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及其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刘波,王珍芳,张雪梅,彭建美,陈琳,刘瑞廷[1](2021)在《360°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少见肿瘤的诊断及术前分期价值》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直肠少见肿瘤的360°直肠腔内超声图像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选取2012年9月至2018年9月于陕西省人民医院在360°直肠腔内超声检查下行外科手术及化疗的直肠少见肿瘤患者14例,根据超声及病理结果等资料,分析各种病变的特征性表现。结果:14例患者共检出病灶16个,术前超声诊断准确者8例,诊断符合率为57.1%,准确分期率78.5%。其中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28.6%),准确分期3例(75.0%);直肠肛管黑色素瘤3例(21.4%),准确分期2例(66.7%);直肠间质瘤6例(42.9%),准确分期6例(100.0%);直肠淋巴瘤1例(7.1%),超声误诊为直肠癌。其中13例行手术治疗,1例淋巴瘤行化疗。结论:直肠肛管少见肿瘤种类较多,360°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肛管少见肿瘤的临床诊断及术前分期具有较大价值。
周游[2](2021)在《多径路超声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多径路超声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肠镜活检病理确诊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新辅助治疗并于新辅助治疗前及新辅助治疗结束后6~8周接受360°经直肠腔内+经腹/和经阴道多径路超声检查及直肠增强磁共振检查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后3天内接受手术。将术后病理结果与术前诊断对比,评价多径路超声在直肠癌病灶检出率与肿瘤下缘定位的准确性;评价超声测量指标肿瘤浸润厚度变化率与肿瘤长度变化率在肿瘤完全退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价多径路超声诊断肿瘤完全退缩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并与直肠增强磁共振对比,比较两者提示肿瘤完全退缩的诊断价值。结果:1.多径路超声对新辅助治疗前的直肠癌病灶检出率为98.4%(62/63例),单一360°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检出率87%(54/62例),多径路超声检出率高于单一360°经直肠腔内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新辅助治疗后病灶定位的准确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R2值为0.80,回归方程:病灶下缘距肛缘距离D=0.81+(1.13*D超声测量值),表明多径路超声定位的肿瘤下缘与手术病理证实的肿瘤下缘存在较为显着的线性关系;3.评价超声测量指标肿瘤浸润厚度变化率与肿瘤长度变化率在肿瘤完全退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经SNK-q检验的组间比较,肿瘤完全退缩组与肿瘤不完全退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多径路超声诊断肿瘤完全退缩总的敏感度为61.5%;特异度为93.9%,阳性预测值72.7%,阴性预测值90.2%,准确度87.1%,直肠增强磁共振检查的敏感度为30.8%;特异度为95.9%,阳性预测值66.7%,阴性预测值83.9%,准确度82.3%,两者对比采用Fisher精确检验,P=0.063,二者对诊断肿瘤完全退缩的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本研究中多径路超声对直肠癌病灶检出率高于单一360°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2.多径路超声对直肠癌病灶下缘定位准确度较高,对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手术方式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3.多径路超声测量的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长度及厚度变化率可以作为肿瘤完全退缩的评价指标,可以作为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的必要补充;4.多径路超声对肿瘤完全退缩的诊断效能与磁共振检查相当,准确度较高,且多径路超声具有无创、经济、便捷、患者易接受、可重复性好,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张翠红[3](2020)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阴道或会阴超声定位女性肛瘘内口》文中提出目的本项研究主要探讨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阴道或会阴部超声检查定位女性肛瘘内口的诊断价值。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检查定位肛瘘内口,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做比较。显示肛瘘内口的位置以及瘘管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分析获得的超声图像的特征,并探讨两种探头检查肛瘘内口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两种不同探头作比较,显示端扫式凸起腔内探头在术前定位肛瘘内口中的价值,为临床医生在诊断治疗肛瘘疾病中提供又一有效影像学检查方法,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推广普及此项检查方法。方法本项研究观察2016年1月-2020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39例女性肛瘘患者,术前通过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对患者进行检查,(已婚女性经阴道超声检查,未婚女性经会阴超声检查)。按照截石位12点时钟方法记录肛瘘内口的位置及大小,显示瘘管的数量及走形。手术病理结果做为参照标准,分析此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一致性检验结果。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的超声波频率为3~10MHz。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1)经过临床诊断的女性肛瘘患者;(2)肛门形态与功能正常的患者;(3)无明显呼吸疾病、血液疾病以及循环系统疾病,且肝肾功能满足治疗标准的患者;(4)患者需要并允许采用超声进行检查和诊断;(5)拟在本院接受手术的肛瘘患者;超声诊断肛瘘的标准:(1)肛管直肠黏膜的位置存在低回声的裂口。(2)肛门内括约肌的环状肌部分缺损;(3)强回声的肛门外括约肌回声中断,肌层受损,显示为低回声图像。符合上述标准中的一项即可诊断为肛瘘内口。结果患者均能接受检查,肛管可以分为三段,超声检查过程中肛门外括约肌和耻骨直肠肌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采用横断面图像将肛门外括约肌与耻骨直肠肌的形状进行区分,可以显示高回声的耻骨肌是U形,而内括约肌呈环形,低回声的是上段,女性肛管内外括约肌处于闭合高回声和低回声为中段,女性肛门外括约肌皮下部高回声为下段。而女性肛管纵切面将肛管划分为不同结构:高回声黏膜层、低回声内括约肌以及高回声外括约肌,将肛管直肠角清晰的呈现出来,采用动态超声可以对患者直肠壶腹部气液流动情况进行实时观察。39例患者均发现有不同程度的肛周脓肿,其中36例患者可以观察到流动的液性回声,为较明显的肛周脓肿形成;39例患者手术共发现肛瘘内口 51个,瘘管58条。应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术前共诊断肛瘘内口 46个,瘘管52个。超声术前共检测出46个肛瘘内口,其中28个内口位于5~6点钟方向,7个内口位于1~2点钟方向,6个内口位于10~11点钟方向,3个内口位于7~8点钟方向,2个位于4~5点钟方向;46个内口中,肛门外括约肌回声中断范围:1.8~7.6mmm,平均(3.8±1.2)mm。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诊断肛瘘内口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521),漏诊5个肛瘘内口,误诊3个肛瘘内口。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诊断肛瘘瘘管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449),诊断肛瘘内口的灵敏度90.2%、特异度66.7%,诊断肛瘘瘘管的灵敏度89.6%、特异度62.5%。因此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诊断女性肛瘘内口、瘘管数量与手术病理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结论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诊断女性肛瘘内口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较好。经阴道或会阴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术前定位女性肛瘘内口的价值:①术前定位肛瘘内口与手术符合率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②探头并非直接放置于病变处,特别是对于那些不能耐受经肛管内检查的急性期炎症患者,患者接受程度高,更加利于诊断。③端扫式腔内探头具有很高的普及性,而且经济、便捷。综上所述,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阴道或会阴超声术前诊断定位女性肛瘘内口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付方方[4](2020)在《经直肠腔内超声及MRI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应用分析》文中提出背景肛瘘是肛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反复肿痛、自发性流脓、瘙痒等。目前临床术前对肛瘘进行判断、评估,主要依靠患者症状、详细的局部检查、瘘管造影等。近年来影像学检查在肛肠科得到重视,其中经直肠腔内超声及MRI是两种常用影像学手段,但关于两者应用价值,尚存在争议。本研究深入分析经直肠腔内超声及MRI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中应用效果,为临床选取合适术前诊断方法提供参考。第一部分经直肠腔内超声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应用分析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日立HI Vision Ascendus超声诊断仪对入组患者进行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由超声科两名经验丰富医师在双盲下对图像进行分析,取两者一致意见作为最终诊断结果,统计入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合并疾病、既往手术史)等、超声图像特征。并以手术结果为准,比较超声检出内口、主管、支管/脓腔、脓肿、不同Parks分类肛瘘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瘘管的超声图像特征:(1)经括约肌型:有低回声瘘管穿过外括约肌,穿出外括约肌的延伸部分被其反射,正常结构被破坏,参照经过肛门外括约肌的位置,可分为高、低位肛瘘;(2)括约肌间型:一反射带较弱,呈现于纵切面上,原本狭窄的括约肌间层面局部增宽变形,有低回声区穿过括约肌间隙,但超声声像提示未穿出外括约肌纤维层;(3)括约肌外型:稍高回声或低回声瘘管与外括约肌一侧紧贴,未与瘘管相通;(4)括约肌上型:在耻骨直肠肌以上走行或穿过耻骨直肠肌,可见低回声管道贯穿耻骨直肠肌水平。2、内口的超声图像特征:可为强回声型,亦可为低回声型。(1)通过内括约肌缺如部位,与括约肌间瘘管相连的上下皮肤组织破坏的表现;(2)内括约肌缺如的根样出芽形表现;(3)与肛门内括约肌相连,由括约肌间瘘管形成的根样出芽形表现;3、直肠腔内探头超声图像特征:(1)经括约肌型:经肛门内外括约肌后,瘘道近端走行于肛管后间隙或坐骨肛管间隙,外口止于远端;(2)括约肌间型:横切面可见椭圆形、圆形、带状低回声,长轴切面超声征象可见原本狭窄的肛门内外括约肌间隙局部增宽,表现为低回声;(3)括约肌外型:直肠水平肛管、瘘道相通,但走行基本全程平行于肛管长轴;(4)括约肌上型:可见境界不清的低回声区位于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向头侧走行,之后走行于肛提肌、耻骨直肠肌以上,再下横穿坐骨直肠间隙至皮肤表面。4、手术结果:检出内口80个,主管71个,支管/脓腔85个,9例患者伴有脓肿。超声检出内口、主管、支管/脓腔、脓肿与手术结果比较,Kappa值为0.843(>0.75,95%CI 0.7540.932),一致性为89.11%(P<0.05)。经括约肌型25例,括约肌间型21例,括约肌上型14例。超声检出不同Parks分类肛瘘与手术结果比较,Kappa值为0.719(0.40.75,95%CI 0.5170.920),一致性为82.00%(P<0.05)。结论括约肌、肛管直肠及周围组织在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下清晰显示,诊断复杂性肛瘘的内口、主管、支管/脓腔、脓肿及与括约肌间的关系与手术结果一致性良好,可为外科手术干预提供直观的价值较高的影像学信息。第二部分经直肠腔内超声联合MRI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应用分析目的探讨经直肠腔内超声联合MRI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肛肠科收治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日立HI Vision Ascendus超声诊断仪对入组患者进行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并采用Philips 1.5T Achieva Dual MRI扫描仪和体部线圈对入组患者进行MRI检查,均由两名经验丰富医师在双盲下对图像进行分析,取两者一致意见作为最终诊断结果,比较超声、MRI、超声+MRI 3种方法内口、主管、支管/脓腔检出率及诊断不同Parks分类肛瘘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结果1、比较3种方法检出内口、主管、支管/脓腔情况:以手术结果为准,3种方法内口、支管/脓腔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MRI内口、支管/脓腔检出率(95.00%、95.29%)高于单一超声(75.00%、80.00%)、MRI(81.25%、83.53%)检查(P<0.05);超声、MRI内口、支管/脓腔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方法主管、脓肿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经括约肌型:超声检出经括约肌型肛瘘20例,非经括约肌型肛瘘40例;MRI检出经括约肌型肛瘘17例,非经括约肌型肛瘘43例;超声+MRI检出经括约肌型肛瘘27例,非经括约肌型肛瘘33例;3种方法诊断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灵敏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MRI诊断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灵敏度(96.00%)高于单一超声(68.00%)、MRI(64.00%)检查(P<0.05);3种方法诊断经括约肌型肛瘘的准确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括约肌间型:超声检出括约肌间型肛瘘19例,非括约肌间型肛瘘41例;MRI检出括约肌间型肛瘘18例,非括约肌间型肛瘘42例;超声+MRI检出括约肌间型肛瘘21例,非括约肌间型肛瘘39例;3种方法诊断括约肌间型肛瘘的灵敏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MRI诊断括约肌间型肛瘘的灵敏度、准确度(100.00%、100.00%)高于单一超声(66.67%、80.00%)、MRI(71.43%、85.00%)检查(P<0.05);3种方法诊断括约肌间型肛瘘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括约肌上型:超声检出括约肌上型肛瘘11例,非括约肌上型肛瘘49例;MRI检出括约肌上型肛瘘10例,非括约肌上型肛瘘50例;超声+MRI检出括约肌上型肛瘘16例,非括约肌上型肛瘘44例;3种方法诊断括约肌上型肛瘘的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MRI能兼顾超声与MRI的优点,互相弥补,可提高对内口、支管/脓腔检出率,并提高诊断经括约肌型肛瘘的灵敏度、括约肌间型肛瘘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从而为临床提供更全面、准确的解剖学信息,有利于减少术中括约肌的损伤及术后复发,应用价值较高。
张成生,张伟,张志龙,韩庚奋,邓美玲[5](2019)在《经直肠腔内超声在肛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经直肠探头超声诊断肛瘘及其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直肠腔内探头超声诊断肛瘘Parks分型及内口、主管、支管结果与术后手术记录对照比较。结果超声诊断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外型、皮下或黏膜型、括约肌上型、复杂型的灵敏度分别为98.9%、97.8%、100%、95.8%,92.8%、83.8%。超声诊断肛瘘内口灵敏度为91.7%,主瘘管灵敏度为90.7%,支管灵敏度为67.8%。结论经直肠超声对肛瘘Parks分型的诊断灵敏度较高,能较清晰的显示肛瘘管的部位、走行及内口位置,能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较有价值的信息。
李杰[6](2019)在《多模态MR成像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多模态MR成像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技术应用及最佳疗效评估指标研究目的:探索扩散加权磁共振成像与基于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的体积测量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并分析、比较不同的研究结果,寻找最佳的多模态MR指标来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研究对象与方法:2015.9-2018.12月间T3、T4期直肠癌患者共92例。所有患者在新辅助治疗前及接受手术治疗前进行两次MR检查,其中扩散加权序列包括两组b值组合,分别为b(0,800)s/mm2和b(0,1000)s/mm2。在MR图像上,测量肿瘤新辅助治疗前、后的体积及ADC值。以术后的病理肿瘤退缩分级为标准,将入组病人分为两组。病理肿瘤退缩分级(1-2)的患者为good responder组,病理肿瘤退缩分级(3-5)的患者为poor responder组,比较治疗前、后肿瘤体积及ADC值相关指标在这两组之间的差异性。同时比较ADC值相关指标在b=(0,800)s/mm2及b=(0,1000)s/mm2时的差异性。最后绘制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对于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的诊断效能。结果:共有92名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good responder组共37人,poor responder组共55人。在good responder组及poor responder组中,b=(0,1000)s/mm2时测量的ADC值明显高于b=(0,800)s/mm2时测量的ADC值。在good responder组与poor responder组中,ADC值增长率在b=(0,800)s/mm2和b=(0,1000)s/mm2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治疗前、后肿瘤ADC值、ADC增长值在b=(0,800)s/mm2和b=(0,1000)s/mm2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ADC值增长率(b=0,800 s/mm2)有最大的曲线下面积,面积为0.957,截断值为29.10%。ADC值增长率(b=0,1000s/mm2)的曲线下面积为0.893,截断值为28.67%。ADC增长值在b=(0,800)s/mm2及b=(0,1000)s/mm2时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9,0.866。肿瘤体积降低率曲线下面积为0.726。结论:通过ADC值增长率来评估新辅助治疗疗效,具有最佳的诊断效能并可以筛选出对新辅助治疗应答良好的患者,同时避免两种常用不同b值组合(0,800 s/mm2与0,1000 s/mm2)对于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的影响。第二部分DWI、DCE-MRI和T2WI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目的:探索多模态MR图像在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中的价值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研究对象与方法:2015.9-2018.12月间T3、T4期直肠癌患者共92例。入组病例在接受手术前3天内行MR检查。应用不同MR序列对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进行mrT分期并与病理pT分期对照,计算不同MR序列评估直肠癌T分期的准确性,并用kappa检验分析两者的一致性。计算不同MR序列评估新辅助治疗后直肠癌侵犯直肠系膜筋膜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结果:共有92名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性61人,女性31人。高分辨率T2WI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的准确率为50.0%,Kappa值为0.252。高分辨率T2WI联合DWI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的准确率为58.7%,Kappa值为0.303;DCE-MR图像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的准确率为82.6%,Kappa值为0.78。HR-T2WI联合DCE-MR评估直肠系膜筋膜是否受侵袭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1.8%和96.3%;HR-T2WI联合DW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63.6%和72.8%;HR-T2WI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4.5%和64.1%。结论:DCE-MR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mrT分期的准确性最高,并与病理pT分期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是目前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的最佳序列。DCE-MR联合HR-T2WI评估直肠系膜筋膜侵犯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可以为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准确的围手术期信息。
赵航[7](2019)在《磁共振与腔内B超对湿热下注型高位肛漏诊断的优势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磁共振与腔内B超在湿热下注型高位肛漏诊断中的优势选择。方法:选取湿热下注型高位肛漏患者共40例,同时行MRI检查和腔内B超检查。检查后分别生成相应的影像学资料及检查结果,最终以手术探查结果作为金标准。检查结果使用SPSS 19.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评价MRI与腔内B超检查在判断湿热下注型高位肛漏内口位置、数量、主管及支管的数量、走行、肛管直肠环纤维化程度,以及瘘管与括约肌关系方面的准确性。结果:经MRI和腔内B超检查的40例湿热下注型高位肛漏患者在原发性内口患者数量检出情况、原发性内口位置相符人数统计、位置相符内口数量统计、Parks分型检出统计以及肛管直肠环纤维化程度方面,均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在瘘管检出相符人数统计方面,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MRI及腔内B超在湿热下注型高位肛漏的诊断过程中各具优势,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选择何种的检查手段。关于瘘管支管以及内口方面的检查,推荐使用腔内B超,关于肛管直肠环纤维化程度、瘘管与肛门括约肌关系方面,则推荐使用MRI检查。
李享[8](2019)在《经会阴超声联合经直肠超声与常规MRI检查对肛瘘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经会阴超声联合经直肠超声与常规MRI对肛瘘术前检查,分析两组检查方法在肛瘘术前诊断中的准确率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81例肛瘘手术病人,所有病人在术前分别采用经会阴超声联合经直肠超声检查及常规MRI检查对肛瘘进行术前诊断,并与临床医师手术中的诊断结果对照;统计两组诊断手段检查出的肛瘘的主瘘管数、分支瘘管数、内口数、外口数以及肛瘘的分型,并统计分析与手术结果的符合率,分析经直肠超声联合经会阴超声以及常规MRI检查的诊断优势及缺点,总结出诊断肛瘘更方便、有效的检查方法。结果:(1)对于主瘘管探查:经会阴超声联合经直肠超声的检出率(94.49%),常规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6.85%)。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2)对于分支瘘管检查:经会阴超声联合经直肠超声的检出率(95.24%),常规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8.41%)。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3)对于内口探查:经会阴超声联合经直肠超声的检出率(95.97%),常规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8.39%)。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4)对于外口探查:经会阴超声联合经直肠超声的检出率(99.23%),常规MRI检查的检出率为(98.46%)。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5)根据肛瘘的主瘘管与肛管括约肌关系判断Parks分型:①二者联合超声诊断及常规MRI检查方式对括约肌间型和经括约肌型的检出率近乎完全相同,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二者联合超声诊断方法对高位肛瘘及复杂型肛瘘诊断检出率较低(P<0.05)。结论:经会阴超声联合经直肠双平面超声与常规MRI检查对肛瘘的术前诊断结果两者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经会阴超声与经直肠双平面超声两种方法联合诊断肛瘘准确性高、可操作性强、费用低,较MR检查禁忌症少,可以在临床中得到较好地普及与应用,可以作为肛瘘的简单有效检查手段之一,为临床提供更多的选择。
韩滨泽[9](2019)在《3D-ERUS诊断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与价值》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肛肠三维多普勒超声诊治系统(Three-dimensional Endorectal Ultrasonography System,3D-ERUS)与X线排粪造影(defecography,DFG)对直肠前突(rectocele,RC)临床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方法将2016年12月-2017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84例出口梗阻型便秘(Outlet Obstructive Constipation,OO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后行3D-ERUS与DFG检查,对RC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显示RC情况及程度,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患者的满意度情况,测量便秘患者两种方法下的相关数值,统计合并症发生情况。以患者Wexner便秘评分程度为标准,其症状分为轻、中、重三度,对两种影像学方法各自分度方法对直肠前突程度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计算两者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结果3D-ERUS和DFG检查与RC症状程度的敏感度分别为95.46%、68.62%,特异度分别为73.58%、56.28%,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50%、31.6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18%、82.54%,准确性分别为92.56%、67.32%。3D-ERUS检查与RC症状程度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准确性均明显高于DFG。经3D-ERUS阳性70例、阴性14例;X线检查阳性64例、阴性20例,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D-ERUS与DFG图像上诊断均为RC病人共56例,二组分别对RC深度进行测量,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FG诊断RC程度高于3D-ERUS。对直肠阴道隔弹力纤维断裂情况诊断准确率,3D-ERUS明显高于DFG。结论两种影像学方法中,3D-ERUS在前突数据测量及与症状相联系方面对RC的诊断价值最高,DFG较低,因此合理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手段有助于提高对RC的诊断准确性。3D-ERUS与DFG对确诊RC结果无明显不同。3D-ERUS诊断RC迅速、可靠、操作简便、费用低、无明显痛苦等优点,图像可行各方位观察。对诊断RC有重要诊断价值。
任丽娟[10](2018)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肛瘘术前诊断的作用》文中认为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肛瘘术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8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术前均采用传统直肠指诊和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比较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和传统直肠指诊的准确率。结果:超声诊断与直肠指诊诊断皮下瘘和括约肌间瘘的准确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诊断高位瘘的准确性高于直肠指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肛瘘内口、支瘘数目以及合并瘘道脓肿的准确性分别为91.67%、92.59%、93.33%,直肠指诊诊断肛瘘内口、支瘘数目以及合并瘘道脓肿的准确性分别为70.83%、70.37%、33.33%,超声诊断的准确性高于直肠指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采用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进行诊断,能提高肛瘘诊断率,还能准确显示出肛瘘的瘘管位置、走行、支管、内口以及其与括约肌的关系,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影像学参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及其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及其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2)多径路超声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纳入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2 新辅助治疗前多径路超声检查方法 |
1.2.1 超声仪器和探头 |
1.2.2 多径路超声检查前患者准备 |
1.2.3 多径路超声检查方法 |
1.3 新辅助治疗方法 |
1.4 新辅助治疗后多径路超声检查 |
1.5 超声测量指标 |
1.5.1 肿瘤定位 |
1.5.2 肿瘤浸润肠壁长度及其变化率 |
1.5.3 肿瘤浸润肠壁厚度及其变化率 |
1.5.4 肿瘤完全退缩的超声诊断标准 |
1.6 术后病理肿瘤退缩分级方法 |
1.7 观察指标 |
1.8 技术路线图 |
1.9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2.1 患者一般资料 |
2.2 多径路超声与单一360°经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癌病灶检出率情况对比 |
2.3 多径路超声对直肠癌病灶下缘定位与术中及病理定位对比 |
2.4 多径路超声测量指标与术后病理肿瘤退缩分级的对比分析 |
2.5 多径路超声诊断肿瘤完全退缩与磁共振及病理诊断结果对照 |
讨论 |
3.1 多径路超声检查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优势 |
3.2 多径路超声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术前肿瘤下缘定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3.3 多径路超声在肿瘤完全退缩诊断上优势 |
3.4 多径路超声诊断新辅助治疗后肿瘤完全退缩的误、漏诊分析 |
3.5 多径路超声与增强磁共振诊断肿瘤完全退缩的优劣比较 |
3.6 多径路超声在肿瘤完全退缩诊断的应用前景 |
3.7 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直肠癌的超声诊断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阴道或会阴超声定位女性肛瘘内口(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经阴道超声在女性小骨盆的临床应用进展 |
1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在检查中的应用 |
2 超声探头与成像原理 |
3 女性小骨盆基本解剖结构 |
4 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妇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
5 经阴道超声在产科中的应用 |
6 女性盆底组织结构 |
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肛瘘的诊断进展 |
1 肛管的解剖结构 |
2 肛瘘的临床表现及危害 |
3 肛瘘的病因及分类 |
4 肛瘘的影像学诊断 |
5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型号 |
2.3 研究方法 |
2.4 超声检查过程及图像储存、数据记录 |
2.5 肛瘘的分型 |
2.6 统计学处理 |
2.7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肛管结构的显示 |
3.2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对肛瘘不同类型的诊断 |
3.3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对肛瘘内口及瘘管的诊断 |
4 讨论 |
4.1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诊断肛瘘内口的分析 |
4.2 影像学方法诊断肛瘘内口分析比较 |
4.3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的应用及对肛瘘内口定位意义 |
结语 |
1 结论 |
2 研究的不足 |
3 创新点 |
4 展望 |
附图说明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经直肠腔内超声及MRI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经直肠腔内超声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应用分析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经直肠腔内超声联合MRI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应用分析 |
前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经直肠腔内超声在肛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仪器选择 |
1.3.1 设备: |
1.3.2 检查方法: |
1.4 肛瘘类型 |
1.5 观察指标 |
1.5.1 内口位置超声判定: |
1.5.2 瘘管分型超声判定: |
1.6 肛瘘诊断标准 |
2 结果 |
2.1 肛瘘的超声影像特点 |
2.2 超声诊断及术后诊断结果比较 |
2.2.1 超声诊断: |
2.2.2 术后诊断肛瘘各型结果: |
2.3 不同类型的肛瘘的灵敏度、假阳性、假阴性比较 |
2.4 超声对内口、主管、支管超声诊断与术后诊断结果比较 |
3 讨论 |
(6)多模态MR成像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多模态MR成像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技术应用及最佳疗效评估指标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入组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新型辅助放化疗方案 |
5 扫描设备及扫描方法 |
6 MR图像后处理 |
7 病理学肿瘤退缩分级评价 |
8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及病理 pTRG 分级 |
2.新辅助治疗前、后肿瘤体积 |
3 新辅助治疗前、后 ADC 值相关指标 |
4 肿瘤体积及 ADC 值相关指标评估新辅助治疗疗效的诊断效能 |
5 肿瘤体积下降率与 ADC 值下降率的相关性 |
讨论 |
第二部分 DWI、DCE-MRI和 T2WI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T分期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入组标准 |
3 排除标准 |
4 新型辅助放化疗方案 |
5 扫描设备及扫描方法 |
6 MR评估直肠癌T分期标准 |
7 病理 T 分期标准 |
8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 |
2 多模态MR图像T分期与病理T分期一致性比较 |
3 多模态MR图像评估直肠癌侵犯直肠系膜筋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缩略词表 |
致谢 |
(7)磁共振与腔内B超对湿热下注型高位肛漏诊断的优势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资料来源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 |
1.4 高位肛漏分类标准 |
1.5 高位肛漏中医临床特征 |
1.6 病例纳入标准 |
1.7 病例排除标准 |
1.8 病例剔除标准 |
2 研究仪器 |
3 研究方法 |
3.1 研究步骤 |
3.2 操作流程 |
3.3 观察指标及方法 |
4 资料统计方法 |
5 技术路线 |
6 结果与分析 |
6.1 湿热下注型高位肛漏患者性别构成分布情况 |
6.2 湿热下注型高位肛漏患者年龄构成分布情况 |
6.3 湿热下注型高位肛漏患者中原发性内口检出患者数量、内口位置符合情况及位置分布情况 |
6.4 湿热下注型高位肛漏患者中主管/支管检出符合情况 |
6.5 瘘管与肛门括约肌关系 |
6.6 肛管直肠环纤维化程度 |
6.7 结论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肛漏的认识 |
2 现代医学对高位肛漏的认识 |
3 高位肛漏的治疗 |
3.1 中医挂线疗法 |
3.2 中医中药治疗 |
4 腔内B超及MRI在高位肛漏诊断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磁共振与腔内B超在肛门直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高位肛漏住院患者调查表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8)经会阴超声联合经直肠超声与常规MRI检查对肛瘘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检查仪器、设备 |
三、检查方法 |
四、肛肠外科医师对主管、支管、内口、外口的判断 |
五、纳入与排除标准 |
六、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讨论 |
一、肛瘘的相关知识及本次研究应用的肛瘘分类方法 |
二、肛瘘术前诊断的重要性及目前肛瘘术前常规诊断方法 |
三、目前肛瘘的术前影像学检查 |
不足和展望 |
1、存在的不足 |
2、肛瘘术前超声检查的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3D-ERUS诊断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与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前言 |
2、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仪器 |
2.3 方法 |
2.3.1 检查前准备 |
2.3.2 操作方法 |
2.3.3 图像分析 |
2.4 满意度评估 |
2.5 统计学方法 |
3、结果 |
3.1 3D-ERUS与DFG诊断RC情况 |
3.2 3D-ERUS与DFG测量RC深度的比较 |
3.3 3D-ERUS与DFG诊断84例便秘患者合并症结果 |
3.4 满意度结果 |
3.5 两种影像学方法测量OCC患者相关指标(表5,表6) |
3.5.1 两种影像学方法测量OCC患者静坐情况(表5) |
3.5.2 两种影像学方法测量OCC患者力排情况(表6) |
3.6 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价值的比较 |
3.7 具体图像分析 |
4、讨论 |
4.1 肛管三维成像的必要性、优势、不足及直肠阴道隔显像探讨 |
4.2 直肠阴道隔存在的解剖学证据 |
4.3 两种影像学方法在前突数据测量不同原因讨论及直肠前突形成的机制 |
4.4 影像学方法对出口梗阻便秘的评价 |
4.5 RC手术必要性探讨 |
4.6 患者检查顺应性评估 |
4.7 本研究的新发现 |
4.8 3D-ERUS诊断肛肠科疾病的相关展望 |
4.9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10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个人简历 |
2、Wexner便秘评分表 |
3、满意度调查表 |
致谢 |
综述 直肠前突临床影像学诊断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10)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肛瘘术前诊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直肠指诊 |
1.2.2 超声检查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不同类型肛瘘的超声诊断与直肠指诊的准确性比较 |
2.2 超声诊断与直肠指诊诊断肛瘘的准确性比较 |
3 讨论 |
四、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及其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360°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少见肿瘤的诊断及术前分期价值[J]. 刘波,王珍芳,张雪梅,彭建美,陈琳,刘瑞廷. 中国肿瘤临床, 2021(18)
- [2]多径路超声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评估中的价值研究[D]. 周游.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3]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阴道或会阴超声定位女性肛瘘内口[D]. 张翠红.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经直肠腔内超声及MRI在复杂性肛瘘术前诊断的应用分析[D]. 付方方. 新乡医学院, 2020(12)
- [5]经直肠腔内超声在肛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张成生,张伟,张志龙,韩庚奋,邓美玲. 河北医药, 2019(19)
- [6]多模态MR成像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李杰. 青岛大学, 2019(07)
- [7]磁共振与腔内B超对湿热下注型高位肛漏诊断的优势选择研究[D]. 赵航.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6)
- [8]经会阴超声联合经直肠超声与常规MRI检查对肛瘘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D]. 李享. 苏州大学, 2019(04)
- [9]3D-ERUS诊断直肠前突的临床研究与价值[D]. 韩滨泽. 安徽医科大学, 2019(02)
- [10]高频超声及经直肠腔内超声对肛瘘术前诊断的作用[J]. 任丽娟. 中国医学创新, 20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