倡体育的成绩,可是他又说:“教会的活动范围是育限的,但是一小部分的中国人总可以得到利益……”正因为如此,随着中国女性的不断觉醒和自主意识的迅速提高,在竞技运动兴起时,引领风潮的就是中国女学堂而不是教会女学校了。《良友》、《北洋画报》和《玲珑图画杂志》等在报刊杂志的公共空间中开始的对理想的现代女性的想象建构,可以追溯到吴友如的仕女画,以《明眸皓腕》图为代表的女性图像可以视为传统市民文人知识分子眼中的理想女性,她们在只有同性和孩子的环境中开展她们的西式体育,优雅的台球体现着画中女性的有闲阶级的身份,既传统义现代,既是贤妻良母又温文尔雅,浪漫时髦。有一个细节很是耐人寻味:与传统的春宫图以及晚清妓女明信片和名妓报刊相似的是,西式台球与女子手腕上的玉质手镯、耳垂上的玉坠、细细的鞋尖一样,都是意在引导读者想象女子身体的性感迷人。画面上虽然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却分明隐去了,一个潜在的男性观者。它预示着女性体育从一开始即落入历史的“凝视”(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h语),这或许正是中国近代女子体育的宿命。在近现代,女性自发的体育实践因为保持只为女性的健康与娱乐的纯洁日的,一直成为女性的“自留地”。但是,在国难背景下,女性自发性体育实践很难获得历史意义,只有当它与国族利益紧密维系在一起时,才育可能获得合法的地位和发声的机会。主流女子体育(以学校体育为主)的叙事完全是来自于精英知识分子关于民族国家的想象,他们认为,正是女性的贫弱(裹足和无教育)才导致了中国人种的孱弱和国力的衰微。在国人笃信的“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视域中,只有改造进而强健母亲的身体,才能激活民族国家的生产力,因此,无论是人种的进化,还是国力的增强,都有赖于女子体育。女性体育“强国保种”的社会责任由此得到了社会的一致体认。现代女性也因此被赋予新的角色、身份和责任,以便纳入民族国家的想象建构的体系中,作为国家而非传统中的家庭的资源而被随机使用。但女性体育用以培训建立在性别分工基础上的女性身体,毕竟与男性体育不同。女性在体育或“尚武”中分别以国民母、女国民,或以巾帼英雄的身份进入身体叙事,这三种角色都表明国家话语对女子的体育活动的强力渗透。由此看来,近代女子体育产生于建立民族国家的迫切需要,当旧的性别关系尚未完全肃清,而新的性别关系尤其是女性这一性别群体的经济地位、政治地位等尚未明确之时,国家利益的种种诉求便一股脑儿推至女性眼前,民族危机的加剧,义使得女性别无选择,其结果是女性不得不牺牲自身利益而服从民族国家大计。不仅如此,女性还注定要被明显带有浓厚父权色彩的国家和性别政治所操弄,因此在民族国家框架下所设计的女性的任何一个角色,都不可能通向女性真正解放的道路。在近代中国,建立民族国家的迫切需要超乎一切,因此,一切有利于民族健康的运动,哪怕有可能损害男性性别群体的尊贵地位,国人也会对此保持中立的态度。同样,随着女性的觉醒和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女性在这场体育改造身体的运动中从来也不是完全被动的,她们通过自觉地和积极地从民族国家体系中接过新角色和新身份,从而也象征性地接受了国家赋予自己的与男性平等的运动权利,而男性再也无法从“有伤风化”或政治权利的角度加以反对,只能从“生理事实”或女性气质的角度寻找借口,并加以阻挠。但是女性通过体育赋权从而在体育运动中得以像男子一样无所顾忌地挑战儿乎所有传统和体育禁忌,甚至打破男性气质、女性气质的决然划分,使其变得模糊与暖昧,并且她们使篮球场真正变成了一个等同于男子的竞技场域,彻底破坏了男性欲使每一个女性集体活动的空间都变成竞美舞台的企图,成为新一轮性别关系中最具能动作用的力量。她们通过在体育领域中的一些“越界”行为,不断地调整和改变传统的性别关系,并反作用于民族国家建构中固有的性别建构。因此,国家无疑成为这新一轮性别关系的主要推手,而性别政治与反性别政治成为另-个构造新型性别关系的重要因素。从女性体育进入国家与社会的的第一次预演——《女学堂演武》,到女性运动会集体运动的特点以及游泳和篮球运动等等,无一不是二者在起着主导作用。但是,由于意识形态与日常实践的差距,再加之党派政治、政府要员的个人喜好、阶级与阶层等各种因素,我们今天看到的运动义会大大超乎我们的想象,我们既能看到符合女性气质的女学生土风舞,也能看到倪明辉的裸体舞和“大腿舞”;既有男性化的足球运动,也有中性的田径、篮球运动;既有令人大跌眼镜的裸体运动与天乳运动,也有束胸、游泳和健美运动;既有贵族化的网球、骑马和高尔夫球,也有不温不火的垒球和棒球运动。女性体育必然要涉及女性的身体形象问题,民族救亡的外在呼号只有转变为女性切己切身的内在需要,才能使女性自觉、持久又充满热情地投入体育锻炼,因此“健康美”这个关于新时代女性美的标准由国族精英们想象打造出炉。根据1933年《女子月刊》的一个《理想的爱人征文结论》的征文调查结论,“健美的身体是现代妇女第一个条件”,我们可以看到健美是如何与民族国家的建构相联系的。这一标新立异的女性美的新观念,分明脱离了传统而具有了“现代”的性质。在时尚的报刊杂志所提供的公共空间,健美的新女性想象也由少数精英知识分子的倡导,迅速地影响到读者的流行想象,以至于后来的新中国一直到目下,我们择偶时对于女性的首要标准始终未变:健康美。这些足可证明流行的新女性形象由理想变为现实的的轨迹。结局或许是难以令女性满意的;由于国家、社会及商业、性别政治的合力操卉,女子体育不会仅止于健康,随着健美的女性身体成为各种欲望合理合法的释放地,同时也成为各方力量交锋的场所,成为各种叙事尽情阐释自身的场域。因此,天乳运动、裸腿、裸足和裸体运动、人体美与游泳运动等等先后登场,而一种符合“国民母”形象的丰乳肥臀的理想的女性美的身体终于击退各路摩登,无可动摇地成为近代女性的标准身形,占据着媒体和消费空间的中心位置,并主导流行。女性身体开始转向现实的维度,向福柯的文化的身体的语域转变,而非自然的生物的转变,就是符合福柯所说的符合审美标准的“有用的身体”,由此,健美运动最终演变为一场通过运动塑型身体的运动。福柯与当今最杰出的女性主义者朱迪斯·巴特勒都认为:“身体与性都是文化建构的。”对处于他者地位的近代中国女子体育的研究,也让我们得出了类似的结论。
薛峰[4](2010)在《论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博士论文从中国电影批评的源头做起,以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思想文化和文艺批评上的特色与价值。同时,在总体上追问:传统文脉如何在“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中得以延续,现代理念怎样影响了“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本文所提“传统文脉”,涵盖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脉络,同时,侧重指在中国文艺批评领域里一脉相承的文艺价值观和文艺风格。“现代理念”,则涵盖自晚清至“五四”以来涌入中国的西方思潮和价值观念,同时,侧重指西方电影领域里的思想观念和理论资源。本文首先从追溯清末以来的电影杂感开始,通过择取1910年代末至1920年代初中国最早的有代表性的三种电影批评文本,来探讨中国电影批评“公共空间”的开创问题,并考察“鸳鸯蝴蝶派”文人和平民知识分子的电影批评与传统价值及现代思潮之关系。随后,本文主要从两大方面集中探讨了在1920年代占据主流的“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批评:第一,“鸳鸯蝴蝶派”文人如何将中国传统文脉负载于电影批评之中来回应现代社会,传统文脉在“鸳鸯蝴蝶派”电影批评里的回响对于中国电影创作和电影文化事业的影响与意义何在。第二,“鸳鸯蝴蝶派”文人如何通过影评书写来深入现代中国城市平民的日常文化生活,并进行观念批评、知识转介或讯息传播。“新感觉派”文人刘呐鸥和穆时英,自1928年以来,以其现代“视觉审美”观念和电影艺术批评实践,冲破了“鸳鸯蝴蝶派”文人几乎包揽1920年代中国电影批评的格局。“左翼”电影批评虽不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但它们也是讨论“新感觉派”文人电影批评所必须观照的面向。本文通过比较刘呐鸥、穆时英的电影批评与1920年代“鸳鸯蝴蝶派”文人之电影批评的不同,探究其在1930年代“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论战风暴中的实际境遇,讨论其对当时中国电影批评秩序的影响与反思,从而考察“新感觉派”文人在电影批评实践和批评理论上的创建与贡献。本文发掘出较多“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之电影批评的新史料,并以此为根基,观照前人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中国早期电影批评的思想文化风貌和文艺批评价值,从一个侧面推进了中国早期电影批评史的研究。总体来讲,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其价值取向和理论资源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后者则与日本、欧美文化,尤其与西方电影理念有着直接紧密的联系。“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批评在价值取向上呈现出注重“伦理”、“历史”和“市井”的特色,接续的是中国传统文脉中注重日常伦理、凡俗人生和市井民情的一脉,这虽难以达到将文艺作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以载道高度,但其所涵纳的民间情怀、自省意识,乃至许多“市井启蒙”的愿望却又不可抹煞。同时,其间媚俗和恶俗的层面也不可讳言。“新感觉派”文人之电影批评的思想观念和理论资源则多取自欧美(从日本转道而来),刘呐鸥和穆时英对现代电影的“视觉审美”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们从电影批评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在电影视觉审美方向上开创并建立起现代中国电影艺术批评的路径。同时,他们的一些电影批评在文艺风格上的诗意理趣又与中国古典文艺批评的“抒情传统”一脉相承。从这个意义上讲,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在不同层面上接续、转化着中国传统文脉,而它们浸润于西方思潮的程度不同,尤其是在吸纳西方电影理念上的较大差距,形成了传统文脉与现代理念在中国早期电影批评里的一种碰撞、交融与共生。
孙祺舜[5](2009)在《跨界、融合、互动 ——从电影《生化危机》系列,浅谈游戏改编电影》文中指出从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在咖啡馆放映《火车进站》标志电影诞生到今天,电影己经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在此期间,影像技术的发展使电影表现方法、与手段产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卢卡斯以及他所领导的工业光魔公司,从电影《星球大战》开始逐步将计算机图形技术引入电影制作领域,从此电影也开始了其技术化、信息化的革新。随着20世纪80年代,电子游戏产业的兴起,游戏与电影成为了世界范围内影响力最大、波及面最广的两种大众娱乐与艺术形态。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大量成功的游戏作品被相继改编成为电影。游戏与电影的相互渗透日趋密切。本文将以游戏改编电影《生化危机》为切入点,解析《生化危机》系列游戏作品与《生化危机》系列电影作品其各自发展、特色、以及相互之交融。在此基础上,进而对“游戏改编电影”的诞生背景、技术条件、当前性状,以及未来趋势等多个方面进行交叉性的研究与剖析。跨界、融合、互动将是未来的电影与游戏共通的发展模式与大势所趋。
张苑琛[6](2007)在《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 ——新民晚报副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报纸副刊最早出现时只是“补白”的作用,在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后,与新闻、言论、广告一起成为了报纸不可缺少的四大件。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其地位几经沉浮,形式一变再变,然而特殊的文学特征和报学特征使它具备了众多的功能,在报纸实现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过程中担任着重要职责。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自1946年在上海创立起,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并于2005年被评为上海首届媒体着名品牌之一。在中国的报纸副刊中,新民晚报“夜光杯”能够脱颖而出,与它深厚的文化积淀分不开,也与它在广大受众群中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分不开。对其历史进行梳理,了解它的衍变轨迹,寻找它的发展规律,总结它丰富的办刊经验,从中汲取营养。世纪之交,中国的文化生态环境和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办好报纸副刊成为很多报人探讨和争论的一个热点。目前中国报纸副刊已经不同于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它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面对报纸副刊呈现出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基于以上思路和目的,论文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梳理新民晚报副刊发展的历史,第二部分在史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2006年11月所做的新民晚报副刊受众调查,对新民晚报副刊的受众接触、评价情况进行分析,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在第一部分中,根据新民晚报副刊的特点、功能和表现形式,将新民晚报副刊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从1946年开始至1966年底,1967年1月新民晚报因为文化大革命而停刊,副刊也因此中断;第二时期从1982年元旦复刊开始至1992年6月,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报纸较之前有了很大变化;第三时期从1992年7月至今,这个时期新民晚报副刊表现出新的特点,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在前两个时期,新民晚报副刊的体裁变化不大,主要是杂文、散文、小说、诗歌和其他如漫画等,比较大的差异表现在内容和功能方面。第三时期新民晚报副刊的特点有:坚持了被很多报纸抛弃的传统副刊版面;由传统副刊“夜光杯”、专刊、周刊共同组成的大副刊呈现出新的面貌:内容、功能较以前都有了很大拓展,由原来的相对“静态”走向“动态”;面对新媒体的威胁,新民晚报副刊将纸质报纸和网络优势结合,建立了“夜光杯博客”。在第二部分中,在对新民晚报副刊发展历史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当今的媒介市场现状,分析了发展品牌副刊的重要意义;同时对新民晚报副刊的受众进行了调查,对调查结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新民晚报副刊面临众多挑战,但也有良好的发展机遇。迎接挑战,把握机遇,更好地发挥新民晚报副刊的品牌效应,是我们共同的期待。
王振民[7](2005)在《服装设计审美创新的深层要秘》文中研究表明服装设计的审美价值取向的拓展、创新,受主客观条件的多种因素影响。诸如本民族地区悠远文 化人类根基的厚薄、本人气质、个性、心理品质,所受教育与知能心理结构的优劣等等诸多因素整体的整合是否完 善,这一切都决定其审美创造能力的强弱与成败得失。本文旨在于通过中西四大着名服装师--阿玛尼、夏奈尔、 卡丹、金毛囡等的审美设计实践,揭示其拓展、创新的深层要秘。
蒙娜·玛尔斯[8](2003)在《好莱坞明星身价是这样铸成的》文中研究指明 私人健身教练 詹尼弗·冈纳和詹尼弗·洛佩兹究竟是怎样保持迷人曲线的?私人健身教练瓦勒里·沃特斯就是她们骄人身材的最大功臣。这位教练总是坚持让自己的学员们吃不含糖和脂肪的食物,而且用剧烈的有氧运动让她们大汗淋漓。(sportval@hotmail.com)[合计:每小时150美元]
二、好莱坞明星身价是这样铸成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好莱坞明星身价是这样铸成的(论文提纲范文)
(1)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起与旨趣 |
二、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三、研究路径与论文架构 |
第一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兴起背景 |
第一节 化妆品引进前上海的城市发展 |
一、近代上海商业文明的构建 |
二、近代上海的社会文化生态 |
第二节 近代上海女性的新形象 |
一、妇女谋生自养 |
二、女性活动空间扩展 |
三、女性对“美”的新认知 |
第二章 外国化妆品在上海的引进与传播 |
第一节 外国化妆品的传入 |
一、化妆品的进口 |
二、外来化妆品的生根 |
第二节 外国化妆品的销售 |
一、东西各国输华化妆品 |
二、化妆品原料的舶来问题 |
第三节 外国民众对上海舆论的影响 |
一、化妆品无用说 |
二、化妆品有益说 |
第三章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生产沿革 |
第一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初创时期(1903——1927) |
一、近代化妆品民族企业家的努力 |
二、民族化妆品业的奋发 |
三、为传统赋予新的内涵 |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快速发展期(1928—1937) |
一、民族化妆品厂概况 |
二、民族化妆品厂的革新发展 |
三、化妆品工业同业公会的辅助 |
第三节 战事影响与上海民族化妆品工业的应对(1937—1949) |
一、战争时期化妆品工业的萎靡 |
二、化妆品业面临的问题 |
三、挽救颓势的努力 |
四、上海民族化妆品厂的转向 |
第四章 上海化妆品业的商业运营 |
第一节 上海化妆品业的营销 |
一、经营分流 |
二、巧妙推销 |
第二节 上海民族化妆品的销售与市场 |
一、民族化妆品店的分布与格局 |
二、化妆品店的出品及销售 |
三、化妆品业同业公会的市场功用 |
第三节 上海化妆品的消费 |
一、化妆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
二、化妆品的消费方式 |
三、化妆品消费的社会经济意义 |
第四节 上海民众对化妆品的舆论评价 |
一、化妆品无用说 |
二、化妆品有益说 |
第五章 商家营销与“美容消费” |
第一节 广告为化妆品业的发展造势 |
一、化妆品广告的整体分析 |
二、广告对“美”的宣传 |
三、广告对化妆品造就“美”的宣传 |
第二节 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不断建构 |
一、化妆品广告之内容分析 |
二、化妆品广告模特的变迁 |
三、化妆品广告对女性形象的社会建构 |
第三节 经济民族主义的成功之梦 |
一、金刚石、狮子牌牙粉:陈蝶仙的日本样本 |
二、无敌牙粉:对洋妆品的推崇与仿制 |
三、大卖“国货” |
四、消费主义与民族主义的调适 |
第六章 化妆品业与近代上海生活 |
第一节 化妆品业的多维角色 |
一、化妆品工业之于都市女性:摩登的诱惑 |
二、化妆品工业之于乡村女性:日用所需 |
三、化妆品工业对女性的“消费” |
第二节 社会现象之呈现平台 |
一、社交的发展:闲暇与消费 |
二、风俗的变迁:审美与伦理的紧张 |
三、游艺民俗的转变:兴趣的西洋化 |
四、社会的变革:女性爱国 |
第三节 化妆品工业的新挑战 |
一、广告商消费的女性“身体” |
二、女性的魅惑与迷茫 |
三、妇女的解放还是被奴役? |
结语 近代化妆品业变迁的逻辑与特点 |
一、为美丽创建市场 |
二、近代化妆品业的发展特点 |
余论 近代化妆品工业所造就的女性妆容特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现状评述 |
三、本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融合与建构:媒介化时代与文学生产 |
第一节 理解媒介化时代 |
一、媒介,媒介化,媒介化社会 |
二、媒介化时代的历史与文化语境 |
三、中国媒介化社会的特点 |
第二节 文学生产:概念与本文的落脚点 |
一、马克思的艺术生产思想 |
二、本雅明的艺术生产思想 |
三、伊格尔顿的审美意识形态生产理论 |
四、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的外在语境 |
第二章 延宕与泛化:文学性质与形态的异变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性质的变化 |
一、阿喀琉斯之踵:受伤的文学审美属性 |
二、审美泛化与日常生活审美 |
三、文学性的泛化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形态的变化 |
一、数字复制与“光晕”的消逝 |
二、图像增殖、网络化与传统文本形态的变革 |
第三章 碰撞与整合:边缘化与平面化的作家 |
第一节 文学生产方式变革与作家心态的变化 |
一、作家生产方式的变革 |
二、市场导向与作家创作心态的变化 |
三、作家群体的整合与分流:作家、写手与明星 |
第二节 时空观的变化与快感写作 |
一、趋零距离与心神涣散 |
二、时间形态空间化 |
三、平面化写作与快感写作 |
四、重新部落化与“影响的焦虑” |
第三节 公共领域与知识分子角色转化 |
一、作为意见领袖的明星作家 |
二、“媚俗”与作家自我的沦丧 |
三、作家与媒介的尴尬关系:合谋或被利用 |
四、将媒介作为公器:还原一个真正的知识分子 |
第四章 娱乐与消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娱乐和影像引导下的文学消费与受众选择 |
一、信息爆炸与文学消费的多样化 |
二、接受群体的分化与分众传播 |
三、纯文学阅读的没落、大众阅读的泛滥与快感文化的兴盛 |
第二节 注水:从纸媒到影视 |
一、迎合:以影视为目的的小说创作 |
二、媾合:抹平独立意识的影视改编 |
三、如何注水:以作为小说、电影的《白鹿原》为例 |
第三节 失调:从虚拟到实体 |
一、阅读、点击量与网络文学的超长文本结构 |
二、双向互动与网络文学的同质化 |
三、从虚拟转为实体——以《后宫·甄嬛传》为例 |
第五章 丧失与涅盘: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与批评的变异 |
第一节 媒介化时代的文学生产机制的重组 |
一、传统文学生产机制的崩溃 |
二、新的文学生产机制的形成 |
三、类型化文学的生产与跟风写作 |
第二节 媒介化时代文学批评的扩张与转向 |
一、文学批评的衰落与扩张 |
二、文学批评标准之争:以“韩白之争”为个案 |
三、媒介化时代有无文学“经典”?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社会性别视域中的近代中国女子体育(1843-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理论借鉴与概念界定 |
四、基本思路与论述框架 |
五、不足之处 |
第一章 西风东渐与近代女子体育的发轫 |
第一节 观西人赛马 |
第二节 美人打球 |
第三节 金谷香尘走细车 |
第四节 教会女学堂的体操课 |
小结 |
第二章 女性的觉醒与体操课的兴起 |
第一节 中国女学堂体操课的兴起 |
第二节 保身、保国与女权 |
第三节 兴女学教习自任 |
第四节 女学堂演武 |
小结 |
第三章 集体运动与性别意识 |
第一节 彰显国家意识的运动会 |
第二节 女学校唱歌与女子体育 |
第三节 体育课风波 |
小结 |
第四章 破茧而出的女性竞技运动 |
第一节 性别的限制与挑战 |
第二节 闯入男性的领地 |
第三节 篮球赛的风行 |
小结 |
第五章 运动、健康与理想的女性 |
第一节 健康美与理想的女性 |
第二节 昙花一现的裸体运动 |
第三节 游泳运动与新女性 |
小结 |
第六章 消费空间中被凝视的风景 |
第一节 被凝视的女性 |
第二节 胸部的尴尬与烦恼 |
第三节 消费空间中的女运动家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4)论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传统价值遭遇现代思潮:中国电影批评公共空间的开创 |
一、从“观感游记”、“倡导呐喊”到《影戏话》 |
二、“理性论影”与《影戏杂志》 |
三、“真光电影剧场评论特刊”与“道德向度” |
第二章 从伦理批评、历史批评和地域批评看传统文脉的现代回响 |
一、《说伦理影片》与后五四时期的“伦理批评” |
二、“历史影片之讨论”与迟到的历史片高峰 |
三、“地域批评”与多元的早期中国电影史述传统 |
第三章 市井批评:现代中国市民文化生活的日常指南与传统想象 |
一、《银幕上的真眼泪》与银幕外的日常观念 |
二、岂止“开心”:传统文化精神与现代日常生活指南 |
三、“银灯琐志”:现代日常文化生活的传统想象 |
第四章 批评的转向:现代电影理念的进入与中国电影艺术批评之建立 |
一、审美观念的转向:刘呐鸥的“开端”和穆时英的“继续” |
二、批评实践的转变:《晨报·每日电影》的风向标 |
三、从反思批评秩序到现代中国电影艺术批评之建立 |
第五章 传统文脉交融现代理念:中国电影批评的抒情传统与启蒙心态 |
一、民间情怀、自省意识与“市井启蒙” |
二、文化胸怀、探索精神与“审美启蒙” |
三、知性品格、诗意理趣与“印象散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后记 |
(5)跨界、融合、互动 ——从电影《生化危机》系列,浅谈游戏改编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生化危机》电子游戏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生化危机》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生化危机》的类型特色 |
第三节 《生化危机》与动作冒险游戏(A.AVG)发展的关联 |
第四节 《生化危机》历代游戏发展与游戏形态的变革 |
附件 |
第二章:跨界——《生化危机》电影版之缘起 |
第一节 游戏改编电影概述 |
第二节 《生化危机》缘何会被改编为电影 |
第三节 《生化危机》电影版概况 |
附件 |
第三章:融合——《生化危机》电影与游戏,处理手法之异同 |
第一节 对于情节的处理 |
第二节 对于人物关系的处理 |
第三节 对于镜头的处理 |
第四节 对于画面造型的处理 |
附件 |
第四章:互动——《生化危机》游戏、电影跨界共赢 |
第一节 《生化危机》电影版对于游戏的市场拓展与空间延伸 |
第二节 《生化危机》电影版对于游戏剧情的互为影响与补充 |
第三节 《生化危机》电影版与其他游戏改编电影之对比 |
附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 ——新民晚报副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动机与目的 |
二 研究问题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研究思路 |
五 研究方法 |
六 文献来源 |
七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副刊的特性分析 |
第一节 副刊的界定 |
第二节 副刊的报学和文学特征 |
第二章 1946~1966年间新民晚报副刊的发展情况分析 |
第一节 1946~1966年间新民晚报副刊的特点 |
第二节 新民晚报副刊特点的形成原因 |
第三节 1946~1966年间新民晚报副刊的功能和评价 |
第三章 1982~1992年间新民晚报副刊的发展情况分析 |
第一节 1982~1992年间“夜光杯”的特点 |
第二节 “夜光杯”繁荣的原因 |
第三节 1982——1992年间“夜光杯”的功能及评价 |
第四章 世纪之交新民晚报副刊的新变化 |
第一节 传统文艺副刊的沉寂 |
第二节 大副刊的繁荣 |
第三节 新民晚报副刊在世纪之交的现状 |
第四节 新民晚报副刊在世纪之交面临的困难 |
第五章 当前报纸品牌副刊建设的意义 |
第一节 品牌副刊对提高报纸核心竞争力的贡献 |
第二节 品牌副刊对文学的守护和传承 |
第三节 品牌副刊对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 |
第四节 品牌副刊对我国文化的传播与弘扬 |
第六章 新民晚报副刊上海地区受众情况调查分析 |
第一节 新民晚报“夜光杯”副刊受众调查分析 |
第二节 新民晚报专刊受众调查分析 |
第三节 新民晚报副刊大学生读者调查分析 |
第四节 从新民晚报副刊受众特点看未来发展 |
结束语 新民晚报副刊的前景展望 |
一 新民晚报副刊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
二 新民晚报副刊的前景展望 |
附录 |
一 新民晚报副总编辑严建平先生访谈录 |
二 新民晚报“夜光杯”受众调查问卷 |
三 新民晚报专刊受众调查问卷 |
四 新民晚报副刊大学生读者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服装设计审美创新的深层要秘(论文提纲范文)
一、“天人合一”知能素质的结晶——“阿玛尼” |
1. 知识、智力、技能三位一体的才能心理建构 |
2. 悠远民族群体文化“大环境”的浸润 |
3. 个人独有的“小环境”——家庭与社会的熏陶 |
4. 质朴勤奋良好心智的整合 |
二、畸形素质胚胎的产儿——“夏奈尔” |
三、知识雨露哺育的硕果——“卡丹” |
四、植根于华夏文化沃土的奇葩——“鸿翔” |
四、好莱坞明星身价是这样铸成的(论文参考文献)
- [1]美丽经济 ——近代上海化妆品业研究(1903-1949)[D]. 张鑫.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2]媒介化时代文学生产批判[D]. 翟传鹏.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3)
- [3]社会性别视域中的近代中国女子体育(1843-1937)[D]. 王云. 南京大学, 2011(01)
- [4]论1910至1930年代“鸳鸯蝴蝶派”与“新感觉派”文人的电影批评[D]. 薛峰. 上海大学, 2010(01)
- [5]跨界、融合、互动 ——从电影《生化危机》系列,浅谈游戏改编电影[D]. 孙祺舜. 上海戏剧学院, 2009(12)
- [6]传承文脉 开拓未来 ——新民晚报副刊研究[D]. 张苑琛.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3)
- [7]服装设计审美创新的深层要秘[J]. 王振民. 河池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 [8]好莱坞明星身价是这样铸成的[J]. 蒙娜·玛尔斯. 中国新时代, 2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