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展21世纪老年家庭护理(论文文献综述)
李红[1](2021)在《长期护理需求及其保险试点政策评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老龄化以及老年带残余寿的延长催生了大量的长期护理需求,与此同时生育率降低、女性劳动参与率不断提升以及老人独居比例的增加极大的降低了非正式护理资源的可及性,我国面临不断增长的长期护理需求与不断短缺的护理资源之间的巨大矛盾,短缺的非正式护理资源以及高昂的正式护理费用给失能老人的健康福利以及经济基础带来了严重损害和冲击,要妥善解决好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问题,不仅需要增强其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同时还需要建立长期护理风险分散的长效机制。促健康、保民生是我国政府在国家治理和战略部署中的重要内容。例如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以及2020年最新的两会均强调提高和完善民生保障的水平和力度。在这种背景下,我国于2016年开启首批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于2020年开启第二批试点政策,但目前的覆盖范围仍然很有限,全国660多个城市中仅有49个地区在开展试点工作,这还不包括未实施试点政策的广大农村地区,这说明我国长护险的发展形势不可谓不严峻。要解决失能老人普遍存在的长期护理问题,不仅要从微观上对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需求的发展形势进行远期预测以准确掌握我国失能老人未来的整体态势,同时需要从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偏好出发,探讨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的相关关系。当个体处于失能状态需要寻求护理服务并选择护理模式时,他们不仅关注护理费用还关注自己的心理诉求(护理偏好)。两种护理模式之间是否存在显着的替代关系,它决定了非正式护理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正式护理资源能否被有效利用。长护险的实施虽然能够有效分散正式护理的高额成本,但它并不能对正式护理服务需求产生绝对性的引导作用,其政策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仍依赖于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的替代程度。因此,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是否存在显着的替代关系极大的影响长护险试点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科学性。此外,长护险试点政策的实施效果关系着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相对于2020年新公布的扩大试点政策,首批试点政策自公布之日起己实行四年多的时间,其试点的政策效果亟待评估。对长护险试点政策进行评估不仅能够提高长护险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同时也是现代化公共政策升级和优化的内在要求。为了妥善解决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问题、巩固长护险试点政策的发展成果,本文以长期护理需求及其保险试点政策评估研究为选题开展了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为:第一,我国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和长期护理费用均增长迅速。预测数据显示,2020至2060年我国失能老人总规模以及重度失能老人总规模的波动范围分别为4258~22877万人以及343~5522万人,我国失能老人长期护理费用的波动范围为728~182335亿元。以上数据表明必须建立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风险分散的长效机制,这也同样揭示了开展长护险政策试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正式护理和非正式护理之间存在显着的替代关系。具体而言,非正式护理与家政服务利用以及入住养老院之间存在显着的替代关系,在替代程度上,家政服务与非正式护理的替代效应大于养老院服务与非正式护理。失能程度并不影响家庭照料与正式护理的替代关系,这是由于正式护理的成本较高,超过了很多中等收入家庭的负担能力。开展长护险地方试点之后,正式护理的高额成本将被长护险有效分散,失能老年人未被满足的护理需求将通过对正式护理服务的利用而得到补偿。也就是说长护险试点政策的实施可能会通过优化失能老人的护理结构从而改善他们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另外,长护险试点政策的开展可能会通过对失能老人就医与护理的分流而治有效减少老年护理对医疗资源的过度利用;最后,长护险试点政策实施的基本原则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基于以上分析可知,长护险试点政策的积极效果可能有三点:一是能够提高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可及性;二是减少社会性入院过度挤压医疗资源的低效率配置;三是改善失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本文将在第五章对此进行一一验证。第三,长护险试点政策效果显着。开展长护险降低了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过度利用;具体而言,实施长护险试点政策能够使得失能老年人每月门诊费用以及看门诊次数分别减少316元和0.819次,使得失能老年人年住院费用以及年住院次数分别减少5262.1元和0.464次。其次,开展长护险提高了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具体而言,实施长护险试点政策使得失能老年人的慢性病个数减少0.136个、使得他们的健康自评得分减少0.128(健康自评赋值越小,健康水平越高)。最后,开展长护险改变了试点地区失能老年人的护理结构,提高了失能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可及性。具体而言,实施长护险试点政策使得失能老年人被照料的可能性提高了 8.75%、非正式护理使用的可能性减少了20.9%。第四,对比长护险首批十五个试点城市的发展实践发现我国长护险还存在一些问题。大部分试点地区的多元化筹资模式只是停留在表面,长护险基金的筹资主力仍为医保基金结余,没有体现出个人和单位的缴费责任;在待遇给付方面,只有少部分地区(四个)真正秉承了试点指导意见中“鼓励居家护理以及社区护理的”的理念;失能评估标准五花八门的现状不利于未来长护险的统一和发展,由于广州、成都、荆门以及青岛市的失能评估办法基本上与国际接轨,因此未来长护险的失能评估办法应该重点借鉴这四所城市的经验。第五,对比分析日本、德国以及我国长护险的发展实践认为我国长护险的发展和完善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构建可持续的长护险筹资机制;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型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加快和完善长护险相关的法制建设。第六,政策建议。长护险试点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家庭护理向社会护理的转变,由于我国家庭护理基础越来越薄弱,长护险试点政策无疑保障了老年人在失能状态下普遍存在的长期护理服务需求,提高了失能老年人的福利水平。另外,长护险试点政策解决了因社会性入院引发的医疗资源短缺的难题,同时提高了失能老年人的健康水平。这些结论为长护险试点政策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和数据支撑。本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实现了以下改进工作:一是通过国内外的对比分析更加科学的界定了长期护理需求的概念,并综合国内十五个首批试点城市的失能等级评估办法,创新性的基于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来界定失能老人的失能状态和失能等级。这为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规模的精确预测奠定了理论基础;二是在对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规模进行预测分析时,本文在科学界定长期护理需求关键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失能群体存在的异质性特征对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需求规模进行了较为准确的分类预测。这对准确、合理的判断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需求的总体规模和整体态势以及揭示长护险试点政策开展的迫切性和必要性提供了最新的本土化数据支撑;三是在讨论非正式护理与正式护理的相关关系时,本文率先采用工具变量法进行实证分析,并讨论失能程度对二者关系的异质性影响,工具变量法的使用能够精准识别失能老人两种护理模式的替代关系。通过准确识别失能老人两种护理模式的替代关系,为长护险试点政策实施的科学性提供了较为可靠的现实依据;四是在对长护险地方试点进行政策评估时,精准识别失能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首次对我国十一个首批试点城市长护险的政策效果进行评估,并率先讨论了开展长护险与失能老年人护理结构、护理服务可及性的关系。这对长护险扩大试点政策以及长护险制度的全面建设提供了较为可靠的参考依据。
李雪岩[2](2021)在《中国长期护理保险支出预测与政策模拟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正处于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下,老龄失能人口的护理需求日益增长,为应对老龄失能群体护理支出节节攀升所带来的财务风险,我国应逐步科学构建社会性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保障我国老龄失能群体的长期护理需求。我国政府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迫切需要对长期护理和非正式护理的影响机制进行全面分析,从而针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系统和理论的政策设计,并基于失能转移模型对未来我国老龄失能人口和长期护理保险支出规模进行预测,构建生命周期模型对长期护理保险政策效果进行模拟分析,考察并尝试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由于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常态,在当前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我国政府既有能力也有必要建立并完善社会性质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论文关于长期护理保险需求水平与支出规模的预测研究结果为探究失能群体的长期护理需求与护理决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可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与完善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与数据参考,同时论文构建的关于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论模型以及具体的政策模拟分析结果可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策制定提供切实有效的理论框架与政策导向支持。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重点概括了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所使用的各类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并提出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其次,通过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叙述,将相关文献划分为国外文献与国内文献展开研究,并根据不同文献的研究重点将各类文献归纳分类,从而就当前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评述。再次,对论文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具体界定,包括在微观层面界定健康与失能等相关概念,宏观层面阐述社会保障体系与人口老龄化的相关内容,并对包含非正式护理和长期护理保障体系在内的长期护理理论框架进行说明,尝试构建以长期护理保险为核心机制的微观消费生命周期模型,从保险产品与社会制度角度深入分析长期护理保险机制,为长期护理支出预测与政策模拟贡献的相关研究贡献理论依据。论文通过参考世界各国和国内部分试点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系统分析研究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需解决的主要问题,阐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于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之间的关系;以代表性发达国家与国内首批试点城市的长期护理保险实践经验为例,比较不同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选择,设计构想具体的长期护理保险发展与实施方案,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模式和保险机制,为实现社会保障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拓展政策设计思路。实证研究方面,由于目前长期护理保险仍处于试点阶段,论文基于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面板数据展开实证研究工作,采用适当的计量模型分析核心因素对老年群体非正式护理选择的影响程度,并利用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深入探讨相关因素对非正式护理选择的影响机制与作用渠道。从而基于实证数据探究影响我国老龄失能群体长期护理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老年群体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购买决策,并尝试探讨非正式护理服务模式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疾病冲击与代际支持是非正式护理选择的核心影响因素,疾病冲击通过作用于家庭成员的代际支持程度影响老年群体作出非正式护理决策,代际支持又可通过改善老年群体的失能程度显着改变其非正式护理选择;失能程度作为反映老龄失能群体护理需求的主要因素,年龄、城乡类型、子女数目、慢性病数目、抽烟状况均可显着影响个体失能程度,从而改变失能老龄群体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非正式护理与社会护理均可作为未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有效考察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水平与支出规模,论文建立了老年群体失能转移模型,并创造性地设计了归并平均的算法,结合人口预测数据对我国失能老龄人口规模进行测算,利用长期护理保险试点城市相关数据构建缴费率假设,从而预测并分析长期护理保险基金的相关成本与支出规模。预计2050年我国老龄失能人口与长期护理保险支出规模将分别达到5184万人与5025亿元左右,研究结果反映了我国未来老龄失能人口规模较大且增长速度较快,迫切需要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老龄失能人群的护理需求进行保障,但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会为我国财政支出带来严峻的政策挑战,国家需采用有效措施健全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规划与设计,相关研究结果可为有序发展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体系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论文进一步基于以长期护理保险为核心机制的生命周期理论模型,使用模拟矩方法估计的关键参数,利用理论模型结合追踪调查数据对长期护理参保数据进行匹配和模拟,以参数估计和政策模拟等手段分析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机制与制度设计,以考察不同政策下我国中老年群体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参保意愿及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中老年群体面临的护理风险不容小觑,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需求较为旺盛,而采用时长补贴与城乡统筹机制的长期护理保险较为适合我国老龄失能人群特点,未来可采用城乡统筹时长补贴型为主、多种保险机制并行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从而有效应对老年群体的失能风险并充分保障其长期护理需求。最后,论文阐述了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在充分分析研究长期护理保险的相关问题的基础上,综合研究成果为应对我国老龄化挑战和提高老龄健康福利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有效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以社会性城乡统筹为核心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科学规划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筹资体系与待遇支付方式、积极出台支持政策鼓励家庭成员提供非正式护理服务、与护理机构和商业保险公司合作构建高质量护理服务体系以及持续改革我国社会保险制度并完善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内容,为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与可持续运行发展,发展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可行的政策导向支持。论文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结合我国老龄失能人口和社会发展特点,借鉴国内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践经验,分别从理论和实证层面上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研究,以期获得符合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规划的研究结论;鉴于现阶段难以取得高质量的长期护理保险直接参保数据,重点关注非正式护理选择和长期护理需求的核心影响因素,并使用来自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CLHLS)较为前沿的2008至2018年四期面板追踪数据,基于大样本的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非正式护理与长期护理的影响机制展开实证研究,整体分析过程较为深入,研究结果对长期护理相关服务的实践过程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意义;构建以离散型马尔可夫链为基础的失能转移模型,结合人口预测数据计算符合我国老年群体特点的失能转移矩阵,并创造性地设计了归并平均的算法,具体测算老龄失能人口与长期护理保险支出规模,从而有效提高了远期预测精度;构建以长期护理保险为核心机制的微观消费生命周期模型,从理论研究角度探究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设计思路,以参数估计和政策模拟的方法研究长期护理保险的具体保险机制与制度设计,使用模拟矩方法测算模型的关键参数,可避免无法使用广义矩条件进行直接估计的情况,弥补了国内长期护理保险相关理论研究的空白,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目前长期护理相关指标体系较为缺乏的问题,政策模拟结果具备一定的稳健性,可为构建并完善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健全我国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贡献理论与学术价值。
郭浩乾[3](2021)在《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认为目的1.了解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资源、“互联网+医疗”的使用及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水平的现状,为老年人社区护理管理模式的构建提供基础资料。2.建立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为老年人社区护理管理提供工具。方法1.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老年人“互联网+医疗”的使用现状及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水平调查问卷》,对银川市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内,共336名社区老年人的一般资料、家庭资料、“互联网+医疗”使用情况及需求情况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水平进行问卷调查。2.专家咨询法:参考国内外文献,结合前期问卷调查结果,以相关政策为支撑,构建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雏形。运用德尔菲法,经过两轮专家咨询,确定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结果1.336名社区老年人的家庭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家庭功能总得分平均为8.87±1.84分,大部分(88.7%)调查对象的家庭功能良好;家庭结构类型以“核心家庭(44.9%)”为主,家庭权力结构主要是“传统权威型(63.1%)”,居住情况以“只与配偶居住者(67.6%)”居多,但当老年人需要照顾时仍以“子女为主(59.5%)”。2.社区老年人中会使用智能手机者占32.4%,听说过“互联网+医疗”服务者仅占9.5%,使用最多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是“门诊预约挂号”,未使用过该类服务的主要原因是“不会操作(操作复杂)”。3.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得分为76.07±31.98分,各维度得分依次为:运动维度19.67±8.71分,健康责任维度19.64±8.67分,心理安适维度18.74±8.06分,营养维度17.96±7.5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和月收入2个因素可解释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变异量的23.8%。4.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确定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包含服务对象、管理团队、家庭健康责任人的选择及培训内容、实施方式和管理内容5个部分。两轮专家咨询后,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7,协调系数为0.226,各指标可行性评分的变异系数为0.07,专家意见较为集中。结论1.银川市社区老年人“互联网+医疗”服务利用率低,但家庭护理资源丰富,多数老年人愿意自己或在家人协助下被社区医务人员远程管理。2.银川市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水平偏低,老年人最欠缺营养方面的保健知识。影响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的主要因素有性别和月收入。3.构建了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包括“服务对象”、“管理团队”、“家庭健康责任人的选择及培训内容”、“实施方式”和“管理内容”5个部分及若干具体内容条目。通过对所咨询专家的资料分析、检验,结果表示可信度较高。4.本研究构建的模式可为老年人社区护理管理提供工具,为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吕玉环[4](2020)在《《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指明本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文本《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以下简称《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是由山口大学大学院东亚研究科成员编着的国际经营管理类书籍,于2018年3月23日由日本中央经济社出版社出版。该书从国际视角出发,分三部分共14个章节阐述了以东亚国家为主的医疗福利制度的构建及医疗经营现状,主要介绍了东亚各国医疗制度基本情况、医疗经营及地区医疗福利状况。其中,第一部分“东亚各国医疗制度简介”主要从六个视角介绍了日本、韩国、中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同时介绍了英国的医疗保障制度与之进行比较;第二部分“医疗经营”主要从三个视角分别介绍了不同规模的公立医院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影响护士离职的因素、老后所需资金的推测分析;第三部分“地区医疗养老”则从五个视角分析了日本各地区预防医疗的动向、医疗地域变迁及其可持续性、地区全民医疗的公私协作及针对残疾人和老年人的必要医疗合作。本书属于企业管理专业类书籍,其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医疗·福利系统的构建与相关设施的有效经营。以日本为首,从经营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考虑东亚医疗与养老的可持续性方案。本翻译报告通过分析原文,将专业术语和长句分为经济、医疗、护理3类。文中专业词汇表述严谨、准确,需要准确充分的把握原文信息,避免漏译、错译。为此,有必要在翻译过程中考虑中文译文读者的思维习惯,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例如直译、变译、加注解释法等。此外,由于中日语言上的差异,且日语文章的逻辑性与汉语不同,因此翻译时语言的逻辑转换也是不可缺少的。原文的逻辑性如果直接套用在译文上,原文的本意可能会有所偏差。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翻译时需要通过逻辑补充、逻辑转换、逻辑重构等翻译方法来保障译文的逻辑性。此外,该文本由不同作者共同编着而成,所以各章节之间的语言表达存在差异,所以本翻译报告在保证译文内容准确的前提下,尽力还原作者的语境语气及写作风格?只有把握医疗、养老类书籍的文体特征,才能在翻译过程中体现其语言结构特色,并做到有的放矢,翻译出更为地道、专业的译文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参考了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所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对文本中所出现的专有名词、复杂长句等翻译重点及难点进行分析。对原文要遵守“信”,对译文要保证“达”,对译文表达要追求“雅”。原文主要是以医疗为研究目的的着作,在本次翻译中对“信、达、雅”的理解为:“信”是对原文的理解;“达”是译文与原文的契合度;“雅”是译文表述的可接受度。在实际进行翻译工作时,针对专业词汇采用了直译、变译及加注解释的翻译方法;针对文本翻译采用了逻辑增补、逻辑转换与逻辑重组的翻译策略。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保证行文流畅,处理好译文与原文的关系,结合上下文语境探究文中所蕴含的逻辑关系,进而翻译出译文读者所能接受的文本。本翻译实践报告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章:对笔者所选文本的执笔机关、文本特点及在翻译过程中所参考的翻译理论进行简单介绍;第二章:主要从词语和句子两个方面结合严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进行分析,简析医疗经营类文本的翻译特点并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第三章:此次翻译实践的总结及感想。随着现代医疗、福利制度的快速发展,为促进相关知识和理论的完善以及国际交流与合作,医疗、福利制度相关书籍的翻译变得越来越重要。本翻译报告的目的是了解东亚各国的医疗及福利制度,分析原文语言的特征和表达的逻辑性。在此基础上,以编写专业且易懂的译文为目标。
王丽婷[5](2020)在《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基于国内家庭护理需求激增而家庭护士岗位未专职化的背景,通过探讨护士胜任家庭护理工作所需的能力指标,构建一套客观的胜任力模式,可作为定量评价护士从事家庭护理工作胜任力水平的评估工具,并为医疗机构后续任用考核家庭护士及开展教育培训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文献分析:采用内容分析法,检索分析国内120篇与家庭护理相关的文献,从中提取并归纳家庭护士所需胜任力的关键条目;2.半结构访谈:采用滚雪球抽样法选取南昌市2所三级综合医院的护士和护士长共12名进行胜任家庭护理工作能力期望的访谈,对胜任力条目进行补充;3.专家函询:以前期形成的胜任力条目为基础设计专家函询问卷,共选择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医院管理四个领域的16名专家进行函询,根据两轮函询结果删除、修改和增加胜任力条目;4.问卷调查:以专家函询后的胜任力框架为基础设计调查问卷,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南昌市2所三级综合医院177名护士和28名护理管理者为调查对象,采用满分率和界值法进一步筛选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最终的胜任力维度,并对模式进行信效度检验,最终构建出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结果:1.文献分析和半结构访谈结果:通过文献提取出入户前准备、入户中实施和入户后反馈三个模块的32个条目;在对访谈资料逐字稿的分析后,提炼出心理素质、身体素质、评估、专业、规划管理、人际交往、协调合作和安全防护8大胜任能力主题;两者间的结果相互整合初拟出32个胜任力条目。2.专家函询结果:专家在两轮函询中的积极性均为1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757,两轮函询中条目重要性的Kendall?s W值分别为0.332和0.304,可行性的Kendall?s W值分别为0.368和0.332,经χ2检验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经两轮专家函询后删除4个条目,新增2个条目,修改8个条目。3.问卷调查结果:经满分率、均数和变异系数界值法分析后删除4个胜任力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入户前准备模块形成3个维度,入户中实施模块形成5个维度,入户后总结模块形成1个维度,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4.978%、76.764%和72.713%;问卷的I-CVI在0.8131.000间,S-CVI/Ave为0.983;问卷总体Cronbach’sα系数为0.908,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6840.878之间。最终形成的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共包括3个模块,9个维度,26个胜任力条目。结论: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和问卷筛查后,本研究构建出的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主要包括3大模块,9个维度和26个条目;并通过项目分析、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信度分析等指标,证实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较好,其结果基本可取。
张荣荣[6](2020)在《家庭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文中认为目的:在了解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健康状况及其家庭护理现状基础上,对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实施家庭护理干预,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建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时间连续性设计,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3月在山东省威海市某三甲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治疗后出院的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62名为研究对象,通过微信平台、电话随访、家庭访视健康教育等方式来进行为期3个月的家庭护理干预。研究工具采用消化性溃疡患者一般资料问卷、遵医行为问卷、生活质量问卷等,比较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数、构成比、均值、标准差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进行描述;数据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ANOVA分析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生活质量在一般社会人口学特征上的差异;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家庭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得分为(91.06±8.23),呈正态分布。消化性溃疡患者遵医行为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复诊(3.05±0.40)、行为改变(2.72±0.35)、用药(2.70±0.40)、自我监测(2.62±0.39)。(2)消化性溃疡患者生活质量得分为躯体综合总分为(160.44±32.41),心理综合总分为(166.52±30.69),呈正态分布,各维度的得分由高至低依次为社会功能(26.15±7.67)、躯体疼痛(25.2±7.0)、精力(11.57±2.51)、精神健康(9.72±1.41)、情感职能(8.90±6.45)、一般健康状况(8.07±2.56)、生理职能(5.91±3.93)、生理机能(5.40±1.41)。(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月收入、居住状况、费用支付方式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的遵医行为情况分析,内容包括复诊、自我监测、行为改变、用药4项,得出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的遵医行为总分分别为(91.06±8.23)、(109.42±13.2)、(133.76±11.26)、(151.95±11.18),以上四个不同时期遵医行为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患者的生活质量情况分析,内容包括生理机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精力、一般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生理职能等指标,得出干预前、干预1周、1月、3月,躯体综合总分分别为(160.44±32.41)、(207.94±45.8)、(299.47±32.65)、(364.87±22.35),心理综合总分分别为(166.52±30.69)、(215.45±45.06)、(296.08±36.25)、(349.6±25.96),以上四个不同时期生活质量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遵医行为。(2)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高社区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
刘俞如[7](2020)在《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问题研究 ——以先行试点S区为例》文中认为2018年,上海市全面开展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本文以此为背景,将长期护理保险的服务项目作为研究对象,经过实地调研,笔者阐述了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的现状,发现服务项目在实际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此类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是一篇定性研究论文,主要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深度访谈法,笔者选取上海市S区作为调研区域,采用目的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抽样方法,抽取了 30名调查对象,分别包括长期护理机构工作人员、实施护理服务的护理人员以及接受护理服务的参保对象。具体而言,本文的写作结构是“现状-问题-原因-借鉴与对策”的形式,内容结构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绪论、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的现状、实际调研结果所呈现的问题表现、原因分析、其他国家关于服务项目的经验借鉴以及笔者提出的完善思路。根据调研结果,笔者发现,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确实为老年护理责任主体创造了喘息式服务,某种程度上满足了老人和护理员的物质与精神需求,但与此同时,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表现出诸多问题,在以下几方面依旧呈现出弱势。从服务项目的内容来看,它们简单有限,部分项目表述模糊、存在偏倚与重叠现象,项目表格有出入,基本生活照料项目错位等;从服务项目的时间与频次来看,服务的时间较短、频次较少,且时间安排出现矛盾;从服务项目设置与需求匹配程度来看,缺少特定的服务项目,例如预防、康复、精神、心理、家务援助等。结合文献资料与访谈材料,笔者分析了问题形成的几大原因:传统养老观念的挑战、长期护理保险等级评估的约束、服务过程的信息不对称、护理人员资质与待遇有限等。最后,本文借鉴国外既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经验,参考了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国家长期护理服务项目的设置,包括其服务项目的内容和时间安排等,由此得出一些解决既有问题的启示,并提供一些新思路。笔者认为,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的类别与内容应再做调整,构建服务项目库以满足差异性老年人服务需求,建设与服务项目相配套的专业护理团队,通过等级评估再细化提升服务项目的精准度,以及为特殊群体开设专项服务等。
赵雅冰[8](2019)在《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文中指出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典型的社会保险筹资模式,在1995年就正式建立实施。德国虽然不是世界上最早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国家,但它是世界上首个以立法形式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国家。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经过时间的发展与检验,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失能失智老人数量规模逐年增大,发展速度增快,然而政府当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难以应对如此状况。在这些情况下,如何让失能老人能够有尊严、体面的养老,成为我国亟需解决的社会问题。德国是较早建立长期护理保险的国家,覆盖范围广、运行较为成功,通过研究该国的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有着极为积极的借鉴经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仅是健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有利于保障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围绕德国长护理保险制度进行研究,同时与其他国家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行对比分析,总结经验,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提供一些思路及建议。通过回溯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历史发展背景,了解其建立的过程,分析其制度的基本框架,主要围绕参保对象、筹资方式、服务类型、给付方式和护理等级等五个方面来进行重点概述分析。德国长期护理保险从参保对象到保障水平都有着其独特之处,这些措施都为德国人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然而,即使长期护理保险具有覆盖范围广、保障方式灵活、财务状况相对平稳、突出人性化服务等优势,也会产生一定的问题,但德国政府依据社会现实,制度本身的缺陷,通过多次强有力的改革克服了其面临的问题,促进德国长期护理保险不断发展与完善。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也是日本、韩国学习借鉴的典范。本文将这三个国家进行简要的对比分析,例如在参保范围、保障水平、经办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总结经验,突出德国长护险制度的一定优势。目前,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正处于起步阶段,还未正式落地。通过对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对我国建立适合当前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一定的帮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不仅有利于让失能人员得到基本的护理需求,活的更有尊严,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公平。
徐先梅[9](2019)在《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中数据显示,截止2017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6%。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截至2018年年末,全国大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9亿,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7.85%,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同时中国还面临其他国家从未遇到的两个难题,一是人口基数大,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4亿,居全世界之最;二是“4-2-1”的家庭结构使得老年照护问题更加严峻。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养老体系以事业单位性质的养老机构为主体,重建设轻服务,比如敬老院,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养老机构的全部权责,从运营、基础设施建设、场地等方面,均体现财政资金的“大包大揽”模式,但这种模式与现在的养老趋势不相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与财政资金投入的捉襟见肘不相适应,不改变以往的“大包大揽”模式,养老财政资金将承受较大的支出压力,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养老需求,所以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应运而生。与西方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的“去机构化”路径相反,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是以“去家庭化”为起点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政府包办和过度市场化的“中庸之道”,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实质上是政府部门、市场部门和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主体之间关系的重新界定,权责利重新理清,居家养老服务有效供给需要引入竞争性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多元参与主体的互补优势。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围绕“钱从哪里来——补贴模式,如何购买——服务模式,如何买的更有效——评估模式,如何让评估影响钱的再次供给——激励模式”四个模式闭环展开,国内学者的研究大多数沿袭着“谁购买,为谁买,买什么,向谁买,怎么买”即服务模式等问题的研究,对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财政补贴方式、绩效评价体系构建、财政激励机制设计等深层次问题关注度较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核心要素和实践过程中复杂性和困难性需要重点研究,这也正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以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为研究主题,运用信息经济学、绩效评估理论、福利多元主义和多中心治理等理论基础,探究了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深层次原因,从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财政供给机制、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和基于绩效的财政激励方案设计三个方面分别研究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激励效应和作用机理,最后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论文首先阐述了研究背景及意义,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快的严峻形势,养老是家事也是国家大事。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由于国外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间较早,相关研究较为深入,在居家养老服务筹资机制、绩效评价和指标设计等方面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国内学者的研究更多地是在梳理总结地方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在实证研究部分更加注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的绩效评价,而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资金供给以及激励关注度不高,本文认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财政资金来源、过程管理、绩效以及财政激励是一个相联系的综合体系,只有整个体系科学合理,才能真正提高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本论文涉及的理论基础有:信息经济学理论、绩效评估理论、福利多元主义理论和多中心治理理论,为文章接下来“供给侧”“需求侧”机制理论模型研究、绩效评价体系构建和财政激励机制优化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在分析了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究了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财政资金的供给方式亟需改善,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亟需构建,同时,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激励机制亟需优化。针对这三个原因,论文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财政资金补助机制研究中,利用信息经济学理论分别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进行模型分析,研究认为:1、在“供给侧补助”方面,同质性的社会组织和服务企业可以通过投入更多的努力增加获得财政资金的可能性;而对异质性社会组织和服务企业来说,财政的相关支持政策会减少社会组织或服务企业对居家养老服务产出,出现“负激励”,企业会处于“低”效率状态以期获得平均的资金补贴额度,若要改变这种“负激励”导致的低效率,就必须设计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增强对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的社会组织和服务企业的有效甄别和配置;2、在需求侧补贴方面,养老券政策将一部分养老选择权让渡给老人,但老人对社会组织和服务企业的评价依赖于政府导向,这种“选择偏差”使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价就显得格外重要。第二、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绩效评价体系构建中,根据效率性、公平性、相关性和经济性等标准和科学性、合理性等原则构建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4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38个三级指标),在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又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实证分析了我国17个省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研究认为:1、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效率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受环境有利因素影响的省份多集中在东部,而受环境不利因素影响的省份多集中在中西部及东北地区;2、在剔除环境因素后,样本三个直辖市中只有北京市的综合技术效率处于生产前沿面,天津市在纯技术效率方面有待加强,上海市在规模效率方面有待加强。3、剔除环境等因素后,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综合效率的区域排名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东部地区综合技术效率最高,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在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处于较低水平,管理制度、技术手段和资源投入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在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财政激励机制的研究中,借鉴OECD国家的实践和典型做法,利用论文构建的绩效评价体系,结合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定位和运营情况,设计了基于绩效的财政激励机制设计(Performance-based Fiscal Incentive Program,以下简称“PFIP机制”),从机制上引导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各个相关部门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和自我激励提高的管理意识。第三部分,论文选取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等发达国家作为样本,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促进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最后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提出完善的配套制度改革措施。本文的创新点:1、本文在财政资金补助机制的研究中,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方面构建理论模型进行分析,阐述了财政补助方式的作用机理,从理论角度分析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财政补助机制,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同时扩展了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财政补贴的理论研究视角。2、在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效率实证分析中,首先采用Pearson法筛选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剔除外部环境和随机扰动对效率的显着影响,更为全面准确的评估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供给效率,通过实证,分析了各省、各区域间效率的差异及产生差异的原因,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同时,三阶段DEA模型有助于扩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的研究领域。3、借鉴OECD国家的实践和典型做法,结合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功能定位和运营情况,设计了基于绩效的财政激励机制设计(PFIP机制),从机制上引导省级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各个相关部门形成自我约束机制和自我激励提高的管理意识。PFIP的设计引入竞争性资金分配机制,使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研究由结果引向了过程管理,更加注重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质量提升。
李艳青[10](2018)在《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需求状况的分析,结合吉林省社区健康服务现有的供给状况和水平,通过实证分析,找出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并以此为契机,提出构建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的新模式,引导吉林省社区卫生资源的充分整合,为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1)文献分析法。通过中国知网网上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PubMed外文文献数据库等收集到大量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期刊资料,为本论文的撰写提供了详实的理论支撑。(2)专家咨询法:通过咨询专家,确定问卷设计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3)问卷调查法:使用自行设计的《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从吉林省九个地区(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四平、白山、白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随机抽取1500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需求的问卷调查。共发放1500份问卷,收回1500份,剔除回答不完整的问卷,有效问卷1324份。(4)知情访谈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访谈提纲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医护人员、社区老年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进行深度访谈,了解吉林省社区健康服务供给现状。(5)实证分析法:数据来源分实地调查和数据引用两部分,首先对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需求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后对收集的原始数据进行SPSS(版本为22.0)统计学分析,其次通过收集《中国统计年鉴》、《吉林统计年鉴》、《吉林省2012-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等数据资料,运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吉林省社区健康服务供给现状,通过供给与需求的对比,找出二者之间存在的矛盾。结果:在健康服务需求方面,通过因子分析法,可以看出: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需求主要包括医院内健康服务(包括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上门看病服务、医护人员对生活进行指导)、家庭健康服务(包括家庭医生、家庭护理服务、心理健康咨询指导)和健康咨询服务。其中需求最大的是医院内健康服务,其次是家庭健康服务,最后是健康咨询服务。在健康服务供给方面,社区提供的健康服务大多集中于健康知识宣讲、健康体检、健康咨询指导和慢性病管理上,对老年人的上门看病服务、家庭病房、长期护理服务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卫生人员总量少,卫生机构床位数少,全科医生少,医护比不均衡等问题。结论:吉林省目前在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方面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包括在政策制定和落实、资金投入、人才培养、舆论宣传、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普及和推广、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力度都不够。因此,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新模式的构建,需要从指导原则、职责划分、人才队伍建设、项目开展、监督管理、政策保障等方面下工夫。
二、开展21世纪老年家庭护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21世纪老年家庭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长期护理需求及其保险试点政策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与研究框架 |
1.2.1 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2 长期护理需求规模预测 |
2.2.1 长期护理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2.2.2 长期护理需求规模预测分析 |
2.3 非正式护理与正式护理的研究评述 |
2.4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评估研究进展 |
2.5 国内外长期护理保险发展实践文献评述 |
2.5.1 长期护理保险国内试点经验总结文献评述 |
2.5.2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探讨文献评述 |
2.6 小结 |
第3章 长期护理需求规模预测分析 |
3.1 长期护理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
3.1.1 引言 |
3.1.2 理论模型 |
3.1.3 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
3.1.4 实证方法 |
3.1.5 实证结果分析 |
3.1.6 小结 |
3.2 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需求规模预测分析 |
3.2.1 Markov模型简介 |
3.2.2 失能转移矩阵及失能率的计算 |
3.2.3 失能规模预测 |
3.3 长期护理费用预测分析 |
3.4 小结 |
第4章 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的相关性分析 |
4.1 长期护理服务供给现状 |
4.2 正式护理与非正式护理 |
4.2.1 理论模型 |
4.2.2 实证方法 |
4.2.3 实证结果分析 |
4.2.4 敏感性分析 |
4.3 小结 |
第5章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
5.1 引言 |
5.2 数据来源、模型设定与变量界定 |
5.3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对失能老年人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 |
5.3.1 基准结果分析 |
5.3.2 稳健性检验 |
5.4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对失能老年人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
5.4.1 基准结果分析 |
5.4.2 稳健性检验 |
5.5 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对失能老年人护理模式选择的影响研究 |
5.5.1 基准结果分析 |
5.5.2 稳健性检验 |
5.6 小结 |
第6章 长期护理保险政策试点实践分析 |
6.1 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政策的发展实践 |
6.1.1 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城市的基本情况 |
6.1.2 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城市的筹资渠道 |
6.1.3 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城市的筹资结构 |
6.1.4 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城市的待遇水平 |
6.1.5 长期护理保险首批试点城市的失能评估办法 |
6.2 长期护理保险地方试点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1 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结构有待完善 |
6.2.2 社会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方式定位出现偏差 |
6.2.3 社会长期护理保险的法制建设非常薄弱 |
6.3 小结 |
第7章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
7.1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实践 |
7.1.1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背景 |
7.1.2 日本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内容 |
7.1.3 日本老年人社会福利的演变过程 |
7.1.4 日本介护保险制度的改革经验 |
7.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实践 |
7.2.1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背景 |
7.2.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构建内容 |
7.2.3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 |
7.2.4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改革经验 |
7.3 长期护理保险发展的经验借鉴——基于国内外的对比分析 |
7.3.1 构建可持续的长护险筹资机制 |
7.3.2 构建多层次、多功能型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
7.3.3 加快和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相关法制建设 |
第8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中国长期护理保险支出预测与政策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4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1.1 长期护理保险理论模型研究 |
2.1.2 长期护理保险购买决策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1.3 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市场研究 |
2.1.4 失能数据与公共卫生成本测算相关研究 |
2.1.5 社会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 |
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2.1 长期护理保险理论与定价的相关研究 |
2.2.2 长期护理需求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
2.2.3 非正式护理与长期护理关系的相关研究 |
2.2.4 长期护理保险规模与成本测算的相关研究 |
2.2.5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的相关研究 |
2.3 研究现状综合评析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框架 |
3.1 失能与人口老龄化 |
3.1.1 健康与失能的定义 |
3.1.2 社会保障体系与人口老龄化 |
3.2 长期护理理论 |
3.2.1 非正式护理 |
3.2.2 长期护理的概念与发展 |
3.2.3 养老与长期护理保障体系 |
3.2.4 长期护理生命周期理论 |
3.3 长期护理保险 |
3.3.1 长期护理保险的概念 |
3.3.2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 |
3.3.3 长期护理保险机制 |
3.3.4 个体效用最大化的价值函数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实践经验与设计构想 |
4.1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发展状况 |
4.1.1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市场发展状况 |
4.1.2 欧洲代表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4.1.3 日韩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
4.1.4 小结 |
4.2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实践情况 |
4.2.1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范例 |
4.2.2 参保范围与筹资渠道比较 |
4.2.3 护理方式与待遇标准比较 |
4.2.4 小结 |
4.3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设计构想 |
4.3.1 基本原则 |
4.3.2 资金筹集 |
4.3.3 待遇支付 |
4.3.4 服务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非正式护理与长期护理影响机制实证研究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数据来源与计量模型 |
5.2.1 实证数据来源 |
5.2.2 面板固定效应模型 |
5.2.3 中介效应模型 |
5.2.4 有序Logit模型 |
5.3 非正式护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3.1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
5.3.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3.3 异质性检验 |
5.3.4 稳健性检验 |
5.3.5 影响机制检验 |
5.3.6 研究结论 |
5.4 长期护理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5.4.1 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
5.4.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3 异质性检验 |
5.4.4 稳健性检验 |
5.4.5 非正式护理对长期护理的影响机制研究 |
5.4.6 研究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老龄失能人口与长期护理保险支出规模预测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模型设定 |
6.2.1 失能转移模型 |
6.2.2 归并平均算法 |
6.3 数据来源 |
6.3.1 实证数据集 |
6.3.2 人口预测数据 |
6.4 失能转移矩阵计算 |
6.5 老龄失能人口规模测算与分析 |
6.6 长期护理保险成本与支出预测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长期护理保险模型拟合与政策模拟 |
7.1 问题的提出 |
7.2 实证数据来源 |
7.3 模拟矩估计方法 |
7.4 参数估计与模型拟合 |
7.4.1 外生参数估计 |
7.4.2 模拟矩方法估计步骤 |
7.4.3 内生参数估计结果 |
7.4.4 模型拟合结果 |
7.5 参保率政策模拟结果与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问卷调查法 |
3.2 德尔菲法 |
4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社区老年人“互联网+医疗”的使用现状及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水平调查 |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社区老年人一般资料 |
2.2 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资源 |
2.3 社区老年人“互联网+医疗”使用情况 |
2.4 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情况 |
3 讨论 |
3.1 社区老年人“互联网+医疗”使用现状 |
3.2 社区老年人家庭护理资源现状 |
3.3 社区老年人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情况 |
第二部分 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构建 |
1 建立科研小组 |
2 初拟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 |
2.1 管理模式拟定的依据 |
2.2 模式内容拟定的原则 |
3 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的确定 |
3.1 建立专家库 |
3.2 专家咨询流程 |
3.3 专家咨询工具 |
3.4 模式内容的筛选标准 |
3.5 专家咨询法的评价标准 |
4 资料的整理与统计分析 |
5 结果 |
5.1 专家的基本情况 |
5.2 专家积极性 |
5.3 专家权威程度 |
5.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5.5 专家意见集中程度 |
5.6 条目的筛选修订情况 |
5.7 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的具体内容 |
6 讨论 |
6.1 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构建的意义 |
6.2 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构建的可靠性 |
6.3 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构建的局限性 |
结论 |
本研究的创新性 |
本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管理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个人简介 |
开题、中期及学位论文答辩委员组成 |
(4)《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第一章 翻訳任务の绍介 |
1.1 原书の绍介 |
1.2 原书の特徴 |
1.3 厳复の翻訳理论 |
第二章 翻訳事例の分析 |
2.1 语汇の翻訳 |
2.1.1 医疗?福祉専门用语 |
2.1.2 组织名称 |
2.1.3 その他の语汇 |
2.2 文の翻訳 |
2.2.1 论理补完 |
2.2.2 论理変换 |
2.2.3 论理再构成 |
第三章 翻訳実践报告のまとめ |
3.1 翻訳実践のまとめ |
3.2 翻訳についての心得 |
参考文献 |
付録Ⅰ:原文 |
付録Ⅱ:訳文 |
谢辞 |
(5)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家庭护士的国内外现状 |
1.2.1 国外家庭护士现状 |
1.2.2 国内家庭护士现状 |
1.3 国内外家庭护士胜任力现状 |
1.3.1 国外家庭护士胜任力现状 |
1.3.2 国内家庭护士胜任力现状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家庭护理 |
1.4.2 家庭护士 |
1.4.3 护士胜任力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文献分析 |
2.1.1 成立课题小组 |
2.1.2 内容分析法 |
2.2 半结构访谈 |
2.2.1 选取访谈对象 |
2.2.2 拟定预访谈提纲 |
2.2.3 正式访谈 |
2.2.4 资料分析方法 |
2.3 德尔菲法筛选胜任力条目 |
2.3.1 确定专家 |
2.3.2 进行两轮专家函询 |
2.3.3 统计学分析 |
2.4 问卷调查筛选胜任力条目 |
2.4.1 调查工具 |
2.4.2 调查对象 |
2.4.3 预调查 |
2.4.4 调查实施 |
2.4.5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初步构建 |
3.1 文献分析结果 |
3.1.1 预试的评判信度 |
3.1.2 内容分析结果 |
3.2 半结构访谈结果 |
3.2.1 访谈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2 家庭护理的工作内容 |
3.2.3 家庭护理胜任力条目主题 |
3.2.4 与家庭护理工作相关的其他主题 |
第4章 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修订与完善 |
4.1 专家函询结果 |
4.1.1 专家一般资料 |
4.1.2 专家积极性 |
4.1.3 专家的权威程度 |
4.1.4 专家意见协调程度 |
4.1.5 胜任力条目的筛选与确定 |
4.2 预调查结果分析问卷的信效度 |
4.2.1 内容效度 |
4.2.2 信度 |
4.3 问卷调查筛选胜任力条目结果 |
4.3.1 问卷回收情况 |
4.3.2 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 |
4.3.3 胜任力条目筛选 |
4.4 不同人口学资料的胜任力条目评分结果 |
4.4.1 不同职位的家庭护理胜任力条目评分结果 |
4.4.2 不同家庭护理工作经历的护士胜任力条目评分结果 |
4.5 胜任力模式的信效度检验 |
4.5.1 项目分析 |
4.5.2 探索性因子分析模式的结构效度 |
4.5.3 克朗巴哈系数分析模式的内在信度 |
第5章 讨论 |
5.1 构建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意义 |
5.2 胜任力模块内容构建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
5.2.1 胜任力模块内容构建的科学性 |
5.2.2 胜任力模块内容构建的可靠性 |
5.3 胜任力条目筛选结果的讨论 |
5.3.1 专家函询筛选胜任力条目结果的讨论 |
5.3.2 问卷调查筛选胜任力条目结果的讨论 |
5.4 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讨论 |
5.4.1 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特点 |
5.4.2 以医院为主导的胜任力模式内容的讨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性 |
6.3 局限性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家庭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主要概念 |
1.5 理论依据 |
1.6 文献回顾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研究工具 |
2.4 干预方案 |
2.5 资料收集 |
2.6 统计方法 |
2.7 质量控制 |
2.8 伦理原则 |
2.9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人口学特征 |
3.2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现状 |
3.3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单因素分析 |
3.4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干预前后得分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现状分析 |
4.2 家庭护理干预对研究对象的遵医行为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5.2 研究的创新性与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附录B 调查问卷 |
附录C 综述(已发表) 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家庭护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7)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问题研究 ——以先行试点S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内容 |
1.4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1.4.1 概念界定 |
1.4.2 理论依据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1 国外研究现状 |
1.5.2 国内研究现状 |
1.5.3 文献评述 |
1.6 本文贡献 |
第2章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的现状 |
2.1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2.1.1 研究方法 |
2.1.2 上海市S区A护理站基本情况 |
2.1.3 研究对象 |
2.2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的背景 |
2.2.1 服务项目设置的政策背景 |
2.2.2 服务项目设置的依据 |
2.3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情况 |
2.3.1 服务项目设置的类别与内容 |
2.3.2 服务项目的时间与频次 |
2.4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的现实意义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存在的问题 |
3.1 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的内容设置问题 |
3.1.1 服务项目内容简单、有限 |
3.1.2 服务项目设置存在重叠和偏倚 |
3.1.3 服务项目表格不统一、表述模糊 |
3.1.4 生活护理服务项目存在错位现象 |
3.2 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的时间设置问题 |
3.2.1 服务项目时间安排少、时长短 |
3.2.2 服务项目设置的频次少 |
3.2.3 服务项目的时间安排与实际生活存在矛盾现象 |
3.3 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的开展受限 |
3.3.1 缺少针对失智老人的服务项目 |
3.3.2 缺少专业的预防和康复护理项目 |
3.3.3 缺少精神慰藉和心理疏导类服务项目 |
3.3.4 缺少家务援助类服务项目 |
3.3.5 缺乏陪医服务项目和紧急情况应对机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传统养老观念的约束 |
4.1.1 失能、失智的概念尚未厘清 |
4.1.2 传统的护理观念的桎梏 |
4.1.3 护理与家政界限模糊 |
4.2 受到等级评估的约束 |
4.2.1 评估等级偏重医疗 |
4.2.2 等级评估进度不一 |
4.2.3 等级评估过程中存在道德风险 |
4.3 服务项目涉及的主体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4.3.1 老人和护理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4.3.2 老人与护理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4.3.3 护理员与护理机构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
4.4 护理人员的资质与待遇有限 |
4.4.1 护理人员整体受教育水平较低 |
4.4.2 护理人员收入水平较低 |
4.4.3 护理员的有效服务时间和持证率存在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的经验借鉴 |
5.1 美国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 |
5.1.1 基本健康保险中的长期护理服务项目 |
5.1.2 美国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的内容 |
5.2 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 |
5.2.1 服务项目的内容 |
5.2.2 服务项目的时间及频次 |
5.3 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 |
5.3.1 介护保险的服务项目 |
5.3.2 介护保险的服务时间及频次 |
5.4 国外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完善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的对策建议 |
6.1 调整服务项目的类别和内容 |
6.1.1 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再细分 |
6.1.2 补充特定服务项目类别 |
6.1.3 根据老人失能程度扩展照护服务项目、延长照护时间 |
6.2 构建服务项目库,满足差异性老年人服务需求 |
6.2.1 服务项目设计与实际需求双向匹配 |
6.2.2 服务项目由“结果式”转向“过程式” |
6.3 建设与服务项目配套的专业护理团队 |
6.3.1 根据服务项目需要扩大护理供给规模 |
6.3.2 开展与服务项目匹配的护理员培训 |
6.3.3 提高护理人员的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 |
6.4 等级评估再细化,提升服务项目的精准度 |
6.4.1 评估等级再细分,与服务项目相匹配 |
6.4.2 优化评估流程,严格要求审核程序 |
6.5 重视特殊群体,开展独立的服务项目 |
6.5.1 为特殊群体开设专项服务 |
6.5.2 发展商业护理保险,充实特殊人群护理的供给市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7.1 结论 |
7.2 讨论 |
7.3 本文的不足之处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8)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失能老人 |
2.1.2 长期护理保险 |
2.2 理论基础 |
2.2.1 需求层次理论 |
2.2.2 福利多元主义 |
3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历史沿革 |
3.1 启蒙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 |
3.2 萌芽阶段(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 |
3.3 建立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1995年) |
3.4 完善阶段(1995年至今) |
4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基本框架与制度特色:基于德、日、韩制度的比较.. |
4.1 基本框架 |
4.1.1 参保对象 |
4.1.2 筹资方式 |
4.1.3 服务类型 |
4.1.4 给付方式 |
4.1.5 护理等级划分 |
4.2 制度特色:基于德、日、韩比较 |
4.2.1 日本、韩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背景 |
4.2.2 日本、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框架 |
4.2.3 德国、日本、韩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比较 |
4.2.4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特色 |
5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成效、问题及改革举措 |
5.1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成效 |
5.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面临的问题 |
5.2.1 财务压力增加 |
5.2.2 家庭中非正式护理受到影响 |
5.2.3 护理需求人员数量上升 |
5.2.4 专业人员护理数量下降 |
5.3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近年改革举措 |
5.3.1 提高缴费率 |
5.3.2 实施护理假 |
5.3.3 全面界定长期护理保险需求者与细分护理等级 |
5.3.4 提高保险给付水平 |
6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及对策建议:基于中、德国制度的比较 |
6.1 我国发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背景 |
6.1.1 失能人口规模与护理需求日益增加 |
6.1.2 传统家庭照料无法满足护理需求 |
6.1.3 护理照料成本大幅增加 |
6.2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历程 |
6.3 中、德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比较 |
6.3.1 参保对象与筹资标准比较 |
6.3.2 保障范围与保障水平比较 |
6.3.3 评估标准比较 |
6.4 我国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建议 |
6.4.1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 |
6.4.2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
6.4.3 控制成本与兼顾质量 |
6.4.4 鼓励多元主体参与 |
6.4.5 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 |
6.4.6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二、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三、文献评述 |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一、福利多元主义理论 |
二、信息经济学理论 |
三、绩效评估理论 |
四、多中心治理理论 第三章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现状 |
一、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顶层设计逐步完善 |
二、地方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已初步建立 |
三、居家养老服务典型经验和地方模式不断涌现 |
四、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居家养老服务发展 |
第二节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资金供给不足,受惠面较窄 |
二、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薄弱,供给侧效率较低 |
三、养老服务专业人才严重不足,需求侧服务质量难以保障 |
四、居家养老服务券制度出现道德风险,需求侧财政补贴效率较低 |
五、居家养老服务方式和内容不全面,缺乏有效的财政激励 |
第三节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一、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财政资金补助方式亟需改善 |
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亟待构建 |
三、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财政激励机制亟需优化 第四章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财政资金补助机制理论研究 |
第一节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供给侧补助”方式的作用机理 |
一、同质性社会组织和服务企业的补助机制 |
二、异质性社会组织和服务企业的补助机制 |
三、结论 |
第二节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侧补贴”方式的作用机理 |
一、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侧补贴”方式理论分析 |
二、“用券投票”的补助机制模型构建 |
三、结论 第五章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
第一节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的必要性分析 |
第二节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一、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的复杂性分析 |
二、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标准 |
三、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四、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绩效评价程序 |
五、指标体系修正与预评估 |
六、绩效评估权重的确定 |
第三节 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效率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来源及指标设定 |
二、计量实证分析 第六章 基于绩效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财政激励机制优化 |
第一节 基于绩效的财政激励方案的基本思路 |
第二节 基于绩效的财政激励方案的具体措施 |
一、前期调研工作 |
二、PFIP机制核心环节:绩效激励资金分配方案 |
三、绩效指标评分和评估程序 |
四、绩效监测系统 第七章 发达国家居家养老服务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居家养老服务的典型经验 |
一、美国居家养老服务 |
二、日本居家养老服务 |
三、澳大利亚居家养老服务 |
四、德国居家养老服务 |
第二节 经验借鉴和启示 |
一、完善需求侧补贴方式,新一步提升居家养老服务质量 |
二、鼓励社会组织发展,充分发挥多元主体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作用 |
三、明确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方式,以绩效评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四、建立居家养老财政激励模式,保证居家养老服务的“物有所值” 第八章 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配套制度的政策建议 |
一、立法先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顶层设计,建立法律层面的制度保障 |
二、创新财政补助方式,优化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环境 |
三、绩效考核应注重实际,加强供给侧和需求侧激励 |
四、实施分级分类的差异化购买方式,鼓励多元主体合作模式的发展 |
五、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明确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 |
六、强化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培养力度,提高需求侧服务质量 |
七、建立协调联动的居家养老服务平台网络体系,推进需求侧改革步伐 |
第二节 完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配套制度的政策建议 |
一、尽快推出养老服务领域的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 |
二、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信用体系,打造诚信养老服务品牌 参考文献 致谢 |
(10)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文献综述 |
第1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研究方法和内容 |
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5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的理论分析 |
1 相关概念界定 |
2 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的可行性 |
第3章 吉林省社区健康服务供给状况的研究 |
1 吉林省社区健康服务供给状况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衡量标准 |
2 以《国家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进行的社区健康服务供给状况分析 |
3 以《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需求调查问卷》为数据来源进行的社区健康服务供给状况分析 |
4 吉林省社区健康服务供给现状综合分析 |
第4章 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的需求调查 |
1 调查问卷设计、发放和回收 |
2 样本代表性分析 |
3 调查结果实证分析 |
4 结合社区健康服务供给和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需求情况对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 |
第5章 发达国家的经验启示 |
1 英国经验 |
2 日本经验 |
3 美国经验 |
4 发达国家的的经验启示 |
第6章 探索建立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新模式 |
1 以政策为导向,制定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的指导原则 |
2 以改革为契机,明确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的部门职责 |
3 以人才为枢纽,开展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的队伍建设 |
4 以发展为理念,促进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的项目开展 |
5 以法律为准绳,加强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的监督管理 |
6 以落实为目的,完善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的政策保障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四、开展21世纪老年家庭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期护理需求及其保险试点政策评估研究[D]. 李红. 山东大学, 2021(11)
- [2]中国长期护理保险支出预测与政策模拟研究[D]. 李雪岩. 山东大学, 2021(11)
- [3]基于家庭健康责任人的老年人“互联网+”家庭护理管理模式研究[D]. 郭浩乾.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4]《东亚医疗及社会福利制度:探索其可持续性》翻译实践报告[D]. 吕玉环.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5]以医院为主导的家庭护士胜任力模式的构建[D]. 王丽婷. 南昌大学, 2020(08)
- [6]家庭护理干预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D]. 张荣荣. 延边大学, 2020(05)
- [7]上海市长期护理保险服务项目设置问题研究 ——以先行试点S区为例[D]. 刘俞如. 华东理工大学, 2020(01)
- [8]德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研究 ——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D]. 赵雅冰.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9]我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 徐先梅. 中央财经大学, 2019(08)
- [10]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健康服务模式研究[D]. 李艳青.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8(03)
标签:居家养老论文;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论文; 失能老人论文; 互联网+医疗论文; 社区医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