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入WTO后中国旅游业政府行为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1](2012)在《珠海市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应是在以市场为基础配置资源的前提下,尊重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和规范政府行为,在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的同时,通过法律法规、产业政策、产业规划、标准规范、信息发布等方式,对旅游产业进行调控、指导、规范、协调、服务,积极引导和规范各旅游主体的经营行为,按照旅游产业自身特点,由政府组织、发动和协调各种主体的力量,在保证市场有序运行的前提下,实现旅游资源配置达到或接近最优状态,从而促进旅游产业协调、健康发展的战略。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在我国尚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旅游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显着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政府主导型模式,是经过历史的验证,在现实中也体现出了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政府弥补市场失灵的重要手段和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战略。本文全面阐述了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论述了珠海市当前实施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分析了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沿革、现状、面临的困境和瓶颈等需要政府主导的现实情况,剖析了珠海市实施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中存在的政府行为失范、产业发展不足和政策创新缺失等问题,从珠海市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行为规范、职能优化、政策创新等方面展开对策性论述,做出了完善珠海市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路径思考,给予了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指南和建议,为珠海市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在新时期更好地发展旅游产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行动对策。
司马志[2](2010)在《基于ESP范式的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转型与产业提升的关键时期,无论是从建设世界旅游强国来讲,还是从打造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来说,都需要对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而关于旅游产业的绩效分析是个中关键。要深入地分析并寻求绩效改进,首先需要对30年来的发展实绩做出客观的评判,从而明确差距所在;其次,也是更重要的,需要探究绩效形成的根本原因,从而为绩效改进寻找切入口与着力点。因此,在中国旅游统计体系无法完整、科学地测定产业绩效的前提下,探究某些关键指标的绩效成因,并借此形成更完整的绩效判断,是一个值得系统探讨与深入研究的课题。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的关键,是要辨识行为选择背后的关键局限约束。经典的SCP分析范式有助于把握不同市场的垄断与竞争关系,并揭示市场行为基础上的绩效后果。但却无法触及市场结构形成的更深层次的决定因素;同时,由于忽略了中国转轨经济过程中特有的产权局限条件,中国旅游企业的诸多非市场性行为便难以通过市场结构理论加以解释。因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产业绩效分析的ESP范式,以产业发展环境为逻辑起点,以产权结构与市场结构的关系探讨为重点,以旅游经济主体行为及其经济后果分析为核心,形成全文的整体逻辑体系。在将ESP范式运用于旅游产业绩效分析的过程中,认为制度约束是中国旅游产业发展的关键环境因素,包括所有制、计划体制与财政体制。这三项基本制度显着地对旅游产业的产权与市场结构及其变动产生深刻影响,由此揭示出饭店业、景区业和旅行社业等三个旅游特征产业在不同时期的市场类型,以及各自的市场演化路径。在市场主体的行为分析层面,将地方政府与企业纳入到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探讨地方政府在不同时期的主导性行为模式,及其作用于结构与企业的影响。最后,在产权激励、市场结构约束以及地方政府行为的共同作用下,本文构建了绩效决定的不同市场类型中的产业均衡,并分别对收入与利润率形成的原因进行解释。通过理论推理与实践考证,本文得出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形成的三点认识:第一,所有制、计划体制、财政体制是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形成的主要制度根源;第二,地方政府间的旅游投资竞争是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三,产权与市场的结构冲突程度是产业利润率的主要决定因素。进一步地,本文对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做出如下判断:从企业的财务绩效指标衡量,中国旅游产业绩效的实际表现要好于统计数据所反映的情况,而由企业行为的正外部性所产生的一些绩效,也未反映在营业收入和利润率之中。从整体经济效率的角度衡量,宏微观绩效差异的确存在,其实质是制度约束下旅游产业市场转型过程中必然具有的转型代价:一是国有产权激励导致企业的市场行为扭曲,由此带来生产效率损失;二是政府管制和干预产生的资源配置效率损失。但相对于中国旅游业30年所取得的旅游经济增长而言,市场转型代价是相对较低的。
陈清龙[3](2010)在《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海峡两岸在中国近代政治史上,是一个相当特殊的关系,从政治、军事的敌对状态到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之密切交流、相互依存,但在政治上却仍处于完全不同体制。中国大陆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功能。在旅游交流上,2007年台湾同胞赴大陆人数近达400万人次,大陆赴台人次仅有23万人次,单向发展趋势明显,台湾成为是中国重要的入境客源区域之一。2008年两岸直航与全面大三通并开放大陆人士来台观光旅游,让两岸的关系气氛达到前所未有的和谐。旅游的平衡交流与合作发展成为促进两岸交流的先驱角色与平台。在台湾全面开放陆客来台旅游之际及两岸旅游密切的往来之下,旅游的课题,尤其对旅游的政策研究、分析并比较两岸旅游政策之差异,寻求两岸共同发展利基,互为截长补短,在两岸皆为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会员及两岸共同的血脉文化渊源下,共同携手合作,于全球化的世界旅游市场,建立起强且深具影响力的华人地位,乃成为一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论文以“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为题,以质性的研究方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宏观面向切入解析研究两岸旅游政策。并计以: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与程序、两岸研究之参考文献及立论依据、两岸的政经社会文化背景、两岸的旅游发展历程、两岸旅游政策的发展与变迁、两岸旅游的行政组织与旅游行政法制比较、两岸旅游政策的异同比较与优劣势探讨、两岸旅游合作与健康发展的新关系等共概分为十个章节予以详述,并以两岸特色的旅游政策为例,进行说明与比较,进而提出优势互补经验分享的建议。最后,经由本研究的比较分析结果,确认两岸旅游交流合作,可以促进两岸关系的改善,进而是促使两岸和平的基础建立。且研究发现在两岸和平的基础上,两岸旅游的合作发展的两个重要面向,一为历史的脉络,二为海洋的轨迹,可以共同构建两岸旅游未来的健康合作发展模式,亦即从海洋和平公园建立到两岸旅游一体链,拓展至两岸四地的区域旅游合作链,最终建构亚洲华人旅游圈,进而在世界旅游市场拥有华人话语权的研究建议。
梁峰[4](2010)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旅游在中国服务贸易部门中一直保持着最大顺差,是服务贸易部门中最重要的创汇来源,中国已经在实际上确立了旅游服务贸易大国地位,但在迈向旅游强国之路上,困难依然存在。本文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来探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问题。遵循问题提出、文献述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政策建议这一思路,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旅游服务贸易所交易的产品兼具旅游产品特殊性质和贸易品的普遍共性,本文首先比较分析了国际旅游、服务贸易等相关概念间的区别,进而对旅游服务贸易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从艾斯特定义(IASET)可以发现,旅游需要消费者前往旅游目的地停留一段时间,它仅涉及旅游消费者的位置移动。而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旅游服务贸易可以拥有四种不同的提供模式,它不仅涉及消费者的位置移动,也涉及提供者的位置移动或两者都不移动的情形。因此,旅游服务贸易是一个比国际旅游更加宽泛的概念,但位置发生移动的国际旅游的产生和发展是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这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现有关于旅游服务贸易方面的理论研究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框架,本文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经典分析范式,分别从旅游服务贸易的产生原因和基础、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结构、旅游服务贸易的经济效应三个方面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和评价。并将此理论线索贯彻到每一章的理论分析框架的构建中。在分章论述中,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首先是影响因素的输入,其次是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结构问题,再次是经济效应的输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结构主要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从时间结构看,中国旅游业近60年的发展历程里,经历了一条非常规发展道路,即由国际市场“单向驱动”到国际国内市场“双向驱动”再到国内旅游市场的“内需驱动型”,出口、投资在依次成为主要动力后,旅游为代表的消费将担当重要的经济增长引擎作用。从空间结构看,运用空间数据探索分析法对旅游服务贸易的空间集聚和敛散特征进行分析后认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总体态势上呈现了与国家经济区划较为一致的集聚现象,并呈现出一定的“俱乐部收敛”迹象,在区域重心的空间变化上,大体上经历了“南迁”、“东进”、“北上”等三次比较明显的运动过程:“南迁”过程大致发生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重心由北南移至珠三角一带;“东进”过程主要发生于20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重心由珠三角逐渐东迁至以江浙沪为代表的长三角区域,并在东南沿海一带形成了一个较长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连绵带;“北上”过程主要发生于最近几年,表现为经由长三角沿海地带向华北和环渤海方向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众多,传统研究视角往往集中于从需求角度进行分析并将所有的旅游目的地看作一个均质空间。本文基于现代比较优势分析框架,认为国际旅游等方式的服务贸易产品与货物贸易品一样,需要从更加一般性的分析框架来构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现代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等进行综合后提出了一个更为一般的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四元优势”折衷理论分析框架,并认为影响因素是一个动态调整的过程,实证分析结果也证明了这种影响因素的静态赋存和动态变化的具体表现。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落脚于经济增长。文章首先借鉴相关贸易及经济学理论建立旅游服务贸易的整体效应和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框架,其次着重从旅游服务贸易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和机制出发研究其对经济增长重要变量的影响。从旅游服务贸易与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居民消费、外商投资、交易效率等变量间关系的实证结果看,旅游服务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符合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的“牵引增长论”观点,即出口部门缺乏与当地其它经济部门间的有效联系,因此无法将贸易带来的刺激效应扩散至国民经济其它部门;而经济增长对于旅游服务贸易的促进作用非常明显,所以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单向关联效应。文章最后基于前文对于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结构、影响因素和经济效应的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总的来说,本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运用多学科理论进行补充和完善,具有开拓新领域和新的研究方向的意义,对于旅游理论研究的发展有基础性意义。
刘峰[5](2009)在《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服务贸易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近30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服务贸易额的增长远远超过了货物贸易。作为服务贸易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中国加入WTO后少数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产业之一,旅游服务贸易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要想把我国从旅游大国转变为旅游强国,增强我国旅游服务国际贸易竞争力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将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理论运用于旅游服务贸易领域,研究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问题。首先,本文结合国际贸易相关基础理论,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标准化贸易差额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并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同其他旅游强国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整体处于中等偏下的实力。其次,本文运用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结合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现状,具体分析影响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6项因素。在此基础上,将其中主要因素量化,选取5个变量,以中国旅游服务创汇额为被解释变量,运用EVIEWS分析软件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作用大小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相关产业及支持产业,资本因素和人力因素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最后,本文以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结果为依据,以波特钻石模型为支撑,针对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探索和思考,从要素条件、需求状况、相关及支持产业、公司战略结构和竞争因素、以及政府5个方面给出了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建议和对策。
任瀚[6](2007)在《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加入世贸组织之后,逐步开放的中国旅游业像一块强力的磁铁,吸引的不仅是大量的入境旅游游客,还有来自海外的大量资金。外资以各种方式渗透中国旅游业,形成了世界旅游跨国集团争先启动中国市场的态势。目前,中国酒店业已经全面开放,有49个国际品牌酒店进入中国市场;旅行社业也加快了开放的步伐,外资旅行社增加到了25家,并有快速增长的趋势,中国正在成为旅游企业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伴随着旅游业全球化发展的加快,中国入境旅游产业的价值创造活动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入境旅游垄断壁垒瓦解,跨国旅游公司强占高端市场,中外旅游集团正面交锋,形成了国内、国际竞争相互交错的市场格局。在激烈的竞争中,中国入境旅游产业怎样才能创造、增加、保持和捕捉价值,以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效防止旅游经济的过度漏损,以利于旅游经济长期的增长和繁荣?为此,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理论综述与探讨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把这一理论应用于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研究,按照全球-国家-地区-企业的分析思路,分析了中国入境旅游价值创造活动中跨国旅游公司(外资公司)、国内旅游公司、政府、游客和资源等相互之间的关系。论文突出了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全球运行机制的研究;突出了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受国家、贸易组织和地区制度影响的研究;尤其是突出了旅游产业组织创新、治理模式和产业升级的研究。论文分为八章。第一章是有关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背景的介绍。同时提出了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应从全球-地方联结的角度来研究中国入境旅游产业,而全球价值链理论是揭示这种全球-地方产业经济关系最合适的研究框架之一。第二章是对入境旅游研究、全球价值链理论和相关理论以及它们在旅游研究中的运用进行了回顾和探讨。本章在全面、深入地梳理价值链(VC)、全球商品链(GCC)、全球生产网络(GPN)和全球价值链(GVC)等理论基础上,明确指出价值链、全球商品链近年来理论上走向统一的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和全球生产网络的分析也日益走向融合。本文用全球价值链而不用全球生产网络是因为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不是制造性行业,所以用“价值”一词,而回避用“生产”一词,更能突出旅游行业的特殊性。第三章对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其中文中内容特别突出了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在各个发展阶段受国家、贸易组织和地区制度影响的方式。第四章对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网的时空过程进行了分析。在多样化的嵌入中,本章重点定量研究入境旅游全球价值链网“停泊”在不同地方的问题(从国家水平到地区水平),并选取了五个因子,构建数学模型,对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空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第五章对中国入境旅游产业组织创新与组织中的权力关系、企业间的跨境关系及全球价值链网的全球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全球化的进展使孤立于重视市场作用的经济运行变得困难起来,而链网产业组织形式的创新对于现代产业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本章突出了作者通过对旅游企业管理层的访谈进行的案例分析。第六章对中国入境旅游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入境旅游产业价值链网的治理模式是动态变化的。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网的跨国公司与其所拥有的在中国独资旅游企业之间是层级治理模式,它与合资旅游企业之间是半层级治理模式,而国内旅游企业之间也正由市场治理模式向层级治理、网络治理过渡。第七章对全球价值链网中中国入境旅游产业的升级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入境旅游产业能否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网基础上实现产业升级,走出国门,掌控中国入境旅游价值链网,获取更多价值,是中国入境旅游经济面临的全局性挑战。第八章是结论,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了概括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并提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孙夏[7](2007)在《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提出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是中国从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在“开拓海外客源市场的能力”、“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方面与世界旅游强国相比都存在着差距,具体表现为:在欧洲、美洲国家市场都还不具有竞争优势;旅游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属于中等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为了分析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存在差距的原因,本文构建了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模型,提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由五大要素构成,分别是:旅游供给因素、旅游需求因素、旅游环境因素、旅游服务主体因素、旅游介入辅助因素。这五大影响因素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低;旅游相关产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业和信息产业的竞争力仍存在明显不足;旅游需求市场潜力巨大与需求水平低并存;旅游环境破坏严重;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低;政府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 依据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选择设计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因子,建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计算出中国及世界旅游强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评价值并进行比较。 要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必须采取如下对策:实行保护、开发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开发旅游资源;刺激国内旅游需求与开拓海外市场相结合;提升旅游企业竞争优势;加强旅游支持性产业和产业链的建设;充分发挥中介因素对旅游经济的辅助作用。
张勇[8](2006)在《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产业安全是一国国家安全,特别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由于国际经济发展变化以及异常的货物、技术、服务进出口等外部因素导致的一国产业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国际社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构建一部总编性、综合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安全法》,做为维护中国经济主权和产业安全的一项制度性保障和安排,对于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运用和创造性应用国际通行规则,发展和保护自己,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具有十分重要和现实的意义。本文创造性的提出了在既定时间维度下的不同产业、不同空间、不同法律诱因构成的“三维等分”分析法,为产业安全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实用的研究范式。并据此,回顾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国际产业安全理论、法律制度及其演进历程,并对明清以来的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及实践进行了总结。本文首次将产业安全定义为一种财产权,具有普通法意义上所有属性。这样将复杂的产业安全问题转化为讨论:产业安全的权益主体、权益存在、权益损害和权益救济、以及监督成本。从这一点出发,建立了与制度经济学的联系,并运用交易费用理论,在产业安全法律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创造性提出了产业安全具有外部性,产业损害的预防成本是可计量的,且存在最优保护制度,并由最优交易原则所确定的一般性结论。在此基础上,运用政治学、经济学和法的经济学分析,对传统产业安全理论及法律制度进行了扬弃,独创性的提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新产业安全观和产业安全法律的理论基础。同时,本研究历时四个月,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社会学调查活动。以期更好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安全法律,并保障其充分实施而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根据调查问卷的分析,基于中国目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以及国际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立法经验,从实证的角度佐证、厘清了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宗旨、立法目标、调整对象和内容、基本原则以及立法的总体框架、体例等理论问题。同时科学的回答了立法模式、立法途径、执法机构等现实问题。为政府机关、立法工作者和其他学者,以及关心产业安全的人士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的资料。这次问卷调查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经济法领域第一次就某一立法活动在全国范围内所做的法律社会学调查。
董海伟[9](2006)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的旅游方针及其影响之分析》文中指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旅游业就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并且持久不衰的产业,被誉为21世纪的经济巨人,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旅游增长尤为显着,而在这一地区,中国的入境游已经在国际旅游市场上起到一个主导性角色。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预测,在未来的20年内,中国将成为国际旅游的主导性动力——无论是境处还是境内。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政府的旅游产业发展方针。有了旅游产业发展方针的支持,重点旅游行业、重点旅游产品、重点旅游地区就能得到迅速发展,也将由此建立合理有效的竞争秩序,为旅游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无形保障。因此,对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的旅游发展方针的研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共分三个阶段对中国政府在促进旅游业发展上的作用进行探讨:1978—1985、1986—1991、1992—现在。总体来说,中国政府主要扮演六个角色:(1)经营者—包括对旅游业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的所有权及旅游商业活动的经营权;(2)调控者—制定和实施调控旅游产业的法规;(3)投资刺激者—通过金融激励措施刺激旅游投资;(4)促销者—针对国际市场对国内的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和促销;(5)协调者—协调有涉及旅游业的政府各部门的活动;(6)教育者—建立一套旅游教育体系及提供旅游教育和培训项目。本文系统分析了这三个阶段中国政府针对旅游需求所采取的方针和扮演的角色及其这些方针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对这四个方面(即需求、决定、产出和影响)的探讨,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旅游业发展上提供一定的启示。
邓辉[10](2005)在《全面“入世”背景下政府在旅游方面的当务之急与工作重心》文中认为本文在介绍我国旅游方面的“入世”承诺及履行情况的基础上,分析了全面“入世”背景下我国政府在旅游方面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并针对这些挑战,就政府在旅游方面的当务之急和工作重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加入WTO后中国旅游业政府行为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入WTO后中国旅游业政府行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珠海市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旅游产业演化研究 |
(二) 政府干预市场理论研究 |
(三) 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相关研究 |
三、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
一、 政府主导型 |
二、 市场主导型 |
三、 社团促进型 |
第二节 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界定 |
一、 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 |
二、 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
三、 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原则 |
四、 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特点 |
五、 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角色定位 |
六、 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基本职能 |
第三节 珠海市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
一、 旅游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要求政府主导 |
二、 区域中心城市旅游区域整合需要政府主导 |
三、 旅游目的地建设和形象策划推广需要政府主导 |
四、 旅游产业集群发展需要政府主导 |
五、 产品升级整合需要政府主导 |
六、 旅游产业自身发展局限需要政府主导 |
第二章 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沿革、现状及困境 |
第一节 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沿革 |
一、 珠海市政府旅游管理部门组织与职能的发展演进 |
二、 珠海旅游产业的发展演进 |
第二节 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
一、 新时期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
二、 新时期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三、 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 |
第三节 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困境、政策及成效 |
一、 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和瓶颈 |
二、 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政策 |
三、 珠海市旅游产业发展的显着成效 |
第三章 珠海市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政府行为失范 |
一、 政府行为失范的理论分析 |
二、 政府行为失范的现实表现 |
第二节 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产业发展不足 |
一、 产业发展早期缺乏合理规划 |
二、 产业外部环境限制旅游产业发展 |
三、 产业内部因素严重制约旅游产业发展 |
第三节 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政策创新缺失 |
一、 决策体制缺乏创新 |
二、 政策内容缺乏创新 |
第四章 珠海市完善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路径思考 |
第一节 珠海市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
一、 指导思想 |
二、 基本原则 |
第二节 珠海市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行为规范 |
一、 提升政府行为的服务性 |
二、 强化政府行为的有限性 |
三、 增强政府行为的法治性 |
四、 注重政府行为的责任性 |
第三节 珠海市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职能优化 |
一、 职能优化的目标 |
二、 职能优化的途径 |
第四节 珠海市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的政策创新 |
一、 合作政策创新 |
二、 集群发展政策创新 |
三、 融合政策创新 |
四、 智能服务政策创新 |
五、 发展奖励政策创新 |
六、 扶持政策创新 |
七、 引导政策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基于ESP范式的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绩效现状评价:“宏观喜、微观忧” |
二、远景绩效目标:建设世界旅游强国 |
三、更高绩效内涵:打造国家战略性支柱产业 |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产业的绩效问题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二、中国旅游产业绩效的统计量度 |
三、对“统计绩效”的初步评价 |
四、研究问题的进一步明确 |
第三节 绩效问题的相关研究现状 |
一、中国旅游业绩效测定研究评述 |
二、旅游经济增长的宏观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三、旅游企业经营的微观绩效影响因素研究 |
四、地方政府对旅游产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
五、简评:绩效的深入研究需要分析方法的创新 |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框架 |
第二章 ESP 分析范式的理论架构 |
第一节 市场结构与绩效 |
一、理论概述 |
二、行为基础上的市场结构与市场类型 |
三、相关经验研究 |
四、小结 |
第二节 产权结构与绩效 |
一、产权、产权结构 |
二、产权激励、行为与绩效 |
三、相关经验研究 |
四、小结 |
第三节 “产权-市场”结构的绩效分析维度 |
一、产权与市场的相互关系 |
二、对于中国产业绩效研究的意义 |
第四节 产业发展的基本环境局限 |
一、局限之一:资源禀赋 |
二、局限之二:市场需求 |
三、局限之三:制度安排 |
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五节 ESP 分析范式的基本架构 |
一、环境决定绩效:需收窄的套套逻辑 |
二、环境对结构的影响 |
三、ESP 分析范式的一般化表述 |
四、对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的启示 |
第三章 中国旅游产业的环境局限分析 |
第一节 环境局限识别与绩效形成假说 |
一、旅游资源 |
二、旅游需求 |
三、制度安排 |
四、“制度- 结构- 绩效”假说 |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产业的主要制度环境 |
一、所有制改革 |
二、计划体制改革 |
三、财政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制度变迁中的中国旅游业发展 |
一、所有制结构变化与企业行为激励转变 |
二、旅游市场体系与竞争机制的逐步形成 |
三、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转变 |
第四节 关键局限转变及其绩效分析含义 |
第四章 制度约束下的地方政府行为分析 |
第一节 几个理论要点 |
一、地方政府的概念 |
二、政府介入旅游的理论依据与现实条件 |
三、地方政府与中央、上级政府的(博弈)关系 |
四、地方政府行为目标函数 |
第二节 地方政府行为模型构建 |
一、服从与抗衡——替代、要价与议价 |
二、机会主义——竞赛、竞争与合作 |
三、模型构建及其意义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具体行为及其解析 |
一、行为总括 |
二、纵向行为 |
三、横向行为 |
四、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总体判断 |
五、案例分析:以婺源县政府为例 |
第四节 地方政府的行为效应 |
一、地方政府直接投资的效应 |
二、保护与补贴国有企业的效应 |
三、资本激励的投资效应 |
四、主导投资的结构性效应 |
第五章 中国旅游产业的结构演化分析 |
第一节 饭店业的结构分析 |
一、产权结构 |
二、市场结构 |
第二节 旅行社业的结构分析 |
一、产权结构 |
二、市场结构 |
第三节 景区业的结构分析 |
一、产权结构 |
二、市场结构 |
第四节 转轨过程中的中国旅游产业市场演化分析 |
一、转轨过程中的不同市场类型 |
二、中国旅游产业的市场演化路径 |
三、中国旅游产业性质的变化与含义 |
第六章 中国旅游产业的市场均衡分析 |
第一节 产权异质与企业经营目标差异 |
一、国企目标:可支配收益最大化 |
二、非国企目标:利润最大化 |
第二节 结构约束下的企业典型行为 |
一、规模扩张 |
二、成本节约 |
三、产品差别化 |
四、制度性寻租 |
五、案例分析:以红珠山宾馆为例 |
第三节 不同市场类型的产业均衡分析 |
一、完全的政府垄断市场均衡 |
二、国企主导的垄断竞争市场均衡 |
三、两类竞争性市场均衡 |
第四节 均衡结果的绩效验证——ESP 范式的一个检验 |
一、产业绩效的形成机制 |
二、饭店业的绩效 |
三、旅行社业的绩效 |
四、景区业的绩效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ESP 范式应用的分析结论 |
一、所有制、计划体制、财政体制是旅游业绩效形成的主要制度根源 |
二、地方政府间的旅游投资竞争是旅游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
三、产权与市场的结构冲突程度是产业利润率的主要决定因素 |
第二节 中国旅游产业绩效的揭示与考量 |
一、“增值”的绩效 |
二、“隐藏”的绩效 |
三、“富民”的绩效 |
四、绩效的整体考量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
绪论 1.1 |
研究背景 1.2 |
研究动机 1.3 |
研究问题与目的 1.4 |
研究架构与研究程序 1.5 |
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限制 1.6 |
名词诠释 2 |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探讨 2.1 |
政策分析理论 2.2 |
观光旅游、行政与法规的关系 2.3 |
观光旅游政策制定与规划 2.4 |
观光旅游政策之执行 2.5 |
观光旅游政策公共部门的角色 2.6 |
旅游政治的政治学分析 3 |
两岸关系与相关文献回顾探讨 3.1 |
两岸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概述 3.2 |
两岸互赖关系 3.3 |
两岸旅游相关文献及研究现况分析 4 |
两岸旅游发展历程与现况概述 4.1 |
中国旅游发展的历程 4.2 |
台湾观光旅游发展历程 4.3 |
中国旅游现况概述 4.4 |
台湾观光旅游现况概述 4.5 |
两岸旅游市场比较分析 4.6 |
两岸旅游交流概述 5 |
两岸旅游政策 5.1 |
中国旅游政策 5.2 |
台湾观光旅游政策 5.3 |
大陆对台旅游政策 5.4 |
台湾开放大陆人士来台旅游政策 5.5 |
两岸旅游政策之进一步解析 6 |
两岸旅游行政组织概述与比较 6.1 |
台湾观光行政组织概述与现况发展 6.2 |
大陆旅游行政组织概述与现况分析 6.3 |
两岸观光旅游行政组织比较分析 6.4 |
两岸旅游民间组织比较分析 7 |
两岸观光旅游行政法制之概况 7.1 |
台湾观光行政法制法规 7.2 |
台湾旅游契约法制 7.3 |
大陆旅游行政法制法规 7.4 |
大陆旅游合同法制 7.5 |
两岸旅游协议概述 7.6 |
两岸旅游法制之比较分析 7.7 |
两岸旅游法律纠纷处理 8 |
两岸特色旅游政策案例概述 8.1 |
中国特色的旅游政策案例 8.2 |
台湾特色的旅游政策案例 8.3 |
两岸旅游特色发展政策案例的合作研析 9 |
研究结论 9.1 |
两岸旅游优劣势差异总结 9.2 |
两岸旅游政策基本比较异同 9.3 |
两岸旅游政策制定规划差异解析 9.4 |
两岸旅游政策开放对中国的影响 9.5 |
两岸旅游政策开放对台湾的影响 10 |
研究发现与研究建议 10.1 |
世界趋势与全球旅游发展新态势 10.2 |
两岸旅游政策健康发展新思维 10.3 |
研究发现与两岸旅游合作模式建议 10.4 |
研究限制与后续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
(4)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
第三章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历史演进及区域发展结构 |
第一节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历史演进特征 |
第二节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区域发展结构 |
第三节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国际分工地位及国际竞争力 |
第四章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测度指标 |
第三节 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的经验研究 |
第五章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经济效应 |
第一节 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经济效应的理论框架 |
第二节 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机制 |
第三节 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经济效应的实证研究 |
第六章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巩固提升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基础 |
第二节 调整优化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的区域结构 |
第三节 引导开发旅游服务贸易经济效应的渠道 |
第七章 结论与后续研究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主要创新与后续研究 |
附录A-1:1980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
附录A-2:1997-2008年中国分省旅游外汇收入 |
附录A-3: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影响因素的标准化结果 |
附录A-4:文中所涉及的省市自治区简称及拼音代码 |
附录A-5:四元优势综合指标体系主成分提取 |
附录A-6:地区四元综合优势总体得分矩阵 |
附录A-7:省际区域分项优势综合得分矩阵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 本文创新点与不足 |
2.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相关概念及基本理论 |
2.1 旅游服务贸易相关概念界定 |
2.2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应用 |
2.2.1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
2.2.2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对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指导作用 |
2.3 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
2.4 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
2.4.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
2.4.2 标准化贸易差额指数 |
2.4.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
2.5 本章小结 |
3.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 |
3.1 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测算 |
3.2 标准化贸易差额指数测算 |
3.3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测算 |
3.4 本章小结 |
4.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旅游要素条件 |
4.1.1 旅游物质资源要素 |
4.1.2 旅游基础设施要素 |
4.1.3 旅游资本要素 |
4.1.4 旅游人力资源要素 |
4.2 旅游需求状况 |
4.2.1 国内需求状况 |
4.2.2 国际需求状况 |
4.3 旅游服务相关及支持产业 |
4.4 旅游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状况 |
4.4.1 旅游企业的战略结构 |
4.4.2 旅游企业间的竞争状况 |
4.5 机遇及政府作用 |
4.5.1 机遇 |
4.5.2 政府作用 |
4.6 本章小结 |
5.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实证研究 |
5.1 变量的选取 |
5.1.1 因变量的选取 |
5.1.2 自变量的选取 |
5.2 模型的设定 |
5.3 实证检验 |
5.3.1 初步模型回归 |
5.3.2 多重共线性的修正 |
5.3.3 修正后模型回归结果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6. 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研究 |
6.1 加大旅游服务的要素投入 |
6.1.1 加大旅游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 |
6.1.2 加大旅游人力资源投入与开发 |
6.2 满足旅游服务多样化需求 |
6.2.1 创新旅游产品 |
6.2.2 注重旅游区域均衡发展 |
6.3 推动旅游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 |
6.4 合理调整旅游企业的战略竞争格局 |
6.4.1 加强旅游企业间合作与联盟 |
6.4.2 推进旅游企业制度创新 |
6.5 发挥政府和旅游协会作用 |
6.5.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6.5.2 发挥旅游协会的辅助作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全球和地方的相互作用与入境旅游业的发展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1.2.2 研究方法 |
1.3 探索创新 |
1.3.1 研究视角的创新 |
1.3.2 方法体系创新 |
1.3.3 理论创新 |
1.3.4 内容创新 |
第二章 入境旅游业全球价值链分析的理论基础 |
2.1 入境旅游研究综述与探讨 |
2.1.1 国外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研究进展 |
2.1.3 评价 |
2.2 全球价值链及其理论基础 |
2.2.1 理论前沿 |
2.2.2 全球价值链理论(GVC) |
2.2.3 评价 |
2.3 旅游业全球价值链研究综述 |
2.3.1 国外研究进展 |
2.3.2 国内研究进展 |
2.3.3 评价 |
第三章 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发展轨迹 |
3.1 引言 |
3.2 中国古代的入境旅游业 |
3.2.1 秦汉时期 |
3.2.2 魏晋南北朝时期 |
3.2.3 隋唐时期 |
3.2.4 五代十国时期 |
3.2.5 宋代时期 |
3.2.6 元代时期 |
3.2.7 明代时期 |
3.3 中国近代的入境旅游业 |
3.3.1 入境旅游的萌动时期(1842-1858) |
3.3.2 近代入境旅游的发展时期(1858-1900) |
3.3.3 入境旅游的兴盛时期(1900-1920) |
3.3.4 向现代旅游产业过渡在的发展阶段(1920-1948) |
3.4 中国现代的入境旅游业 |
3.4.1 新中国成立后至1978 年的外事接待阶段 |
3.4.2 1978 年至今的产业化发展阶段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全球价值链网的时空过程 |
4.1 引言 |
4.2 入境旅游全球价值链的概念与构成 |
4.2.1 入境旅游全球价值链的概念和构成 |
4.2.2 入境旅游全球价值链网的主要价值环节 |
4.2.3 入境旅游全球价值链网空间分化的“出发”和“停泊”节点分布 |
4.3 中国入境旅游各个省域嵌入全球价值链网的实证分析 |
4.3.1 入境旅游全球价值链网在中国各个省(区、市)“停泊”态势的演变 |
4.3.2 中国各个省(区、市)嵌入价值链网强度的分级 |
4.4 入境旅游产业GVC 在中国省域“停泊”态势的时空变异机制的定量分析 |
4.4.1 因子的选取与定量分析模型的构建 |
4.4.2 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入境旅游产业全球价值链网的组织创新与组织中的权力关系 |
5.1 引言 |
5.2 入境旅游产业的组织创新 |
5.2.1 组织创新:全球价值链网引导全球生产组织方式的巨大变化 |
5.2.2 组织创新对全球入境旅游产业的影响 |
5.3 中国入境旅游价值链网中企业间的跨境关系与组织权力分析 |
5.3.1 中国入境旅游经营商在全球旅游价值链网中地位的变化 |
5.3.2 加入WTO,国外旅游经营商在价值链网中地位的变化 |
5.4 中国入境旅游企业组织结构与地理空间形式的关系分析 |
5.4.1 网络状全国性旅游集团分析 |
5.4.2 区域性旅游集团:企业组织的“线状”空间形态 |
5.4.3 中、小型独立的“点”状旅游公司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国入境旅游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
6.1 引言 |
6.2 入境旅游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
6.2.1 如何识别全球价值链中的治理者 |
6.2.2 全球价值链形成的动力机制和权力关系 |
6.2.3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 |
6.3 香港、澳门和台湾市场入境旅游价值链运行机制和治理模式分析 |
6.3.1 世界级别的旅游集团——港中旅入境旅游价值链运行机制和治理模式 |
6.3.2 大型旅游集团公司入境旅游价值链运行机制和治理模式 |
6.3.3 独立经营的中小企业入境旅游价值链运行机制和治理模式 |
6.4 中国近程国外市场的入境旅游价值链运行机制和治理模式分析 |
6.4.1 日本客源市场 |
6.4.2 韩国客源市场 |
6.4.3 俄罗斯客源市场 |
6.5 中国远程国外市场的入境旅游价值链运行机制和治理模式分析 |
6.5.1 进入中国的旅游业中的饭店市场 |
6.5.2 全面进入中国的旅游业市场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全球价值链网中中国入境旅游产业的升级 |
7.1 引言 |
7.2 全球化条件下中国入境旅游产业面临的升级压力 |
7.2.1 入境旅游发展的全球因素产生的升级压力 |
7.2.2 入境旅游发展的地方因素产生的升级压力 |
7.3 促进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升级的措施 |
7.3.1 注重全球化影响因素促进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升级 |
7.3.2 注重挖掘地方化影响因素促进中国入境旅游产业升级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研究不足与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后记 |
(7)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学术价值 |
1.4 内容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本章小结 |
第2章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2.1 有关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 |
2.1.2 国内研究 |
2.2 有关旅游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
2.2.1 国外研究 |
2.2.2 国内研究 |
2.3 有关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的研究 |
2.3.1 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国家钻石”模型 |
2.3.2 旅游产业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的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与世界强国的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比较分析 |
3.1 国际旅游与旅游服务贸易的特点 |
3.1.1 国际旅游的特点 |
3.1.2 旅游服务贸易的特点 |
3.1.3 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 |
3.2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分析 |
3.2.1 开拓欧美客源市场的能力较弱 |
3.2.2 国际旅游市场占有率与旅游强国相比存在很大差距 |
3.2.3 旅游服务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薄弱 |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 |
4.1 建立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 |
4.1.1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的假设前提 |
4.1.2 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模型的建立 |
4.2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
4.2.1 旅游供给因素 |
4.2.2 旅游需求因素 |
4.2.3 旅游环境因素 |
4.2.4 旅游服务主体因素 |
4.2.5 旅游介入辅助因素 |
4.3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现状分析 |
4.3.1 中国旅游资源缺少有效和深度的开发 |
4.3.2 中国交通运输业对旅游的支持力不足 |
4.3.3 中国旅游需求消费层次和水平低 |
4.3.4 中国旅游环境不容乐观 |
4.3.5 中国旅游企业管理水平低 |
4.3.6 政府在发展中国旅游业方面存在不规范行为 |
4.3.7 中国旅游业信息化还处于初级阶段 |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 |
5.1 构建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5.2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的方法 |
5.3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的基本程序 |
5.3.1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3.2 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与国际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6章 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
6.1 实行保护、开发与创新并重的原则开发旅游资源 |
6.2 刺激国内旅游需求与开拓海外市场相结合 |
6.3 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优势 |
6.4 加强旅游支持性产业和产业链的建设 |
6.5 充分发挥中介机构对旅游的辅助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8)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框架、路径和方法 |
三、贡献与创新 |
第一章 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一节 引言:国家安全、经济安全与产业安全 |
一、西方经济安全研究综述 |
二、国内经济安全研究的进展情况 |
三、产业安全研究范式的提出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安全理论 |
一、传统产业安全的概念 |
二、经济全球化与传统产业安全理论的扬弃 |
第三节 新产业安全理论与产业安全法律制度 |
一、产业安全的新概念 |
二、新产业安全观的内涵 |
三、新产业安全观的外延 |
四、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概念 |
第四节 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理论基础 |
一、政治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二、经济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三、法理学领域的理论基础 |
四、关于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理论基础的一般性结论 |
第二章 国际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借鉴 |
第一节 国际产业安全法律及其演进 |
一、一战之前的产业安全法律与政策 |
二、一战到二战之间的产业安全法律与政策 |
三、二战后到80 年代的产业安全法律与政策 |
四、80 年代至今的产业安全法律与政策 |
第二节 典型美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分述 |
一、反倾销制度 |
二、保障措施制度 |
三、行政“快车道”(fast-track) |
四、对外谈判制度 |
第三节 美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运作机制及其特点 |
一、美国钢铁产业保护历程引起的思考 |
二、产业界的角色 |
三、执法机构分工协调 |
四、美国三权角色:制衡与促进 |
第四节 欧盟和日、韩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综述 |
一、欧盟产业安全法律制度 |
二、日本产业安全法律制度 |
三、韩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 |
第三章 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社会学调查 |
第一节 晚近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及实践综述 |
一、经济主权逐渐衰落的明清阶段 |
二、民族工业和民族资本逐渐兴起的民国阶段 |
三、中国历史上经济最封闭的28 年 |
四、产业安全法律逐步受到重视的改革开放阶段 |
第二节 中国产业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状况调查 |
一、调查问卷设计说明 |
二、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 |
三、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三节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二、被调查者反映产业安全法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三、被调查者有关产业安全立法的建议 |
第四节 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总体建议 |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的总体性建议 |
第四章 构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产业安全法》的设想 |
第一节 中国产业安全总体状况分析 |
一、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总体现状 |
二、中国重点工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三、中国服务业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
四、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状况分类 |
五、中国产业安全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的重要意义 |
一、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
二、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的可行性 |
第三节 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总体构想 |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模式 |
二、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宗旨 |
三、中国产业安全法的主体及调整对象 |
四、中国产业安全法的调整内容 |
五、中国产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
第四节 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法律责任 |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法律责任主体 |
二、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法律责任种类 |
三、中国产业安全法的归责原则 |
四、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法律后果 |
五、中国产业安全法的诉讼时效 |
第五节 中国产业安全法的框架、体例及立法方式 |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框架 |
二、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体例 |
三、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方式 |
四、中国产业安全法相关保障体系 |
第五章 中国产业安全法重点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外资并购产业安全审查法律制度 |
一、美加外资并购产业安全审查法律制度演进历程 |
二、美加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启示 |
三、中国外资并购产业安全审查的立法建议 |
第二节 服务贸易救济制度 |
一、服务贸易的基本概念 |
二、中国服务贸易:高开放水平与弱竞争力的矛盾 |
三、中国服务贸易救济制度的现状 |
四、构建中国服务贸易救济制度的设想 |
第三节 边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一、边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概念 |
二、边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国际借鉴 |
三、中国边境知识产权保护立法建议 |
四、需要进一步讨论的几个热点问题 |
第四节 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制度 |
一、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的概念 |
二、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制度的国际借鉴 |
三、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制度的设计 |
四、构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调查制度的关键 |
五、运用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法律制度的展望 |
第五节 国家产业损害预警制度 |
一、国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概念 |
二、国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国际借鉴 |
三、产业损害预警机制的法律渊源:情势变更原则 |
四、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在贸易救济法律中的作用和效力 |
五、中国产业损害预警制度展望 |
第六章 结论 |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律理论 |
二、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的立法建议 |
三、中国产业安全法立法框架(建议稿) |
第七章 附录 |
一、中国产业安全法立法框架(建议稿) |
二、中国产业安全法律体系建设状况调查问卷 |
三、主要参考文献 |
(9)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的旅游方针及其影响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有关政府与市场的理论探讨 |
1.1.1 政府与市场的理论——西方国家的经历 |
1.1.1.1 市场经济发展前夕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1.1.1.2 自由竞争条件下政府活动的范围 |
1.1.1.3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扩张 |
1.1.2 政府与市场的理论——中国的经历 |
1.2 关于中国政府的旅游产业方针的理论研究综述 |
1.3 选题的意义 |
1.4 本文的内容体系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旅游业发展中政府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
2.1 旅游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
2.1.1 旅游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需要政府主导提供旅游基础设施 |
2.1.2 旅游资源具有跨地域性,需要政府加强协调 |
2.1.3 旅游产品具有综合性,需要政府对旅游产品生产各环节进行有效协调 |
2.1.4 旅游促销具有层次性,需要政府参与旅游形象宣传 |
2.2 对旅游业外部性的干预需要 |
2.3 国际经验的证明 |
2.4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必备 |
2.4.1 提高国际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展开竞争 |
2.4.2 加速大旅游企业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
2.4.3 加速资本集中和发挥政府优势 |
3.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的旅游方针及其影响之分析 |
3.1 1978年经济改革前的中国旅游 |
3.2 第一个历史阶段(1978-1985) |
3.2.1 对旅游方针的需求 |
3.2.2 方针决定和产出 |
3.2.2.1 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 |
3.2.2.2 外资的引入 |
3.2.2.3 企业经营权从中央集中到向地方及个人的分散 |
3.2.2.4 旅游定价的改革 |
3.2.2.5 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
3.2.2.6 旅游教育和培训 |
3.2.3 旅游方针产生的影响 |
3.3 第二个历史阶段(1986—1991) |
3.3.1 对旅游方针的需求 |
3.3.2 方针决定和产出 |
3.3.2.1 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 |
3.3.2.2 旅游景点的恢复和发展 |
3.3.2.3 航空领域的改革 |
3.3.2.4 旅游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强化 |
3.3.2.5 旅游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
3.3.2.6 对旅游产业的调控 |
3.3.2.7 国际旅游的促销 |
3.3.2.8 企业的外联权的进一步下放 |
3.3.3 旅游方针产生的影响 |
3.4 第三个历史阶段(1992—现在) |
3.4.1 对旅游方针的需求 |
3.4.2 方针决定和产出 |
3.4.2.1 扩大外国投资旅游业的领域范围 |
3.4.2.2 规划度假地的建设 |
3.4.2.3 旅游定价的进一步分权 |
3.4.2.4 旅游业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
3.4.2.5 旅游行政管理体制的进一步改革 |
3.4.2.6 旅游业进一步以市场为依据的调控 |
3.4.2.7 旅游促销的进一步强化 |
3.4.2.8 旅游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
3.4.3 旅游方针产生的影响 |
4 结论及中国的发展模式对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10)全面“入世”背景下政府在旅游方面的当务之急与工作重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在旅游方面的“入世”承诺及履行情况 |
二、面对全面“入世”, 政府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 |
三、面对全面“入世”, 政府的当务之急与工作重心 |
1.更新观念、熟悉规则 |
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
3.深化改革、转变职能 |
4.加强立法、依法治旅 |
5.整体谋略, 宏观协调 |
四、加入WTO后中国旅游业政府行为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珠海市政府主导旅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王东. 吉林大学, 2012(03)
- [2]基于ESP范式的中国旅游产业绩效分析[D]. 司马志.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0(05)
- [3]两岸旅游发展政策的比较研究[D]. 陈清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0(10)
- [4]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研究[D]. 梁峰.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5]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刘峰. 江西财经大学, 2009(S1)
- [6]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研究[D]. 任瀚. 河南大学, 2007(06)
- [7]提升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夏. 河海大学, 2007(06)
- [8]论构建中国产业安全法律制度[D]. 张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9)
- [9]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政府的旅游方针及其影响之分析[D]. 董海伟. 四川大学, 2006(03)
- [10]全面“入世”背景下政府在旅游方面的当务之急与工作重心[J]. 邓辉. 兰州学刊, 20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