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冻对植物的伤害

霜冻对植物的伤害

一、霜冻对植物的危害(论文文献综述)

刘兆宇[1](2020)在《宁夏灌区桃树花期和幼果期抗寒性与防霜技术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桃树花期和幼果期遭受霜冻的风险增大。本研究以宁夏灌区主栽桃品种为试材,开展低温胁迫下桃花器官与幼果抗寒性试验研究,同时评估了桃树花期物理防霜、化学防霜效果,为提升桃树霜冻监测预警水平,提高桃园防霜能力提供科学支撑。主要结果如下:1.随温度下降桃花器官和幼果电解质渗漏率变化呈现为慢—快—慢规律,整体变化曲线为“S”型,且幼果电解质渗透率显着增加时温度高于桃花器官。采用电导法配以Logistic方程拟合,得出桃花器官和幼果的半致死温度为-4.08℃和-3.05℃。2.随温度下降桃花器官和幼果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桃花器官和幼果POD活性到达峰值时温度一致,桃花器官SOD、CAT活性到达峰值时温度较幼果低。3.随温度下降桃花器官、幼果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桃花器官、幼果均能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来抵御低温冻害,降温前期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在抵御低温中起主要作用,后期主要通过提高可溶性糖含量抵御低温冻害。桃花器官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到达峰值时温度较幼果低。4.低温胁迫会造成桃花器官和幼果膜透性增加。随温度下降,桃花器官、幼果的MDA含量呈现慢—快—慢增长特点,幼果MDA含量显着增加时较桃花器官温度高、程度大。5.喷施化学防霜试剂可有效抵御桃树花期霜冻,试验通过喷施“碧护”、“天达2116”和“植符”三种防霜试剂。测定生理指标并结合隶属函数法对三种防霜剂防御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防霜效果为“天达2116”>“碧护”>“植符”。6.熏烟防霜对提升桃园温度有一定效果,需要选择晴朗无风霜冻天气,通过人工烟弹熏烟,提高果园气温0.70℃左右,可有效抵御轻霜冻。

张玉香,于海跃[2](2018)在《酒泉市霜冻天气环流特征》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酒泉市霜冻特征和霜冻的危害,根据多年的历史资料,归纳总结酒泉市霜冻天气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酒泉市霜冻天气的环流分型为低槽型、西北气流型和高压脊型。分型特征可为今后霜冻的预报提供依据,以提高预报的准确率,为防灾减灾提供更好的服务。

孙鲁龙[3](2017)在《根域温度/根系调控葡萄响应低温霜冻的生理生态机制》文中提出霜冻是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自然灾害。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的加剧,霜冻发生的频率有增加的趋势,对葡萄和葡萄酒产业的威胁日趋突出,加强对葡萄霜冻害的研究迫在眉睫。在生产上,可以采用各种物理、化学的栽培措施以应对霜冻,然而大多数的技术措施是以提高环境温度或以改善地上部器官的抗冻能力为目标,较少考虑地温和根系在植株响应低温逆境中的作用。实际上,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根系不仅具有固定植株和供应养分的作用,还可以作为植物的“大脑”,感知土壤环境的变化,调控植物整体对逆境做出积极响应。本文以葡萄为试材,研究了根域温度/根系在葡萄抵御霜冻中的作用及其生理生态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培土、覆淋膜改变土壤有效积温的积累,结合物候期调查,分析土壤有效积温、空气有效积温与葡萄萌芽的关系发现,土壤有效积温、空气有效积温与葡萄萌芽进度均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土壤有效积温、空气有效积温共同参与调控葡萄萌芽;葡萄萌芽期间对土壤有效积温的需求量是对空气有效积温的需求量的2-3倍;通过培土、覆淋膜可以减缓土壤有效积温的积累进度,推迟葡萄萌芽3.5-5.5天,对躲避该时期霜冻有价值。2.在对叶片进行霜冻处理时设置高(20℃)、低(-0.2℃)两种不同根域温度条件,比较叶片遭受霜冻害的情况,结果发现,根域温度会影响叶片对霜冻低温的抵御能力,较低的根域温度会造成严重的叶片霜冻害,较高的根域温度有利于减轻葡萄叶片的霜冻害,使霜冻指数降低53%左右。3.叶片霜冻和根系受冻共同导致叶片脱水,造成叶片NO3-含量升高到对照的2.24倍,富集的NO3-抑制叶片COA呼吸途径电子传递,导致电子传递泄漏和活性氧爆发,这可能是霜冻伤害的重要原因。根系保温处理的植株,其叶片具有较高的POD和CAT活性,较低的H2O2含量;叶片中ABA浓度的响应时间、变化趋势与POD、CAT酶活性的响应时间、变化趋势相一致;外源ABA能维持低温环境下POD、CAT的活性,使其在抵御霜冻中降低H2O2含量。4.不同根域温度/霜冻条件下,叶片代谢物组学的变化不同。高根域温度(20℃)下,叶片对霜冻响应最显着的代谢途径是三羧酸循环(TCA);低根域温度(-0.2℃)下则以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变化较大。5.对霜后的叶片照射不同强度的光,分析其光化学活性的变化,结果发现霜后有无光照不会改变已形成的霜冻症状,但是霜后恢复期的光照强度会影响未表现霜冻症状的叶片光合性能的恢复。遮阴不会造成光抑制,但是会引起光系统Ⅱ(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的显着降低;中等光强下(500-600μmol·m-2·s-1),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可以较快恢复到正常水平,并通过增加光化学淬灭(qP),提高热耗散(NPQ)来提高叶片对光能的利用效率和对过剩光能的清除能力,从而使φPSⅡ得到恢复;较高光强(1390-1400μmol·m-2·s-1)有利于霜冻后Fv/Fm的部分升高,但导致了光抑制,本试验认为500-600μmol·m-2·s-1是霜后葡萄嫩叶光化学活性恢复的最佳光强。6.根系具备类似“大脑”的功能,调节植物地上部组织对逆境的响应,因此可以被称作“根脑”。

张艳艳[4](2016)在《霜冻天气对植物的影响及预防》文中认为霜冻是农业生产上常见的危害性天气情况,在春、秋季节,由于冷空气的入侵,地面气温急剧下降到0℃以下,导致霜冻的发生。霜冻会在短时间内使地面和植物表面温度下降到足以引起农作物遭受伤害或者死亡的低温,从而造成农作物的减产甚至绝收,需采取预防措施。

麻会侠,王媛[5](2016)在《陕西岐山核桃树春季霜冻预防措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减轻霜冻灾害对核桃树的影响,是推进岐山核桃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关键之一。根据岐山县核桃树春季霜冻的发生规律,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冻减冻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与减轻霜冻灾害。

吴红全[6](2015)在《岩溶高原山地云新核桃栽植及栽后管理技术探索》文中指出该文章通过分析陆良县自然因素、气候、土壤、地质等对核桃栽培影响,针对提出陆良县核桃栽培定植、岩溶区抗旱保苗和栽后幼树管理等技术,为滇东北地区核桃栽培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李雄,尹欣,郗厚诚,周新茂,杨永平[7](2014)在《霜冻对昆明植物园维管植物危害的调查分析》文中提出2013年12月中旬昆明出现严重的霜冻天气,导致植物大面积受害,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若了解各类植物对极端低温危害的抵抗力,可为科学合理地预防和降低霜冻等冻害天气对园林植物的危害提供一定参考。作者抽样调查了昆明植物园90科225种植物的受害情况,并对受害程度与植物系统分类、形态特征和产地分布等方面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蕨类植物抗冻性较差,裸子植物抗冻性较强,不同科的被子植物抗冻性差异较大;多年生草本比一年生草本抗冻性差,常绿木本植物比落叶木本植物抗冻性更强;本地物种比引进物种抗冻性较强。根据调查结果,对已有园林植物的保护和新的园林绿化建设提出了一定的建议。即根据不同植物的抗冻性强弱,一方面要对园林植物给予积极有效的保护和采取预防霜冻危害的措施,另一方面要结合环境条件和植物特征选择适宜种植的物种。

张永红,葛徽衍,郭建茂,徐军昶,王永茂[8](2014)在《基于GIS的县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最大限度减轻低温冻害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和损失,以陕西关中东部澄城县为例,基于GIS技术,对县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进行研究和探索。该文采用渭南市澄城县13个区域加密气象站2008-2011年4 a的气象资料,同期低温冻害资料和经济发展资料,在ARCGIS平台上,从低温冻害的孕灾环境敏感性、致灾因子危险性、承灾体易损性、防灾减灾能力等4个方面综合分析,形成了澄城县域境内精确到乡镇的低温冻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澄城县低温冻害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县域北部赵庄镇、冯塬镇。县域中部的尧头镇及南部的寺前镇、韦庄镇为低温冻害风险区域,其余大部分地区为中等及次高低温冻害风险区域。建议澄城冯原、赵庄应重点加强苹果、梨的低温冻害防御。

李秀芬,朱教君,王庆礼,张金鑫,祝成瑶,刘雪峰,刘利民[9](2013)在《森林低温霜冻灾害干扰研究综述》文中指出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森林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并没有减少趋势,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可能对林木的组织或整个幼树、幼苗产生致命伤害,进而成为林木生长发育,天然或人工更新的一个主要限制因子。森林低温霜冻灾害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取决于林木生长复杂多变的物理环境和树木的耐冻性,前者又受大尺度环流形势及局地尺度小气候特征的影响。借助于3S技术建立复杂地形下低温和光照的空间分布模型,并结合林木的耐冻性,构建低温霜冻危害评估的概率模型,将有助于提高霜冻灾害的监测和危害评估水平。森林低温霜冻的防御应考虑将物理与生物防霜方法相结合,前者通过建防护林和采取合适的采伐措施,来改善林内地表的辐射平衡;后者则通过生物技术手段来增强林木的耐冻性。需结合霜冻灾害的监测和危害评估模型,对各种不同防霜措施的防霜效果进行定量评估。

李芬[10](2012)在《山西霜冻发生规律及其区域特征研究》文中认为霜冻作为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历来是气象科学、农业科学及其它相关科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初霜冻异常提早或终霜冻显着推迟,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尤其严重。深入研究霜冻的发生演变规律,对提高防霜减灾能力和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利用山西具有代表性的62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初(终)霜冻资料,运用均值分布、概率论、统计检验、M-K突变检验、EOF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山西初(终)霜冻及无霜期的演变规律、气候特征及其区域特征,研究了不同强度霜冻的空间分布和年际、年代际变化及其周期特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近50年山西出现平均初霜冻日推后、平均终霜冻日提前、平均无霜期延长的趋势。平均初霜冻日具有明显的年代际特征,曲线呈完好的“W”型分布,上世纪70、90年代提早显着,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和本世纪推后明显;平均终霜冻日变化呈不对称的“W”分布,60-70年代为缓慢提前趋势,80年代推后,90年代到2005年呈现显着提前趋势,2005年以后终霜冻日又明显推后。2、近50年山西平均初霜冻日为10月7日,从9月中旬到11月上旬自北向南相继出现初霜冻,从南向北大致呈“5节阶梯”型分布,且东部早于西部;近50年山西平均终霜冻日为4月12日,从3月中旬到5月中旬自南向北终霜冻相继结束,分布特征为:北部为东部早于西部,中部和南部为西部早于东部。3、近50年山西出现偏早、特早初霜冻的概率分别为6%-26%和4%-22%,出现概率最大的地区分别位于中部和西部;近50年山西出现偏晚、特晚终霜冻的概率为2%-22%和14%-36%,出现概率最大的地区分别位于东南和西北部。4、近50年山西轻微初霜冻、中度初霜冻、重度初霜冻的主要周期分别为:2年、3年和6年,次周期分别为10年、5年、9年;轻微终霜冻、中度终霜冻、重度终霜冻的主要周期分别为:15年、12年和7年,次周期分别为9年、5年和5年。5、近50年山西轻微初霜冻日、中度初霜冻日和重度初霜冻日在大部分年份都表现出一致的推后或提前,但轻微初霜冻日仍然存在南提前(推后)北推后(提前)的反向特征和区域异常的显着差异,中度初霜冻存在经向的东西反相变化和纬向的南北反相变化特征,重度初霜冻日存在南北反向和区域异常的分布。6、近50年山西轻微终霜冻日、中度终霜冻日和重度终霜冻日在大部分年份都表现出一致的推后或提前,但轻微终霜冻日还存在西南提前(推后)东北推后(提前)的反向特征和区域差异特征,中度终霜冻存在西南-东北、中部和南北的反相变化特征;重度终霜冻存在南北反向和区域异常的分布。7、REOF的特征分析表明,可将近50年山西轻微初(终)霜日、中度初(终)霜日和重度初(终)霜日分别分为5个、5个和3个相对独立的异常型。这种空间分布基本反映了山西霜冻不同的气候及地域特点,分别与不同的大尺度环流、地形和冷空气强度及路径等相关联。

二、霜冻对植物的危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霜冻对植物的危害(论文提纲范文)

(1)宁夏灌区桃树花期和幼果期抗寒性与防霜技术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Table)
第一章 前言
    1.1 桃产业发展概况
    1.2 霜冻对于果树产业的影响
    1.3 低温霜冻对果树生理的影响
        1.3.1 低温霜冻与果树的表观反应
        1.3.2 低温与果树的渗透调节物质
        1.3.3 低温与果树的保护酶系统
        1.3.4 低温与果树的电导率
        1.3.5 低温与果树的过冷却点
    1.4 国内外霜冻防御研究进展
        1.4.1 物理防霜
        1.4.2 工程防霜
        1.4.3 化学防霜
        1.4.4 推迟物候期防御霜冻
        1.4.5 育种措施预防霜冻
    1.5 本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桃树花期、幼果期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处理
    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2.1 指标测定方法
        2.2.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不同低温处理后桃花和幼果电导率变化
        2.3.2 低温胁迫下桃花器官和幼果半致死温度研究
        2.3.3 不同低温处理后桃花和幼果保护酶活性变化
        2.3.4 不同低温处理后桃花和幼果主要渗透调节物质变化
        2.3.5 不同低温处理后桃花和幼果MDA含量变化
        2.3.6 低温胁迫下桃树花期的过冷却点
    2.4 讨论
        2.4.1 桃花器官、幼果电解质渗透率、丙二醛与抗寒性之间关系
        2.4.2 桃花器官、幼果保护酶与抗寒性之间关系
        2.4.3 桃花器官、幼果渗透调剂物质与抗寒性之间关系
        2.4.4 过冷却点确定桃花器官抗寒性
        2.4.5 低温胁迫对桃花器官、幼果的影响
    2.5 小结
第三章 桃树花期防霜试验
    3.1 试验设计与研究方法
        3.1.1 防霜试剂筛选试验
        3.1.2 烟雾法的增温效果评估试验
    3.2 防霜试验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防霜试剂处理对桃花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2.2 不同防霜试剂处理对桃花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3 不同防霜试剂处理对桃花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3.2.4 应用不同防霜试剂的桃花抗霜冻效果评价
        3.2.5 烟雾法对桃园气温温度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不同防霜试剂处理对桃花受冻的情况评价
        3.3.2 烟雾法增温效果试验评价
    3.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4.1 桃树花期、幼果抗寒性研究
    4.2 防霜试验
    4.3 不足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论文发表情况

(2)酒泉市霜冻天气环流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酒泉市霜冻特征
2 霜冻的危害
3 霜冻天气的环流特征
    3.1 低槽型
    3.2 西北气流型
    3.3 高压脊型
4 短期霜冻天气的预报着眼点

(3)根域温度/根系调控葡萄响应低温霜冻的生理生态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霜冻的影响及其为害特点
        1.1.1 霜冻对植物的影响
        1.1.1.1 霜冻破坏植物的组织器官
        1.1.1.2 霜冻影响植物的代谢途径
        1.1.1.3 霜冻缩短植物的生长期
        1.1.1.4 霜冻影响植物的区域分布
        1.1.2 霜冻的为害特点
        1.1.2.1 霜冻的降温特点
        1.1.2.2 霜冻对植物影响的长期性
    1.2 霜冻为害的影响因素
        1.2.1 环境因素对霜冻害的影响
        1.2.1.1 低温的主导作用
        1.2.1.2 影响霜冻害的其他环境因素
        1.2.2 遗传因素对植物耐霜冻能力的影响
    1.3 抵御霜冻的技术及原理
        1.3.1 推迟物候期躲避霜冻
        1.3.2 提高环境温度减轻霜冻
        1.3.3 代谢调控提高组织对霜冻的抵御能力
    1.4 根域温度/根系对植物适应逆境的作用
        1.4.1 根域温度对植物物候期的影响
        1.4.2 根系及根域温度对植物抵御低温的作用
    1.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葡萄园概况
    2.2 根域温度条件对葡萄萌芽的影响
        2.2.1 处理小区的选择及温度监测
        2.2.2 处理时间的确定
        2.2.3 根域温度条件的设置
        2.2.4 春季物候期的调查
    2.3 根域土壤有效积温与葡萄萌芽的关系
    2.4 萌芽期间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2.5 模拟霜冻胁迫下根域温度/根系调控植株响应低温伤害的机制
        2.5.1 试验材料及根域温度控制
        2.5.2 霜冻及霜后恢复条件的模拟
        2.5.3 根域温度对叶片霜冻指数的影响
        2.5.4 根域温度对叶片过冷点、冰点的影响
        2.5.5 根域温度对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2.5.6 根域温度对叶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影响
        2.5.7 根域温度对根、叶呼吸作用的影响
        2.5.8 抑制根系呼吸对叶片冻害、组织含水量的影响
        2.5.9 根域温度对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2.5.10 根域温度对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2.5.11 根域温度对霜冻期间叶、根中ABA含量的影响
        2.5.12 ABA对低温下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影响
        2.5.13 根域温度对霜冻叶片中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
        2.5.14 NO_3~-富集对叶片冻害及其呼吸电子传递和过氧化氢积累的影响
        2.5.15 不同根域温度对霜冻关键时期叶片代谢组学的影响
        2.5.16 霜后光照及光强对叶片生理机能的影响
        2.5.16.1 霜后光照与否对叶片冻害症状出现的影响
        2.5.16.2 霜后光强对叶片光合活性的影响
    2.6 测定方法
        2.6.1 组织含水量的测定
        2.6.2 过冷点、冰点的测定
        2.6.3 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测定
        2.6.4 呼吸途径及呼吸电子传递测定
        2.6.5 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测定
        2.6.6 过氧化氢组织染色
        2.6.7 活性氧清除酶活性测定
        2.6.8 脱落酸(ABA)含量测定
        2.6.9 无机离子种类和含量的测定
        2.6.10 代谢物组学测定及分析
        2.6.10.1 代谢物萃取
        2.6.10.2 代谢物衍生化处理
        2.6.10.3 上机检测
        2.6.11 荧光参数测定
    2.7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覆盖方式/根域温度对葡萄萌芽的影响
        3.1.1 不同覆盖方式下根域温度的变化特征
        3.1.2 覆盖方式/根域温度对葡萄萌芽进度的影响
    3.2 根域土壤有效积温与葡萄萌芽进度的关系
        3.2.1 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有效积温与物候期进度的相关性
        3.2.2 萌芽进度与土壤、空气有效积温相关性的品种差异
        3.2.2.1 ‘早巨峰’萌芽进度与土壤、空气有效积温的关系
        3.2.2.2 ‘赤霞珠’萌芽进度与土壤、空气有效积温的关系
        3.2.2.3 萌芽对土壤和空气有效积温需求量的品种差异
        3.2.2.4 萌芽期间土壤有效积温与空气有效积温之间的关系
    3.3 田间霜冻过程中气象因子分析及模拟条件的确立
        3.3.1 田间霜冻过程中气温变化特点
        3.3.2 田间霜冻期间根域温度的变化
        3.3.3 田间霜冻次日光温条件分析
        3.3.4 模拟霜冻及恢复条件的参数确定
    3.4 根域温度对调控葡萄叶片响应低温胁迫的作用机制
        3.4.1 模拟霜冻过程中气温、根域温度的变化
        3.4.2 根域温度对葡萄叶片冻害的影响
        3.4.3 根域温度对葡萄叶片及根系水分生理的影响
        3.4.3.1 根域温度对叶片过冷点、冰点的影响
        3.4.3.2 根域温度对叶片、根系含水量的影响
        3.4.3.3 根域温度对叶片蒸腾作用的影响
        3.4.3.4 根域温度对根系、叶片呼吸作用的影响
        3.4.3.5 抑制根系呼吸对葡萄叶片冻害的影响
        3.4.3.6 抑制根系呼吸对叶片含水量的影响
        3.4.4 根域温度对根系、叶片中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
        3.4.4.1 根域温度对根系、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4.4.2 根域温度对根系、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4.5 不同根域温度对叶片中无机离子成分的影响
        3.4.6 NO_3~-富集在叶片响应低温中的作用
        3.4.6.1 NO_3~-富集对叶片冻害的影响
        3.4.6.2 NO_3~-富集对低温下叶片过氧化氢积累的影响
        3.4.6.3 NO_3~-富集对低温下叶片呼吸电子传递的影响
        3.4.7 根域温度对植株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3.4.7.1 不同根域温度对叶片中过氧化氢含量的影响
        3.4.7.2 不同根域温度对组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4.7.3 萌芽期间葡萄根系、叶片中各种活性氧清除酶活性之间的关系
        3.4.8 模拟霜冻条件下ABA在根系、叶片中的含量变化及作用
        3.4.8.1 不同根域温度对根系、叶片中ABA含量的影响
        3.4.8.2 ABA对低温下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影响
        3.4.9 根域温度对霜冻条件下叶片代谢组学的影响
        3.4.9.1 葡萄叶片代谢物的主成分分析
        3.4.9.2 葡萄叶片差异代谢物分析
        3.4.9.3 关键代谢途径的确定
    3.5 霜后光照强度对叶片生理机能的影响
        3.5.1 霜后光照强度对叶片冻害的影响
        3.5.2 霜后光强强度对叶片光合活性的影响
        3.5.2.1 不同光照强度对霜后葡萄叶片光抑制的影响
        3.5.2.2 不同光照强度对霜后葡萄叶片ΦPSII的影响
        3.5.2.3 不同光照强度对霜后葡萄叶片qP、Fv’/Fm’的影响
        3.5.2.4 不同光照强度对霜后葡萄叶片热耗散的影响
4 讨论
    4.1 根域温度-根系参与调控葡萄春季萌芽进度
    4.2 根域温度-根系在调控植株响应霜冻中的作用
    4.3 叶片中NO_3~-积累在低温伤害中的作用
    4.4 根源信使ABA在植物抵御霜冻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应用技术
    4.5 根域温度影响叶片霜冻敏感性的其他代谢途径
    4.6 本研究对生产的启示
5 结论
6 本研究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岩溶高原山地云新核桃栽植及栽后管理技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陆良县自然气候对核桃栽植的影响
    1.1陆良县自然概况
    1.2自然条件对核桃栽培的影响因素
2优质苗木的选择与准备
3云新早实良种核桃定植技术
    3.1挖塘及回塘
    3.2苗木栽前处理
    3.3定植时间及方法
4定植成活后的管理技术
    4.1检查成活及补浇水
    4.2除萌
    4.3追肥和扶正
    4.4疏花、疏果
5岩溶区核桃抗旱保苗技术
    5.1采用微灌技术
    5.2浇水后覆盖技术
    5.3膜上盖土
    5.4加强核桃树体保护
    5.5用土保树
    5.6树盘下摆放石块

(7)霜冻对昆明植物园维管植物危害的调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方法
    1.1植物受冻害基本情况调查
    1.2植物恢复情况调查
2结果和分析
    2.1受害植物调查的基本情况
    2.2不同分类单元植物受害情况
    2.3不同形态特征植物受害情况
    2.4不同产地分布植物受害情况
3讨论
    3.1霜冻对园区植物影响的综合评价
    3.2不同分类单元植物抗冻性的差异分析
    3.3植物形态特征与抗冻性的关系
    3.4植物产地分布与抗冻性的关系
    3.5其他因素对冻害的影响
    3.6预防霜冻危害的建议

(8)基于GIS的县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资料及来源
2 技术方法及区划因子
    2.1 致灾因子危险性
    2.2 自然物理暴露敏感性
    2.3 承灾体易损性
    2.4 区域防灾减灾能力
3 低温冻害区划
4 低温冻害区划各因子权重
5 澄城县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
6 结论及建议

(9)森林低温霜冻灾害干扰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低温霜冻及其对苗木的危害
    1.1 霜冻
    1.2 霜冻对林木的危害
2 影响林木低温霜冻的环境因素
    2.1 天气条件
    2.2 地形条件
    2.3 下垫面性质
3 霜冻灾害的防御措施
    3.1 加强霜冻灾害监测预报
    3.2 物理防御方法
    3.3 低温锻炼
    3.4 化学物质及施肥处理
    3.5 生物技术
        3.5.1 生防菌防霜的应用
        3.5.2 分子生物学防霜
4 结论与展望

(10)山西霜冻发生规律及其区域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山西的地理及气候特征
    1.2 霜冻的定义与分类
        1.2.1 霜冻的定义
        1.2.2 霜冻的类型
        1.2.3 霜冻发生的条件
        1.2.4 各种霜冻危害程度
        1.2.5 霜冻标准
        1.2.6 我国霜冻的气候特征及其地理分布
    1.3 国内外霜冻研究进展
        1.3.1 国外霜冻研究进展
        1.3.2 国内霜冻研究进展
        1.3.3 山西霜冻研究进展
    1.4 研究的实用价值及理论意义
第二章 资料、方法与研究内容
    2.1 资料
        2.1.1 资料说明
        2.1.2 资料处理
    2.2 方法
        2.2.1 指标
        2.2.2 方法
    2.3 研究内容
第三章 近50年山西初(终)霜冻的基本气候特征
    3.1 近50年山西初霜冻的基本气候特征
        3.1.1 近50年山西平均初霜冻日的时间变化特征
        3.1.2 近50年山西平均初霜冻日的异常年份分布特征
        3.1.3 近50年山西平均初霜冻日的突变特征
        3.1.4 近50年山西平均初霜冻日的周期特征
    3.2 近50年山西平均终霜冻日的基本气候特征
        3.2.1 近50年山西平均终霜冻日的时间变化特征
        3.2.2 近50年山西平均终霜冻日的异常年份分布特征
        3.2.3 近50年山西平均终霜冻日的突变特征
        3.2.4 近50年山西平均终霜冻日的周期特征
    3.3 近50年山西平均无霜期的基本气候特征
        3.3.1 近50年山西平均无霜期的时间变化特征
        3.3.2 近50年山西平均无霜期的异常年份分布特征
        3.3.3 近50年山西平均无霜期的突变特征
    3.4 小结
    3.5 讨论
第四章 近50年山西初(终)霜冻的空间分布特征
    4.1 初霜冻
        4.1.1 近50年山西平均初霜冻日的空间分布特征
        4.1.2 近50年山西初霜冻变化趋势空间分布特征
        4.1.3 山西初霜冻突变的空间分布特征
    4.2 终霜冻
        4.2.1 近50年山西平均终霜冻日的空间分布特征
        4.2.2 近50年山西终霜冻趋势变化空间分布特征
        4.2.3 山西终霜冻突变的空间分布特征
    4.3 无霜期
        4.3.1 近50年山西平均无霜期的空间分布特征
        4.3.2 近50年山西无霜期趋势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小结
    4.5 讨论
第五章 近50年山西异常初(终)霜冻发生概率的空间分布
    5.1 近50年山西异常初霜冻发生概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5.1.1 近50年山西正常初霜冻出现概率的空间分布
        5.1.2 近50年山西偏早初霜冻出现概率的空间分布
        5.1.3 近50年山西特早初霜冻出现概率的空间分布
    5.2 近50年山西异常终霜冻发生概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5.2.1 近50年山西正常终霜冻出现概率的空间分布
        5.2.2 近50年山西偏晚终霜冻出现概率的空间分布
        5.2.3 近50年山西特晚终霜冻出现概率的空间分布
    5.3 小结
第六章 近50年山西初(终)霜冻的区域特征
    6.1 初霜冻的区域特征分析
        6.1.1 轻微初霜冻
        6.1.2 中度初霜冻
        6.1.3 重度初霜冻
    6.2 终霜冻的时空分布及其区域特征
        6.2.1 轻微终霜冻
        6.2.2 中度终霜冻
        6.2.3 重度终霜冻
    6.3 小结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结论
    7.2 讨论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霜冻对植物的危害(论文参考文献)

  • [1]宁夏灌区桃树花期和幼果期抗寒性与防霜技术试验研究[D]. 刘兆宇. 宁夏大学, 2020(03)
  • [2]酒泉市霜冻天气环流特征[J]. 张玉香,于海跃. 现代农业科技, 2018(13)
  • [3]根域温度/根系调控葡萄响应低温霜冻的生理生态机制[D]. 孙鲁龙. 山东农业大学, 2017(08)
  • [4]霜冻天气对植物的影响及预防[J]. 张艳艳. 现代农村科技, 2016(24)
  • [5]陕西岐山核桃树春季霜冻预防措施[J]. 麻会侠,王媛. 中国园艺文摘, 2016(03)
  • [6]岩溶高原山地云新核桃栽植及栽后管理技术探索[A]. 吴红全. 第五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乌蒙山片区发展论坛论文集, 2015
  • [7]霜冻对昆明植物园维管植物危害的调查分析[J]. 李雄,尹欣,郗厚诚,周新茂,杨永平. 植物分类与资源学报, 2014(05)
  • [8]基于GIS的县域低温冻害风险区划问题研究[J]. 张永红,葛徽衍,郭建茂,徐军昶,王永茂. 陕西农业科学, 2014(06)
  • [9]森林低温霜冻灾害干扰研究综述[J]. 李秀芬,朱教君,王庆礼,张金鑫,祝成瑶,刘雪峰,刘利民. 生态学报, 2013(12)
  • [10]山西霜冻发生规律及其区域特征研究[D]. 李芬.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12(09)

标签:;  ;  ;  ;  

霜冻对植物的伤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