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形容词的副词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汪家伟,刘君红[1](2022)在《中低水平中文学习者程度副词“非常”偏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示例研究法,分析HSK (1-4级)中低水平中文学习者使用程度副词"非常"的偏误类型和偏误产生原因,提出有效的程度副词教学策略。通过语料偏误统计发现,HSK(1-4级)中低水平中文学习者在使用程度副词"非常"时,产生的偏误类型主要包括遗漏、误加、误代、错序,而偏误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等。在对外中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汉外对比和语境教学、遵循目的语规则并反复操练等教学策略。本文对中低程度中文学习者的程度副词教学有一定启示。
闫鹏飞[2](2021)在《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文中提出学术英语作为学科知识构建与传播的主要形式,具有重要的语言学地位与理论研究价值。其中,研究论文作为学术话语行为呈现的典型语类,其语体特征一直以来备受关注。已有研究大体遵循语类分析、元话语分析和语言特征分析三种路径,尝试对之进行深入描写与解释。但是,前人文献大多仅涉及少数的语言特征,且较少依托大规模语料量化考察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即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间的功能与语言特征差异,因此不足以全面反映研究论文的整体以及局部语体特性。基于前人学术话语和语体变异理论架构,依据Becher(1989,1994)学科分类框架,本研究选取材料科学这一代表性应用型硬学科,创建千万词级实证性研究论文语料库,提取主要篇章结构,依次是摘要、引言、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方法部分;之后,梳理完善前人语体变异研究所用特征(如Biber 1988,2006b;Biberetal.2004,2007),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spaCy和word2vec挖掘短语与语义特征,构建涵盖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和语用层面的22类共计165个特征,并从中提取出88个极具区分力的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在此基础上,开展多维度分析,结合索引行与聚类分析,同时参照研究论文共核的语步构成与元话语属性,探究论文不同语篇部分之间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结果显示,硬学科实证性研究论文的语篇内部变异突出体现于六个功能维度,分别是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以及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各个功能维度均依托多种词汇语法、短语、句法、语义或语用特征得以实现。前三个维度内部均包含共变功能及特征,后三个维度则呈现单一功能属性。对于各个维度而言,硬学科研究论文的不同语篇部分之间均呈现显着的功能差异及特征选择。本文结论整体呈现了典型学术话语行为及其实现方式,有力拓展了语体变异和学术话语研究观察视角;充分验证了借助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挖掘构建语言特征集与资源库的可行性和实效性;为优化细化学术英语课程设计与教学实践以及二语学术写作评测提供了数据支撑、真实示例和量化指标。
陈冬姝[3](2021)在《基于语料库的「X+过ぎる」和“过于+X”句式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X+过ぎる」与"过于+X"均为日汉语表达"过量"的句法形式,在X的词性选择上却存在差异。本文基于日汉语料库中的书面语语料,通过对比分析X的词性分布以及X为动词时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尝试明晰「过ぎる」和"过于"句式的异同,探索由此反映出的日汉语的共性与差异。研究发现,「过ぎる」与动词共现的比例要高于汉语,"过于"与形容词共现的比例却高于日语。该倾向产生的原因有三:一是日语存在大量「连用修饰成分+动词+过ぎる」句式;二是在词性分类上,日语注重形态特征,汉语注重语义功能;三是日语「动词+过ぎる」中动词的语义范畴更为丰富。此外,研究表明日汉语都极易与及物动词和非宾格动词结合,且呈现出相似的动词语义选择倾向。但是日语「过ぎる」能够统摄的语义范畴更广,能够积极地吸收并转化句中各个词类所表达的程度义;而汉语"过于"能够统摄的语义范畴较窄,只能够吸收紧跟在"过于"后面的形容词、动词本身所具备的程度义。
苏栎,翟燕[4](2021)在《论程度副词“蛮”的历史来源、功能及语法化进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蛮"是吴语中常用的"挺"义程度副词,清末民初始见,多在吴语白话小说中修饰褒义形容词和能愿、心理动词,常带有主观情感、评价性及委婉色彩,还可同"还""也"共现增强委婉语气,或重叠作"蛮蛮"表更高程度量级。程度副词"蛮"于明末开始语法化进程,由名词转化为形容词,继而句法上进入状位修饰谓词性成分,语义由具体转化为抽象、色彩由贬损到中性,蕴含的程度量级经推理而逐渐凸显,伴随认知域的转变,沿着与"很""酷"等同类成员相同轨迹发生平行虚化,最终作程度副词表相对较高量级。至于明末清初"蛮"个别类似副词的用例,其性质仍是形容词,仅可视作语法化的开始。
石定栩[5](2021)在《主观评价词语的句法地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确实、大概"之类的汉语词语出现在句首或主谓之间,表示说话人对句子命题的主观评价。本文论证它们不修饰或限制谓语,所以不是状语;语义接近形容词,但没有形容词做谓语的句法特点。通过句法–语义和句法–语篇的界面关系考察它们的特性后,本文将它们分析为评价短语的中心语,评价短语是左缘结构理论中分层CP里的一个层次。
杜梦[6](2021)在《词义蕴含命题对“显然”词类归属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结合相关语料库数据,对"显然"一词的句法分布、性质和功能进行具体分析。研究表明,"显然"的位置灵活多变,语义虚化程度较高,主观性较强,是说话人表达对命题认识和情态的重要手段。最后则提出建议,希望词典编撰者能够关注"显然"作为副词表达情态含义的强势用法。
崔四行[7](2021)在《论“好”和“难”的句法差异》文中认为文章以"好/难+V单"和"好/难+V双"两个结构出发,重点研究"好/难"为"容易/困难"义时"好/难+V单"和"好/难+V双"的句法对立,以及"很好+V双"与"很难+V双"带宾语的对立:前者可加宾语,后者不可。最终揭示之所以出现"很好+V双"与"很难+V双"带宾语的对立,是由于存在两个"很难+V双"结构,其一为程度副词"很难"修饰"V双",其二为程度副词"很"修饰"难+V双"。而造成"好/难+V单"和"好/难+V双"对立的则因为这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句法结构。
何萌[8](2021)在《《桃花扇》极度程度副词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对《桃花扇》中的极度程度副词"最""极""至""绝"进行逐个考察,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来源、使用频率、组合能力、句法功能、适用句式等进行统计并分析,试图系统、客观地梳理出《桃花扇》中极度程度副词在用法、分布上所呈现出的特征。
王璐[9](2021)在《“偶然”与“偶尔”的对比分析》文中认为在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词语在使用时容易产生混淆,比如"偶然"和"偶尔"这一组词语。本文基于北京大学CCL语料库中语料从共时和历时两个角度对"偶然"和"偶尔"进行描写对比分析。在共时方面,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偶然"和"偶尔"的句法结构基本相同;二者在表示发生时间不确定,发生概率低时可以互换,其余义项中则不可以;二者的句类分布基本相同,连接功能则有区别。在历时方面,对"偶然"和"偶尔"的演变过程进行梳理,结果发现"偶然"出现时间早,"偶尔"最早的意义与"偶然"相同,二者在句中承担的成分基本相同。由于其句法相似且有共同义项,导致这两个词容易混淆。
朱磊[10](2021)在《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三种新功能的综合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修饰名词、一般动词和状态形容的功能可以视为程度副词的新功能,这三种功能在语义和整体发展上的表现各不相同。它们体现了汉语词类划分中包含模式和分立模式的差别,对人们认识程度副词的鉴别词地位也构成了影响。
二、形容词的副词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形容词的副词功能(论文提纲范文)
(1)中低水平中文学习者程度副词“非常”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程度副词“非常”的偏误研究现状 |
(一)偏误分析的概念 |
(二)“非常”的偏误研究 |
(三)“非常”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使用记录 |
三、“非常”的偏误类型及成因分析 |
(一)“非常”误加偏误 |
(二)“非常”误代偏误 |
(三)“非常”错序偏误 |
(四)“非常”偏误成因归类 |
四、程度副词“非常”的教学策略 |
(一)加强汉外对比 |
(二)加强程度副词内部的对比分析 |
(三)加强程度副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教学 |
(四)严格遵循目的语规则并反复操练 |
五、结语 |
(2)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缩略语表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价值 |
1.2.1 理论价值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概述 |
1.3.1 研究目的 |
1.3.2 分析对象 |
1.3.3 研究问题 |
1.3.4 总体框架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英文研究论文语体特征分析综述 |
2.1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理论架构 |
2.1.1 研究论文可视为特定受限语言 |
2.1.2 研究论文可视作典型科学语言 |
2.1.3 研究论文构成典型学术语类 |
2.1.4 研究论文蕴含特有元话语功能 |
2.1.5 研究论文呈现独特语言使用 |
2.2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路径 |
2.2.1 语类分析 |
2.2.2 元话语分析 |
2.2.3 语言特征分析 |
2.3 研究论文语体特征的分析利器——多维度分析法 |
2.3.1 基本原理 |
2.3.2 实践应用 |
2.3.3 拓展完善 |
2.4 前人研究尚存局限与不足 |
2.5 小结 |
第3章 硬学科英文研究论文语料库建设及加工处理 |
3.1 建库目标与实施过程 |
3.1.1 来源期刊与目标语类 |
3.1.2 语料采集与清理原则 |
3.1.3 语篇结构标注与提取 |
3.2 语料加工与处理 |
3.2.1 词性赋码 |
3.2.2 短语识别 |
3.2.3 词向量模型训练 |
第4章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与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
4.1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构建 |
4.1.1 前人语体变异研究特征集及补充拓展 |
4.1.2 基于词向量模型的短语特征提取 |
4.1.3 硬学科学术语篇内部变异特征集提取与验证 |
4.2 多维度分析方法构建 |
4.2.1 特征提取与数据检验 |
4.2.2 因子分析与功能解读 |
4.2.3 维度得分与距离对比 |
4.2.4 特征聚类与微观描写 |
第5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功能维度 |
5.1 功能维度1:知识概念阐释相对于过程步骤描述 |
5.1.1 维度1特征的典型型式 |
5.1.2 维度1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2 功能维度2:论述语气与层级相对于信息平铺直述 |
5.2.1 维度2特征的典型型式 |
5.2.2 维度2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3 功能维度3:命题关系提炼相对于图表数据呈现 |
5.3.1 维度3特征的典型型式 |
5.3.2 维度3特征的聚合次序与层级 |
5.4 功能维度4:信息抽象度与概指性 |
5.5 功能维度5:研究目的与结果概述 |
5.6 功能维度6:认识情态意义拓展 |
5.7 小结 |
第6章 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差异与变化 |
6.1 功能维度1的语篇内部差异 |
6.1.1 引言、结论、摘要以及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
6.1.2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
6.2 功能维度2的语篇内部差异 |
6.2.1 引言功能特性 |
6.2.2 结果与讨论、结论以及摘要的功能特性 |
6.2.3 方法部分的功能特性 |
6.3 功能维度3的语篇内部差异 |
6.3.1 摘要的功能特性 |
6.3.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3.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4 功能维度4的语篇内部差异 |
6.4.1 结论、摘要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4.2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5 功能维度5的语篇内部差异 |
6.5.1 引言的功能特性 |
6.5.2 结论与摘要的功能特性 |
6.5.3 结果与讨论以及方法的功能特性 |
6.6 功能维度6的语篇内部差异 |
6.6.1 结果与讨论的功能特性 |
6.6.2 结论与引言的功能特性 |
6.6.3 摘要与方法的功能特性 |
6.7 论文语篇内部的功能组合及其变化路径 |
6.8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2 研究创新与启示 |
7.3 研究局限与不足 |
7.4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基于语料库的「X+过ぎる」和“过于+X”句式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日语「过ぎる」句法特征的相关研究 |
3.汉语超量级程度副词研究 |
4.X的词性分布对比 |
5.「V+过ぎる」句式 |
6.“过于+V”句式 |
7.「X+过ぎる」与“过于+X”句式对比 |
8.结语 |
(4)论程度副词“蛮”的历史来源、功能及语法化进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程度副词“蛮”的来源及功能 |
二“蛮”作程度副词的语法化进程 |
(一)结构形式 |
(二)语义变化 |
(三)认知心理 |
三关于“蛮”早期个例的问题 |
四结语 |
(5)主观评价词语的句法地位(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饰谓副词或饰句副词 |
3. 谓语形容词 |
4. 主观评价词语的句法地位 |
5. 主观评价副词在左缘结构中的位置 |
6. 解决办法及理论探讨 |
7. 余论 |
(6)词义蕴含命题对“显然”词类归属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显然”的命题义和情态义 |
三、“显然的”的性质和功能 |
(一)处于定语位置时的命题情况 |
(二)处于状语位置时的命题情况 |
(三)处于谓语位置时的命题情况 |
四、“程度副词+显然”组合 |
五、结语 |
(7)论“好”和“难”的句法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1)这道题好懂。 |
(2)这道题好理解。 |
一、“好+V”和“难+V”的语法特点 |
二、“好”和“难”的性质 |
(一)处理为助动词 |
(二)处理为副词 |
(三)处理为形容词 |
三、“好+V双”和“难+V双”的句法性质 |
四、结语 |
(8)《桃花扇》极度程度副词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最 |
(一)“最” |
1. 句法组合能力 |
2. 句法功能 |
3. 适用句式 |
(二)最是 |
二、极 |
(一)句法组合能力 |
1. 极+A,共8例。极+形容词性成分,表示事物的性状所具有的程度达到顶点,例如: |
2. 极+VP,共3例。极+动词性成分,表示这个动词短语具有的意义在量上达到顶点。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
(二)句法功能 |
(三)适用句式 |
三、至 |
(一)句法组合能力 |
1. 至+A,共7例。至+形容词性成分,表示事物的性状所具有的程度达到极至,例如: |
2. 至+V,共6例。至+动词,表示到达极限,例如: |
(二)句法功能 |
(三)适用句式 |
四、绝 |
(一)句法组合能力 |
1. 绝+A,表示事物的性质或状态达到了极点。“绝”用在中心语前作状语,构成偏正结构,这种用法共4例,如: |
2. A+绝,“绝”用在中心语后作补语,构成述补结构,表示程度之甚,相当于“极”。这种用法共4例,如: |
(二)句法功能 |
(三)适用句式 |
五、结语 |
(9)“偶然”与“偶尔”的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偶然”与“偶尔”的共时考察 |
(一)“偶然”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 |
1.“偶然”的句法结构 |
2.“偶然”的语义特征 |
3.“偶然”的语用特点 |
(二)“偶尔”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分析 |
1.“偶尔”的句法结构 |
2.“偶尔”的语义特征 |
3.“偶尔”的语用特点 |
(三)“偶然”与“偶尔”的共时对比 |
三、“偶然”与“偶尔”的历时考察 |
(一)“偶然”的历时演变 |
1. 汉代 |
2. 六朝 |
3. 唐代 |
4. 五代 |
5. 宋代 |
6. 元代 |
7. 明代 |
8. 清代 |
(二)“偶尔”的历时演变 |
1. 六朝 |
2. 唐代 |
3. 宋代 |
4. 元代 |
5. 明代 |
6. 清代 |
(三)“偶然”与“偶尔”的历时对比 |
四、结语 |
(10)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三种新功能的综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新功能的表现差异 |
(一)相关成分被修饰后语义的变化。 |
1. 名词语义的多维增长。 |
2. 一般动词语义的单维增长。 |
3. 状态形容词的语义消减。 |
(二)状中结构的扩展差别。 |
1.“程度副词+名词”结构的缺乏类推规律性。 |
2.“程度副词+一般动词”结构的类推受限性。 |
3.“程度副词+状态形容词”结构的低能产性。 |
三、新功能的内在联系 |
四、对程度副词鉴别词地位的影响 |
(一)包含模式: |
(二)分立模式: |
结语 |
四、形容词的副词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 [1]中低水平中文学习者程度副词“非常”偏误分析[J]. 汪家伟,刘君红. 今古文创, 2022(06)
- [2]硬学科研究论文语篇内部变异的多维度分析 ——以材料科学为例[D]. 闫鹏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3]基于语料库的「X+过ぎる」和“过于+X”句式对比研究[J]. 陈冬姝. 高等日语教育, 2021(02)
- [4]论程度副词“蛮”的历史来源、功能及语法化进程[J]. 苏栎,翟燕.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6)
- [5]主观评价词语的句法地位[J]. 石定栩.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1(06)
- [6]词义蕴含命题对“显然”词类归属的影响[J]. 杜梦. 现代语文, 2021(10)
- [7]论“好”和“难”的句法差异[J]. 崔四行. 华中学术, 2021(03)
- [8]《桃花扇》极度程度副词计量研究[J]. 何萌. 今古文创, 2021(36)
- [9]“偶然”与“偶尔”的对比分析[J]. 王璐. 荆楚学刊, 2021(04)
- [10]现代汉语程度副词三种新功能的综合分析[J]. 朱磊. 台州学院学报,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