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总目次(论文文献综述)
徐晟[1](2020)在《德国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由于人口老龄化、传统家庭结构小型化、寿命延长和慢性病普遍化等多重因素,中国养老系统中的老年人护理需求增加,如何构建完善一个多元化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护理保障体系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时代课题。德国是世界上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福利国家,早在1995年就立法成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作为养老护理保障中的核心内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经过25年的发展,经历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教训,也面临着艰巨和严峻的挑战。本文试图以长护险为切入点,研究解读德国在宏观社会保障理念以及微观长期护理政策的设计、发展演变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以期发掘其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障制度乃至宏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的借鉴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指导,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和跨学科研究法分析比较中德在养老护理保障方面的理论和制度,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养老护理制度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批判和吸收德国的有益经验推进我国相关制度的发展。全文分为绪论和正文两大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综述了当前国内外对中国和德国养老护理保障理论和制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研究方法,概述了全文的结构思路和拟创新之处。正文部分以德国的长护险制度为切入点,从理论角度追溯了福利国家的相关政治态度和思想,从政策角度追溯了长护险制度的发展历史及其具体政策体系,之后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与实际,从中国德比较的视野,研究了我国长护险试点地区的推行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若干适合中国国情的长护险制度改进建议。
刘俊[2](2019)在《从“格致”到“科学” ——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研究》文中提出小学科学教科书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文本,是科学知识传播的重要载体,它的编写质量对科学教育具有重要影响。本文立足于大量的、一手的科学教科书文本,探讨分析清末民国时期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历程,通过对不同时期科学教科书的介绍、分析,探究不同时期科学教科书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现今科学教科书的编写和使用提供启示。文章拟分为五章,每章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清末的小学“格致”教科书,分两节论述了西学教科书的引进和近代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繁荣。介绍了早期的西学启蒙译着和西学启蒙教科书。近代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空前繁荣,并形成了一定的特色,满足了各级各类学堂教学的需要,教科书开始从以翻译为主走向编译、自编之路,现代意义的科学教科书开始诞生。第二章为民国时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从民初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多样化和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模式化时期进行介绍。这一时期各个民营出版机构迅速崛起,出版了大量的科学教科书,教科书的出版、发行和使用更加规范和科学。第三章探讨全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此时,国民党统治区下的小学科学教科书主要使用国定本教科书,多在原有科学教科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再出版,发展和建树不大。这一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的和解放区的小学科学教科书,多关注社会现实,反映农村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民族性、阶级性和政治性。第四章为从“格致”到“科学”: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科学启蒙,通过前三章的分析,从教学目的的转变、教学内容及编排的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变三个方面论述,其变化不仅是内容名称的变化,更是科学文化教育观的变化。最后总结对当前小学科学教科书编纂的启示,从科学教科书的内容如何选择、科学教科书如何编排和科学素养的培养如何落实三个角度论述。
陈实[3](2017)在《伪满洲国童话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伪满洲国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期间,殖民者将童话作为意识形态宣传和文化侵略的一种工具,指派或倡导作家创作一种将“五族协和”“王道乐土”等殖民宣传植入其中的童话,意在教育和影响青少年。同时,一些爱好童话创作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以“附逆”“迎合”“解殖”等姿态,发表了数量不可忽视的童话作品,并在伪满洲国后期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现象。本论文主要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从探究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开始,对伪满洲国的童话概念进行梳理,以这一时期公开出版的童话作品为线索,分析殖民者如何利用童话进行“未来国民”的塑造,分析伪满洲国童话写作的两种分流与多重向度,以此呈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别以“一刊”“一报”“一人(作家)”的案例形式,对伪满洲国的童话创作进行从平台到作家的全面分析。这三个案例将以实证的方式具体对应第一章中提出的“两种分流及多重向度”:第二章以《满洲学童》作为案例,代表着殖民者的“植入与控制”。对《满洲学童》杂志及其所刊部分童话的考述,将重现伪满洲国“植入式童话”这一创作现象,揭露殖民者对儿童刊物的把控与设置,探讨他们利用童话来虚构乐土的实质。同时,以该杂志上“抗击英美”的童话为例,更深层次分析“献纳文体”的时代寓意,探究童话作家真心与无意的迎合,以此重现殖民地童话创作的纠结与挣扎;第三章以《泰东日报》作为案例,展示两种分流之中较为复杂的“中间层”,这里包含了“把控”“游离”“解殖”等多种形式的童话创作,且“把控”下有“附逆”“合作”“迎合”,“游离”中有“自觉与不自觉”“自我与时局”,“解殖”时有“消解与挣扎”。这些童话创作分流中的多重向度,正是隐藏于《泰东日报》这类报刊的文艺栏目之中。同时本章将着重分析《泰东日报》文艺副刊所掀起的“童话热潮”,并以此追溯伪满洲国时期“关东州”特殊童话土壤与作家源流的形成过程;第四章以伪满洲国时期着名童话作家杨慈灯为案例,将他作为童话作者中“游离与解殖”的代表。该章对杨慈灯的生平进行考证,梳理他在公开媒体上发表的作品,分析其军旅作品与童话作品之间的关系,并着重论述其童话创作中的两个向度。以此展现游离于殖民者“官方意识”之外的童话作家的生存与创作情况;第五章是对伪满洲国“满系”“日系”“蒙系”“俄系”“鲜系”作家多语系、多族群童话创作情况的考察,尽可能地呈现童话创作的交汇处与多样性,以期从伪满洲国各语系及族群童话写作的幻想、植入与附和之中,探究殖民者倡导的“植入式童话”与作家主观意识形态之间“同与异”的撕扯与张力。结语部分则探讨日本殖民者如何全面立体地渲染“新大陆”“新满洲”,如何将“苦海”虚构为“乐土”,并重点分析童话作为“解殖文学”的重要价值。对伪满洲国童话的研究,将再现这一时空的童话写作现象,弥补这一时期童话史料的缺失,衔接童话研究的断层,为中国文学史提供多样性的参考,与其他殖民地文学研究互为烛照、补充与参考,暴露日本殖民者培养“未来国民”的文化殖民计划,从儿童文学参与文化殖民的角度提出新思考,同时也将为这一时期的民族文学、外国文学、翻译文学等研究提供宝贵的资料。
孙那[4](2016)在《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现行的知识产权法以补偿性损害赔偿为主,法定赔偿为辅,用以填平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但是由于知识产权的无形性和侵权方式的隐蔽性,现行立法难以准确计算出权利人的实际损失。依据现行立法,权利人获得的赔偿数额往往低于其实际损失,无法真正起到补偿被侵权人损失的目的。纵观国外的立法和司法实践,英美法系国家在传统的补偿性赔偿的基础上,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对于恶意侵犯他人合法的知识产权的行为,给予惩罚性赔偿。我国在现行的《商标法》中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但是在《专利法》和《着作权法》中还未正式引入该制度。我国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应如何对待惩罚性赔偿,在将其引入到我国司法中如何与现有的损害赔偿体系相衔接,在具体适用的过程中应如何操作该制度,都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的同时,也要注意的是,由于我国的法律体系沿袭了传统的大陆法系国家的传统,在保持原有的法律体系的基础上,对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应设定相应的配套限制机制,防止该制度被过度运用。在知识产权制度层面上要设置相应的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制,完善许可备案登记制度,为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市场交易中设定侵权信息披露义务,并通过建立相应的信誉机制,纳入国家的社会诚信体系。最大限度地通过制度设计防止恶意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行为的发生,从而维护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知识产权的转化和运用,为权利人的创新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师丽娟[5](2016)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文中提出农业工程是将工程技术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农业生产、加工以及农村生活与生态环境维护和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工程技术对实现农业现代化起着重要作用。中外农业工程学科以其研究对象的相同而具有一定的共性,又因中国农业工程学科的形成与发展较晚而致中外学科所关注具体问题及发展阶段产生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以美国为代表的欧美发达国家农业工程学科发展中的成功经验,可为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此,论文以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历史演进为主线,从纵横两个维度对农业工程学科发展历程进行全方位研究,基于国内外学科发展规律,建构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框架,为学科科研队伍建设与优秀人才培养提供支撑,以此推动中国现代农业的发展。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运用积累变革规范理论,系统分析了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创建、发展及变革历程,归纳总结了学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研究表明,中外学科遵循相同的发展规律,学科发展过程呈现出周期性波浪式前进的态势,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运用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分别对中外学科启动时间、形成条件、推动力量、发展路径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研究表明,欧美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先发内生型发展模式,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属于后发创新型发展模式。(3)利用科学计量学方法与可视化知识图谱技术,从科学研究视角可视化揭示并比较分析了中外学科知识结构及其演化过程。研究表明,中外农业结构不同造就学科研究各有侧重;动力与机械等学科传统研究领域中外出现关注度相对下降现象;中国追赶国际学科前沿的步伐明显加快,但智能农业等新兴研究主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学科创新动力虽明显加强,仍需在原始创新方面进行重点突破。(4)运用文献研究与实证分析方法,对中外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发展与演变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两种模式的有机融合已成为必然趋势,中国农业工程学科应立足地域需求,创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国外通识教育强调知识的广度,课程内容更趋多元化,国内则强调思想政治理论方面的教育。中国应通过强化基础理论教学,文理并重,积极推进通识教育课程改革。(5)探讨了中外高等工程教育最新变革趋势以及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面临的环境。研究表明,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与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指导思想高度一致,二者为农业工程学科创新发展提供了方向。农业工程学科的创新应遵循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提高学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通过深化企业与高校合作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张帆[6](2016)在《《<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文中研究指明《<清史稿·艺文志>补编》为近人武作成独力完成之作,对《清史稿·艺文志》进行了大量增补,共增补四部书一万零四百三十八种,其中子部小说类包括笔记、章回演义、弹词三属,共二百五十七部,而笔记小说之属包括《梦园丛说》、《奁史》、《瓮牖馀谈》、《遁窟谰言》等五十二部,多为反映社会现实的传奇、志怪及佚事杂俎等。据目前资料看来,这五十二部小说除《聊斋志异》得到充分研究之外,馀皆鲜有提及。《聊斋志异》是清代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短篇小说集,影响极为深远,大批作者争相追随仿作,事实上,这五十二部小说中,即有不少是《聊斋志异》的仿作。这些书中亦不乏诸如《瓮牖馀谈》《重订西青散记》《谐铎》《京尘杂录》《耳食录》《梦厂杂着》《兰苕馆外史》等优秀之作,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此外,由于资料的缺乏,关于这五十二部文言小说尚有不少存疑之处,比如《琐蛣杂记》与《六合内外琐言》的关系尚未明确等。因此,对于这52部小说进行全面而系统的考察很有必要。本文以上述五十二部作品为单位,以《<清史稿·艺文志>》着录顺序为次序,力求全面系统收集作家生平行迹、作品成书过程、历代官私书目以及历代文献中相关的着录、序跋、版本考订、作品内容等资料。每部作品资料后附按语,对所收材料进行校勘比误,并对作者生平行迹、主要着作及其版本、作品内容、版本流传等作简要述评,以表达整理者对作品的初步认识,为研究者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王继洲[7](2014)在《准确定位 突出特色——《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30周年发展历史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014年12月时,《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已经历了30个春秋的发展。在这样一个时刻,考察其30年发展的历史,梳理其发展的经验与历史贡献,对促进中国石油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进一步发展均有重大意义。有鉴于此,笔者特撰此文,以庆祝《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30周年!一、《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发展历
姜霞[8](2013)在《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产业转移是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它能够带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迅速崛起,是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外力。产业转移有利于承接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升产业承接地综合经济实力、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生产要素的区域流动和全球配置更加活跃,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规模不断扩大。伴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尤其是在要素成本不断攀升和市场需求疲软的影响下,我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产业面临着严峻的经营困境,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寻求新的投资机遇和开拓新的市场。随着第四轮国际产业转移的加速和我国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加快,我国广大内陆地区迎来了承接全球和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中西部各省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抢抓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大好机遇,争项目、拉客源、抢商机,争夺产业承接的竞争十分激烈。在这种背景下,湖北省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支柱,如何认识本地区产业承接中存在的问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正确进行产业定位,采取有效措施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升级与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当前湖北省经济发展中非常现实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对策研究”的研究思路,研究重点集中于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和政策取向上。论文首先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做了相应梳理,总结归纳了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其次,对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国内产业转移的规模进行定量测度研究,同时详细分析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和现状,采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分析法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配置等路径问题。最后结合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提出了湖北省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建议。本文除绪论外,共分为八章内容。第一章在对大量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比较优势理论、梯度转移理论、产业集群理论和产业区位理论四个方面对产业转移的理论进行分析,为全文的展开论述奠定理论基础。第二章主要围绕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趋势和规模测度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进行分析,同时以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为研究对象,对我国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规模和具体产业进行测度。第三章分析论述了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首先以梯度理论为基础,对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进行实证分析。其次从产业结构特征、工业发展现状、产业分布特征和产业梯度地位四个方面对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展开论述,并针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和具体优势进行研究,从而对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做到总体把握。第四章主要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首先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进行研究,其次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进行归纳总结。第五章主要围绕湖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进行研究。首先论述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和方法,其次,利用产业聚集指数、产业梯度系数、主成分分析法和超效率模型对湖北省38个工业行业的产业对接情况、优势产业分布、产业竞争实力和产业发展效率进行实证分析,从产业转移趋势、湖北省产业竞争优势、产业梯度地位和产业效率四个方面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做了详细探讨。最后结合湖北省“十二五”规划发展产业、促进中部崛起的主要发展产业和湖北省优势产业等参考标准,综合归纳出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产业选择。第六章分析研究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问题。首先对承接产业转移的区位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其次,分析了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并从承接载体层面和不同梯度城市发展层面重点研究湖北省产业承接的空间布局问题。第七章通过分析东南亚国家、河南省、安徽省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做法和政策亮点,归纳总结出国内外典型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为湖北省制定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体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第八章重点对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进行研究。结合湖北省产业承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从继续完善政策体系、推动产业聚集发展、加大承接载体建设、创新产业承接方式、优化产业承接环境、加强产业配套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具体政策建议。
刘春明[9](2013)在《抗战前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1927-1949)》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对抗战前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作出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阐述,认为在抗战期间中国已认识到钓鱼岛列屿是中国过去属土,其光复台湾的主张的也及于该列屿。在抗战胜利之后,随着琉球问题的再起以及中日渔权之争的出现,中国对钓鱼岛列屿提出了以收复为主体的各种主张,并在一定时问内实际控制了该列屿。本文第一章是日本对钓鱼岛列屿的觊觎和侵占。这部分通过对1874年日本侵台之役对后来日本觊觎钓鱼岛列屿的影响、日本侵占钓鱼岛列屿的策略、冲绳县极力侵占钓鱼岛列屿的原因等问题的探讨,认为1874年日本侵台为后来日本拟订侵占钓鱼岛列屿的策略提供了借鉴;日本制订“俟他日时机”、以《马关条约》为掩护、窃占等侵占钓鱼岛列屿的策略,主要基于中日实力的对比、防止中国觉察日本的侵占,掩护其以无主地占有钓鱼岛列屿;而冲绳县三番五次提出将钓鱼岛列屿纳入管辖的申请,主要是出于琉球民众的需求以及稳定日本在琉殖民统治的需要,其申请改变了钓鱼岛列屿的命运,使战后中国在思考收回该列屿时不得不考虑到琉球民众的反应。文章第二章探讨抗战胜利之前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这部分通过对该时期中国的台湾观及其对台主张的梳理,认为此时中国人虽然未能认识到钓鱼岛列屿历史上是台湾附属岛屿的真相,但他们还是看到钓鱼岛列屿是台湾渔民的主要渔场,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光复台湾的主张和原则及于该列屿,因为从事实和法理上讲,《马关条约》割台条款包含了钓鱼岛列屿。当时人之所以没有认识钓鱼岛列屿与台湾的历史关系,其原因虽与中国自身的因素有关,但最根本的是日本长期对中国的侵略所致,尤其是抗战期间对中国学术机构和图书典籍的疯狂破坏和掠夺。1941年东京高等法院将钓鱼岛列屿判决台湾管辖,虽说此事不大可能出现,但是1941年东京高等法院将钓鱼岛列屿渔场判给台湾,并对台湾渔民在该列屿提供捕鱼的便利,还是很有可能发生的。而从此时中国对琉球问题的研究来看,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呈现出另一种形态,即已明确认识到该列屿是中国过去的属土,但又将其视为琉球群岛的一部分,并对该群岛提出收复要求。文章第三章探讨抗战胜利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这部分通过对战后中国社会有关琉球问题的论争、国际托管制度对中国对琉主张的影响、中日渔权之争与钓鱼岛列屿等问题的条分缕析,阐明了战后中国社会有关对琉主张的丰富内涵及其与钓鱼岛列屿的关系,并认为中国的托管论有寓收复于其中的意谓,只是随着后来中国政局的动荡和变迁,中国的这种主张无法实现,转而注重国际托管所带来的安全效应,这为后来的钓鱼岛争端埋下伏笔。而战后中日渔权之争中,中国政府为了维护海洋权益、申明国家主权,不仅力图将钓鱼岛列屿划入中国捕鱼区中,而且还在一段时间内实际控制了该列屿。不过,由于诸多现实原因,这一努力最终没有成功。综论部分,文章总结了抗战前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的主要内容,概括了其认识的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并对日本的有关主张作出回应。
戴跃明[10](2012)在《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新疆利用外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际直接投资是国际经济分工不断深化、国际经济分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和国际分工政策环境不断改善的产物,不仅可以将低成本优势从母国扩展到东道国,还可实现全球范围内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在更广泛范围内增强两种竞争优势,实现长期和全球利益的最大化。尤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国际直接投资是其最大的资本来源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而且对其产业结构也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中国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态度是积极和开放的。从中国经济的现实背景来看,自1978年实施对外开放政策以来,国家首先在1979-1980年间,分别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立了经济特区,期间大量外商投资涌入特区,成为特区经济独特风景线。其次,从1992年之后,国家又先后在海南和上海浦东设立了开发区,成了我国20世纪90年代全国经济繁荣的基点。到了21世纪开年,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涉及11个省(区、市),特别是2007年,国家又进一步提出要把新疆建设成为我国西部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至此可以说中国对外开放的层面开始从东部不断向中西部地区铺开。与此同时,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也迅猛发展,无论是在外商直接投资项目的数量,还是资金规模上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但也必须看到,进入21世纪,随着外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存量不断增加,FDI对中国经济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与中国的引资发生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但就总体而言,FDI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正面效应仍然要大于其负面效应。因此,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技术相对落后、就业压力巨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在实施引资战略中,如果能充分利用FDI的正面效应,采取措施来弱化其负面效应,不仅可以更有效的利用FDI,而且还会有效促进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新疆经济发展而言,不仅资金缺乏、技术与管理落后,发展要素短缺,而且还面临着更大的资金和技术需求。为此,通过引进外资来缓解资金供求矛盾,有效促进经济发展,则不失为新疆实现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围绕这一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理论有机结合,采用文献法、年鉴检索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等方法收集并处理数据。在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外商投资理论的文献分析基础上,对新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及其趋势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对新世纪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及其特点以及外商在华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及中国新疆吸引外商投资的战略定位及其相关建议。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围绕三大层面展开。第一层面为新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及趋势研究。第二层面为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其特点。第三层面为中国吸引外商投资的战略定位。通过对新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分析以及外商在华投资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改革开放30年来,FDI在华投资,不仅促进了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推动了国内企业的技术进步。2.近年来,伴随着FDI进入中国规模的不断扩大,存量不断增加,其自身运营中的问题以及与中国企业合作竞争中的问题不断暴露。一是与内资同构化程度高,加剧了FDI在中国地区之间和产业间的非均衡发展,并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二是威胁就业安全,经济利益损失可观。三是技术外溢不足,导致中国企业在技术进步和创新方面严重依附外资,陷入“引入——落后”的恶性循环。四是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民族品牌和民族产业发展受到制约。五是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及其所引致的贸易顺差已成为我国目前国际收支呈现“双顺差”的主要原因之一3.新疆制定积极有效的引资政策,更多、更好的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新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同时对于中国西部其他省份也具有重要的经验借鉴意义。
二、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总目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总目次(论文提纲范文)
(1)德国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研究现状 |
1.2.2 中国养老护理保障制度的研究现状 |
1.2.3 德国养老护理保障制度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4.3 研究的创新点 |
2.德国的养老护理保障 |
2.1 德国社会保障的思想基础 |
2.1.1 俾斯麦国家社会主义和新历史学派 |
2.1.2 福利国家模式和福利治理 |
2.1.3 德国政党执政理念 |
2.1.4 社会文化 |
2.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的历史 |
2.2.1 德国长护险的诞生 |
2.2.2 德国长护险近年改革历程 |
2.3 德国长护险现状 |
2.3.1 德国长期护理保障资金筹集模式和具体标准 |
2.3.2 德国长期护理保障资格认定 |
2.3.3 德国长期护理保障补偿机制及标准 |
2.3.4 权责关系 |
2.4 德国长护险面临的挑战 |
2.4.1 家庭护理能力减弱 |
2.4.2 长期护理保险财务压力增大 |
2.4.3 专业护理人才缺失 |
3.中国的养老护理保障 |
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保障思想 |
3.1.1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思想 |
3.1.2 恩格斯的社会保障思想 |
3.1.3 列宁的社会保障思想 |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思想 |
3.2.1 中共历届领导人的社会保障思想 |
3.2.2 习近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
3.3 中国试点城市长护险现状 |
3.3.1 保障范围的情况 |
3.3.2 参保范围的情况 |
3.3.3 资金筹集的情况 |
3.3.4 待遇支付的情况 |
4.德国养老护理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
4.1 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对中国的启示 |
4.1.1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不足之处 |
4.1.2 德国的社会保障为资本主义社会服务 |
4.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
4.2 德国长期护理保险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4.2.1 提倡和关注居家护理模式 |
4.2.2 差别化支持发展 |
4.2.3 标准化多样化动态发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2)从“格致”到“科学” ——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研究 |
二、清末民国科学启蒙的研究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格致”和“科学” |
二、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 |
三、科学启蒙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清末的小学“格致”教科书(1840-1911) |
第一节 西学教科书的引进(1840-1896) |
一、书的雏形:早期的西学启蒙译着 |
二、中国近代最系统的西学启蒙教科书 |
第二节 近代小学“格致”教科书的繁荣(1896-1911) |
一、学堂版教科书 |
二、书坊版教科书 |
三、官编本教科书 |
四、独具特色的教科书 |
小结 |
第二章 民国时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1912-1937) |
第一节 民初小学科学教科书的多样化(1912-1927) |
一、学制与课标 |
二、三大书局的科学教科书 |
第二节 小学科学教科书的模式化时期(1927-1937) |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的科学教科书 |
二、新课程标准和修正课程标准下的科学教科书 |
小结 |
第三章 全面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小学“科学”教科书(1937-1949) |
第一节 国民党统治区下的小学科学教科书 |
一、国立编译馆与“国定本”科学教科书 |
二、正中书局的“新中国教科书”《高级小学自然》 |
三、其他科学教科书 |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根据地的小学科学教科书 |
一、陕甘宁边区的自然、常识 |
二、晋察冀边区的自然、常识 |
三、晋冀鲁豫边区的自然、常识 |
四、山东根据地的自然、常识 |
第三节 解放区的小学科学教科书 |
一、华北解放区的自然、常识 |
二、东北解放区的自然、常识 |
小结 |
第四章 从“格致”到“科学”: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的科学启蒙 |
第一节 教学目的的转变:从社会需要发展到人与社会并重 |
一、清末民初以社会实际需要为目的 |
二、1922 年新学制后强调人与社会的发展 |
第二节 教学内容及编排的变化:从“读本”发展到“课本”. |
一、教材内容的选取从重科学知识到实践探究 |
二、编写从翻译着作到自编课本 |
三、目录从数列式到大单元组织法 |
四、语言从“文体”文到“语体”文 |
五、图画从普通单一到精美丰富 |
六、课文辅助系统从粗略到完善 |
七、教材教授法提示由简单到详细 |
第三节 教学方法的改变:从讲授发展到自主探究 |
一、清末民初以知识的讲授为主 |
二、1922 年新学制后重视自主探究 |
小结 |
第五章 对当前小学科学教科书编纂的启示 |
一、科学教科书的内容如何选择 |
二、科学教科书如何编排 |
三、科学素养的培养如何落实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伪满洲国童话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
第一节 伪满洲国文学史料体系的建立 |
第二节 东亚殖民主义视野下的伪满洲国童话 |
第一章 伪满洲国童话写作与“未来国民”的塑造 |
第一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源流 |
第二节 何为伪满洲国的童话 |
第三节 “未来国民”的塑造 |
第四节 伪满洲国童话的勃发 |
第五节 童话创作的多重向度 |
余论 |
第二章 《满洲学童》与“植入式童话” |
第一节 殖民者的想象与读物把控 |
第二节 《满洲学童》的“精神强化”与“植入式童话” |
第三节 童话中“鬼畜米英”的修辞与实践 |
第四节 童话“击灭米英”的时代寓意 |
第五节 献纳文体:童话真心与无意的迎合 |
余论 |
第三章 《泰东日报》童话:在形式与立场之间 |
第一节 《泰东日报》“童话土壤”的形成 |
第二节 辽东半岛“童话的热潮” |
第三节 形式与立场——童话复杂的边界 |
余论 |
第四章 杨慈灯童话的两个向度 |
第一节 杨慈灯小传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的现实之昼与童话之夜 |
第三节 两个向度:奇幻讽刺与幽暗控诉 |
余论 |
第五章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
第一节 虚实与浮沉——中国作家的童话创作 |
第二节 描绘与把持——“日系”作家的童话创作 |
第三节 失语与掺杂——“鲜系”“俄系”文人的无奈 |
第四节 幻想、植入与协和:同与异的张力 |
余论 |
结语: “乐土”的建构与解构 |
第一节 “王道乐土”的立体虚构 |
第二节 作为“解殖文学”的童话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满洲学童》现存原刊目录(共82本) |
附录二: 1931-1945年《泰东日报》所刊童话作品目录索引 |
附录三: 1931-1945年杨慈灯作品目录 |
附录四: 1945-2017年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论文目录 |
博士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d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基本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理论述评 |
2.1 积累与变革规范 |
2.2 内生型与外生型发展理论 |
2.3 科学计量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学科发展模式与规律 |
3.1 农业工程学科的缘起 |
3.2 学科发展阶段性特征 |
3.3 学科发展模式及演进规律 |
3.4 学科发展模式比较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科学研究视角的学科知识结构演化 |
4.1 数据获取与分析方法 |
4.2 国外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3 国内可视化结果与分析 |
4.4 中外知识结构演化之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演变 |
5.1 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 |
5.2 中国农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
5.3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之变迁 |
5.4 中外农业工程课程体系比较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
6.1 学科专业、学位制度及专业认证 |
6.2 欧美CDIO工程教育模式 |
6.3 中国特色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
6.4 中国农业工程高等教育的创新与变革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进一步研究设想 |
7.1 主要结论 |
7.2 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介 |
(6)《<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01 方濬颐《梦园丛说内篇》《外篇》 |
02 王初桐《奁史》《拾遗》 |
03 王韬《瓮牖馀谈》 |
04 王韬《遁窟谰言》 |
05 王韬《淞滨琐话》 |
06 毛祥麟《对山书屋墨馀录》 |
07 孔毓埏《拾箨馀闲》 |
08 史震林《重订西青散记》 |
09 竹勿山石道人《(?)蛣杂记》 |
10 沈起凤《谐铎》 |
11 沈瓒《近事丛残》 |
12 李元复《常谈丛录》 |
13 李庆辰《醉茶志怪》 |
14 宋咸熙《耐冷谈》 |
15 金捧阊《客窗偶笔》 |
16 俞蛟《梦厂杂着》 |
17 俞梦蕉《蕉轩摭录》 |
18 俞樾《隐书》 |
19 杜纲《娱目醒心编》 |
20 陆寿名《续太平广记》 |
21 孙橒《馀墨偶谈》 |
22 徐一麟《牧庵杂记》 |
23 徐兆丰《风月谈馀录》 |
24 徐昆《柳崖外编》 |
25 徐崑《遁斋偶笔》 |
26 徐震《女才子集》 |
27 许叔平《兰苕馆外史》 |
28 许桂林《春梦十三痕》 |
29 黄承增《广虞初新志》 |
30 黄凯钧《遣睡杂言》 |
31 黄鸿藻《逸农笔记》 |
32 张培仁《静娱亭笔记》 |
33 张贞《渠邱耳梦录》 |
34 张纯照《遗珠贯索》 |
35 张贵胜《遣愁集》 |
36 屠绅《六合内外琐言》 |
37 彭孙贻《客舍偶闻》 |
38 彭昌祚《恐自逸轩琐录》 |
39 雷琳《渔矶漫钞》 |
40 杨望秦《巽绎编》 |
41 杨懋建《京尘杂录》 |
42 叶承宗《耳谈》 |
43 叶腾骧《证谛山人杂志》 |
44 蒲松龄《聊斋志异》 |
45 蒲松龄撰,刘瀛珍编《聊斋志异遗稿》《附录》 |
46 刘世馨《粤屑》 |
47 刘寿眉《春泉闻见录》 |
48 乐钧《耳食录》《二编》 |
49 谢香开《瓜架夕谈》 |
50 缪艮《涂说》 |
51 缪荃孙《秦淮广记》 |
52 双保《铁若笔谈》 |
馀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准确定位 突出特色——《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30周年发展历史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发展历史简述 |
( 一) 学报的起步( 1984. 12—1987. 12) |
( 二) 学报的初步发展( 1988. 1—1998. 8) |
( 三) 学报的进一步发展( 1998. 8—2004 年) |
( 四) 学报的全面发展( 2005 年至今) |
二、《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30 年发展经验的梳理 |
( 一) 把握时代脉搏,立足学术前沿 |
( 二) 突出石油特色 |
( 三) 保持高校学报色彩,发挥好“窗口”作用 |
( 四) 彰显中国石油大学的办学功能 |
1. 注重为中国石油大学人才培养服务 |
2. 努力为学校的科研工作服务 |
3. 努力拓展学报为地方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渠道 |
4. 努力传承、引领、建设中国先进文化 |
( 五) 保持学报的学术性 |
三、《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发展历史的启示与未来展望 |
( 一) 学报发展历史的启示 |
( 二) 对学报发展前景的展望 |
(8)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自认为的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二、产业转移理论综述 |
三、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四、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产业转移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比较优势理论 |
第二节 梯度转移理论 |
第三节 产业集群理论 |
第四节 产业区位理论 |
第二章 国内外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实证测度 |
第一节 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二节 国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趋势 |
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背景 |
二、现阶段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 |
第三节 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一、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方法 |
二、我国区域产业转移的测度 |
第三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 |
第一节 湖北省经济梯度分析 |
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梯度格局 |
二、湖北省在全国经济发展中的梯度地位 |
第二节 湖北省产业发展现状 |
一、产业结构特征 |
二、工业发展状况 |
三、产业分布特征 |
四、产业梯度分析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因 |
一、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现实要求 |
二、承接产业转移是促进湖北省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
三、承接产业转移是推动湖北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有效措施 |
四、承接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
五、承接产业转移是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
第四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 |
一、日趋雄厚的经济基础 |
二、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 |
三、巨大的市场消费潜力 |
四、突出的综合资源优势 |
五、较为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 |
六、强大的人才科技优势 |
七、不断完善的投资服务环境 |
第四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和问题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一、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
二、承接产业转移规模呈逐年扩大趋势 |
三、外商投资方式逐渐趋于合理化 |
四、承接产业转移的来源地比较集中 |
五、承接产业转移的行业结构日渐合理 |
六、承接产业转移的区域布局不够合理 |
七、承接产业转移逐渐向沿海地区倾斜 |
八、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成为产业承接的主要载体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突出问题 |
一、产业承接的区域竞争压力巨大 |
二、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下 |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
四、产业承接建设用地严重不足 |
五、产业综合配套能力不强 |
六、招商引资平台不够健全 |
第五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标准 |
一、产业梯度标准 |
二、竞争优势标准 |
三、产业协调标准 |
四、产业效率标准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选择路径及实证分析 |
一、基于产业转移趋势的产业选择路径 |
二、基于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选择路径 |
三、基于产业梯度地位的产业选择路径 |
四、基于产业效率的产业选择路径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产业定位 |
一、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产业对比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产业 |
第六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空间配置路径 |
第一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 |
一、影响产业承接区位选择的因素 |
二、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二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原则 |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原则 |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原则 |
三、产业错位发展原则 |
四、经济可持续发展原则 |
第三节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空间配置路径 |
一、围绕承接载体层面进行的重点空间布局 |
二、围绕不同梯度城市进行的空间布局 |
第七章 国内外产业承接经验和启示 |
第一节 东亚国家和地区产业承接的主要经验 |
一、契合国际产业调整的动向,及时进行产业定位 |
二、加强产业支持和政策引导,推动国际产业承接 |
三、注重技术的引进和吸收,不断进行技术升级 |
四、重视发展聚集优势,强化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五、注重硬件和软件建设,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二节 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河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三节 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湖南省经济发展和产业承接现状 |
二、湖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四节 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一、安徽省经济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 |
二、安徽省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经验 |
第五节 国内外产业承接的经验总结和启示 |
一、积极发挥政府的引导和调控作用 |
二、不断完善产业转移配套服务体系 |
三、大力开展招商活动不断创新招商方式 |
四、加强产业园区承接载体建设 |
五、将技术引进和自主创新结合起来 |
第八章 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政策取向 |
第一节 继续完善产业承接政策体系 |
一、强化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 |
二、制定科学的产业承接规划 |
三、不断加大政策创新 |
第二节 全力推进产业聚集发展 |
一、制定合理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
二、强化产业集群的金融支持 |
三、大力推动企业自主创新 |
四、不断提高产业队伍素质 |
第三节 推动产业承接方式创新 |
一、不断创新产业承接方式 |
二、创新引资方式扩大招商引资 |
三、努力提高产业承接质量 |
第四节 加强产业承接载体建设 |
一、加强工业园区载体建设 |
二、加强城市群载体建设 |
三、加强制造业生产基地建设 |
第五节 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 |
一、制定和完善产业配套规划 |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产业配套 |
三、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
第六节 打造良好的产业承接环境 |
一、营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
二、大力加强投资硬环境建设 |
三、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
四、完善监管体系保护生态环境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9)抗战前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日本对中国钓鱼岛列屿的觊觎和侵占 |
第一节 1874年日本侵台与钓鱼岛列屿 |
一 日本对近代国际法中无主地理论的掌握 |
二 中日两国关于台湾“番地”是否有主的交锋 |
三 侵台之役对日本侵占钓鱼岛列屿的影响 |
第二节 日本侵占我国钓鱼岛列屿的策略 |
一 “俟他日时机”的提出 |
二 以《马关条约》遮蔽和掩护日本的侵占行为 |
三 以窃占的方式占领钓鱼岛列屿 |
四 日本侵占钓鱼岛列屿的策略对现今日本的影响 |
第三节 冲绳县与日本侵占钓鱼岛列屿 |
一 冲绳县三番五次提出纳入申请 |
二 冲绳县不断申请的原因 |
三 冲绳县不断申请的影响 |
第二章 抗战胜利以前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 |
第一节 多元视角:民国时期中国人的台湾认识观与钓鱼岛列屿 |
一 模仿效法的对象 |
二 学术研究下的台湾 |
三 失土观下的台湾 |
第二节 中国社会未认识到钓鱼岛列屿是台湾附属岛屿的原因 |
一 日本侵华对中国有关认识的影响 |
二 中国自身的因素 |
第三节 国民政府收复台湾与钓鱼岛列屿 |
一 中日有关割台条款之合意 |
二 对《马关条约》割台条款之解释 |
三 中国政府拥有收复钓鱼岛列屿的充分法律权利 |
第四节 1941年东京高等法院对钓鱼岛列屿的判决 |
一 “判决”的出现与流传 |
二 “东京判决”是否存在 |
三 “东京判决”与钓鱼岛列屿的管辖 |
第五节 民国学人对钓鱼岛列屿主权的认知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钓鱼岛”名称的由来 |
三 更改和保留之意义 |
第三章 抗战胜利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 |
第一节 中国社会有关琉球问题的论争与钓鱼岛列屿 |
一 琉球问题的再现 |
二 对日和约座谈会 |
三 处理琉球问题的法律依据 |
四 实现对琉主张的手段和方法 |
五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第二节 国际托管制度与钓鱼岛问题的产生 |
一 国际托管制度的创建 |
二 中国社会对国际托管目标的认识 |
三 国际托管制度与中国社会的琉球问题论争 |
四 民间人士对美国托管琉球的再认识与钓鱼岛问题的表面化 |
第三节 中日渔权之争与钓鱼岛列屿 |
一 中美关于日轮捕鱼办法的签订 |
二 对日本越界捕鱼的措置 |
三 对日本渔区的限制和中国渔区的划分 |
结论 |
一 抗战前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 |
二 有关认识和主张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
三 日本的伪说应被否定 |
四 反思与启示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期成果 |
(10)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新疆利用外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四、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分类与梳理 |
一、西方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 |
二、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三、国际直接投资的效应理论 |
四、中国关于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缺陷与其未来发展方向 |
一、国际直接投资的理论缺陷 |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未来的发展方向 |
第三章 跨国公司与国际直接投资 |
第一节 21世纪初跨国公司的发展趋势 |
一、21世纪跨国公司的新发展 |
二、21世纪跨国公司发展的新特点 |
第二节 21世纪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 |
一、21世纪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主要特点 |
二、21世纪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趋势展望 |
第四章 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及其成因 |
第一节 21世纪以前外商对华直接投资回顾 |
一、起步阶段 |
二、持续发展阶段 |
三、高速增长阶段 |
四、调整和稳定发展阶段 |
第二节 21世纪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 |
一、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继续增长 |
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资金来源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 |
三、中西部地区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呈加速增长之势 |
四、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不均衡有所改善 |
五、外商投资方式日趋独资化 |
六、外商对华直接投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
第三节 21世纪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主要原因 |
一、21世纪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国际因素 |
二、21世纪外商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国内因素 |
第五章 21世纪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新特点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20世纪末FDI在华的发展状况 |
一、外商对华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
二、21世纪以前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21世纪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主要特点 |
一、东部地区仍为外商投资集中区域 |
二、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产业分布稳定 |
三、外商直接投资资金来源日趋多样化 |
四、独资经营已成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
第三节 21世纪外商对华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
一、外资规模仍呈持续扩大态势 |
二、中西部地区引资提速 |
三、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吸引外资继续增加 |
四、发达国家将会加快资本投入 |
五、外商在华投资的战略性调整力度不断加强 |
第六章 21世纪FDI在华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
第一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华产出增长的影响 |
一、对总产出的影响 |
二、对人均产山增长的影响 |
第二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国内投资的影响 |
一、计量模型、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
二、实证结果 |
第三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
一、FDI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 |
二、FDI与中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
三、FDI与中国对外贸易方式 |
四、FDI与在华外资企业的对外贸易 |
五、FDI在华投资的地区非均衡分布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地区非均衡增长 |
六、FDI与中国的出口贸易 |
第四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
一、变量说明、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二、实证分析 |
第五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的其他积极影响 |
一、FDI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二、FDI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三、FDI对中国金融的影响 |
第六节 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
一、与内资同构化程度高 |
二、威胁产业安全 |
三、技术外溢不足 |
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 |
五、民族品牌和民族产业发展受到制约 |
第七章 21世纪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
第一节 当前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 |
一、当前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面临的新形势 |
二、21世纪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新要求 |
第二节 21世纪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
一、FDI流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 |
二、外资统计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三、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仍旧处于不合理状态 |
四、外资引进项目技术含量低且消化不足 |
五、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进一步促进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对策 |
一、调整引资政策 |
二、保证引资数量 |
三、完善投资环境 |
四、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
五、明确FDI的统计口径 |
六、优化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结构 |
七、提高引进FDI的技术含量 |
八、完善外资企业监管工作 |
第八章 外商在新疆的投资特点与新疆吸引外资的战略定位及其对策 |
第一节 新疆外商投资的现状及其主要特点 |
一、新疆利用外资的成效 |
二、新疆利用外资的主要特点 |
三、新疆利用外资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新疆吸引外商投资的优劣势比较分析 |
一、新疆吸引外资的劣势 |
二、新疆吸引外资的比较优势 |
第三节 新疆吸引FDI的战略定位及对策 |
一、新疆吸引FDI的战略定位 |
二、促进外商在新疆加快投资的对策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英文部分 |
攻博期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一、发表的论文 |
二、攻博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 |
三、获桨情况 |
后记 |
四、石油大学学报(社科版)2001年总目次(论文参考文献)
- [1]德国养老护理保险制度及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D]. 徐晟. 浙江大学, 2020(08)
- [2]从“格致”到“科学” ——清末民国小学科学教科书研究[D]. 刘俊.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3]伪满洲国童话研究[D]. 陈实.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9)
- [4]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J]. 孙那. 私法, 2016(02)
- [5]中外农业工程学科发展比较研究[D]. 师丽娟. 中国农业大学, 2016(08)
- [6]《<清史稿·艺文志>补编》着录笔记小说集解[D]. 张帆.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2)
- [7]准确定位 突出特色——《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30周年发展历史考察[J]. 王继洲.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 [8]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D]. 姜霞. 武汉大学, 2013(10)
- [9]抗战前后中国对钓鱼岛列屿的认识和主张(1927-1949)[D]. 刘春明. 武汉大学, 2013(08)
- [10]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与新疆利用外资战略研究[D]. 戴跃明. 武汉大学, 2012(05)