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生公寓工作的定位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郭玥[1](2020)在《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校学生公寓是校园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生活、学习、娱乐的重要场所,伴随着诸多交往活动的发生;这些交往是大学生不可或缺的行为,对其全面健康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学生公寓建设愈来愈被重视,建设标准、规范相继出台。马克思交往理论对人与人之间交往行为的根源、交往目的进行科学研究,并对促进交往行为进行阐述。现有学生公寓存在许多与时代、学生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地方,特别是公寓公共空间在满足学生需求,培育学生良好社交能力和行为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方面,还不足以发挥其功能。本文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对高校学生产生交往行为的重要场所——公寓公共空间进行设计研究。本文在解读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学生在公寓内的各种交往行为,并将公寓各公共空间内交往行为初步分类,经整理分析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把公寓各公共空间定位为感情、共趣和功利三类。以马克思交往理论和北方高校学生公寓现实为依据,通过对不同交往行为特点及需求进行分析,提出各类型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并以此为基础,针对公寓不同公共空间的特点,遵循新的学生公寓建设规范要求和标准,提出北方高校公寓感情型公寓公共空间、共趣型公寓公共空间以及功利型公寓公共空间的设计策略。
张乐鑫[2](2020)在《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共享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其在居住领域形成了“共享”与“居住”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其所包含的“共享生活、合作居住”内涵与青年群体的居住需求与情感渴望完美契合,因而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随着租赁时代的到来,长租公寓行业在近几年得到迅猛的发展,其个性化的设计、具有居住氛围的社群交往,极大程度地满足青年租房群体的居住需求,受到青睐。但其暴风式的增长加之在无相关规范引导、无设计理论参照的情况下,导致空间品质良莠不齐,极大的影响了青年群体的租住体验。据此,笔者拟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并总结长租公寓的发展情况及空间特征。以成都市为例从空间功能要素的层面提出相应设计策略,并将其运用到实际方案设计中加以验证,试图寻求共享居住结合长租公寓的理论方法,以期对实际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本文的具体研究分为六个章节进行:第一章明确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以此完成对文章研究内容的初步思考。第二章结合长租公寓的现状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特点,通过引入共享居住模式相关理论,对在此模式下的长租公寓空间的构成要素、相关特征及影响因素做了详细的总结归纳,并由此为第三章的调研提供思路。第三章首先通过对青年群体的行为习惯及居住需求问卷调查,梳理出对共享空间和居住空间的需求程度;其次对成都市长租公寓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出现状问题:共享公共空间层面共享性不足和套内居住空间层面的集约性程度较低,并结合优秀案例从共享性和集约性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借鉴。第四章基于第三章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从共享公共空间的共享性设计和套内居住空间的集约性设计两个方面提出空间设计策略,并通过差异性分析,突出本文的研究价值。第五章将上述研究成果运用于成都市武侯区某地块的方案设计中,进行了实证分析。第六章归纳全文,总结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创新点以及文章内容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方梦函[3](2020)在《上海松江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空间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经济快速发展以来,青年一代的居住问题逐渐被重视起来。这一群体的居住问题越是在经济发展程度高的特大型城市,表现的就越加严重。以上海为例,在上海工作的外地青年人频繁更换居住场所、居住条件差、缺乏居住归属感。近几年从政策性的公共租赁住房到市场化的青年租赁社区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正在积极缓解上述现象。青年租赁社区从与传统住区形式无差别到逐渐开始在城市中以一种新形式的社区存在,体现在与传统住区不同的空间组织、功能配置和立面形式。其建设形式也从改扩建城市中废弃的办公楼商场到开始由开发商全新建设。但目前从空间层次角度探索青年租赁社区还处于探索阶段,社区空间层次单一,无法给青年人带来归属感与安全感,公共空间消极、过渡空间缺失、居住空间舒适性差。本文从空间层次的角度出发,通过重新分析青年社区各居住功能的私密性,对其拆解和组合,重新归纳“青年”社区层面的公共空间、半公共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将部分原本属于私人空间的功能开放共享,提出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的策略。本文研究对象为青年租赁社区,包括社区中开放共享的公共交往空间和私人独立的起居空间。全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的前期准备,第一章绪论主要叙述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即目前市场化的青年租赁社区仍处在发展初期,各方面的研究和实践还不足够,关于从空间层次对青年社区进行研究也尚不完备;第二部分为对象的背景研究,对青年租赁社区的研究背景和上海松江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这一实践项目的基本概况进行叙述;第三部为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其中第三章通过对上海青年群体居住需求与现状进行调研,发现青年人的居住需求和居住现状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第四章空间层次的模式调整及设计要点,从空间层次分析产生的问题原因和应对方法;第四部分为解决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及矛盾提出在设计上的解决策略。以上海松江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实践项目为例,并补充多个优秀案例和实地走访案例,从第五章的公共空间领域性设计、第六章的半公共·半私密空间的渗透性设计、第七章的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设计三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公共空间总结出明确边界、功能对应、适宜尺度、集体记忆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半公共·半私密空间总结出打开边界、形式和功能渗透、空间功能的匹配三个具体措施,以及私密空间精细化和适应性设计两方面具体措施。以上述三种措施在上海松江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这一实践项目中探索其可行性。
王鹏[4](2020)在《基于旧厂房改造的租赁公寓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第一章详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依据、社会背景及其应用价值。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已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集约使用土地来推动城市更新已成为我国城市化新的发展趋向。随着我国大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低效、落后的旧工厂已逐渐被淘汰或废弃,大量的旧厂房亟待寻找新的利用方式。为此,有关政府职能部门也制定了“三旧改造”、“工改租”等具体措施,大力提倡拓展旧厂房改造利用的发展路径。同时,由于珠三角地区经济活力和吸引力所致,大量人口聚集形成了租赁公寓的巨大市场需求,也迫切需要新的房源来缓解其供应不足现象。近年来,珠三角地区出现了一些利用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的案例,由于缺乏相关规范及监管,这一类公寓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改造不够完善而影响居住品质的问题。基于上述背景,如何利用快速、高效的改造方法,将某些旧厂房改造成为适宜青年人居住的租赁公寓,是一个具有广泛应用性前景的新课题,本文以旧厂房改造的租赁公寓为其研究对象,深入地探讨其一般设计策略及设计方法,试图为旧厂房改造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并期望能一定程度上补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第二章通过资料查阅国内外大量文献及案例调研,对青年租赁公寓租客心理、生理需求进行系统梳理,并且归纳总结居住单元及公共空间的设计需求,进而探讨了旧厂房改造成青年租赁公寓的可行性。第三章分析了旧工业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梳理出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通过对国内外部分案例的详细解读和实地调研,归纳了利用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案例的设计优缺点,并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提出了改进这一类租赁公寓设计方法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第四章讨论了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的政策适应性、外在选择因素及本体选择性因素等问题,详细列举了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必须具备的相关检测内容,提出了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的限制性条件。第五章讨论了利用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的技术层面问题,从项目设计目标框架、空间结构的构成、结构体系的处理、围护结构的设计、社区氛围的营造和公共空间设计等六个方面进行展开,从而探讨了利用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的一般设计方法及技术要点。笔者期望以上的相关研究能够为珠三角及其它国内城市的旧厂房改造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并对相关决策者和设计者及未来行业规范的标准化提供一定的借鉴价值。
王禹[5](2020)在《彼得·卒姆托空间和场所设计的现象学还原》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以来,现象学作为一种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哲学思潮,在建筑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经过诺伯格·舒尔茨和斯蒂文·霍尔等理论家和建筑师的研究实践,建筑现象学作为一门以现象学方法论为指导的科学出现并应用了到建筑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其中,瑞士建筑师彼得·卒姆托的设计实践中体现了一些现象学方法的特征。本文主要对“现象学思想和方法在建筑现象学中的体现”和“现象学思想和方法与卒姆托设计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这门从建筑自身出发的理论在现象学与建筑学相结合的演变中也引起了国内建筑领域的关注。建筑现象学作为现象学与建筑学这两个领域的联系桥,将现象学方法应用到了建筑的空间场所建构以及人的感知体验中。因此,必须从两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对现象学还原思想和方法追根溯源。特别是了解和分析三位哲学家胡塞尔、海德格尔以及梅洛·庞蒂的现象学方法。重点是研究胡塞尔现象学方法体系里的“现象学观察”“现象学描述”“现象学还原”“本质还原”“意向性”等内容。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建筑学领域中现象学方法的实践进行分析,结合建筑方案设计的特点总结出一套现象学指导和还原建筑设计步骤。另一方面,虽然卒姆托的设计不能以建筑现象学或者某种派别来界定,但是在他的“极少主义的践行”“地域化材料的应用”“现场环境场的观察”“冥想空间的打造”“建筑品质的追求”等理念中都体现出了现象学方法的一些特征。因此从建筑现象学的角度来解读卒姆托的空间和场所理念对现象学方法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而“现象学还原建筑设计步骤”也要与空间、场所理论融合,从而分解出“还原空间设计”和“还原场所设计”这两套设计流程。最后再利用这两个设计流程来分析卒姆托的空间建构和场所营造,以期实现卒姆托空间和场所设计的现象学还原。最后,通过对卒姆托空间和场所设计的现象学还原得到的结论是:在设计中,空间与场所是两个互为表里、同等重要的方面,都始于对项目背景的全面理解和场地周边环境和地域文化的观察描述。无论空间设计还是场所设计,“设计主题和立意”“从场所环境中‘还原’出设计元素”“建筑设计本质的体现与思考”是最基本和重要的三个目标。卒姆托的相关实践启示设计者的是:在方案和设计工作中,应并且注意观察和体会日常生活气息、文化气息并且将其内化为个人观察和反思的能力。而在推进方案的过程中还要发挥人的意识作用,将思考想象与草图模型相结合。从而提升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并使其在建筑设计中重现的能力。全文约9万字,图50幅,表22个
龙柳均[6](2020)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是新时代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积极探索和创新发展。随着高校后勤改革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学生社区成为集学生学习、生活和学校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特殊区域。新时代要求党的基层组织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是遵循党的建设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丰富高校党建工作内涵、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内涵梳理的基础上,以浙江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韶关学院、西安外事学院等四所高校为代表进行案例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基本明确以社区为载体拓宽学生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探索形成了“成立社区党工委”“建设党员工作站”“建立楼栋党支部”三类运行模式,内容上以学生党员发展培养、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为基础进行建设,并依托固定服务站、特色品牌活动、网络阵地等拓展工作载体,提供基础配备,相关做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存在整体统筹规划、组织管理体系、党建内涵建设、平台规划利用和人员配备保障等不足,因此改进及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要加强顶层设计,健全管理机制,配套基本运行制度,以分类积分管理制、责任清单制加强考评;突出内容建设,拓宽育人载体,进行个性化育人阵地、项目化活动开展、党建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大学生党员队伍、社区辅导员队伍、后勤服务队伍的三方联动建设,优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赵蕊[7](2020)在《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文中认为从大量纷繁复杂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当代建筑表皮的体化现象和趋势已十分明显。本文以体化建筑表皮为研究对象,搭建起一个对其现象发生阐释、内在构成逻辑、深层审美内核为主要体系的独立研究框架。并分别从本体的生态关联及组织逻辑视角,提出体化建筑表皮的内在机制;从创作者的审美意象及接受者的审美感知视角,构建出深化的审美理论。据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分析可见,高速更迭的信息时代下,广泛的信息共享及交互促进了多领域的科技进步。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显现着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以及人们对建筑表皮生态功能的需求和关注。复杂性科学、数字化构建、参数化生成等技术理论的辅佐,加剧了时代文化观念的嬗变,也引发人们对建筑表皮的媒介性、交互性、信息性等方面提出更多要求。这些共同赋予了体化建筑表皮充分的生存语境。以生态视域为建筑创作逻辑基础的时代导向下,生态属性关联是建筑表皮体化现象的内在动因,其本质亦是基于生态功能承载需求所衍生出的一种形式改变。在承载控制自身能耗、整合外部资源、改善周边环境等生态目的的驱动下,形式探索也反映了当前建筑创作对环境问题的思辨。同时,复杂的体化建筑表皮形态蕴含着内在的组织逻辑,本文将其拆解为三种全新的形式语言:强调层级配合的分层属性、强调拆解整合的体块属性、强调维度扩展的机理属性。多元化的组织方式印证了发生于当前建筑创作领域中的形式语言逻辑重构,打破了原有的平衡机制和秩序法则,重塑了以往人们对事物非单一化模式的审美认知。在此基础上,本文分别以创作者和接受者的视角,构建出体化建筑表皮的深化审美理论层级。当前,作为创作主体的建筑师信息涉猎广度不断增加,视角随之扩大,更多外部因素赋予了创作时审美意象生成的来源。它们显现出符号化提炼、加工的特质,且最终的形式表现受制于意象生成机制的影响。以意象美学为理论指引解读体化建筑表皮,实质上梳理了从诱发灵感到实体再现的过程,其内在反映出当前对人文主义精神内核及环境重塑性关注的本质。对于作为接受客体的大众,本文以感知美学为理论基础,分析阐释了该视角下对体化建筑表皮从感知呈现到触发记忆,再到引发关注转向的递进过程。大众的感知记忆及感知思考,解读了发生于当下的集体关注转向,人们愈发注重建筑表皮在媒介、交互、信息方面的属性和作用。因而,体化建筑表皮亦是时代审美趋向的物质载体,并扩展为以大众需求为基础,衍化、生成契合该需求的审美形式表现。它反映出当前人们对单一化形式的反叛,展现了对创新性和复杂化审美维度的认同。对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及审美感知研究,亦是对其自身价值及未来建筑表皮创作趋向的深入剖析和研究。
孙炜然[8](2020)在《高校公寓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以及工作开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现代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校对于公寓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管是公寓辅导员还是学生,都在积极探索打造多元公寓模式,实现公寓管理的有机互动。在高校公寓管理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沟通不畅、管理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通过学生和公寓辅导员之间的交流互动,打造立体化、多元化公寓管理模式,可以解决传统高校公寓管理存在的问题,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创新,提升学生的综合感知能力,进而为学生深入学习夯实基础。
薄宏涛[9](2019)在《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文中认为针对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这一热点课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业遗存更新实践发展的沿革及现状,分析中外不同法制环境、城市能级、转型动能等背景下呈现的更新实践之异同及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从跨学科的多维度研究视角,集成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领域主要策略并建构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的实施路线。通过横向更新策略集成与纵向技术实施路线梳理,清晰建构出中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所需要的“道”与“术”的全景认知。研究分析当今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的成因机制和解决要素,总结并集成出在工业遗存更新实践中八个维度的主要策略。顺承策略研究,以首钢工业园区更新工程实践为主要实证,阐述其更新选择的策略要点、解决的困难问题、及实施的全景流程,验证策略的落地性。对照国内遗存更新实践环节常见的问题,研究梳理了从宏观政策环境到中观评估设计再到微观实施运管的全流程线索,以前后关联、层层递进的关系阐述了工业遗存更新实施进程涉及的八个阶段的纵向技术流程,为更新实践能动者提供过程引导。结合我国工业遗存更新实践领域现状,对制度环境平台搭建、更新策略选择、产业及实施策略选择三方面主要问题提出了针对性解答思路,以期提供尽可能完善清晰、整体有效的实践指引。为寻求更加理性和恰当的更新方法建言献策。
陆垠[10](2019)在《二十世纪早期德国新客观主义建筑设计及其思想探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现代建筑开始摆脱传统的束缚,主动寻求对工业化的回应。此时的德国经历着急剧的转变,在很短的时间内,它完成了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过渡,社会关系和政治格局均发生了变化,同样对新建筑的需求也变得更加迫切。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作为德意志制造联盟创始人之一的穆特修斯开始寻求扩大建筑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的方式,以满足德国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需求。1922年是德国现代建筑发展史上风格变化的关键时期,随着一战的结束,作为战败国的德国遭遇了重大的经济和政治危机,陷入了住房短缺问题的影响。以陶特、格罗皮乌斯、恩斯特·梅和密斯为代表一批建筑师们开始着手解决住房问题,从而为自己定义新的社会角色。他们遵循着新客观主义的设计理念,拒绝将传统形式作为新建筑的外在形式,这不仅是外观上的摈弃,更多的是开始以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作为影响建筑形式的主要目标。新客观主义风格并没有延续一战前表现主义者所奉行的夸张化、具象式的建筑形式,而是寻求一种更加简洁、实用的特征,它成为了德意志制造联盟和包豪斯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主导思想,影响着许多后来的建筑大师们,推动了欧洲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发展。新客观主义思想可以被解读为两个层面共同作用的成果:外在的社会性与内在的思想观,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关联性与一致性。因此为了正确认识新客观主义在现代建筑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希望通过分析新客观主义建筑师们的思想和实践活动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来解读新客观主义的创作观与思想观,并通过对新客观主义较为详细的诠释,拓展现代建筑理论视野,以辩证、客观的态度分析其设计要素。明确新客观主义思想的发展与变化是由其所处时代的特异性、与表现主义思想的连续性,以及为明确的需求寻找清晰形式的设计观,这三种特征属性共同作用和引导的。尽管新客观主义在现在看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其自身属性是二十世纪早期德国社会环境下建筑师与现实社会相互协调的必然结果,即使已经失去存在的社会环境,但它们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将其中更有价值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与现代建筑一起延续下去。在最后,本文希望提供一个更好的理解这段建筑史的思路,将对新客观主义的诠释最将回归到一种观点:建筑本身的形式并不是现代建筑运动中用来明确其价值的最终途径,建筑形式的本源应源自建筑师对这个时代中人们的观念和需求的反馈。
二、学生公寓工作的定位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生公寓工作的定位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交往对高校学生成长发展起重要促进作用 |
1.1.2 高校学生公寓是学生进行交往的重要场所 |
1.1.3 现行标准下的高校学生公寓设计研究存在缺失 |
1.1.4 马克思交往理论对研究促进交往有重要指导意义 |
1.2 研究的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理论概述及研究现状 |
1.3.1 马克思交往理论概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范围及相关概念的界定 |
1.4.1 研究范围 |
1.4.2 高校学生宿舍与高校学生公寓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小结 |
第2章 马克思交往理论及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的解读 |
2.1 马克思交往理论 |
2.1.1 人与人交往的本质 |
2.1.2 人与人交往的形式 |
2.1.3 促进交往行为的本质 |
2.2 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 |
2.2.1 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的概念 |
2.2.2 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的组成 |
2.3 小结 |
第3章 我国高校学生公寓概况、北方部分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现状调研及学生问卷调查 |
3.1 我国高校学生公寓概况 |
3.1.1 发展概况 |
3.1.2 公寓特点 |
3.2 北方部分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现状调研 |
3.2.1 调研方法 |
3.2.2 调研目的 |
3.2.3 调研内容 |
3.3 北方部分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现状调研结果及分析 |
3.3.1 北京工业大学中蓝公寓 |
3.3.2 北京建筑大学西城校区学生公寓 |
3.3.3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朝阳校区学生公寓 |
3.3.4 学生公寓公共空间现存问题 |
3.3.5 高校学生在不同公共空间中的交往行为初步分类 |
3.4 北方部分高校学生问卷调查 |
3.4.1 问卷目的 |
3.4.2 问卷内容 |
3.4.3 问卷设计依据 |
3.4.4 问卷对象 |
3.4.5 问卷发放情况 |
3.5 问卷结果量化统计 |
3.5.1 高校学生对学生公寓公共空间的满意度调查 |
3.5.2 高校学生在学生公寓中的交往活动调查 |
3.5.3 高校学生在学生公寓不同公共空间中的交往行为调查 |
3.6 小结 |
第4章 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分类 |
4.1 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交往空间分类 |
4.1.1 感情型交往空间 |
4.1.2 共趣型交往空间 |
4.1.3 功利型交往空间 |
4.2 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分类 |
4.2.1 高校学生公寓内不同公共空间分析归类 |
4.2.2 公共空间归类基础上的公寓公共空间定位 |
4.3 小结 |
第5章 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交往空间设计原则 |
5.1 感情型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 |
5.1.1 空间适度共享原则 |
5.1.2 个性空间原则 |
5.2 共趣型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 |
5.2.1 空间多类型原则 |
5.2.2 开放空间原则 |
5.3 功利型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 |
5.3.1 空间人性化原则 |
5.3.2 自由空间原则 |
5.3.3 空间多层次原则 |
5.4 小结 |
第6章 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6.1 北方高校学生公寓感情型交往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6.1.1 促进感情型交往的寝室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6.1.2 保证感情型交往的交通空间设计策略 |
6.2 北方高校学生公寓共趣型交往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6.3 北方高校学生公寓功利型交往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6.3.1 满足功利型交往的楼层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6.3.2 满足功利性交往的门厅设计策略 |
6.3.3 服务空间及卫生清洁空间设计策略 |
6.4 小结 |
结语 |
附录 :高校学生问卷调查表 |
一.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满意度调查 |
二.高校学生在学生公寓内的交往行为调查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成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共享居住模式的兴起 |
1.1.2 长租公寓行业快速崛起 |
1.1.3 长租公寓的共享居住趋势 |
1.1.4 成都市的研究价值突出 |
1.2 研究对象、范围界定及相关概念释义 |
1.2.1 研究对象界定 |
1.2.2 研究范围界定 |
1.2.3 相关概念释义 |
1.3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与启示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分析 |
2.1 长租公寓基础研究 |
2.1.1 长租公寓发展历程 |
2.1.2 长租公寓发展趋势 |
2.2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要素研究 |
2.2.1 共享居住模式相关理论研究 |
2.2.2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构成要素 |
2.2.3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要素特征 |
2.2.4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影响因素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享居住模式下居住需求和租住现状调研 |
3.1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分析 |
3.1.1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理论研究 |
3.1.2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调研分析 |
3.2 成都市长租公寓实地调研分析 |
3.2.1 调研背景、目的与方法 |
3.2.2 调研对象与内容 |
3.2.3 长租公寓案例调研统计分析 |
3.2.4 调研结果总结与启示 |
3.3 国内外优秀案例借鉴分析 |
3.3.1 共享性设计层面 |
3.3.2 集约性设计层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设计策略 |
4.1 设计原则 |
4.1.1 交往性原则 |
4.1.2 适应性原则 |
4.1.3 经济性原则 |
4.1.4 舒适性原则 |
4.2 共享公共空间共享性设计策略 |
4.2.1 共享公共空间的整体共享层级 |
4.2.2 共享公共空间的典型共享方式 |
4.3 套内居住空间集约性设计策略 |
4.3.1 功能配置精准化 |
4.3.2 空间尺寸精细化 |
4.3.3 功能布局复合化 |
4.4 相关设计策略差异性分析 |
4.4.1 共享公共空间层面 |
4.4.2 套内居住空间层面 |
4.4.3 地域性层面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设计应用 |
5.1 项目概况 |
5.1.1 区位背景 |
5.1.2 项目环境 |
5.1.3 设计目标 |
5.1.4 设计解析 |
5.2 设计应用 |
5.2.1 共享公共空间共享性设计应用 |
5.2.2 套内居住空间集约性设计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问卷调查表 青年群体生活行为及居住需求调查问卷 |
附录2:调研案例相关资料汇总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3)上海松江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 |
1.3.1 租赁住宅 |
1.3.2 住区与社区 |
1.3.3 空间层次 |
1.4 研究的对象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结构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上海松江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项目概况 |
2.1 研究背景 |
2.1.1 社会背景:青年群体居住归属感的缺失 |
2.1.2 政策背景:国家颁布多项政策条例支持租房市场 |
2.1.3 规范背景:目前青年租赁住宅的规范尚不成熟 |
2.1.4 项目背景:为产业园青年群体提供居住空间 |
2.2 新桥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的制约条件 |
2.2.1 周边配套不便利 |
2.2.2 严控建设成本 |
2.2.3 严苛的规划控制条件 |
2.3 新桥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的运营概况 |
2.3.1 本案的运营方式——有巢公寓 |
2.3.2 特定的运营方式及其对设计的影响 |
2.4 新桥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的方案概念缘起 |
2.4.1 从城市角度出发 |
2.4.2 从居住功能整合角度出发 |
2.5 新桥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的最终方案 |
2.6 新桥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的设计要求 |
2.7 新桥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待解决的问题 |
2.7.1 通过合理的空间组织提升居住归属感 |
2.7.2 基于青年群体的需求创造舒适的居住空间 |
2.7.3 极小户型的适应性设计 |
2.7.4 社区公共服务类空间的必要功能和其适应空间探索 |
2.8 本章小结 |
3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及青年租赁社区实例现状研究 |
3.1 青年群居住需求分析 |
3.2 调查研究准备 |
3.2.1 调研目的 |
3.2.2 调研方法 |
3.2.3 调研地点 |
3.2.4 问卷调研对象 |
3.2.5 问卷设计 |
3.3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的问卷调研及分析 |
3.3.1 受访及基本情况 |
3.3.2 青年群体居住社区的满意度 |
3.3.3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分析 |
3.3.4 青年群体居住需求总结 |
3.3.5 小结 |
3.4 青年租赁社区实地调研基本情况 |
3.4.1 闵行辛庄疏影路青年社区 |
3.4.2 上海西站泊寓 |
3.4.3 安亭新镇泊寓 |
3.5 实地调研结果的对比与分析 |
3.5.1 公共活动空间使用度分析 |
3.5.2 功能配置情况 |
3.5.3 调研现象分类归因 |
3.5.4 青年租赁社区的现状与问题 |
3.5.5 小结 |
3.6 青年租赁社区的基本设计要求 |
3.7 调研结果对设计的启示 |
3.7.1 丰富社区的空间层次 |
3.7.2 明确服务功能属性并合理组织 |
3.7.3 设计应根据青年人真实需求 |
3.8 本章小结 |
4 青年社区的空间层次模式与设计要点 |
4.1 青年社区空间层次划分模式 |
4.2 青年社区的居住功能的解构重组 |
4.3 社区空间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
4.3.1 社区空间层次单一 |
4.3.2 公共空间辨识度低 |
4.3.3 公共空间实用性差 |
4.3.4 居住空间舒适性差 |
4.4 青年社区空间设计中的难点与应对 |
4.4.1 设计条件与设计实操之间的矛盾 |
4.4.2 公共空间失活与人的社会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
4.4.3 缺失的过渡空间与交往需求之间的矛盾 |
4.4.4 极限居住空间与居住需求之间的矛盾 |
4.5 社区空间层次的设计策略 |
4.6 青年社区公共空间的领域性塑造 |
4.6.1 领域性与领域 |
4.6.2 领域性塑造的意义 |
4.6.3 公共空间的领域性塑造设计原则 |
4.7 青年社区半公共·半私密过渡空间渗透性塑造 |
4.7.1 过渡空间的意义及形成 |
4.7.2 过渡空间的重要性 |
4.7.3 过渡空间的渗透性塑造设计原则 |
4.8 青年社区的居住空间的舒适性设计 |
4.8.1 居住空间舒适性的重要性 |
4.8.2 舒适性设计原则 |
4.9 本章小结 |
5 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的公共空间领域性塑造 |
5.1 青年社区公共空间的领域性塑造策略 |
5.1.1 有界性——明确的边界 |
5.1.2 功能性——特定的功能和服务对象 |
5.1.3 舒适性——适宜的尺度 |
5.1.4 可识别性——塑造集体记忆 |
5.2 其他的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
5.2.1 丹麦“8”字住宅 |
5.2.2 首尔江南公共住宅 |
5.3 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的公共空间设计分析 |
5.3.1 规划布局——围合庭院 |
5.3.2 建筑形态——退台取舍 |
5.3.3 建筑立面——韵律感设计 |
5.3.4 复合功能——公共活动及门户服务空间 |
5.4 本章小结 |
6 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半公共·半私密的渗透性过渡空间的塑造 |
6.1 青年租赁社区半公共·半私密的过渡空间的渗透性塑造策略 |
6.1.1 通透性——打开空间边界 |
6.1.2 连续性——形式及功能的渗透 |
6.1.3 交往性——空间与功能的匹配 |
6.2 其他案例过渡空间设计 |
6.2.1 吉林松花湖新青年公社 |
6.2.2 南丹麦大学新学生公寓 |
6.2.3 Open退台方院 |
6.3 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的过渡空间设计分析 |
6.3.1 架空层设计——透而有隔 |
6.3.2 交通空间设计——开敞通透 |
6.3.3 共享厨房设计——促进交往 |
6.3.4 小结 |
6.4 本章小结 |
7 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居住空间的舒适性塑造 |
7.1 青年社区居住空间舒适性塑造策略 |
7.1.1 套内空间精细化设计 |
7.1.2 套型适应性设计 |
7.2 其他案例的的居住空间设计分析 |
7.2.1 龙南佳苑套型实践性设计 |
7.2.2 上海领寓华侨城二期店的户型分析 |
7.3 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居住空间设计分析 |
7.3.1 精细化设计——三种户型 |
7.3.2 户型的适应性应对方法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
8.1.1 不同空间层次的营造策略 |
8.1.2 实践项目的应用及验证 |
8.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录 |
图录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一 :网络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实地调研问卷 |
附录三 :项目现场情况 |
致谢 |
(4)基于旧厂房改造的租赁公寓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需求背景 |
1.1.3 时代背景 |
1.1.4 技术背景 |
1.2 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及相关界定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进展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旧厂房改造的租赁公寓可行性研究 |
2.1 法律保护及价值分析 |
2.1.1 国内外相关的法律保护 |
2.1.2 经济价值与历史价值 |
2.2 旧厂房改造的原则 |
2.2.1 尊重的原则 |
2.2.2 匹配原则 |
2.2.3 共生原则 |
2.3 租赁公寓租客群体特征研究 |
2.3.1 青年租客的生活态度 |
2.3.2 青年租客待人处事 |
2.3.3 青年租客群体的自我认知 |
2.4 租赁公寓居住空间使用需求 |
2.4.1 卧室 |
2.4.2 起居 |
2.4.3 厨房和卫生间空间 |
2.5 租赁公寓公共空间使用需求 |
2.5.1 休闲交流 |
2.5.2 文化学习 |
2.5.3 娱乐健身 |
2.5.4 多功能活动空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旧厂房改造的租赁公寓实例研究 |
3.1 发展历程概述 |
3.2 租赁公寓开发模式分析 |
3.2.1 集中式模式 |
3.2.2 分散式模式 |
3.2.3 集中式和分散式发展的优劣 |
3.3 国内外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的典型案例调研 |
3.3.1 调研计划制定 |
3.3.2 国外典型案例调研 |
3.3.3 国内典型案例分析 |
3.3.4 社区活力调研 |
3.4 田野调研 |
3.4.1 广州地区租赁公寓调研分析 |
3.4.2 问卷调查 |
3.5 田野调研总结 |
3.5.1 套型定位与指向 |
3.5.2 平面设计合理性 |
3.5.3 公共空间配比及配置 |
3.5.4 社区活力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的适应性分析 |
4.1 政策适应性 |
4.1.1 三旧改造 |
4.1.2 工改租 |
4.2 空间环境因素分析 |
4.2.1 用地性质及区位 |
4.2.2 人文及自然环境 |
4.3 本体选择因素分析 |
4.3.1 规模及结构因素 |
4.3.2 结构空间适应性评价 |
4.3.3 空间因素 |
4.3.4 建筑质量因素 |
4.4 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的积极因素 |
4.4.1 改造对象的选择性 |
4.4.2 旧厂房再利用的途径 |
4.5 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的制约因素 |
4.5.1 建筑质量 |
4.5.2 政策指引 |
4.5.3 政策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旧厂房改造为租赁公寓的设计策略研究 |
5.1 设计目标及框架 |
5.1.1 设计目标 |
5.1.2 设计框架 |
5.2 内部空间设计要点 |
5.2.1 居住模块设计 |
5.2.2 公共空间设计 |
5.2.3 社区氛围营造 |
5.3 内部结构设计 |
5.3.1 结构安全性鉴定及加固原则 |
5.3.2 结构保留与加固 |
5.3.3 新旧结构重组 |
5.3.4 结构拆除与重建 |
5.4 外围护结构设计 |
5.4.1 外立面设计倾向 |
5.4.2 屋顶设计与改造 |
5.4.3 围护结构热工性能 |
5.5 绿色技术手段 |
5.5.1 自然采光 |
5.5.2 自然通风 |
5.5.3 垂直绿化 |
5.5.4 废旧材料回用 |
5.6 外部空间设计 |
5.6.1 外部空间的内容及影响因素 |
5.6.2 外部空间配置的一般性要求及构成 |
5.6.3 外部空间优化设计要点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1.主要结论 |
2.不足与局限 |
参考文献 |
附录A 青年群体租房居住习惯及需求调研问卷 |
附录B 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 |
致谢 |
(5)彼得·卒姆托空间和场所设计的现象学还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关于建筑现象学 |
1.2.2 关于彼得·卒姆托 |
1.2.3 现象学还原法 |
1.2.4 对相关研究的总结 |
1.3 研究内容和核心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核心概念界定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对现象学与建筑现象学的理论认知 |
2.1 现象学与建筑学的关系 |
2.1.1 从现象学到场所现象学、知觉现象学 |
2.1.2 现象学对建筑学的方法论指导 |
2.2 “现象学还原”及其方法 |
2.2.1 现象学方法的理论渊源 |
2.2.2 现象学还原方法的解读 |
2.2.3 现象学的本质还原与意识的作用 |
2.2.4 建筑现象学“还原”方法的来源 |
2.2.5 现象学“还原”建筑的设计步骤 |
2.3 小结 |
3.卒姆托的空间营造与场所建构 |
3.1 基于现象学的场所和空间理念 |
3.1.1 现象学中的空间演变 |
3.1.2 建筑现象学与卒姆托的空间 |
3.1.3 “还原”视角下的空间设计 |
3.1.4 现象学中的场所观念 |
3.1.5 建筑现象学与卒姆托的场所 |
3.1.6 “还原”视角下的场所 |
3.2 “还原”卒姆托的空间营造 |
3.2.1 创作背景 |
3.2.2 卒姆托浴场和住宅类建筑的空间设计 |
3.2.3 卒姆托展览类和教堂建筑的空间设计 |
3.3 “还原”卒姆托的场所建构 |
3.3.1 创作背景 |
3.3.2 卒姆托浴场和住宅类建筑的场所设计 |
3.3.3 卒姆托展览类和教堂建筑的场所设计 |
3.4 小结 |
4.总结 |
4.1 结论 |
4.2 创新与不足 |
4.2.1 创新 |
4.2.2 不足 |
4.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致谢 |
(6)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的内涵 |
2.1.1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界定 |
2.1.2 学生社区的界定 |
2.1.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内涵 |
2.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理论依据 |
2.2.1 习近平关于高校党建思想的重要论述 |
2.2.2 关于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理论要求 |
2.2.3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3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实践价值 |
2.3.1 它是丰富高校党建工作内涵的重要途径 |
2.3.2 它是推进基层学生党组织建设的现实要求 |
2.3.3 它是强化党员教育培养与发展的实践手段 |
2.3.4 它是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切实需求 |
第三章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
3.1.1 明确以社区为载体拓宽学生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 |
3.1.2 探索形成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三类运行机制模式 |
3.1.3 完善以学生日常党建工作为基础的工作内容建设 |
3.1.4 依托阵地建设和品牌活动持续拓展党建工作载体 |
3.1.5 提供基础配备进行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条件保障 |
3.2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3.2.1 整体统筹规划不足,影响组织合力发挥 |
3.2.2 组织管理的不完善,导致实际运行零散 |
3.2.3 主题教育强度不足,影响党建内涵突出 |
3.2.4 平台规划利用不强,影响活动发展传播 |
3.2.5 人员配备保障不足,影响全员育人效果 |
第四章 改进和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的路径 |
4.1 加强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顶层设计 |
4.1.1 提高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重要性的认识 |
4.1.2 明确以党建工作为龙头进行统一规划 |
4.1.3 理顺社区内党建工作和院系党建的关系 |
4.2 健全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管理机制 |
4.2.1 科学定位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运行机制 |
4.2.2 规范学生党员社区工作的培养监督机制 |
4.2.3 建立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考核评估体系 |
4.3 丰富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内容建设 |
4.3.1 以党建理论为辐射强化主流思想引领 |
4.3.2 与社区文化资源相结合丰富党建内涵 |
4.4 拓宽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育人载体 |
4.4.1 以大数据为依托设计个性化育人阵地 |
4.4.2 以项目化运作方式设计开展特色活动 |
4.4.3 以党建内容为核心开发网络信息化平台 |
4.5 优化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队伍建设 |
4.5.1 发挥大学生党员队伍主体性作用 |
4.5.2 加大社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 |
4.5.3 发挥后勤服务队伍育人辅助体功能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7)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现状综述 |
1.2.1 关于建筑表皮的研究现状 |
1.2.2 建筑美学及相关美学理论 |
1.3 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相关概念界定 |
1.3.4 论文框架 |
第2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理论建构 |
2.1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演进趋向 |
2.1.1 地位从属阶段 |
2.1.2 自我独立阶段 |
2.1.3 主动表达阶段 |
2.2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存语境 |
2.2.1 主动式生态观的介入 |
2.2.2 媒介价值观的转向 |
2.2.3 非线性科学观的加持 |
2.3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理论 |
2.3.1 生态美学 |
2.3.2 构成美学 |
2.3.3 意象美学 |
2.3.4 感知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关联 |
3.1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策略拆解 |
3.1.1 针对性功能策略 |
3.1.2 复合性功能策略 |
3.2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叙事语言 |
3.2.1 仿生叙事语言 |
3.2.2 自然叙事语言 |
3.2.3 可持续叙事语言 |
3.3 体化建筑表皮的生态构建原则 |
3.3.1 适应性原则 |
3.3.2 高效原则 |
3.3.3 生态审美原则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组织逻辑 |
4.1 体化建筑表皮的形式语言 |
4.1.1 分层构建 |
4.1.2 体块穿插 |
4.1.3 肌理塑造 |
4.2 体化建筑表皮的平衡机制 |
4.2.1 构成元素的组织平衡 |
4.2.2 形态的动势平衡 |
4.2.3 光影的情感平衡 |
4.3 体化建筑表皮的秩序建立 |
4.3.1 中心消隐秩序 |
4.3.2 逆抽象秩序 |
4.3.3 无序的有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意象 |
5.1 审美意象的灵感诱发 |
5.1.1 人文为根 |
5.1.2 艺术为邻 |
5.1.3 自然为居 |
5.2 审美意象的符号转换 |
5.2.1 源自生活的物象对照 |
5.2.2 源自联想的隐喻创造 |
5.2.3 源自族群的认知轮廓 |
5.3 审美意象的生成机制 |
5.3.1 相似性机制 |
5.3.2 聚合性机制 |
5.3.3 延续性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体化建筑表皮的审美感知 |
6.1 审美感知系统的拓展 |
6.1.1 改变知觉单一结构 |
6.1.2 打破表意直白属性 |
6.1.3 拓展视角转换机制 |
6.2 审美感知记忆的触发 |
6.2.1 强调差异化凸显 |
6.2.2 注重认知度逆转 |
6.2.3 实现动态性转换 |
6.3 审美感知关注的转向 |
6.3.1 关注信息和影像 |
6.3.2 强化交流和互动 |
6.3.3 参与消费和娱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高校公寓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以及工作开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一、高校公寓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
二、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面临的新特点 |
(一)高校学生思想日益多元 |
(二)网络信息产生广泛影响 |
(三)公寓管理要求日益提升 |
三、高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 |
(二)管理效能有待提升 |
(三)公寓管理缺乏创新手段 |
四、高校公寓辅导员工作开展研究策略 |
(一)公寓辅导员要探索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 |
(二)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公寓管理 |
(三)在公寓管理中要尊重学生多元需求 |
(四)公寓管理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脉络 |
五、结语 |
(9)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缘起 |
1.2 研究背景 |
1.2.1 我国城市化发展 |
1.2.2 我国城市更新发展 |
1.2.3 工业遗存更新的必要性 |
1.3 研究概念界定 |
1.3.1 城市更新 |
1.3.2 工业遗存 |
1.3.3 工业遗存更新 |
1.4 研究范围、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范围界定 |
1.4.2 研究目的 |
1.4.3 研究意义 |
1.5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1.6 研究的未尽事宜 |
1.6.1 研究对象的时空局限性 |
1.6.2 更新实践案例的局限性 |
1.6.3 研究方法手段的局限性 |
第2章 国内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 |
2.1 工业革命推动的城市化进程与更新 |
2.2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2.1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2.2 国外工业遗存相关法规政策 |
2.2.3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2.4 国外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2.4.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2.4.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 |
2.2.4.3 城市复兴 |
2.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发展与实践 |
2.3.1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研究综述 |
2.3.2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发展脉络 |
2.3.2.1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探索阶段(1995-2005) |
2.3.2.2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发展阶段(2006-2015) |
2.3.2.3 中国工业遗存更新的繁荣阶段(2016年至今) |
2.3.3 国内工业遗存更新实践 |
2.3.3.1 静态保护和博物馆式更新 |
2.3.3.2 适应更新与有机更新并存 |
2.3.3.3 从有机更新迈向城市复兴 |
2.4 小结 |
第3章 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
3.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3.1.1 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3.1.2 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3.1.2.1 特征数据采集 |
3.1.2.2 详尽掌握资料 |
3.1.2.3 充分踏勘基地 |
3.1.2.4 精细测绘现状 |
3.1.2.5 准确鉴定结构 |
3.2 工业遗存更新的引擎 |
3.2.1 工业遗存的空间生产模式转型 |
3.2.2 工业遗存更新的差异化引擎 |
3.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工业遗存更新 |
3.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工业遗存 |
3.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再生 |
3.3.1 城市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1.1 都市针灸,点状更新 |
3.3.1.2 都市链接,线状更新 |
3.3.1.3 都市织补,面状更新 |
3.3.2 单体尺度下的空间再生 |
3.3.2.1 缝合与叠置 |
3.3.2.2 内置与包络 |
3.3.2.3 并置与对偶 |
3.3.2.4 嵌固与植入 |
3.3.2.5 封存与再现 |
3.4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公共性再造 |
3.4.1 工业遗存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的关系 |
3.4.2 工业遗存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3.4.3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结构邻里化 |
3.4.4 工业遗存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3.4.5 工业遗存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3.5 工业遗存更新的产业活化 |
3.5.1 产业活化的“工业+”模式 |
3.5.1.1 产业升级还是植入 |
3.5.1.2 智力储备和政策支持 |
3.5.1.3 产业孵化的平台建设 |
3.5.2 产业活化的“文化+”模式 |
3.5.2.1 以传统历史文化为锚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3.5.2.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3.5.3 产业活化的“产业+”模式 |
3.5.3.1 原发性升级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2 渐进迭代的传统产业模式 |
3.5.3.3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3.6 工业遗存更新的社会融合 |
3.6.1 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的产居共同体 |
3.6.2 工业遗存更新的再城市化进程 |
3.6.3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正义修复 |
3.7 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发展 |
3.7.1 工业遗存更新的生态可持续 |
3.7.2 工业遗存更新的空间可持续 |
3.7.2.1 保持空间风貌 |
3.7.2.2 优化基础设施 |
3.7.2.3 制定适宜目标 |
3.7.3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可持续 |
3.8 工业遗存更新的法律制度环境 |
3.8.1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法律制度环境构建 |
3.8.2 工业遗存更新制度的指向性实践推动 |
3.8.3 工业遗存更新中的相关制度环境创新 |
3.9 小结 |
第4章 以北京首钢园区更新为典型代表的策略实证 |
4.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与信息采集 |
4.1.1 首钢工业遗存价值评估 |
4.1.1.1 历史价值(历史代表性、历史重要性) |
4.1.1.2 社会价值(城市综合贡献、文化情感认同) |
4.1.1.3 工艺价值(技术先进性、工艺完整性) |
4.1.1.4 艺术价值(厂区保存状况、建构筑物特征) |
4.1.1.5 实用价值(空间保持状态、再利用可行性) |
4.1.1.6 溢出价值(景观交通条件、级差地价状态) |
4.1.2 首钢工业遗存信息采集 |
4.1.2.1 特征信息采集 |
4.1.2.2 详尽掌握资料 |
4.1.2.3 充分踏勘基地 |
4.1.2.4 精细测绘现状 |
4.1.2.5 准确鉴定结构 |
4.2 首钢园区的更新引擎 |
4.2.1 首钢园区的空间生产模式 |
4.2.1.1 北京城市化及差异化城市过程 |
4.2.1.2 首钢园区空间生产模式变迁 |
4.2.2 首钢园区更新引擎的选择 |
4.2.2.1 以大事件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2 以文化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2.2.3 以邻里为导向的首钢园区更新引擎 |
4.3 首钢园区空间再生策略 |
4.3.1 城市尺度下的园区空间再生 |
4.3.1.1 都市针灸,局部点状更新 |
4.3.1.2 都市链接,区域跳跃式更新 |
4.3.1.3 都市织补,面状区域更新 |
4.3.2 单体尺度下的建筑空间再生 |
4.3.2.1 缝合与叠置(水平织补和垂直织补) |
4.3.2.2 内嵌与包络(结构加固和风貌保持) |
4.3.2.3 并置与对偶(新旧并置和新旧对比) |
4.3.2.4 嵌固与植入(局部加建和地下更新) |
4.3.2.5 封存与再现(面层涂装和旧材保持) |
4.3.2.6 利用与统筹(遗存利用和设备综合) |
4.4 首钢园区的公共性再造 |
4.4.1 首钢园区更新与城市空间转型关系 |
4.4.2 首钢园区更新的区域空间开放化 |
4.4.3 首钢园区更新的空间结构邻里化 |
4.4.4 首钢园区更新的公共空间公平化 |
4.4.5 首钢园区更新的城市记忆空间化 |
4.5 首钢园区更新产业活化 |
4.5.1 城市能级与产业活化的关系 |
4.5.2 首钢业态再生的“工业+”模式 |
4.5.2.1 首钢产业活化的城市背景 |
4.5.2.2 首钢的“钢铁”产业升级 |
4.5.2.3 首钢的“非钢”产业升级 |
4.5.3 首钢业态再生的“文化+”模式 |
4.5.3.1 以传统文化为锚固点的产业活化模式 |
4.5.3.2 以符号文化嫁接为手段的产业复制模式 |
4.5.4 首钢业态再生的“产业+”模式 |
4.5.4.1 原发性植入的传统产业模式 |
4.5.4.2 颠覆传统地缘经济的新产业模式 |
4.6 首钢园区更新的社会融合 |
4.6.1 首钢园区的“产居共同体”瓦解 |
4.6.2 首钢园区的“再城市化”进程 |
4.6.3 首钢园区的“空间正义”修复 |
4.7 首钢园区工业遗存更新的可持续性 |
4.7.1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生态可持续 |
4.7.1.1 首钢园区生态策略 |
4.7.1.2 首钢园区生态系统 |
4.7.1.3 首钢园区污染治理 |
4.7.1.4 首钢能源综合利用 |
4.7.2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空间可持续 |
4.7.2.1 保持园区工业特色风貌 |
4.7.2.2 保持园区景观开放特征 |
4.7.2.3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系统 |
4.7.3 首钢遗存更新中的经济可持续 |
4.8 首钢园区更新的规划与政策环境 |
4.8.1 首钢转型更新的多维度诉求 |
4.8.2 首钢转型更新的重要政策依据 |
4.8.3 首钢转型更新的制度环境创新 |
4.8.4 首钢转型更新的规划实现路线 |
4.9 小结 |
第5章 建构中国工业遗存更新技术路线 |
5.1 工业遗存更新的土地获取 |
5.1.1 政府主导推进一级开发 |
5.1.2 政企合作推进一二联动 |
5.1.3 企业自主区域统筹升级 |
5.1.4 不同模式存在的问题 |
5.2 工业遗存更新的政策支持 |
5.2.1 契合国家政策导向 |
5.2.2 契合地方政策导向 |
5.2.3 契合城市公共诉求 |
5.3 工业遗存更新的价值评定 |
5.3.1 上位风貌保护规划 |
5.3.2 相关专家论证评定 |
5.3.3 企业自荐遗存名录 |
5.4 工业遗存更新的经济评估 |
5.4.1 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2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自持土地经济评估 |
5.4.3 不改变土地性质的出租土地经济评估 |
5.5 工业遗存更新的规划调整 |
5.5.1 明确城市设计优先 |
5.5.2 设定城市更新单元 |
5.5.3 推进综合交通评估 |
5.5.4 确认土地用地性质 |
5.5.5 明确上位规划边界 |
5.5.6 开展更新城市设计 |
5.5.7 落实控制规划调整 |
5.6 工业遗存更新的操作主体 |
5.6.1 主体与过程的关系 |
5.6.2 兼容经营与公众参与 |
5.7 工业遗存更新的设计进程 |
5.7.1 梳理上位条件 |
5.7.2 编制建设方案 |
5.7.3 推进更新产策 |
5.8 工业遗存更新的实施运管 |
5.8.1 操作资金构成 |
5.8.2 运管团队构成 |
5.8.3 工作机制创建 |
5.9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1.1 建立适当的制度与环境平台 |
6.1.1.1 加快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 |
6.1.1.2 统筹工业遗存价值评定机构标准 |
6.1.1.3 建立工业遗存弹性再利用评定机制 |
6.1.1.4 逐步转变土地治理模式和政策 |
6.1.1.5 搭建跨部门协同的管控治理平台 |
6.1.1.6 建构适用存量更新的规划审批模式 |
6.1.2 选择适当的工业遗存更新模式 |
6.1.2.1 选择技术经济和艺术适合的更新手段 |
6.1.2.2 鼓励公共空间及场所精神的再造 |
6.1.2.3 建立全面的可持续观 |
6.1.3 选择适当的产业及实施策略 |
6.1.3.1 探索匹配城市能级的更新之路 |
6.1.3.2 寻求恰当的引导产业 |
6.1.3.3 建构再城市化的融合之路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梳理并集成基于城市过程的多维度协同的工业遗存更新策略 |
6.2.2 梳理基于中国国情的全流程工业遗存更新的技术路线 |
6.3 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及成果 |
(10)二十世纪早期德国新客观主义建筑设计及其思想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2 研究对象与范围 |
0.2.1 研究对象 |
0.2.2 研究范围 |
0.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3.1 研究目的 |
0.3.2 研究意义 |
0.4 相关研究综述 |
0.4.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0.4.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0.4.3 存在问题与研究预期 |
0.5 研究方法及策略 |
0.5.1 研究方法 |
0.5.2 研究策略 |
第1章 新客观主义及其关联性研究 |
1.1 新客观主义的概念解析 |
1.1.1 艺术视角下的新客观主义 |
1.1.2 建筑视角下的新客观主义 |
1.2 战后艺术家对新客观主义的探索 |
1.2.1 绘画领域中的新客观主义 |
1.2.2 摄影领域中的新客观主义 |
1.3 与新客观主义相关的哲学思想 |
1.3.1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论 |
1.3.2 本雅明的寓言论 |
1.4 阿道夫·贝恩对新客观主义的诠释 |
1.4.1 建筑层面 |
1.4.2 哲学层面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新建筑与新社会:一场建筑风格的革命 |
2.1 德国新建筑风格的早期探索 |
2.1.1 穆特修斯与新风格 |
2.1.2 客观性思想的萌芽 |
2.1.3 标准化与个性化之争 |
2.2 表现主义:一场乌托邦式的社会构想 |
2.2.1 表现主义的出现 |
2.2.2 水晶的梦幻:陶特的表现主义 |
2.2.3 动态与功能:门德尔松的表现主义 |
2.2.4 转型:从表现主义到新客观主义 |
2.3 包豪斯:新客观主义的转型与发展 |
2.3.1 包豪斯早期的表现主义思想 |
2.3.2 包豪斯思想的客观性转变 |
2.3.3 新客观主义时期的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 |
2.3.4 新客观主义的影响与批判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最低限度住宅:住房危机下的标准化生活空间 |
3.1 法兰克福住房改革 |
3.1.1 欧洲住房危机 |
3.1.2 德国住房改革的早期探索 |
3.1.3 恩斯特·梅主导的法兰克福住房改革 |
3.1.4 威斯特豪森住区 |
3.2 最低限度住宅的演变 |
3.2.1 早期的工人住宅 |
3.2.2 十九世纪的公寓建筑 |
3.2.3 最低限度住宅的概念 |
3.2.4 最低限度住宅与法兰克福 |
3.3 最低限度住宅的演变和布局模式研究 |
3.3.1 大中型公寓的布局模式演变 |
3.3.2 小型公寓功能空间的弱化 |
3.3.3 极简化的建筑结构和室内家具 |
3.4 最低限度住宅与CIAM |
3.4.1 建筑标准化 |
3.4.2 最低限度的最佳标准 |
3.4.3 低、中、高层住宅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魏森霍夫国际住宅展:新客观主义的国际宣言 |
4.1 魏森霍夫住宅展的背景与准备 |
4.1.1 德意志联盟与密斯·凡德罗 |
4.1.2 住宅展主题的探索:合理化与标准化 |
4.1.3 对建筑师的选择 |
4.1.4 场地的选择与设计 |
4.2 对低层独立式住宅的思考 |
4.2.1 格罗皮乌斯:标准化的模块组合 |
4.2.2 理查·多克:诗意的新客观性 |
4.3 对多层联排式住宅的思考 |
4.3.1 J.J.P.奥德:空间、节奏与精度 |
4.3.2 马特·斯塔姆:结构美学下的简约主义 |
4.4 对多层公寓式住宅的思考 |
4.4.1 密斯·凡德罗:规律的形态与灵活的空间 |
4.4.2 彼得·贝伦斯:为生活寻求阳光与健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对新客观主义建筑的再思考 |
5.1 时代特异性下的新风格 |
5.2 对穆特修斯客观性思想的辩证性批判 |
5.3 表现主义与新客观主义的连续性解读 |
5.4 求同:需求引导形式 |
5.5 局限性与转变 |
5.5.1 局限性:形式的不确定性和对个性精神的压抑 |
5.5.2 转变:两种不同的方向 |
第6章 结语 |
6.1 论文的研究成果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论文的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学生公寓工作的定位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北方高校学生公寓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 郭玥.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2020(01)
- [2]共享居住模式下长租公寓空间设计研究 ——以成都市为例[D]. 张乐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7)
- [3]上海松江有巢公寓G60科创中心社区空间设计研究[D]. 方梦函.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旧厂房改造的租赁公寓设计方法研究[D]. 王鹏. 广州大学, 2020(02)
- [5]彼得·卒姆托空间和场所设计的现象学还原[D]. 王禹. 南京工业大学, 2020(11)
- [6]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社区研究[D]. 龙柳均.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7]当代体化建筑表皮审美研究[D]. 赵蕊.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01)
- [8]高校公寓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以及工作开展研究[J]. 孙炜然. 理论观察, 2020(01)
- [9]存量时代下工业遗存更新策略研究 ——以北京首钢园区为例[D]. 薄宏涛. 东南大学, 2019(01)
- [10]二十世纪早期德国新客观主义建筑设计及其思想探究[D]. 陆垠. 东南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